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成为国际竟争的新赛场, 既为后发国家赶超跨越提供了战略机遇, 也将进一步加剧国际间的人才竞争[1]。为了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构筑先发优势, 在未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中占据战略制高点, 我国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农业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工科大学生的培养上, 要解决当前存在的短板, 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不断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对农业院校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进行研究,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农业院校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一) 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要

当前国家正在实施“乡村振兴”“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 需要大量的新型工科创新人才。必需对工科大学生加大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满足国家发展对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 保障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农业院校的工科人才关系着现代智能农业装备的发展, 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院校要加大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断探索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和渠道。

(二) 提高工科人才培养质量

2017年以来, 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 对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内涵。新工科建设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把握新工科人才的核心素养, 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法治意识和生态意识, 培养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 提升创新创业、跨学科交叉融合、自主终身学习、沟通协商能力和工程领导力[2]。新工科建设背景下, 对全国高校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培养工科大学生中鼓励以产业发展为导向, 从专业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 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三) 助力学生未来职业发展

随着全国各高校办学层次的提升和招生规模的扩大, 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 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对于工科大学生来说, 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 是实现自身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科技创新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当今时代科技的更迭和创新十分迅速, 创新创业精神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3]。当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 在工作岗位上就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有助于学生在工作中快速成长。

三、农业院校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

(一) 学生创新氛围不浓厚

农业院校与理工类院校对比, 在工科学院的数量、工科门类、工科专业数量都与理工科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农业院校的工科主要以农业装备研究为主, 相对理工科院校来说研究领域比较集中, 没有理工科院校研究的范围广。在农业院校里, 由于工科大学生比重不够高、学生对农业机械的认知存在偏差、学校宣传科技创新的形式单一, 工科大学生呈现培养创新能力的意识不够强、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不够高、参加创新实践的比例不够高、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宣传不够有效等问题。

(二) 创新教育课程不丰富

高校对大学生的实际培养过程中还是以专业学习为核心, 传授基本理论知识为主, 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关注度不够。在“双创”大背景下, 各个高校纷纷打造了一批创新创业课程, 但是这些课程中更偏向创业知识的普及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引导并不明显。结合具体产业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不多, 这也是创新教育课程里最缺乏的。另外在课堂上, 创新创业课程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相对传统, 缺乏创新,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

(三) 创新实践平台不完善

国内大部分农业院校长期仅有一个工学院, 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 才陆续建立了更多的工科院系, 这就导致了针对工科大学生的教学实践平台基础相对薄弱,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支撑不足。为了促进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近些年来部分理工类院校建设了场地充裕、设备齐全、管理规范的高水平大学生创新实验室, 农业院校针对工科大学生创建高水平实验室的数量不多,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合作也不够深入, 大多数是停留在参观实习的层面, 对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训练。

(四) 创新导师数量不充足

多数高校实行以科研成绩为主要评价机制的考核办法, 大部分教师的科研任务比较重,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指导学生创新实践上投入精力较少。另外由于激励措施不够有吸引力, 教师指导学生创新活动的热情不是很高, 愿意担任创新导师的数量不多。很多院校采用校内外聘任的形式来扩大导师数量, 由于不重视对指导老师的考核和激励, 真正投入精力去指导的教师数量较少, 只是数字上充实而实际上仍然短缺。另外一方面, 指导老师受自身研究方向、工作精力、个人专长的影响, 在指导学生的水平上参差不齐, 具有扎实学术功底和指导经验的专业化导师数量并不充足。

四、农业院校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路径

(一) 强化创新意识培养

农业院校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只有学生自身认识到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才会主动去学技能、重实践、敢创新。一是要强化科技创新的宣传, 高校应当有效借助网络宣传平台吸引学生参与科技创新, 宣传科技创新典型, 发挥模范引领作用营造良好氛围[5]。二是要创新意识培养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的授课不能只是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灌输, 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介绍具体产业的实际问题, 鼓励学生去了解和关注。三是要构建多层次科技竞赛体系, 工科学院要搭建好院—校—省—国家四个层次的科技竞赛活动, 让工科大学生在众多科技竞赛活动中强化创新意识。

(二) 优化创新教育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中, 课程设置是一个核心问题[6]。创新教育课程的数量、质量、形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院校要通过不断优化创新课程。一是要扩充创新教育课程数量, 在保障课程数量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系统化、链条化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创新教育课程要注重以产业发展为导向, 围绕产业的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来设计创新课程, 推动学生从以前专业学习转向学习整个产业。三是加快专创融合课程的建设, 当前工科大学生主要以专业学习为主, 建设一批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相融合的课程, 在专业学习中扩展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四是要增加线上课程, 线上课程能实现课程质量的标准化, 学生也可以打破时间和场地的束缚, 更好的学习创新知识。

(三) 升级创新实践平台

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需要实践平台, 要通过升级创新实践平台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快建设高水平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室, 通过升级设备, 扩大面积, 规范管理, 增加实验教师等方式来提升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水平, 改变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落后的现状。二是推动实验室的开放共享, 将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进行共享公用, 使学生能够利用到更多的仪器设备促进创新实践。三是深化校外实践基地的合作模式, 增强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上的合作, 借助校外实践基地接近技术、接近生产、接近市场的优势, 让工科大学生在校外实践平台上快速提升创新能力。

(四) 建设创新导师队伍

目前, 工科大学生培养过程中, 创新创业的师资建设队伍不完善, 师资建设不合理[7], 农业高校要多渠道完善师资队伍, 实现创新导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提升。一是要加大政策鼓励, 从教工的工作量考核、绩效考核、职称评审等方面加大力度。二是要加强对创新导师的培养力度, 通过开展师资培训、外出学习、交流研究等渠道, 让创新导师指导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也逐步提升。三是对创新导师进行考核聘任制, 根据聘期内工作成效的好坏进行续聘和解聘, 通过考核淘汰机制促进导师队伍质量的提升。四是树立创新导师典型, 对优秀的指导老师要进行宣传报道, 引导更多的老师来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

五、结语

在国家实施重大发展战略的背景下, 农业院校要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 不断推动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农业院校要积极应对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 发挥学校自身优势, 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投入, 在工科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教育课程优化、创新实践平台升级、创新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实现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摘要: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 迫切需要培养大批新兴工程科技人才。伴随着新工科的建设, 农业院校要进一步提升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高质量的工科创新人才满足国家发展需要。该研究分析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指出当前农业院校工科专业存在的学生创新氛围不浓厚、创新教育课程不丰富、创新实践平台不完善、创新导师数量不充足等问题, 提出强化创新意识培养、优化创新教育课程、升级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导师队伍等路径, 旨在为农林院校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农业院校,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参考文献

[1] 吴爱华, 侯永峰, 杨秋波, 等.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工科主动适应和引领新经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 (1) :1-9.

[2] 张大良.因时而动返本开新建设发展新工科——在工科优势高校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教学, 2017 (4) :4-9.

[3] 孙玉洁.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研究[J].高教学刊, 2016 (8) :6-7.

[4] 谢倩, 黄佳彦.高等农业院校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8 (15) :81-82.

[5] 刘克平.工科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意识培养[J].科技创业月刊, 2019 (3) :104-106.

[6] 张智勤.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 2018, 26 (28) :130-131.

[7] 彭建盛, 苏安, 韦庆进, 等.地方本科院校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 (22) :38-42.

上一篇: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患者心律失常的影响下一篇:浅谈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