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外贸易的最新政策

2024-06-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俄罗斯对外贸易的最新政策(精选7篇)

俄罗斯对外贸易的最新政策 篇1

3.1.1 贸易主管部门

俄罗斯主管贸易的政府部门是经济发展部、工业与贸易部、农业部、联邦海关署等。经济发展部、工业与贸易部主要职责是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和管理对外贸易,签发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进出口的外汇业务,制定出口检验制度,审批有关对外贸易的协定或公约等。海关总署执行俄罗斯政府的对外贸易管理政策,办理关税业务和报关业务等。

3.1.2 贸易法规体系

在俄罗斯,与贸易相关的主要法律有俄罗斯联邦《对外贸易活动国家调节原则法》、《对外贸易活动国家调节法》、《俄联邦海关法典》、《海关税则法》、《技术调节法》《关于针对进口商品的特殊保障、、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联邦法》、《外汇调节与监督法》、《在对外贸易中保护国家经济利益措施法》等。

3.1.3 贸易管理的相关规定

自1991 年起,俄罗斯对外贸管理体制进行了彻底改革,取消了垄断性外贸管理体制,所有在俄境内注册的企业均有权从事对外经济活动,包括中介业务。除部分商品受许可证、配额等限制外,绝大部分商品已放开经营。【进口管理】(1)配额管理。俄罗斯对食用酒精、伏特加酒、烈性炸药、爆炸品、爆炸器材、烟火制品、原糖等实行进口配额管理

(2)许可证管理。对两大类商品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第一类属于特殊商品,包括化学杀虫剂、工业废料和译密码设备。第二类属于需要按俄总统和政府规定的特殊程序进口的商品、技术和科技信息,包括武器弹药、核材料、放射性原料、贵金属、宝石、麻醉剂、镇定剂、两用材料和技术、可用于制造武器装备的个别原材料和设备等。

(3)产品标识和认证。俄罗斯境内禁止销售无俄文说明的进口商品。对酒类制品、音像制品和计算机设备等产品,禁止销售无防伪标志及统计信息条的产品。

对化学生物制剂、放射性物质、生产废料以及部分初次进口到俄罗斯的产品,尤其是食品,需在进口前进行国家注册;工业、农业和民用建筑等用途的进口产品需具备卫生防疫鉴定。

俄罗斯联邦海关2005年1月发布的《需强制认认证的进口产品名单》中主要包括动植物及其产品、食品、酒精和非酒精饮料、纺织原料及其制品、机器设备和音像器材等部分进口产品实行强制胜认证。

【出口管理】(1)出口配额和出口许可证。俄罗斯对国际协议规定要求限制数量的产品、部分涉及国家利益的特殊产品和国内需求较大的产品等类产品实行出口配额和许可证管理。出口配额的分配主要是通过招标和拍卖进行。配额如有剩余,亦可根据出口实绩进行增发。需持出口许可证的商品包括:野生动物、药材、译码器件、武器装备、爆炸品、核材料、放射性材料、贵金属、宝石及半宝石、矿产资源及矿床信息、麻醉剂、精神心理药剂、毒性物质、某些可用于飞制造武器装备的原料、设备、技术、信息等。

(2)对军民两用产品出口实行监督。出口军民两用产品和技术需申领出口许可证,颁发依据为出口产品是否符合俄罗斯承担的有关国际义务。

(3)统一验证制度。俄罗斯对出口产品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实行统一的强制性验证制度,包括对石油、成品油、天然气、煤、黑色及有色金属、木材、矿肥等产品进行验证。

以上程序不适用于食品、兽医用品及壳类产品,此类货品的检疫及签证由国家检疫及卫生部门负责。

3.1.4 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

俄罗斯对各类动植物产品实施进口检疫制度,根据2008年1月9日发布的关于《批准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行使国家有关发放动物、动物源性产品、动物药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检产品的进、出口和过境许可证职能的行政条例》,对应检货物进出口文件进行审核,并做出发放或拒绝发放应检货物进口许可证的决定。

【植物检疫】农、林、药用、观赏作物的种子、种植材料,植物和它的部分(接穗、压条、鳞茎、根茎、块茎、块根、盆栽植物、切花蘑菇等);新鲜的蔬菜、水果和浆果;

食用、饲用和工业用的谷物、其加工品(稻谷、大米、核桃、花生、面粉、米粒、粒状咖啡、可可豆、干果和干菜、烟的原料和作料、茶、半成品糖、香料、椰果肉、麦芽、油粕、油饼、棉、麻及其他植物纤维),还有动物的皮张和毛等;危害植物、植物产品的真菌、细菌、病毒、线虫、螨类、昆虫及媒介生物;昆虫标本、植物病原体标本和种子收藏蜡叶标本;邮件和旅客携带行李中的植物产品;

容器、包装材料(合成材料除外)、木材及加工品(成品、半成品和零部件)、原状土样和土壤标本;饲料、藁杆综合饲料及来自应检地区的动物的铺垫材料。

俄罗斯准许进口的检疫物,必须具有俄罗斯联邦农业食品国家植物检疫机关签发的进口检疫许可证。在许可证中要注明经由俄罗斯国境进境的口岸、进口和使用这些检疫物的条件。每批检疫物均应随附输出国植物检疫和植物保护机关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植物卫生证书应附在该批货物的运单中。没有相应机关的国家除外,但要求检疫物的卫生状况符合进口检疫许可证中的规定。

【动物检疫】2006年3月俄罗斯政府颁布了《关于活体动物进入俄罗斯关境时实施动物防疫措施的决定》,规定在通过《俄罗斯联邦技术调整法》之前,对部分活体动物和动物制品进入俄罗斯关境时,遵照执行俄联邦现行动物防疫规章中不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国际兽疫局颁布的《国际陆生动物卫生法典》相矛盾的部分规定。此外,在俄罗斯联邦现行动物防疫规章与世界贸易组织现行动物防疫规章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将遵照执行该决定第1条中提到的陆生动物法典的要求。

俄联邦只能从经俄联邦国家兽医卫生部门检查的、并列入可向俄联邦出口的企业名单的出口国的企业进口应检货物。

3.1.5 海关管理规章制度

俄罗斯海关监管由联邦海关总署依据《俄罗斯联邦海关法典》和《俄罗斯联邦海关税则》 执行。【管理制度】2000年4月1日起,俄开始实行新的进口关税税率(正式名称为《俄罗斯联邦海关税则》)。新税率表的商品编码由原来的9 位数字变为10位数字;对80种商品的税率迸行了调整,其中上调的30种,下调的45 种,另外5 种商品在从价税不变的情况下规定了从量税。

【关税税率】 俄联邦政府2000年11月27日发布第886 号决定,自2001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进口关税税率,大多数商品为从价税,但有的商品须计征从量关税和复合关税。新的关税政策将原7档进口税率(0%、5%、10%、15%、20%、25%、30%)减为4档,即5%、10%、15%、20%。

俄对不同类型国家按不同税率征收进口关税

税率表上所标税率为基本税率。凡从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进口的商品按基本税率计征关税;凡从不享有最惠国待遇的国家进口的商品按基本税率两倍计征关税。

与俄签有自由贸易协定的独联体国家及联合国贸发会议批准可享受普惠制的发展中国家均可在俄享受关税优惠。其中对产自与俄签有自由贸易协定的独联体国家及最不发达国家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对产自发展中国家的商品按基本税率的75%计征关税。

3.2对外国投资的市场准入有何规定? 3.2.1 投资主管部门

俄罗斯投资主管国内和国外投资的政府部门有:经济发展部、工业与贸易部、国家资产委员会、司法部国家注册局、反垄断署、联邦政府外国投资咨询委员会、中央银行、财政部、联邦金融资产管理署等。3.2.2 投资行业的规定

【禁止的行业】 赌博业、人寿保险业

【限制的行业】2008年4月2日、16日,由俄罗斯议会上下两院分别通过和批准,5月5日,由普京签署了《有关外资进入对国防和国家安全具有战略胜意义行业程序》的联邦法。该法第5款明确规定13大类42种经营活动被视为战略性行业,主要包括:国防军工、核原料生产、核反应堆项目的建设运营、用于武器和军事技术生产必须的特种金属和合金的研制生产销售、宇航设施和航空器研究、密码加密设备研究、天然垄断部门的固定线路电信公司、联邦级的地下资源区块开发、水下资源、覆盖俄领土一半区域的广播媒体、发行量较大的报纸和出版公司等。

【鼓励的行业】俄罗斯政府鼓励外商直接投资领域大多是传统产业,如石油、天然气、煤炭、木材加工、建材、建筑、交通和通讯设备、食品加工、纺织、汽车制造等行业。

3.2.3 投资方式的规定

【跨国并购】俄罗斯允许外资并购本地企业,但对战略性企业的并购比重有明确的法律限制:对联邦级地下资源公司的控股权不得超过5%,对其他部门战略性公司的控股权不得超过25%-50%。

若外资企业希望在按法律规定具有战略意义的相关公司或地下资源区块项目中取得10%以上的控股权,必须向相关全权机构(之前为向俄联邦反垄断署)提交申请,并经由联邦安全会议牵头组成的跨部门专门委员会审核。【股票收购】俄罗斯《有价证券市场法》规定,外国投资者有权购买俄联邦境内企业的股份、股金、股票和其他有价证券。购后必须在俄联邦财政部或其他授权的国家机构进行登记,按照证券交易所的有关规定进行。

3.3俄罗斯关于企业税收的规定是什么? 3.3.1税收体系和制度

俄罗斯新一轮税收制度改革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过几年酝酿,于1998 年和2000年分别颁布了《俄罗斯联邦税收法典》 第一部和第二部,标志税改取得实质性进展。此次改革最大的变化体现在:将个人所得税多级税率改为13%的单级税率;将预算外的退休基金、社保基金和医保基金合并为统一社会税,同时取消就业基金;改革公路使用税的征收办法,该税率原为销售额的2.5%,先改为按商品销售额与进货额之差额的1%征收;取消住宅及社会文化设施税;取消燃油和润滑油的销售税;取消车辆购置税;取消个别种类交通工具购置税等。

2001年,俄罗斯议会又修改补充了《俄罗斯联邦税收法典》其中将原35%利润税率下调至24 %;将消费税普遍提高12%;增加矿产资源开采税,代替原矿产资源使用税和矿产资源基地再生产税。

俄罗斯实行联邦税、联邦主体税和地方税三级税收体制。联邦税在俄境内普遍实行,但其税收并不统归联邦预算。联邦主体税由联邦主体的立法机关以专门法律规定,并在相应地区普遍实行。地方税由地力自治代表机关以法规形式规定并在所管辖区域普遍实行。

联邦税包括:增值税、某些商品和资源的消费税、企业和组织的利润税、自然人所得税、国家预算外社会缴纳、国家规费、海关关税和规费、地下资源开采税、动物和水生资源使用权税、林业税、水资源税、生态税、联邦许可证签发手续费等。

联邦主体税包括:企业和组织利润税、不动产税、道路交通税、运输税、销售税、博彩税、地区许可证签发手续费等。

地方税包括:地税、自然人财产税、广告税、继承或赠与税、地方许可证签发手续费等。

3.3.2 主要税赋和税率

【企业利润税】在俄经营企业的利润税税率为24%,其中向联邦预算缴纳6.5%,向联邦主体预算缴纳14.5 %,向地方预算缴纳2%。各联邦主体政府有权对个别纳税户降低税率,但最低不得低于13.5%。2008年11月21日,俄国家杜马通过了《税法典》修正案,将企业利润税降低4个百分点,从原24%降至20%。利润税降税部分为联邦税收,联邦税部分从6.5%降至2.5 %,地方税仍然保持原17.5%的水平。

【增值税】俄联邦税收法典规定联邦增值税有三种,分别执行不同的税率。(1)一般商品增值税,税率为18%。(2)食品和儿童用品总值税,税率为10%。(3)个别商品增值税,税率为零。

俄罗斯对外贸易的最新政策 篇2

一、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沿革

前苏联曾是一个世界科技强国, 其科技人员占世界的1/4, 科技成果占世界的1/3。自前苏联解体以后, 俄罗斯的科技界经历了8年的动荡, 在这期间, 俄罗斯的对外科技合作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探索时期和过渡时期;2000年后, 随着普京新政的实行, 俄罗斯的科技界逐渐走出困境。俄罗斯政府对外科技政策的制定分为两个阶段——完善时期和发展时期。

(一) 探索时期 (1992~1995年)

20世纪90年代初期前苏联刚刚解体, 俄罗斯虽然继承了其90%的科技实力, 但是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剧烈动荡, 俄罗斯的科技界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在这种形势下, 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特点主要是利用国际科技合作保存俄罗斯的科学技术潜力。

这一时期, 俄罗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总统令和政府文件:《采取紧急措施保存俄罗斯联邦的科学技术力量》、《关于俄罗斯国家科学中心》、《关于对俄罗斯科学家给予物质支持的措施》、《关于俄罗斯联邦总统下属科学技术政策理事会》等, 可以看出此时俄罗斯的对外科技合作政策正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阶段, 尚缺乏支持对外科技合作方面的健全法律政策。面对不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俄罗斯政府出台临时规定旨在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 通过对外科技合作, 获得外国经费支持, 以此来维持俄罗斯科学研究, 制止科学人才的外流。

(二) 过渡时期 (1996~1999年底)

1999年前俄罗斯的经济仍然处于跌宕起伏的衰退时期, 整个社会都处于转轨的过程中, 政府在各个领域采取相应措施, 以图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时期, 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特点是努力使俄罗斯的对外科技合作走上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俄罗斯第一部科学法《科学和国家科学技术政策联邦法》、《俄罗斯联邦科学城地位法》、《1998-2000年间俄罗斯科学改革构想》、《关于创建有外国公民参与的科研单位和科学中心的政府令》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其中在《俄罗斯联邦科学城地位法》中提出了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吸引外资, 推动科学城技术活动的发展;《关于创建有外国公民参与的科研单位和科学中心的政府令》中提到该法令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外国公民依据俄联邦法律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向俄科技领域投资, 同时又便于那些有外国法人和自然人参与的非商业性科研单位和科学中心开展对外合作, 并且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创办条件和运行机制有效地向俄科技领域投资。在此之前, 俄罗斯的科研机构均是由政府拨款, 且不允许外国公民涉足。《1998-2000年间俄罗斯科学改革构想》标志着俄罗斯科技政策优先发展方向已经由保持科学潜力转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 指出要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保证科学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关系的发展是完善科技领域立法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 俄罗斯政府还在航天、核聚变等领域以开放性管理政策取代了封闭性管理政策, 通过建立合营企业来加强对外科技合作。

这一时期还有一部非常重要的法律就是《俄罗斯联邦外国投资法》。该法宗旨是:吸收和有效地利用外国物资和资金、先进技术、工艺及管理经验, 保障外国投资者经营条件的稳定性, 加强对外国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这一时期俄罗斯政府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重点即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 推进俄罗斯的对外科技合作, 从而在国际市场上寻求自下而上的发展机会。

(三) 完善时期 (2000~2003年)

在新千年来临之际, 普京入住克里姆林宫, 他锐意改革, 积极推行新政, 使俄罗斯的经济逐步走向了复苏。普京对科技发展高度重视, 他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能运转, 那他就不可能有现在;如果没有富有竞争力的科学技术, 那他就不会有未来。”在对外科技合作方面普京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发展政策。这一时期国家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特点是加强在创新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

2000年1月, 俄政府出台了《2000—2005年俄联邦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政策构想》, 这是今后五年内俄联邦政府对外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性文件, 也是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政策成熟化的标志。该《构想》将开展研发领域的国际合作作为实施国家科技和创新政策、促进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出要通过国际科技合作促进俄罗斯向创新发展道路过渡, 实现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

2002年3月, 普京批准了《俄罗斯联邦2010年之前及远期科技发展基本政策》, 把发展国际科技合作作为基本政策的七个最重要导向之一, 并使之成为实施国家创新政策、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指出国际创新科技合作是以双边和多边为基础、以商业赢利为目的的合作。由以上政策可以看出, 在此期间俄罗斯政府对外科技合作政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科技创新领域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机制。

(四) 发展时期 (2004年至今)

自2004年普京连任至今, 俄罗斯的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至2005年底, 俄罗斯经济已恢复到前苏联解体前的水平, 2007年上半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度为7.8%, 高于2006年6.7%的1.2个百分点。同时俄罗斯的创新经济全面展开, 其目的是积极有效地利用各种智力潜力、新知识的一体化、新知识的汲取和传播等来保障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这一时期, 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发展方向是进一步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在俄联邦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最终实现国际技术创新合作中的技术产业化。

2004年4月, 俄联邦政府公布了《俄罗斯联邦参与管理国家科学组织、科学活动构想》。在有关科学管理的六个问题中提到了国家科学领域技术转移方向及未来前景, 强调了保障知识经济的形成, 保障科技活动的成果进入国内外创新市场, 最终实现产业化。2006年出台的《俄罗斯联邦至2015年发展科技和创新战略》是俄罗斯政府近几年出台的指导俄罗斯科技和创新领域发展的最重要的纲领性政策文件之一, 对俄罗斯今后近10年的对外科技合作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重点是要发展与各个国家在实现俄罗斯技术产业化方面的合作, 在国家的自由经济区组织科技工业生产, 刺激俄罗斯高技术、科技产品和服务的出口, 吸引必要的投资和技术, 进而共同走向国际市场。

二、俄罗斯目前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主要内容

俄罗斯的对外科技政策是其国家科技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基本原则

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目标要与国家科技政策、对外政策和经贸政策协调一致, 确保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国家的安全, 权利共享, 经济互利, 把对外科技合作和开发创新结合起来, 推动本国经济转向创新发展道路。

(二) 战略目标

促进俄罗斯转向走创新发展的道路, 建立世界多极化的俄罗斯技术创新体系;在科学、技术和高技术生产领域中参与全球一体化进程;提高本国科学技术水平, 让俄罗斯的知识性产品、科技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发展新型国际合作,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中技术创新的作用;让俄罗斯的国际科技合作的基础设施适应和符合国际惯例;保障俄罗斯国家科学技术的安全。

(三) 发展方向

一是在跨国科技合作中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科学方面制定国际合作计划, 稳固俄罗斯在国际一体化、科学劳动分工与协作方面的地位, 注重在重点发展的科技领域同国际和各个国家重点科学中心的合作。二是在国际技术创新合作方面, 要提高国际科技合作中高科技创新活动的比重, 发展适应国际需要的科技合作市场机制和基础设施, 将推进本国创新科技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与创造良好环境来提高国外机构在俄的创新积极性合理结合起来。

(四) 主要任务

发展与国际组织的合作, 利用官方和非官方国际组织渠道, 吸引外国对俄科学和技术创新领域的投资;开展对工业发达国家的合作, 扩大与主要科技大国的合作, 以加强对基础和应用科学新内容的补充;发展同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 推广应用俄罗斯科技成果;为外国投资主体提供与俄罗斯本国企业平等的投资、税收政策, 以吸引境外公司和国外投资人在技术、科技产品和服务国际市场上将俄罗斯本国技术产业化。

三、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评价

(一) 每一时期政策制定都以国家基本需要为出发点

从叶利钦政府以求生存为主的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目标到普京政府的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对外科技合作政策, 每一个时期政府都根据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不同政策。在国家处于危难之际, 政策的内容是想方设法保存科技力量, 随着国家经济状况好转, 政府又适时调整政策方向, 制定发展创新合作和技术产业化方面的国际科技合作政策, 这些政策对俄罗斯科技、经济力量的恢复和发展都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

(二) 政策的制定中注重科技、外交、经济相结合

外交、科技、经济的有机结合是推进和规范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前提。俄罗斯在对外科技合作政策中本着权利共享、经济互利的原则通过建立良好的外交氛围来保证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 随着俄罗斯开始进入社会经济全面振兴时期, 其对外科技合作政策更加侧重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以期实现富国强民计划规定的到2010年使GDP翻一番。

(三) 实现了俄罗斯科技经济发展和世界科技进步的双赢局面

从20世纪90年代初俄罗斯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陷入史无前例的困境到今天, 俄罗斯整体高技术知识已接近世界水平, 有些领域已超过这一水平。另据俄罗斯科技评估资料, 在当今世界102项尖端科学技术中, 俄罗斯有52项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27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在当今世界决定发达国家实力的100项突破性技术中, 俄罗斯有20项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有25项接近世界水平;在当今世界决定发达国家实力的50项重大技术中, 俄有12~17项可以与西方国家一决雌雄。俄罗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 不仅重新成为世界十大经济体, 并即将进入人均中高等收入国家的行列。2006年俄罗斯GDP为7328.92亿美元, 是2001年的两倍多, 这些都与一系列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实施有关。在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指导下, 俄罗斯还凭借雄厚的科技经济实力, 加入到许多“大科学"项目的国际合作中, 如“阿尔法”空间站项目“巨型射电望远镜”等项目中, 为人类社会的发展, 世界科技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四) 政策制定中缺少具体的实施细则

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各个时期的政策大多是从宏观层面来制定, 许多法律文件更注重广告宣传性, 而不是直接可操作的文件。如《1998-2000年间俄罗斯科学改革构想》草案曾公开进行过讨论, 广大科技工作者怀着极大的热情参与这一讨论并指出有必要对其部分条文加以明确和具体化, 其中更多意见认为国家应明确规定出管理活动的机制, 但是该构想最后文本实际上与原来的草案没有什么区别, 与切实可行的工作文件更是相距甚远。

四、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政策对中俄科技合作的影响

2004年温家宝总理访问俄罗斯时曾指出, “中俄科技合作是联系我们两国最重要、最持久、最活跃的纽带。自1992年中俄双方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以来, 中俄科技交流与合作顺利发展, 目前俄罗斯已经成为我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重点和收益最大的国家之一, 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政策对中俄科技合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将中俄科技合作上升为政府间、国家间的多层次合作

在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政策基本原则和长期战略目标的指引下, 中俄政府间签订了大量有关于外交、科技合作的文件, 从政府层面研究和分析中俄科技合作现状和合作中产生的问题, 探讨有关推动双边科技合作的方针政策, 确定新的合作领域和工作机制, 为中俄科技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使得中俄科技合作从民间合作上升为了政府间、国家间的合作, 在此指导下现已基本形成了两国中央政府间、相应部门及地区间以及科研单位及企业间的多层次科技合作。1997~2004年, 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框架下, 共召开了8次科技合作分委会例会, 共有287个项目列入中俄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其中包括SARS等病毒性传染病防治、纳米新材料的开发、核物理、精密机械、机器人、光电子、超级计算机研制等重大项目。目前, 经中国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中俄科技园有三个;借助国家科技部与俄方100多个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信息渠道非常通畅,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中俄科技合作的效率。

(二) 扩展了中俄双边科技合作的领域、规模和方式

在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优先发展领域的指导下, 中俄科技合作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扩展, 目前中俄双方在航天、核能及其他能源、动力、新材料、化工、生物、通信和信息技术以及其他一些创新领域都开展了合作, 引进了如液流热能发生器技术及设备, 铝镁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处理技术及设备、镀铂钛电极技术、液体饲养加工设备、人造皮肤、大尺寸兰白宝石、高压氧舱、防火油漆等一大批高精尖项目。2006年, 我国从俄罗斯引进技术共38项, 总金额为1348万美元;2007年1~3月我自俄引进技术6项, 总金额已约达908万美元。2007年8月中俄两国迄今最大的技术经济合作项目田湾核电站全面投入商业运行, 核电站年发电600亿~700亿千瓦时, 产值将在250亿元以上。在合作方式上, 目前已形成中俄科技合作分委会的合作、两国创新工作组的合作、两国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及科学中心的合作、中俄合作基地和科技园开展的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等等。

(三) 使中俄科技合作更加法制化、规范化

在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政策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中俄双方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科学技术合作协定》 (1992年) 、《知识产权保护和权力分配议定书》 (1999年) 、《创新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2000年11月) 等政策文件;2004年2月, 受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科技合作分委会委托, 由中国科技部与俄罗斯工业科技部组织中国科技部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与俄罗斯技术转让公司共同编撰的《中俄技术商品化法律指南》正式出版, 这些都为中俄科技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两国总理会晤机制框架下设立的中俄科技合作分委员会, 每年召开一次会议, 以统一协调和管理在科技合作领域中的事宜, 两国在分委员会框架下还成立了“中俄重点科研院所合作工作小组”, 并采取了各项政策措施, 加强科技园区管理方面的交流, 形成在高科技领域的双边合作机制, 从而使得中俄科技合作日趋规范化、成熟化。

(四) 政策中中国的地位并不突出

在俄罗斯对外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政策性文件《2000-2005年俄联邦国际科技合作国家政策构想》中, 关于国别政策规定, “在与新兴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合作政策中, 韩国放在首位, 其次是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可见中国并不是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优先考虑的对象。而在2005年之后的对外科技合作政策文件中, 俄罗斯大部分也都是强调与美、英、德、法、意大利等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合作在俄罗斯科技合作中的重要地位, 以及深化与独联体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在俄国际科技合作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对于与中国的合作提及的很少。

(五) 中国从俄引进技术的成本将增加

随着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政策中市场化的走向, 俄罗斯政府的市场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在开展对华科技合作中俄罗斯政府也更加重视取得商业利益, 并且对科技成果的转让监管也越来越严, 这也为中俄科技合作提出了一个新课题。

摘要:对外科技合作政策是一国国内政策和对外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今各国都十分重视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本文在详细介绍俄罗斯对外科技政策沿革及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俄罗斯对外科技合作政策的特点及其对中俄科技合作的影响。

关键词:俄罗斯,科技合作,政策

参考文献

[1]孙万湖.中俄区域科技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J].西伯利亚研究, 2006 (5) .

[2]马书芳, 崔霞.俄罗斯科技对外合作态势与中国当前对俄科技合作对策[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3 (5) .

[3]叶小梁.21世纪初俄罗斯科技政策[M].中外科技政策评论, 2003:53-61.

俄罗斯对外贸易的最新政策 篇3

毫无疑问,刚刚结束不久的G20杭州峰会是一次重大的国际合作盛会,也是一次振兴世界经济的大会,对于笼罩在全球经济衰退阴影中的各国而言,是一次充满希望、务实的国际盛会。全世界的眼睛都在盯着中国,这不仅因为中国是这次盛会的主办国,还因为中国是全球经济一台强有力的“发动机”。

在所有与会国家中,我们更关心的是金砖国家的情况。事实上,除了印度和中国,其他几国都不乐观,俄罗斯和巴西的经济形势尤为严重。2015年,俄罗斯GDP增长率为-3.75%,通货膨胀率为12.9%。巴西更甚,2015年GDP增长为-3.8%,通胀率高达10.7%,创13年来新高。俄罗斯和巴西经济的最大威胁与其说是GDP下滑,不如说是通胀率的高企。

中俄贸易:冲破封锁互利共赢

近几年来,由于乌克兰的战乱,俄罗斯与北约的关系急剧恶化,北约毫不犹豫的动用了石油武器来打击俄罗斯。俄罗斯经济严重受挫,已经连续18个月衰退。

国际原油价格暴跌导致卢布大幅贬值,加上俄罗斯禁止从西方国家进口食品,俄罗斯通胀率自2014年年初开始不断攀升,2015年3月触及16.9%的高位。世界银行预计,俄罗斯2016年GDP增速为-1.9%,2017年则为1.1%。这样看来,俄罗斯经济有望好转。

应当说,在俄罗斯经济最困难的年头,中国对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全世界石油价格暴跌的时期,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大量石油,使俄罗斯经济转危为安。

在以低廉的价格招徕中国农民到当地种地,并将收获的粮食回返中国之后,俄罗斯向中国市场供应的农产品数量增长了30%。这对俄国和中国来说,都是一件合作共赢的好事。

另外,中俄两国在双边结算中的本币应用比例也在提高,卢布占3%,人民币占9%。

据统计,2016年1~5月,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了258亿美元,与2015年同期相比,不仅终止了下降趋势,还增长了2.7%。

中国在帮助俄罗斯的同时,也获得了好处。中国对国外石油进口的依赖度已高达60%,在石油价格最低时买进了大量俄罗斯石油。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技术的封锁被打破,中国从俄罗斯获得了先进的航天技术和装备。

中巴贸易:两大市场强强联手

先是2014年巴西足球世界杯,后是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全世界最热门的体育运动大会,都已在巴西召开。

可不幸的是,我们从地球那一面得到的消息是,如此盛大的眼球经济,也未能拯救巴西,巴西的经济继续在向谷底下滑,而严重威胁巴西经济安全的通胀率也一涨再涨。2016年8月,巴西的通胀率高达10.7%,创13年新高。失业率超过11%,成为治安恶化的原因。

面对这样的经济数据,能不忧心忡忡吗?

可我们眼里所看到的是,巴西拥有2亿人口及相当于日本22.5倍的国土面积。巴西市场的潜力巨大,经济迟早会恢复,并没有失去希望。

中国是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巴西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和进口来源国。受巴西经济危机影响,近年来两国贸易额有所下降,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可替代。

巴西临时政府将拯救经济视为第一要务,这更加决定巴西必须加强与中国的外贸合作。除了当前的矿产品贸易外,巴西还致力于加强对中国牛肉和玉米等农产品的出口。

除了传统的货物贸易,投资和金融合作也正在成为中巴两国合作的新亮点。中国对巴西投资领域广泛,涵盖能源、矿产、农业、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等领域。这些都是中国发展比较成熟的产业,却是巴西如饥似渴急需开拓的领域。我们又为什么不去做雪中送炭的好事呢?

巴西和中国等多国共同发起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同时巴西加入了中国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些都为人民币国际化打开了一条便捷高速的空中通道。

中国需要与巴西加强合作,从里约奥运会即可见一斑。从赛场安保、通信设施、电力保障、场馆建设及新建奥运地铁列车等大工程,到奥运徽章、吉祥物等小商品,“中国制造”无处不在。

与此同时,中国进口的铁矿石、大豆、牛肉和鸡肉等,也有很多来自巴西。

2016年1~6月,巴西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309.9亿美元。其中,巴西对中国出口197.7亿美元,同比增长7%,占巴西出口总额的21.9%,提高2.3个百分点;巴西自中国进口112.1亿美元,下降32.9%,占巴西进口总额的16.8%,降低1.4个百分点。

目前,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目的地国和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场。巴西还是美洲唯一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成员国。

俄罗斯汇率政策调整与经济增长 篇4

俄罗斯汇率政策调整与经济增长

3月中旬俄罗斯中央银行行长易人,这并非简单的.人事变动,而是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它意味着俄过去三年所奉行的以稳定卢布汇率为重点的宏观调控政策已告结束,随市场需求自由浮动的汇率政策正在走向前台.

作 者:王郦久 Wang Lijiu 作者单位:刊 名:东欧中亚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EAST EUROPEAN, RUSSIAN & CENTRAL ASIAN STUDIES年,卷(期):2002“”(3)分类号:F8关键词:

俄罗斯对外贸易的最新政策 篇5

近日,驻哈巴罗夫斯克总领事李文信向该市儿童美育中心主任尼基金赠送初级汉语教材。李文信总领事在赠书仪式上表示,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汉语教学在俄远东地区的普及有利于增进俄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推动两国边境地区人文交往,巩固中俄传统友谊。

尼基金感谢总领馆多年来对该中心工作的大力支持及为推动亚太地区青少年交流活动所做的大量工作。尼表示,总领馆赠送的汉语教材完整配套,为中心开设汉语课解决了燃眉之急。中心已经启动汉语教学招生工作,第一批初级汉语课将于近日开课。

哈巴罗夫斯克市儿童美育中心成立于1990年,是全俄首家课外教学辅导机构,为3至18岁少年儿童提供了个性培养、艺术熏陶的良好平台。中心在全俄“新星”基金会的支持下,每年定期举办亚太地区青少年艺术节,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汉语热 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第三届中文歌曲大赛

新华网圣彼得堡近日电 俄罗斯圣彼得堡第三届中文歌曲大赛在圣彼得堡举行,选手们用歌曲展示了自己的中文学习成果。

比赛由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馆教育组和圣彼得堡孔子课堂共同主办。圣彼得堡孔子课堂校长韩丹星介绍说,报名参赛人数大大超过比赛要求,只有在比赛开始前通过筛选的选手才能进入比赛。

共有16组少儿选手和8组成年选手参加比赛,参赛选手的表演曲目较往年难度增加,很多选手赛前进行了精心准备。少儿组的《小燕子》演唱者尤利耶娃拿着自制的小燕子落在树杈上的道具,配上东方服饰,曲间还配有舞蹈;成年组选手切特维利科夫吉他自弹自唱《致橡树》,感情至真。最终两人分别获得少儿和成年组第一名。

汉语热热起俄罗斯 考上海IPA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赴外做对外汉语教师前景好!

俄罗斯兴起中文热,这无疑是我们的一个机遇!不过汉语热也导致了对外汉语培训中心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在在这些培训中心中,儒森汉语中国对外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中心

俄罗斯对外贸易的最新政策 篇6

潘辉/徐雪松

【专题名称】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专 题 号】F52

【复印期号】2006年07期

【原文出处】《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沪)2006年4期第25~29页

【作者简介】潘辉/徐雪松,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容提要】 进口大国对我国出口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已呈愈演愈烈的趋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进口国实施绿色壁垒之后,内在的获利机制在发生作用。据此,本文通过建立进口大国绿色贸易壁垒福利模型,对进口大国实施绿色壁垒的福利效果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进口大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政策的影响因素,最后得出了该模型对我国贸易政策取向的启示。【关 键 词】绿色贸易壁垒/福利效果/贸易政策取向

在WTO框架下,随着关税壁垒的不断弱化,许多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应产生。绿色贸易壁垒便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且愈演愈烈,给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多,在此笔者不再赘述。然而,从现有的绿色贸易壁垒原因的研究来看,大多是阐述我国产品的质量标准问题以及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刻意限制。笔者认为可以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即首先认清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获利机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策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把问题归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恶意刁难。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引入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同时考虑到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的实际情况①,建立绿色贸易壁垒模型来分析进口大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福利效果及进口国实施这一政策的影响因素,在这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国可以权衡利弊,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口贸易政策和措施。

一、绿色贸易壁垒福利效果的经济学模型

欧、美、日等大国频频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绿色贸易壁垒,除了其他的非经济原因以外,最主要的是因为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可以使他们获得一定的福利。因此,可以建立模型对进口国实施绿色壁垒的福利效果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其内在获利机制。为方便模型的建立和探讨,首先进行一些必要的抽象:(1)贸易品产生的污染是在消费阶段;(2)进口国是大国,其进口量会影响世界市场价格;(3)进口国自身的产品供给忽略不计(这样进口国面临的供给就是世界市场的总供给)(4)不考虑国家之间限制进口的政治因素。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消费商品所产生的效用是递减的,而这种效用是用价格表示的,在图形中即是边际收益曲线。边际私人收益MPB是指消费者消费每单位商品所获得的实际收益,边际社会收益MSB则是指消费者消费每单位商品时包括消费者在内的整个社会所获得的实际收益。由于存在污染问题,边际社会收益MSB必小于边际私人收益MPB,如图1所示,MSB在MPB的左边。S[,1]代表世界市场供给曲线,其向上倾斜说明进口国的进口量会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在没有进口限制的情况下,S[,1]与进口国需求曲线相交于点E,在该点达到均衡,进口数量为q[,1],商品价格为P[,w],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一)在进口国征收绿色关税的情况下

进口国征收绿色关税,从而进口产品的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进口商品的数量会下降。由于进口国是大国,进口数量一旦减少,世界市场的供求关系就会改变(供给大于需求),导致该进口商品价格下降。如图1所示,S[,2]代表进口国征收绿色关税后进口国面临的供给曲线,这里S[,2]在S[,1]上方,是由于对原进口量征收从价关税的缘故,因此随着价格的上升,S[,2]上升的幅度越大。进口国征收P[,t]P[,w]的进口绿色关税后,进口数量减少使世界市场价格下降到P′[,w],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实际上升了P[,w]P[,t]的幅度。进口国征收P[,t]P′[,w]的绿色关税后,国内的消费者剩余减少了P[,t]P[,w]EE′,进口国获得的绿色关税收益是P[,t]P′[,w]FE′,进口国由于减少污染产品的进口而获得的环保收益为d,这样进口国的净收益为:d+P[,t]P′[,w]FE′-P[,t]P[,w]EE′=d+P[,w]P′[,w]FG-GEE′

(注:S[,1]与MPB相交于点E,与E′q[,2]相交于点F;S[,2]与MPB相交于点E′;P[,w]E与E′q[,2]相交于点G;d代表s1、s2、Eq[,1]、E′q[,2]四条直线围成的四边形的面积)

图1 当d+P[,w]P′[,w]FG-GEE′>0时,进口国征收进口关税对进口国提高福利是有利的。故d+P[,w]P′[,w]FG-GEE′的数额愈大,进口国愈倾向于征收绿色关税。

(二)在进口国不征收绿色关税的情况下 这种情况下,进口国一般通过采取绿色认证、设置市场准入标准,不符合其标准者不准进口,从而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与征收绿色关税相似,通过采取绿色认证、设置市场准入标准同样会提高出口国的出口产品成本,降低该出口产品在进口国的市场竞争力,减少进口国该商品的进口数量,进而影响世界市场价格。但是,与征收绿色关税情况不同点有二:其一,随着出口量的增加,出口产品价格上升幅度会下降,而不是上升,如图2所示,S[,2]在S[,1]上方,但是S[,2]与S[,1]的距离会随着出口量增加而不断的缩小,这是因为出口产品应进口方的要求进行绿色认证和采取一些环保质量标准而进行质量改进时,都是初始成本比较高,一旦出口国通过技术攻关达标后,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其成本会逐步下降;其二,进口国没有绿色关税收益。其他变化同第一种情况,这里不再赘述。进口国采取绿色认证、设置市场准入标准后,世界市场供给曲线为S[,2],进口国该商品进口量从q[,1]变为q[,2],进口国消费者剩余减少了P[,t]P[,w]EE′

进口国由于减少污染产品的进口而获得的环保收益为d,进口国的净收益为: d-P[,t]P[,w]EE′

=(d-GEE′)-P[,t]P[,w]GE′

图2

同理,当(d-GEE′)>P[,t]P[,w]GE′时,进口国采取上述绿色贸易壁垒有利于进口国整体福利的提高。且随着(d-GEE′)-P[,t]P[,w]GE′的变大,进口国实施绿色壁垒的积极性会进一步提高。

二、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政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进口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大小 进口国对世界市场的需求弹性大,即进口国对世界市场的价格变化很灵敏,在前面图

1、图2中表现为MPB线比较平坦,这时进口商品价格略有上升,需求量就会有较大的减少。在前面图

1、图2中可以看出,这种情况下,当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时,由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升而损失的消费者剩余就会下降,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净收益就会增加,这时进口国比较有利。因此进口国对进口商品需求弹性越大时,进口国越倾向于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反之则反是。

(二)进口国消费每单位进口商品时边际私人收益MPB与边际社会收益MSB的差别大小 该差别在前面图

1、图2中表现为MPB与MSB两条线的垂直距离,这个距离越大,说明此进口商品的污染越严重,同时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后,进口国由于减少污染产品的进口而获得的环保收益d就会越大,从而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净收益越大。反之,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净收益越小。因此,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积极性与进口国消费每单位进口商品时边际私人收益MPB与边际社会收益MSB的差别大小成正相关关系。实际上,影响进口国MPB与MSB之间差别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出口商品对进口国的污染程度。很显然,污染程度越大,MPB与MSB之间差别越大,进口国就越会实施限制。二是进口国国民的污染敏感度或者称环保意识。敏感度或环保意识越强,进口国越容易进行绿色贸易限制。由此看来,出口商品对进口国的污染程度和进口国国民的污染敏感度与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积极性成正相关关系。

(三)世界市场的出口供给弹性大小

世界市场的出口供给弹性较小时,在前面图

1、图2中表现为S[,1]较陡峭,进口国对进口产品的需求量稍有下降时,就会引起世界市场商品价格较大的下降。这种情况下,当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时,世界市场价格下降较多,而进口国的国内价格上升幅度却会下降,这对进口国比较有利,对出口国不利。此外若世界市场的出口供给弹性较小,当进口国征收绿色关税时,进口国面临的世界市场价格P′[,w]下降较多,从而P[,t]P′[,w]增大,这样进口国所得绿色关税额上升,同样对进口国有利。反之,世界市场的出口供给弹性越大时,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对进口国越不利,对出口国越有利。

(四)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后世界市场供给曲线在进口国市场上上升程度的大小 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后,世界市场供给成本增加,供给曲线在进口国市场向上移动。由前面的分析可知,S[,2]线向上移动,一方面增加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另一方面增加环保收益d,同时在图1中还对进口国的绿色关税额有影响,但对绿色关税额的影响效果不确定,要具体分析。综上所述,S[,2]线向上移动程度的大小最终对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净收益的影响如何,取决于上述几种效应的力量对比。

此外,由于市场机制是一个复杂系统,在世界市场上,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各个变量并不是孤立静止的变化的。因此,在最终决定这些因素的效应时,还须考虑某一因素发生变化时其他因素的效应,最后通过各种效应的对比,方可决定某一因素对进口国的净收益的影响如何。

三、对我国贸易政策取向的启示

通过对进口大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机制的分析可知,我国目前要想改善出口产品所面临的绿色壁垒状况,必须从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获利机制入手,设法缩小进口国对我国出口产品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获利空间。

(一)合理、准确定位目标市场 在制定出口战略时,应结合我国产品的实际情况,同时深入了解进口方市场状况,因地制宜,灵活机动的选择有利于我国产品出口的目标市场。在图

1、图2中,即选择d+P[,t]P′P[,w]FE′-P[,t]P[,w]EE′和d-P[,t]P[,w]EE′比较小的进口国市场为宜。例如,将容易遭受绿色壁垒的产品出口到一些对环境要求不是太高的国家和地区,或者进口检验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对于技术含量、环保质量较高的出口产品则可以考虑出口到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二)减小进口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 减小进口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就是减小进口国的消费者因市场价格变动而对我国出口产品需求的波动性。通过减小进口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进口国消费需求曲线会变的比较陡峭,在这样情况下,即使进口国实施绿色壁垒,但对我国商品出口的数量影响也很小②。那么,如何减小进口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根据需求弹性的有关理论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应在出口产品的品质、特色上下功夫,提高我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独特性、不可替代性,从而达到减小进口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目的。

(三)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 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即提高我国出口产品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在图

1、图2中即S[,1]曲线变得更平坦。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越大,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对进口国越不利,对出口国越有利。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其一,从静态的角度出发,应注意出口产业的选择,着重选择具有丰富原材料供应市场的产业产品、易转产产业产品以及在世界市场上产品需求比较分散的产业和产品③;另一方面,从动态的角度出发,我国企业应培育良好的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包括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如企业建立弹性生产体制,降低调节产量的成本、多方位开拓销售市场等,以分散市场风险。

(四)快速引进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加快我国出口产品的无污染化建设进程 我国遭受越来越多的绿色壁垒,毋庸置疑,与我国的产品质量也有很大的关系。在图

1、图2中表现为进口国MPB与MSB两条线的垂直距离太大。鉴于此,我国应实施绿色高科技战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这是目前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一方面,我国应加大科技投入,紧跟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另一方面,我国目前通过国际环保质量认证的企业比例还非常小,应大力推行ISO14000国际认证④ 及其他国际标准认证,增强企业的绿色产品意识,加快我国出口产品的无污染化建设进程。

注释:

① 根据我国遭遇绿色贸易壁垒大都来自欧、日、美大国的实际情况,本文探讨大国情形更具有现实意义。

② 进口国消费需求弹性变小,即图

1、图2中的MPB线较陡峭,进口国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后,在进口国国内商品市场价格上升同样水平的条件下,进口国的消费量下降会变小,即进口量下降额度变小。

③ 原材料供应市场丰富,为企业扩大生产以及缩小生产都提供了保障。价格上升,企业能及时购买到原料;价格下降,企业又能及时出售原材料,保证出口供给的弹性。产品销售市场分散,即在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当A国出现绿色壁垒时,企业不必降价来委曲求全,可以转向其他销售市场,以保证出口产品在A国的供给弹性。

④ ISO14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207技术委员会(TC207)从1993年开始制定的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的总称,对全世界工业、商业、政府等所有组织改善环境管理行为具有统一标准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刘东 梁东黎.微观经济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2] 胡涵钧.新编国际贸易[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3] 张二震.国际贸易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4] 唐海燕.国际贸易环境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 邵来安,曹嵘:《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载《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45期.

[6] 陈松洲:《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唐任伍,唐天伟:《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二重性》载《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俄罗斯对外贸易的最新政策 篇7

关键词:贸易发展战略,路径依赖,出口导向

贸易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对外贸易发展指导思想的体现。在实践操作中是指一国政府通过国际分工方式和程度以及国际经济关系的选择,不同的外贸发展战略会对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产生不同的影响。贸易发展战略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会根据自身国家的经济目标而制定不同的贸易战略。根据历史的演变过程,发达国家的贸易战略大概可以归纳为:自由贸易战略、保护贸易战略、公平贸易战略、双边贸易战略;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表现为:进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

一、对俄罗斯贸易战略的分析与判断

近几年来,许多国内学者对俄罗斯贸易发展战略进行了自己的判断,如戚文海(2009)认为: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原材料为主的出口结构;王金亮(2006)认为:转轨以来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发展,实际上一种资源型出口导向的发展思路;郭连成(2006)认为:普京总统在第二任期内实际上依然主张发展以资源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冯舜华(2003)认为:1999年以来俄罗斯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燃料和原材料工业生产和出口的增加。笔者认为,俄罗斯是一种资源型的出口导向战略。

(一)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依赖资源型产品出口

长期以来,俄罗斯的商品出口结构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一直是世界市场上的资源供应国,生产的原材料大量用于出口。分析1996-2005的俄罗斯出口商品结构(见下表),不难发现俄罗斯多年来经济增长依靠的是资源性产品。

(二)非效率制度均衡下的对外贸易发展陷入路径依赖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俄罗斯的对外贸易战略完全陷入一种路径依赖的状态,而且是一种效率非均衡。按照制度经济学所说,路径依赖是指在不完全竞争的制度市场和制度收益递增的世界上,初始的制度选择和某些细小的、偶然的因素常常会把制度变迁引入特定的路径,不同的制度路径最终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俄罗斯经济正是如此,由于经济转轨的开始阶段,依靠大量出口石油等资源型产品,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并且这种模式维护了利益集团的利益。因此,最开始设计的路径能长期进行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路径依赖越来越严重,从而使得想摆脱这种非效率均衡的成本越来越高,这也就是俄罗斯长期实施出口导向贸易战略最本质的原因。

单位:%

资料来源:王金亮.转轨时期俄罗斯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第85-86页

二、路径依赖下的俄罗斯出口导向贸易战略

2000以来,俄罗斯经济明显复苏,GDP平均每年增长6.8%。在经历10年的巨额预算赤字后,石油价格的飙升使其资产负债表得到改善。俄罗斯已经将其债务/GDP比率从150%降低到10%,中央银行也积累了434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正如俄罗斯经济学家所言,俄罗斯依然要“靠扩大石油、天然气、黑色和有色金属及木材的出口活着”。由此可见,处于路径依赖下的俄罗斯经济的确得到巨大的进步,然而在发展的同时又产出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一)资源型出口导向的弊端

1. 动态利益难以实现

俄罗斯目前出口结构是以能源和资源为主,这必然使其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俄罗斯的经济走势与国际能源、原材料市场呈现极强的正相关性,而近年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俄罗斯对外贸易中出口部门主要是矿业部门,这种资源型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很低,无助于其他部门的成长。同样,原料性的出口不会产生“连锁效应”,这样的外贸出口是难以起到“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

2. 经济对外依赖性增强

俄罗斯GDP的30%、预算的50%和外汇收入的64%全部来自石油和石油制品的生产加工及出口。由此可见,俄罗斯这种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出口战略,再保证俄罗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同时,也使得经济对国际市场行情的依赖性增强,进而造成经济的柔弱性。2007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使国际石油价格从历史最高点147.27美元/桶下降到约40美元/桶,造成卢布急剧贬值,使得俄罗斯略经济受到严重冲击。

3. 可持续发展难以实现

不可再生资源数量是有限的,俄罗斯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石油天然气黑色等自然资源出口取得,这种只顾短期利益而不顾长期效益,以牺牲环境和枯竭资源的增长方式,不仅会造成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甚至会造成贫困化增长,其结果会使发展最终难以持续,并可能使经济再度陷入困境。2002年俄石油新探明储量为2.54亿吨,而开采量达到3.8亿吨;2003年新发现石油大约2.4亿吨,开采量增加到4.21亿吨,居全球首位。从以上数据不难表明,俄罗斯已经不能高枕无忧,不能总靠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和出口来维持经济增长。

(二)资源型出口导向实施的优势

自普京时代开始,俄罗斯就高举创新型发展模式的旗帜,然而经过8年的发展,实践证明俄罗斯的经济发展仍然是依靠大量出口资源型产品而实现的。为什么短期内俄罗斯的发展难以改变出口为主导的模式,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论述。

1. 资源出口促进增长

从GDP状况来看,以2006年不变价格计算,1992年俄罗斯实际GDP为约224亿卢布,随后一直下降,到1996年约为165亿卢布,1997年略有上升后受金融危机影响,1999年后,GDP保持较快正增长,最高年份2000年达10%,较低年份2001、2002年也有5.1%和4.7%,其余年份都超过了6%,2007年更是达到8.1%。石油出口对促进俄经济的增长有着一定影响,如果按剔除石油出口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方法来计算,GDP增长速度比原来下降1~2个百分点,GDP增长的波动幅度也相应减小。这足说明2000年以来石油出口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注:实际GDP以2006年不变价格计算。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观察数据库。

2. 政府态度

俄罗斯不是简单的单一资源出口依附国,而是诸多资源产品的出口大国,依靠其对国际市场的垄断能力,来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普京在2002年的“国情咨文”中主张“继续发挥两大优势”,使“俄罗斯巨大潜力为己所用”。通过扩大传统产业的出口,保障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用以换回发展新产业所急需的资金和技术,力争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普京多次强调俄罗斯经济要想复苏,就必须保持高速发展的速度,这就使得必须依靠原材料的出口。

3. 寡头利益

寡头代表着财富,巨富意味着这些经济人在俄罗斯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得提升,也意味着自身政治影响力的拓展。在叶利钦时期,这些人的能量得到积蓄和膨胀。但是,普京政权显然不喜欢自以为是的石油巨头,许多石油寡头因此遭受打击。在普京看来,不予政权为伍的石油寡头不但会影响国内政治,而且会影响国家能源安全。不过,亲政权的寡头则另当别论。阿布拉莫维奇就是其中一个。再如尤科斯事件,俄罗斯经济学家捷里亚金认为:这一行为具有政治动机,是政权想实现由“新势力寡头”对“旧商业寡头”的主导。因此笔者认为:俄罗斯出口导向战略的执行过程中,政府不能不考虑寡头的利益。

4. 国际形势

俄罗斯幅员辽阔,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然资源几乎能够完全自给的国家。现已探明的资源储量约占世界资源总量的21%,高居世界首位。近几年来,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从2002年到2006年,国际原油价格指数上涨了256%,这种变化对以能源产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俄罗斯来说,无疑是个强劲的支持和推动。随着国际油价的继续高位运行,俄罗斯能源产业的国际形势还将越来越好。

三、对俄罗斯贸易战略的评价与展望

从总体上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是依靠人力、物力、财力、能源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以及依靠能源和原材料等资源的大量出口而实现的,因而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俄罗斯的实践表明,尽管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也能带来经济发展,但社会因此会付出巨大代价,会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上面临大量的难题。

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可能会使俄罗斯付出更高的代价。一方面,这种高速增长要动用经济增长的粗放因素,并且要不惜任何代价才能达到。比如,依靠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出口来带动经济增长。这种以不惜任何代价来换取高速经济增长是不可取的。正如俄科学院涅基别洛夫院士指出:“如果让我们选择,是要继续依靠燃料和原料的生产和出口来达到10%的增长速度,还是通过经济现代化和利用高科技来达7%甚至6%的增速,则更倾向于后者。”另一方面,长期依靠资源型的出口会使得俄罗斯在经济、政治方面受制于其他国家,不利于俄罗斯经济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如果俄罗斯想尽快的走向世界前列,必须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提高经济的竞争力,从而消除阻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俄罗斯的当务之急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来建立有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部门,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走一条创新型发展道路势在必行。另外,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引起的国际石油价格下降,为俄罗斯摆脱固有的资源型出口导向提供了有力的契机。

参考文献

[1]王维然.俄罗斯对外贸易实证分析[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08,(3).

[2]王金亮.转轨时期俄罗斯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2008年1月自学考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下一篇:幼儿园教师节的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