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精选8篇)
研究生披甲上阵何去何从
——华南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刘冬龙师兄访谈录
2011年,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2012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在我校隆重举行。自08年始,连同本届招聘会,我院与农信社携手已连续承办了四届大型招聘会。早晨七点,当笔者赶到现场时,来回穿梭的车辆布满了整个校道;笑脸盈盈的志愿者早已在道路两旁指引着来访者到达招聘现场;校门口的保安们也在紧张地忙碌着维持秩序,场面蔚为壮观。笔者注意到,学校足球场正中央指示牌上醒目标示着几个鲜红的大字“招聘对象:大专及大专以上本科毕业生”,现场更有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以及暨南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为了解研究生相比于本科生来普遍的就业心理和择业心态,笔者有幸采访到了华南农业大学在读研究生刘冬龙师兄,刘师兄欣然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并一一为我们讲述作为研究生的他的面试经历及心态。
蔡:刘师兄,你好。刘:你好。
蔡:请问师兄毕业于哪所高校?学的是什么专业呢? 刘:华南农业大学,我主修企业管理学专业。蔡:请问您的就业方向是?
刘: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营销方向。蔡:那么请问您的就业方向跟农信社有什么内在关联呢?之前是否参加过此类面试?
刘:农信社的服务主体是中小型企业与广大的农村,在观测市场动态进行宏观经济分析方面还是需要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的;农信社这几年在改革,在企业管理和人才管理模式的规划上也是需要相关人才的。之前我是以本科生的身份参加招聘会的。
蔡:那您认为,您作为本科生和作为研究生,面试的心态有何区别?您是抱着怎么样的心态参加本次招聘会的呢?
刘:其实当年面试的时候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优势,可保研之后发现也是如此,本科生相比于研究生来说仅仅是学历和工作分工不同,起点是一样的,都需要学习。
蔡:呵呵,看来师兄的面试心态很不错,嗯,学历不能代表将来,学习力才能代表将来。师兄对今天招聘会的整体感觉如何呢?
刘:感觉挺不错。首先,进门就有志愿者为我们引路,笑脸相迎,我们面试精神倍增;另一方面,各个路口和摊位都有门标指示,足球场设立了咨询点,服务很是周到。
蔡:那么师兄作为研究生,对于我们即将毕业的师弟师妹有何建议呢?
刘:首先目标要明确,一定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定位;接着就是要提前准备,要有一个长期规划;最后就是坚持,不管你能力多强,能坚持最重要。
蔡:师兄言简意赅,您的建议让人很受益匪浅。我想问师兄支持考研吗?对于考研之后机遇相对少了的观点师兄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刘:我个人是支持考研的,其实在考研之前就有人说大学学的东西都没用,但我经常反问的是你真正学好了吗?大学生和研究生锻炼的就是你大体框架的思维模式,提高你的系统整核能力。至于机遇相对较少,我想说的是机遇天天有,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考研不仅仅是考研究、学技能,更多的是磨练一种循序渐进、不急躁的心态。
蔡:嗯,不仅仅是学习,考研磨练更多的是学习心态和人生姿态。作为师兄,能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对师弟师妹们的寄语吗?
刘:希望每一位师弟师妹都能尽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我衷心祝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记者部:蔡镇填
关键词: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体系,保障
引言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 教育水平偏低, 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教育水平、培养能力取得了长足进展, 这直接关系着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质量与培养水平。为了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我们选择了吉林农业大学这所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实地研究个案。
吉林农业大学在多年的研究生教育实践中, 摸索出了一条坚持“质量第一”的教育原则, 遵循研究生群体教育的层次与规律, 统筹研究生所在学科、学院的业务管理与研究生学院的非业务管理, 实施两段式二级管理为培养特色, 创新教育观念, 挖掘教育的潜在资源, 创新培养模式, 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与细节, 打造科学规范的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并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现状
(一) 政府主导化是主要保障模式
我国当前是国家主办高等教育, 并由政府管理, 由国家通过中央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性质机构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价, 1990年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确立了国家行政机构对高等学校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外部监控管理机制。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是国家对高等学校实行监督的重要形式, 由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1]”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是国家政府及相关机构, 通过制定高等教育工作水平的评价指标来干预高等教育, 2002年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 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有组织的评估。”我国还在法规上确保了政府评估的主体地位。
(二) 初步建立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张, 建立相应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势在必行。许多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经历大规模扩张后, 在改革中日益关注起质量保障的问题。此后, 不少国家先后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我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 建立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历经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 1990年后, 已经初步形成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全国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研究生院长联席会等为代表的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社会中介机构。但目前这个保障体系的规范化、流程化还有待于提高与完善。[2]近年来, “教育质量”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词, 被视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在研究生教育规模需求不断扩大的基础上产生的, 是在研究生教育扩张的过程中逐渐被学者和教育主管部门认同的, 事关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课题。
二、地方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的突出问题
(一) 教育模式单一, 缺乏多元性特色
“师徒式”培养模式是目前具有普遍性的教育方式。地方农业院校受农科类专业的约束, 将这种单一的模式普适化, 这种模式具有适合培养研究人员的优点, 但也存在不足。即不利于研究生自我发展, 研究生向高层次发展的空间变窄, 研究生视自己的导师为唯一的老师, 导师组和研究团队的集体智慧的作用发挥不出来, 不利于研究生的成长, 开放性教育、团队教育的功能没有得到显现。同时, 受研究生培养的地域性所限, 农科类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少, 范围小, 理论滞后于生产实践, 研究生在本地就业的适应性还可以, 但到异地就业适应性弱。原因在于对其他地域的作物生产了解甚少, 多数只能停留在理论上或者表层上。主要原因在于实践基地固化于研究生所在学校周围, 学科及导师拓展能力小, 学习支持不够, 开放性不足。
(二) 导师队伍青黄不接, 指导能力差异较大
地方院校经过生源扩招的变革以后, 研究生生源的快速增长导致导师队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一方面大批的40年代、50年代出生的导师退休, 在70年代出生的导师成长增长出现结构性断层。导师队伍的数量远不能满足研究生生源数量急剧增长的需求, 另一方面, 随着高等教育市场化倾向的出现, 一些后起的发达地区学校利用待遇和利益的诱惑, 使部分院校的教师开始出现了非正常流动现象, 这也加剧了导师与研究生数量比失调的状况。
除了导师队伍青黄不接之外, 70年代的导师与他们的前辈相比, 在指导能力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他们虽然在新技术的应用能力上占有一定的优势, 但在教书育人的态度及严谨治学的精神方面还存在相当的差距。
(三) 培养硬件条件总体保障一般, 学科间差异大
研究生进行学习和开展科研活动的条件需求与现有资源配置失衡, 特别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原来的生均教育资源进一步被稀释。培养经费投入不足, 试验场所有限, 研究设备不足,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程度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导致部分实验、实践类课程无法开设, 存在着“说”实验的现象, 严重影响研究生实践技能的锻炼和提高。
三、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经验
(一) 分类培养, 确保质量
1. 区分目标, 分类培养。
根据研究生学科类别不同, 将研究生分为农科类、理工科类、人文社科类三个大类别, 根据类别再组织权威专家讨论制定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针对不同学位类型, 建立科学的分类培养标准和学位授予标准。
2. 改变教学模式。
根据农科类、理工科类、人文社科类三个大类别的不同培养目标确定不同的教学模式,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尝试按一级学科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 优化研究生课程体系, 突出课程的系统性、前沿性、实践性, 重视案例教学和实践育人的作用,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农科类研究生有定期田间作物生产及病害分析案例课, 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有定期的文献评述及导师指导书目汇报课, 理工类研究生有新进大型实验仪器现场调试安装使用课程, 瞄准前沿, 立足田野, 跟踪新仪器新设备,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3. 转变评价方法。
经过几年的实践积累, 逐步实现了研究生培养管理重心下移, 主要向学院、学科下移。明确导师责、权、利, 进一步突出各学院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主体地位, 引入研究生培养分流和淘汰机制, 加强和规范各个培养环节的监督检查, 强化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 对在培养过程中未达到学业要求的学生, 实行推迟毕业或予以淘汰, 从而保证了培养质量, 同时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警示作用。
4. 健全管理监督机制。
建立实施研究生指导教师负责制和培养质量责任追究制, 充分发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学术管理作用, 激励导师参与培养全过程管理, 全面推进教育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切实提高培养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要坚持全过程质量控制和严把答辩关的原则, 实行“严进严出”, 这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导师组、学科带头人、导师要切实负起责任来, 在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上扎扎实实抓好开题报告、中期检查、预答辩、论文盲审和答辩这五个环节。全过程监督, 不流于形式, 进一步强化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负责制。
5. 构建校、院两级齐抓共管的质量保障体系。
搭建“学校-学院-学科”管理平台, 形成校、院两级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模式, 建立一支高效、稳定的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同时, 构建校、院两级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研究生教育自评工作, 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平台, 全面实现研究生培养管理全过程的网络化、规范化、制度化。
(二) 明确导师责任, 注重制度建设
1. 明确导师“责、权、利”。
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负有直接责任, 导师享有招生权、分配权、资助权、论文审查权等权利, 特别是对未达到学业要求的研究生, 导师应有权终止指导或勒令其退学。导师是研究生学术诚信的主要责任人, 要规范研究生的学术行为, 培养研究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把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贯穿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校院两级督导组加强导师和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监督, 倡导学术诚信, 维护学术尊严, 对于学术诚信意识较差的导师, 要限制招生人数, 情节严重的取消导师资格, 将导师的品德修养、治学态度、诚信行为等纳入对导师考核的重要内容。
2. 建立健全导师遴选、培训、考核制度。
一是遴选制度。指导教师的遴选应严格从科研水平和培养学生质量两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彻底改变只上不下的导师终身制;二是培训制度。学校重视对导师的定期培训, 尤其是新遴选的青年导师, 加强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的力度, 不断提高导师队伍的创新素质和学术水平;三是考核制度。各高校应充分认识对导师业务水平进行定期考核的重要性, 建立考核制度, 引入竞争淘汰, 奖惩分明, 从而保证导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高质量。
四、地方农业院校建立研究生教育保障体系的应对措施
新时期, 各类高等院校竞相发展研究生教育, 形成明显的竞争态势,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也是如此, 面临着生源竞争、学科提升与师资队伍参差不齐等重要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地方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就必须积极面对挑战与困难, 集中有限资源, 提高广大师生的质量意识, 科学构建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努力推动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 实现研究生教育质量与数量的和谐统一, 这是新时期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 针对生源特点确立培养方法
地方农业院校有自己独特的生源特点, 本地生源多, 外地生源少, 区域生源多, 全国生源少, 生源分布不均衡。针对这样的生源特点, 在实际培养方法上就要注意本地文化与区域文化的特点, 这里的文化除了精神文化之外, 更应该注重物质文化、商品文化、农耕生产文化、管理文化等, 将地方性文化、区域性文化凸现出来。在教学内容上增加针对性的培养内涵, 在教学方法上增加有区域特色的时间性与实验性设计, 尊重农时, 顺势而为, 顺应自然地理条件, 培养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有所担当的农业人才, 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人才保障。
为此, 应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制定培养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和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开题等环节上严格把关, 力求严谨科学。
(二) 针对学科特色确立培养目标与评价体系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以及其他教育的生命, 没有质量的教育是徒劳的。地方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必须围绕学科特色建构培养目标, 按照社会需求建构评价体系。
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价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 包括生源质量、导师质量、教学质量、论文质量, 还有毕业生就业能力和社会声望等。研究生教育评估和质量保障体系要有自己的特色, 突出研究生教育的学科特点, 同时, 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解剖、导向和激励的作用, 评估的结果为过程培养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权威依据。评估可采用自我评估和依赖社会权威机构进行横向评估的方法, 根据所采取的评估方法, 应重点开展省内外、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比较分析, 提出符合实际的研究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三) 针对培养质量创新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质量上不去, 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培养方法落后, 培养模式陈旧, 因此, 针对不同地方院校的培养质量问题, 创新培养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面对新形势下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深度变革, 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更新教育观念, 创新培养模式, 树立以“研究生成长成才为本”的人本理念, 重新思索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研究生的培养属于精英教育范畴, 要“精耕细作”, 不能“粗放经营”;导师是保证培养质量的核心;研究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创新培养模式的原动力;教学督导、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是保障质量的先决条件;严谨、科学的质量控制程序, 是过程有保障、结果受约束、考核有目标的有机联动;量化研究生考核指标体系, 保证过程管理的科学有序是永恒的标准。
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来源于高素质的研究人才, 高素质的研究人才来源于高效率的培养机制。导师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让研究生有学术研究的激情, 无论是申请课题还是社会实践, 无论是实验设计还是研究思路, 导师都要给学生以极大的情感支持和成长环境, 这是必要的情感激励, 更是学术情趣的培养。从上课开始, 导师组就应该在课堂上、实验室里, 一贯坚持观察自然现象, 发现现象背后的问题, 主动去接近学术前沿问题, 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并持之以恒地去研究探索和发现。田间试验、学术论文都要围绕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开展, 形成入学到毕业都能统筹自己的学业和发展, 不遗余力。
(四) 针对学术不端实施惩防并举
国内外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实践表明, 提高研究生在校期间高质量的学位论文研究成果, 必须重视研究生的品德、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训练。由于近几年在研究生教育中经常出现学术不端和学术剽窃现象, 甚有愈演愈烈之势, 严重影响教育质量。作为教育管理者, 首先应在校园内营造尊重学术规范、争当学术道德楷模的氛围, 促进学生加强学术自律、恪守学术诚信、弘扬学术精神, 并结合本专业特色和实际适时开展丰富多彩主题教育活动。同时,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努力营造制度环境。所以, 针对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采取惩防并举的措施, 是保障体系的底线, 不容忽视。
五、小结
地方农业院校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地方院校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强化教育质量内部保障机制, 有利于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总体质量, 积极建立自下而上的教育质量内部评价体系, 兼顾企业界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系统性开展质量自评与反思, 更有助于地方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香, 宋瑞风.浅析农业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J].广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8期:303-304.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大学生人格 培养 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他同时希望大学生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一、人格及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的总和。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从稚嫩走向成热的过渡阶段,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特征,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不健康人格表现
(一)消极懈怠、缺乏自信
走出高考的重压,部分大学生以为得到了“解放”,从此可以混日子,拿文凭。奋斗目标不明确,仍然有着“60分万岁”的思想。不再积极进取,同时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出现压力不能正确面对,甚至产生偏激行为。
(二)诚信缺失、个人主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与自私自利的享乐主义如洪水般泛滥,导致大学生道德出现滑坡。大学生不诚信行为主要有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就业违约等。同时,部分大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个人主义意识强烈,没有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环境适应不良
离开家长和班主任的监督和指导,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部分大学生对大学学习、人际关系、异性交往等方面出现问题。一部分大学生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孤独感。
三、大学生不健康人格形成原因分析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行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久而久之,就会成学他们的世界观。在市场经济观念的推动下,使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新观念、新思维的强烈冲击并发生巨大变化。
(二)理想信念不坚定
部分大学生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感觉不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在现实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空虚、幻想、被动,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出现茫茫然混日子的现象。
(三)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挫折承受能力较弱,思维方式不成熟。大学生习惯了中学时代的“填鸭式”教育,也习惯了从课本、教师的讲义中找答案,也习惯了地家长的依赖,使他们在面对新问题时们们措手不及。
四、大学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
(一)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充分利用大学资源,以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积极评价自我,同时接纳他人。引导大学生学会调节情绪,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帮助大学生增强良好的心理“免疫力”,克服生活中的挫折和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二)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等,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美丽的校园、富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建筑以及美的风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点并使他们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和升华精神。
(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通过参加文化节、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内在人文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大学生有了较高的精神境界,就有了规范自身行为的内驱力和自制力,依照特定的思想品质、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的示范作用引导自己提升人格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大学是教育人的场所,它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大学生的能力,而且要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健全的人格。大学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重视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研究,建设适合提升大学生健全人格素质的大学文化,是当前大学建设和发展中所要面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樊富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张静平.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J].西北医学教育,2005(3):204- 206.
[3]罗艳丽.浅谈大学文化与德育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4]徐显明.追寻大学之道[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5]徐辉,黎万和.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61.
[6]李鸿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生人格完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74.
[7]赵存生,林齐模.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的大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根据学校校历安排,2015年寒假共6周,现将寒假放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假期区间
学 生:2015年1月19日(星期一)~3月1日(星期日)
二、学生注册及新学期开始上课时间
不能及时返校的研究生请提前一周向导师、教务员老师(罗宁 王向莉)、辅导员老师(陈昕)请假!
1.注册时间:本科生、全日制研究生为2015年2月27日~28日,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为2015年3月7日。
2.本科生、全日制研究生新学期开始上课时间为2015年3月2日,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新学期开始上课时间为2015年3月7日。
三、学院假期通知
1.请研究生注意假期安全
(1)假期回家的同学注意将电器关闭,水龙头关闭,门窗锁好,大功率电器带回家,假期返校注意交通和人身安全。
(2)假期留校的学生注意防火、防盗、防诈骗。
假期就餐安排: 2月16日(阴历28)~2月23(初五)八天食堂免费就餐,请就餐同学携带学生证;
餐标:早餐5元;中、晚餐15元;除夕晚餐40元
假期开放食堂:中区饭堂 北一饭堂,大学城一饭堂
2.研究生奖助学金发放
(1)研究生助学金1、2月份已经发放 ;(2)时代地产奖学金1月15日已发放,雅居乐奖学金下学期可以到账。
3.优硕、竞赛等工作
(1)2015年全国研究生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鼓励我院学生参加该项赛事,请有兴趣的同学假期做好准备;
(2)优硕创新基金社会调研项目下学期中期考核(申请的同学做好相关准备);
下学期还有社会实践等项目可以申请,请有兴趣的同学假期做好准备。
4.假期社会实践项目
(1)学院鼓励假期回家的研究生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项目 ;
(2)请党员同志按照各支部通知做好寒假社会实践和寒假作业 ;
(3)全体研究生寒假社会实践建议项目: 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宣讲; 寒假社会调查问卷填写;
寻找全家福,拍摄全家福照片后@我校校团委(微信:scutyouth或华工青年)或华工研团委(微信:华工研团委)微信;
记录印象新感触(发现家乡新变化)拍摄相片后@我校校团委(微信:scutyouth或华工青年)或华工研团委(微信:华工研团委)微信;
读经典齐分享:读经典文学并记录感受与他人分享@我校校团委(微信:scutyouth或华工青年)或华工研团委(微信:华工研团委)微信;
以上项目希望大家至少选一项进行开展,开学后我们将在进行以上项目的研究生中评选出寒假实践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奖同学作品将在学院研究生网页上进行展示。
5.其他工作
2.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及客观必然性
3.农村社区建设如何体现农民主体地位?今年
4.城镇化与农村社区建设的关系
5.农村社区建设与中国城乡一体化道路去年
6.如何理解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
7.“草根民主”崛起的价值与限度?
8.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之间的关系?
9.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过程特点及经验总结?
10.党的“十八大”与新时期基层民主建设路径?
11.以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印度国大党等老牌执政党为例,分析它们一度失去政权的原因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2050名左右
从中国农业大学获悉,20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生招生规模约2050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1300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750人。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内容突出宽口径和实践性特征,在相应学科领域内,各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下同)原则上一年级执行同样的课程计划。入校一年后,经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部分学生可转入硕博连读生培养,进入博士阶段学习;达到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者,按招生类别获得相应的硕士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关键词:转型期,教学研究型,科研团队,建设
随着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越来越多的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转型过程中, 在高校工作以本科教学为主导保持不变的前提下, 科研工作的影响力逐渐增大, 这种影响力不仅体现在科研量的增多, 在较长过程中更反映在注重于其质的提高。因此, 如何在科研基础薄弱、科研资源缺乏的先天条件下与研究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共同参与竞争, 成为转型期教学研究型大学科研工作的重点。在长期实践中发现, 仅仅靠教师个体科研的总和很难实现量和质的突破, 需要借助科研团队的管理组织形式来解决资源整合和产出优化的问题。然而, 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的科研团队与世界优秀企业中的“经典团队”、甚至是研究型大学中的科研团队都不同。为了使其在特定的环境下依然能发挥“高效、创新”的功能, 有必要对其基本特征、组织形式、管理原则作进一步的探讨, 以实现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成功转型。
1 转型期构建科研团队的原因
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是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 广泛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趋势。按照《中国大学评价》大学分类标准, 教学研究型大学强调在本科教学工作基础上大力发展研究生教学, 并通过争取科研项目、积累科研成果提高科研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 以带动学科体系建设、人才队伍优化。其中, 成功转型须满足的相关指标有 (1) 科研经费年到位量应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 (2) 在国外及全国性刊物上年发表学术论文数不少于500篇; (3) 围绕特色学科形成学科群, 本科一级学科有效覆盖面在4个以上; (4) 每年授予10个以上的博士学位、200个以上的硕士学位; (5) 社会声誉通过国家级奖励成果、科学创新基地、国家级基础性科研项目、学科带头人实力、特色优势学科水平等综合评价。可以看出, 无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还是综合声誉评价都依托于科研, 科研成为高校转型的重要瓶颈。
教学型大学在转型过程中要实现科研突破存在三个方面的障碍:
第一, 本科教学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 繁重的教学量仍然是一线教师考核、晋升的重要指标, 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科研活动。
第二, 科研基础薄弱, 科研资源匮乏。长期以本科教学为主, 现有人才的学历水平、专业结构、实践经历以及专业实验设备等因素, 都使得教学型大学不具备大规模从事科研的基础条件。然而, 目前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往往横跨多个学科领域, 涉及理论创新、应用研究、实验开发多个环节, 预期指标设置的难度、应用性、推广性以及科研经费使用的合理性、有效性对课题负责人、甚至是承担单位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第三, 现行高校评价体系使社会资源更多地向研究型大学倾斜。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 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前期良好的科研信誉使其获得国家和社会充足的科研投入, 并创造出优质的科研成果。在这种情况下, 转型期大学要与研究型大学进行竞争, 其科研人员个体的力量很难得到保障。
在这样的现状下, 转型期大学要在短期内实现科研工作跨跃式发展, 除了加大自身硬件投入、拓展科研渠道外, 只是依靠教师个体科研量的累加根本无法实现, 尤其是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培育, 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提高效率、确保产出, 需要构建有统一目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协作的群体组织形式来实现, 这就是科研团队。
2 转型期科研团队的基本特征
近年来, 团队在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中得到广泛推广, 高校在赋予其相关科研活动特征的基础上, 组建了大批立足于科研项目的科研团队。与一般工作团队相比, 研究型大学中的科研团队具有如下特征: (1) 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共同研究目标; (2) 由不同年龄、研究经验、科学背景、研究水平的人员组成; (3) 成员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充分发扬学术民主; (4) 团队负责人具有较强的战略眼光和协调能力; (5) 团队能持续产生新成果, 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能力。这些特征被学术界普遍认同, 成为界定科研团队的关键标志。
然而, 根据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过程中的教学型大学的办学基础、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 所构建的“科研团队”不能完全照搬研究型大学的模式, 其基本特征、组织形式和管理原则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阶段性, 主要体现在:
第一, 它是科研活动与教学工作相结合的多功能型团队。
转型过程中, 为了尽快实现科研量的突破, 一线教师在原教学工作量的基础上, 还必须得完成一定的科研工作量, 并且根据职称及所在学科的不同, 指标量相应增加。但是, 由于教师个体在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方面的差异, 无法同时胜任这两方面的工作。通过组建团队, 可以变成员个体工作量为团队整体工作量, 借助积极的协同机制, 因人而宜地发挥个体优势, 通过合理的分工机制让合适的成员承担适量的科研、教学角色, 为教学与科研的平衡发展与相互促进提供了具体落脚点。
第二, 它是以具体科研工作指标的完成为阶段性目标的成长型团队。
科研量的积累是转型过程中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科研管理部门首先根据学校科研发展规划制定年度科研指标, 再按规模大小分配给二级学院。由于团队在构建初期, 成员一般来自同一学院, 因此二级学院又逐级将指标分配给团队或教师个体, 争取科研经费便成为团队的首要任务。为完成团队整体指标, 统筹规划的作用只能体现在量的分配上, 个体成员大量参与项目申报, 难免出现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稳定、明确的研究方向以及持续、高水平的科研产出只有通过长时间的磨和和积累才能形成。
第三, 它是以团队负责人为核心领导, 必须依靠学校支持、成员协调来形成团队精神的不稳定型团队。
基于科研指标量而形成的团队, 尚处在不规范、不成熟阶段, 由于团队形成多以自发为主、成员对团队的特征、目标认识不足, 无法正确定位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 所以必须充分发挥团队负责人的核心影响力, 使团队成员快速进入合作状态, 形成团队精神。
可以看出, 基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需要的科研团队, 要实现立竿见影的“持续高产和创新”是空话, 但是能通过团队的合作效应、集聚潜力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 是对在投入有限的情况下争取长期稳定产出的必然尝试和探索。因此, 可以将“转型期科研团队”定位为:是以促进教学、科研的共辅共赢为长远目标, 以科研指标的完成为抓手, 借助各类人才的相互弥补、相互依存、相互需求的合作关系, 在充分挖掘资源效力和激励杠杆的作用的基础上, 实现组织与个体有效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3 转型期科研团队的构建过程
科研团队的构建需要分别明确输入、过程、输出三个阶段的要素。其中, 输入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团队目标的确定、团队成员的选择和分工以及资源的集聚;过程阶段则通过建立集人员合作、资源调配、考核激励于一体的管理机制, 协调对外、内部矛盾, 为预定目标的实现扫除障碍;输出阶段是考察团队运行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 团队输出是指在一个目标考察周期结束时团队整体和成员个体的直接产出, 以及团队长远发展所需的可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积累情况。
对转型期科研团队来说, 在整个体系的构建过程中, 为奠定稳定、和谐、共同努力的基础, 在以上三个阶段中尤其需要把握其中三个关键环节:
第一, 在综合学校、团队、成员需求的基础上, 以二次分配的方式确立转型期科研团队的阶段性共同目标。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杰出团队的显著特征, 是具有共同的愿景与目标”。所谓共同目标, 是团队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合作契约, 必须是在综合团队的长远规划、成员的可贡献力 (个体素质) 、成员的个体需求的基础上形成。转型期科研团队在统筹学校或二级学院分配给成员的科研工作量的基础上, 结合团队的长远发展规划确定团队年度科研总经费指标 (高于或低于成员科研量的总和) , 根据他们各自拥有的个体素质以及个体发展需求的差异, 再重新分配给成员, 具体的形成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 需要考虑的“成员个体素质”包括个体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专业背景、教学和科研能力、实践水平以及所拥有的社会资源;考虑到目标分配的直接激励作用, “成员个体需求”主要是指个体的内部需求, 包括个体的预期经济收入、长期晋升计划 (职称、职务等) 、个体渴望得到的支持和被尊重程度以及其它阶段性的不确定因素;“团队长远发展规划”则取决于团队的使命和愿景, 体现在团队规模的扩大、研究领域的拓展、重大科研成果的形成、高水平科研人才的培育以及对学科、学校发展影响力的提高等方面。团队共同目标最后具体落实到成员个体所分配到的科研、教学等工作量上, 科研工作量通过纵横向科研经费到位、论文发表、专利授权、专著出版等形式体现, 而教学工作量则通过课时量、实践环节、指导毕业生论文数来体现。为了确保可量化性和可操作性, 团队共同目标通常是阶段性的, 并且必须在下一个考核周期 (1—2年) 前确定, 同时在团队成员间达成共识, 能实实在在地融入到团队成员的日常工作中。
第二, 建立“在保障团队成员基本业绩的基础上突出科研贡献量”的考核激励机制。
考核激励是在考察共同目标的实现情况的基础上, 对团队发展和个体需求进行满足、引导和强化的过程;是评价团队运行有效性、平衡成员利益和矛盾, 并在激发成员责任感和成就感的同时实现团队持续改进的重要措施;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个层面, 涉及团队整体和成员个体两种对象。转型期的科研团队中, 对团队的考核主要来自学校或二级学院, 是对团队成员汇总指标的考核;对团队成员的考核, 主要来自团队内部, 是考核团队共同目标分配到成员个体的那一部份。团队考核通过的情况下, 学校或二级学院如实量化业绩, 团队在此基础上保证每个成员的基本业绩 (津贴) , 而对于超标完成的工作量或个体, 则采用多劳多得的激励方式, 明显拉大贡献多与贡献少的业绩差距, 尤其是科研贡献量的差距。这样做可以在确保团队整体优势的基础上, 在保证每个成员基本利益的原则下, 充分发挥成员的个体特长, 在团队的整体学术实力和影响力实现的过程中, 完成个体经济利益、自我实现以及成就感和自毫感的满足。
第三, 为奠定转型期科研团队的稳定基础, 注重外部关系、内部矛盾的协调。
转型期的科研团队, 外部关系主要是指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二级学院的关系。这种关系, 不仅仅简单地靠科研指标的分配与完成来维系, 更重要的是, 发展初期的科研团队需要科研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支持。团队的形成普遍具有自发性, 其发展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盲目性和局限性, 但是科研管理部门作为学校科研规划的制定者和实施者, 也是学校科研资源的统一调配者, 通过它的引导, 可以结合学校学科分布优势和发展需要, 将团队的发展定位融合到学校的发展远景中, 这样的团队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生命周期才会持续和长久。因此, 团队负责人应该加强与科研管理部门的联系, 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和资源, 并根据学校建议和意见不断调整团队的定位和目标, 以保持团队动态稳定。
内部关系则包括成员与团队、成员与负责人、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关系三种, 内部矛盾则体现在个体需求与团队目标、个体需求与资源分配、科研指标与教学指标、短期目标与长远愿景等四个方面, 这些关系和矛盾的处理贯穿于团队构建和运作的方方面面, 是团队共同目标确定的前提, 是团队考核激励建立的基础, 是团队凝聚力、合作气氛、成员士气得以保证的关键, 因此, 必须通过团队负责人的公正协调、团队成员的平等沟通来解决。
科研团队的构建是对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过程中实现科研突破的尝试, 是对实现科研与教学共辅共赢的探索, 相信在长期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完善, 并通过学校科研管理部门、团队组织、成员个体的共同努力, 必能使其稳定成熟地高效创新, 以实现高校地成功转型。
参考文献
[1]武书连, 吕嘉, 郭石林.中国大学评价, 大学分类标准[O/L].http://edu.sina.com.cn/l/2002-05-21/24786.htm l.
[2]康旭东, 王前, 郭东明.科研团队建设的若干理论问题[J].科学学研究, 2005 (4) :222-226.
[3]姚裕群, 许晓青, 景立人.团队建设与管理[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6:20-21.
[4]李晓轩.我国青年科技将帅人才团队建设及学术交流现状研究[J].科研管理, 2002 (4) :120-127.
关键词:河北省;农业保险;农业生产;区域比较;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40.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1—0427—03
我国自2007年实行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保费收入稳步提高,2014年保费收入增加到325.7亿元,保障范围逐渐扩大,农作物承保覆盖面已达61.6%,保险金额突破16 600亿元,为3 500万受灾农户提供赔款214.6亿元。但是,我国农业保险仍处于粗放发展的阶段,农业保险补贴政策、费率水平、理赔金额等在各省份多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并没有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风险状况、农业生产水平、经济承载能力将农业保险政策加以细化,严重挫伤了风险水平较小地区农户的投保积极性,并引发了风险水平较高地区农户的逆向选择,因此,“一刀切”的经营模式将严重制约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农业保险区划已经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问题。
关于农业保险区划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已经作了多方面的尝试。有些学者是基于理论分析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研究,如庹国柱认为,不同地区农业风险水平、抵御风险能力差别很大,导致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农业风险的合理评估、费率区划是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张伟等认为,不同地理区域的农业风险和农民收入特征均表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政府应根据地域特征实施不同的补贴政策,保险公司也应该推出差异化的农业保险产品,以满足农民的风险保障需求。另外,还有部分学者基于实证的角度对农业保险区划问题进行研究。Diao等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小麦保险进行了风险区域划分,并提出发展区域小麦保险的对策建议。张欣等根据租值消散状况,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全国分为3类,并对各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郑苏晋等通过聚类分析法,将生猪主产区分为4类,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综上所述,以上学者关于农业保险区划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本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但是,关于农业保险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比较的研究文献仍较少,尤其是针对河北省的研究还并未发现。因此,本研究选取农业生产水平、人均资本、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人均化肥施用量、人力资本、农业风险水平、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等指標,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河北省11个市分成3类区域,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河北省不同区域之间农业保險促进农业生产效果的差异性,并提出了河北省农业保险区域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指标选取
(1)农业生产水平(Y)。农业生产水平用人均农林牧副渔业增加值来表示:y=(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中间投入)/农林牧副渔从业人数。与人均农业生产总值相比,该指标不仅能反映农业对全社会所作的贡献,而且能反映农业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可为改善农业生产提供依据。该指标是衡量农业生产水平的较好指标,其值越大,说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表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越低。(2)人均资本(K)。人均资本是反映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物质资本水平的指标。K值越大,说明该地区农业物质生产条件越好;反之则越差。在本研究中,K=农村居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农村人口数,理论上该指标与农民人均收入呈正相关。(3)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Area)。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是反映各地区农业生产自然禀赋的指标,也是影响人均农业产出的重要因素。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越大,该地区的农业自然禀赋就越高;农业产值越大,增加值也越高。Area=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农林牧副渔从业人数。(4)农业风险水平(Risk)。农业风险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自然灾害和人为风险,如旱灾、水灾、冰雹灾、病虫灾、偷盗、投毒等。农业风险水平是反映不同地区农业生产风险水平的指标,是农业保险经营区划的重要依据。另外,该指标是造成农业生产损失的重要因素,与农业生产水平呈负相关。本研究采用农业保险赔付率代表农业风险水平:Risk=农业保险赔付额/保费收入。(5)人均化肥施用量(Chem)。人均化肥施用量是反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指标,其值越大,说明农业生产对科技的利用水平越好;反之,说明对科技的利用水平越差。人均化肥施用量应该和农业生产水平呈正向关系,Chem=化肥施用量/农林牧副渔从业人数。(6)人力资本(H)。人力资本是代表农业生产者受教育程度的指标,也是农业生产和农业保险区划依据。人力资本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与农业生产水平应该呈正相关。本研究将人均受教育时间作为人力资本指标,把文盲和半文盲、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受教育年限分别定义为2、6、9、12、12、16年。以教育年限为权重,乘以抽查样本中各类文化水平的人数,得到受教育年限的加权和,再除以抽样总人数,即可得到人力资本指标值。(7)农业保险发展水平(Prem)。人均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是反映农业保险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农业保险区域划分的重要依据。其值越大,说明农业发展水平越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大,它与农业生产水平应该呈正相关,Prem=各市农业保险保费收入/农林牧副渔从业人数。
2区域划分
2.1数据来源与计算
本研究选取农业生产水平、人均资本、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人均化肥施用量、人力资本、农业风险水平、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这7个指标来对河北省11个市进行区域划分。各指标的原始数据来自2008—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河北省经济年鉴》《河北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保险年鉴》,按指标说明进行计算整理,得到历年的各指标数据,然后将各年份数据相加,取其算数平均值,将其作为聚类的输入数据。
nlc202309031611
2.2聚类过程与结果
本研究采用Q型系统聚类的分析方法,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聚类结果见表1。
由聚类结果可知,河北省11个市可分为3类。第1类为石家庄市、唐山市、沧州市、衡水市,该地区人均农林牧副渔业增加值、人均资本、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人均化肥施用量、人力资本水平在3类地区中均处于最高水平,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最高,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最好,农业生产者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也处于最高水平;另外,该地区农业风险平均水平居中,人均农业保险保费最高,说明农业保险在这一地区发展最好,可见其发展水平除了与农业风险水平有关之外,还与农业生产条件、农业人口文化素质有关。第2类为秦皇岛市、邯郸市、廊坊市、邢台市,这类地区人均农林牧副渔业增加值、人均资本、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人均化肥施用量、人力资本水平在3类地区中均处于中等水平,说明该地區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居中,农业生产者素质也处于中等水平;但是该地区农业风险水平最低,人均农业保险收入居中,说明该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一般,农业生产受农业风险的影响较小。第3类为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这类地区人均农林牧副渔业增加值、人均资本、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人均化肥施用量、人力资本水平在3类地区中均处于最低水平,表明该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物质基础条件在3个地区中最为落后;另外,该地区农业风险平均水平最高,人均农业保险保费收入最低,表明该地区农业生产受农业风险的影响最大,生产最不稳定,但是农业保险对其提供的保障水平最差,可见河北省农业保险资源分布还不尽合理。
3农业保险支持农业生产的实证研究
3.2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为了平滑数据,减少变量的波动性和可能出现的异方差,首先将2007—2013年问的各指标面板样本数据取自然对数。然后,为了避免虚假回归问题,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验证其平稳性。用Eviews8.0对各指标变量进行LLC检验和PP-Fisher检验,LLC检验的原假设为存在共同的单位根过程,PP-Fisher检验的原假设均为存在独立的单位根过程。表2检验结果表明,所有变量都不含有单位根,即为平稳变量。平稳的变量数据可以进一步进行面板模型回归分析。
3.3实证检验结果
为了比较分析河北省各地区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支持的效果,以农业生产水平lny为被解释变量,以人均资本lnK、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lnArea、人均化肥施用量lnChem、人力资本lnH.农业风险水平lnRisk、农业保险发展水平lnPrem、虚拟变量与人均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的乘积D1×lnPrem、D2×lnPrem等作为解释变量,实证结果见表3。
表3中第2列、第3列分别为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RE)、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FE)的实证结果。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反映个体效应的误差项ζi为随机分布,随机效应的优点是比固定效应节省了较多的自由度。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X2(P值)=0.046,拒绝了2种方法的估计结果无显著差异的原假设,随机效应的条件未得到满足,因此固定效应的估计结果优于随机效应,对各个变量系数及显著性的分析将按第2列的估计结果进行评价。
从固定效应的回归结果的各评价指标来看,F统计量为225.098,P=0.000,回归结果总体上具有很好的显著性;校正的R2為0.981,拟合度很好;D-W统计量为1.567,不存在自相关问题。从回归结果的参数来看,人均保费收入lnPrem的系数在1%置信度下显著为正,其值为0.092,2个虚拟变量与人均保费收入的乘积D1×lnPrem、D2×lnPrem的系数在分别在1.0%、5%置信度下显著为负,其值分别为-0.037、-0.051。表明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支持效果在3个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人均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这一变量在第1区的回归系数为0.092,在第2区的回归系数为0.092-0.037=0.055,在第3区的回归系数为0.092-0.037=0.041,即人均保费收入增加1百分点,1至3区的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增加0.092、0.055、0.041百分点,如表3第4至第5列所示。这表明,虽然各区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其对农业生产促进的边际效果在各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这是由于各区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别造成的,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越高,则分散农业风险、灾后补偿的功能就会越大,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另外,人均资本lnK、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lnArea、人均化肥施用量lnChem、人力资本lnH、农业风险水平lnRisk的回归系数也均显著,其值分别为0.339、0.595、0.688、6.694、-0.026,说明人均资本、人均农作物播种面积、人均化肥施用量、人力资本对农业生产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农业风险水平对农业生产具有负向影响。各变量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方向均与经济理论和上文指标选取部分的解释相一致,进一步说明了实证结果的合理性。
4结论与讨论
基于河北省各市的基本状况和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到如下2点结论。(1)第1类地区农业生产水平最高,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最好,农业生产者文化素质、技术水平也处于最高水平;农业风险平均水平居中,农业保险发展最好。第2类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条件,农业生产者文化素质处于中等水平;农业风险水平最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一般,农业生产受农业风险的影响较小。第3类地区农业生产水平、农业物质基础条件最为落后;农业生产者文化水平最低,农业风险平均水平最高,人均农业保险发展水平最低,农业生产受农业风险的影响最大,生产最不稳定。由此可见,河北省农业保险这一政策性保险制度过多地受到各地区经济、文化、物质基础的影响,并没有将农业保险资源按农业风险水平的高低进行合理配置,导致农业风险低的地区却配置了大量的农业保险资源,而最需要保障的农业风险较高的地区却配置了较低的农业保险资源,可见河北省农业保险资源分布还不尽合理。其次,根据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可知,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效果在3个区域均显示正向,但其影响的边际效果在各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是由于河北省农业保险资源长期实行“一刀切”的单一政策,并没有根据各地区的农业风险水平、对农业保险的需求特征进行合理配置造成的。
根据以上研究结论可以得到如下几点启示:(1)应实行区域化的农业保险保险制度。根据河北省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状况、农业风险水平、经济发展程度等进行区划经营,推行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相适应的农业保险制度,消除目前单一的农业保险政策所产生的低效率和公平性问题。(2)实行差异化的保障水平。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第1区域,可以考虑在政府提供补贴的基础上,根据投保人意愿提高保费缴纳水平,从而提高保障水平,满足不同农户的保障需求。对于经济较为落后的第3区域适合推行提供基本保障水平的农业保险品种。对于第2区域,其农业保险弹性居中,应参照第1、第3区域折中对待。(3)实行差异化的政府支持政策。由于各区农业风险状况、经济状况、购买能力等存在很大差别,政府应注重农业保险在全省的整体发展水平,应对购买能力较差、风险程度高的第3区域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保费补贴、或对保险公司提供更多优惠政策,以提高农户和保险公司的积极性。(4)实行差异化的保险品种。不同地区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品种存在巨大的差别,应根据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进行农业保险险种创新,满足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个性化需求,以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促进作用。
【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推荐阅读: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管理学真题10-28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12-26
江西农业大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报考须知10-22
生态农业下广西农业水利建设研究论文07-26
农业信息化研究11-29
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12-02
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