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力量

2024-09-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精神力量(推荐12篇)

中国精神力量 篇1

2015年选调生考试时事政治热点,无论是在选择题中还是申论材料里都有可能设考点。为了帮助2015年选调生考生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动态,丰富时政知识,中公选调生考试网整理国内外时事政治热点汇总,为2015年选调生考试提供了一份完整的时事备考资料。

【背景链接】

中国梦里有精神,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作为顶层设计,中国梦里不仅有实现富国强民的物质建设宏伟目标,更有催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源泉。

【深度解析】 [权威论述] 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

[意义] 一个人不能没有精神,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需要有伟大的精神做支撑。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精神,因为这种精神是我们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历久弥坚的强大精神支柱。强大的民族精神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途中,我们必须认真坚守、大力弘扬。

如果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将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的精神纽带,那么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则是我们排除万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对策]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准确把握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都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要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要深入进行中国近现代史教育和革命历史、革命传统教育。我们弘扬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狭隘民族主义有着本质区别。要坚持以开放的精神面向世界,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从各国文化中汲取丰富养分,不断塑造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的民族品格。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准确把握时代进步潮流和社会发展要求。改革创新是时代的最强音,是时代精神本质体现。要把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摆在突出位置;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要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紧跟时代脚步、把握时代脉搏。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重在营造氛围、潜移默化,重在联系实际、贴近生活,重在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要把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贯穿到新闻宣传、文艺出版、思想道德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等各个方面,大力宣传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抓住各种宣传教育契机、用好各种宣传教育资源,营造浓厚社会氛围,让人们不断受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感染熏陶。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各行各业的工作实际,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人们从具体事情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以实际行动为建设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大厦添砖加瓦。要充分调动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地做好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各项工作,通过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持续努力,推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绵绵不断地传承弘扬。

文章素材 [标题示例] 坚持开拓创新 发扬时代精神 [开头示例]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述了弘扬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引人深思、催人奋进。

[结尾示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一个可以把全体人民联系在一起的精神纽带,必须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这个纽带和认同就是中国精神。“中国梦”的实现是中国人凝聚已久的情结,需要不断通过中国精神凝聚形成全国人民的向心力。

中国精神力量 篇2

“这是对劳模精神的有力倡导。”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认为,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 是我国工人阶级中一个闪光的群体, 劳模精神是激励我们意气风发、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由劳动模范担任全总兼职副主席, 将在广大职工群众中起到很好的代表和引领作用。

这则振奋人心的消息着实让广大战斗在一线的工人受到鼓舞。这是来自工会这个“娘家人”的肯定和赞许, 不仅顶戴这一荣誉光环, 同时也有肩负责任的使命感。获此殊荣的许振超何许人也?

百度搜索他的名字正能量的新闻铺天盖地, 他是地地道道的一线工人, 朴朴实实的草根英雄——出生于1950年, 文化程度为初中毕业, 现为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1974年进青岛港工作。曾先后荣获青岛市劳动模范, 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工人技师, 省自学成才先进个人,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

他成功的秘诀在哪里?许振超是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 但他勤奋好学, 成了一名“桥吊专家”;许振超只上过一年多的初中, 可他凭借勤学苦练, 成了码头上人人知晓的“许大拿”。许振超的脱颖而出, 没有什么秘诀, 用他的话说就是要学习。许振超在日记中写道:“悟性在脚下, 路由自己找”, “要自己教育自己”。

要是说高手在民间, 那么创新就是在一线。许振超日记中的“悟性”就是他在一线工作中摸索出的那一个个创新成果, 他找出了一个个技术背后的门道来。

许振超的“无声响操作”, 偌大的集装箱放入铁做的船上或车中, 居然做到了铁碰铁不出响声, 这是许振超的一门“绝活”, 其实他之所以创造了这种操作法, 是因为它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集装箱、船舶的磨损, 尤其是降低桥吊吊具的故障率, 提高工作效率。实践证明, 它是最科学也是最合理的。

“一钩准”是许振超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门机时的创造。集装箱上有4个锁孔, 从几十米高的桥吊上看下去, 很难分辨, 更别说用在空中摆荡的吊具放下去, 一次把锁眼都对齐, 把集装箱抓牢靠了。但是, 许振超和他的队友们就是做到了。许振超炼成“一钩准”的诀窍是, 钩头起吊平稳, 钢丝绳走“一条线”。

“一钩净”是许振超的又一项发明。在青岛港开吊车的司机, 都知道一个“四稳”的口诀:就是在舱内起钩要稳, 旋转时要稳, 落钩时要稳和变幅时要稳。但要协调做到这四个方面很不容易。许振超开始练习, 练了半年后, 做到了吊具一钩下去, 一点不撒, 他把这种技术起名为“一钩净”。

感受中国精神的强大力量 篇3

居民都居住在统一修建的各个小区之中,房屋建筑充分考虑防震抗震因素,每栋楼房只有三层或四层并且单元独立,小区道路、活动场所、停车场、绿化等功能齐全。虽然大家在这样的小区新城中居住生活了两年多时间了,但人们在闲暇的时光里谈论,仍不时感慨:不是“5·12”汶川地震,我们许多人住不上这样好的房子、生活在这样好的环境。汉旺新城镇只是整个受“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重建上百个新城镇的一个,我有机会看到地震新建的北川、汶川、映秀等县城乡镇,都是比地震以前更加美丽、宜居。

汶川大地震仅四川省受灾面积达10万平方千米,受灾人口逾千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但经过三年左右的灾后重建,胜利完成了灾后的重建任务。这样伟大的成就,是许多人想都不敢想象的结果。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在较大范围遭受毁灭性的灾害时,对灾后的救助安置和用三年左右的重建时间取得像汶川大地震后这样的成就。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涉灾范围大、受灾群体多、受灾损失大的情况下,救灾和灾后安置得到人民群众普遍满意的效果,是源于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在大灾面前永不屈服、团结一心、奋勇拼搏的中国精神;是源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使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中国精神得到更好的弘扬。

面对灾难,中华儿女团结一心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族人民关心灾区、牵挂灾区的同胞,全国上下迅速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的磅礴力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车车救灾物资迅速从全国各地及时运往灾区,解放军和各类专业救援队伍以及无数的志愿者奔赴灾区抗震救灾,帮助安抚遇难者家属等。许多受伤群众都及时转送到全国各地医院救治,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和当地人民群众的慰问、关爱,他们都深切地感受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在整个救灾的抢救和安置阶段,先后有20多万的志愿者、400多支专业救援队伍、9万多名医务工作者和10万余名解放军官兵活跃在抗震救灾最前线。成千上万的无偿献血者、社会各界捐款600多亿元。无论是志愿者人数,还是志愿献血人数和自愿捐款捐物人数都创造了世界抗击自然灾害的历史之最,充分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空前凝聚力和向心力。

用改革创新的思想,对灾区进行恢复重建

在安置好受灾群众的基础上,为更好地表达和体现全国人民救助灾区的热情和力量,国家统一部署了全国19各省市承担对四川灾区的对口支援建设任务,利用一省一城对接进行建设。来自全国不同省、市的援建者,他们的援建不只是在受灾地上简单地恢复以前的模样,而是怀着一颗自己和所代表的省、市人民希望为灾区人民建设更加美好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与当地人民一起进行重建的。建设者们智慧设计、辛勤劳动,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在灾区创造出一幅比受灾前更加美丽的画卷,使灾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许多地方成为外地人羡慕的美丽景点。有的援建省、市还根据灾区的条件、积极引行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如江苏省扬州市援建者针对绵竹市九龙乡山区高山和平坝结合较好的条件,引进了滑翔伞项目,吸引了大量当地和外地中、青年旅游者驾驶滑翔伞,体验天空中自由飞翔、充满刺激的乐趣。为当地乡村旅游打造了一张很有特色的名片,为带动当地乡村旅游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

使中国精神更好地发扬光大

当“5·12”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成立全国抗震救灾指挥部,安排组织全国力量进行救灾抢险,布置恢复重建。既充分代表和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同时也使全国人民的抗震救灾的力量得到协调整合、高效运作。救灾工作在全国上下一心,有序、高效的组织中运行,受灾群众得到迅速拯救和安置。时隔三月,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按时在北京举行,中华健儿在奥运会上取得前所未有的好成绩,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人民不怕困难、团结一心、勇攀高峰的不屈精神。随着恢复重建的胜利,又向世界展现的人间的“奇迹”。使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改革创新精神得到弘扬和升华。

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伟大胜利,使灾区群众更加深切体会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体会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关爱,增强了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思想意识,进一步增强了作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也向世人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人民空前高涨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团结一心、改革创新、努力拼搏精神,昭示了中国精神伟大力量。

(责任编辑:陈海峰)

中国精神力量 篇4

我在想,为什么我们能将拥有14亿人口、并在特殊时期(春节、春运)爆发的新冠疫情在较短时间控制住并积极向好发展?为什么境外其他国家面对同样的疫情,并有中国提供窗口期的缓冲和经验的情况下仍无法做到有效防控?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3日召开的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提醒我们疫情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然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作为党员干部在这个特殊时期,要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颗心”。

精神力量的名言 篇5

2) 如果你自认不敢,你便的确不敢;如果你预感到失败,那你已经失败。一切都由意识掌控,很多比赛的失在起跑之前已经注定。

3) 伟大的梦想让成就随之成长,渺小的希望让你永落人群之后,相信自己,就必然会做到;一切都由意识掌控。如果自认高人一等,就一定出类拔萃。

4) 你自身中潜在的统治意识上任何事都有可能实现。你能完成任何自己认为可以做到的事情。这种才能是上帝赋予的,它可以帮你解决任何问题,也可以使你变得无比乐观。

5) 虽然你的思维相对于宇宙智慧来说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这滴水却凝聚着海洋的全部财富;是质量上的一而非数量上的一;你的思维拥有一切宇宙智慧。

6) 位置低的人向位置高的人奔走时会觉得很温暖,但是一旦停下来就会感觉到寒冷。

7) 我们能做到的,比想象的更多。

8) 多数人都拥有自己不了解的能力和机会,都有可能做到未曾梦想的事情。

9) 不达成功誓不休。——陈潭秋

10)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11) 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

12) “不可能”只存在于蠢人的字典里。

1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4)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5)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16)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7) 目标不是都能达到的,但它可以作为瞄准点。

18) 我努力,我坚持,我一定能成功。

19) 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20) 机遇永远是准备好的人得到的。

21)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22) 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23) 自信的生命最美丽!

24) 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25)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6)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27) 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8) 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29) 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有关精神力量的名言 篇6

2.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3.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

4.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

5.苦想没盼头,苦干有奔头。

6.当一个小小的心念变成成为行为时,便能成了习惯;从而形成性格,而性格就决定你一生的成败。

7.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些嘲笑者的手中,而恰恰掌握在能够经受得住嘲笑与批评忍不断往前走的人手中。

8.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9.机遇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即使在那些因机遇而成功的发现中,机遇也仅仅起到一部分的作用。

中国精神力量 篇7

韦伯在书中建立了严密的逻辑推导, 步步展开。

首先韦伯在书中提出的理想类型, 即社会学研究中的研究工具之一, 这一方法调和了实证和反实证的矛盾, 研究者通过选择和强调研究对象的某些重要典型的特征, 舍弃忽略另一些不重要的非典型特征构建而成的概念形式。韦伯提出的资本主义精神, 正是这样一种理想类型。

关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认为是一种惜时、守信、勤劳、节俭、谦恭的态度, 同时抑制自己本能享受。过去这些传统的美德本身就是目标, 但现在成为追求财富的手段, 最终的目标是金钱。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韦伯提到早在中国古代的明朝就已萌芽, 但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 资本主义并没有在中国建立并发展下去, 而萌芽较晚的欧洲, 却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肥沃土壤, 韦伯试图去探求其原因, 并最终将原因归结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基本假设:资本主义精神尽管就其纯粹的理想类型来看, 它具有某种目标合理性或形式合理性的典型特点, 但追溯源头它肯定首先是价值合理性。从历史生成的角度来看, 它是个历史现象, 资本主义精神和某种普遍的社会伦理之间应该存在某种亲和力, 以这样一条思路出发, 韦伯对欧洲宗教的主要教派进行了比较。

韦伯首先探求了基督教的主要分支——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的共同特点, 简而言之, 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他们都认为, 存在一个超越尘世的全知全能的上帝, 存在一个神圣界, 神圣界的代表是上帝, 他掌管着世俗界的命运。

2、尘世间的一切罪过无论大小轻重均有双重含义:一是对上帝的背弃, 一是对他人的伤害。而人间法律只能惩治人间罪恶, 而不能惩治超越世俗生活的原罪。

3、上帝是仁慈的, 他派遣自己的儿子耶稣到人间传道, 拯救人类。人类只有遵循上帝旨意, 约束自己行为, 保持灵魂的洁净, 才有可能最终解决精神上的痛苦, 才能够赎去自己的罪孽, 最终带着一颗净化的灵魂, 遵循神法所做的判决, 走向最终归属。

4、人死是肉身之死, 人的灵魂有两个归宿, 一是往复光明的天国, 回到上帝身边, 获得永生;二是到黑暗的地狱, 永遭磨难。

天主教和新教之所以分为两分支, 他们也有很多差异的部分。韦伯发现宗教在经济生活领域当中起了很大作用, 在现代企业中, 经营者、资本家、高技术工人中, 新教徒占了压倒性的多数。进一步追溯历史, 他发现欧洲许多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 特别是大多数的富裕城市, 在16世纪宗教改革中都转奉新教, 也就是说,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新教具有明显相关性。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 韦伯提出了几种预设:

1、要想发展经济就必须摆脱教会控制, 向传统宗教神圣性提出怀疑和挑战, 新教恰好顺应此趋势和挑战, 有助于削弱教会的控制力。

2、新教徒之所以集中在政治活动领域, 是由于政治原因及社会条件造成的, 也就是说, 新教徒被排斥在政治领域之外, 只能在经济领域中发展自己的才干。

3、天主教对来世的追求及禁欲特征非常突出, 使得天主教徒对尘世美好事物漠不关心, 从而阻止他们献身于世俗的经济活动的热情。

但韦伯经过实证的研究, 先后否定了这三种假设。经过考察, 韦伯认为, 新教徒对来世信仰并不亚于天主教徒。从禁欲来看, 新教中尤其加尔文教派更是严厉反对生活享受, 提倡一种严酷的禁欲生活。所以笼统地用对来世关注和禁欲主义无法对两种教派在经济活动中的区别进行解释。

于是韦伯得出一个假设:新教来世信仰、禁欲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存在亲和力, 天主教的来世信仰、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则缺乏这种联系。韦伯认为必须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两种教派在宗教思想、宗教体制方面的各自特点和差异。

由此, 韦伯对天主教伦理和新教伦理进行了比较概括。

1、天主教伦理特征: (1) 对尘世的态度:鄙视和厌弃尘世生活, 认为所有世俗活动不是宗教意义上的伦理, 其意义价值与灵魂获救无关。 (2) 心理态度:忏悔制度发展出个人对群体的依赖感, 天主教徒从中获内心安宁。 (3) 宗教价值生活:修道院的禁欲生活是最高美德。核心倡导一种出世禁欲主义。

2、新教伦理特征: (1) 通过天职观赋予职业活动宗教意义, 使得职业责任上升为宗教价值的伦理观, 相当于今天敬业。 (2) 命定论削弱个人与宗教组织的联系, 从而发展出一种独立精神和个人主义精神, 新教的个人奋斗不再被看做自私贪婪, 变成了可接受的美德, 个人奋斗是信仰虔诚的表现。 (3) 把禁欲主义从修道院移植到世俗领域, 系统理性的严格禁欲生活强化了自己的信仰, 成为具有宗教价值的美德。

核心提倡一种入世禁欲主义。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 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新教的信徒能在尘世的经济生活中做出更多的作为。因为他们提倡的伦理价值能更多地促进信徒参与尘世的活动, 这种在尘世的奋斗被看做个人虔诚的表现, 而这种教义也与资本主义精神在对待财富、时间等的态度惊人的一致, 也许这就不难解释, 为什么在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得如此顺利并繁盛。

“红段子”的精神力量 篇8

透过历史看现实,手机媒体已成为人们沟通的重要载体,而网络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两者结合的产物“手机网络”近年来在我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种文化现象。

转型时代的网络文化定位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极短的时间里,社会转型经历着从自给半自给的产品经济社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转化。这个转型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经济的转型,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是一个社会、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变迁过程。

面临着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化,人们的精神世界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激荡。一些对权力、金钱的膜拜,对个人本位的推崇,以及不同价值体系的伦理观念开始进入社会。这些不同的伦理道德、价值规范在现实中并存,使原有的价值规范体系受到冲击。市场经济进程必然造成人们思维观念发展的多元化,使社会更加宽容,同时也拥有更多不同的声音。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移动通信服务已经深入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手机已经从单纯的通信工具,演变成非常重要的信息载体。积极、健康、向上的优秀手机文化同样承载着时代的精神和人民的心声。因此,打造好手机新媒体这一文化阵地,着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通信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也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新的历史命题。

时代呼唤红色网络文化

从手机诞生之日起,其多功能化、网络化、个性化以及交互性的诸多优势,使其具备了旺盛的生命力。如今的手机网络,特别是以中国移动3G(TD-SCDMA)为代表的移动通信网络,不仅具备通话、收发短信等基本功能,还可以用来听音乐、上网、玩游戏、看电视,移动购物等。如此强大的功能使手机注定要扮演时代的新角色——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即: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因此,手机生活萌生的移动网络文化正逐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形态和方式。

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是时代风尚的折射。《毛诗序》云:“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有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音乐。音乐如此,口耳相传、覆盖了辽沈千万手机用户的移动通信网络文化同样如此。

曾几何时,“黄色”或“灰色”的网络流毒污染了这片心灵沟通的天地。一时之间,造成了许多人对移动网络文化的曲解和负面印象。人心向善、渴望交流与倾诉是社会的长期需求,扭转颓靡、低俗、不负责任的手机网络风气,培植健康的道德情操,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企业和社会大众的使命。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传统教育中,早已将“真、善、美”的“红色”种子根植在每一代炎黄子孙的灵魂深处。历史镌刻的“中国红”与革命铸就的“革命红”相互融合,成就了中国特色的健康、向上、和谐的“红色文化”。

作为移动通信运营企业,中国移动辽宁公司长期以来着力营造“红色”网络文化,努力成为传递健康情感的恰当载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新风的一支生力军。弘扬和发展“红色”网络文化,是对“黄色”和“灰色”网络流毒的有力狙击,同时也是移动通信网络“心灵沟通”和谐本质的回归。

“红段子”呼唤你我共同参与

“红段子”是指所有内容健康向上、形式生动活泼、效果催人奋进的短信段子。中国移动辽宁公司的“红色”网络文化创新,是以“扬社会新风,发健康短信”为主题的“红段子”短信大赛为开端。活动结合时代特点,以短信为载体,从群众日常接触的小处入手,传播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主题,努力促进“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用优秀的、健康的、积极的短信内容,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红段子”大赛从2008年“聚焦奥运”到“奉献汶川”主题,从2009年“科学发展”到“爱我中华”主题,得到了社会大众的积极响应和热烈好评,也成为了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倡导“红色”网络文化的重要探索。2010年,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将再携手省委宣传部门,将“红段子”活动推向深入。

现如今的“红段子”既有“幽默类”的,也有“祝福类”的;既有“时政型”的,也有“励志型”的。比如“细雨和风,润物无声。政通人和,百业俱兴。大道之行,选贤与能。生民既乐,天下大同。四海之内,皆是兄弟。幼有所长,老有所终。”歌颂了和谐社会;“党心、军心、民心、心心相印,融化罕见冰雪;人力、物力、财力、力力凝聚,铺就人间坦途;你情、我情、他情,情情汇集,创新异乡春节;鲜花、礼花、心花,花花簇拥,描绘锦绣前景。”传递了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时人们心中的温情,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再如“不发展受罪,乱发展受累,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受惠。”畅言了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这些“红段子”作品内容丰满,既有情感真挚的亲情、友情、爱情题材,也有反映辽沈大地拼搏精神的励志题材,以及警示、公益、环保等题材。“红段子”将人间正气、真情、新风、美德,展现于方寸短信之中。这些“红段子”包含着创作者对真实情感的抒发,对生活独到的观察,对周边人物和事件的敏锐反应,语言表达大量汲取文学和民间的养分。因此,喜闻乐见的“红段子”也成为大家争相转发的对象。

“红段子”参与者上有退休老人,下有小学生,更有为数众多的企业白领、工人、农民和家庭妇女。正是得益于“草根创作”的活动模式,“红段子”点燃了全民造“段”的热情,为客户连通更多的亲情、友情、爱情,累出盛况。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学者、平民,每个参与的人都能在“红段子”中找到表达和共鸣。

同时,“红段子”在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内部掀起了创“红”传“红”的新风潮。每天公司都会发送1-2条“红段子”短信给员工,员工也可以将自己创作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短信内容传递给亲朋好友。一时间,创作或转发“红段子”成了员工工作之余的“休闲”方式,由内向外、内外互动,共同营造和传播健康短信文化。

让文化催生强大精神力量 篇9

来源:山西煤层气 日期:2014-03-20 [ 大 中 小 ]近年来,我省工会宣教工作紧紧围绕工会工作大局,通过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程、工会新闻舆论引导建设工程、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工程、职工文化队伍建设工程、职工文化活动品牌创建工程“五大工程”,建机制、搭平台、强队伍、树典型、出精品,极大地提升了全省工会宣教工作的整体水平,为推动全省工会全局工作,推动我省工运事业的发展,推动我省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铸职工素质之魂

——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程,提高职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近年来,我省工会宣教部门充分发挥文化的教化作用,以“一年一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以职工职业道德标兵评选活动为抓手,以“榜样山西·最美劳动者”评选活动为手段,以职工学历提升教育工作为途径,切实维护职工的文化发展权益,促进共同理想和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凝聚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合力。

借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东风,举办全国职工摄影展,是省总善于借势借力开展主题教育的一个缩影。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真正入心入脑,省总宣教部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通过演讲比赛、感言征集、征文评选、知识竞赛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教育。

50多年义务服务矿工的“好矿嫂”党素珍、20多年为居民免费维修灶具的“服务明星”叶晋庆,以及近年来涌现的金长福、曹晓斌、贾向东等一批职业道德模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在全省职工中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近年来,省总选树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110个、标兵个人110名、示范岗40个,以往单纯依靠组织推荐拓展为组织推荐和社会推荐相结合,评选活动也成为一个动员职工群众参与道德实践的过程。

去年,各级工会推选的一批新面孔上了报纸版面、电视荧屏。这次“榜样山西·最美劳动者”评选活动,立足于基层一线,推选出了200多名还未被宣传报道的先进人物,200万余人次的投票,评选产生了10名人物、20名人物提名。

思想凝聚共识,文化提升素质。从2011年开始,省总工会与省教育厅联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职工学历提升教育工作,当年报名参加学历教育的职工达十万余人,随后两年中在全省建立了150个职工学历提升教育示范单位,各级工会纷纷通过减免学费、报名费,办劳模学历班等措施,积极推动职工学历提升教育工作。

奏昂扬向上之歌

——实施工会新闻舆论引导建设工程,传播工会新闻宣传正能量

改革开放越是深入,工会作用的发挥愈加重要,这就需要发出工会的强音。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每年我省各级工会在各级各类媒体发稿3000多篇(件),网络宣传10000多条,形成了强大的新闻宣传声势。省总工会更是抓住“两头”提高新闻舆论宣传和引导能力:

一头是重点宣传,开展“劳模宣传月”活动。从2010年年初开始,省总工会把每年4月底至5月底确定为“劳模宣传月”,开展劳模科技创新成果展、十百千劳模重点宣传、“三个一”(举办一场劳模事迹报告会、举办一场知识讲座、办一件实事)劳模服务社会、“劳模精神在一线,转型跨越勇争先”宣传教育等活动,特别是2012年年初以来开展的劳模服务社会“四送”活动,影响更为深远。

两年来,各级工会组织劳模文化服务队、医疗服务队、法律服务队、技术攻关服务队,为一线职工送文化、送医疗、送法律、送技术100多场次,直接受益职工达到9多万人次。

一头是集中宣传,组织“记者行”主题采访活动。从2010年开始,省总连续4年先后组织开展了“走近职工看转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劳动者风采”、“走近最美劳动者”记者集中采访活动。4年来,参加活动的记者有数十人,采访行程数千里,宣传报道先进集体80多个、一线职工典型100多名,每年采访活动期间在各级各类媒体发稿200多篇(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强职工文化之基 ——实施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工程,夯实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建设基础

文化场所制约开展职工文化活动的状况,在近年来,在我省有了很大改善。2010年以来,全省新建、改扩建市、县级职工文化活动阵地31个,正在筹建的有7个,1000人以上企事业单位新建、改扩建职工文化活动阵地510个,200人以上企事业单位新建、改扩建职工文化活动阵地1549个,200人以下企事业单位新建、改扩建职工文化活动阵地4555个。

我省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的努力,集中体现在“职工书屋”建设中。截至到2013年,我省已完成职工书屋建设任务2550个,提前一年完成全总下达的任务,超额242个。同时,全省各级工会积极探索职工书屋建设模式,创造性地建设了职工书角、职工书箱、职工书柜、职工书包、职工电子书屋等,为职工提供了更加便利、快捷的服务。

职工文化阵地要建成“学校和乐园”,是我省工会始终坚持的信念。去年,省总工会联合了多个部门举办了首次全省性大型职工读书学习活动,历时4个多月,开展了共读好书、助读助学、诵读经典3大系列8项活动,征集到职工读书征文5000多篇、经典名篇朗诵网络展播大赛参赛作品100多件,举办读书访谈节目60多期,建立电子职工书屋示范点100个,向农民工赠送了价值10多万元的购书储值卡,发放60多万张职工购书优惠卡„„在此次职工读书节活动中,全省有近200万职工,各级工会共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在广大职工掀起了读书求新知的热潮。

释文化人才之力

——实施职工文化队伍建设工程,促进基层职工文化的发展繁荣

职工文化的发展繁荣,要场地,更要人才。为了补足基层职工文化活动的“人才短板”,全省各级工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培训、评选等形式,培养基层职工文化人才,选树职工文化名人和领军人物,带动和促进基层职工文化活动的发展繁荣。

省总制定计划,提出2012—2017年省总每年培训基层文艺骨干300人,各市每年培训200人,各县(市、区)每年培训50人,1000以上企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实际开展各类文艺骨干培训,实现年培训万人计划。过去两年,省总举办的主持人、声乐提升等基层文艺骨干培训,参加培训的人数从360人增至480人,各级工会累计组织培训职工文艺骨干3万多人。

无可否认的是,扎根于职工群众中的“职工明星”对于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起到了极大的引领作用。培养职工文化领军人物,对推动职工文化建设有“舒筋活血”之效。由大同市总牵头的工人艺术家联谊会,创办自1994年,目前吸纳会员156名。多年来,这支精英团队定期开展和举办各类文艺演出、艺术观摩和交流活动等,不仅丰富了大同市职工文化,更提升了大同市职工文化艺术水平和品位。

从2012年开始,省总工会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了职工艺术家、职工艺术明星、职工艺术骨干评选活动,评选出职工艺术家15名,职工艺术明星50名,职工文艺骨干100名。此项评选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在全省范围内培养和选树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职工文化领军人物,引领和带动了基层职工文化活动的开展。

借文化品牌之势

——实施职工文化活动品牌创建工程,扩大职工文化影响力

追求社会活动声响,是工会宣教工作所努力达成的效果。形成品牌,则意味着职工文化的覆盖面足够广、参与率足够高、影响力足够大。目前,我省已经初步形成了“市(产业)有品牌,县(市、区)有特色,单位有亮点”的职工文化品牌创建格局。

——职工文化节影响深远。省总每四年一次,共举办了三届全省职工文化节,每届有十几项活动,规模大、参与人数多、影响广,对促进职工文化发展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心系重点工程,情暖一线职工”慰问演出活动意义重大。从2009年开始,省总连续四年开展了这项慰问演出活动,带动全省各级工会累计举办慰问演出500余场,极大地丰富了基层一线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

——基层职工文化活动品牌精彩纷呈。太原市的职工文化辅导站和全健排舞展演、为农民工送文化活动;大同市的职工文化博览会;长治市坚持40年的职工文艺汇演、“五一”职工游园活动;晋城市的职工趣味运动会;临汾市的职工歌友协会文艺小分队慰问演出活动;运城市的“服务到基层,欢笑送一线”慰问演出、职工合唱节等品牌活动„„这些坚持时间持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基层职工文化生活,广受职工欢迎。

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 篇10

摘要:

CCTV2014法治人物颁奖礼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致敬人物——许崇德、致敬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网络融合及“网络最具人气奖”——陈永明、陈国庆、“女童保护”志愿者 见义勇为群体——卢伟、夺刀少年柳艳兵易政勇、杭州公交纵火案见义勇为群体

法治人物:马骧聪、吕忠梅、周珂、朱忠华、刘汉刘维特大涉黑犯罪集团案"办理群体、郭兴利、王雄飞、张慧、杨斌圣、上海福喜案卧底记者、邝秀潭

关键词:法治 宪法 见义勇为

法治即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个人意志而改变。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的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对新中国历史经验进行深刻总结的结果

习近平的“法治观”:“奉法者强则国强”

2014年9月5日,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十八届四中全会,首度以“依法治国”作为全会主题。各方期待,在改革开放进入第36个年头的时候,中国的法治建设该如何换挡提速、转型升级。党的十八大提出“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此后,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对此作出强调。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新时期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衡量标准。

梳理总书记有关法治工作的部署,从“要加强反腐败国家立法”到“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从“政法队伍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些论断无疑都为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谈科学立法:法律必须不断发展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立法工作,尤其强调“形势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法律体系必须随时代和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国家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的变化对宪法的发展变化起着直接作用,同时国际关系也对宪法发展趋势有所影响。

宪法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资产阶级宪法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社会主义宪法体现社会主义民主。宪法在内容上所具有的国家根本法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普通法律的内容都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

从理论上讲,宪法的效力高于本国其他法律和法规。但在现实里,宪法并不是在所有国家中都具有权威性。为保证宪法的权威性,需要相应的一套体系来确保宪法没有被违背。这套体系称之为宪法审查制度。在现代民主国家,由于宪法审查制度的实施,一条法规如果和宪法相抵触,就不能得以应用。而在非民主国家,宪法的最高效力经常不能得到有效的维护,以至于宪法成为一纸空文。习近平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 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见义勇为是一种美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难以鉴定见义勇为行为。所以国家为见义勇为人员保护立规矩,有极大现实意义。在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见义勇为者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挺身而出,壮举可歌可泣。然而这些年来,在一些地方,因为保护见义勇为人员合法权益的问题一直未能妥善解决,因此屡屡出现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情形。我们的社会,应当建立一种“回报机制”,这不只是对奉献者个人的回报,更是对奉献精神的弘扬。现在国家明确规定,“公民在法定职责、法定义务之外,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挺身而出的”,为见义勇为行为,这为认定见义勇为,保护见义勇为者权益提供了规范。

不让见义勇为者支付一点医疗费,其实并不难。现实之中,从最美妈妈到最美司机,从最美警察到最美战士……这些见义勇为者在治疗时都不会付不起医疗费,因为他们不会遇到见义勇为是否被确认的问题。显然,一些见义勇为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恰恰是在确认环节就出现了障碍。这样的障碍,五花八门。

比如前几年的南平特大凶杀案中,第一个赶到现场救出了3个孩子的环卫工人却与见义勇为无缘,原因是认定见义勇为的依据是当时校门口的监控录像——而这个环卫工人没有出现在录像上。又比如江西贵溪市一青年勇斗持刀歹徒身负重伤,申报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称号时却被当地相关部门拒绝,原因是他曾有犯罪前科。再比如更多见义勇为碰到的一个障碍,是歹徒未能抓到,证据链不完整,因此无法认定。

而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两个农民工在一起惨案中控制了楼道,让犯罪分子无可逃遁,并在半夜将救出的女孩送往医院,但他们仍未被认定为见义勇为,理由因为他们当时并没有与犯罪分子搏斗,没有流血。有目共睹,却抵不上一个摄像头的“未睹”,这是什么逻辑?难道曾经犯过错,就意味着永远不良?难道一辈子抓不到歹徒,见义勇为就永远不能确认?救出了女孩,堵住了歹徒,只是没有搏斗,没有流血,就不是见义勇为?所幸的是,这些五花八门的障碍,将随着国务院文件的实施而去除。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都在呼唤人人从善如流、见贤思齐,都在盼望奉献精神蔚然成风,而切实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见义勇为的呼唤才能有深入人心的穿透力和众望所归的凝聚力。现在国家为见义勇为人员保护立下了规矩,可以预期,在见义勇为者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之后,见义勇为精神将获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读懂长征的精神力量 篇11

80年前,我们党领导红军将一次危机四伏的被动撤退,变为一个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起点;将一段险象环生的艰难跋涉,变成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如果说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自然摇篮,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文明象征,那么长征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透过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饱含深情的期许,我们应更加珍视长征的历史馈赠,更加坚定走好新长征路的时代担当。长征精神展示了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是我们党取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资源,也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

长征胜利属于中国,但长征精神已走向世界。80多年来,不同国家、不同职业、不同思维方式的人们,对长征的解读从未停止。有人感叹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有人认为“长征是中共党史上最壮丽的一页”,还有人拿长征比较,“汉尼拔的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的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也只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

长征精神是用血与火熔铸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血战独树镇……红军官兵几乎平均每天一次遭遇战。徐向前在回忆百丈关大战时说:“附近的水田、山丘、深沟,都成了敌我相搏的战场,杀声震野,尸骨错列,血流满地。指战员子弹打光,就同敌人反复白刃格斗;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长征精神是用生与死锻造的。4支长征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沿途补充兵力1.7万,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湘江战役,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多人,担负后卫的红34师,原有7000余人仅剩下90多人。无数个“军需处长”为了战友甘愿以命换命,无数红军官兵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所信仰的事业。

长征精神是用苦与乐冶炼的。聂荣臻元帅曾说:“碰到了困难,人们就想起长征,想想长征,就感到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长征以战斗之频、河山之险、给养之难、病疫之侵、霜雪之冷,考验着红军官兵的意志与耐力。然而,就是这支每时每刻与死神打交道的队伍,休息时,有的读马列经典,有的表演《红军舞》,有的用法语唱《马赛曲》、用俄语唱《国际歌》……到处洋溢着乐观、友爱和热情,被斯诺称为“最幸福的中国人”。

当今中国,正处在由大向强的“关键一跃”,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闯过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读懂、汲取长征精神,就应该经常检视自己可否拥有红军爬雪山、过草地时的激情,可否坚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念,可否保持“千锤百炼不怕难”的韧劲。

远离长征的枪林弹雨,沐浴时代的杏花春雨,我们只有像红军那样闯关夺隘、像红军那样心系人民、像红军那样紧密团结、像红军那样艰苦奋斗,才能在新长征路上展现出强大的中国精神、凝聚起磅礴的中国力量。

中国精神力量 篇12

内布拉斯加州大平原地区欧洲移民真实的拓荒生活和西部草原迷人的风景是维拉·凯瑟大部分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和背景素材。她的作品语言自然流畅, 风格宁静典雅, 充满怀旧气息, 观点鲜明执著。在几部以西部为背景的小说, 如《啊!拓荒者》 (O Pioneers!) 、《云雀之歌》 (The Song of the Lark) 、《我的安东尼亚》 (My Antonia) 及《迷途的女人》 (A Lost Lady) 的创作中, 维拉·凯瑟向读者展示了美国西部草原的原始风貌, 辽阔无垠却又苍凉悲壮, 一片静穆之下却蕴含着无穷的生命力。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拓荒者们, 开垦着土地, 也开拓着自己生活的疆界。他们的物质生活虽然相对贫乏, 为了生计而艰难地奋斗着, 但他们精神世界里的那种质朴、真实、勇敢和坚强, 如同钻石一样闪着耀眼的光芒。与美国东部城市快速发展的物质社会中的拜金、堕落、颓废和混乱形成鲜明的反差。维拉·凯瑟在她的作品中反复强调了一个主题即现代工业的过分物质化侵蚀着人类自然、纯朴、崇高的精神世界。

小说《我的安东尼亚》通过描述女主人公安东尼亚的艰辛奋斗历程, 讴歌了20世纪初在工业化和物质化的洪流中被人们渐渐淡忘的美国精神, 即那种面对恶劣的生存条件, 勇敢拼搏, 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实现自我价值的开拓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眷恋, 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故事发生在作者早年生活过的内布拉斯加州大草原, 故事以女主人公儿时的伙伴吉姆·伯登 (Jim Burden) 的回忆为线索展开叙述, 着重描述了欧洲移民中的女性拓荒者安东尼亚·谢默尔达 (Antonia Shimerda) 一生的坎坷经历。男主人公吉姆出生于弗吉尼亚州, 在他十岁时父母因病去世, 于是他投奔远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平原上的祖父母。途中他邂逅了从捷克移民来到美国的谢默尔达一家, 他们也同样是在去往草原的路上。在草原上定居下来后, 吉姆与谢默尔达家的孩子们成为很好的伙伴, 尤其是其中的安东尼亚, 他被安东尼亚的纯真和美丽所吸引。可是悲剧突然降临到谢默尔达一家, 安东尼亚的父亲因贫困和绝望而自杀。在吉姆的帮助和鼓励下, 安东尼亚终于走出阴影。吉姆在高中毕业后移居城市, 一路追求学业和事业的成功。从哈佛法学院毕业后, 经过20年的努力, 最终成为纽约市一名颇有成就的律师。而安东尼亚却命运多舛, 她进城做工, 由于没有受过教育、轻信他人, 最终遭未婚夫抛弃。心碎的安东尼亚回到草原, 生下一个女儿。日后的安东尼亚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和顽强的毅力在苍茫荒凉的草原上开拓出自己的生活, 开垦出一片希望。她嫁给了一个和自己有同样移民背景的农夫, 养育了几个可爱的儿女, 生活平淡而充实。故事的结尾, 描述了吉姆与安东尼亚20年后在内布拉斯加州大草原上重逢。吉姆虽在美国东部城市事业有成, 却感到精神上真实的空虚, 过度物质化的生活使他的精神世界里已经丧失了原有的纯朴和真诚, 回到草原他才重新找回逝去的自我。而安东尼亚在草原上的生活虽然艰苦却充满盼望, 在艰辛的拓荒生活中, 她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 她坚强、乐观, 拥有着真实的幸福。令人遗憾的是吉姆·伯登永远也回不到过去了。

维拉·凯瑟所处的是时代是美国内战后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为城市化国家的转型时期, 既是拓荒时代的尾声, 又是工业化和城市化急剧扩张的序幕。美国的拓荒时代开始于19世纪初, 数以千计的拓荒者越过阿帕拉契山脉, 向西进发。有些开拓者移居到美国的边界, 甚至深入墨西哥腹地, 以及介于阿拉斯加与加利福尼亚的俄勒冈地区。这个时代持续了几十年, 直至19世纪下半叶美国南北战争前后。因此拓荒精神成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内核之一, 它包含着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艰苦创业的勤劳和进取, 以及精神高于物质的意识导向。美国的工业化也同样开始于19世纪初期, 而真正步入成熟阶段是南北战争之后。在从内战结束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美国经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几十年间, 机器代替了手工, 工业产品大量增加, 铁道网遍布全国, 产品得以快速流通。随着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系统的应用, 美国率先由蒸汽时代跨入电器时代, 钢铁厂钢花四溅, 火车轮船汽笛长鸣, 大型机器轰轰作响……故从1890年到1917年的近30年间被称为所谓美国的“进步时期”。

而就在这一片繁荣景象的背后, 冷静的作家们看到, 在现代物质文明的车轮高速转动、人们疯狂追求财富和成功的同时人类的精神世界日渐空虚和迷失。人们不再注重精神的崇高, 而更多以财富的多寡衡量一个人本身的价值。人类被前所未有地物质化。在维拉·凯瑟的笔下, 看似繁华的现代都市却是一片精神的荒原, 而看似荒凉的草原却是一片精神的沃土。在1918年出版的经典之作《我的安东尼亚》中, 作者塑造了吉姆·伯登和安东尼亚·谢默尔达两位主人公分别象征这两种境况。

小说主人公吉姆·伯登作为回忆录的作者, 以第一人称的角度栩栩如生地塑造了自身的形象和其他人物角色。他对现实生活中早已逝去的内布拉斯加州大草原和他年轻时的同伴所表达的深深的眷恋之情是如此真实, 令人回味, 富有诗意。小说中, 吉姆的年龄跨度由十岁直至中年, 由一个害羞的孤儿成长为一名纽约市铁路公司的律师, 其间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接受了正规的教育。尽管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风格。他经常是一位冷静的旁观者, 去洞察表象背后的本质。当然, 吉姆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与他安东尼亚之间的友谊, 而在小说中他却让自己与安东尼亚整整分别了20年。这20年中他随着社会变革的浪潮, 竭力追求着学业和事业的成功, 在不惑之年终于名利双收。但安东尼亚一直在他的心底, 并在他的意识中早已成为往昔拓荒精神的化身, 是他永远不可能回复的精神乐园。对安东尼亚的回忆总带着日益强烈的怀旧情结。

这20年正逢美国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化和城市化以惊人的速度向前推进, 人类被从自然的怀抱中连根拔起, 投置于林立的工厂和轰鸣的机器中间。人类的精神世界里充满了对物质的欲望、对名利的追逐和对享乐的崇尚。吉姆与安东尼亚分别的20年也象征着当时的美国人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却逐渐背离早期移民的拓荒精神的20年。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血腥和战乱使得自美国殖民地时期遗留下来的传统社会精神和道德秩序被完全摧毁, 人类的精神失去了归宿。

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就是平凡而伟大的女性拓荒者———安东尼亚·谢默尔达。[3]从安东尼亚出现在吉姆充满伤感怀旧气息的回忆录中开始, 她的形象逐渐清晰, 最终成为一个令人信服的而且独立的人物角色。在小说的结尾, 相对于吉姆而言, 她给读者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美丽、活泼、慷慨的安东尼亚使吉姆着迷, 即便20年后在他们重逢时, 安东尼亚已是十个孩子的母亲, 而她身上那种自然纯朴的气息依然感动着吉姆。在整部小说中, 安东尼亚本性乐观, 但她不得不去面对迁居来到美国, 父亲自杀身亡后极端困苦的生活现实。同时欧美文化的差异困扰着她, 使她觉得自己永远是一个异客。由于家里缺少食物, 她进城去做女仆;由于喜爱跳舞, 受到社区里一些人的严厉对待;由于未婚夫的背叛, 不得不独自抚养孩子。[3]但安东尼亚内心的仁慈善良和自立的拓荒精神却从未失落。她总是勇敢地面对困境, 竭尽全力去工作, 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但同时她绝不会以牺牲自己的独立性为代价。例如, 她宁可为脾气恶劣的维克·卡特 (Wick Cutter) 工作, 也没有听从哈特林先生 (Mr.Hartling) 的命令而停止跳舞。

安东尼亚这个人物角色的原型是作者维拉·凯瑟童年的伙伴, 一位名叫安妮·波瓦卡 (Annie Pavelka) 的姑娘。她有同安东尼亚一样的移民背景, 父亲同样是自杀身亡, 也是在城市的最底层打拼自己的生活。凯瑟欣赏安妮内心的乐观和独立的精神, 这些特质在安东尼亚身上都可以找到。

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 作者通过安东尼亚这个人物角色的塑造, 使小说的核心思想得以体现和扩展。安东尼亚所居住内布拉斯加州大草原的象征着一个已经渐渐远去的拓荒时代, 一个人类对大自然寄予深切情感的时代。安东尼亚的经历也是早期移民和内布拉斯加州大草原上拓荒者真实生活的缩影。

在故事的尾声, 阔别草原20年的吉姆决定回到故土去看望儿时的伙伴安东尼亚。作者通过这个情结的描述, 向读者说明了当时的美国人在经过几十年的工业革命后, 在目睹现代物质文明极速膨胀给人性带来的种种扭曲现象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后, 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注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和谐, 想要找回失落已久的拓荒者传统价值的内核和曾经的精神家园。

最后在吉姆准备从布拉斯加州大草原返回纽约的前夜, 当他置身于草原宁静的夜色中, 仰望满天的群星, 回首草原上的小路, 他觉得生活如同一个轮回, 他又回到了生活的起点。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再也回不到过去, 他为此深深地感伤。与此同时作者对往日时光和旧时朋友由衷的怀念和眷恋之情也给读者留下了隽永、深沉的回味。

小说主人公吉姆的人生经历与作者维拉·凯瑟本人的经历极为相似。他们都出生在弗吉尼亚州, 幼年时移居到布拉斯加州大平原, 都在布拉斯加州大学接受正规教育, 毕业后前往纽约谋职, 都亲身经历了工业革命、电器时代和物质生活给纽约社会带来的巨变, 给传统秩序结构带来的冲击, 对传统价值观造成的影响, 从而导致传统美国精神的缺失。维拉·凯瑟通过对吉姆这个人物角色刻画, 以最直接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

纵观整部小说, 两位主人公安东尼亚·谢默尔达和吉姆·伯登分别象征了维拉·凯瑟对于处在转型时期的美国社会的自我矛盾心理的两个方面。一方面, 她笃信拓荒者那种纯朴、真实、自然的生活方式, 西部边疆的草原在作者的意识中就是崇高精神的象征。另一方面, 她虽然对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在人类与自然、社会及人类本身的关系中所造成的无法弥补的裂痕而感到痛心, 但同时, 又无法割舍东部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日益多样化的物质和文化的享受。和吉姆·伯登一样, 无论维拉·凯瑟对过去是如何的思念追忆和恋恋不舍, 她最终还是回到了东部, 用她终身热爱的文学创作缅怀那个已成为历史片段的拓荒时代, 呼唤着在困境中不失勇气且能乐观面对的拓荒精神重新回归到国民的主流意识当中。

掩卷沉思, 拓荒精神是没有民族和国家界限的, 它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拓荒的历史。拓荒之“荒”, 不单指荒凉的自然环境, 还指从未涉及的崭新领域, 更是指渴望升华的内心世界。在我国, 随着现代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 以及国民生活的日益改善, 人们更多追求的是物质享受, 拓荒精神在许多人的心中渐渐淡化。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多元化的国际社会和具有更多挑战的未来, 我们应当以更加诚实勤恳、坚韧不拔、充满自信的力量和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 使“拓荒精神”在民族的进步和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代代传承。问世于上个世纪的经典之作《我的安东尼亚》, 其中所包含的崇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价值及其不朽的文学魅力穿越时空, 给予今天的读者历久弥新的启迪。

参考文献

[1]李公昭.20世纪美国文学导论.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

[2]http://baike.baidu.com/view/14030.htm.

[3]http://www.sparknotes.com/lit/antonia/summary.html.

上一篇:电子信息技术与现代生活下一篇:“不到黄河心不死”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