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2022-07-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用创意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摘要】作为整个经济转型发展的驱动引擎,创意产业正在不断融入传统产业,推动中国现行经济发展模式向着以创新为增长要素、以消费为驱动的集约型“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有效实现中国经济的深层次转型,我国应当厘清创意产业与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把握创意产业与经济转型发展的互动机制,从而为创意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创意产业 中国经济 互动关系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依赖出口的制造业在驱动经济增长中的表现已然乏力。在外需疲软、产能过剩等现实压力下,我国经济亟待转型。随着2009年7月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文化创意产业的地位得到提升,并且正逐渐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性产业之一。

创意产业与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

经济转型给创意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第一,“后危机时代”给经济转型带来了历史机遇。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实体经济,试图借助新兴产业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高新技术在各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一系列新兴产业也随之诞生,并为各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因此,在危机过后的经济恢复期,一些国家纷纷实施以新兴产业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第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刺激了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创意产业并非刚性需求产业,其发展往往依赖于一国经济、文化水平的提升。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基础的不断夯实,我国的文化消费需求也快速增长,文化创意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第三,数字技术变革重新定义了创意内容的生产与传播路径。不论在技术还是经济层面,创意产业的发展都与数字技术密不可分。数字平台的建立,加快了高新技术与创新产业的进一步融合,这为创意内容的生产提供了源源不竭的动力。同时,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创意内容的传播开辟了全新的路径,使得消费者的消费渠道日益多元。

创意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其一,创新驱动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源泉。从宏观视角来看,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创意产业正在撼动资本与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开发出新需求与新市场,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从微观视角来看,创新产业的发展能够激发一批创意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在行业中引领创新创业之风,推动经济不断快速发展。其二,创意产业加快了经济结构转型。自党的十八大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以来,消费推动、技术进步以及产业协调等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逐渐加强,经济结构转型布局已全面铺开。未来,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优化的重心将集中在创意、信息等产业的整合升级上,因此,发展创意产业将是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有效手段,也是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其三,科技创新引领新一轮经济社会转型。“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与“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已是大势所趋,二者为创新内容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创意产业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新媒体的出现及普遍运用,丰富了创意内容的载体,也使创意内容的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必将会引领经济社会的转型。

创意产业与经济转型发展的互动机制

经济转型发展的增长机制。作为推动知识更新与经济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人们对创意产业价值的衡量将不再局限于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某个数字,而是对丰富经济结构的贡献。创意产业对经济结构的丰富,体现在其对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的渗透。通过行业渗透,创意产业推动了全新商业内容与商业模式的形成。同教育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类似,创意产业的促进作用贯穿于经济转型的整个过程,因此,创意产业可以被视为经济转型发展的增长机制。

经济与社会的协同演化机制。在技术创新的竞争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共同演化的;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也是共同演化的,而二者协同演化的动力则来源于创意产业创造的各种“新生事物”。

經济体系中创新系统的反馈机制。在产业转型与技术革新的过程中,产业主体之间的关系通常要依靠市场竞争来实现平衡,由于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客观法则,一部分技术遭到淘汰,另一部分技术则存活下来并发展成为主流技术,为产业创新提供支持。同时,不同产业间的创新差异较大,一些环境因素影响着创新活动的进行,而创新活动同样会对创新系统进行反馈,进而不断完善。

改善创意产业的管理体制,完善创意产业的政策体系

改善创意产业的管理体制。发展创意产业,可以组建国家级创意产业主管机构,负责创意产业的推进工作。该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寻求政策支持以及对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决策。我们通过创新工作方式与机制,确保创意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得到落实;通过协调各地区创意产业管理组织,对创意产业资源进行统筹优化。其中,成立国家级创意产业协会也是一种较好的途径,这不仅可以实现对目前存在的十多家创意产业协会的协调与监管,同时还能引导资源配置与人才流动。此外,我们还可以成立创意产业研究所和创意产业促进中心。通过建立研究所,加强对那些具有前瞻性的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为对外合作交流做足准备;而创意产业促进中心的构建目的则在于整合社会资源,为中心创意企业提供技术指导。

完善创意产业的政策体系。政府应当为创意产业的发展作出明确的总体规划与政策指导。同时,还应为创意产业的分类划定标准,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创意产业结构。另外,国家还有必要制定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创意产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各项配套政策还不够完善。为促进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可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针对不同的创意产品与服务,实现差别税率。对于创意产品出口,政府可以给予部分退税或是对出口效益较好的企业实施零税奖励。在财政扶持方面,政府可设置专项资金,推动创意产业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夯实创意产业的发展基础。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破解创意产业投融资瓶颈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技术革命在为信息传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盗版侵权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一方面,我国可以制定适用范围较广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从而达到规范创意产品市场的目的。另一方面,我国可着力营造全民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氛围,强化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引导发展创意产业的企业主动维权。

破解创意产业投融资瓶颈。我国政府应当着力构建创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并使之根据市场规则运行,为前景良好的创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政府也可以鼓励风投与私募基金进入创意产业,为创意产业完善风投体系,吸引风投与私募基金,优化创业板交易市场,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同时,还可以为优秀创意企业上市提供绿色通道,以便其获得直接融资。在此过程中,政府应适当减少对创意产业的投资限制,提高市场开放程度,为民间资本与海外资本的进入提供条件,发挥好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作用。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创意产业可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强劲动力。尤其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唯有不断推动创意产业发展壮大,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参考文献】

①许正中:《把握科技机遇的中国对策》,《人民论坛》,2013年第6期。

②崔小俊:《创意产业发展、空间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改革与战略》,2016年第1期。

③刘建华、姜照华:《基于共协理论的创新驱动—投资互动的中国经济转型战略》,《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年第2期。

责编/王妍卓 刘芋艺 美编/于珊

作者:史巍

第2篇:优化产业布局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是整合资源要素、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前提,事关区域竞争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南通正处在推进“两个率先”的关键期,面临结构调整、资源环境约束等压力,迫切需要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带动结构调整,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新格局,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新突破。南通市要充分利用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有利条件,依托园区能级不断提升、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跨江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等良好基础,明确目标,创新思路,找准路径,强化举措,突破关键,全力推动产业布局优化,促进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完善目标思路:初步形成“五沿”产业带格局

围绕“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绿色循环”总体目标和“一城三带多点”的总体城市格局,按照“接轨上海”、“优江拓海”、“交通引导产业”等空间理念,发挥资源要素、载体功能、交通区位、产业特色、开放环境等优势,统筹沿江、沿海生产力布局和城市、土地利用、人居环境等规划,突出促进沿江转型发展,加快沿海开发步伐,进一步推动沿苏北地区开发,努力构筑沿江、沿海、沿上海、沿大通道、沿重要节点的“五沿”产业发展空间框架,把沿海的“筑巢引凤”和沿江的“腾笼换凤”结合起来,把更高水平“引进来”和更大力度“走出去”结合起来,形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分工协作、集约高效的产业发展格局,建成长三角北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地,为争当苏中新一轮发展“领头雁”、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三年左右努力,初步形成“五沿”产业带格局:产业分工更清晰。建立中心城区、沿江地区以高端服务业、都市型工业为主,县(市)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中心镇以特色经济为主,沿海地区以基础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为主,沿大通道区域以先进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为主,合作园区以承接上海、苏南产业转移和服务配套为主的分工体系。产业集中度更高。到2015年,全市新增国家级载体1~2个,形成超4000亿元产业2个(船舶及重装备、建筑),超2000亿元产业3个(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现代纺织服装);每个县(市)区至少有一个600亿元左右的主导产业(到2020年各重点产业都力争达到1000亿)。产业规模更大。2015年,全市GDP超过6000亿元,其中,工业、服务业增加值分别突破3200亿元、2600亿元。产业结构更优。2015年,全市新兴产业产值达到42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45%、43%。

在推进产业带提升和建设过程中,建议以转型发展为方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开放开发为支撑,以陆海统筹为手段,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促进布局集中、资源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具体而言,需要进一步把握好六个原则:集聚发展。原则上每个区域在现有主导产业中选择2~3个作为重点,聚焦政策推动更快发展;每个产业重点布局2~3个区域,充分发挥各类开发园区(集聚区)对产业发展的聚集、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向紧凑型、基地化、链条式布局发展。特色发展。根据各区域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配套条件,充分发展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完善特色产业链条,形成各区域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错位发展。充分考虑区域间的比较优势,突出重点,有序发展,避免产业趋同和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形成各区域之间产业错位发展格局,增强整体产业竞争力。创新发展。结合空间布局优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积极对接国家、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重大科技专项,强化产业选择和培育,推进一批关键性项目,吸引一批领军型人才,培育一批标杆型企业,努力在高端领域形成先发优势。融合发展。在江海联动开发、陆海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做强新兴产业,优化主导产业,做大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间融合发展;淡化县市、乡镇之间的行政区划意识,按照“片区发展”理念,统一规划产业、功能布局,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发展与工业化、城镇化相协调。绿色发展。充分考虑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推动按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做到开发有度、有序、可持续。按照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要求,大力发展节约型、环保型产业,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优化总体格局:实施不同的空间优化

根据“五沿”产业带的不同发展阶段和要求,建议下一步分别实施不同的空间优化路径:

沿江产业带:重点做好整合、转移、提升的文章。通过退出一般产业,集聚优势产业,促进沿江地区转型发展。整合岸线资源,优化港口功能,进一步推动矿石类原材料、液体化工等大宗散货运输向沿海转移,使沿江港口向综合性、公用型港区发展,沿海港口向工业性、中转型港区迈进;加快沿江落后产业淘汰,有选择地向沿海梯度转移一批大进大出的基地型、基础型产业;提升发展船舶海工、电子信息、物流等产业层次,加快布局新材料、光通讯、文化创意、体育休闲等产业。南通市区沿江重点发展船舶海工研发设计、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等产业,以及科技服务、商贸旅游等服务业。如皋沿江重点发展船舶制造、电子装备等产业。海门沿江重点发展家纺、汽车零配件、医药等产业。启东沿江重点发展海洋工程和装备、新医药、现代商务、休闲旅游等产业。

沿海产业带:重点做好选择、培育、壮大的文章。选择临港临海型的石化、能源、重装备等基础产业,培育海洋经济和物流、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壮大船舶、能源等主导产业。通州湾区域大力招引国内外旗舰型企业投资,积极承接主城区重型产业转移,重点发展能源石化、高端装备、海洋经济等产业。海安沿海区域重点发展智能装备、现代纺织、海洋生物医药。如东沿海区域重点发展风电等新能源利用及装备、石化新材料,以及温泉旅游等服务业。海门沿海区域重点发展机械制造、航空装备、科技服务等产业。启东沿海区域重点发展重装备制造、新能源、新医药、新材料,以及港口物流、滨海旅游等产业。

沿上海产业带:重点做好借势、承接、配套的文章。借助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和与上海、苏南的产业配套优势,打造一批高水平的跨江合作园区;主动服务对接上海“四大中心”和上海自贸区建设,突出“学习、接轨、配套、服务”;合理选择、重点承接上海及苏南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和商务、科技、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方面的产业转移,打造示范性产业转移承接区;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高端装备制造,金融、旅游、服务外包、后台处理等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打造上海产业服务配套区。

沿大通道产业带:重点做好布点、促进、成型的文章。依托全市现代交通运输网络加速形成,以及接受上海、苏南辐射和带动长江中上游与内陆腹地能力增强的优势,发挥高速路网、铁路网、内河航道网、机场航空运输网等大通道的传导作用,重点发展大宗物流、专业市场、机电设备等符合交通运输特点、适应沿线资源环境的产业,促进现有园区、市场提档升级。高速公路沿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纺织研发设计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铁路沿线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大宗散货物流等,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高等级航道沿线重点发展新能源材料、磁性材料等装备制造特色产业和散货物流。机场周边重点发展空港物流、航空器材等产业。

沿重要节点产业带:重点做好高端、融合、特色的文章。中心城市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都市型工业,2.5产业、平台经济、交易中心和商贸物流、商务金融、服务外包、旅游会展、文化创意、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休闲观光等都市型现代农业。通州区重点发展智能装备、新材料、航空等产业。崇川区重点发展高新电子、高端装备、商务商贸等产业。港闸区重点发展船舶配套及装备、纺织服装、科技服务等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新医药等产业。苏通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商务等产业。各县(市)城需要注重各类园区与城市的融合发展,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形成两个左右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主力产业。海安重点发展智能装备、新能源、现代物流等产业。如皋重点发展电力装备、软件及服务外包等产业。如东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现代物流等产业。海门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现代家纺、科技服务等产业。启东重点发展新能源设备、电气机械、商贸流通等产业。中心镇(小城市)和特色镇要从各镇的产业基础出发,壮大一批特色产业。省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和19个市级中心镇围绕建设新型小城市的目标,发挥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做大做优支柱产业,培育区域性产业集聚区,打造创新能力和示范作用较强的产业新高地;8个临海重点镇深化“区镇合一”管理体制改革,突出港产城融合发展,建设海洋经济特色强镇;特色镇着力放大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基地,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产业建设新平台和新增长点。在完善“五沿”产业带过程中,还需要发挥南通北向的辐射和服务功能,深入推进“沿苏北”的开发,既积极用好江苏省委、省政府对与苏北地区结合部薄弱地区的相关扶持政策,又积极与苏北地区开展资源互补型、产业梯度型、利益共享型的合作开发,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强化载体带动:提升各类载体的承载和带动功能

把载体建设作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突破口,加快提升各类载体的承载和带动功能。首先,抓好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和创新园区建设。各板块按照“一个经开区、一个高新区”要求,以产城融合、转型发展为导向,以体制创新、功能配套和升级扩容为重点,在形态开发、功能开发、产业错位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发展重点,打造一批示范性开发区、特色“区中园”。其次,强化抓好合作园区建设。按照“生态合作园、现代新城区”的发展定位,高起点规划建设,高质量引进项目,高层次推进合作,有选择地确定重点发展方向,承接产业链大项目,推动合作园区产业向更高层次集聚。最后,突出抓好特色新兴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以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基地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化发展为方向,加快布局、推进一批培育型、成长型基地建设,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新兴产业特色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同时,加快推进特殊功能载体建设,在海关特殊监管区、自由贸易园区(港区)、一类开放口岸等方面求突破,并探索效益放大、功能共享的途径;加快推进功能性平台载体建设,依托重点园区,面向重点产业,以“智慧城市”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着力突破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商品营销及电子商务、通关及物流服务、金融服务、公共服务等平台建设,培育全新经济形态,为新一轮发展提供支撑。

落实保障措施:合理研究产业方向

加强规划引领。科学规划总体空间布局,细化主体功能分区,合理确定全市和相关板块的产业发展方向。搞好产业规划与“十二五”、土地、城市等规划的衔接,确保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约束性、权威性和延续性。根据南通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和产业空间规划,推动各地加快编制或修编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做好深化、细化工作,重点突出产业链研究,找准突破口;在规划指引下,大力招引、扎实推进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并严格项目招商管理,真正使规划落到载体、项目上。同时,严格规划执行,防止随意变更规划,特别是对城市重要地段、交通道口等区域布局,坚持“统筹规划、利益共享”;对江海岸线等宝贵资源使用,坚持“宁缺毋滥”。

加强政策支撑。围绕重点产业,科学整合、集成税收、金融、财政、科技、人才等扶持政策,通过财政贴息、风险投资、租金补贴、专项补助等方式,加大对关键产业链建设、产业联盟培育、重大技术装备研发、骨干企业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打造、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等扶持力度。积极创新政策和开发体制机制,根据产业布局规划导向,着力推进退城进园、退二进三、跨区域延伸配套产业链、合作共建产业园区等工作。

加强要素保障。优化整合各类要素配置,集中力量支持“五沿”产业带发展,特别是对产业带内重点产业链、基地型和龙头型项目、重大技改项目、重点技术与服务平台建设、品牌创建等领域,优先提供要素保障。以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为先导,围绕使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深化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通过积极支持参与上海自贸区和“两带一路”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提升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推动产业发展的实际成效。以培育高端产业人才为核心,大力实施“江海英才计划”、“312”产业人才行动计划,形成人才引领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以整合产业用地为关键,统筹布局产业用地,集约高效利用好土地、江海岸线等资源,增强产业发展的空间保障力。以优化环境为基础,建立多渠道投融资体系,促进资产、资本、资源与产业、技术、市场的高度融合,有效对接,增强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力。

加强行政推动。抓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南通产业发展布局协同推进机制,研究相关政策措施,统筹重大项目区域布局和要素配置;建立健全专家指导机制,强化产业研究和指导,制定、发布全市及各地区、各载体重点发展的产业目录。抓服务创新。围绕支持重点产业和实体经济发展,营造“零障碍、低成本、专业化、全过程、高绩效”的服务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深化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工作,推动工商登记、投资管理等制度改革和区镇一体、扩权强镇等体制创新。抓考核奖惩。在市政府对各板块的重点经济工作综合考核中,强化产业布局特别是特色产业发展、特色基地建设、载体打造成效的考核,并将市级相关部门服务产业发展布局的举措和成效纳入政府系统“创新奖”评比,进一步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突破,勤于落实。

(作者系南通市人民政府市长)

责任编辑:戴群英

作者:张国华

第3篇:发展实体经济与产业转型升级

摘要: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双轮驱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实体经济、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实体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科技创新

真正的经济是社会财富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处理经济风险的坚实基础,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载体。整个工业革命的力量起伏,都伴随着实体经济的繁荣和衰退。2008年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警告世人,返回到实体经济需要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任何时候不能忽视、不能懈怠。我国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入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面临着严峻和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面对经济衰退、上涨的价格困境、国内需求疲软、外部需求出现裂纹等现实问题,公司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扩大以提高为重点的实体经济。实体经济直接推动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虚拟经济派生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体经济。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导致实体经济“走出去”的效果,影响实体经济的

发展。

由于我国人口红利减弱和经济结构的重大变化,依靠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格局已经在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巨大的挑战。制造业的利润,小型和中小型企业差,大量的经济实体,企业的管理环境,停止扩大再生产,产业资本到金融资本,金融业的利润吞噬工业利润,在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促进转型升级,增加实体经济利润,实体经济、虚拟经济、国家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

真正的经济发展不是短暂的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战略,应根据当前经济的稳步增长,注重增加发展的后劲和结构调整,改造和升级经济组合,不走老路,提前做好准备。只有加快转型和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勤劳的企业家,努力营造行业丰富的社会氛围,以促进劳动力的优势,以人才、技术和资本的综合优势,从根本上扭转当前实体经济的衰退,巩固和进一步扩大实体经济。各级政府应当公布服务实体经济的政策措施,为实体经济发展铺平道路。只要我们掌握实体经济坚实的基础,我们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

2 新兴产业和增量调整带动转型和升级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全球技术进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从国际经验看,产业转型和升级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新技术、新发明和新的工业体系的创新,以改变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二是通过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工艺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我国的传统产业涉及工业领域,在短期内很难迅速实现其全面的技术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国家几乎在同一起跑线,通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来改变中国的工业和技术结构,使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需求前景大,具有能耗低、促进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提高经济发展潜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有效应对国际经济的复杂形势,构建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抓住发展的战略举措。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将重点放在技术创新和研发上,在技术上实现产业化,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防止走引进、落后,再引进低端的制造业道路;大型商业的发展要加强成本效益分析,利用一些重要的应用技术建立完整的能源效率和环境影响评估。应注意新兴产业技术的市场风险,制定鼓励的政策,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市场,通过法律、技术标准、安全标准、市场准入和其他措施推广使用新技术。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要被淘汰,它们不仅是发展实体经济的基础和实力的重要支柱,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力源,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土壤。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虽然传统产业正面临着调整,但仍然是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路线比较清晰,有更多的经验可供参考,也符合发展的方向模式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因此,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传统产业也更加努力地工作。引导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应该是在严格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指导下,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推动其兼并重组和产业地位合理化。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促进传统优势产业,应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力、石化、冶金、建材、纺织、印刷、印染等重点行业信息技术升级,利用制度、组织、产品、技术和其他方面的传统业务再造的综合优势,推进传统企业空间扩张和布局调整,并利用企业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促进传统产业的强劲发展。

传统服务业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它不仅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动力。从传统产业来看,新兴产业缺乏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改造和促进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产业形态、产品性能,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增值制造业发展,传统产业向高端的新兴产业进军,可能会促进更好更快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有当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和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向相同,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才有推动作用。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努力实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3 以科技创新为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呈现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变规律,其实质是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新技术水平、高附加价值状态的演变趋势,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资源会经过重新分配逐渐转向技术水平较高、高附加值的产业,使得产业结构更加高级化。科技创新是开辟产业发展空间和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的根本路径和强劲动力,深化产业创新,就是在现有产业发展基础上,以科技创新为根本手段和动力,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的高端化趋势,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从长期趋势看,全球经济竞争还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如果说改革开放前我国制造业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进步、改革开放后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增长巨变,那么,未来发展就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制造业从平面式数量扩张到立体式质量提升的变化。当前我国制造业由于缺乏产业升级所需的核心技术和加工环节,生产环节少、加工链条短,生产性服务业的延伸拓展受到抑制,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呈现低度化趋向,在“微笑曲线”中还处于底端,质量、品种、档次以及技术含量和销售服务还无法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以出口为主的“中国制造”,在很大程度上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高技术产品加工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序都在国外,或者被外商直接掌握。出口加工贸易增值率低,从事出口加工贸易的制造业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只能分享微薄的利润,大部分附加值被处于价值链高端的品牌、设计、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外商占有。因此中国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研究开发,努力从简单加工向技术研发与自主品牌升级转变,提高抗风险能力,在产业升级中保生存并寻找扩张机会。在竞争中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努力占领制造业创新高地。

推动制造业由投资推动向创新驱动的方向转变,要积极致力于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要从培育自主品牌、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做起,掌握制造业核心技术,使品牌的发展、定位和后续的一系列规划都能拥有自主权,以有效提高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快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升级和新技术的产生,促进创新型园区、创新型企业的不断涌现,在经济增长中提高技术创新的贡献率,努力形成传统产业高端化、先进制造信息化、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新格局。要围绕制造业的重大需求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成为区域技术创新投入、技术成果应用和专利申请的主要责任者,成为研究开发人员聚集的载体;支持有技术优势和特色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合作共建中试基地,鼓励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各类园区设立开发机构,构建规范化、制度化的激励约束机制。要通过政策调控和政策管理,创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社会环境与社会氛围,从国家层面上重视质量、标准、专利、环保等制度建设,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强管理。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起政府、企业、研发人员与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创新的新机制,提高资源的组织动员能力和协同集成能力,构筑创新成果产出、应用、评价的科学体系。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制造业升级换代的庞大后备军,必须给予这支庞大的企业群以更多的关心扶持,引导它们提升价值链,完善产业链;专注特色,打造精品;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销售服务;从价值链低端走向中高端,实现规模至上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的集约式发展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 逄锦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结构调整[N].光明日报,2010-02-14.

[2] 陈柳钦.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之策[J].甘肃理论学刊,2009,(2).

[3] 李晓华,吕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与政策导向研究

[J].宏观经济研究,2010,(9).

作者:黄荔梅

第4篇:关于**县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转折性的重大变化,*县经济发展也遇到了新的挑战,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突显。转型升级是经济规律使然,也是*县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的内在要求和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我们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就推进我县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升级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

一、 现状及问题

县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冲刺“陕西十强县”的奋斗目标,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80.17亿元,增长21.3%;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4.8∶40.2∶35提升为12.2∶70.6∶17.2;财政总收入15.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09亿元,剔除两权价款收入,同口径比较,分别增长48.2%和40.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6.6亿元,增长31.7%;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3亿元,增长20.2%;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5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121元,分别增长18.2%和24.8%。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位次继续前移,县域综合实力大幅跃升,顺利跨入“陕西十强县”行列。

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这五年,我们坚持“工业强县”战略不动摇,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成为“强县富民”的擎天之柱。工业经济总量成倍增长。到2010年底,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100.4亿元,同比增长38.3%,是2005年11.8亿元的8.5倍,其中规模工业产值完成98.1亿元,同比增长47.9%,是2005年10.2亿元的9.6倍,较“十五”末翻了三番。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5年31.7%提高到66.7%,提高了35个百分点,名列全市第一,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3.4%,名列全市第五,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67%,拉动GDP增长13.2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30亿元,是“十五”末1.72亿元的17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8户发展到18户,其中工业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由2005年的7户增加到15户,过亿元企业由2005年的2户增加到6户。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加大。总投资13.3亿元的下沟煤矿300万吨、水帘洞煤矿90万吨、火石咀煤矿300万吨、陈家坪煤矿15万吨、拜家河煤矿15万吨、虎神沟煤矿9万吨和电力公司6000千瓦机组综合利用技改项目全面完成,全县煤炭生产能力大幅提高。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全县工业重点项目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相继完成了大佛寺煤矿建设项目、官牌煤矿工业广场、蒋家河煤矿、下沟煤矿300万吨洗煤厂、330千伏变电站、通达果汁厂、煤矿机械厂、120万吨粉煤灰综合利用、2×20万煤矸石电厂(一期)、大佛寺瓦斯发电厂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180万吨煤制甲醇(含配套文家坡煤矿)项目、小庄煤矿、雅店煤矿、下沟煤矿瓦斯发电厂等一批重大项目。大企业引领作用明显。规模工业发展到18户,其中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15户,过亿元企业5户,过10亿元企业4户,2010年,*县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火石咀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陕西*长大佛寺矿业有限公司、*县水帘洞煤炭有限责任公司4户企业产值分别达到33.1亿元、28.8亿元、18.8亿元、10.9亿元,大企业已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优势产业初步形成。煤炭工业已成为支柱产业,全县共有煤炭企业8户,2010年全县生产原煤2002万吨,产值达到94.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4.1%。电力、果汁、建材已成为优势产业,2010年,全县电力企业发电量达到1.53亿度(煤矸石发电厂未被市上纳入统计范围),生产浓缩果汁7163吨,生产缸瓦1345万块(页),水泥15.3万吨,混凝土64800立方米。工业企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大型煤炭、电力企业利用国家新技术、新装备,部分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非公企业的小发明、小创造引领了行业的发展。下沟煤矿的30度大顷角皮带运输、大佛寺煤矿的通风瓦斯氧化和装置等先进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循环经济初现雏形。2007年着手规划建设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走出了一条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子,逐步形成园区小循环、区域再循环、全县大循环的格局,并为全县《循环经济试点规划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工业园区建设有序推进。*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和煤炭工业园区已基本建成,其中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已完成投资30.7亿元,其中,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0.9亿元。2010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31.5亿元,实现税金4.65亿元。新民煤化工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北京炎黄联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和陶瓷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积极招商引资。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新能源开发起步良好。相继完成了《*县陶瓷原料资源调查及工艺试验报告》、《*县陶瓷原料工业化试验报告》、《*县煤矸石实验室研究报告》、《*县陶瓷工业园区规划报告》、《*县陶瓷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分别通过专家组评审。 农业产业稳步发展。这五年,我们坚持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认真落实强农惠农的一揽子措施,全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0 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7亿元,首次突破15亿元大关。粮食生产更加稳固。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43.37万亩,总产13.97万吨,较上年增长15.6%,粮食生产连续七年实现了丰收增产。果业生产迅猛发展。全县果园面积52万亩,其中水果35万亩,干杂果17万亩(苹果32万亩,梨2.5万亩,柿子13万亩,枣1.9万亩,核桃2.1万亩)。2010年实现果品总产41.5万吨,产值9.5亿元。畜牧生产稳步推进。累计发展养殖专业村25个,建成养殖小区16个,韩家、车家庄牛羊设施养殖、底店、水口土鸡生态养殖、北极塬生猪生产、新民、龙高塬肉兔生产、太峪、香庙肉牛饲养五大养殖板块初步形成,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2010年,全县畜禽饲养总量190万头(只),存栏66.4万头(只),出栏123.6万头(只)。肉类总产6468吨,禽蛋产量4100吨,奶类产量6300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4亿元,较上年增长10.2%。设施农业亮点纷呈。全县累计建成现代化育苗点2个,设施大棚4530亩,配套建成灌溉机井14口,沼气池1500口,示范推广洋香瓜,樱桃蕃茄,“福运来”、“黑美人”西瓜,鸡腿菇、双胞菇等20多个新优品种,培育形成了西红柿、黄瓜、西葫芦、香菇、礼品西瓜、*州枣等6个骨干品牌,申报注册了 “花果山”牌大棚礼品西瓜、“公刘”牌大棚蘑菇、“*州”牌大棚韭菜等3个商标。2010年,全县果蔬总产5300吨,收入6000万元,棚均收入1.8万元,最高的达3.2万元,与种植大田作物相比,效益提高了20多倍。一村一品不断壮大。全县建成义门镇高渠村大棚西瓜、永乐镇湫沟村粮食贩运、车家庄乡枣林村金银花种植等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6个,县级一村一品推进村51个。园区农业起步良好。*县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园区规划已通过评审。启动了*县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建设项目,园区设计规划已经完成,其他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县龙高镇循环农业示范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大棚300亩。合作组织持续壮大。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7个,注册资本1200万元,会员人数1.02万人。龙头企业实力增强。2010年,全县累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37家,年可加工销售农产品20万吨,实现产值2.5亿元。

第三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这五年,我们坚持以旅游活三产,大力实施景区开发建设工程,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功举办了首届“大佛旅游节”和两届“柿子节”,组建了豳风旅行社,开辟了五条旅游线路,实施了侍郎湖、公刘教稼苑两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程家川古民居恢复重建、大佛寺石窟外围环境保护、鬼蛇山大峡谷漂流、林家堡民俗村建设等旅游开发工程,全县旅游业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12万人(次),实现旅游业综合收入3800万元,分别是“十五”末的4倍和4.8倍。以旅游业为引领,大力发展商贸、餐饮、运输、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大力推进了商贸服务业民生工程,突出抓好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新网工程等商贸服务业民生工程;推进现代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并始终把发展流通服务业和促进消费放在突出位置,积极引导建立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生产和流通体系。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商业网点约8870个,全县商贸流通增加值已由的6.89亿元提高到13.63亿元,增长49.45%,占三产比重从相对弱势的状态提高到2010年的17.23%。商贸服务业城区个体业户数由06年末的3127户增加到10年末的4232户;就业人数由06年末的11205人增加到10年末的25610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7家,从业人员380人,销售总额13.33亿元。全县拥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14个,商品成交总额达到6.89亿元2010年,全县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13.81亿元,较“十五”末翻了一番,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总体上看,县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年全县国民经济运行较好,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有待优化,发展方式仍然粗放。2010年全县三大产业比例为12.2∶70.6∶17.2,第三产业的比例偏低,经济发展过于倚重第二产业,表明我县产业结构尚处于由工业化的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产业结构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同时,“高投入”仍是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依赖,靠拼土地、拼劳力、拼投资的发展方式,土地、水电等资源要素的制约越来越明显,这些都说明我县经济发展方式还只停留在传统粗放的模式上。

二是工业结构层次较低,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我县工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外延投入扩张,工业企业生产管理以粗放型为主,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企业技改投入资金严重不足,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严重滞后;工业产品结构存在较为严重的初级化问题,工业产品以中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为主,缺乏带动产业升级的名优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工业产业结构体系薄弱,支柱产业单一,新的优势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工业生产缺乏新的增长点。工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依然落后,全县规模上企业只有18家,缺乏一定数量的上规模、上档次的大中型行业骨干龙头企业作支撑。同时,企业生产孤立,关联度不高,难以形成产业链,无法带动相关产业。

三是农业经济仍显薄弱,效益农业水平不高。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仍不足,抗灾能力不强。由于城镇建设和工业开发等原因,农村耕地面积大量减少,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进一步强化。农业结构调整起点不高,幅度不大,传统品种多,精品、名品少;农产品加工业多为原始或粗加工产品,精深加工的产品少。农业内部五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不尽合理,特别是林业产值和效益严重偏低,与我县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严重不相称。传统农民的意识和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步伐,整体水平发展不高,农民收入增幅不大。

四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内部结构不合理。我县第三产业由于缺乏强有力的支撑,发展很不稳定,与迅速发展的第二产业相比明显滞后。2010年我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7.2%,增加值增长16.9%,比GDP增幅低4.4个百分点,而同期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了70.6%,两者对比第三产业低了53.4个百分点。从内部结构来分析,第三产业仍以传统的商业、服务业为主。金融保险、信息科技、中介咨询等新兴第三产业发展不足。旅游业未找准突破口,旅游景点小而分散,欠缺起到龙头带动作用的旅游品牌。房地产业受中心城区土地减少因素制约,可开发的土地有限,发展空间狭窄。仓储运输业发展缓慢,现代流通体系的建立滞后,流通业整体发展水平落后。

五是产业规划不科学,区域发展不协调。我县目前尚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区域产业分工规划,各镇产业结构雷同现象仍较突出。各镇的经济发展模式趋同,在结合各镇实际,大力发展各自的特色经济、培育特色产业、开发特色产品方面力度不足、方向不明确,镇间的经济互补不足,削弱了镇间的经济联系,不能发挥比较优势,镇间的经济发展因而欠缺足够的聚合力。

二、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县”的关键时期。

(一)确立战略方向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壮大五大优势主导产业,培育五大潜力产业;努力构建“一核一带五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建设五大工业园区、五大农业科技园区、十大专业化生产基地和六个物流配送中心、一个综合物流园区,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任务,坚持实现“强二进三”的产业定位,通过优化城市环境承载移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发展高端产业集聚高素质人才,通过集聚高素质人才推动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产业和人才三者良性互动,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主要任务、路径和目标

1、主要任务 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相结合,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把我县建设成为西部经济强县。

2、主要路径

(1)坚持招商引资不动摇。坚持抓招商引资,引进国内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大、优、强、精项目,是实现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最主要路径。我们要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契机,组织专业团队,主攻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注重引强、引优、引大、引精。争取引进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力大的产业经济项目,通过择优扶强,带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加速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形成产业集群。

(2)整合资源实现转型升级。一是扶持优质企业就地转型升级,引导加工贸易企业把产业链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营销、服务等内容延伸。二是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引进和设立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创立自有品牌,扩大内销份额。三是鼓励企业应用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四是对部分工业企业实施“退二进三”,加快制造业企业的专业剥离,培育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五是采取多种措施引导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低附加值的企业或其生产环节有序转移,以腾出土地资源或厂房,引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3)抓好节能降耗发展低碳经济。抓好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围绕重点行业和企业,加强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严格限制并强制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加强对重污染行业的环保监管,执行更加严格的环保和排放标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

(4)推进工业园区建设。由过去偏重招商引资、土地征用、企业落地转向突出培育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设施,注重投资强度和产出率,提高产业园区经济和社会效益。

(三)明确具体目标

1、经济总量明显扩大。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2015年全县GDP达到220亿元,人均57500元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2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10亿元,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27.7%;工业增加值达到170亿元,年均增长23%,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8000元、12000元,年均分别增长15.9%和18.6%以上。

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十二五”期间,我县三次产业比重逐步调整为8:72:2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每年有所上升并且增长幅度超过二产,力争使现代服务业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大力发展新兴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占整个第三产业的比重超过50%。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企业产值的比重达40%以上,传统优势产业优化提升取得重大突破。

3、企业规模明显优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技术水平不断向高新阶段发展,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明显增加,培育一批销售收入上50亿元至100亿元的企业。

4、资源配置明显优化。土地供应指标等有限资源首先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和产业集聚区倾斜。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形成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和生态环保型的产业产品结构,资源能源消耗明显降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5、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到2015年,研究发展经费占GDP达到3%,科技支出占财政预算支出达到1.5%,企业研究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一般企业、大中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达到2%、3%、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额达到50%以上。基本建立覆盖县乡村企四级的全民性科技活动网络体系,覆盖率达到90%以上,开展活动率、受训群众分别达到100%、50%以上。

(四)把握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调整和稳定相结合。按照“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方针,既立足当前,落实“治标”之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着眼长远,实施“治本”之策,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意好利用原有产业的优势,实现转型升级。

二是坚持退出与引进相结合。加大存量调整力度,坚持每年淘汰一批属于落后产能的企业,加快提升传统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传统产业高新化;充分发挥传统产业在发展高新产业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 三是坚持内源与外源相结合。通过“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扶持现有重点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同时,鼓励有条件企业走出国门,发展产业加工基地和服务外包,不断调整外贸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在外贸出口产品中的比重。

四是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产业政策导向,发挥政府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统筹协调作用,增强经济发展内在活力。

三、对策及建议

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化过程就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党的十七大报告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形成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应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优化发展方式,加快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工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龙头。因此,加快构建我县现代产业体系,必须突出抓好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要按照要按照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综合发展、走低碳循环道路的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战略性升级。一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国有停产企业企改步伐,盘活停产企业闲置的土地、设备等资产,形成新的生产力;加快发展非公经济,催生培育一批中小企业群体,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形成多元结构并存的工业经济体系。按照国家对资源开发重点的战略调整,有序推进资源行业“大整合”,不断提高行业的竞争力,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同时,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率,走 “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的路子。二是重点做大做强煤电、煤化工、建筑材料、特色农业深加工产业、商贸物流五大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培育陶瓷、新能源、机械制造、文化旅游产品、环保五大潜力产业,构建以能源化工为主、非能源产业和服务业占有重要地位的现代综合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三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工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集群化”的发展思路,以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基础,合理优化园区布局,规划一些品位较高、功能较全、后发效应较长、发展空间较大的特色园区,促进区域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继续抓好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新民塬煤化工工业园区、城西煤炭工业园区、南玉子食品工业园区和炭店陶瓷工业园区等五大工业园区建设。到2015年,五大工业园区累计开发面积达到2000公顷,入园企业达到60家以上,总产值达到400亿元,税金16.8亿元,安排劳动力就业4万人以上。四是打造“五个板块”,即:煤炭生产板块、煤化工板块、煤层气开发利用板块、煤矸石发电板块、煤建材板块。五是延伸“七大链条”。以原煤生产变精煤加工和煤炭深加工,形成煤炭工业产业链。以煤炭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铝冶炼,配套建设煤炭机械制造、加工、锻造等,形成煤、电、铝及铝制品和机械加工产业链。以洁净煤深加工、油母页岩开发为基础,形成煤气化、液化、精细化工、成品油加工工业产业链。加大报废矿区残煤开发利用,对井下残煤进行气化、液化深加工,提高资源利用率,形成能源再生利用工业产业链。开发陶瓷粘土、综合利用粉煤灰、煤矸石生产陶瓷制品、电磁材料、水泥和墙地砖等建筑材料,形成建材工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养殖业、饲料加工业,促进肉、蛋、奶全面发展,壮大印刷包装业,形成畜牧养殖,肉食品深加工、贮藏、精包装、出口、外销的食品工业产业链。巩固浓缩果汁,发展果脯、果醋、果品饮料等果品深加工,形成系列果品深加工产业链。

(二)推进商旅并举,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今后,我县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要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摆到一个更为重要的位置。

一是重点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要着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着力发展科技研发服务。以地方支柱产业龙头企业为依托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以自主创新为内在动力,培育扶持高端服务产业。积极发展金融服务业。要重点加强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各类金融机构,鼓励发展各类股权投资企业,积极拓展各类金融业务,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推荐政银企贷款贴息和企业贷款贴息专项资金项目。继续为企业融通资金提供有效服务。加快中介与专业服务业的发展。大力鼓励、规范发展会计和审计咨询、资产评估、工程咨询、科技咨询、管理咨询、法律咨询、市场调查等行业,促进与代理(专利)、代办、经纪、拍卖等商品市场中介服务协同发展;大力支持发展环境保护、技术推广和科技交流服务以及其它技术服务。提升职业就业培训服务业。按照“需求定向,企业主导,行业参与,条块结合,政府帮助,政策支持”的方针,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对于支柱性产业要在企业参与之下建立服务平台,打各产业产业培训基地。按照“物流快捷化、管理智能化”的发展要求,依托过境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围绕煤炭、化工、烟草、果品及配套产业,规划布局建设 “六个”物流配送中心、“一个”综合物流园区。即生产资料配送、农产品加工配送、日用品、建材、汽车及配件、废旧物资回收六个物流配送中心和一个集农业物流、工业物流、商贸物流为一体的综合物流核心园区。

二是突出发展旅游经济。应以建设“旅游名县”为目标,树立“大旅游”观念,开发一批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着力打造*县文化旅游品牌,把*县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渡假于一体,“吃、住、行、游、购、娱”六大功能配套的旅游城市。科学规划境内旅游线路,使旅游景点连成线、扭成串、形成链。围绕把*县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区“一轴一环三走廊”和“西安一小时经济圈”的奋斗目标,坚持“资源开发、内涵挖掘、文化策划、品牌打造、设施配套、宣传促销、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开发旅游资源,打造以大佛寺为龙头,以花果山、开元寺塔、为一线的川道盛唐旅游线路;以程家川、龟蛇山、公刘教稼苑为一线的古豳文化旅游线路;以紫薇生态公园、侍郎湖为一线的生态旅游线路;以开元广场、豳风苑、县城新区、泾河防洪大堤为一线的城市夜景旅游线路。积极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挖掘*县旅游文化,开发研制具有地方特色、能吸引游客的旅游小商品、工艺品、纪念品,切实加强旅游商品销售工作,全县有条件的企业,也可根据企业特色,积极开发旅游商品,在旅游品发展上做文章;挖掘饮食文化,推出*县风味小吃宴,建设“旅游文化一条街”、“饮食一条街”,形成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宣传我县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通过增加旅游购物收入,延长旅游产业链条,提高我县旅游业的综合效应,增强旅游吸引力。

(三)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丰则基础强”,效益农业是现代产业本系的重要支撑。因此,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要坚持以效益为中心,大力抓好农业生产,努力实现农业大增效,农民大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应按照 “调优、调特、调名、调强”的思路和“依托市场,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模发展”的原则,结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实施,着力建立“三区一带一中心”的农业产业格局,全力打造5个科技园区,强势推进十大基地建设。 “三区一带一中心”:即北塬农业综合区和南塬粮畜综合生产区、山坡柿草综合生产区。北塬农业综合区包括北极和新民两大塬区,重点发展粮食、优质苹果、烟叶、中药材、农产品加工;南塬粮畜生产区包括南部塬区和龙高、香庙塬区,重点发展粮油、养殖、优质苹果、优质小杂粮、食用菌;山坡柿草综合产业区,主要包括泾河、水帘河、太峪河、四郎河、红岩河流域的山坡村庄,重点发展柿子、核桃、大枣、鲜杂果、牧草。“一带”即川道设施农业生产带。包括泾河、红岩河和太峪河川道,重点发展大棚礼品西瓜、蔬菜、晋枣和酥梨、柿子。 “一中心”即以县城城区、城区周边村、产业园区和各乡镇为中心,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庄园经济、农家乐和设施农业。

“五个科技园区”。一是设施农业园区。以泾河川道沿线为重点,积极发展高效设施生态农业,实现泾河川道设施大棚全覆盖。二是大棚蘑菇生产园区。以龙高塬区大棚蘑菇生产为重点,示范推广大棚蘑菇标准化生产技术,不断提高蘑菇生产的经济效益。三是优质烤烟生产园区。以永乐塬区优质烤烟生产为重点,推进现代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小麦良种生产繁育生产园区。以底店、水口塬区小麦良种生产繁育生产为重点,配套推广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新技术。五是川道农业综合开发园区。以小章镇哈家店、炭店乡林家堡、虎家湾七星台、太峪河川道农业综合开发为重点,大力发展庄园经济、观光农业。同时,狠抓园区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示范效果,真正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推动全县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源。

“十大基地建设”。一是建设38万亩优质水果(其中苹果32万亩,梨6万亩)生产基地,优果率达到85%,早、中熟品种发展到25%,加工型品种达到15%;二是建设20万亩干杂果生产基地。其中:柿子发展到13万亩,大枣发展到2.5万亩,核桃发展到4.5万亩;三是建设10万亩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即以韩家乡、底店乡为重点的5万亩优质小杂粮基地和以香庙乡、南塬乡镇为重点的5万亩“双低”(低硫甙、低芥酸)油菜基地;四是以泾河川道沿线为重点,建设1万亩设施瓜果蔬菜生产基地;五是以新民镇、龙高镇为重点,建设100万只家兔生产基地;六是以韩家乡为重点,建设10万只肉羊生产基地;七是建设城关、龙高、炭店、底店4个乡镇农家乐示范基地;八是建设永乐、香庙、龙高3个劳动力培训转移示范基地;九是以车家庄乡为重点,建设1万亩金银花种植基地;十是以永乐、城关为重点,建设1万亩绿化苗木繁育和花卉生产基地。

第5篇:加快**经济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处于后金融危机的调整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节能环保、创新和谐的新阶段。作为全市改革开放的先行区,**经济开发区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实现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开发区求生存、求发展、求突破的唯一出路。

一、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的现状

**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是全国最早的专业性精细化工园。建区以来,开发区抢抓沿江开发机遇,积极应对宏观调控,以打造专业性精细化工园区为目标,围绕建立以化工产业为主体的区域工业经济板块定位,不断加大重大项目招引和产业链的培植,来自新加坡、荷兰、法国、德国、美国、台湾、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及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相继入驻。随着主导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园区特色日益彰显,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开发区在全市经济总量中所占的份额也不断攀升。2011年,开发区工业生产总值、国税开票销售、税收3项指标同比分别增长28.5%、34.9%、33%,分别占全市的1/2、1/2、1/3;2012年上半年,国税开票销售占全市比重的54.3%,高于全市平均增幅10.3个百分点。

1、化工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目前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总面积已达68.32平方公里,其中经批准的化工园区面积为16.9平方公里,占全区发展规划总面积的24.7%。依托产业基础和资源特色,化工园区“因集成市”,化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已达47家,其中,超30亿元的1家,超20亿元的3家,超5亿元的12家。2011年,化工园区实现工业国税开票销售收入253.2亿元,工业总产值528.23亿元,协议利用外资3.9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531万美元,分别占全区的83%、83%、91%、88%。

2、化工产业链关联集约发展。经济开发区以发展精细化工为重点,起步早、发展快,按照土地集约化经营、产业链条式延伸、企业集群式组合、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思路,通过引进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逐步形成“规模企业集聚、优势产品集中、主导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实现了产品与产品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功能互补,已形成氯碱、染料颜料、医药农药、油脂加工、高端精细化学品等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其中,氯碱产业在全国化工园区中最具特色,上下游配套齐全,产业链较为完整,其下游产品已延伸至医药、农药、化学助剂、工程塑胶等多个领域,目前集聚了新加坡新浦化学、法国爱森絮凝剂、荷兰阿克苏·诺贝尔、美国斯比凯可、台湾联成化学和联成塑胶等20多家企业。

3、化工产业基础配套较为完备。经济开发区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持续改进提升”的原则,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一是累计投入近8亿元,用于环保、安全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环保基础设施方面,投资近5亿元实施了污水处理厂一期和二期项目及污水管网工程,日处理能力达到7万吨,化工园区内所有污水须经企业预处理和污水处理厂再处理,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排入长江,真正实现了一个排放口对外的要求;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福昌固废处理中心,对区内危险固废实行集中处置,处理能力达2万吨/年;投入5000多万元实施了公共下水管网改造、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池建设和规范企业雨水、冷却水排放口等三大工程;投入1亿多元,建成总长6KM的公共管架,各类公共管网和原辅材料、产品运输管道统一上架,集中管理。在公共安全设施方面,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区内消防站;投入500多万元对区内所有主次干道按规范设置了消防栓。目前,区内各项环保、安全等公共基础设施基本齐全,功能发挥正常。二是投入8亿多元,建成新浦和卡万塔2个热电联产供热中心,总装机容量达14.5万千瓦,总供热能力达560吨/小时,现供热量已达420吨/小时,区内所有用热企业均实行集中统一供热。三是投入10亿多元,建成11座长江码头,其中化工码头5座,万吨级以上泊位7座,

港口码头总吞吐量超过1000万吨。供电、上下水、道路、绿化等其他公共设施基本齐全。

二、加快转型升级是开发区实现跨越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

当前,开发区正处于大开发、大建设、大投入的关键时期,既面临着宝贵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从面临的机遇看,转型升级正当其时。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向海外转移先进技术的速度加快,开发区应不失时机地主动承接更高层次的国际和国内产业转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努力推动产业链向两头延伸,价值链向高端攀升,全面提升开发区综合竞争力和整体发展水平。

从面临的挑战看,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近年来,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日趋紧缩:用地指标进一步削减、土地使用更加严格、土地成本不断提高;对新上项目的投资审批和上报统计更加严格,新政策规定必须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才能进行项目报批;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和“区域限批”。所有这些,对已经聚集一定规模和特色优势的开发区来说,都形成了完善功能、转型升级的外部“倒逼”机制。

从自身实际看,转型升级迫在眉睫。目前开发区已到了一个发展的瓶颈期,在经济实力上,开发区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主要经济指标特别是工业生产指标在江苏省级开发区中还处于中游水平。在招引项目上,现有项目还不足以支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引进的投资超10亿元的工业项目和龙头型、旗舰型、基地型大企业依然偏少,非化工重大项目未取得突破。在要素支撑上,用地受限、资金紧张、人才缺乏等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功能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不足以支撑更多项目和企业发展。在自主创新上,企业创新意识普遍不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增长方式粗放。区内研发机构较少,产学研合作进展迟缓。在产业结构上,二产占经济总量的80%,其中化工产业“一枝独秀”,三产服务业占比明显偏低。

三、经济开发区推进“二次创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措施

开发区要深化结构改革,实施“二次创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由资源依赖向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转变,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由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向更加注重提升质量转变,由工业强区向产城融合转变,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区域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把开发区建成区域经济成长的“发动机”、转型升级的“先行军”、城市发展的“先导区”、体制机制创新的“破冰船”、社会和谐的“示范区”,加快挺进江苏省级经济开发区第一方阵步伐,夯实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的基础。

1、坚持规划引领,努力构筑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一是修编完善总体规划,以打造“五园一中心”(化工产业园、化工新材料园、高新产业园、港口物流园、装备制造园和行政商务中心)为重点,邀请国家级城市规划设计单位和国内一流设计专家,按照建设“高科技、外向型、园林式、现代化西部新城”的基本要求,对区镇规划范围、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方向等进行调查论证,科学调整规划布局。二是修编完善开发区行政商务中心控制性规划和各社区服务中心规划、区域环境和消防规划、岸线港口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农民集聚区和重点村庄规划等专项规划,努力实现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城市现代化的配套区。三是抓好用地规划,严格审查项目用地效益、用地定额,合理确定土地用量,把有限的土地重点保障产业集聚度高的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超大型项目。今后进区项目投资规模严格控制在

1亿元人民币以上,投资强度要达到250万美元/亩。另一方面,积极盘活存量土地,加快实施“腾笼换鸟”,对生产开工率不足、经济效益差、纳税能力弱的项目,采取改造、重组、并购等方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对圈大建小、圈而不建的项目闲置土地,依法予以收回,及时处置盘活。对原有零星分散的工业用地,抓紧调整规划功能分区,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向产业集聚区集中,腾出土地空间、环境容量,缓解环境、资源、能源的压力,为更大规模发展创造空间。

2、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打造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做强主导产业。紧紧围绕优势产品,依托重大项目,拉长做粗化工产业链,一是围绕新浦75万吨/年氯碱项目、13万吨/年苯胺项目,阿克苏氯乙酸项目,斯比凯可羟甲基纤维素项目,爱森公司的聚丙烯酰胺项目,发展壮大氯碱产业链;二是依托联成化学60万吨/年聚氯乙烯,新浦化学32万吨/年苯乙烯,阿贝尔化学50万吨/年苯乙烯、聚苯乙烯以及梅兰化工的有机硅、有机氟等项目,着力打造上下游一体的橡塑深加工、化工新材料产业;三是依托沙钢与台湾和桐化学合资的60万吨/年煤焦油深加工和苯加氢项目的实施,积极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努力向高端材料产业发展;四是依托宜兴丹天化学12万吨/年环氧乙烷、新加坡裕廊化工32万吨/年丙烯酸项目和投资20亿元丹桐日化园项目的实施,着力发展表面活性剂及高性能吸水性树脂等产业;五是依托振华油脂、华东油脂、富锋生物柴油、新海油脂、明发油脂等公司,积极发展油脂化工产业链。

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进破产企业盘活重组,千方百计消化一些沉淀资产,使企业走上“起搏再生”之路。积极与一流企业集团开展战略合作,运用国内外先进的装备、技术、管理、品牌提升发展传统产品。大力实施传统产业升级计划,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品,重点是加快推动由订单加工向设计加工、由一般装备制造向特种冶金装备制造、由产品竞争向品牌竞争方向发展,提高产品档次,增加高端产品,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培植上市资源,扶持企业尽快上市,通过加快“走出去”步伐,实现低成本扩张,加快企业发展速度。

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非化工产业。以宁兴机械为龙头,从现有热点配套产品向核电配套产品发展。充分挖掘该公司拥有三类压力容器许可证和设计许可证的优势,着力打造化工机械配套产业。以兆胜集团为龙头,国兴通风、中船重工等企业为重点,做大做强船舶配套产业和塑料制品深度加工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整合高新产业园的现有产业和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提升高新产业园的板块规划定位。积极承接国外和苏南先进产业转移,大力引进龙头型、基地型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主攻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类产业,招引轻工、电子、生物工程等企业入驻,实现电子信息、新能源及重大机电装备龙头项目成功落户,加快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化,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发展第三产业。扎实推进“以港兴区、区港联动”战略,努力打造“**港”品牌。积极推进开发区过船港务公用码头建设,加快建设锦华石油、联成仓储等专业物流区,筹建化工产品交易市场,有步骤地开发社会化物流项目,努力把物流园建成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型化学品综合市场和沿江现代物流基地。主动对接**主城区、黄桥和虹桥两个副中心建设,实现规划及交通对接、功能融合和统筹配套。紧紧抓住沿江开发发展机遇,高端定位,错位发展,积极打造集行政办公、金融服务、文化娱乐、教育卫生及商业、居住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化商务中心,不断满足区镇未来发展的需要,提升开发区的整体形象。

3、优化招商模式,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探索建立相对独立、激励机制健全的招商管理机制,以招商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继续优化招商工作模式,发挥招商分局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加快招商反应“速度”,加大招商走访“密度”,提高项目促进“力度”。秉承“三资并重”理念,不断拓展招商渠道,以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为招商引资最终目标,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一是突出招优引强。立足沿江特色,继续捕捉基地型优质大项目。变招商引资为择商选资,重点引进“三高三低一外一无”(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外资企业,无污染)项目;引进有驰名商标、名牌产品、品牌企业的项目;瞄准相关产业的国内龙头企业、重点上市公司、国外大中型跨国公司及全国和世界500强企业,主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二是突出“补链”招商。不断挖掘和放大产业优势,聚焦关联企业,加强配套合作,延长产业链条,增强辐射效应,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要着力攻关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高新技术、化工装备等主导产业的上下游产业,特别要围绕现有的新浦化学液氯、联成化学PVC、和桐煤化学等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搞好产业配套,拉长产业链条。三是突出特色招商。充分发挥开发区的平台和载体作用,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成效。在招商对象上,坚持化工产业与非化工产业并举。在招商领域上,把招商主攻区域由境内转向全球,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资本转移。在招商形式上,突出以商引商、以特招商、以优招商,大力推行委托招商、节会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形式,降低招商成本,获取最大效益。确保每年引进高新技术、非化工项目各1个,开工建设1亿美元或7亿人民币以上的重大项目不少于4个,力争3亿美元或20亿人民币以上旗舰型项目开发实现新的突破。

4、突出自主创新,激发内生活力,以新科技推动转型升级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配套融合,实现技术嫁接。支持企业加强以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和产品研发,创造一批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和知名创新品牌。着力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沟通联系,加大科技成果、科技人才引进及科技难题招投标力度,建立起科技信息网络资源共享机制,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以产学研相结合的形式联建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计划,支持留学人员、专家、博士等高科技人才携带科技成果来开发区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开发和生产,创办研发机构或科技成长型企业,鼓励科技中介机构开展技术咨询、技术转让和技术服务。

5、克服要素制约,努力完善产业发展的新机制

开发区最大的优势就是体制机制上的优势,要在新形势下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求提高。一是创新优化管理体制。以完善开发区管委会“小而精”准政府架构为目标,以加强管委会城市管理职能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为重点,深化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管委会的社会管理、人口管理、基础设施管理、生态环境管理职能,切实把工作统一到为项目服务、促项目落户、帮企业发展上来,为区镇“二次创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二是创新优化用人机制。以人才培育、引进、使用为重点,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快研究制定吸引创新型人才的政策和措施,搭建留住人才创新创业的平台,确保每年能引进5-10名创新创业人才落户,进一步打造一支符合开发区产业发展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队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办博士后工作站和科研中心,使之成为吸引人才的磁场、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各类人才创业创新的平台。三是创新融资方式。积极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将社会资金转化为有效资产。进一步整合财政、金融、税收扶持政策,不断强化资金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保障。整合全区各部门工业类、科技类政策性资金,建立统一的工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产业布局调整、产业优化升级、重大技术改造和企业自主创新等。组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政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6、加快生态建设,统筹协调发展,以新路径推动转型升级

把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低碳发展。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引进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小、循环利用资源的项目。引导企业进行生态化改造,运用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建设循环型企业,加强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建立资源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循环经济机制,着力培育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积极推行节能减排。切实抓好各项节能减排项目建设,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着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加快节能型企业建设,鼓励企业通过采用先进节能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先进管理方式,采用高效节能产品、使用清洁能源等方式,降低资源消耗量,深度开发、利用资源。突出抓好重点用能企业监管,依法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企业。推进生态园区建设。扎实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开发区万元GDP能耗降到全市平均水平之下。

第6篇:关于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及产业升级的报告

南海农行银行前身是已有近60年发展历史的南海农村信用社。60年来,南海农商银行秉承服务"三农"和当地中小企业的经营宗旨,深深扎根于南海,成为支持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当前南海区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双提升的关键时期。我行作为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融中坚力量,积极响应南海区政府"加快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战略规划,深刻认识到金融科技产业融合,是实现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同时也是我行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我行将"加快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全行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整合和优化金融资本配置,不断实现产业与金融互相驱动,平衡发展,相得益彰。

截至2013年5月末,南海农商银行资产总额达912.8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771.5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526.82亿元。目前我行人民币存款市场份额已达到23.54%,居全区第二位;贷款市场份额28.48%,居全区第一位,资产总额和主要业务规模指标跃居全国银行业前60强。南海农商银行在积极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方面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一、密切配合地方城市转型,大力支持地方产业升级载体平台建设

地处广佛核心的南海区正处于产业升级、环境再造的高速发展中,而与产业升级和环境再造相伴而生的是城市转型。"土地集约化"的"三旧改造"道路是南海城市转型的方向,"三旧改造"的真正目的在于淘汰旧产业引入新产业,为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环境再造提供空间。根据南海区"中枢两翼,核心带动"的发展战略,以三大国家级平台统领南海未来的发展思路,随着南海国家旅游产业集聚(试验)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南海将在东、中、西三大片区分别形成国家级发展平台统领发展的格局。近年来,南海农商银行加大对科技园区建设支持力度,创新产业载体合作模式,专注引导集制造、物流于一体的产业发展。

南海农商银行的信贷投放策略与南海区政府规划保持高度一致性,在积极响应地方产业规划的基础上,一改以往土地招商融资合作模式,不断加大对现代科技产业园区及配套项目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打造产业承接载体,创新园区合作模式,为园区建设提供投资引导。同时,不断推进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力求满足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如我行对佛山市承业投资开发管理有限公司总体授信3.3亿元用于广东金融高新区项目建设,其中包括建设承业大厦(呼叫中心)、承展大厦(银监培训中心)和承创大厦(汇丰环球客服)三大项目,大力扶持广东金融高新区建设,使之成为辐射亚太地区,功能完备的现代化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又如,我行支持建设的广佛商贸城项目。该项目是大沥镇政府为大力发展镇有色金属产业而开发建设的产业集群项目。该项目先后得到佛山市政府、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的高度关注和支持。现已成为市、区、镇"三旧"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广东省国土厅厅长陈耀光于2011年6月28日实地考察该项目时,明确表示使之成为广东省三旧改造典型,并将经验推广到全省各地。南海农商银行对该项目授信4.2亿元积极支持其开发建设。再如,我行对佛山市源海发展有限公司授信3亿元,用于建设都市型产业项目--智慧新城启动区2区项目。该项目汇集包括智慧技术、智慧型人才、智慧型企业和重点项目、资本等各种要素,重点发展新IT、物联网、新物流业、三网融合、LED新材料、智慧型服务业、金融等一系列新兴产业。该项目的建成将对城市升级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截至2011年末我行科技园区建设贷款余额5,814万元, 截至2012年末科技园区建设贷款余额15,434万元,比上年增长165%。截至2013年末我行科技园区建设贷款余额66,780万元,比上年增长332%。

二、积极研发和创新金融产品,多样性满足民营经济升级改造需求。

由于金融科技产业融合是民营经济传统产业的转型之路。南海农商银行顺应金融市场竞争格局和民营企业金融服务需求变化,积极推进"量体裁衣"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多样性满足民营经济升级改造需求。目前我行已研发能够满足民营经济技术升级改造需求的多样性信贷产品,主动配合和满足地方经济转型升级金融需求。

(一)创新金融产品,推动产业升级

1、民营中小企业信贷产品

南海农商银行对民营中小企业市场进行细分,区分不同区域、产业和生命周期的企业差异化金融需求,积极开展产品和服务创新。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南海农商银行先后推出"专项资金担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和"置业贷款"等能够适应中小企业经营特点、涵盖多种担保方式的系列信贷服务产品,并通过优化的审批流程和专项的授信工具,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

(1)专项资金担保贷款业务。"雄鹰计划"是南海区政府运用优惠政策、倾斜资源,扶持具有良好增长潜质的民营中小企业成长的战略措施。南海农商银行为密切配合南海区雄鹰计划,助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大了与南海区专项担保基金合作力度,积极开展了专项资金担保贷款业务,并专设了绿色审批通道,并根据企业资信状况提供相应的融资优惠,积极满足政府推介的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2)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该产品是根据中小企业资产分布情况而设计的一项融资工具,专门是为解决营运资金被下游企业所占用,且又不能提供不动产类担保物的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生产经营稳定、有发展潜力、应收账款质量高的中小企业以应收账款作为质押向南海农商银行申请贷款,南海农商银行将根据应收账款的评估价值核定贷款额度。

(3)出口退税账户质押贷款。该产品是专门为出口型中小企业提供的专项贷款,出口企业将其"出口退税专用账户"质押到我行,并由南海农商银行根据企业应退未退税金额为企业办理贷款,出口退税托管账户质押贷款最高额度原则上不高于税务部门确认应退未退出口退税款的90%。

(4)置业贷款。该产品是中小企业为扩大再生产购买工业用地、购(建)经营性物业,并以所购土地、所购(建)物业作为抵押担保或由第三方提供保证担保的贷款品种。若借款用途为购买工业土地、建经营性物业的,按进度确定最高贷款额度,若为购买经营性物业的,最高贷款额度为物业价值的70%。

(5)法人一手商业用房按揭贷款。该产品是为中小企业及其他经济组织购置用于盈利的自营商业用房和自用办公用房,并将所购房产抵押给南海农商银行,在贷款期内分期偿还本息的贷款品种,贷款额度一般不得超过借款人净资产的50%或所购商业用房销售价格的50%(以两者较低额为准)。

(6)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该产品是为有效缓解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做强做大,允许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自主创新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后作为质押物向南海农商银行申请融资。南海农商银行根据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确定贷款额度,最高贷款额度不超过评估价值的30%。

2、民营小微企业通用信贷产品

南海农商银行"信速贷"品牌是本着"以专业、便捷、可信赖的服务,成为小微企业成长道路上的伙伴和小企业金融服务的标杆"的宗旨,致力打造具有小微企业特色金融服务特色的整体形象品牌。"信速贷"为南海农商银行系列产品及服务理念的统称,在"信速贷"品牌理念的支持下,南海农商银行不断研发出形式灵活、操作性强、有针对性的小微企业融资产品。其中包括:物业宝、工业宝、宅基宝、多户联贷宝、抵押加成贷宝、房产信用宝等多个通用产品和针对本地集群式商户、行业群体开发的13款个性产品,能有效满足不同层次的小微企业客户的需求,已初步摸索出能够为广大小微企业客户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新型合作模式。

(1)育鹰宝。南海农商银行为解决区内中小微型生产企业融资难困境,南海农商银行品牌贷款"信速贷"与南海区政府联手推出"育鹰宝"贷款产品,贷款金额最高500万元,借款人可免抵押物、免第三方担保,贷款归还后区政府给予贷款利息20%的贴息,实付相当基准利率,申请手续简便,不收取咨询费、担保费、手续费等费用,大大降低了借款企业的融资成本。

(2)设备升级宝。为支持南海机械装备制造行业壮大发展,刺激本地机械市场交易需求,提高设备制造企业的产品销量,扶持生产型企业更新设备扩大生产,协助政府引导产业技术改造、产能升级,南海农商银行携手南海区政府针对本区内机械制造行业以及需新购设备的生产型企业特开发本产品,总体授信3亿元,贷款最长期限三年,单户最高金额1000万元。

(3)社员信用贷。该产品是为南海农商银行股东量身定做,用于满足股东在生产经营中资金需求的免抵押贷款。

(4)物业抵押加成贷。该产品专门为拥有房产、土地、商铺等物业的佛山市籍且信誉良好的自然人或在佛山市内登记注册的优质民营中小企业而设计的,其贷款抵押率最高可放宽至100%。

(5)工业宝。该产品服务于南海区内租地自建厂房的工业企业,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该产品单户采取两户互保、三户以上(含三户)企业联保的担保方式,并且企业须与南海农商银行签订厂区转租协议。

(6)物业宝。该产品服务于现在或未来有稳定物业租金收入来源的在南海区内注册的民营小企业,和户口所在地为南海区内或在区内拥有名下房产的个人,以满足其经营活动或物业建设过程中资金需求的租金质押贷款

(7)房产信用贷。该产品为已在南海农商银行有按揭贷款业务的客户量身定做,结合其在供物业的有效价值,综合评定贷款额度的免抵押贷款。

(8)宅基宝。该产品专门为在南海区内拥有权属清晰的自建宅基地房屋的个人量身制定,以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需求。

(9)联保贷款。该产品是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无需抵押、共同保证;费用节省、使用安全的并由联保小组成员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

3、个性化金融信贷产品

针对南海区各镇街都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集群经济模式,我行积极配合各支行根据地方特色,创新金融服务个性化信贷产品,积极推动各镇街商圈的发展。如西樵支行支持纺织集群技术改造的"升织加新"专项贷款,该产品是南海农商银行为深耕南海本地市场,协助政府引导西樵纺织行业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的特色信贷产品。该产品拟总体授信3亿元,单户最高贷款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该产品的主要特点是由南海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专项资金为每笔贷款提供10%的保证金,借款人只需提供新购的设备作为抵押担保,贷款额度最高可达新购设备价值的七成。又如,盐步支行的广东佳明机械有限公司销售客户贷款,该产品的设计主要针对佳明公司面向全国的销售客户,以佳明公司作为担保人并提供销售产品的回购,通过对担保人经营实力和担保能力的把控,严格控制贷款的风险,实现贷款业务批量发放。专属镇街的特色产品迎合了民营中小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有效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产品增加值,增强定价权。

南海农商银行重点扶持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的产业,协助新兴企业产能转型、技术升级、科技创新,使企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得到不断壮大,从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带动高新产品增加值提升,增强企业产品定价权。同时通过示范效应达到以点带面,带动地方形成传统优势产业和高新产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

(三)信贷策略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兴行业倾斜。

我行高度关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积极支持现代设备制造、精密机械、高精电子、生物制药等现代产业和战略新兴行业,围绕技术创新、产业化、市场培育与环境建设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提升金融服务,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水平,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如我行客户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以及IT服务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该公司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研发和自有知识产权的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和重点新产品,其研发的"e税通电子税务管理系统"在佛山市的常规用户已超过8.5万户,是佛山市重点信息化工程"税银库企一体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金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多功能自助办税服务终端等实用新型专利所有权作质押向我行融资180万元。

2011年我行累计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40470万元, 2012年累计发放28682万元,2013年1-5月我行已累计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40800万元。

三、注重加强与政府沟通协调,积极搭建与政府融合平台。

南海农商银行一直致力于加强政、银、企三方合作,通过借力与地方地方政府搭建平台,优先支持发展前景好、资源消耗低、拥有先进核心竞争力和生产力的技术创新型企业融资需求。通过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资产财务能力及资金需求特点等有针对性的开发专项金融产品。同时,南海农商银行可借助合作平台作为宣传我行信贷政策的良好渠道,使区内更多优质的中小企业更好地认识和熟知我行的经营宗旨、企业文化,以及我行特色的金融服务和信贷产品。因此,通过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搭建金融服务与信息咨询平台,既可以使南海农商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做到"有的放矢",将有限的信贷资源向产能升级中的企业倾斜,以满足其更新技术设备和研发科技产品等方面的资金需求,有效地引导企业将获得的融资真正用到科技创新上。

(一)积极探索新型合作金融产品,致力三方共赢。

一是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发掘区内一批具有良好成长性中小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早在2008年末,我行便积极参与到南海区推行的"雄鹰计划",作为该计划的金融机构合作单位,不仅与政府担保资金委员会、专业担保机构、合作企业之间签署合作协议,还将把"雄鹰"企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以更快捷的审批流程、更低廉的融资成本、更宽松的担保条件、更灵活的授信机制、更贴心周全的增值服务为"雄鹰"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与政府共同引导与扶持雄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科学管理、资本运营、市场营销等方式成为国内,甚至国际上均具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企业。二是不断推陈出新,创新政、银、企的合作模式和产品。继积极响应"雄鹰计划"之后,我行又相继在2012年年中推出了"育鹰宝"以及在2013年年初推出了"升织加新"等专项金融产品。各类产品的成功推出,让企业融资手续变得更为简便,能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额融资需求,帮助其实现生产力的转型升级。三是积极参与各级政府举办的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和推介会,通过参与该种活动,更多地接触与面向实体企业,向地方经济实体展示我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与产品。

(二)注重加强与政府沟通,扩展融资渠道。

1、对接民间资本推出委托贷款。为有效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我行积极扩展融资渠道,根据当地市场和客户需求推出委托贷款业务,该业务是由资金充裕方和我行订立委托贷款合同,约定贷款对象、用途、期限、利率、担保等贷款要求并提供委托资金,然后由我行、委托人和借款人订立借款合同并发放贷款。该业务有效引导民间富余资金流向急需资金支持并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有利于缓解地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增强我行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力度,充分发挥我行在支持地方金融改革创新中的职能作用。

2、投贷联动,加大与创投资本的合作力度。从国外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经验来看,他们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创投资本与银行资本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精细分工和紧密配合成为推动其成长、壮大的重要力量。有鉴于此,我行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与创投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力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一是建立互荐机制,成为创投与企业的桥梁。与创投公司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发挥我行在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过程中的中介平台作用。首先我们有客户方面的优势,有较多的客户资源。其次我们有信息优势,我们掌握了大量的企业信息,可以将信息和创投公司共享。最后,我们有网络优势、网点多,可以给企业提供各方面的便捷服务,也利于监控、管理和防范风险。这些优势不一定是创投机构所拥有的。通过互荐机制,我们可从行内筛选比较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推荐给创投公司,同样创投公司也可推荐其投资企业在我行融资。这样既可满足行内客户的股权融资需求、增加客户的依存度,又可减少创投公司寻找投资对象的时间成本和财务成本,还可依靠创投公司专业的行业、企业知识帮助我行进行客户甄别和风险控制。二是结合企业特点,跟进创投注资企业的后续配套融资。银行的贷款一般适合在科技型企业的成长期和扩张期进入。一方面,对银行而言,由于创投公司具备较强的项目挑选能力,其投资过的企业一般具有较好的成长前景,我行可借助其专业判断,降低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先向创投公司融资一部分,再向银行融资一部分,既可减少股权出让,又可通过提高资产充足率来优化财务结构,顺利获得银行贷款。这样,科技型企业就能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资金。三是通过承托贷款,拓宽创投资本退出渠道。目前创投股权的退出机制主要有IPO、股权转让和被投资企业股东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我行可以考虑与创投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其投资科技型企业之初就签订三方合作意向,有条件承诺在IPO前期,或无法IPO的情况下,通过发放贷款来承托创投资本所持股权,以拓宽创投资本退出渠道,提高创投资本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积极性。四是拓宽创投资金来源,向创投公司发放贷款。在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的同时,我行也将尝试向创投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拓宽其资金来源,与创投公司共同建立一个密切的关系网络,形成利益共同体,以便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形成良性的循环发展模式。

第7篇:围绕特色产业 强化科技支撑 推动灵武县域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发展壮大

围绕特色产业 强化科技支撑 推动灵武县域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发展壮大

宁夏灵武市委副书记、市长 陈淑惠

灵武是银川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宁夏平原中部,面积4109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其中回族占51%。灵武,历史悠久,区位独特,资源富集,是国家重要的煤电化基地、商品粮基地、羊绒产业基地、矿产示范城市和自治区沿黄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城市。

“十一五”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县(市)科技进步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4号)精神,以科技兴市为宗旨,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及产业化为主线,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强县”工程,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科技服务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以科学管理理念统筹科技工作。建立了市委决策部署、政府组织实施、人大监督落实、部门齐抓共管、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把科技创新工作纳入全市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落实、同推进。在市委全委会、政府全体会及各种综合性会议上,定期分析灵武市重大科技项目投资建设情况,集中会办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重点科技项目,分别由市四套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全程跟踪服务,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达产达效。强化考核机制,把科技进步纳入到三个文明建设目标中进行考核,并与各级干部的奖惩、任用挂钩,切实增强了各级干部的压力感和责任感,调动了他们抓科技、争项目、出实招、促发展的积极性。加强社会监督,市人大、政协每年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和调研科技工作,加大了科技政策的执行力度。

二是以优质服务环境造就发展硬实力。市委、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意见》、《进一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意见》等30多个政策性文件,将产业政策转化为科技资源和动力,为我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引进技术与人才明确了方向,助推了经济与技术、产业与技术的有效结合。不断完善科技服务网络,设立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科技服务中心,支持30多个科技中介参与服务指导,组织5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研发中心或技术创新团队,加快科技普及推广与运用。在2009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我市增加科技部门的编制,由原来的14人增加到24人,充实壮大了科技管理和服务人员队伍。

三是以加大资金投入增强科技发展后劲。我市积极制定激励政策,逐年加大对科技的投入。2010年,科技投入3500万元,今年将超过4000万元,占一般性预算收入的1.6%以上,并每年以0.1个百分点递增,投入在宁夏各县(市)中居首位。设立羊绒产业发展基金、科技特派员贷款担保基金等多项专项基金,财政投入带动了企业和社会融资,全社会每年的科技投入超过2亿元,形成了全方位、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格局。加大科技研发成果的奖励力度,对企业创建的科技创新平台、各类科技示范园区、研发的新成果、获得国家驰名商标和自治区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给予5—200万元的奖励资金;对认定为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中心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奖励100万元;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奖励200万元;对获得宁夏名牌产品的企业,奖励50万元。同时,对连片种植的灵武长枣、设施农业园区、标准化养殖园区,按规模分别给予不等的补贴。通过大量资金的投入,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了资金保障,切实激发了个人与团体的创新热情。

二、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切实增强

一是以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广泛吸纳、严格遴选科技人员和致富能手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构建了具有191人的四支队伍三个梯队三级技术传播链条,四支队伍分别由市直各部门有专业技术特长和经营管理经验的人员、大学生科技特派员、乡土人才科技特派员、专家级科技特派员组成,三个技术传播链依次是专家主要帮助解决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市级科技特派员重点示范推广农村适用技术、乡土人才和大学生科技特派员负责传授基础性科普知识。兴办创业园14个、创业示范基地38个、服务站28个、协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30多个,科技园区成为人才的聚集区和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地,形成了一个产业一个创业群体支撑、一个环节一个特派员引领的良好局面。

二是以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提升科技创新水平。采取政府搭桥、企业出资、科研单位出力的方式,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全市54家规模以上企业先后与西安工程科技大学、宁夏大学等15家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组建成立了灵武羊绒、灵武长枣等多家产学研基地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毛绒纺织专家姚穆先生等专家教授加盟,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将羊绒、优质粮食、长枣、养殖等传统特色产业培育成了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

三是以创建专业科研阵地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先后培育组建了宁夏羊绒研究院、宁夏红枣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山羊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自治区级工程技术中心,使一批新的攻关项目、创新产品正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企业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在羊绒产业方面,研制开发的宽幅式羊绒联合分梳机、46毫米精品白绒条等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灵武也由此获得了“中国(灵武)国际精品羊绒之都”的美誉。在长枣产业方面,制定并颁布了《鲜灵武长枣》等三个技术规程,制定出台了6个地方标准指导农民科技种枣,切实提升灵武长枣的品质,灵武获得了“中国长枣之乡”的地理名称。启动羊产业提质增效培训工程,制定舍饲育肥羊生产、自繁自养等技术流程,培育科技示范户、专业户350户,清真食品生产与加工成为了我市又一新型产业。

三、深入开展科技推广,加速成果转化,科技增产致富成效明显

一是以健全科技信息网络辐射带动农民增收。我市挖掘和整合农村科技资源,在宁夏率先建成农业科技服务“110”信息服务网络,建成科技信息站点140个,覆盖了全市行政村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示范基地。建立了4个专家人才库,汇聚了105名专家为农民全方位地提供咨询服务,每周开展一期“农家及时雨”专家在线视频讲座,为农民提供有效服务。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大力推广“企业+科技人员+基地”的运行模式,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技术能手捆绑集成,集中引进新品种30个、新技术10项,直接带动了农民增产增收。

二是以加强科普知识宣传推广应用新技术。加强科普基地及设施建设,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营造爱科学、学科技、重技能的科普新风尚。将科普工作与市委、政府组织的“五送两带”、“面对面、心贴心”、“包村结对”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广泛、持久开展科普赶集、科技进社区、进校园等社会性科普宣传活动。近几年来,我们大力普及专业技能,每年累计培训在岗职工1万多人次;大力普及优新技术,累计培训2万人次;大力普及实用技术,共培训农民8万人次,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50余项。

三是依靠科技成果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通过科技创新,加强商标的培育力度。自2008年以来,我们共培育中国驰名商标2件、宁夏著名商标1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集体商标6件,我市商标注册数达234件,灵武也成为了宁夏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注册数量最多的县(市),2010年我市被国家工商总局确定为首批国家实施商标战略示范市。商标战略的实施,提升了名优产品的美誉度与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迅速壮大,羊绒园区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我市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精品羊绒加工集散基地;创造性地规划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建成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构建以羊绒、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煤电化接续产业为代表的新型工业体系,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9家发展到57家、产值过亿元的由11家发展到23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探索建立以优质粮食生产加工、灵武长枣、羊产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培育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16家,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稳步建立。

2011年,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200元和7600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居全国第139位、西部百强第15位。先后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 “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 “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全国科普示范市”等称号,成为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县(市)之一。

四、继往开来,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

下一步,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县(市)科技工作的意见》(国科农发[2011]309号)精神,继续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效;继续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在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新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尝试新探索;继续推进县域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为非农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发力点和支撑点;加快发展民生科技,在医疗健康及城镇化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上取得新突破;继续加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使科技公共服务能力有新提高;继续加大各类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在人才开发工作上取得新进展。针对上述目标和任务,我们将组织实施“386”科技创新工程,健全三个科技服务体系,实施八个科技专项,建立六个科技示范园区,着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聚集地,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征程中不断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方法、取得新成果。

第8篇: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引进和用好人才问题研究

无锡太湖城党工委

在经济形势严峻、发展任务艰巨的大背景下,太湖城面临着加快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加速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紧迫任务。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科技和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加速器”,高端人才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中发挥着引领作用。

一、工作现状

近年来,党工委、管委会不断加大对人才引进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政策激励扶持,企业迫于竞争压力也广纳人才,太湖城的人才工作获得不断提升。

一是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加强。人才队伍总量提高,区域内常住人口74218人,人才总量16939人,具有职称的人员4428人,技工9920人,技师382人,博士和硕士137人。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才学历结构日趋合理,职称结构更加优化,传统企业和新兴产业的人才集聚度呈上升趋势,人才与经济的融合度不断提高。高端人才数量有所提升,辖区内企业已柔性引进两院院士3人,成立省级院士工作站3家,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5人、省“双创”人才8人、省“333”工程人才1人、市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1人、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化工装备、坦程物联网、好达电子等一批企业与华东理工、武汉理工、南京大学等高校展开多方位合作。高层次人才队伍的迅速壮大,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储备了必要的人才资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人才工作体系逐步完善。健全工作机制,在党工委领导下,组织部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细化实施办法,开展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努力构建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构建形成组织、经济、人事部门统分结合、分级负责、运转协调、服务周到的人才工作机制。建立工作机构,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人才工作办公室,为引进人才提供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人才需求,积极为人才排忧解难。设立1个海外人才工作站,拓展海外人才引进渠道,一方面向海外人才宣传展示本区域现状、发展前景和优惠政策,另一方面作为收集海外人才信息的重要渠道,为海外人才的深入发掘与交流建立平台。完善政策扶持,制定和完善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等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引进人才积极落实专项资金申报。建立继续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安排经费用于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积极引导和推动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工作经费的投入,用于人才引进、培养、奖励。设立办公用房补贴、房租补助等专项资金,解决人才居住的后顾之忧。

三是人才发展环境逐步优化。推进载体建设,目前拥有省级孵化器1家,合作建设的科研院所(高校)3家,初步建成物联网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4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5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37万平方米的传感信息中心一期已经建成投用。正方园科技大厦、中欧信息科技大厦、外创大厦、耀鑫科技大厦、锦汇科技大厦等一批沿高浪路高层科技研发大厦正在抓紧建设中,建成后载体总建筑面积将达49万平方米。加紧建设9万多平方米的人才公寓,预计年底前完成。用心优化服务,努力营造暖心留人的软环境,落实完善人才联系制度,经常性开展联系走访,解决人才工作、生活困难,做到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对高端人才落实一系列配套措施,提供项目资助和引进补贴;支持和鼓励科研成果转化,给予一定资金资助和奖励。在人才居住证发放、医疗服务、科技项目资助及奖励申报、投资创业注册登记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到底的全面服务。广泛宣传引导,树立一批对经济、科技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创业人才作为先进典型,积极推荐德才兼备、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专业人士,担任各级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积极在市级、区级新闻媒体上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全面展示高层次人才的创业成就和风采,热情褒扬他们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中发挥的作用,生动介绍成功经验和做法,发挥示范效应,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才前来创业发展。

二、存在难点

正处于转型发展中的太湖城,拥有雄厚基础的传统产业需要升级换代,势头强劲的新兴产业需要尽快成长,这些都离不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在此过程中,引进和用好人才也存在一些难点。 一是人才信息掌握滞后。一方面,政府在招商过程中,通过引进好的项目同时引进优秀人才、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更多地还是因企业自身需求而自行引进。对于后者,部分企业都不愿意明晰自身引进和使用的高层次人才情况。由此带来在申报“千人计划”、“双创”人才等项目时苦无对象,高层次人才在企业开展工作的情况政府部门无法及时获悉掌握动向,在工作中无法较快并全面掌握或者说详细掌握本区域人才队伍状况。

二是高层次人才仍不足。要实现新兴产业的崛起,完成传统产业的升级,就需要吸收引进大量能够创新创业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高超技艺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只有集聚起大量的一流人才,形成强大的人才优势,才能发挥出辐射和带动作用。而现阶段仍然存在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整体创新能力不强、人才专业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人才队伍不能完全适应和胜任新兴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根本要求。

三是人才竞争形势激烈。国家出台了千人计划等政策措施,诸多省、市也结合自身状况制订了各自的人才工作方面的优惠政策措施,使得人才竞争形势更加激烈。本区域的人才引进工作面临着周边上海、浙江等外省市,和江苏省内其他城市、无锡市内其他区域的挤压和争夺,如何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先机,今后将是人才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相关建议

为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建设物联网“人才特区”,全力打造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创新高地的目标,今后的人才工作可确立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思路,以人力人才资源的开发为基础,努力提高人力人才资源的总体素质,构建与产业发展特点相适应的人力人才资源平台。

一是加快人才引进。创新引进方式,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中的主体作用。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创新人才引进方法,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健全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开展企业内部人才评价活动,进一步突破年龄、资历、身份和比例限制,健全和完善人才多元化评价机制,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知识水平的人才评价体系。拓宽引进渠道,政府搭台,通过投资说明会、招聘会、推介会、洽谈会、会展等形式介绍创业环境和引才政策,把更多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请进来。加快推进人才中介机构与海外校友会等组织的合作,发布信息,进行信息传递、预约和集聚人才,努力使之成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桥梁。

二是加大人才投入。发展基础平台,加快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完善相关优惠政策,为各层次人才干事创业提供充分的平台。加大对专业人才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的人才和高新项目需求情况的调研力度,建立专业人士资料库和重点联系对象资料库,提高引智工作的效能。加强与物联网、新材料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开展更大范围的合作与交流,聘请权威、知名高层次专业人士担任特约顾问、客座教授、技术指导等,为政府和企业等提供信息、意见和建议。加强资金保障,建立多元高效的投入机制,不断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的人才投入体系,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信贷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及社会组织建立人才发展资金,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安排部分经费用于人才培训。继续加大人才创新创业财政投入力度,整合科技项目资金,重点支持拥有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和技术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

三是加速人才培养。深化产学研合作,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创新联盟的作用,通过技术开发、项目研究、咨询策划、培训讲座等方面的需求项目征集,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进行项目考察、项目对接,加速人才、技术、装备等科技创新资源的引进,深入进行智力成果开发、企业技术创新研究、引进学生科技创业等方面的合作。引导行业优势企业与对口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长期、紧密、系统的产学研合作。完善健全与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共享、联合办学等合作机制,支持和鼓励各类人才进行在职培训、学历教育与学位教育。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与培训机构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服务体系,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的紧缺程度进行培训,增强培训课程和教材的专业适应性和鲜明的职业特色。引导企业大力实施中高层管理人员在职培训,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管理素养,提高企业科学管理水平。促企业采取优惠措施鼓励职工参加各类职业技能考试,提高技能水平,组织好专技人员参加以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

第9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问题

材料1 习近平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摘自新华网 材料2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上半年经济总量增长7.4%,实属不易。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是一个巨人,总量基数很大,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代表的增量不可小看。按今年的经济增速目标计算,全年经济增量就约达5万多亿元,约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经济总量。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按这个目标算每年7.5%左右的速度就够了。

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成就巨大,难能可贵。还能不能继续保持那样的高速度?应该说,是做不到、受不了、没必要。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下降,制约着速度高不上去了。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也难以承受过高的速度。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3 新常态下,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随着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投入和能耗污染较少的服务业脱颖而出,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要素价格上涨、储蓄率下降,出口和投资增速放缓,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需求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城镇化提速、产业转移,城乡区域结构将不断优化;随着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不断优化。

摘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谈谈总书记所说的“新常态”的含义?

(2)根据材料

1、

2、3谈谈如何在“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答案】

(1)“新常态”是一个重大战略判断。“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速度虽放缓,但发展质量却上了一个台阶。它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标志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由此带来的影响总体上是正面、积极的。只要科学看待新常态,积极适应新常态,中国经济发展必将频现新亮点。

(2)第一,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更为迫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主攻方向是调整经济结构,要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第二,新常态下,经济发展从过去的传统粗放转为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调控上将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调控创新”,正成为中国经济巨轮的新舵盘。

第三,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路子;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前者以后者为载体,工业化过程就是城镇化过程,互动才能实现良性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城镇化发展的显著标志是城镇人口所占的比重不断提高,而这是以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基础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现代化是一个整体,“四化”同步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四,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积极研究制定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有关政策措施;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在开放合作中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

第五,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客观要求,是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必然趋势;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要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上一篇:变压器安装施工工艺下一篇:叉车司机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