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影响下的牧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2022-12-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针对内蒙古牧区畜牧业和牧民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多项经济政策和措施。综观上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其基本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一是调整和明确牧区畜牧业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 调整资源配置制度, 提高市场化程度, 加强牧区畜牧业基础建设, 提高牧区畜牧业劳动生产率;二是协调、平衡牧区人、牲畜、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恢复或保持草原生态环境的功能;三是提高牧民的经济收入, 提高牧民的教育、文化、卫生条件, 以改善和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这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通过行政、经济和法律手段得以贯彻落实, 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与此同时, 随着各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和各种具体措施的贯彻落实, 牧民的生活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牧民的生活方式的物质内容发生了变化

在牧区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所涉及的物品范围广泛, 种类繁多, 既有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的自然物质, 又有人类生产活动的劳动产品, 既有牧民自己生产的产品, 又有其他生产者生产的产品, 既有生活资料, 又有生产资料。这些生产和生活物品构成牧民生活方式的物质内容。牧民根据自己所生存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选择和配置适合于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物品。它们所选择的物品一方面能够满足牧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另一方面, 这些物品和牧民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保持着一个平衡协调的关系。在自然地理环境或者社会环境变化较小时, 对牧区畜牧业经济和牧民的生产生活的影响不明显, 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内容会保持一个较稳定的状态。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 尤其是人口、经济、政策环境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时, 不仅牧民的传统畜牧业经济活动发生很大的变化, 而且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会出现很大的改变, 甚至会出现在较短的时期内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的情况。对这种因外部环境作用而产生的变化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牧民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内容的改变。

俗称“勒勒车”的牛车是草原牧民在传统畜牧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和运输工具之一。对于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形态下的牧民家庭来讲, 牛车属于牧民家庭必备的生产资料。制作牛车的所有原材料和配套设施设备均为生长在牧区的自然材质和经牧民自己加工制作而成的畜产品。过去, 内蒙古牧区各地牧民家庭的牛车拥有数量情况各不相同, 有的牧民每户家庭拥有六七辆用途互不相同的牛车, 而有的牧民一户拥有一辆牛车或者两三户家庭合用一辆牛车。一般情况下, 牧民家庭所拥有的生产生活物品多, 交通运输活动频繁, 所需要的牛车数量就会多, 如果生产生活物品量少, 则平时就不需要配备多辆牛车, 即使自己家里没有牛车, 临时借用其他家庭的牛车都能解决问题。牛车是以牛为牵引力的交通运输工具。所以, 在牧民家庭所拥有的牛群里必然会有一定数量的专门用于牵引牛车的牛, 这种牛必须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四岁以上的成年阉牛。经过近三十年的变化, 具有悠久历史的牛车现在已彻底退出了内蒙古牧区牧民的生产生活, 取而代之的是以燃油为动力的机动车。现代交通运输工具的进入, 调整牧民牲畜结构的政策要求, 牧民养殖牲畜趋向于专业化和牧业畜产品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等因素作用的结果, 牧民牛群里的成年阉牛数量急剧减少或已基本消失。同时, 随着牛车从牧民生产生活中消失, 与牛车相关的物质内容也必然失去其继续存在的基础和必要。

总之, 经过近三十年的牧区社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内蒙古牧区牧民生活方式的物质内容在衣、食、住、行、用、文、娱、礼、仪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有些内容甚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牧民的意识、观念和社会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条件下, 牧民在其生产生活中的相互关系或社会行为方式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种特有的行为方式由牧民的意识和观念决定, 而牧民的意识和观念会受到他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直接影响。当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没有变化或变化较小时, 牧民的意识和观念会保持得相对稳定, 当牧民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时, 牧民的意识和观念会主动或被动地发生相应的变化, 甚至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牧民之间的相互关系或社会行为方式也随之产生变化, 即牧民生活方式中的思想和精神内容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在内蒙古自治区牧区实施的草畜家庭承包责任制, 使得每户牧民家庭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畜牧业经济实体。牧区畜牧业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的明确, 牧民生产经营活动的自主化, 使得牧民对于其生产生活中的资产所有权利、经济利益的意识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当把原属于嘎查集体所有的草场的经营权、支配权和收益权以一定的期限发包给牧民家庭, 把集体所有的牲畜分配给牧民, 牧民把自己所分得的草场用网围栏围起, 在自己分得的牲畜身上打上明确其归属关系的标记时, 他们对产权和利益的意识和观念开始发生了变化。牧民之间、牧民家庭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以传统的道德观念为基础的交往方式逐渐淡化, 更多的是表现为建立在各自的经济利益基础上的交易行为。结果, 一方面牧民、牧民家庭之间原有的在一个经济组织内分工协作, 共同劳动状态下的较为紧密的相互关系方式被替代为一家一户独立经营状态下的疏远的相互关系方式。另一方面, 因草场和牲畜而引发的各种问题逐渐凸显, 并已成为牧区畜牧业社区的一个主要社会问题。

牧民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劳动分工情况的变化是牧区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一个明显的变化。在牧区传统畜牧业经济条件下, 牧民家庭成员之间存在较为明确的劳动分工。如果把牧民家庭居所设定为一个原点, 那么成年女性的劳动范围在原点的近距离范围之内, 所承担的主要工作内容为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婴幼儿童, 加工制作家庭所需的饮食产品和服饰产品, 负责绵羊、山羊、牛等能够在牧民家庭居所近距离范围内放牧的牲畜的管理以及家庭基本设施设备的管理。未成年子女在家庭居所周围协助成年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牧民家庭里的成年男性主要承担的是离原点的距离较远或者劳动强度大的工作, 具体内容主要有负责马、骆驼等活动空间距离远、具有野外生活习性的牲畜的管理, 在发生干旱或雪灾等自然灾害时把家庭拥有的牲畜安全转移到其他没有发生灾害的地方放牧, 采购和运输家庭所需物资, 为某一专门用途而挑选和训练骆驼、马、牛以及家庭生产和生活中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工作。但在诸如剪羊毛、打冬储饲草、草场之间的季节性迁移等一些生产活动方面家庭成员之间的劳动分工不是很明确。

在牧区实施草场承包制、根据草场承载能力限定牲畜数量和品种、舍饲圈养、生态移民等政策措施之后, 牧区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已失去其继续存在的基础条件, 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畜牧业和其他经济形式。与此同时, 牧民的职业选择也相应地出现了以下几种变化:一部分牧民在原地从事畜牧业生产, 一部分牧民搬迁到生态移民区从事畜牧业生产, 一部分牧民退出畜牧业生产, 转入城镇, 选择了第二、三产业或种植业, 另外还有一部分牧民选择了临时外出务工。当牧民从一种行业转入另一种行业时他们不再是牧民, 他们的职业、意识、观念等各个方面必然会改变。对于在牧区或在生态移民区继续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牧民来讲, 虽然他们的职业没有变化, 但他们的生产方式已发生了诸如生产活动空间收缩, 牲畜结构趋于单一, 牲畜周转频率加快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也使得牧民家庭原有的很多工作内容消失, 又添加了一些新的工作内容, 家庭成员之间原有的劳动分工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家庭成年男性的劳动范围、内容和成年女性的劳动范围、内容趋于一致, 老年人承担起了到城镇监护上学的子女的任务。结果, 人们对于牧民家庭成员的地位、作用的认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三、传统草原畜牧文化发生了变化

内蒙古牧区传统畜牧业经济是游牧方式的草原畜牧业经济。蒙古民族牧民是这一经济活动的主体。牧民在从事传统草原畜牧业生产活动过程中, 传承了人类认知和尊重自然规律, 自然环境、牲畜和人和谐共存、协调繁衍为核心理念的独具特色的草原畜牧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 牧民所传承的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方面反映着牧民在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条件下的生存方式, 另一方面则蕴含着草原畜牧文化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草原畜牧文化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

在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条件下的牧民是蒙古民族草原游牧文化的承载者。在他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和精神方面都有具有鲜明特征的草原游牧文化符号。当牧民的职业发生变化, 牧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中的物质内容、精神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发生变化时, 牧民所传承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必然会发生变化, 即形成文化的变迁。这种变化, 在牧区的年轻一代人的意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传统游牧经济条件下, 牧民家庭中的男孩子长到十几岁时, 就要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包括马具在内的加工制作日常生产生活用具和在野外放牧的基本技术和技能, 女孩子则在女性长辈的指导下学习和掌握操持家务、制作或加工生活产品、用具的基本技能。学习和掌握这一系列必要的生产和生活基本技能的过程, 一方面属于老一代牧民向年轻一代牧民传授知识和技能, 为他们的独立生活奠定基础的过程, 另一方面则是在通过言传身教有效地传承从祖辈那里延续下来的传统文化。现在, 这种纵向的文化传承关系变得很脆弱, 甚至在一些情况下已断裂。究其原因, 一方面, 随着牧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原有传统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很多物质和精神内容已经失去其存在的可能或必要。另一方面, 牧区年轻一代的人的生活方式、职业选择、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受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发生了不同于他们长辈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

在全面评价经济政策措施在调整和改变牧区传统草原畜牧业经济模式, 强化和提高新型草原畜牧业经济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方面的正面、积极的效果的同时, 准确、全面了解和分析牧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和随着这种变迁在传统草原畜牧文化的保持和传承方面所出现的问题, 协调经济政策和传统人文资源之间的平衡关系是在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摘要:30年来, 以内蒙古自治区牧区传统畜牧业经济作为改革目标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 在转变牧区传统畜牧业经济和牧民生产方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 对牧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也相应地产生了影响, 本为将分析在经济政策影响下牧民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方面所发生的变迁。

关键词:经济政策,牧民,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俊敏, 白银宝.牧民家庭及其经济[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1

[2] 阿拉腾.文化的变迁——一个嘎查的故事[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6

[3] 包智明, 孟琳琳.生态移民对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内蒙古正蓝旗敖力克嘎查为例[J].西北民族研究, 2005.2

[4] 王晓毅.从承包到“再集中”——中国北方草原环境保护政策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 2009.3

上一篇:浅谈偏远地区10kV配电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下一篇:浅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收益分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