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事迹

2024-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业科技创新事迹(推荐9篇)

农业科技创新事迹 篇1

(2012年2月)冠县农业局 相冠锋

一、基本情况

相冠锋,男,43岁,大学本科,农艺师。1992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植保系植物保护专业,并获学士学位。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立场坚定,旗帜鲜明,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紧密团结全站人员,狠抓工作落实,工作定则干,干则成,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服务,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在干部群众中具有较高的威信,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以来,20年如一日,认真履行职责,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的宗旨,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甘为农业奉献,业务素质高、服务“三农”意识强,先后多次受到省农业厅和市农委的表彰和奖励,2009年1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2009年12月被省农业厅评为“全省农产品质量认证优秀检查员”,2010年12月被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全省三品一标先进个人”,2011年5月被省农业厅、省环保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省统计局联合评为“全省污染源普查先进个人”,多次被聊城市农委评为先进工作者。获聊城市自然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科技论文12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佳绩。

二、2011年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开展农技推广指导服务

参加了冠县农业科技讲师团,通过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课、开展技术咨询、印发农技资料等形式,及时为农民群众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累计培训农民5千人次,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0项,解决生产问题20余个;开展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培训活动,在乡镇驻地举办有关小麦、玉米、花生高产培训会8场,在部分村庄举办现场培训会16场次,发表电视技术讲座2次,培训农民技术骨干1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3万份。

(二)开展农业“三品”认证及监管。1.积极组织农业“三品”认证

年初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业“三品”认证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和合作社积极申报。2011年共完成了4家企业(合作社)9个产品的绿色食品申报,全县已通过农业部认证有10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三品”认证面积达到21万亩,全县“三品”认证在全市排名由下游上升到前列。

2.搞好科技培训,提高农业“三品”生产水平

结合小麦、玉米高产创建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针对小麦、蔬菜及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进行培训,举办培训班15期 1360人次,带动示范户1万户。搞好无公害生产管理技术服务,指导农户按照标准生产,提高农业“三品”生产水平。

3.积极推进农业“三品”专项整治

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开展农业“三品”专项整治检查。2011年共检查农产品交易场所35个(次),检查各种农产品105批(次),检查农业“三品”生产加工企业19家(次),防范突发性重大农业“三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强化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提升了冠县农产品的品牌力度和质量水平。

4.认真做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

结合我县蔬菜发展实际,对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的入市蔬菜进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2011年共检测茄果类、豆类、瓜类、白菜类、根茎菜类、绿叶菜类等30余个品种412个样品,没有发现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同时配合省农业厅安排的4次蔬菜农药残留例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三)扎实做好黄顶菊疫情普查与防除工作

开展了黄顶菊疫情调查防控工作,深入乡村第一线,摸清黄顶菊发生地点、范围、面积以及其长势、密度等基本情况,组织各乡镇农技站长召开了3次专门会议,安排部署黄顶菊普查与防除工作。通过《冠农简报》、报纸、广播、电视和有关会议等广泛宣传黄顶菊危害,植株识别及防除技术,提高全民防范意识。同时对发生地的黄顶菊及时进行除治,我县原发生黄顶菊区域已全部拔除或喷药灭除,集中统一烧毁或深埋,严防黄顶菊进一步扩散蔓延,减少了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四)农村能源推广应用 1.努力实施户用沼气

积极开展宣传发动,规范项目管理,严格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建池质量,2011年我县承担的1250户省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正常使用。2011年全县新增沼气池5494户,新建了10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购买了沼气出料车和检测设备、维修工具,及时为附近沼气农户开展服务,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保证沼气池能长期正常使用。

2.大力推广“三沼”综合利用技术

推广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不仅有效提高了粮食和瓜果蔬菜的品质,而且还增加了农民收入。2011年示范推广“猪-沼-果”、“猪-沼-菜”及“四位一体”模式1000多处,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沼渣沼液利用+农产品种植”的循环农业模式15处,沼肥利用面积共计30万亩,对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工作

为促进我县农作物品种更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安排了玉米品种对比试验、小麦品种对比试验等试验项目。通过生产试验对比,筛选出适合我县土壤、气候条件的农作物新品种。经过试验对比,目前已选出综合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济麦

22、良星66和玉米品种郑单958等。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农业科技创新事迹 篇2

1 技术与成效

1.1 创新种植模式促进农业增效

按照科技创新模式、产业循环发展的要求, 推广轮作、间作、套作等技术, 示范推广了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稻田养螺 (甲鱼) 、稻药轮作、果药套种等多种农作制度, 年均推广稻田养鱼200hm2, 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1.2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

根据减少农业投入品、减轻农业污染的要求, 实行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和清洁化生产, 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 规范农业生产和使用农业投入品。丰城市年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340hm2, 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7314hm2的73%。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技术和水稻统防统治面积8000hm2, 推广应用生物、低毒、低残留农药;2015年化学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较常规减少20%左右, 病虫危害损失率下降5%以下。据调查, 水稻统防统治实施区全年平均用药防治3次, 667m2用药量 (有效成分) 为246g, 常规区全年平均防治5次, 农药用药量为320g;水稻统防区平均节约工资84.1元;统防统治区平均667m2水稻产量497kg, 比常规区增产9%;水稻统防统治实施区比常规区667m2节本增效124.5元。

1.3 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三品一标”认证

按照质量安全、环境生态的要求, 实行农产品安全、绿色生产。以提升品牌公信力为主题, 围绕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三品”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企业生产管理、产品认证和证后监管开展工作, 实行“三品一标” (一标指农产品地理标志) 认证。2015年, 丰城市通过无公害生产基地认证 (整体认证) 1160hm2, 通过“三品”认证的农产品5个, 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个、有机食品1个。开展“三上墙、两规范”, 即安全责任制度、内检员责任制度、质量安全承诺书要上墙, 生产记录、农资管理要规范。

1.4 做好畜禽粪便处理促进畜禽清洁养殖

为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加快推进“五水共治”, 不断优化生态环境, 根据丰城市委、市政府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 整治畜禽养殖污染, 按照畜禽养殖“减量化、规模化、生态化、无害化”的原则, 对全市范围内的所有畜禽养殖场进行整治。通过建设沼气池或格栅式厌氧沉淀池, 利用农田、园地、林地等就地和异地消纳畜禽排泄物等措施, 使沼液和污水进入氧化塘, 畜禽养殖场达到了雨污分流、干粪收集、固液分离等生产工艺标准, 逐步实现养殖场排泄物达标排放。

2 工作措施

2.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农业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导小组, 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工作的领导。

2.2 制定方案整治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 制定丰城市农业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 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农业治水目标、任务及措施, 有计划地开展农业水环境治理。

2.3 加大宣传力度, 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

认真总结和宣传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好做法、经验和好模式, 以生态循环项目建设为契机, 充分发挥生态循环示范项目辐射带动作用, 以点带面推动生态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

3 优化生态环境

通过农业水环境治理, 丰城市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优化, 农业生产逐步向标准化、生态化、减量化方向发展。但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畜禽养殖场、中小企业、农村居民生活污水和污染物乱排放, 农业废弃物乱丢弃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今后农业生产中, 应紧扣生态农业、美丽田园建设目标, 以治水倒逼农业转型升级, 以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生态养殖和种植业肥药双控减量为主抓手, 积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项目, 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 推行秸秆还田, 通过治水全力推进养殖污染全面治理, 化肥农药逐步减量, 着力形成产业布局生态、资源利用高效、生产全程清洁、环境持续优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新格局。

摘要:通过加强领导、制定规划, 积极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 实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与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畜禽生态养殖、种植业肥药双控减量等措施, 逐步形成了丰城农业生产生态、资源利用高效、环境持续优化的生态农业发展格局。

农业科技创新事迹 篇3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现代化

黨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为新时期农业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实现现代农业的一个重大要素,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如何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强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农业机械现代化水平,加大现代装备和现代物质投入,建立高效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是推进白城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结合实际,抓住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部,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农业科技优势不明显,产品加工程度低,农业产业化发展慢已成为影响白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虽然人均占有耕地、草原、水面等资源均位居我省前列,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白城农业的总产出和农民纯收入并没有取得相应的位次。针对这一实际,白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用农业科技创新的思路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发展思路,把发展农业产业作为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和方向性的大事来抓,农业科技创新在几年间取得了长足进展,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基地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多元利益联结体系逐步确立、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

2.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科学和现代化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现代手段管理农业,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农民的人均收入大大提高。近年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的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达到45%。全市每年要举办各种类型的农业技术培训班,培训40万左右人次,印发科技资料42万多份,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青年农民。白城市自实施农民“绿色证书”、“阳光工程”以来,全市共培训2万人左右,为农村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跨世纪青年农民,为当地农业科技的创新,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3.农业科技创新在科技示范基地的应用

白城市在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宣传科学思想、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和科技意识方面取得一定成绩,把提高农民科技、教育水平,增加科技含量作为增强农业素质的基础;把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的基础。白城市紧紧围绕发展效益农业这个中心,现已建成粮食科技示范基地、蔬菜科技示范基地、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林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各基地共引进农业新技术50多项,新品种150多个,直接经济收入8000多万元。白城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已成为白城市农业技术的孵化器、辐射源,成为农村新兴产业的生长点,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做出应有的贡献。

4.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事迹 篇4

他自参加工作以来,严格要求自已,勤奋工作,刻苦钻研,无私奉献,是我区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先进代表,在农技推广路上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光辉灿烂的篇章。他就是襄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区优秀共产党员、高级农艺师段xx。

段xx1970年出生于xx县,1994年毕业于xx农学院农学系茶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是区人事局从xx农学院引进的人才。

多年来,段xx一直注重开展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化肥、新生长调节剂等各种试验研究。从1996年至今,他试验筛选并已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作物良种有十几个,成功引进作物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十几项,特别是水稻“两优培九”一度成为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优质水稻工程的主导品种,对我区水稻产量的持续增长,稻米品质的跨档次提高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油杂二号”、“中油杂四号” 油菜成为我区实现油莱双低化的两个主要品种和当家品种。1996年他参加试验组装的“旱育秧应用调制剂简化技术”,使原本繁琐复杂、技术性强、不易掌握的旱育秧技术变得简便易行,加快了我区旱育秧的推广应用步伐,并迅速成为了我区水稻育秧的主要方式。

近年来,襄州区作为科技兴农的主力军承担实施了许多重大科技推广项目,段xx总是战斗在生产第一线,先后参加和承担了全国农技中心安排的“南方玉米开发与推广”项目、省科委下达的“麦茬杂交中稻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项目、国家级“xx区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等十几个,仅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就争取国家资金300多万元,采集测试土样11000多个,完成肥效试验92个,研制12个肥料配方,发放施肥建议卡26万份,办示范样板38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73万亩次,推广配方肥50000吨,建成了标准化土肥化验室,摸清了我区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建立了我区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和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建成了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作物亩平增产%,亩平节肥公斤,亩平节本增收元,改变了农民盲目施肥观念,促进了土肥技术体系、土肥技术推广体系、肥料供应体系等“三大”体系建设,改善了耕地土壤质量,减轻了环境污染,开创了我区土肥事业新局面。

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换位思考,心系他人,段xx总是力所能及主动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去年省财政“籼改粳”专项开始向农业新型主体倾斜,段xx主动并不厌其烦帮助符合条件的农业公司、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们编写、修改项目申报材料,指导制定实施方案,成功为3家新型主体各争取了20-30万元的财政专项补贴资金。今年的5月16日,周六,张家集镇邵棚村家庭农场主邵同义给他打电话说自己的水稻制种亲本种子泡坏了,100多亩水田无秧可插,希望他帮忙联系买一些秧苗。他马上向我区几个育秧工厂联系,虽然找到了秧苗,但他认为每亩秧苗需要近300元的成本让邵同义无利可赚,他于是反复推荐其应用省工节本的水稻旱直播技术,并保证自己做全程技术指导,为邵同义节省了3万多元成本。这两年区农技中心不断增长的工作任务与技术力量青黄不接的矛盾日显突出,大中专学生留不住,现有年轻人大多不是专业出身。段xx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他克服种种困难,承担别人几倍的工作量,一人担当粮油站、土肥站两个业务科室的负责人,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年轻人制定学习计划,训练动手能力,从理论讲解到田间操作,从调查方法到材料编写,不遗余力指导,毫无保留传授。

他身先士卒,带头争先创优。参加工作二十一年来,除了他父母去世时请了几天假外,他年年全勤。这几年,他工作琐事多,为了不误事,每天七点半左右他就在办公室,提前上班一个小时,拟好当天的工作计划安排,准备好需要回报的工作或下乡要带的东西,趁没人打扰时赶紧写写文字材料,每天做到工作有条不紊,及时高效。他十分珍惜早上这段时间,头脑清醒、思路清晰,工作效率能提高好几倍。他常对身边人说:“我是你们的老大哥,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工作生活中,凡要求大家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大家不能做的,他自己首先坚决不做,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事事为大家做出表率。正因为他坚持严以律己、大胆管理、从严治站,才带出了一支业务过硬、热情高效的土肥技术队伍,才做出了让上级领导和同志们满意的骄人成绩。长期以来,段xx十分注意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强化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以此作为搞好自身建设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刻苦钻研,学无止境,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充实提高自己,以扎实的业务知识服务于“三农”工作。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公道正派,胸襟广阔,谦虚谨慎,团结友善。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淡泊名利,从不争功逐利,从不损公肥私,一切凭着党性和良知做事,凡事做到问心无愧。平时团结同志,服从领导,大局观念强,乐于助人,心胸宽广,善于接受他人意见,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总是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坚持原则,正大光明,不搞小动作,能顶住各种歪风邪气和腐朽思想的侵蚀,生活积极健康。

“敬岗爱业、吃苦耐劳、老实本分、不计回报”是领导和同事们对他的评价和肯定。他先后被授予“全省农民致富竞赛技术服务奖”、“南方玉米开发先进工作者”、“全省最美农技员”、“全市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全区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全区经济技术创新先进个人”、“xx区首届政府专项津贴”,xx区第二届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漫漫科技路,艰辛筑丰碑。段xx用他执著敬业,忘我奉献的精神,在科技兴农路上写满了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在xx大地上,塑造了一位优秀农技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查看更多:

社区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范文

公路局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邮政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通信公司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农村基层优秀党员先进事迹范文

车间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材料

公司优秀党员先进事迹

大学生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汇报

农业普查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5

农业普查作为重大的统计调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其工作任务繁重,工作要求严格,责任重大,李雪东同志作为遵化市农业普查办公室队伍的一名业务人员,对普查的意义认识到位,从始至终保持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肩负起了农业普查工作中的任务。

一、兢兢业业,勇于奉献

普查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普查工作的成败,为此,农业普查办公室的同志们加班加点的一起战斗在第一线。从一开始的调查摸底工作,到实际登记等重点阶段,刘丹同志与部门领导、业务骨干多次商讨方案,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步骤,每个工作阶段,多次下基层指导业务。经常是早来晚归,没有节假日,没有双休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整个普查阶段,一心扑在工作上,家里的事顾不上,孩子的学习管不了,但却练就了过硬的统计业务能力。

二、认真学习,努力钻研

在认真学习领会把握普查要求的基础上,研究培训方案,针对我县实际,制定培训讲义,开展培训。从普查员培训到划分普查区、绘制普查地图到调查摸底、入户登记,都按照“严”、“细”、“实”、“准”的要求检查指导工作。每个阶段 1

工作的关键时刻,作为业务人员都要深入乡镇、村基层工作现场,具体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为基层普查工作人员解疑释惑。

农业普查工作后期,汇总统计数据工作数据量大,表格枯燥,该同志认真对待每一张普查表,每一个普查指标,对需要提交的数据反复审核,将纸质表格、PDA数据、采集平台数据一一核对,纠正数据采集、录入时未发现的错误,确保了基层普查数据的真实可靠,高质量的完成了农业普查工作。

三、认真负责,注重实践

“实践出真知”,更要注重实践与调研,积极掌握第一手资料,该同志始终以严谨认真、踏实肯干的精神投入到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工作中。普查员有问题需要答复的,她会一遍又一遍地讲解,直到普查员学懂弄通为止。积极的配合上级领导研究解决各种问题,并及时的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做到数据的真实有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农业普查任务。

农业综合执法先进事迹2 篇6

近年来,在省农业厅的精心指导下,在市农业局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以党的十七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动力,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要求,以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核心,以树立“敬业为农、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廉洁高效”形象为目标,以公正执法和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重点,以农民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通过抓班子、抓学习、抓建设、抓制度、抓服务等措施的落实,积极创建“农民群众满意的农业站所”,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综合执法工作不断上台阶。2008年支队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单位,被省农业厅评为“创佳评差”最佳单位,被省农药检定所评为农药执法十佳单位;2009年我市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全省农业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示范市,支队被评为全省农业系统行风政风建设示范单位、全省文明行业建设示范单位;2007年—2009年连续三年被市农业局评为岗位责任制考评先进单位,“创佳评差”最佳单位,农民群众满意农业站所;支队办理的案卷曾多次被农业部、省农业厅评为优秀案卷。四年来,我们在探索中走出的“政府主导,整体推进,创新机制,规范建设”的农业综合执法之路,今年又被省农业厅誉为农业综合执法“宝鸡模式”。

支队积极开展和参与创建“农民群众满意的农业站所”活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班子、带队伍、促创建

班子建设是创建活动的保障。一是加强班子团结,发挥班子的组织协调作用。注重班子成员的团结协调建设,做到生活上相互关心、思想上相互交心、工作上团结一心,建立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真情实感。支队“一把手”能够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制原则,做到五个通气,即:重大问题多通气、决策问题先通气、改变决定重新通气、拿不准问题及时通气、思想不统一再三通气,从而减少了摩擦因素,保证了正确决策和实施。班子成员坚持分工负责和相互合作原则,既分工负责又有合作,以分工发挥长处,以合作取长补短,身先士卒,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支队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积极追求进取的良好氛围。二是制定《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年初,支队就制定下发了《创建农民群众满意的农业站所活动实施方案》,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落实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将创建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创佳评差”、业务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支队领导指出,在平时工作中要经常对照创建活动要求约束支队全体人员的行为;我们作为市农业局对外服务的窗口单位,即使不搞此项活动,也应该做到在执法过程中让农民群众满意,参加此项活动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三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中、省纪委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章程和省市纪委领导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效能建设制度,组织干部参加《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考试,合格率达到100%,坚持认真开好一年两次的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不断提高了领导班子的全局意识,服务意识,廉洁勤政意识,促进创建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二、抓学习、重教育、强素质

开展学习是创建活动的载体。我们将执法人员的学习培训始终作为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坚持每周集中学习,每月专题学习,半年检查学习成效。班子带头,注重教育,组织全体人员学政治、学业务、学法规、学道德,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三中、四、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发展观,中央“一号文件”,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宝鸡市创建农民群众满意的农业站所活动实施方案》和《中国纪检监察报》刊登的《创建赢得群众满意——宝鸡市创建人民群众满意的基层站所活动扫描》等材料。通过支队领导做辅导、科长谈学习体会,执法人员相互交流,不断增强全体执法人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二是加强法律知识培训。结合业务工作实际,深入学习各项涉农法律法规,同时着力加强行政处罚法、复议法、赔偿法等公共法律知识的学习培训,使全市98名体执法人员全部参训,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公正执法。三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以“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推动农业科学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为主题的创先争优活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和“抓班子、带队伍,创建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服务型廉洁型机关”的创建“五型”机关等各种活动。学习《公务礼仪标准培训》教程,严格执行农业部规范执法行为“六条禁令”,使执法人员牢固树立了“敬业为农,优质服务,文明执法,廉洁高效”的行业新风。

三、抓建设、强作风、树形象

单位建设是创建活动的基础。一是强化单位硬件建设。我们积极争取部、省项目支持,在全省农业综合执法示范市建设项目中,省农业厅为市支队配置了15万元的执法车辆,有力地保障了执法业务的强力推进。支队先后购置了15台电脑,做到人手一台,实现了自动化办公,配备了照相机、摄像机等执法取证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执法工作效率。二是整治环境卫生。坚持平时保洁和每周一次卫生集中大打除相结合,注重培养支队成员人人讲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的文明礼仪好习惯,使支队的工作环境干净整洁、服务环境优美舒适。三是提升创建工作内涵。认真开展“迎世博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三秦书月”活动和道德实践等活动。紧紧围绕生活礼仪、政务礼仪、社会礼仪、职业礼仪等,大力倡导文明礼仪之风、勤俭节约之风,培养全体干部工作讲文明用语、执法着统一服装、办案行规定程序,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在局党组组织的理论读书演讲比赛活动中支队赵艳萍同志取得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四是加强作风建设。结合年初的纪律作风整顿,以树立“为民、高效、清廉”形象为主题,广泛征求意见,接受群众监督;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及时予以落实。同时,根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组织全体人员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撰写新闻报道和调研报告60多篇,为《陕西农业新风网》上传和发表创建活动信息10余篇。

四、抓制度、优管理、促和谐

制度建设是创建活动的保证。一是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根据各项制度运行实践情况,支队今年对执法人员守则、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执法过错告诫制及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制度等20余项制度,进一步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使其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形成了用制度管人、按规范办事的工作机制。二是坚持政务公开。按照“严格依法、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要求,立足行业实际,在办公区和宝鸡农业执法网上公示支队工作职能、执法依据、办案程序、投诉举报案件处理程序、执法人员工作守则等,实行上班签到制。今年初,我们专门制作了牌匾,将支队全体执法人员的照片及主要职责,办案规程等在支队外墙公布。广泛接受农民群众和干部职工的监督,坚决杜绝办事不公、滥用职权、执法违法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三是强化执法监督。专门设立了执法监督岗,公开投诉电话,严格实行持证执法制度,热情接待群众投诉举报,及时查处,限期督办,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四年来,市县综合执法机构先后受理投诉举报案件300余起,协调补偿群众经济损失120多万元。到目前,支队没有一人因违法违纪受到刑事追究,党纪政纪处分,所办的案件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五、抓服务、促发展、见成效

优质服务是创建活动的落脚点。我们在坚持依法行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服务理念,开展全方位的农业执法服务,受到了农民群众的充分认可。一是加强普法宣传。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科技之春”、“法制宣传月”等活动。今年3月11日,配合省农业厅在扶风县顺利举办了陕西省第六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现场组织农资经销单位52家,展销农资品种200多个,100名农业专家进行宣传咨询,发送农业科技资料23万余份,有力地服务了春季农业生产。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在宝鸡日报、宝鸡农业信息网等新闻媒体上发表农业执法信息、大力宣传涉农法律法规、农资选购使用常识、维权知识和推介放心农资产品,受到了农民群众热烈欢迎。二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以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为载体,以禁限用农业投入品整治为重点,以案件查处为突破口,严格市场准入,规范经营主体;通过部门联合执法、市县联合交叉执法和对部分区域重点检查等活动,扎实开展农资打假和市场监管工作。据统计,今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690人次,查获涉案种子29680公斤、化肥26350公斤、农药840公斤、兽药690公斤、饲料1070公斤;农药抽样60份,兽药抽样50份,检查企业(门店)1235个次,立案查处违法违规行为70起,结案52起,挽回经济损失230万元。三是加强农资行业自律。坚持打假扶优并举,表彰诚信守法经营的企业和门店80家;引导经营门店建立健全《农资产品进货查验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商品台账等制度,实现农资产品可追溯管理。四是解决突出问题搞好服务。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公布农资打假投诉举报电话,坚持举报电话24小时开通,并在基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农技专家中聘请农资义务监督员376名,加大信访举报案件查处和核实力度,坚决查处各类假劣农资大要案件。4月初,在凤翔、扶风等县农资市场发现变造种子生产许可证武科二号玉米杂交种后,支队迅速反应,抓住线索,一查到底,先后在陈仓区、扶风县、凤翔县查处违法经营者4户,涉案的5000公斤武科二号玉米杂交种,全部予以退市,并对当事人进行了行政处罚,使其没有对我市农业生产造成危害。

农业科技创新事迹 篇7

1. 深刻认识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明确指出,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 是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 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近年来, 我国农业企业发展迅速, 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逐步成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力量。但从总体上看, 我国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科技资源和人才储备不足, 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能力不强, 与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通过政策引导、体制机制创新和项目支持等加快解决这些问题, 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农业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的迫切任务。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促进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引导企业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创新, 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 着力提升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地位

根据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 强化各类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分工协作, 整合农业科技资源, 建立协同创新机制, 推动产学研用、农科教企紧密结合。中央级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着重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地方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着重解决本区域农业产业技术需求, 开展应用研究;企业着重开展应用技术研发, 并尽快成为农业商业化育种, 农药、兽药、化肥等农业生产投入品, 农机装备, 渔船及渔业装备, 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主体。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或与优势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基础研究或应用研究。

3. 引导和支持企业主持或参与承担农业科技项目

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 鼓励有能力的企业自主设立课题开展农业应用研究, 支持企业参与或主持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 (农业) 科研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 对于产业化特征突出的重大科技项目, 可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支持企业参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及其地方创新团队、农业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和区域农业科技协作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企业积极开展农作物与动物新品种培育、绿色高效生物农药及植保技术、生物饲料、生物疫苗、生物肥料、生物土壤修复剂、精准农业等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产品创制;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动物疫病诊断试剂、农兽药残留快速诊断检测以及新型疫苗等研制与产业化;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大高效节能、资源高效利用农业产业模式的创新与推广;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 积极开展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与示范;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相关农业标准的制修订, 加速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

4. 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

合理配置现有资金、项目资源,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主建立高水平研发机构, 或与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高水平研发机构, 并作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审核、认定参考条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试验站、农作物育种创新基地等布局, 要兼顾有条件的企业作为建设或参与建设依托单位。加快培育和发展现代生物农业产业、农业信息技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积极推动骨干企业与优势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建立实质性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体。加大对中小微型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培育力度, 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能力。

5. 建立农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各级各类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要注重围绕企业和农产品生产消费需求, 加快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农业技术转移和科技人才交流, 开放共享农业科技资源。建立科企、校企合作技术研发公共平台, 国家支持建设的国家级、部级农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工程 (技术) 中心、检测 (检验) 中心、科研试验 (示范) 基地、种质资源库 (圃) 、农业数据库等科研设施与科技资源, 要建立面向企业的开放共享制度。国家支持的科研活动所获得的信息资料, 要在符合国家安全规定、明晰并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开。将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的基本情况, 纳入农业科技统计范围当中。

6. 促进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双向兼职和流动, 支持他们创新创业。加强兼职和流动人员人事管理、薪酬管理、股权激励等制度创新, 吸引创新资源向企业流动。调动农业科技人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办或领办企业的积极性, 鼓励、支持农业科技人员投资创办企业。加大对农业科技人员自带职务发明技术成果创业的激励力度, 提高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比例,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股权、期权激励和奖励等收益分配政策。放宽创办、领办企业的农业科技人员身份、职称管理等规定, 解决科技人员创业的后顾之忧。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涉农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 (工作) 站等。积极支持海外优秀农业技术创新团队回国创业。鼓励和引导农业大专院校毕业生到涉农企业就业创业。

7. 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农业技术服务

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种苗、防疫、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等技术服务, 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技术多元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鼓励企业与公益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合作, 培训农技人员, 开展技术服务。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 (协会) +农户”等合作模式, 推动企业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稳产增产等公益性农技服务。鼓励企业开展统一育秧插秧、智能化配肥和肥料统配统施、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病防控、机械化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生产关键环节的专业化、社会化技术服务。

8.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

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 以贴息、投资或无偿资助等方式, 重点支持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完善和促进落实企业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利用企业科技创新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其他科技计划 (项目) , 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在种业、农产品加工、农机装备、渔船及渔业装备等领域, 扶持一批科技领先型企业。重点扶持一批骨干种业企业, 推动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企业流动, 建立育繁推一体化的商业化育种新体系。

9. 提升对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水平

按照“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方针, 积极推进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发挥政府科技资源投入的辐射带动效应, 推进建立以知识产权为纽带的农业创新联盟。鼓励企业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 探索建立企业申请国外植物新品种权补贴制度, 加大企业申请国外涉农专利补贴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立农业知识产权展示交易平台, 降低技术交易成本, 加速知识产权向企业流转。加大植物新品种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行政执法力度, 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切实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农业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整合, 建设综合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为企业提供准确、及时的农业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农业科技创新的探索 篇8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创新体系;制约因素

一、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

(一)提高了粮食单产。种植任何粮食作物的时候,农民的主要目标都是想要尽可能的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粮食作物能够在抗病、抗逆方面的效率和品质都有所提高;将粮食作物的地方品种和品种间的杂交种植,以及重单作种植到间作套种等科学的栽培技术的改进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粮食作物单产的提高。

(二)结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从粮食作物结构来看,我国最近今年有这样一些调整:烟草、药材、油菜、:玉米、小杂粮这样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长,小麦、薯类等传统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继续缩减,养殖业不断发展,这些调整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

(三)降低了劳动强度。城市化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加深,向城市迁移的人口和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这种现象导致目前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减少,而且呈现劳力老龄化的趋势。如何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匮乏问题就需要利用到科学技术的创新。通过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轻简栽培方法和机械化规模生产将能有效的缓解劳动力问题,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四)提高了生活质量。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在缓解劳动力不足,增产增收的同时必然会增加农民的收入,而收入的增加则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当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就愿意选择更加优质的粮食品种。市场对于优质品种的粮食作物的需要也将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

二、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宏观管理体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1)体制和政策问题。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建设和发展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相对较晚,体制改革的科技和经济结合问题还处在搁浅的状态,很多农业科学技术创新问题不能得到管理体制的支持。(2)部门和环节相互之间不协调。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由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调控结合进行,但是双方要建立起协调的关系才能配合着把工作做好,而现实情况下,有的方面,政府的干涉明显多于市场的资源自我配置。

(二)创新主体方面制约因素分析。(1)政府公共研究部门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而政府公共农业机构的科研技术队伍的建设不完善,科技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整体不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机制不科学,人才激励机制不足以引进和留住人才。科技人才不足导致的科研力量薄弱是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2)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很多农业企业没有给与自身的技术创新方面以足够的关注,而很多的专门从事农业科技服务的中介机构所具备的力量又比较薄弱,所以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然跟不上发展的需要。(3)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业方面的科学技术的推广程度和农民的接受程度有关,而科学文化水平比较低的农民在理解和适应农业科技创新的时候需要较长的过程,这也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的阻碍因素之一。

(三)创新机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1)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尚不能适应创新要求。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需要有相应的科技投资作为物质基础,如果投资不到位以及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不健全则会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出现问题。投资不到位的原因除了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之外还有就是其投入结构不合理,政府或者很多企业在进行投入的时候没有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出现了投入的重复或者过于分散的情况。(2)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信息技术时代,知识和技术之间的的升级换代比较快,所以农业科研的发展需要各各方面知识、技术和信息的及时交换沟通。如果各个部门的科研协作不够,知识、技术、信息互动不畅,就会导致科研的低水平重复。所以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要强调健研究设施和基础数据的共享机制。(3)产学研互动的机制不完善。农业创新的出发点应该是市场的农业科技需求,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要从这样的市场需求出发进行有效的科技需求到科技成果之间的转换。(4)激励机制尚不健全。激励机制是鼓励科技人才进行不断创新的有效动力之一,激励机制完善将是激励农业科技人才进行创新,加快科学技术成果到农业生产应用的有效措施。而目前的这种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计划管理机制与模式不适应发展需要。

(四)创新环境和条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受到创新环境和条件方面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创新法制与政策环境不完善。也就是说农业科技创新相关的法律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很多需要政府给与的宏观调控,如公共科技资源的配置和管理相关的规则还不够健全,每个地域所需的宏观规划和专门指导等都不够到位;其次就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还不能满足当前不断发展的农业生产对科技基础条件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还是相对落后,很多科技资源共享困难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整体布局和统一的宏观管理,没有整体和宏观的布局就会导致农业科技投资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最后就是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不明显。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之中,政府的职能履行过程中出现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使得在科技资源在宏观配置过程中出现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难以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五)创新文化方面制约因素分析。创新文化方面对于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的阻碍也是不可忽视的:学术民主作风存在行政化倾向。行政化的等级的观念和标准不利于学术与科研的创新;各个部门的工作分割现象较为普遍,协作性差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主体间的真诚互动和沟通;制度缺陷导致急功近利现象的存在让自由向上的科技创新价值导向受到抑制;创新的公平性和创新性不足,由于没有健全的科研体制、风险共担机制、社会激励机制,科技人员的竞争动力和能力不强,这种环境是不利于激流勇进的创新精神培养的。

三、新形势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关键举措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构建创新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强化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技术储备研究?,立足于市场农业建设的需求,重点加速动植物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加强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撑能力。其次是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支持引领现代农业的关键技术,也就是说提升现代农业信息化水平,着力解决制约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推进循环农业发展;最后就是加大成果转化、农民增收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力度。发展循环型和节约型技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结语:现阶段,我国的建设目标应该是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大力进行制度建设,创新基础条件建设,促进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农业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发展,激励创新活动主体之间加强合作,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建伟.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0

农业致富带头人先进事迹 篇9

——农村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

XX,男,1953年6月出生,系XX 县牛城乡牛城村人,现为隆泰养殖合作社厂长。年近60岁的他,不服老、不服输,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敢为人先,抢抓时机,率先发展肉猪养殖产业,带领周围群众共同致富,俨然成为了滹沱河畔的农民致富领头雁。

一、敢为人先,成就非凡

2003年,在党的富民惠农政策引导下,XX 先是调查市场,而后看准时机,开始尝试生猪养殖业。一个占地5亩,基础母猪30头/年,总出产量母猪600头的小型养猪场就出现在了牛城大地上。万事开头难,起初的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信息不通畅,对社会主义市场缺乏了解,老董的养殖场在开头的1年内遭受了巨大的亏损。但当时将近50岁的XX 并不气馁,他自学电脑,浏览养殖信息,积极去河北农大学习技术,并经政府牵线,与河北农大建立基地指导帮扶关系,从此养殖场开始了科学养殖,科学管理的模式,步入了跨越式发展快轨道。几年之内,老董的小养殖场就成长为占地面积30亩,基础母猪480头、肥猪3650头的中型养殖场,年盈利达100万,可谓知天命之年再创人生辉煌。

二、创新思路,跨越发展

做大不是目的,做强才是追求。XX 并不满足现有的成就,他从设备、管理、技术、人才各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力争使企业上水平、上规模。一是改进技术引进设备。在厂区内建立消毒池、兽医室、配种室,并完善污粪处理设备、病死畜处理设备、清洗消毒设备,有效的防止了疫情、疫病的发生传播。二是扩大规模广招人才。扩建生产区1200平米,总建筑面积达6600平米;引进专门管理人员2名担任副厂长,大专以上技术人员4名,企业现在共有员工25名。三是打造现代化企业。合理选择畜舍地址,远离居民区,采用先进生产流程,不扰民,少污染,安全生产,成为我县里标准化养猪企业。

三、示范带动,共同富裕

XX 为人诚恳,做事厚道,很快建立了一批稳定生意伙伴,养殖场蒸蒸日上,老董的事业也越来越老大。家人劝他搬去石家庄住,XX 回绝说:“我是土生土长的XX 人,一个富了不算富,带动大家共同致富才行,走了怎么对得起乡亲们?”他开始为村民讲政策,讲市场,打消大家疑虑开阔大家视野,而后又手把手传授自己的先进技术,就这样一大批人脱离了仅仅靠土地吃饭的模式,开始了养殖创业道路。几年下来,养殖户们盖新房、买新车,日子越来越红火,说起老董,大家无不竖起大拇指夸赞。

四、豪情满怀,志在高远

上一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概述下一篇:流行病学问卷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