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文化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西百色文化(共8篇)

广西百色文化 篇1

2009年,广西百色市着力整合文化资源,发掘民族文化遗产,打造文化精品,文化亮点闪现。正以一座“文化名市”的姿态从幕后走向台前。

文化品牌遍地开花

在2009年自治区人大、政协两会期间,百色市推出的广西首部大型原生态壮民族歌舞剧《壮锦》作为重头大戏浓情登场,以一位壮族母亲和三个儿子寻找带有壮族“幸福密码”的壮锦为线索,将民歌、民舞、民饰、民俗融为一体,把“壮锦”、“马骨胡”、“驮娘江”、“红棉树”等广西最富特色的传说故事,“黑衣壮尼的呀”、“嘹歌”、“八音”、“壮剧”等壮民族经典艺术元素和壮族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以及内涵丰富的民风习俗展现在观众面前。

去年9月该剧参加第七届广西戏剧展览会大型剧目展荣获桂花金奖,同时获得7个单项奖。12月,该剧参加在厦门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展演,荣获“中国戏剧剧目奖”,主演韦艺荣获优秀表演奖。

由乐业县和区直文化团体联合创作的古骆越歌舞剧《谷魂》也在第七届广西戏剧展览会大型剧目展上将桂花银奖收入囊中。《壮锦》、《谷魂》这两部剧一亮相,各界好评如潮,成为了外界了解壮民族文化、了解百色的一张文化名片。

第五届广西音乐舞蹈比赛中,右江民族歌舞团创作的舞蹈《爷孙》荣获节目一等奖、表演一等奖、编导一等奖、作曲二等奖;隆林各族自治县歌舞团创作的舞蹈《迁徙记忆—腊染》荣获舞蹈编导一等奖、节目二等奖、乐舞表演二等奖、作曲二等奖、服装设计奖,并代表广西参加全国舞蹈比赛;西林县歌舞团创作的舞蹈《彝乡酒趣》荣获节目二等奖、表演二等奖、编导二等奖、作曲三等奖;百色市粤剧团创作的小粤剧《红棉》荣获第七届广西剧展小戏小品展桂花铜奖。

舞台文艺大放异彩,县(区)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一年来,田阳布洛陀民族文化旅游节,田林北路壮剧艺术节,田林瑶族盘王节,平果“壮乡天籁”歌圩音乐节,隆林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吃新节,田东芒果节,西林句町文化艺术节,那坡彝族跳弓节,靖西端午药市,乐业映山红摄影艺术节,凌云茶文化艺术节,右江区山歌节等民族节庆活动交相辉映,不但繁荣了民族文化,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在节庆活动中,促进了民族和历史文化的挖掘与深入探讨,提升了文化品牌的层次。在布洛陀文化、古句町文化、百色起义红色经典文化、壮族歌圩文化的探讨上都取得了喜人的成果,艺术创作也找到了新的基点,有了新的尝试。

文化走在广西前列

在百色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上,从来都不缺乏文化食粮,而相关保护工作也走在全广西的前列。去年,百色市稳步推进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全市累计投入普查经费210.36万元。全市12 个县(区)全部启动实地文物调查,按乡(镇)计,全境普查启动率97%,全境普查完成率89.6%,平均完成普查任务87.9%,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899处,其中新发现430处,复查459处,调查登记消失文物73处;百色盆地旧石器遗址群专题调查工作也正式开展。

在抓好文物普查工作的基础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市12个县(区)共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17035项(条),其中完成重点项目普查488项。

百色市文化局一名负责人介绍,目前,百色市被列入各级人民政府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到237项,居广西第一位。其中,田阳布洛陀、那坡壮族民歌等6个项目分别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凌云壮族72巫调音乐、隆林德峨苗族跳坡节等12个项目列入自治区民族文化保护名录,另有16个项目和203个项目分别被列入百色市、县(区)级民族文化保护名录,形成了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

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近年来,百色市花大力气进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去年,百色市争取到国家、自治区项目经费890万元,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凌云、乐业、平果3县文化中心,31个乡(镇)文化站,12个县(区)图书馆的馆舍维修,7个县级、65个乡(镇)级、46个村级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建设任务已经顺利完成;65个乡(镇)文化站的基本设备、200个村级业余文艺队的演出器材得到配备;百色旧石器檀河遗址保护工程、红七军军部旧址安全技防工程、右江民主政府旧址安全技防工程、右江民族博物馆安保监控系统、凌云县水源洞石刻保护工程、隆林民族博物馆建设等项目全面实施。

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近来年,百色市广大人民群众对自身文化权益的满意度明显上升。

文化助推经济发展

百色素来人杰地灵,文化资源丰厚富足,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拥有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七彩民族文化、古人类文化、特色生态文化、现代科技文化、非物质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如此,百色奇特瑰丽的山水地理资源,琳琅满目的物产,无一不展示百色这座城市的恢宏与神秘。

有民间文化研究人士认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也是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城市文化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活力与凝聚力,而且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对外形象,城市经济发展的背后必须要靠城市文化作支撑。

城市的发展历程也证明,经济社会越是快速发展,越需要文化的引领和支撑,越需要文化为其提供充足的动力和后劲,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在2010年百色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百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多次提到要把发掘、发展百色文化、繁荣文化产业作为推进百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文化将成为百色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广西百色文化 篇2

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1.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内涵

2005 年,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 “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 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这标志着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步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学者们将关注点放在农村, 对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开展了理论研究, 在内涵的理解上, 有学者认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由政府提供的以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服务, 通俗地说就是政府出资建设相关的文化提供品, 免费供农民群众享受。 也有学者侧重于硬件建设, 主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以文化馆 (站)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面向群众的文化机构和场所为中心, 以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相关社会组织为外围的文化服务点和网络。 还有学者从供给的角度, 指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以政府为主导, 以企事业单位、民间群众组织为补充, 以服务三农、提高农民素质、建设乡风文明为目的, 重点为农村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理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涵义需把握三点, 第一,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是政府, 即由政府主导并完成宏观把控。 第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客体是农业、农村、农民, 即最终目的是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素质。第三,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方式有多种, 有政府主导供给、私人组织为主体的市场化供给、 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化供给, 还有政府、私人、社会横向合作的供给。 即供给公共文化服务虽然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是政府并不是唯一的公共文化产品生产者, 可以通过预算安排或政策安排等某种方式适当地将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委托给私人组织生产。

1.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即通过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责任, 形成满足于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的制度安排。 第一, 供给主体包括政府、私人部门 (市场组织) 、第三方组织 (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组织) 。 第二, 供给方式有直接供给和选择性供给, 直接供给是指由政府筹建文化站、图书馆等公共文化组织机构, 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向农民群众提供文化服务;选择性供给是指由政府承担供给责任, 但不直接提供文化产品, 而是根据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 委托私人部门或者第三方部门提供特定文化产品。 第三, 供给责任涉及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责任划分。 纯公共文化产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由政府完全承担供给责任, 准公共文化产品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点, 可由政府、私人、社会共同承担供给责任。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 党和国家为新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部署了任务,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构建中, 我国积极开展创新研究, 重视农民需求的变化, 更加关注农村改革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要求的现状。

2 百色市平果县X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

X乡位于平果县北部, 距离县城89km, 全乡辖蟠桃、黎明、爱桃、龙运、那岸、高桥、宏业7 个行政村, 75 个自然屯, 105 个村民小组, 2014 年底全乡共4473 户, 总人口达13327 人, 是平果县文化下乡的重点乡镇之一。 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 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富民兴县为目标, 大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促进全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稳步健康发展。 其中, 对X乡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包括以下方面。

2.1 公共文化政策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政府颁布的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目标的部门规章、 发展规划、规范性文件以及政策法规解读等类型的政策性文件。 2012 年, X乡在县文体局的指导下, 拟定下发了 《2012 年度X乡文化站开展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方案》, 要求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 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积极探索和研究本乡文化活动特色, 开拓创新, 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 切实加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范培育文化市场, 繁荣文艺创作,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 提高全乡人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为全乡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 2014 年10 月, 平果县获得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资格, 县政府研究制定《平果县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实施方案 》, 指导X乡进一步推动文明化进程, 为全乡人民创造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管理科学的生活工作环境, 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进一步提升对外良好形象, 推动全乡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14 年11 月, 县政府制定《平果县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 方案在文化建设方面指出, 各乡要积极开展文艺宣传活动, X乡作为壮族嘹歌文化的传承基地, 需保护宝贵的壮族文化, 由文化站组织编排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加入县“文艺三下乡”活动展演中。 到了2015 年, 关于乡村文化的工作内容更丰富, X乡在文化思想意识方面制定2015 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计划, 创建讲习所和学习室, 带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氛围, 要求推动乡文化事业发展, 推进乡精神文明进程, 提升公共文明素质。 在体育文化方面, 实施《X乡农民健身工程方案》, 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组织农民运动会。 在文化发展管理方面, 制定《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长效管理运行机制》, 关注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确保已建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发挥作用, 让文化惠民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2.2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础, 不仅惠及民生, 改善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还能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功能, 实实在在地提升服务质量。 X乡文化站建于2003 年, 建筑面积398m2, 包含课程培训室、自主学习室、图书室, 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培训室用于举办各类蔬果种植、养护培训课程, 每天开放图书室5 小时, 供农民群众读书、看报、了解农业信息。2015 年开始着手建设X乡全民健身场所, 总计划面积达1000m2以上, 包括:①一个带看台 (两边至少有两个以上台阶) 的灯光篮球场, 占地面积约800㎡以上;②一个健身场, 占地面积约200㎡, 安装13 件健身器材。 篮球场面积为420m2, 场地四周各向外开辟不少于2m的硬化土地, 比赛区上空无障碍区至少高7m, 并做好场地排水设计。 ③篮球架采用统一采购的移动式球架。

2.3 公共文化旅游

旅游资源是公共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 充分挖掘旅游资源, 能更好地展现城市文化内涵, 增加城市文化氛围, 塑造城市文化特有的气质。 X乡的旅游资源项目包括自然景点游览以及特色农业研究基地考察两方面。 X乡拥有通天河景区又称“敢沫岩”、“红军岩”, 是一个溶洞暗河型景区, 位于208 省道旁, 四周山海林涛、峰崖竞秀, 景区按国家AAAA景区标准全新建设2500m2园林古建风格的综合服务楼, 配套有可容纳250 人同时用餐的风味餐厅、可同时容纳60 人休息的游客中心、司陪豪华休息室、购物中心、医疗室、摄影服务中心等, 景区位于广西西南部中心地带, 北可连接“东巴凤”各景点;西可连接百色、德天瀑布、通灵大峡谷等景点;南可连接南宁、北海等景点, 景区于2011 年9 月正式开放, 承接游客能力强, 成为百色市 “ 红色之旅”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之一。 X乡气候从热带向亚热带气候过渡, 发展高效农业的土质、气候优势明显, 于2000 年建立特色农业基地, 至今已有优质高产高糖糖料蔗基地13.33hm2、 红心火龙果新种基地6.67hm2、油茶种植基地66.67hm2, 还新引入大青枣、红心蜜柚的特色果类种植。

2.4 公共文化人才

农村公共文化人才包括政府筹建的文化组织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 以及从事文化事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民间业余文化队伍。 X乡自成立文化站以来, 配备管理人员2 名, 工作人员4名, 同时走访乡间挖掘文体积极群众, 共发现并挂名民间舞狮队和民间舞蹈队各一个, 共21 人。

3 百色市平果县X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

3.1 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意识薄弱

现阶段, 虽然县政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积极按照上级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规划, 但农村对公共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还未能将发展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到一个战略高度, 未能形成自上而下共同促发展的格局。 X乡虽然积极跟进县政府的工作部署, 但是个别乡领导未能正确认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联系 “三农”的重要性, 布置工作只是完成 “任务”, 以致影响团队的工作积极性, 未能真正关注农民群众对公共文化的现实需求, 导致工作开展得不到群众支持, 工作完成后得不到群众的认可。 农民群众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 对公共文化缺乏概念, 只是看到有图书室就进去坐坐, 有培训课就随意听听, 没有真正融入自我文化学习和提高的氛围中, 还出现了图书损毁和公共学习室的随意涂画现象。

3.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单一

X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只有政府, 即只是采用了直接供给的方式, 若政府截断或暂缓供给, X乡就将面临某项公共文化服务的缺失。 例如文化站给民间艺术团队颁发牌匾, 但由于未配备了解民间艺术的专业工作人员, 导致不能很好地管理民间舞狮队和民间舞蹈队。 政府不可能完全供给符合当地特点的文化产品, 而乡里的私人文化实体组织几乎没有, 缺乏能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熟悉当地文化的组织者。

3.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群众需求导向弱

X乡的公共文化供给基本是 “政府安排”, 供给的行政化倾向严重, 采取“自上而下”, 缺少和农民的沟通交流, 不了解当前X乡群众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情况以及参与的可行性, 使供给使用率不高, 导致供给“过剩”。 乡民反映政府组织的文化活动时常会与生产活动相冲突, 抽不开身参与, 而且有些活动的举办地点离部分乡民居住的村屯远, 往返时间过长, 导致不愿意参与。

3.4 缺乏服务供给的评价反馈机制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本身的价值需要通过使用后的效果评估来体现, 只有准确把握供给效果, 才能及时调整供给内容及供给方式, 做到及时按需供应、供求相应。 例如X乡虽有开放的公共图书室, 但是读者数量逐年递减, 有时出现一周未正常开启的现象, 所供给的图书报刊更新慢, 越来越不能吸引农民群众的关注。 但是此类情况并没有及时得到反馈, 未进行分析解决。

3.5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供给不足

具备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的公共服务型人才是农村公共服务持续发展的关键, 是当地公共服务工作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的保障。 例如X乡的文化站工作人员配备中, 缺乏种植、养殖、农业发展的相关专业人员, 不能很好地解答村民眼前疑惑, 无法指导村民参与结合实际情况的自主学习, 长期下来就降低甚至打消了村民对公共图书学习的热情。

4 完善广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对策

4.1 树立科学理念,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服务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领导的事, 它涉及到服务主体和客体以及主客体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树立科学合理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 应注重三个方面, 首先, 对基层政府领导人而言, 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统筹者, 既负责承接上级下达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任务, 又负责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部署工作事项, 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应正确认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 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纳入班子工作的重要日程, 把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文化进步同时作为衡量农村发展进步的重要指标, 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熟悉本乡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做好规划、部署、督促。 第二, 对基层政府的部门工作人员来说, 作为工作执行层, 是连接政府组织与农民群众的纽带, 要主动树立为农村文化事业献力的意识, 不嫌繁琐不怨困难, 扎实开展本职工作,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同时要走到群众中去, 将群众的声音进行记录、整理、分析, 为发展特色公共文化事业建言献策。 第三, 在农民群众这一层面, 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对象和受益者, 他们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群众反馈的意见是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 但是农民群众作为受教育的一方, 自身的意识不强, 需要基层政府组织加强对公共文化事业的宣传。

4.2 正确引入外力,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

目前广西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基本只有政府, “ 政府安排” 是各地的常态, 而政府供给的是纯公共产品, 如公共文化政策颁布、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筹建等, 是方向的统筹和主线的确定, 农村公共文化是否贴合当地实际、是否内容丰富则应引入私人部门或社会第三方力量。 即在政府文化政策的引导和文化建设的扶持背景下, 农村要重视私人企业或者私人团体在公共文化事业中发挥的作用, 如关注市、县私人农资企业发展, 邀请负责人到村里开展农业相关知识讲座;对村里种植金牌大户给予鼓励, 邀请户主对其他村民进行种植经验培训等, 以此逐步做到公共文化发展方向准确, 内容丰富。

4.3 强化需求导向, 建立农民文化需求表达机制

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 应逐步建立健全农民文化需求表达机制, 让农民了解公共文化建设内容, 引导农民主动表达当下文化需求意愿。 一是帮助农民建立“主人翁”意识, 拥有农村文化的知情权、建议权以及享用权, 帮助农民群众从思想上明确公共文化建设不单纯是政府的事, 也是与全体群众切身福利息息相关的事。 二是给予农民群众发言的平台, 可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 还可建立互联网意见反馈平台, 更便捷地获取群众想法。 三是及时回复群众, 对建议被采纳的个人以资鼓励, 调动群众建言献策的积极性。

4.4 确立评估指标体系, 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准确有效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重视公众的参与, 因为服务的客体是人民群众, 公共文化服务的实际效果只能由受益的群众反馈。 因此, 指标体系不能只包括供给数量、建设进程等, 关键是将群众参与度与满意度作为重要维度纳入评估指标体系, 真实反映群众的切实需求, 逐步调整公共文化供给的方向和内容, 做到透明、准确、有实效。

4.5 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提高团队素质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所配备的岗位数量有限, 不能做到“合适皆用”, 应在这个前提下发展编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为工作的开展补充智力, 如吸引农业类型企业入村成立实验考察学习基地, 聘请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农业技术客座讲师;与高校联合, 为高校农业相关专业建立实践实训基地, 邀请高校讲师开展理论知识讲座;发挥本村群众特长, 聘请种植经验丰富的群众担任专业技术讲解员等。 同时, 政府工作人员在上岗后必须勤学善思善总结, 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养, 更好地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5 结束语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基本要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能促进实现农民文化权利和城乡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能提升农民文化生活水平、满足农民精神需求, 更能推动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农村的稳定持续发展。 因此, 分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现状, 研究其对策, 不仅是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更是我区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关翠霞, 王振艳.完善河北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策略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1 (4) :99-101

[2]郑萍.需求导向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 (12) :15-16

[3]肖静.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 :21-23

[4]李少惠, 王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0 (2) :22-24

[5]刘若实, 薛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基于农民需求导向视角的实证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5 (4) :87-88

[6]孙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体制性障碍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1 (6) :59-60

[7]肖庆.中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制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 :18-20

广西百色芒果实现农超对接 篇3

在北京新世界超市百色芒果展柜前,绯红的“台农一号”刚摆上展示台,就引来众人围观,品尝者赞不绝口。与往年卖芒果按斤算不同,这里的芒果多是3、10 kg等一件一件售出,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百色成为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之一。2013年底,全市芒果种植面积3.53万hm2,产量27万t,总产值12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然而,一直以来农产品销售是“渠道为王”,超市对农产品常常挑挑拣拣,由于找不到销路,不少农产品沦为“伤农产品”。

近年来,百色从科技和安全着力,打造统一品牌,先后到北京、上海、银川、哈尔滨等地推介百色芒果。百色芒果的知名度在北方市场迅速崛起,已经是北方各大超市竞争中的一张招牌,很多超市给百色芒果开启“绿色通道”,不收入场费,还提供大量便利。

据了解,本月家乐福、华润等已跟百色签订芒果销售协议,其中中国连锁零售业巨头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专程到广西签了1万t芒果的订单。

(摘自《人民日报》,2014-07-06)

广西百色文化 篇4

行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08年12月29日印发的百政发(2008)46号文件同时废止。二○○九年七月二十八日

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60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97号)、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桂办发(1998)31号、桂发(2004)17号、桂政办发(2005)144号文件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企业改制程序按照“立项编报、部门履职、政府审批、依法监督”的原则进行。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国有及国有资本控股、国有资本参股企业的改制。

第四条 企业改制主要采取联合、重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兼并、合资、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转让国有产权以及其他可以搞活国有企业的改制形式。具体改制形式由有权审批的机构确定。

第二章 企业改制程序及审批

第五条 企业改制的基本程序:

1.清产核资;2.财务审计;3.资产评估;4.修订完善改制方案;5.政府职能部门审核确认改制方案;6.出具“企业改制实施方案法律意见书”;7.同级人民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审批改制实施方案;8.组织实施;9.办理改制企业资产、资料等移交和归档手续;10.企业改制终结。

第六条 企业改制按以下程序进行审批:

(一)改制申请审批。

1.改制申请:“改制申请”由改制企业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提出。企业“改制申请”必须同时提交“企业改制总体方案(草案)”作为审批机构批准立项的依据。

2.改制申请由同级人民政府或政府授权机构审批。

(二)企业改制实施方案审批。

企业改制实施方案预先经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程序报批,其中涉及政府社会公共管理审批事项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报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所出资企业改制为非国有企业(国有股不控股及不参股的企业)改制方案须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条 改制方案必须提交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向广大职工群众公布。

第三章 企业改制实施方案制订

第八条 企业改制实施方案由改制企业制订,也可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委托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制订或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制订。

向本企业经营管理者转让国有产权的企业改制实施方案只能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制订或由其委托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制订。

第九条 企业改制实施方案主要包括:总体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土地处置方案、矿业权处置方案、债权债务处置方案、职工住房处置方案、资产处置方案、资产收入分配方案等,有权审批企业改制机构可以根据不同企业情况确定企业具体改制方案。

第十条 企业改制总体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1.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企业的产权构成情况、产权管理体制、近3年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利润分配表、企业内部组织结构、企业业务及行业地位等;2.企业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包括土地使用权、矿业权评估)的报告及法律文书;3.企业改制拟采取的形式及涉及的资产负债范围;4.企业职工现状及职工安置办法(包括离退休人员管理及特殊人员的管理、安置);5.企业资产处置(含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处置)方式。包括非经营性资产的管理;6.债权债务处理方式。包括金融债务和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挪用职工住房公积金,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等债务的处理办法;7.职工住房及公积金安排情况;8.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中介机构和产权交易市场选择等;9.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10.企业改制后的发展思路和措施;11.企业改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及实施计划。

第十一条 企业改制职工安置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的人员状况及分流安置意见;职工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及重新签订办法;解除劳动者的经济补偿金支付办法;社会保险关系接续;拖欠职工的工资等债务和企业欠缴的社会保险费处理办法等。

第十二条 企业土地处置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改制形式、土地利用现状登记情况、土地取得方式、土地抵押、担保情况、操作程序、土地价格及处置方式等。

第十三条 矿业权处置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改制形式、矿业权(探矿权、采矿权)取得方式、评估结果、操作程序、处置方式等。

第十四条 企业债权债务处置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改制形式、债权债务构成、抵押数额、有无担保、涉诉情况、债权回收、债务清偿、操作程序、处置方式等。

第十五条 企业职工住房处置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改制形式、职工住房状况、无房户困难户情况,住房公积金交纳、使用情况,职工住房安排及其公积金处置方式等。

第十六条 改制企业国有资产处置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改制形式、资产构成状况、评估结果、担保、抵押、涉诉情况、操作程序以及资产处置方式等。

第十七条 企业资产收入分配方案主要内容包括:资产收入来源、资金使用项目、资金使用审批流程、预留资金计划、资金分配顺序、结余资金的管理和经费不足的解决办法等。

第四章 批准制度

第十八条 企业改制申请和总体实施方案由本级企业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审议,报本级人民政府或本级人民政府授权机构审批。

企业改制实施方案审批前,必须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的法律顾问或该单位决定聘请的律师事务所出具法律意见书,拟改制为国有资本控股企业且职工不持有本企业股权的,可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授权该企业法律顾问出具法律意见书。

第十九条 企业职工安置方案由本级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审核、核准。

第二十条 债权债务处置方案和国有资产处置方案由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审核,依照管理权限报批。

第二十一条 土地处置方案和矿业权处置方案由本级国土资源局负责审核,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或依照管理权限规定报批。

第二十二条 企业职工住房处置方案由本级房改办负责审核,依照管理权限规定报批。

第二十三条 企业资产收入分配方案由本级财政局负责审核,依照管理权限规定报批。

第五章 清产核资

第二十四条 企业改制,必须对企业各类资产、负债进行全面认真的清查,做好有关抵押、担保等事项的清理工作,做到账、卡、物、现金等清楚齐全、准确、一致。

企业改制中涉及的资产损失、认定与处理,必须按有关规定履行批准手续。

改制企业法定代表人和财务负责人对清产核资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第二十五条 清产核资作为改制企业财务审计的依据,与审计结果一并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审核认定。清产核资基准之日起2年内有效(不含土地矿业权资产),在有效期内企业实施改制可以不再另行组织清产核资。

第六章 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及其处置

第二十六条 企业改制必须由本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

同一改制企业不得聘请同一中介机构开展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

第二十七条 改制为非国有资本的企业,必须由国有资产产权持有单位组织进行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不得以财务审计代替离任审计。

离任审计工作由同级审计机关承担,或由审计机关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第二十八条 企业改制涉及土地使用权的,必须经土地确权登记并明确土地使用权的处置方案。

进入企业改制资产范围的土地使用权必须经具备土地评估资格的中介机构进行评估,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核准或备案。

涉及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的,按照《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划拨土地使用权处置办法》办理。

第二十九条 企业改制涉及探矿权、采矿权有关事项的,依照《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矿业权处置办法》办理。

第三十条 非国有投资者的实物资产和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资产评估作价参与企业改制,由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和非国有投资者共同认可的中介机构,对双方进入改制企业的资产按同一基准日进行评估;若一方资产已评估,可由另一方对资产评估结果进行复核。

第三十一条 企业改制涉及国有资产产权处置有关事项的,按照《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资产处置暂行办法》办理。

第三十二条 企业改制涉及产权转让的,要进入产权交易市场,按照《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令第3号)办理。

第七章 保护职工合法权益和债权人利益

第三十三条 企业改制要征得债权金融机构同意,依法落实金融债务,同时要维护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对未依法保全金融债权落实金融债务的,企业改制实施方案不得审批。

第三十四条 企业实施改制前,如有意向参与改制投资者,原企业应当与意向参与改制投资者就职工安置费用、劳动关系接续等问题明确相关责任,并制订职工安置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企业方可实施改制。

第三十五条 企业改制前,必须切实妥善解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如原来没有参加失业保险的,应在改制方案中明确落实改制后失业人员领取失业金的数额和来源)、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大病救助保险。做好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安置工作。未办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企业改制方案不得审批。

第三十六条 企业实施改制时,须在企业内部公布企业总资产、总负债、净资产、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结果,接受职工群众的民主监督。

第三十七条 企业改制为非国有控股企业的,原企业职工必须解除国有企业职工劳动合同关系,领取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和测算办法按照《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职工安置暂行办法》办理。

第三十八条 企业改制前必须落实职工的住房及其公积金问题。具体按照《百色市国有企业改制职工住房安置管理办法》办理。

第八章 其他规定

第三十九条 国有企业拟实施管理层持股进行改制的,应根据干部分类分层管理的权限,按照规定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对管理层成员进行离任审计,审查管理层成员持股的资格,严格执行管理层成员回避的各项规定,认真审查持股人的资金证明材料。

第四十条 企业改制后经营主体不存在的,原企业职工(含离退休职工)的党组织关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转入当地党组织进行管理;职工人事、劳资档案等转入该职工所在地社区组织接收管理。

第四十一条 企业办学校、医院在企业改制时仍未剥离移交政府的,要同时办理移交当地政府管理,具体移交手续由本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改制企业国有产权持有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二条 审批改制方案的单位必须就改制方案的审批及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进场交易、定价、转让价款、落实债权债务、职工安置等重要资料建立档案管理制度,改制企业的国有产权持有单位要妥善保管相关资料。

第四十三条 改制企业领导班子对企业改制工作全过程负有勤勉责任和经济责任,必须全面履行职责。改制期间,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报酬和工作经费由有权审批企业改制方案的单位确定,从企业改制经费中列支。企业改制工作结束后,由审计部门对企业改制经费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全面审计。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有权审批改制机构、企业领导人员利用改制之机,转移、侵占、侵吞国有资产的,营私舞弊、与买方串通低价转让国有资产的,严重失职、违规操作、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要认真调查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的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赔偿责任。

第四十五条 对中介机构弄虚作假、隐匿资产、提供虚假审计报告,故意压低评估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中所称的产权持有机构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

第四十七条 供销、二轻等集体企业改制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国资委负责解释。

广西百色文化 篇5

理和机械化开采的报告

2012年3月28日至4月2日,县安办主任、县安监局局长率考察组

一行20余人先后到广西百色市右江矿务局和柳州正凌集团总部参观

学习煤矿安全管理和机械化开采技术,现将考察学习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广西煤矿在推行小煤矿机械化开采方面已经成为全国的典范,形成了名副其实的“百色经验”,具有很高的推广、借鉴价值和示范作用。基于我县煤矿属薄煤层、规模及赋存条件等方面与广西煤矿近似,县安办特组织煤矿工程师、矿长及重点产煤乡镇分管领导及安监站长,县工信局、县安监局分管领导及科室有关人员赴广西考察学习小型煤矿机械化开采和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经验。

二、现场考察学习情况

3月29日,在右江区安监局领导的陪同下,考察组一行先到广西

右江矿务局美联能源科技产业园广西百色美联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了解美联科技生产的TVLF煤矿探水雷达用途,该产品是广西乃至全国中小型煤炭推进安全生产探索一条新的路子。对煤矿探水雷达可完成地层地质信息的立体成像,在地面就可以探测1200米以下的灾害水体,对金属矿床有效探测深度可达2000米,在井下巷道内超前探测深度可达150—500米,可广泛应用到我国的煤矿透水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工作。随即,考察组一行到右江矿务局那音煤矿参观学习企业环境与规划及井下机械化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并现 1

场观看了采煤机的采煤过程。

那音煤矿基本情况:那音煤矿位于田阳县那坡镇境内,井田距南宁至百色二级公路约10公里,距田阳县城30公里,交通便利,矿井于2004年12月开工建设,2009年9月17日建成通过竣工验收,矿井设计开采B煤层和IV4煤层,两层煤均为优质的褐煤,该矿为斜井开拓,采用主斜井进风,副斜井回风的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方式,该矿是一级标准矿井,是广西推出小型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开采机械化的一个样板矿。

那音煤矿成功经验与做法:

(一)合理的企业规划,强势的企业文化形象,进入矿区,醒目可见处处企业安全警示和安全标语,办公场所与工业场地分离,整洁的厂容厂貌。

(二)安全标准化工作是长效机制,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作为长效机制,实行动态化,常态化管理。把标准化工作作为考核制度。

(三)该地区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薄,软岩地区断层多、水多、底软易鼓、顶板易碎易漏,该矿支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加π型顶梁、工字钢和锚网全巷支护,支护保障了顶板事故。

(四)井下采煤工艺是用滚筒直径和截深均为1米的截煤机采煤,掘进工作面采用综掘机掘进配套,煤炭经刮板输送机转至皮带运输机输出井外。

(五)井下运输系统,供电系统规范、通风系统仅仅有序,管理到位,文明生产到位,没有发现存在问题。

(六)该矿从业人员110人,其中矿级领导5人,管理人员17人,采掘职工60人。矿井执行“朝九晚五”一班制生产,年产煤炭15万吨。

(七)安全管理信息化,该矿通地面视频监控指挥中心可对井下各作业场所及环境进行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系统可清楚井下人员的所在位置,同时实现井上、井下点对点的小灵通直接通话,大大提高矿井安全控防能力。

3月30日,考察组一行到柳州正菱集团考察学习,该集团曾经两度荣登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曾被国家工商管理总局授予连续10年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自治区科技龙头企业。2009年在包括所有国企在内的“广西百强企业”中,正菱集团位居第31位、广西机械加工制造行业第14位。当天下午,在柳州正菱集团总部,考察组一行在听取正菱集团执行局主席廖荣纳同志介绍企业发展史程和如何做强做大企业经验后,考察组组长邓发权同志代表考察组进行了交流发言,同时要求我县煤矿企业要谋划好企业发展思路,切实把我县煤矿企业做强做大。

三、考察学习体会和建议: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那音煤矿实施“机械化生产、信息化管理、标准化矿井、花园式煤矿、专业化队伍”的发展之路,诠释了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安全、环保、高效现代化中小型煤矿的新概念。通过实施机械化技术改造以后,企业效益、安全生产、职工福利等都得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煤炭产量从几万吨增长到20多万吨,平均回采工效由原来的每个工日2.0吨提高到26吨;生产安全事故大幅

度减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矿区实施绿化、亮化、美化,文化娱乐中心、图书室、网球场、门球场、篮球馆等的建成使用,使职工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从而对我县推行机械化开采和现场安全标准化建设提出建议如下:

(一)推行机械化开采是我县煤炭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提高煤矿的生产力和安全生产基础条件,机械化开采势在必行。

(二)根据我县煤矿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煤矿机械化开采标准,实现矿井采煤机械化、掘进装矸机械化、煤炭运输皮带化及支护的金属化。

(三)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煤矿安全员、管理员及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是提高企业文化的基础,达到人人讲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局面,树立更好的企业文化和提高从业人员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从而丰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四)要进一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常态化管理,对体制、机制建设实行长效管理,使其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到位。

(五)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机械化开采规划及工作措施,启动示范矿井建设,逐步加以推动,使我县煤矿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开阳县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广西文化 篇6

学 院 专 业

年级班别 学 号 学生姓名

2011年 1月

正文: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就是外人对广西的大致认识,而广西的更多方面,却了解甚少。身为土生土长的广西人,我想通过本篇论文独特的角度,让读者们进一步感受广西的文化。本文从广西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东盟博览会,民歌节,绣球文化及饮食文化来五个角度来宣传广西的形象。关于东盟博览会及民歌节放入介绍广西文化形象的原因,我认为,随着东盟博览会和民歌节每年成功的举办,让外人日渐通过东盟博览会和民歌节之类的活动,进一步了解到广西的风采,所以我将东盟博览会和民歌节列入介绍广西文化的符号之一。我从以下五个角度介绍广西:

一、广西的地理位置及相关简介

1.地理位置

广西地处中国南部。南临北部湾,与海南省隔海相望,东连广东,东北接湖南,西北靠贵州,西邻云南,西南与越南毗邻。陆地区域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2.5%,居各省区市第9位。广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山多地少。[1]

2.气候

广西各地的年平均气温在17℃至22℃之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都是由北向南递增。广西是全国降水量比较多的地区之一。[1]

3.民族

广西省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主要居住着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此外,还居住着满、布依、蒙古、傣、黎、傈僳、拉祜、俄罗斯、土、高山、土家、朝鲜、白、藏、纳西等39个民族成分。[2]

二、历史文化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开凿灵渠,把长江与珠江两条水系联接起来,促进了广西与中原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汉代,苍梧、布山、合浦就有了商贸集市,合浦成为海外贸易港口;唐代,桂州、柳州、邕州、容州城乡出现定期圩市;宋代,出现与交趾商人展开货物交换的搏易场;明清时,广西采矿业有了很大发展,主要是金、银、铜、铝、锡、铁等矿。据统计,清顺治六年至十八年报开的矿场达127处,居全国第3位。

广西也是我国近现代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如金田起义、黑旗军抗法、镇南关战役等的策源地和发生地,涌现了洪秀全、刘永福、冯子材等一批杰出人物。一代伟人邓小平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3]

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广西绚丽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春秋战国时期广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创作的崖壁画,汉代前创造的大铜鼓以及古朴曲雅、可避湿热、防蛇兽侵害的干栏建筑等,成为广西当时的文化代表;明代的真武阁及三江侗族程阳风雨桥均具有很高的科学、艺术价值。广西素有“歌海”之称,主要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墟、瑶族的达努节、苗族的踩花山和芦笙节、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具风味的打油茶等,其中农历三月三的壮族传统歌节,最为隆重。

三、广西南宁东盟博览会

东盟博览会,又称南博会,是由中国和东盟10国政府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的国家级,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徽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中国广西广西南宁举办。

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倡议,由中国和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每年在广西广西南宁举办。博览会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共享合作与发展机遇”为宗旨,涵盖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服务贸易三大内容,是中国与东盟扩大商贸合作的新平台。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运转顺利、商品贸易日趋活跃的背景下,独具区位优势的广西南宁趁势搭建起了以广西南宁华南城为核心的大型商贸物流平台,而随着中国-东盟商品交易中心在广西南宁启动运行,一个“全产业链一站式”的商品交易展示平台和物流基地正渐趋成型。

同时东盟博览会也随着广西的发展,逐渐成为广西的名片符号,她代表的是广西互利共赢,双边合作,开放自由贸易的经济态度和精神。

四、广西南宁民歌艺术节

1.节日起源

广西素有“歌海”之誉,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 广西各族人民一向有爱唱民歌的习俗。刘三姐是壮族人心目中美与爱、智慧与才能的化身。每逢节日及重大节庆活动都以唱山歌的方式互相交流,传情达意。农历的三月三是壮族传统的歌圩,在这一天许多壮家姑娘、小伙甚至是上年纪的老人都会在田间山坡上相互对唱山歌,以歌定情,以歌会友。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饭和彩蛋,先祭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赐予歌才。

2.节日历史

为把民歌发扬光大,1985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把“三月三”歌节定为文化艺术节,后演化为广西国际民歌节,从1993年起广西开始举办民歌节。人们在民歌节上以歌传情,以歌会友,共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民歌成了飞架于广西各民族与全国各兄弟民族及世界民族之间的彩虹。

为了把民歌节办得更具特色,从1999年起广西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广西国际民歌节”更名为“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并定于每年的11月在广西南宁举行,由广西南宁市人民政府邀请国家文化部文化图书馆司、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联合举办。

从1999年11月到今年11月民歌节成功举办,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劲的现代气息一路走来,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

3.节日意义

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宗旨是继承和弘扬壮族人民的文化艺术,加强与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艺术节期间,国内著名艺术家、歌手以及国外民间艺术家为观众带来精彩纷呈的民族文化节目演出。与民歌节同时举办的还有时装大赛、壮族节日联欢、全国少数民族孔雀奖声乐大赛、旅游美食节、广西山歌擂台赛以及经贸洽谈会等活动。历届艺术节举办以来,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赞誉,影响力不断扩大。

五、广西绣球文化

广西绣球又称为“堆绣绣球”,由老艺人采用“堆绣”这一古老而复杂的刺绣工艺制作而成。其结构独特、选料考究,且全部以手工制作,做工精细,小巧玲珑,色彩鲜艳,是世界上最精美的绣球。一般的绣球大都是采用单线刺绣的方式在花瓣的面料上绣出各色图案,绣球大多为12瓣,每瓣皆绣上各式吉祥物,如梅、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抛绣球都是在每年春节及“三月三”歌节时举行,正是春播时节,绣球内填放有谷物种子,就是希望年内“五谷丰登”之意,同时绣球也是广西壮家人之定情物和吉祥物,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也被当作壮族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信物。

六、广西铜鼓文化

众所周知广西有“铜鼓之乡”的美誉。在广西不仅有关铜鼓的历史记载极为丰富,而且至今所发现的铜鼓,种类繁多,数量逾千,居全球第一。广西铜鼓,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蕴藏着丰富的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内涵。铜鼓的花纹瑰丽而富有民族文化特色

1、铜鼓特点

通体皆铜,一头有面,中空无底,侧附四耳,形似圆墩,平面曲腰。它的大小、轻重不一。大者直径1米以上,小者仅10余厘米,重量几十斤至数百斤不等,体形凝重,精美大方。鼓面多铸有太阳纹、翎眼纹、云纹、乳钉纹、栉纹、游旗纹等纹饰。有的鼓边还环铸蛙、龟、牛、马等立体装饰。鼓身亦多环铸各种纹饰,并铸有鼓耳和合范缝。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打击乐器,也是他们生活中财富、权力的象征和顶礼膜拜的神器[4]。时至今日,在我国苗、瑶、壮、侗、布依、水、仡佬、佤等民族和东南亚地区的一些民族中仍有传承与使用。可以说它是集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品。

2、铜鼓的历史与现状

铜鼓的前身是一种炊具,在春秋晚期出现,据考证已有2700多年历史。在十六世纪晚期开始存在的壮族祖先在商朝时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青铜冶炼技术。铜鼓最早源与陶釜,个体不大,从素面无纹到有简单的纹饰。汉以后到唐,逐渐向雄浑高大、精美稳重的方向发展。[4]唐以后又逐渐变小。迄今除了部分铜鼓被博物馆珍藏之外,仍有数千面铜鼓以它们独特的魅力活跃于民间。

目前全世界馆藏传世铜鼓2400多面,其中,中国馆藏量1400面,为世界之最。在广西,馆藏的铜鼓达900多面,民间珍藏的铜鼓也十分丰富,因而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

七、饮食文化——广西特色小吃

俗话说得好“名以食为天”,吃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享受,在广西,好吃的美食更是数不甚数,主要有以下几种:

1、柳州螺蛳粉

在外游学的莘莘学子们,哪怕是从美国回来,短短的几天,也一定要去巷子里尝尝自己朝思暮想的螺蛳粉,体味那浓浓的乡情。螺蛳粉:顾名思义,用螺蛳汤煮泡的米粉。但看着简单,其实里面大有作为。螺蛳汤一定要熬得浓,米粉具有弹性。配料要有地道的酸笋与腐竹以及新鲜蔬菜(一般为空心菜、菜花、生菜任选其一),外加点萝卜干。而且自己可以随喜好加猪蹄儿或者鸭掌,均为美味上乘之选。

2、酸

酸是将大白菜、黄瓜、莲藕、刀豆、木瓜、辣椒、萝卜、笋子等各种蔬菜或水果,用纯正的白米醋浸泡而成,“酸”就是指这个腌制品。广西人都爱好吃酸,微带辣椒,味道十分之美。解渴解乏,促进食欲。

3、打油茶

阳春三月,春意正浓。南下桂林旅游,品尝一下桂林“打油茶”,当然是一件美事。“打油茶”有祛寒湿、提神、饱腹之功能。桂北地区湿度大,矿工颇多,喝“打油茶”便成为当地百姓的饮食习惯,亦是他们用来待客的一种方式,客人围桌而坐,主人用一小炉,“文君”当炉,当众操作,一杯接一杯,颇有风味。如今,“打油茶”不径而走,流传广西数地,倍得人们青睐,风味亦添数种,如“鸡丝打油茶”、“肉丝打油茶”等。

4、玉林牛巴

玉林是我国南方重镇,位于广西东南边陲。“玉林牛巴”是玉林传统风味名吃,它是用黄牛臀部肉(俗称打棒肉)为主料,肉质细而有嚼劲,吃后满口生香,堪称地方一绝。《清异录》载:牛巴“赤明香,世传邝士良家脯也。轻薄甘香,殷红浮脆,后世莫及”。玉林牛巴色泽暗亮,气味醇香,肉质细而耐嚼,入口生香,令人回味。

5、老友粉

有人说:到过广西南宁如果没有吃老友粉就不算来过广西南宁,要想融入到广西南宁生活,和朋友一起去吃碗老友粉是必不可少的。也许很多人刚开始都有点吃不惯广西南宁酸笋的味道,认为有点怪臭味,但是这就是老友的味道。俗话说得好,臭味相投!如果不是喜欢同样的味道又怎么能成为“老友”呢?!

综上所述,这就是我们广西的五种文化符号,我认为只有考虑人们对吃住行三方面的需求,这样的宣传才更到位,同时我也希望我们广西越来越好。

参 考 文 献

[1] 罗昭祥 《广西地理大发现》 中国审计出版社,98,34-37

[2]广西少数民族简介 海峡之声网 2009,06(07)

广西百色文化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08年10月采用群体随机抽样法, 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5所幼儿园三代均为壮族, 年龄3~6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 被测者身体健康、无畸形和残疾, 共获得有效样本439人, 其中男228人, 女童211人。

1.2 方法

按邵象清[2]《人体测量手册》的测量方法, 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根据幼儿身高、体重测量结果, 采用“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3]进行评价, 即以体重在同等身高之标准体重的90%~110%范围内为营养正常, 低于90%为营养不良 (其中低于90%为轻度, 低于80%为中度, 低于70%为重度) , 高于110%为超重, 高于120%为肥胖[1]。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总体营养状况

439名壮族幼儿中, 营养正常357人, 占81.32%, 营养不良检出率为13.44%, 以轻度为主, 中重度少见, 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4.56%和0.68%。见表1。

注: () 内数字为检出率/%。

2.2 不同性别幼儿营养状况比较

营养不良检出率女童高于男童,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581, P<0.05) ;男、女童超重肥胖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776, P>0.05) ;男、女营养构成情况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χ2=5.051, P>0.05) 。见表1。

2.3 不同年龄幼儿营养状况比较

壮族幼儿营养不良检出率总体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3岁组最高, 为16.35%;6岁组最低, 为8.65%。超重肥胖检出率总体趋势是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6岁组超重肥胖检出率最高, 为6.73%;3岁组最低为3.85%。不同性别各年龄段幼儿营养状况也不相同, 男童营养不良检出率4岁组最高 (15.49% ) , 女童3岁组最高 (24.49%) 。男童超重肥胖检出率5岁组最高 (9.62%) , 而女童4岁组最高 (8.62%) 。见表2。

注: () 内数字为检出率/%。

3 讨论

百色市壮族幼儿营养不良以轻度为主, 营养不良检出率高于“中国十城市0~6岁儿童健康状况调查”平均水平 (10.06%) , 而超重和肥胖率低于十城市水平 (超重5.95%、肥胖3.83%) [4]。表明虽然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发展, 老、少、边、山、穷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家长逐步注意幼儿的营养, 但营养不良仍是壮族幼儿营养状况的主要问题, 且存在超重和肥胖现象, 超重率与全国水平接近, 这是今后儿童保健工作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笔者认为, 导致百色市壮族幼儿营养状况主要问题的原因是膳食热量-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相对不足。此外, 造成上述营养现象的原因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幼儿园及家长缺乏“平衡膳食”知识, 导致营养和膳食结构不合理; (2) 幼儿存在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厌食、挑食等, 造成营养缺乏; (3) 幼儿园多为日托, 部分家长往往只强调孩子在家时的营养水平, 对于幼儿在幼儿园的营养状况不了解, 也不够重视; (4) 部分家长不能进行正确的营养搭配, 片面地给予高能量饮食, 引起幼儿超重肥胖。

壮族幼儿营养状况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 女童营养不良检出率明显高于男童, 而男童超重肥胖率高于女童, 与有关报道[5,6]一致。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为: (1) 男童由于动作能力发展, 运动量明显增加, 增加了能量的消耗, 因而进食量往往较大, 营养摄入相对较多;女童运动量较小, 加之挑食、偏食、吃零食现象较男童更普遍, 导致营养和膳食结构不合理; (2) 女童随着年龄的增长, 对于部分家庭中母亲节食、瘦身等观念的模仿, 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3) 部分家庭还存在重男轻女的思想, 对女童营养不重视。

壮族幼儿3岁容易发生营养健康问题, 这与“中国十城市0~6岁儿童健康状况调查”相一致。其原因可能为:3岁幼儿开始进入幼儿园, 学习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与规律均发生了改变, 对家长育儿而言也是新的开始, 家庭介入的减少, 导致幼儿营养和膳食结构不合理。

综上所述, 百色市3~6岁壮族幼儿营养状况在性别和年龄上存在差异, 营养不良是壮族幼儿营养状况主要问题, 营养状况有待改善。笔者认为, 除遗传和其他因素外, 营养摄入、膳食结构和不良饮食习惯是造成壮族幼儿营养状况较差的重要因素, 需引起有关部门和家庭的重视。建议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重视幼儿营养不良、超重和肥胖现象, 加强体质监测工作, 建立健全监测网络, 对幼儿教育工作者加强膳食热量-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等营养方面的培训, 同时要加强宣传力度, 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认识, 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大元, 徐林, 李松峰, 等.广西三江侗族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8, 29 (3) :251-252.

[2]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5:224-265.

[3]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中国7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2009:9.

[4]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中国儿童中心.中国十城市0-6岁儿童健康状况调查, 2005:1.

[5]许丹, 朱明元.长沙市区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评价.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8 (10) :905-906.

翻译与广西壮族文化 篇8

关键词:全球化;壮族文化;英译;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H059;G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6012702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文化也纷纷走出地域限制参与到全球化对话当中。民族文化在全球文化对话中是否取得民族身份认同并具有一定的话语权是衡量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标准之一。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表明我国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到了战略高度。在全球化背景下,广西壮族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分支,近年来参与全球对话的程度日益加深,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中国—东盟文化论坛的举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举办等这些活动使壮族文化的知名度进一步上升,树立了广西文化新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广西的民族文化软实力。然而,在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方面,目前所做的这些还远远不足。

一、壮族文化英译研究现状

壮族文化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近年来不断地吸引着越来越多海外学者的目光。国外涉及壮族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有:

东南亚:2007年,泰国玛希隆大学乡村开发语言文化研究所出版发行了《(北部)壮—汉—泰—英词典》,其出版发行,对提高壮族、壮语和壮文在国际上的知名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国:太平洋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主任Jeffrey Barlow教授的The Zhuang: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ir History and Their Culture(《壮族:历史与文化的纵向研究》)对壮族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贺大卫(David Holm)的代表作《杀牛祭祖宗》和《招魂》在历经10多年的实地采访、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布洛陀经诗》内容写成,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在美国和泰国出版。这两本书是用汉、壮、英、国际音标“四对照”方法著作的,为壮族文化英译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1]。

在国内,随着经济发展,文化翻译领域吸引着越来越多研究者的目光。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家愈发重視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这一概念,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壮族文化英译研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跨文化方面的壮学研究:改革开放后,在国内,学术界形成了以壮族为研究对象的壮学(壮文:Cuenghhag)研究,著名的壮学学者李富强从事民族研究20多年,出版《人类学视野下的壮族传统文化》《让文化成为资本》等各类著作13部,发表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和译文约100篇。其中,发表的《壮族是创造的吗?——与西方学者K.Palmer Kaup等对话》等文章,以充足的事实和历史依据反驳西方学者白荷婷的“壮族是创造出来的”的观点。蒙元耀教授则运用国外先进方法来研究自己的母语——壮语。他先后主持编撰《壮语词典》《壮汉英词典》,出版《壮汉语同源词研究》、英文版的《壮语常见植物的命名与分类》《生生不息的传承——孝与壮族行孝歌之研究》等著作,为壮族文化的跨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广西民族大学的金丽教授著有英文版《壮族历史文化导论》,这是第一部由中国学者面向国际社会用英语撰写的系统介绍壮族历史文化的英文学术著作,为壮族文化的英译作出了重大的贡献[2]。

壮族典籍英译研究:在壮族文化的对外宣传中,韩家权等学者的译著《布洛陀史诗(壮汉英对照)》则是对壮族文化典籍英译和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壮族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重大里程碑,对壮族文化的外宣翻译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其他学者如黄中习、卓振英、陆莲枝、陆勇、苏慧慧等,对壮族典籍英译从翻译策略、理论、技巧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索,深化了壮族文化英译的研究。

纵观国内外的壮族文化英译研究,不难发现目前整个研究领域还是存在着以下的一些不足:

1.在国外,现存的与壮族文化研究有关的学术成果不多,而涉及壮族文化外宣翻译的学术成果很少见。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加深和全球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壮族文化外宣翻译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2.在国内,虽说目前壮族文化英译研究中,典籍类英译成果较多,其他各方面的研究也都有所建树,整个研究领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是,典籍类英译研究、词汇英译研究以及壮族诗歌英译研究都只是壮族文化研究的一部分,没有对壮族文化信息内涵进行全面的挖掘和分析,无法对外展示壮族文化的全部魅力,在推动壮族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

3.目前的壮族文化英译研究大多数局限于文本的英译,也就是仅仅单纯以某一源文本翻译为目的,没有形成系统的以壮族文化研究为基础进行翻译的目的辨识与策略选择,无法实现更全面的外宣翻译的文化信息传递功能。

4.纵观整个壮族文化英译研究可发现,多数学者把重点放在翻译学上,现有学术成果绝大部分都没有涉及外宣翻译,在理论研究上也没有提及功能翻译目的论的应用研究,很少把相关翻译理论与其他学科如民族学、人类学等民族文化研究学科结合起来,所以研究的基础和层面略显单薄。

二、翻译之于广西壮族文化

在文化软实力建设视域下,壮族文化英译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具很大的价值。

首先,在理论层面上,较之于其他方面的研究来说,目前针对壮族文化英译的研究发展相对滞后,现存研究成果较少,且研究大多局限于提供一些零星的翻译技巧,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和分析。对壮族文化英译进行研究,可以对壮族文化的英译进行系统性的理论分析,探析构建适合壮族文化外宣翻译的理论指导体系和实践模式。其次,目前国内学者的多数研究成果都是从宏观角度把翻译理论和翻译文本研究结合起来,很少有把某个具体的翻译理论和某一具体民族文化相结合的研究。壮族的文化构成比较独特,如,深受壮族民族认知模式影响的壮语、独特的歌圩文化、稻作生产中的“那”文化、农耕文化中的原始图腾崇拜等等,这些文化只存在于壮族当中,所以泛义层面的民族文化翻译研究并不能真正满足壮族文化对于翻译的需求。所以,采用什么样的翻译理论对多样性和独特性的文化进行翻译指导,在把壮族语言及其文化表述模式、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等与英语文化的相关方面进行较全面细致的对比之后,为壮族文化从壮—汉—英的转译过程找出恰当的外宣翻译策略和技巧,把本文化中最根本的思维特点呈现给异文化受众并获得理解,是壮族文化英译研究最重要的理论价值所在。最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历史源流、生活习俗、生产方式和宗教信仰等既存在差异,也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针对壮族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可以为与其同源的民族,特别是和壮族同源的侗族、傣族、布依族等民族的英译研究提供借鉴[3]。

在实际当中,壮族文化英译研究也具有同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在国家大力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背景下,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壮族作为一个族群正在日益积极主动地通过语言翻译这座桥梁在全球化的文化舞台上展示本民族文化,提升文化话语权,在获得更多国家了解的同时保持建构相对稳定的文化身份,为本民族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中增添更丰富的内容。其次,把壮族文化通过英译的形式进行对外传播,可以在东盟国家乃至世界增强壮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树立独特壮族文化的国际形象,提升壮族文化软实力,促进壮族民族文化强区的建设。最后,以翻译为窗口,可以向世界其他民族展现壮族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国外学者加入到壮族文化研究当中来,促进壮族文化的蓬勃发展。同时,通过翻译可以号召更多有志于弘扬本民族文化的海内外壮族人士加入到壮族文化翻译研究当中,在全球文化软实力竞争中提高自身的文化自觉性,树立全球化意识和主体意识,在翻译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为提高本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

结语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到各个研究领域的今天,壮族文化英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凸显。在国家大力建设文化软实力的视域下,壮族文化英译研究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壮族文化的英译研究,找出在壮—汉—英的转译过程中对壮族独特文化信息的保留、处理与传递的有效策略,并实现系统化的壮族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的有机结合,探索出较有效的壮族文化翻译的理论指导体系和实践模式,力求保持壮族文化在对外宣传中的真实性,实现较好的跨文化翻译的文化信息传递功能,让世界各国得以了解尽可能真实全面的壮族文化,最终在全球文化对话中获得民族身份认同并取得一定的话语权,从而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韩家权,等.布洛陀史诗(壮汉英对照)[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2]黄中习,陆勇.壮族复式思维句式英译研究——以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0,(4):121—125.

上一篇:节选廉政格言下一篇:2024年反腐倡廉体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