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中国精神

2022-12-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科学精神与中国精神

中国政治学发展的走向: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

关键词:政治学;人文精神;科学精神

摘 要:在简要回顾了中国政治学科发展过程,尤其是1979年重建政治学以来经历的恢复与发展、反思与总结,以及在经济市场化推动政治变迁的背景下中国政治学科进一步学术化、科学化的三个阶段后,作者提出中国政治学研究应该注意多一点人文精神,多一点人丈关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中国政治科学走向发展与成熟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两翼,理应成为共同支撑中国政治学大厦的基石,对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条件与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孙关宏 蒋一澄

第2篇:中国研究生道德意识与科学精神的调查研究

[摘要]通过对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072名研究生的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的调查发现研究生道德意识淡薄,且在学历和性别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研究生普遍缺乏科学精神,且在学历和性别上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生的道德意识与其科学精神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3条对策。

[关键词]研究生;道德意识;科学精神;美育

[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高级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处于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必须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研究生不仅具备高尚的人文素质,而且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只有这样,研究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从而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 在我国,研究生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现状如何,两者又有怎样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但是从相关研究成果看,缺乏对研究生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的系统的、实证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立足于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对我国研究生的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以期为培养研究生积极的道德意识和高尚的科学精神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一、调查的被试选择与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择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除港、澳、台的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1072名研究生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072份,调查群体范围较大,这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了研究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课题组统一编制的《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问卷》作为调查工具。整个问卷分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环保素质等6大维度。问卷共计60道题。题目分为两类:一类是正误题目,每一个选择,答对记1分,答错一1分,不答记0分;一类是趋势题,每一个选项,选择记1分,不选记O分。每份问卷都统一编号,并按照统一标准对资料进行审核、编码并输入计算机,结果用SPSS11.5进行统计。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生道德意识现状分析

1.研究生道德意识普遍浅薄

道德意识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各种道德观念、规范、原则以及思想理论体系,它是个人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将其分为积极道德意识和消极道德意识两方面。当问及“你最看重的哪三种品质或相互关系”这一问题时,在“诚信”、“关爱”、“宽容”、“负责任”、“沟通”这些积极道德意识选项上,所有研究生中仅有77.1%选择“诚信”,66.9%选择“关爱”,61.8%选择“宽容”,52.3%选择“负责任”,35.4%选择“沟通”;还有一部分研究直接选择“冷漠”(2.8%)、“不负责任”(0.7%)、“欺诈”(1.3%)、“敌对”(0.7%)、“相互利用”(1.1%)等消级道德意识,这表明我国研究生整体道德意识还很浅薄,同时这一现象也反映了在现代社会仍有人与社会积极倡导的道德观背道而驰。

2.博士生更看重人的消极道德意识

当问及“你最看重哪三种品质或相互关系”这一问题时,硕士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诚信”(0.78)、“关爱”(0.67)、“宽容”(0.61)、“负责任”(0.52)、“沟通”(0.35)、“冷漠”(0.03)、“不负责任”(0.01)、“欺诈”(0.01)、“敌对”(0.01)、“相互利用”(0.01);博士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宽容”(0.81)、“关爱”(0.71)、“诚信”(0.57)、“负责任”(0.52)、“沟通”(O.29)、“相互利用”(0.05)、“敌对”(O.05)、“欺诈”(0.00)、“不负责任”(O.00)、“冷漠”(0.00)。经过差异检验,在多数积极道德意识选项上,硕士和博士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只在“宽容”和“诚信”两项上存在显著差异。博士比硕士更倾向于选择“宽容”,且与硕士在这一选项上差异呈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而硕士比博士更倾向于选择“诚信”,其差异也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P<0.01)。这表明硕士和博士在积极道德意识的选择上既有共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都看重人的优良的道德品质,但又各有侧重。在消极道德意识的选择上,硕士和博士在“冷漠”、“不负责任”、“欺诈”选项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都比较看重对方是否有消极的道德品质,但在“敌对”和“相互利用”两选项上,博士比硕士更倾向选择他们,且与硕士在这两项上都呈现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1和P<0.01),这表明博士比硕士更看重人的消级道德意识。

3.男研究生更看重人的消极道德意识

当问及“你最看重哪三种品质或相互关系”这一问题时,男研究生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诚信”(0.78)、“关爱”(0.68)、“宽容”(0.62)、“负责任”(0.50)、“沟通”(0.34)、“冷漠”(0.03)、“欺诈”(0.02)、“相互利用”(0.02)、“敌对”(0.01)、“不负责任”(0.00);女研究生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诚信”(0.76)、“关爱”(0.65)、“宽容”(0.61)、“负责任”(O.55)、“沟通”(0.37)、“冷漠”(0.02)、“欺诈”(0.01)、“不负责任”(0.01)、“敌对”(0.01)、“相互利用”(0.00)。经过差异检验,在多数积极道德意识选项上,男研究生和女研究生没有显著差异(P>0.05),只在“关爱”和“负责任”两项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研究生比女研究生更倾向选择“关爱”(P<0.05),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更倾向选择“负责任”(P<0.05),这表明男女研究生在积极道德意识的选择上既有一致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都认为宽厚待人、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应该是现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同时又各有侧重。在消极意识选择上,男女研究生的差异较大。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更倾向于选择“不负责任”(P<0.05),而男研究生比女研究生更倾向于选择“欺诈”和“相互利用”,且在“相互利用”这一选项上差异呈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这表明在人际交往中,男研究生比女研究生更看重人的消极道德意识。

(二)研究生科学精神现状分析

1.研究生普遍缺乏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探索科学真理和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孕育起来的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价值观和心理取向”,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巨大动力和思想武器。有了科学精神,大家就会更加

自觉地学习科学知识,进行科学活动。本研究主要从喜爱科学、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三方面对其进行调查。当问及“面对科技,你通常采用哪三种态度和行为”这一问题时,所有研究中仅有77.2%选择“欣赏它”,54.9%选择“设法弄懂它”,36.0%选择“坚决维护和宣传它”,而相当多的研究选择了“有机会才学它”(44.6%)、“有时宣传它”(36.8%)、“对它兴趣不大”(16.9%)、“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14.5%)、“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13.7%)、“反感它”(1.4%)和“不清楚”(4.0%)。这表明我国研究生普遍缺乏科学精神,他们不仅对科学技术热情不高,而且探究真理的欲望也不强,更缺少捍卫真理的献身精神。研究生是国家科研队伍的主力军。倘若这种消极懈怠的科学精神长期蔓延,必将对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2.博士生更有高尚的科学精神

当问及“面对科学和技术,你通常选择哪三种态度和行为”这一问题时,硕士生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欣赏它”(0.77)、“设法弄懂它”(0.55)、“有机会才学它”(0.44)、“有时宣传它”(0.37)、“坚决维护和捍卫它”(0.36)、“对它兴趣不大”(.0.17)、“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0.15)、“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0.14)、“不清楚”(0.04)、“反感它”(0.01);博士生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欣赏它”(0.81)、“设法弄懂它”(0.62)、“有机会才学它”(0.52)、“对它兴趣不大”(0.33)、“坚决维护和捍卫它”(0.33)、“有时宣传它”(0.29)、“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0.05)、“不清楚”(0.05)、“反感它”(0.00)、“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0.00)。经过差异检验,硕士和博士在“欣赏它”、“反感它”、“有机会才学它”、“坚决维护和宣传它”、“不清楚”选项上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他们在对待科学技术的态度和行为上具有一致性。而在其他选项上却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对它兴趣不大”选项上,博士显著高于硕士,且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在“设法弄懂它”选项上,博士也显著高于硕士(P<0.05)。而在“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有时宣传它”和“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三个选项上,则硕士显著高于博士,且在“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两项上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和P<0.01),这表明博士比硕士更有高尚的科学精神,他们更热爱真理,更有为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而献身的崇高精神和坚强品质。

3.男研究生更有高尚的科学精神

当问及“面对科技,你通常采用哪三种态度和行为”这一问题时,男研究生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欣赏它”(0.78)、“设法弄懂它”(0.59)、“有机会才学它”(0.42)、“坚决维护和捍卫它”(0.37)、“有时宣传它”(0.36)、“对它兴趣不大”(0.15)、“对它缺乏学习认识”(0.14)、“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0.13)、“不清楚”(0.04)、“反感它”(0.02);女研究生的回答按平均值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欣赏它”(0.77)、“设法弄懂它”(0.50)、“有机会才学它”(0.48)、“有时宣传它”(0.38)、“坚决维护和捍卫它”(0.34)、“对它兴趣不大”(0.19)、“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0.15)、“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0.14)、“不清楚”(0.04)、“反感它”(0.01)。经过差异检验,男女研究生在选择“欣赏它”、“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有时宣传它”、“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不清楚”选项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这表明男女研究生在面对科学和技术时有共同的态度和行为,尤其是他们对科技都缺乏兴趣,也不愿去探究真理,对已有的科技成果更缺乏维护和宣传意识。在其他选项上男女研究生则存在着显著差异。男研究生比女研究生更倾向选择“反感它”、“设法弄懂它”、“坚决维护和宣传它”,且在“反感它”、“设法弄懂它”两项上的差异都呈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和P<0.01);女研究生比男研究生更倾向于选择“对它缺乏兴趣”和“有机会才学它”,且差异也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和P<0.01),这表明男研究生比女研究生更有高尚的科学精神。

(三)研究生道德意识与科学精神的相关分析

由表7可看到,我国研究生的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在某些选项上存在着正相关,某些选项上存在着负相关,而且有些相关还极其显著。具体来看:(1)“关爱”与“欣赏它”存在极其显著正相关,与“坚决维护和宣传它”存在显著正相关;“冷漠”与“对它兴趣不大”和“反感它”都存在极其显著正相关;“宽容”与“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存在极其显著正相关;“不负责任”与“对它兴趣不大”和“反感它”存在极其显著正相关;“欺诈”与“不清楚”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敌对”与“对它兴趣不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互利用”与“对它兴趣不大”和“反感它”都存在着显著正相关;“沟通”与“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关爱”与“对它缺乏学习和认识”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冷漠”与“欣赏它”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宽容”与“有时宣传它”、“不清楚”之间都存在显著负相关;“不负责任”与“欣赏它”存在显著负相关;“欺诈”与“欣赏它”存在显著相负相关;“诚信”与“对它兴趣不大”、“反感它”、“总是担心它的负面影响”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沟通”与“欣赏它”、“坚决维护和宣传它”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

以上不难发现,研究生的道德意识与科学精神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持有“关爱”、“诚信”等积极道德意识的研究生,其科学精神也是崇高的,他们坚决维护和宣传科技知识和科学真理,很少有对科技缺乏学习和认识,对科技兴趣不大、反感和总是担心其的负在影响等消极的态度和行为;相反,持有“冷漠”、“敌对”、“欺诈”、“相互利用”等消极道德意识的研究生,其科学精神也是消极、被动的。面对科学的技术,他们从不愿去欣赏它,反而对它兴趣不大,甚至厌恶它。这表明研究生的道德意识与其科学精神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积极的道德意识会促使研究生产生积极向上的科学精神,而消极的道德意识则会导致研究生产生消极懈怠的科学精神。反之,研究生科学精神高尚与否也会影响其积极其道德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以上对我国研究生道德意识、科学精神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调查与分析,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为培养和促进研究生积极的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

议。

(一)加强道德教育,培养研究生积极的道德意识

在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科研、高层次的教学和管理领域越来越需要受过更多教育和训练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现代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崇高的科学素质,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的灵魂,道德意识则是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原动力。一个人道德意识正确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其个人道德素质的发展,甚至还会对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高校必须深入开展研究生德育建设工作,加强对研究生进行道德教育,不断提高研究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素质。具体讲,首先要明确德育目标。因为德育目标统领整个德育活动,对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以及德育组织形式等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确定一个明确、科学、操作性强的德育目标则会指引研究生德育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其次要扩充德育内容。一方面要大力推行道德常识教育,注重道德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育,指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另一方面要重视科研道德规范的学习。因为科研道德规范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研究生学习科学家们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道德品质,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学术民主作风和尊重学术前辈的道德品质。再次必须开放德育途径。道德教育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活动,必须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使课内教育与课外实践结合,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德育活动,让其在参与活动中受到道德熏陶,从而不断增强研究生道德意识。

(二)重视科学教育,培养研究生高尚的科学精神

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专业教育,其与本科教育或其他阶段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研究生教育不是纯粹地传授已有的知识,而是已经步入了学术研究的殿堂,从事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已成为研究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他们正是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科研活动,如参加导师的课题研究、进行独立研究等不断创新知识,推动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然而科研活动是一种复杂而艰苦的创造性活动,它不仅需要研究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科研能力,更需要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特别是高尚的科学精神。江泽民同志曾指出:“科学精神更带根本性和基础性。”科学精神才是科学文化的灵魂,它激励着人们解放思想、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研究生作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国家创新体系的力量源泉,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当然科学精神并非是人们天生固有的,它需要培育、渗透、弘扬。这就要求高校在提高研究生科学素质、弘扬科学精神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加强对研究生进行科学教育,特别是科学精神教育。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科学思想史、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对研究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科学精神教育,另一方面可将科学精神教育渗透于学位课程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中,对研究生进行引导和启发。此外,要注重发挥导师在培养研究生科学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因为一个态度认真、治学严谨的导师往往也会严格要求其学生具有求实、求真、创新和献身的科学精神的。

(三)以美育为手段,促进研究生道德意识与科学精神的高度融合

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是当代研究生必备的素质,且两者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研究生只有在积极的道德意识指导下,才能在科学研究的实践活动中遵循科研道德规范,并为探明科学真理而努力奋斗。反过来,研究生也只有具备了科学的精神,才可能热爱科学,才可能有对真理的热烈追求,才可能有造福人类的服务品质,也才有人格的完善和升华。因此,可以说道德意识所培养的真、善、美与科学精神亿追求的真、善、美应该是完美统一的。然而,如何才能将研究生道德意识的培养和其科学精神的教育高度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美育是将两者完美统一起来的最好手段。因为美育既与德育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表现为美育具有德育功能;同时又与科学教育不可分割,表现为“美育培养和激发的情感是探究科学奥秘的巨大动力”。这样,美育就天然地成为了联系德育与科学教育的纽带。而作为德育和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道德意识和科学精神自然也会在美育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下得到高度融合。鉴于此,高校要加强对研究生的审美教育,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审美素质,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责任编辑:郭德侠)

作者:王亚青

第3篇:新中国以科学家精神推进科技创新的历史考察

[摘 要]中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因此,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学风建设,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

[关键词]科学家精神;科技成就与挑战;科技创新

[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1]从中共中央1999年表彰激情燃烧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科学家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2],到新时代弘扬的“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1]的科学家精神,体现了党对科学家精神传承的重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需要科技界坚守与践行科学家精神,也需要社会各界广泛尊崇其价值,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科技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家底非常薄弱。全国科研机构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内,大约40个左右,研究人员有650余人。按当时4.5亿人口算,全国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与总人口的平均比例是每1125万人口中有一个科研机构,每10万人口中才有一名科研人员。[3]P168从学科和门类来说,空白和缺门很多。旧中国留下来的只有一些农业、地质、生物等方面的研究所,设备仪器以及资金等都非常缺乏,用毛泽东的话说,“我们是一张白纸”[4]P44。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指出,要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1949年11月,在接收原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中国科学院。各地区各部门相继开始布局建立一批科学研究机构。为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学技术的落后面貌,1956年,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号召“向科学进军”,制定《十二年科技规划》,实施以“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赶超战略,规划发展高新技术和基础学科,建立了原子能所、计算机所、半导体所、电子所和自动化所等新技术研究所。

“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5]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广大科学家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奉献精神。众多科学家曾生活在“国破山河在”的动荡年代,有“科技救国”的理想。为建设新中国,原中央研究院的81位院士,60人拒绝了国民党的威逼利诱,选择驻守故土;新中国成立前后,许多功成名就、才华横溢的科学家,怀揣着民族复兴、浴火重生的梦想,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破除一切艰难险阻,毅然决然归国效力。到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者已经达到3000多人,约占新中国成立前全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6]P215他们回归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代科学研究体系。在“科技为人民服务”方针指导下,科学家纷纷走向田野、车间,甚至在戈壁沙漠、海岛滩涂、荒山野岭或茫茫草原上安营扎寨,把科学研究与社会生产、人民生命健康结合,开展小麦和水稻品种培育改良、农药化肥研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地质勘察、石油勘探开发、钢铁耐火材料研发、铁矿冶炼,以及抗生素研制、寄生虫防治、地中海贫血治疗、基因工程、中医药研究等。科学家们不仅实现技术革新,而且在自然科学大众化和普及化运动中担当主力,为切实提高人民科学素养服务。

从事“两弹一星”研制的专家,更是“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为了保卫国家维护和平,为了实现国防现代化,科学家义无反顾地牺牲个人科研发展前途和科研兴趣,放弃自己长期耕耘的研究方向,重起炉灶攻关,10多万科研人员和参试部队告别了亲友,离开了故乡,来到大西北,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奉献,有的甚至以身试险,不惜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这一代科学家所表现的精神,正如当选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钱学森的颁奖词中所说的,“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7]

中国科学家表现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精神。新中国许多科技领域是一片空白。新中国建立初期,我们得到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专家等方面的支持。1957年10月15日,中苏双方还签订国防新技术协定,规定在1957年至1961年底,苏联将在火箭、航空技术和原子弹研制等方面向中国提供技术。这些援助,对中国导弹、原子弹研制的起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1959年6月风云突变。苏方宣布中断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样品的有关技术资料等项目,开始卡我们脖子。1960年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停止一切援助。苏联的做法激发了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壮志和雄心,“两弹一星”研制一步步拓荒。科学家们攻坚克难,“对所上项目反复论证、审查,坚持做到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实现了一次试验,全面收效,有的核试验还努力做到了‘两次并成一次’,少花钱,多办事,既节省了经费,又争取了时间”[8]P126。电子元件、器件和精密仪器仪表、精密设备基础薄弱,他们知难而进,秉持着严谨细致、反复求证的态度探求真理,每一项科技成果都是经过科学家无数次的数据分析、逻辑演算和试验验证才实现的科學突破,先后攻破了几千个重大的技术难关,制造了几十万台件设备、仪器、仪表,走出了一条投入少、效益高的发展尖端科技的路子。

中国科家表现了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协同是现代科学合作精神的升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高、中级科研人员缺乏,在科技攻关行动中,全国“一盘棋”,国家从各条战线抽调一批高水平科学家围绕中心任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各自专长和优势,群策群力、协同攻关,并习惯于把科学成果归功于团队。“两弹一星”的伟业,是中国人民勇攀现代科技高峰的壮举,它的研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大科学工程,技术密集,系统复杂,当时组织多种专业、高水平的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通力协作。据统计,中国科学院有20多个研究所,全国先后有26个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包括1000多家单位的精兵强将和优势力量协同攻关。[5]集中力量办大事,1964年10月16日,原子弹爆炸成功。它是按内爆原理设计的浓缩铀弹,比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先进。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氢弹爆炸,我国仅用2年8個月,而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7个月。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第5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它从研制到发射仅用了 5 年时间。我国成为了少数独立掌握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国家之一。

“两弹一星”的伟业,是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创造的,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信心,振奋了民族精神;“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使我国科研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广泛带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科技实力特别是国防实力,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地位。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9]P2791999年中共中央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是这个时代熠熠生辉的代表。他们分别是: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5]

在这个火红年代,科技工作者以爱国、奉献、创新、协同的精神,在天地间铸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基本科研任务提前五年完成,开拓了新中国科技新领域,填补一项项科技空白,除了“两弹一星”,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试制成功;随后,半导体三极管、二极管相继研制成功;1959年,李四光等人提出“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西方学者的“中国贫油”说;1960年,王淦昌等人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1965年,人工合成牛胰岛素;1971年屠呦呦从青蒿中成功提取了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1973年,中国籼型杂交水稻育成,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他的成果被国际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这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我国科技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国家需求仍然是中国科学家的奋斗方向,他们表现强烈的爱国心和事业心。黄大年素有“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宏大志向。2009年,已经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的黄大年听从祖国的召唤,让妻子卖掉两个诊所,挥别剑桥,回到母校吉林大学,任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负责开展“高精度航空重力测量技术”和“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两个重大项目攻关研究。他带领科研团队攻关,只争朝夕,忘我工作,在归国7年多时间,突破国外高精度探测装备技术封锁,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推动中国真正进入“深地时代”。他倾尽心血为国育才,主动担任本科“李四光实验班”的班主任,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由于他过度透支了自己,生命终止在58岁,为了国家事业奋斗至生命最后一息。他至诚报国,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是“新时代海归科技报国的楷模”。

勇于创新是中国科学家的行动指南。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的发起者和奠基人,主导FAST选址、立项、工程建设、落成启用。1994年,他提出构想,为筑造大国重器,他在22年的时间里,心无旁骛,不为困苦而止步,坚毅执着,忘我奉献,为找到建设FAST远离电磁干扰的理想台址,他带着300多幅卫星遥感图,与团队一起花了12年时间,几乎走遍了中国西南的所有大山,实地勘察了80多个洼地,终于找到了建设FAST的最佳台址——贵州平塘的大窝凼。为建成世界最好的望远镜,经历了近百次失败后,研制出了满足FAST工程要求的独一无二的钢索,让FAST有了坚固又灵活的“骨架”。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工程落成启用,这是世界第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标定了中国在世界天文学领先的地位,比美国“阿雷西博”305米望远镜,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10]“中国天眼”成就了一个国家的骄傲,“天眼之父”南仁东却永远闭上了双眼。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勇攀高峰创新不停步。他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在1973年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后,1995年又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后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杂交稻亩产逐步由700公斤、800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正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2016年开始,袁隆平在盐碱地种“海水稻”。2020年“超优千号”耐盐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达到802.9公斤,再创下高产新纪录。[11]他不仅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作贡献,也给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贡献。1991年,袁隆平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向世界传授杂交水稻技术,先后获国际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袁隆平6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12]。

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是中国科学家面对大灾大疫的无悔选择。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面对史上罕见的疫情大考,我国科技界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把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作为重中之重,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奋力攻关。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毅然赶赴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第一时间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表现了令人景仰的学术勇气。他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在武汉一线,作为传染病医院院长,张定宇领导武汉金银潭医院最早打响全民抗疫之战,拖着渐冻症患者之躯,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救死扶伤,与时间比赛抢病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领衔团队,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闻令即动,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2月26日,第一批疫苗在生产线上下线;她带领团队研制的新冠疫苗已經进入三期国际临床试验阶段,并于8月11日获得国内首个新冠疫苗专利。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作为,为中国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病毒候选疫苗182个,临床试验36个,临床前研究146个,9个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其中,中国已有11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4个进入Ⅲ期临床试验。3个为灭活疫苗,1个为腺病毒载体疫苗。[13]新冠肺炎疫苗研发、疫情防控,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新中国7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一批又一批的有担当的科学家,也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1]。一是科技发展基础条件全面改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研发队伍不断壮大。2018年,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全国研发人员总量为419万人年,已于2013年超过美国。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达19657亿元,1992—2018年年均增长20.0%,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至2.18%,超过欧盟15国平均水平。[6]P215二是科研整体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等实现多点突破:我国在量子科学、铁基超导、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CIPS干细胞等基础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王贻芳研究员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潘建伟团队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研究位列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榜首。高技术领域,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超级计算、卫星导航、高速铁路、三代核电、大飞机等诸多领域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其中,量子通信、超级计算、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移动支付、高速铁路、金融科技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三是创新能力增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2019年,中国国家创新能力排名升至全球第14位,比2018年前进3名,成为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14]创新活力增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强化,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的技术能力显著提升,民营科技机构、科技创新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新型科技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十三五”以来,我国企业研发投入逐年增加,2019年我国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1478家)的总研发费用投入达到3263.22亿元,比2018年增长了17.66%;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了3.91%。[15]四是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建设能力增强。依靠科技支撑,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高铁营业里程达3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三分之二,公路通车总里程484.7万公里。[16]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跃居世界第一,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港口占7席。现代化基础设施成为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

我国的科技创新成果广泛应用,既提升了中国经济质量,也为其他国家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能。近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显示,数字经济增加值已由2011年的9.5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0.3%提升到36.2%。[17]中国已经在5G领域建立了领先地位,占据了全球基础设施市场的40%。数字技术支撑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量。疫情期间我国互联网流量同比增长50%[18],线上教育、远程医疗以及无人车间、无人商店、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正在加速实体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改变消费模式,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开启新时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我国科学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既面临第四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又有来自许多方面的严峻考验,我国科技领域当前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面向技术开发,在针对客户的创新、提高效率的创新、工程的创新等应用创新方面已有很大提高,企业的研发经费主要用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对国外以“市场换技术”有依赖思想,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缺乏,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基础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依然明显。科技创新的效率不高。如,2015年中国有280万个专利申请,获批专利中只有21%是创新专利,其他均为设计专利。中国专利的价值也不高。2015年中国专利创造的收入为17.5亿美元,而美国2012年专利创造的收入就有1152亿美元。[19]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比如,农业方面,很多种子大量依赖国外,农产品种植和加工技术相对落后,一些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耕地重金属污染严重。工业方面,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部分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原材料依赖进口。能源资源方面,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以上,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不足;水资源空间分布失衡,带来不少问题。社会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民对健康生活的要求不断提升,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领域科技发展滞后问题日益凸显。”[1]因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1]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间博弈和战略竞争加剧,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甚嚣尘上,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我们要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坚定信心、埋头苦干,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增强我国科技应对国际风险挑战的能力。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科学家是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承载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再强调,要“传承老一代科学家爱国奉献、淡泊名利的优良品质,把科学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20]P109。“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1]这体现了党中央对科学家群体的殷切期望。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树立科技界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加快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22]这为我国新时代倡导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指明了前进方向。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灵魂所在,也是我国科学家艰苦奋斗、科学报国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和历史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怀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宽广的科学视角,为祖国和人民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大贡献。”[23]钱三强、钱学森、陈能宽、朱光亚等老一辈科学家抱着“救我中华”的心愿,前往国外深造,为建设新中国毅然放弃优厚的国外科研和生活条件回国。“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正因为祖国贫穷落后,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努力去改变她的面貌。”[24]“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只有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祖国的时候,才会感到最大的荣耀。”[25]面对核武器威胁,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站出来,勇挑重担,用双手托起了中国人自己的“两弹一星”,撑起了护卫共和国的巨大保护伞。黄旭华从1958年参加我国第一艘核潜艇的论证与设计工作,隐功埋名三十载,从核潜艇、核动力潜艇到导弹核潜艇。作为总设计师,64岁的他还亲身登艇指挥极限深潜试验。1988年,他退岗不退休,几十年来,培养和选拔出一批又一批技术人才,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说:“我和我的同志们,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26]

2008年12月,国家实施“千人计划”,旨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或以适当的方式为国服务,以黄大年、施一公、潘建伟等为代表的一批学有所成的专家,纷纷归国,发挥科研“领头雁”作用,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报国的赤诚,助力中国的强国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作为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把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7]这需要科学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正确处理个体、自我与科学共同体、科研活动、科学事业之间的关系,以自己的所学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内核。国家创新发展要靠长期繁荣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催生出的重大创新,首先创造并应用基础科学知识的国家掌握了巨大的经济优势与持久的领先优势。在过去两年时间里,美国政府将美国技术优势武器化,不断利用自己的国内法和在半导体行业的技术优势卡我们的“脖子”,要把科技创新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1]。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钱学森是敢想敢干、勇攀高峰、赢得胜利的科学家典范。1956年2月,他起草《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为我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创建与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同年10月受命组建的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0年之后,即1966年10月“两弹”试验结合成功,中国的核导弹具备了威慑与实战能力。而上世纪末开始研制的北斗系统经过多年攻关,已形成完整产业链,基础产品实现自主可控,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北斗都是中国芯,多款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水平达到22纳米。新时代,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勇立潮头、奋勇争先、再攀高峰,“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1],把美国“卡脖子”的清单变成科研突破的任务清单,把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民生改善的基础前沿难题作为重大而紧迫的研究课题,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实现原创创新并将其转化为独创性的科技成果,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成就更为壮丽的风景。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本质要求。创新之源的基础创新、原始创新、知识创新。探索未知世界,必须求真、求实,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需要科学家专注地做长期研究,静心笃志、心无旁骛、长坐“冷板凳”,经千难万险也不放弃,才能实现“从0到1”的突破,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科学成就。这就必须有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以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和优良学风的涵养,促进科学家群体更好地推动科技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部分学者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行为和想法,一些科学家热衷于做热门研究,这样风险小、容易出成果;一些论文剽窃、抄袭的学术不端事件更是令人震惊。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摒弃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习性,已成为当务之急。“要鼓励科技工作者专注于自己的科研事业,勤奋钻研,不慕虚荣,不计名利。”[1]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表现。新中国成立初期,虽然国家一穷二白,但我国发挥有体制优势,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优化组合,形成合力,重点取得突破,我们直接跨入了核技术、卫星技术等世界尖端技术领域。今天,中国科学家的队伍已经发展壮大,但高端科技人才特别是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严重不足,我们要加强战略研判,坚持创新自信,敢啃硬骨头,充分彰显制度优势,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激扬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统筹建设,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在组织实施长周期重大项目中加强顶层设计和前瞻布局,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多技术领域集成创新,提高科技能力;在重点攻关中,带动地方、企业、社会多方参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通过高效合理配置,深入推进协同创新和开放创新,构建高效强大的共性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20]

团结协作精神既指国内,也包涵国际社会。虽然西方社会各种“脱钩”理论的盛行,但关起门来闭关锁国很难有大量的原创性创新。国际分工、协同和合作才能最有效率地推动人类知识创造,技术创新。中国真正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才能保证中国真正深入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因此,善于统筹协调世界级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加强国际合作,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题中之义。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是科学家精神之源,是薪火相传的关键。科学事业是接力事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一场接力跑,科学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科技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薪火相传才能推动科学事业拾级而上、登高望远。特别是,许多重大科研项目周期长、跨度大,科学家要主动当好“铺路石”和领路人,做好传帮带,跑好“接力跑”,意义不言而喻。育人精神关乎科技事业长远发展。新中国许多著名科学家是科学界的一代宗师,他们在承担沉重科研任务的情况下仍能潜心育人,传播真理、传播真知、传授知识、甘为人梯。数学家华罗庚曾说:“人有两个肩膀,我要让双肩都发挥作用。一肩挑起‘送货上门’的担子,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送到工农群众中去;一肩当做‘人梯’,让年轻一代搭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然后让青年们放下绳子,拉我上去再做人梯。”[28]这是他作为优秀科学家的真实写照。数学家苏步青倡导并实现了“培养学生超过自己”的目标,被称为“苏步青效应”[29]。

科学家们一是在科研教育机构和高等院校擔当全职或兼职教职,百忙中抽空编写教材,坚持给学生上基础课,给学生指导论文,为新中国培养输送了一大批科技新生力量。二是在具体科研工作中善于培育青年人才,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提携后学,给年轻一代创造和搭建充分施展学术才华的空间和平台,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在全社会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如为进行原子弹的研制,早在1958年,当时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的理论物理学家邓稼先便主持开办了一个学习班,带领一群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对原子弹的理论进行探索、研究。既在工作中注意发扬民主,发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群策群力,也采用“带徒弟”的办法来加以培养,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两弹一星”研制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在科学界,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之间传递的不仅有知识、方法,更有精神和学风与作风。科学家言传身教,青年科技工作者自觉认同、践行和发扬科学家精神,代代传承,就能确保中国科技事业能够生生不息、创新发展。

弘扬科学家精神,需要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中国科学院院士路甬祥曾对诺贝尔奖的获奖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他认为好的创新氛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高素质优秀科技人才大量聚集形成的以高知识密集度和高目标创新活动为特点的环境;二是为优秀科技人才所提供的跨学科自由、宽松的学术思想交流、碰撞,以及竞争和合作兼容的环境。因此,培育和弘扬科学家精神要高度重视科学氛围的营造、学术生态的建设。说到底,我们要进一步尊重科技创新规律、科研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30]唯有如此,才能厚植科学家精神,培育更多世界一流的科学家。科学大师有赖于在浓厚的科学研究氛围、严谨的科学探索实践中养成理性思维和逻辑实证能力。

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创新成果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科学技术方面的积累还不丰厚,另一方面也与科技创新理念认识不足、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科技体制存在问题、创新文化缺位等有关。国家重视这方面的工作,重新强调自主创新能力建设,199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打造的知识创新工程,不断进行科研体制改革。2015年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对公平竞争环境、市场导向机制、成果转化激励政策、高效科研体系、人才政策、对外开放以及政策统筹协调等方面提出改革要求,以改变“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不利于创新的评价机制。习近平提出,“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23]2020年10月16日,习近平进一步指出,“要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顶尖科学家负责制,给他们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鼓励优秀青年人才勇挑重担。要用好人才评价这个‘指挥棒’,完善科技人员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把科研人员创造性活动从不合理的经费管理、人才评价等体制中解放出来,营造有利于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的生态系统。”[31]其中,政府重点制定战略规划、优化政策供给、建设制度环境、加强科技投入,成为战略谋划和政策制定两个环节的执行主体。“十四五”期间,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的支持;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要促进科技开发合作,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为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科技组织合作交流搭建高端平台,构筑聚集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2020年,国家推出强基计划的意义——培养基础学科专业领域的拔尖人才,但招生不甚理想。36所“双一流”建设大学进行强基计划招生的专业,为数学、物理、哲学、古文字学、核工程、医学等12个学科184个相关专业。但“择志”色彩鲜明的强基计划实施首年“遇冷”,没有完成招生计划。多年来,很多高考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选择专业时,一直存在功利导向,需要学校及家庭引导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扭转那种追“热门”和“钱景”的导向。当许多孩子的理想是做网红、当明星、玩电竞,成人后离科学与技术创造也就会渐行渐远。一个社会没有庞大的群体愿意去从事科学创造,实现科技创新的弯道超车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这也要说明,既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又不能让科学家辛苦又清贫,需要落实好各项改革要求,进一步完善待遇和激励机制,为科技工作者心无旁骛做科研创造有利条件。同时,要讲好科学家故事,改变公众对科学的刻板印象,重视科普和科学传播的实效,拉近科学家与公众之间的距离,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创新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问题导向;二是兴趣和好奇心驱动,吸引人们进行探索。“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1]

综上所述,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需要我们继承、发扬科学家精神,勇于创新实践,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科技成就。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12.

[2]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09-19.

[3]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4]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江泽民.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9-19.

[6]《辉煌70年》编写组.辉煌70年——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1949-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

[7]中央電视台.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EB/OL].央视网,http://news.cctv.com/society/20080217/102504.shtml.

[8]科学时报社.请历史记住他们——中国科学家与“两弹一星”[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南仁东先进事迹报告团.跨越时空征战星辰大海——南仁东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登[N].光明日报,2017-12-09.

[11]新华社.袁隆平“超优千号”创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EB/OL].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0/14/c_1126611834.htm.

[12]贾庆林.贾庆林致信祝贺袁隆平80岁生日[N].潇湘晨报,2010-09-07.

[13]陈海波.新冠病毒疫苗何时上市怎样接种——国新办举行吹风会介绍新冠病毒疫苗工作进展情况[N].光明日报,2020-09-26.

[14]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美国康奈尔大学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9,GII)[R].2019.

[15]田玉龙.我国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现状[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10).

[16]王一鸣.新中国70年:成功的发展故事[N].光明日报,2019-09-17.

[17]江小涓.“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与治理重点[N].光明日报,2020-09-21.

[18]刘艳.疫情期间互联网流量较去年底增长50%[N].科技日报,2020-04-24.

[19]迪文,倪浩.美报告称中国科技创新“虚胖”[N].环球时报,2017-09-01.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1]习近平.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8-25.

[22]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9-06-12.

[23]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29.

[24][JP3]钱三强.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EB/OL].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GB/34136/2569235.html.[JP]

[25]柏万良.创造奇迹的人们——中国“两弹一星”元勋[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26]张茜.“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此生属于祖国 此生无怨无悔[N].中国青年报,2019-09-30.

[27]新华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20-10-30.

[28]白春礼.新时期更需继承发扬“华罗庚精神”[N].科学时报,2010-09-20.

[29]王选.破除迷信 勇于创新[N].光明日报,2004-03-24.

[30]路甬祥.谈谈我国科技创新中的几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8-02-18.

[31]新华社.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深刻认识推进量子科技发展重大意义 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N].人民日报,2020-10-18.

A Historical Study of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y the Scientist’s Spirit in the New China

OUYANG Xue-mei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009,China)

Key words:scientist’s spirit;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challenge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責任编辑:邱 明)

[收稿日期]2020-10-24

[作者简介]欧阳雪梅(1965—),女,湖南汨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文化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近现代人物。

作者:欧阳雪梅

第4篇:科学精神与科学的人文精神

理性的时代局限性与科学精神的永恒

从“精神关怀”的层面看,随着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影响,人类大致经历了神本、物本和人本三种思想形态,或

三种思想形态同时存在的现象。但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它们的侧重有所不同。在史前,人类的生存条件还十分

恶劣,那时的社会思想主要还是物本主义的弱肉强食思想。由于人类在早期与自然抗衡中薄弱的自身力量,因而必须

依靠“神”以获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依托。从物本到神本思想形态的转变,从神本到人本思想形态的转变,都经

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西方,中世纪教廷的神权统治时期,神本主义思想的统治达到顶峰。在中国,至少从夏启开始

就实行了神本的专制统治。而这种神本思想的统治在中国,一直延续到了清末甚至当代。在经过漫长的神本思想的发

展之后,人的力量得到了逐步的壮大,人们对“神”的权威性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人的理性认识也得到了很大的

提高,逐渐发生了由神本向人本的转移,人们反抗与挣脱“神权”统治的愿望日益增强。一旦历史条件成熟,人本就

必然会取代神本,而成为一种新的社会思想形态。

作为人类社会的不同的精神存在形态,物本、神本和人本这三种精神形态在任何社会都会交叉存在和发展的,并

且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这些思想形态所体现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例如,物本思想在史前的社会主要体现为弱肉

强食,而在当代社会则可能主要体现为拜金、纵欲、价值虚无主义;神本思想在中世纪主要体现为对某种“天理”、“教条”的盲目遵从,而在当代则可能体现为另一种思想的专制统治,如科学主义等。中国社会在实现由神本向人本

思想的转变,较之西方社会显得更为复杂与缓慢,主要是因为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因而,科学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兴起多少有一定的启蒙运动和反神本性质的作用。即使在五四运动那个年代,也是同时

请进了“赛先生”和“德先生”的,类似西方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时期,人们提出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具有人本主义性质的思想来反对神权的专制统治。在我们复兴民族的当代,提倡科学,提倡科学精神,反

对封建,反对神权,反对伪科学,是绝对必要的。但决不能举“科学主义”这杆极端的旗帜,决不能用“科学主义”代替科学、代替科学精神,不能“以讹制误”,它会误国误民。

科学主义以经验证实原则划分科学与非科学,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能满足经验证实原则,也就是只有自然科学才

是科学。他们强调尊重科学,但把科学当做知识的唯一来源,把科学与人文和社会实践绝对对立起来,这就走到了极

端。这种意义上的科学精神必然走向与人文精神的对立。强调狭隘的功利性是科学主义者另一个主要特点。科学和技

术能够满足人们的一定需要,帮助人们达到一定的目的,具有某种工具价值。但是,科学技术不仅具有工具价值,也

有其他价值,如伦理和道德价值、人道价值等。因此,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的工具价值,置科学技术的其他价值于不顾,在实践中往往会导致科学技术的异化。爱因斯坦在对学生的演讲中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

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要尊重科学,也要认清理性的局限,克服对科学的片面理解,重塑当代科学精神。竺可桢说:“提倡科学,不但

要晓得科学的方法,而尤贵在乎认清近代科学的目标。近代科学的目标是什么?就是探求真理。科学方法可以随时随地而改变,蕲求真理也就是科学的精神,是永远不改变的。”如何追求真理?竺可桢概括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不计利害”包含着独立思考、怀疑批判的精神,包含着不畏强权、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由的精神。为什么要弘扬科学精神?“不计利害、但求是非”的自由精神已处在遗忘的边缘,“算计利害”已成了时代特征,这正是我们民族缺乏科学精神的根本原因。弘扬科学精神,首先是弘扬自由的科学精神。

科学理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通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最初的和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所遭遇的最基本的矛盾。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与自然界的关系。”对于人来说,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

马克思又指出,人不是某种驯服的自然能力,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主体出现的。近代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及其广泛运用,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人的主体性,增强了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和情感方式等,拓展了人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生态、环境、资源、气候、物种等一系列问题日趋引人关注,并以“天灾”方式表现了人类自身生存的危机及发展的极限等。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阶层、民族、国家、国家集团之间的矛盾等,并未随着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而消失或减弱,而是以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式存在,并时常以异常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人的精神生活中,信仰的冲突、理想的迷失、情感的漠视、行为的失范等种种现象被叫做现代社会中的人文精神的失落。有人把这些现代病归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是完全错误的。其实,真正的原因在于制度文明及人文精神滞后于科学发展和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来说是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导致的后果。

重塑当代民族的科学精神,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看作人类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要与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人文文化交融和结合。要达到对于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其前提便是在对人文与科学的全面理解中塑造当代人类精神,促进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健康互动与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是人类精神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成分,也是人类实践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当代人类实践的健康发展,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通既提出了紧迫要求,也奠定了现实基础。立足当代人类实践,致力创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共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促进人类精神的健康发展。这正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体现。

要防止或克服高科技可能带来的非人化后果,有必要大力发展人文文化,强化高科技时代的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当代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更清晰和准确,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强调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通,就是要强化人对于真、善、美及其内在和谐性的自觉追求。真善美在观念中的统一,最终是通过实践活动而得到巩固和实现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活动的水平和方式有其时代性特点,真善美的统一也有不同的具体形式和水平。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化过程,是包含着真、善、美的人类精

神不断在更高的水平和更完善的程度上实现统一的过程。

第5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如何对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张志超

(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 天津 300161)

摘 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科学与人文的划分,是在工业文明占据统治地位以后才出现的事情。在今天,这两者的区别甚至对立日益明显,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关注,科学与人文的争论也日趋激烈。

在今天的中国,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讨论非常热烈,可是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以及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仍不甚明了,甚至存在着许多误解。 1 科学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2 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3 二者的联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对立而言的,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由于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影响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从而人为得将这两种精

神对立起来。但事实上,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具有统一性:

1、从人文视角来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精神主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也是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第二,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它既能促使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迈进,是科学作为一种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根本文化精神;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所体现的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也是一种根本的文化精神。

2、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是科学批判精神对神学蒙昧主义的超越;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把人从繁重的单调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些无一不充满着人文精神。

3、从人文精神与科学研究创新的内在关系角度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统一性:

首先,从科学创新和突破的特点看,科学发展到现在这种高度,特别是基础理论,要想再有突破,高度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刻性是前提。而这又以来于长久地、专注如一的把思想集中于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即沉思和反思。人类科学史的实践表明,只有一个从不关心自己,以追求超个人的东西为目标的人,才能摆脱形形色色的个人羁绊,去研究那些具有崇高意义的理论。

其次,从创新过程看,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崇高、最有趣,同时也是最伟大的精神冒险,要取得某种突破,不知要经历多长时间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克服多少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经受多少挫折与失败的打击。没有纯洁的心灵,没有一切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社会和人类的利益为依归的崇高品质,是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中做出重大创新的。

最后,从做出创新成就的结果看,从事科学探索,作出创新成就,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在经济上也理应得到丰厚的回报,但这只是指其自然而然的结果而言,而且这也只是一种理想的结果。而事实上,在一个时期内,创新者常常不仅不能因自己的创新成就得到任何好处,还可能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杀身之祸。这种只对社会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有坏处的事,没有纯洁心灵和高尚情操的人是无法做到的。

总之,科学研究是一项崇高无比、神圣无比的事业,研究者心灵的纯洁是创新、突破的内在要求。因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统一的,也必须统一。

4 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探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途径和共建方式

5 结束语

第6篇: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次作业

理实0902班

司浩楠

4096003

5成功的指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司浩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直备受关注.有句话叫”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对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理解也因人而异,通过学习我也有了一些自已的认识和想法,也许有些感性,希望能和老师分享吧!

我觉得人文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 科学呢,我认为凡是能够被重复证明的事物,均是科学的。因而,科学不是某一种事物,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经得起考验能够重复和证明。科学精神,狭义的科学精神是指在自然科学中科学研究活动如科学理论的形成、技术发明的创造和工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人们应该遵守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也就是说狭义的科学精神可以称为“科学研究精神”。

从定义上看人文精神,就是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它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它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总之,它要求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所以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融合的过程中,应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是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着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

21 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要使我们在 21 世纪中立足、生存、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一个人的创新精神需要有两大精神支撑,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因此,我们需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得到协调发展。就我个人而言,在大学我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让我有时候不知所措, 在大学,各类讲座及“讲座书”风起云涌,虽然由于受到时间、地点等限制,听讲座的人还不太多,我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参加过多的讲座,但我读了许多“讲座书”,这类不下20种之多的包括《在北大听讲座》、《在清华听讲座》,以及在牛津、剑桥、哈佛听讲座,以及《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等在内的“讲座书”,让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了起来,同时影响着我以新的态度面对生活和社会中的种种事和人.记得一本书中,杨叔子院士说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因此,“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这个知识,这个认识,越符合客观规律,就越真,就越科学”。“人文

不但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这个知识、认识、价值、伦理越符合人民的利益就越善”。 作为“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终极关怀”的“求善”的人文精神,作为“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求真”的科学精神,无疑对校正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 我很同意这种说法, 理工科教育环境偏于单一,文化陶冶偏弱,我是理科实验班的同学,每天面对着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常微分„„着一系列的理科课程让我们的思维严谨的同时也僵化啦,创新思维扎根于文化修养所以我在学习任务之余还经常涉猎文学类,科普类的作品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感悟能力„„

此外,在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我还会找一些相关的科学文献,开拓自己的眼界,拓宽自己的学习广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结合自身谈了谈,关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认识,和其统一关系,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严格做到了标准意义上的统一,但我在学习生活中上的确看到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理性的同等重要性,并使自己尽可能的向其靠拢,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知识;不仅具有足够的科学精神,而且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修养;不仅具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更好的提升人格修养,培养与他人交往、与社会融合、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我会继续努力并坚持去做一个兼备科学精神、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人 ,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7篇:浅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人类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两种最宝贵的精神。这两种精神是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要想真正认识世界,需将科学与人文精神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因此,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如何对这两种宝贵的精神进行理解,是近年来人们很重视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非常丰富的物质享受;但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时会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大量的负面问题(如环境污染等)。这使得人们对科学的价值进行了反思,甚至对科学产生了否定的情绪。因此,我们所处的时代紧迫要求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一, 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技术和人类的劳动生产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便有了科学技术的萌芽,不过古代的科学更多的是以技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并没有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科学技术是由技术和理论两部分构成的。通过事物的外在表现的特征加以应用,这是科学的技术层面。要想理解自然世界的本质,这需提升到理论的层面上来,这需要不断的探索

,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现在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来不断的去认知客观世界的结晶,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不断总结,纠正,补充前人的成果,甚至推翻一些错误的结论而形成的。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等人的一些错误的结论被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先驱所推翻是一个例证。由此,我们可以梳理,归纳出科学精神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即:“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1】,这是科学精神的精华所在,也是科学技术能取得进步的内在条件。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在本质上它表现为约束科学家及其活动的价值和规范的总和”【2】。科学的目标就是如实反映出自然存在的客观世界,理性思考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这也是科学的认识借助于数学和实验的原因。在科学探索中,要求尽量把人为的,主观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科学家的目标,就是寻找超越表面现象的,对事物普遍适合的规律。在科学探索中,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和权威,任何结论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探究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批判和创新的精神。“这种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在此过程中独立的怀疑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构成了科学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源泉”【3】。因此,

科学的范畴已经超越了对物质的研究,科学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真理,但这种真理并不是一种僵化的,最为重要的是探索的过程,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尤为重要。“正是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冲动,权利的意识,效率的观念等科学意识,使现代人具有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精神风貌,从而适应现代化的多方面需要”【4】。正因为如此,科学精神以这种特质成就如今科学上的成就。

二,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就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文精神以人性,人文的理念去观察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人文精神作为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是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人文精神关怀各个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人与人的平等,社会和谐与进步,人与自然的统一”【5】。人文精神宗旨也是让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追求自爱,互爱的人生以及领悟人生的价值。

人文学界和科学界都是在认知世界,但人文角度中的世界与科学角度中的世界不同,人文角度中的世界不再是人之外的自然现象和世界,而是与人有关的各种现象。与科学不同的是,人文一直在关注人类本身,始终以人作为价值取向的标准,以人的角度去看整个宇宙。人文精神作为人生存在意义的思考,关注着人类的命运与痛苦,幸福与悲哀。自由是人文思想重要内容,自由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最本质的,最重要的权利,自由的生命才可以实现自我价值,才可以超越自我。与科学追求的唯一性性真理不同,人文追求人的个性,对不同的事物持包容的态度,倡导多元性。精神,个体,自由,个性等在人文中常见的词汇,也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人文的精神,人文精神使人不断认识自己的价值,完善自己的能力,以达到超越自我,提升人格境界。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一种理想的思想体系,简而言之: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追求与关切,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所以,“注重个体的价值追求,尊重他人价值取向选择,倡导不同个性和价值选择间的平等共处,体现着人文精神的内涵”

【6】。

三, 正确对待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是照亮人类前进道路的两束光。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的角度上看,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但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日益发展,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开始显现。科学和人文逐渐成为两个无法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领域。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自然科学逐渐成为了人类思想的中心,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科学理性也被视为人类唯一的原则。在此过程中,科学精神逐渐被扭曲,排斥了人文学科所倡导的普世价值。在人文领域内,人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但在科学主义和科学至上思想的盛行下,作为主体的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人反而成了一种工具,人自身的创造性和个性逐渐丧失。这使得科学领域和人文领域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因此,产生了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人本主义。人本主义者过分强调人的意志,情感,本能的作用。这种非理性的举措加大了科学界与人文界之间的鸿沟。而且,西方人文学界对科学持敌视的态度,把战争,核武器的扩散,环境的恶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归罪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对科学的全盘否定,同样背叛了人文

的精神,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索卡尔事件”为催化剂的所谓的科学大战升级,科学界和人文学界相互指责对方没有权利对自己做出评价。

从根本是来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互补的,相互依赖的。只重视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主要表现在科学精神能够帮助人文精神得到实现。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关切人的命运,而科学的发展能使这个从理想状态变为事实。而人文精神能给科学精神指明正确的方向。譬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科学界看来这是科学技术带来的成果,而人文学者看来这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我们仔细考虑的话,会发现环境污染等被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恶果并不是由科学本身带来的,因为这是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现代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看起来像是科学发展带来的后果,实则不然。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盛行伪科学和迷信,这不仅反映了科学精神的不足,也反映了人文精神的不足,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科学界人文学界之间的对立是确实存在的,也是无法回避的,我们所该做的不是在两者之间添油加醋火上浇油,而是克服对彼此片面的了解。科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有别于其他的方式,科学的精神体现着人类对客观性和真理性的追求。人文精神则时刻关切这人类自身,它是一种积极的生命追求,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人文精神应该具有现代科学的精神,而科学精神则该具有人文关怀,这不仅是我们想要的答案,也是结束两个领域分歧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刘晓玉,童继平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

(2)

【2】,【6】 褚宏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12期

【3】张成岚“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文化危机” 社会科学辑刊,1998,

(4):5-7

【4】卞敏“终极关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江苏社会科学,2005

(5):99-104

【5】庞强强,刘荣勋,张昌强“试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出国与就业2010年5月刊

第8篇: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从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谈起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贯穿在科学研究和人文探索中两种内在不同的精神构造。科学精神要求“实事求是”,也就是必须要崇尚理性思维,坚持真理。人文精神要求“以人为本”,也即调动感性,追求价值。而坚持真理与追求价值是辩证统一的,故要同时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二者不可偏废。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正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做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

【1】

。即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也即要求我们坚持真理。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1】。它要求我们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也就决定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弘扬必须同时进行,不可偏废。

真理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它体现的是客体性原则,要求人撇开主观的兴趣和爱好,实事求是地、理性地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规律认识世界。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它体现的是主体性原则,人以自己的需要作为尺度,不懈地追寻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效益—正价值,要求客体对象服从自己的需要。真理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天然的联系

【2】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结果,否则只能是惨痛的失败。而因科学精神体现的是追求真理,人文精神则强调价值,故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偏废必然会给人民带来沉痛的教训。在历史的长河中,科学精神的弘扬,人类科学的进步,为人类获取了较大的生存空间和灵活性,“西方的科技照亮了整个世界,西方的理性滋润启发了不少的心灵”。由于科学在技术上的巨大功利被人们称为“征服物质世界的十字军”。人们醉心于用新兴的科学去索取财富,而忽视了人文关怀。人类在强大富裕的道路上疾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积累财富所需的知识和理性活动成为文教界所重视的,而诗和想象力(指人文文化)由于其无助于直接换取市场上的优势而受到忽视”。科学和人文的对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发展的不平衡,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抹杀了人的内心自由和精神上的判断能力,从而把人变成了“单面人”

【3】

。体现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在用于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破坏自身的生存环境; 1 在使科学的工具理性获得极度张扬的同时,也使人的价值理性、精神家园丧失,使人感到迷茫和困惑。人文精神的缺乏使社会的发展迷失方向,使人迷失自我,出现人与社会的种种危机【3】。而在古代的中国由于封建统治者一贯重人文、轻科技,视西方科

【4】学技术为“奇技淫巧”,所以必然导致中国近代科技落后、被动挨打社会发展的进程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停滞不前。

。进而使得中国

真理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体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尺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而一定的科学精神的弘扬必须建立在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内,科学技术的发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反作用于人们的生活,先进的科学技术,帮助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这之后人们才会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弘扬,试想倘使人们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大家都整天在想着如何才能吃饱饭,怎么可能有工夫去致力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在社会生活中科学精神的弘扬也有赖于人文精神的弘扬,在一个愚昧落后民族,大家都固守残缺,不愿接受新事物,科学精神怎么可能在该地得到弘扬?另外即使一项科学技术再好,但不符合当地人的习惯,它也不能在该地得到弘扬。真理与价值的相互促进表现在:一方面真理的发展可以促使人们更深刻、更全面地理解其生活条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1】。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对世界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事情,也就节约了时间,以便人们用来从事人文精神的弘扬。而人文精神的弘扬使得人们的思想境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使得人们更乐意去接受新的事物,使得科学精神得到了弘扬。

总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两种优秀精神。科学精神强调尊重事实,探求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文精神则注重价值,为人类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互补的,它们共同构成完整、完善的人类活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就其终极价值而言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无论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如何获得极大的丰富,人们同样不能忽视宗教、伦理、道德、审美、艺术、哲学、意识形态等人文文化形式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支柱性地位

【5】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与对立只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同时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故弘扬科学精神和弘扬人文精神不可偏废。

2

第9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与统一关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与统一关系 所谓科学精神便是趋于理性的认识,然而人文则属于感性。同样一件事的处理方法在不同的理论支持下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不仅体现在个人的生活小事上,而且也对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运动的最初的和最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生存所遭遇的最基本的矛盾。马克思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与自然界的关系。”对于人来说,这就是以理性为根据的生活,因为它才使人成为人。自由的人是理性的人,而“理性”就体现在“科学”之中。

马克思又指出,人不是某种驯服的自然能力,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主体出现的。近代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及其广泛运用,一方面极大地发展了人的主体性,增强了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创造出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改变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思维和情感方式等,拓展了人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加剧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等之间冲突,以及随之而来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而言都是在近代社会形成的两种精神文化,正确界定它们的含义是正确理解二者关系的重要前提。对此,人们曾从不同角度对它们进行了说明,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在我看来,所谓科学精神便是趋于理性的认识,然而人文则属于感性。同样一件事的处理方法在不同的理论支持下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理性”是“感性”有益部分的产物,是对“感性”的合理归纳和总结。而无益的部分则成了人们弃之的东西,如冲动、失控、盲目和执迷等。如果将“感性”比作“探索”,则“理性”是探索出来的规律;如果“感性”是只笔,则“理性”是这只笔画出来的作品。“感性”不能被“理性”取代正如人脑不可能被电脑取代。情之不定,皆因浮于表面未达深层,而至刻骨铭心的情则已无力可变。“感性”始终充满了人类饱满的激情,而“理性”则是过滤过激情之后的冷静和思索方式。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虽然就其本质来说是对立的,但又是相互影响的,即不存在两者的绝对对立。从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两者既有合理的地方,又有不合

理的地方。具体地说,科学主义思潮强调科学精神,这是合理的,但是,它强调以科学标准来要求其他一切文化现象,即它视科学为唯一的、标准的文化模式,这是不合理的。而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文精神,这是合理的,但是,它反对科学的“工具理性”,乃至敌视科学,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应该将两者的合理性,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由上可见:科学精神主要是指强调实证性、功利性等,偏重的是“真”。人文精神是指强调人的价值,即人的“终极关怀”、“精神追求”等,偏重的是“善”、“美。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首先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种不同形态,他们对人类文化的创造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因而仅有其中的一种是不行的,只有这两种思维方式的互补才构成完整的人类思维和文化。所以,想用其中的任何一种来代替另一种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因为这两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存在着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只有在另一种那里才能得到某种程度的克服。

没有科学精神的支撑,人文精神只能缓慢爬行,是孱弱而不堪一击的。其实促使科学精神这个大男孩成熟的根本动力就是美丽善良的女孩——人文精神。科技是为人类造福的。正是因为人文精神的驱使,人类才有了强烈的改善生活发展生产的愿望,正是有了这种强大的愿望,人类才有足够的动力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为了改善路途的艰苦,我们才拥有了航天飞机;为了方便人们的交流,我们在地球几乎每个有人角落架构起了互联网;为了使火能燃烧的更久,我们得出了质能方程;为了减少人类的病痛,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生命科学。

同时,人文精神也约束了科学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保证其不脱离最根本的目的:为人类造福。正是由于人文精神的约束,人才没有像羊一样被克隆,才有了《核不扩散条约》,才有了《京都议定书》。

但是正如开头所说,科学精神是脾气暴躁的,人文精神哪怕稍有顾及不到,就会产生恐怖的后果。

通讯科技的发展使沟通变的便利,降低了人类面对面交流的亲和力,人们是在虚拟和互不信任陌生的状态下消磨时光、游戏人生。人类为了适应科技的发展,不得不疲于奔命,忙碌投入到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无暇去家庭温暖、天伦之乐。电脑的普及,让中华文明独树一帜写胸中之臆、修身养性的书法情操几乎消失;交通的快捷,让人类自由行走,呼吸自然氧气的机会减少;食品科技加工、激素填加,人类已经很少有机会吃到自然生长的纯绿色食品;现代化快节奏的科技步伐,给人类增添无限压力,各种文明病层出不穷:车祸、高血压、糖尿病、忧郁症等等,几乎所有城市人口都逃不掉文明病的魔咒。森林被大量砍伐,城市扩建使绿地消失。生产力的增长进一步加深的资源浪费,矿物能源给我们带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给地球裹上了厚厚的保鲜膜。氟利昂降低温度的同时,把天捅出个大洞,核能在造福人类之前,就毁灭了两座城市。各种隐患灾难越来越多。上述灾难不同于化学品泄漏、水坝坍塌等等科技灾难,其生成原因不是意外或技术漏洞,不是靠科学的发展就可以弥补的。这是失去了人文精神的约束后,科学发展的方向性错误。如果不用人文精神来剖析深层原因,妄想科技发展到更高层次来解决是不可能实现的。画家Claude Monet的《日出〃印象》正是人文精神对科学精神方向思考的绝佳代表。

科学精神如果离开了人文精神,那人类的美好愿望往往是南辕北辙。

人文精神如果是一位美食家,那科技精神就是厨师,做出天下最美味的佳肴供美食家挑选。如果人文精神是喜爱音乐的观众,那科技精神就是才华横溢的钢琴家,观众向往的曲目,游钢琴家的十指之间流出

科学精神如果是力大无穷的巨人,人文精神就是巨人的大脑,驱使巨人去获得更大力量的同时,引导巨人的力量。科学精神如果是动力十足的跑车,人文精神就是汽油和路标,给予跑车动力,指引跑车的方向。

人文精神和科技精神这对情侣,早在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是水乳交融,比翼双飞。只有把人文与科技完美的结合,才能真正的造福人类,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对立而言的,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由于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影响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从而人为得将这两种精神对立起来。但事实上,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具有统一性:

1、从人文视角来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精神主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也是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第二,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它既能促使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迈进,是科学作为一种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根本文化精神;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所体现的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也是一种根本的文化精神。

2、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是科学批判精神对神学蒙昧主义的超越;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把人从繁重的单调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些无一不充满着人文精神。

3、从人文精神与科学研究创新的内在关系角度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统一性:

首先,从科学创新和突破的特点看,科学发展到现在这种高度,特别是基础理论,要想再有突破,高度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刻性是前提。而这又以来于长久地、专注如一的把思想集中于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即沉思和反思。人类科学史的实践表明,只有一个从不关心自己,以追求超个人的东西为目标的人,才能摆脱形形色色的个人羁绊,去研究那些具有崇高意义的理论。

其次,从创新过程看,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崇高、最有趣,同时也是最伟大的精神冒险,要取得某种突破,不知要经历多长时间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克服多少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经受多少挫折与失败的打击。没有纯洁的心灵,没有一切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社会和人类的利益为依归的崇高品质,是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中做出重大创新的。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间: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宗旨,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的灵魂;科学精神失去人文精神就麻木不仁,人文精神离开科学精神就软弱无力。

最后,从做出创新成就的结果看,从事科学探索,作出创新成就,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在经济上也理应得到丰厚的回报,但这只是指其自然而然的结果而言,而且这也只是一种理想的结果。而事实上,在一个时期内,创新者常常不仅不能因自己的创新成就得到任何好处,还可能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杀身之祸。这种只对社会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有坏处的事,没有纯洁心灵和高尚情操的人是无法做到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在生活中只有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辩证和统一,用心思考问题,才能不断的成长和进步,做出对自己和对社会有利的事情。

科学技术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贻害人类。科技究竟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取决于人自己,关键在于掌握科学的人如何运用它。科学技术这把钥匙,既可以开启天堂之门,也可以开启地狱之门,究竟开启哪扇门,则有赖于人文精神的指导。科学技术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向着最利于人类美好发展的方向前进。人文精神也离不开科学精神。只有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内蕴于宏大的人文精神之中,人文精神才更富于清晰性、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指导人类实践。人文精神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即科学的人文精神;而科学世界本身也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科学在追求知识和真理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人类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赋予人类以崇高的理想精神,激励人们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

人类所追求的客观合规律性与主观合目的性的统一,正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致性。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会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

在实践中,坚持做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发扬科学精神、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可以促进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发扬人文精神,具有制约科学发展方向、促使科学技术在应用中不会被用于为害人类的重要作用。

总之,科学研究是一项崇高无比、神圣无比的事业,研究者心灵的纯洁是创新、突破的内在要求。因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辩证统一的。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

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

上一篇:家装防水材料下一篇:设备工程师的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