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经济纠纷案件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经济经济纠纷案件(精选8篇)

经济经济纠纷案件 篇1

3经济纠纷案件

案例简介:

2001年,被告(大酒店)公开招标装修工程,包括原告(装饰工程公司的数家公司参与投标,原告的投标书上报价一栏写明“装修款不超过160万元”。原告中标后,双方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书,约定:原告对被告的酒店装修工程实施总承包,该工程应于2002年9月底完成。合同第三条为:“装修款暂定为160万元,预算由甲方提出后经乙方同意,并经XX银行审核,不再更改。”

合同签订后,被告向原告支付了50万预付款,原告开始施工。数月后,原告提出一些装修项目变化、材料涨价,工程造价应提高至320万元。被告拒绝。双方产生争议,原告中止了工程。后双方达成协议:装修款定为240万元,并请银行进行了审核,三方在价款协议书上均已签字。

2002年10月底,工程结束,被告于验收后接受并开业,但一直拒付190万元工程款。双方无法达成共识,原告便于2003年3月诉至法院,请求被告支付工程款庭审情况:被告的答辩理由是:装修款实际超出原投标书和合同规定的160万元;该酒店为国有企业,应经审计部门对工程款审计。审计部门对工程进行了审计,结论为:未发现违反财经纪律,但工程款按市价计过高。被告遂提出应按审计意见降低工程款50万元,原告延期完工,应付赔偿责任。被告认为应依投标书、合同规定和审计意见来确定工程款,并提起反诉,要求原告承担迟交工程的责任。

原告认为:双方签订的工程承包书合法有效,原告工程无质量争议。被告应按三方最后签订的价款协议书的规定支付工程款。理由为:

1、工程款的数额只能以合同确定。

招标属要约邀请行为,投标是要约行为。但双方一旦订立了合同,其权力义务就应依合同确定。《招标投标法》中强调应当按合同而非投标书来履行合同,这表明合同书与投标书的内容可以不一致,不一致时应依合同规定来履行。在本案中,投标书与合同约定的价款不一致,合同已修改了投标书的内容,就应按修改后的合同条款来确定工程款。

2、合同内容变更后,应以最终协议内容确定价款。

经济经济纠纷案件 篇2

关键词:经济纠纷,民间纠纷,犯罪案件,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条通过否定列举的方式阐明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 通过其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案件只有达到犯罪的程度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 《治安管理处罚法》关于管辖范围的规定也将属于民间纠纷的经济纠纷排除在治安案件的范围之外。然而实践中却经常发生公安机关违法干预经济纠纷的案件, 虽然早在1989公安部就发布了《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不得非法越权干预经济纠纷案件处理的通知》, 然后1992年公安部又发布了《公安部关于严禁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违法抓人的通知》, 之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关于对合同诈牌、侵犯知识产权等经济犯罪案件依法正确适用逮捕措施的通知》中又再次明确强调要明确区分经济犯罪案件与经济纠纷, 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 但是此类案件仍是层出不穷。

一、此类案件产生根源

经济纠纷, 表现为平等关系的双方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产生的发生在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经济纠葛。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经济纠纷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 所以不论公安机关以何种理由对经济纠纷予以立案侦查, 都表现为公安机关非法干预经济纠纷。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形式。

( 一) 被动型插手经济纠纷

纠纷发生时, 经济纠纷当事人出于某种利益考虑编造虚假事实蒙骗公安机关, 进而利用公安机关的强制力帮其解决经济纠纷。这种情况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源于办案民警自身对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难以区分。作为并非全部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的公安民警在面对如此专业性极强的问题时, 往往将许多经济纠纷案件错列为经济犯罪案件, 不但侵犯了公民的权益, 也极大地浪费了行政执法成本与司法资源。

( 二) 主动型插手经济纠纷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明确要求各级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 但在如此严峻的大环境下, 仍不乏部分地方公安机关的办案民警认为侦破经济犯罪案件不但可以扣下相当比例的所收缴赃款, 而且可以提升自己的结案率, 这也成为一些公安机关热衷于将经济纠纷往经济犯罪上靠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 中国传统的地域割据、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也是造成公安机关越权干预经济纠纷的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保护本地企业, 公安民警在办案的时候偏私于本地企业, 将一些简单的经济纠纷列为经济诈骗从而为本地企业赢得更多的经济补偿。

二、公安机关违法干预经济纠纷问题的研究难点

( 一) 要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

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必须充分认识所承担职责的重要性和办案工作的艰巨性, 提高办案人的法律素质。正确认识经济纠纷需要公安民警学习了解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 熟知刑法, 真正实现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的经济犯罪同时避免插手经济纠纷。如, 每一位经济犯罪侦查员都要清楚了解经济犯罪与经济合同纠纷的区别。认定经济犯罪, 必须严格依照刑法规定的犯罪基本特征和犯罪构成要件, 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惩罚性几个方面综合考虑, 不能全部满足此行为特征的只能定义为经济纠纷。例如实践中经常发生的乘客搭乘完出租车拒不付钱纠纷就属于典型的经济纠纷, 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而实践中发生的司机报警, 公安机关出面协助解决这一纠纷的现象, 就是因为此类纠纷原不属于公安机关的受案范围, 公安机关本无需插手, 但是实践中如果公安民警不协助司机提取证据, 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很可能造成司机权益的损失, 更甚者是社会秩序的破坏, 所以此处公安机关的行为并非是插手经济纠纷, 而是对纠纷当事人的一种协助行为。

( 二) 要区分公安机关作出的是具体行政行为还是司法行为

区分公安机关作出的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还是司法行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具体行政行为是可以被提起行政诉讼的, 所以公民就多了一条保护自己权益的途径。现实生活中许多公安民警认为, 区分公安机关刑事侦查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与司法行为的界限是公安机关是否立案, 一旦刑事立案, 那么公安机关的行为就是司法行为, 被认为是不可诉的。但是实践中, 存在着公安机关立案的随意性与不合法性问题, 就导致了以是否立案作为区分公安机关行为是司法行为还是具体行政行为的不合理性。

三、对此类案件的控制与救济

( 一) 法律法规上的控制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处罚法》已经就有关公安机关的某些行政行为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公安机关在遇到经济纠纷案件时应当遵守这些法定程序。其他可作为公安机关区分处理经济纠纷行为规范有: 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不得非法越权干预经济纠纷案件处理的通知》 ( 1989年03月15日颁布) 、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商业贸易活动中发生非法拘禁案件情况的通报》 ( 1990年9月8日颁布) 、公安部《关于严禁公安机关插手经济纠纷违法抓人的通知》 ( 1992年4月25日颁布) 、公安部《关于办理利用经济合同诈骗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 ( 1997年1月9日发布) 等等。公安机关在办理此类案件时, 要严格按照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 严格执法。

( 二) 行政诉讼法及国家赔偿法上的救济

1. 公安机关违法干预经济纠纷行为的可诉性问题

众所周知, 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安机关在履行维护社会秩序,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国家行政权力的同时, 也承担着很大一部分刑事案件侦查的权力。这就导致了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公安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与刑事侦查行为难以区分的问题。有的公安机关就是利用民众对专业性极强的行为属性难以区分这一弱点, 假借履行刑事诉讼职责为名, 实际上在实施插手经济纠纷的行政行为, 故意滥用两种不同性质的职权, 人为地模糊其行为属性。我们知道为了更好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益, 《行政诉讼法》通过“民告官”的方式, 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 如果行政机关的某一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行政相对人的利益, 则行政相对人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然而公安机关越权插手经济纠纷这个类似于刑事侦查行为, 却剥夺了利益受害者维护自己权益的一条有效途径。

公安机关违法干预经济纠纷的行为, 如果从程序上看, 确实发生在刑事侦查环节, 但是究其实质来说却是一种行政越权行为。刑事诉讼法关于公安机关侦查刑事案件的范围有明确的规定, 只有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行为才属于刑事侦查行为, 而公安机关违法干预经济纠纷的行为则完全是行政越权行为, 如果当事人认为公安机关的相应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当然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我国行政诉讼法中并没有行政诉讼的时机问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 提起行政诉讼只需符合以下条件: ( 1) 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 2) 有明确的被告; ( 3)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 4) 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因此, 笔者认为可以援引美国行政法的“成熟原则”: 只要某一行政机关正在实施的行政行为有导致相对人权益受损的可能性, 即认为该行政行为已然成熟, 行政相对人可以对这一行为进行诉讼。所以只要公安机关将某一经济纠纷定义为经济犯罪予以立案, 那么相对人即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国家赔偿法上的救济

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和精神, 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干预经济纠纷所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给行政相对人造成的物质损失应当赔偿; 《刑事诉讼法》规定: 如果公安机关因判断失误或是出于刑事侦查以外的目的错立案、乱立案, 不管是嫌疑人客观上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公安机关在立案后实施的是不是真正的刑事侦查行为, 一切由此引起的后果都可以由检察机关进行监督或由《国家赔偿法》来调整。所以, 只要发生公安机关违反干预经济纠纷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情况, 无论怎样对这一行为进行定性, 都不影响受害当事人申请国家赔偿。

( 三) 刑事诉讼法上的救济

解决公安机关违法干预经济纠纷的问题就应当从源头治理———完善立案监督程序。虽然《刑事诉讼法》只规定了某些案件公安机关应当予以立案而实际上出于任何原因而没有立案应当由检查机关予以监督, 但是却没有明文规定公安机关在不应当立案的情形下立案这种情形应由谁监督。但是2010年7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发布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刑事立案监督有关问题的规定 ( 试行) 》, 明确了检察机关对不应当立案而立案进行监督的条件、范围和程序。《规定》第六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经审查, 有证据证明公安机关可能存在违法动用刑事手段插手民事、经济纠纷, 或者办案人员利用立案实施报复陷害、敲诈勒索以及谋取其他非法利益等违法立案情形, 且已采取刑事拘留等强制措施或者搜查、扣押、冻结等强制性侦查措施, 尚未提请批准逮捕或者移送审查起诉的, 经检察长批准, 应当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立案理由。

刑事诉讼法关于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程序虽然日臻完善, 但是笔者认为缺少相应的处罚机制。虽然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之间只存在一定的监督关系, 两者并不是上下级机关, 但笔者认为应当通过一定的部门规定, 建立公安机关不当立案的行政责任追究机制, 赋予检察院在监督公安机关的同时, 具有申请公安机关的相应上级机关处罚的启动权:只要检察院在审查公安机关立案理由的过程中, 发现公安机关存在着以权谋私或者滥用职权的情形, 即可以申请其上级机关对错误立案的责任人进行行政处分。当然, 错误立案的责任追究机制也可以建立在公安机关内部: 只要是检察院要求公安机关书面说明立案理由的情形存在, 即在相应公安机关内部启动立案审查机制。

四、总结

对公安机关越权干预经济纠纷问题的研究不限于此, 若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不但可以更加有效的规范公安机关的执法细节, 还可以大量的节约司法成本, 减少冤假错案的发生, 并且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梦想。

参考文献

[1]孙琴.论刑事立案监督[D].吉林大学博士毕业论文, 2013.

[2]于禄娟, 郑伟红.民事纠纷刑事化的根源与对策[J].人民论坛, 2013.

[3]季美君, 单民.论刑事立案监督的困境与出路[J].法学评论, 2013.

[4]朱新力.论行政超越职权[J].法学研究, 1996.

论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取证 篇3

关键词:经济犯罪证据的特征;证据的发现与收集;客观证据;主观证据

一、概述

(一)经济犯罪的概念

经济犯罪这个词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中外刑事法律都没有对经济犯罪的含义作出明确界定"学术界一般认为是英国人希尔(E.C.Hill)在1872年最早提出“经济犯罪”这一概念。经济犯罪,顾名思义,是指与经济有关的犯罪,包括贪污、贿赂、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以及企业内发生的与经济相关的犯罪行为等。经济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因此,经济犯罪也就无处不在。

(二)经济犯罪侦查

经济犯罪案件的由于其本身属于刑事案件,但又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因此其侦查取证的着眼点,突破点及侦查取证方式等与其他刑案有所不同,既有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同时又有刑事案件侦查的一般规律。所以要做好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取证工作,不仅要借鉴刑案侦查的一般规律,同时也要根据经侦的特点来发现与收集证据。

所谓经济犯罪侦查,是指在我国的刑事诉讼过程中,符合法律规定的侦查机关,对涉及经济犯罪案件依法通过公开和秘密的手段,查找犯罪线索,收集犯罪证据,查明犯罪事实的一项专门活动。

二、从经济犯罪侦查的三个难点来看证据的发现与收集

“区别罪与非罪难”,“收集证据难”,和“抓捕难”被视为经济犯罪的调查在三个难点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会发现他们归根结底为证据问题,所以“如何通过证据来破案”成为经侦实践中的“瓶颈”。

(一)罪与非罪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获取证据是其首要的一环,只有获取了一定的证据,才能运用证据证明事实及其性质,而获取证据的工作一般集中于侦查阶段。经济犯罪独特的产生机制和运动规律,对发现和收集证据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侦查人员在授理案件之后要做到两点,以尽大可能地避免定性错误。

(二)收集证据难

经济犯罪的突出特点之一,犯罪人在实施犯罪之前已经预先想好了要如何去掩饰犯罪行为,逃避法律制裁。其在犯罪之后利用专业或职业之便掩饰罪迹、毁灭证据的技能也会比一般犯罪人技高一筹。人们之所以对经济犯罪有“智能性”和“隐形性”的印象,不仅因为经济犯罪总体外观上的“智能”与“隐形”,也是因为记录和反映的证据具有同样的“智能”与“隐形”属性,在其形成、存在、发现和收集上具有其他刑事案件证据所不具备的特点,造成发现和收集证据时的困难。

(三)抓捕难

一般刑事案件除抓获现行犯外,大部分案件发案初期并不知道作案人是谁,侦查常常是從现场勘查收集证据开始,在分析判断案情后采取“以案找人、以物找人”的侦查途径。

三、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取证对策

(一)经侦措施、经侦技术与经侦策略的结合

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是指侦查人员在经济犯罪专案侦查活动中,以证明犯罪事实、缉捕犯罪嫌疑人、追缴赃款赃物为目的,所做出的实务性决策与安排,是对经济犯罪专案侦查活动所做出的具体部署与约制,是经侦措施、经侦技术与经侦策略的合理配置方案。

1.经侦措施

经济犯罪侦查措施是经侦机关为了揭露、证实经济犯罪事实,缉获犯罪嫌疑人而依法采用的公开或秘密的侦查方式。它包括两方面措施,其一是《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措施及强制措施,如,询问、讯问、现场勘验、侦查实验、辨认、查询、冻结、搜查、扣押、逮捕、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其二是根据人民警察法和其他行政规定的非诉讼措施,包括跟踪、守候、通报、监控等。

2.经侦技术

经济犯罪侦查技术,通常是指在经济犯罪侦查中用以发现、记录、提取、保全、检验和鉴别犯罪证据的各种科学技术手段。

3.经侦策略

经侦策略是关于经济犯罪侦查活动中有效运筹实施以保证其活动效果的方法体系。经侦策略是侦但人员的一种智力结晶,它隐含在经侦措施和经侦技术的各种组合之中,经侦措施和经侦技术是它的外在表现形式,经侦策略通过选择适合的经侦措施和经侦技术来实现其制定的目的。

(二)经侦案件的实破口——客观证据的发现与收集

所谓“客观证据”,是指案件生后在相关的案件现场中所留下的痕迹、物证等犯罪“遗留物”,这些证据事实还没有进入人们的主观视野,其时尚未有除案发时的其他因素介入。因此侦查人员应该在这一证据发现与收集的“黄金时期”及时、主动出击,为查明案件事实及抓获犯罪嫌疑人寻求突破口。

1.进行现场勘查,搜查获取物证、书证

虽然说经济犯罪案件一般情况下没有犯罪现场,或者犯罪现场很难发现,但不能绝对地说经济犯罪案件便不需要现场勘查,对于部分经济犯罪案件,特别是“从事到人”的案件中,现场勘查依然是一项重要的侦查措施。

2.通过司法会计检查来发现及收集客观证据

司法会计检查也称查帐,是指在办案过程中,为了查明案情,运用专门的方法对有关的会计资料(如会计凭证、账簿等)进行分析研究,以解决案件所涉及的财务会计问题的办案措施。

3.仔细检查“小金库”

“小金库”就是指有关单位将依法要求纳入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不按照规定统一进行登记、核算,而是把私下筹集或私自转移的资金,没有登记入账而自己存放或使用的行为。

4.从“资金流”入手发现、收集犯罪证据

经济犯罪一般涉及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在各金融机构和流通渠道内的流动会有一条记载明确的线路图。对于侦查机关而言,摸清“资金流”流向,调查经手资金的相关单位,有利于为发现经济犯罪证提供更多的线索,为案件侦查提供明确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正鸣主编.《经济犯罪侦查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

[2]马兵主编.《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群众出版社.

[3]薛炳尧主编.《侦查学基础理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作者简介:

蔡金情(1983~),男,福建省晋江市人,现为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科员。

经济案件答辩状 篇4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律师法》的规定,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被告深圳市XXX贸易有限公司的委托,指派马成律师、胡珺律师担任其诉讼代理人,参加本案各项诉讼活动,现根据事实和法律发表如下意见:

一、被答辩人所提交的《XXX公司收取经营资金记录》并非借款凭证,该资金记录仅为对之前借款数额的汇总。

被答辩人起诉状中诉称“该资金记录为借款记录,订立后答辩人一直没有依约定正常支付利息”,实际上答辩人早已还清所借款项,该资金记录仅仅确定被答辩人向答辩人支付借款的数额,并未如实载明答辩人偿还借款的数额,因而不能凭此单一认定借款数额。

结合答辩人提交的`银行流水清单可以看出,自204月5日起至8月11日止,答辩人已向被答辩人通过银行转账334.55万元,月1日至年11月15日,现金还款19万元,总计353.55万元人民币,其金额远远高于被答辩人所诉的281.5万元,答辩人实际早已还清欠款。

二、被答辩人主张诉讼请求281.5万与其自己提交的证据相矛盾。

“年2月16日:渣打银行贷款10万”、“2009年9月16日:交通银行贷款10万”两笔贷款,答辩人如实依照约定持续偿还本息,根据约定该两笔贷款每月采取还本付息制,自借款之日起至今,答辩人已经就本金及利息偿还了一部分。

被答辩人提供的资金记录也充分印证了该两笔贷款还本付息的还款方式。

因而被答辩人主张诉讼请求281.5万与其自己提交的证据相矛盾,其诉讼请求与事实不符。

综上所述,请贵院查明事实,秉公裁决,依法驳回被答辩人无任何事实依据及法律依据支撑的诉讼请求,以维护答辩人的合法权益,彰显法律之尊严!

以上意见请予充分考虑!

XXX律师事务所

XXX

经济性裁员程序违法败诉案件分析 篇5

来源:胡律师网 作者:上海律师 胡燕来 所属栏目:企业裁员安置

经济性裁员程序违法败诉案件分析 裁员已经成为众多用人单位无奈的选择 , 但是裁员涉及人数多 , 稍有不慎则会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及社会后果。如何正确履行裁员的程序 , 用人单位必……

经济性裁员程序违法败诉案件分析

裁员已经成为众多用人单位无奈的选择,但是裁员涉及人数多,稍有不慎则会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及社会后果。如何正确履行裁员的程序,用人单位必须予以重视。

2005年3月12日,张某应聘某电器公司工作,双方概括性约定工作岗位为技术工程师,合同期为5年(从20005年3月12日起至2010年3月11日止)。合同签定后,张某立即到电器公司上班,工作兢兢业业,深得同事和领导赞许。2007年年底,由于受到同行业无序竞争的冲击,某电器公司海外订单减少,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公司高层虽已采取种种挽救措施,亏损却越来越大,某电器公司决定裁员。

2008年1月,某电器公司制定并颁布了《某电器公司裁员规定》。该《规定》要求各部门主管对本部门员工进行业务考核,以考核结果为参考按原有员工数的40%上报裁员名单。《规定》称,“在公司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时,公司可以裁减人员,但应提前30日通知被裁员工,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发给相应的经济补偿金。”2008年3月,上述规定正式公布,各部门均裁掉了硐%的员工,张某是本部门被裁员工中的一员。企业人事管理干部找张某谈话,解释裁员是迫于公司的经济状况,属于经济性裁员。他告知张某,30天后双方解除劳动关系,公司会按有关法律规定发放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张某不服,认为某公司裁员程序不合法,未向相关部门申报,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仲裁委员会裁决撤销某电器公司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继续履行与张某的劳动合同。

某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审查认为,某公司的裁员虽符合法律规定的经济性裁员的条件,但公司裁员时既没有提前向员工说明情况,也没有就裁员方案征求工会意见,更没有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报告;这种不按照法律规定程序进行的裁员是无效的,该行为属于任意裁员,因此张某所在公司应当撤销其裁员决定,继续履行与张某的劳动合同。

经济经济纠纷案件 篇6

(2006-09-04 21:39:08)转载▼

分类: 经侦法学开创者

经济犯罪案件证据特点与调查取证方略

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这两周,我负责办理了一个中央督办的非法传销的案件,连续加班加点,通宵都好几个晚上,几乎没有什么时间来准备今天的讲课,讲得不好,还望大家原谅。我们在座的只有几个人来自于我们经侦部门,随着现在岗位交流的经常进行,其他同学也很有可能在将来哪一天会岗位交流到我们经侦部门来,今天我就简单谈谈,给大家一个基础性的经侦印象。

这里首先说明,我们这里说的所谓经济犯罪案件,是指我们经侦部门管辖的八十多种案件。与我们刑侦、治安、交警等部门办理其他刑事案件不同的是,我们经济犯罪案件特有的证据特点与调查取证方略。我们在座的应该大多数是来自于基层的办案民警吧,说到证据的特点与调查取证方略,很多人都可能认为这个很简单,比如说证据的特点,我们在大学或者各种书籍中都学过,证据的特点是什么?无非就三性“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但我们经济犯罪案件证据特点除具有这些因素外,还有一些特别的东西,证据特点不同,我们所采取的调查取证方略肯定也不同。

为了给大家好理解,我先举个例,我曾经主办的路某公司涉嫌骗取出口退税案。

基本案情:

2001年10月25日,深圳市路某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于2002年2月8日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经营范围主要是进出口业务,公司法定代表人、犯罪嫌疑人卢某先后聘请胡某为进出口部经理、罗某为进出口部业务员、李某为财务和会计,从事进出口业务。从2003年7月开始到2004年12月底,路某公司先后代理全国11个省的26家公司货物出口,并签订了代理出口协议书,之后又虚构成为自营业务,接受上述26家公司虚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767份,价税合计7千多万元,其中税额1千多万元,路某公司向深圳市国家税务局进出口税收管理分局申请退税,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1千多万元。

我国刑法第204条规定的骗取出口退税犯罪,是我们整个税案中最复杂、最难办的涉税案件,这种类型案件很复杂,涉及到税法中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国家出口退税等制度,以及我国刑法第204条规定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第205条的骗取出口退税罪等犯罪,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在此为大家解释这些,但我会尽可能给大家说得明白点。

基本框价图(略)

这个犯罪是怎么样发生的呢?问题出在开票公司(往往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空壳开票公司,许多时候有正常业务)和一些厂家手中,厂家有两种情况下产生:一是一些厂家生产出什么圣诞工艺品、瓷器等产品,要卖给外商,要么是没有资格办理出口或者申请出口退税(出口要有进出口权,申请出口退税也需要资格),于是就交给所谓的蛇崽或者叫货带代为办理;要么以上全具备,嫌资金回笼慢(申请退税需要预交百分之六点八的税,而且退税也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或者偷税(销售产品就要缴税,我私下悄悄进行,不做帐,就可以偷税),也把货交给所谓的蛇崽或者叫货带代为办理,从中偷税或者瓜分一部分国家退税款。而开票公司是怎么样产生这样的犯意呢?一是与蛇崽或者货带或者中间人共谋,骗取出口退税;另外一个是开票公司本身生产货物,但他知道在深圳的报关公司周围有许多的广东潮汕人做蛇崽或者货带或者中间人,专门做这个生意,开票公司就要求这些中间人找与开票公司相似的产品组织货物出口,骗取出口退税。这样,在这开票公司和生产厂家的需求下,在深圳报关公司周围的广东潮汕人做蛇崽或者货带或者中间人的中介下,找到外贸公司,把不符合申请退税资格的出口货物申请退税,共同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根据我们这个案件,我来简单谈谈我们经济犯罪案件特有的证据特点与调查取证方略。

第一部分 经济犯罪案件证据特点

路某公司涉嫌骗取出口退税案“两票两单”,增值税专用发票、完税凭证、报关单、外汇核销单

一、序列性

按照一定的流程,经过若干环节、阶段,依次衔接、循序渐进地进行,每个环节都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履行一定的手续,并留下相应的业务记录,而且这些环节和阶段环环紧扣,相互牵制,彼此印证。

二、对偶性

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还经常成双成对地出现,从而表现出对偶性的特点。

从宏观方面来讲,经济业务的各个环节,环环紧扣,每个环节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前手与后手,相应地,要证实一笔经济业务就要收集这双方面的证据;

从微观方面来讲,某一种独立的证据尤其是书证均有多个联次,在取证时应当尽量把各个联次收集齐全。

三、差异性

正常的经济业务与经济犯罪相比较,存在重大差异,这种差异由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从表现出来。因而证明这种差异的证据就是我们办案收集的重点。

第二部分 经济犯罪案件调查取证方略

一、按经济业务流程取证

1、收集的证据要能够完整反映一笔或者几笔经济业务的流程;

2、从证据链条中要反映出涉案财物的流向;

3、收集的证据要能够反映出经济犯罪与合法经济业务之间的差异。

二、从最容易突破的环节入手取证

1、多次作案的,可由近及远,选择证据充足、易于查清的犯罪事实着手调查;

2、多人共同作案的,可选择阅历浅、年纪轻、心理素质差的同案嫌疑人重点突破;

3、存在多个性质不同的犯罪事实的,从情节简单、最容易获取证据、定性明确的犯罪问题入手调查;

4、有多个知情人的,先选择了解案情又容易被说服者进行询问;

5、有财务会计资料可查的,可从审计财务会计资料入手打开突破口;

6、对多个调查对象或者案件事实同步进行取证,对犯罪嫌疑人形成“大兵压境”之势,将其各个击破,各方面调查工作还可相互策应,最终形成合围。

三、循涉案财物流向取证

四、从外围向中心逐步深入取证

五、运用秘密手段辅助取证

1、使用秘密手段可以发现证据所在,指明取证方向;

2、使用秘密手段可以获悉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或者逃避侦查的企图,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侦查措施;

3、使用秘密手段可以获取重要的案情资料,用于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口供。

六、运用谋略取证

1、打草惊蛇

2、将计就计

3、投石问路

4、调虎离山

5、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七、突破拒证僵局取证

1、发现并利用知情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矛盾;

2、抓住知情人自身违法乱纪把柄,迫其作证;

3、商请知情人所在单位组织做其思想工作。

谈经济犯罪案件证据收集思路

在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收集活动中,由于证据收集不实、不当而导致举证不足、不力,从而影响刑事诉讼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要在取证的总体思路上正确贯彻“两个基本”的原则,并在具体取证活动中突出“三个注重”、“两个配合”和“一个移交”,即:关注犯罪主体、犯罪数额和书证的调取;强调技术侦查手段的配合和司法会计手段的配合;将侦查过程中发现的相关违法、犯罪线索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妥善处理。

一、总体思路———正确贯彻“两个基本”的原则

经济犯罪证据的特殊性给侦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何提高经济犯罪案件查证工作的效率,准确收集和审查相关证据,保证证据的确实充分,为公诉工作服务是经济犯罪查证过程中的重要问题。然而,从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规定的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案件事实清楚和证据确实、充分”来看,在司法实践中,限于人力资源和司法资源的不足,我们根本做不到完全发现或证明原来客观上发生的事实。因此,在侦查过程中,正确理解和贯彻“两个基本”的原则,实现基本事实清楚和基本证据确实、充分是与司法实践情况相适应的,有着极其重大的实践意义,同时也是符合证明相对性原理的。

“两个基本”原则是“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是我国为适应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需要而提出的刑事政策和办案原则。

“基本事实”是指关系到定罪量刑的基础的、主要的案件事实,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谁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实施犯罪及如何量刑的关键事实。具体到经济犯罪来说,其基本事实主要体现在:(1)区别罪与非罪界限的事实,如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的界限;(2)区分此罪与彼罪界限的事实,如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界限;(3)决定追究刑事责任与否的事实,如是否存在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4)涉及划清重罚、轻罚的事实,如犯罪数额的多少或损害结果的轻重等。

“基本证据”是指认定案件基本事实的主要证据,不是认定有关基本事实的全部证据。准确认定和把握经济犯罪案件的基本证据,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定犯罪主体的基本证据,主要包括特殊主体和一般主体。就特殊主体而言,注重三个方面证据的收集:(1)证明犯罪嫌疑人所属单位性质的证据,如是国有还是私营等;(2)证明犯罪嫌疑人职权范围的证据,如是否是主管人员和直接负责任的人员,要转变单位法定代表人就一定是主管人员的观念;(3)证明犯罪嫌疑人与有关单位的隶属关系的证据。一般主体,主要是反映犯罪嫌疑人个体情况的证据,如年龄等。

2.认定犯罪主观方面的证据。犯罪的主观方面主要是体现犯罪主体故意还是过失的心理态度,决定了犯罪嫌疑人的主观罪恶的大小,涉及定罪量刑的轻重。主要包括犯罪动机方面的证据和犯罪目的方面的证据。经济犯罪主观方面的证据收集和认定较为困难,需要结合其行为手段及一贯表现等证据予以综合把握。

3.认定犯罪数额的基本证据。在经济犯罪案件中,犯罪数额是某些犯罪的构成要件,认定犯罪数额证据至关重要。犯罪数额的证据主要有涉案金额、损害后果的数额、违法所得数额、追缴赃款赃物的数额等。在收集数额基本证据时,要确实、充分,不能凭空猜测、主观想像;要注意收集各类书证,运用司法会计知识查账或鉴定。

4.认定危害后果的基本证据。危害后果是经济犯罪的重要情节,对定罪量刑有重要影响。认定危害后果的基本证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经济损失的证据;(2)给经济秩序和人民生活造成危害的证据;(3)给国家、社会造成严重政治影响的证据。

5.有关影响量刑轻重的基本证据。这些证据包括犯罪的事实情节(犯罪严重的情节、犯罪特别严重的情节),法定从重、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法定免除处罚的情节,以及酌定从重、从轻的情节等。

二、具体收集证据的做法

(一)经济犯罪主体情况错综复杂,自然人犯罪和单位犯罪相互交织,要注重反映犯罪主体情况证据的收集。经济犯罪的主体远远超出自然人范围,有的属于单位犯罪的范畴;有的是境内外人员勾结共同进行;有的与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相结合,有组织、有领导地运作;有的是以单位的名义实施的自然人犯罪。由于经济犯罪主体情况的复杂性,收集证据时,要注意区别案件中的主体是单位还是自然人,是一般主体还是特殊主体。对于单位犯罪主体来说,设计证据收集目标时,应围绕单位身份的合法性,如工商注册、银行开户、财务登记等及法定代表人、业务负责人、经手人的个人身份等内容展开;对于个人犯罪主体来说,设计证据收集目标时,应围绕其户籍证明、身份证明、工作证明、专业或技术等级证明、职工登记表、出生证、护照等展开。对于特殊主体来说,应围绕其特殊的身份、工作职权等展开。

(二)因经济犯罪案件证据的数额可计算性,应注重有关数额方面证据的收集。经济犯罪案件中,犯罪对象常常是指向国家、集体或公民个人的财产,或者是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这些财产或物品都是有形的、具有一定的财产价值,并可以测量其数额大小。这种数额集中体现了经济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一定量的数额是构成某些经济犯罪的构成要件,一定量的数额也是衡量某些以“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等为构成要件的经济犯罪的主要依据。此外,在一些没有以数额为构成要件的经济犯罪中,一定量的数额同样也具有决定作用。因此,数额成为经济犯罪定性、定罪的一个重要根据。反映到证据领域内,能够证明案件性质、社会危害程度乃至主观罪恶的证据通常都表现为可以计算或量化为具体数额的证据形式。

(三)经济犯罪证据的多书证性和书证的易毁性,要求收集证据中要注重书证的收集和固定。在经济犯罪中,犯罪人为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作案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各种证件、印章、名片、电子数据以及各种文书;特别是所涉及钱款的来源及去向,流通过程所留下的账簿、票据等,都是以相应的书证形式所表现出来的。经济犯罪案件中所存在的大量书证,在定案证据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对经济犯罪案件的查处起着极为重要的证明作用。经济犯罪案件的书证,以其表现形式而言,一般为账目、凭证、单据、表册、支票账户、函件、汇款单、合同、借据、提货单、通知书、电话记录等等。认识经济犯罪证据的多书证性,有利于确立正确的侦查方向,准确高效地收集定案证据。但经济犯罪证据中的书证又具有易损毁、灭失、篡改的特性,难以取证。在司法实践中,书证一般都是掌握在当事人手中,案发后,为了掩盖罪行,行为人一般竭力销毁或扣押所有相关书证,或者篡改、伪造相关书证,使大量原始证据灭失,阻碍了侦查工作的正常进行。很多企业内部由于监管混乱,存在多本账册及有关财务记录和资料,为行为人的违法犯罪提供了方便和掩护,使侦查人员难以查证。

(四)注重技术侦查手段和司法会计审查手段的配合使用。现行刑事诉讼法赋予侦查机关的侦查手段很有限,造成了传统侦查手段对付现代高智能化的经济犯罪的尴尬局面。因此,必须加强技术侦查手段与经济犯罪案件取证的配合,提高取证的能力。经济犯罪案件涉及大量的金融证券、公司财务管理以及税务等方面的专业性知识,在侦查过程中需要运用司法会计知识查账或进行会计鉴定。目前,我国还缺乏大量的专业性经济侦查人员,普通的侦查人员不仅缺乏会计学知识和查账技能,而且缺乏财务制度、金融管理制度方面的知识及计算机操作技能,造成取证上的困难和查证上的障碍,继而导致取证不足、取证不力。例如,在侦办经济犯罪案件中,会涉及大量的财务会计资料,这些书面资料是否能作为证据使用;作为证据使用时,其证明力有多大;如何获取系统、完整、有效的证据链等,涉及到对财务会计资料证据证明力的认识问题。司法实践中,大多数办案人员由于对财务会计资料证据证明力的认识不够,无法对其进行科学分析和判断,进而导致在证据收集过程中出现证据链松散、关键证据证明力不足、证据收集抓不住重点、重复证据多等情况。笔者认为,除了传统的刑事侦查手段外,司法会计技术的运用,为经济犯罪证据收集提供了一种特殊而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所谓司法会计方法,就是利用法律、经济、会计、审计、司法鉴定、证据学、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查找、发现、收集、提取、审查、鉴定经济犯罪案件中的有关线索和证据的专门方法。它包括司法机关为了寻找、发现、收集和固定有关财务会计资料或财产状况方面的证据,对案件涉及的财务会计资料及相关财物进行检查的诉讼活动。

经济经济纠纷案件 篇7

一、经济案件查账

(一) 经济案件查账的概念

经济案件查账是指案件承办人员利用会计、审计知识对案件中的有关账目、凭证所进行的勘验检查活动。查账的目的是查清涉嫌违纪的相关经济问题。是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办经济案件过程中, 揭露违纪人员、证实违纪行为、收集违纪证据的重要手段, 是调查经济案件的中心环节。

(二) 与一般会计检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会计检查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及方针政策、制度和规定, 利用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 通过审阅、核对等方法对经济业务活动、财务收支的合法性、合理性, 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以及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的遵守情况所进行的检查。

从工作方法与内容看, 经济案件查账具有一般会计查账的共同特性, 但从查账主体和目的来看又具有特殊性, 经济案件查账的主体是纪检监察机关, 主要针对涉嫌违纪的监察对象和党员领导干部, 查账的目的是查清涉嫌违纪的相关经济问题。

二、经济案件查账在纪检监察业务中的作用

(一) 勘验财务资料, 发现违纪线索

勘验财务资料内容包括会计的记账凭证、原始会计资料 (附件) 、相关财务资料。通过审阅、核对、比较等方法对会计资料的合规性、准确性、真实性进行查对, 以发现违法犯罪的线索。

绝大多数的经济案件中, 违纪者均是在运用手中掌握的权力或者利用所掌握的经济业务知识和财务知识的前提下进行的。他们大多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处世经验, 在违纪前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之后又往往找寻各种借口与假象予以掩盖, 因而形成了经济案件所特有的隐蔽性和诡秘性。例如, 某单位的出纳贪污了5万元现金, 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手段使之不被发现, 比如制造假凭证使这5万元“正常”走账, 或者将这笔钱打入某项开支之中 (即虚列费用) , 或者隐瞒单位的5万元收入, 使收入不入账, 由此可见违纪者在舞弊之初, 便做好了防范, 放好了烟幕弹。但是, 不管他们利用什么借口, 采取怎样的手段, 其违纪行为的痕迹仍会留存于记录经济活动的会计凭证、账簿以及其它会计资料中。在办案过程中, 只要了解经济业务及其活动规律, 具备会计专业知识,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账务勘验方法, 违纪违法行为就会被揭露。

(二) 发现分析线索, 提高初核成案率

线索是查办经济案件的初始依据和重要来源。在财务资料的勘验中, 除少数账务证据能直接证实某一违纪行为外, 绝大多数的勘验结果往往只是带有某些疑点, 是需要进一步查证的线索。因此, 办案人员必须依据经济活动规律、案发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财务手续的办理情况等, 对获取的线索作因果关系、动机手段、事实过程等诸多方面的分析和假设, 而后再依据这些分析和假设, 拟定初核的方法及步骤, 形成一个循环往复的工作程序:取得账务线索—→分析、假设—→拟定初核方案—→再取得线索。

(三) 提取审查证据, 证实案件事实

查账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查帐, 查清经济活动的来龙去脉, 违纪违法者运用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采取的是什么方式来进行违纪违法活动的, 并获取有关证据。

收集证据是揭露和证实案件事实的手段之一。在案件事实的证明上, 既需要账务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 也需要收集与之有关的其它证据, 以便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为使提取的证据符合规定, 经得起审理的检验, 办案人员必须对每一个收集到的证据进行细致、周密的审查, 确认各证据在案件事实证明中的作用和地位, 确认证据与证据之间的关系。

(四) 确定是否违纪及违纪行为定性

案件调查的最终目的, 是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确定有无违纪发生及违纪行为的定性。由于会计专业性较强以及经济事务、违纪手段的复杂性, 在确定是否违纪和违纪行为定性上, 对于不具备会计知识的一般办案人员来说, 往往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 就需要有熟悉会计知识的办案人员或者借助专业人员, 将会计专业知识和办案技能相结合, 通过对财务资料的勘验, 提取全面的账务证据并固定证据, 为确定是否违纪及定性提供科学的依据。在各办案环节灵活开展查账工作, 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在实际工作中, 要认识查账工作在办案各环节中的不同作用, 因“技”制宜, 有针对性地、灵活地开展工作。

一是在收到举报环节。通过核实举报内容, 为立案提供准确的案件线索、有价值的会计资料证据。

二是在案件初核环节。通过审查会计凭证、账簿和现金、实物盘库, 发现疑点, 为初核提供方向, 寻找案件线索。

三是在立案环节。通过分析会计业务反映的经济内容和账务事实, 制订和调整调查方案, 重点完成证据攻坚。对举报失实的, 可以在短时间内澄清, 有助于及时有效节约办案资源。

四是在调查结束环节。通过判断综合的会计资料证据, 查漏补遗、排除瑕疵, 完善证据体系, 及时固定证据, 使其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

三、提高查账水平, 更好的为纪检监察业务服务

(一) 认识查账的重要性, 加大培训力度

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认识到掌握财务知识和查账技能的重要性, 针对目前大多数纪检监察干部对查账知识了解不多, 认识不清的状况, 加大会计、审计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培训, 通过培训使其掌握查账的基本原理、方法、程序, 能够进行简单的账目检查和财产清查活动, 从而进一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突破案件能力和获取证据、运用证据的能力。

(二) 引进专业人才, 优化办案人员结构

经济案件查账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强的工作, 需要查账人员具有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财会工作经验。通常情况下我们的办案人员不具备查账的专业技能, 遇到复杂的经济事项, 往往难以胜任, 在此情况下, 就必须借助专业人员才能够使办案顺利进行。吸纳具有会计师、审计师等任职资格或会计本科学历的专业人员充实到纪检监察队伍, 以其专业查账技能为办案服务, 打破办案力量单一的状态, 提高纪检监察机关办案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编写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2011.

经济经济纠纷案件 篇8

[关键词] 初查 必要性 法律地位

2003年10月,马某、韩某以西安某造纸厂的名义,在明知没有履约能力的情况下,与咸阳某设备公司签定购销机器的合同,在提走对方交给的价值13万元机器的同时,以一张空头支票作为履行合同的抵押。随后,两人将该机器以6万的价格销售,所获得的赃款5万用于偿还债务,1万元挥霍。案发后两人潜逃。公安机关在受理此案后,开展了初查工作。侦查员电话通知涉案人员马某、韩某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得知公安机关介入此案,二人急忙凑了3万元交给被害单位,并以书面形式保证按时还清余款,希望被害单位到公安机关撤案。公安机关决定对此案立案侦查。侦查终结后,检察机关认为,该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归还了部分赃款,未达到单位犯罪的立案标准,因而决定不起诉。那么在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在立案前归还了部分钱款,而且归还行为发生在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并开始初查之后,由于初查的法律地位不明确,导致对立案前初查后的还款数额是否属于犯罪数额产生了一些争议。

一、初查的必要性

初查,也叫案前调查,是指公安机关的侦查部门对群众报案、举报、控告和犯罪嫌疑人自首的材料所进行的初步审查和调查。那么办理经济犯罪案件,有初查的必要性吗?有人提出,“防止立错案”,是初查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如果立错案不再被视为一种工作失误,那么初查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所谓“立错案”其实是法律允许的。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愚认为公安机关对于经济犯罪案件采取“初查”制度有其现实的必要性。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立案的条件主要有两条:一是有犯罪事实发生;二是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对于一般刑事案件而言,其危害后果明显,通过现场勘验、调查访问等措施即可确定有无犯罪发生,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而经济犯罪案件则较为隐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犯罪案件现场没有可供勘查的痕迹物证;二是相当一部分经济犯罪案件没有直接的被害人;三是经济犯罪危害后果大多较为隐蔽,有的甚至不会造成财产的损失,而是对市场经济秩序的破坏,如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四是相当一部分经济犯罪案件以职务为掩护;五是犯罪嫌疑人往往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较强的抗审能力和较高的文化水平,而且作案手段也往往比较隐蔽、高明。以上几个特点决定了多数经济犯罪案件在立案前,特别是在接到报案时,很难确定是否有犯罪发生,更难确定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为了查明某种行为是否发生,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就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其他刑事犯罪立案前的审查常常是从法律上为事件定性,而经济犯罪案件在立案前首先要查明事实,做大量的案前调查,其次才是从法律上论证事件能否构成犯罪。如不经过初查,盲目立案,出现错误则不可避免。实践中,错误拘留、错误逮捕、错误采取查封、冻结、扣押、追缴等措施,以至于出现无罪判决,无不源于错误立案。另外,经济犯罪案件的报案往往不实,在经济犯罪案件的报案过程中,由于经济犯罪案件过于复杂专业,报案人对法律本身不甚了解而报错案;或是因为案件牵涉较大的经济利益,在利益的驱动下,报案人为挽回损失或者有别的特殊动机和目的,希望公安机关尽早介入,震慑、打击甚至是报复对手,往往故意夸大犯罪事实而报假案。因此,加强初查工作有利于甄别是否有经济犯罪发生,保证执法的公正性。

二、经济犯罪案件初查制度的法律依据及地位

1.初查制度的法律依据

关于初查制度法律依据的问题,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立案才是刑事诉讼的起点而不是初查,况且刑事诉讼法根本就没有规定“初查”制度,初查制度只不过是公安机关为了自身工作的需要而设立的一个程序,必然会扰乱正常的诉讼程序;另一种观点认为,初查制度具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公安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尽管该条款未出现“初查”字样,但是该条款中的“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已涵盖了“初查”制度。笔者认为,后者观点较为可取。而两种观点存在分歧的主要原因是对“立案”的理解,前者认为立案是诉讼的起点,应该说是准确的,但是什么是立案呢?有人认为,填写决定立案书后才算立案,这种对立案的理解有些过于狭隘。其实,立案是一项诉讼活动,是一过程而不是一个点,应包含受理、审查和做出立案决定三方面内容,其中“审查”与“初查”制度相对应。据此,后者认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已涵盖了“初查”制度的观点较为可取。但是,同时笔者建议,法律应当在条文中予以明确“初查”制度,以免产生各种不必要的误解。

2.“初查”制度的诉讼地位

关于“初查”制度诉讼地位的认识离不开对“初查”制度的法律依据认识。如果否定“初查”制度是具有其法律依据的,那么必然认为“初查”是一项非刑事诉讼行为,而如果肯定“初查”制度有其法律依据,则认为“初查”制度不但是一项刑事诉讼行为,而且还是某些案件立案阶段的必经程序[4]。笔者认为,“初查” 至少是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立案阶段必经程序。其理由是:经济犯罪案件通常具有犯罪行为隐密或举报时犯罪事实不清的特点,往往不能依据举报线索内容判明是否有犯罪事实存在,是否应当立案。这样,需要有相应的证据证明符合立案条件,而获取据以决定立案或不立案的证据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初查。从侦查实践角度看,如果在初查中成功获取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证据,就为立案侦查和采取强制措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案件就容易突破;相反,如果不经初查程序,仅凭书面审查的结论来决定是否立案,就会贻误立案侦查和采取强制措施的有利时机,即使立了案,也会由于证据不够扎实可靠,而使案件侦破工作陷入进退两难的被动局面。因此,初查是公安机关办理经济犯罪案件的必经程序。实际上,公安机关在许多案件立案前都已经进行过“初查”活动,甚至是不破不立,以保证立案质量。对此,许多学者也是颇有微词,认为“初查”制度已经代替了侦查制度。笔者认为,实践中的确存在初查代替侦查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对初查的度没有很好地把握,因为初查是为立案工作服务的,所以一旦到达立案标准,初查即应终结。而侦查是为结案工作服务的,在立案的基础上查明事实的真相。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划分初查与侦查的职责。

3.“初查”获取材料的证据效力

由于对初查制度的法律依据及地位存在较大分歧,导致初查中获得的材料能否作为诉讼证据材料使用,也是争论不休。笔者认为,初查获取的材料具有证据效力。理由是:《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十一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65条第1款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据此,笔者认为,初查过程中获得材料尤其是言辞材料是否具有证明力,能否作为刑事诉讼证据使用,主要不在于其获得的诉讼阶段,而在于其获得的手段和条件是否合法,因而初查获取的材料具有证据效力。但是,如果在初查过程中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被调查人言辞材料,也应予以排除。因此,公安机关通过合法的初查手段获得的证据应当可以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据使用。

参考文献:

[1]宋阳:《质疑经侦初查制度》.载《犯罪研究》,2004年第3期

[2]戴蓬:《经济犯罪案件初查若干问题研究》,载《侦查论坛》(第四卷).2004年版

[3]姜焕强:《论初查在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载《河北法学》,2005年第1期

上一篇:大学生求职信范本下一篇:一件令人感动的事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