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节约型高校

2024-05-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建设节约型高校(精选9篇)

如何建设节约型高校 篇1

节约型社会是指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措施,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来讲,就更应该在节约上下功夫,俗话说:“不省不成家”,企业就是一个大家庭,只有这个“大家”发展了,我们各自的“小家”才会殷实,也就是印证了“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这句话。要建立节约型企业就必须提高认识。当前,有些人对节约在思想上存在误区,一是认为自己工作任务太多,没有精力去考虑,否则影响了工作的进程。实际上从价值的角度来讲是与之相悖的。比如我们拿一张冷轧钢板来说,如何下料剪切来确保边角废料的最少产生,以及我们又如何利用这些边角废料来剪切成产品的小件,这其中就大有文章可做;二是认为企业搞节约只是一种形式,喊喊口号,做做样子应付检查;三是把节约当成一阵作风,搞运动式,不能做到长期性,经常性。今天领导讲话或来检查,自己就做得相当好,没过几天就全丢脑后了。因此我们必须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真正从自己思想意识上引起重视,把节约当成一种职责,一种精神境界,一种追求。

建立节约型企业必须从我做起。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我们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兴衰成败与员工的素质和行为规范密不可分。无论你站在哪个岗位,都要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为企业献计出策,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原材料、水电、元器件、办公用品、低值易耗品以及非生产性成本管理等方面入手,从推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强节约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党员干部要贯彻落实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具体要求,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提高认识,率先垂范。

建立节约型必须务求实效。“节约”有两重意义,一是相对浪费而言的节约;二是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这种节约要求对现行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技术革新真正推动社会进步。两者要有机结合,不可片面理解,要注重在效果下功夫。就拿过去几年的布手套来说,原先的价格每双3元多,为达到节约的目的,将厂家的价格压缩到每双1元多。原先是生产紧张时10天用一双,压价后的手套是两三天用一双。在质量上来讲可以说是天壤之别,反面超出了原先用的数量,这也就失去了节约的真正意义。

如何建设节约型高校 篇2

关键词:节约型,高校,人才

近2 0年来, 我国经济增长了六倍, 而资源消耗却增长了几十倍。资源、能源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严重地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党的十七大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党章。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 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

1 创建节约型高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1 创建节约型高校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 已经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主要内容之一, 作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高等院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处于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承担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任务, 同时也应成为良好社会风尚的倡导地。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 在高校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 倡导祟尚节俭、合理消费、开源节流的理念, 对于充分利用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 构建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也是高等院校的一项社会责任。

1.2 创建节约型高校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层次不断提升。但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表现在: (1) 高校债务负担沉重。高校债务带来的问题, 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两会上的热点话题。我们来具体看一下高校负债情况:至2 0 0 3年末, 1 8所高校债务总额72.75亿元, 比2002年末增长45%, 其中基本建设形成的债务占8 2%;《2 0 0 7年中国教育蓝皮书》披露, 到2006年底, 全国高校贷款规模在4500亿元到5000亿元。高校的负债是伴随着扩招产生的。因为扩招和保证教育质量, 高校必须要在短期内投入大量的资金, 用于教学、办公、后勤用房建设, 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购置, 高水平师资的引进和培养以及师资队伍待遇的提高等。高校纷纷负债筹资以寻求发展。由于沉重的财务负担, 不少地方高校在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等方面资金捉襟见肘。过重的债务负担,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业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2) 管理问题己成为当前高校建设和发展的一个瓶颈, 如管理意识滞后、管理效率低、成本意识淡薄等, 导致部分高校专业开设成本过高、盲目扩张校园、资源管理不科学、办事效率低下等。

面对严峻的财政形势和学校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应从保持自身发展的高度看待节约问题, 树立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思想。一方面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对学校的投入, 另一方面大力强化节约意识, 并落实到每个师生员工的日常工作学习中。

1.3 创建节约型高校是切实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良好行为品质的需要

近年来, 大学生高消费呈升温之势。“一月五百贫困户, 千儿八百才够用, 两三干元能扮酷, 四千五千真大户”, 从这个当前某些高校流行的顺口溜中不难看如今一些大学生的消费确实高的有点“离谱”。与高消费相联系, 大学生日常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 主要表现在用餐、用水、用电以及公共物品的使用保护等方面。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也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时期。通过构建节约型校园,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不仅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更有利养成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培养勤俭持家的优良品质, 使其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正是我们培养能够适应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最需要的理念。

2 创建节约型高校的对策

2.1 营造良好氛围

高校要借助全国上下正在掀起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风潮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充分发挥校园网、校报、广播、宣传栏、电子屏等宣传媒体的作用, 大力宣传两型理念, 增强广大师生“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意识, 营造建设两型学校的良好氛围。

2.2 建立工作机制

把建设节约型校园与解放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机结合起来, 与师德建设和及职业道德建设、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第二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目标、管理措施和考核评比办法。加强对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并形成长效机制。结合教学和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才有利于降低教育教学成本和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2.3 讲究工作实效

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校园, 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要进一步发挥网络功能, 使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工作实施网上办公, 推进无纸化办公, 努力做到节约用纸、用电;严格控制邮电费、交通费、接待费、差旅费、办公费等非教学性开支, 加强对基建项目、各种维修项目的过程管理, 重视对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等各环节的资金管理:严格学校水电、医疗费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岗位的资金管理。切实提高投资效益, 使有限的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2.4 资源整合共享

出台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 充分发挥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引导和帮助进行有效的教育资源整合, 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资源利用价值和经营效益的最大化。打破边界, 优化配置, 优势互补, 提高效率, 实现学校资源的开放和共享。要做好学校各种现有存量资产的整合和盘活工作。学校要充分发挥产、学、研的综合效用, 开发利用好有形无形的潜在资源。真正做好整合和盘活各类存量资产工作, 提升办学效益和效率。学校房产资源是现有各类存量资产中最大的固定资产.要加强对房产的科学管理, 实行科研、教学和办公用房的管理改革, 以达到合理配置各单位、各部门的公用房, 调整闲置和使用效率低下的公用房产资源, 提高公共实验室开放性, 促进学校优质实验室资源的共享, 提高各类公用房产资源的有效使用率。坚持学校大宗物资、设备采购和维修工程公开招标和审批制度, 力求优质低价, 使学校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及时改造、淘汰耗能大、效率低的设备。

参考文献

[1]王宗强.关于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理性思考[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 2008 (3) .

[2]高文敏.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长效机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 (5) .

[3]李爱玲.论“两型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创新[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8 (3) .

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思路探究 篇3

关键词:高等院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思路探究

高校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不仅是学校自身的发展需求,还是高校应该承担起的社会责任。高校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注重发展和节约并重,综合考虑每一个影响因素,采用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来保证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机制,采取正确有效的管理措施,加快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建立高效、节约有序的高效课堂。

1.节约型校园的含义以及重要性

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指的是在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对于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下,本着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目的,创建成为一个具有浓厚的节约意识、注重资源的节约、校园环境优美、生活文明节俭、消费观念科学、公德风尚良好的良好校园。节约型校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相对于浪费来说的,即要求学生和教师注重对于资源的节约。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和学生要珍惜资源,尽量保证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第二,是建立节约型管理运行机制,即要求学校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利用,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借此提高学校对于资源的利用率,保证校园管理和服务的高效。第三,营造节约型校园氛围,弘扬节约文化,培养师生的节约意识,帮助师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师生热爱节约的良好习惯,为社会输入具有节约品质的高素质人才。在高效教学中,通过教育向学生灌输节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理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高校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对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用节约资源的消费理念引导学生消费方式的改变,从而逐步深入到社会中去,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同时,在校园广泛开展各种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活动,还可以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消费观念,有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关键因素,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除此之外,建设节约型校园还可以保障高校事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是高校获得长远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高校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随着办学规模的逐渐扩大,需要的资源更是急剧增多。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最大化,降低学校的运行成本,保障学校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发扬节约勤俭、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建设节约型校园,为高校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建设高校节约型校园的措施

2.1 树立严谨高效的办学观

在高校管理中,要本着科学发展的原则进行管理,避免浪费现象的产生。节约型校园的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而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的科学合理需要严谨高效的办学观来保证。在进行决策时,要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对于实施方案综合各方面进行评价、分析,要保证实施方案的节约原则的实现。同时,高校管理体系也要注重节约原则的实现,保证节约型校园的建设。对于管理者,要树立节约意识,在管理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成本效益意识,将学校的各种资源科学合理的加以运用,将节约和高效结合起来,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学校的管理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学校的管理者要转变行政观念,优化管理流程,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去,降低资源的消耗。建设节约型校园还可以注重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各个高校之间的资源互享,最大限度的将资源利用起来。

2.2 注重绿色教育,培养节约意识

建设节约型校园,高校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绿色教育,即把那些注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课程等有关环境的课程重视起来。在进行教学时,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推进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活动的进行。同时高校也要举办一些环保演讲以及环保知识竞赛之类的课外活动,让节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为建设节约型校园打下基础。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形成节约文化,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考评机制

对于学校的节约政策和规章制度,要制定并完善,为建设节约型校园提供理论依据,保证节约型校园的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和考评机制,将节约工作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建立高效的考评机制,形成科学的考评体系,增强节约意识。其次,还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引导全校师生自主培养节约意识。管理机制和考评机制的完善,可以加强学校各个阶层的节约意识,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基础。学校还要采取相应的奖励办法,肯定节约成绩,从而激励更多的人参与进高校节约型校园的建设中去。

2.4 注重技術的创新

技术创新可以为节约型校园建设提供动力,尤其是科学技术日趋发展的今天,技术创新已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关键。随着人们节约意识的增强和机制的日趋完善,技术创新就更显得重要了。技术创新要本着节约的原则,实现节约在生活中的体现,比如节水、节电、节能、提高效率的新技术。同时也要引入新设备、新工艺来建设节约型校园;学校方面也要充分调动学校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全校师生一起建设节约型校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节约型校园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3.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在生活中的节约将会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在建设和日常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拓宽自身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思路,提升自身节约型校园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致远.引领校园建设力促高校节约——本刊独家专访《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主要编写人谭洪卫教授[J].中国建设信息,2008,13:49-52.

[2]谭洪卫.管理节能、科技节能、行为节能——《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解读[J].建设科技,2008,15:22-25.

[3]胡建雄,唐吉红.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实践与展望——记湖南农业大学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措施[J].高校后勤研究,2010,01:112-113.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 篇4

1、要保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合理使用资源,保护自然环境,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持续的后劲和良好的条件。

2、要选择有利于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生产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自愿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自愿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提出,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持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只要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既能激发百姓热情,又能让百姓切实受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几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努力推进资源节约。关键是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二是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关键是要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扭转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按照成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和产品生产设计,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良性循环。

第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设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用价格杠杆调节资源的利用。完善产权制度,明晰资源的产权,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的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

第二,实行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措施。完善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健全科学的节能减排指标考核体系,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堵塞能源资源浪费漏洞。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切实开展各项节能环保的执法检查。

第三,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鼓励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的开采和消耗环节,要注重提高综合回收和利用率;在废物和再生资源产生环节,既要强化污染预防和控制,又要注重分类收集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注重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起资源节约的技术支撑体系,发展循环经济。第四,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宣传节能减排观念,鼓励和引导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在全社会提倡绿色生产方式和文明消费,倡导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生产模式,大力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深入开展宣传,提高全民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系列宣传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介绍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形势,宣传国家有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以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推出一些资源节约先进典型,曝光一批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案例。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国情,增强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就是按照清洁生产要求,对能源及废物实行综合利用的过程。这一过程从根本上说,就是利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在这种经济方式看来,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没有真正的废弃物。

发展循环经济,要求人们必须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基本原则,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这从总体上说,就是要改变过去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三重三轻”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既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污染治理模式,还是一种新的促进经济发展、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一体化战略。

三是完善法规标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抓紧研究制定《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保护法》配套法规,以及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规,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重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组织修订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和重要污染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资源节约和环保专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督促企业和有关单位及时进行整改。

四是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资源消费结构,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当前,要把坚决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主要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盲目发展,限制和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设备(产品)。研究制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得第三产业,鼓励发展低能耗的高技术产业,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一批重点节能、节水、轻污染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如何建设节约型高校 篇5

1.高校节约型后勤的内涵

高校后勤是指为高校教学、科研等工 作提供运行保障,为师生生活提供服务的 服务保障系统,主要包括水暖电运行保 障、饮食、公寓、修缮、绿化保洁、商 业、交通运输、幼儿教育、电信通讯、招 待所、校内职工住宅物业服务等。

建设高校节约型后勤,就是以节约资

源和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建立高校后勤 节约型的管理运行机制,提高管理和服务 工作的效率;构建后勤节约文化,参与培

养包括具有节约品行在内的高素质的合格

校 的专门人才。此中的“节约”有两重意思,一是节约资源,合理配置

利用资源,提高后勤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水平;二是用节约思想教育 学生,使学生养成节约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两者是

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不可分割,也不可偏废。

高校节约型后勤的建设,并不意味着降低后勤的保障服务能力,后

相反的是要进一步提升后勤的保障服务能力和质量,不断满足教学、科研发展和提高师生生活水平的需要。建设节约型后勤,不是要减少 教学、科研、办公和师生员工生活中各项资源的正常使用,而是要减

节韩少对资源的不正确使用所导致的浪费现象,如盥冼室长流水、宿舍教 荣室长明灯等,通过行之有效的节约使用资源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约贵

不仅要节约资源、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要用节约的思想、制度、行为影响、管理和教育学生,使学生树立

节约的意识,养成勤俭的习惯,成为符合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

人才。

2.节约型后勤是节约型高校的基础

高校后勤所涉及到的资源消费涵盖了高校资源消费种类的大多数,中

是高校资源供给保障和消耗的直接管理者;高校后勤的资源使用量大,的

节约的潜力也很大,且后勤还担负着为学校各单位节水、节能提供管

理和服务的职责。所以说,节约型后勤是节约型高校的基础。教育部于2006 年 1 月26 日印发了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通知,通知指出“建设节约型学校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位

节水、节材、节地等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加强资源的循环利

用。”同年 4 月12 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在关于建设节约型学校的实

用施意见中指出,后勤一要加强用水管理;二要加强用电管理;三要加 强食堂节约管理。并专门对后勤管理提出要求,指出“要加强节能管

高校后勤研究理论研究2009 年第 2 期

理基础工作,积极推进节能管理的科学化、标 准化、信息化进程,做好能源使用查测、分 析、统计工作,努力实现全方位计量和量化管 理,加强能源使用的成本核算,为各部门核定 科学合理的能源使用额度,实行定额包干,强 化完善落实节能责任制。各学校要加强对节能 设施设备的检查、维修和更新,查找和堵塞各 种节能漏洞,挖掘现有水电暖等设施设备使用 潜力,提高使用效率。”

从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建设节 约型学校的通知和实施意见中可以看出,节 水、节电、节材、节地、节粮是学校节约工作 的重点,而这些重点项目又都集中在后勤领 域。之所以把土地、水、电、气、油等作为重 点,是因为它们既是社会的生存资源,也是高 校的生存资源。也就是说,这些资源是任何其 他资源所无法替代的,若离开这些资源,高校 就无法存在下去。因此,要建立节约型高校,必须首先建立节约型后勤。

节约型后勤为节约型高校提供制度架构和 实践模式。节约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 文化、经济、技术和管理等多个领域,对个人 或一定的人群来说,涉及到心理、观念(思想 意识)、道德习惯,还涉及到利益关系等。因 此,解决节约问题必须运用综合的方法。而节 约型后勤的建设,不仅从结果上要实现节约资 源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解决节约问题上采用 的理念、原则、制度和操作方式方法对高校其 他部门实行节约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节约型后勤是节约型高 校的雏形,是高校节约工作的浓缩,并会成为 高校全面开展节约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促进 节约型高校的建设。

3.高校节约型后勤的重要作用 3.1 节约型后勤对学校资源节约工作的 影响

节约型后勤对学校资源节约工作的影响是

一个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展开能够促进高校 节约工作的开展。

一是直接带动后勤对其所管理的水、电、煤、气等资源的节约,其实现过程主要体现在 体系建构和日常节能工作当中。节约型后勤建 设就是要逐步建构完整的后勤资源节约制度体 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文化教育体系、监 控体系、人才体系。在日常工作中,后勤对其 他部门节水、节能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 和修缮服务,经常检查供水、供电设施设备的 运行情况,不仅要确保水电终端设备的完好,还要对管道和线路进行检查,通过做水、电的 动平衡测试,发现有无跑、冒、滴、漏的情 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把水、电的耗 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力争使水、电耗损 降到最低水平。同时,开发新能源,做好水资 源循环利用,提高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二是对校内其他部门更为广泛深入的开展 资源节约工作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高校内部 的显性和隐性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办公室长明 灯、长流水、电脑离人不关机、无人空调、文 件起草打印出来修改,改完再次打印,而且只 印单面;各个院系的计算机房、资料室、实验 室各自封闭使用,资源不能共享。在节约型后 勤建设过程中,后勤自身在人、财、物方面的 节约制度和运行机制,也包括思想宣传和文化 舆论氛围的营造,为校内各部门做好节约工作 提供直接的有益的借鉴和精神启迪,推动各部 门建立必要的节水、节能制度;进一步扩大节 水节能宣传的覆盖面,营造节约文化氛围,树 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新风尚,促 进师生员工树立节约意识,养成节约能源的良 好习惯;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多方面增加节能 投入;加强技术节能工作力度,适时采用先进 科学技术,淘汰落后工艺;扩大节能新产品的 测试、推广,及时采用性价比高的节能产品,并将节能产品与节能技术相结合,针对不同的

高校后勤研究理论研究2009 年第 2 期

情况采用不同的节能方式;强化节能管理,严 格运行成本核算,逐步推行节能责任制,奖优 罚劣等等。从而促进各部门更加广泛深入地开 展节约工作,抑制和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建立 健全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校内资源的优化集约 和充分利用。

3.2 节约型后勤对育人工作的独特作用

高校的使命就是育人,高校后勤作为学校 育人的一个环节,承担着育人的责任。在学生 节约思想品德的培养和节约行为习惯养成方 面,后勤发挥着更为直接的作用。

建设节约型后勤,会对学生的节约心理、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首先是后勤职工的行 为,对学生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其次,开展节 约宣传,后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张贴节约宣传 画、标语、提示标签等方式,营造节约的文化 氛围,使学生对节约问题引起注意,产生积极 的节约心理暗示,促进学生节约意识的形成。再次,强化节能管理。对学生节约方面的管理 也是一种教育,即把节约教育寓于节约制度的 执行,它既是思想引导性教育,更是行为养成 性教育。

后勤节约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建立,对学生 健康人格的形成将会产生有益的影响。当前,学生当中追求高档、超前消费、奢侈消费现象 有蔓延之势。而建设节约型后勤,通过节约的 思想导入、制度约束、文化舆论熏陶、不良行 为矫正和先进示范引领等,能够从一定程序上 抵制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以及追求 奢华、铺张浪费风气的蔓延,培养学生艰苦奋 斗、勤俭节约的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逐步形 成健康的人格,成为具有节约品行的德才兼备 的优秀人才。3.3 节约型后勤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 量和效益

节约型后勤建设能够通过节省资源,达到 节省经费的效果,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次

性投入较大的节水、节能建设项目,从近期来

看,投入是多点,但从长期来看,这些项目也

一定能够起到既节省资源,又节省经费的效

果。据对北京25 所高校调查显示,所有建立

中水处理站的高校在节水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

成效。

节约型后勤的建设对高校的社会效益影响

也十分显著。建设节约型后勤,最大限度的整

合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更好地满足高校发

展的新需要,是高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提高

到一个新层次的直观反映。更为重要的是通过

建设节约型后勤,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

出了贡献,与此同时,还有力地促进了节约型

高校的建设,为发挥高校作为科学研究、高层

次人才培养的基地的作用,为节约型社会建设

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支持起到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

3.4 节约型后勤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具有 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根本的利益 之所在,也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发展观。只有用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来思考和审视高校 的发展状况、问题与方向,才能把握高校发展 的大趋势,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是高校为经济和社会发

展提供智力、人才和开展社会服务能力的发

展。其要义就是这种能力的发展必须具有长远

性和持续性,不能间隔、停止或中断。可持续

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在高校发展的资源瓶颈越来越突出的情况 下,一味的靠争取更多的资源已不太现实,只 有依靠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才能 确保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节约型后勤 对于高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建设节约型高校 篇6

二、节约用电,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杜绝长明灯。工作或学习结束后请及时关掉相应电器的电源(如:电脑主机和显示器、饮水机等),晚自习结束之后做到人走灯灭;合理设置空调温度,办公室、会议室

等办公区域的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提倡空调每天少开一小时,尽量减少电梯使用。

三、减少一次性物品(如纸杯、筷子、塑料方便袋等)的使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四、节约粮食,“因量度食”,避免粮食的不必要浪费。

五、开展电脑、墨盒等各种办公学习用品的循环利用,延长报废周期,推动资源的再生;提倡双面用纸,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大力开展电子办公,减少纸张消耗。

六、生活节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倡合理消费、适度消费。不盲目攀比,不超前消费,不浪费粮食。

七、爱护图书,加快图书周期循环;充分利用图书馆、教室学习资源,杜绝无效占座。

八、除正规文件正规格式排版印刷,一般文件采用小四号字,缩小页边距。

九、各学生组织要加强活动的可行性研究,充分共享校园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勤俭节约的宣传者、组织者、示范者,大力宣传勤俭办事的先进典型。

十、我们将在适当位置安放建议箱,欢迎广大同学提供节约“金点子”,我们将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于提供好的建议被我们采纳的将给予奖励,在校网站上或宣传展板形式展出。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中华民族历来倡导节约,孔子把“俭”和“温良恭让”一同列为基本的道德准则。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今天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新的社会发展战略。大学生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仅有利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也有利于自己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厉行节约,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资源的习惯,摒弃畸形的高消费,积极参与建设节约型和谐校园的活动中。

学生工作部

学校团委

校学生会

如何建设节约型高校 篇7

节约型校园是指在学校办学及校园设施建设、运营管理中遵循科学发展观, 充分体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境保护建设及运营的管理思路和节约教育理念, 形成良好节约型校园文化的校园, 这是教育系统贯彻落实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举措。

1 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制约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 高等院校建设节约型校园存在诸多客观制约因素, 需因校制宜切实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取得一定效果。

1) 整体能耗大。

高等院校除学生宿舍超过补贴部分的电费由学生自付外, 其他楼宇的用电均由学校统一支付, 各类用水、气、暖、油等都由学校统一开支。耗能支出的能源类型多, 数额较大, 给学校造成了一定负担。

2) 浪费现象严重。

师生节约意识不强, 水龙头跑冒滴漏的现象时有发生; 不关闭照明灯、电脑、打印机等用电设备的现象较普遍; 学生浪费粮食、水资源的现象较多; 纸张等办公用品耗材浪费严重; 设备、家具等资产重复利用率较低, 使学校各类资源费用开支逐渐上涨。

3) 能源计量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 大部分高校的各类能耗都统一计入总表并由学校统一支付, 因无能源计量设施而无法了解各二级单位的具体使用情况, 既给监控各单位能源使用情况造成了不便, 又给节能的落实带来一定困难。

2 高等院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整体思路

高等院校节约型校园建设涉及范围较广, 不仅包括水、电等能源使用, 而且还包含办公用品、房屋、资金、劳务等资源使用, 因此建设节约型校园需要集制度、教育、措施为一体, 在宏观层面形成整体思路, 统筹规划, 从多维度开展工作。

1) 以制度建设为基础,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和完善节约规章制度, 提高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并在此基础上统筹规划, 形成集管理、财务、人事、教育、奖惩等一体的节约型校园建设长效机制, 切实保障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2) 以宣传教育为引导, 增强师生节约意识。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节约宣传和教育活动, 引导师生树立节约意识、形成节约风气、养成节约习惯, 推动节约理念深入人心, 营造节约和谐的校园氛围。

3) 以节能减排为主线, 提高学校资源利用率。

依据国家相关政策, 针对学校水电等资源使用状况和建筑使用情况, 采取有效节能措施, 开展各类节能项目, 减少资源浪费, 降低学校能源消耗和办学成本, 提高资源利用率。

3 高等院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的途径与形式

结合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实际状况, 依据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整体思路, 高校可通过以下具体途径和形式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

1) 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统一领导各项工作。

科学的组织机构是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高校应高度重视, 周密计划,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 成员应涉及学校党政工团等相关职能部门, 并下设节约型校园建设办公室, 统一协调各项工作, 最终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积极推动节约型校园建设的良好局面。

2) 完善相关制度建设, 形成节约良好机制。

学校资产能源管理部门应依据情况出台水电、办公用品、房产、设备家具等资源的管理制度, 加强规章制度约束, 提高资源利用率, 逐步降低和杜绝浪费现象; 人事部门应立足学校岗位、职工状况和未来发展规划, 力求改进并完善学校人事制度政策, 在提高办学效率的基础上维持或降低学校劳务支出, 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财务部门应加强财务制度建设, 进一步规范财务管理, 加强预算, 严格审批, 控制开支, 并树立资本运营意识, 加强投资管理, 完善增收节支奖励政策, 鼓励各部门依法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

3)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增强师生节约意识。

学校各级党、政、工、团部门和学生社团组织应制定周密的宣传教育计划, 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约宣传教育活动。教务处、研究生院可组织各院系把建设节约型校园教育纳入教学环节; 党委宣传部和网络中心可通过校报、宣传栏、广播台和校园网等媒体, 宣传先进单位节约经验、开展建设节约型校园主题征文活动、推广建设节约型校园有关政策。此外, 学校还应将节约教育纳入入学教育、日常教育和年终评优之中, 要求各院系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建设节约型院系”方案, 纳入院系工作整体计划, 从而使节约型校园建设与节约型院系建设融为一体。切实通过各类措施帮助师生纠正浪费行为, 树立节约观念, 积极参与节约型校园建设。

4) 加强水电资源管理, 节约水电运行成本。

高等院校应充分依靠科技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 首先, 实行水电远程计量和控制, 在每个房间安装水电表的基础上, 对二级单位水电用量进行指标化管理, 实施核定指标、节约奖励、超标收费的政策; 其次, 借助专业技术力量开展污水处理、雨水收集、中水利用一体化水处理工程, 将处理后的污水和雨水回用于校园绿化浇灌、冲厕、冲地等领域, 切实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再次, 更换所有非节能灯具, 实现全校照明节能化, 在提高照明度的基础上实现节电目标。

5) 优化房产资源管理, 推行资源有偿使用。

合理安排和优化房产资源是节约房产资源的有效途径。学校可对公有房屋资产进行分类管理, 对党政机关用房和院系用房实施核准定额、超标收费; 对成本独立核算单位的用房按照全部有偿使用的原则进行适当收费; 对学校公有住宅进行合理规划, 在满足校内用房需求的基础上按市场价出租闲置空房, 以盘活房屋资产、回笼资金。

6) 统筹规划专项维修, 避免项目重复投资。

专项维修项目是高校每年财务支出量很大的重要工作。为最大限度地避免重复投资, 学校专项维修应坚持多年度统一规划的原则, 将房屋修缮与学校基础设施改造相结合, 地面基础设施改造与新建楼宇相结合, 管网改造与地面改造相结合, 在促使项目有规划、有步骤进行的同时避免重复维修带来的资金浪费。

4 结语

高等院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艰巨任务, 同时因具有人员密集度高的特征也是各类资源能源消费的大户, 因此,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和重要内容。高等院校是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引导社会风气的重要阵地, 它可以将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理念, 节约节能的发明创造, 应用研究的核心技术, 集成在校园, 推广到社会。

如何建设节约型高校 篇8

关键词:高校服装设计教育;服装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提倡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的前提下,高校服装设计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需要高校、企业、政府三方的积极配合,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和循环再利用的关键技术与企业发展相结合,调整服装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装文化创意产业、加强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共建节约型社会。高校、企业和政府是合作的三个主体,资金、技术和最终产品是合作的三个基本要素。产学研合作模式是美国赫尔曼·施耐德教授1906年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提出,并在实践的合作教育中产生的,最成功的例子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硅谷模式,我国直到1995年11月的“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大会”召开后,才开始得到真正关注。

1 服装产业的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服装产业多年来走的是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用于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严重浪费,2012年仅上半年87家服装公司库存服装价值达732亿元,大量的产业资源被无效利用和浪费。《“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节能减排”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方向,是纺织服装产业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责任的重点,更是服装设计教育的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方向。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提出:“中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纤维资源的日益紧张,环境的制约、全球化的风险,这一切都迫使中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以降低物质消耗为主,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自主品牌发展、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和管理科学的转变方向调整,由粗放型的产业向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变。”1912年经济学家J·A·熊彼特最早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是企业家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循环性。而我国企业科研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企业研发人员占全国研发人员仅为25%,美国为80%。上世纪90年代,外贸出口的优惠政策使我国国营大型服装企业多以承接国外订单出口加工外贸服装为主,造成多年来我国服装企业设计力量薄弱,不积极主动开展技术研发活动,更缺少科研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能力。

2 高校要积极与服装产业紧密合作

2.1 高校产学研合作要鼓励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和市场经营实践

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更加深入服装企业内部了解产业升级和转型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更好的理论教学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培养服装产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服装设计教学要根据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服装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的规划,坚持生态美学的理论指导思想,从学校的自身师资与科研优势出发,调整课程结构,使学生能够参与到企业生产和市场经营实践中。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法国高级时装公会学校等很多国际服装院校,大多课程是设在工作室或实习车间里,学生对理论既能有深刻的理解,又锻炼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

2.2 依托高校的科研力量实现服装产业的科技创新

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和学生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成立科研工作室或设计工作室、或直接参与到服装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和经营中去,紧密围绕着地方服装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服装产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设备陈旧导致能耗高、碳排放高,造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工艺技术水平低、产品性能质量指数不达标,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纺织服装产品遭遇的反倾销调查、绿色技术壁垒和碳关税壁垒始终不断,服装产业亟需升级与转型。纺织行业每排放1吨废水,就能污染20吨水体,且污染物大多是难降解的染料、助剂和有毒有害的重金属、甲醛、卤化物等。2012年11月19日,环境保护部公布了新的《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将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与现在实行的1992年颁布的标准相比,新标准中各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均明显下调,并增加了总氮、总磷、可吸附有机卤素等指标。武汉纺织大学拥有“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9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在循环经济(特别是苎麻生态产业园)、水处理、纺织新型纤维材料、功能性面料、印染清洁生产、纺织服装数字化、新型纺织设备、服装数字化等方面的大批科研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

美国1963年和1968年分别通过了《职业教育法案》和《职业教育法修正案》,规定企业有法律义务向职业教育投资。在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对校企双方的经费投入和补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各级政府也要尽快完善现有的政策法律体系,出台法规,明确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企业、学校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制定相关的激励与惩罚措施,提高企业参与的热情。

2012年东华大学将与上海市、长宁区共同打造“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个聚集区将为上海产业转型,构建高端服装设计产业,进而将上海发展成为时尚之都、品牌之都。2012年北京服装设计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建的中关村科学城第四批签约项目,是集“创新人才培养、创意项目孵化、时尚创意企业聚集、国际国内时尚创意文化交流合作为一体”的创新产业园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唯一的服饰时尚设计产业项目。2013年晋江市人民政府与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纺织服装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建立校地合作关系,共同研究与审定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分析国际纺织鞋服行业态势,交流纺织鞋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对晋江市纺织鞋服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重点工程项目等提供决策咨询、评估、论证等服务;同时还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设立师资的专业进修、企业人才的短期培训、非全日制学历或学位教育、实训与联合培养基地。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管理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科研技术创新、思想教育宣传等手段,提倡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模式。因此我國政府更应大力贯彻落实政策,提供高校与企业良好的学科研发环境,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利用学校的师资优势、科研优势,切实的解决生产和营销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潘璠.低碳服装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2012(8).

[2] 刘胜利,彭赟乐.关于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产学研”模式的探讨[J].美术大观,2007(6).

建设节约型机关 篇9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为切实达到节能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区政府在机关事务管理局房产科增挂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明确办公室的职责,区级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结合自身实际指定专人负责。从而明确了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在全区公共机构节能中的监管和考核职能,有效避免了因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主管部门不明确、职责交叉而造成的公共机构节能责任难落实、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二、加大宣传,不断提高节能意识

2010年,成华区机关事务管理局节能办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和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等宣传活动,认真协调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社区开展经常性节能环保宣传。特别是在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者中,围绕“节能攻坚、全民行动”的活动主题,以《节约能源法》的宣传贯彻为主线,以节电、节水、节油等为重点,对今年的宣传周活动进行了总体部署,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一在区政府一办公区、二办公区、文化活动中心等醒目位置张贴公共机构节能宣传画。二是将6月17日定为“能源紧缺体验日”,开展了各单位停用一天空调、电梯五层以下停用等体验活动。三是指导各单位深入企业、工地宣传节能知识和国家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广泛开展“少开一次空调、少坐一次电梯、少开一天车、出门关灯、随手关水、节约用纸”等活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和机关干部职工的节能意识。

三、加强管理,狠抓节能降耗工作

为使能耗资源消耗统计信息准确,我局于2010年6月21日组织全区145个单位进行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工作集中培训。通过培训,建立完善了成华区能耗信息管理平台,区属各单位还指定专人负责能源消费分户、分类、分项计量统计,对能耗实行公示制度,发现用能浪

费现象及时进行纠正。今年以来,为创建节约型机关,首先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张纸、一升油的小事入手抓管理。一是加强节约用电管理。投入30多万元对一、二、三办公区照明进行节能灯具改造;对电梯运行模式按上级规定实行优化调整;对使用空调实行强制规定,夏季室温不得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开空调时不开窗户;对办公楼大厅、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照明电线进行分路式控制改造;对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要求减少待机消耗;淘汰能耗大、维修费用高的旧设备。二是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定期对供水管线进行检查维修,杜绝跑、冒、滴、漏现象;适当减少洗手盆、冲水马桶、小便斗、拖布池的水龙头出水量;做到勤开关水龙头,杜绝长流水;开水仅供饮用,不得用于洗涤等其他用途;绿地养护根据天气预报情况,科学、适时地进行喷灌,提高雨水利用率;机关各楼层的开水器在晚间不用时定时关闭。三是加强办公用品管理。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尽量在电子媒介上修改文稿,同时严格实行纸张双面使用制度。四是加强车辆节能管理。禁止公车私用,提倡公务活动合乘车辆;合理确定车辆使用年限,对环保不达标、油耗高的车辆及时报废或淘汰,有效地降低了行政运行成本。

上一篇:九年级化学专题汇总下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 三峡教案 北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