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

2024-06-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精选14篇)

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 篇1

答:科学精神是按照严格的科学研究行为模式建立起来的人的内在心理素质的总和,指的是以物(外在对象)为尺度、追求真实、探索规律的心理特征。包括有六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试验验证的求实精神、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互助协作的合作精神、自主竞争的宽容精神和敬业牺牲的献身精神。

人文精神,即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和孕育而成的精神。它主张以人为主体,强调人的价值尊严,重视对人类处境的无限关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两种产物或结晶,在人们认识世界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它们就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一双眼睛。科学之眼与人文之眼都有自己的内在构造,正是这种内在构造的不同,形成了它们视野中世界图景的差别,以及科学方法科学观念与人文方法人文观念的差异。如果说,观念引导方法,方法引导观察,观察建构起我们视野中的世界图景,那么精神则是统率这一切的灵魂,是比观念更为隐而不见但又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认知活动的东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是贯穿在科学探究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现科学和人文认识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追求真善美等崇高价值理想的角度有重大差别,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关注也明显不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都有其各自内在的局限,其中任一单独方面都不可能完成构建完整的人类科学世界及人自身的使命。只有两种精神相融合,对世界的把握才能更全面,实践活动才能更自觉。

在新的世纪,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而言,既充满了机遇,又面临着挑战。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不是指两者合二为一,不是要用一种精神去消解或统帅另一种精神,而是指人类在认识、协调和变革自然的科学技术活动中,或者是在探索人世、处理人世的人文社会活动中,都能够受到两种精神的指引而实现科学技术同人文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当前的形势下,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 篇2

2009年,我和一些朋友们响应一个国际环保NGO野生救援(WildAid)的号召,一起发起拒吃鱼翅的倡议,当时就有位被我们拉过来签字的企业家说:这个我不能签,比如我跟部长吃饭,部长要吃鱼翅,我能说我不吃吗?我的生意还要不要做了?

这位企业家朋友最后没有签字,但我们都签了。三年过去,没听说哪位签字的老板因为不吃鱼翅而生意做不成了。姚明还给野生救援拍了广告片:“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现在几乎妇孺皆知。我看到网上还有人拿来恶搞。似乎姚明的生意也越做越大,丝毫不受影响。

一个认为自己的饮食偏好(不吃鱼翅,不喝酒)都会导致官员生气的企业家,首先就把自己定位得矮化了。更何况,这个心理假设的前提是,政府官员们心理上都是些长不大、被惯坏的孩子——稍有不如意就会迁怒。

想要获得承认与尊重,首先要相信自己应该获得

中国企业家论坛有一个持续的话题,就是企业家的社会地位问题。我讲这两个例子是想说明,很多时候,企业家的社会地位,与企业家对自己的心理期许有关。想要获得社会的承认与尊重,首先要相信自己是应该获得社会承认和尊重的。

中国的现代化,肇始于十九世纪中叶。这不仅包括人们日常所关注的器物和制度层面。也包括夹在这两层之间的社会。现代意义上的商业与商业文明,也开始于这一时期。第一代的中国“企业家”们,如胡雪岩、雷履泰等,都是出色的管理大师。但在面对公众时却面目模糊。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晋商”或者“徽商”,那么社会也就认为他们仅仅是商人。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荣德生、张謇为代表的新一代企业家则显示出完全不同的气度。他们都不仅仅是企业家,从创业之初就自认是社会的砥柱:除了投资实业以外,他们造桥铺路,建立公园,兴办教育、参与城市规划、区域经济规划甚至是社会保障规划的制定。他们为“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主张到处奔走。1922年,北京、上海等地的报纸联合举办民意测验,张謇当选“最受敬仰之人物”。如果张謇和荣德生们还是和他的前辈胡雪岩、雷履泰一样,仅仅以创办一家成功的商号为目标,我无法想象他们能获得社会如此的承认与尊重的。

在中文中的“企业家精神”,被大大局限了。因为英文中的entrepreneurship的含义要比中文中的“企业家”广泛的多。就好像“奋进号航天飞机”的“enterprise”,在中文中如果被翻译成“企业号”,就与NASA的本意有偏差。

一个社会总是有一些传统、规范和模式,而认识到这些模式的问题,重新组织要素,并成功为社会创造价值,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人的天性保守:当人们已经熟悉了某种程序或方法,而这种程序和方法已经被历史证明是有效的;要鼓励人们采用新的,未经实践证明的方式就会受到心理上的抵制。有时候,客观上采取新的方式可能并不存在困难,人们也会觉得难以接受——无论是说服人们跟随一次创业冒险,一次管理变革,还是不喝酒、不吃鱼翅、不行贿这些改变社交文化的努力。

企业家最重要的能力是说服

企业家精神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专业知识越来越完备。在任何领域的创新都需要团队合作。一个发明家在自家阁楼里鼓捣出来的东西,已经很难震撼世界了。

现代科学研究早就已经过了一个教授带着两三个助手就能完成发明和发现的时代。任何一个运转良好的实验室,对内需要大规模的合作与沟通、对外则要面对各利益相关方。科学研究的前途甚至比新产品、新服务的市场前途还要不确定。发现某个研究方向的价值,说服整个团队往这个方向前进,遇到问题及时调整,同时还要游说政府、企业等资金方提供持续支持。

社会领域的创新也是如此,一个慈善项目想要获得公众的支持与参与,无论是公关、管理、游说,都需要企业家精神。

短短30年间,中国的民营企业从零开始,以40%的社会资源,完成了60%的GDP,承担着80%的就业。企业家们已经是这个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砝码。建国头30年,无论是城市化还是现代化的进程都被打断了。而后30年,城市化与现代化则被大大压缩。上一轮现代化中两代企业家完成的蜕变,现在几乎被压缩在一代人的时间里。问题是,中国的企业家们做好了在一定程度上领导这个社会的准备了吗?

我一开始提到的那位朋友是真正的企业家。他创办的企业在过去几十年里,从产品到技术到管理,都走在中国企业的最前沿。但在拒吃鱼翅这事儿上,他没有展现出自己的企业家才华。

企业家们最重要能力是说服。说服人们相信你所画下的美好蓝图,说服人们自愿跟随你前进。企业家除了要相信自己是值得人们尊敬的,更需要以企业家的方式为社会提供价值。七八十年前,我们的前辈们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他们更以实际行动说服人们相信这一理念,并获得了社会的尊重。现在,轮到我们思考,该如何实现我们这一代人对社会的责任?

企业家做公益要以企业的标准衡量

企业家精神是当下所稀缺的:中国的改革就是一个最需要企业家精神的课题。这不仅需要领导人发现体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还需要他们能在目前价值如此多元的社会里,团结起足够多的共识,甚至在体制内调和各种相互矛盾的利益关系,以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邓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最大的企业家精神。他的“50年不变”,“不争论”,就是在妥协,在动员,在说服。

而这都是企业家们最擅长的领域:远见、规划、管理、组织、协调、说服、动员、妥协。以国情而言,如果不把我们这些才能贡献给社会,仅仅是拿出一些钱来做“慈善”:谈不上是真正的“企业社会责任”。

所以,企业家对社会发挥影响力,真还不能向学者、向明星学习。仅仅是发言就算了。一个集团军司令没必要跟武林高手比武。企业家向这个社会输出的正能量,恐怕就是现代的管理制度,组织机构,沟通技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投身非营利的社会组织,以推动他们认为有价值却不太可能挣钱的事业。在这些事业中,企业家们能做的就是发挥我们在组织、动员、说服上的经验,为“社会资本”存款。

企业家做公益项目,在管理上就要以企业的标准衡量。企业家们自己相互组织,更要走出乡党的小圈子,从农业社会的地缘亲缘所维系的熟人关系,转变成以共同职业、理念和使命为纽带的组织——因为企业本身就是以理念和使命结合在一起的共同体。而企业家组织本身,更应该明确这个组织绝不能仅仅是“搞关系”“盘资源”的平台。

这也是我对中国企业家论坛这个组织的期待之一:从一个熟人网络走向共同理念的人的平台。比如,除了邀请经济学界的专家之外,我们是不是能邀请其他学术界,甚至政界的朋友?无论是带领实验室,还是带领改革,这些在其他领域工作的精英们,所展现的都是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门前,有一个阿特拉斯的雕像。这座雕像落成于1937年,当时,企业家精神这个概念在西方也是刚提出不久。托起天堂的巨神阿特拉斯,是纽约的企业家们的自我期许——我们就是承载美国经济与社会的巨人。从安·兰德开始,美国社会建构起一套有关企业家的英雄叙事,这套思想的源头来自于熊彼得:企业家精神的创造性破坏才是创新的来源。而创新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因为这种英雄叙事和道德勇气,才使得美国的企业家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到各种公益事业中去,并赢得社会尊重。

什么是成就诺奖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篇3

迄今为止,诺贝尔奖已评选了115届。诺贝尔奖对世界的科学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李政道曾说,“诺贝尔奖把人类文明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推动和促进世界科技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是获得诺贝尔奖的一大原因,也是科学家和研究者们投身科研、潜心研究的目标之一。那么,教育经历、成长环境、老师启蒙、兴趣爱好、后天努力等,到底哪些因素对这些世界级的科学家产生了影响?他们的科学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又有哪些特质?

兴趣和热情,点燃科学梦想的火种

在很多人眼中,科学家这个称呼略显神秘,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长大成为科学家”的梦想。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美国人奥利弗·史密斯教授也一样,“7岁那年我看了一本关于超人的漫画,从那时候起我就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虽然那时候的我连科学家的确切定义是什么都不知道”。

在史密斯眼中,科学家就是超人,可以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所以准确地说,我那时应该是想成为一个发明家”。奥利弗·史密斯的很多科学研究其实并不只是单纯枯燥的理论,而是一些令人愉快的“发明”。“比如我获奖的研究所用的仪器设备,由于没有现成的设备可以买,于是我自己做了一个。”他说。

做科研重要的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奥利弗·史密斯一直强调兴趣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他建议学生一定要研究自己有兴趣的课题,“如果你不喜欢这个课题,你就去找你的导师给你换一个;如果他不答应给你换,那么,就换掉这个导师。”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共同点都在于“乐在其中,充满信念”。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戴维·格罗斯告诫青年科学工作者说,“年轻人要树立远大目标,但千万不要把得诺贝尔奖作为自己的目标。如果要我给你们提出什么建议,那就是不要仅仅以能挣多少钱或者爬上什么位置作为你科学研究的动因或追寻的目标。”

对于兴趣,学校的启蒙和培养不可少。“学校在保证学生好好学习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习他们感兴趣的。”韦尔特曼说,“我不是个好学生,因为学的东西太多,在初中的时候我竟然要学4门语言,我都没有兴趣。”然而,他却热衷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并在1999年获得诺贝尔奖。

戴维·格罗斯认为,大学真正的精髓在于真和美。遵照真实、追寻美好,“这两点是学习、研究的精髓,拥有这两点,我们才能认为这是所真正的大学。”格罗斯建议青年学子要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

“我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们,在中学的成绩考得好,并不等于将来你的职业发展会很成功。重要的是你们要找到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并充分发挥它。”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莫里斯在讲述了自己求学路、成才的经历时也提出忠告,“对于青少年来说,保持一颗探索、好奇的心,对成才很有好处。”

坚持与钻研,对科学精神的敬畏与崇拜

几天前,《界面》在北卡罗来纳州大学(UNC)医学院采访到了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齐兹·桑贾尔。他表示生化研究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的这项研究已经做了35年,其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失败率高达80%至90%。他觉得,生化研究成功的关键要挑选重要、有意义的研究领域,努力工作,并持之以恒。

著名生物化学专家、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蒂姆·亨特博士鼓励青年学者应该在最初的研究中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并培养在微小的线索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在遇到困难和瓶颈时更要充满信心地去寻找证据,支持和论证看起来有异于前人的结果和发现。

“当我还是一个10岁孩子的时候,我曾读过韦尼阿明·卡维林的《船长和大尉》,之后,我便终生不渝地奉行着书中那位主人公萨尼亚·格里戈里耶夫的准则:奋斗、探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若列斯·阿尔费罗夫在《科学与社会》这本自传式著作中写道。

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马丁努思·韦尔特曼认为,“我们需要有一种品格,就是知难而上。”可见,成功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别人放弃的时候,他没有放弃”。

科学研究需要耐心。尽管你在进行一项伟大的研究,也许你处于一流的科研环境中,你仍然不能强求,因为科学研究本身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坚持下来并最终突破了瓶颈,那么对所在领域的影响力将是空前的。沃尔夫冈·克特勒教授强调,重大的科学发现和成就都绝非偶然。美国很多大学也是在长期的科研积累过程中才获得了重大突破。这个过程,麻省理工学院积淀了超过一百年,而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甚至更久。在他看来,对于一件非凡的工作,很多科研工作者都希望尽快提前完成;但科学研究这些事情,有时候还就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积累。

科学研究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在经历了一整天的工作后或当您感到渐渐失去耐心时,应学会释放压力。沃尔夫冈·克特勒教授告诫后来者,“对于真正的科学家来说,进行科学研究并指导学生……可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我们不能因此给自己带来过多压力,我们需要保证自己有办法协调好这些压力”。

严谨和认真,通向成功的科研态度

据媒体近日报道,屠呦呦和她的研究团队研究青蒿素的时候,为了准确把握疗效“以身试药”,每天回到家都满身酒精味,后来甚至患了中毒性肝炎。“当时动物试验过了,药走不出去,发病季节就过了,那就耽误一年。”屠呦呦说,“那时候也不考虑荣誉不荣誉,我觉得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责任。荣誉越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点。”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孜孜不倦的科学精神、勤劳勇敢的科学实验,要想取得划时代的科学成就无异于天方夜谭。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在科研中不仅治学严谨、专心致志,而且非常喜爱物理学实验,需要全身心地投入研究。有时为了科学实验,他四处奔波,走遍波士顿及佛罗里达州,以便找个强力磁场进行他的“量子液体实验”,他在工作时很少理会身旁其他事情,以致他的研究工作非常出色、非常高效。

另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丁肇中在科学研究中就非常重视实验,他在诺贝尔奖获奖发言时特别强调实验在自然科学中的重要性。他讲道:“中国有一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在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的害处,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在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倾向于理论的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从实验产生的。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学生们的兴趣,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诺贝尔奖并不青睐功利主义者,只有具备科学精神的人才有可能获此殊荣。纵观100多年来诺贝尔科学奖获奖名单发现,90%以上的奖项都被授予在基础科学方面取得重大发现与理论成就的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偏爱基础科学成果的传统,对于激励科学家从事基础科学研究、使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基础科学研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什么是长征精神 篇4

第二方面,从党的宗旨,从世界观、人生观去理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长征当中那么多的先烈流血牺牲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这一点在今天同样是很重要的。

第三方面,是道德的追求和人格的塑造。是集体主义的精神、团结互助的精神,是不怕艰苦、奋力拼搏的精神。《长征组歌》中“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有两句是这样唱的:“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每当我唱到这两句的时候,我会热泪盈眶,为什么呢?它把红军在党的领导下,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官兵团结,不怕牺牲去克服千难万险的精神状态深刻地展示出来了。集体主义、不怕困难,这样的道德人格是长征精神的第三个层面。我觉得,这是当代共产党人、当代团员青年十分需要的精神境界。那么,政治信念、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人格,这三条是什么样的关系呢?是互相融合在一起的。其中第一条是决定性的。

网友:现在有些年轻人,觉得长征精神、革命情怀是过去时,与市场经济下所提倡的“素质”和“效益”有所背离,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张继昌:今天中国的发展,它是历史中国的发展,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不是说我们今天提倡的精神和历史没有关联,恰恰相反,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精神,是历史精神的发展。没有对历史精神的理解,包括我们今天讲的长征精神真实的理解和把握,我们怎样去和我们今天进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这是不可能的。

女排精神是什么? 篇5

《人民日报》评论说:“女排精神”不仅仅是一句“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口号,也不是运动员胸前金灿灿的奖牌,而是融进每一位女排队员血液中的传承,正是这种传承让我们为之感动。当我们看到女排姑娘在赛场上忘我的拼搏,不管比赛输赢,都由衷地想为她们喝彩,也正是“女排精神”让中国女排总能在低谷中触底反弹。

白岩松这样认为:“不少人呼唤女排精神,恰恰因为带领女排的人是郎平,是曾经的 铁榔头 ,是女排精神的最佳代言人!三十年了,没有谁比她更能代表女排精神这四个字!”

有人说:“女排精神是刻苦奋斗、不畏强敌、奋力拼搏的精神,

”也有人说:“(女排精神)就是指充满正能量的精气神。”还有人说:“(女排精神)象征着顽强、拼搏、不服输、集体主义。”可以预见,这个问题在每一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答案。虽然都不相同,但肯定都是正面积极的。

郎平自己也谈过女排精神,她写过一篇名为《奋斗精神永不过时》的文章:“在我的字典里,女排精神包含着很多层意思。其中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团队精神。女排当年是从低谷处向上攀登,没有多少值得借鉴的经验,但是在困难的时候,大家总能够团结在一起,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由于平时刻苦训练,艰苦创业,不断创新,我们才能在比赛中战胜困难,赢得一次又一次胜利;也正是在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支持下,我们即使暂时大比分落后也绝不放弃,直至反败为胜。”

他们说

“中国女排在国人的心中蕴含着特殊的意义。35年前,当国家百废待兴追赶世界潮流、当中国人敞开国门难掩自卑的时候,中国女排的5连冠伟业,就像久旱甘霖,激励了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在那个峥嵘岁月,中国女排就是民族精神的旗帜。”——新华社记者周凯

“女排精神是一种非常好的传承,虽然现在中国女排在奥运赛场上算不上梦之队,但我们可以看到每到关键时刻,落后的时候,(对方)出现赛点、局点的时候,女排总能挺过去。她们不仅有良好的技战术水平,更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大赛能拿冠军、取得好成绩的必备条件。在郎平指导的带领下,女排不畏强敌,顽强战斗。今天的中国女排不仅让我们刮目相看,而且让我们很多人学到很多东西,尤其是她们的韧性,让我们受益匪浅。”

——北京国安球员张呈栋

“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郎平在几天前这样说

相关文章推荐:

1.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官方】

2.女排精神是什么?

3.中国女排精神是什么?

4.女排精神体会

5.郎平女排精神是什么

6.女排精神是什么是拼博

7.中国女排精神是什么

8.女排精神心得体会

9.郎平女排精神

什么是长征精神?你学到了什么 篇6

在纪念大会上,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近万字的讲话,无不紧紧围绕“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这一核心内容。什么是伟大的长征精神,讲话中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伟大的长征精神中,习近平最重视什么?新华网《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回顾昨天的长征路,是为了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开辟明天的长征路。

长征永远在路上。习近平讲话中用四个“伟大远征”概括80年前那史诗般伟大壮举的意义,用五种“精神”、六个“必须”明确今天的遵循,指引明天的方向。

习近平的讲话中,这一句非常重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

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习近平最重视理想信念。人民,是理想之根信念之源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谈起人民,习近平的话语是如此深情。他说:“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

人民,是共产党人的理想之根、信念之源。一切为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初心”。80多年前,带着这颗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初心”,红军集结出发北上。习近平说:“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他讲了湖南汝城县沙洲村的一个故事:3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千言万语抵不过这一句话。这就是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人民不拥护这样的党拥护谁,不支持这样的军队支持谁?

“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与民同苦、为民而战,理想信念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厚土沃壤,又在人民群众的心田中播撒了理想信念的种子。因此,“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走好今天的长征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出席大会。

理想信念,是长征胜利之本

总书记历来重视理想信念教育,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而理想信念,正是长征的精神瑰宝。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及肖华将军在1965年创作的《过雪山草地》一诗。

这首诗真实反映了当年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时饥寒交迫、艰难困苦的处境。长征到底有多艰辛,习近平在讲话中还列举了一系列数据:

“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

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数字,尽显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难、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80多年前,中国革命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年轻弱小的红军队伍义不容辞走上长征路,顽强生存、英勇战斗,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

没有理想信念,就不会有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没有理想信念,就不会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没有理想信念,就不可能纠正错误路线,从胜利走向胜利。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习近平铺开了一幅星星之火迅速燎原的画卷,长征行走中的红军手中有火种,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凭借理想信念,走向胜利之巅。

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核心

和理想信念密切相连的,是精神,是精神状态。长征,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什么是伟大的长征精神?

“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习近平高度凝练地总结了长征精神五个方面的深刻内涵。

人文精神是现代设计的指南针 篇7

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到现在几百年间, 人类对于自身价值的探索就从未间断过, 而人的价值的核心部分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内涵就是人对自己本身及其同类的认知与把握, 这种认知和把握又反过来作用于人, 以此提升人的精神内涵。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 在于人有不同于动物的自由意志与自觉意识, 可以选择自己的目的与信念, 并由此支配自己的行动。而设计的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人属性的手段与过程。例如, 一件瓷盘最初的设计目的应该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物质需要, 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它同样承载了一种文化与气质成为艺术品, 从而又满足了人的精神需要, 这种设计在精神层面的作用又反作用于人, 作为一种文化内涵教化了人, 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方向。其实, 这恰恰是一种来自人自身内部的最根本推动力, 这种力量是不依靠外部力的, 这种推动力是人核心价值——人文精神的体现。

所以, 设计是有目的和方向的, 它不但是针对个人或群体需要的一种手段, 它同样是一种对于全社会文化思想的风向标。一件设计作品通常会在满足了个人及社会的物质需求以后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去反作用人们今后的设计。所以设计的这种风向标作用是人们不可忽视的。因此, 我们不应该仅把设计当作一种方法或手段来创造有“用”的东西;我们更应该把设计当作一种文化思潮来创造有“意”的东西。而不仅仅是追求设计的方法与手段, 使得产品来一味地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而忽视了人类更高层面的信仰、尊严、理想和抱负等精神需要。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去追求作为“人”的更可贵的价值。

在十九世界的后半叶, 欧洲工业革命轰轰烈烈的蔓延开创了设计的新时代, 在工业革命大大降低了设计生产的成本, 提高了设计生产的技术与效率的同时, 拙劣的设计产品也开始渐渐增多。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人本身的需要和最终目的一种矛盾。一方面, 从物质层面上讲, 工业革命使得设计活动和产业化联系起来, 即设计活动成为生产制造者获得利润的一种手段。可是, 一旦设计与利益链条挂钩, 那么设计活动就不可避免的也被利益化、商业化、物质化;另一方面, 从精神层面上讲, 由于设计的产业化, 设计本身的精神文化价值的所占比重也由于附庸各个阶层的消费者的需要, 而更多地被商业价值或者使用价值所代替, 也就是说设计更多地起到了实现手段的作用而忽视了社会价值尺度的作用, 导致设计者的社会责任感减少和大众审美层次的降低。而在19世界末, 怀有良知的设计实践者莫里斯和他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则正是试图对这种情况的反思和改进。莫里斯所提出的“人工制品必须体现出人类和自然本身特征”的理念和他倡导的“艺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思想开创了现代设计的先河。

在历史长河中, 设计曾经为社会的不同的领域、不同的阶层创造过价值。从“制作生产工具”到“推动人类文明”, 设计活动本身的价值曾有过不同的定位。而时至今日, 在后工业时代的设计已经造就出了太多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供人们享受。从19世纪汽车的发明给人们所带来的巨大便利到21世纪的今天汽车尾气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环境破坏的威胁, 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一下:设计除了为产品的使用者所提供功能与享受之外, 难道它不应该为社会与自然的良性发展承担更多的责任吗?

“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 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伟大导师马克思的这句话适时地为我们的现代设计者提了一个醒。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盛行的今天, 有些设计已经满足的不是人们的需求, 而是人们的欲望。欲望一旦超过生理本能进入心理层次, 就成为了无限的需求。这种“无限的需求”导致了资源的消费竞赛。比如说, 现在一个富人一天的消费, 就是好几十甚至上百户穷人家消费的总和。一方面, 一部分富人的消费已经不是为了健康的生活, 而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 许多地方还有无数的人正在艰难地维持着基本生活。不少的设计者在利益的驱动下, 为资源的消费竞赛加油鼓噪, 而没有考虑到对整个社会与自然环境产生的不良效果。这种促使消费放纵与失衡的设计, 已经给社会与自然带来了不良的效应。这几年我们国家兴起的“天价月饼”的包装设计不正是一个反面例子吗?这些设计产品及其社会影响都是与人文精神的本质相背离的。

所以, 基于对人类和自然的普遍关怀和尊重, 设计行业应当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用简单的一句话说就是:“为人类的利益而设计。”这里所说的人类, 当然是指全体的人类。设计不能只是为了满足一部分人或者一部分地区的需要, 因为, 这里所说的“利益”是指全面的、长远的利益。当人们为世博会豪华游艇的设计处心积虑的同时, 我们有没有想过为整日工作在危险的矿井下的煤矿工人设计一套矿难发生时保护生命安全的防护装备?当政府花巨资设计修建地震纪念馆的时候, 他们有没有想过为孩子们设计一间最大限度抗震的教室?当设计者为那些虚假广告费尽心思的时候, 他们有没有想过那些被有毒牛奶伤害的孩子和孩子的父母们?所以在商业化发展迅速的今天, 许多人提出了“人文设计”“健康设计”和“美的设计”原则, 意图让人文主义为现代设计行为重新定位, 防止现代设计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防止整个社会极度的物化;防止文化与人性的堕落, 使得人们能够和谐与健康地生活。

“设计需要人文精神铺路。”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抽象、很空泛。其实, 现代的设计者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责任感, 这是进行一切设计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即现代设计的目的不仅是对全体人类的命运、尊严、价值和信仰的维护与关怀, 它同样也是协调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一种手段与途径。所以, 设计者需要面向人、面向社会、面向自然。正如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第十一届年会主席彼得罗·瓦茨贵兹所说的那样:“设计作为人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极可能成为人类自我毁灭的绝路, 也可能成为人类达到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捷径。”总之, 我们期待着富有人文精神的设计会为人类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摘要:现代设计发展了100多年后的今天, 人类正处于一个产品极度丰裕的时代, 设计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出于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良性发展的愿望, “人文精神”就需要引入到人们的设计观念当中去, 以此起到协调社会与保护自然的作用, 让设计真正为全体人类的利益所服务。

关键词:现代设计,人文精神,社会

参考文献

[1]冯契, 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第1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2]吴静芳.《世纪现代设计史略》.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华人资本主义精神是什么 篇8

这本书的开创之功是不能抹杀的,作者试图模仿社会学大师韦伯。后者从新教伦理中发掘资本主义的原动力,提取了资本主义精神。在韦伯那里,资本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是偶然生产的,它发轫于宗教改革,企望救赎的新教徒把尘世中的劳动当作取悦于上帝的义务,对他们来说,职业是神圣的。为了能成为上帝的选民,他们选择了禁欲主义的处事方式。这样,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车轮发动了。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令世人惊叹不已,如何解释这一经济奇迹?从天时、地理、人和三方面看:20世纪60年代,正值西方新一轮产业革命如火如荼之时,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如四小龙均有良好的港口,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可以为西方技术型企业提供外包服务。在世界体系的格局中,四小龙利用自己的比较优势,占据了一个独特的位置,实现了经济的飞跃。

纵然这些理由都是令人信服的,雷丁教授依然觉得,应该深入发掘文化中的资源,因为这些华人企业(包括韩国企业)都是在儒家文化的浸润下产生和发展的。雷丁教授认为,儒家文化通过家庭、关系网等组织是华人家族企业发展的源泉,不妨称之为“华人资本主义精神”。

要理解什么是华人资本主义精神,它与西方资本主义精神有何不同,首先得了解一下华人家族企业的特征,因为正是这些企业在特定的历史时刻成功了,其他民族、其他类型的企业的优势没有显现出来。

雷锋钉子精神是什么 篇9

“钉子精神”是雷锋同志用行动诠释出学习与时间、生命与奉献的关系,是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是因为钉子目标小,力度适当,“钉子精神”的实质就是在工作、学习中要有专心致志和钻研的精神。

由此,笔者认为,时隔50多年的今天,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离不开“钉子精神”,它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意志和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雷锋精神,需要“钉子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

但弘扬核心价值观不是“一锤子买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不能单纯的作为一项活动,而应该成为一种长期的精神追求。

如中国文明网推出的《好人365》栏目,每天在网上讲述一位中国好人的感人故事,让亿万网民天天能够感受到好人散发出来的浩然正气。

用身边好人的点滴行动,生动具体地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雷锋精神”、举办“最美家庭”评选、文明出行等等活动,不断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一系列的载体中体现核心价值观、发扬着雷锋精神,以钉钉子的精神长期坚持下去,不是一个月,不是一年,而是要日日弘扬、天天学习,一下接着一下敲,钉牢一颗接着钉第二颗,如此以往,润物无声,成风化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锤锤敲进人民群众的心里,人人都会成为“雷锋”。

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钉子精神”。

“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就是一种“钉钉子”精神,就是突破的精神,抓牢的精神。

要像钉钉子,实打实地从小处做起,做深做透做清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力。

“钉脱贫攻坚钉子”的过程,是设计、方向、力道、节奏相结合的过程。

钉子钉在哪里,选用多长多粗的钉子,钉多少钉子,要有事先规划和整体布局;钉“钉脱贫攻坚钉子”时,对脱贫攻坚工作流程、目标任务、帮扶措施、帮扶责任等上墙公示,制定“施工图”、“进度表”,做到定时间、定任务、定措施、定人员、定责任,倒排工期,将作战图与减贫脱贫人口台账有效衔接、精准挂钩、高效实施,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和任务标准扎实推进。

只要我们全党全社会都发扬“钉钉子”精神,做好做透做实每一件事,齐心协力,多“钉精准扶贫钉子”,钉好“精准脱贫钉子”,一村一策、一屯一计、一户一方,把钉子订到点上、深入到根上。

大国工匠精神是什么(一) 篇10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

但作为GDP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并没有多少百年企业。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工匠精神没有能够得到有效传承。

意识到这一点的中国,现在也正在重拾工匠精神。

2016年3月5日的“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明“工匠精神”已经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那么,什么是工匠精神呢?

工匠,是有工艺专长的匠人。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不仅要具有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有严谨、细致、专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对职业的认同感、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经过对德国、日本等工匠精神盛行国家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我国古今工匠精神的收集整理,笔者认为大国工匠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执著专注、作风严谨、精益求精、敬业守信、推陈出新。

执著专注

我们发现,无论是德国,还是日本,他们都把执著专注作为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他们的知名工匠经常是专注于一件事情,并一直坚持下去,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在世界制造的舞台上,“德国制造”一直占据高位。目前,在全球机械制造业的31个部门中,德国有17个占据领先地位,处于前3位的部门共有27个。德国的汽车、钟表、刀具、酿酒设备、地下排水系统、建筑与家具等,都以耐用、可靠、安全、精密等特征享誉世界。这也构成了“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

“专注”德国工匠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他们中有很多百年企业,为了成为全国以至于全球最强,他们能够几十年、几百年专注于某一产品领域,以求成就大业。他们的“大业”不是指多少数量、多少资产、多少产品、多少利润,是指质量世界第一,能够受到业内尊敬;他们是“小事大作,小企大业”,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在这些全球知名的企业中,有些今天仍是中小企业,例如Koenig&Bauer(科尼希?鲍尔股份公司,也称高宝公司)的印染压缩机,RUD的工业用链,Karcher的高压专业吸尘器。在他们看来,追求的不是数量大,而是实力强。

眼光长远是德国中小企业的鲜明特点。他们不会在意一时的得失,更在意的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懈追求。因为专注,德国企业或者工匠往往终生打造一件精品,世代相传。一旦进入,即使行业暂时不景气,他们也不会轻言放弃。

“术业有专攻”让他们成为行业“领头羊”。德国除了奔驰、宝马、西门子等知名品牌之外,还有数以千计的中小企业,它们大部分“术业有专攻”,一旦选定行业或者一个细分产品,就会一门心思扎根下去,不断探索,直到成为“领头羊”。

拜耳集团公司也因为专注而成长为全球的大企业。拜耳成立于1863年,一直专注于染料和药品,研发出了“世纪之药”一一阿司匹林,并于1899年投放市场。现在,已经有150多年历史的拜耳已经是一家在医药健康、农业生命科学领域拥有核心能力的全球企业。直到现在,阿司匹林还在全球畅销。

创建于1875年的德国路德李格和蒂茨链条有限公司(简称路德公司),因为专注于链条生产而成为行业“领头羊”。这是一个典型的专注型家族企业。100多年来,他们一直专注于链条及其组建制造技术的不断创新。公司在德国Aalen-Un-terkochen的总厂被视为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链?l生产基地之一,“路德”(RUD)商标是全球公认的圆环链质量标志。同时,他们在德国和全世界拥有超过500项专利。“最弱的链环却体现着全部链条之品质。”也正是因为专注和一直信奉的路德质量宗旨,他们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起重、吊装、输送(包括矿山)以及轮胎保护、雪地和山地领域。

德国凯驰是全球第一台家用高压清洗机的研发者,自1935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清洁领域。他们专注于清洁领域,并通过坚持创新和不断研发,为全球用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并最终成为全球清洁领军品牌。作为全球规模巨大的清洁设备跨国集团,他们不仅拥有着数千种针对万千行业的专业清洁机械与科技,也以每周一款新品的雄厚研发力量,在世界范围使千万合作者不断实现着巨大的成功。

WMF(即符腾堡金属制品厂)是全球厨房器具的“领头羊”。它1853年由Daniel?Straub(丹尼尔?斯特劳博)在德国小镇盖斯林根创建,100多年来专注于厨房用具,没有做其他产品。现在,它是全球厨房用品顶级奢侈品牌,并成为不锈钢厨房及餐桌餐具用品的代名词。

让我们再来看看日本的工匠精神。工匠,在日本叫做职人,职人从事的工作统称工芸。工芸是用创意为实用品增添艺术性,使得物品本身的机能与美巧妙的结合的活动。正因为如此,用一生的时间钻研、做好一件事在日本并不鲜见,有些行业还出现一个家庭十几代人只做一件事。

日本工匠也是非常专一和执著的,他们更加安贫乐道。冈野信雄多年来只做一件事:旧书修复。这是一件收入不高,也没有什么前途的工作。但冈野信雄乐此不疲,最后做出了奇迹:任何污损破烂的旧书,他都能修复。

在日本,类似冈野信雄这样的工匠不少,他们都对自己工作有着近乎执著的追求,对自己要求苛刻,对事业充满骄傲。以次充好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耻辱。

一家生产螺母、只有45个人的小公司,也把日本的工匠精神发挥到了极致,它就是哈德洛克(Hard Lock)工业株式会社。日本哈德洛克工业创始人若林克彦有一次在一个展示会上看到一种防止松动的螺母,但结构复杂价格高昂,效果一般。

那段时间,如何做出永不松动的螺母成了若林克彦的心病。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经过反复试验,他终于找到了在螺母中增加榫头的办法,做出了永不会松动的螺母。

后来,日本最大的铁路公司以及日本新干线都开始采用了哈德洛克螺母。面对胜利果实,若林克彦非常激动,因为,他为这一天执著追求了二十年。现在,英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很多发达国家都要向这家小公司订购这小小的螺母。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产品虽然简单,但技术含量很高,很难被模仿。原因在于他们的秘诀不在于技术,在于技能。

其实,我国古代也有工匠精神。

最有名的就是鲁国人鲁班,姓公输,名般。工匠出身的鲁班,对如何提高劳动效率和工艺水平十分专注,喜欢小发明、小创造,正是因为这种专注,他的发明创造很多,包括曲尺、墨斗、刨子、钻子、凿子、铲子等。这些发明大大提高了工匠们的劳动效率和工艺水平。

据说石磨也是鲁班发明的。当时鲁班发现,用两块比较坚硬的圆石,各凿成密布的浅槽,合在一起,用人力或畜力使它转动,就把米面磨成粉了。这一发现,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同时,他还发明过砻、碾子等农机具。

在建筑和雕刻方面,鲁班也有贡献,刻制过立体的石质九州地图,可能是最早的石刻地图。此外,还传说他刻制过精巧绝伦的石头凤凰。

在兵器方面,鲁班曾经为楚国制造攻城用的“云梯”和水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钩强”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他还把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鲁班还发明了锁钥。在周穆王时已有简单的锁钥,形状如鱼。鲁班改进的锁钥,形如蠡状,内设机关,凭钥匙才能打开。

《墨子?鲁问》还记鲁班削木竹制成鹊,这种仿生机械可以飞上天。另据《鸿书》记载,他还曾制木鸢以窥宋城。《论衡?自纪?儒增》还有一个传说,说他制作出备有机关的木车马和木人御者,可载其母。

西汉时代著名工匠、发明家丁缓也有不少发明创造,其中重要的就是发明了“被中香炉”。

东汉时代的魏伯阳,专注于炼丹。?过多年实践,终成正果,写成《周易参同契》,这部著作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冶炼著作。魏伯阳也因此被尊称为“万古丹经王”。

东晋时著名的石刻雕塑家戴逵从小喜欢石刻,经常在各地向名师学习,后来技艺提升很快,传说洛阳龙门大佛像为其所雕。

綦毋怀文是中国南北朝时著名的冶金家。他专注于冶炼技术,创造的“灌钢法”或“团钢法”等炼钢方法,是我国冶金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和创造,在世界炼钢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可以看出,无论是德国、日本等外国技术水平发达的国家,还是我们古代的工匠、艺人,在他们的工匠精神中,执著专注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为了一个发明,为了一个工艺的改进,为了一件作品,他们可以几个小时、几天、几年,甚至倾其一生,专注其中。这正是工匠精神之所在,也是他们闻名于世的法宝。

作风严谨

古今中外,作风严谨也是一些知名工匠们的共同特征之一。

他们做事认真规范,态度严谨,脚踏实地,一丝不苟,不浮躁,不投机取巧,不看重钱财,不看重职务。面对浮躁的社会,保持初心,不被外界繁杂的世俗诱惑,坚持标准,认真细致,耐得寂寞。

还是先说德国。

德国人的严谨,在全世界是有名的。这可以从一个小小螺丝钉看出来。“飞机安装环节要求非常严格,假如有6个螺孔,那么技师就只能拿到6个螺丝钉;如果掉了一个螺丝钉,死活都要找出来,”德国海里派克直升机责任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柳青说,“在飞机制造行业,工程人员需要非常严谨。如果一个螺丝钉不小心丢了,很可能会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一枚小小的螺丝钉,折射出了德国制造业一直传承的工匠精神:就是一名工匠要作风严谨,即使做一颗螺丝钉也要做到最好。

不因为追求效率而投机取巧,损害产品或者工程质量,是德国工匠精神的一大特点。一位中国教师在德国进修时发现,学校门前一条几十米的马路在翻修,正在重新铺上地砖。让他惊讶的是,两位工人竟然干了两个多月。要知道,这样的工作量,在中国要不了―天就会完成。这位教师非常好奇,走近一看,只见这两位工人非常仔细,每一块砖都按同一个程序铺设,就像一个机器人一样,一丝不苟,不省一个步骤。中午的时候,他们准时休息;下午到点后,他们准时下班。当时,这位教师想,这样的效率也太低了。但看着他们铺设出来的像艺术品一样的地面时,他还是非常服气的。

不因为追求利润而偷工减料,损害产品或者工程质量,是德国工匠精神的又一大特点。

无论是汽车、刀具,还是厨房用品,德国的产品经常给人厚实、耐用的感觉。在德国,很多企业的研发人员和工匠不把“性价比”放在第一位,他们所追求的是生产出质量最好的产品,“但求最好,不怕最贵”。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德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能够占据高端市场的原因。

德国人作风上的严谨,有时甚至到了有点循规蹈矩、机械、教条的地步。一个笑话可以证明:将电话亭标上男女,结果好多人都按规矩男女分开进亭,一打听,大部分为德国人。

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也说明了德国人的严谨。一位中国人被西门子公司录用,入职一个多月后,他制作一盒名片的申请还没有被批准。原因是他们制作名片是与一家公司合作的,中间需要多人审批,并且要很多人一起制作,以减少成本。

有时候,德国人按程序办事的原则能让外国人干着急。德国人喜欢按计划办事,一些德国公司的计划、月度计划也执行得很好,很少出现不按计划办事的情况。有的公司规定,如果不是计划内的事情,员工可以拒绝执行。

认真规范是德国人作风严谨的工匠精神的一个典型特征。网上流行的一组照片表明,德国工人布线一切都是严格按要求进行的,无论有多少条线路,都是像一个模子刻的一样,标标准准,整整齐齐。广东一位知名技工院校的校长看过后评价:“看看这个,你就知道什么叫工匠精神。看到我们一些地方像蜘蛛网一样的布线,心里就堵得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认真、细致、严谨、处处追求完美,这些典型的德国标签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

在英国,也有这样的案例。早期,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英国航海钟发明者约翰?哈里森(John?Harrison,1693―1776)费时40余年,先后造出了5台航海钟,其中以1759年完工的“哈氏4号”最为突出,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在制作过程中,哈里森不被外界的高薪诱惑,认真细致,坚持标准,耐得寂寞,几十年如一日,潜心制作航海钟,完美解决了航海经度定位问题。

日本人也因为作风严谨而出名。在一些国家,经常把生产数量放在第一位,但日本匠人首先看重的是质量。一般日本人干活比较慢,但是很少出差错,甚至有零差错的人。这样的人每天工作精神都是高度集中,压力也很大,因此,日本很多人因此出现了身体和精神上的问题。

一位在日本工作的人讲述了他一段亲身经历。一些日本工人工作太认真,太仔细,可以到你想不到的程度。他在日本工作时负责成品核算,一个钣金件在高精度数控机床上加工,加工成本要精确计算到加工一个四方孔要冲几下的程度,虽然那个时间可能只有几秒,还要存档备案。两个机种做成本比较时,精确到由多少个零件、标准件组成,所有的零件有多少次折弯,焊接的累计长度是多少等。部品检查时,一个很小的零件,尺寸角度都要检查两遍,检查数据都要记录备案。他们技术部一位叫三木的设计员,将与客户的所有往来邮件都打印成册,分类标志。并且,他每作一次设计改动都要算一下成本。

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 篇11

前几天我在医院检查出有胃炎,可在医生开的药单里有“精神药”,这让我很困惑。明明患的是胃病,为什么要用“精神药”呢?

山东 赵靖

赵靖读者:

您好!这是因为精神因素本身也是胃病的起因。人的胃壁分为5层,从最里层(黏膜层)到最外层(浆膜层)都有神经末梢分布,它们通过各种途径与中枢神经发生联系,每时每刻都在管理着胃的运动、感觉、胃液分泌等。因此,胃生病时,患者会产生各种不良感觉,比如胃部不适、容易饥饿、隐痛,烧灼感、剧痛,恶心、呕吐、闷胀、不想吃东西、一吃就饱等。这些感觉都是真实的,是胃病变部位产生刺激通过分布在胃里的神经末梢传到中枢后的反应。这种神经反应(症状)的强度不仅与胃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有关,还与每个患者对这些刺激的敏感性有关。

如果患者的这些感觉足够强烈和持久时,有些患者就会出现情绪反应,比如过度地担心病情迁延影响工作,增加经济负担,甚至担心癌变,从此危及生命。这时,焦虑、忧郁会不期而至,严重影响胃病本身的康复。研究亦证实,环境恶劣造成的高度紧张、焦虑、恐惧或抑郁会诱发胃溃疡的发生,最典型的就是大型战争期间,胃溃疡患者会迅猛地增加。可见,精神因素本身可能就是胃病的病因之一。

一、性质不同,用药重点不同

1.实质性胃病

通常,对于胃病本身引起的精神不适,医生会针对胃本身的病理损害进行有效的药物治疗。例如,用制酸药物奥美拉唑制止过多的胃酸分泌,用保护胃黏膜药物硫糖铝帮助胃黏膜修复,有时还通过消除病因,如清除幽门螺杆菌等综合措施,彻底治愈胃病。随着病情的缓解,患者的精神状态也可好转,并不需要“精神药”。

有一些胃病,特别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它们的发病原因本身就包含了精神情绪因素。这时,医生就会判断这些因素在患者发病中的重要程度,建议患者逐渐脱离致病环境,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适量使用调整情绪的“精神药”。通常,若患者精神因素明显,除了给予心理辅导以外有时医生也会使用一些“精神药”干预。

2.功能性胃病

若经过仔细的检查、分析,医生诊断患者得的是功能性胃病。这时用制酸药、胃黏膜保护药治疗是无效的,医生就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调整胃动力的药物,比如胃复安、吗叮啉、莫沙比利等。有时也会适当使用一些镇静类“精神药”,如安定,会有一定的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有不少抑郁症患者是以胃病症状发病的,如食欲不振、胃痛等,这时如按胃病治疗不仅无效,而且会耽误患者的病情。遇到这种情况,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看心理科。

二、治胃病“精神药”,不可随意滥用

在临床上,治疗胃病的“精神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抗焦虑药,另一类是抗忧郁药。

1.抗焦虑药

以安定(地西泮)和佳静安定(阿朴唑仑)最为常用。这两种药适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紧张、抑郁、失眠等。副作用发生率低,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出现依赖性。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青光眼患者禁用。由于该药可能产生视力模糊、注意力不集中等副作用,服药期间不宜驾车或操作机器。此外,安定和佳静安定与制酸药西咪替丁合用时,因药物排泄减慢,需要注意调整剂量。服药期间,勿饮酒和含酒精饮料。

2抗忧郁药

目前最常用的是氟西汀(百忧解、优克),适用于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帕罗西汀(赛乐特、氟苯哌苯醚),适用于治疗伴有焦虑症的抑郁症患者。

注意事项:副作用轻,应在有经验医生指导下服用。

总之,胃病要用胃药治,胃病有时也要用“精神药”治。患了胃病,患者首先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同时需要放松心情,这样才有利于胃病的尽快康复。

上海仁济医院消化内科

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 篇12

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教育的内涵

1. 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人文精神是人类通过长期的文化实践活动,在对自身的认识、发展、完善过程中形成的反映人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主体性的社会意识。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其实质是人生意义和人的文化价值属性的肯定。

人文精神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人为尺度,尊重人的精神文化价值,追求人生的价值理想;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社会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荣的重要性;强调主体自我反思、自我抉择和自我负责的自律性和不断创造超越的自由创造性。

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人性养成”,其价值追求是培育健全的“人”,是把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应具有独立自由理性的人格和创新精神,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学识、智慧、热情、能力、修养、爱心和胆识。

2. 科学精神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中形成的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和变革自然活动的信念追求、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是人类认识自然及其认识成果的精神升华,是对科学这一特殊社会存在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应[1],是彻底的唯物主义精神。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方面特征。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评,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其内在要求则是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

二、加强工科院校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不仅要求经济的知识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识化,因为知识经济时代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它追求的是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观念等等在内的社会的全面进步。这里所说的知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了科学技术知识,还包括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既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更要重视人文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融合统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单独提升科学精神,必然会使科学主义泛滥起来,从而导致对人文主义的忽视;反之单独提升人文精神,不用科学精神来限定人文精神的界限,人文精神就会淹没在神秘主义和信仰主义中。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才能共同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长期以来,中国工科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科学教育轻人文教育的倾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没有把人文教育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也影响到在校生的学习与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倾向,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修养,从而难以形成人文教育的应有氛围。人文教育的薄弱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相脱离已经成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警惕和忧虑。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应然取向。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因此在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高等教育中必须强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三、加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的途径和措施

1. 树立人文和科学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中国高校长期单科性教育形成的重专业知识教育轻人文教育的氛围,从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到决策导向,都体现出与应有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观念的距离。要实现大学现代化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必须重建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强调整体协调性,多学科综合解决问题,以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充分发展、和谐结合的人才为核心。

针对当前工科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处于分离缺失状态,必须形成关于工科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教育的共识,充分认识加强培养综合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加强人文科学研究和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强调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继承与综合,在学科教学的同时注重介绍学科专业中涵合的人文知识和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把专业教学和人文科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把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判断力、意志力,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结合起来;把人文精神浸润在专业知识中。让学生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完善教学体制,优化课程设置,构建人文科学融合的平台。

目前众多工科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大多停留在知识层面,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明显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必须是依靠熏陶。为此高校必须打破原有的教育模式,改革教育体制,科学设置人才培养课程结构,有计划地进行学科整合,拓宽专业口径,扩充专业内涵,在课程设置上注重文理渗透。

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文、史、哲、社会学等核心课程。对学生实行通才教育,是学生全面了解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主流思想。在学籍管理上努力推行弹性学分制,鼓励学生文理交叉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塑造完善人格。

3. 注重教师在课程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

示范作用。教育者要有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意识。现代教育的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生理、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终身学习、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从专业中挖掘出丰富的科学与人文教育内容,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独立学习、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将传授理性知识、培养理性能力和关注学生非理性精神世界的完整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教师岗位和教育职业的时代特征,塑造新的师德,不断优化知识结构,除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之外,更要拓宽知识面,广泛涉猎其他相关学科特别是人文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知识,增强对自身教育教学反省的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素质。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人文科学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3]。

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其中蕴涵着价值观、态度、理想、信念等意识形态内容。重视隐性课程的设计与对人才的教育作用。学校要以先进文化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导向、自我实践和自我完善功能,创造出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良好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大力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求真、求善、创新精神,在师生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民主的学术空气,这些都对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大力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在举办活动过程中尽可能考虑到学术并进、文理交融。再次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宣传教育作用。要注重加强校报、校园网、宣传橱窗、校内广播电视、论坛沙龙等宣传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做到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从而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丰富的精神价值,陶冶情操,铸造人格。

总之,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引领,但同样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培养学生过程中将提高人文修养和增强科学精神有机融合起来,努力搭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汇的教学平台,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树立起可以传承的大学精神。

参考文献

[1]聂莉娜,周金声.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互渗教育[J].教育探索,2006,(12).

[2]侯自新.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互动与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2,(10).

什么是职业化精神 篇13

有时候,不是我们需要。这个社会就跟那个笑话是一样的:一只老虎追两个人,人的胜算不在于比老虎跑得快,而在于比另一个人跑得快。 职业化,是社会竞争的需求。

公司的小团队管理思维,从以前的集权,快速反应,人人负责,综合性人才的快速成长,让公司得到快速的发展;到如今,团队队伍越来越大,职责越来越多,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人需要各司其职,权责清晰,从内在激励也逐步到了需要制度,规范,标准的职业化阶段。

公司需要职业化。职业化好比在修一条可以容纳更多人才快速前进的高速公路。(总部的员工发展通道也将逐步的建立起管理类渠道(M)和专业类渠道( P))

个人又何尝不需要职业化呢。苹果公司对自己的员工说,公司不能给大家提供一份终身的事业,只能尽量提供一个竞争和上进的工作环境,让大家即使离开苹果,在社会上也能有一口饭吃。能说出这样中肯的话的企业,绝对是良心企业,真正为员工着想的企业。经传要求员工开始朝着职业化方向努力,也是这么一个目标,能赢的企业内部竞争的同时,让我们也具备社会外部竞争实力。让员工的价值从自行车提升为奔驰车,才是给予员工最大的福利。

第一项修炼:敬业。任何一个想成功的人必须设法使自己敬业。

敬业;Beruf--职业、天职(德语);Calling--职业、神召(英语)。

每一词中至少含有一个与宗教有关的概念:上帝安排的任务。信仰上帝一样的信仰职业,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

敬业美德:自信、勤俭、主动、爱。自信是职业的份内要求,勤俭是敬业的基石,主动是敬业的特性,爱是敬业的升华。自信表现:我一定能挑战难题、获得成功。

勤俭兴国、逸豫亡身。主动,从忠于职守到“我能为老板做些什么”或“我对社会有什么价值?”爱:工作当中的友爱、理解和亲和人。敬业精神的最高境界--奉献。

第二项修炼:责任。天赋责任,我们没有理由推辞。

“我以为……”、“目前的条件,只能这样……”--辩解口头禅

“我们很少有人主动认错!” --耗费许多无谓的精力

“不停地辩解”与“不停地表现”!--非职业化与职业化人员的区别

第三项修炼:专业。要敬业,也要专业;要文凭,更要水平。

专心致志-----专业化的金钥匙

终身学习-----专业化的必由之路

第四项修炼:规范。职业化的信条:规范。所谓职业化就是利益背后的原则高于一切,法不容情。

造成我们无法规范的原因:第一、文化原因:由于文化导致的规范问题。 第二、制度原因:由于制度导致的规范问题。第三、人员原因:由于管理水平导致的规范问题 .

中国文化原因导致的规范问题:人治,结果是良好的愿望,得到的是沉重的打击。

文化原因:1)中国是一个人治社会,我们讲究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能人第一,制度第二,而现代企业制度讲究的是“用人要疑”,制度第一,能人第二。2)中国是一种清谈文化,我们讲究“大道无术”,缺乏量化管理传统,而现代企业管理讲究“大道有术”――量化管理。3)中国是一种面子文化。我们讲究“以情理服人”,情在前,理在后,而现代企业是一种利益文化, 讲究“以理情服人”,理在前,情在后。面子文化结果就是熟人文化,导致制度变形。制度变形,结果是再好的制度,也执行不下去。何谓制度变形?熟人环境里永远实现不了职业化。

第五项修炼:协作。协作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信任,协作的基础。沟通,协作的润滑剂

协作的内涵:同心同德。相互欣赏、相互信任,引导下属互相发现和认同对方的优点,而不是拉一派,打一派,故意让成员对立,以突显自己的重要性。处理好良性竞争与内耗的关系。

互帮互助。技能互学,信息互享,并且是随时随地主动地帮助别人。

奉献精神。愿为组织和同事付出额外的努力。

团队自豪感。每个成员的成就感或自得感。这种感觉集合在一起形成的战斗力。

良好、充分的沟通是提升职业能力的关键。市场经济的需要--谋划、运营的时代。“用沟通代替命令”,不然,玩不转。沟通,前所未有的重要。怎么才能做到充分的沟通?

1)让员工在沟通的时候及时做出反馈;或者在做事的过程中及早地进行反馈。当布置一个工作,讲完后,可以接着询问:“你明白我的意思吗?”(布置工作:至少4W1H)

2)积极倾听员工的说话。积极地倾听,要求的是换位思维,以便于正确理解他们的意图而不是自己想理解的意图。 积极倾听可使员工充分发挥工作能动性,不产生依赖、被动习惯;又可使管理者能尽可能收集到更多信息,提高决策的准确率。(现象:打断员工讲话,假扮着听等)

1.什么是职业化

2.职业化的基本观点

3.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区别

4.什么是失能老人

5.什么是创客?

6.什么是职业病

7.什么是军民融合

8.什么是三定方案

9.什么是外贸人的职业性格

什么是社会企业家精神 篇14

Mirjam Sch?ning自从2008年就开始领导Schwab Foundation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hip。2000年,她在基金会的初创时期加入了基金会。作为社会企业家精神领域的领军者,她制定了基金会的政策和活动。

Schwab基金会的使命就是唤起社会对企业家精神的关注。众多领域的合作伙伴遍布四海,schwab基金会确认并且选择了世界一流的社会企业家,而且提供一个平台来展示他们的产品。基金会和它的兄弟组织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来加快和社会企业家的合作。

Rahim Kanani:“社会企业家”这个词语在社会企业家精神Schwab基金会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世界应该关注社会企业家?

Mirjam Sch?ning:人类学家Margaret Meed曾经说过:“毫无疑问,即使是少数的人也可以改变世界。事实上这在历史上是发生过的。”社会企业家就是这群可以改变世界的少数人。世界经济论坛的创立者Klaus Schwab和他的妻子Hilde在上世纪90年代末认识到需要系统地确定这些“正在出现的领导者”,并且让他们和“已经确定的领导者”进行互动交流来进一步推进变革。

社会企业家也是一个领导者或实用主义的梦想家,他:

1通过一个新的发明或者一个新的方法来扩大业务范围,通过对已经掌握的科学技术、策略或者两者的结合来实现。

2注意力放在社会或者生态价值的创造上,试着完善经济价值;

3建立强大的可持续的组织,它们可以作为非营利的或者营利公司来建立。

在Schwab基金会里,社会企业家的定义、这个领域其他主要的组织,像Ashoka和Skoll基金会是很相似的。因此,你将会在属于这些网络的社会企业家身上看见某种重叠。

然而,我们尤其强调先进的或者后期影响很广泛的社会企业家。Schwab基金会的目标就是支持社会企业家更进一步扩大他们的影响。因此,这些创新和变革的理论也是很重要的。

可能我们比其他的社会企业家更强调社会企业财政的可持续性。当随着时间推移在我们的网络中分析这些企业家的时候,我们注意到营利性的公司或者拥有资金流的企业,它们的发展速度平均是单纯依靠捐赠的企业的三倍。因此,我们寻找能够通过经营达到收支平衡的企业。这些收入应该直接通过组织的核心活动来筹集,而不是与这个组织的核心策略无关的生意,并且单纯地为资金目的建立组织。

我们看见社会企业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营利性和非营利NGO的差距。5年前,我们开始把这种差距细分为三种不同的种类,它们就是社会企业的财政的和组织模式。

1、杠杆性作用的非营利公司

社会企业家建立了一个非营利性的组织来通过接触社会的交叉领域(包括私人和公共组织)促使一项创新产品的应用。杠杆性的非营利公司依靠连续地外界慈善资金,但是考虑到合作伙伴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很感兴趣,所以公司能够长期的维持下去。

2、混合的非营利公司

企业家设立了一个非营利性的机构。这种模式通过货物买卖来为协会、公共、私人和目标人群等等的交叉领域服务,还包括某种程度上的成本补偿。经常出现的情况是,企业家建立了一些合法的实体来调节收入和理想框架下的慈善支出。为了能够全力支持变革活动,满足客户需求(他们经常都很穷或者被社会忽视),企业家一定要动员来自公众的或者慈善领域的其他的资金资源。这样的资金可以是补助金或者贷款的形式,甚至准股票也行。

3、社会企业公司

社会企业家设立了一个营利性的实体来提供社会或者生态的产品以及服务。由于可以得到合理的收益,它主要的目标不是为股东谋取最大利润,而是发展社会企业、接触需要帮助的人群。财富的积累不是优先考虑的因素,而且收益又被重新投资到社会企业中来扩充资金。

在Schwab网络的社会企业中,起杠杆作用的非营利组织占到了20%,混合性的非营利组织占到了50%,社会企业占到了30%。这个分类方法已经帮助减少了对社会企业家定义的困惑,帮助投资者和慈善家来寻找他们最可能资助的组织。

Ranim Kanani:在过去的这些年里,Schwab基金会里程碑式的成就是什么?

Mirjam Sch?ning:我们的影响是通过提供对话机会和网络平台间接的体现出来的。取得的成就主要是通过四个活动取得的。

第一个是世界社会企业家领军者的评选,它是通过在15个国家和5个大洲(南美、非洲、中东、亚洲和欧洲)选举“社会企业家”来进行的。和我们的合作伙伴BCG、Ernst & Young和其他的组织一起,我们每年筛选1000名候选人,在Schwab基金会中每五年选出20到25人。

Schwab基金会最近有将近200名社会企业家,但是将会稍微减少到150名。新选出的社会企业家会在世界经济论坛区域活动的全体会议上高调亮相。举个例说吧,拉丁美洲的社会企业家和巴西、哥伦比亚、危地马拉和巴拿马的总统一起上台。很常见的一个场景是总统在握手的同时还交换电话号码。

这种认可和信任让社会企业家们在回家的时候能够打开之前关闭的门。

第二个活动让社会企业家接触到政治的、学术的、媒体的和其他领域的领导人。基金会还在世界经济论坛的区域性和全球会议上支持它选出来的社会企业家中的积极分子。像达沃斯论坛这样的会议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和顶级公司一起来讨论像水资源、教育和气候变化等等的问题,也让社会企业家能够展示他们在这些领域做了些什么。我们把论坛系列会议上讨论的话题放在社会创新、社会弱势群体、和社会企业家一起估量社会影响上。在去年的年会上,三十名社会企业家每一个人至少都完成了他们“愿望清单”上五条之中的四条,我们经常都很好奇想看看那些伙伴团队完不成任务。Mel Young都能够促成“流浪者世界杯”(Homeless World Cup)和Nike的合作。我们知道每次会议结束后大约都会建立5到10对伙伴关系。在那之后,大家很快就会看见一系列的文章和电视报道社会企业家个人的贡献。

我们认为,社会企业家的业务范围的快速扩大和地区的扩张是我们在会议上建立联系的结果。考虑到预算规模,组织正在以过去三倍的速度发展。在以前,发展速度慢了我们会很沮丧,但是现在,社会企业家在找到合适的伙伴之前需要做很多的工作。随着机会越来越多,我们社区的成员已经极大的扩大了他们的影响。例如,我们把在约旦、埃及、黎巴嫩和中东其他一系列国家的业务扩展归功于四年前在世界经济论坛中东峰会上和工商业领导人之间建立的联系。同样的,巴拉圭基金会能够在拉丁美洲和非洲的9个国家扩展业务。

社会企业家,反过来,在论坛上已经鼓励了很多工商业界、政治和传媒界的领导人。工商业领导人已经建立了社会企业基金,在他们的公司里开展了社会企业家精神活动或者扩展了社会创新项目。政府已经颁布了鼓励社会企业的法律。

第三个活动建立在第二个的基础上,但是却比第二个活动走得更远,不局限于参加会议。世界经济论坛举行了30个创新项目,它们都是被关注于健康分配制度、企业家精神教育、农业新前景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消费、能源、水等)议题的企业所激发。在最高阶段,这些谈话会经常发生在CEO、决策者也可能是一些专家和学者之间。我们旨在系统的让社会企业家发出自己的声音,聆听他们来自基层的实用观点。这也促使社会企业家想的更远,而且要更多的考虑到他们对某一个具体的议题做出的贡献。举个例子来说吧,印度SELCO的创始人Harish Hande已经在为了让穷人用上电而努力了。多亏了他的努力,为穷人准备的替代能源已经被列上全球议程理事会(Global Agenda Council)、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和最近关于低碳基础设施投资报道的议事日程。

我们关注的第四个活动就是建立社会企业家社区。Schwab基金会的200名顶尖的企业家来自全球超过50个国家,在超过20个地区工作。然而,他们面临着很多挑战。Schwab基金会在会议上和一个虚拟平台上能够促进点对点的互动和对实行方法的反馈。这样,社会企业家能够成为彼此最好的咨询顾问,而且能够在网络中把他们的方法传播给同仁。我们刚刚完成了一个莫森基金会(Lemelson Foundation)为期三年的项目。通过一个《跨越式基金》(? Leapfrog Fund ?),我们给把方法传播给其他国家的社会企业家,并提供基金。因此,在巴拉圭打开了销路,而且Gram Vikas卫生模式也通过农村健康项目中心(Center for Rural Health Projects)被介绍到印度的其他省。甚至是提案没有被选入跨越式基金的社会企业家都能够找到其他方式一起工作,真让人感到激动。

在2000-2010年的十年里,我们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提升人们对社会创业领导模式的意识上了。我们很重视选举的程序,上面提到的第一个活动。以后,我们将会尤其关注建立伙伴关系,塑造行业和政策对话(活动3和活动4)。

Rahim Kanani:自从在2000年八月份在Schwab基金会初始阶段的时候加入以后,你如何看待社会企业家精神作为一个部门的趋势呢?你又是如何看待在这期间你自己的成长呢?

Mirjam Sch?ning:十年中社会企业家精神已经在社会中作为一个部门确立下来了。我将公开承认,十五年前,作为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和管理顾问,我甚至都不知道NGO(非政府组织)这个词。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我很快地摸清了NGO部门的门道,但是我却对我在学校里由Greg 我的第一门社会企业家精神课程是由Dees 设立的并由Jim Austen教授的。10年前,大多数的课程都与社会企业家精神无关。

现在,我惊喜和激动地看见对于比我年轻的同事来说这听起来不像是真的。他们有在不同的科目中学习关于公司和社会企业家社会创新的知识的权利。10年前还不为人所知的社会企业家现在已经是重要的发言人和很多学生和其他会议上的“摇滚歌星”了。

2000年,当Schwab开始运营的时候,我们是欧洲第一家关注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协会。在欧洲大陆,它是一个完全未知的概念。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解释社会企业家是什么(和如何区分社会企业家和爱党的企业家)上面了。

我们第一年的时候都在寻找Muhammad Yunus’。首先,我们不知道我们将会找到多少已经证明是可行的模式和能干的企业家。而且,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在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联系世界上的政策决策者了。我们惊奇地找到了比我们预想得的多的企业家,在2002年1月份的年会上我们引进了四十个社会企业家。我们骄傲地想在一个专门的“社会企业家见面会”会议上展示他们。当大会上没有人来和他们见面的时候,我们又清醒了过来。

如果我们快进到2011年,我们就会面临一个完全不同的情况。社会企业家被认为是专家,而且他们会被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和CEO们选出来。举一个上次达沃斯年会上SELCO(给穷人提供能源解决方案)的创始人Harish Hande的例子:他坐在科技和能源区域。他问旁边的人被提议的解决方案如何扩展到贫困人群。那个人的回答是:“能给你的问题最好答案的人是Harish Hande——你真的应该和他谈谈。”

在十年里,能够被Schwab基金会见证和部分塑造快速发展的社会企业家精神领域,我觉得很荣幸。最近,一个记者想知道金融危机是否威胁了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发展。我认为我们已经安全度过了那个阶段。

Rahim Kanani:你如何给创新和发展的交叉领域、社会企业家精神作为被广泛学习、教育和发展中的规则这一现象的出现定性?

Mirjam Sch?ning:当意识到企业家经常是作为商业领域的创新者的姿态出现的时候,社会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规则就出现了,我们都需要企业家作为社会领域的创新者出现。

早些时候,被学生同时追求商业和意义的巨大兴趣所激发,商学院承担了这个项目。现在,几乎所有的顶尖商学院都把社会企业家精神引入他们的教学和研究中。这确确实实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印度和南非发生了。商业技能对社会企业也很重要的观点现在已经被广泛的接受了。

但是如果能跨学科进行社会创业,这会有助于真正把创新和发展的交叉领域推进到下一个阶段。公共政治学校已经在这块领域的研究上面落后了。法律学院还没有把社会企业家精神纳入它们的课程。尽管我们迫切需要强调社会企业的法律形式的问题,它们当今常常是很冒险的混合结构。L3Cs , B-Corps and CIC都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开始了。

传统上,科技大学和自然科学被认为是创新的驱动者。我们才刚刚看见工程部门在系统承担为穷人创新这项事业上所表现出来的潜力。很多公司也已经在反思它们如何来重新设计它们的产品来迎合《金字塔底层》(? base of the pyramid ?)的市场。

有很多科技和科学创新在等待被社会企业家开发。CAMBIA的创始人Richard Jefferson正在开发一个让企业家以一种“用户友好型”(user-friendly)的方式来搜索专利的系统。通过其他规则的支持,社会企业家将能够把处于边缘的创新产品推广使用了。

Rahim Kanani:社会企业家精神如何塑造下个十年国际的发展,你认为Schwab基金会在这方面将扮演什么角色呢?

Mirjam Sch?ning:社会企业家在下个十年在国际发展上将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尽管很多传统慈善模式在一些领域和情况下将会是可行的解决方案,采用商业方法,寻求经济独立的社会企业家模式正在设立未来十年国际发展的标准。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看见了我们越来越多的申请组织主张用商业方式来解决社会问题,帮助穷人。这些社会公司很有可能成为最有成本效益、最具创新性和最有效率的缓解贫穷的方式。

然而,我们也进入了一个更加不同的阶段。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个人企业家身上了。为了给下一代提供模范模式,鼓励他们做社会企业家,强调社会企业家是很重要的。

2010年11月召开的印度经济峰会上,我们宣布了印度“企业家”,而且让他和会议首脑一起出席了全体会议的开幕式,在开幕式上,他面对着800人发了言。随后,排队等待采访的记者问道他是如何看待“社会企业家的荣誉”。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警告信号。媒体制造英雄的速度比他们摧毁英雄的速度还快。过去的几个月里已经表明了作为个人太多暴露在公众面前意味着要面对政治风险。

我们要把注意力回归到受益人和产生的影响上。下个十年将会很重要,我们要建立生态系统,用一个非常流行的词语——让社会企业家茁壮成长。虽然创新仍然会很重要,大部分领域中未解决的难题已经在推广成功的创新产品了。我们已经意识到如果没有很多别的实干家的支持这是不可能做成的。这些实干家包括投资者、基金会和在正在发展壮大的国际组织、公司和政府。

这就是Schwab基金会希望和世界经济论坛一起大展拳脚的地方。世界经济论坛已经把这些不同的怀有投身政治、经济、学术目的的股东和别的社会领导者聚在一起“改善世界状况”。我们已经能够使社会企业家在这个多方利益相关的环境中作为一个被认可的组织立足了。他们已经凭借把市场力量和社会/环境效益相结合获得了认可。他们在能源和健康领域被认为是“节俭创新”的一群人。很多公司被吸引去向他们学习或者合作了。我们和惠普、英特尔这样的公司合作,他们也已经进行了显著的内部划分。这被看成是“联合社会企业家精神”。我们会看见将会有很多别的工业或者支持或者模仿社会企业家。

另外两个重要的实干家是政府和国际组织。政府确实有推广社会创新产品的能力。一些国家已经在融资机制上着手了,例如英国的Social Impact Bonds 和Big Society Bank。在即将于六月召开的欧洲峰会上,我们期待主持一个会议,这个会议上来自欧洲和中亚的决策者可以分享的经验教训。我们还将会举行好几轮的会谈,讨论来确定哪个规则将会给社会创新提供最佳支持。

Rahim Kanani:对于我们这些有兴趣成为社会企业家的人来说,无论已经有了想法和行动方案或者在发展阶段,你将会给他们提出什么建议来帮他们实现梦想呢?

Mirjam Sch?ning:首先,我向那些想成为社会企业家的人致以热情的鼓励!我们的社会企业家仍然不够,因为道路毫无疑问是曲折的。但是支持系统已经比前些年好的太多了。在成为社会企业家的每一步路上,你会发现融资机会,进行伙伴交流和享受专业的建议。

第二,当准备进入社会企业领域的时候,考虑一下建议吧。这是我在过去的十年里和世界最成功的社会企业家一起工作之后总结出来的心得。

1、追随你的激情——这是最重要的因子,它会让你在遇到挫折的时候鼓励你走下去。在你14—17岁之间,你梦想成就什么?这些年里你可以对你自己更了解。

2、平衡你的理性和激情——你想要的真的是你需要吗?它能以事实和数据为支撑吗?

3、搜集1000个主意——对它们加以权衡,提炼,不要怕放弃它们,促使新的想法出现。

4、仔细选择你的商业模式——清楚地明了你的愿景、使命和如何把它转化为影响力。试着从第一天就开始赚钱。但是从最开始就评价和测量你的过程。

5、研究你一直想取得的成就的方法——你的方法真的如你所想的那么独特吗?有没有你可以学习的更可行的带来同样结果的方法?这看起来像是违背了大多数社会企业家的观点。很少有人花时间看看竞争激烈的环境。

6、考虑社会专营权——今天我们最需要的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们,他们从世界上其他地方引入了一个超级棒的模式,把它付诸实践并且把适应于另一个领域。

7、给你自己最少36个月的时间——我说36个月是因为它听起来比三年要短。不变的是这看起来像是建立一个社会企业并把它引入正轨所花费的时间。

这对那些真正拥有创新的和令人激动的模式也是适用的。它们可能前不久才受到媒体的大量关注。因此当我们考虑到Schwab基金会的网络的社会企业家的时候,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公司一定要有至少三年的历史。

Rahim Kanani:如果你在Schwab基金会的工作可以依赖一个核心的哲学,你选择依赖什么?

Mirjam Sch?ning:在采访最开始的时候,我提到了Margaret Meed的话来指出为什么基金会这么强调社会企业家在世界上扮演的革新者的角色。他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是社会转型和创新的主要的、默默无闻的革新者。

上一篇:保险营销工作总结模板下一篇:森林防火护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