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精选8篇)
回顾中国经济体制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经济体制从最初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再到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最后定格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总是在与时俱进,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在经济改革的过程中也品尝了不少教训,吸取了大量经验,这些经验教训都是值得我们永久学习的。
那么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究竟有哪些经验教训呢。
第一,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合理制定经济模式。“一五”之后,我国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结构较简单的情况下,逐步形成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大统一小自由、大集中小分散的经济管理体制。在国民经济刚刚恢复的时代背景下,这种体制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做法是不一样的,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讲话激起了大改革、大开放的热潮,紧接着,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上规划了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蓝图,旨在打破旧体制,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的新体制。在符合基本国情的条件下,令经济改革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让社会主义经济焕发出巨大活力。文化大革命被说成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革命”,可在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存在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不能扩大化,“文化大革命”的方式是绝不可取的,这是我党未正确认识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深刻教训。
第二,我们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有必要的思想准备。中国共产党应该对社会主义的目标和步骤、根本任务有个清醒的认识,尊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这样才能减少错误发生的可能性。1958年至1960年持续三年的“大跃进”,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推动下,为了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掀起的一场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那时候的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还缺乏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必要思想准备,产生了危害性极大的冒进思想。要使经济建设持续稳步增长,必须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大跃进”时期中国共产党没有认识到这样的客观规律,盲目的以“赶英超美”为口号,以大炼钢铁为标志,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衡,使国家和人民陷入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这样的决策不能再重演。
第三,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关系,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保护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生产发展的前提下不断地改善人民生活,这是提高人民生产积极性的必要条件。“大跃进”时期片面强调了经济建设,忽视人们生活的改善,严重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最终生产建设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平均主义泛滥,“干不干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样”,供给制,吃饭不要钱,这严重挫伤了人民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民公社化运动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模式,是完全排斥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自给自足的封闭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的又一次失误,我们应当引以为戒。1980年至1981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得到大发展,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了大突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这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也为工业的发展打足了基础。
第四,我们要正确处理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既要做到明确区分又要做到相辅相成。政治体制是社会总机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往往决定着其他组成部分的性质和方向,在现实生活中,政治体制的因素和经济体制的因素往往交错在一起,很难对它们作出严格区分。关于如何对待两者的关系,邓小平早有论断,他说:“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
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在社会主义全面改革的系统工程中,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2个基本的构成要素,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两者间关系,将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总结
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到今天已走过接近30载, 我国也由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步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进程中, 我国取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巨大成就的同时, 也不乏失败的教训。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
第一, 突破了传统“计划”“市场”观念, 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针对“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 我国20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 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机制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成功例子, 给一些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第二, 积极探索了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 确定了以公司制即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取向。能否找到好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关系到公有制优越性的发挥及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过去误认为除了国有、集体经济经外, 公有制的其它实现形式就是搞私有化, 走资本主义道路。一个重要原因是, 就是没有区分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 没有认识到二者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形式, 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形式, 都可以用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实践证明, 我国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都是有卓有成效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建立以产权关系为核心的公司制即股份制, 明确了产权, 分开了所有权与经营权, 规范了不同权利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 对于促进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 政治体制与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进行, 相互促进。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不适合市场化的改革取向, 因此我国在改革经济体制的同时在政治、文化体制方面也采取了相应措施, 如改变以党代政、政企不分的传统弊端, 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积极进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形面, 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趋于成熟, 寓制度管理于市场调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增强;给公民提供了医疗卫生、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均等机会, 为社会成员平等地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创造条件等。
第四, 积极参与世界事务, 吸收和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 把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在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同时, 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对外开放不仅促进了国内经济活动同世界市场及运作规则的接轨, 也给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些发达国家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同时也逐步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二者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
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足之处
第一, 经济体制改革引发社会利益关系的重大变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些社会矛盾。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和市场竞争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另外, 我国长期以来在分配领域实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更加注重效率的分配原则, 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之一。
第二, 以市场化为取向的体制改革, 导致了长期以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发展方式, 忽视了环境资源成本和社会效益。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 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不在于增长速度, 而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如不加大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力度, 注重环境成本, 我国将长期面临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
第三, 与经济体制改革配套的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新形式, 表现在计划体制与市场方式之间的矛盾, 如政府职能过多, 管理过宽, 机构臃肿与机构缺失并存;部门壁垒、行业壁垒、地区壁垒普遍存在;办事程序复杂, 人浮于事, 官僚主义现象严重等, 都对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起了负作用。
二、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建议措施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但中国的改革没有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改革。因此, 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但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在通过进一点的发展来解决。针对我国改革实践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之处, 可以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 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 完善市场体系, 规范市场秩序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我国现阶段市场化程度低, 市场结构简单, 组织程度不高, 交易手段比较落后, 地区封锁、部门封锁普遍存在, 市场法规建设落后, 市场主体交易行为也不规范。因此首先要改革流通体制, 健全市场规则, 加强市场管理, 打破地区和部门封锁, 废除阻碍统一市场形成的各种规定, 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给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提供制度基础;其次, 规范和发展市场中介组织;最后, 还应加强政府的指导和协调。
第二,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 使之能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 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邓小平曾经说, “只搞经济体制改革, 不搞政治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 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 “不改革政治体制, 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 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 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政治体制改革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 同样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 完善政治体制, 首先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加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和先进性教育, 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其次, 坚持并完善民主集中制,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1]第三, 深化机构改革, 按照精减、统一、效能的原则,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切实做到转变职能, 理顺关系, 精兵减政, 廉洁高效。最后, 建立健全规范和监督政府行为的制度体系, 建设法治政府, 依法执政。
第三,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整顿分配秩序, 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2]在新的形势下, 我们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 也要注重社会效益。不能过于强调效率第一, 而是效率与公平并重。按照改革收益分担改革成本的原则, 不能让部分人享受改革收益而不承担改革成本, 要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 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十三亿人口,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意公平”, [3]
第四, 推进社会领域的改革, 推动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市场就业机制”。[4]发展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必须更加注意改善民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那就是生产资料及劳动成果由全体人民或劳动者集体共同占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有着基础性作用。为此, 需要政府增加财政开支, 根本在于精简机构, 整顿财政税收, 清除腐败, 控制奢侈消费和投资饥渴, 将国家财力集中于有益的方面来。
最后,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强经济立法, 经济司法, 为巩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经济基础服务。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只有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市场经济才能有效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减少其消极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 着眼于建立制度、规范权责、保障权益等。主要包括:完善产权制度, 保护各类产权权益;完善市场交易法规, 维护公平竞争;完善预算、税收、金融和投资等法律法规;规范政府的调控和监督;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完善社会领域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有效结合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无鉴可考的伟大创举,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场革命的艰巨性、复杂性。由于改革本身的经济社会成本和市场自身的盲目性和局限性, 也由于与市场化的改革取向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政策、法律法规等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因此, 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难以避免, 但是我们坚信, 在党和政府坚强有力的领导下, 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将会在深化改革中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建立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定能在我们长期不懈的奋斗中实现。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所作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2]同上
[3]同上
从2006年开始执行的“十一五”规划,本来要解决国内存在的这些问题,但是不但没有解决,反而使问题更加严重。总结经验教训,应当从这里开始。
“十一五”规划,是一个调整发展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规划,实行结果却事与愿违。
200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总结了“十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成就,也指出了“十五”时期快速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是: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部分行业盲目扩张、产能过剩,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缓慢,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加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解决。同时,指出了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进一步调整推动发展的思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明确规定了以下六个政策导向:
第一,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基本立足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
第二,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调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
第三,把促进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作为着力点,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带动转变。
第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带动转变。
第五,把改革开放作为动力,促使经济增长由某些领域相当程度上依靠行政干预推动向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转变。
第六,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转变。
应当说,这六个转变的规定是清清楚楚的,是完全正确的,是切中时弊的。其中前四项都是属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中之重,它体现了国家的意志。但是尽管作了这样的规定,执行情况却与此相反,经济增长依然是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依然是主要依靠工业和数量扩张带动,依然是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带动,投资与消费关系更加不协调,产能更加过剩,能源消费总量继续加大。
投资率:2000年是35.3%,2005年上升为42.7%,2008年上升为43.5%,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更大,投资率将继续上升。“十一五”这几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增无减。
消费率:2000年是62.3%,2005年降为51.8%,2008年降为48.6%,2009年预计还会进一步下降。其中,居民消费率,2000年是46.4%,2005年降为37.7%,2008年降为35.3%。“十一五”这几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减无增。
进出口依存度:2000年是39.6%,2005年上升为63.8%,2007年进一步上升为64.8%。其中出口依存度,2000年是20.8%,2005年上升为34.4%,2007年进一步上升为36.3%。“十一五”这几年出口的拉动作用更加强劲。2008年和2009年进出口依存度有所下降,表明在国际形势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走不下去了。
一、二、三产业结构,“十一五”规划期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三个百分点。实际情况是: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下降了近一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维持2005年的比重纹丝未动。这种情况,2009年也难以改变。
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000年是13.8亿吨标准煤,2005年是22.5亿吨标准煤。“十一五”规划预期2010年把这一消耗总量控制在25亿吨左右,2007年发布的专项规划把这一总量放大为27亿吨,实际上2008年已达到28.5亿吨标准煤,防线一次次被突破。
这说明,“十一五”这几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并没有加快,而是进一步放慢。前3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经济结构愈加不合理的基础上。这样的“大起”之后难免“大落”随之而来。2008年10月以后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滑,除了国际的原因,也是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的必然结果。
加快转变增长方式的目标落空,根子在于政企不分、块块分割的体制,在于地方执行的不是国家的计划,而是以追求发展速度为主要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手段并以行政干预为主导的地方自己制定的计划。
2006年3月,我们曾经发表文章分析过多个地区人大会通过的地方“十一五”规划。我们发现,地方的“十一五”规划与全国的“十一五”规划有以下重大差别:
第一,“十一五”的经济预期年均增长率,全国规划为7.5%;省、地、县规划平均为10%、11%、12%以上,高出全国规划30%、40%、50%。年度计划也是一样。“加快发展不动摇”,是地方的普遍行动口号。
第二,地区经济的高增长预期是以高投入作为支撑的,不少省区市的“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都成倍地高于“十五”,有的高出1.5倍、两倍甚至更多。这些投资又多有重大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作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狠抓项目不动摇”,这一口号具有代表性。
第三,在产业结构的选择上,多数地区仍然强调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工业强省”、“工业强市”、“工业强县”,成为共同的追逐目标。
第四,能源消费总量,全国还有一个中期规划,地方根本没有这方面的规划,甚至连统计数字也说不清楚。
这就是说,地方的“十一五”规划经济的增长方式依然是沿袭传统的方式,而没有转变。全国7.5%增长速度的制定,是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的,它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基础上的。地方追求的增长速度一高,就把整个的综合平衡打乱了,什么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统统放到了从属的地位,从而把“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变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各地区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就总体来说与全国规划差距那么大,两者能否“并行不悖”和“和平共处”?结论是否定的。
第一,两者规划的政策导向不同,全国规划追求的是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许多地区的规划依然是高投入、高消耗,从而必然是低效益,两者是不相容的。
第二,全国的规划要靠地区去执行,如果地区执行的不是全国的规划而是地区自己的规划,那全国规划必然被架空、被地方规划所取代。2006—2008年3年的事实,证明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地方规划与全国规划的另一个重大差别,在于全国规划制定的预期性指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而地方规划制定的预期性指标,是由政府主导实现的,即由政府下达,并且把主要指标完成好坏列入政府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从而把预期性指标变成为各级政府必须完成的指令性指标,这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致使“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六个政策导向的第五条“促使经济增长由某些领域相当程度上依靠行政干预推动向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转变”,也成为空中楼阁。
从这里可以发现,为什么中央屡屡强调转变增长方式而转变不了,根源在于中央的方针并没有普遍为地方干部所理解、所接受、所遵循,地方干部往往强调地方的特殊性和独立性,在实际行动上不执行国家的统一方针和政策。而在体制上,地方政府并没有把该由企业管的事交给企业、该由市场管的事交给市场,把自身的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对地方经济仍然是统帅一切,处于主导的地位。全国不是统一的市场,计划体制仍然是以地方计划为主。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党的十七大制定了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且提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必须为此身体力行。
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提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同时提出,实现这一发展目标,关键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大致测算,从2011—2020年10年间,GDP每年增长6%左右,2020年人均GDP就可以比2000年翻两番。同现在年均增长10%相比,好似轻而易举。但是,中央规定的翻两番是有前提条件的,这就是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这四者决不是一个空洞的前置词,而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并且置于优先地位。多年来,我们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上欠了很多账,今后不仅要做到新账不欠,而且要做到老账要还。就这个意义来说,6%左右的年均增长率并不轻而易举。
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以及欧美日的经济衰退,其影响波及全世界,而且将改变全世界的发展格局,也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一个转折。要避免危机再次发生,世界的主要国家都要总结经验,改变增长模式,不能企望一切再回到危机前的状况。
中国将进入一个中速发展时期,不可能再回到2003—2007年的高速发展时期。这是因为,国际经济形势巨变,发达国家即使结束衰退,也不可能回到2008年以前依靠过度消费维持的繁荣状态。我国国内产能过剩,消化过剩的产能只能主要依靠国内的消费需求。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利润率下降,进而投资的欲望也将会减弱。我国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费总量增长太快,无法维持。环境生态恶化必须遏制,否则2020年很难实现人们渴望的呼吸到新鲜空气、喝上清洁的水的全面小康生活,而且我们必须承担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这就是说,未来有三个不复存在,或者三个已经结束。一是大进大出的时代已经结束;二是企业高赢利和投资高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三是高耗能、高污染、无序和过度开发的时代已经结束。归根结底,建立在上述前提下的爆发式的高增长时代已经结束。当然,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还没有结束,增长仍然有潜力,但是奢望恢复过去的高增长已不现实。什么时候不追求高速度了,什么时候经济增长方式才能转变。
中国经济面临的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结构的任务是艰巨的。只有增长方式转变,调整好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结构,我们的经济才能走上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之路。而实现这一任务的关键是改变以地方计划为主、资源配置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体制,以及相应的财税体制。
我们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全国是一个统一的市场。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结构是否合理,这不是一个地区能够判断出来的,也不能要求地区对此作出判断。地方有各种各样的理由,要求多搞一些投资,多上一些工业项目,多消耗一些能源和资源,把经济增长速度搞快。至于这样做在宏观上能否承受得了,会发生什么问题,那不是地方要考虑的,而是国家要考虑的问题。全局把握不好,出了问题,很难责怪地方,要地方承担责任。
因此,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必须彻底改变地方政府的政企不分、画地为牢的体制,把社会化大生产的计划权和管理权从地方政府手里拿出来,真正实现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既然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交给了市场,地方政府没有理由不这样做,也不应当要求地方政府不这样做。不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问题,不在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上下功夫,国家再怎么提倡宏观调控,宏观调控部门再做多大的努力,中央的计划依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宏观调控的作用依然有限。2007年国家计划的经济增长率为8%,实际达到13%,超过国家计划60%,这还有什么计划性?
现代化的大工业,现代化的服务业,以行政区为界,块块分割,画地为牢,这是极端落后、极端不合理的,弊病太多。再不考虑改变,还要等到什么时候?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成为党要面临的首要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要是学习苏联经验,这在当时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后来的实践表明,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事实上,再完美的理论也不是万能的,也需要与实际情况结合,推陈出新,积极探索。下面我们探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就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一根本思想。《论十大关系》标志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具的良好开端。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完成以后,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需要有一个不断完善和巩固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大量人民内部矛盾逐渐成为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矛盾。
实现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近代以来,民族工业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难以获得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开始重视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提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当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经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对于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促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来,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一制度是我们党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社会主义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和积极性。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艰巨繁重。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政策,并进行封锁和遏制,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面对着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带领全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广大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社会主义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发展。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经历艰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这些都是党和人民在历史实践中获得和发生的。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误的教训,正确地加以总结,都是党的宝贵财富,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在探索中形成的一些正确地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大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为开启新时期新道路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几亿人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其艰巨性、复杂性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都是没有先例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在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基础上开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汲取了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根据自己的实践形成许多独创性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探索的成就表明,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各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国情,独立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也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造成了严重后果,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探索中的教训。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曾比较正确的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他在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已经进入、尚未完成的思想。但由于我国当时刚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没有足够的经验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具有很清楚地认识,因此,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没有能够得到坚持和进一步发展。在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由于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不科学和对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做出严重错误的估计,又产生了“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不是什么遥远的事了”的盲目乐观情绪。60年代党的指导思想方面“左”的倾向不断发展,进而把社会主义理解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上走了弯路,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发生。由于这些失误,总结了以下经验教训:
第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社会主义改造还未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然而,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对中国的基本国情缺乏深刻认识,没有能够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实践证明,只有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准确把握中国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逐渐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开辟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二: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坚持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对于社会主义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阶级斗争,不能将其简单的等同于全国范围的阶级斗争,更不能搞大规模的政治运动。
第三: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采用科学态度,深入了解和分析实际情况,努力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只有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才能逐渐掌握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
第四,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由于民主和法制都不健全,党内外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意见受到压制和打击,正确的主张得不到采纳甚至被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遭到批判,错误的决策得不到及时制止甚至被当作社会主义的原则加以固守,结果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甚至发生“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实践证明,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
第五,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
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必须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反对个人崇拜,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大力发扬党内民主,确保党员的民主权利,避免少数人说了算、个人说了算的现象。
第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邓小平总结这段历史经验时指出:“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
考研,我英语58分,客观题不到30分,主观题至少得了28分。就这些得分,我说一说我的经验和教训。说是经验和教训,其实教训要多于经验。
一、得阅读者得天下。这句话一点都没错,只是在我考完之后,才深有体会。这次考研,我就是阅读的分数太少了。
partA部分,我对了10个。主要的教训是,平时练习的难度不够,所以得到的结论是:只做真题是不够的。以前,我也认为,只要是认真的精读真题,就可以应付考研了。我把真题认认真真地做过了2遍,近几年的做了3遍。所谓的精读,就是每个单词,每个句子及成份,篇章的结构,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尽力弄的明白。尤其是文章中的单词,遇到不会的,是大纲里的,一定要把它记好。不过,实践证明,光靠真题是不够的。原因很简单,想盛出去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这样才能保证碗里的水是满的。今年的阅读,有些偏难,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在考场上明显感觉吃力。而且,还犯了一个超低级的错误。我都不好意思说。第3篇关于睡眠的阅读,正是我所学的专业,我基本上就没怎么看文章,按照自己的专业知识,上去就选。结果是5个题,一个没对。所以最后就对了10个。给大家的建议是,真题是基础,在真题的基础上,一定把阅读的难度提炼上去。阅读每天都要做,不要过多,最多3个,一般2个就够了。最后的时候,要进行模拟考练习。到最后的20天时候,每天可以保持1- 2篇的真题,只要让自己手不生就行,千万不能放。坚持阅读可能不会有什么提高,但是不坚持肯定能保证你后退,这个是一定的。
ParB 是很难的部分。听过的课,掌握了一些技巧。我在平时练得不是很多,只是把考试虫和毕金献上的题都做了。我觉得自己掌握的还是不错,至少能对3个。可是,在练习的过程中,我练习的都是添句子的那种,唯有段落的没有练习。原因很简单,因为添段落的要按照句群来做,这个太难,第一次,肯定不能考。结果…..所以,对于考研,哪一部分都不能轻视,你轻视它,它就会轻视你,那一部分也不能放弃。PartB的技巧性比较强,要是没有一定的功底的话,不要来硬的.,最好还是掌握一些技巧,可以听一些辅导,或是多看些这方面的书。好好体会。
关于作文
二、作文一定要重视。这次我能过50,关键就是作文写的很顺手。对于作文,我有以下的几点心得。首先是利用好范文。我不主张背范文。但是经典的句子一定要背。比如图画视作文的开头,从描写段到论述段的过渡段和过渡句,再有一些就是万能句子。比如:Although the drive to protect XXX interests and rights is a long-standing and strenuous one ,our joint efforts will eventually pay off .像这样的句子,可以用在很多题材中。如果在作文中,每段都能用上这样的几个句子,一定就会给老师一个非常好的印象。在开始练习的时候,首先就是积累这样的句子。积累的句子不一定要多,但是一定要背熟。同时,还要积累一些表达递进、原因、建议、号召等等常用的过渡。好的作文,你会发现,每个句子和句子之间都不是机械的一句一句的叙述下来的,他们之间都有小小的衔接,小小的过渡,这就是所谓的技巧。因为这样表达出来的文章,不死板。
其次就是练习了。作文一定要自己动手去写。如果不动手写,只靠背写范文和美句,就会在考场上有无的放矢的感觉。不管积累了多少好的句子,只有在自己的作文中准确无误的写出,才是真正的属于自己的。考研作文题材非常广泛,基本上压不到题,所以各种题材的作要练习。在考试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类似的,或者你准备在其他的题材的作文中某个句子和短语,用在了考场上,那么这就是胜利。练习各种题材的作文,主要是给自己积累一些专用术语。比如:去年我写过一篇关于教育的作文(考试虫第一套题的作文关于象牙塔的),我就想到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通过写这篇作文,我学会examination-oriented education和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这两个短语。在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作文时,学会了滥砍滥伐(clear-cutting)和环保意识,水土保持等等这些短语的英文表达。在一篇关于描写城市交通的作文中,又积累了关于高峰时间的两种表达(rush hour /peak hour),这也是写作的一个小技巧,即在表达同一事物的时候,用不用的表达方法。好的作文,你会发现,同一个核心词汇不会出现两次。当你掌握了这些很地道的英文表达,作文自然就会得心应手。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想方设法的用上自己所积累的好的句子。那这种强迫变成了习惯,你就会觉得写作的思维也会随之改变。只要一落笔,就是那些美的句子,有了这种感觉,自己就会变得很自信。
最后就是关于一些谚语的应用。一篇文章如果在开头和结尾处用上一句谚语,那就是画龙点睛。所以平时背一些谚语也是有必要的。去年,我在练习毕金献的一片关于合作的作文中,积累了这样一个谚语,united we stand,divided we fall. 这个谚语的意思是,“团结则存,分裂则亡。”参加过去年考试的人都会知道,这个句子恰恰是翻译的最后一句。当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当时心跳加速。2分,想都没想轻而易举的拿下了!在这里,我只想说,对于英语的学习,贵在积累。虽然,我在最后练习作文的时间不过2个月,可是,至今受益匪浅。其实作文还是比较好拿分的部分,只要是用心的去练习,成效是非常明显的。
关于英语的写作,我听过很多老师的讲座,每听一回,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真是博大精深。对于写作,我还有一些心得,但是我感觉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都表达的清楚地。给大家推荐一本作文书,的创作策略与高分范文,去年,我就是看了这本书,看了也不到1/3,加上自己的苦练,很有收获。
最后说一下关于时间的问题。从现在开始着手看,每天英语至少应该是3-4个小时。等到10月份以后,每天可以看2个小时,一直保持到考试前。千万不能和英语争时间,那样会死的很惨。“考期不至,单词不止;考期不至,阅读不停”。单词和阅读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现在着重背单词和练习阅读,单词每天100个,量少没效果。或者可以先背核心词汇,然后再在阅读中记单词。阅读要求精,开始会很苦,因为一个小时可能就能看1 篇阅读,会把人看得心烦气躁的。其实整个考研的过程就是这样的,随时都可能有那种坏心情出现。能战胜自己的,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终于写完了,不过我感觉还是不是很详细。我写此文有两个原因,一是想给那些初次考研的朋友一些借鉴,考研忌讳走弯路,希望我的教训能让给大家一些启发。再有就是,写给我的一位朋友,我不知道他还来不来这个网站。希望他能看到,能有点帮助。时过境迁,关于考研的一些事情开始随着时间的流逝渐行渐远,也开始遗忘了。我想,如果我们缘分未尽,终有一天会再相见,或是再重新认识的。不过,或许有些人在生命中注定无缘相见。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不管是哪一种,我都不再计较了。我都希望你能好好学习,尤其好好学习英语,一定要考上。
汪庆辉
有这样的一家公司:
1984年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研人员创立。
2010年,联想控股综合营业额1470亿元,总资产1149亿元,员工总数35000余人。是的,这就是联想控股,中国人的骄傲!
9月26日,作为深圳市企业家联合会的理事,有幸参加了在深圳市洲际大酒店举办的《联想的经验和教训》主题演讲。
1、不是架子问题,确实是自己的一田三分地还没有搞好
2、自己还没有搞好,就出来跟大家乱讲,对不起大家
3、联想控股:联想集团、神州数码、4、反复研究行业本质
5、如何控制成本
6、如何形成核心竟争优势
7、库存周期
8、供应链如何畅通
9、成本控制十种方式,使我们连续三年降价,竞争对手说:联想在自杀式的降价,抗不住了。结果我们连续几年大大赢利。
10、关键在哪里:我们对行业研究很透
11、彩电研发:九十年代的中国,电源电压极不稳定,中国厂商以极低的价格改变电源,放映效果好很多,一下国产就上来了
12、跟据巿场需要:一键上网,一键恢复筹
13、可怕的戴尔:联想双模式
1、直销;
2、渠道,深入研究戴尔,在这里,文化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个时候是混战的时代,号令三军,坚决执行,上下同欲,而后我们成功了。
14、成功收购IBM:品牌被承认风险,员工流失风险,这两个都不讲了。为什么不讲,这两个问题,关键是你要深入思考,只要你想了,就一个可以解决。所以关键是文化的融入。
15、总经理是总导演,是管理的最高层,对结果负责。董事长是制片,决定主要人事安排负责,绩效考核激励政策。
16、并购失败根本原因:管理层的心态和思想有问题的时候,企业就麻烦了。管理层的短期行为,只重视业绩和当前利润增长,忽视了战略布局的重大价值,为今后的发展留下了极大隐痪。公司变成了国家之间的矛盾,公司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开始亏损,这就是文化的冲突。
17、每个月召开一次三天的不同国度的总裁会议,半年内会议从务虚开始,然后订战略,每个人畅所欲言,主要的责任和义务是什么?岗位责任是什么?
18、中西方共同承认的核心价值观:说到做到,尽心尽力!1)搞清楚再承诺 2)承诺就要兑现
3)公司利益至上
4)每一年每一天我们都在进步 5)敢为天下先
19、柳问德国CEO:为什么要承诺?那是我们对领导的尊重;为什么敢承诺?那是领导对我们的包容!
20、文化特别重要的就是以身作则。
21、并购成功的原因 1)把问题想清楚
2)有好的并购基地
3)管理三要素:定调子,搭班子
22、管理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对行业的理解,运作层面的管理一采购,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二是企业管理的共性,基础层面的管理一机制、体制、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23、定战略的方法 1)愿景 2)中期目标 3)战略路线 4)领军人物 5)具体步骤
24、建 1)群策
2)提高整个管理层威信 3)对一把手,形成制约 1)班子成员的条件 2)班子如何议事和工作 3)班子成员如何更换
25、带队伍
1)让战士爱打战 2)让战士会打战
3)学习力和职业发展
一、正确把握国情, 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
1. 意识形态领域与社会存在复杂性特点相联系的各种思
想观念多样并存, 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千差万别。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和各种思想多样共存的关系, 是思想政治战线一项长期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基于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国情, 以及人们思想活动的新特点, 我党提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从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出发, 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根据不同对象的情况, 不同时期的实际, 讲究道德的层次性, 注意工作的渐进性, 明确区分应当提倡的、必须做到、允许存在的和坚决反对的, 既照顾多数, 又鼓励先进”, “努力寻求道德建设与经济政策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性、方向性与务实性、灵活性高度统一起来, 彻底克服和纠正了长期以来脱离中国历史发展阶段及工人思想实际的单一化、简单化、条款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2. 意识形态领域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始终存在, 正
确认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复杂课题。三大改造完成后,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毛泽东一方面指出革命时期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 要求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题;另一方面, 他又强调“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谁胜谁负的问题, 还没有真正解决”, “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阶级斗争还很尖锐”。
3. 正确开展党内两条战线的思想斗争, 善于识别思想战
线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反对“左、右”两种错误倾向的干扰, 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从十年动乱结束到改革开放起步, 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过程中, 我党在两条战线的思想斗争中, 坚持从实际出发, 有“左”反“左”, 有“右”反“右”, 不搞运动, 不随意上“纲”,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政治教育, 开创了正确进行党内思想斗争的健康局面。在此基础上, 十四大明确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左、右”错误的主要表现、危害和区分原则。“中国要警惕‘右’, 但主要是防止‘左’”成为全党的共识。
二、统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局, 认识思想政
治工作的战略性、能动性, 明确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是事关革命和建设事业全局的决定性因素, 才能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正确的目标依据
中共八大对当时中国主要矛盾的分析, 实际上提出了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转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任务。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保证党在社会主义时期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是思想政治工作能动作用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我党先后提出“思想战线是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一条极端重要的战线”, “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 我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指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其中“思想建设决定着我们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 “将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要求从整个世界的大局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的高度认识加强与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意义, “这是保证我们党始终做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
三、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人们运用科学理论指导, 自觉改造主观精神世界的实践活动, 具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科学体系及发展规律。1951年刘少奇首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思想政治工作这一特定概念才得以确认并广泛使用。我党明确指出,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 是党的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努力摸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使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科学化。”《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情况, 阐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针原则、规律和方法。从而大大深化了对思想政治工作本质特点和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
正规化、制度化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执政后, 立即着手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级学校普遍建立党组制度、宣传网制度、高校政治工作制度。1951年初,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与调整各级党委宣传部的工作机构的指示》、《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 初步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操作机制。
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的确认和建立是新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20世纪50年代, 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傅钟曾提出“政治工作是科学”的命题。随着思想政治工作的拨乱反正, 20世纪80年代初期, 在全国范围掀起一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的讨论,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对象、规律、特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一致确认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论断。1983年初, 中共中央书记处委托中宣部、中组部、全国总工会、妇联、共青团等联合召开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组成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中国职工思想政治研究会, 创办《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物, 全面启动了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进程。
四、立足人的思想行为活动规律,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 研究掌握人的思想认识特点和行为活动规律,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建国初期整风整党运动中, 刘少奇提出:“由于中国革命的胜利, 我们还应该注意另一些党员情绪的变动”, “重新给他们以革命的教育”。在社会主义改造中, 我党把握中国农民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种积极性”和“两面性”特点, 把人的思想改造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有机结合起来, 在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的同时, 实现了剥削者向劳动者的历史转变, 成为我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上的又一伟大创举。新时期开始后, 胡耀邦提出要求从思想政治工作最基本和最本质的问题入手, 深入系统地研究人的思想认识特点及其规律。《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 (试行) 》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作为“检验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是否真正相信、依靠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标志”。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调整人们思想行为来实现工作目标的能动方式, 必须重视人的生理、心理、物质和精神需求这些支配人们思想行为的基本因素。物质利益是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变化的经济根源和物质基础, 充分运用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 把发扬革命精神同坚持物质利益, 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是建国以来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总结。毛泽东曾严肃批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忽视群众物质利益, 极大损伤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从而导致党与农民之间关系紧张的错误, 要求“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当前群众的迫切要求。凡是违背这两条的, 一定行不通, 一定要失败。”改革开放后, 我党提出“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 “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教育必须同实行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紧密结合, 必须同现阶段按劳分配和其他社会主义原则相结合。”
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 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形式和途径探索中取得的重大突破。通过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职工业余读书活动;双拥共建活动;文明城市、村镇、行业、家庭创建活动;企业、村镇、社区、校园文化建设;“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等一系列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充分开发调动群众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动精神, 把说理教育和形象化教育、有意识和无意识教育、灌输教育和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感染力。
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表率作用和人格魅力是影响受教育者思想认识、行为方式的关键因素, 也是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核心问题。新中国建立后, 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高度自律精神在全党人民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作风的化身”。建立在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上的党的崇高威信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们党能够经受严重困难考验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能不能以身作则, 影响是很大的”, 只有“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以实际行动为群众作出表率”才能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 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信服力和感召力。“我们的困难在这里, 我们的希望也在这里”。这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极为重要的历史经验。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完成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之后, 开始并正在经历着两个新的转变:一是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从单向灌输、注重号召到双向交流、注重引导的转变。这两个转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外部环境和工作对象的深刻变化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推进两个转变的进程中, 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研究新情况新问题, 不断探索新途径新办法, 开创了新的局面。总结各地各部门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
关键词:中国革命,思想教育工作,理论成熟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633.
[2]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7:417-418.
[3]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787.
一、国企改革30年的艰难历程回顾
大致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放权让利式的改革。主要是在国家保持所有权不变情况下,不同程度下放经营权。比如先后试行了利润留成制度和承包制等。当时的改革首次打破了国营企业只是国家政府机关的一个附属物的模式,调动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中国经济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企业分配向个人倾斜,包盈不包亏,助长了企业重生产、轻投资、拼设备等短期行为。同时,企业承包制按一户一率,企业不能公平竞争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
第二阶段是到了1984年中后期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推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产权多元化推进产权明晰化,实行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等改革。
第三阶段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就是国有企业能搞好的就保持,搞不好的国有企业就退出。但当时这种“抓大放小”的做法,被很多地方政府理解成为所谓“退出”就是简单的破产倒闭,不仅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而且还造成今天很多乡镇乃至县市不再存在国有企业的局面。
第四阶段是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要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这一阶段的国企改革主要从五个方面加快推进:一是加大股份制改革力度,通过股权置换、相互持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加快产权主体多元化改革。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任务,消除了阻碍股份制健康发展的制度弊端,促进了上市公司的迅速发展。三是建立完善的董事会,引入外部董事制度,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四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在分离办社会职能的基础上,将企业的辅业从主业中分离出去,突出主业发展,将辅业资产进行整合改制。五是继续实施政策性关闭破产。
总之,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总体上是不断深入的,企业经营机制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有资产总量逐步壮大、质量显著提升,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不断涌现,国企改革总体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然,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形势和不断开放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还存在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产业发展不够平衡、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活力不足、部分垄断领域改革严重滞后等诸多问题。
二、本轮国企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切实加强改革前的调研工作,真正摸清底数
各级国资委和国有企业既是国企改革的主体,也是国企改革的客体。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摸清底数是搞好国企改革的前提。只有搞好改革前的调研,才能提高改革的预判能力,才能进一步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分类实施,分步实施,积极稳妥推进改革。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好的国企改革应该符合以下四项要求:一是要合理合法合乎党和国家政策要求,二是要合乎本企业及其当地的实际情况及职工群众的生活需要,三是要尽可能少的危害到自然环境、社会、以及人民群众自身的利益,四是要尽可能去除主政者个人及其小团体私利而有益于大多数人而不是相反。
(二)要搞好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指导,又不能“一刀切”
在历次国企改革中,中央发布的一系列指导精神就是顶层设计,就是宏观指导。但执行者往往没有经过深入研究分析、联系实际,只是按照文件精神的表面意思执行,甚至方式有时简单粗暴。比如在我国国企改革的第三阶段提出的“抓大放小”,被部分地方政府简单的理解为保持好的国有企业,让不好的国有企业直接倒闭。不仅方式简单粗暴,而且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三)要采取切实有力综合措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在以往的几轮国企改革中,都往往出现理论上与实践上的悖论,即国企改革的主旨本来是要将国企中的那些不良企业,通过改革改制将它们搞好搞活;但现实和实际情况则是,某些地方或国企则是热衷于改造那些本来很好的国企,将它们实施民营化,甚至是以很小成本和价格就贱卖给了某些私人或民营企业。于是,造成国企的资产大量流失。这种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造成资产流失的问题,是国企改革中非常关键的事情,这个事情处理不好,不仅仅会影响到国有企业改革自身,而且更会影响到各级政府(比如各级国资委)的声望,还会影响到整个改革的前途。因此,在本轮新的改革过程中,在坚持大的改革目标与方向不变的前提下,要结合各自实际及时调整小的目标和方向,制定新措施,规范其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造成新的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
三、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几点对策建议
(一)要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
要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逐步构建“国资分类监管-资本投资运营-企业市场化经营”的分层监管体制。在“国资分类监管”层,按照竞争性业务与非竞争性业务分开原则,对国有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成立一批专注经济职能或社会职能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国有企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之间建立“隔离层”,实现不同资本投资平台经营目标单一化,把对国有经济的优化布局和对国有企业的直接监管落实到对投资平台的布局和监管上。
(二)要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分类监管
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按照“少而精、大而强”的原则,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在竞争性领域逐步取消对国有企业的不当保护,在竞争中实现优进劣退,推动国有资本继续向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优势企业集中。完善分类监管,对竞争类企业,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放开市场主体准入,减少政府保护和行政干预,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重点监管结构调整和资本回报水平,通过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等考核方式,引导企业把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放在首位,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对公益类企业,可以采取国有独资形式,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着重从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成本控制、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管,加强产业规制,通过经营信息公开引入社会监督。对兼具竞争性质和公益性质的企业,以及自然垄断类企业,要通过网运分离、业务剥离,实现竞争性环节与公益性环节分开,分别纳入竞争类企业或公益类企业实施监管。
(三)要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公司制改革。具备条件的国有企业可通过增资扩股、收购资产等方式,尽快实现整体上市,实现产权多元化;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也要积极推动主业资产上市,或通过产权转让、交叉持股等形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步伐。加强以董事会建设为核心的内部治理,逐步建立以外部董事为主的董事会,建立规范的董事会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责任追究机制,使董事会成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层选聘激励的权责主体。实行累积投票制度,公平保护小股东权益,提高非公有制资本参与国企改革的积极性。扩大监事会权利,实行强制性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确保监事能够获得准确和充分的信息。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利用兼并、收购、重组、破产等机制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和对经理人员的约束;加强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和中介机构培育,建立包括信用评估体系和企业家素质评估体系在内的市场评估体系,推动建立声誉机制;强化利益相关者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不断完善全方位的外部治理机制。
(四)要做好相关配套工作,为国企混合制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和股权流动性,建立强制分红和强制回购制度,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造良好制度环境。探索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企业负责人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加大社会化选聘力度,实行经营目标契约化管理。通过经营者持股、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期权等方式,把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人才的薪酬激励与公司长期利益挂钩,推动企业长远发展,真正建立起经营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拓宽职工安置渠道,多方筹措改革成本,彻底剥离国有企业政策性、历史性负担,扭转国有企业不利的竞争地位,为包袱沉重的国有企业吸引非公制资本参与改革、公平进入市场创造条件。加强国有产权管理和财务监督,完善企业内控体系和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国有资产对外转让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依法设立的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推荐阅读:
中国经济改革的内容09-14
中国经济改革的特点12-03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内容07-04
改革开放中国工业经济06-04
李克强以改革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升级发展11-08
中国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07-06
全县发展和改革、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主持词11-22
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06-20
中国经济的论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