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儒学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

2024-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继承儒学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精选11篇)

继承儒学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 篇1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机遇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西方文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期而至,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民族文化遭遇了严重的危机。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发展与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面对我国民族文化遭受的威胁与挑战,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必须继承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建筑弘扬民族文化,以增强本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关键词:儒学文化;民族文化;继承;弘扬

引言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共同生活,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经济基础下形成的。它是一个民族的优秀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结晶与传承。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就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的结果,特别是古代的儒学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其影响尤为重要。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支柱,如果一个民族丢失了民族文化就好像一个人丢了灵魂,只剩下一具皮囊,如同行尸走肉,生活没有方向,没有自我。民族文化也是人们的安身立命之所,它使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如果丢失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是无法想象的,也是很可悲的。然而现在我国的民族文化在慢慢淡化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和强度不断加深,西方文化随着商品经济的互通有无进而向我国不断的渗透。以美国为代表,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向我国输入大量的工业产品赚取我们的钱财,而更应该让我国国民惊醒的是美国向我国的西方文化输入和西方价值观的植入。我们所说的来自好莱坞的美国大片,正式美国主流意识文化的表现,而越来越多的国人对这种大片呈现的价值观的认同感是不容小觑的。汉堡包、披萨饼等西方的快餐已经遍布大街小巷,成为国人的一种普遍食品,被国人所接受。西方过得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节日似乎比我国的传统节日更吸引我国的年轻一代。这些西方产品和文化已经深深的影响了我国的国民,是我国的文化产业遭受到一定较大程度上的冲击。

[1-2] 我国民族文化在其发展与弘扬上受到了很严重的挑战。我国深厚渊源的民族文化之绚丽多彩是别国所无法企及的。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的存在其前提与基础条件就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也是民族生存的意志的表现。如果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民族文化丢失,那么这个国家将走向衰败甚至灭亡。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本民族能够长久生存下来、继续得到发展就是因为其本民族文化的存在。民族文化表现在人们的共同的生存状态、在相同环境中相似的生活方式的表层的与深层次的的结构特征。民族文化就好比一个人的血液,这个国家、民族在生存的过程中什么都可以失去不管不顾,但文化不能丢失。民族文化也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与精神支柱,只要灵魂在其他丢失的东西都能够找的回来,但民族文化失去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会造成人们迷失主体方向。[3]

一、继承我国儒学的优秀文化传统

我国的儒学文化之博大精深,其内容也相当广泛,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儒学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影响至深,北京大学的一位教授张岱年曾用《周易大传》的两句话将之概括为:“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意为天体在永无止境的运转,君子应该效法天,努力不止; 地势平顺孕育着世界万物, 君子应该效法地, 包容大度。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 虽然屡次遭遇挫折和苦难,但始终坚韧不拔, 百折不挠,终使让自己昂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也恰恰说明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容小觑。

民族文化是历史积淀的结晶, 但它不是死水一潭,它具有时代精神,是与时俱进的。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其,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增加符合时代的新的内容与特点,让我们的文化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的发展,具有新的活力。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我们,要对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它与我们现在社会环境相适应,与我们现代人类文明相协调,既要保持民族特性,也要体现时代特性。这是我们在新时代重新诠释古代爱国主义的指导方针。

我们古代儒学文化中讲“三纲五常”,它在儒家伦理文化中占有重要的思想位置,其最早是来源于孔子,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就是通过儒学的三纲五常来维护与制约的,在封建社会的长久统治中中起到了极其巨大的作用。我们在看问题时要站在另一种立场,去感受每一种事物出现的背后的原因,要辩证的看待每一个问题,有时候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每个人对事物认识的角度,或者出发点亦或是深与浅。从我们当今社会立场分析: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亲不慈祥,孩子可以投奔他人;子为父望,孩子不刚正,作为其父母亲可以大义灭亲。夫为妻纲,丈夫不正直,作为妻子可改嫁他人;妻为夫助,作为人妻不贤惠,丈夫则可以将之休。在“三纲”的关系里面,主导的一方应该主动地承担更多的道德上的责任和社会里的义务,当家作主体现在它可以既是一种可使用权利,但其更大的应该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君臣体系”、“父子体系”和“夫妻体系”中,“三纲”体现了整个社会中人们关系中的整体性、主导性和有效性,如果没有这个“纲”,就会出现一些因权责而难以处理的问题,人们相互推卸自己的责任,引起混乱。然而有了“三纲”,一些复杂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再遇到问题时就会简单方便许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爱人的仁心,正直的义气,君子的礼节,哲学思考能够使人增长智慧智,具有同情心情的人也是可以值得信任的,春天生长万物并且融化万物这是一种仁慈,秋天刚正不阿它收获的也都是为了道义,礼是一种交往的礼仪形式,智是一种思辨的思维方式,信是一种诚信的有力保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的核心部分,是人的一种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道德境界,作为一个人要有仁慈之心,要有爱人之心。孔子说:“仁者,爱人”可见,“仁”的本质便是“爱”。把“仁”的道德标准运用到国家治理政务的政治领域当中去的话就是“仁政”,孟子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就是儒家的“民本”思想。它要求统治者要做到以人为本,仁民爱民。“义”,指当遇到公正并且合理而的事情那就是应当要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义”,孟子则进一步阐述了“义”的内涵。“义” 即“正义”或“道义”,是整个社会最普遍也是大家早已公认的道德信仰。儒家提倡的重义轻利,并在面对生与义的抉择时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礼”是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是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有礼貌,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作为观念中的礼,在孔子的儒学思想中它与“仁”是分不开的,是相互影响的。他主张用道德去引导人们并用礼仪制度来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德治,打破了当时所说的庶人不需要要求具有完备的礼制的限制。但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礼赋予了时代的新的内容,礼在改变和调整。“智”,是儒家理想中的作为人的重要品质之一,它是一个人的人格修养体现,是人的道德规范、道德品质或和道德情操。他把“智”与“仁”、“勇”两个道德规范并举,因此来定位君子,还说明了一个聪明的人就不会被迷惑,一个有仁义心的人就不会有忧愁,一个勇敢的人就不会有所惧怕。“信”,古代讲信为诚实守信,这要求我们做人要讲诚实信用,如果一个人连做人的基本素养都没有的话又怎样让人与你交往。在欧洲国家里,我们常可以看到好多地铁售票处都是没人监督大家自觉买票,这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诚信。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法律严格的结果,或许是这样吧,但这又何尝不可呢。法律的威严不仅仅是让人们去服从它,而是让人民从心里去感受,转化自身的良好品格的培养,要内化于心。这对与我们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注重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建构、重视人们的道德情操,强化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二、弘扬与培育我国的民族文化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而且在不断在繁荣兴盛,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的调整并创造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使之不断地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因此,要想振兴中华民族文化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创新,还要有开放的思想意识和博大的胸怀去汲取别人优秀的文化。而建设我国的民族文化还需要有一个我们共同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重建的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党在中共十七大上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们的民族文化建设,这是相当正确的做法。我们古代儒学中有仁、义、礼、智、信等,西方在近代中有自由、平等等,因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现在我们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包含了我国儒学和西方的有价值的思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体现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

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使民族有了立身之处,是民族文化有了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儒学认为国与家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认为家是小国而国则是大家。一个民族、国家所要发展的首要应该是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从古代到近代,有多少文人志士抵御敌人的侵略而做出了牺牲。霍去病、卫青“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的豪情;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和“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的吟唱;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爱国主义胸怀;岳飞立志精忠报国“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咏唱;文天祥大义凛然、从容就死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决心。还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邓世昌的壮志殉国„„这些大义凛然的有志之士为了保卫国家奉献了自己,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作为现在处于和平盛世的人们有所缺失的,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我国的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振兴中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坚毅筑精神高墙。[4-5]

(二)奋发向上,自强不息

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特点与民族精神是刚健奋发、自强不息,它是一种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前进进取的思想品质。儒家思想对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建构、培育和弘扬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孔子把人的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与世界万物的生机盎然、奔流不息的本性联系起来,通过感叹江河的川流不息从而体现了世界万物的强大的生命力“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后来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也是对人类的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我们现在要以古人为榜样,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顽强奋斗,积极进取,要不断的奋发向上。《礼记· 大学》中提出的“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老子》中提出的“ 明生者强” 等, 就很好的体现了上述的精神。正是由于这种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才加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中华民族树立了自尊、自信、自立的精神品质。[6-8]

(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海纳百川”最早出自晋代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有容乃大”则出自《尚书·君陈》:“尔无拼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民族,而要建立一个具有旺盛生命力和感召力的,为广大的人民乐于安顿的心灵的精神家园就需要我们民族有一个博大的包容胸怀,可以收纳百川,吸收各方面优秀的有价值的思想。

(四)以和为贵,和平共处

自古以来我们儒学就提倡“以和为贵”,《论语》中记载,“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而“和”与“同”又是区别对待的,“和”是指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的合理分配。在我们处理人际关系中的时候,要协调,当有矛盾出现的时候,要心平气和的去化解矛盾,而不是以武力去解决。坚持“和”也要有一定的原则的,首先,不要怕有矛盾,但要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勇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再次,也要尊重别人的独特看法;最后,就是要心平气和的讲道理,进行讨论,气的共同的认识。然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在面对别国时,要不卑不亢,要与他国和平共处,因此我国政府曾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第二,互不侵犯;第三,互不干涉内政;第四,平等互利;第五,和平共处。”

(五)忠恕诚信、孝悌为本

儒学中所强调的“忠”、“诚”、“信”、“孝”,侧重于人之为人处事的内在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原则。封建时期的人民对皇帝的忠诚是我们现代人所无法企及的,而那时所谓的“忠诚”思想似乎也是有问题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样的价值观已过时,而我们现在要提倡的“忠”、“诚”是一种真实不欺的美德,是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下,在与人相处的时候要对朋友忠心,要有诚意。“信”是要有信誉,诚信是一个公民的第二“身份证”,它约束我们的日常行为,待人处事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孝”,是我国重要的伦理思想。《诗经》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谓“百行孝为先”,就是很好的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是极重视孝的思想观念和态度。

民族文化是一种长久的对本民族的认识,一种共有的价值观。重视我国的儒学文化的价值,将民族对传统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升华为我们本质的内在的情感体现,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儒学思想,不断拓展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前进,凝聚我们民族力量、激发活力,壮大我们民族进步的血脉、发展动力,激励我国国民继往开来、开拓创新。[9]更好的筑建我国的民族文化,使之发扬光大,让我们在振兴中华的旗帜下成就伟业。

参考文献:

继承儒学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 篇2

今年62岁的景志刚是天津市河西区工商局的退休职工, 他这两年一直念念不忘当年名震江湖的十八街麻花。他记得当时人们对于十八街麻花的热爱, 老百姓甚至半夜排队等号购买麻花。

可现在市面上的麻花都用机器制作, 渐渐地退去了“老味儿”。“能不能还原当年的麻花味道?能不能让更多的人吃到传统的天津麻花?”景志刚在年轻时埋下了一个“麻花梦”, 现在终于有机会实现了。

梦的开始

说起天津的地方小吃, 不得不提起“天津三绝”;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还有十八街麻花。由于十八街麻花具有酥脆香甜、造型美观、久放不绵的特点, 成为老少皆宜的美味食品, 所以一直位列“天津三绝”的榜首。

景志刚原来是学烹饪技术的, 1968年他来到天津市著名的十八街麻花店工作, 不久, 就学到一手做十八街麻花的好手艺。这之后, 景志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选为河西区人大代表和天津市人大代表, 仅仅20多岁的他, 身上就有这么多的头衔, 很有发展前途。可1984年, 组织上突然决定让他改行, 调他到区物价部门工作。他心爱的技术和理想的工作马上要失掉, 要到一个陌生的单位, 干一项陌生的工作, 老师傅不愿他离去, 战友们不愿和他分开, 他心里也上下翻腾。可是他想, 这是党的需要啊, 组织已经决定, 已入党十几年的景志刚怎能在这个关键时刻同党讲条件, 甚至把个人利益放在党的利益之上呢?于是, 他二话没说, 转天就打起背包毅然离开心爱的麻花事业, 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去了。那一年, 范桂林与景志刚正式签订了师徒认定书, 并照了师徒合影留念, 景志刚正式成为十八街麻花创始人范桂林老师傅认定的惟一弟子。

可这一离开就是几十年, 当年在麻花店还是年轻小伙的景志刚, 现在已是耳顺之年。景志刚清楚地记得师从范桂林老先生20多年来, 他为了学习制作麻花工艺连续住店3年, 这才对室外、室内的温度了如指掌, 也正是这样的功夫, 使得他对糖、油、肥碱的用量和发酵程度把握的十分精准, 并非常人能与之相提并论。年轻时的景志刚与师傅范桂林曾多次为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和西哈努克亲王等贵宾表演制作麻花的技艺, 品尝后均赞不绝口。现在, 也惟有景志刚真正熟练掌握了制作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的绝技和配方。

2008年底即将退休的一天, 领导找来景志刚进行谈话:“你也没有特别爱好, 一辈子忙碌惯了, 不如退休后, 把麻花的手艺重拾起来吧!”景志刚这时想起当年师傅嘱托, 要发扬中国传统美食文化, 想起当年签订的师徒合同中“要学创结合增加花样品种, 扩大经营, 不辜负师傅重望, 为繁荣市场振兴中华贡献毕生精力”, 想起制作麻花的绝技应该传承下去, 使其原始传统工艺不失传, 他突然暗暗下定了一个决心, 他要建立一个麻花店, 几十年前的传统麻花工艺再推出去, 打造新世纪的天津麻花!

崛起的梦

这时候的景志刚就像一匹伏枥许久的老骥, 他把自己要恢复老工艺, 建立麻花店的事情跟家里人一说, 一下子得到了大学毕业不久儿子的积极响应。“这可是个辛苦活!”景志刚对儿子景程说, “咱要干就要干好, 绝不能辜负师傅对我的厚望!”

其实, 景志刚曾是全国第一届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特级劳动模范、全国工商系统优秀工作者、天津特等劳动模范, 多次按受过重要领导人的接见。退休之后, 他享受正处级待遇, 每个月都有比较优厚的退休金, 完全可以享受天伦之乐。可他说, 党曾经给过他这么高的荣誉, 他一定要把传统麻花传下去, 为老百姓做件实事!

可缺乏资金是建立麻花店的头等难题。澳大利亚和美国的投资商来了, 他们却要求转让制作工艺, 并将麻花重新包装, 成为他们国家的特色美食, 重新打入市场。这怎么行?这是中华民族的特色小吃, 怎么能落入外人之手?景志刚婉拒了外国投资商的投资要求, 下决心建立自己的麻花店。

周转整个企业, 给工人发工资、厂房租赁等都需要大量经费, 可没有钱怎么办?“要不把房子卖了吧!”景志刚的爱人支持着他。于是, 他把退休后想改善住房的积蓄投在了麻花事业上。把原先拥有的一个独单卖掉继续投产, 就连自己居住的一套偏单也抵押在里面了。

在家人的支持下, 麻花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了!继承传统手艺制作, 就意味着所有工序都要采用传统工艺, 在景志刚学艺的那个年代, 还没有机械化设备, 从化糖过箩、搅肥、和面、和馅、揉面、搓大条、摞制麻花到炸制均需要人工操作。那时候的很多器具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比如红釉土做的发酵盆。但景志刚想, 既然要恢复传统工艺就只能用透气性好, 又不粘面的红釉盆来和面。可这种材质的盆天津已经没有了, 景志刚就带人走遍山东、江西、北京等地, 去寻找这种材料的发酵盆。功夫不负有心人, 终于, 他们在河北省的一个小村庄找到了最后一批符合这种要求的红釉盆, 带回了天津进行麻花制作。

在天津, 有300多家规模大小不一的麻花店, 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但景志刚自信地说:“我敢说只有我这里的操作, 包括和面都是人工操作!”人可信, 东西就可信。正是这样的严格操作, 才使景祥林麻花有着非凡的品质!如今, 景祥林麻花基本恢复到60年代左右老工艺水平, 具有香甜酥脆, 久放不绵, 一吃难忘的特点。99岁高龄的傅永生先生品尝景祥林麻花后回忆起当年的麻花味道, 赞叹到:“我以为嚼不动了, 没想到这么酥脆, 味道这么好。”

弘扬传统文化 继承剪纸艺术 篇3

【关键词】剪纸 课标 教材 实践与探索 继承和发扬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39-02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也曾挥诗赞美:“手中一小剪,裁云镂月,方寸上下包容天地万象。眼外五大洲,跨海越山,万里纵横传播中华文明。”两句诗将剪纸的魂与神诠释得栩栩如生。在绥德,一直流传着“一看窗二看帘,再看媳妇靓不靓(漂亮)”的说法。剪纸覆盖了绥德人民热爱的一切节日,但凡喜庆的日子,总会有剪纸的身影。而作为地地道道的绥德人,却不会剪纸,不了解剪纸,让人不免有些遗憾。为了发扬继承这一古老的艺术,我开展了一系列的剪纸课程的探索,让孩子们从小接触,了解我们的剪纸文化。

一、寻求理论支撑,不拘泥于课本

考核教师的首要便是上课、教案、作业,所以导致我们美术教师上课一套教案,备课一套教案,备于教是分离的。对于这一问题在2011版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美术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强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积极开发地方美术资源,地方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努力做好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充分加以利用,积极编写校本课程与教材。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资源,展有特色的美术教学活动。”当有了指引,有了方针,有了从上到下的支持,再实施起来就顺畅多了。

二、充分开发教材内容

绥德县义务教育间段所使用的教材均为广东岭南版教材,本教材每学期至少设置两节以上的剪纸课,从一年级简单图形手撕纸的学习、尝试,到高年级的套色剪纸的设计,小小的纸片在学生手中变换着各种造型,不仅是对学生手脑相互协调的锻炼,更是对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逻辑思维推导的开发。针对这些课程我每学期有五节课专门针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使得学生有了梯队式的发展。

三、利用“三个一” 工程开展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三个一” 工程,即“一个项目”(“22111”项目:22项目是指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两项艺术特长;111项目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名学生分别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至少有一段担任班干部的经历、获得一次班级以上奖励的荣誉和当一次志愿者的经历)。“一个活动”(星期五下午无课日社团活动)。“一个特色”(一校一品特色学校创建)。针对这一工程,教育部门勒令各校周五为无课日,是各个社团活动的时间。作为美术老师怎可以错过这一有利机会呐?剪纸课材料简单,操作方便,容易出彩。简简单单的一把剪刀,一张纸,多彩的世界随意描绘。

四、实践与探索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我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歌谣、剪纸添画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如:用剪出的人物、动物制成有趣的皮影戏来操作游戏;引导学生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剪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化妆舞会等等。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在内容的选择上,我首先选择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手”。我先让学生学剪“喜”字,这是典型的轴对称剪法,而且都是直线剪法,训练也是从有痕到无痕。在实践中,我还要求学生变魔术,在原作品上略加一些剪纸语言,如锯齿纹、月牙纹等把喜字中的“口”都变成空心圆、变成人物的眉毛、眼睛,这不但增加了曲线剪法,而且使图案更加美丽。不少同学学会了喜字、福字、挂钱等的剪法后,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植树节让学生剪各种形状的树、树叶;六.一节联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喜欢的、有创意的表演服装、道具;国庆节剪贴国旗、剪窗花;元旦节举办剪纸作品展览等。

五、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的必要性

剪纸作为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亦称为平面“镂花艺术”,采用剪、刻、锉、撕与烫烙等创作技法,以玲珑剔透的纸感语言和强调影廓线条的艺术造型,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式样。绥德也被文化部命名为“剪纸艺术之乡”。剪纸作为正在被遗忘的非物质文化,不仅需要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专家学者进行濒危资料、文献、作品实物的搜集、记录、保存,更需要教育者将它作为一种常识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们。学校作为教育的主战场,应该在剪纸教学中用“守”来传承我们的剪纸文化,用“变”来丰富我们的剪纸文化,要让它作为一种气、一种血液、一种生命元素活泼泼地流动在今人特别是新一代的身上,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场。

通过我一年多的剪纸教学活动与实践,提高了同学徒手剪纸的能力,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也促进了他们眼、脑、手的和谐、协调及均衡发展。通过美的形象和个人愉悦的形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为培养学生成为感觉灵敏、观察细致、记忆力强、思维灵活、判断准确、语言丰富、心灵手巧的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者简介:

继承儒学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 篇4

二、活动目的:

让全院同学感受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底蕴和风采, 感受不同民族传统节日洋溢的欢快气氛,体现出”56 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继承传统民族文化节日,弘扬民族精神!真正让我们重视起自己的文化、节日!

三、活动时间地点:12月x月x日 香樟林小操场

四、活动主办方: 石化12-3-2班

活动协办方:组织部

五、活动流程策划:

(1).活动前期 :

1申请活动开展场地---“香章林小操场”

2申请宣传展板---派相关人员布置

3张贴相关海报---派相关人员办理

4派相关人员到各班宣传本次活动内容

------------做好宣传工作------------

让全院学生了解本次活动的宗旨以 及意义

提高热情使全院学生积极参与

(2).活动内容:

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以及介绍嘉宾,宣布晚会开始!

1、合唱《56个民族56朵花》

---选56个同学上台共同演唱.且每人手持一朵鲜花,代表56个民族以展示56个民族一条心,具有同样的民族精神,增进各族之间的深厚友谊,展示民族风采!

注: 唱歌人员采取自由报名

其中可选出几名代表身穿不同民族衣服在前领唱

鲜花可用彩色纸制作,2、知识大比拼

----选5名同学收集关于不同民族的信息资料(如;象征物,服饰,信仰,爱好,生活习性等等)

给予自己发挥空间 待介绍完相关资料可以小品等自由表演形式展示出来!让大家对我们的文化更加了解!

3、服装秀

----同学们身穿不同民族的服饰走秀

相关人员安排:走秀内容

选走秀时背景音乐

4、游戏环节

a-“拔棍”

拔棍规则,两个人面对面坐好,两腿前伸、四足相抵。各持一木棒的两端,开始后往自己的这边拉,谁的臀部先被拉离地面就算输,在比赛中腿部弯曲也算输。

b-“高脚马”

规则:骑着高脚马 看谁最快到达指定的地点!

主持人介绍:高脚竞速俗称高脚马,因截竹为马故又称竹马,是湘、鄂、渝、黔四省边界盛行的一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骑高脚马在土家族文化渊源中既古老又新鲜,深受土家族人民喜爱,它是集娱乐性、健身性、技巧性、灵活性、表演性于一体的一种文化体育活动,在社会学、民俗学和体育学方面都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参与者均可获赠一份礼品(以提高参与积极性)

5、舞蹈演出

a-以火把节为主题

彝族火把节也就是彝族年,在彝族人眼里象征着光明,正义. 兴盛,象征着能够摧毁一切邪恶的强大力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欢乐,爱情和幸福的节日

b-自由舞蹈比拼:选手对台跳不通风格的舞蹈用舞蹈展示不同文化风采!(可以是现代舞,民族舞,等等)。

----派相关人员负责此节目编排及音乐----

6、小品演出

内容须与传统节日有关,风趣,体现民族风情

----派相关人员负责此节目----

7、颁发优秀节目奖:由邀请嘉宾投票选举!团体获奖

8、全场一起欢唱《明天会更好》(弘扬民族气息,希望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9、主持人宣布晚会结束

(3)活动总节:通过次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让民族气息蔓延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增进了我们各族及全院同学的友谊,增强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意识,也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

六、会场设置:

利用各个民族的特色物质来布置,气球,彩条,旗帜等来布置

主持人可在活动过程中介绍(满族分“红、黄、蓝、白”四旗人。春节时,红旗人在门上贴红挂旗,黄旗人在门上贴黄挂旗,蓝旗人在门上贴蓝挂旗,白旗人在门上贴白挂旗。这些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

----派相关人员负责会场布置----

七、奖项设置:

1、游戏环节中参与奖品

2、优秀节目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优秀奖(各一个节目,以团体获奖)

八、经费预算:总计200—300元

音响设备等60元

宣传资料 20

彩纸 彩旗 气球等 30

高脚马 服装等 100元(能自己准备就不需花费借用)

奖品 80元

其他预算再做另行计划

----派相关人员负责准备及购买----

九、注意事项:

注意安全,保暖,以及开场、散场时的纪律!

继承儒学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 篇5

当交谈被手机取代,当书信被邮件取代,当互帮互助被漠然取代。老人倒地路人无人敢扶,小悦悦撞倒后被无情的碾压,尊老爱幼的传统文化在绝望的边缘苦苦挣扎,处在这个文化缺失,道德缺失的社会,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教导我们要推己及人的敬重长辈,爱护幼子。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像对待自己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每个人都曾经是个孩子,也都会有老去的那天,时代在变化,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却是相同的。让敬老,爱幼之风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让我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让社会充满和谐的阳光,处处是春天。

曾经被社会所广泛弘扬的公交车让座屡屡成为社会焦点,公交车让座这个看似极其简单的社会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拷问世人的心灵。在公交车上经常能看到老人或孕妇带小孩站着,而坐着的年轻人却选择视而不见。我认为如果身体无碍,遇到需要让座的人,还是应该站起来让个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个普世价值法则。难道你希望当自己步履蹒跚、白发苍苍的时候,你身边的陌生年轻人也冷漠地对待你,就如同自己对待现在身边的老人和孩子吗?沉默和冷漠,会像病毒一样污染与败坏我们的生存环境,制造文化生态荒漠。乘公共汽车能主动经常让座的人,他肯定是一个

充满爱心的人,因为友善的基因已经植入他的心灵,在其他的时候、其他的场合,需要出手助人的时候,他不会更多地犹豫。从另一方面说,许多友善的举动,并不需要“力拔山兮气盖世”,也不需要“赴汤蹈火”,可能只是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简单的举手之劳,一个不需要多少物质的付出,只要你心存关爱他人之心,就能做到,就能做好。别人的自行车倒了,帮助扶起来;遇盲人过马路,可以帮一把;有人问路,耐心地说清楚;同事家中有困难,前往看一看。。无数的平凡人,每天都来做这样的平凡事,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散播着和谐之风。要学会让关爱他人成为一种习惯。如果为人父母的人,在家庭里营造出一个和谐礼貌的环境,懂得尊老爱幼,非常有爱心,做好孩子的榜样,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肯定是懂得关爱他人的。单单一个公交车里,就是一个道德教育的活生生的课堂,让所有的人,尤其是少年儿童,从自己的父母,从身边其他人给老人、妇女、病人、残疾人让座的举动中,懂得了什么叫爱心,什么叫友善,这本无字书比一本厚厚的有字书显得更珍贵!家长需要多花一些心思,更多的以身作则,让孩子心中那颗爱心种子早日生根发芽,关爱他人的性格就会自然而然得到培养。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上也十分重视尊老爱幼。每年政府出资建立了许多养老院和孤儿院,让孤独的老人能安享晚年,让无家可归的儿童能过上保暖的生活。公交车上现在也专门为老弱病残人备了几个爱心座位。社会上很多好心的人士积极参与社会福利事业,通过希望工程或慈善机构捐款、捐物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通过在一本书《免费午餐:柔软改变中国》上,我了解到了邓飞的免费午餐计划。邓飞,一名调查记者,11年来用他锋利的眼和笔揭露中国社会的暗面。如今,他换以温柔的力量,发起名为“免费午餐”的公益项目,帮助山区孩子们免于饥饿。2011年3月,一名普通的调查记者邓飞通过微博,让我们看到了大山深处那些因为上学路远无法回家吃饭,必须忍受饥饿的孩子,并大声疾呼:孩子们需要一份“免费午餐”!一夜之间,无数像你我一样善良的人们,用网络时代特有的方式,为山区孩子送去一份份热腾腾的午餐。看似普通的献爱心活动,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免于饥饿,快乐成长。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冰冷的电子屏幕背后,还有一颗颗炙热的心,和对我们深爱着的这个国家的呵护之情。

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篇6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请打精神动力。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身后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要求我们爱祖国的大号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它有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抗御外侮”的优良传统。它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总是具有不同的内涵。爱国主义的丰富性和生命力,正是通过它的历史性和具体性来表现的。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的新中国。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爱国主义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的崇高感情的体现,历来是鼓舞人民团结奋斗,推动我国社会历史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和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近代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是历史和现实已经和正在证明的真理。只有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地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集中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目共睹,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步走上了争取实现全面小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中国的的历史和现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国防是国家为抵御外来侵略者与颠覆,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发展,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与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观念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它主要包括国防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国防价值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国防观念鲜明地反映了全国人民对防御外来侵略、捍卫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和国家根本利益的自觉关注。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不称霸,永远不会侵略别的国家。中华民族也是一个不畏强暴、不容他人侵犯的弥足。维护世界和平,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国家统一和发展,需要建立更强大、巩固高的国防。为了建立更加巩固的国防,国家需要深入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不断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增强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家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更加自觉地履行国防义务。

作为新世纪的当代大学生要想所作为,就必须以时代的历史使命为已任,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发展的源流,迎接变革的挑战,从而树立起为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而献 的伟大志向。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神圣使命。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长期走在人类文明的前列。可是在近代文明大潮中,中国渐渐落伍了,而且竟然沦为落后的挨打者。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已经历史地落到当代大学生的肩上。我们当代大学生一定要积极投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圳去。以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和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历史重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造和谐社会是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两项具体表现。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以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基本要求。只有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符合高速发展变化的时代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儒学与中国礼乐文化 篇7

中国的“封建”一词起源于奴隶制的夏、商、周时代。那时的统治者按亲属关系封邦建国, 简称为“封建”。老百姓都是一家一户被固定在土地上, 春耕夏耘, 秋收冬藏。只要少发生战争, 就算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做稳奴隶的时代”了。“邻国相望, 鸡犬之声相闻, 民各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俗, 乐其业, 至老死不相往来。” (《史记·货殖列传序》) 由于生产方式的封闭自给性, 导致了个体农民依附于家庭而生存的状态。狭隘而闭塞的现实条件, 使老百姓很乐意接受与家庭同结构的社会组织概念。

春秋战国时代, 群雄争霸, 社会陷于大的动乱。鲁国与其他诸侯国相比, 社会环境相对要安定得多, 这与鲁国所提倡的“亲亲孝悌”的思想有莫大的关系。在这层道德制约下, 当政的贵族还不至于过度放肆残暴。然而, 时代的洪流必然涤荡全社会, 各诸侯国之间的斗争终于酿成了一场社会运动, 新的现实催促人们尽快地寻找一种权威的理论。鉴于传统的势力依然强大, 求之于“礼乐”的呼声便如潮水涌。新登上历史舞台的政治人物, 如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婴、晋国的叔向、吴国的季札, 都努力提倡“礼乐”, 尊“礼乐”为根本。依此定名分、辩是非、安邦治世, 鲁国也因此成为复兴“礼乐”的中心。这对于年少就“好礼”而“好学”, “入太庙, 每事问”, 且聪颖过人、三十几岁已是闻名于鲁国的“礼乐”专家———孔子来说, 无疑是“天时、地利”。再加上孔子学广识远, 不断有各国的弟子前来求教学礼的“人和”, 注定他将被载入不朽的史册。但孔子最终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而不是鲁国文化的代表。鲁国的“礼乐”文化只是孔子思想产生的环境和土壤, 而春秋的时代才催开了儒家的思想之花。

孔子在世时, 儒家思想还没有被社会普遍认可, 这与当时诸子百家争鸣的整体局面有很大的关系。但儒学后来能够以独特的智慧主导着中国文化, 铸造着中华民族的性格。在历史发展中, 儒学的命运几度兴衰, 总是随着社会统治的“治”“乱”而变化。凡是登上政治舞台的当权者们必尊孔, 以君臣之大礼稳定社会之制度;而造反者们必反孔, 因为冲击固有的秩序是与儒家学说的要求相违背的。而造反一旦成功, 新的政权建立起来之后又必然想方设法地尊儒祭孔, 以求用固有的理论来支持新的统治秩序。可见儒家思想具有保持封建社会稳定的因素。

“儒”在《论语》里是指君子要儒雅自好, 深于“礼”“文”修养, 精通六艺。《说文解字》中释为:“儒, 柔也。”可知儒有“柔弱”义, 即是文雅。儒学是在礼仪规范及美的基础上所诞生的思想, 以“文雅”为风貌, 以“仁爱”为灵魂。在《论语》中有五十几条论及“仁爱”的词句。在经济上主张惠民精神, 在政治上则痛切苛政, 主张“德治”, 以人为根本统摄诸德。孔子以“爱人”为最高道德。例如在奴隶制社会末期, 社会上尚有用活人殉葬的现象。孔子坚决反对“人殉”, 这是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 而且“始作俑者, 甚无后乎。”认为就是以俑人代替活人, 也同样是缺“德”的行为。

家庭是人类美好天性的培养基。儒家认为, 天下无道, 就是因为人不能彼此相爱, 因此, 要在家庭中栽下“仁”之根, 便能开出“孝悌”之花, 结出“仁德”之果。先有家而后有慈幼、养老、分劳、待疾之事。孔子以“仁爱”为心理基础, 以孝悌组织人伦关系, 用“礼”规定孝悌内容, 强化家族中的伦理美。例如孟懿子问孝, 孔子答曰:“无违。”“生事之以理, 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以“礼”使人孝亲慈幼, 在骨肉之情中培养“仁德”, 至今, 我们中国人仍然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石。个体能安心于家庭之内, 是社会最大的稳定系数之一。孔子的孝悌观念确实在中华家庭观念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基石的作用。辩证地理解这种家庭观, 在其伦理的方面, 要求每个人都“顾家”, 家中敬老慈幼, 亲情极重, 充满了和谐美。而成人之后, 要以这种爱父母之心去爱君主, 这样“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 鲜也!不好犯上而作乱者, 未之有也”。以此推演, “孝”于父母就扩展到“忠”于君。使封建统治者惯以父辈的尊严实行社会统治, 而百姓则以为上尊下卑完全是自然的。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国家结构犹如金字塔形。在高度中央集权化、全国受皇帝一人管辖、即所谓“朕即天下”的封建社会里, 儒学作为一种文化主要成为帝王用于维护自己统治的一种“御用工具”。不管是汉代大儒董仲书的“天人感应”, 把儒学神化, 还是朱熹使儒学走上僧侣道路, 都是为封建帝王和封建王朝服务的。中国式的血缘家庭的确是培养民族道义的母体, 也确实培养了我们民族的许多美好道德, 比如:尊老爱幼, 情真礼周, 先人后己, 义重而轻利, 以德化人高于以法治人。但过分将社会关系“血缘化”, 将人伦与政治混为一谈, 则迷惑了古代民众的思想意识, 留下了许多弊病。在礼仪的掩盖下, 各级统治者为所欲为, 自居于“民之父母”。而老百姓则安于天命, 永远寄希望于“圣明天子”和“青天”大老爷的“关照”。在这样的历史文化心态下, 若不彻底摧毁封建家长制, 中华民族是难以真正觉醒的。

在先秦, 儒家只是“百家”中的一家。但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 儒家思想便成为在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正因此之故, 近百年来, 当中西文化发生冲突、人们开始反思传统时, 目光往往首先投在儒家的学说上。激进论者总是拿儒学开刀来否定传统;保守论者亦以儒家伦理为“中体”而过分肯定它的价值。这是一个大的时代课题。作为国人, 一方面应努力探寻, 继承发展中国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 也应当以开拓的精神自省于本民族的历史, 而决定对传统文化的取舍。决不能沉醉于往日的光荣, 而要以“汇纳百川”的气魄, 为世界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 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例如儒家倡导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的说来, 就是究天人之际, 明修身之道, 述治国方略, 求天下为公, 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而儒学也不是一个不变的概念, 它有着丰富的内涵, 在时代的发展中也应该自如地融合时代的精神。以儒学为主体的民族传统文化, 在时代的推进及人类文化的发展中体现着真善美。进步的文化永远应当是对人类理想的记录。现实的需要促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 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审视、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为中国文化之未来而奋斗。

参考文献

[1]琴章泰, 高光植.续儒学近百年[M].汉城:骊江出版社, 1989.

[2]柳麟锡.毅庵集[M].汉城:景仁文化社, 1973.

[3]南富熙.3.1运动儒教界性格.第3号, 1987年.

[4]刘蔚华.儒学与未来[M].济南:齐鲁书社, 2002.

儒学与传统文化 篇8

以下报告和论文更加引人注意:杜维明的《中国文化的认同与创新》,李泽厚的《关于儒家与新儒家》,庞朴的《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汤一介的《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的探讨》,谭其骧的《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域差异》,蔡尚思的《中国文化的特点及其演变》,朱维铮的《中国经学与中国文化》,陈俊民的《中国文化传统与中国理想人格》,包遵信的《十七世纪中国社会思潮》,孙长江的《中国的改革与民族文化传统》,冯天瑜的《中国文化——一个以伦理意识为中心的系统》等。(有关论文或摘要,均收进会议文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再估计》,此书即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儒家传统,结论无一相同,认识差异很大乃至全然相反。

分歧的见解和评估,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上:

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儒学传统?

在与会学者中间,大致有三种看法:

多数学者认为有。理由是,自孔子开创的儒家成为显学以后,尤其在西汉独尊儒学以后,它就支配着中国的文化传统;后来学说有变化,学派有分野,都只出于儒者对传统精神的理解不一致,就是说都在维护一以贯之的传统,而非否定这一传统。但持如是观的学者,对这“一贯”传统的评价,则极不一致。

部分学者认为名有实无。理由是,孔子死后儒家便陷于分裂;西汉开始推尊的经学,既非孔学,也非儒学;它作为统治思想的表现形式,自汉至清最重视的都是统治术,因而只有在“通经致用”名义下学随术变的传统,可说没有一贯传统倒是在儒学名义下的一个传统。

有的学者认为从来没有。理由是,所谓儒学自始便是邹鲁文化的一种表现,以后传播地域也限于古代中原地区,不足以代表多民族文化组合的中国文化传统,也不足以代表不同区域文化组合的汉族文化传统,即使在中原也有多种文化同时存在;历史上少数民族王朝无不贱儒,汉族各王朝实际尊奉的也主要是佛道而非儒学;因此,从文化的时代差异和空间差异来考察,只能说存在的是一种用表面尊儒以容受多种文化共存的传统。

儒学传统的内涵

承认儒学传统存在的学者,涉及这一问题,便异说纷纭,几无同解。

有说是人文主义精神的。有说是人文思想加王权主义的。有说是伦理中心主义的。有说是注重实践和道德理想主义并存的。有说是一贯重礼的。有说是以“天人合一”作为社会价值取向的。有说是尽量使外来文化因素“俯就我范”的。有说是重实用而轻理想、重经验而轻学说的。有说是以兼收并蓄的“和合”精神为特征的。有说是孔子思想的。如此等等。有趣的是还出现估计类似而评价相反的情形,例如同样认为儒家传统的内涵主要是“和合”精神,有的认定这一精神表现为不排斥异己文化,有的却认为在“和合”中表现的常是顽强的排斥性。

但有一点,则为与会学者所同,那就是无人否认儒学是个复杂系统,其内涵的确包容着不健康东西乃至封建毒素。即使对儒学传统持积极的肯定态度的学者,也认为它涵盖着必须扬弃的不良心态。

还有一点也为与会学者所同,那就是无人否认儒学是个变化着的系统。因而,即使只从否定方面论述儒学传统的学者,也认为其中某些内容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历史发展中变成了应该否定的传统。

不少与会学者对近年孔子和儒学研究的一种只褒不贬的倾向提出异议成批评,认为那属于非学术趣味,不应鼓励或提倡。

儒学传统的正面和负面

与会学者对此评估也很不一致。

首先关于两面的理解不一致。有的认为人文主义传统是优秀的,王权主义传统则应予以否定。有的认为这个传统中重人生重道德的一面要肯定,轻自然贱科技的一面则是谬误。有的认为大丈夫精神、农民式的坚韧性格属于儒家塑造的较健康传统,而封建意识形态则为其负面。有的认为既统一尊儒又宽容多种文化的传统可以批判继承,而用“大一统”思想窒息多元文化的发展则非否定不可。等等。

其次关于两面的评价不一致。有的认为从孔子开始的儒家传统,最强调的是纲常名教,因而始终都是糟粕远胜于精华,从现在看没有值得发扬的因素。有的认为儒家精神的基本方向,从孔子起便代表着一种涵盖性很强的人文主义,力图通过道德理想来转化现实政治,这种“圣王”思想是儒学的真精神,而它的负面则是可以消解的封建余毒,违背儒家的本来意愿。有的则认为腐朽和神奇没有绝对界限,古之精华在近代可变成糟粕,反之亦然,需要的是对两面都从变化角度进行具体评估。等等。

鉴于争论很大,有的学者建议,应该重视儒学传统和其它文化传统的比较,尤其需作中外文化的纵向与横向的比较,以确定它在不同时期中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也有的学者认为,这种比较在三十年代已有过,结果论战一通,谁也说服不了谁,因此关键仍在于指导思想,在指导思想上不统一,就不可能达到见解一致。但后一意见也遭到驳难。有的学者认为,在学术研究上不能预设框框,只能相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学术问题上,见解一致是相对的,因为真理不可能穷尽,所以关于儒学传统正面与负面的论辩应该容许,不应急于见分晓。

近代反儒学传统如何评估?

与会学者看法也大不相同,主要分歧在于对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意义和效益问题。

一种意见,认为儒家传统,在“五四”前后,经历了暴露弱点的一段历史过程,主要是统治势力使儒学政治化,同时又受西化思想的冲击,因此人们普遍注意的,是长期存在的传统负面即封建意识形态,而忽视儒家真精神的继承和发扬。持这种意见的学者,认为当时中国第一流的知识分子形成联合战线,对儒学进行猛烈的批判,有其很健康的意义。继承五四精神,就不但要否定封建遗毒,更要对塑造中国文化的泉源活水即儒家真精神有全面深入的把握,否则就不能实现创新。

一种意见,认为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发聋震聩,意义伟大,但当时的启蒙思想家是有缺点的,例如他们强调两汉以后统治阶级尊奉的都是假孔子,就没有重视孔子思想在历史上已渗透到各个领域的事实。持这种意见的学者,认为近代现代思想史,已经证明孔子思想长期成为妨碍中国近代化过程的阻力,继承五四精神,就要继续否定儒家传统,否定要击中这个传统的要害。

一种意见则认为,在近代批评或反对儒家传统,早在晚清乃至更前面已经开始,到五四时期不过是又一次集中爆发。然而五四以后争论仍在继续,例如东西文化的争论就是晚清“中体西用”争论的变相继续,“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的论战更是晚清体用之辩的直接继续。这都证明“存在决定意识”的真理性,当近代化和现代化没有实现以前,意识形态领域内对儒学传统的论辩不可能停止。同时,社会结构与文化结构的现代化,不可能同步,观念落后于社会变化,或者出现“提前量”,都是可能的,也由此得到证明。持这种意见的学者认为,只有撇开感情因素,对近代社会与文化变迁的相互联系进行客观的历史的研究,才能给予近代反儒学传统的争论,以合乎实际的评估。

然而,无论持何种意见的学者,都不赞成近年孔子研究中的一种意见。这种意见把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贬得一无是处,甚至认为那是一个很大的历史错误。与会学者认为这是违反历史的情绪化表现,不利于对孔子和儒学的科学研究。

儒学可能再发展吗?

近年国内外若干有影响的学者,提出和论证“儒学第三期发展”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不同反应,在中青年学者中间争论尤烈。

本届国际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虽然没有以此为议题,然而对此持不同见解的学者都出席会议,就使他们得到机会,直接申述己见和交换彼此看法,因而会上会下讨论乃至争论十分热烈。各种观点,归纳起来,可分五种:

一、以杜维明为代表,认为儒家传统在现代有再生和创造性转化的可能。他是近年预测儒学将有第三期发展前景的著名学者。他认为,要区分两种情况,即政治化的儒学和儒学力图用道德理想转化实际政治。尽管近代各个层面的儒学都在堕落,但对儒学的基本精神作全面深入的照察,可以看到它仍有第三期发展的前景。这个前景取决于儒学的人文主义精神的动向。这种人文主义涵盖着三个哲学课题:一是主体精神,即个体在人际关系网络中如何独立自主;二是主体精神与客观精神的联系;三是对超越精神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无尽追求。他认为,如果承认儒学传统在过去和现在的作用都极大,那末通过知识分子群体批判的自我意识,继承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代表的优良传统,扬弃其中为害甚深的封建遗毒,引进西方文化而又清除其中的浮面现象,将使中国文化得到创新。

二、以李泽厚为代表,认为儒学传统是中国文化心理的现实存在,并非绝学,因而要求守住它或抛弃它都没有意义。李泽厚最近发表的《中国思想史论》,被有些青年学子认为是转向新儒学的表现。他在讨论会上所作的《关于儒家与新儒家》的报告,即对此提出答辩。答辩引起与会学者更多的质疑,主要是他阐述的“西体中用”概念。会间在分组讨论中,他又进行答辩。他认为,他既不同于传统儒学,也不同于现代新儒学,他主张要回到历史,回去研究中国的传统,甚至不顾因此被人误认为新儒家。因为他觉得,“中体西用”,“西体西用”,都会阻碍现代化的道路。要把体用关系处理好,就要了解中国传统,然后才能打破传统,作出选择,真正地进入现代文明。因此,他认为,儒学已侵入中国人无意识的深层,对它主要应作清醒的自我意识和历史的具体分析,以首先了解它,而后促进它的转化或革新;仅以情感的价值判断,来替代客观的科学描述,倒正是儒家传统的弱点在否定传统中无意识地出现;今天应继承的是五四时期批判传统的变革精神,但这仍与儒家的实用理性密切相关,恰好说明中国民族有善于舍弃固有观念以接受外来事物,“尽弃所学而学焉”的传统。

三、以孙长江、包遵信等为代表,认为只能用现代化的实践,才能检验儒学传统是否具有真理性。他们认为,儒学作为已经腐朽的封建传统学说,已经没有再生或转化的余地。从十七世纪西方进入近代化,而中国的优秀学者仍在尊儒崇道的历史来看,儒学早在三百年前就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阻力。那以后的经学家,都致力于从书本而不是从实践来检验学说理论的是非,因此他们的努力,只有利于维护过时的腐朽的传统,使只适用于封建统治的许多观念,仍然保留在中国人的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中间,乃至使中国出现“被现代化”的趋向。否定儒家传统,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所在。而这些事实,也正是儒学没有任何前途的实践依据。

四、以李侃、龚书铎等为代表,认为近代民族觉醒不能从传统文化吸取精神力量,因而只有建设现代新文化的实践过程,才能对儒家学说有科学的总结。他们认为,作为意识形态的传统文化,实际是两千多年来形成和延续的、以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学说为代表的封建文化。它的积极因素已随封建制度衰朽而丧失活力,沉积为保守的历史惰性和习惯势力。用这一套治国修身的“天朝”无法抵抗外国侵略的历史事实俱在,与民族危机相伴生的文化危机更说明传统文化不能引导民族觉醒。传统文化作为历史的精神遗存和民族心理,好坏两面都有。只能通过现代新文化的建设实践,才能对于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予以清理和分析,吸收和扬弃。

五、以朱维铮为代表,认为历史上不存在一以贯之的儒学传统,现在我们所讨论的儒学传统,实际是清代提倡的那套程朱理学传统,因而目前讨论儒学有没有发展前景,很难得出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他认为,儒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容着从孔学到经学到理学的不同形态,每种形态都有不同的内在结构。在整个传统的结构及其变异没有研究明白以前,任何关于儒家传统的解释,都不能说是信而有征。因此,我们可以承认儒家传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关于这个传统的内涵与外延、意义与价值,却不必匆忙作出结论。任何不同意见,都有助于人们对于儒家传统的反思,所以期待的不应是结论,而是学术的宽容,学者的雅量。

研究儒学的困难和问题

困难何在?与会学者有不同看法。或以为在于材料,涉及经史子集,浩如烟海,凭滴水当然不足以知大海,掌握所有材料而后再发议论,也必定“以有涯随无涯”,不可能的。或以为在于观念,国内外学者之间,海峡两岸学者之间,信念各异,参照系不同,研究同一课题,也因此难得一致看法。或以为在于语言不同,使用同一概念,却各有各的定义,因而昔人所讥的“聋子对话”,在儒家传统的讨论中也时常出现。或以为在于价值取向不同,有的重视历史本身的探究,有的着眼于现实需要的满足。

于是便给研讨儒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是如何克服情绪化的倾向,二是如何排除非学术的干扰,三是如何掌握最起码的史料,四是如何选择最优化的方法,五是如何确定足资参照的架构。这些问题的解决,必将给这方面的学术研究,带来新的突破。

继承儒学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 篇9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面对高山,你一定会感慨它的气势磅礴;放眼大海,你一定会惊叹它的汹涌澎湃;仰望青松,你一定会赞美它的高大苍劲;俯瞰小草,你一定会称颂他的坚忍不拔。是的,那是因为他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精神。九月,是弘扬民族精神月。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何以能历经数千年沧海桑田而依然熠熠生辉,彪炳世界史册?靠的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这一内在的动力。

还记得那些艰苦峥嵘,雨雪纷飞的岁月么?当俊秀的山河遭受野蛮的蹂躏与分割时,当人民受尽无边的磨难和屈辱时,是无数爱国志士挺身而出,甘洒一腔热血,他们换来了一片片新生的华夏土地。无论何时,无论何地,爱国主义都是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永恒力量,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他们奋斗一生的真实写照。孟子接“天降之任”,凭借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生信念,终成一代圣人;史铁生半瘫,对生命的热爱与执着让他用文字与汗水书写了流光溢彩的人生篇章。精卫填海矢志不渝,愚公移山终撼上天,这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鞭策着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的永恒力量。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铸造了我们的灵魂,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那么,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呢?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知识就是力量”。弘扬民族精神,作

为肩负祖国复兴重任的我们,首先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我们是新时代的初中生,好好学习,用心学习,就是我们对社会,对祖国最好的、最有力的回报。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巩固,抓紧点滴时间,勤学好问,让优美的校园成为求知的殿堂。正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就让我们真正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民族的命运,让中华巨龙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巅。

此外,我们要积极关心国家大事,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真正做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美德。你急于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所谓的潮人,却连孔夫子的一句谆谆教诲都说不出口;你曾为西方的节日所着迷,却忘了在九九重阳节为身边的老人献上语句真挚的祝福。中华文化传统源远流长,试问,如果一个炎黄子孙都对它熟视无睹,那么又谈何文化复兴,民族复兴呢?

中华民族向来是礼仪之邦。然而,作为初中生的我们,是否真的尊礼守礼了呢?安静的教学楼中,是否因为你的一句喧哗而惊醒书中人;碧绿的草坪上,是否因为你的一个不小心而留下了煞风景的痕迹,跑步打饭,宿舍楼里残留的方便面渣,对老师的视而不见……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宁静优美的校园环境极不相符。弘扬民族精神,我们更需要从小事做起,讲文明,懂礼貌,让礼仪之花扎根心中,开满校园。

一个民族精神的结晶,以其古朴与雄浑,悲壮与神圣,凝结成一股茁壮的血之根,闪烁在万古苍原之上。同学们,我们是华夏儿女,我们是炎黄子孙,“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祖国的未来握在我们手中,让我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弘扬民族精神,好好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吧!

继承儒学文化 弘扬民族文化 篇10

继承发扬“12.9”爱国主义精神

12月9日清晨,伴着初升的太阳,排着整齐的队列,带着蓬勃的朝气,全校师生迎来了又一次升旗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在一千多名师生凝视的目光中,xx红旗冉冉升起。

“一二·九”运动是“五四”以来又一次爱国学生首先行动起来,并得到全国人民响应的运动,至今已整整78周年。今天,全校师生在此纪念,面对 “我真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爱国情操;面对“爱祖国高于一切”的爱国热情;面对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团委副书记彭真主持并《继承发扬“12.9”爱国主义精神》的国旗下讲话,带领90名新团员迎着鲜艳的团旗举行了新团员入团宣誓仪式。他们高举右手庄严宣誓,一位位新团员声音洪亮,意气风发。发扬一二·九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宣誓完毕,各位学校中层干部为新团员们颁发了结业证书。

在xx副书记浑厚的声音中,此次仪式宣告结束,一年一度的新团员入团仪式圆满落幕。

衷心希望所有新团员能牢记今天的誓言,践行共青团的要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继承发扬“12.9”爱国主义精神

团委副书记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回溯历史,78年前,历史的乌云曾遮盖着这个古老文明而又落后的中华大地,历史的狂风也曾摇撼着这个多灾多难而又奋起的民族,翻开中国近代史这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几多哀愁、几多痛苦、几多屈辱。啊!“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1935年12月9日,中国青年志士终于爆发了,由北平几千名学生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青年学生的呼声唤醒了我们这次运动是伟大的学生爱国运动,也是一次中国共产党组织和领导下的一次伟大的抗日救国运动。它永垂青史,被永远的刻在中国历史的丰碑上。今天,我们的国家已非昔日的贫穷与落后的中国,我们已是一个蒸蒸日上,日渐繁荣,团结进步的国家。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全国各族人民正在努力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要肩负起我们国家在21世纪初发展高新技术的重任,我们必须提倡爱国敬业,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再现中华民族新的辉煌。七十八年前,先辈们是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他们做到了。

今天,即将踏上历史舞台的我们,作为新世纪学生,我们要为“中国腾飞而读书!”

我们是21世纪的雄鹰,需要在湛蓝的天空中奋力翱翔!

我们是21世纪的骏马,需要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争强!

我们是21世纪的弄潮儿,需要在惊涛骇浪中自我张扬!

同学们,我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祖国明天的希望,我们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和发展的使命。

儒学的现代性及其与东亚文化 篇11

关键词:儒学;现代性;东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10)01-0001-06

1.在儒学研究中,儒学的现代意义与儒学现代意义何以可能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前者 是一个价值问题,后者是一个事实问题,但两者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可统称为儒学的现代性问题。长期以来,我们比较多地关注了儒学的现代意义,对何以可能问题的研究则不是很深入;深入研究儒学何以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问题,或许可以使我们对儒学的现代意义有一个更为充分的认识。

在儒学现代意义何以可能的问题上,有一种意见是值得注意的,那就是:儒学作为适应于传统中国家国同构、宗法制与专制叠加的一种国家意识形态,是农业文明和宗法制度的产物,儒学的政治保障和经济基础是王朝政治与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解体、王朝政治的终结必然导致儒学的生存危机。世界上没有超时间的理论形态,也没有游离于政治与经济之外的精神文明,尤其对于一种世俗的道德学问更是如此。现代社会已不是农业社会,儒家文化已失去了它的生存条件,儒学已由原来的主流文化形态转变成为裂散的、漂浮的文化碎片,在现实处境方面也遭遇到了无法抗拒的毁灭性打击。传统儒学赖以生存的“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化乃至虚空化,它已经失去了现实的影响力,也不可能有益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那种试图通过弘扬儒学来解决价值失范和道德沉沦、促进社会发展的想法,只能是人们的一种良好的愿望。

应该说,上述看法并非毫无道理。不可否认,儒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有着质的区别,诚如韩非所说,“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 蠹》),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和习俗,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要求;时代不同,各个时代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应是一样的。在人类思想史上,任何思想、学说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的思想家、理论家,总是在他们所处的特定历史境遇下,面对他们那个时代的问题,为了解决他们那个时代的矛盾,而提出自己的思想主张、理论学说的,因而任何思想、学说都有其时代性和历史的局限性。古人有古人的时代性与局限性,今人有今人的时代性与局限性。人们不可能穷尽真理,而只能不断地认识真理、发现真理。人类思想的发展与延伸,也就是一个不断地吸收、丰富、完善和拓展已有思想认识的过程。儒学是儒家学者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以特有的话语形式来面对、思考和表达他们那个时代的问题而形成的学说,当然它也有时代性和历史的局限性,这是毋庸讳言的。

但是,当我们在谈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区别、关注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时,似乎不能忘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就其作为“社会”而言,它们又有着不容忽略的共同性、一致性,人类社会的发展除了它的阶段性之外,还有一个连续性的问题。古人说:“今之于古也 ,犹古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古今前后一也。”(《吕氏春秋•长见》)今天跟过去的关系,就像是过去跟未来的关系一样;今天跟未来的关系,也就像今天跟过去的关系一样。古今前后具有同一性和一致性。这是我们的先贤在古今关系问题上的洞见,它深刻地揭示了古与今的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在我看来,古今的统一性、一致性,首先表现为无论什么时代都是人类的时代,无论什么时代都有一些人类自身的、不同于自然界的问题;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代之间都有一些跨时代的、贯通古今的矛盾和问题,不同时代之间有其内在的一致性。事实上,自人类产生以来就有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的关系问题,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问题,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问题,战争与和平、生与死、荣与辱、痛苦与欢乐的关系问题,等等。虽然这些问题在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条件下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抑或是将来,它们都普遍存在并将继续存在,都是人类无法回避、应当面对和必须面对的问题。告子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食和性是人类生存的两大要素,凡是人的生命,不离两件大事:饮食、男女。一个性的问题,一个生活的问题。所谓饮食,等于民生问题;男女属于康乐问题,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参见南怀瑾《论语别裁》)。如何分析、评价这种观点暂且不说,这句话无疑道出了一个人类发生与发展的基本事实,“食”、“色”问题是任何时代的人都无法回避的。庄子说:“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庄子•知北游》)哀乐之情与生俱来而人不能却,且“人之生也,与忧惧生”(《庄子•至乐》),人的一生始终与忧愁相伴。不仅如此,人“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恭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庄子•齐物论》)人的生命旅程充满了苦痛,“富者,苦力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外矣”;“贵者,夜以继日,日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烈士为天下见善矣,而未足以活身”(《庄子•至乐》。简而言之,无论穷人还是富人,是尊贵者还是卑贱者,都无法逃遁人生痛苦的缠绕。佛教有“四谛”说,“苦谛”是其中最根本的一谛,它认为人的出生是痛苦,年老是痛苦,死亡是痛苦,与不爱的人相聚是痛苦,和相爱的人分离是痛苦,欲望得不到满足还是痛苦。总之,人的生命、生活就是痛苦,人生在世处处皆苦,苦海无边。叔本华认为,人生是痛苦,世界是地狱。“生命整个儿地根本就是痛苦,它是和痛苦分不开的”,“每一部分生命史就是痛苦史”[1](8)。“如果我们对人生作整体的考察,如果我们只强调它的最基本方面,那它实际上总是一场悲剧,只有在细节上才有戏剧的意味。”[2](413)我们且不讨论这些思想的正确与否,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理论触及了每个时代的人都必须面对的痛苦与欢乐的人生矛盾,而且这一矛盾的确是与人的整个一生相伴的;并且,这些学说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人生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理论仍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

不同时代、不同历史境遇下的人们对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矛盾和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以及为此而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法、措施、理论,既具有具体性、历史性,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超时代性。即使是那些在后人看来是错误的认识,也并非全是人类精神的垃圾,仍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因为它可以为人们正确认识那些问题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料;而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更具有超时代的价值,包含着恒久、恒常的生命力。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如此,对社会的认识是如此,对自身的认识也是如此。自然科学中各种定理、规律的发现是如此,人文社会科学中各种原理、定律的发现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基于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与矛盾而形成的思想、理论都有其普遍的、超时空价值的一面。也就是说,当我们在研究儒学有无超越时代的普遍价值和意义问题时,当我们关注儒学的生存背景并试图以此为据来凸显儒学的时代性和历史局限性问题时,我们不能割裂历史发展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不能不思考儒家所讨论的问题是否关涉了人类所面对的那些基本问题,以及它所给出的理论说明和解答对于不同时代的人们正确认识和解决那些普遍性的矛盾和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2.儒学是孔子创立的、以“修己安人”为主旨的思想理论体系。儒家尚“仁”贵“和”,主张“天人合一”、“心性合一”、“知行合一”、“见利思义”、“为政以德”,奉行“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原则,提倡“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修、齐、治、平为人生方向,以“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为社会理想。儒家的思想理论广泛涉及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群与己、古与今、知与行、义与利、生与死、荣与辱、苦与乐、德与刑、善与恶、战争与和平等这样一些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贯通古今,延展到未来。传统社会的思想家、哲学家要思考,现代的思想家、哲学 家要思考,未来的思想家、哲学家也不能不思考。诚然,由于境遇、视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不同,不同时代的思想家、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认识、理论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 ,但这些问题总是回避不了的。由此所引出的问题是:古人、先贤对于那样一些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矛盾与问题的认识、理论,他们所提出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原则,对后人有没有启发、指导意义?更具体一点说,儒家对于那样一些矛盾、问题的认识和理论,他们所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原则,是否为人们正确认识、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料,我们是否要从他们那里汲取一些人生智慧?

这里,我想特别说明的是,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矛盾与问题是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的思想、理论具有超越性的前提,但思想、理论超越性的程度(大小、多少、高低)则并非以是否触及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矛盾与问题而定。一种思想、理论是否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不仅要看它是否触及人类所共同面对的矛盾与问题,更重要的是还要看它是否能够帮助人们解决超越时代的问题,要看它的理论、思想对于不同时代的人解决人类所面对的共同性的问题是否具有指导意义。那种有益于人类解决超时代问题的学说必然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其超越性意义的程度也是由此决定的。从人类思想发展史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思想学说也都从理论上解答了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与矛盾,但有些思想、学说、学派却如昙花一现, 在人类思想史上匆匆而过,很快便进入了历史的博物馆;而有些思想、学说却如恒星闪烁,超越时代而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乃至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之所以会有如此巨大的差别, 一个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们给予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不同。

在中国先秦思想史上,名家学者适应战国中期社会新旧交替过程中所产生的调整名实关系、重新统一思想的需要,以及学术争鸣中锻炼理论武器的要求,他们专注于名实关系的考 察,着意于概念、命题的辨析,致力于判断、推理等逻辑问题的研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名实之辩理论。名家的名辩理论以其较高的思辨水平促进了中国古代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理论价值。但是,虽然名实关系也是一个带有普遍性、超时空性的问题,名家学者辨名析理的初衷和目的也是为了解决因“名位失守”、“名实相怨”而引发的社会治乱问题;然而,他们的辩说的纯理论色彩相对说来较浓,如其“坚白”、“同异”之辩及“卵有毛”、“鸡三足”、“火不热”等所谓“辩者二十一事”,这些论题与现实社会生活的联系不太紧密,因而其实际意义亦即社会的影响力、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不是很高,所以当时的许多学者对此非议颇多。荀子指出,“坚白同异”之类的辩论虽然很明察,但君子不参加,因为对此类问题“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工匠不知,无害为巧;君子不知无害为治。王公好之,则乱法;百姓好之,则乱事。”(《荀子•儒效》)名家之学“甚察而不急,辩而无用,多事而寡功,不可以为治纲纪。”(《荀子•非十二子》)荀子之论代表了时人对名辨之学的普遍看法。有鉴于此,名辩理论的“合理内容”被其他学派吸收、融摄之后,便失去了其独立存在的意义,名家的命运便终结了。魏晋玄学所讨论的“有无”、“本末 ”、“体用”、“动静”、“一多”等论题,也是一些带有普遍性、超时空性的问题,但由于玄学偏于抽象地论证“礼法名教合于天道自然”,这种清谈的玄理虚无缥缈,莫测高深,其传播、影响仅限于社会的文化精英层而无法在整个社会广泛流传,因而它也不能充分地满足社会的理论需求而为佛教所融摄。显然,只是理论地说明一些带有普遍性、超时空性的问题而不能充分地满足社会的理论需要,其思想理论也就不具有恒久的意义和超时空的影响力。

儒学之所以具有普遍的、超时空的意义,其原因不仅在于它理论地解答了一些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与矛盾,更重要的是,它在很大程度上给予了社会需要以理论的满足。在先秦思想史上,儒家虽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学只是百家之学中的一学,孔孟之学也曾被视为“迂阔”而不见用于当世道、墨、法诸家对儒家之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一家,是“世之显学”。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适应汉代封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和封建统治者积极“有为”、全面“更化”的要求,汉代统治者辨别利弊、比较得失,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儒学从此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学的这种由“私学”而“官学”、由“官学”而“国学”的变迁,一方面说明它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需要,有益于社会的更化发展,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需要儒学。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长期的发展中,在保持其基本精神、基本原则、基本原理不变的前提下,不断丰富和更新着自身的思想内容和理论形态,以满足不同社会的理论需要,从而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当今 时代,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紧张、失衡的情形下,建立在对人类遍存问题与 矛盾体察基础上的儒家学说——和谐理论、仁爱思想、天人学说等能够为人类和谐、和平、合力、合生的渴望给予一定的理论满足,这也就使它获得了巨大的现代价值,成为促进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文化力量。简言之,儒学的超时空价值,儒学的现代意义,是以它能够最大限度地给予社会需要以理论满足来实现的。

儒学之所以具有超时空的意义,之所以能够给社会需要以理论的满足,这与儒学自身的性质和特点、理论指向或理论重心密切相关。儒学是一种经世致用之学,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解决现实的社会与人生问题当做从事学术的终极目的,把追求“内圣外王”作为最高的人生理想境界,而反对佛老的“空寂”和“虚无”,反对纯学理的思辨,反对“徒明不行”、“从册子上钻研,名物上考索,形迹上比拟”,“只在知上讨分晓”(王阳明),主张“修己以治人”、“ 修己以安百姓”(孔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追求“明体达用”、“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吕祖谦),“明道、稽政、志在天下”的“经世之学”(王廷相)。先秦儒者对名家的批评,汉代王充对“虚妄之言”的抨击,宋儒对佛老“空虚之学”的批判,明清儒者对理学与心学末流的讨伐,都是以 “崇实黜虚”、“救世济时”,希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为旨归的。所以,明儒王畿指出:“儒者之学,务为经世。学不足以经世,非儒也。吾人置此身于天地之间,本不容以退托。其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固儒者经世事也”(《龙溪王先生全集》卷十三)。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倾向和理论追求,儒家学者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群与己、古与今、知与行、义与利、生与死、荣与辱、苦与乐、德与刑、善与恶、治与乱等这样一些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作 出了自己的理论回答,从而给社会需要以理论的满足,显现了自身持久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儒学之所以具有超越性意义,说到底是因为“它包含着许多人生和社会常道,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为人性的改善和社会的改良所必需,也就是古语所说‘道不可须臾离,可离非道也’。从另一方面来说,它又能提供西方文化所缺乏的东方智慧,这些智慧恰恰是全人类克服种种社会危机、健康地迈向下一个世纪所十分需要的。”[3](88)儒家说,人们在处理相互关系时应该严格遵循“仁者爱人”的道德原则,应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处理民族关系、国家关系时,只有遵循“和而不同”的交往原则,才能共生、共荣。儒家一再告诫我们:在得到好处的时候,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这些好处、利益是否合乎道义,万不可做那种“惟利是求”、损人利己的事。为什么呢?因为生活经验一再告诫人们:“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必然引起各种社会问题,激化社会矛盾,与人、与己不仅无益而且十分有害。这是人生和社会的常理、常道,是孔子、儒家所给予我们的人生智慧。在儒学中,这样的常理、常道比比皆是,可以说,儒学是人生智慧的宝库。它的许多理论、原则,对 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对于处理不同群体、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间的关系,对于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对于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建构,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儒学与东亚文化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学术界近20年来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20世纪70、80年代以来,随着东亚(包括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80年代 以来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儒学与东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总体上说,大家对历史上儒学在东亚文化及东亚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没有多大分歧,而对于儒学与现代东亚文化的关系问题意见、分歧则尤大,这主要表现在如何认识儒学在东亚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上。一种肯定性的意见认为,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是东亚现代化的原动力;相反的意见则认为,东亚经济的发展、东亚的现代化与儒学无关。

在学术界,曾有关于新加坡究竟是“提倡儒学导致经济发展”还是“经济发展后需要提倡儒学”的讨论,实际上这不只是一个新加坡的问题,而是儒教文化圈里许多国家和地区共有的问题。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儒学作为一种主流思想,在东亚地区的近现代之间有一个断裂期。我们可以说儒学是现代东亚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文化基础,但能否说儒学是现代东亚文明发展的动力就需要认真思量;这就如同我们说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华文化是中国近30 年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文化基础,但能否说它就是中国近30年社会发展的动力一样值得思量。因为,正如人们已经指出的那样:中国儒学在20世纪衰落了,进入了沉寂时期,它的因子(不只是优秀的成分)在很大程度上是作为一种国民精神和民俗传统在自发地起作用,而在自觉的层面上,儒学已不再是主流文化;只是到了20世纪后期它才从长期的沉睡中慢慢苏醒过来,开始了它复兴的进程。但它仍然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和文化。所以,当我们回溯中国近30年社会发展历史进程时,可能谁都不会认为提倡儒学致使中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当然也就不会有谁认为儒学是中国近30年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相反地,正是中国经济、中国社会在不断发展中产生了重新审视儒学的文化诉求,人们渴望通过汲取儒学的思想资源来化解当今社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由此才有了我们对儒学现代意义的重视,才有了关于儒学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的讨论,才有了儒学复兴问题的激辩。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后需要提倡儒学”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情形又是如何呢?我比较赞同这样的意见:第一,东亚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与一定的 历史背景有关外,更重要的是由于它们利用了特定的国际环境和国际资本的支持,发挥了有利的地理条件优势,实行了适合本地情况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第二,就经济发展的文化环境来说,这些地区除受儒家文化影响外,还有本土文化传统,近代以后则更多地受西方文化影响。如果一定要从这些地区现代化的结局反溯现代化的原因或内在动力,仅仅归结于儒学传统是不公正的。第三,二战后日本等国的知识分子和决策阶层大多接受的是欧美新式教育 ,这些国家的制度主要是从欧美移植过去的。第四,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国家之所以重视儒 家伦理教育,是为了克服现代化造成的物质危机。如果硬要把这些地区的现代化与儒学联系在一起,与其说是儒学促成了现代化,不如说是现代化给儒学以新的发展机遇。[4]

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后需要提倡儒学”?我想,这一方面是由于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多新的社会问题,如个人 主义膨胀、金钱至上、人情淡泊、人际关系紧张、社会冲突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等,“总而 言之,物质革命使现代人类失去了平衡。现代人类对正确使用新的权力不够成熟和严谨,缺乏智慧和良智”,“失去平衡就意味着大难临头,滥用权力就意味着自判死刑。”[5](30)“物质革命”不仅使西方人“失去了平衡”、“缺乏智慧和良智”,也使东方人“失去了平衡”、“缺乏智慧和良智”,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智慧和良智”。然而,我们需要的又是什么样的“智慧和良智”呢?“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二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的智慧 、儒家的良智能够弥补我们缺乏的智慧和良智,儒学这一世界上最具原创性的古老文化能够给现代化进程中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需要以一定的理论满足。儒家的仁爱理论、和谐思想、道德理念、价值追求等具有超越性、普适性的思想,对于化解现代化所产生的种种社会弊端,重新找回我们精神的家园,充分凸显东亚文化的特质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当然,儒学的现代价值是有限度的。在我们谈到儒学现代意义、普适价值的时候,并不是说它对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对于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具有包医百病的疗效,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我们不能夸大儒学的当代意义。儒学是人类走向未来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泛化儒学的现代意义可能会使儒学不堪重负而无益于儒学现代意义的实现、儒学的复兴与发展。在这一方面,我们恐怕还是要去汲取儒家的中庸之智,用适度的原则来关照为宜。总之,儒学之超时空意义不能忽视,可是,儒学的现代价值也是有限度的;充分汲取儒学的智慧,将有益于现代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洪谦.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全增嘏.西方哲学史(下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牟钟鉴.走进中国精神[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4]何显明.儒家文化与东亚工业化关系辨析[J].哲学研究,1998(8).

[5][意]奥尔利欧•佩奇.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为题一百页[M].王肖萍等译.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

上一篇:through常用的短语下一篇:中继教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