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旅游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24-09-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试论旅游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共8篇)

试论旅游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篇1

目录

导言

一、旅游文化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旅游文化带动了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

2、发展和弘扬旅游文化旨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

二、旅游文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积极作用

1、传播作用

2、融合作用

3、拓展作用

4、教育作用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旅游文化的蓬勃发展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为旅游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旅游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氛围

四、消极的旅游文化污染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具体的文化破坏

2、消费者的猎奇求新心理刺激了旅游地的“文化赝品”的流行

3、消级颓废的精神污染亵渎旅游文化的科学内涵

4、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不良行为影响的玷污了整体形象

五、弘扬旅游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1、下大力提高国民“旅游素质”

2、把旅游作为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教育的有效载体

3、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注重突出文化特色

4、加快西部开发,培植旅游特色产品

5、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毕业论文

试论旅游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04级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 谭洪亮

旅游被国际上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时,国内旅游就会兴旺起来,势必是旅游发展的排浪式消费阶段;当达到3000美元时,就会出现到周边国家旅游的热潮;达到5000美元时,就会更多地追求周游世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得到了蓬勃发展,被人们称为“无烟工业”、“无形贸易”。到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超过汽车、钢铁、军火、石油等传统产业,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旅游产品属于文化产品或精神产品,它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正像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体育文化、企业文化、网络文化一样,旅游活动必然会导致旅游文化的形成。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全方位展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国际旅游活动将更加频繁。这不仅会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推动国民经济的强劲增长,而且也必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本文就旅游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旅游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优秀文化,对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旅游文化则是华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优秀的文明成果。旅游这种有着悠久历史并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而不断发展兴盛的事业,吸引着日益增多的人类成员投入相当可观的时间精力、兴趣财力,因此,它不仅是人类的一种文化行为,而且也是社会的精神文明产物。

(一)旅游文化带动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19世纪40年代后,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和德国人贝德克首次组织了游客到异地景点去观光,因此,他们被公认为近代旅游业的创始人。从那时起,世界各国的旅游者就开始了这样一种活动:走出家门,拥向景点进行观光活动。这即是旅游的雏形。世界旅游组织定义: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目的,离开他们平时的环境,到某些地方去以及在那些地方停留的活动,并活动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主要目的不应是从访问地获取报酬。”旅游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归根结底,离不开“行、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它们都与文化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所以说有人说,旅游离不开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

我们知道,旅游文化既是人类固有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也包括人们在旅游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或说是通过对异国异地的文化消费而形成的现代特殊生活方式。旅游文化是传递文化的文化,渗透在旅游活动、旅游设施、旅游观念的方方面面。诚如美国学者麦金托什所说:“旅游文化实际上概括旅游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此来了解彼此间的生活和思想。因此,旅游是促进国际间文化合作的重要途径。反过来说,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又是吸引游客的基本保证。”①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业无论是其外形还是内涵,只要突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点,才能吸引广大旅游者,才会产生旅游消费和经济活动。对每个进入风景旅游区的人来说,在享受和观光的同时,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消费,很大程度是进行一种文化产品的消费。因此说,没有文化特点,就没有旅游业。文化必须有载体,一个景区、一座文物、一个游览点就是一个载体。旅游业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最好载体,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特殊的功能。因此,文化是支撑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我国也不例外。

我国的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先后经历了外事接待型、事业型、产业型三个发展历程。从1949年10月份,新中国第一家旅行社——厦门华侨服务社成立,标志着有名有实的中国旅游业的一个开端。从1949年到1978年的30年间,中国旅游是作为外事活动的一个部分,是为政治服务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经济功能。当时,人们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旅游属于奢侈消费。尽管如此,出游的愿望人皆有之。只是生活条件不允许,经济基础不具备。由于囊中羞涩,人们只能望画兴叹、梦游各地……只有少部分人公出时顺便游览一下名山大川、历史名城。

有人说,旅游最能反映20多年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改革开发使中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人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现在时尚的一种理念,就是不但要勤奋工作,而且要享受生活,这是现代化文明对人们观念上的一个重要影响。旅游让人们真正感受到生活的品位和享受。“全世界每天有5亿人旅游,中国人也应当获得这种享受!”②旅游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1978年以来,在邓小平的旅游理论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恢复和重建各种文物、古迹外,厚重的文化为旅游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空间;2000年国务院又批准实行旅游黄金周和机关工作人员带薪休假制度,这如同给旅游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中国以飞快的速度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发展了本国的旅游业。到2002年我国接待入境旅游者9800万人次,是1978年的54倍;其中外国人1375万人次,是1978年的60倍;旅游外汇收入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04亿美元,是1978年78倍;国内旅游人数达到8.7亿人次,因为1978年没有统计数字,是1990年的23倍;国内旅游呈快速增长,仅2002年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僵国出游人数累计达到2.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65亿元,占国内旅游收入的22%;2002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5530亿元人民币,是1990年的15.7倍。③世界旅游理事会主席鲍姆加藤高度评价说::“中国是世界旅游者最向往的目的地之一,除了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一优势外,中国在消费者心目中是一个很安全的地方;如果2003年中国旅游需求增长速度上升至世界第一位,我们并不惊讶。”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也赞叹说:“中国旅游业持续调整增长超出所有人的预料,中国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④

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是人们生活达到一定水平的重要的消费领域。据调查资料显示,全世界消费排在第一位的是住房,第二位的是食品,第三位即是旅游。预计到2006年,旅游消费应该占总消费的12%。世界旅游组织1997年1月土耳其会议提出《旅游业:2020年前瞻》报告的结论之一:到2020年,全世界将有16亿人次外国旅游,是现在的3倍;结论之二:每年国际花费是2.1万亿美元,全世界每天平均有50亿美元花费在国际旅游上,是目前的4-5倍,这充分证明,旅游业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文化产业。

(二)发展和弘扬旅游文化旨在为精神文明服务

第一,发展旅游文化事业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一种文化消费,它所购买的是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人们在旅游过程中可以享受娱悦,提高精神生活质量和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旅游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脉相承、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并行不悖的。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旅游文化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基础工程,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旅游文化就是建设精神文明。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和弘扬旅游文化,增强旅游者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使旅游文化真正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二,发展旅游文化事业是培育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客观需要。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加快发展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之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住房、汽车、电信、旅游、环保等领域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大,对促进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要完善政策,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从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及发达国家的经济史来看,无疑旅游产业会是经济的增长点,因而它被称为朝阳产业。旅游作为关联度大的产业,其着眼于决不能仅仅放在观光旅游的景点上,许多地区往往忽略了这一问题。泰国的经验足可为我们借鉴,他们在交通、住宿压价、保本经营的同时,在购物上增加了大旺收入。据调查,中国每一位旅游者在泰国的购物消费平均为3000元人民币。在韩国、泰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经济不景气的同时,都把旅游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其旅游内容的重点也都是各自特殊的文化特色。这充分说明,重视旅游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在国民经济中会起到增长点的作用。

第三,发展旅游文化事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随着人民物质文化水平和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活质量不仅仅是用物质财富的拥有量来度量,而且金属制造生活环境、精神状态、生理健康等各个方面。因此,发展旅游文化必须坚持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目标,把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的要求贯穿其中,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亿万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旅游文化“精品”,丰富人们的旅游生活,提升人们外出旅游的质量和文化品位。

二、旅游文化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积极的作用

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它对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促进作用是多方面的。旅游活动和行为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地理知识、文史知识、民俗风情知识等各方面知识,而且可以实现人类文明的传播、交流与融合。

旅游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集中体现了4个方面的作用。

1、传播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传导,使之深入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心灵深处。现代化的传播媒体和宣传工具作用是巨大的,但旅游活动这种传播途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旅游过程中,人们接触交流的机会大大增加,一是旅游者之间的交流;是旅游者与周围的人的交流;三是旅游者对蕴含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的感受。这种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景的直接接触与交流,增加了感情认识,强化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体价值观和认同。历史上,文化能使一处普通的景观成为著名的景观。如苏州的寒山寺,与其规模、建筑相似的景观,在我国比比皆是,但因张继的一首诗,却使寒山寺吸引了亿万游人;九江的石钟山,因苏东坡的《石钟山记》而成为名胜;三国名胜系列游,凭借的也是《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名著。现代文化亦然,哈尔滨太阳岛的自然景色可谓平平,一曲《太阳岛上》唱得人人心驰神往,由此郑绪兰被哈尔滨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因为她唱的歌曲一一“文化”为哈尔滨增加了知名度,带来了经济效益。湘西水上机动王村因电影《芙蓉镇》引来众多旅游者,该村也普遍被称为芙蓉镇。旅游产品的传播是多样的,但文化吸引是至关重要的。在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产业的今天,作为普通人普遍参与的旅游活动对精神文明的传播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2、融合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开放型的,它兼收并蓄,吸取人类一切优秀成果的精华。而旅游文化也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它能够推动和各种优秀文化成果的融合。全球化、一体化趋势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我国居民走出家门,走出国门,外国人也大量涌入了中国,目前我国旅游外汇收入已居世界第5位。旅游者的活动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西域,旅历13的,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了西汉与西域少数民族地区及中亚各国的联系,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进入现代社会,国际间的经贸活动拉动了旅游活动,商务客源增长之后,必将拉动旅游客源。如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在美中航线上做了一个调查,大体上有75%的第一次来华的美国商人,半年之内都会带领全家到中国进行一次旅游活动。原因何在呢,就是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实际上是有限的,出于商务活动他不得不来,来了之后发现中国的发展程度远远超过他们的想象,中国作为一年旅游目的地是非常值得来的。当代民办有的施行机构时常组织一种大规模的跨国旅游者团体,其本身便是一种实质性、具体化的文化交流。不同地域、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往来,各自展示优秀文化成果和文化基因,这必然促使多种文化互相碰撞、互相融通、取长补短,从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新营养和新活力。

3、拓展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将增加新的内容,上升到新层次。旅游文化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拓展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外延,提升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层次。主要体现在:首选,高品位的旅游产品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次,旅游活动使人们的视野开阔,增长文化知识;再次,旅游文化的价值观念,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容。如开放观念、崇尚知识文化观念,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文化遗产观念,遵守社会公德和团结互助的观念等。事实上,旅游业正是把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城市美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紧密结合起来的一个产业,是一个关联性非常强的产业。

4、教育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赖于人们的思想首选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而这种提高需要通过教育来实现,教育的方式是金和多样的,旅游活动是一处极好的教育方式。在旅游活动中,人们亲身感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感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那种身临其境的真切感,使人们的精神民办迅速得到净化和升化。因为一次旅游而改变人的思维定势和价值观念的情况是完全有可能的。如被誉为“中国第一村”的江苏华西村,是由穷变富、走共同富裕道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吸引了大批游客。人们在旅游的同时,也真正了解到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使游客受到了教育。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旅游文化的蓬勃发展

既然旅游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那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要求必然对旅游文化产生指导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用旅游活动,可以对旅游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是可以增强本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强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和稳定;二是促进科学技术交流和共同发展,推动探险和考察活动的深入;三是增加人们生活乐趣,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这些积极影响都有赖于精神文明的指导和推动。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规定了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⑤旅游具有两个文明的属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合体。大力发展流放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决定了旅游文化的价值取向和具体内容必须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以公民道德规范为依据,构建面向大众,为经济建设服务,科学、健康、向上的有中国特色的旅游文化,反对奢靡浮华,封建迷信和低级下游。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些都为旅游文化发展规定了基本方向。旅游文化必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保护、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努力提高旅游文化产品的质量,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为旅游文化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旅游文化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它的内容也是相对独立的,但是,旅游文化的发展需要不断吸取优秀的文化成果,才能保持生机活力,与时俱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中的新科技、新理念、新作品等都可以为旅游文化注入营养。如一部《庐山恋》电影在庐山电影院放映了上万场,观众达数万人,不仅创下了世界电影放映纪录,而且,产生的教育效果是不可估量的。还有一些城市里面建设的社区文化和广场文化,本应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可有很多已经发展成为城市里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为旅游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

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可以增加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拉动旅游业和旅游文化的发展;二是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使旅游主体的素质得到提升,从而使旅游文化得以弘扬;三是精神文明水平的整体提高可以使旅游资源得到有力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人类文明的进步,必然带来旅游文化的全面提升。如在世界各地悄然兴起的生态旅游,就是一种强调当地资源保育的旅游形式,从永续发展的观点来看,生态旅游对环境的正面效益是十分明显的。这是因为生态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冲击可减到最小程度,它既不损坏自然环境,又能保证生态的永续利用。这种旅游方式只能在社会文明进步的前提下,才能出现和产生。

四、消极的旅游“文化污染”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文明是人类社会进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旅游者的个人因素,旅游者文化教育在对旅游地文化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须或欧或少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被人们称之为旅游的“文化污染”。这些消极的旅游文化污染,从本质上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背道而驰的。

1、具体的文化破坏。旅游者文化产生的自身根源来自于人生阅历的体验,来自于“事后向人们的炫耀”,因此,强化自己经历的欲望,在旅游者的行为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如果旅游者素质不高,这种欲望便与种种不正常乃至丑恶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对旅游地构成具体的破坏。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乾隆遗风”一在旅游地到处题字或涂画。最常见的是普通旅游者公式化的创作“某某到此一游”。这一行为本身委实是对旅游地特别对建筑物的一种破坏和污染。

2、消费者的猎奇求新尽是刺激了旅游地“文化赝品”的流行。文化特色愈突出、鲜明的地方对旅游者亦愈有吸引力。但是由于旅程的短暂,一般旅游者并不太关心某一独特文化的真实原委,他们只是希望按图索骥地尽快找到那种被公认的具体文化形态,即看清那个著名的文化“商标”。为了适应旅游者的这一心理需要,一些旅游地便开始大肆地制造“文化赝品”,批量生产那些被改制了的“商标”,以致破坏了原有的自然文化形态,传达了虚假的文化信息。如有些地区为了吸引旅游者,歪曲或虚构历史事件,大造假古董,伪造出来的太平天国钱币连“太平天国”的“国”字都是本世纪60年代以扣才出现的简化字。有些地方以保持和恢复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的名义,不顾当地社会文明进化的事实和现实发达状态,硬是保留、甚至制造出一些原始部族来,还煞有介事地标上正宗传统文化的标签,冠以“人类学的活博物馆”的美名供人观赏。随着社会商品化的进程,目前,在我们出现了起来越多的单纯经济性的旅游内容,“民族传统被拿来取笑,宗教也失去其严肃性和神圣感,代表民族文化的礼仪风俗、表演艺术、宗教仪式等都被不负责任地歪曲成成庸俗化的杂耍”。⑥可以说,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旅游者,但作为一种产生前提,旅游者的心理需要亦是不容被忽视的。

3、消极颓废的精神污染亵渎旅游文化的科学内涵。现在许多地方的旅游景点与历史遗迹、神话传说、宗教寺观有联系。个别导游、讲解不注意正面引导,不自沉地宣传和扩散了封建迷信的内容。许多人在对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问题上,有一种错误认识:以为民俗就是一种具有落后性的旧谷,只要对其加以馐利用就少不了要突出它的神秘性和落后性,不这样做,就无法增加民俗项目的民俗色彩。于是,便有了过“鬼节”,建“鬼都”,发“鬼财”的项目开发情况。以至于有的地方打着开发民俗旅游文化的幌子,搞起了各类的封建迷信活动。作为民俗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其中尽力加大民俗色彩并不能允许,也不是说像鬼一类的民俗主题不可以出现在旅游项目中。但是,我们必须划清作为旅游项目内容的迷信形式与社会化的迷信活动间的界限。

4、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不良行为,影响和玷污了整体形象。一些旅游企业非法经营旅游业务、施行社承包挂靠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景区的旅游基础环境、交通秩序、卫生状况亟待治理,旅游安全存在隐患;在车站、码头等旅游者集散地以旅游名义强行揽客,围追兜售、强买强卖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的现象仍很普通;施行社以“零团费”、“负团费”的方式搞不正当竞争活动仍未得到有效遏止;导游、领队服务不规范,在服务过程中擅自降低服务标准,克扣旅游者,超计划购物私收回扣,索要小费的问题屡屡发生。还有在旅游地出现的不健康的伴游、陪游,甚至卖淫、赌博和旅游业服务人员的腐败行为等。既是对旅游文化的亵渎,又是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损害。

五、弘扬旅游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旅游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交汇点。物质文明体现在旅游业能够创造经济效益,精神文明表现在旅游业能够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因此,旅游业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能带动社会的进步,这是一般产业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在我国,如果旅游业搞不好,不仅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会危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发展健康向上的、文明的旅游业,特别是大力和弘扬旅游文化,以于陶冶人们情操,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下大力提高国民“旅游素质”

人类的知识来源,除了书本以外,更有实践活动。旅游初中活动,可以丰富地理知识、文史知识、风俗民情知识和有关经济知识。中国古语中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旅游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思,都是旅游者的宝贵的知识财富的积累,其中一些可能对其一生的工作和事业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旅游活动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有促进作用。目前我们国家国民素质不高,必然导致旅游素质不高。由于很多旅游者还不够成熟,所以到一个陌生(金属制造出国旅游)的目的地吃亏上当的事情屡有发生。专家指出,“素质是培养的,不去旅游哪来的旅游素质?”比如西藏是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凡是去过的人没有不被震撼的。而一个从来没有到过西藏的人,是不可能发出这样的感叹的。随着旅游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和成熟,对旅游者的素质提出较高要求。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一种负责任的施行,它负有环境保育及维护地方居民福利的使命。据报道,一些生态旅游者在游览阿尔卑斯山时,曾顺便开展净山活动。在德国,有不少热爱大自然的潜水者,会利用汗水机会顺便清理珊瑚礁中的垃圾。有的生态旅游者还会成为前哨观察员,一旦发现某些珍贵资源正遭受开发压力时,或者哪个生态系统值得设立保护区时,便会发生呼吁,告之保护机构,或者发起相应的保护运动。这充分说明提高国民素质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二)把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有效载体

我国有一大批具有旅游与教育双重功能,能够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旅游景区、景点。如重庆的歌乐山、红岩村,我省长春的伪满洲国皇宫、辽源的矿工墓等,多年来发挥着对旅游者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精神文明传播和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长丁关根指出:“旅游工作十分重要。旅游景点不仅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对国内外游客展示祖国大好河山、介绍悠久历史文化、宣传我国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旅游景点作为重要的宣传文化阵地来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该尽可能多地吸引国内外游客来参观,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充分发挥教育作用。运用旅游景区景点对旅游者进行爱国主义和精神文明教育,特别是教育青少年下一代,可以说,能够直到事半功倍之功效。同时,还应注重旅游活动中的知识性、教育性,做到寓教于游。当前,我国在发展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示范点中注重知识性和教育性,使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科普教育价值就成为主要的吸引力因素。苏州西山农业示范区,将农业发展的历史、基本原理等知识通过图片、实物、音像相结合的方式展示给旅游者,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浙江海盐泰山核电站和我省吉林丰满发电厂把复杂的核电过程和水利发电过程用通俗的形式展示给游客,使游客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核电站的整体发展和水电功能,既实现了公开宣传的目的,也得到了游客和普遍认同。

(三)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注重突出文化特色

我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每一个重点景区(点)几乎都与独特的文化相联系。目前我国已有28处景区、景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还有一些景区正在积极申报,如我省的集安高句丽文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这是发展旅游业的我有优势。难怪美国旅游界人士不无羡慕地说:“如果美国有中国一半的文化,将能招为世界一半的游客。”旅游消费是属于文化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其成本低,收入大。如属于自然范畴的大海、海滩、森林等,本身就是旅游资源,不需太多的投资;如属于文化范畴的长城、乐山大佛、杜甫草堂,它们的投入也很少。因而它应当属于抵消耗高收入的产业,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应突出文化特色,旅游的根本是“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离开了“文化”的旅游缺乏吸引力,不能持久。据专家预测,今后主题公园的发展方向,一是规模大;二是高科技;三是文化深;四是有亲和力。省政府副省长李锦斌最近指出:“要强化大文化意识。在旅游产业的开发上要有新创意,注重开发吉林特色,运用好吉林的文化低蕴。”近年来我省正在规划和在建的伪满皇宫复原、八大部、道台府、文庙、汽车博物馆、汽车生产观光线、汽车历史文化观光、长影世纪城都较好地突出了文化这一特色。省政府要求各地今后规划建设大项目,一定要坚持旅游与文化结合,突出文化主题。一些地方对旅游文化重视不够,不少景区、景点在规划开发建设时,并未充分考虑到地方文化特色,甚至把原有的文化韵味都抹掉了,这还谈得上什么吸引力。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必须整合文化资源,同时,还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古文物的保护。

(四)加快西部旅游开发,培植旅游特色产品

目前,西部地区12个省份都把旅游业列为当地的优势产业。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是极其丰富的。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是我国多民族文化的集聚地。有多少旅游者心驰神往去新疆、西藏,又有多少旅游者魂牵梦萦游“丝绸之路”。“西北地区的文化资源和西南地区的山水资源共同构成了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有可能产生中国旅游的特品和绝品,甚至有一些会成为神品。”⑦目前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今年中央落实了8亿元,地方基本等值配套。最近国家旅游局又在西部地区刚刚设立了旅游扶贫试验区。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是他创举。从目前来看,西部地区开发旅游的积极性非常高涨,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可进入,综合来看,还需要达到可仪,可观赏、可回味。这样,总体的竞争力和产品质量以及旅游环境都会具备比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全面拊。加快发展西部旅游业,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一是观念与人才问题。目前西部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并不是奖金问题,主要是观念和人才问题;开发与环保问题。笔者认为,发展西部旅游,生态环境保护是第一位的。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旅游。据专家指出,21世纪旅游业的竞争,不是旅游经营者之间和局部旅游产品的竞争,而是旅游区域内环境和形象的竞争。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五)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如果说21世纪是一切都在向前飞速发展的时代,那么,人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和观念的不断更新应是最突出的特征。旅游业不仅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还是一个高度文明和智力密集型产业。从业人员素质高低、观念是否更新,直接影响产品的好坏,从而影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旅游文化的精神文明建设功能,主要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开展旅游单位创优活动,提高“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文明水准,带动全社会文明水平的提高,更好地弘扬旅游文化。运用各种载体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行业队伍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开展“三爱一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旅游、职业道德)、“三优一满意”(优秀星级饭店、优秀旅行社、优秀导游员、游客满意)“青年文明号”、“文明示范窗口”、“僵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文明诚信等旅游评选活动,结合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最佳旅游城”活动,把旅游业建成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阵地和重要窗口,努力营造“人人争做文明使者、处处都是旅游形象”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提高旅游队伍的整体素质,使旅游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正面效应得到了充分体现。

经过过去2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旅游大国,在未来20年,我们要建设一个旅游强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大国,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旅游强国。英国学者戴维·豪厄尔预言“21世纪是亚洲世纪”,“世界文明中心将从西方转移东方”。⑧未来旅游业发展,文化是最强的竞争力,也是最终吸引力。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旅游文化是强大的支撑和吸引,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则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不竭动力。

注:①罗伯特·麦金托什著《旅游学一要素、实践、基本原理》

②张智翔向洪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假日经济》

③2002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何光伟工作报告《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旅游业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④2002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何光伟工作报告

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9页

⑥国家旅游局人事教育局编《旅游学概论》

⑦魏小安著中国旅游出版社《旅游热点问题实说》

⑧(英)戴维·豪厄尔:《欧洲必须为东方化作好准备》,载于英国《独立报》1995年8月21日是《桂林宣言》提出“为了和平而开展旅游”。

参 考 文 献

1、《旅游文化学概论》郝长海、曹振华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

2、《旅游文化新视野》崔延南著,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

3、《生态旅游学》卢云亭、王建军著,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

4、《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秦刚、王军著,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

5、《社会主义思想史纲》萧贵毓,张海燕著,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

6、《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李琮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

7、《新世纪新产业新增长》何光伟芊,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年

8、《旅游热点问题实说》魏小安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

9、《旅游学概论》国家旅游局人事教育司,中国旅游出版社,1998年

10、《旅游调研》国家旅游局法规司,2001年3、11期

11、《中央党校报告选》2000年第17期

试论旅游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篇2

关键词:日本枯山水,后现代主义,建筑,精神

当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我们生活的客观世界中万事万物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些事物的关联性要么是在同一时空关系中, 要么逾越了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它们或是以形态, 或是以色彩, 或是以组织结构, 或是以物质时间传承性等形式产生着关联。更有甚的是, 不同领域、不同时空关系的文化中在其精神性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而这些关联性, 在我们以往学习中往往被教条式的逻辑掩盖着。当我们用打破教条式的逻辑性思维方式思考这些处在不同时空、不同文化类别, 回到物质的精神层面去看其最真实的结构关系时, 于是很容易发现它们其实有着本质的关联性或是趋同性。将日本“枯山水”园林景观中的精神性与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性置放一处。尽管日本“枯山水”园林景观出现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提出相隔有几百年的时间。当抛开时间这一先后的逻辑关系, 或是打破地域空间这一关系, 回到它们的精神层面思考时, 我们其实不难发现在日本的“枯山水”园林中很早就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精神。笔者该文章的主体内容正是要探讨这两者是如何在精神性上产生联系的。

一、关于后现代主义

在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后, 可得知后现代主义中的“后”并非是指时间或空间上的概念, 其中的“后”指的是对现代主义的“批评”或是“反思”。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理解, 很多学者也认为, 后现代主义不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概念, 而是对现代主义所提的现代性的一种批判。美国著名哲学家曹天予教授在《科学与哲学的后现代主义》一书中认为后现代主义其实是一组文化现象, 并没有什么特定的指向, 更不是指称一个历史时期和一种类型的社会的现代性。当代法国著名哲学家、后现代主义理论家利奥塔在《后现代主义状态》一书中也提出,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持续的状态, 它不是现代主义的末期, 而是现代主义的初期状态。

二、后现代主义的建筑精神

关于后现代主义建筑, 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应该注备以下三个特点:“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后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造型十分的特别而具有美感, 因为它更多的融入了象征性和隐喻性的后现代主义精髓。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象征性与隐喻性充分体现了艺术性的核心所在。所以, 当我们去了解一座建筑时, 必须从他的历史文脉去发现, 去体会他的象征性, 从而才能真正地了解其中的隐喻内涵, 实现它的审美功能。

1. 后现代主义的象征性。

所谓象征性是指用具体事物表达某种抽象概念或某种情感, 是艺术创作的一种表现方式。它通过某一具体的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 利用象征物和被象征物的内容在特定经验条件下的类似和联系, 使后者得到强烈表现。建筑师要创造出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 就应该了解熟悉“形”与“义”之间的转化途径与过程。使建筑的空间形式成为一种载体, 表达一种意境的艺术价值, 从而达到设计师与体验着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思想共鸣。

2. 后现代主义的隐喻性。

卡西斯说:“人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之内, 语言、神话、艺术和宗教, 是这一世界的部分。它们是用不同的丝线, 编织了一幅符号之网, 人类经验的纠结之网。”而建筑作为一种大型的公共艺术品来看同样是一种符号工具, 后现代主义利用一种符号, 把建筑作为一种语言、一种修辞手法来喻示某种文化, 达成建筑与人的心灵“对话”。

三、关于日本枯山水

公元13世纪, 佛教传入日本, 给日本的庭院设计带来了严谨的新思想。而建造园林大都是知识阶层的僧侣, 他们被称为“立石僧”为体现他们的苦行以及淡泊的生活, 通过塑造枯山水景观来表达佛教精神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的真谛。佛教思想中的“凡人下, 神佛上”的观念, 对其园林艺术的营造手法也产生重要影响, 浓缩自然, 以小见大, 从给渺小的事物以平衡之感。枯山水的出现符合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追求标准, 从而在日本广为流传。

四、枯山水中的后现代主义精神体现

1. 枯山水的形成。

禅宗传入日本后, 为体现僧侣们的追求苦行、淡泊名利的生活状态, 日本的庭院设计也开始体现出别于愉悦性庭院。转瞬即逝的开花植被很少被使用, 取而代之的是永不变色的常青树、苔藓、沙地、砾石和巨石。枯山水的样式, 乃是先做出断崖、地势起伏等景致, 在因顺其势, 立石而成之。于无池无水之处摆设石组, 名曰枯山水。

2. 枯山水中的中国山水画。

枯山水以独特的形式婉约呈现了一幅立体的中国山水画, 中国水墨画传入日本以后对枯山水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山水画的表达方式其中一种被称为“咫尺千里”, 是指在纸张中囊括千里景色。另一种被称为“残山剩水”, 是在三维空间中追求二维效果。而枯山水其抽象、纯净的表达方式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在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影响下, 枯山水园艺文化开始出现, 它以简单的意境展现出, 无形之处得山水真趣, 极耐人寻味。

3. 枯山水的特征。

枯山水的基本特征是抽象深邃、小巧精致、枯寂玄妙, 是佛教园林化的体现, 纯净、抽象。善于运用象征性与隐喻性来表达真实山水的含蓄之美。由于只保留真实山水的形式, 从而拉大了与主体之间的时空距离。当人们置身于枯山水景观的时候, 可以通过自身的感受进行想象, 呈现在脑海中是一幅幅真实的山水景象。所以说, 枯山水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 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 枯山水中的后现代主义精神。

以其清纯自然风格闻名于世的枯山水文化, 摒弃了人工斧凿的痕迹, 注重朴实的自然景观, 营造出了一个安静、脱俗的质朴境界。从中所体现出了后现代主义的象征性和隐喻性的设计精髓, 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中所体现的隐喻性, 可使我们对事物有一种新的看法。日本一直所崇尚的是自然的伟大与人的渺小, 在庭院设计中通常人工痕迹不明显, 这些设计手法与中国园林截然不同, 不论是真山真水与枯山水之间真与假的质变, 还是石庭到茶庭有与无的质变, 这其中的不同转换是整个发展过程质变式的。在枯山水设计中, 通常是用石藤等来描绘“浓缩的自然”, 其本质还是体现自然的韵律为蓝本, 所以说枯山水园林是天型的。而在后现代语境中, 设计师们都不愿意让自己的设计表现出一副正襟危坐、面无表情的冰冷面孔, 而为了获得一种生动感。枯山水在自然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完美结合的同时又充分注重尺度与空间的关系, 它虽营造真山真水的意境, 却不用真山真水的质感, 选取自然界特有的材料形成特有的园林风格。

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逻辑, 回到它们最本质的精神层面思考, 透过它们使我们看到后现代主义在枯山水庭院设计中的表现轮廓。日本枯山水的设计以场所的意义和情感体验为核心, 所表现出后现代主义的内在精神气质, 它的存在满足了人们放松心情、陶冶心智的精神需求。人的精神自由和尊重这种自由成为人的本质规定性, 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 都毫无列外。后现代主义中放松的、强调非理性作用的思想, 而更如同有生命力的野草, 虽杂乱丛生, 却生机勃勃。指引了我们现代更多的设计走向不同的艺术方向, 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中使得设计成为现实的可能。从而真正调动自己的创造潜力, 在审美愉悦中创造美学奇迹。

参考文献

[1]加]卡尔松.环境美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239.

[2]刘健强.新编日本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小野健吉.日本庭圃一空简。美刃艇史[M].岩波新书, 2009.

试论社会文化变迁与课程使命 篇3

关键词:社会文化;变迁;课程使命

中图分类号:G423.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074-02

21世纪是世界上各种文化碰撞、冲突和交汇的时代,又加之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现代科技进步以及信息时代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我国社会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变迁。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被赋予了新内容,而作为涵盖教育内容的课程,也在这变迁之中具有了新内涵,并以各种形式与社会文化变迁发生着联系。

一、社会文化的特性

泰勒认为文化是个复合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它是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产物,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创造物,为人类所特有,具有一定群体性。

文化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产生和发展而形成和发展,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和动力。社会文化尽管具有一定稳定性,但这种稳定具有相对性。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社会文化必然丢失、增添或涵化自身某些因素而发生变迁。当今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期都丰富的物质财富,这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给与了人们更大的生存空间。人们对个人、社会、世界的认知势必发生一定变化。传统社会文化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又加之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和公平意识的冲击,人们便在继承前人文化的基础上对社会文化加以变更,以满足自身需要,从而促进了社会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改变。文化内容增量或减量的结构性变化带来了文化的变迁。

因此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可看做社会文化变迁的动力系统。这一系统有纵向和横向两个运动方向:纵向运动表现为不同时期各种文化形态更迭;横向运动则表现为同一时期不同文化间相互影响与渗透或同一文化内部各个因子间的辨证发展。社会文化尽管具有独特性,但它又是一个动态过程。每一种文化类型都曾经或正在与周围的文化类型发生着交流与融合。一种文化如果长期不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势必面临衰竭的命运。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交通运输的飞速变革,科技进步促使网络时代、数字化时代到来,使文化传播途径陡然增加,文化传播空间逐步扩大。人们交往、交流的需求日益高涨,文化资源不再为某些人、某些地区或某些国家所独有,而是逐渐呈现资源共享的特性。各种类型的文化越来越倾向于一种开放态度,不再盲目排斥外来文化,人们相互吸收彼此文化精华。这较之以前主要依靠书籍记载以及人与人之间口耳相传来进行文化的传播,大大地加快了文化动力系统的横向运动。

而文化传播速度加快、传播空间增大,势必促使社会文化变迁加速,也对当前教育及课程提出了新要求。

二、课程-社会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教育是社会文化的形式之一,课程作为教育目标的实现途径是伴随着学校教育而产生的,是教育内容发展的必然产物。

(一)教育负有传递社会文化的重任

社会文化从人类诞生之日发展而来,其中有遗失,有涵化,更有积累,是一个运动不止的过程。而它的运动不止,则在于人对文化的创造与传递。文化是人的文化,只有依附于人才得以存在。因此社会文化要传承、发展、创新,既要适合、反映社会的要求,又要适合、反映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的需求。否则,文化必将失去其“社会”属性。从另一方面来看,个体人成长、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必然受所处文化环境的影响,成为社会文化作用的对象。“文化。化。人,作为人的自我实现过程必然是人的文化化的过程。”而教育无疑是使人成为符合社会需求、成为一个“文化人”的最合适的中介。它不断选取人类经验的精华,也就是从文化素材中精选出来适合人类发展需要的内容传授给后代。而其自身在持续成熟与完善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制度化的文化传递形式,承担着不可推托的文化传递重任。

(二)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必然是社会文化传递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为人类自身发展服务的,在学校出现前就以多种渠道进行着;在学校出现以后,教育内容被系统地编排,各类知识得以整合,以逻辑化形式传授给学生。这种有计划的、系统的教育内容便是课程的内涵。因此,课程成了涵盖教育内容,集中、具体地体现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成了学校教育传承与创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担起面向人们传递传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提高人们整体素质和生存能力的重要任务。

所以“课程与文化相因相联,课程缘起于文化传承的需要,没有文化便没有课程。同时,课程追随着文化变迁的理路而嬗变。”课程内容来源于社会文化内容,它从既有的文化中选择有时代价值的部分,传授给学生。而在这一过程中,课程作为人类有意识的文化活动之一,必然具有自我发展的功能,形成对文化能动的作用力,不断遗失、变动、创新着文化。

三、适应并促进社会文化变迁一课程应有的使命

(一)课程要适应社会文化变迁

教育承担传递社会文化、培养未来社会人的任务,其自身不仅应具有适应社会发展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具有创新能力,能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课程为能完成教育目的,便将教育任务内化为自身价值和理念导向。因此,课程的形成要基于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不仅有现时的社会背景,还应包括文化背景,同时要映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这必然要求其适应社会发展,反映时代需要,并能体现社会发展方向,随着文化的变迁不断更新自己。无论在内容、方法、思想,还是在形式、目的上都要切合文化变迁的需要。否则,课程就会落后于文化发展,无法充分地实现其传授文化和培养新人的功能。

社会文化随着人类认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无限接近,而处于一个永无休止的变动之中。课程与文化相因相联,也必须是不断变化的。它不仅要展现文化的发展趋势,还要转变内涵因素以适应文化变迁。当代社会文化变迁中所呈现的多元化、全球化、商业化、大众化、网络化以及跨越性,都是人类的社会文化需求所表现出来的时代特征。课程必须从宏观上把握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彰显当代社会文化理念、社会文化价值观。

(二)课程应促进社会文化变迁

适应或顺应社会文化的变迁,只能使课程成为一个失去其自身价值存在的文化传递工具。而当其持续失去自身价值存在时,课程将变得可有可无,它作为工具存在的必要也将值得怀疑。课程是一定社会环境中的课程,具有特定社会文化的某些属性。既受制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适应和反映着某种文化,又能动地作用于该社会文化,在自身发展中创造和产生着新的文化。因为课程的作用对象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积极能动的人。人在接受课程所传承的文化时,必然根据自身需要及自有价值观对其进行调试或选择性地接受。而这个过程就可能产生对文化的或摒弃或创新,进而促进文化变迁。因此,适应文化变迁只是课程工具理性的表现,它的价值理性则应体现在对社会文化变迁的促进。

因此,课程要转变自身立场,从对文化的占有与传递转变为对文化的发生与创造。从一种工具理性转向一种价值理性,从社会文化的工具转变为社会文化的本体存在。课程活动最终目的是传承人类文化,发展人类文化和培养创造新文化的人,而不仅是操作层面知识传递工具。所以,课程应回归文化的逻辑,回到生活世界和人类活动,成为开放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探究、建构、交往、对话与反思的平台,成为文化变迁重要的动力因。一种文化有无前途,归根结底在于它能否在吸收新养料和开放的同时,不断从自身产生出新的东西。

在当代国际国内文化背景下,课程重要的责任应是引领社会文化紧随时代潮流,形成体现我国社会主义价值需求以及传统特色的文化。课程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不应仅仅灌输文化的知识,更重要的应是通过灌输文化理念而促进文化的变迁。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2]刘伟,当代教育的文化责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葛金国,吴玲,周元宽,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重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4]肖正德,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教育研究,2008,(4)

[5]王德如,课程文化自觉的基本途径,课程·教材·教法,2007,(10)

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篇4

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2 绪论...2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2

二、以为人本的人文精神...5

三、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8 总结...11 注释:...12 参考文献...13

内容提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极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是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笔者不仅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去认识其伟大,更是从整体上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蕴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关键词:远古文化 农业生产 宗族伦理 宗国精神 以人为本

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

绪论

作为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以其丰富的生活内容、广泛的创作题材,向我们展示了殷商社会乃至包含着远古社会的历史风貌。从《诗经》的祭祖诗中,我们看到了殷周祖先创业建国的英雄业绩;从农事诗中,看到了在农业生产中辛勤地劳作地农奴;从战争徭役诗中,看到了仆仆风尘的役夫征人;从卿士大夫政治美刺诗中,看到那些关心国家时政的优秀人物;从婚姻爱情诗中,看到了周人的婚姻习俗;从其他诗篇中,我们也看到周代社会各种各样的民俗风情,等等。可以这样说,《诗经》中的305篇作品,交织成一幅多层次的、多角度的,从多个方面展现殷周社会历史的立体画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潜含着无数的可以发扬的文化内容。它是中国上古文化一部形象化的历史,从远古到周代社会的文化积淀。因此对于《诗经》,我们不仅仅需要从题材上的大体分类中去认识其伟大,而且更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从这方面讲,它的意义也是无限的,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略作概括。

一、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士情蕴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民族。据考古发掘,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初期便已开始了农业种植活动。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左右存在的仰韶文化,就“是一种较发达的定居农耕文化遗存,主要栽培粟、黍”。①从出士的甲骨卜辞记载中可知,农业已经是商代社会的主要生产。卜辞中多次出现黍、禾、麦、稻等农作物名称,农业生产的好坏乃是殷民族最为关心的大事。从土质丰厚的黄土高原的富饶的渭河流域发祥的周民族,更是一个专事农业生产的农业民族。

农业发展,一方面使中国人很早就摆脱了依赖自然采集和渔猎的谋生方式,有了更为可靠的食物来源,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因采集和渔猎不得不经常迁徙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高于周边民族的定居农耕文化。从而也很早就培养了中国人那种植根于农业生产的安土重迁、勤劳守成的浓重的乡土情蕴。

《诗经》是具有浓重的乡土之情的艺术。且不说十五《国风》散发着浓郁的各地乡土的芬芳,即便是在《雅》、《颂》的抒情诗中,也莫不沉潜着植根于农业文化的深深情蕴。这不仅仅表现为周人对农事的关心,对农神的崇拜和农事诗的创作,而且表现为体现在《诗经》中大部分作品中的眷恋故土乃是各民族的共同心理。本来,从人类的普遍文化情感上讲,眷恋乡土乃是各民族的共同心理。荷马史诗《奥德修记》中的希腊英雄俄底修斯,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外漂流了十年,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仍然返回了他的故乡,这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但是我们须知,贯穿于《奥德修记》这部希腊史诗的中心主题却不是思乡情感的抒发,诗人在这时只不过以俄底修斯回乡为故事发展的线索,来叙述这位英雄的冒险经历,歌颂希腊人对自然的斗争和对海外探寻的英雄主义精神。产生这两部书的时代背景是从古代和氏族组织转变而来的希腊英雄时代的奴隶社会制度,“古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开始蜕变为在陆上和海上为攫夺家畜、奴隶和财宝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一句话,财富被当作最高福利而受到赞美和崇敬,古代氏族制度被滥用来替暴力掠夺财富的行为辩护。”②希腊人通过这两部史诗来对海外征服的英雄主义精神来表示了最为崇高的赞美。

可是,以农业生产为根基建立起来的周代社会,从一开始就不可能产生古希腊社会的对外扩张冒险精神。他们立足于自己脚步下的这片热土,靠的是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自己的财富与文明。他们从来不愿意离开生其养其的土地,眷恋的是和平安适的田园生活,沉醉于湿馨的乡土之梦。周人歌颂他们祖先后稷,是因为后稷教会了他们如何稼穑;歌颂他们的创业之祖公刘,是因为公刘带领他们躲开了戎狄的侵扰,选择了豳这块适宜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周人歌颂古公亶父、王季、文王,同样是因为他们再次躲开了戎狄的攻侵,定居于土地朊朊肥美、“堇荼如饴”的周原,并且领导他们驱除了外患;周人歌颂武王,是因为武王革除了残暴的君主纣王之命。一句话,周人对他们祖先英雄的歌颂,道德就在于这些祖先英雄们为他们创造了和平安稳的农业生活环境,而决不是这些英雄们在对外扩张中掠夺了多少财富和奴隶。《诗经》中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首先在周族史诗和祭祀诗这种特别典雅庄重的作品中得到最好的表现。如《周颂·载芟》。

他们津津乐道于农业的丰收,在宗教仪式上表演关于农业生产的舞蹈,从春天的垦荒一直写到秋天的收获。他们在祭坛上献上最好的粮食贡品以娱乐祖先和神灵,乞求神灵明年带给他们更好的收成;他们在故乡的土地上纺织着生活理想的花环,描绘着事业兴旺发达的图画。

农业生产培养了周人安土重迁的文化品格,反过来,对农业生产的破坏,由于战争、徭役等造成的远离故土家园,也就成了诗人最痛苦的事件。翻开《诗经》,我们感受最为深刻的内容之一,就是《国风》和《小雅》中那种浓浓的相思怀归之情。这里有在外的游子征夫的思乡之曲,如《击鼓》、《式微》、《扬之水》、《陟岵》、《鸨羽》、《匪风》、《东山》、《破斧》、《小雅·四牡》、《采薇》、《出车》;也有家乡的妻子思念在外的征人,如《卷耳》、《汝坟》、《草虫》等等。如此众多的作品,尽管各有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和情感抒发的不同情境,却又共同指着眷恋故土家园的乡思之情,这不能不说是农业文明所培养起来的特殊民族情感。像《唐风·鸨羽》写远行在外在征人久役不归,首先想到的是家里田园的荒芜,想到父母的无人奉养,并为此而一遍遍地呼喊苍天,这不是农业民族所培养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情感吗?

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并不仅仅表现为一种眷恋故土的思乡之情,它更培养了周民族安分守已,不事扩张、不尚冒险的品格。所以看到,除《商颂》外,一部《诗经》,尽管也有歌颂周人建国立功之祖的史诗,尽管周代社会几百年从未间断过对于周边民族的战争,但这里竟没有一首诗歌颂了周民族对于域外的征服,也没有一首诗传述过独特的异域风物、描写过奇异的海外风光、赞美过他们的探奇猎险、宣传过域外扩张精神。在周人的文化心理里,不要说像古希腊人那样离家远征特洛伊十年,即使是周公东征仅仅三年,诗人已经发出“我徂东山,滔滔不归”的感叹;即便是抵御外族入侵一年二年的离乡光景,似乎也难以让他们忍受。“采微采微,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在周人看来,如果至岁暮还不见还家已经不符合生活的常情。诗火之怨,早已经充盈于字里行间,“我心悲伤,莫知我哀”。更有甚者,甚至在他们出征离家的那天,就已经带关满腹的哀怨与眷顾,“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回乡时仍然有着不尽的忧愁,“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植根于农业文化的安土重迁的乡土情蕴,在这些诗句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诗经》是植根于中国农业文明的艺术,农业社会塑了中国人的农业文化心态。从一定意义上说,《诗经》就是我国一部充分体现了中国农业文化精神的诗集。这不独表现为在思想情感上浓厚的乡土情蕴,还表现在创作态度、表现方式、写作目的、审美观念等各个方面。农业劳动对象在大自然中丰富活泼的生命形态刺激了“触景生情,感物而动”的直觉感发式的创作冲动;农业生产对大自然的依赖关系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心态,并决定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影响了传统诗歌乐志畅神、自适自足、重在表现自身价值的写作目的;农业社会人们效法大自然的和谐的节奏秩序而形成了以“中和”为美的审美观念;农业的周而复始的简单再生产中滋养了尚古意味和静观情趣。所有这些得到农业社会集体文化心理的普遍认同,从而成为创作与鉴赏的审美规范,并构成传统诗歌农业文化形态的基本特征,③在《诗经》中,我们都可以得到或多或少的印证。正是这些,使《诗经》不但在作品题材内容上,更使它在文化精神上成为后世中国诗歌创作的楷模与典范,成为中国人读来最亲切因而也最喜爱的作品。

二、以为人本的人文精神

人本来是文化的主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都是人的创造,文学作品丰富的内容以人为中心得以表现,应该是世界各民族文学的基本表征。可是,在西方文学,尤其是古希腊文学传统中,人的生活却往往通过神的主宰来实现。在古希腊人眼中,上帝创造了人,神主掌握着人的命运。因此,人在世间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神意的安排,古希腊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据说是盲诗人荷马创作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是以歌咏氏族部落和过去历史事实为基础的。“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④。古希腊人在公元前12世纪初远征特洛伊城,和特洛伊人进行了十年战争,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记》所写的正是这个“英雄时代”的故事。故事反映的是人的历史,可是有荷马史诗中,战争的起源却因为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爱与美之神阿芙罗狄蒂三个争夺那个由专管争吵的女神厄进而斯丢下的“引起争执的金苹果”而起。在古希腊戏剧中,像埃斯库罗斯的《奥列斯特》三部曲,他本是“用戏剧的形式来描写没落的母权制跟发生于英雄时代并获得胜利的你权制之间的斗争”,⑤但是,故事却以“命运“和“神的判决”的方式来实现其最终结局。总之,把神看做人的主宰,认为上帝和众神永远控制着人类的生活与命运,并且以这种观念和情感进行艺术创作,是古代西方文学的重要特征。可是,在中国文化中,却没有一个像西文基督教那样创造了宇宙和人类,而且一直干预并指导人类生活的“上帝”。中国文化中的“天”(或“上帝”)主要指宇宙的自然力量,“天”对人的主宰只能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出现,而不是有意志的神发号施令,人的命运主要由人自己来把握。中国古代文化中也有一种所谓“天命”的东西,但是这种“天命”决不是把握在神手中的“命运”,更不是神的预言或征兆,而只是人自身的善恶之行的必然结果。这种观念在周人那里已经根深蒂固。“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在周以后的中国人看来,尽管黄帝、颛顼、尧、舜、禹、成汤、周文等传说中的“明君圣王”都发迹于“天命”的眷顾,但“天命”眷顾他们的原因却是因为他们本身的“德”,也就是靠他们自身的努力获得的。人的命运,或者是国家的命运靠人自身来争取,正因为具有这种面对人类自身的理性精神,中国文化才真称得上是人文文化,中国文学才真正称得上是人的文学而不是神的文学。

《诗经》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集,表现出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民族文化特色。在《诗经》三百零五篇作品中,除了《大雅·生民》和《商颂·玄鸟》这两首诗在写到商周祖先降生时略具有神话因素沉积外,其他作品都没有任何神秘的色彩。在这里我们看不到众神的足迹,也看不到神对人事的判决和预言。即使在《诗经》中保存下来的商代颂诗里,“天命”所以垂顾商人,如《长发》诗中所云:“何天之休,不竟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这百样的好运归我承受也仍然是商人自己努力的结果。而商的中兴则由于天子能礼贤下士和伊尹的帮助,“允也天子,降予卿士。实维阿衡,实左右商王”(《长发》)。《周颂》、《大雅》中描写周人受命于天的发迹过程,就是自后稷、公刘、古公亶父、王季、文王等圣君不断努力、进德修业的过程。如《皇矣》诗中所云:“帝作邦作对,自大伯王季。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则友其兄,则笃其庆。载锡之光,受禄无丧,奄有四方”;“比于文王,其德靡悔”,“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反之,当宗周面临崩溃之时,尽管上天垂下了日食、地震等凶象,诗人仍不上战战兢兢祷告上天,而照样认为:“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小雅·十月之交》)对国家的兴亡从人事上寻找最终的原因,并且把它诉诸诗的创作,这是周人以人为本的哲学、政治思想在文学中的最鲜明体现。

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这使中国人很早就摆脱了原始社会的巫术宗教观念,也使诗这种文学体裁很早就从巫术宗教中脱离出来。如果说,在中国的原始诗歌中,像伊耆氏的《蜡辞》乃至甲骨卜辞中的乞雨词,还带有鲜明的宗教意味的话,那么到了周代,这种原始宗教神学观念已经被周人的实践理性精神逐步取代。所以在《诗经》中,除了颂诗这种“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的祭祀歌之外,在占有作品总数近十分之九的雅诗和风诗中,几乎很少带有宗教巫术观念的诗作。其实,即使是在《周颂》这样的祭祀诗中,面对冥冥中的上天先祖,周人也并不把自身的一切托付于神,更重要的意义是借此追念先公先王的道德功业,表达自己要“不懈于位”,要敬德保民,以求国家长治久安的想法。如《周颂·访落》一诗,《毛诗序》云“嗣王谋于庙也”。朱熹《诗集传》曰:“成王既朝于庙,因作此诗,以道延访群臣之意。言我将谋于始,以循我昭考武王之道。”在《周颂·敬之》一诗中,则直写群臣如何在庙中劝戒嗣王“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这里没有像奥林帕斯山上的众神存在的场所,他们也不能相信神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并决定自己的生活,在这里人就是自己生活的主宰,了是诗歌的全部内容,情感投射的全部指向。他们是那样肯定自己,信任自己,心情地表现着自己,并且以自已的创作实践,把“文学是人学”这一在西方近代社会才真正提出的永恒命题,早在2500多年前的时代就给予了充分的表现,并且奠定了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的中国诗歌发展的民族心理传统。它使《诗经》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使诗成为表达周人宗族伦理情感和乡土情蕴的最好形式,举凡是他们的念亲、爱国、思旧、怀乡等各种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表达。它使《诗经》带有亲切的生活感,使诗成为描写世俗生活最好的艺术,举凡是他们的农事、燕飨、战争、徭役、恋爱、游观等各种世俗生活,都成为诗中的主要内容。它让人看到,周人的内心生活世界,就是一个既没有幻想错综的神怪故事,也没有张皇幽渺的浪漫色彩的平凡人间世界。那农夫们身着狐裘的逍遥神态,武士们袒裼暴虎的矫健雄姿,情人们水边相会的深情注目,夫妻间琴瑟好和的切切心声,这一切的一切,都会把读者带进一个熟悉而又亲切的世间,看到人类自身所创造的——并不是神创造的生活之美,体会到人类自身在平凡中的伟大。可以说在世界民族的文学中还没有哪一个民族的文学像《诗经》那样,早在2500多年之前就对人本身进行这样的肯定与歌颂,从这一点讲,《诗经》无愧为凝聚了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最伟大的艺术。

三、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

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宗法制下浓重的伦理情味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也必然形成《诗经》创作的现实主义态度。

“现实主义”本是我们借用西方的名词,它最早在文学领域里的出现是在席勒的《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1794-1796年)这篇论文里。在这里,席勒是把“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相对立提出的。作为一种现实主义创作潮流,它又特指产生于19世纪中叶,以暴露和批判资本主义为主要特色的面对现实的创作,又被人们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方法,恩格斯曾概括其特点为“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⑥。而地它进行比较宽泛的理解,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者又泛指那些以描写现实主义为主的文学创作,由此他们认为《诗经·国风》里有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诗篇。但我们这里借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概括《诗经》的创作传统,并不仅仅止于《国风》的一些创作,而是从民族文化的传统出发,看整部《诗经》的创作者们如何立足于社会现实,用自己特殊的文化眼光去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抒发情感和表现理想,并如何形成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学创作精神的。

首先,我们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指《诗经》是直面现实的艺术。以农业生产为根本的周民族,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们根据四时节令的变化来安排自己的生产生活,在土地上辛勤地耕耘,建立起自己的宗族和国家。这使他们很早就认识到大自然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性,从而摆脱了自然泛神论观念的束缚,以更实际的态度来看生活。现存《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一篇,相传是夏代遗书。《史记·夏本纪》中说:“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不管这话是否则可靠,但《夏小正》无疑是产生极早的一部最古老的月令。这篇文章按十二月的夏历顺序,详细记载了大自然包括天上星宿、大地生物的相应的变化,形象地反映了上古人民对时令气候的比较科学的观察与认识。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古老的反映农事生活的诗篇《豳风·七月》,最鲜明地表现了周人由农业生产实践而产生的面对现实的创作态度。这里没有对自然万物的丝毫神化,也没有任何的虚妄与怪诞。全诗从夏历七月初大火星开始西移的天象说起,一一叙述每一个节令农夫们的生产与生活,细备而周详。它说明,正是农业社会的生产实践,培养了周人的务实精神,使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看成是不需依赖超自然的神灵的可以把握的生活。《毛诗序》曰:“《七月》,陈王业也。周公遭变,故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也。”《诗序》把《七月》看成是周公的创作不符合事实,前面我们也有论述。实际上这首诗的创作远比这早,它的原形可能是豳地农奴的歌谣。但我们也不能排公曾用此诗来教诲成王的说法。《尚书·无逸》也是周公告诫成王的文献,开篇即言“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之小人之依。”是周初统治者即从艰苦的农事生活中看到“王业之艰难”,而并不把“王业”看成是上天恩赐、唾手可得的东西。面对生活进行认真的记述和描绘,从而引导和教育他们对现实采取正确的认识态度,树立起直面对现实的生活观念。

《诗经》是面向现实的艺术。这不仅表现为农事诗的描写,面向现实的生活观念使周人把诗的创作看成对自己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是现实主义的眼光使诗人对社会生活具有了最为敏锐的观察能力,使诗人能够把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素材,对各种生活现实进行深刻的提示与描写。大至国家的宗庙祭祀、军事战争、宴飨朝会、政治变革,小至平民百姓的蚕桑耕耘、屯戍徭役、婚丧嫁娶、娱乐游观,都是《诗经》所要描写表现的对象。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使《诗经》具有写实和朴真特征,具有生活的亲切感,从而引导人们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批判社会中的一切不合理现象,激发人们对于理想生活进行不懈有追求,它本身就成为一部生活的教科书,具有巨大的社会教育力量。

其次,这里所说的现实主义,指《诗经》直面现实的情感抒发。中国很早就有“诗言志”的传统,把诗歌看作表达诗人思想情志的主要艺术形式,这也使抒情诗很早就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样式,使中国成为抒情诗的国度。按黑格尔的话说,抒情诗和史诗不同,“正式史诗只能出现于原始时代,而抒情诗却在民族发展的任何阶段中都可以出现。”⑦但是在古希腊,抒情诗却远不及史诗等诗体发达。以至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这部名著里所讨论的“诗”,也仅止史诗、悲剧、喜剧和酒神颂而已。而中国却正相反,史诗相对不发达,抒情诗却得到高度发展。这其中的原因固然有多个方面,但诗言志的民族传统观念和直面现实的人生态度,却无疑会使每一个普通人都把自己的情感投射于他们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对发生在他们周围的平凡生活事件做出善恶判断,从而表现出他们对策少爱憎和喜怒哀乐之情,达到文学表现社会和人生的目的。从这一角度上讲,抒情诗的产生和史诗不同,更需要文明的高度发展和人的诗心的启悟,需要有高度的文化修养。因为同样按照黑格尔的话说,虽然抒情诗可以产生在一个民族的各个时代,但它和史诗仍有着很大差别,“如果正式史诗的繁荣时代是在民族情况大体上还未发展到称为散文性现实情况的时代,而最适宜于抒情诗的却是生活情况秩序大体上已经固定了的时代。……正是由于抒情诗要求打开心胸的凝聚幽禁状态而去容纳多种多样的情感和进行更广阔的考察,而且自在一种已经用散文方式安排成的世界里还要对诗的内心生活具有自觉性,抒情诗也愈需要一种用力得来的艺术修养。这种修养既是一种优点,同时也是主体的自然资禀经过锻炼和完善化的结果。”⑧尽管黑格尔在这里所说的抒情诗和《诗经》中所包含的民间诗歌还是不相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说,《诗经》时代的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只产生民间诗歌的时代。十五《国风》中的很大一部分作品已经是下层贵族的表达个人情感的抒情创作,而《大雅》《小雅》中的绝大部分抒情诗都是各级贵族的有目的的创作,他们都已经属于黑格尔所说的“最卓越的抒情诗人”,他们的创作,已经标志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在周代就处于很高阶段,周代诗人已经是有着高度文化教养的诗人,他们已经在个体的抒情诗来表现我们民族的现实生活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以自己敏感的诗心,把抒情的笔触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里既有对农业产生的关心,对宗族国家的热爱,也有对敌对人的仇恨和对封建恶政的憎恶;有征人的忧伤,也有弃妇的哀怨;有男女相知的欢乐愉悦,也有失恋相思的辗转徘徊;有对世族风情的欣赏,也有参与劳动的快乐等等。总之,诗人在直面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各各样的情感,都可以在一首首短小的抒情诗中得到表现。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中,还没有哪一个民族能在2500年前就产生如此众多的抒情诗作,表现如此高度的文化修养。他们已经不是以一、二部史诗的方式,而是以全民族的抒情诗的方式来揭示生活的本质、来表现历史的内容的。他们正是以直面现实的抒情诗创作态度,不但描述了周代社会丰富多彩的生活,而且还通过自己的情感表现,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去生活;他们不但以抒情诗的方式揭示了生活的本质,而且还表现了周民族的生活旨趣、观念以及其文化品格与才具;他们不但创造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一批直面现实的抒情诗作,而且还奠定了中国后世抒情诗歌直面现实的创作传统。同时,他们党政军以自己的创作实践说明,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是最有生命力、最伟大的艺术。

总结

以上,我们从植根于农业生产的乡土情蕴、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等三个方面对《诗歌》的文化精神做了概括。其实,它所包含的文化精神远不止此。《诗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诗的总结和艺术的升华,它生成于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土壤,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容。这使它在中国历史上影响远远超出了诗的界域,关于它的文化意蕴的开掘也将是无限的。

注释:

1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第595页。

2选自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4页。

3选自胡晓明《传统诗歌与农业社会》

4选自《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页。

5选自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7页。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第595页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4页。

3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1988年4月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62页。

4如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1983年版235页,游国恩等人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册1963年版,第48页。

试论旅游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篇5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这表明中央对国家实力的理解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了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在增强国家实力方面,更多注重GDP总量、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而未将“软实力”提到应有的高度加以强调和践行。例如在国际交流和两岸合作中更多注重经贸合作,而鲜少在增加文化吸引力、促进对共同价值的沟通和认同等深层次方面做文章。

如果把军事实力比做“大棒”,经济实力比作“胡萝卜”,“胡萝卜+大棒”的方式虽然在有些方面和一段时期有成效,但难以解决很多长期、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台湾民调显示,近十年,台湾与大陆的经贸往来虽然越来越紧密,可是两岸在文化上的认同度却越来越远了。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经贸往来的局限性,同时提醒我国在处理两岸关系,乃至国际关系方面,要更加注重在“软实力”方面下功夫。事实上,国际上经济共同体大都是建立在对共同价值认识的基础上的。

以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盛世唐朝为例。唐朝历来被视为古代中国鼎盛时期的标志。实际上,就军事实力来说,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国家相比并没有绝对的优势。但唐朝的文化吸引力、影响力却是其他国家难以望其项背。历史经验表明,国家、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软实力的兴盛为支撑的。

软实力是一种价值观,一种无形的文化吸引力、影响力、说服力,是依靠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制度的先进性和人民的高素质来体现和传递的。

未来五年,在提升国家软实力上,应该重点从鼓励高质量的文化产品走出去、完善制度体系、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试论旅游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篇6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A.培育“四有”公民

B.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C.努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再现能力。依据教材论述可知,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所以A项正确。

【答案】 A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之所以要重视发展教育,这是因为()①教育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战略性支柱产业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优秀人才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培养 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认识能力。依据知识判断,①③观点错误,②④符合要求。

【答案】 D 3.发展科学事业,必须坚持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这是因为()①哲学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要 ②二者都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③哲学社会科学虽然算不上真正的科学,但也有一定的作用 ④二者都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发展科学事业的理解领悟能力。依据题意分析,①③观点错误,②④符合要求。

【答案】 D 4.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是我们的民族之魂。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远大目标,必须扎好这个“根”、守好这个“魂”。这是因为()A.文化对社会实践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B.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 C.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D.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领悟信息的能力,依据知识分析,A、C、D说法均错误,B符合题意。

【答案】 B 5.在2017年秋季开学之际,某省先后启动了“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和“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两大活动体现的共同道理是()A.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B.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实现文明健康交往 C.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经典文化发展

【解析】 本题以净化文化环境为背景,考查学生解读与获取信息、理解与运用知识的能力。“放飞梦想”绿色手机文化创作传播活动是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诵读经典·爱我中华”活动,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二者都是开展有益文化活动,提升公民文化素养。B、C只是反映了其中的一方面意思,与设问不符;D说法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6.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正日益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群体,他们有着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希望能够在业余时间得到技能培训;希望参加丰富的文化活动;希望有更多的文化场所免费开放等。满足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上述文化需求,需要()①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③积极支持各种电视娱乐性综艺节目 ④积极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读信息的能力。依据题意判断,①②④符合要求,③表述错误。

【答案】 D 7.近年来,我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下列不属于该类活动的是()A.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 B.“电脑算命”“星相算命”“麻衣看相”等活动 C.“希望工程”“春蕾计划”“青年文明号”等活动 D.创先争优、依法行政、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活动 【解析】 B中都是落后文化,不属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答案】 B 8.“青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是()①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②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③沿着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的轨迹正常发展 ④躬身践行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理解能力。依据题意分析,①②④符合要求,③说法错误,排除。

【答案】 C 9.近年来,各地文化着力打造群众文化品牌,带动各地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广大社区居民踊跃

“共创和谐绿色家园活动”

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1)图片中是什么样的文化活动?举办这些活动的目的是什么?(2)假如你所在的社区或农村也举办类似的活动,你该如何对待?

【答案】(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目的是通过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2)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培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文明风尚身体力行,做新时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能力提升] 10.培育文明风尚必须让书籍融入生活、让群众融入实践。为此我们要()①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③推动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④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材料主要阐述如何让人民群众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来。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答案】 A 11.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应当()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解析】 B、C、D表述错误,A符合题意。【答案】 A 12.我国不同主题的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异彩纷呈:文明社区、绿色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特色社区、精品社区、无毒社区、青年文明社区、零家庭暴力社区等。这些活动()①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②有利于提高社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③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实践活动 ④能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解析】 培育“四有”公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①不选;④显然与材料不符。【答案】 D 13.2015年10月27日,中央电视台2015“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最美孝心少年”名单。来自甘肃的李依桐、李易轩姐弟,来自山东的王荠悦,来自河南的王帅康,来自湖北的刘倩等12名少年获评2015“最美孝心少年。”如果请你以此为背景,为学校宣传栏写一篇宣传稿,最合适的题目是()A.传承优秀传统道德,增强诚信意识 B.发展大众文化,奏响文化主旋律 C.加强道德建设,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D.建设精神文明,培育“四有”公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领悟信息的能力。公益活动“最美孝心少年”的评选,有利于培养“四有”公民,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答案】 D 14.为加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在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全国各地许多公共文化场所陆续免费开放。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走进这些免费开放的公共文化场所,在美术馆,欣赏古今中外书画大师的作品;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在科技展览馆,体验现代科技的神奇„„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中穿越,享受精神愉悦,接受文化熏陶。

试论旅游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篇7

一、在分析概念内涵中把握精神实质

理解概念内涵是把握精神实质的基础。之所以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因为两者的概念、内涵是不同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1)今天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首要的问题是厘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概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是中国共产党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探索和思考,由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10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正式提出来的。毛泽东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2)据此,我们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语言文字、传统文化解释和解读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具体化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理论成果。第一,用中国的语言文字解读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中国人最先接触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并把它们翻译成中文,是通过日本人和日文开始的。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思想观念领域比较活跃,当时西方大量新思想、思潮迅速被翻译成日文,其中19世纪60年代《共产党宣言》就被译成了日文。日本人当时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学说,主要目的是用来批判的,所以翻译中就难免会有对文本意义不全面、不准确,甚至片面或负面的理解。同时受当时中国革命还没有选准道路,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了解还十分肤浅,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还没什么影响,自然就谈不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后来,“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传来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中国道路,从此中国人才全面地接触和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由于马克思主义是由俄国十月革命后传来的,俄文版的马克思主义必然带有很强的俄国革命的政治色彩。再后来,主要是改革开放后,我们才全面用汉语直接翻译马克思主义原著,用我们自己的语言直接解读马克思主义文本。这种没有经过中间环节“转手”的直接翻译,尽管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汉语与马克思主义原著文本之间表达意义的差异,但毕竟避免了参入日文和俄文的文化因素,理论上讲,应该更接近于文本。我们可以理解为,从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被直接翻译为中文汉语开始,它的中国化进程也就开始了。第二,用中国的文化传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用语言翻译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还只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只有让中国文化从内心深处接受马克思主义,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文化有机融合,让中国人真正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于近代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伟大成果的前提下、注重严密理性思维的德意志文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能够被当时科技水平相对低下、非理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文化所接受,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人类文化本身具有的相通性,另一方面,具有巨大包容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具备马克思主义赖以生根发芽的丰厚土壤。比如说,从春秋时期的重人轻神的无神论,到明末清初王夫之的“天下唯器”说,有着与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相近似的传统;从《易经》中的“一阴一阳谓之道”,到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再到军事领域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和政治领域的“兼听则明”,都充满了辩证思维的智慧;从孔子的学以致用,到王夫之的“知行合一”和颜元的“践履”,又不乏积极的实践观;从孟子的“舟水关系”,到康有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都在某种意义上有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接近之处等等。中国人用自己的文化传统很容易地就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于是也就迅速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也正是由于上述相通相近之处的存在,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没有遇到类似于西方文化把外部文化视为“异端”的抵触与排异反应,而是很快从文化心理上产生了相当的认同感,并在接受和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新的成果。第三,用中国的实际国情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之所以确立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实际需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能帮助中国人形成正确的思考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并能切实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比如,运用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政治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阶段学说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就有了中国独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生产力标准;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就有了中国式的矛盾分析、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思维方法,等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的应用过程,已经超越了在文字方面的理解、宣传和接受,到这里,马克思主义已经转变了形式,转变成了中国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

从文本的翻译,到文化的认同,再到对具体实践的指导应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逐步深入,而且与中国文化默契融合。这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的过程,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时代化大众化的过程,更是马克思主义获得无限生命力的过程。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念是由刘少奇同志正式提出的。1945年5月刘少奇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3)由此可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土壤生长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的思维、理论和实践成果。第一,思维成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相结合,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思维方式和模式。比如实践第一的观点,对立统一方法,群众史观,集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思维方法的应用,开始时也许是不自觉的,甚至是要经过深入地教育宣传、反复强调才能理解和坚持,但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这些观点和方法已经成了中国人自觉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文化中又增添了新的思维成果。第二,理论成果。总体来说,我党把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归纳为“两大成果说”,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毛泽东思想这一伟大理论成果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第二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指导思想的坚持和发展。”(4)它是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社会主义本质、发展阶段、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多个领域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第三,实践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性,探索适应中国国情、且取得伟大成功的中国式发展道路和中国式实践模式。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注意到了要反对教条主义和僵化做法。因此,在实践中,中国走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即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许多领域还探索出了独具一格的中国发展模式,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参政议政模式、“五位一体”的全面发展模式、与邻为善与邻为伴与构建和谐世界的外交模式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实现崛起过程中,基本形成共识的“中国模式”。

从融入中国文化开始,到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再到形成系统化的理论成果,最后在实践层面走出中国独特的发展模式,随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一步步深化和扩展,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逐步深化,对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领导从自发走向了自觉。

二、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得益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向前所迈出的每一个坚实步伐,都离不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未来的不断前进与发展,也必将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继续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受当时认识水平、革命需要、政治风向、社会思潮等的影响,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宣传与应用,都可能存在片面、不准确、背离其精神实质的地方。因此,今天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文本的认识,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对“三大规律”的把握,进步一比较和分辨各种社会思潮的本质,这些都需要全党上下、特别是理论和宣传工作者,克服各种既定的片面性和外界影响,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重新研究。根本的是紧贴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本源性研究,从根源上分清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使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导思想,作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二,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化。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来看,所取得的每一个阶段性飞跃,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同中国各个时期的时代特点、时代课题和生动的发展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深化改革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局面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使其密切关注时代风云变幻,不断从世界历史的最新发展中汲取新的营养,始终引领时代发展的方向;使其跟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不断修正错误,补充新的内容;使其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对我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经验、新做法进行归纳提炼,上升为科学理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三,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大众化。理论只有被群众所掌握,才能成为思想武器。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从借鉴前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华儿女对马克思主义的掌握和应用,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地大众化的结果。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这一过程并没有终结,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创新各种宣传教育形式,使马克思主义抽象、深刻的理论转化为普通群众愿意听、能理解、会应用的道理和方法,使其真正走向生动化、形象化、生活化和简明化。另一方面,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及时对人民群众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及时把创新的理论运用到新的实践活动中。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征程迫切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以来从来不是固步自封的,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被中国共产党人所掌握之后,就始终紧跟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同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成果,也从来没有宣称过自身是终结性的真理,从毛泽东思想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分说明了其与时俱进理论品格。今天,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昂首阔步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活动,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必然要求我党与时俱进地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目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应主要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方面着力,在理论上实现创新,形成更具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新观念、理念和思想。第一,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主要内容包括从理论上阐释清楚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形态、经济制度、经济形式在历史发展中的定位等问题。目标是澄清各种有关社会阶段划分、社会制度分野、意识形态争论上的模糊认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原理、方法等都建立在科学和内在逻辑的基础之上。第二,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现代经济运动规律的思想。主要是解决,在社会主义制度与现代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的条件下,我党如何从社会发展理论上回答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建设、发展模式、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等问题;如何协调好两条道路、两种世界观、两种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如何解决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如何解决后经济危机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面临的矛盾与冲突等。目的是在形成自己独特理论的基础上,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真正走向自觉和科学。第三,在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一方面要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分清真假马克思主义,排除“左”和右的干扰,这是丰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保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伴随思想意识的多元化趋向,各种以“新”冠名的“新左派”、“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普世价值观”等粉墨登场,这些思潮始终是我们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必须应对的挑战。我们有必要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抵制错误观点、错误思想和腐朽文化的影响。最根本的就是要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人们的头脑,确保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总之,90多年的实践证明,在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的历程中,中华民族找到了走向觉醒、崛起和复兴的正确道路和光明前途。“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5)将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新的境界,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新的理论成果,以指导我们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圆梦历程。

注释

1(4)(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13

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精神文化整合与和谐社会构建 篇8

[关键词] 和谐社会;精神文化;文化整合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09)03-0025-(04)

文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与自然现象相对应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狭义的是指社会精神生活各个领域的成果总和,也称精神文化,主要包括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社会心理状态。其中,物质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精神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撑。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需要执政党和国家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加强对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社会心理的有效整合,形成全社会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追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和精神支撑。

一、整合价值观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根本的价值导向

和谐的价值体系是社会认同的重要基础。费孝通认为:“事实上,自从有人类形成群体以来,‘美好社会’总是群体生活不可缺少的意念。它表现为诸如神话、传说、宗教、祖训、哲学和学说等多种多样形式的价值信念。总之,它是人类社会意识中必备的要素。它不仅体现了组成群体的各个人生活上追求的人生导向,而且也是群体用社会力量来维护的人和人相处的规范。它是个人的主观意识和群体社会律令内外结合的统一体。”[1]费孝通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揭示了价值信念对个人、社会的重要意义。人们心灵的东西非常重要,维系一个民族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往往是人们内心的价值沉淀。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不同群体的经济状况和利益诉求呈现明显差别;随着开放的日益扩大和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意识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人们思想活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趋增强,价值多元化成为这个时期最明鲜的特征。多元价值一方面使人们的独立性和选择性的空间得到扩展,但另一方面也在价值裂变和分化中出现紊乱、无序的倾向,许多优秀的传统价值被模糊或消解。马克思主义及其价值观虽然仍是主导价值观,但其统合社会的功能在削弱,并受到多元价值观的极大冲击,在整合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观上出现了相当困难。这种状况要求执政党和国家必须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培育和巩固社会主导价值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建设,实现对社会多元价值的整合,形成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对整个社会价值理想、价值追求、价值评判和价值实现发挥价值引领和凝聚作用。用社会主导价值来进行价值整合,并不是要用主导价值来取代社会各个领域的具体价值标准,而是要通过主导价值的引导作用,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与社会生活领域的基本价值观和谐完美的统一,使价值追求的先进性和广泛性一致起来。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价值观念整合的根本。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和保持团结稳定,除了建立组织和制度,保障社会成员之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关系之外,还必须形成自身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系。主流价值体系为人们提供一整套观察世界、判断事物的基本标准,是国家有效实现文化认同、开展政治动员、进行社会整合的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深刻体现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价值选择。它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取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可以使人们超越民族、血缘、语言、习惯、地域等方面的差异,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隔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社会共同体的团结和稳定。只有在精神文化建设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价值观地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共识,才能协调和整合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价值理念,使之有序、和谐,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把“以人为本”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价值取向,是价值观念整合的关键。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和最高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体现。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人类社会组织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论断把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贯穿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这是因为人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置于核心地位,着力推进人的发展个性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因此,精神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和谐社会的这一价值内涵,通过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确认,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利益的尊重,对人权的保障,对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的关注,在全社会确立起“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从而筑牢社会和谐的思想根基,培育引领社会前进的正确价值导向。[2]

二、整合道德规范,为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强大的道德支撑

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道德建设。从道德本身来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以独特的说服力和强大的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内在自律意识,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从而调节社会关系。因而,道德建设能够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从公民道德素质的层面来看,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自律意识就会较强,也就会自觉地遵纪守法。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也就有利于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应当看到,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当前社会上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等现象也让人深感忧虑,这些现象在社会学上被称之为“社会失范”。一个社会如果道德沦丧,必然会陷入社会失范、欺诈成风、正不压邪的混乱境地,那就根本谈不上社会和谐。正因为如此,精神文化建设只有通过在全社会广泛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宣传教育,形成共同遵守的社会道德规范,实现社会道德规范整合,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培育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树立强大的道德支撑。

实现道德规范整合,必须树立和实践“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一种与道德义务紧密联系的由道德内化而形成的道德情感。任何民族都要通过明确的荣辱观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有了鲜明的耻感意识、统一的价值标准和共同的道德规范,才能形成民族凝聚力和起码的社会秩序。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有机统一。“八荣八耻”体现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对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提出了具体标准,既包含做人的基本准则,又包含做事的基本规范。“八荣八耻”涵盖了社会普遍遵循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如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办事公道、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在人际交往中要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在社会生活中要遵守规则、维护公德、平等友爱,在人格修养上要求知向善、谦慎自律、身心和谐等。“八荣八耻”还体现了对现代公民的基本要求,如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学法、守法、知法、用法”的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诚实守信、文明礼貌、善待自然的道德品质等。因此,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整合道德规范,是精神文化整合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道德规范整合的重要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合道德规范,应当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充分发挥其蕴含的当代价值。首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崇尚和谐的精髓。重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长期受到人们的崇尚,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和行为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等和谐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和为贵”(《论语•学而》),提倡宽和处世,协调团结,引导人们向往与追求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与社会和谐相处。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有两层意思:一是昭示人应该全面修养自身,领悟“天”形而上的意义,以达到理想人格之圣人的境界;二是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协和万邦”(《尚书•尧典》),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该和睦相处,亲密友好。儒家思想在追求“和为贵”的同时,还强调“和而不同,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引导人们在和谐共存的基础上,承认差异、差别乃至矛盾和斗争,在和谐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在不同中相互吸取对方的长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底蕴深厚的和谐理念,是社会道德的最高标准和最高价值取向,为当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其次,要大力倡导“仁者爱人”的人际和谐思想。人际关系渗透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它把社会上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人连结在一起,构成一个和其他社会关系并存的、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对人类行为及社会是否和谐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人际和谐不仅是社会和谐系统中的一种微观层次和具体表现形式;同时还是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重要推动力量。[3]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但人们心灵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由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个体背景等方面的诸多差异,各阶层之间、各种社会组织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具体利益和相互关系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矛盾和冲突,这些都是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突出表现。建立和谐互动、和睦相邻的人际环境,是道德规范整合的重要层面。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和睦相处,儒家强调“仁者爱人”。孔子认为“仁”是处理人际和谐的最高原则,其主旨是“爱人”,即把人的生命看成是至高无上的,倡导爱护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的人道主义。孔子曰:“仁者莫大于爱人。”(《大戴礼记•王言》)“爱人者则人爱之,恶人者则人恶之,知得之己者则知得之。人所谓不出于环堵之室而知天下者,知反己之谓也。”(《孔子家语•贤君》)为做到仁爱,孔子提出“忠恕”之道,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推己及人,就会爱己及人。“仁者爱人”是自觉进行道德修养所达到的境界,是社会稳定、人际和谐的道德基础。当今社会必须继续倡导“仁者爱人”,提倡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互谅互让、和衷共济、友爱互助,对于营造宽容、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借鉴价值。精神文化建设通过把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与培育新时代高尚的社会道德风尚相结合,就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整合社会心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心理保障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心理就像一个传感器,牵动着人们的敏感神经,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和谐的心理向社会释放的是亲和力、向心力,不和谐的心理带给社会的是离心力。社会心理变迁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利益分化、道德失范、价值多元化等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加剧社会心理的变迁。

当前不良的社会心理突出表现为:由于利益关系调整引发的失衡心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心理,过度追逐名利引发的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心理,过度追逐自我利益引发的自私心理,除此之外,还有嫉妒心理、偏激心理、仇富心理等诸多不健康的社会心理。[4]

其实,当前社会的不和谐状态就是人的心理不和谐的集中反映。心理不和谐的状态能够通过个体行动投影于社会空间,造成一定的行为事实和后续影响。仇富和仇穷心理的存在引发阶层冲突,无所谓态度降低了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程度,地域歧视导致群体事件,官老爷心态引发干群冲突,……个体心理的不和谐以群体冲突和软暴力的形式向社会展示着他们破坏性的力量。不健康的社会心理的蔓延,还会引发公共政策信用危机、人际信任危机、价值信仰危机,直接损害行政效能,危害社会安定,增加社会风险,妨碍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要有效控制消极落后的社会心理对社会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增强积极进取的社会心理对社会发展的正效应,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心理保障。精神文化整合主要通过舆论导向和心理疏导等方式实现对社会心理的整合。

通过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实现对社会心理的整合。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促进心理和谐的重要因素。在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对各种社会心理的产生、发展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目前,一些媒体缺乏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以提高收视率、点击率为唯一目标,迎合所谓时尚、前卫的观念,放大了一些不良社会现象和思想观念,客观上对受众进行了错误引导,特别是对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的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在精神文化整合中,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互联网等多种大众媒体要坚持正确导向,宣传先进思想文化,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更多地倡导民族精神、国家意识、开放意识、宽容意识、社会认同,倡导明礼诚信、互助协作、谦和友爱的社会意识,使尊重、理解、宽容、文明等成为社会舆论的基调。同时,应加大优秀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力度,努力创作体现和谐理念与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生活方式、反映民众精神生活和道德风貌为主流的优秀作品,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促进人们人格、意志、品质的完善,提升人们的境界、情趣、品位,引导人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通过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实现对社会心理的整合。文化氛围是指在一定的文化空间中和一定的文化设施基础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所形成的精神气氛和精神状态。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约束力,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社会成员的心态,启迪智慧,感召灵魂,陶冶情操,是构建和谐心理不可缺少的文化环境条件。社会文化活动是营造文化氛围的载体和基本途径,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等多项社会功能。人们喜欢它,不仅仅是欣赏其形式,更重要的是追求其内容,希望从中享受到美感,获得思想启迪和情操陶冶。大力发展和谐的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挖掘各方面的文化资源,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缩小不良心理发生的空间和场合,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精神文化整合通过倡导有效的社会心理调节、疏导机制提高个体心理承受力,实现社会心理整合。精神文化建设还可以引导人们正确看待改革,促进新的社会心理平衡。改革是一场革命,是对原有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由于改革过程中没有绝对的受益者,社会心理的失衡也就难以避免。当改革朝着部分人所希望的目标发展时,这部分人就支持改革,一旦改革有悖于自己的目标,这部分人便会出现困惑、不满甚至逆反心理。在精神文化建设中,要采取多种措施,运用多种渠道,向社会成员宣传改革的利与弊、得与失、破与立的辩证关系,使人们增强改革意识,在心理上尽快适应改革中形成的各种新的结构关系,努力化解人们的不安、困惑、逆反等消极心理。首先,应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畅通社情民意的沟通渠道,尊重和保障民众的利益诉求和权利表达,有效疏导人们的不满情绪,及时为社会心理减压。其次,应倡导有效的社会心理支持系统,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和谐教育。解决社会心理问题,还必须在健全社会各种制度的前提下,培育人们爱与尊重的内心世界,把个人的目标与社会目标有机协调起来;把社会规范与个人的欲望有机地协调起来;构建友善、宽容、互助等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使不满情绪得到及时释放,不健康心理得到及时矫正,让人真正体验到内心和谐、人际和谐、人与社会和谐的快乐,这样构建和谐社会基础才能稳固。同时,文化建设必须通过深入研究和解决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导致社会心理失衡的诱发因素,比如分配不公、官员腐败、下岗失业等引起社会公众强烈不满的社会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心理平衡。还应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帮助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深层次上有效引导社会心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127.

[2] 王亚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社会功能论略[J].学术探索,2008(3):115-122.

[3] 长莉.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5(6):34-38.

[4] 樊金山.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社会心理优化问题探析[J].学习论坛,2007(4):71-73.

上一篇:对未来的学校的畅想作文下一篇:英语学困生转化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