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用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精选10篇)
中国科技大学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全面贯彻中央16号文件精神和安徽省委8号文件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开展文化建设的规划,持续推进文化建设与创新,广泛开展科大文化传统的研究、教育与实践,进一步弘扬科大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辐射到班级、院系、校园,延伸到课堂之外,形成了班级、学校、社会以及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格局和育人环境,使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蓬勃生机。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科技大学是由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以科技为背景的管理和人文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自1958年创办至今,经历了北京初创、迁址重建、改革创新三次艰苦创业历程。50年来,中国科大科教结合实现了教科双赢。改革开放以后,学校本科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达到70%;从第一届毕业生算起,迄今有40多人当选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本科毕业生中平均每1000名毕业生中就产生1名院士,为全国高校之冠;研究成果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50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充分证明,科大的优良文化传统,是学校半世纪超常规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效的资源,新形势下只有进一步弘扬科大优良传统,学校才能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障碍,才能不断向一流研究型大学迈进。为此,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学校有关部门通力协作,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科大精神与文化传统的征文、讨论、研究、凝练、教育、传播工作,以科大精神擎起校园文化的大旗。
二、科大文化传统的研究
50多年来,中国科技大学以良好的校风、学风著称于高校之林。建校之际,郭沫若校长亲自起草校歌,歌词中有“又红又专,理实交融,团结互助,活泼英勇”之句。1959年开学典礼,郭沫若在长篇演说中,将科大校风概括为“勤俭办学,艰苦朴素,红专并进,团结互助”。为了使学校能够有声有色地继承抗大优良传统,郭沫若校长亲自起草校歌歌词,定名为《永恒的东风》,并请抗大校歌作曲者吕骥为校歌谱曲。
中国科大50周年校庆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贺信中希望中国科技大学“努力办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甚至早在1999年7月,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安徽省政府签署重点共建中国科大协议,支持中国科大创办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这份协议作为我国“985工程”签署的第一个重点共建协议而被载入史册。
在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要实现这个宏伟理想,需要一种追求卓越、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把科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离不开科大的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光大,需要科大精神强有力的支撑。为此,学校举办“重温校训、励志成材”征文活动,并专门组织力量,成立“中国科大文化研究”课题组,从文化的视角对科大精神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再认识,进而对科大文化传统进行系统研究。
通过对科大文化的系统研究,学校形成了两点共识。一是作为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是学校精神和灵魂的象征,科大校训虽有时代的烙印,但反映了中国科技大学独特鲜明的个性和办学理念,是科大不屈不挠、昂扬向上的精神财富,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内在驱动力。二是半个世纪以来,几代科大人求真务实,不断开拓,坚持将育人作为第一要务,不跟风,不追求时髦,永不服输,“敢为天下先”,在内涵发展、所系结合、育人为本、民主办学、文化创新等教育实践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形成了坚韧不拔、勤奋刻苦、民主开放、学术自由、理实交融、创新进取的文化品格,必须永远传承下去,中国科大精神这面校园文化的大旗必须高高飘扬。
三、科大精神大讨论
正是基于以上的思考,更好地发挥科大文化资源在加强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促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创建中的积极作用,2005年10月,校党委发出通知,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神理念的大讨论。通知发出后,广大师生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畅所欲言,献计献策,积极投入到精神理念大讨论的热潮中来。学校先后展开部分老领导、老同志、学生代表、民主党派代表、中老年教师代表、青年教师代表等系列座谈会,畅谈科大精神。随后,科大精神理念的大讨论在全校范围内铺开。很多师生、校友积极撰写文章,纷纷表述自己对科大精神的理解和看法。学校开通了“科大精神大讨论”网站,《中国科大报》还开辟“科大精神大家谈”专栏,发表文章近百篇。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的大讨论中,学校还专门邀请一些院士、校领导、资深教授、杰出校友为大学生作报告,以弘扬科大的优良传统,激发青年大学生们爱国心与报国志。当这些科学大师、青年才俊们以自己的的人生体验和切身经历向青年一代诠释自己心中科大精神的内涵与实质时,与会的莘莘学子深受感染,会场不时爆发出热烈地掌声。自2006年4月以来,中国科技大学先后举办25场以“科教报国50年”为主题的“科大精神系列报告会”,施蕴渝、朱近康、彭子成、辛厚文、郭传杰、孙显元、韩荣典、俞书勤、朱清时、李定、舒其望、吴奇、张树新、蒋华、胡成行、许武、侯建国等纷纷走上台来,用科大精神的法宝为青年一代释疑解惑。几十场报告会下来,上万人次学生接受了教育。
与此同时,各基层党组织还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的开展,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演讲、辩论会、主题报告等,组织师生对科大精神理念的集体讨论,进一步回顾、整理、传播科大优良传统和文化,以充分发挥科大精神及文化传统在凝心聚力、振奋人心、培育人才、提升核心竞争力中的积极作用。
通过科大精神大讨论,广大师生普遍认识到,中国科技大学在50年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中,营造了具有科大个性的文化氛围,积淀了具有科大个性的精神特质,这种氛围和特质量是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科技大学致力于“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培育具有创新精神、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致力于建设具有较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科研基地,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文化的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科大精神的凝练与提升
通过对科大文化传统的系统研究,以及开展科大精神大讨论,广大师生认为,中国科大在历经北京创建、南迁重建、创新跨越与内涵发展等发展阶段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先进文化与优良传统,其内涵极其丰富。在新的历史阶段,集中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强国报国信念。中国科大诞生于“两弹一星”的国家需求,是为新中国的科技进步、国防现代化和社会发展而建立的,目的在于为新中国的繁荣富强培养尖端人才、贡献尖端科技。科大的创建是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英明决策,其创建者大多是开国元勋和科学大师,他的建立寄托了老一辈革命家、科学家的强国情结。因此,围绕国家目标,创造一流业绩,达到一流水准,从来就是科大人的历史使命。可以说,科大的事业与国家的发展命运与共、息息相关。二是追求卓越品格。追求卓越、勇攀高峰永远是科大人的目标。正是这样一种品格,使得科大人即便历经磨难,甚至在文革南迁濒临解体的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坚忍不拔,逆境图存,并在科学的春天里展翅高飞。三是创新进取精神。科大创校之处就被《人民日报》称赞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她从一开始就尊崇的“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理念,被实践证明是符合教育与科研发展内在规律的,因此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50年办学历程中,科大总是能够在办学理念、模式、教学思想、科研体制等方面,勇于进行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创新,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四是民主自由传统。创新需要宽容,需要自由的空间,需要信任和激励。民主管理与学术自由是科大的优良传统之一。科大的民主校风,集中地表现在不惟上、不惟书、不轻信、不盲从的理性精神和科学态度。相对而言,这里比较少有论资排辈,比较少有学术门户之见,比较少有学术压制。院士、专家的权威与青年才俊的闯劲并行不悖,相得益彰。科大历经挫折又几度崛起,再度辉煌,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得益于科大的民主传统,可以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特长,能够有畅通的渠道集中众人之智慧,不断创新。五是科学务实作风。在生活中,朴实无华;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在工作上,务实稳健;在思维方式上,理性客观;校园风物方面,也是淡雅自然。在办学思想上,科大始终按照自身的目标定位确定每一时期的办学方针和发展战略,始终保持着尊重客观规律、追求科学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决不盲目跟风的独特个性。近年来,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热潮中,科大人坚持走“精品大学、英才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坚持自己的特色与优势,不靠规模创一流,办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五、科大精神的弘扬与传播
学校是育人场所。科大的文化传统只有代代相传,才能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合格人才。50周年校庆是所有科大人的盛事,学校充分利用这个契机,精心策划和布局,全面挖掘、梳理、传播学校办学成就、优良传统和文化品格,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集中营造良好社会形象,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良好成效。
在迎校庆期间,学校宣传部门专门组织力量,经过长时间的策划、研讨、编辑、修改、审定,正式出版《中国科大报校庆纪念特刊》(50版),50周年校庆纪念特刊出版发行后,得到广大师生校友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赏。在2006-2007年组织开展20多场报告的基础上,宣传部将报告会进行录音、录像进行整理、编辑,并结集出版(现已正式出版上、中两册)。从老校刊、校友回忆等材料中披沙拣金,搜集汇注,整理出版了《花开的声音——中国科大的那些人那些事》。宣传部还将拍摄的科大风光图片挑选出来,并配以清新自然的文字,出版了图文并茂的《科大风物》,将科大十年来的报道进行精选,结集出版了《十年关注——1998-2008年媒体报道选辑》。充分反映科大精神与文化传统的研究专著——《梅与牛——中国科大的文化传统》也经过10多次业务研讨、修改,业已通过专家终审,即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另外,全面展示在国防战线上默默奉献的科大校友成就一书——《携笔从戎——从科大走出的将军》,经过集中采访并通 过有关部门保密审查后,也即将出版。这些书籍的出版,无疑成为一本本生动的教育参考书。
学校还在新华社、安徽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整体策划了少年班30年、中科院创新育人50年、教师节等宣传报道,集中地向社会展示了少年班30年取得的人才培养成果和经验,集中展示了中国科大创新育人的成就。50周年校庆前夕,学校推出50年不下讲台的史济怀老师的典型事迹,《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科学时报》,以及省市媒体分别陆续刊发了专题、专栏、系列深度报道等文章。校庆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各大媒体和省市媒体刊发了中国科大校庆50周年的报道。2008年9月27日,国务委员刘延东来校视察,带来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贺信,当天,新华社发出通稿,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全文播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各大媒体和各省机关报均作了报道。
2009年3月,由香港凤凰卫视精心打造的校庆专题纪念片《科学的春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光荣与梦想》一经播出,更是好评如潮。
为了充分利用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各种资源(阅读资源:《科学的春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光荣与梦想》、《科大精神系列报告会文集》(上、中)、《花开的声音——中国科大的那些人那些事》、《中国科大报建校50周年纪念特刊》;环境资源:校史馆、博物馆,校风纪念碑,郭沫若、严济慈、钱学森、华罗庚、贝时璋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塑像,现代艺术中心、陶艺中心,校园内其它文化景观;仪式资源:开学典礼、迎新晚会、主题班会、教唱校歌等),从2009年新生入学开始,学校将新生文化传统教育贯穿于新生军训、入学教育的全过程,旨在帮助入学新生了解中国科大创新发展的历史、成就与建设目标、文化传统与品格、学术传统与规范、大师风采与人文环境,帮助他们尽快融入中国科大的文化氛围,形成对中国科大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自觉传承、弘扬优良校风学风,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科大人”。
一、思想作用是丰富大学精神的内涵
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雷锋精神在提升了国民思想境界的同时, 也丰富了国民的素质。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积淀和延续, 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学习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 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种把帮助别人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的无私奉献精神, 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这是我们党倡导的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重要体现, 是当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核。以雷锋精神引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就是要把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来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例如, 在大学生志愿服务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形成具有校园文化特色的志愿服务文化, 进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塑造属于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体现, 以雷锋精神为引领, 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 塑造大学精神, 就是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主旋律, 在文化建设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让雷锋精神蕴含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等浸润广大师生的心灵, 不仅能为和谐校园人文氛围的营造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还能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
二、道德作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道德高地
雷锋精神有助于时代新精神的确立和扩展, 同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美国《时代周刊》曾如此称赞:“雷锋品牌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如今,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发挥爱国爱人, 助人为乐的大爱精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现中华民族繁荣富强需要我们树立谦虚谨慎、自强不息的人生精神;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大生产需要我们具备刻苦钻研、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我们务必要保持先忧后乐、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其实, 不管它属于哪一个国家、不论它属于哪一个民族, 爱国爱人, 助人为乐的大爱精神;谦虚谨慎、自强不息的人生精神;刻苦钻研、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它永远都不会过时。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的重要高地, 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使得有更多的阵地来培养大学生的高尚情操, 例如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3·5学习雷锋活动等等, 这些活动的开展, 是在引领学生讲文明、讲道德、讲奉献。雷锋精神作为道德领域的高地, 是塑造高尚道德的精神力量。
三、育人作用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修身阵地
雷锋同志那种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共产主义精神, 已成为人们完善人格、净化灵魂的楷模。在大学校园内, 学习雷锋精神, 培养热爱集体、自觉为同学服务的思想, 把帮助别人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积极构建浓郁的学雷锋氛围, 有利于用雷锋精神陶冶师生情操, 提高科研、学习成果, 形成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温馨的校园环境, 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使大学校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时, 以学习雷锋精神为契机, 鼓励学生形成“知校、爱校、荣校”的主人翁意识, 培养了学生自主的责任意识和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在校园外, 同样活跃着当代大学生的身影, 他们积极投身到志愿者的队伍中去, 参加志愿服务, 在不断的历练中成为真正的天之骄子。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优秀品德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新表现。雷锋精神当中艰苦朴素的内涵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雷锋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在学生中开展“光盘行动”、爱校园等活动,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树立朴素的人生观。以雷锋精神为引导, 通过开展修身等系列文化活动, 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自觉提升自身的品味, 树立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精神。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采取话剧表演、动漫、手机短片、微博互动等形式, 开展富有时代气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雷锋活动, 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组织开展“雷锋月”、创建“雷锋式班级”、雷锋精神网上谈、浏览雷锋精神网等活动, 充分拓展活动内容, 创新活动载体, 突出活动特色, 不断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成长作用是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大学生如果只是在“象牙塔”中度过四年的学习生活, 那将不利于开拓眼界, 增长见识, 社会实践是激发学生创新动机的源泉, 学生只有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 才能开阔眼界, 了解社会, 了解国情, 像雷锋同志一样, 甘做一名普通的劳动者, 并且不断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 丰富自己的头脑, 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紧密地与实际结合起来, 使自己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 青年志愿者活动要和学雷锋活动紧密结合, 以“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为主线, 鼓励青年知识分子到实践中, 到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去, 到全国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通过实施该计划, 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择业观念, 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 丰富大学生的基层工作经验, 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施该计划, 推动江苏省西北部贫困地区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各项事业的发展。通过志愿服务, 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为解决江苏省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做贡献。
雷锋精神的特征之一就是知行统一, 始终在实践中检验自己, 锻炼自己, 进而在实践中成长。实现中国梦的实践更需要我们青年大学生拥有这样的素质, 学习雷锋精神, 将自己投身实践, 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因此, 要以雷锋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中培育实践之风, 注重能力的培养, 让雷锋精神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开展美化校园活动, 开展大学生技能竞赛节活动, 等等。要求校园文化走普及、大众的道路, 成为所有青年学生自己动手、自己管理、自我锻炼的重要场所和重要渠道, 校园文化不仅是青年学生提升艺术欣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的载体, 而且是青年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场所, 成为青年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有效渠道。
摘要: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 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本文从思想作用、育人作用、道德作用、成长作用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雷锋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雷锋精神,校园文化,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黄冬霞, 杨启金.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
[2] .唐兵等.雷锋精神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实践[J].管理观察, 2012
关键词 大学学院 精神文化 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高校中的二级学院是围绕学科建立起来的具有独立业务功能的组织部门。学院文化是在学校深厚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下,师生在学院建设发展中逐渐形成并被认同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总和。二级学院在育人工作中应注重培育和传承精神文化,学院的学生工作应充分发挥其精神引领功能。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营销管理学院努力弘扬学校“太阳石”精神,注重培育和凝练营销精神文化,勇于迎接挑战、稳健创新发展,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营销管理精英,取得了良好效果。
1 注重规划和设计,强化导向引领力
学院精神文化体现学院的办学宗旨、培养目标及其独特风格,对学院师生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到导向引领作用。一是宗旨和使命引领。营销管理学院将“学术为核心、学生为重心”确立為立院宗旨,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营销管理精英”明确为育人使命。宗旨和使命不仅写在旗帜上,更重要的是植入师生的内心世界。我们通过每学年召开师生大会,统一思想、传递信念、激发梦想,更进一步作为指导思想地位写入各项工作计划,贯穿在三育人工作中。二是理想和目标引领。二级学院在激发学生理想和确定奋斗目标方面,应把握好理想与现实的结合。营销管理学院将“有市场、有品牌”作为学生职业发展培养的总目标。我们在专业特质培养方面,倡导通过生涯规划将“成为懂市场、会经营、善管理的市场经济弄潮儿、企业届精英和政府公务员”树立为学生奋斗目标。三是具体措施引领。具体工作中,我们根据学苗状况和学生未来发展定位把“强化英语、突破数学”作为专业基础培养的着力点,把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工作的主线,学风建设为中心,公寓为阵地,网络为平台,党团活动为载体,实施个性化培养。
2 注重情感沟通与升华,提升凝聚约束力
精神文化能使其师生对学院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上升为责任感、荣誉感,从而将学院师生凝聚成一个蓬勃向上的群体,共同为学院和学生的发展而奋斗。一是集体观念培养,营造大家庭氛围。营销学院的集体活动亮出“大家庭”的旗帜,例如:春季的“大家庭首山行”,元旦的“家庭联欢”。集体活动传递了学院的关爱情怀,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我们善于利用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例如:为每个班级授班旗,为每个学生配发院服等。二是信任感培养,开展亲情化教育。我们坚持聘任专业教师担任班导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需求。要求所有教师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爱学生。辅导员、班导师在生活上关心、思想上关怀、心理上关爱、学习上关注,鼓励他们励志成才。这种关爱起到了“春风化雨”的作用。三是团队精神培养。从新生入学军训开始,团队意识被贯穿始终。在大二年级,全院学生的体验式素质拓展是必选动作。同时各类学生组织均将素质拓展训练作为团队精神提升的必修课。训练增强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建立了积极向上、轻松的组织气氛,使学生树立了互相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及合作意识,同时展现了勇于挑战、团队和谐的精神。
综上所述,精神文化的凝聚功能表现为以学院精神为核心的价值观,并被全体师生所认同和接受之后,在全院师生中形成稳定的文化氛围,这种文化氛围的形成基于一种共同的认同感和强烈的归属感,从而使学院人的信念、行为、感情统一结合起来,凝聚成一种合力和和向上的推动力,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种力量对学生的成长成材起到一种巨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精神文化发挥强大的凝聚功能的同时,对学院师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产生“软约束”,对其成员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作出评判,并逐渐内化为个人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
3 注重平台与载体建设,发挥激励辐射力
开展爱国、爱校、爱院为主线的主旋律教育工作中,营销学院创建三个载体进一步唱响了主旋律。一是以学生党员“时事热点沙龙”为载体,实现思想升华并辐射到入党积极分子引领主旋律。二是组建营销宣讲团,大力开展爱营销教育。宣讲团定期为学院全体学生进行营销精神主题宣讲,同时与专业人才培养相结合,开展营销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三是成立礼仪队,通过制作文明礼仪手册、开展礼仪知识讲座、举办礼仪推广小品展演等活动,对学生进行了基础形象培养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通过开展主旋律系列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思想意识,发挥自我教育作用,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启发大学生思考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唤醒新生树立理想和实现个人价值的需求,引导他们将渴望学习成长成才的抱负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相一致,使他们把健康向上的思想消化到脑海里,融化到血液里。
搭建平台,践行“学术为核心”宗旨。师生在科学研究中共建,推动了大学生科技学术活动的开展、科技竞赛选手的培养和科技竞赛项目的孵化。“营销讲坛”作为学术交流平台,为推进学校市场营销学科的高水平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营销学院邀请营销领域的一些专家学者和企业营销人员来做客“营销讲坛”。设立的“营销创业论坛”开展创业意识、创业理想教育。树立职业梦想,助推职业启航。学院注重职业理想培育,大一入学规划学涯,大二学生全员参与职业规划设计竞赛。
4 结语
在精神与文化引领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营销管理学院的学生工作形成了“勇于挑战、富于创新、行胜于言”的工作作风。在高校二级学院文化的世界里,应该有一种能量激情彭湃,有一种旗帜催人奋进,有一种精神自强不息,这就是建设学院的精神家园。在精神文化的引领下,二级学院的各项工作便会不断创新突破,迈上更为广阔的更为深远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周宇.大学学院文化中精神文化建设探析[J].文教资料,2010.
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
(送审稿)
校园文化是学校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华东政法大学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对形成良好的校风、提高师生凝聚力、陶冶情操、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学校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推进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依据《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的有关要求,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的原则,努力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贴近师生、格调健康、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华政文化,努力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和高尚的文化享受,使华政校园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精神家园,成为精英人才成长的摇篮,成为追求科学真理、崇尚学术自由、传承人类文明的圣殿。
教育原则,发挥导向作用,大力开展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式、开放性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文化活动,培育一批多层次、多种类体现华政精神的文化品牌,努力提升学校文化的内涵品质和精神品位,不断扩大学校文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二)制度文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学生培养、教育和管理规定,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不断提高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教授治学水平,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公平竞争的制度文化环境和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学校发展的制度体系。
(三)环境文化建设
继承学校历史传统,合理规划校园布局,认真听取师生员工对校园环境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校园硬件设施,拓展校园环境的引导、培育和潜移默化的熏陶功能,分阶段建设一批新的寓情寓教场所,引进一批新的信息传播手段,打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优良完善的文化设施,形成功能齐全的校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绿化和美化、自然和人文相得益彰、协调发展。
四、实施措施
(一)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包
神的传播、塑造功能;统一学校各类标识、道路和楼宇命名,赋予明确涵义,注重系统性、规范性;设计、制作一系列反映校史校情、体现学校风貌、以校名为品牌的纪念品、日用品,通过赠送、校内销售等方式展示、传播华政文化。
3、改善教学环境,培育良好教风。坚持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建设“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的优良教风,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营造人才成长的健康氛围,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让中老年教师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教学效果,努力形成一支学术水平高、学科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改革完善教学评价体制和方法,适当提高教学效果在评价教师个人发展中的比重,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激励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主动性;继续弘扬“我心目中的十佳教师”、“名师有约”等主题活动的道德示范和引领作用,广泛宣传教职员工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进一步完善校内各类奖教金和荣誉称号的评比细则,适时推出有利于改善教风的新奖项,推选出真正为学生所爱戴的教学名师,发挥荣誉奖项的正面导向作用;建立教学警示和退出机制,教风较差、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经警示仍不能限期改正的,可适当调整岗位。
4、创新形式,健全规章,建设优良学风。努力培育勤
步完善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科学评价个人工作;要拓展思路、破解难题,为全体教职员工的成长与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
6、畅通沟通渠道,营造和谐氛围。要充分认识到和谐的校园氛围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部门工作和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完善意见表达渠道,发挥校领导接待日、校长信箱、BBS领导在线、教授委员会、OA工作论坛、党代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等渠道的信息传递和意见表达功能,探索新的信息沟通渠道,最大限度地保证上情下达和下情上传。
7、统筹校园文化活动,搭建成长成才平台。支持党委宣传部、团委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作用,发挥学院分团委、各级学生会、各类学生社团和班级的主体作用,加大对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和扶持力度,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学院、班级、社团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校园文化发展格局,做到文化建设人人有责,实现文化繁荣人人共享。
8、突出活动主体,拓展实践项目,加强讲座管理。继续开展“红五月”、“华政金秋”、“新生节”、“职业风”等系列活动,积极创新演讲辩论、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传统品牌;不断开辟新项目,通过大学园区校际联合,广泛与社会合作,形成新的特色文化品牌;整合“中华学人”、“前沿论坛”、“校友论坛”、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治学方针、规章制度、工作规范等等,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不可缺少的基本保障,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基础。在制度文化建设中,要积极探索和总结办学规律,集中全校师生智慧,逐步形成符合实际、科学先进、统一严整的新的制度体系。
1、明确发展定位,健全规章制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长远,认真梳理学校办学理念,逐步明确学校发展定位,不断完善各项具体制度,在科学与民主的基础上进行废、改、立,建成体现时代特点、符合学校要求的完备的规章制度体系,为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办学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倡导依法办事、按规则办事;领导干部带头维护法制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权威性,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水平和质量;加强对依法治校和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监督。
3、推行校务公开,保障民主监督。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依法治校、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切实推进党务、校务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党代会、各级工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和学生党员大会的功能,发挥民主党
两校区的基础设施,重点维护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学生食堂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和利用率较高的设施;对校园日常绿化、卫生、消防设施检查等工作常抓不懈;督促物业公司加强对学生公寓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力度;定期对学校各类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情况进行检查。
2、在松江校区增设新的基础设施。根据学校教学科研需要,拟建成教学实验实训大楼;改善学生文体活动中心,建设一批室内外学生活动场所;有选择地在校园内建设一批富有华政特色的标志性文化景点,营造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文化角、文化带、文化长廊等。
3、丰富拓展校园环境功能。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角度出发,依托现有布局和设施,通过增添特定物品的方式,合理配置绿化与雕塑,在绿地、湖岸、路边等处适当添加一些供师生休息、读书的设施,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人文与时代气息;扩充现有宣传栏,在校园合适位置建立信息栏,作为学校和职能部门发布信息的平台。
4、完善学生公寓的社区文化建设。与物业公司配合,完善学生公寓功能,在公寓区内建立学生服务设施;在公寓楼内建立党团活动室、自修室、接待室等场所,推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发挥楼宇的文化培育功能。
5、重视校园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制,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及时处理侵害学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仍然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修养的重大课题。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不断创新发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随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断繁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将发生新的变化。如何正确引领大学生正确把握这些变化,正确树立符合时 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至关重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既是青年大学生重塑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大课题和内涵要求,又是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大使命和历史责任,更是全体共产党人和社会成员的必修之课。
深刻认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是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起来的,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又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它具有明确的理论指导和鲜明的实践要求与行为标准,既是思想认识的方法体系,又是社会实践规范体系,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和一个团体单位社会意识的科学构造体系。坚持并发展这个体系,不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胜利具有重大的战略指导意义,而且对全体人民的综合素质提高、社会主 1
义先进文化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刻的基础思想意义。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而且是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在打牢人生思想基础的关键阶段获得先进、正确理论指导的要求。
牢牢把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认识方面的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最重要的认识方法,把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最现实的认识方法,自觉锻炼和不断形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科学世界观,对世界发展、中国发展、地区发展、单位发展和人的发展,以及城市、农村、一二三产业、社会与自然发展等方面的各种关系现象和问题都能够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并得出科学的认识结论。通过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和理论武装,使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始终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指导,实践行为始终符合世界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时代规律,始终成为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齐奋斗的积极践行者。
其次要牢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通过共同理想教育,激励青年大学生把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集体和国家作贡献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热爱本职工作,认真敬业乐业和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真诚地关爱他人、服务他人作为人生的最好追求,特别是在人生的特殊时期、关键时刻、重大关头、重要问题面前,更能彰显“大写人”的本性、中国人的风骨、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在社会文明建设与发展中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在为党工作、为民服务、为国奉献的人生实践中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使人生境界不断提高和升华。
第三要牢固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体现价值。把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八荣”作为大学生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指标和追求目标,把以危害祖国、背
离人民、愚昧无知、好逸恶劳、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违法乱纪、骄奢淫逸的“八耻”作为青年学生修养身心、锤炼行为,保持良好形象和声誉的警钟像镜和反面教材,使大学生科学地解决好如何认识客观世界,如何对待多彩人生,如何评判正确价值的问题。特别是要引导大学生调整好现实生活中一度出现的郁闷、无聊和彷徨的心理状态;处理好有时出现的过重自私、过度自卑、过于自傲、过分苛求的问题和在立志、立德、立才、立行、立业等方面存在的不明确、不坚定、不高尚、不完善、不稳定、不持续、不科学等问题。教育大学生始终保持自尊、自爱、自警、自强的良好情操和为党、为国、为民的宝贵精神,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追求”是十七大报告中对全党和全民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三观”的重要工作指导和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提高其实效性和高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大使命与责任,一定要积极探索新途径,努力创造新方法,切实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大功夫,做实工作:
一是要创新学习方式,注重应用学习。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重要的是要学习好,根本的是要应用好。因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不学不用不好,学而不用也不好,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是新形势下党对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年学生学习的新要求,也是提高学习效能的新方法。因此,一定要坚持为用而学,学以致用,用中多学和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创新学习的方法,做到言之有理、行之有据、做之有法,一切思想行为充分体现党的领导、民主法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是要创新教育方式,注重实训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地融入到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重要的是在启发和促进青年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以图文并茂和实物场景配套的见识实训教育,使青年学生达到一见便知,一看便明,一接触便清楚的教育效果。创造性地开展以参与特定活动和项目感悟的体验实训教育,使大学生从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出深刻的学习、工作、生活道理,切实达到入脑、入心和入身、入行的效果。创造性地开展诸如“三下乡”、“四进社区”、“五助人”(热心帮助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身体上有困难的人)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真切的社会生活中体验思想修养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切实把教育变成大学生自己的事、愉快的事、人生必需的事。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适应了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样化形势下人们对精神旗帜追求的需要。因为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对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功能。我们党的xx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党的xx大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正处在深刻变革的时代。
一方面,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与之相适应,人们在价值观念、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上,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的同时,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也时有出现;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既积极接受着来自世界各国的现代文明,同时也面临着形形色色与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相悖的思想观念的侵蚀,尤其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优势,加紧进行意识形态渗透,企图把他们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扩张到世界各个角落。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团结人民、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的精神纽带。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目标,这就需要人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认同。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凸现了诸多矛盾,特别是利益多样化而引起的各种利益冲突。这就需要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进行调控和处理,以达到社会和谐稳定。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提供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追求和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价值观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前提下,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努力形成有利于多样思想观念对话交流、有利于先进文化引领整合的机制,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解开人们的思想困惑,化解人们的思想矛盾,最大限度的增强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齐心协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能否构建起科学完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否完善、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确立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确立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认同,确立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确立对民族价值的认同,确立对吸纳人类先进文明成果的认同,就能为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提供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规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和目标任务,反映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趋势。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在思想空前活跃、观念激烈碰撞、文化深刻交融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只有构建起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软实力,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面对这样一个多元、多样、多变的世界,面对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交锋,我们迫切需要一面凝聚人心、强基固本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正是顺应了时代的呼唤和需要。它是我们党汲取人类思想精华,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创造性提出的,是真正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
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是大学里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的因素的结合体。大学应该让大学外面的人向往,让大学里面的人心情澎湃。大学是一个让我们永远怀念的场所,大学用人文精神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使其成为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中坚,大学要担当起引领社会前进的重任。大学文化是知识、能力、人格的升华和结晶。[1]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首次把“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高校的职能之一正式提出,这也充分体现了大学文化在社会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求本——文化传承是大学的基本任务
大学的本质是什么?多年来这一直是学者们热议的话题。蔡元培先生曾说:“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蔡先生一直强调大学要兼容百家,让各种文化、观点在碰撞中不断推陈出新。所以,笔者认为大学文化本应是大学的灵魂和血脉,是大学的“本”,是实现大学职能的动力源泉和精神力量。
从目前看,80年代中国大学发展到了短暂的黄金时期,理想受到尊崇,知识成为标杆,知识分子与学生积极学习西方,反思自我,介入现实。但是近三十年大学的发展却被人们称作“无根之浮萍,无魂之器物”。在中国经济举世瞩目的今天,我们的大学却丢了根基,忽略了最本质的东西——大学文化。
1大学是知识文化传播的重地
我们知道,大学的首要功能就是人才培养,这项功能自大学诞生起就形成了,直到19世纪初,它几乎是所有大学的唯一功能。人才培养也是大学所有功能的基础。如何进行人才培养?大学有专业和学科之分,不同专业的区分在于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不同,因此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是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内容。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方式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因其所受的教育内容的不同来区分自己所学专业。
2大学是人文精神培养的堡垒
不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理工科大学,都应该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中的《大学》,第一句话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四条,强调道德修养、亲近老百姓、追求善的境界。[2]
大学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播的地方,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缺乏人文精神的科技奇才是不仅无法服务于社会还会给他人带来更大的伤害,为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当代,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我们绝不能忽略对大学生的人文胸襟和道德境界的培养。未来的社会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精神生活和人文情怀。我们要避免经济发展速度与人文发展水平的断裂。[2]因此,大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道德的养成、人文素质的提高,培养出德智全面的人才,只有同时具备先进知识和高尚品德的人才才能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3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鲜明地把文化传承创新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明确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充分肯定了大学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从公元前484年孔子在鲁国开办的第一所私人学堂[4],到今天遍布祖国各地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校始终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大学尤其如此。大学里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为文化只有通过长期的沉淀、凝聚和发展才能形成。
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任何国家和民族要推动文化发展,都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注重人格、注重伦理、注重利他、注重和谐,特别是蕴涵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天地之间、莫贵于民的民本理念,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时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等。这些重要特点和优秀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需要深入发掘和弘扬。大学只有不断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营养,才能获得丰厚的精神资源,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5]
4大学是自身文化建设的主体
我们都知道,一个社会的文化发展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大学创新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样的一所大学的社会影响和历史地位如何,也取决于这所大学的创新文化发展水平,探求真理、传承文明、创造知识、传播文明是大学的价值所在。[6]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大学还要切实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没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做支撑,大学的发展和进步就是无源之水。大学文化软实力就是大学的竞争力。要科学确定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布局、步骤以及资源配置等等,分类分层展开大学文化建设。要推进对大学精神、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以及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目标、管理理念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加强校史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校内相关场馆建设,把大学的办学优势转化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优势,力求大学文化建设的特色、质量与品位不断提升,广大师生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关注度不断增强。[7]
二远志——文化创新是大学的使命
中华民族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但是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要与时俱进,这是大学的历史使命。大学是最典型也是最特殊的知识型组织,大学通过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基本的职能对知识进行传承与创造,从而实现自己的基本文化使命。也就是说,文化创新是大学必须承担的责任。同时,为了建设创新型社会,大学不仅要为国家、社会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要做出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开发成果,更重要的任务也是构建创新文化。创新文化不仅是出人才、出成果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大众的迫切需要。
1大学是文化创新的生力军
必须要明确的是,推动文化创新是大学的崇高使命。文化创新是文化保持生机活力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动文化创新,需要大学在教育和科研工作中大力倡导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念,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营造敢为人先、敢于超越、敢于求异、敢于竞争的思想氛围。同时,大学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培育大学师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气,塑造大学师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不媚世俗、不惧权威的精神和品格,努力创造符合时代精神和时代潮流的新文化。
2大学是文化创新的最佳主角
20世纪早期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正是我们的大学。大学从来都是文化革新的引领者,它具有独特的角色优势。角色是指一个组织或个人在某一任务、场合中的工作或位置,它代表了一种资格、权利和责任。角色优势则是指某一角色在所有可能充当角色的组织或个人中具有发挥角色效能、获得角色认同的优势。“大学作为我们的文明中的一个社会机构保持了其辉煌而持久的地位。在一千多年中,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坚守人与传承者,曾经改变了它所在的社会,甚至成为变革中的巨大力量”。[6]
其次,文化创新还要基于对文化本质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而大学的社会功能和地位使得其最具这一能力和条件。对文化的理解和领悟很容易流于表面和形式,很容易世俗化。但是社会可能会浮躁,但大学不能浮躁;社会可能会功利,但大学不能功利。大学应当始终坚守“道德围墙”,积极营造“厚德博学、虚心从善”的校园文化氛围,坚守导向,不被市场化;坚守道德,不被功利化。保持大学文化的高尚性和纯洁性,使大学成为社会的“精神家园”,主动承担引导社会文化、影响公众舆论、化解潜在矛盾的责任。[9]
3大学的科技进步需要文化创新
大学是科技进步的助推器,也是科技成果的集结地,科学研究是大学重要的职能之一。一个大学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科学研究的能力。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文化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真正母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声。历史经验表明,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影响着创新的进程和结果。文化的进步必然包容当时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成果。文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是近代文明演进的主旋律。当代的文化创新在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和主动的角色。因此,大学要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就要不断推动文化的创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文化改革发展为主题,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军号。要实现全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大学必须围绕提高质量这一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作为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大学必须进一步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10]为社会主义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勇.大学文化:理想与现实的冲突[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2010,02.
[2][3]闻琦.大学:亟需加强人文精神培养[N].广州日报. 2006-07-31.
[4]万剑声.最具影响力的123次历史事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11:300-301.
[5]田建国.大学的重要使命:将文化的传承创新交流相统一[N].人民日报,2011-09-09.
[6][8]刘湘溶.大学应积极成为社会创新文化的引领者[J].中国高等教育,2007(7).
[7]杜玉波.大学要切实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历史使命[N].光明日报,2011-11-11.
[9]余长安.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大学要成为文化自觉的引领者[N].光明日报,2011-11-09.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释家
文化的定义很广,人类的一切行为,活动,思想都可以叫做文化。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中原文化,中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同时有道家释家,等多种思想的综合体。
1.中国传统文化特点
1.1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应为它相较于世界其他文化的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很随和,很少排外,任何文化只要他有益处,中国传统文化都会吸收它,运用它,在最后自成一派。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理性,有着很强的现实主义,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伦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文化对政治的稳定,物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从周公旦的礼乐,到孔子的《论语》,到二程朱熹的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的发展不断完善,带领着中国人不断的富强。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在3世纪到16世纪中国进入了让世界都羡慕的黄金时期。在汉代中国的文化刚刚成熟,中国就成功赶上了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到了中世纪随着中国的文化进一步成熟,文化带动着发展,中国更是突飞猛进,成为世界上最富饶,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千三百年里中国社会为数量众多的国人提供了比世界上其他社会更多的物质保障和心理安全感。
1.2中国文化是统一连续的文化,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不仅遗迹处处,而且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从神话传说开始,到周公时代有了体系,到诸子百家时代进入黄金期。公元前5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人类的軸心时代,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几乎同时出现。这个时代人类用理智,道德来思考社会,轴心时代影响一直到了今天,也就在那时形成了今天文化的基本形态。也在那时中国产生了两位最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和孔子。《道德经》虽然总计5000言,但是微言大义,道本身就是一个客观唯心的概念,同时其辩证法与黑格尔类似,正因为如此西方人把老子当做东方哲学代表,而儒道互补的思想也始终渗透在中国文化中,但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始终是儒家主导。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典籍是《五经》,它是由诗歌社会,礼仪,和历史文献构成,而他的集大成者就是孔子。他的影响是如此深远恒久,以至于2000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都可以用“儒家学徒”来形容,儒家要求人们正直,诚实,忠诚,仁爱(未知生,焉知死)。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即后世尊称佛祖释迦牟尼。东汉明帝时经丝绸之路正式传入我国,一经传入立即结合国情不久以后形成“汉传佛教”。中国当时以皇室官方组织高僧,严谨制度下进行了书面系统的翻译,达到翻译收藏的佛教典藏是最全面、系统和完整的。“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大乘佛法广为流传,学会放下个人一切名闻利养,去利益众生,达到明心见性,开启智慧法门。
2.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借鉴
2.1引用儒家的治学之道,强化校风、学风建设。儒家学派是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注重教育是儒家思想也是华人的基本价值观之一。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因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丝不苟,认真严谨,学习是艰苦而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逐步积累、由量变到质变融会贯通的过程。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之;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孔子告诫学生,只有志向坚定、毅力坚强,才能最终获得成功。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有进行学习的能力,只要经过孜孜不倦的学习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他对仲由说: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知识必须踏踏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每个人根据自身需要去寻求所欠缺的知识,进行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从而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不是装点门面,炫耀于人。当前大学生在喧嚣的现实生活学习中持这种治学态度,一定能做到求真务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样不偷懒,不作假,不傲慢的良好学术氛围不仅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更加强化校园奋发积极的学风建设。
2.2借鉴老子的成功之道,宽和处世。道家代表人老子著作《道德经》,因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遵循自然规律,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之中,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人们对事物的两端都应当观察,无论难事与易事,都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大学生正值青年,血气方刚做事易冲动,来自全国四面八方,不同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日积月累会产生摩擦,使友情产生隔阂,处理不当则会影响学习生活进而产生心理隐患。通晓先人著作中哲学精华,用以退为进、以弱胜强的辩证策略,学会处无为之事,效法自然,保持谦恭、温和的气度,减少过分主观欲望和物质利益追求,营造清静安定的环境,使人际关系和谐有序。所谓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理智对待个人喜怒哀乐,平衡心态,不断增强文化修养,于生活起居、待人处事少私寡欲,达到恬淡处世的和谐人际环境。
2.3借鉴佛学慈悲心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向。真正的慈悲来自于内心对生命的尊重和感悟,人们之所以困惑,之所以烦苦,根源不是外界的原因,而是内心因欲望而失去自由。大学是学子们立志求学将来创业报国的精神知识发源地,是形成价值观念、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人一生当中的际遇,有顺境,有逆境,一切都是磨练意志、考验心性,要守住道德界限,境随心转,学会放下名利、虚荣,学会感恩,以一颗包容智慧的清净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志向,专心致志学好知识技能,全心全意付出劳动,孝养父母,帮助同学,珍惜今生与我们相遇、同行的人,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为人处世纯粹高尚,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尽到自己相应的社会责任。
政法系09政本卢盟辉200902010064 预备党员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作为党员队伍中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大学生肩负着崇高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在新形势下,要促良好校风的形成,必须以抓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在校风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织上的凝聚作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学习上的榜样作用,以点带面,在学生中形成能够带动学习、带动工作、带动集体、带动形象的良好局面。校风建设对学院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作为学生党员的我们首先要树立模范带头作用,应积极维护校园良好秩序。
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迫切需要,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要促良好学风的形成,必须以抓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在学风建设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作用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党和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党的希望和未来。大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是党员先进性的主要表现,是党员质量和素质的重要标志,是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具体体现。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是大学生党员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加强学风、校风建设的客观需要,是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大学生党员只有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才能成为高素质大学生的象征,成为广大学生学习和追求的榜样,成为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忠实履行“三个代表”的楷 模。
二、主要内容
大学生党员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学习(工作)等五个方面,具体内容为:
1、思想方面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2、政治方面 讲政治、讲正气、讲大局、讲稳定,加强党性锻炼,保持政治上的坚定与清醒,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3、组织方面 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正确行使党员权利,认真履行党员义务,组织纪律性强。
4、作风方面 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诚实守信,发扬党的优良作风,严格要求自己,敢于同违法违纪行为和不正之风作斗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三、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和模范作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是发挥党员示范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要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大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对其他大学生具有直接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党员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要在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教育者”的作用。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学生的特点,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创新学习机制和教育载体,分类指导、分层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和培训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着重在 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在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上下功夫,真正在提高素质、指导实践两个方面取得新成效。要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加强对学生党员理论学习的指导,制定每学期学习计划,建立健全“党员之家”的组织机构,强化“党员之家”的教育功能,充分利用“党员之家”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活动,开展学生党支部定期的组织生活会。充分发挥两级党校培训作用,举办预备党员培训班、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等。加强对学习教育的检查和考核。
四、抓住学生发展成才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在学风、校风的示范作用。
发展成才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在学校期间的主要任务。要紧紧抓住第一要务,围绕学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需要,通过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作用和社会实践活动与自主创新活动的深化作用,加强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培育,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党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党员在学习、社会活动、科技创新等重要奖项及重大活动中的参与率和获奖率,激发大学生党员发展成才的动力,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风、校风和社会实践中的示范作用。
五、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党员发挥示范作用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党员谈心谈话制度、联系群众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发展党员公示制、党员挂牌制、组织员制度等,建立学生党员诚信档案,加强对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形成学生党员发挥示范作用的长效机制。开展“优秀党员之家”和党员创新活动评选,进一步创新学生党组织的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合理设置学生党支部,坚持把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高年级班班建立党支部的目标。选配党性强、作风正、威信高、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辅导员、教师党员或优秀的学生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锻炼,注重选配低年级的优秀学生党员担任支部副书记,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党员担任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党员在遵守寝室规定、处理突发事件、维护园区稳定、丰富园区生活等方面的示范作用。
大学生党员只有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才能成为高素质大学生的象征,成为广大学生学习和追求的榜样,成为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忠实履行“三个代表”的 楷模。良好的校风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也是一个学校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加强校风建设不仅是教育部对高校的要求,也是高校自我建设的重要体现。
引言: 建筑既是建立于物质功能、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等物质范畴的基础之上,又是建立于哲学观念、审美心理、文化传承等精神范畴的基础之上。好的建筑是一件艺术品,被誉为“立体的画、凝固的乐、无字的诗”。图书馆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形态,更是一个人的心灵与情感, 在此最大限度敞开的地方。因此,无论过去和未来,图书馆在本质上都是人们获取知识, 感受文明, 塑造自我的场域,在这里进行着的是体味、倾听、交流和感应——一种人的心灵与情感参与的内在活动。
大学图书馆建筑,是具有文化属性的建筑,是人类文化、艺术与科学三者共同孕育的结晶。在数字化生存时代,更呼唤现代大学图书馆将技术的物质力量和人性化的精神需求加以良好地平衡,以体现“性灵之融合, 神意之感触。”
现代大学图书馆是具有教学、科研、育人职能的综合性教育学术机构,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统一的场域,因此,图书馆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文化的内核是大学精神,它从哲学、历史、文化、教育、社会的视角,折射出大学及大学人的理想、信念、价值目标以及由它们所构成的特定的精神和品质,集中的展现出各自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传统。大学校园建设的职责,说到底就是维护与弘扬大学精神,并使其成为标志,被认可、被传承、被创新。校园布局、建筑设计、各个空间均应展现其文化底蕴,以着力营造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物质文化,这正是图书馆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取向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哲学观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价值取向
文化即人化,就公共空间设计而言,既要见物,更要见人。不论何种流派、思潮的建筑设计,都应注重“人”在空间环境中的参与作用,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现代大学图书馆越来越呈现出以下特征:由“单一性功能”向“多元化集成功能”转变、从“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 转变、从“坐拥书城”到“坐观世界”的转变、从“知识超市”向“文化体验综合体”转变。世界文豪、原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国近代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徽因提出了一个与诗意和画意相提并论的概念—“建筑意”。我国古代藏书楼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使我们古代图书馆达到一种臻美的意境,而现代图书馆则已从”天人合一”发展到“天人共生”的境界。这一切转变的核心,就在于“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也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设计理念和宗旨。
(二)“大学精神”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文化的精神取向
大学图书馆是传承文化和创新文化的重要场域。师生在教学过程、科学研究、生活娱乐等活动中,共同批判、继承前人的文化,又共同探索、创造新的文化。因此,图书馆建设不是一个简单的建设进程,它对大学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强烈的影响,体现并表达出一所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精神气质。或者说,图书馆建筑集中到一点,它要体现出一所大学的文化底蕴,一所学校的意义和个性,即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学校园建设的需求,大学图书馆通常应作为学校“外有气势,内有气质”的标志性建筑来进行建造。因而,图书馆建筑通过建筑语言承载很强的文化内涵和阐释力。在使用具象和抽象的建筑符号时,强调内在抽象,达到神似与形似的协调统一,表现出独特的个性,努力寻求本民族、本地区、本学校风格样式的代表元素与现代简约设计理念的共同点,实现现代感和文化性的和谐统一,潮流与持久性的和谐统一,功能使用与建筑艺术的和谐统一,实现大学精神与建筑形态的和谐统一。
(三)“学术性“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科学取向
大学图书馆是一个学术性的服务机构,作为文化、教育、信息中心,以其庞大的知识信息系统、现代化的设施、优良舒适的研究环境和学术氛围,为师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教学与科研所需的信息资料。大学图书馆的学术性贯穿于整个信息服务过程,渗透图书馆工作的每一环节。每所大学均有其不同的专业方向和学科特色,大学图书馆应在满足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充分体现其学科特色,使其专业特色鲜明突出,从而使图书馆馆藏结构、服务功能有其明显的特点。因此,我们在现代大学图书馆的规模、设施、布局、功能的规划、设计上也应充分考虑其学术性。
(四)“开放性“是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的时代取向
从图书馆的发展轨迹来看,它就是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历程。不论是使用功能还是空间形态,开放性已成为现代大学图书馆的重要特征。大学图书馆建筑,是大学公共生活中的重要文化场所,开放性是其内在需要,其功能早已从藏、借、阅、管这种封闭的固定形式,转向读者和社会推广知识和信息的桥梁,成为提供文献和智力资源的枢纽。大学图书馆与读者、社会的共同愿景,就是建设高水平的、集文献、信息、收藏、研究、咨询、服务为一体的文献信息保障中心,成为区域共建共知共享平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在使用上应突出强调空间与使用方式相适应,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彻底打破读者和图书分割的传统桎梏,使图书馆建筑环境形态呈现出开放的态势,以达到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形态与大学、社会形态的相互交融。
二、现代大学图书馆是彰显大学精神的建筑语汇
(一)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语汇应充分体现大学的办学品位
大学是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思想圣地,是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精神殿堂。大学应该具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大学图书馆建筑,不仅仅是师生、读者的集散地,更是大学、大学人的理想、价值、精神、追求和博大胸怀的载体。文品如人品,馆品即校品,图书馆建筑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学校的文化修养和一所学校的办学品位。如果说,大学图书馆建筑实体不仅要为人们提供最基本的实用空间,满足于物质需求。那么,还应与外部环境一道形成一个完善的、富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核的符号。因而,大学图书馆建筑从选址造型、结构设计、平面布局、内外环境和功能设置等方面,都应努力营造一种具有浓郁文化气息、民族风格、学科特色和大学精神的建筑语汇,处处都应体现出功能、审美与教化的交融。
(二)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语汇应充分展示大学之气度
大学是知识的共同体、学术的共同体,更是文化的共同体。大学图书馆建筑,则应成为建筑、学术、知识、信息、文化的集成体。因此,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建筑形态应充分体现保存文化、传播知识、信息交流、学术研究和教育公众等功能,其物质形态应充分彰显大学之气度,兼容并包、自由独立、勇于创新、敢于批判的精神形态。其设计与建设,不仅要展现精美绝伦的艺术造型和人性化的空间艺术,以及配置紧跟时代发展的现代化设备,还必须展示和演绎强烈浓郁的文化氛围,以实现“大师、大楼、大气”之和谐统一的大学之气度。
(三)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语汇应充分表达大学人的认同感、归属感
人们对于认同感归属感的需要,不仅是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图书馆建筑是校园环境艺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空间室内化的延伸和过渡。它不仅仅要有理性的直言陈述,还要有非理性的喃喃细语;它不仅要表达时代精神,还要渗透历史的流露;它不仅是科学技术的运用,还要有人文的、社会的有机结合。图书馆建筑空间正朝着文脉化、多元化、大众化、个性化方向逐渐迈进,这是设计的“变数”的具体显现。人同时也成为公共空间室内环境的构成因素,把“人”纳入过去只重“物”的整体性、统一性的设计范畴中,使人成为空间环境的主角,这才是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常数”。这样的建筑,既有现代化设施满足功能要求,又不失人们的感情与自然的趣味;既体现了时代特征,又融入了鲜明的地域文化;既是奇特的空间,又不失人的应有地位;既能安居一隅,又能广泛交往。在这里,人与具有社会特征的环境所形成的关系转化成一种良性的动态循环,室内环境气氛充满健康的勃勃生命力。从而,图书馆也才可能被赋予“尊重、宽松、和谐”的品格,被赋予“研讨、共享、创新”的氛围,被赋予“民主、开放、融合”的精神,从而使人在其中能够定位、辨向,找到某种归属感、认同感,使图书馆和师生产生共鸣、使图书馆成为师生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家园。
(四)现代大学图书馆建筑语汇应主动践行人文主义与公共关怀
大学的精神灵魂和文化底蕴即它对人文精神和公共关怀的坚守,并为其经典传统和永恒题旨,也是现代大学的灵魂所系。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也曾说:“建筑是有生命的,它虽然是凝固的,可在它上面蕴含着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本质,就是一种自由、自觉、批判的精神,它以包容性、开放性、批判性、创新独立为基本特征。因此,大学图书馆建筑,应以崇尚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社会责任、守护人类文化传统与精神资源等思想为设计理念和建设宗旨。
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现代图书馆建设与实践
(一)设计理念——渗透“成于大气、信达天下”之大学精神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伴着新中国气象事业而生,随着祖国信息科学发展而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在近60年的办学实践中凝练升华了“成于大气、信达天下”的大学精神,“爱心、责任、行动”的优良校风浸润、渗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诚信学子志存高远、为国读书、服务社会。图书馆的建设者们,对图书馆的设计和建设倾注了大量智慧和心血。图书馆外圆内方,文化寓意深刻。从外观上远眺,形似一本翻开的书;从空中鸟瞰,又形似一颗遨游太空的通讯“卫星”。卫星既是高科技的象征,也是高科技发展的结晶,它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特色专业大气探测技术使用的、最先进的信息采集和传输技术的手段之一。因此,可以说图书馆建筑的外观设计既体现了其学术、信息、服务机构的文化内涵,又体现了学校的学科特色以及历史、传统和文化的蕴积,彰显了“成于大气、信达天下”之大学精神。
(二)外部环境——展现“天人合一、自然交融”之建筑意境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图书馆,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馆址安排在校区中轴线上,位于校区纵横主干道交汇处-学校教学区的中心位置,与东西两侧的教学楼及实验楼行成“品”字形,外墙颜色采用与整个学校建筑外观相一致的橘红色作为外墙砖颜色,给人以温暖、奋进、醒目的感觉,图书馆与教学楼以及校园景观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图书馆所面向的学校文化主题广场——IT广场,占地约60亩,采用传统和现代思想相结合的异型对称设计,以几何构想的草坪和花坛布置,两侧配以宽阔笔直的林荫大道。这样超大尺度的雄伟设计,透析出学校“大气、诚信”的大学精神意蕴,更传达出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敬意,反映的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观念。广场喷泉中央,拟用米色石材设计的大型浮雕“探索”,记录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表达莘莘学子对未来科学技术的孜孜追求。它与图书馆的外景、外形辉映一体,成为学校最亮丽的风景线。既反映出学校以信息技术学科为主的办学特色,又充分体现学校发展建设的方向和灵
魂。
图书馆镶嵌在周边约150多亩的生态林中,两侧紧邻河畔书吧和名人廊等景观小品,使之成为整个校园景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表达的是与名人对话,与自然交流,与知识同行的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自然交融”的建筑设计愿景。
(三)空间艺术——呈现知识殿堂“恢弘大气”之建筑格局
【中国科技大学用大学精神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推荐阅读:
中国文化用英语怎么说12-10
中国茶文化精神09-29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精神09-15
中国药科大学校园活动07-14
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05-28
延安精神与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06-10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演讲稿)11-24
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精神内涵的思考06-18
用劳动实现中国梦07-20
中国,用英文怎么表达?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