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共9篇)
推荐本文
-----------------
[摘要]饮食文化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交往的因素之一。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理解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探究其文化底蕴,促成了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互补与兼容。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跨文化交际文化差异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89(2008)04-53-02
近年来,跨文化交际一直是我国外语界研究的热门课题,有几个因素促成和发展了这一领域的研究,首先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其次是交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多媒体的诞生以及世界性的联网,还有经济的高度全球化。这些变化带来了全球性时间和空间的紧缩,为人类带来了全球意识,不同社会、文化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流的强烈愿望,这种交流被称之为跨文化交际。
饮食文化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里从中西方饮食观念的差异、饮食方式的差异、饮食对象的差异、饮食习惯的差异等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增进了解,促进交流。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所关注的重点不同
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饮食的美性追求显然压倒了理性。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
(一)西方人关注营养与生存
英美人只要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但理智告诉他们: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换句话说,西方人特别关心的是食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搭配及这些营养成分能否被充分吸收,有无副作用。
西方烹调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冰镇的开胃冷酒还要加冰块,饮后舌表面遍布的味觉神经便大大丧失品味的灵敏度,渐至不能辨味;带血的牛排与大白肉,白水煮豆子、煮土豆,虽有“味”而不入“味”;他们拒绝使用味精,以为它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生吃的蔬菜,不仅包括西红柿、黄瓜、生菜,甚至是洋白菜、洋葱、西兰花。
(二)中国人追求美味和享受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道在中国是烹调的最高准则。家庭宴客,主人常自谦地说:“菜烧得不好,不一定合您的口味,就凑合着吃吧。”而不会说“菜的营养价值不高:,热量不够。”在中国人的眼里,“吃”不单纯是为了饱和营养,有时吃饱了还要吃,是因为受不了“美味”的诱惑而尽情进行味觉享受。尽管中国人讲究食疗、食补、食养,重视以饮食来养生滋补,但烹调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可以说营养问题是中国饮食的最大弱点。
二、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都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这符合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影响。
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仍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间的情感交流,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
(一)西方人崇尚自由,重分别与个性
台湾国学大师钱穆说:“文化异,斯学术亦异。中国重和合,西方重分别。”中西饮食文化中明显体现出“和合”与“分别”的文化特征。西菜中除少数汤菜,如俄式红菜汤,是把多种荤素原料集中在一锅里熬制而成之外,正菜中各种原料互不相干,鱼就是鱼,鸡就是鸡,纵有搭配,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法式羊排”,一边靠着羊排放土豆泥,另一边配煮青豆,加两片番茄、三片生菜即可。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调和,泾渭分明。“土豆烧牛肉”,也不过是烧好的牛肉加煮熟的土豆,绝非把土豆牛肉一锅煮。即使是调味的作料,如番茄酱、芥末糊、柠檬汁,也都是现吃现加。即使有所搭配,也是像“1+1=2”一样简单明了。以上种种都体现了“西方重分别”的社会文化。(二)中国人向往和谐,重和合与整体
中国人一向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音乐讲究“和乐”、“唱和”,医学主张“身和”、“气和”,希望国家政治实现“政通人和”。当我们表示崇敬之心时,更以双手“合十”为礼,当美好的事物凑集在一起时,我们其称为“珠联璧合”。这种“和合”的思想体现在烹饪上反映为“五味调和”。就是说,烹制食物时需要在保留原料自然之味的基础上进行“五味调和”,用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指导这一调和,才能达到“美味可口”的烹调目标。所以中国菜几乎每个菜都要用两种以上的原料和多种调料来调和烹制。
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因此中国人烹调不是“1+1=2”那么简单,而应该等于“3”甚至更多。
三、饮食对象的差异
西方人普遍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的东西,到中国厨师手里,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西方人在介绍自己国家的饮食特点时,觉得比中国更重视营养的合理搭配,有较为发达的食品工业,如罐头、快餐等,虽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良好,故他们国家的人身体普遍比中国人健壮:高个、长腿、宽大的肩、发达的肌肉;而中国人则显得身材瘦小、肩窄腿短、色黄质弱。有人根据中西方饮食对象的明显差异这一特点,把中国人称为植物性格,西方人称为动物性格。另外,西方人喜欢一日多餐,这比中国人的一日仅二三餐科学。
(一)西方烹调遵循的是规范与科学
西方人强调科学与营养,烹饪中处处显示“规范”与“随意”,也体现了其饮食文化的不同。西方菜谱中计量都以“克”计算,表面看,菜谱似乎是科学的,西方人总是拿着菜谱去买菜,制作菜肴,在复杂的具体情况面前他们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这种一致性导致了西餐的一个弊端——缺乏特色。如肯德基的炸鸡不仅要按照配方配料,就连油的温度,炸鸡的时间,也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所以全世界的肯德基味道都是一样的。另外,规范化的烹调甚至要求配料的准备、调料的添加精确到克,烹调时间精确到秒。由于西方菜肴制作的规范化,使得烹调成为一种机械性的工作,毫无创造性,甚至可由机器人来代行其职。
(二)中国烹调推崇的是随意与特色
西方人不能理解中国烹调不追求精确的规范化,反而推崇随意性。翻开中国菜谱,常常发现原料的准备量、调料的添加量都是模糊的概念。“一汤匙”、“半碗”、“少许”比比皆是,可究竟汤匙、碗有多大,“少许”是多少,没有具体的标准。在中国烹调中,各大菜系要有各自的风味与特色,即使是同一菜系的同一个菜,所用的配菜与各种调料的匹配,也会依厨师的个人爱好特点有变化。有时候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场合,用餐人的身份、口味、要求,加以调整。同样是“麻婆豆腐”,为四川客人烹制和为苏州客人烹制,所用的调料是不同的。新疆的“全羊席”,广东的“全鱼席”,北京的“全鸭席”„„最常用的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便做出数十道甚至上百道菜式。这样的随意性创造出了中国烹饪中琳琅满目的菜式。
四、饮食习惯的差异
从烹饪过程来看,中国人爱加醋、姜、蒜、葱辣椒等佐料,起到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西方人烹饪时不放味精,因为味精含钠,摄入过量有损健康;许多中国人习惯每日购买新鲜食品烹饪;西方人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品贮存在冰箱里,每日食用冷冻食品,且食用的罐头和腌制品分别为中国人的八倍和六倍,它们含较多的防腐剂和色素等化学品,对身体不利。
从饮食结构上看,中国人每天进食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而西方人虽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爱吃植物油,而西方人做菜喜用含胆固醇较高的动物油,此外每天还摄入大量黄油。
综上,全球化态势下的跨文化交际使得多样的饮食文化不断的互补与兼容。饮食文化的交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断充当全球经济文化整合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带”。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日益增强的文化影响力,正发挥着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单一力量大得多的作用,也在悄悄地改变着全世界。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饮食文化差异将使人们增进相互间的了解,享受不同的饮食带来的不同感受,增进文化间的交流、互补与融合。
[参考文献]
[1]胡文仲:《中英(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版。
[3]多晓萍:《从饮食角度浅析中西文化》,《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2期。
[4]李明英:《社会习俗与饮食文化》,《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5]卞浩宇:《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中国的汉语文字博大精深, 不仅有语音、语调, 而且还包含各种结构, 每个词的组成也都有其特殊的内涵, 即便是同一个词语放在不同的语境中也赋予了截然不同的含义。汉语文字是一种规则最少、省略最多、最灵活、 最简洁和含蓄的语言, 因而可以说它是一种文学性最强的语言, 是充满了各种想象和真实感情的语言, 它的表达充满了暗示性和会意性。在文章中, 成语、叠词的连用更能表现出行文的气势浩荡。例如:“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 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 平原无际, 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 绝壁断崖, 江河流于期间, 回环曲折, 极其险峻。”这里的“浩浩荡荡”, “一泻万里”, “绝壁断崖”, “回环曲折”, 这些四字格和成语的使用把长江的声势浩大、奔流不息的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长江的气势浩荡, 更能激发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而英语多是长句、从句和被动句, 具有形合的特色。 如:The cables are normally made continuous through the tops of the towers, down through side towers, where these exist, and thence into the anchorage. (译文:钢缆一般是连续不断的, 通过桥塔塔顶, 向下穿过侧塔 (在有侧塔的那些地方) , 然后再从侧塔穿越到缆桩。)
此句是典型的长句, 首先它使用了“are made”被动结构。其次句子被三个逗号分成了四个小句。但都是来修饰主语“The cables”的,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 体现了形合的特点。
而某些句子多使用省略句, 例如:“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are)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are)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有些书是应当尝尝滋味的, 有些书是应当吞下去的, 有少数书是应当咀嚼和消化的。) 当谈论一件事时, 为避免重复, 通常使用这种句型, 这样看起来言简意赅。
二、对习语的翻译
语言是文化的表达, 翻译习语时, 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 ( 等价性 ) 为前提, 寻求对等是不够的。尤金奈达曾说过:“一切翻泽, 包括诗歌和散文, 一定要首先考虑接受者的感受。所以, 从翻译对观众产生的效果而言, 它的最终目的是评价所有翻译的最根本的因素。” 因此, 在习语翻译时, 译者应多运用汉语的表现特点, 争取将英语谚语的内涵和风格表达出来, 让人们能更深刻、形象的领会到异国的风俗习语。如: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the eating.若不了解当地的风俗将其直译成“要检验布丁, 就要吃一吃”也无可非议, 若加以变通翻译成“亲身下河方知深浅, 亲口尝梨知酸甜”, 更赋予汉语的特色。又如:No ventured, nothing gained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从这些习语的翻译中,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更加注重四字成语的使用, 喜欢用一件相关的事物去比喻另一件事物, 这种间接表达的方法, 使文字读起来更文雅, 也更委婉。这也体现出了中国是一个高语境文化的国家。而英语则侧重于直接描述事物的本来面貌, 使读者一目了然, 这也从侧面体现了西方的低语境文化。
三、诗歌的翻译
1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2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是诗歌《无题》的前两联, 诗歌中作者假借春蚕、 蜡炬委婉而深刻的表达出对情人的思念, 那种刻苦铭心的想念让人凄然泪下, 本诗情景交融, 句句都表达出对相见不容易的感慨, 以及对离别的惆怅之情。
英文翻译如下 :
1 So hard we finally met, yet separated, spring did not last, flowers faded, that is why I am so dejected. 2 Silkworms produce silk till they die, flame twinkles till the candle runs out, I will love you forever.
解析:该译文将作者的基本心境表达了出来, 只是某些在东方有特定意义的景色和意像, 西方译者不能完全体会, 因此失去了某种意境。如:译文中没有将原诗中的“东风”翻译出来, 因为它在东方有一种特别的情愫, 而西方人则体会不到;“that is why I am so dejected”在原诗中虽不存在, 但意译出了作者的心情。 2句中虽将“春蚕”及“蜡炬”按词语翻译了出来, 但是西方人却不一定理解它们在东方人心中所代表的意义, 所以很可能还不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 于是译者添加了“I will love you forever”, 作为对理解的补充。
四、翻译中的宗教文化
西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 他们相信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来源于上帝, 多有“圣经”, “上帝”, “教堂”, “洗礼”等宗教词汇;许多历史典故则来源于古希腊和罗马神话。而中国人则信奉佛教和道教, 多有“玉帝”, “观音菩萨”, “慈悲”等宗教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 有许多发人深省的历史典故, 如“大禹治水”, “牛郎织女”, “卧薪尝胆”等。
You are just a doubting Thomas. You won’t believe what I tell you. 句中doubting Thomas出自圣经, Thomas为耶稣的12门徒之一, 此人生性多疑, 喜爱猜忌, 后来英语中用doubting Thomas来形容多疑之人。了解了该词的文化背景后, 我们便可以将其翻译为:你这个人太多疑了, 我说什么你都不相信 .
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ings begin to breathe. 根据基督教的说法, 上帝创造了人类, 而人又来自尘土。所以句中creation代指“上帝”, 而clay指“人类”, 如果我们提前明白了creation和clay这两个词的宗教意义, 就可将原文译为:老师是创造的见证者 , 他们目睹了生命的呼吸和成长。
五、结语
综上所述,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对不同语言翻译的过程, 不仅是一种文字到另一种文字转换的过程, 更是两种文化学习、认识和传递的过程。所以在翻译中, 除了掌握基本的翻译技巧和原则之外, 对文化进行研究也是一名合格译者的基本要求, 更是一名合格译者应该有的修养。
参考文献
[1]蔡嘉.从习语的角度看中西文化的差异[J].内江科技, 2009 (4) .
[2]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
[3]丛滋杭.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理论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7.
关键词:饮食差异;文化冲突;跨文化交际
一、饮食与文化
文化是什么,什么是饮食文化,饮食与文化之间到底有着何种关联?中西方在饮食与文化上又有何异同。我们试图了解中西饮食的差异也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中西文化避免文化冲突更好的“融合”。纽马克说“食物是一个国家文化中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表达方式”(纽马克,2001a:97)然而饮食在文化中的影响与地位,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着很大的差异。孔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说“食,色,性也。”通晓中西文化的孙中山先生说:“我国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成为“世界人类之导师”(《建国方略》)。中国人从古至今对饮食的认识和重视都到达一个很高的层次。而西方国家在“吃”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上却与我们有着反差极大的观点。林语堂先生说,英国人很少谈吃,而且“心中略有几分愧意地吃”。英国人认为吃是人的本能不值得一提,提了有失绅士身份。对于法国人在吃上的基本态度也是不屑一顾(高成鸢,2008:119),而法国人在吃的水平上看似略胜与其他西方国家。不过据《不列颠百科全书》明确记载法国的烹饪发展也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即得益于意大利公主的下嫁法国,而意大利饮食与马可波罗在中国受到的影响密切相关。(高成鸢:2008:37)。而严谨,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德国人甚至可以预知的不会对食物有过高的关注。“康德和黑格尔都不承认美食够上艺术层次,前者认为视听二官“近于智慧之官”,味嗅二官“近于机体之官(《判断力批判》);后者则断言嗅觉,味觉“完全与艺术欣赏无关”(《美学》)”(高成鸢,2008:37)。由此,中西方人从古至今在对待食物,美食上的态度上可见一斑。而这种分歧也导致了中西方对于美食在审美,哲学,文化上的大相径庭,接下来我们将借助电影《推手》中有关饮食矛盾的一些片段具体分析中西方饮食的差异。
二、食物的冷与热
影片刚开始有一段描写老朱跟儿媳玛莎各自吃早饭的场景。玛莎打开冰箱找食物,目光游移后漫不经心的停在了一块剩下的奶油蛋糕上,玛莎随便的用食指挑了一指头舔掉,然后关上冰箱门。玛莎的早餐就算吃过了。接下来老朱出场了,他端着应该也是剩下的一碗西红柿炒鸡蛋下面是米饭放到微波炉里打算加热。此处看似老朱比玛莎更注重吃早餐。但影片应该在此没有要强调对早餐重视的区别。
不过影片中玛莎冷食冰箱中的蛋糕却是反了中国人的大忌。中西方饮食的冷热差异非常大。中国人不吃凉冷的食物原因有二。一是对身体有害,二是冷的食物没有味道。
第一个原因,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故事。“英国大臣恨林则徐禁烟,请他吃雪糕。林则徐见冒白气,便撅起嘴来呼呼地吹,英人大笑。转天林则徐回请,端上“老母鸡汤炖南豆腐”,汤面上盖着厚厚一层油,滚热却不冒气。英国大臣舀起一勺猛喝了一口,烫得嗷嗷之叫。这才知道林则徐的厉害”(高成鸢,2008:102)。这个有趣的小故事充分反映了中国人与英国人在对于冷热食物的习惯差异。中国人讲“寒食近于不食”(高成鸢,2008:57)。《灵枢·师传》曰:“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指出饮食寒温要适中。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食太热则伤骨,太冷则伤筋。”明代龚廷贤在《寿世保元》中说:“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影片第二个关于饮食的场景里玛莎吃的沙拉很可能都是凉的蔬菜。可见西方人对凉寒的食物不仅“不怕”而且还非常喜欢。这成了近些年好多中国人争相效仿的理由,所谓“人家都能吃,我们也可以”。实不知,淮南为橘 淮北为枳。中西方人的体质不同,中医其实也说,饮食冷热因人而异。《内经》有饮食寒温要因人而异的论述。一般而言,里热盛者宜适当进食寒凉食物,里有寒者宜适当进食温热食物。说到这里又引出另一个差异问题。西方人把饭食只是当做身体的能量供给,而中国人在很早就有了“食医同源的概念”(高成鸢,2008:5)中国人把吃,食补,养生从来都没有分割开来。在西方,无论是遥远的过去,还是发达的现在都没有把饮食与医疗扯上关系。这其中种种原因之一是认识人与天的关系上的异同。中国人讲天人合一,“…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人孕育于天地间,人为小天,天为大人,所以冷热寒暑都遵循着天的道理。而西方人的哲学更重视物质的世界,将物我分离开来看问题。这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所有问题的根源所在,饮食问题也自然包括其中。关于“食医同源的概念”影片另一个场景也有体现,一家人晚餐中老朱疑惑儿媳玛莎“这个美国女人光吃菜怎么回事啊?”,儿子回答,“她怕胖”老朱说“我怎么不怕胖?这地球上的东西,五谷杂粮、果木蔬菜属于隐性。另一种东西,牛羊鸡猪是显性的。两种东西配合起来吃才能补先天之不足”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老朱无论作为一位传统的中国老人,还是太极拳的教授对中国传统的“食医同源”或者是道家的养生就算不是精通也一定是有相当的了解和认识,这些不是学到的是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里的。而影片中李安表现的矛盾不光是一个中国老头与美国洋媳妇之间的矛盾文化差异。连自己的儿子晓生可能也不认可老朱的那一套理论了,或者晓生在中国父亲与美国妻子之间的苦恼挣扎也是两种文化交织冲突的选择与苦恼。
三、体质差异的历史渊源
那么中国人讲的“因人而异”里,中西方人的“异”又异在哪里,为什么会不一样呢?冰河时代以后,世界上曾到处洪水泛滥,继而是日益严重的干旱。阿诺德.汤因比在《历史的研究》中认为,一些地区的沙漠化逼迫原始人迁移,一部分人远去成为游猎者,即肉食民族,另一部分退入河流低地,后来成为务农者。高成鸢指出,这为后来的中西方人饮食结构差异埋下了伏笔,肉食民族的身体更加强壮,肉食也使得他们成为了中医所谓“里热盛者”;而务农者发展成为后来的中国先民,河流低地的环境并没有提供大型的肉食动物,汤因比所说的“卓越出自艰辛”的中国先民催生出了“黍”“粟”的文明。这种素食饮食结构加之中国历史上长期处于食物极度匮乏,导致了中国人的体质弱,总体上偏向于中医理论中的“里有寒者”。这就是中西方饮食在冷热上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体质差异。
四、“味”之超凡入圣
那么原因之(二)则是中国人超越饮食习惯,走向更高层次的饮食审美,也是中餐审美的灵魂所在。袁枚在被称为“美食经典”的《随园食单》中说,才要的鲜美“全在起锅时”,“略为停顿,便如霉过衣裳,虽锦绣罗绮,亦觉旧气可憎矣”。“起锅滚热之菜,不使客登时食尽,而留之以至于冷,则其味之恶可知矣”。袁枚的这段对饮食要趁热的论述,不知西方人看了是要大为不解还是大为恼火。饭食不仅不能冷着吃,哪怕稍微慢些,留一小会儿“其味之恶”即便是珍馐美味“亦觉旧气可憎矣”。这显然与冷食对身体的健康的影响无关,留一会儿不至于有这么严重的后果,遭到这么让人难以接受的批评。究其原因是热可以保证中国人的另一个追求,味道与口感。热会让食物的分子运动加速,食物的“味”由于分子加速变得活跃,“味”通过“热”的手段加强或者保持了,所以对“味”的追求必然导致对食物要趁热吃的要求。对于食物热着吃的口感作为中国人非常容易理解,焦,酥,脆,滑,有嚼头等等都与食物的热有关,一旦变冷根本就是两道菜。西方也有很多煎炸烤制食物若是凉了肯定也是影响口感,西方人应该也会有察觉,一是可能凉一些口感差距没有那么大,二是如果只是作为营养的摄入那就更没什么区别了。影片中儿媳玛莎毫不在意的挖一块儿冷蛋糕与老朱“翻箱倒柜”费尽心思也要给早饭加热,结果还搞错了,用了锡纸包裹西红柿鸡蛋饭加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玛莎的“毫不在意”与老朱的“翻箱倒柜”,中西方人冷热态度之巨大立现。这让我想起了“泡面现象”。通常情况下泡面是被中国人看做是不健康没有营养的食物,居家也很少吃,而现今快餐饮食高度发展,有很多可以替代泡面的更营养,更方便的食品。但在好多地方特别是火车上,泡面却占据着绝对的领导地位,面包牛奶之类西方食物甘拜下风,特别更受到年龄稍大中国人的偏爱。在方便携带程度与面包牛奶无异,甚至冲泡还要比“西食”麻烦的情况下。我想原因之一就是要追求一个“热”字。
此外,高成鸢还提到了一个原因。中国人在历史上长期的处在饥寒交迫的状态,所以食物的热不仅可以裹腹还可以增加身体温度,具有御寒的功效。
五、结语
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这些年对冷食,快餐的接受程度大大提高。对冷食危害观念也慢慢淡化。这首先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分不开。西方物质经济的强盛带来的精神文化的输出。随着中国进入到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冷食,快餐更能适合这样的要求。从宏观上看,我们这些年努力发展经济,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保护相对较弱,也同样淡化了传统文化中对于不是寒食的态度。归根结底,还是文化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高成鸢.饮食之道:中国饮食文化的理路思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2]吕尔欣.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翻译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3]杨静.从《推手》看中西文化差异//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1(5):154-155.
摘要:在人类社会的文化进程中,宗教文化是人类自觉思维的产物,在这个特殊的产物中,不同的宗教文化对一个民族的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带来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本文将针对中西方宗教中的宗教思想,历史根源,宗教习俗,家庭伦理观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诠释。关键词:宗教 佛教 基督教 文化差异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它不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俗,更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做出贡献。不管时代怎样变迁,宗教文化总是屹立在世界的每个角落,它作为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例如,中国的佛教和西方国家的基督教,这两种宗教都属于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没有这些宗教从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也许都难以理解名著《西游记》中的释迦牟尼和观音大士是怎样的角色,抑或是对“上帝”这一词的认知度也会大大降低。而这些宗教文化也带来了国与国之间的一些文化差异,给这些国家蒙上一层既独特又古老而神秘的面纱,本文将以中国的佛教和西方的基督教为例子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一步一步去探索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一、宗教思想差异
宗教的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统摄万物而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中国的佛教相信万物都源自于宇宙本身的演化,而人也并非凌驾于万物之上,它从根本上否定神创说,反对神灵对人类的命运的支配,在人的起源问题上,佛教提出了缘起说。所谓缘起,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存在都依赖于相互联系的关系或条件,离开了构成事物和现象的条件,该事物和现象就不可能存在,即佛教常说的“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佛教中花、草、鱼、兽甚至自然现象都具有灵性,处处都透着因缘和生趣。所以佛教主张不要轻视已灵,众生具有同等的智慧,同等的慈悲爱,万物是平等的。而西方的基督教则认为生命来自于上帝,从基督教的教义来看,人是上帝依照自己的形象创造的,人类是宇宙的精华,它与自然界的其他动植物根本不同在于人具有人性。基督教将人看成是上帝所造的最高精灵,赋予人掌管万物的权力,所以无论是在自然中,还是在历史中,人都是处于中心地位,是万物的主宰。也就是说,基督教并不是像佛教那样认为万物是平等的,它主张的思想为人类是万物的主宰。
二、历史根源差异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创始人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佛是北印度人,就是现在的尼泊尔,它在印度的北方,西藏的南部。传说乔达摩·悉达多在外出巡游时,恰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间生老病死的苦恼,为了寻求解脱,后来与五比丘在苦行林中苦修6年,忍受饥饿痛苦。35岁时,意识到苦行无法达到解脱,转而前往菩提伽耶,后在菩提树下禅定四十九日,于本然之中观察诸法缘起而悟得三明与四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为佛陀。而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 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创始人是耶稣,他30 岁左右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耶稣出来传道,宣讲天国的福音,劝人悔改,转离恶行。他的教训和所行的神迹,在民众中得到极大的回应。这使得罗马帝政下的犹太教祭司团大受影响,深深感到自己地位不保,所以要把他除之而后快。后来由于门徒犹大告密,罗马帝国驻犹太的总督彼拉多将耶稣逮捕。耶稣受尽打骂侮辱,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但耶稣的心意却是为了要赎世人的罪,甘愿地流出自己的血。依据他门徒们的见证,耶稣死后第三天从石窟坟墓中复活了。他的坟墓空了,他又多次向满心疑惑的门徒们显现。他们渐渐确信耶稣真的复活了,是胜过死亡的救主。在耶稣升天超离这世界的时空后,他的门徒们起来热心宣扬耶稣的教训,并且宣告他是复活得胜死亡的主。信徒们组成彼此相爱、奉基督之名敬拜上帝的团体,就是基督教会。
三、宗教习俗差异
这两种宗教的历史起源也给世界带来了不同的衍生文化,例如,大家所熟悉的圣诞节。它是基督徒们用来纪念耶稣降临人间的节日,圣诞节来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圣诞色来装饰。红色的有圣诞花和圣诞蜡烛,绿色的是圣诞树,它是圣诞节的主要装饰品,用砍伐来的杉、柏一类呈塔形的常青树装饰而成,上面悬挂着五颜六色的彩灯、礼物和纸花,还点燃着圣诞蜡烛。而最受人们欢迎的当然是圣诞老人,西方儿童在圣诞夜临睡之前,要在壁炉前或枕头旁放上一只袜子,孩子们到那天都希望圣诞老人在他们入睡后把礼物放在袜子内。而在中国,庆祝神明诞生的日子则是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是纪念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又称浴佛节,是从求福灭罪的一种宗教要求传衍而来。我国傣族的泼水节在傣历六月(夏历四月)举行浴佛节,清晨,男女老幼沐浴更衣,到佛寺拜佛,就带有浴佛的性质。从纪念方式看,中国佛教的浴佛节比起基督教的圣诞节更显得严肃和庄重,当然这也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特色和西方人民的开放,这可能也是中国人过圣诞节多于浴佛节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比起浴佛节,圣诞节既幽默有有趣,即使不是基督徒,到了圣诞节,大家也会互相祝福,平安夜的晚上,还会互送苹果,象征着平平安安。
四、家庭伦理观差异
佛家在“孝亲”的问题上,从心性修养的立场出发,也即“孝亲”是由心而论的,忧父母之所忧,乐父母之所乐,使父母获得精神上的解脱。如果有人在心底上有如此追求,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具有孝亲精神的人。同样地,中国传统文化主张以“家”为主,正如鸟也要巢,如果夫妻子女各居一方,何来天伦之乐?一个家庭不该只是追求丰富物质生活,更该着重心灵的沟通,使得亲子,夫妻之间的关系和谐、圆满。而西方基督文化就很漠视这种家庭伦理观念,由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极大支离,瓦解了家族中的血亲伦理,致使西方人的血统观越发淡化。西方人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因而应专心伺奉上帝。《圣经》鼓励人们轻视现世生活,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上帝,听从上帝的召唤,以追求永恒的超世的价值。要求信徒专心伺奉上帝而不要专心伺奉父母,不要以妻室为重。《圣经》说: “那些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没有娶妻的,是为主的事考虑,想怎样叫主喜悦。”“没有出嫁的,是为主的考虑,要身体灵魂都圣洁,已经出嫁的,是为世上的事考虑,想怎样叫丈夫喜悦。”并说:“我说这些话,是为你们的益处,不是要牢笼你们,乃是要叫你们行合宜的事,得以殷勤服事主,没有分心的事。”(《新约 格林多前书》第7章)显而易见,基督教是在把家庭血亲伦理移植于宗教领域内,同时又设法贬低真实的家庭观念,致使越发的淡化了西方人的家庭伦理观念。
以上是从宗教思想,历史根源,宗教习俗,家庭伦理观这四个方面浅谈中西方的宗教文化差异,希望能让大家对宗教文化差异的理解有所帮助。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宗教上,还表现在多个领域,尽管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很多分歧,但这都是人类的发展历程,都是国家独特而伟大的象征,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当代的知识青年,在继承华夏民族优良传统的同时,也要学习外来的优秀文化,使东西方文化能够进行良好的交融,从而拓宽自己的文化领域,这样,也有助于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跟上时代的步伐,同国家一起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网站:
⑴ http://baike.baidu.com/view/9438.htm
⑵ http://home.51.com/xingguangzanlan/diary/item/10037808.html ⑶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3694188.html ⑷ http://baike.baidu.com/view/2547.htm?fr=ala0_1_1 ⑸ http://
进入21世纪以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由于地区差异,不同的名族、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文化促进饮食的形成,饮食反映出各国的文化。
餐桌文化由于地域、环境、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
中国餐桌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古有“民以食为天”、“丰衣足食”之说,今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的俗语。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节日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西方流行的自助餐,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干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他们待客尊重个人意志,讲究实事求是,吃饭的时候,绝不会硬往你碗里夹菜,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也不会用各种办法劝客人喝酒,不会非要你喝醉了为止。他们认为一再问客人要不要食物或者强塞食物给客人,是很不礼貌的。所以,当主人给你添菜或问你要什么时,如果你想吃的话,可以直截了当的回答说要。在客人在用餐期间,一定要赞美主人所准备的食物好吃,称赞主人的手艺好,否则不管你吃得多饱,主人都不会高兴。
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名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余琳(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周游
湖北黄冈438002)〔摘要〕从比较中西餐桌礼仪的餐具使用差异、座次安排差异、就餐氛围差异、及餐桌话语差异四个方面来看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旨在说明坚持自己的
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采用一个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钮词〕餐桌礼仪文化
中图分类号:D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920188-01 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精妙阐释中 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 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 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 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 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笔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陌生文化,因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交往过程中难免 发生文化冲突。笔者从如下四个方面对中西餐桌礼仪进行简单的比较,以 便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一、从.鑫使用上.中西文化差异
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认为:东 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环境有关系。筷子要发源于有竹 子的地方。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为我国最 原始的筷著原料。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 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 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大约巧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 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刀叉和 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 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 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 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 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笔者提醒在使用 餐具时中西均有不同的规范。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糙 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 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好像葬礼上的 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着刀 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 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餐品不要一次性切好,尤其带汤汁的餐品,要一小块的逐一切食等等。
二、从班次安排上.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 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 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 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 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 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 士的殷勤。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 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
笔者特别提示西餐入座礼仪: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手肘 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不可在进餐时中途退席(如有事确需离开应 向左右的客人小声打招呼)。用餐时,坐姿端正,背挺直,脖子伸长。七 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一个拳头的距离。记得要抬头挺胸 着吃,在把面前的食物送进口中时,要以食物就口,而非弯下腰以口去就 食物。
三、从狱.扭.上.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是中西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餐 桌气氛上的差异,中国餐桌上动,西方餐桌上静。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 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 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 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 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墓、邻里和睦、国人团 结的“一团和气”。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 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 嘴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顺嘴发出声音。进餐时可以与 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 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咀嚼食物不 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
目、从.桌话居上.中西文化趁异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 果是盛宴,主菜会更多,越名贵、越奇特的菜会越显示主任的殷勤和客人 的身份。而主人却往往要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特大家”、“菜做得不 好,多吃一点”“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类的话。而西方盛宴一
般四至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 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丰盛的宴 席,主人会说“己经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的话。对中西主人的餐桌话语 进行推理,很容易得出:中国人遵循了“贬己尊人”的原则。而西方人强 调效率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在交际中十分注重自身面子的需要。如在宴席 上西方人不议论令人作呕之事,会千方百计采用含蓄文雅的词来替代 toilet,如:“Where can I wash my hand?”、"I wonder if I could go somewhere.”、“Can I add some powder?”等。另外,在西方国家 不要问“吃饭了吗?”等我国习惯的问候语。“您吃饭了吗?”容易使人 莫名其妙,甚至会出现误会。如在英国,你若问人吃饭没有,其含义是你 有意请对方吃饭;这对于未婚男女,则表明你有意约会对方。
五、结语
世界上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文化无优劣之分。应该避免用自己的文 化、道德、价值观作为标准去衡量、评判而应采用一种客观的、宽容的态 度对待异国文化;同时,又要避免盲目的追随、模仿异国文化,而应坚持 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参考文献: [11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文汇报.笔会》.[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10: 92-127.[3〕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2003.12: 109 餐桌礼仪文化从比较中西餐桌礼仪的餐具使用差异、座次安排差异、就餐氛围差异、及餐桌话语差异四个方面来看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旨在说明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采用一个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易中天先生曾经在《餐桌上的文化》里对中西文化进行了精妙阐释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是“群体意识”,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个体意识”。所以西方人即使请客吃饭,也是各点各的菜、各喝各的酒,以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文化则认为个人的意志,必须服从群体的共同意志。其目的既然意在人情,意在血缘,则其方式礼仪,自然也就以和为贵了,因此中国人爱聚餐、喜共食、讲和合。笔者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陌生文化,因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交往过程中难免发生文化冲突。
一、从餐具使用上看中西文化差异筷子刀叉是中西餐桌礼仪最基本差异。浙江大学游修龄教授认为:东西方出现进食工具筷子和刀叉的不同,和环境有关系。筷子要发源于有竹子的地方。我国北方多木,南方多竹,祖先就地取材,竹木均成为我国最原始的筷箸原料。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游修龄教授的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大约15世纪前后,为了改进进餐的姿势,欧洲人才使用了双尖的叉。到18世纪才有了四个叉尖的叉子。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游修龄教授认为,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笔者提醒在使用餐具时中西均有不同的规范。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发言或交谈时,应将刀叉放在盘上才合乎礼仪。忌用自己的餐具为别人夹菜。餐具掉落不要弯腰拾捡。餐品不要一次性切好,尤其带汤汁的餐品,要一小块的逐一切食等等。
二、从座次安排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西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
三、从就餐氛围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是中西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餐桌气氛上的差异,中国餐桌上动,西方餐桌上静。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一团和气”。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
四、从餐桌话语上看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会更多,越名贵、越奇特的菜会越显示主任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却往往要说“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类的话。而西方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面对丰盛的宴席,主人会说“已经倾其所有来招待大家”的话。对中西主人的餐桌话语进行推理,很容易得出:中国人遵循了“贬己尊人”的原则。而西方人强调效率和实用主义价值观,在交际中十分注重自身面子的需要。如在宴席上西方人不议论令人作呕之事,会千方百计采用含蓄文雅的词来替代toilet,如:“WherecanIwashmyhand”、“IwonderifIcouldgosomewhere.”、“CanIaddsomepowder?”等。另外,在西方国家不要问“吃饭了吗?”等我国习惯的问候语。“您吃饭了吗?”容易使人莫名其妙,甚至会出现误会。如在英国,你若问人吃饭没有,其含义是你有意请对方吃饭;这对于未婚男女,则表明你有意约会对方。
一、中西方婚礼习俗比较
1.中西方婚礼的总体形象。在中西方婚礼习俗里最大差别是颜色,在我们中国红色被誉为是喜庆、热闹、吉利、兴盛的。在结婚当天主要以红颜色为主,墙壁上、门窗上、等各个地方、各类物品上都是必须要粘着颜色为大红的“囍”字的,新娘更是以大红色为中心,新娘子只可以穿红色的衣服出嫁,这将被看作是一辈子都会带着自己母亲的祝福和神灵的保佑,婚礼上所用的小花生、大鸡蛋、蜡烛、红包等都必须是红色或者是用红纸装饰,这将象征着新人一定会幸福吉祥。西方国家婚礼则是以白色为主要颜色,结婚当天的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因为白色象征着内心的忠贞。西方穿白色婚纱的习俗源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据说当时维多利亚女王身穿白色婚纱嫁给了自己心爱的王子,并且一直都过着幸福的生活。自此以后,白色婚纱便成为女孩在结婚当天最喜欢的礼服,而西方的男士一定要身穿白色或黑色西装。白颜色被西方国家的人认为是慎重的、又是浪漫的,所以在婚礼现场旁边的大多数东西大多都会是白颜色的。不管是新娘,还是新房或是教堂的装饰都是白色的鲜花,这给人一种安静而又和谐的感觉。结婚当天新娘必须身穿白颜色的婚纱,象征着纯洁无暇,能得到上帝的保佑和祝福。
2.中西方新娘的着装比较。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新娘的传统服装也在发生变化。很多中国的新娘子也会穿上和西方新娘相同的白颜色婚纱,来显示自己的纯洁、美丽。但是在白色婚纱上必须要有红色的鲜花或红绳依旧可以看出中国古老的传承依旧没有随外来文化的影响而止步,因为在我们国家全白色的衣服只有用于办丧事的时候。中国人结婚的时候不能穿所有带“短”字的衣服,因为这样将预示着婚姻的短暂。新娘在结婚的时候新娘的母亲会买来所有从内到外的衣服及鞋袜,这样将表示婚后这对新人便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西方,对于新娘装有一个没有记载的规矩,新娘在婚礼那天的礼服中必须具有五种东西:“一样旧的,一样新的,一样借的,一样蓝的,快乐的新娘子,还有一枚六便士在鞋里。”这种现象在美国非常明显。所以新娘穿的婚纱是绝对不能卖掉的,如果新娘卖掉了自己穿过的婚纱,则将表示现在的生活是和钱有关的,这样的婚姻被誉为是不会长久的。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比较
1.中国传统婚姻观念认为中国男女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传宗接代,中国传统的婚俗带有较强的封建文化色彩。可见男子娶女子都是为了给家族传宗接代,添加人口。孟子也曾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谓爱情都是次要的。在我们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里结婚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大事。古代有言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足以体现出新人在婚姻中的被动。中国传统婚姻中媒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结婚的所有程序中媒人都要有所参加,所谓“媒妁之言”说的是男女结婚对对方的了解全靠媒人的陈述。“父母之命”说的是家长在听完媒人的介绍再做决定,最后才会告知当事人。古代男女,在结婚之前都是陌生的,对彼此的了解也全是从媒人与父母的描述而得知。媒人与父母决定的婚姻,就算是当事人双方都反对也是没有作用的。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倡导自由恋爱,但结婚的时候还是需要媒人的。因为中国婚姻遵循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我国结婚当天必须是有鞭炮声声的、而且是震耳欲聋的,如果嘈杂的声音大则会被认为是热闹的,新人就会得到更多的祝福,所以婚礼当天必须是热热闹闹的。
2.西方婚姻伦理观是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莱基督文化的交融,由此而发展到现代自由恋爱的伦理关系。西方国家的婚姻比较看重一个人的自由意志的最大程度的展现,是完全根据个人内心真实的向往所选择。二个人从相遇,相互吸引,相互追求,相互依恋到难分难舍,因而心甘情愿将自己交给对方,在相互承诺的婚姻下共同组建家庭。他们渴望的是为爱情努力付出,为婚姻不断牺牲。西方主要是以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国家的婚礼大多都是在教堂里举行的而主持婚礼人一般都是牧师,其实在基督徒的观念中,婚姻是神赐予人们的礼物,因此他们的婚姻是无条件的相互委身,并不是基于互惠。在西方国家,婚礼当天教堂播放的婚礼进行曲是柔和而安详的,在音乐播放期间整个教堂是非常安静的,除音乐外听不见任何声音,婚礼在一种特别严谨的气氛中进行着。在西方国家,青年男女相爱的最后结果就是结婚,他们结婚的目的是为了双方可以长相厮守,也是为了双方可以更美好的一起生活,所以,西方人在选择结婚伴侣的时候,比较看重双方有没有感情,而不会和家庭的利益有任何的关系。
三、结束语
婚礼习俗展现了在中西方文化的摩擦中婚礼逐渐趋于西化,西式婚礼的中国化,婚礼具体的形式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婚礼的文化也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是中西两种文化的交融与碰撞。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融成为当今全球的一个真实写照,它的思想和价值将绵延不绝。
参考文献
【关键词】英国公主 姓名 文化差异
2015年5月2日,英国威廉王子的妻子凯特王妃诞下英国王室盼望已久的小公主,当晚英国著名地标如塔桥等都亮起粉红色的灯光,庆祝小公主的诞生。这一喜事也引起全世界瞩目,尤其是小公主的名字引发多方猜测,甚至英国博彩公司也开出赌局,根据赔率显示,“爱丽丝”是最热门的备选名字。但是5月4日,英国皇室给媒体发了一封邮件,上面只有几行字:我们非常高兴地把我们的小公主起名为Charlotte·Elizabeth·Diana(夏洛特·伊丽莎白·戴安娜),祝贺我们的剑桥公主。
英国媒体评论,小公主的名字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内的多名长辈致敬,充分照顾到了曾祖母、祖父母、外祖母、小姨甚至还有表姑的“感情需求”,可谓八面玲珑,令人叹服!小公主名字中的Charlotte是Charles的同源词。Charles正是小公主祖父查尔斯王子的名字。Charles名字源于古英语Ceorl(意为“自由的人”),Carol、Charlotte等名字都与Charles同源。Charlotte与Carol是同源词,而小公主的外祖母名字Carole正是Carol的法语化名字。因此,从词源上来看,Charlotte这个名字不仅致敬了小公主的祖父、英国王储Charles王子,也是对外祖母的致敬。此外,凯特王妃的亲妹妹,小公主的小姨全名Philippa Charlotte Middleton,也包含Charlotte这个名字,使得小公主与小姨多了份联结。
大家都知道剑桥公主名字里的Elizabeth是曾祖母英国女王Elizabeth的名字,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是小公主的外祖母的中间名也正是Elizabeth,凯特王妃母亲全名是Carole Elizabeth Middleton。这个名字也同时向曾祖母伊丽莎白女王和外祖母表达了敬意。小公主名字中的Diana让不少英国民众表示欣慰,这是威廉王子已逝母亲Diana的名字,而且当凯特王妃第一次怀抱公主面对公众时,很多人发现凯特王妃戴着一枚曾经属于Diana的戒指。这都表明了威廉王子夫妇对Diana的深深缅怀。而且Diana的弟弟Charles Spencer得知后激动的称赞了小公主的名字,一方面是出于外甥对姐姐的缅怀,另一方面是小公主名字与自己女儿,也就是小公主的表姑Charlotte Diana Spencer名字重合了。他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两岁的夏洛特·戴安娜将为亲戚之间共享名字而欣喜万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在取名时,往往会以所尊者、甚至君主的名字或者名字的同源词来为孩子命名。究其原因,西方国家在基督教“众生平等”意识下,人和人之间更为平等、民主和友爱,而且社会等级不太森严,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较为松散,所以西方父母在给孩子取名时常常会使用家族中长辈、甚至父母自己的名字,并不认为晚辈和长辈同名是一种冒犯,反而认为这表达了家族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家族的延续。如果在家族中晚辈和长辈同名,常常会在晚辈的姓名后面加上Junior或Jr.(意为“年幼的”,译为“小”),比如好莱坞著名影星,“钢铁侠”的扮演者Robert John Downey Jr.的名字与其父Robert John Downey Sr.一模一样,唯一区别就是儿子名字后面有Jr.,父亲名字后面有Sr.(即Senior,意为“年长的”,译为“老”)。父亲本身就是一名制片人、兼任导演和演员,用自己全名为儿子命名也是希望子承父业,发扬光大,所幸儿子不负其望,成为全球知名演员并两获金球奖。但这种父子同名的现象在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中国有人名上的禁忌,又叫“避讳”。陈垣《史讳举例》说 :“民国以前,凡文字上不得直书当代君主或所尊之名,必须用其它方法以避之,是之谓避讳。”避讳是中国封建制度下的产物,臣民对君主及君主的亲属,以及圣人、贤者及长辈不能直呼其名。自先秦时期人们就开始避开君主的名字以表示尊敬和畏惧。皇帝、皇亲和圣人之名,全国避之,谓之国讳;父祖之名,全家避之,谓之家讳或私讳。中国人的姓名所遵循的避讳原则是“避尊者讳,避亲者讳,避贤者讳”,后来逐渐演变成取名时要避讳死者的名字、避讳父母的名字、避讳亲戚师长的名字。在中国古代,即使是皇帝的亲兄弟也要避讳。清朝雍正皇帝胤禛在登基后,将其亲兄弟名字中通用的“胤”改为“允”,而且他的十四弟胤祯与其名字同音,于是十四弟名字被改为“允禵”。皇帝亲弟弟已取好的名字都要被改掉,更何况普通人的名字了。所以像英国小公主名字和这么多亲戚重复的事情,在中国是不可能出现的。
姓名是区分人类血缘与族群关系的文化符号,一个个的姓名把一个个不同的家族群体区分开来。对于任何人类个体,姓名都与生俱来,并将终生相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姓名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符号,更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文化徽章。姓名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标志和符号,具有约定俗成的专一性、占有性和永久性。在人与人的社会交往(特别是跨文化交往)中,它不仅起着识别社会成员的重要功能,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扇信息交流的窗口,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个社会及其文化的诸多方面。它隐含着一个民族的语言、历史、地理、宗教、政治、经济、心理机制、风俗习惯、社会阶层和文化传统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一个小小的名字可以反映出该民族的思想追求、精神境界、道德风貌,可以看出该民族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审美观等等。中西方由于不同的历史文化、宗族观念、宗教信仰导致在姓名上有着巨大的文化差异,研究中西方姓名的文化差异是我们深入了解中英文化的差异的一个重要途径,能有助于跨文化交际的开展,不同民族间沟通与交流(比如商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交流者语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亚娣.中西方姓氏人名取定的差异及其文化承载[J].武警学院学报.2013.(9).
[2]萧遥天.中国人名研究[M].国际工业出版社.2007.
摘要: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和生命,是广告运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广告创意是在对市场元素分析和提炼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作品创意概念,然后运用各种创意语言和独特的表现方式,把需要传播的抽象概念转化成视,听,触等多种感觉符号,然后运用艺术的表现方式实现广告作品。但是每个国家都拥有自己的文化,不同的文化传承一直影响着后代的文化发展和思考方式。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比较中外文化的差异,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各自的发展历史与特质,明确中国先进文化的根基,进而保持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兼收并蓄西方文化的精华。
关键词:广告对比 创意差异 文化特点
正文:一:从中西广告创意对比中中看文化差异
西欧和美国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别。用同一品牌同一概念在中西方广告创意和表现手法上的不同可以充分的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国奥利奥“牛奶伴侣”广告)(西方奥利奥“牛奶伴侣”广告)
1:西方广告注重感性诉求,中国的广告则注重于理性的对商品的功能信息传达。
同一品牌奥利奥“牛奶伴侣”概念,中西方平面广告的不同表现。中国的画面上出现了”奥利奥”大大的字样,把奥利奥和一杯牛奶放在一起直接传递信息。西方更则注重的是感性,把奥利奥和牛奶结合在一起拼成一个鸡蛋的样子。
目前的中国广告主流还是一种就事论事,以产品/服务为中心,即使出现消费者,也多是直接推荐,此模式的最大特点是重视合理性,干脆利落,直传信息。西方广告则不然,它以使用商品/服务的人为中心,往往具备一定的故事情节,重视情感性。或者重点表现商品对人的影响,人因为拥有这种商品而进行某种改变,达到某种极端的境况;或者是广告中的主角宁可处于某种极端的境况下,也不愿放弃该商品,突出对其喜爱程度之深;或者是对拥有该商品之前和之后进行
对比等。可以说,西方的广告已经超越了产品的概念,它着重传达一种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在广告中,产品已经不是主角,它只是感情的载体。
(西方乐事薯片视频截图)(中国乐事薯片视频截图)
2:一些西方广告(以法国,意大利,美国为代表),会大量使用幽默元素,或者是反语等表达方式,但国内广告则比较少。
比如说乐事薯片广告,西方的用幽默的手法引导受众,但国内的是甜美欢快的表现手法。国外乐事广告创意采用异乎寻常,夸张的幽默手段来使消费者铭记于心满头白发的老头老太,为了乐事薯片,老头用拐杖绊倒了老太,老太拿走了老头的假牙,最后儿子回来把薯片拿走。姿态鲜明,创意新奇,画面离奇搞怪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国内的这则广告主打偶像明星,画面甜美欢快青年风,可能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3:在表达上因为文化差异的问题,西方广告会比较直观和大胆,国内的则比较含蓄。
同一品牌雀巢咖啡“灵感一刻”平面广告。西方是图书馆里杂乱的鞋袜和文胸,大胆的运用了性。而中国的图片很含蓄。
在西方广告中不会忌讳,甚至可以说经常可以看到广告里使用一些性暗示元素,而且使不会太恶心,国内的则不常见,或者很恶心。
中国历来有着含蓄传统美德,从历代的诗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抒情诗多以含蓄为美,很少直接表情达意,总是借助于一定的意象去寄托感情,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受这种文化环境的熏陶,人们形成了以“犹抱琵琶半遮面”、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美的思想观念。但是有时含蓄并不一定就是缺点。中国的很
多广告讲究以情动人,讲究表达方式上的含蓄性,也产生了很多以亲情和爱情为创意主题的优秀作品。
4:西方广告的攻击性很强,针对竞争对手的广告比较多;在我国广告要受到诸多限制;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广告,竞争激烈,百事可乐的广告有些虽然没有直接贬低可口可乐,但是对比广告中那属于可口可乐的标志,或可口可乐特有的颜色作为观众一眼就能认出。而这种对比在国内的广告中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这就是中国和西方国家法律与制度的差异,从而造成的广告表现差异
5:西方广告更注重艺术表现,善于利用艺术因素,如利用精美的摄影图片,观赏性强,而中国广告以叫卖为流,观赏性不强。
伏特加的平面广告喜欢在它的瓶子上做文章,中国是把要表现出来的元素印在瓶子上,而国外以绝对作为主题,以生活百态为素材,以瓶形为主要视觉元素并加以巧妙组合。请来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史帝夫·布朗斯坦(担任70多种绝对牌伏特加广告的摄影师)担纲这项艰巨的任务,采用逆光拍摄,使柔和的光影勾勒出酒轮给人朦胧幻般觉。不同格、怪异瓶,位于中心,产品的名称就是广告标题。
早期的绝对牌伏特加酒广告中心都是在不同背景或视觉效果衬托下的酒瓶下方是一行两个字的标题,后面跟一个表示其品质的词汇。而过了一段时间,当人们对绝对牌伏特加有了一定了解后,其有推出了“绝对的城市”系列广告:绝对
瓶的廓,一种的梦的感
风形状的酒始终舞台
曼哈顿、绝对芝加哥、绝对新奥尔良、绝对迈阿密。用酒瓶的形象来塑造各个城市,使产品形象深入人心。
绝对牌伏特加的广告宣传攻势之所以经久不衰,仰仗的是它的独特的广告创意---用精美的图片来打响产品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正是这独特的创意和这些精美的摄影图片,使这一本来微不足道的品牌,经过6年的时间即荣膺美国进口伏特加酒的头牌。
(西方雀巢“灵感一刻”视频广告)(中国雀巢“灵感一刻”视频广告))
6:西方的广告整体上,叙事性强,善于讲故事,而中国的广告整体上还是以叫卖为主流,,画外音占的分量大,光听就可以理解,缺乏悬念。
同一品牌同一概念,雀巢咖啡“灵感一刻”西方的广告是讲遇到一个忘记了名字的朋友向“我”打招呼到最后巧妙问候所发生的故事。整体上,叙事性强,善于讲故事。而中国的广告是一则搬家广告,虽然也有故事的成分但整体上还是以叫卖为主流,,画外音占的分量大,光听看几眼就可以理解,缺乏悬念。但这则广告相比较其它一些,已经有了进步。
广告特别是电视广告应该学会讲故事,可是目前我们的多数电视广告仍停留在“告知型”、“展示型”的低水平层面,情节型广告已经成为西方广告的主流。而西方的广则通过生动、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受众;制作精良,借鉴多种艺术手法和技巧,产品信息隐藏在故事中,观众不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二、分析造成中西广告创意差异的主要原因
1、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深受民族的文化特质的制约,而文化的本质是社会历史的,具有极强的社会渗透力和历史穿透力,广告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 广告文化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的,而且一种文化对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的影响有时候是潜移默化的,个人想摆脱也很难摆脱的,所以现代的广告不可避免的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
2、受众不同的文化素质
广告的最终目的是让消费者来接受广告的产品,接受广告的企业。这就存在一个前提问题:消费者要把广告看懂,清楚广告中说了些什么,明白其中的意思。只有在此基础上消费者才有可能对其产品产生兴趣,进而产生购买欲望,直至促成最后的购买行为。公众对广告理解能力的高低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如对商品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对艺术的领悟能力等,但所有这些最后都要归结为一点:公众的文化素质层次。
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解决了文盲问题,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我国现在与美国都有很大的差距。这是不可回避而又极其冷峻的现实。
3、公众的文化接受习惯不同。
在这方面,又跟中西文化的差异有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长期生活在一定的文化环境,必然会对群众文化接受习惯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
4、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三:怎样看待中西广告的差异?
为比较中西广告创意的差异,笔者到网上查询了一些优秀的广告创意,发现大多数网站所分析的优秀的广告创意,基本上都是西方的一些创意,很少看见中国的一些广告创意。
时常听到一些关于广告的说法,看到一些关于广告的论断,许多意思都有类似或相同的一面,具体到广告创意方面,很多人同声一词地说中国广告的整体创意水平如何的低下,和美国及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已经如何的大。“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深受民族的文化特质的制约,而文化的本质是社会历史的,具有极强的社会渗透力和历史穿透力,广告必须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文化没有优劣之分,而作为传递文化的载体-广告来说,就也没有优劣之分了。我一直认为,中西方创意从整体上说的确存在各方面的差异,但其中最主要的不在于创意水平的高明与低劣,而表现为一种创意方式和创意风格上的不同而已。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推荐阅读:
从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07-18
从英汉习语翻译看中西文化差异10-05
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09-17
跨文化交际教学论文07-04
跨文化交际学中文翻译07-16
跨文化交际的语言禁忌09-14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理论10-01
跨文化交际原则及策略12-15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06-29
中西方文化电影差异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