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精神

2024-09-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国茶文化精神(精选10篇)

中国茶文化精神 篇1

他谈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识别码、是身份证,是一民族区别于另一民族的标志;文化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也是人与人的区别。学界通常把文化理解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的总和,既包括物质文明成果,也包括精神文明成果。文明不等于文化,文明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文化的本质是思想。思想对象化在器物中便成为器物文化;思想对象化在人们行为中便体现为行为文化;思想对象化在制度中就体现为制度文化。然而器物、行为、制度等只是文化的载体,而它们本身不是文化。文化具有四大功能: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

中国文化的精神主要体现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热爱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精神。时代精神是对时代任务和要求的反映。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不同时代的精神汇成了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源自中国的文化精神。中国文化精神具体表现为:自强不息精神(爱国敬业)、厚德载物精神(文明和谐)、以人为本精神(自由平等)、天人合一精神(公正法制)、明道正义精神(富强民主)、诚信友善精神(诚信友善)。

中国文化的使命简而言之为:明德知道(幸福人生的前提)、化性成道(幸福人生的路径)、外王行道(幸福人生的实现)。

有文化自强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信,才能如何建设和发展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当代的文化制得大家思考。孙老师指出,任何文化都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和要求应运而生。因此孙老师进一步谈到:时代实践和生活实践是哲学和文化创新和发展之本;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创新之魂;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之体;外来文化是文化创新之具。

中国茶文化精神 篇2

关键词: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精神,天人合一

一、中国哲学

宗教因畏惧生, 科学因适用而生, 哲学因探求万物存在之因而存在。中国哲学产生于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 最初是为了为政治国、治水平土, 即最早的政治哲学。中国哲学鲜明的民族性, 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社会心理、认知结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等。简言之, 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自然观、伦理观、认识论、方法论和历史观。在《周易》中蕴涵着了中国诸家哲学思想。

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 其哲学基本倾向是“祖述尧舜, 宪章文武”。注重伦理道德, 崇尚礼乐仁义, 主张德治仁政, 充满实践性伦理和政治哲学。道家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 它的哲学倾向是崇尚自然为主的天道观, 强调人们的思想行为应该符合“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认识上主张“绝圣弃智”, 在人生上追求超脱和逍遥。法家以商鞅、韩非子为代表, 其哲学倾向主张法制、重农抑商、以战求强, 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佛家则是印度佛教哲学的中国化, 即印度佛教与中国儒家, 特别是与中国道家的结合, 其主要代表是禅宗。

中国哲学的特点是文简而义丰, 一语而多义。中国哲学研究的主要是如何做人, 如何做圣人, 探究人生的价值, 人生的意义, 是一种现实哲学, 是一种现世哲学, 是一种实践哲学。中国哲学强调天地人物我的通感, 整体和谐和动态圆融, 就是所谓的天人和一思想和和合精神。中国哲学注重现世性的道德修为和建功立业, 强调学以致用。

二、中国文化精神

所谓中国文化就是中华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积淀。它包括自然和人文学科的各个门类, 内容丰富多彩。中国文化绵延流传, 通古贯今, 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方面来说, 中国文化既有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 还有儒释道的结合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天、地、人三才, 人居于中心地位。天人之间, 人为主导。在儒家学派中, 一贯反对以神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的重要特征与表现体现在道德实践中。强调个体道德实践的自觉性。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肯定了人的价值, 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和自觉性。

“贵和尚中”是指崇尚和谐, 追求中庸之道。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宇宙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和谐, 尤其是人与人的和谐。孔子主张“礼之用, 和为贵”, 提倡重和去同的思想, 肯定了事物发展的多样性, 表现出了有容乃大的宏大气魄。中庸之道是在“和”文化下的体现, 是为人处世的具体准则。

刚健有为, 是中国人积极态度的体现。它凝聚了民族的向心力, 具体表现为日新和革新的思想观念。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是坚持独立人格思想的体现, 正如孔子所言“士不可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三、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

哲学以自己的方式揭示了人类发展历程中复杂的实践关系, 它是对思维、社会和自然知识的概括与总结,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是人类性的伟大事业。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形式、性质展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代的特征, 这些时代特征通过中国哲学内涵所体现出来。因此, 中国哲学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首先, 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外在折射。哲学理论反映文化精神内涵, 在宇宙观上中国哲学植根于“天人合一”的观念之上。儒家博施济众,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仁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要求人们生活要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人类道德的最高准则与自然规律之间是一而二, 二而一的, 这就使得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并不是简单的“合一”。它是一个对立而又统一的, 双方有着密切联系的“合一”。因此, 这一过程早就了中国文化中所特有的辩证发展、整体合一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观念进一步推动了人们成己成物, 人我交融的现实人合格和品质, 不断效仿自然界万物发展之大道, 尤其是天地之间的刚健日新和厚德载物, 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追求和谐大同社会的共同理想和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

其次, 中国哲学影响了中国文化精神价值取向的发展。哲学用一种批判的态度来审视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不断地构建新的世界观、方法论, 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规范人的行为。在中国哲学的熏陶下, 中国文化精神形成了中庸的价值取向。中庸之道也被视为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孔子认为, 中庸是一种最高的品德, 它是长久发展的真谛之所在, 也是达到和谐境界的有效方法。中庸之道的价值取向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规范了人们的行为, 指引了社会发展的向度。

最后, 中国哲学引领着中国文化精神的发展。哲学对于文化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它规范了人们的实践活动。人离开了正确的指导, 就会受到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约定俗成的规范的惩罚和制约。因此, 只有在辩证法和唯物史论的指引下, 人类文明才会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哲学对于人类的进步具有向导作用, 同样中国哲学引领着中国文化的进步。

总之, 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发展的结晶, 中国文化精神丰富了中国哲学内涵。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哲学思想对时代文化的产生起到了推动作用, 它总结提炼了文明成果的结晶与精髓, 可以说它是文明成果的核心与灵魂。反之, 离开了中国文化, 哲学思想也就不复存在。没有文化的哲学是不可想象的。因此, 我们只有对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有所了解, 对中国哲学思想有深刻的认识, 才能理解中国文化与哲学的关系, 才能进一步的撷取文化中的哲学基因, 哲学中的文化精华。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我们更应该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有深刻的认识, 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重构现代中国文化精神 篇3

这些影片里体现的中国元素,确切地说,应该叫“中国传统元素”。从那些在外国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关键词可以看出,那些盛开在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又在悠长的岁月里始终绵延传承的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主力。与现代中国的崛起相呼应的,却还是传统元素的发扬光大,这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

另外两个关键词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不可否认,虽然那个时期我们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交恶、我们的国家很贫穷、我们的人民很狂热,但“红色中国”的力量经由自上而下、全民统一的狂热给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暂且不论那时候的价值观和社会秩序是否合理,但那个时期有一种一致的认同和归属感,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力量,并最终成为鲜明的记忆符号。

单以纯文学领域来举例,先秦时期有诸子百家,汉有赋,唐宋有詩词,明清有小说,而这些,相对于浩瀚的中华文化,不过是沧海一粟,冰山一角。无论诋毁破坏还是盲目追捧,它都像一道坚实的背景,映衬在每个中国人的身后,宠辱不惊,连绵不绝。反观我们生活的时代,面目模糊、庞杂而无序,没有什么能代表现代中国。我们迫切地需要重建“中国名片”,所以我们举全国之力,办奥运、办世博。如果一个外国游客在参观完世博会之后,再提及中国,除了上述关键词外,还能记住不同于以往的中国标志。那将是世博会最大的成功。文明和文化之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对历史的尊重和积淀,是对现在的创新和发展,是对未来的宽容和预见。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尊重的远远不够,创新更是无从谈起。这是个文化断裂的历史时期。重构现代中国的文化精神,已成为一个时代命题,毫不夸张地说,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7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8月,文化部部长蔡武接受媒体采访时,连发六问,直击当前社会文化建设的“软肋”;本月,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接受本刊特邀,撰文阐述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和方向。各类媒体上,关于“文化”掀起了一场大讨论,隐然呈现出“新文化运动”之势。

中国茶文化精神 篇4

把精神分析引入中国地域文化研究--论精神分析学派的隐型文化理论在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中的改造性应用

中国地域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作为地域人群“集体潜意识”的地域“隐性文化”.因此,注目“潜意识”问题研究且成果颇丰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相关方法,在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中便大有用武之地.其中,弗洛伊德的高足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对中国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了心理学依据;克鲁克洪的.“隐性文化”理论在被接纳入唯物史观框架后,也是研究中的有力工具.

作 者:胡义成  作者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刊 名: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CHA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3 5(2) 分类号:B08 关键词:精神分析   荣格   隐性文化  

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征文 篇5

【例文一】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样的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文字也历时久远。从最初的仓颉造字,后来有了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又经过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经过多年的流传,有了如今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自然是学养深厚。

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弹到志在高山的曲调时,钟子期就说“峨峨兮若泰山”;弹到志在流水的曲调时,钟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因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后遂以“知音”比喻对自己非常了解的人。一个“知音”里,就有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可以想象,成千上万的词语中,包含了多少中国的历史文化。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希望能有一个一心一意的人,就这样,和他一起走到白头也不分离。这样一句家喻户晓的诗句,没有堆砌的华丽辞藻,却扣人心弦,因为它饱含着真情实感。

古语云“百善孝为先。”那么说起美德,孝顺就是中华民族薪火相继的传统美德。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育我们长大,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们应当感谢,应当报答。一篇广告,至今让我记忆犹新“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大盆水,笑着对妈妈说说‘妈妈,洗脚!’”让我记忆犹新的,不仅仅是那个小男孩的乖巧,还有他那份发自内心的感谢和至深的爱。他给了我们一个典范,一个让年幼的孩子尚有这样的感恩之心,我们又该怎样做呢?

大家应该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大学毕业,到一个公司应聘。他走进大厅,看见地上有一张纸屑,来应聘的人很多,却都只顾着自己的事,没有一个人捡起那张纸屑。于是,他走过去捡起纸屑,扔进垃圾桶里。就是这样一个举动,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并没有很高的.学历,却在这次应聘中脱颖而出,正是因为那一个小小的举动。”这样微不足道的事,但它足已显示出一个人的品行。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让我们肩负起这个责任“传承文明,弘扬文化。”

【例文二】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中国文化根本精神读后感 篇6

“绝对”忠诚是忠诚的最高境界。真正意义上的忠诚,只有真忠诚,没有假忠诚;只有实忠诚,没有虚忠诚;只有全忠诚,没有半忠诚。忠诚的要害在“绝对”,那么“绝对”的要害是什么?“绝对”的要害是信仰。“天下至德,莫大乎忠”。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个人操守,强调君子“忠贞不贰”。历朝历代,无论什么原因,做“贰臣”都倍受鄙视。共产党员不是封建臣民,共产党员对党绝对忠诚,不是封建愚忠,不是无知盲从,而是由坚定信仰决定的崇高政治品德,这是忠诚的最高境界。共产党员自愿选择了党的信仰,牢固树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必然会对党和人民事业无限忠诚,铁骨铮铮,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利益牺牲一切。19,毛泽东同志在新党员的入党誓词中,第一次加入“永不叛党”,后载入党章保留至今,深刻阐明了忠诚的底线。“不怕牺牲”和“永不叛党”是检验对党是否绝对忠诚的试金石。夏明翰、瞿秋白、李白等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在革命事业经历挫折时依然坚定理想信念,在生与死抉择中用生命诠释了对党的绝对忠诚,充分展现出共产党人强大的信仰力量和真理力量,闪耀着绝对忠诚的耀眼光芒。信仰的力量是永恒的。信仰的要求是一贯的,也是时代的、具体的。我们党之所以要求党员对党绝对忠诚,是因为我们党具有高度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们坚信,我们党的理论和纲领具有真理性和科学性,坚信党、国家和人民事业具有内在统一性和胜利必然性,坚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得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坚信维护党纪国法具有正义性。

“绝对”忠诚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强调:“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是靠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奉献而不断铸就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我们党攻坚克难、夺取伟大胜利的政治保证。党的大以来,我们党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四大考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尖锐的,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也是复杂的,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冲锋陷阵、暴风骤雨的革命战争环境虽已远去,但在新时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领域的广泛性、触及利益格局调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问题的尖锐性、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艰巨性、进行伟大斗争形势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场没有硝烟的伟大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时刻考验着共产党员的信仰和忠诚。共产党员只有对党绝对忠诚,才能够真正将始终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重大政治原则来坚守,体现在一言一行;才能真正将全面从严治党、自觉履行党规党纪,贯穿于一点一滴,才能真正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奉献于一生一世,把初心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续写对党绝对忠诚的崭新篇章。

在新征程上践行“绝对”忠诚。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共产党员践行对党绝对忠诚,关键要坚持真忠诚、反对假忠诚,坚持实忠诚、反对虚忠诚,坚持全忠诚、反对半忠诚,自觉做新时代经得起实践和历史考验的忠诚战士。

坚定维护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真忠诚、实忠诚、全忠诚的首要体现。共产党员践行对党绝对忠诚要一辈子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做到思想上统一、情感上同心、行动上同步,坚定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严守党规党纪是真忠诚、实忠诚、全忠诚的直接体现。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紧要关头,共产党员践行对党绝对忠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苦乐、得失、进退的关系,立党为公,秉公守纪,秉公执纪,恪尽职守。决不能因个人得失犯牢骚病、作选择题、打小算盘、甚至铤而走险、违法乱纪,真正做到在任何情况下严守党规党纪,永葆共产党人忠诚可靠的政治本色。

中国茶文化精神 篇7

1 中国茶文化的概述

1.1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纵观中国辉煌丰富的茶文化史, 在不同时期可以寻到不同特色的茶文化痕迹。中国茶文化形成于唐朝, 陆羽在《茶经》中记载:“茶者, 南方之嘉木也。”后又说“茶为之饮, 发乎于神农, 闻于周鲁公, 盛于国朝。”到唐朝中期时, 更是形成了人人饮茶的风气, 文人骚客们也纷纷种茶树、吟茶诗、作茶画、著茶书, 并以茶会友, 举办茶宴, 将茶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同时陆羽的《茶经》中对茶叶的种植、采摘, 茶具的选择, 茶叶的烹煮手法及用水的讲究、品茗茶叶的方法都有详细的记载, 进而使茶叶由单纯的饮品上升到美学的境界。宋朝时茶文化发展到兴盛时期, 茶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不仅制茶工艺有了新的发展, 茶肆茶坊林立, 以茶待客的茶俗也被广为流传, 更是产生了不同于唐朝煎茶法的点茶法。点茶法注重汤色、汤花, 要求烹茶的色、香、味俱佳, 由此斗茶之风盛行。到元代时期, 中国的饮茶方式逐步走向成熟, 由原来唐宋时期加入葱、姜、盐等佐料与茶混煮向以纯粹的清饮过渡。明代时期, 茶文化更加走向简约化, 散茶工艺得到发展, 茶叶的品种也逐步增多, 除了传统的绿茶外, 红茶、黑茶、乌龙茶、花茶也相继出现和发展。这种简约化的清饮方式也奠定了现代茶文化的基础。

1.2 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以儒佛道为主体的宗教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 它引导着中国古代的思想政治走向,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也离不开儒佛道三教的影响。儒家的“中庸”思想是茶文化的核心, 简言之也就是“和”。人们借助茶叶表达的是一种对待人生的态度, 即从茶叶的清新雅致中追求自身心灵的高雅, 通过饮茶来反省自身, 进而正确的对待他人。从茶的清新和气衍生到现实生活中看待事物的中庸和谐, 进而达到深层次的教化功能。道家思想是与茶文化渊源最深的思想, 其“自然观”与茶叶的天然气质正好相符。“道”无所不在, 茶只是道的一部分。道教追求自然无为, 淡泊超逸, 庄子更是最求羽化成碟的仙境, 这与茶叶虚静恬淡的本性相得益彰。佛教各教派对茶文化的影响主要以禅宗为最, 以禅宗为根基的寺庙茶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自古好山出好茶, 而坐落于深山老林中的古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僧侣们在禅宗思想的指导下种茶、饮茶、品茶、推广茶, 使茶文化中渗透着深刻的禅宗思想。可以说, 茶文化是儒佛道三家共同影响下的产物, 同时茶文化又以其独特的包容性将儒佛道三家融汇其中, 将人生追求的道德境界、宗教境界、艺术境界集于一体, 形成一道极为独特的景观。

2 当前中国体育教学的现状

2.1 人文教育缺失, 功利主义盛行

随着现代科学的兴起, 传统的自然主义观点在体育教学中被摒弃, 取而代之的是分解的体育教学。现代科学认为知道部分就能掌握整体, 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人们更乐于将体育动作分解成若干的步骤, 最后再将部分进行整合, 形成完整的体育教学, 也由此形成了工具主义的体育教学观点。[1]这些都是由于体育教学的功利色彩浓厚, 过于追求体育的完成目标, 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本质。体育教学的目标似乎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设置的体育动作, 而不是为了强身健体和磨练意志。尤其是在竞技体育“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指导下, 体育运动过分最求速度、力量, 这表现在教学中就是单一化的体育成绩衡量指标, 使得学生们为了达到所要求的成绩指标, 强迫自己不停的训练, 而丝毫没有享受到体育教学带来的快乐, 也没有发挥出体育教学本身的作用。也正是太过功利化的教学目标, 使得人们对体育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将体育学科逐渐边缘化, 有的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甚至形同虚设, 课时都被其他的文化课所占用。更为重要的是, 无论是老师、校领导, 还是学生, 都认为这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这是非常可怕的。

2.2 全面素质培养, 个性化教育缺失

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在体育教学中也引进各种体育项目, 让学生应接不暇, 不知所措。学生学习了学校设置的所有体育项目课程, 但是无一精通。而且过于单一化的成绩衡量标准, 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体育能力的差别。广而不专使许多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才能没有被充分挖掘, 又使许多人在自己不擅长的项目上浪费时间。

3 中国茶文化与体育教学的融合

3.1 地方特色茶文化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茶文化在形成过程中不仅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而且这些还通过各种形式体现出来, 如茶礼、茶俗、茶歌、茶舞等, 这些也可以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 采茶健身操就是明显的例子。采茶戏是赣南地区劳动人民在采茶过程中模仿着日常生活的行为形成的一种地方戏,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性, 也很好地表达了茶文化的内涵。采茶健身操将采茶戏的音乐节奏与健身操这种有氧运动结合在一起, 体现出力与美的集合。同时采茶健身操在体育教学课堂中的引进, 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 吸引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同样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让茶文化在新时代下得到弘扬, 学生也在采茶健身操的感染下体会到了茶文化的深刻内涵, 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2]

3.2 人道主义价值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周朝时提倡“尽人事而知天命”, 这里首次将中国古人从神权体系下解构出来, 强调人事的重要性。后来春秋战国时期,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 主张仁爱, 推及到人际关系方面, 表现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并且用“礼”来规范人。孟子又提出“民为贵, 君为轻, 社稷次之”, 这就是中国古代人本主义思想的萌芽, 虽然没有完全摒弃君权神授的主义观念, 但也提升了人的存在价值, 形成了中国最原始的人本思想。[3]中国茶文化中也充分融入了中国古代的人本思想, 强调人在种茶、采茶、煮茶、饮茶、品茶中获得身体和心灵的美好感受, 并且用茶俗、茶礼、茶歌、茶舞等丰富人在茶中获得的精神体验。中国现代体育教育也深刻贯彻“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 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体育教学方式由以前的以教为主侧重到以学为主, 在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的同时, 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如在体育教学中开展选课制度, 让学生们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个人能力来选择所修的体育科目, 分类化的体育教学更加激发了学生们学习体育技能的热情。

3.3 道家自然观在体育教育中的突显

儒家思想虽然在中国古代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道家思想更以其博大的胸怀包容着万事万物。道家思想强调“自然”, 其提倡的“自然养生体育”成为体育教学的主导思想。道家主张“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认为自然是万事万物所遵循的基本点。[4]这里的自然不仅指自然界, 而且还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相处的自然观及人与自然之间的自然观。道家的自然观深刻渗透在茶的文化内涵里, 不仅茶叶的种植、采摘讲究自然之美, 茶叶的烹煮也讲究简约自然, 一杯热水加入茶叶之中就能冲出多种不同的味道, 无须加入任何的佐料, 就体现出了茶叶的自然风韵, 有的茶叶烹煮的时候甚至讲究冲泡的茶水必须是源于自然的山泉水。用自然之水冲泡出来的茶叶体现的是自然之味, 人们在品尝茶叶的时候也能透过自然之味产生自然之思, 或宁静淡远, 或志趣高雅。从茶中流露出来的自然观深刻影响了体育教学, 在体育教育中反对以竞技体育作为体育教育的目标, 将体育当成是一种追求功名利禄的踏脚石, 而是要求体育教育能够回归其本身的教育功能, 在增强人的体魄的同时, 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茶的自然本质主张以柔克坚, 因此体育教育的目标不是让学生毫无顾忌的追求体育运动的极限, 而是讲究遵循自然, 提出体育健身不仅要通过外练达到强身健体, 还要通过内养调节身心, 进而达到长寿。这种思想指导下, 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体育养生之道。[5]

4 结语

体育教学是一门艺术, 现代体育课程要想发挥其在增强体能和修养身心方面的作用, 就必须在以茶文化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思想和道家的自然观, 将地方茶文化特色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摘要: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小学教育至大学教育, 体育教学都贯穿始终, 这主要取决于体育在养身和养心方面的作用。纵观古代无论是孔子、老子, 还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也都有关于体育教育的思想萌芽。中国茶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培植下的产物, 对于现代体育教学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地方特色茶文化、人文主义思想及自然观的角度探析中国茶文化精神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体育教学,影响

参考文献

[1]曹莉.儒家人文精神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12.

[2]杨艳莉.采茶健身操的创编及其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应用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 2013.

[3]汤玲玲.中西方体育文化差异对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影响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 2012.

[4]郝亚城.基于伦理学视野的体育教学研究[J].学园, 2014, (26) :16-18.

校园礼品之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篇8

关键词:校园礼品;风格;文化;传统;世界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110-1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华夏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与意义

随着近二十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将创造出新的物质文明,中国的礼品将重新诠释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融入到礼品设计,这将极大地突出民族特色和民族风味,让国内的消费者不仅可以产生亲切感,也符合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礼品设计,还可以通过差异化的文化取向,打开国际市场。

中华名族文化艺术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这些文化经过历史长河与岁月的洗礼,都渗透出浓厚的古韵感,文化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对今天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也有比较大的影响,把我国传统文化符号赋予礼品设计中,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的这种较高层次的需求,而且从整个设计行业来说,也能设计出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式的礼品。因此,不仅要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同时也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产品,将有很多人青睐,也将成为未来设计的发展趋势。

二、礼品对文化的承载

(一) 传统文化在礼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

现代的礼品设计不应该抛弃赋予它鲜活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应该立足于传统文化元素。简单地在传统文化元素上的结构与式样呆板地模仿,抄袭,自己不加以消化地直接将造型等运用到礼品上,这样的设计只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设计。自己进行深层次地取舍,既要学会发掘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的丰富精神内涵文化资源,又要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和缺憾,需要在其基础上逐步挖掘,提炼,变化,创新,结合礼品的功能与特点,将礼品设计与传统文化和谐地融合起来,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风格,在設计中折射出特有的文化元素,从而才能成就一个现代时尚与古代雅韵兼具的产品。

(二)传统文化在礼品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在礼品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已经有很多的成功案例,这样可以为礼品带来了高的附加值,也成为本土企业传播品牌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武器。

德国设计师Nicolas Thomkins的设计Dedon Yin Yang休闲椅,结合中西文化。设计师从中国古典哲学获取了灵感,使用中国太极元素来创作,“石头和流水,流水冲蚀磨损着坚硬的石头,沙丘和风,一有形,一无形,沙丘的形状印证了风的流动。”沙丘的形状设计证实了风的 流动。此款椅子是传统现代的交集,成立了一个单独的,令人满意的时尚作品。此作品被授予最高奖项德国红点“最佳设计奖”( Best of the Best)。

中国的诗词歌赋对礼品设计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开卷有益”这个成语出自宋太宗:“朕性喜读书,颇得其趣,开卷有益,岂徒然也。”意思是说只要能和书本接触,总是有益的。中国古代真正的书籍形式是从竹简开始的。以竹简形式演变成可以折叠的台灯,意喻光像知识一样都是从书本中得来的。台灯不仅可以照明,还便于携带,因此,有设计师,以书卷为形状,加以创新,设计了一款书卷台灯。

(三) 礼品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礼品设计体系日渐成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民族传统文化像一只无形的手时刻影响着礼品设计。

21世纪是“设计的世纪”。经济发展开始由价格竞争、质量竞争转为设计之间的竞争,设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对设计师的要求也就更高,如何处理现代化的设计是对设计师的一个新的挑战。每一个设计师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设计理念、意识形态、传统技术,能更好地反映当代双方设计师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对比国外的礼品设计,无论是德国的严谨还是英国的极简古典,或者是美国的热情奔放,还是日本的精致小巧,这些都秉承自身独特的设计特点,使得他们的礼品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相对来说,在中国礼品设计很少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如果我们没有对自己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研究和理解,那么我们的礼品设计将远离民族性格。在市场充斥着风格多变的外国设计的情况下,中国传统的精髓都会烟消云散。

参考文献:

[1]郁新颜.包装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犀文.礼品包装技法图解[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赵江洪.人机工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侯哲,辽宁沈阳人,讲师,沈阳化工大学工业与艺术设计系产品设计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产品设计教学与科研;

王珍珍,沈阳化工大学;

刘晓雨,沈阳化工大学;

单秀凝,沈阳化工大学;

有关中国文化根本精神读后感 篇9

守正,最核心的内容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文化政策。我们的各级意识形态主管部门都要坚定贯彻落实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自觉认识到自己在意识形态领域中肩负的守正创新的责任,反对任何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只管发文件而不管检查落实的官僚主义,只管热热闹闹做表面文章而不管实效的形式主义,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守正,既要求各级意识形态主管部门的领导要有守正的坚定性,也要求要有政策观念和领导艺术。意识形态领域是知识分子,包括高级知识分子最为集中的领域。知识分子由于职业和工作方式的特点,最看重的是“自我创造”,最倾心的追求是“学术自由”“创作自由”和人格的“独立和尊严”。我们应该理解这种要求的正当性和合理性。但又不能任凭错误思潮在这种正当要求掩盖下沉渣泛起。“左”掩盖下的右,和右掩盖下的“左”,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在意识形态领域并不罕见。这要考验领导者的水平和领导艺术。意识形态部门的工作不是一种单纯的行政工作,而是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既要尊重知识分子,满足知识分子的合理要求,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繁荣发展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又要正确引领,对错误思潮开展严肃的批评教育和斗争。“宽”与“严”、“紧”与“松”,这是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一个多种矛盾结成的“扣”,要使这个“扣”不变成“死结”,必须讲究领导艺术,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缺乏灵活性,则妨碍发挥思想创造性,无助于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发展;放任自流,让各种错误思潮自由传播,就会危及文化安全,从而危及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

要区分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学术观点应该提倡“双百”方针。对在课堂上挑战“四项基本原则”的观点应该进行批评、教育和坚决斗争。现在高校“告密”和“告密者”成为少数人炒作的热词。面对几十、几百人的课堂本无密可言。课堂本不是教员的私人领地,而是面对学生教书育人的公共空间。如果有的学生对教员的讲课内容有不同看法,可以向老师提出,或者以不同的方式向院系或学校反应。教师有教师的权利,学生也有学生的权利。如果说,不管大是大非,学生只有一律照单全收保持沉默,不能有不同的看法,这种要求极不合理。“告密”“告密者”历来为人所不齿,这个称号最容易丑化学生,并最容易激发对所谓纵容学生告密制度的痛恨。我想起了黑格尔的哲学短文《谁在抽象思维》,说贩卖臭鸡蛋的小贩完全不提臭鸡蛋而从头到脚编排顾客的不是。用“告密”“告密者”称呼反映问题的学生,而有些评论者也以谴责学生和学校来凸显自己占领道德制高点。甚至有人危言耸听,说高校教师是“高危职业”“人人自危”,给人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感觉,实在令人生疑。我真诚希望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培养风清气正的教风和学风。老师认真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尊师重教,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既要守正,还要创新。关于文化创新的规律,毛泽东提出了六字箴言:继承、借鉴、创造。“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能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毛泽东讲的是文学艺术,但它对人文社会科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文化创新必须基于继承和传承。在空地上可以建筑大楼,在文化废墟上不可能创新和发展文化。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固本培元,则根深叶茂;浚源疏河,则源远流长。我们只要懂得中国的文化发展史,就会信心百倍。因为我们的祖先确实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而且在历代传承中得到创新发展。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往往会碰到拦路虎说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是封建的,不能继承。关于这个问题,毛泽东有过回答,封建社会的东西并不等于都是封建的东西,其中有不少包含人民性的东西,即使是封建的东西也要分析。我们只要读读屈原的《离骚》中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柳宗元在《送薛存义之任序》中,痛斥官吏,为百姓鸣不平;黄宗羲在《原君》中直指皇帝为“独夫”,矛头直指君主专制。这些思想,其深度至今仍然闪闪发光。

在哲学的创新中,这种误解更多。有些学者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会冲淡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合理性,特别在中国哲学领域最忌讳最厌烦的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分。例如,它们不愿意承认王阳明“心学本体论”中包含某些唯心主义成分。因为它们有个传统看法,如果承认唯心主义成分就是对它的否定。王阳明的“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致良知就是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回复本心。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是“致良知”,是回归本心的途径。冯友兰先生也说,宋明理学中有三派:气学是唯物主义,理学和心学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不能简单等同于错误,按列宁的标准阳明心学属于聪明的唯心主义。它继承中国儒学道德伦理特性,强调“除私去蔽”“回归本心”,反对私欲窒心,失去做人的本分。这对道德培养、道德自律有积极意义。现在的“阳明心学热”,从道德修养角度来说有可取之处,因为当代人的物欲和功利主义太重,轻视道德修养,宣传“阳明心学”有正心诚意补错纠偏之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把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称之为“共产党人的心学”,强调“知行合一”。但与王阳明强调的回归本心,向内用力不同,共产党人的知行合一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与自己行为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是回归本心发现固有的良知,而是要接受理想和信念的教育与培养,并且在实践中经受考验。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学思践悟中不忘初心使命,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保持对党的忠诚心、对人民的感恩心、对事业的进取心、对法纪的敬畏心,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在我看来这是对“阳明心学”的合理吸取和改造,也可以看作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个范例。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不是简单附会和类比。这是一项重要而极具学术性的工作。

要创新,必须反对文化民粹主义。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不主张“东方文化优秀”论,更不会搞“中国中心”论。我们不会重复明清曾经发生过拒绝西方文明的无奈和错误。事实上,改革开放40年,中国介绍西方的文化远远超过西方介绍中国的文化。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也远远超过西方一些人对中国的了解。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中,我们还将通过文化交流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我们派遣的留学生之多也是世界上少有的。我们主张世界文化多样性,提倡文化交流互鉴,反对“文明冲突”论。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就不仅是经济合作共同发展,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交流的最好渠道。我们相信,在文化交流互鉴中批判借鉴世界其他文化的有益成果对于我们的创新是有价值的。

当然,在处理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系上不可能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我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传播,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外来文化优秀性,一个是我们社会的需要和可接受性。社会文化需求与人的营养需要一样,都是吸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因素。当中国儒家文化处于主导地位时,在汉代开始印度佛教传入并在唐代达到高潮。儒学入世情结深,佛教的传入有其社会需要,尤其是对那些功名失意的士大夫和官海浮沉的官僚阶层,比较有吸引力,也最易被他们所接纳。到近代,中国最缺少的是科学技术,西学为用的思想最易接受,但科学与民主的思想与中国封建制度难以契合。在中国解决道路和根本制度问题之前,中国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推翻旧的制度,寻找一条新道路,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比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科学民主,对先进的革命知识分子更具有吸引力的原因。尽管别的什么主义也曾在中国传播,但都是雨打梨花,好景不长。社会需要是文化吸收的过滤器,不经过社会这个过滤器,文化的传播只能是暂时的,更不用说生根发芽。马克思主义之所以生根发芽,并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原因正在于此。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的胜利,才使科学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才使社会主义民主在新的制度下得以生根发芽,并且随着中国道路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得到新的更大发展。

要守正创新必须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守正,因为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背离这个原则,守正无从谈起。同时,以人民为中心又是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中国文化的创新,包括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脱离人民,自拉自唱,终究走不出房门,至多是自己的小圈子里,或者微信群里相互点赞。

文化上无知、无助,这是一些人对人民群众在文化领域中作用的看法。这种看法当然是错误的。无论古今中外,伟大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对文化的个人贡献值得我们尊敬。但是人民生活是一切思想文化的源泉,没有人民的实践和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的智慧,也就不可能有伟大的文化产品。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马克思关于哲学所说的话适用于作为观念形态的思想文化。“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就存在于人民的普通的日常生活或激烈的斗争生活中,存在于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斗争中。只是这个“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并非人人可见、人人能见。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之所以是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正在于他们有善于思维的哲学头脑,有善于捕捉生活之美的审美眼光。他们越是深入人民生活,越是能发现别人看不到体会不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看到人民的伟大才能成就他自身的伟大,人民性可以说是一切思想文学艺术的通灵宝玉,得之者生,失之者死。

在文化领域,人民大众不只是生活的源泉,不只是从根本立场和价值观上决定文化产品的优劣高低,事实上,人民同样是文化创造的参与者。他们虽然不是传世的文化典籍的作者,但在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领域,普通的人民群众往往占有最突出的主导地位。精美的石雕、木塑、泥塑,各种传统的工艺、手艺,给人类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瑰宝。他们是没有留下姓名的木匠、石匠、泥瓦匠、裱匠,绣工、织工手艺人。我们引以为豪的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以及隐藏于天下名山中的许多寺庙建筑、江南园林,其建造者大多是普通的劳动者。我们不仅要牢记那些著名思想家和他们留下的经典,我们同样要记住那些生活在底层对人类文化作出贡献的无名无姓的普通百工技艺人。我们的故宫博物院中,除了名人字画外,还有作为国宝的青铜和各种名窑瓷器,一般没有人知道制作者是谁。在人类文化领域,如果我们排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可能构成人类的文化。而在这一领域中大多是民间的高手名匠,只要读读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梓人传》都能明白这个道理。“高手在民间”,这是在研究文化自信时决不应该忘记的。

文化自信挺起中国人的精神脊梁 篇10

来源:和讯网

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珍视中国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意义、号召全党全国人民牢固树立文化自信是总书记的一贯坚持,他认为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应有之义,因而在今年的七一讲话中将它们联系起来,并称为“四个自信”,由此构成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新的重要内容。

那么,在当前历史条件下,总书记为何要将文化自信提到如此高度?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就是:部分中国人拥有文化自卑心理。无数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否定和背叛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其结局必然是悲剧性的。总书记的讲话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和文化逻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自卑者否认和背叛中国文化,就等于在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和文化基础,从而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和文化必然性——合法性。这是“文化自卑”可能导致的最为严重的后果。

后果的严重性迫使我们必须克服文化自卑心理,努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有利的精神条件。而要克服文化自卑心理,首先要分析其成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事实上,除了前述的外部的、客观的原因外(经济全球化及其伴生的文化全球化),文化自卑者本人也有其内部的、主观的原因——缺乏文化自觉。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有文化自觉,也即要对中国文化拥有基本的认知和认同。没有这种基本的认知和认同,就容易成为外国文化的俘虏,就容易成为文化意义上的“香蕉人”(外面黄里面白)。因此,克服文化自卑心理的第一步是通过诚实的学习。在思想深处建立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建构一个内在的文化免疫体系。

如果说文化自觉是克服文化自卑的前提条件,那么文化自强便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要实现文化自强,就要在文艺创作中,立足中国的历史、文化与现实,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手段、形式、内容、思想等各个方面坚持创新,保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以此创造出丰富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和发展的文化需要,培养出精神雄健的国民,以实实在在的文化产品吸引人、感化人,为广大人民提供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底气。

上一篇:快乐的冬天记录日记200字下一篇:安全生产管理的五个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