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学

2024-06-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化教学(精选8篇)

文化教学 篇1

先点页面广告,再用需要资料

君子动动手,帮助好朋友

下面链接有你需要的更好资料 【课文背景知识】

本文选自《汪曾祺散文集》,教学内容:胡同文化。汪曾祺,江苏高邮人,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出版有《汪曾祺短篇小说集》和《晚饭花集》等。汪曾祺善于描写富有情趣的地方风习和世态人情,作品故事性不强,散文的笔致洒脱、明净,给人以美的享受。

本文是作者写的一篇序言,原有小

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但整篇文章只有“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九个字与序相关。作者并没有把它当作一篇正规的序来写,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篇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字词综合运用】

储存

房檩怅望(chàng不如意)挪窝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冷眼旁观:用冷静或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

置身事外: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

安分守己:规矩老实,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逆来顺受: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

吊:对着遗迹、坟墓等怀念。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

肯轻易迁移。

奉公守法:遵守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

披:分散的样子。

辨析

喧闹喧哗

同:都有声音大的意思。

异:喧哗指声音大而杂乱,喧闹指声音大而热闹。

衰败衰微

同:都有衰落、不兴旺意。

异:衰败有由兴盛转向没落之义,适用范围广。衰微是书面语,常指国家、民族等。如:国力衰微、家道衰微。

【重点难点讲解】

要准确理解本文的主旨,必须弄清作者对待北京胡同文化的复杂而微妙的感情。作者这种感情,又集中表现在最后三段。这是阅读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所在。

作者先用一段文字描写胡同的衰败、没落景象,用“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进行尽情渲染,与前文描写的繁荣形成强烈对照,引发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但作者并非一味地怀旧、伤感,情感之外,还多了一层理智的理解:时代大潮的冲击,这种文化必然要衰落下去,遭到淘汰。因为它毕竟是旧时代的文化,是一种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无力抗争的文化,所谓“无可奈何”,乃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理解了作者这种情感的复杂微妙性,再回过头来看文章的中间部分,便可明白:尽管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津津乐道,却也并不是一味地肯定、沉迷,而是有所批判、反思的。这种批判、反思蕴含在文章的语言之中。比如“封闭”二字,就不是褒扬,而是怀有一点批判意味;对其冷眼旁观的处世哲学和易于满足的心态,则进行了委婉的讽刺;“‘忍’是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一段,更深刻地揭示了北京人在思想上的弊端。必须注意,作者的这种批判、反思,从字面上不是很容易看出来,这就需要对课文反复品读,仔细咀嚼。

【知识延伸检索】

1.胡同与文化

胡同:或写作向胡衕、彳吾 彳同,彳共亍 通。巷称胡同,始自元大都,历明、清、民国,以至今日。胡同文化教学反思其语源有多种说法。北京胡同数量庞大,构成一大地方特色。有大小长短宽窄之别。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展现地方风情,研究民间习俗,剖析百姓心态的,称为民俗文化,如胡同文化。

2.四合院

我国传统的院落式住宅之一。其布局特点是围绕院子,四边布置堂屋、住房和厨房等。一般门窗开向院子,对外不开窗。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通常分内外两院,两院之间设“垂花门”。内院

是住宅的中心。在中轴线上南向为正房,两侧为厢房。外院北向为倒座。大型住宅由多个院子组成。

3.祭酒

中国古代主持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古代祭祀或宴会时,由德高望重者一人举酒祭神,所以祭酒原是一种荣誉之称,后引申为学官的主持人,教学反思《教学内容:胡同文化》()。

4.序

【课文阅读指导】

文化教学 篇2

“文化”一词最初来自于德语,在英语中历经了非常复杂的变化。文化经常会以语言的形式出现,而语言也存在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如果不能理解语言中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就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大学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对两种文化进行对比,帮助学生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英语学习上的困难。

二、文化的定义

人类学家Edward Taylor对文化的定义是:所谓文化或文明,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中国的文化起源于中国古代典籍《易·贲》,其中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就是观察人间万象,通过教育,成就天下太平安乐。胡文仲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出发,将文化定义为特定人群的整个生活方式。他认为,作为外语教师应关注的文化首先应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与语言交际直接相关的方面。

三、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类在其进化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文化所具有的特点。语言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透过语言,可以了解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语言作为文化传播和承载的工具,是文化得以生存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同时文化又会影响和制约语言的发展。总之,语言与文化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也必须学习语言。

四、文化教学的意义

既然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就必须进行文化教学。Robert Lado曾说:“我们不努力去掌握文化背景知识,就不可能教好语言。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不懂得文化的一些模式和准则,就不能真正学好一门语言。”

1 . 增强学生兴趣,开阔学生眼界。增加文化教学的内容,不但可以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教学内容由原来单一的词汇和语法教学,转变为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时进行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会随之变得多样化,由原来的枯燥变得丰富有趣起来。在英语学习中了解中西方文化,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西方人的言行,进而才能尊重对方的习俗,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文化知识的传授,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开阔学生的眼界。

2 .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我们使用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际,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恰恰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消除交流的障碍,避免尴尬和冲突。文化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教师要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加入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扩展学生的认识和思维,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学生慢慢地会意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以外教师要督促学生多看书,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力争把学生培养为不仅具备语言能力,更有文化底蕴和修养的优秀素质人才。

五、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主要方法

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很难对一篇文章、一段文字或一个句子甚至一个单词作出准确的理解,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语言知识贫乏,而是由于他们缺少跨文化知识。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一定要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完成从基础学习到实际应用的转变。

1.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把一种语言内涵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信息转换过程,涉及语言和文化的很多方面。例如,词组“eat one’s words”,有人翻译成“食言”,因为“eat”的主要词义是“吃”,但“eat”在英语中的意义很多,“吃”只是其中一个。如果我们只考虑词义不理解其他意义,就不能准确理解整个词组的含义。该词组的正确翻译应是:收回前言,认错道歉。但英语中也有些词与汉语在文化内涵上是相同的,例如,“He is as sly as a fox(他狡猾得像一只狐狸)”。句中的“fox”一词在英汉两种文化都可以用来比喻狡猾的人。

文化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化渗透;智慧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强调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传统文化智慧。”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语文与文化的同构性决定了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即,语文本身承载着文化,同时又在文化的土壤中生长着。文化是语文的首要意义。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切实地渗透文化,让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游弋于师生之间,是每一位语文教学工作者都应常思常想之务。本文试从立足教材角度出发,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

一、立足教材,從教材中挖掘文化内涵

小学语文教材不仅贮积了极其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中国文化鲜活的血液。作为教师,应当珍视这些文化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将其中饱含的文化内蕴、审美情趣交付给学生。

1.在识字教学中感受传统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衣裳,也是传播文化的载体。“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典故”,“一处乡音就是一个地域的文化”。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字、词、句和细节等,带领学生涵咏体悟,重锤敲击,品出字里行间所包孕的丰富的情味和理趣,欣赏、领悟汉语言的独特魅力。

首先,从造字法入手带领学生体悟中国的造字文化。针对低年段形象思维更为发达的特点,在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侧重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授与学生象形字的含义与特征。即,汉字中有一部分文字是象形文字,这些文字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非常相像。文字的线条或笔画,就能生动、具体地勾画出要表达之物的外形特征。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汉字的来源与演化。

如,在讲授“雨”字时,通过甲骨文的介绍让学生体会汉字的象形文化,图文并茂地让学生感受到“雨”字的形成与演变,从而带领学生走进中国古老的造字文化。

再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时,其中的“家家户户的窗户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通过抓住一个“汇”字,让学生体悟家家户户窗前的花聚集在一起成了一个花的海洋。如课件所示:

汇,早期篆文=(匚,容具)+(淮,指大河)。造字本义:河流会合成湖海。

从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汇”字是用来形容水的,水流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再而联想到课文中家家户户窗子前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光艳而美丽的花,汇聚在一起,成了浩瀚无边的花的海洋。

其次,揭示汉字中的民族审美意识。如,在讲授“美”字时,点出“大羊为美”的典故。神“羊”正直断讼,先民奉羊。因此,羊是古代奉神的首选物。而汉字中以“羊”为文的字也因此而富有美好意义。如:美、羹、羡、祥、羲、善、羞等。

再次,揭示汉字中所包含的先民道德准则、为人处世心理。如,在教生 “仁”一字时,教师可教导学生:二人为“仁”,即友善待人,它的基本意义为“仁爱”。再如,“韬光晦迹”一词,对低年段学生而言,字形复杂、字意不便于学生理解。因此,教师可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入手,引导学生理解:“韬”即掩藏,“晦”即隐藏,而整个词的含义就是把才华掩藏起来、隐藏踪迹。这是中国古人的一种处世方法,或大智若愚,或隐居以待时,与中国人欣赏的谦让品德密切相关。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

“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忽略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就会在有意无意之间降格为技能技巧的操作,就会有悖于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而在阅读中渗透文化内涵则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文化的阅读是理趣深邃的,而不是浅薄的,它能启迪智慧,发人沉思,乃至拷问灵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着重在课文本身的基础上进行拓展与阅读。

如:人教版五年级《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的作者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文章讲述的是作者留学德国时感受到哥廷根人把自己的花让在窗户外面,供他人欣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在学习完整篇文章之后再道出作者,而非在课堂的开始就引入对季羡林先生的简介。这样的教学就不仅是作者生平的介绍,更多的是让学生感受季老的为人。如,首先,影相导入2006年季羡林先生《感动中国》的片段: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

然后,再让学生将季羡林先生的为人和他的作品联系起来看,引导学生发现:季羡林先生文如其人,文品如人品。同时,也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只有自己丰富了,才能感知世界的丰富;只有自己善良了,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

人与文的结合,可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把握文本。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联系作者理解文章,还可以在文本的基础上拓展阅读。例如《窃读记》一课,作者林海音记录了童年时窃读的经历,教师可搜寻许多古人读书的故事,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故事分享给学生,让他们感受那些与读书有关的人和事,从而感受阅读的乐趣。

要而言之,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应当从教材出发,充分挖掘和活用教材内在的文化因子,让学生在和文本的对话中获得心灵上的震撼,在诵读中获得精神的净化,在语言实践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真正促进其文化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王燕玲.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N].北京:中国教师报,2008.

文化教学 篇4

随着中国的发展及日趋国际化,中国和西方英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与日俱增。这对于加深西方社会及文化的理解有积极意义;然而我们所面对的是来自不同文化和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与我们迥然不同,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

中西跨文化交际出现文化冲突现象

1.隐私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认为个人要归属于集体,在一起讲究团结友爱,互相关心,故而中国人往往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讲究个人空间,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

2.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所以它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则在时间的使用上却很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3.客套语方面的冲突 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把这看作一种美德,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以表谦虚有礼。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由于中西文化差异,我们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否定自己的成就,甚至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时,会感到非常惊讶,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

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东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由于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往往特别重视直觉,注重认识过程中的经验和感觉,在交往中也往往以这种经验和感觉去“以己度人”。从本质上说,思维定势往往忽视个体事物的差别,夸大与另外某一社会群体相关的认知态度,常常带有感情色彩,并伴有固定的信条。会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造成交际失误。

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行为规范的具体含义就是指被社会所共同接受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简单的说,就是告诉人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一种规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

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是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授课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2.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3.引导学生广泛接触西方文化材料

文化教学 篇5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教学难点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辞海》 “文化”:1871年,泰勒第一个在人类文化学中引用“文化”一词:“文化乃是当个人为社会一分子时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及其他才能习惯等复杂的整体。” 杜威:“文化是一个错综的风俗习惯的结晶体,具有维持现状的倾向。钱穆:“我们屡次说过,文化是人类生活之总体,而人类生活则是多方面各种部门之配合,人类文化逐渐演化,则方面愈广,部门愈杂。但扼要分析,我们仍可将人类生活之诸多形态分划出七个大部门:一经济,二政治,三科学,四宗教,五道德,六文学,七艺术。” 《辞海》:“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总之,“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表现人类生活全部的概念。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旁观”“忍安”。3.让学生回答在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板书设计] 胡同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毫无生气衰败没落 日趋消失

七.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文化眼光 冯骥才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

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案头文化、药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兵刃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咖啡文化、牛仔文化、年文化、鞋文化、性文化、鬼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文化眼光》教学反思 篇6

——教学反思

朱金琯

(一)对主旨的理解

作者通过实例说明:“文化的眼光”实际上是从有形的事物中看出无形之价值或在无形的事物中看出其另有真实之价值的一种思想洞察力。

(二)对文本内容的解析 1.正确理解“文化”的概念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文化一词的解释:⑴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⑵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⑶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

2.“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这句话应该怎样来理解?

提示:文化实际上是人们在有形之物上所赋予的思想、情感或审美倾向等,它体现着人们的智慧、创造性、精神追求和审美需要,等等。因而,要从有形之物上看到一种无形的意蕴,就需要一种思想洞察力,即本文作者所讲的“文化眼光”。

3.为什么说“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 提示:在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上,都寄托着人的精神追求,或是审美的,或是情感的,或是思想的。如古代的青铜器,不论是作为权利的象征,还是作为生活用具,其中雕刻的纹饰都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追求;丘比特身上的翅膀,表现出的是人类的智慧与理想。只要有意识地去看,就能从任何有形的事物上看到无形的思想或精神。

4.“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这句话应怎样理解?

提示:“文化眼光”是一种思想洞察力,因而要具有文化眼光,首先必须加强思想修养,其次要有发现意识。与此同时,要有一种历史的、辩证地观点——将长城放在古代生产条件下去看,才能真正感受到一种伟大的力量。

5.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一种文化眼光呢?

提示:一是要丰富自己的思想,二是要培养自己思辨力,三是要培养自己对事物的洞察力。这些,都必须通过阅读思想丰富、厚重的文本来实现。

(三)对写作特色的认知

本文写作方面值得借鉴的是用浅显易懂的生活实例论说艰深的道理,使作者的观点易于被读者所接受。例如这篇文章所举的酒文化和柏林墙的例子,这两个例子除了具有代表性以外,最大特点就是浅显,让人一读就懂,极易为人接受,使读者很容易地理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四)课堂需要引导的

1、学生在思考“探究拥有文化眼光的价值”时,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从理论到实践加以点拔。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英语文化教学 篇7

关键词:多元文化,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

第二语言的习得 (除了特殊的、工具性目的) 同时也是第二文化的习得, 英国学者Byram指出:当谈论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时候, 语言和文化不能分开对待。美国语言学家Claire Kramsch认为“语言教学就是文化教学”;美国学者Fries强调掌握语言要理解语言的文化环境, 提倡亲自感知和观察语言的相关文化。国内对于语言文化因素的重视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 许国璋教授首先提出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的关系问题。国内学者胡文仲教授指出, “语言教学包括文化教学。”

在国内外学者们的努力下, 外语教学的文化导入逐步完善, 并且与语言学相关的课程也逐步成熟。但是, 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意识还欠缺, 甚至会造成交流障碍, 因此,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对于英语的学习有着现实意义。

一多元文化的表现

1. 多元文化下产生的新词

多元文化的发展使得各个领域的英语词汇都在变化。就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牛津高阶英汉双节词典》而言, 第八版比第七版增加了1000条新词, 比如:cloud computing、microblogging、passive-aggressive等。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比如:slow food一词, 是相对于fast food而言的, 指的是传统食品及其产生、烹饪和食用, 简称慢餐。

随着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成熟, 微信、微博等社交方式受到人们的青睐, 也出现了一些新词。现代的年轻人热衷于“自拍”, 因此产生了Selfie这个词。在这个词的基础上依次出现了helfie (发型自拍) 、drelfie (最后自拍) 和bookshelfie (书柜自拍) 等新的网络词。

2. 问候方式

由于历史和地理位置的差异, 会引起日常见面问候语的不同。在美国, 人们见面通常会说What’s going on?/How are you going?之类的话表示寒暄, 回答时一般用Pretty good, how about you?;和特别熟悉的人见面通常会用What’s up?, 相当于汉语里的“最近如何”。英国属于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常年多雨, 气候多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使其问候语与众不同。通常英国人见面了会说:A good day, isn’t it?或What a fine/lovely day!。

中国人的见面语一般为“吃了吗?”和“你到哪去?”, 因为在中国有着“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如果对外国人说“吃了吗?”, 他会以为你有想请他吃饭的意思;如果你问老外“你到哪去?”他们会觉得你触犯到了他的隐私。

3. 价值取向的不同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重视个人主义, 强调自由权利和个人民主。一般西方人都主张发挥个性, 将自我的感受放在首位。但中国人多强调集体主义, 重视集体的利益, 自己的观点多和集体利益保持一致。

对于善恶的观念, 中西也存在差异。根据道教思想, 人都有善和恶的天性。“阴”“阳”思想中, “阳”代表善, “阴”代表恶, 如果“阴”助长的话, “阳”就会减少, 它们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阴”、“阳”最好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但在许多欧洲人看来, 人天生就有罪, 需要通过学习和教育等赎罪的方式使自己变好。

二中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

1. 中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最新的课程改革中, 高中课程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结合的模式, 必修课的目的除了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之外, 还要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的交际意识和能力。而综合语言能力包括文化意识的发展。在汉语的大环境下, 教师应积极帮助学生养成英语的思维方式, 减少汉语的负迁移,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相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内涵, 对文化知识的欠缺往往会造成交际困扰。文化的差异对语言学习产生的阻碍主要是: (1) 对英语交流中的规则和一些模式缺乏认识, 没有太多相关的知识; (2) 不能灵活地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交流。想要学好一门语言, 拥有深厚的文化意识是必不可少的。

2. 中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第一, 在传递文化中学习词的内涵。课外书刊、报纸都是学生获得文化知识的有效途径。在课堂中, 教师要通过英语知识点向学生传递不同的文化, 并将之与中国文化对比, 为学生加深印象。

谚语Love me, love my dog (爱屋及乌) 中的dog一词就有中西文化差异。在中国, “狗”这个词通常有贬义, 通常用来辱骂自己不喜欢的人, 如“狗急跳墙”、“狗模样”等。西方人会认为狗是忠诚的动物, 所以“狗”这个词具有一定的褒义, 如top dog (最重要的人) 、lucky dog (幸运的人) 。一些颜色词词义也有差异, 如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 而中国人对白色比较忌讳, 认为那是不好的象征;相反, 在西方, 人们认为白色代表纯洁, 是一种美的象征, 而他们认为红色象征着鲜血, 有残暴、暴力的含义。掌握这些词的内涵, 可以有效地避免在特定的场合下引起误会。

第二, 从课堂入手, 了解文化背景。高中英语教材中都蕴含着最基本的文化背景知识, 但是对于学生而言, 教材内容理解难度随之变大, 如果教师一味地从语言本身出发去教学的话, 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高中的教材中有很多文化背景知识点, 教师可以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 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如, 在人教版《英语》必修四中的Body Language这一单元中, 介绍了哥伦比亚、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见面身势语, 学生可以通过讨论的方式将这些国家的不同之处进行了解。在这篇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In the same way that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spoken, they als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using unspoken“language”throughphysical distance, action or posture.

通过这句话, 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身势语的知识。如翘大拇指, 在中国表示夸奖、赞美;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 这一手势可以表示数字“5”;在美国、加拿大这是一种要求搭车的手势;在希腊, 如将大拇指急剧翘起, 就表示让对方“滚蛋”的意思。

第三, 通过多媒体, 使学生切身感受文化。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 单一的课堂知识讲解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 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 有效地利用英文电影、英语歌曲为学生创造条件, 使其接触更多的英语文化知识。

当介绍到各个国家的地理历史知识、当地民俗时,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影像资料向学生展示。例如电影《阿甘正传》中, 阿甘就是追求“美国梦”的代表, 该电影中渗透了一些种族文化和妇女权利意识等都是向学生传递文化观念的出发点。

三结束语

多元文化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能进一步促进人类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 需要能懂得彼此文化背景的人才, 从而使文化交流更加顺畅。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教师需要重视文化教学, 促进学生综合英语能力的发展。将中学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融合起来,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S.Hornby.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第8版) (赵翠莲、邹晓玲等译)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4

[2]〔美〕Larry A.Samovar、Richard E.Porter、Edwin R.McDaniel著.跨文化交际 (第七版) (董晓波编译)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3]杨建道.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文化教学[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6) :120~122

[4]郑惠敏.无声语言——身势语[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113~115

文化教学 篇8

[摘要]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必须要融入文化教学。中日两国的文化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性。文章针对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通过分析比较中日文化的差异,指出大学日语教学必须加强文化差异意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文化 中日文化差异 大学日语文化教学

[作者简介]张怀云(1980- ),女,海南东方人,九江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日语教学与研究。(江西 九江332005)张秀清(1973- ),女,海南东方人,琼州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语教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海南 五指山 5722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102-02

语言和文化紧密相关。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决定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这种“社会性”说明语言系统不可能是一种存在于真空、独立发展、自生自灭的系统。人们的言语形式无时不受存在于语言之外的社会要素的制约。而文化社会学家认为,文化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人类社会都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语言只是构成文化系统的要素之一。因此,任何语言教学都必须要与文化教学联系起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学习语言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其语言文化的过程,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以至于许多人认为中国人与日本人同文同种,但实际上,由于两国之间各自受到地理环境、社会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国的文化是“貌合神离”的。因此,在大学日语教学的同时,必须要意识到中日文化的差异,要把文化差异融入日语的教学,这对于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日语教学的现状

大学日语教学以日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大学日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语言本领和良好的教养,提高其交际能力,即听、说、读、写和社会文化能力,使学生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和谐的交往。从课程要求可以看出,大学日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日本民族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但是长期以来,日语教学过分强调日语语法结构的分析,常常用替换练习来训练学生的语速和语调,有时还把这一方式运用到会话课当中,认为只要基本功扎实,口语流利,就能进行很好的语言交流,却忽视了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与掌握。这样有些学生所讲的日语,尽管在语法结构上无可挑剔,但却未能把自己想要说的话充分表达出来,有时甚至犯下了严重的语用错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日本文化和日本语言特点了解不够所致。有些日本人评价中国学生,日语句子说得很严谨,像教科书上一样完整,然而说不出感情、味道来。还有日本人反映,有些中国学生日语说得流利但不得体,对日本文化尤其日本人的语言心理了解不够,很难相处和交往。这些都说明我国日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语言结构,轻实际功能;重语言训练,轻文化传授。

二、中日文化差异

既然在大学日语教学中,中日文化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如果不了解中日文化的差异,即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日本人的话,或者按照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来了解中国人的话,就势必要引起一些误解。所以,必须要了解中日的文化差异。总的来说,中日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中日两国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可以说是大相径庭。中国人喜欢用坦率、自信的语言表达方式,崇尚“是就是,不是就是不是”的直接的表达方式。而日本人喜欢含蓄、暧昧的语言表达方式。日本人为了保持与他人的和睦关系,在日常交往中十分顾忌对方的心理,尽量避免因自己的语言不当而刺伤对方。比如说同是谦逊的表达,虽然两国人都认为谦逊是美德,但中国人在受到别人的赞美和表扬时,会实事求是地说“还可以吧!”“是吗,谢谢你的夸奖啊!”而日本人则会说“不不不,我做得并不好,我还需要继续努力。”日本人判断事物、表示态度时,很少明确说“是”或“不是”,而是喜欢用“可能”“大概”之类的模糊词语。他们之所以极力回避正面回答,是想给自己和对方留有回旋的余地。

2.行为方式的差异。若要发表对某一事物的看法,中国人习惯绝对的看法和说法,是非分明。而日本人的行为模式却与我们不同,他们一般不会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看法,而是含糊其辞、委婉地表达自己,让对方去揣摩他们的思想。比如说微笑,中日两国都喜欢微笑。中国人的微笑含义很简单,就是表示喜欢、赞赏等。而日本人的微笑理解起来就很困难,它可以表示赞同、反对、拒绝、克制、歉意、确认等。微笑成了日本人一个独特的现象,有时候妇女用微笑表示慌乱或难堪甚至是悲伤。如芥川龙之介有一篇名为《手巾》的小说,写的是有个叫长谷川谨造的人,有一天一位四十岁左右举止文雅的妇女来拜访他,报告曾受其关照的自己儿子的死讯。这位妇女在讲述自己儿子死讯时表情非常平静,嘴角甚至露着微笑。这对于中国人来说,实在难以理解。中国人有时不太理解日本人,同样的,日本人有时也对中国人的行为感到困惑,甚至对于同样的事情,中日两国人民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3.逻辑思维方式的差异。中日两国都擅长形象思维,但与属于大陆文化的中国相比,日本属于海洋文化。因此,即便是同一种事物,由于双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不同,对事物的定义或描述也会不同。如脚掌或脚趾上角质层增生而形成的小圆硬块,中国人形象地称之为“鸡眼”,因为中国内地以农牧文化为主,驯养家禽历史比较悠久;相反,日本是海洋文化,接触鱼较多,故称之为“鱼目”。再如,在比喻年长者经验丰富时,汉语中用的是农作物“生姜”,谓之“姜还是老的辣”,而日语中用的是乌龟的“龟壳”,谓之“の甲より年の功”。

三、中日文化差异对大学日语文化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的差异比较,我们可以看出中日文化差异不仅仅表现在表层的语言意义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更深层次中所蕴涵的社会心理文化的差异上。它反映了不同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也使我们得知在语言交流中,日本人注重随声附和,尽量掩饰个人的主张,尽可能避免与对方发生冲突,注意不给对方带来伤害等的语言表达特点。人们在与异文化的国家或人民的交往中,应相互理解,注意彼此学习,尊重对方的语言文化习惯,要有宽容的态度,在交流中培养与异文化、异民族和谐共存的意识和能力。要改变目前大学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重语言教学、轻文化教学的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更新教师教学理念,认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作为日语教学引领者的教师,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教授一门语言的同时也是在传授一种文化。教师不能只顾教授语言知识,比如教语音的只管教语音,教语法的只管教语法,而要从根本上更新教育观念,把教学指导思想从“以语言为本”向“以语言运用为本”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宗旨。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语言能力培养与文化能力培养是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对日语词语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深刻的了解,并能将教学内容中的中日文化特征从语言上、行为上、礼节习惯上加以对比,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点及其根源。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使用日语时能自觉地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遵循日本的文化习俗。

2.树立学生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文化不但有共性,也有个性,不同文化中必然存在差异。要使学生避免交际中文化带来的失误,能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得体,首先就要使学生树立起文化相对论的观点。所谓文化相对论,是指排除以本国文化为基准评价异国文化的态度,而肯定所有的文化都有其存在的价值的观点,也称为文化平等论。文化是平等的,对于异族文化应本着“横向”的观点来看待,而不是“纵向”的观点。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必须使学生树立这种正确的文化相对论,即中国的文化和日本的文化在本质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对于学生而言,文化上的共性较为容易掌握,而对于差异或个性往往缺乏了解,容易造成交际失误。在日语教学中更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不但对本国的文化有更加系统、深入的理解,而且对日本的文化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从整体上有一个理性的把握。

3.采取灵活多变的文化教学法,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目前,大学日语教学还是采取了传统的文化教学方法,即以文化传授法为主。其实,在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较早的欧美国家,这种方法遭到了广泛的质疑。因为传授法教学往往只停留在认知层面,难以让学生产生切身体验,所传授的文化知识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即“文化定型”,从而使学习者在真实的交际中无法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场面和对象。另外,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来看,语言与文化原本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将文化作为“知识”来传授实际上已经割裂了语言与文化的联系。同时,传授法教学没有摆脱“填鸭式”教学的弊端,不利于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所以,时至今日单一的文化传授教学法已不能满足日语文化的教学需要,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文化教学方法。比如提问法、旁白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法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和课件教学,让学生切实领略到日本人的交流方式,如手势语、体态语及各种不同表情等;让学生学会一些有用的表达方式,像如何到朋友家做客,怎样付小费,在什么情况下怎样说话才得体等。这样,学生才能在将来游刃有余地使用日语,不会因为文化障碍而影响与日本人的交流。

4.进行中日文化差异专题讲座,开设中日文化对比选修课。教师在课题教学中,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有意识地对日本的政治、经济、宗教、历史、文化、民俗等信息进行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克服文化障碍。如果学校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允许,可开设“语言与文化”“跨文化交际”“中日文化对比”等选修课,这样能够有效帮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学习相关文化知识,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也可以增强学校的跨文化交际的学术气氛。

总之,在大学日语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语言教学,更要进行文化教学。通过对中日两种文化进行比较、分析,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融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熟练利用日语进行交际、掌握语言机能、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洁.试论中日文化差异的根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23(Z1).

[2]黄晓娟.日本文化特性刍议——从另一个角度审视[J].学术交流,2004(4).

[3]金伊花.从中日文化差异角度看日语教学[J].科技信息,2007(26).

[4]李玉花.试论大学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5]曲洁,许晓乐.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学习[J].新闻爱好者,2007(3).

[6]徐灿.论中日文化差异与日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6).

上一篇:关于家规的七年级语文作文下一篇:幼儿园普通话体育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