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体制建设研究——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

2023-0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高瞻远瞩, 细致入微, 建立全面、细致、系统的学生工作体系

1.1 学生管理体制建立与发展

1) 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目标、育人格局的建立。2006年底召开的第一次学生工作大会上, 学校明确了一个学生工作理念, 即坚持“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遵循规律、依法治校”的理念 (2011年在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基础建设实施意见中将其重新表述为“以学生为本, 全面发展、遵循规律、面向社会”) ;提出了建设一种模式, 即“教育为根本, 服务为核心, 管理为基础”的“ESM”工作模式;构建一种格局, 即“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大育人格局;提出了达到“五个形成”的工作目标和实施理想信念教育、优良校风学风创建、能力素质培养、基础文明修身、阳光关爱服务、思政工作进公寓等“六大工程”;并在学生工作理念、学生工作目标的指导下, 研究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的意见》《辅导员工作条例》《院系学生工作考评办法》《学生工作手册》, 以及三大学生能力素质提升方案等一整套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至此, 较全面地做好了学生工作的顶层设计。

2) 巩固学生工作理念和目标, 加强学校学风建设。2009, 作为重庆科技学院深入贯彻和执行第一次学生工作大会精神要求的第三个年度, 在这一年的年底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学生工作大会。本次大会进一步深入巩固了第一次学生大会所确立的学生工作目标及学生工作理念, 提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 转变观念, 巩固深化学生工作的理念和模式, 并在实践当中进一步丰富、完善;进一步遵循教育规律, 强化学生工作在教育、服务、管理能力建设, 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进一步求真务实, 不断扩大在学风建设、“三全育人”等方面的成果。在学风建设方面, 学校提出了“围绕人才培养中心、把握学风建设主线”的主题, 提出了“巩固深化, 形成能力, 扩大成果”阶段性工作目标任务。并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学校学风建设三年规划》等规章, 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学生工作的内涵。

3) 注重学生素质教育, 全面开展学生工作。打造应用型本科院校目标的提出要求我们的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时时刻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为重, 为此, 在学生工作方面, 我们特别注重学生工作的全面性, 深入开展各项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活动, 积极指导学生的创业就业工作。为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打造文化校园。我们在学生工作中坚持以着力打造重科特质的大学文化为引领, 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发挥好文化育人的功能。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逐步凝练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 “厚德、博学、砺志、笃行”的校训、“求是、奋进、卓越”的学风和“引领人生、创造未来”的校风, 以及“阳光、自信、包容、进取”的大学生形象标准, “创业、创新、创优”的重科精神等, 形成了重庆科技学院系统的观念形态文化和核心价值理念。

结合学校学生校园文化建设, 在学生工作方面, 逐渐形成了“三节两系列”学生活动品牌, 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心和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等三大中心, 为学生工作的深入开展搭建平台。在发挥好三大平台的基础上, 学校又于2009年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与创新教育中心、大学生公务员考试培训中心、大学生体验外语培训中心和大学生艺术教育中心等四大平台, 形成了学生工作教育、服务、管理的七大平台, 并逐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最有力的证明就是企业和社会的检验。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我们的学生工作在文化建设之上又提出了加强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2010年6月, 学校组织召开了“就业促进——变化中的新机遇”主题论坛活动。全面、系统总结、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 明确了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并在后期的工作中逐步建立创新学校就业工作理念、模式, 明确了学生就业工作的任务。提出了就业促进、就业服务、就业管理工作体系的构想;提出了实施“依托行业、立足重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就业市场发展战略;明确了“就业促进市场化、就业服务专业化、就业管理流程化”的就业工作职能;确定了“就业率高、社会满意、基地稳固、市场扩大”的就业工作目标。明确了贴近市场,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任务。即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就业渠道建设、就业政策建设、就业能力建设、就业指导平台建设、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就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就业工作条件队伍建设、就业工作规范流程建设等九大建设任务。结合学生就业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 学校研究出台了《加强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就业工作考评奖励办法》《就业市场建设办法》等, 进一步创新了工作机制, 规范了就业管理。

2 科学有序的创新学生工作体系

2.1 管理制度良好运行, 效果喜人

创新并固化一系列学生工作理念, 全校上下逐步转变了观念、形成了共识, 站在大育人的高度全面设计、考量学生工作逐步深入人心。学生工作基本实现了“有为有位”, 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宽松的学生工作环境基本形成。三全育人工作, 包括教学与学生工作互动机制的建立、机关后勤等部门管理服务育人功能的发挥、引入社会力量开放式的育人机制的建立等逐步得到彰显。既强调依法治校、从严治教, 更注重人文关怀的宽严并济的学生工作形象得到较充分的体现。围绕学风建设主线, 形成了切实有效、富有创新的学生工作模式。主要体现在:坚持以教育为根本, 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人文精神教育、科学精神教育、文明养成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五大主题教育”;坚持以服务为核心, 实施生涯规划工程、素质培养工程、能力提升工程、阳光关爱工程、四进公寓工程等“五大服务工程”;坚持以管理为基础, 建立了教学管理互动机制、师生团队指导机制、学风建设督导机制、社会评价质量机制、创先争优激励机制等“五大工作机制”。在六年的实践与逐步改进之中, 学校已形成了一整套较完备的学生教育、服务、管理的规章制度, 学生工作规范有序, 学生教育与培养工作已逐步迈向高水平。

2.2 学生工作队伍基本建立, 为学校建设和发展提供人员保障

学生工作离不开学生工作队伍的努力与奉献, 在这些年的学生工作之中, 学校培养锻炼了一支充满活力、作风过硬、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学生工作队伍。这支队伍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培养, 数量、质量、能力和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 这支在艰苦环境砥砺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必将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中坚。

2.3 学生工作品牌的形成

在学生工作的实践过程中, 秉承“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遵循规律、依法治校”的工作理念, 逐步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学生工作品牌和亮点。如“三节两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在全市高校中均具有较大影响。

3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任重道远, 工作理念和目标需进一步巩固与创新

高起点设计, 系统规划, 明确方向以后, 关键是落实、落实、再落实, 尤其是从操作层面上沉下去加以思考, 脚踏实地去实现好, 否则再好的愿景和再好的思路都只是花瓶。学生工作系统中部分人有好大喜功、做表面文章的倾向, 学风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学生学风目前仍然暴露出学习动力不足、工程实践能力不高、违规违纪现象比较突出、不少学生沉迷网络、英语计算机整体过级率偏低等问题。这些现象表明, 学校的学风建设规划以及其他学生工作还未真正完全落到实处。学院制条件下学生工作的体制机制, 以及校院两级学生工作的责权利仍需进一步明晰。二级学院学生工作还未真正形成特色, 很多工作千篇一律, 创新性不够。

3.2 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性不高

在多数高校, 因为对学生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 严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少辅导员仅仅把当前岗位作为一个短暂的存身之处, 并未把学生管理工作当作终身岗位, 他们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同时也一直在为考研和改行做准备, 因此造成学生管理队伍的不稳定。同样的, 在重庆科技学院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由于该校的辅导员大多为年轻一代, 其成长机制的完善等仍需要高度关注。这是一个相对弱势群体, 但却是实实在在有理想抱负的群体, 是学校的希望和未来, 应尽可能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家庭等。为此, 学校逐步建立了专兼职辅导员体系, 近几年来逐步加大专职辅导员的比例, 让他们能够专心的做好学生工作, 并加大对其身心的关心程度, 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3.3 学生就业压力大, 学校特色未完全体现

我国过去基本是应试教育、灌输式教育, 三千年前孔夫子提出“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教育, 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搞专才教育、精英教育, 这些教学观念在当今仍然挥之不去。我们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 还是按照学科性引导这种评估标准, 引导大学校长在招生上为了创效益, 在学科建设上为了争名气, 很少有关注就业的问题。现在市场上人才的结构是白领过剩, 蓝领短缺, 缺乏技能型、应用性人才, 而学科型、科研型人才相对过剩。而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确是跳出了传统的大学教育理念, 但却未完全将学生的素质提升, 以至于学生就业质量整体不高, 学生就业竞争力优势还没有充分体现。

4 总结经验, 创新思路, 继续推进学生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4.1 巩固已有成果, 保质量, 稳中求进

前几年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和框架, 接下来的工作, 关键是如何坚持育人中心不动摇, 以狠抓学风为突破和抓手, 强化内涵建设, 按照打造品牌本科生的要求, 全方位推进育人工作, 提升育人质量, 打造学生工作品牌, 使学生工作体制进一步完善。全员参与, 全面审视学校的学风建设, 对照学风建设规划, 进一步统一思想、转变观念, 扎实有效推进。当前建议以学风建设为突破, 完善机制, 明确具体举措,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学生全面培养方面, 要着眼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在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 应更加重视精英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育, 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想方设法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牢固专业教育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包容精神。学生工作队伍方面, 需要更加关注辅导员的成长, “三专”队伍建设应有实质性的推动。积极培养青年辅导员学会干事、学会思考, 切实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家庭和成长。

4.2 结合学校第二战略期目标, 创新学生工作

学校第二战略发展期提出了“强本建硕、打造学科、合作开放、造就名师、文化建设”五大任务, 结合学校的重点任务以及时代特点, 学生工作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工作的理论创新, 进一步增强学生工作理念、思路的时代性、针对性, 继续重视和加强学生工作理论研究, 培育一批研究成果。深入推行强本工程, 品牌本科生打造, 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 完善保障体系建设, 在学生素质工作方面, 要着眼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在着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 应更加重视精英人才和创新人才的培育, 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想方设法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牢固专业教育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包容精神。提升产学研合作发展水平, 出高质量成果、实现多点开花;国际化合作交流水平, 实现学校办学上档升级;信息化水平, 实现学校发展和管理的革新;大学文化建设水平, 形成高层次的文化品牌和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体现高校办学的社会责任, 让我们的学生, 我们各方面的工作更好地融入社会、融入区域经济发展。

摘要: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根本, 学生工作在理论与制度创新、规范管理和运行、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通过学生日常管理、学生思想教育、学生实践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工作, 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生工作体系。但是, 学生工作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对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学生工作,工作体系,思路,创新

参考文献

[1] 谭博.浅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 (9) .

[2] 解世杰.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14) .

[3] 唐忠华.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17) .

[4] 王新智.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工作[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 (9) .

上一篇:情境教学法在酒店管理综合实务中的运用下一篇:小学三年级作文指导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