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企人才战略

2022-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强企人才战略

论人才强企战略下的“五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

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一流的职工队伍是企业实现科学发展的保证。邹县发电厂在对企业特点、职工结构和现代化管理进行周密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整合和创新,形成了基于战略双向纳入、技能培训、绩效考评、动态管理、薪酬分配的“五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模式。

关键词:人才强企战略;“五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约束机制

1

以“双向纳入”为引领。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邹县发电厂提出,要实现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拥有一支具有丰富火电机组运营管理经验和领导能力的核心管理人才队伍,以及一大批职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如图1所示:

(1) 实施双向纳入,实现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总体引领。把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升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科学部署、统筹配置,实现了企业和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双向纳入”、上下联动,即一方面从企业全局的角度进行全厂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科学预测不同部门、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实行“订单式”重点培养和专项引进:另一方面,在各部门内部推行系统的“阶梯式”人才开发培养计划,保证各类人才数量和能力满足发展的要求,提高了人员效率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优化管理构架,奠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组织基础。建立职能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相融合的机制,使人力资源队伍的管理、培养和开发成为各级管理者的共同责任和第一要务,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由职能型向战略推动型转化,促进管理水平的升级。加强组织结构的优化设计,明确各级组织和岗位的职责要求,有效保证了责任落实到位。不断充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力量,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轮岗制和一专多能培养,根据企业人力资源发展变化的现状,创新提出“职业生涯规划”、“技术技能发展通道”等新课题,做到了职责到位,压力到位,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注入了新鲜活力。

(3) 完善体制机制,夯实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管理基础。通过绩效管理和岗位动态管理体系的有机运行,建立健全了人力资源竞争优化机制;通过深化劳动用工和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了基于能力和贡献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通过绩效评估、薪酬分配、职业晋升、培训福利四个环节的无缝对接和协同运转,有效激发、调动了各层次职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潜能,使企业成为吸纳、凝聚各类人才的平台。

2 以技能培训为前提,建立人才成长基地

秉承“培训是职工最大福利”的培训理念,充分发挥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基地的优势,不断完善人才开发培养体系,打造适应企业战略发展要求的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操作人才队伍。

(1) 坚持培训制度与企业发展相适应。建立了职工培训中心、技能培训站、多媒体培训教室和仿真机培训中心,配置了多名专兼职培训教师和先进的培训设施,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制定了(职工培训管理标准》,坚持月度检查和季度培训抽查相结合的检查考核制度,突出“细检查、真落实、勤指导”的培训原则,保证了常规培训工作的效果。先后出台了《技术比武管理办法》、《首席技师管理办法》、《后备专业技术人员选拔管理办法》等多项人才开发培训激励措施,鼓励职工立足岗位成才。

(2) 坚持培训内容与岗位需求相一致。根据按定员组织生产和改革发展的需要,科学预测培训需求,每年制定详尽的知识和能力开发计划,对不同层次的人员采取“订单式”培训。以厂级领导和中层干部为对象,加强企业发展战略、价值思维、领导力与领导艺术、规章制度、执行力、经营管理等内容的培训,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把握形势应对危机的能力、改革创新推动发展的能力、战略管理统筹兼顾的能力、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发挥政治优势文化引领的能力,着力培养适应管理现代化大机组、大电厂的高素质复合型领导人才。牢固树立价值思维理念,大力开展管理人员通岗培训,建立关键人才岗位的培养、储备制度,形成关键人才队伍的梯次结构,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以专业技术人员为对象,重点进行岗位职责、技术攻坚能力、专业技术领域新成果应用等知识的培训,着力培养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以检修、运行一线职工为对象,重点进行先进生产工艺、岗位技能、实践经验、仿真机等知识的培训和各类技术比武,着力培养高技能操作人才。今年1~11月份,共举办335MW机组供热改造、内审员培训、焊工培训、档案知识、保密知识、节能环保知识、FAM系统检修管理模块、阀门检修等各类培训班22期,902人次参加,举办技术比武6场次,254人次参加。在刚刚结束的华电集团公司2010年继电保护技能大赛中,两名职工荣获大赛金奖,被授予“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技术能手”和“中央企业技术能手”称号。

(3) 坚持培训方法与职工发展相协调。创新培训方式方法,采取“请进来”、“送出去”、联合办学等形式,通过专题讲课、运行仿真机培训、检修现场技能培训、技术比武、拓展训练、网络视频授课等灵活多样的培训方法,把培训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全过程,融入到岗位实践的全天候,实现了培训过程的动态控制和实时反馈。今年以来,邹县发电厂举办了历时一个月的四期中层干部全封闭脱产培训班。培训内容以扩展知识面、丰富知识结构、提高执行力为重点,授课方法融互动教学、专家授课、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和参与体验式教学于一体,着力打造一支能干、会说、擅长经营管理的中层干部队伍。开展生产技能岗位持证上岗试题库编制、在线考试试点和新分学生入厂军训、融入式企业文化教育活动,大力推广数字化培训,制作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形成科学长效的培训素材积累。进行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之间的技能互培,有效提高了全员综合素质。

目前,全厂大中专以上人员由建厂初期的不足全厂职工总数的20%提高到现在的92%,中高级技术职称449人,技师、高级技师173人,为创建星级发电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见表1:

3 以绩效考评为基础,构建人才评判标准体系

职工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效率和效益。正确评价职工绩效,是“五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基础。邹县发电厂提出了“人人能成材,绩效论英才”的企业人才观,就是要建立把工作业绩和效果作为判断人才标准的管理制度,引导职工走岗位成才之路。

(1) “三横四纵”职工绩效考评体系的建立。所谓“三横”就是制定中层干部、一般管理人员和普通职工绩效考核办法,把德、能、勤、绩、廉作为考核要素,制定科学详实的考核细则;“四纵”就是分运行、检修、管理、生产服务四个系统,以职工业绩为依据,实行岗位动态管理,形成

了多角度、全方位、科学系统的“三横四纵”职工绩效考评体系。

(2) 职工绩效考评体系的实施与完善。职工绩效考评体系采取日常考评和期末考评结合进行,实行“月度评分、季度评级”的方法。遵守考核标准、结果公开和“一级考评一级”的原则,每月绩效考评结果在政务公开栏公布。对考评成绩差的职工,由考核小组口头或书面向职工本人反馈,督促职工在今后工作中不断进行改进。对中层干部的评议管理,通过述职述廉、职工代表评议、中层干部互评、部门民主测评等全面考核,对评议较低的中层干部进行诫勉或降职。

职工绩效考评的实施,明确了职工工作绩效的衡量标准,实施以来,全厂共有2056人次被评为A:4230人次被评为c;80人次被评为D,较好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劳动效率。

4 以动态管理为手段,高效激活企业核心资源

通过建立岗位动态管理机制,使企业内部引人竞争机制,形成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流动,实现优胜劣汰,提升了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1) 岗位动态管理机制的建立。制定了《邹县发电厂岗位动态管理办法》、《岗位竞争招聘及优化劳动组合管理办法》,确立了岗位竞争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和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动态管理机制。实行班组、部门和厂三级岗位动态管理,分持证上岗、班组内部降岗、部门内部降岗、部门内部下岗和厂内下岗五个层次。以月度绩效考评结果为依据,将职工季度的绩效考评结果分为不同等级,并与岗位变动挂钩。

(2) 岗位动态管理的实施与完善。为促进岗位动态管理工作开展,在岗位序列中出现空岗时,采取以竞争招聘为主的方式补充,厂监督机构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岗位竞争的透明度和公正性。该办法实施以来,共有4458人次升岗,3002人次降岗或内部下岗,90多人通过全厂公开招聘竞争走上了管理岗位,真正为有能力、工作积极、业绩突出的职工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该厂经公开招聘任职的一名中层干部,在2010年华电集团公司首次处级干部公开选拔招聘中,以优异成绩竞聘成功,成为邹县发电厂招聘选拔培养人才的一个范例。

5 以薪酬分配为杠杆,提高企业整体人员效率

将绩效考评结果与职工的薪酬分配挂钩,不断改善和提高职工在获得报酬上的公正感和满意度,以此来激励职工积极主动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和人才的竞争力。

(1) 薪酬分配机制的建立。建立完善了以绩效考评和一岗多薪为主要内容的薪酬分配制度。职工收入分配实行绩效联酬,实现了个人工作业绩和业务技术水平与薪酬分配相对应。此外,还建立了以综合奖励为主、单项奖励为辅、特殊人才专门奖励的激励机制。每年公开选拔和评审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操作能手,每月增加300元人才津贴。在热控、继电保护等技术密集型班组设置系统工程师,职位晋升等方面与行政管理人员享受同样待遇,实现技能、管理“双线”成才。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管理创新和科技攻关活动,职工每年提报合理化建议2000多条、QC成果80余项。2010年,企业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荣誉称号,“大型火电厂节能增效数字化管控”管理创新成果和“以提升企业相对竞争力为目标的‘竞和’文化建设”创新成果分获全国电力行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二等奖,“邹县3033t/h超临界锅炉金属寿命管理研究”等5项科技成果荣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奖。

(2) 薪酬分配机制的实施与完善。一是根据四项责任制目标任务,采取厂对二级部门分配和部门内部分配的两次薪酬分配形式,体现了与工作绩效的有机结合。每年集中修订《责任制考核实施办法》,每月召开经济责任制考评会,厂经济责任考评委员会按各部门责任制完成情况每月兑现一次,各部门在兑现数额内按照内部分配办法和职工绩效考核情况进行再分配。在奖金分配上坚持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原则,由按劳分配转变为按劳和按生产要素相结合进行分配,使所完成的工作任务与得到的奖励效益工资基本对应,让业绩突出的职工实现“名利双收”。二是开展经济责任制考核落实情况专项审计和绩效审计。结合二级部门管理情况,从奖金分配方式、考核通报分解兑现情况、管理亮点等方面八手,综合分析各部门经济责任制考核落实情况,并提出审计意见,规范制度执行,促进管理提升。

6 以“五位一体”为模式,人力资源管理成效显著

“五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模式是市场经济规律在企业内部最有效的体现,作为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流动的有效手段,进一步激活了用人机制,使企业内部有限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发挥。

(1) 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机制。“五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客观地把握了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趋势,实施以企业战略发展相配套的双向纳八型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形成了以技能培训为前提,以绩效考核为基础,以动态管理为手段,以薪酬分配为杠杆,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模式。使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形成闭环体系,优化了人才成长的动力机制,改变了传统的用工机制,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总体效能。

(2) 造就了一支适应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职工队伍。“五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管理手段上,由对职工孤立的静态管理转变为整体的动态开发,系统考虑了人才管理和开发的各种要素,促进了各环节的有效整合,构筑了企业与人才息息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完善了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操作技能人才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造就了一支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人才资源保障。

(3) 培养了一批具有刨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五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坚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工作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通过公开、公正、公平合理的竞争发现人才,为职工创造均等的发展机会,促进职工向能发挥价值的岗位流动,有效盘活了人力资源。投产发电二十多年来,先后有284人走上中层干部岗位,77人走上了厂处级领导岗位,先后为电力系统输送各类技术骨干1700多人,彰显了“邹电”人才品牌优势。

新时期、新形势下,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邹县发电厂将牢固坚持“价值思维”,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打造一流人才队伍,促进企业与职工协调发展。

(责任编辑:叶小坚)

作者:郑延平

第2篇:践行人才强企打造高素质职工队伍

【摘 要】 纵观现代经济的发展,也不难看出,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未来企业,重视人才、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最根本手段。

【关键词】 关怀;培育;激励;选拔

人才强企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新经济时代, 人力资源上升为第一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在企业發展过程中,人才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只有坚持人才强企的发展战略,把培育壮大人才队伍作为加快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全面推进人才强企建设,企业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健康发展。

那么,作为国有企业如何培养人才,践行人才强企,使有限的人力资源效用最大化呢?我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一、坚持以情为本,在“留才”上下功夫。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所凝结、沉淀出来的企业价值观及企业精神,建立和谐企业文化,能对员工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会产生强烈的影响,注重企业文化能让职工感受到自身发展与企业的未来息息相关,使个人价值理念与企业理念紧密结合,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就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尤其把青工队伍的和谐稳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全方位,多角度地关注青工成长,及时传递组织的关爱和企业的温暖,不断增强青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开展“创先争优,青年当先”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青工快乐工作和成长,增强青工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定期召开欢迎会、座谈会增进相互了解,及时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加强沟通交流,倾心关注,温暖留人。近几年,我厂大中专以上学历的青工流失率已逐渐呈下降趋势。

二、坚持以练为本,在“育才”上下工夫

有效地培训应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而最高需要是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按照自身的需求接受教育培训,是对自我发展需求的肯定和满足。培训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同时也要与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相结合,实现员工素质与企业经营战略的匹配。这个体系将员工个人发展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让员工在服务企业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同时,也能按照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实现个人的发展,获取个人成就。另外,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也使员工认识到,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才是其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有效的培训体系应当肯定这一需要的正当性,并给予合理的引导。

将“学习真本领,练就真功夫”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不断创新培训机制,优化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落实各项教育培训管理责任。将个人特长与企业需要紧密结合,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搭建职工比武竞技平台;开办专业培训及主题培训,搭建个人学习成长平台,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

三、坚持以诚为本,在“励才”上下功夫

人的行动是受人的思想支配的,人的行为是受动机所制约的,而思想动机又来源于人们对社会的需求。不断研究并满足人们的正当需求,并通过各种激励政策,就能有效的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如坚持心贴人才、情系人才,用真情感召人,用爱心激励人,努力当好各类人才的“后勤部长”,形成推动人才发展的良好局面,并坚持物质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建立健全动态的、多层次的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完善薪酬分配体系和奖励制度,形成以业绩和能力为基础的分配激励机制,为人才效能的发挥提供良好的保障,全方位释放人才的能量。

四、坚持以人为本,在“用才”上下工夫

人有共性,也有个性。人有能力差异、性格差异、行为差异。“知人”的目的在于“善任”,而用人的关键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做到量才使用,职称相称。对企业来说不断健全完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用人机制,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任用,突出“四不唯”,即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拔和使用人才,努力挖掘职工的潜能,使真正有能力、有创新意识的人才脱颖而出,以保证人才竞争始终保持优化状态,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需要靠企业和个人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去实现,职工素质的提升不仅使职工能适应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为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提供助力,而且是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和运行的根本。

五、建立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薪酬制度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薪酬也是人才比较关心的一方面,较好的薪酬也是企业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适当的薪酬水平、科学的薪酬发放制度,尤其是合理的薪酬结构等,可以充分调动人才工作的积极性,激发人才的工作动机和工作热情,从而为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贡献力量。薪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才的流向。用贡献的统一标准,科学合理地评价不同岗位的贡献价值,建立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各种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薪酬制度,将有利于培养和留住政工人才。如果岗位薪酬水平差异过大,又缺乏其他的补偿激励办法,就会影响后备人才的培养。

六、培育独特的企业文化,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

企业文化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内外经验表明,成功的企业一般都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可以使人才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人才产生一种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如果缺乏鲜明的企业文化,没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规范,人才离心离德,人才流失就难以避免。人的需要是复杂的,既有物质的、安全的等级较低层次的需要,也有社会交往、受人尊重的自我实现等较高层次的需要。相比而言,高素质的人才更注重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企业来说,创造一个尊重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围,帮助人才实现自身价值十分重要。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首先要培养人才的归属感。

七、结束语

培养出一批具有巨大价值的企业人才是每一个企业发展的一种需要,如何吸引、培养、留住人才对于企业来说,不仅仅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同时也是紧迫的现实任务。通过本文的论述,企业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出一支具有强的责任心、高素质、高质量的政工人才团队,要从“留才”“留才”“育才”“用才”等几个方面着手,充分发挥企业人才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侯汉瑜.学思论谈[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7.

[2]李怀生.国企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弱化的经济分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

[3]刘巍译.组织的学习[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本钢集团公司特殊钢厂)

作者:王丽萍

第3篇:服务“三农” 管理强企

浙江杭州萧山义盛中心供销合作社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义盛中心供销社是一个以经济区域建社的基层社,位于杭州城区六大组团之一的萧山区义蓬镇。2001年,组建了浙江万丰(集团)萧山义盛供销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150万元。其中区社控股65.63%,自然人占股份34.37%,运作模式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中心社承担为农服务和代行政府职能;有限公司为经营实体,经营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收购、废品回收等业务。

2006年,全社实现销售总收入13225万元,利润 285 万元,创历史新高。

为了发展本地的蔬菜种植加工产业,2003年,由义盛中心供销社牵头,以下属的区级农业龙头企业——杭州萧山丰盛蔬菜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在自愿合作的基础上,联合社区内120户蔬菜种植大户和加工专业户,组建了“杭州萧山兴农出口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规范的章程,并且落实了内部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运作。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种植计划、种子、肥料、农药供应,栽培技术、植保技术、产品收购、销售等服务。2006年为入社社员提供胡瓜种子、茄子种子、萝卜种子等1250公斤,各种蔬菜专用肥料850吨,各类防病治虫农药23吨,蔬菜专用地膜、薄膜15吨;举办蔬菜栽培技术、蔬菜防病治虫讲座各2期,编发技术资料10期共1500份赠送给社员和菜农。在合作社的优质服务和广大社员的共同决策管理下,兴农专业合作社取得了可喜的业绩,2006年实现销售3285万元,实现利润22.1万元,分给社员红利12.9万元,为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带动了当地蔬菜产业的发展。合作社被评为萧山区“示范性农民合作社”、杭州市“示范性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杭州市“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2005年9月,他们又联合社区内的30个鲜蔬菜运销大户和鲜蔬菜种植户组建了“杭州天绿蔬菜合作社”。主营鲜蔬菜种植、收购、冷藏、销售等业务。目前投资50万元对3000亩蔬菜基地进行了改造,路、渠、沟等排灌和电力设施进行了全面更新,社员联合投资400万元建造蔬菜冷库4000立方米,仓库1000平方米,及其它附属设施,目前工程已投入使用,年可消化鲜蔬菜6000吨,并可使天绿合作社的3000多亩基地的产品免受价格大起大落的影响。

在参与新农村流通网络工程建设中,该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与区社专业公司的联系,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了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石油、医药、再生资源回收等传统主营商品和优势产业的现代流通网络。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6年来,他们共投入300余万元,对所属网点进行了改建和整修,使老网点在新农村流通网络工程建设中焕发了青春。2004年该社在义蓬镇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兴建7000平方米的大型商住楼一幢,其中商场面积达2000平方米,目前已投入使用,成为供销社经济发展新亮点。另外投入230万元建造了两个上规格的加油站。今年已动工新建8000平方米的集农副产品收购、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型大楼一幢,预算投资800多万元,2000平方米的综合商场将成为萧山围垦地区最大的购物中心。加强项目储备,争取业态转型。其一,在靖江镇利用现有13亩土地搞商住楼开发,保留2500平方米左右的商铺。其二,已在前进搭建近1000平方米的钢棚,自己经营超市,争取做好自营业务这篇文章。五是改造农资经营网络,将所属10个生产资料部、155个农资委代店作为建设对象,以区农资公司为龙头,进行规范化连锁建设,已建成连锁店8家、加盟店22家,便利店30家,对农资商品进行统一配送,规范了农资经营户的经营行为,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净化了农资市场,使农民能买到放心的农药、化肥,为政府解了忧、为农民排了难,也使供销社牢牢掌握了农资经营网络的终端——村级零售店,提高了市场占有率。

在推进“二次创业”的进程中,义盛中心社非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他们一是修改完善了《财务管理》、《人才资源管理》、《资产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并事事按制度办,做到以理服人,以制度管人。二是建立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将年度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有严格的考核办法。将企业的目标与员工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凝聚和激励员工万众一心,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三是在企业内部凝聚一批有事业心、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员工去共同造就企业的文化和财富。四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创造性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丰富其内涵。经过企业文化的约束、激励、渗透和熏陶,提高了员工的素质和忠诚度,促进了企业的全面发展。

作者:义 闻

第4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进铁路跨越式发展

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特别是在按照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推进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中,房建系统作为辅业,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为此,房建系统必须紧紧抓住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实施

人才强企战略,为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目前房建企业主要需要三类人才:第一类是熟练的技术操作型人才。他们一般经过系统的专业技术学习和严格的岗位培训,能熟练地单独操作,并能独立处理操作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因为,无论多么先进的企业,多么好的产品设计,不管使用多么现代化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都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经过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精心策划、组织和操作,才有可能把它从图纸变成产品,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能熟练操作的工人队伍,企业的正常运营就难以保证:第二类是专业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管理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的经营管理人才。与之相配套的还要有一支熟悉本企业历史,献身于企业发展,精通本企业主导产品的生产技术,受过专门训练,并经多年的实践锻练而积累了丰富的领导才干的中层管理人才:第三类则是最高层决策人才。他们—般是企业的领导干部,或是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中的优秀分子,他们大都具有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毅力,眼界开阔,思维超前,以自己卓越的胆识和智慧领导企业,他们能以自身的优秀品质及人格魅力赢得企业内外人员的尊敬和爱戴,

并逐步成为企业的灵魂和核心。

以上所需人才应通过三个阶段进行开发与培养。

一是知识技能培训。即通过开办培训班,让有差距和不足的员工和管理人员增长知识,

热练掌握岗位所必备的技术和技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二是职业教育。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仅仅对员工进行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要使企业员工和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真正成为企业的核心力量,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团队精神,除技术、技能培训外,还应对其加强职业道德、价值观、企业文

化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这种培训也被认为是“软培训”。

三是终身学习。人力资源开发应突出人的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学习和培训,使企业的同级之间、上下级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不断地提升企业职工的知识水平,并且把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企业职工的创造力。重视人才培养,不能停留在形式土,企业必须要在人力资源开发上舍得投资,应把对人力资源领域的投资视为“一本万利”的事业。只有这样,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才有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培训经费、场地、设备、教师、教材等问题才容易解决。这里,企业一把手的

观念和胆识是至关重要的,他不仅是培训工作的倡导者、支持者,而且应以身作则,带头学习,亲自关心培训工作,作学习型企业的优秀楷模。—个企业在这样—把手的带领下,—定会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一定会创造一个“人人在学习、天天在进步”,不断提高,不断变革的人才管理制度,陈旧落后的用人观念是影响人事制度改革的最大障碍,为此,企业必须

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才能达到合理使用人才的目的。

一是破除“求全责备”的旧观念,树立“用其所长”的新观念。“人无完人”,若一味“求全责备”,就无人可用了,所以企业选用人才最主要的是要考虑这个人的长处是什么,

让他做什么工作最能发挥他的长处,善于用其一技之长。

二是破除“论资排辈”的旧观念,树立“唯才是举”的新观念。青年是整个社会最积极、最有生气的一部分,他们思路敏捷,锐意进取,肯学习,少保守思想,开拓创新始终离不开他们。为此,企业用人要坚持以业绩为标准,不搞平衡照顾,谁德才兼备就用谁,真正做到唯贤是举,唯才是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使企业更加兴旺发

达。

三是破除“唯文凭论”的旧观念,树立“注重实绩”的新观念。学历或文凭是选拔使用人才应考虑的一项基本条件,但是只看学历或文凭,即认为文凭就是才能和知识水平的标志,这是不全面的,由于每个人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及实践经验的多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文凭而没有水平,有学历而没有能力的人也不少见。为此,企业在选拔任用人才时,既要重视

文凭,更要重视实际水平,切忌“唯文凭论”。

四是破除“可迟可缓”的旧观念,树立“讲求效率"的新观念。人一生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如不能好好把握,便会留下极大遗憾。企业对人才的使用要讲求效率,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益,也是对人才的一种负责态度。“可迟可缓”的旧观念,是对人才使用的—种极大浪费,同时给企业也会造成一种很大的损失。为此,企业要采取上下交流,横向交流、党政交流,岗位互换等形式,把优秀的人才放到机关、基层、技术、党群等多层次、多

岗位上,经受全面锻炼,丰富工作阅历,从而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

在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方面,重点耍解决人才待遇问题,解决人才待遇问题也是建立留人机制的关键问题。一是建立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在薪酬待遇上必须合理公正,突出关键岗位薪酬的竞争性,要适度领先,对中层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及高风险、高难度工种要与普通岗位大胆拉开差距。这样既突出了市场竞争力,体现了激励作用,又有效地控制了人工成本;二是为人才搭建发展平台。优秀的人才不仅看重物质待遇,而且还更为看重个人发展的空间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为此企业必须为人才搭建发展平台,为人才创造有利的条件,人才进入企业后,在已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基础上,配合企业发展目标进行有计划的学习和锻炼,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而且在职务晋升方面,也要及时给予考虑。另外,必须

给人才委以重任,让他们承担一定的责任,并且给予相应的权利,只有责、权、利相统一,才能使人能有作为,安心工作;三是实行情感化管理。企业必须贯彻“以德治企”的方针,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如果具有忠诚坦荡的人格魅力,学识渊博的知识魅力,高人一筹的智慧魅力,就能感召凝聚企业人才。企业领导应以宽容的心胸来对待不同人才,工作和生活是动态的,复杂的,难免有不同的意见或是产生矛盾,作为领导者更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善于理解和谅解,并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个人都能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工作、学习和生活,从而使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四是实行企业文化激励。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在企业的改革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待的独特作用。它包括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企业形象等内容。企业员工各有自己的价值观、道德观,要统一全体员工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企业文化,是以团队感情和工作氛围吸引人,可以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保持职工队伍的良好形象,促使他们更加理解企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实行经营战略激励。实质上是以高尚的事业鼓舞人,企业领导应巧妙地利用战略目标和规划,描绘企业的光明前景和宏伟蓝图,让员工充分感受到本企

业是有前途、有发展的,能在这里工作是一种自毫和骄傲。

总之,跨越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主辅分离已成必然之势,房建企业要想更好地生存与发展,首先需要大批的优秀人才做支撑,作为领导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企业培养人才如同经营生产一样,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经营生产要讲究成本核算,同样,培养人才也要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不能光计算人才报酬提高后经营成本的增加,更应该计算出管理人员被激发出的热情和干劲将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影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得以长足发展,从而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要紧紧围绕公司“十二五”发展战略的实施,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抓紧、抓实、抓好,为公司“十二五”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刘振亚提出了加强公司干部队伍建设的五点要求: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切实提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强化“四好”领导班子建设;以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目标为引领,进一步加快干部培养步伐;以培养引进紧缺人才为着力点,大力实施人

才强企战略;以关键岗位领导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干部监督。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十分复杂,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未完全消退,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这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在这次危机中遭受重创,但经过危机考验后,未来的竞争力将会更强。中央企业要在未来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必须靠人才来引领。

中央提出把中央企业调整到80-100家,培育50家左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目的就是希望我们尽快成长为能够全球配置资源的“国际巨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发挥国家队作用,在紧要关头、关键时刻发挥顶梁柱作用。中央企业要真正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也必须把人才工作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培育造就一大批优秀人才。各中央企业党委(党组)一定要把人才资源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到2020年,中央企业人才发展总的目标是:培养造就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出资人代表、经营管理人才、党群工作者、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人才规模合理增长,整体素质明显提高,高层次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重点培养造就100名左右战略企业家,复合型党群工作者达到95%以上,国家级和集团公司级科技人才从目前的3.4万人增加到8万人以上,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人才的比例从目前的5.4%提高到9%以上;国际化人才在目前0.75万人的基础上翻两番;人才使用效能显著增强,对企业发展贡献度大幅提高,实现人均营业收入翻一番、累计有效专利翻两番;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改善,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第5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完善人才支撑体系

企业发展人为先。在以竞争为主旋律的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竞争在日益加剧,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人才工作是关键。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人才领先推动技术领先,变人才优势为发展优势,为企业科学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为宗旨,贯彻“培养为主、有序引进、以诚待才、激励盘活”的人才建设方针,这样才能逐步形成企业自主创新培育人才,人尽其才服务企业的双赢局面。

一、因地造才,不拘一格培育人才。

传统上,对人才的认识有着较高的要求。我公司是人力密集型的服务企业,工作流程中的科技含量相对比较低,因此,对人才的要求也不能完全停留在传统观念上,必须用创新的观念认识人才。我们认为思想品德好,能在岗位上出色完成工作任务的可用之人就是企业的人才。这一观念的提出,不仅引导员工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观,也使人才的门槛降低到“跳起来就够得着”的高度,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员工积极上进、争当人才的热情,以此为基础,公司不断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和用人机制,使一批有学历、有知识、有特长的人才脱颖而出。

1、开展岗位职称评定制,建立有利于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为人才设计长远职称生涯,是人才建设的重点。对符合职称评定条件的员工每年一次开展职称考核,考核合格者授予中级、高级或特

级服务员职称,每月给予相应职称补贴,特级服务员可以享受到中层管理人员的待遇。这一制度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带动了周边员工加强学习,争评职称的工作热情。

2、创新管理人员任职制,让更多人才有更大发展空间。

激励人才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要让人才了解企业的发展远景和其个人在企业的发展前景。开展管理人员任职制,打破了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陈旧模式,切实体现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平、公正的干部任用原则,为人才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加快了人才的晋升和管理人才的交替过程。

3、学习、培训抓住重点,突出亮点。

为切实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打造学习型企业。日常培训坚持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分批、分级培训,培训后的信息反馈更可以使培训的实效有了切实的体现和进一步巩固。学习、培训工作的持久、深入开展,可以为公司切实打造人才高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4、注重引进人才,为公司的持续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在人才储备上,公司应该在注重内部培养的同时,及时引进高学历、专业性强的技术骨干和人才。通过招聘广泛汲取专业人才等各种渠道,加强充实公司的人才队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

二、以诚留才,做好人才安置工作。

留住人才是企业保持强劲竞争力的需要,也是人才建设工作的重点。企业煞费苦心培养和引进的人才,因种种原因相继流失,不仅给

企业本身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也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建立和健全人才安置制度,是完善人才支撑体系的重要环节。

1、积极倡导企业文化,以环境留人。

公司可以倡导 “以人为本、关爱员工”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使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的和谐氛围逐步形成。管理的方式也要由粗放型转化为精细型,更注重的是亲善化和人情化管理,使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日益提高,凝聚力不断加强。公司内党、青、团各组织开展各类活动,也可以吸引人才,如运动会、普通话演讲比赛、个人风采展示等都给人才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让人才在享受工作快乐的同时,也充分体会到了亲情化的人文环境。

2、为人才精心设计职业生涯,以事业留人。

公司在做好人才促进发展的同时,更注重于以企业的发展带动人才的发展。在人才建设方案中除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和引进人才外,重点是围绕企业的发展如何为人才设计长远的职业规划,既让人才看到企业的发展远景,也让人才看到个人在企业大舞台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把企业与人才的同步发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才感受到这份工作对自己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事业留人的目的。

3、实行薪酬制度创新,以待遇留人。

人才的价值体现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薪酬。为让人才充分体会自身的经济价值,公司对薪酬分配制度作了进一步创新和改革,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加切合实际并具有较强激励性的分配制度。对因岗位需要引进的高学历人才,取消常规的试用期、实习期,直接以高起点、

高待遇为人才提供平台,以此来达到提高人才待遇,有效留住人才的目的。

4、加强感情沟通和交流,以情留人。

公司在工作上、待遇上、生活上不断为人才创造物质条件,也在情感上为人才创造精神条件。各部门领导在节假日,特别是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亲自看望人才,给他们以人情关怀;由公司党总支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人才座谈会,倾听并及时解决人才生活上的困难,尽量满足他们生活上的要求,让人才安心工作;根据人才探亲路途较远等现实问题,制定探亲休假制度,以进一步营造情感留人的温馨氛围。

三、用好人才,努力推进人才强企。

培育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好人才。公司在人才的使用上,坚持凭工作业绩看人才,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的风气,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素,牢固树立科学用人观,坚持人才创业,人才强企。相信在企业重才爱才体系的催化下,在人才创新创业的促进下,公司将进一步实现人才强企,企、才共赢的和谐发展新局面。

第6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打造品牌职工队伍

人才,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是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徐矿集团庞庄煤矿党委科学把握人才工作和企业发展的内在联系,致力于加快建设人才强企,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发展大局中谋划,形成和发展了“想干事就有机会、能干事就有舞台、干成事就有地位”的人才理念和体制机制,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敢想敢为、齐志齐力、创新创优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技术进步、和谐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较好地促进了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自2006年以来,企业共生产原煤1300多万吨,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实现利润近20亿元;工伤事故年均递减42.5%,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企业先后获得“全国煤炭工业行业一级安全高效矿井”、“全国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先进单位”、“省属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等50多项荣誉称号。

一、想干事就有机会

理念导航,让人人都想成才。事业发展,人才先行。企业是职工实现价值的载体,只有坚定不移走企业与职工协调发展之路,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抢占先机。庞庄煤矿党委始终把人才优先发展作为打造行业一流煤企的重要方略,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为职工成才创造了良好政策和舆论环境。在庞庄煤矿,资历高低和年龄大小并不重要,评价职工的核心标准是能力与业绩。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矿党政通过薪酬分配、评先表彰、提拔任用等经济待遇和政治待遇倾斜,努力让创出业绩、干出成绩的优秀职工包里有钱、脸上有光,在矿区形成了人人尊重人才、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培训教育,让人人都能成才。以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为主要手段,让不同层面的人才学习更科学的管理理论、掌握更先进的

- 1过搭建平台、创新形式、扩大范围,努力让人才发挥最大潜能。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性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技能竞赛等竞技活动,让技术尖兵、一流人才脱颖而出;通过电视、网络、广播强势宣传经验和典型,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向先进看齐、向一流攀登,在矿区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完善创新激励机制,给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良好广阔空间,对标一流、进位争先蔚然成风。先后开展了“管理创新年”、“管理提升年”等活动,实施管理创新项目41项,完善规章制度150多个,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闭合管理”、“缺陷管理”等管控模式。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奖励,推行科研项目目标责任制。尊重职工首创精神,凡经职工自主研发被推广使用的创新项目,均以职工本人姓名命名。近年来,完成自主科研项目120多个,20多项被徐矿集团推广应用,16项获得徐矿集团以上科技进步奖,矿用正压柔性风筒分流器、大倾角工作面防滚矸装置等多项科研成果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性专利证书。大力推行降本增效工程,鼓励广大职工参与生产系统和设备升级改造,2006年以来完成节能改造项目达30余项,节电800多万千瓦时,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三、干成事就有地位

待遇上倾斜,激发人才竞争意识。有激励就有动力,有动力就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发展。在人才队伍建设中,矿党政通过在感情上倾注、待遇上倾斜,营造和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定期对符合条件的优秀职工进行技能鉴定、职称评定,根据不同岗位、工种的技能水平和职称级别发放特别津贴和补助。设立了特殊贡献奖,每季度对安全、生产、技术、经营、政工六条工作线的主要管理干部进行业绩考评,选拔出一批作风务实、能力突出、成绩优秀的典型人物给予特殊嘉奖;开展了优强科室和分线领军人物评比活动,定期对机关职能科室及各单位党政主管进行评比,对在一定时间内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定期开展最优区(队)长评比、学习“白国周班组管理法”争当“六好”班组长竞赛等活动,努力让各个层面的优秀人才都能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得到实惠。为让各类人才实现物质和精神双

- 34 -

第7篇:建立“三种机制”实施“人才强企”战略s0100

不断推动组织工作向纵深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时代在前进,事业在发展,党和国家对各方面人才的需求必然越来越大。要抓紧做好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工作,进一步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风气。”这一重要论断站在时代高度,阐明了人才和发展的内在关系,因此,作为资源型企业,及时更新人才理念,开发人才资源,实施积极有效的人才战略,积极主动地培养、吸引和用好各方面人才,尽快抢占企业竞争与发展“制高点”的工作已经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我们厂党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集团公司人事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和分公司关于组织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以建立干部开发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管理三大机制为重点,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动了组织工作向深层发展,干部队伍的结构得到了优化,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为xxxx的开发建设和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建立人才开发培养机制,抢占人才阵地“制高点”,培养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三年来,我们人事组织部门围绕全厂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以创新为主旋律,以“人才强企战略”为根本,发挥牵头抓实作用,努力构筑人才资源高地。

(一)建立人才开发培养机制。结合股份公司提出的人才开发战略要求,我们厂及时制定了《xxxxx人才开发规划》,在全厂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爱惜人才、选拔人才的良好氛围。厂党委开展了“建设学习型企业培养学习型干部”活动、实施“素质工程”,着眼于提~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大了科级、站队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广泛开展了“中心组”学习、集中培训、个人自学、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2001年以来,我们多次聘请党校老师和大学教授、专家来厂授课,同时利用网络技术方便、快捷、灵活的优势,开展网上干部培训,对全厂站长以上干部进行了现代企业领导艺术与方法、入世对石油企业的影响及对策、成功经理人讲座、经营管理者管理理念与技巧等知识的培训,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到目前先后有7856人次参加了培训,其中网上观看人数就有6745人次。网上培训的形式和内容深受各级各类干部的欢迎与好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现了制度化、经常化、信息化、灵活化、扩大化,从传统的模式中走了出来,又上了一个新的水平。广大干部普遍建立了人本、人和、诚信、明理、提升、双赢等新的理念,掌握了新的管理方法,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二)完善人才开发配套政策。坚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原则,突破单一的人才开发模式,走综合开发之路。注意坚持了三个结合:一是内外结合。借助外力,利用外脑,搞好智力、人才的引进,眼睛向内,培养“留得注用得上”,愿意终身为企业服务的“永久牌”人才。利用横向协作关系,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搞好人才的智力开发、引进和技术的消化吸收工作。二是长短结合。根据不同层次人才的不同需求,在有计划安排长期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短期的岗位适应性培训,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培训内容上,把长期适用的基础课程和岗位急需的技术技能结合起来,提高培训效果。三是用育结合。改变只用不育和重用轻育的现象,实行按需施教,对口培训,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三)发挥培训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培训的激励作用,吸引人才、开发人才、留住人才。把个人对企业的贡献与培训挂钩,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性培训,可以自主选择与本岗位相关的专业培训或高一层次的学历进修,谁为企业做出了贡献,企业就送谁深造。创新用人制度,建立事业留人机制。坚持科学量材合理用才,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让优秀人才选准发挥个人才能的最佳位置。打破论资排辈的陈旧观念,大胆启用新人、能人、智人,保证有创造素质的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能。依据组织领导型、创造发明型、善于实干型等不同类型人才的特征,因人而宜地安排岗位,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创造用人上的最佳效益。通过设立“特殊贡献奖”、“科技项目贡献奖”,对有贡献的生产科技人员给予重奖,有效地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生产积极性,形成了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岗位员工中的优秀人才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尖子,王德军一人摘取了油田分公司第二届技术大赛和全国石油石化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采油工比赛第一名两项桂冠,xxx、xxx等五名同志囊括了xxxxxx分析比赛干部组、工人组、团体总分三个第一,xxx、xxx二名同志喜获xx省第二届职工计算机知识普及应用大赛个人第三名。实践说明,营造良好的干部成长氛围是提~部素质、培养人才的基本条件,是使广大干部扎根油田,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开拓创新,努力为油田勘探开发建设服务的根本保证。

二、建立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深入落实《条例》内容,优化干部结构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事业兴衰,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员干部队伍。我们深入落实《条例》,为干部搭建发展平台,就是为干部的发展、价值的实现提供空间和舞台,让广大干部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生产经营做贡献。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厂党委认真学习贯彻《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结合实际制定了《xxxxx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规定》、《xxxxx公开招聘领导干部试行办法》、《xxxxx大学毕业生考研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等一系列干部管理新规定,进一步规范管理程序,促进了干部管理工作上水平。特别是《xxxxxxx经营管理者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等五个制度下发后,厂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在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又逐个传阅,逐条逐句学习,认真领会文件精神。试行了干部公开招聘

、考察预告制,认真推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干部试用期制、干部定期交流制、干部任免票决制等制度。健全和落实了领导干部谈话制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申报制度、组织部门与执法执纪部门联系制度,坚持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的原则,理顺关系,构建网络,积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员干部井站联系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把监督贯穿于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之中,干部监督工作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也得到了较好地落实,保证了两级班子领导核心作用和员工群众监督作用的发挥,调动了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了干部工作监督员队伍,加大了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力度,逐步形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机制,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水平。

二是坚持原则标准搭建发展平台。厂党委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及干部队伍建设“四化”的方针,严格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选拔任用干部,通过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凝聚员工队伍。在干部的选拔任用上,两位主要领导认真遵守个别沟通、民主决策、任前公示等规定,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认真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的同时,还坚持以“用公心选人,选有公心的人,选有事业心的人,选有能力的人,选人品好的人,选能团结人的人。”为基本标准选拔干部,聘任的副科级以上干部的群众信任率一直在96%以上,一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走上了站队、科级领导岗位。去年以来,厂党委还进一步加大了干部交流工作力度,重点对科级干部进行了交流,采取机关与机关、机关与基层、基层与基层交流的方法,对xx个单位和科室的xx名干部实施了岗位交流。通过交流,基层班子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得到改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程度明显提高,基层领导班子的生机与活力得到了增强,结构更趋优化,促进了基层班子建设上水平。目前,全厂科级领导班子成员与2000年前相比,平均年龄39.5岁,下降了5.7岁,35岁以下者占19%,提高了8.7个百分点;大专以上学历者占43.7%,提高了15个百分点;女干部占6.3%,提高了3个百分点。

三是建立完备的后备干部队伍体系。三年来,我们不断加强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与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选拔标准与程序和选拔比例与数量,建立了后备干部库,坚持按选拔标准和选拔程序选拔培养后备干部,按照两年调整充实一次的原则,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同时,我们积极创造使其得到培训、锻炼的机会,定岗位、给任务、压担子,促进尽快成长,全面提高后备干部的素质。目前,已经形成了具有不同专业、不同类型、不同梯次的后备干部队伍,为推行经营管理者竟聘上岗,为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准备了一批高素质的后备人眩

三、建立干部考核管理机制,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实现“人才强企”

几年来,我们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围绕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和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目标,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干部考核管理新机制,最大限度的调动干部的潜能,积极实践“人才强企”战略。

一是建立考核管理刚性机制。工作中,我们认真落实考核目标责任制度,坚持严格考核、奖优罚劣,促使各级干部在其位谋其政。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采取背靠背、不见面,基层与机关交叉考核的形式,建立起了业绩考核与思想道德考核、组织考核与民主测评相结合的综合业绩考评体系。不断优化了干部考核方法,提高了考核质量,强化了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成绩记入干部考绩档案,各成绩逐步形成考核成绩曲线。业绩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管理任用和评先选优的主要依据,发挥业绩考核的激励作用,建立业绩留人机制。经过全面考核,胜任现职工作的继续留任;业绩突出的给予奖励;是“帅才”的提升到上一级岗位担当重任;不胜任本岗位的调整到适应的岗位上去;不胜任干部岗位的调整出干部队伍;因各种原因不宜继续做领导工作的改任非领导职务或改做具体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干部解聘职务;在现岗位上工作力不从心、业绩平平的领导和一般干部,不论年龄和任职年限长短,提倡主动腾出岗位,为勇于创新、开拓进娶后来居上者施展才华创造机会。

二是实施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厂长xxx同志多次要求,组织部门要平等换位思考,零距离倾听干部呼声,及时了解广大干部的真实想法。今年3月,在厂长的直接领导下,我们搞了一次管理和科技干部队伍建设情况的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下基层与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谈心等多种形式,了解掌握了管理和专业技术干部反映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在科技骨干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在稳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上,我们坚持从源头抓起,实施综合治理。一方面加大优秀大学生的引进力度,充实全厂干部队伍和各类人才队伍,为改革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从细微之处入手关心、爱护技术人员,认真树立关心专业技术人员的健康从技术人员健康时开始的理念,进行健康检查,不惜资金全力救治生病的技术人员等等。同时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为广大技术人员装修办公室、安装空调,不断改善科研、生产工作条件。逐步把专业人才放到适当的岗位上,让他们挑重担,锻炼他们,考验他们,使他们在解决了一个个难题后,不断增强自身的价值观和创业动力。第三方面努力做到使学科带头人、技术业务骨干有职务、有岗位、有待遇。职务是身份的象征,是被重视的体现;岗位是工作的阵地,是人尽其才的基本条件;待遇是价值的体现,是社会及他人的认可。我们认为这三方面是培养科技骨干队伍必不可少的条件。

几年来,我们在建设高素质的科技干部队伍上不断下功夫,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厂主要领导经常、随时进行加强学习、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的教育,提高了科技单位领导和专业技术干部的核心胜任力。按照干部“四化”和德才兼备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地质、工艺

等科技单位领导班子的充实调整工作,使xxx、xx、xxx等一批具有大学本科学历、中、高级以上职称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走上科技、生产单位的领导岗位。积极创造条件给各类人才搭建学习、发展、创效平台,给他们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把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智慧工作实实在在地落实在了行动上,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队伍的战斗力。

三是搭建全员创效平台。厂党委以搞好“管理队伍、科技队伍、技能操作队伍”三支队伍建设为目标,教育干部、员工要肯于开动脑筋,研究发现问题,树立“学习、学习、再学习,思考、思考、再思考,创新、创新、再创新”的观念,积极寻找创新方向。结合“管理增效年”活动,我们锦州采油厂在全厂开展了“百、千、万”全员创效活动,即管理干部研究百个项目,创效1000万元,力争2000万元;技术干部实施百条措施,创效1000万元,力争2000万元;员工提千条建议,创效1000万元。活动开展以来,全厂广大干部、员工提建议、措施2230条,实施见效1870条,实现创效3000余万元。

各位领导、同志们,建立和完善“三种机制”,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推动组织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实践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前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基础,紧紧依靠员工办企业是宗旨,实现企业降本增效是目的。今后,我们将继续推进《条例》的深入贯彻落实工作,不断加大干部队伍建设的力度,进一步推动组织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我厂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提供坚强的组织人事保证。

第8篇: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做强做大中央企业

作者:李荣融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是在党和国家事业加快发展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要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意义,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和提升中央企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出发,充分认识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中央企业人才工作和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物质基础。到2003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约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1/5,实现工业增加值占1/2,上缴税金占近2/3。2003年进入世界500强的11家中国内地企业全部都是国有企业。中央企业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骨干和中坚作用。目前中央企业资产总量达到8.32万亿元;2003年中央企业上缴税金和实现利润分别占到全部国有企业的44.1%和60.3%。小康大业,人才为本。

加强中央企业人才工作和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做强做大中央企业、提升我国企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国与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表现为跨国公司间的竞争。目前跨国公司拥有世界专利技术的70%,占世界技术贸易的90%,货物贸易的70%和跨国投资的90%,对世界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难以估量。我国要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赢得优势,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在2003年世界500强企业中,美国192家,占38%;欧盟150家,占30%;日本89家,占18%。而我国仅占2%,这与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应有的地位、作用很不相称。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但与国外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相比,差距仍然很大。连续几年居世界500强首位的美国沃尔玛2003年营业收入达到2465亿美元,我国在世界500强中排位最前的中石油营业收入为449亿美元,不及沃尔玛的1/5。与世界同行业大公司比较,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年营业收入为1825亿美元,中石油只相当其1/4。在盈利能力、创新能力、体制机制等方面,我国大型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更大。做强做大中央企业,对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都具有重要影响。做强做大中央企业,关键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根本在于拥有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不断加速的时代条件下,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

加强中央企业人才工作和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是积极应对人才竞争、创造人才优势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更趋激烈。目前中央企业面临着人才竞争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世界500强中已经进入中国的400多家企业纷纷加速实现人才本土化,千方百计吸引优秀人才,人才竞争日趋国际化。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也在千方百计地争夺优秀人才,不少民营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来自国有企业。长期以来,中央企业凝聚了一批优秀的经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近几年,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央企业普遍加大了人才工作力度,努力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在吸引、培养和使用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推动中央企业改革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们也要看到,中央企业无论在人才观念,还是在人才成长和培养、使用的体制环境方面,与国内外优势企业相比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中央企业的人才素质和人才结构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做强做大的要求。由于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企业经营机制转换滞后以及受到社会就业、再就业压力的制约,目前中央企业一方面需要分流的人员不能及时分流出

去,人浮于事、冗员过多的问题较为突出;另一方面,企业急需的一些高层次人才吸引不进来,需要留住的人才留不住,部分中央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科技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已成为影响和制约中央企业加快改革和发展、提高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央企业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改革创新精神,把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

二、加快中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要着力抓好的几项工作

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建立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推进中央企业改革与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从多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当前要着力抓好几项工作。

1.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的观念,把人才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量;牢固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为每个人的发展创造广阔天地,把每个人的潜力和价值都发挥出来;要切实抓好使用、关心、激励人才的各项工作,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科学的人才观与科学的发展观、科学的政绩观三者环环相扣、紧密联系,是指导新时期做好人才工作的重大战略思想。

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的本质要求。人才队伍建设要始终着眼于促进各类人才的健康成长,着眼于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人才培养、吸引、使用的3个关键环节,既充分遵循人才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充分尊重人才的特殊禀赋和个性,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二是树立人才工作先行的观念。人才的培养和集聚是企业科技进步和改革发展的先决条件。在企业改革发展全局中,人才工作必须先行一步,始终处于“领跑”状态。

三是树立人才市场化、国际化的观念。创办国际国内一流企业必须有一流人才。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人才市场、两种人才资源,在最大范围、最广领域尽可能聚集各类优秀人才。

四是要树立竞争择优的观念。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在竞争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和造就人才,坚持以品德、知识、经历、能力和业绩作为选拔、评价、使用人才的主要标准,通过竞争择优使中央企业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五是要树立人人都能成才的观念。中央企业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许多重要行业和领域,肩负着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点建设项目、重要攻关课题等光荣使命。宏伟的事业,为各类优秀人才发挥聪明才智、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提供了广阔舞台。在中央企业各个领域、各个岗位,人人都可以多做贡献,人人都能够成长成才。

2.明确目的,全面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围绕提高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全面推进中央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在以下5个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人才工作制度创新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建立起能够充分把握人才发展趋势、有效遵循人才工作规律、适应中央企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公司大企业集团要求、满足“人才强企”战略发展需要、前瞻性体系化的人才工作政策与制度,推动人才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使中央企业人才工作永远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与时俱进的朝气与活力。二是人才队伍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初步建立一支适应中央企业战略发展需要、年龄结构

合理、层级结构清晰、专业结构配套的人才队伍,在本企业核心业务领域形成高度密集的人才优势。

三是人才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各类人才素质得到普遍提升,人才拥有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协调发展,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能够有效适应中央企业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战略需要,在企业主营业务领域涌现出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善于在市场竞争中攻坚破难、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四是人才市场化配置得到明显推进。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竞争上岗,公开招聘,通过人才市场“猎取”等市场化方式配置人才的比例协调提升,人才选聘工作的竞争机制全面建立,人才的内部交流与市场流动有序有度,企业内部人才市场与外部社会人才市场初步接轨,人才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渐发挥。

五是人才创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基本形成尊重知识、鼓励创新、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充分发挥作用的用人环境;形成创业有保障、干事有舞台的工作环境;形成支持探索、倡导争鸣的学术环境;形成相互信任、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维护合法权益的法制环境;形成身心健康、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3.突出重点,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推进中央企业改革和发展,需要建设一支宏大的人才队伍,需要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当前重点是抓好出资人代表、高级经营管理者和各类专业人才、科技带头人和科技人才、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高技能人才5类人才队伍的建设。出资人代表和高级经营管理者肩负着企业重大战略决策和组织生产经营的重要职责,是企业的领军人物;科技带头人肩负着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任,是加快企业科技进步和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复合型思想政治工作者肩负着宣传教育、释疑解惑、鼓舞人心和凝聚人心的重要职责,在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技能人才是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其数量和质量影响到企业乃至行业的竞争力。这五类人才代表着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决定着中央企业改革、调整、创新的进程和生产、经营、管理的水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重点。

加强中央企业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既要着力抓好以上5类人才队伍建设,也要着眼整个职工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整体提升,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拓宽视野,广泛吸引和发现优秀人才。引进人才是解决人才短缺的捷径,是企业快速形成人才优势、占领人才竞争制高点的重要手段。要积极吸引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社会团体的优秀人才。要重视引进海外智力和高层次人才,把“引人”与“引智”相结合,鼓励人才以多种形式为我所用。要与跨国公司进行多方面的合作,特别是共同建立研发机构和服务中心,把引进高素质人才与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结合起来。要紧密结合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重点引进金融、法律、贸易、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紧缺人才。中央企业面向海内外吸引人才既有需要,也有基础。2003年我们在6户中央企业开展的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的试点,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有463人报名竞聘,应聘人员既有来自党政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人才,也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的留学人员、海外工作人员和外籍人士。通过试点,不仅拓宽了中央企业选聘人才的视野,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也为中央企业选聘高级经营管理者建立了人才储备。2004年我们在22户中央企业的23个高级经营管理者岗位实行海内外公开招聘,有900多人报名应聘。通过试点,不仅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还初步建立起中央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的人才库。我们要把这一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到中央企业施展才干。

广泛吸引和发现人才,必须破除求全责备的思想,突破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的传统观念。

5.创新制度,完善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中央企业要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人才工作体制和机制的创新。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相对来讲,不少中央企业在人才方面还是具有相当优势的。一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培养和造就大批人才,另一方面必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一套有利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体制和机制。有了好的体制和机制,加上高素质的人才,中央企业在竞争中完全可以赢得更快的发展。当前,加强中央企业人才工作,重点要围绕人才的培养、吸引和使用3个关键环节,努力形成4个机制:

一要努力形成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开发型培养机制。人才培养是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和保障。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重点是培养和提高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本目的是应对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挑战。二要努力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人才选用机制。人才选用机制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关键环节。建立科学的人才选用机制,核心是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革目前的一些做法和规定,人岗相适、用当其时,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和优势,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三要努力形成绩效优先的人才评价机制。人才评价是识才用才的基础和前提。要改进和完善人才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反映人才的业绩、能力和贡献,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四要努力形成与市场接轨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人才激励约束机制是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以鼓励劳动和创造为根本目的,加大对人才的有效激励。要把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结合,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创业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掘和释放人的潜力潜能。

三、切实加强对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决定》精神,做好中央企业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关键在于加强组织领导。

1.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中央企业的“一把手”要抓“第一资源”。“一把手”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对本企业人才工作负总责。要层层建立和完善人才工作领导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在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党建工作等任务时,要将人才工作放在优先位置,加以研究、规划和落实。要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科学制定和不断完善人才总体规划,注意更好地统筹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人才工作与其他工作,重点做好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各项工作。要加大中央企业在人才工作方面的投入,确保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经费开支。

2.建立分工负责、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形成党委(党组)统一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党委(党组)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整合各方面力量,形成做好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根据本企业的发展战略,认真研究人才需求数量、素质和结构,科学制定人才发展规划,做好人才选拔、引进、培养、任用和储备等工作,为企业加快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3.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加强宣传工作力度,是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创造良好的人才工作氛围的一项重要措施。要加大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使中央企业全体员工进一步认识“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更新人才观念,真正树立起科学的人才观。要加大对中央企业人才工作成功经验和做法的总结和宣传,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推动和促进中央企业的人才工作。

要加强对人才工作先进典型和努力成才先进人物的宣传和表彰,在中央企业形成人人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成才的良好氛围,在社会上形成“国有企业大有作为”的良好效应,使更多的优秀人才向中央企业集聚,到中央企业来建功立业。

4.以制度创新促进和推动中央企业人才工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新形势新阶段加强中央企业人才工作,必须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相衔接。加强中央企业人才工作,实现人才工作机制创新,必须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制度创新推进中央企业人才工作的加强与创新。要积极推进中央企业的公司制改制和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要积极探索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者机制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建立起适合企业特点的领导人员选聘标准、选聘程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切实转换经营机制,真正做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企业充满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摘自《管理世界》2005年第5期)

第9篇: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站在新的起点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站在新的起点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谢克新

(石泉县电力局)

摘要:人才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关系企业生死存亡,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对企业快速壮大发展起着决定性意义。 关键词:站在;新起点;实施;人才强企

3月14日,市公司召开了安康地电系统2011年人才工作暨“名师带徒”工作会议,总经理陈耀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这是在集团公司实施新“两型两化”战略和开展企业文化“优化年”活动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集团公司、市公司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今后一段时期我公司人才工作主要任务。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关键要素。当前,我们正处于公司化改造运营起步时期,正担负着五年农网升级改造重大繁重工程的压力,正面临着深入挖潜弥补“马路经济”电量下滑的关键期,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就需要有一大批各类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迎着困难而上,成为石泉县供电分公司发展的中流砥柱。只有拥有大量人才,才能支撑我公司 1

跻身系统A级单位的工作总定位,才是我们成事之基、发展之要、兴企之本;只有突破人才瓶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人员短缺的现状,才能使我们企业脱胎换骨;只有做强人才这个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效提升我公司发展竞争力。我们一定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尽快把人才竞争力抓上去。

二、人才队伍现状

近三年来,我们加大了企业人才培养力度,创造条件鼓励职工积极升造,特别是公司化改造以来,启用了一批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有志年青职工,用干事业来磨炼他们的能力,通过实践证明,他们正在走上迈向人才的康庄大道。但也要看到我们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才总量不足,高、中级人才短缺。据统计,目前我公司工程师只有2人,占职工总数1.08%,技师只有5人,占职工总数2.7%,本科以上学历人员较少。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创新型、资本型、多元化、信息化”新“两型两化”发展战略的需要;二是运行岗位人才短缺严重。当前变电运行人员专业技能相对低下、创新管理能力不足,能熟悉设备性能、原理及故障分析的人很少,多次造成我公司标准化变电站验收十分被动的局面;三是理论与实践相分离。我们的配电线路、抄核收等专业有不少操作能手,但说到理论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在技术比武上这就是我们的弱项。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要从各项事业发展的战

略高度,充分认识人才资源在我公司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大力提升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坚持人才强企战略和科学的人才观,大力推进人才培育工作,切实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

三、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打造人才发展平台

要树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鼓励创新、鼓励竞争的用人理念,真正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摆上战略地位,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布局,努力为员工的成长搭建平台。拓宽员工成长渠道,培养一批精通经营管理业务、熟悉企业管理、具有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的管理人才;一批理论扎实、作风严谨,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和攻关能力的技术人才;一批爱岗敬业、技术精湛、勇于实践的技能人才。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只要在本职岗位上认真工作,努力学习,提高技能,人人都是人才的感觉,从而形成团结一心干事业、齐心协力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打造人才的成长平台

坚持优秀人才优先培训、重点人才重点培训、青年人才全面培训、紧缺人才加速培训的原则。一是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对优秀人才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要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报道,树立典型、扩大影响,营造人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二是开展人才环境。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做到改善人才发展

环境,激活现有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执行力;三是科学引导青年职工积极谋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找准自身位置,确立各阶段发展目标;四是切实开展“传帮带”活动。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开展带徒活动,要把自己的才能毫不保留的传给徒弟,做徒弟的要认真虚心吸收,并按照师傅要求做好每项工作;五是完善激励机制,全面实施优胜劣汰制度。要号召员工向各类技术能手、管理人才等学习,要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技能人才。对这些人才我们要鼓励,把他们放到重要岗位去锤炼,激励他们向更高、更广、更强挺进;六是强化全员教育培训。要启动池河培训基地培训计划,做好入职培训、岗位培训、技能培训;七是围绕集团公司管理创新项目鼓励全员参与。去年我们管理创新工作交了“白卷”,这是去年工作的一大失误。拿破仑曾说过:“一个成功的人,最擅长做的事情就是探讨失败。探讨失败的原因,就是找到成功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我们管理人员有一份的心思放在这件事上,带领员工,群策群力,今年一定会有好的回报。

五、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打造人才的发挥平台

按照集团公司、市公司人才发展战略要求,要全面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认真落实上级提出的有关人才工作方面的要求,明确指导思想,细化考核内容。在德、能、勤、绩、廉的基础上,既要看学历、重资历,更要看业

绩、重品德、重贡献。要引入竞争机制,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把真正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好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给以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让人才对工作充满信心,对事业充满希望。把每月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分解到部门和个人,进行定量描述和量化考核,按照业绩考核情况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使绩效分配倾向于生产一线、艰苦岗位、关键岗位和关键人才;对业绩较差甚至出现重大失误的,要给予严肃处理。让优秀人才有成就感,一般人员有压力感,不称职人员有危机感,从而促进比学赶帮氛围形成。

同志们,时代呼唤人才,发展仰仗人才,事业兴衰取决于人才。我们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做好人才工作,为实现集团公司新“两型两化”战略作出新的贡献。

上一篇:银行安全消防自查报告下一篇:脚踏冲床安全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