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文化创新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德育文化创新(精选8篇)

德育文化创新 篇1

创新德育形式

丰富德育文化

磻溪镇张下塬小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中提出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我校把德育工作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把抓好德育工作做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点,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德育模式。经过一段时期的研究与实践,最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立了“构建德育为先,育人为本,优化德育课堂,注重德育培养,创新德育内容,丰富校园文化”的德育模式。具体工作如下:

一、德育为先,育人为本。

(一)、学校重视与加强学生的德育工作。

育人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此,学校首先从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展开讨论分析,我校留守儿童特别多,全校120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60名,这些学生受周边闲杂人员的影响,又缺少家庭教育,缺少亲情教育,行为习惯极差,自私自利,待人没有礼貌,还追随新潮流、上网打游戏。对此,我们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让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亲人,热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树立自我修养的信心。

(二)、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教学内容和德育紧密联系,重视教书育人。作为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理论知识,但更重要的是要以自己的品德、人格和真诚的爱来感化学生。为此,学校规范教师教育行为,严禁体罚 1 和变相体罚,要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学生,因人施教,注重个性发展,从严管理,强化团队意识。特别是对于那些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较大的学生,耐心教导、循循善诱地去一步一步地引导感化。面对当前思想道德滑坡现象,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和教育他们,做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三)、彰显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途径、方法和意义。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为了弘扬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事迹,给班主任创造更多的交流展示的平台和学习借鉴的机会,探索在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介绍自己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同时发现班主任工作中的不足,探讨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途径、方法和意义,努力使“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这一理念在校园蔚然成风,我校积极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每个班主任可根据自己班主任工作实际撰写一篇能反映自己班主任工作理念、做法和体会的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案例选题要新颖,要紧扣新课程改革目标,能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某个侧重点,内容要详实,有理论,有实例,有独到见解,有实用价值。每一篇案例都有值得让大家学习借鉴的地方。通过案例评选活动,促使班主任不断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的育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转变。

教师的道德修养就是为人师表。我校严格要求 教师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语言教育说理、宽容之中,要始终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要求学生文明用语,养成文明行为,不乱丢乱扔,不说脏话,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开学典礼会上传达学生在校一日行为规范,具体有八个方面二十条。并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觉遵守。

二、优化德育课堂,注重德育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从小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成为学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的 2 重要内容。因此,学校在创建和谐校园的文化体系的基础上,采用课堂与活动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拓宽了法制教育途径,逐步形成了以法制教育为特色的德育模式。

(一)、立足德育课堂,加强校本建设

德育工作必须依托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我校留守孩子多,他们缺少家庭的管教和亲情关爱,迷恋上网、游戏、散漫、乱交朋友,学生感受不到生活中的丰富性和无限乐趣。学校要求教师深钻教材,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并利用教材中的人文资源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做到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而深入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它包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以及审美观,荣辱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

1、法制教育进课堂,法制教材校本化

学校的法制教育得到了课时保证,每周各班有一节法制教育课,进行法制基础教育;同学们通过录音故事、法制动漫录和教师的讲解,接受礼仪法制教育;学校不定期的给学生发一些法制知识宣传材料,同时让老师和学生找一些身边关于违法犯罪方面的资料和故事讲给大家听,并让学生不定期的办法制手抄报和法制宣传栏。

2、依托德育活动,提高教育实效,活动是学生“学法”的另一载体,而且孩子的天性使得他们更加乐于参加各项活动。因此在法制教育中我们往往将一些教育的目标渗透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的方式传达给每个孩子。

在一次安全教育知识讲座中,我们特意在中场安排了一次知识问答竞赛。显然这种形式激起了孩子们听讲的兴趣,因此孩子们听得格外认真,那些枯燥、难记的知识竟然在问答竞赛中被一一解决。

(二)优化课堂结构,挖掘教育资源

法制活动的开展依靠学校本身显然是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家庭、学校 3 的三结合。因此我们紧紧依靠家长以及学校的共建资源为法制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利用家长资源开设各类法制讲座,在法制教育的开展中,我们利用家长资源,邀请他们宣传各类法制知识,为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法制知识提供了保障。同时依靠社会力量为法制教育活动服务。

三、创新德育内容,丰富校园文化

建设一个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感到幸福的乐园是和谐校园的基本理念,而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既是和谐校园的一部分,同时也丰富了德育的内涵。这几年,我们依靠自身特点创新德育内容,逐步形成了阵地宣传文化、主题月活动文化、墙壁德育文化为一体的校园文化建设。

(一)开辟阵地宣传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环境

利用黑板报进行知识宣传,其中包括消防、地震、预防传染病的各类知识,使得安全知识教育在班级内随处可见。

(二)开展主题活动,构建校园文化平台

在确定活动主题下,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月活动。如:民族精神、孝敬父母、文明礼貌、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等等。而每一次的具体活动则结合具体的工作重心不断翻新,使得德育活动在传承的基础上完成创新。

德育文化创新 篇2

一、仪式育德———精心设计升旗仪式

升旗仪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学校要按照《国旗法》的规定, 严格执行升降国旗制度, 坚持利用每周一次的“国旗下的讲话”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 组织规范化

一次成功的升旗仪式是学校严密组织、各部门协调动作的结果。全学期升旗仪式由大队部统筹安排, 各中队轮流主持, 各部门分工合作, 实行中队辅导员责任制, 使升旗仪式规范、庄严。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上, 学生不仅会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更展现了各班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自律能力。

2. 内容多样化

针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 每周提前有针对性地设计“国旗下的讲话”。学生以班级为单位, 选出一名升旗手主讲。由学生自己撰写讲稿, 登台讲演, 既给了他们展示才干的机会, 显示了榜样的力量, 又达到了自我教育的效果, 也为教师提供了有关学生“心理”“社会”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 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二、宣传育德———精心安排广播节目

“红领巾广播站”是学校的宣传窗口。作为校园文化媒体, 它方便灵活, 教育面广, 宣传力度大, 对加强少先队的思想教育, 活跃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 很有帮助。“红领巾广播站”应设置多种节目, 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播放。“红领巾小记者”在全校范围内选拔, 在少先队大队部的直接管理下正常运行, 做到采、编、播一条龙。小记者们走入社会、走进社区, 体验生活, 及时把同学们和老百姓关心的话题、问题、社会动向等写成稿件, 通过广播站反映给同学们。“红领巾广播站”节目按时高质量播出, 在激励先进、展示才艺、沟通友谊、传递真情等方面都起到其他宣传工具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竞赛育德———扎实开展创先评优活动

评先评优活动能起到价值导向和行为激励作用。“流动红旗”“四好少年”评比活动就是培养学生的崇美、尚德、自律品质的有效途径。比如我校围绕“勤学、守纪、卫生、文明”开展的四个主题, 在全校各班级中开展争夺四面“流动红旗”, 争当“四好少年”的竞赛, 每天由红领巾监督岗的学生进行评分登记, 每周公布一次, 在升旗仪式上现场授旗。期末的优秀班集体评比则以流动红旗的获得次数作为主要评价标准。开展此类竞赛活动, 不仅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 加快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及主人翁责任心, 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四、养成教育活动育德———抓实养成教育

培养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是培养学生一辈子都受益的良好行为, 需要全体教师和管理者, 甚至全社会为此做出不懈的努力。活动引领的养成教育模式就是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通过在活动中的道德体验, 不断内化道德认识, 促进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1. 养成教育月

养成教育需要长期抓, 持之以恒, 切不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 要有耐性。例如, 每学期开学初是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所以第一月可设为“养成教育月”。开学初, 老师可以带领同学们一起走出教室, 在校园里欣赏、浏览, 回顾在校园中什么该做, 什么不该做,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可以展示养成的好习惯: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 在校园内轻声慢步, 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 上学衣帽整齐, 佩戴好红领巾……经过一段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 不断鼓励, 即能见效。

2. 天天好晨会

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要从点滴着眼、小处入手。如果学校紧紧抓住每天晨会十分钟, 对学生进行系列的教育, 使德育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和空间, 这种长流水不断线的教育方式, 必定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低年级学生可以在老师的辅导下开展晨会活动, 中高年级则由学生自己选取材料, 编写晨会内容, 可总结班级工作, 可提出希望要求, 也可发布新闻, 或讲述学生自己的喜怒哀乐。“天天好晨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培养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在学生的体验和参与中, 强化其奋发向上的精神,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促使学生将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五、主题教育活动育德———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即围绕活动的某一个主题, 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教学教育实践。有效依托学校的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成长规律紧密结合, 积极主动地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这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创新性的宝贵途径。

1. 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学校可有重点、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结合重大事件、节假日, 推进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像“文明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校园小法庭”活动、教师节的“我为老师做贺卡”活动、中秋节“为台湾亲人送祝福”、国庆节“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节水日“节水手抄报”评比……这些活动根据学生的特点, 精心设计和组织, 内容鲜活, 形式新颖, 吸引力很强。其共同特点是各类活动中突出德育内涵, 强化道德要求, 使参与者在活动中, 通过动脑动手, 亲身体验, 道德情操得到陶冶, 道德习惯得到养成, 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2.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道德建设的载体, 能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践行道德规范。例如, 学校组织了环境污染情况调查、英模报告会、慰问农民工、造访福利院、学做小导游、手拉手同进步、为灾区义卖捐款等一系列活动,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贴近学生, 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的特点。它让学生自己了解生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 正确全面透视社会, 分辨是非, 不断提高自身的批判能力和免疫能力, 从而逐渐实现学校德育对社会的适应与超越。

六、第二课堂育德———创新校园课外活动文化

学生第二课堂活动, 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 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科学开展第二课堂, 既可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也有利于学生发展特长, 陶冶情操,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例如, 我校每个学年都举行盛大的“四节”活动:阳光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校园文化艺术节。“四节”突破只有少数学生参与活动的“瓶颈”, 创新活动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 全体参与比赛或展示。每个项目同时设集体奖和个人奖, 活动中人人有项目, 个个忙比赛。人人都成为集体中的积极一员, 在酣畅淋漓的活动中, 学生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集体观念以及自控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也在悄然形成。

活动增加体验, 活动滋养感情, 活动丰富人性, 活动培育真人。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活动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 变命令式为倡导式, 变禁绝式为诱导式, 变接受式为参与式, 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 培养了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从而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德育文化创新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精髓;小学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和洗礼,不仅包含艺术、学识、技能等,还具有德育教育作用。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德育教育质量而不懈努力,以期通过创建特色的德育教育,提高德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学、礼仪、美德、诚信等德育作用,使小学生在提高道德修养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之处。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精髓

1、自我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很多道德修养的内容,即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培养学生自我修养的作用。传统文化中“吾日三省吾身”、“立志乐道、改过迁善”等均说明了做人的道理和原则,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要时刻自我监督、深刻反省,从而促进学生提高思想境界,形成健全的人格。

2、正确价值取向。中国传统文化中认为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这也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点,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德育教育中,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促使学生正确处理诚信与利益之间的关系。

3、正确人伦原理。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孝敬父母和尊老爱幼,如“为人父必慈、为人子必孝、为人兄必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小学德育中,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伦原理,促使学生养成宽容厚道、谦恭礼让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与他人关系的方式。

4、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浓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

1、统一全校思想认识。小学生被喻为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目前很多小学生在家庭温室的培育下,很容易形成骄纵、胆怯、自以为是等不良思想,因此学校为了培育出合格的接班人,需要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校领导需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组织教职工学习德育教育相关内容。学校还可以通过成立德育教育领导小组,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制定合理的德育教育措施,将小学德育教育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2、加强教师教育与管理。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其是直接向学生传输知识和思想的主要教育工作者。教师的行为、话语等,都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等产生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作用,学校需要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教师记性教育,如通过相关法规文件,加强对教师的管理,规范教师的行为,整顿教师的不良作风。教师还需要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学习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和文化,如孔子的“仁”学,“恭、宽、信、敏、惠”中含有的自重、宽厚、信用、勤恳、关怀他人等精神。教师需要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感受到教师高尚的师德、无怨无悔奉献教育的精神。

另外学校还需要加强对教师的严格管理,对体罚、收费等作出硬性规定,保证师生关系融洽。

3、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虽然小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整个学校教育需要以学生为本,但由于学生年龄还小,心智不够成熟,如果任由其自主发展将可能会带难以想象的危害,因此学校需要注重对学生的严格教育和管理。在常规教育中,班主任及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美德、勤恳等良好行为的学习,如教师向学生讲述“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等故事,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另外班主任还需要通过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动向,制定合适的教育方案,促使学生想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小学德育教育创新

1、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要注重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如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得以体现。在音乐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优美且具有正面意义的古典诗词和曲乐进行教学,使学生受到古典诗词和古典音乐的熏陶,在培养学生音乐修养的同时,借助古诗词进行德育教育。学校还可以通过举行朗读比赛,让学生朗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名贤集》等,使学生浸润在优秀传统文化中。另外书法教学、美术教学和体育教学等,均可以良好的融入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神韵。

2、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氛围建设。学校及教师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教师可以将《大学》、《论语》、《中庸》中优秀的句子和篇章改编或创作成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优秀的句子和篇章,使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作用得以充分的展现。学校还可以结合传统文化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如尊老爱幼活动,使学生继承传统文化中尊敬老人、爱护幼小的美德。

3、增加传统文化德育内容。虽然目前很多学校都注重德育教育,但所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由于这些学校的德育教育没有重点和主题,导致学生难以明白和接受。而将传统文化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可以以教学传统文化的方式,明确德育主题和内容,使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学校可以将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必修课程,从而传统文化中提取德育内容,通过课程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四、结语

当前我国教育理念中,除了需要培养学生的智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品行,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德育教育工作。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大量的德育内容,将其融入到学校德育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德育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闫闯,郑航.小学德育教科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嬗变——以四套人教版小学德育教科书为文本[J].课程.教材.教法,2015,10:72-78.

[2] 赵玉香.弘扬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德育价值创新党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2:66-68.

走向德育课程 创新德育教育 篇4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自主权的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在德育方面的独特优势,日益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利用校本课程开辟德育的新途径,我国教育正在经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素质教育就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如何实现校本课程德育化与学校德育校本化的整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 德育课程 校本教材 文明礼仪

正文 我国教育正在经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素质教育就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近年来,许多西方国家从各自的国情出发,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学校道德教育。国外的德育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明显地体现出综合化的趋势,基于此,学校德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寻找保证其合理运行的关键所在,设置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使青少年学生关心和认同社会,参与社会事务,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成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积极因素。

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资源,为了满足本校学生学习需求为目标,校本德育课程蕴藏着丰富的道德意义,校本德育有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当地社区的道德资源,有效运用各校在长期的历史中所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良好传统、优良作风等显性与隐性的德育资源,能有效地转化为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并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使用,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学校的德育特色和办学特点。校本德育,在资源开发上体现主体性;在德育理念上体现了生活德育观,因其紧密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来选题,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实现了德育生活化、生活德育化;在道德内容上,体现了切合性,因为它紧密结合了学校特点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德育实施上,体现了实效性。

我校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高瞻远瞩下,率先在校内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并确定了每周德育课程的示范和展示,课程实施的基本步骤是:先确定主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就发现的问题确定活动主题,然后集体备课,制定好周密的计划,包括活动的步骤和组员的分工,继而进行观摩研究,最后在集体复备,进而年级推广,总结反思。即总结实践中获得的体会。如写成报告、办成黑板报、举办成果展览、班级讲演会等。目的是进一步改变德育的教育方式,加强老师的引导作用,通过班会的组织和实施,增进交流,理解,接纳,和信任,通过学校大环境的渲染和熏陶,促进整个学校德育的活力。

下面我就自己开设的《文明礼仪》这节班会课谈谈粗浅的做法和体会,本课的背景是初中阶段是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的重要阶段。根据此阶段学生身心特点,选择了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校园礼仪”为切入口,强化学生的礼仪意识,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礼仪重要性的认识,使争做优秀的中学生,塑造合格的公民形象成为学生共同的追求。学习目标是

1、通过对校园礼仪的讲授,掌握礼仪知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养成文明习惯

2、使同学们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学习应用和改进,讲文明,知礼仪的好学生,为和谐校园的创建尽一份力。

3、把礼仪常规贯穿到歌谣、小品、朗诵等各种表演形式之中,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于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礼仪的思想认识,形成正确的礼仪观,争做一名形象良好的中学生,塑造一名合格的公民形象。明确践行礼仪,从我做起,从校园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活动形式有小品,诗朗诵,三句半,签承诺书,准备过程是下载视频,寻找相关礼仪知识等开场白。

为实现学生参与活动才能真正达到内化的目的,因此在课前一周我对班上的同学进行了布置,并分成五个小组:第一组寻找素材。主要是收集有关文明礼仪的视频和小故事,通过上网和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历史上的礼仪。第二组制作视频。主要由部分平常表现不太文明组成,让他们将一周内班级学校里的不文明现象拍下来。第三组节目表演。主要由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特长的学生组成,展示文明礼仪新风尚。第四组。由比较喜欢电脑的同学组成,让他们参与制作课件。第五组有学生干部组成,参与主持稿的编写,在成果展示会上,第一小组的同学讲述收集资料的过程。在本课之前,这些同学对文明礼仪的故事知识耳闻或初步了解。通过整理资料《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寻找故事《礼仪故事大比拼》等方式知道了文明礼仪。我发现通过这些资料的整理我发现学生明白了古代人也如此重视文明,明白了做人的道理,然后,第二组的同学发言,告诉大家在制作视频的过程中,感受到平常同学们不太重视文明,喜欢乱扔杂物,随口讲脏话。乱闯红灯,随地吐痰,同时也发现了部分同学讲文明懂礼貌,严格自律,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从而逐步让学生领悟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第三小组通过准备诗朗诵《我是文明小使者》、三句半表演《文明礼仪》的方式将展示文明的精神实质,尤其是三句半表演开始的五个同学表演极不认真还有点嬉皮笑脸,通过老师的教育和自己对台词的理解解读,逐步理解了自己对文明礼仪的深层次理解,明白了自己表演的意义和目的,结果现场表演非常到位和传神,也让现场的同学受到了一次教育,第四组案例分析 “起外号”引发同学矛盾,“学生文明礼仪”试卷调查则让同学们再一次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礼仪,激发学生的学文明树新风的热情,而第五组的学生通过台词的编写使学生认识到了学生的发展需要有文明的支撑,让学生对文明深一层的内涵慢慢参透和领悟。最后齐读《文明礼仪承诺书》全班在承诺书上签字引导学生由身边的小事上升到成人高度,结合中学生实际谈到文明礼仪的提升应该就是做好自我,好好学习。并一直要坚持不懈,结束阶段班主任总结升化点明主旨,提高自身道德认知能力,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不断感悟、不断更新。

这节课,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活动体验中,深刻体会到文明礼仪的意义,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包容,感受到作为一个文明新人的快乐,懂得文明的重要,学会了如何去约束自己的言行,如何去修生养性。如何去做一个文明使者。

经过两年的探索发现,我发现通过学校组织的德育课程建设,通过开设主题班会,通过让学生自己去准备去研究的德育教学实践模式,我深深感受到:有效的体验,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还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我们的德育教学应把孩子们的主体体验过程看作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体验,在活动中体验,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而不能整天就是空洞洞说教和无尽的指责和惩罚,要寓情于景,要贴近生活,要有一套校本化的教材,要通过全体学生,全班,全年级,全校和全体老师和家长通力合作,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要懂得创新要又开放的思想和包容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原来的静态的知识经验在个体的心灵中被激活、被催化,才能使学生真有产生心灵的震撼和思想的触动,从而产生广泛的联系,获得新的意义,产生新的创造,促进孩子德性的发展。

德育文化标语精选 篇5

62、乐观是一首激昂的进行曲,时时鼓舞着你对事业的进取精神。

63、大海的浪花靠劲风吹起,生活的浪花靠理想鼓起。

6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65、教育以育人为首,育人以德育为先。

66、新世纪,新交大,新机遇,新发展。

67、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68、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双手是理想飞翔的翅膀。

69、树魂立根,教书育人。

70、丰富德育,拓展德育空间,提高德育效果。

71、教书者必先行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

72、严谨治学,严格执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73、顾全大局比贡献,**协力建优秀。

74、师德是一面镜子,它智慧镶边,爱心抛光,在它面前我们照见人格的力量。

75、实力决定地位,能力决定价值,发展决定空间。

76、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77、教学有路才为径,育人生涯德作舟!

78、提高教师水平,无愧于神圣的教师职业。

79、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创新 篇6

我 很 优 秀——培植你的信念熊正勇案例:新学期如期而至,我象往常一样,总要精心设计好第一堂课,作为新学年献给孩子们的第一份礼物。当一切准备就绪,我一路上哼着快乐的小曲,胸有成竹地赶往4.3班教室,为孩子们献上第一节信息课。当我一走进教室,我马上收起脸上的微笑,站在一旁静静观赏。瞧!教室里打闹声此起彼伏,犹如一个热闹的菜市场。特别是班里出名的“匪头子”(小强),站在凳子上,肆无忌惮,大声发表他的“演说”。“我是超级恐龙,我将统治整个宇宙,让人类见鬼去吧!”他一边得意洋洋地说,还一边向同学们做鬼脸。“谁敢和我挑战,我将让他死无葬身之地。”在他的挑衅下,号称“淘气包”的小涛也不甘示弱,干脆跳到电脑桌上和小强拼杀起来!教室里吵闹声、尖叫声、喝彩声、加油声响成一片。孩子们正全身心地观看这场“和平”与“战争”表演,哪还有心思管你老师呢。我心里为之一颤:平时老师的威信都哪儿去了?教书十几年,一米七几的个儿,还是涪城教育界小有名气的优秀教师,却驾御不了这些小不点。我心里升起一股莫名的悲哀。总得想办法控制这种局势,但又不失教师的尊严与道德修养。犹豫片刻,我信步走上讲台,向孩子们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孩子们才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而这两个不“安分”的人很不情愿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可手还不停地摆弄着书本,根本不理会我这个老师。对于这两个孩子,所有任课教师早已“伤透了心”。什么礼仪啊,常规啊,早已在他俩的身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再给他们进行一次常规、纪律的教育,我想收效也是为微乎其微。看样子,这一堂精彩的见面课得放一放。我想要教会孩子学习,首先得教会孩子怎样做人。这时,我脑子里闪出一个想法:给孩们讲一个故事吧,讲一个我曾读过的故事,而让我终生受用的故事……

德育文化创新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德育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多年前的马加爵事件、药家鑫案、清华女生被投毒事件到今天的复旦大学投毒案, 极端个案不断发生也不断叩问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以及高校的道德教育。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深厚的德育教育资源, 不论是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理论资源, 更能对新时期开展大学生德育教育在价值观和方法论等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当前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况和效果如何?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与高校德育的效果有怎样的联系?影响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又有哪些?高校应该通过怎样的方式,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抓手, 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是亟须我们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

1. 研究模型

研究传统文化的学习情况与高校德育的效果有怎样的联系, 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如何量化高校德育的效果。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覆盖社会道德生活的各个领域, 是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也是评价公民道德行为选择的基本价值标准。本研究采用“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四个指标对大学生的德育效果进行量化衡量, 尝试构建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和高校德育效果的相关性分析。

影响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分析, 以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为基础模型。计划行为理论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是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TPB认为, 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学生是否进行一项学习, 我们认为, 是在经过考虑后才做出的行为。因此, 通过计划行为理论, 可以有效地了解哪些因素可以促使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传统文化的学习。本研究根据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涉及的因素, 结合计划行为理论, 构建模型M。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开展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根据模型板块的内容进行, 具体内容包含描述性统计:学生的专业、性别、是否选修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平时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的情况。描述性数据的统计是为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德育效果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对于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探索从学习态度、教学方法、学习氛围、支持引导、学习途径和课程设置六个方面进行研究。德育效果则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设定开展研究。问卷的总体信度为α=0.914 (Cronbach系数) 。各维度的系数在0.751-0.853之间。信度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本研究对上海市东北片部分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研。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435份, 问卷回收率87%。参与调查的理工科学生占31%, 文科学生占44.6%, 艺术学生占24.4%;男生的比例占47.8%, 女生占52.2%。本研究运用了统计学中的交叉分析、假设检验以及因子分析, 相关性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以SPSS19.0为工具对样本数据进行挖掘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与高校德育效果相关性分析

(1) 大学生是否选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对学生德育有积极影响。利用SPSS19.0, 对学生选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情况和获得荣誉称号的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发现, 在选修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的同学中, 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获得过优秀学生干部, 或优秀志愿者, 或优秀团员团干部的荣誉称号, 这一比例远超过了这些荣誉称号在学校评选人数比例的总和。而在未选修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的同学中, 获奖的比例明显降低。在大学期间获得优秀学生干部, 或优秀志愿者, 或优秀团员干部是学生思想品德是否优秀的一种反映, 也是高校德育效果的一种侧面印证。根据这一比较, 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 对学生的德育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2)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效果与德育效果有显著相关性。在描述性分析的同时, 通过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运用软件对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效果与德育效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 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效果与德育效果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0.374。由此可见, 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效果越好, 高校的德育效果会越好。因此, 可以通过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提高学习效果, 提升高校的德育功能和效果。

(3)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及其效果与德育效果成正相关的原因。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之所以对德育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而且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得越好, 德育效果越好, 其原因在于,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所学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这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主要是以儒家为主体的伦理道德的教育, 或者反映了儒家伦理道德教化的精神。而儒家的伦理道德教化除了少部分有其特定的历史局限性, 不适合当今时代以外, 大部分内容都是与今天的时代精神不相悖的, 都有利于发扬当今时代道德精神。

(4) 大学生选修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情况专业差异性明显。根据数据统计的结果可以发现, 不同专业大类的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选修情况有很大差异。受访的文科学生全部选修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而理工科学生的修读比例达到69%, 艺术专业学生的修读比例与理工科没有太大差异, 达到65.2%。从修读比例上可见, 文科学生在大学期间基本都会修读中国传统文化课程, 这与其专业要求有一定相关性, 而理工科和艺术学生却由于专业上没有具体要求, 选修比例明显降低。

2.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学习态度、教学方法、学习氛围、支持引导、学习途径和课程设置均与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效果具有显著正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0.382、0.508、0.428、0.387、0.589、0.571。教学方法、学习途径和课程设置三个因素影响系数较高, 分别为:0.508、0.589、0.571, 其次为学习氛围, 相关系数:0.428, 再次为学习态度和支持引导, 相关系数分别为:0.382和0.387。

3. 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现状与存在问题

(1) 学习兴趣浓厚, 但学习效果较差。超过80%的受访学生表示愿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 近期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计划和可能。可见学生对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兴趣。在学习效果方面, 已经修读过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同学中, 近一半同学表示对中国传统文化并不了解, 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表示, 并不能轻松完成课程的学习, 而能够熟练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生的比例则不到三分之一。可见学生实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效果并不是很好。

(2) 传统文化教学满意度不高, 学习途径缺乏。通过问卷调研发现, 教学方法、学习途径和课程设置三个因素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较为明显。对现有的教学方法, 仅有13%的学生认为非常有效, 10.6%的学生认为非常有趣, 11.5%的学生认为非常丰富, 合计远不到半数。对现有的课程设置, 非常愿意修读的学生比例为20%, 认为非常有趣的仅有12.8%, 认为非常有用的仅有18.1%, 合计才刚刚超过半数。根据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的调研结果可见, 学生对现有的传统文化教育满意度并不高。

在学习途径方面存在同样的问题, 感到可以轻松找到学习传统文化途径的学生比例仅有13.2%, 认为现有学习途径非常丰富的不到20%, 非常有信心运用现有途径学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生比例不到15%。可见学生对现有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也存在不满, 学习途径较为缺乏。

(3) 学习氛围不够浓厚, 影响德育效果。在学习氛围上, 无论是从身边的人是否热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上, 还是校园环境是否适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上, 亦或周围是否具有浓厚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上, 都仅有不到四成的同学给予肯定的回答。由此可见, 尽管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愿很强烈, 但是现实的学习氛围并不是非常浓厚, 势必会影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效果, 从而影响高校德育的效果。

(4) 教育主体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学习起主要引导作用, 但力度不够。受访学生中, 有47.9%的同学表示, 老师对他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表示支持, 理工科和艺术生受访学生的这一比例要低于文科生;42%左右的学生并不了解老师对自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否支持, 甚至还有9.6%的同学表示老师并不支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由此可见, 大学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但引导力度不够, 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尤其是理工科和艺术学生的教师, 对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引导。

四、对策与建议

根据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论证实: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学习的方式改进德育发展路径, 提高德育效果是可行的创新之举。如何扩宽学生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台,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加强教育主体的引导力度, 提高教学满意度, 是提高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效果, 从而提升高校德育效果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本研究的理论分析和模型研究, 提出如下几点对策。

1. 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主体

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行为受到周围的人是否持支持、鼓励态度的影响明显, 教师、家人、朋友的态度尤其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调整知识结构, 自觉加强文化修养, 逐渐提高对德育的领悟能力, 成为一名不仅靠自己的学术影响力, 更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引导学生的知识渊博的学者型教师。只有这样, 我们的“大学”才能“明德”, 才能把青年一代真正培养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另外, 要树立社会全员育人理念, 提高社会隐性育人的自觉性。家庭、政府、社会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德育的主体。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 在平常的生活中, 家长应注意其所承载和传递的德育作用;政府、社会也应增强有关服务育人功能的思索。只有充分发挥这些主体的作用, 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道德行为准则的建立。

2. 开发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

学习途径和平台的多少对学生能否学习好中国传统文化有显著的影响, 平台和途径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也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而学习氛围的好坏同样对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显著的影响作用。习近平强调,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通过开发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的传统文化教育, 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校园文化、日常生活的各环节。

第一, 拓展校园节日文化, 强调学生道德践履。每一个民族的节日都蕴涵着深刻的民族精神, 在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上, 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对塑造民族性格、凝聚民族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展以弘扬中国传统道德为主题的系列校园节日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的最好结合, 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起着“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学校可以根据大学生德育的需要, 组织“重阳敬老情”“端午屈原祭”“中秋团圆一家亲”等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活动, 让学生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不知不觉受到思想的洗礼和道德的升华。

第二, 传承校园精神文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精神文化主要指由学校传统、教学理念、师生关系、学习风气等所凝练而成的富有学校特色的精神风貌。[3]一个学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凝聚在富有传统文化精神的校训之中。经典的校训往往承载着办学理想与价值追求, 为高校学人树立了矢志奋斗的标杆。华东师范大学的任友群教授说:“寥寥数语的校训背后要有精神的支撑、行为的践行和文化的滋养。大学校训犹如一把钥匙, 通过它能打开历史积淀的文化宝藏密码。大学校训贵在执手传承, 引领践行。”[4]例如, 北京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 ;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山东大学校训“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上海理工大学“信义勤爱、思学志远”都传承了百年积淀的文化传统、倡导的教育理念, 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 高校应充分挖掘学校自身历史传统的宝贵资源, 再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规划, 根据办学思想和理念, 提炼出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文化的特点, 发挥大学精神文化对学生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力, 真正起到凝聚人心、激励斗志、鼓舞士气的作用。

第三, 完善校园物质环境, 形成积极的文化氛围。可以在学校的规划建设上, 把人文资源、传统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首先, 校园中的教室、走廊、图书馆可考虑悬挂富有哲理性的诗句警语, 或者先贤圣人的画像语录。校园道路的风格和命名, 既可考虑具有知识性, 又要具有教育性;其次, 校园中的建筑设计不仅要有使用价值, 也要兼顾教育价值。比如, 富有爱国主义和高尚情怀的屈原塑像, 具有东方园林艺术魅力的仿东汉洛阳太学庭园式的太学广场等一系列人文景观。[5]通过切实可行的手段, 让校园充满文化底蕴, 最大限度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 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

第四, 成立学生传统文化社团, 促进学生自我教育。成立学生传统文化社团, 使学生通过社团活动, 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学习。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该校的“大学生国学研习”工作室指导成立了尚理国学社、汉风遗脉汉服社、尚理巴人文学社、古琴社等多个与传统文化研习相关的社团, 通过举行国学游学、汉服展示、游园会、草坪读书会等多种方式进行经典的诵读、学习以及传统文化的展示,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五, 搭建校园网络平台, 发挥隐性德育功能。以易班、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介为平台, 可以有效进行校园传统文化教育, 发挥德育的隐性功能。一方面, 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做成网页、网站, 利用动漫、视频等手段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 通过内容设置, 将一些富有哲理的寓言、富有深意的诗歌、富有传奇色彩的个人事迹等放到网络上, 利用微博、微信每天推送的方式, 以及评论、私信等互动形式, 让学生在浏览时受到熏陶和感染, 进而实现网络科技在新时期高校德育中内容与形式、科技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3. 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课程教学是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 是大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阵地,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也必然依靠这一基本而有效的形式。

一方面, 可以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五门课程的基础上, 可以增设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概论性课程或导读性课程, 熏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另一方面, 要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结构和模式。比如, 上海理工大学获得上海市教委立项的大学生国学研习培育项目提出, 从“身体-情感-道德-智慧”四个维度认识传统文化, 并以此为基础, 从“道以养生”“诗以抒情”“儒以涵德”“智慧净心”四个方面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不仅符合德智体美的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北京.2012.

[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新华网, 2014-5-5.

[3]杨乾良.高校德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隐性教育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 2010.

[4]http://www.usst.edu.cn/s/1/t/471/d6/ef/info55023.htm.

德育文化创新 篇8

网络文化德育变革创新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络的触角已伸向社会的方方面面。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基于信息传递所衍生的网络文化,在给职业技术院校德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更多的是使德育工作面临冲击和挑战。如何应对网络文化环境的挑战和冲击,实现德育的变革和创新,这对职业技术院校德育工作提出新的课题。

一、网络文化环境对职业技术院校德育的冲击与挑战

1.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对传统德育价值的消解

网络作为多元化的知识载体,融合、汇集了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思潮。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的特点,加剧了各种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削弱了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教育作用。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理想信念等传统德育价值受到严重消解。

2.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对传统德育模式的冲击

长期以来,德育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模式,这是一种自我封闭的、线状的德育模式。如今,网络文化创造了一个无比广阔、史无前例的开放时空。在网络平台上,人们可以共享各种文化资源,可以运用多样的网络文化符号进行多层面、多途径的思想交流、观念碰撞。这样,教育的渠道大大增加,舞台大为扩展,方式更为丰富,时空得以充分延伸,致使单一、封闭的德育模式受到巨大冲击。

3.网络文化的交互性对传统德育方法的挑战

交互性是网络文化最本质的特征。网络上,交流与沟通没有限制,各种信息既可单向传播,也可双向、多向传播,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互动关系。在这里,每个人既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又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传统的德育教育是通过课堂传授、个别谈心、汇报总结、评先树优等方法来进行的,是一种单向的“传授”模式,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由发挥空间受到限制,教师与学生之間缺乏交流和互动。网络文化的交互性特点对传统的职业技术院校德育及其相对封闭的德育方法提出了严峻挑战。

4.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对传统德育主体的改变

在传统德育环境中,传播权与话语权掌握在教育者手中,教育者可以凭借自己的权威身份、教育工具甚至年龄优势,对教育者实施有效控制。而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在网络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门第差异、贫富区别、等级高低在网络文化中丧失了存在的根基,个体对社团权威的依附日益弱化。教育者在对学生传播信息时的权威地位被打破,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灌输与安排,那种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5.网络文化的虚拟性对传统德育责任的弱化

在电子虚拟的网络空间,人们的交往方式不再是传统的面对面、实实在在的交往方式,而是以数字、符号、图像为媒介的间接的“人一机一人”的交往。网络的虚拟和隐蔽性使学生在交往中不受现实社会交往的伦理道德规范和法律的制约,缺少“他人在场”的压力,使交往双方的道德关系具有隐蔽性、自由性的特点,导致部分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道德自律性和道德责任感弱化。

二、网络文化环境下职业技术院校德育的变革与创新

1.创新德育理念:变保守型为开放型

德育理念的创新,首要的是在教育观念上从“保守”向“开放”转变。教育者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交流、沟通和疏导,主动占领网络教育阵地,改变传统的对学生上网“封、堵、压”的教育模式。同时,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的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

2.创新德育内容:变单一型为综合型

德育内容是依据德育目标和德育对象的实际确定的。职业技术院校的德育内容,除了传统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遵纪守法、社会公德、理想信念教育外,还应注重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养成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能力指导、网络道德教育、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方面,实现教育内容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

3.创新德育方法:变灌输型为互动型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特点,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开展教育者与学生的互动,增强教育效果,促进德育方法不断创新。教师可以通过网上对话、QQ聊天、空间、博客、微博等方式,开辟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平台,迅速、全面地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与动态,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发挥网络的互动功能,将各种征文、书画、摄影、艺术展览、知识竞赛及各种社团活动上网,引导学生踊跃参与,增进德育活动的渗透性、情趣性、互动性。

4.创新德育主体:变单主体为双主体

由于网络文化的平等性和互动性特点,使德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为德育主体,从而实现了德育的单主体向双主体的转化。一方面,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化,由传统观念中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主宰者转变为与学生平等互动的教育主体。另一方面,学生真正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其“主体性”发挥更为重要。

5.创新德育领域:变单线型为立体型

要不断拓展德育领域,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观念。互联网络的快捷性、共享性等优势,使真正建立开放式德育立体网络成为可能,关键在于形成一个社会、学校、家庭、媒体各方面结合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首先,学校、社会、家庭三方联动,形成合力。其次,学校教育要协调好德育系统各要素和环节的关系,加强德育工作的网络化、立体化,形成“三育人”机制。最后,做到德育课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

6.创新德育管理:变自发型为自觉型

德育工作的网络管理,决不是单纯的技术性管理,而是融德育工作和网络技术于一身的自觉管理。要建设一支网络文化环境下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了解和掌握网络体系构建、原理及网络文化的特点,能熟练地运用网络来开展德育教育的工作队伍。同时,构筑坚强的德育教育“网络防线”,从源头上净化网络,为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熊礼杭.网络文化视野下高校德育教育模式的建构[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4(4).

[2]黄映玲,翁菁.网络文化环境下高校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新视角[J].教育信息技术,2011,(1).

[3]李秀娟.网络文化特性与德育[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8,28(3).

[4]刘昂,潘鑫.破解高职院校网络德育教育难题的对策思考[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

上一篇:养老护理基础知识下一篇:我和小伙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