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才培训(精选8篇)
近年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据的广泛积累和深度应用,数据已经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已经不是将来时,而是现在进行时,而且将成为越来越主流的经济形态。
站在人类工业革命历程来看,我们正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两个特征非常突出: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深度融合带来的数字化革命;以能源结构调整为代表的绿色革命。推动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倡导绿色低碳生活以及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将成为创新发展的方向。发展数字经济最关键的动力是创新,创新也是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包括4层含义:低碳化、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引发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创新;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区块链、碳汇经济、金融科技等带来的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多约束条件、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的新决策模式;站在第四次产业革命高度的新思维模式、新发展理念。在数字产业的创新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具有数字经济时代的新思维模式和新发展理念。
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关键是人,如何更好地培养满足数字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才是社会对大学提出的新要求。数字经济的创新发展不仅需要能够推动数字科学与数字技术突破、进步的杰出科学家和工程师,同样也需要推动技术与商业模式融合并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杰出企业家和管理者。在数字经济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杰出的科技人才和杰出的管理人才将共同成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以在发展数字经济中既要重视数字科学和数字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数字管理和数字经济人才的培养。大学应更加具有前瞻性,培养更多满足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数字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一) 出版的数字化要求编辑出版人才掌握现代出版技术
与传统出版相比, 数字出版无论是从出版的选题、策划、内容、形式方面, 还是出版的工作方式、营销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数字出版往往会运用到多种媒体形式, 不仅有传统出版中常会用到的文字、图片等, 而且还有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 有的甚至会要求能够与读者互动。因此编辑出版人员在项目策划时, 必须考虑选题在多种媒体上运作, 这就需要编辑出版人员具有对选题进行综合设计的能力。数字化时代编辑业务的操作, 大多都是在计算机上进行的, 同时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完成信息检索、内容处理、多媒体转换等工作, 因此编辑出版人员还必须具备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转换技术等各种现代出版技术的能力。
数字出版是在传统出版技术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流媒体技术等高新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出版形式。与传统出版相比, 数字出版的内容更加丰富, 出版形式、载体、传播方式等更加多样化, 出版的运作模式、生产流程、管理方法等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数字出版的特殊性对数字出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数字出版人才不必精通具体的IT技术, 但必须掌握与数字出版工作要求相一致的方式、方法和能力。
(二) 数字出版的虚拟性要求编辑出版人才具有较强的版权意识
目前, 我国数字出版市场还很不规范, 还缺乏统一的数字出版资源平台和数字版权交易平台, 尤其是缺乏完整的数字版权保护规范, 著作权法律法规也亟待完善, 数字出版企业及数字出版从业人员的版权意识也亟待加强。近年来数字出版物被盗版现象屡禁不止, 数字版权的纠纷也在不断上演, 如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代表中国作家向谷歌、百度维权案、盛大文学起诉百度案、中华书局起诉汉王电子书预装“二十五史”案、人民文学出版社就作家贾平凹的小说《古炉》数字版权起诉网易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等起诉苹果网上应用商店案等等, 一大批数字版权纠纷案件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数字出版的虚拟性使得盗版成本非常低, 再加上数字出版的加密技术不完善, 以及出版人员的版权意识薄弱等原因, 数字出版被盗版现象日益加剧。在数字出版不断发展的未来, 仅仅依靠出版加密技术还不能有效地保护数字版权人的权益, 最重要的还需要提高数字出版人员的版权意识, 认识到数字版权的重要性, 真正做到既维护自身的利益, 又不侵犯其他版权人的合法利益。
(三) 数字出版的市场化要求出版人才具有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
数字时代编辑出版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选题、策划能力, 更需要具备较强的市场运作能力。数字出版的市场化使得数字出版的竞争尤为激烈, 要想让数字出版物吸引广大读者的注意力, 编辑首先要了解读者的兴趣所在, 知道以什么样的形式把出版内容呈现给读者并让他接受。在未来数字时代的出版企业都将要面对由不同的消费者群体组成的全新的出版市场, 这就要求编辑出版人员熟悉全方位的市场运作方法并具备相应的能力, 包括市场预测能力、产品包装设计能力、宣传促销能力等等。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 编辑出版人员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 掌握控制市场的主动权, 有针对性地推出消费者青睐的作品。
此外, 编辑出版人员还要能够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宣传促销方式与手段, 明确出版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不断延长数字出版产品的市场寿命, 促进数字出版产品的市场销售量不断增长。由此, 数字时代的编辑出版人员, 不仅需要具备传统出版的策划、设计、编排的能力, 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字出版的营销能力。
(四) 数字出版的立体复合性要求出版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
数字出版是立体复合式的出版, 其表现形式不仅限制于文字、图片等方式, 而且有声音、视频、甚至是人机互动的形式。这就要求数字出版人才不仅要有较强的文字编辑处理能力, 而且要熟悉图片处理、声音和视频编辑、动画制作等各种能力。与传统出版相比, 数字出版的很多工作环节需要在计算机网络中进行, 这就需要出版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机处理技术, 适应出版的数字化的要求。而高校出版专业教育也应该在提高学生选题、策划和编辑等能力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学生掌握现代化的编辑手段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顺应时代要求, 培养合格的数字出版人才
(一) 根据产业要求调整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当前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大都是为了适应传统的编辑出版来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的, 虽然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有很多的相同之处, 但是传统的出版教育显然不能适应数字出版所需要的能力和技术要求。数字出版是综合性的高科技产业, 数字出版教育应该根据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培养出适应产业需求的合格人才。编辑出版专业教育除了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化的编辑手段和多媒体网络技术, 加强网络出版技术等应用的教育, 以及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以外, 还要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根据需要安排一些出版经营管理方面的课程, 适当提高学生的出版运营和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 培养一批既懂得出版规律又懂市场管理运营的复合型人才来。
数字出版教育要树立大编辑、大文化、大媒体的教育理念, 大力支持数字出版专业优秀教材的出版, 加强学校数字出版实验室建设, 开放数字出版基地和数字出版企业作为培养数字出版人才的实践基地, 加强数字出版的高层次人才培养[1]。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 才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数字出版人才来。
(二) 不断完善编辑出版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
当前高校的编辑出版教育中普遍存在着教学与实践脱节较为严重的现象, 究其原因, 一是高校普遍存在着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理念;二是由于投入不足或是不够重视等其他方面的原因, 高校缺乏实践教学的平台;三是高校普遍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编辑出版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 光靠理论教学是培养不出优秀的编辑出版人才的。因此, 当前的数字出版教育应该从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平台投入以及教师队伍优化等三个方面作为突破点, 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
数字出版教育目前最缺乏的是既有丰富的出版经验又具有较高的理论功底的师资队伍, 要解决这一难题, 一方面
DONGNAN CHUABO学术平台———传媒研究
可以采取走出去战略, 要求实践经验欠缺的教师经常到企业中去锻炼学习, 学校与出版界建立一个稳定的互通交流机制;另外一方面可采取灵活引进的措施, 将一些有经验的的出版精英、经营管理专家等引进到师资队伍中来, 带领学生参与到更多的实战学习中去。
(三) 不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编辑出版教育与国际接轨
数字出版是出版技术和数字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 随着数字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 数字出版将有无法预测的前景。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一批既懂得出版规律, 又有经营能力、眼光高远的高素质出版人才, 这就需要高校不断提高出版专业的教育质量。要提高出版专业的教育质量, 必须开阔我们的眼光, 到全球去寻找和引进更先进的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模式、引进一流的数字出版方面的专家, 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主动走出去向别人学习。只有通过国际合作, 才会有一流的师资、一流的教学理念、一流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 才能为数字出版业培养出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一流人才。
(四) 不断提升编辑出版教育的层次培养高层次出版人才
数字出版的发展迫切需要一批高素质、高层次的数字出版人才, 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 目前的出版专业教育大都还停留在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 很少有学校开展出版专业的硕士、博士层次的教育。数字出版的发展还应该在有条件的院校里增列编辑出版学硕士点、博士点, 以提高专业教育层次, 提高数字出版人员的整体素质。虽然一些高校己经开始了硕士、博士层次的教育, 但这些以编辑出版为研究方向的硕士或博士, 大多是在相关专业下以“挂靠”形式养出来的, 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专业培养层次。
此外, 高校出版教育还应该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正在从事出版工作的业内人士, 也应该到高校当中学习, 不断充实自己的出版专业知识和出版理念。高校和数字出版业要有一个良性的沟通渠道, 一方面可以让高校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 实时调整专业的培养模式和内容, 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数字出版企业不断提高自己员工的素质, 并且通过与高校不断地沟通合作使出版企业可以不断地从高校毕业生中获得高素质的出版人才。
参考文献
数字音乐以数字化方式进行音乐创作、编辑、存储、传播等一系列过程的统称,它主要依靠电脑为中心进行操作处理,所以又称它为"电脑音乐"。例如我们常使用到的VCD的伴音、音响设备、IP电话、卫星电话、数字卫星电视以及专业录音、制作等。
数字音乐包括在线音乐和移动音乐,移动音乐的市场规模远远大于在线音乐的市场规模,这是与全世界的市场规模相反的。而在整个中国数字音乐市场中,无论是移动音乐的市场还是在线音乐的市场,都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以及发展前景与空间。
数字音乐近几年来的飞速发展,也确立了它在数字娱乐中的重要地位。它的巨大的商业效应吸引了众多音乐产业和IT企业在市场的研究及开发中投入了很大的的人力与物力,很多公司都看到了它的巨大商业前景。
数字音乐的发展在未来的生活中,还会应用于更多的领域,而且会朝着更清晰,更真实的音质,更小巧的体积,更方便的传输等方向继续前进。它的好处就是通过网络的传输,可以很方便的拷贝、播放,音乐的质量不会下降,因为它是以数字格式存在和存储的。
2004 年全球数字音乐市场目前占全球音乐市场份额的2%左右,而数字音乐市场在未来将更加促进音乐市场的发展,预计2009 年,全球数字音乐市场将占全球音乐市场的25%。全球数字音乐市场规模从2003 年的28.8 亿美元发展到2004 年的34.3 亿美元,增长比率为19%,预计未来的三年有更大的增长。2005 年全球数字音乐市场规模预计为48.8亿美元,2006 年预计为67.9 亿美元,2007 年预计为95.5 亿美元,2008 年将接近125 亿美元。
国际唱片工业联合会主席约翰•肯尼迪说:“2005年是数字音乐市场成形的一年。”他指出,除以网络为载体外,包括手机铃声在内的手机音乐也成为数字音乐市场的一大增长点。目前,全球手机音乐销售收入已占到数字音乐销售总收入的40%左右。
2005年全球在线音乐市场收入7亿美元[1], 2006年的增长率超过100%,达到114.3%。在全球音乐出版市场重心将逐渐转移到数字音乐上来的基础上,在线音乐的市场规模此后仍将保持增长,但2007、2008年增长率持续走低,到2009年有所上扬。预计到2010年,全球在线音乐市场规模将达到43亿美元[2]。
图1 全球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发展情况
表1 2004-2005年全球数字音乐市场近况
图2 2005-2010全球在线音乐市场规模及增长率
图3 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发展情况
中国数字音乐市场正处在发展初期,增长迅速,虽有暂时的低迷,但市场潜力巨大。数字音乐经过三年的飞速发展,已经确立了它在数字娱乐中的重要地位。
1)2005年是中国数字音乐市场飞速发展年
2005年,世界经济平稳增长,全球手机市场和互联网市场规模均持续增加;国内经济也继续高速增长,手机用户达到4.02亿,而互联网用户达到1.2亿左右。中国在线音乐经济收益现状与预测,中国在线音乐2001年步入初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众多在线音乐网站纷纷涌现,市场发展极其迅速。良好的国内外环境,加速了中国数字音乐市场的飞速发展。2005年,中国数字音乐市场增长了64%,达到26.6亿元人民币,如图4。
2)2004年中国在线音乐市场出现暂时的低迷
2004年左右至今,由于国际上苹果模式的冲击,以及版权问题,中国正版在线音乐市场陷入了发展的低谷期。艾瑞访谈和调研数据显示,2006年内通过互联网直接下载或收听音乐的用户达1.19亿人,但付费用户比例较低,仅150万左右;包括运营商广告等其它收入在内的在线音乐市场规模仅为1.13亿元。中国在线音乐市场暂时处于低迷期。
未来几年内全球物理载体的音乐(主要是CD、音乐磁带等)收入规模将持续下降,尽管其依然在绝对收入上领先于移动音乐和在线音乐两类。同时,移动音乐的年增长率要高于在线音乐,未来趋势显示移动音乐将会与在线音乐一样,成为全球音乐市场中的主要部分,数据显示,2011年在线音乐的收入规模将达到75亿美元,移动音乐收入规模将为73亿美元,两者已经非常接近。
虽然数字音乐对其他音乐介体的收益有所影响,但它庞大的经济收益远远大于所减少的经济价值,而且在社会中不断创造更多更大的直接经济价值。数字音乐衍生产业对经济效益研究,数字音乐虽然对一些传统音乐介体造成影响,但现代的数字音乐促进了新产业的诞生,同时间接地创造其他经济价值。由数字音乐衍生出的新产业,如:数字音乐播放器MP3,MP4。数字音乐播放机的销售收入达到45亿美元,2004年度全球数字音乐播放机的销售收入达到了45亿美元,比2003年度的15亿美元增长了200%。
数字音乐的迅猛发展极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发展前景,一方面为高校现有的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无论是音乐专业还是公共艺术的大众音乐教育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 另一方面数字音乐以其巨大的经济价值也必将带动新一轮的音乐人才人力资源结构的重新调整,对高校音乐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有一定的就业潜力空间。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培养音乐人才大致有三种院校培养模式及多种专业培养模式;第一种是从中央到地方的专业音乐学院即通常人们说的九大音乐学院,如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等,第二种就是教育部直属及各省重点综合型大学及市属大学的音乐专业,如2003年成立的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2005年成立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2006年成立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第三种是全国各地众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音乐专业。而以上各种音乐院校的专业大多沿袭传统的音乐专业建制,如,音乐学系、作曲理论系、音乐表演系、音乐教育系及近年出现的社会音乐系、音乐管理系等,在当今全社会都面临就业危机时刻,这些众多音乐院校培养的音乐大军对社会的投放无疑会对就业市场造成更加紧张的压力,而音乐人才如果不能适应科技时代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必将走上大学毕业即失业或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人人争做音乐教师的局面。诚然,社会确实需要一批音乐专业的精英来继续继承和创造音乐的发展衍生,但社会更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音乐人才。这种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对综合型大学而言更有其独特的整合大学内各专业的硬件及软件资源的便利和实力,而数字音乐的研究与开发、营销与应用既需要IT行业专业人才为主力,也离不开音乐人才的参与,尤其是复合型音乐人才,那些对数字音乐有研究并接受过专业培养与培训的人才,尤其是那些在综合型大学接受公共艺术培养,能将自己的专业与数字音乐找到契合点的一转多能的人才,不言而语其就业之路是发散的。 见图6
图4 2003-2009年中国在线音乐市场规模
图5 2006年-2011年全球不同载体音乐收入规模及增长率
随着数字音乐的迅猛发展,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将产生更多的赢利模式也必将渗透更多的领域,音乐人才现有的培养模式必将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产生更多的相应的专业创新与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多种培养渠道, 因此,数字音乐为复合型音乐人才的培养与就业蕴涵了无限的就业的潜力空间。
数字音乐,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其庞大的经济效益以及多种形式,令其的经济价值越来越明显,也成为各大商界与IT企业争取发展的经济业务。相信数字音乐会在将来有更大的经济发展前景。数字音乐产生更多的赢利模式,并降低了音乐制作、传播和经营的门槛,随着竞争的激烈,数字音乐产业的各个领域都进入精细化营销为主的时代。
图6 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模型
注释
[1]数据来源艾瑞调研公司
[2]数据来源艾瑞调研公司
1.白 杉,CD唱片土崩瓦解,网络音乐取而代之[J],中国传媒科技,2004(1)23-24
2.龚镇雄,数字音乐 [J];乐器; 2002年09期;55-57
3.曾佳,在线音乐如何突破价值“链锁” [J];传媒; 2005年02期
4.韩杨,鸟人艺术:角逐3G时代数字音乐三强 [J]; 中国电子商务; 2006年05期
5.袁钦玲,网络加音乐,你不能拒绝[N];中国计算机报; 2004年
6.姜明媚,无处不在的数字音乐[J]; 互联网周刊; 2005年41期
7.茅中飞;音乐产业的网络营销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06年04期
8.孟伟,在线音乐市场的现状分析[J]; 企业经济; 2005年08期; 116-117
昌邑市饮马镇赶仙庄小学—梁晓庆
通过培训学习,使我们进一步地掌握了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了认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为了进一步加快教师现代化教育信息意识,我做了一下小结。
一.参加培训的教师情况。培训当中所有老师全部正常到场。
二.培训效果。
1.全体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培训过程种都很认真,刻苦,好学。
2.培训完毕后也参加了培训总结。
3.培训过程种教师兴趣高涨,有不明的地方及时寻求答案 4.培训内容结束后通过死地操作加深了对内容的把握和理解。
5.通过模仿,提高课堂质量。
荆州区实验小学是首批“湖北省级数字化校园示范校”试点建设立项学校之一,学校使用学乐云平台已经两年时间,张青教师就是实验小学第一批接触学乐的教师之一。
从开始的尝试至现在熟练运用“学乐云”AIclass进行授课,张老师依靠“学乐云”平台中备课、授课、智能作业等功能的辅助后,对班级的学生新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仅提高了班级的总体成绩,同时也让张青老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对课程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设计,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真正实现了“减负增效”。
本次培训认真贯彻《苏仙区教育局关于实施“教学点数字资源全
覆盖”项目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落
实相关文件精神。通过培训学习,使各教学点进一步地掌握了有关现
代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了认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网
络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教育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信息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
手段的改革,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良好的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不断完善自身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终生学习者具有的特征。在信息社会,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
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才能满
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就不能成为一
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2.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教育系统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
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者(主要是教师)对教育
信息的整理、加工和传播的过程。教师是这一过程中主要的信源和传
输者,在教育信息的准备和传递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统本身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培训结束后,为了进一步加快教师现代化教育信息意识,我做了一下小结。
参加培训的情况。
培训时间达1个月,现场培训两次,5月22日至23日,包括数字资源组成,操作使用,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软件的基本使用等知识和技能。各教学点教师全部到场,中心完小除个别55周岁以上老教师,其他也全部到场。
培训效果。
全体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培训过程种都很认真,刻苦,好学。大家都认真做了笔记,也进行了上机操作。各教学点负责人不断邀请讲话老师到各教学点继续讲课。培训完毕后也参加了培训总结。培训过程中教师兴趣高涨,有不明的地方及时寻求答案,通过模仿,提高课堂质量。
通过培训,虽然短暂,但受益不浅。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各教学点将更加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教研教改中,必将为我区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五里牌学校
数字媒体专业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艺术创作为一体,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字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数字技术在网络、影视、动画等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富有团队精神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数字媒体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网络公司、广告公司、动画公司、电视台、游戏公司、企事业单位等热门行业工作。就业广阔,极具潜力。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是江苏省较早开设创意类数字媒体专业的学院,其数字媒体专业定位为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我们对复合型人才的理解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人才。其专业知识结构具有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新兴边缘等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社会需求量大,技术升级周期短,知识面广。第二,深入到各行各业,渗透力强,知识的交融。复合型人才具有多学科的知识,但这些知识绝非松散而没有联系,而是相互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知识,并成为新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能力的萌发点,不仅有助于解决本专业的问题,而且更具有创新精神。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有其优越的选课制度,每学期全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志趣、特长,自由的选课,甚至可以在整个大学城其它五所大学中选课,共认学分。这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成长。
我院数字媒体专业分为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多媒体与影视动画两个方向。下面以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这一专业方向为例,探讨其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与定位
随着国内外电子商务类网站的发展,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巨大的消费模式。国外的EBAY, AMAZON和国内的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类网站发展迅速。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方向主要是针对电子商务类网站的架构和设计、Flash网络动画的设计与制作。我们应培养具有一定美术、网络、电子商务等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网页动画设计、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简单的网站后台编程等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课程体系
在制定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方向的课程体系时,我们借鉴学院领导所倡导的学生应具备的七项能力即学习能力;有益于社会,贡献于国家的能力;驾驭专业知识的能力;不断实践的能力;思辨和创新的能力;团队的相处、沟通与合作能力;信息搜索和处理能力,以确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
我们在课程设计中将技术、艺术和人文教育有机地贯穿到专业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使学生技艺并重,具备良好的职业综合素养。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数字媒体设计的能力为主线,编程与商务方面的知识为辅。其中主干课程有:图形设计、色彩、创意设计、网站设计艺术、PhotoShop软件应用、Flash动画、Fireworks软件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ASP.NET编程、Flash ActionScript语言应用、数据库技术应用、国际贸易实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
三、教学模式
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方向要求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实操能力与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应落实到课程体系中。本专业的所有课程都在可能的范围内,从不同程度实行“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根据所讲授的不同内容,设计出不同的体验情境,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去感知、理解、感悟、验证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们培养的是高职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实践学习”固然重要,但他们的创新能力也不能忽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网络传播与商务网站设计方向的教学中,我们既强调学生计算机软件的熟练操作,又强调艺术设计修养的学习。我们特别还重点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和设计能力。例如我们所开设的创意设计、网站设计艺术、UI设计、广告设计等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四、实践模式
我们在实践课程中注重与项目相结合。课程的设计主要以实际项目或模拟项目为例,学生通过选择某个主题项目完成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课程阶段就能了解数字艺术设计的方法和流程,并在项目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初步从事项目开发和设计。此类课程其考核方式为考查,允许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作品,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进入行业进行数字作品创作奠定良好基础。我们还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如为学生开设的“百草根”商城。学生可以自行组织团队在“商城”中以团队形式成立“商铺”,在“商铺”中建立自己的品牌,还可以在“商铺”中展示作品,向外界宣传自己。建立此“网络商城”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来巩固、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同时也锻炼学生的交流、合作、互助能力,为学生踏出校园、步入社会打好根基。除此之外,我们在校外建立实训基地,紧密依托现有的多家实习基地,如动画公司、广告公司、影视公司、电视台、网络公司、市中心商场等各类企业单位,经常邀请这些企业代表来学院讲座,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同时也让企业了解学生,促进人才的竞争与双向选择。
本院数字媒体教育刚刚起步不久,尚处于探索阶段,毕业生才有四届。该专业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继续研究,如:如何界定数字媒体的理论体系;艺术和技术如何更好地平衡;新兴专业没有成型的教材体系,如何研究出适合本专业特点的教材;在专业课程体系中,课程之间的知识点如何衔接,才能确保课程间的系统性与关联性。
就学科领域而言,数字出版是一个新兴学科,数字出版实务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进而驱动了数字出版学科的兴起与壮大,使得数字出版渐成“显学”之态势。数字出版目前是一个英雄时代,一两个关键性的人物,可以带动一个企业的数字出版走向发展和振兴。近年来,北京印刷学院、武汉大学、中南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开设了数字出版专业。
数字出版的人才建设,是当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经过数年的发展,数字出版界已经培养出了一批在政府项目、产品研发、市场运营等方面均可独当一面的部门主任,形成了骨干人才驱动发展的态势。但是,数字出版部主任再往下的序列中,内容人才、技术人才、销售人才的脱颖而出尚需时日,还需要加快培养和建设。
数字出版人才匮乏 直接关系出版业融合发展
就单体出版社来讲,当内部的体制机制不能留住相应的人才时,便会出现人才外流的情况。而就数字人才本人来讲,行业内外的人才需求非常旺盛,许多出版社“不拘一格降人才”,对于引进的数字出版人才采取协议工资、破格提拔等多种方式,以求带动本社的数字出版业务发展,同时,互联网企业对出版单位内部的优秀内容人才也虎视眈眈,不失时机进行人才发现和挖掘。
从政府主管部门的角度来看,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已经启动了数字编辑职称考试的相关工作,对于数字出版设置了数字出版内容编辑、技术编辑和运维编辑三个方面的职称序列,同时拟开设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考试和评审。不得不说,加大对数字出版从业者的规范化和职业化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并且主管部门已经有所行动。
从产学研一体化的角度来看,电子工业出版社、地质出版社已经先后启动了和高校的数字出版基地建设,一方面可引进高校卓越人才进企业,另一方面可选派优秀实务人才到高校交流。其中,地质出版社与南京大学所共建的数字出版基地,拟在科研成果、论坛讲座、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展开合作。
传统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业务,除了在市场准入资质、编辑理念更新方面需要努力以外,更需要解决数字人才队伍建设问题。数字出版队伍的建设,关系数字出版业务能否顺利开展,关系到数字出版能否产生应有的效益,关系到两种出版业态格局的重整与融合,进而最终关系到出版业的转型升级。
重点布局五类人才 全面培养复合型才能
关于数字出版人才,近期发布的各个政府文件都会见到论述,目前所见的关于数字出版人才的定位、要求的政府文件中,最全面的当属2015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所发布的《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第14条“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明确指出:
“制定出版融合发展人才培养规划,支持出版单位与高校、研究机构和创新型企业联合开展出版融合发展人才培养,加大新兴出版内容生产人才、技术研发人才、资本运作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引进力度,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
建立出版融合发展人才资源库。
鼓励出版传媒集团设立人才基金,鼓励出版单位加强领军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创新项目用人机制,探索出版融合发展条件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有效途径。”
笔者以为该文件中所提到的人才都需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特点和能力。所谓复合型人才,指的是对传统出版流程和数字技术及经营管理都比较熟悉或精通的人才。
整体而言,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大致包括领军人才、管理人才、内容人才、资本运作人才、技术人才和销售人才等。而这几类人才,都必须具备复合型特征,需要横跨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两大领域,既要对传统出版熟悉,也要对新技术、新产品、新的传播方式很了解。
(一)数字出版领军人才
数字出版的领军人才,是引领整个行业发展、推动行业前进的关键性力量,对内能够充分整合传统出版资源、引进行业信息资源、协调出版社各部门、为出版社领导层布局数字出版出谋划策和提供智力支持;对外能够充分争取行业支持、把握政策方向、与主管部门沟通协调、推进行业人才体系建设和业务水平提高。
数字出版的领军人才在转型时期尤其难得,他们往往是充分汲取了传统出版的营养,而又自主学习和掌握了新技术、新业务、新业态的高素质、融合性的从业者。领军人才在数字产品研发、数字技术应用、数字人才布局、数字出版运营、行业智力支持等方面都精通或者掌握,他们既拥有丰富的数字出版理论知识,又富有足够的数字出版业务实践。
鉴于此,笔者认为,我国目前的新闻出版人才评价体系需要进行创新,比如在中国出版政府奖、韬奋出版奖、全国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等国家级奖项、行业级奖项等方面都要适当考虑数字出版从业者的因素,适度提高数字出版从业者的获奖比例,扩大数字出版从业者的获奖范围。
(二)数字出版管理人才
数字出版的管理人才,是整个数字出版业务的掌舵者,必须站在协调两种出版关系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两个视野,统筹出版社内部传统与数字业务的大局,从出版社的未来、从编辑的职业出路角度来制定本社数字出版战略。这样,才能确保出版社的数字业务在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上前行,才能确保出版社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社属员工的长期发展、职业规划开辟新的道路。
以地质出版社为例,社领导、中层领导,具备前瞻而又务实的理念,在对待数字出版的问题上,不回避、不排斥,采取积极而又稳健的措施来应对出版业格局调整。地质出版社在2015年上半年短短的半年时间内,便在出版社领导层的统一决策和部署下,完成了数字出版分社的建制和初步发展,通过了数字出版公司——中地数媒科技文化公司的设立决议,为数字出版的后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人才基础和组织机构基础。
nlc202309090910
在数字出版的组织架构中,管理人才对应的是数字出版部的部门主任或者数字出版公司的总经理级别,需要对出版社数字出版的年度工作目标、季度工作目标负全责,需要统筹整个数字产品研发、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市场运营产业链全部环节。
(三)数字出版内容人才
数字出版的内容人才,是出版社数字出版战略的执行者,是出版社数字出版职能的落实者,是具体数字出版业务的实施者,同样需要对一个出版社的产品结构较为熟悉,需要对本社的传统图书所可能产生的数字出版效益了然于胸,需要对市场上与数字图书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进行一定的调研,并结合自身业务,对本社数字出版的具体开展提出合理、务实的建议。
在数字出版的组织架构中,骨干型的内容人才对应的是数字资源建设和数字产品研发的各部门主管,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图书馆部主管、数据库部主管、网络出版部主管、手机阅读部主管、终端阅读出版部主管等。
(四)数字出版技术人才
数字出版的技术人才,是整个数字出版业务的关键角色,技术的落后或者先进,将直接影响合作方的意向、影响数字产品的销售,进而影响数字业务的发展顺利与否。
技术人才,一方面需要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有较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需要熟识和掌握出版相关的专有技术,例如电子书的B2B、B2C技术。同时,该技术人才还需要具有稳定性特征,这样才能确保出版社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和电子书建设的长久、稳步发展。最后,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技术人才的年龄不宜太高,国内外经验表明,一个优秀的技术人才的最佳发展期是30岁以前,处于这个年龄段的技术人才具有最多的开发灵感和研发创意。
数字出版的技术人才,在业务实践中一般对其能力的要求高过对学历的要求:不论其学历高低,只要能解决实际技术问题,便要不拘一格地聘用和使用。举例言之:
笔者从业过程中,曾经遭遇过法律数据库服务器崩溃的情况,当时聘请各路技术高手进行会诊和确定解决方案。最后,给出的答案都是服务器已瘫痪,无法重启,只有采用数据恢复、然后重建系统的办法才能解决。这样下来总共的费用预算大致为300万元,而笔者当时所接手的公司资金总共还不到300万元。
后来,公司专门邀请了惠普公司的硬件金牌工程师——小薛来处理。小薛用了三天的时间,把服务器的每一个部件都更换了一遍。到了最后一天下午,更换了一块服务器主板,终于整个服务器启动了,数据库得以恢复,而只花费了8000元的代价。于是,我们便把小薛引进到公司并聘为技术部主管。
(五)数字出版销售人才
数字出版的销售人才,是最难取得的,他们业务开展的是否顺利,最终决定了数字出版是否有出路,他们承担着整个公司的主要营利任务。可以说,数字出版的销售工作,比传统图书的销售要更难开展:
首先,数字出版的销售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路可走,需要在艰难的信息消费市场中披荆斩棘杀出一条路。没有以往市场客户的积累,只能是通过每天一点一滴的努力,赢得客户,赢得市场,取得利润。从长远来讲,数字出版的销售人员,要在充分运用出版社品牌商誉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全新的、涵盖特定领域职业共同体在内的数字产品用户群。
其次,销售人员所负责的订单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面对这样大的数额,任何一个单位都会慎重作出决定,这就需要数字出版的销售人员深刻认识本社数字产品的长处,将出版社数字产品的优势最大程度呈现,尽量回避或者化解本社数字产品的不足,以促成对方作出消费决策。
再次,数字出版的销售员工面对的客户都是特定行业、职业的消费决策人,对其社会交往技巧和业务开拓能力要求都非常高。一旦出言不慎,对方可能因为你一句话的青涩幼稚,而否定该笔订单。
因此,数字出版业务的销售员工,公司对其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既要熟悉本社传统图书的优势,又要了解本社电子书的长处;既要说服对方接受本社产品的内容优势,也要让对方了解本社产品的技术优势;既要以产品说话,也要充分运用自己的人脉资源;既要借助出版社的传统作者资源来实现销售,更要不断拓展新的客户、新的消费团体。
建立健全人才保障机制 全面培养数字出版人才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数字出版的壮大与崛起,最关键的是要有一批能干事、能干成事、能干大事的人才队伍,这支人才队伍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奉献。与此同时,政府主管部门、行业指导部门和出版企业自身要有保障人才队伍成长、留住人才队伍、用好人才队伍和激励人才队伍的相应体制和机制。
在国家层面,主管部门需要建立和健全数字出版人才的培训、调训、职称等规章制度和政策。如前所述,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已经启动了数字编辑职称考试工作,数字编辑包括数字新闻、数字出版、数字视听、数字游戏和数字动漫等五个领域的从业者。在编辑类型上,数字编辑分为内容编辑、技术编辑和运维编辑;在职称序列上,分为初级编辑、中级编辑和高级编辑;就数字出版而言,包括数字出版内容编辑(初级、中级、高级)、数字出版技术编辑(初级、中级、高级)和数字出版运维编辑(初级、中级和高级)。北京市的数字编辑职称考试已于近期启动,其效力目前只局限于北京地区,面向的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国有出版社,还包括民营文化公司、网络技术公司等非公有制企业从业者。在北京市启动数字编辑职称考试之后,预计在明后年,江苏、四川、广东、重庆等地也将会纷纷启动本地区范围的数字编辑职称考评工作。
在行业层面,作为数字出版的行业指导机构,如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也需要在各自的领域内为数字出版人才建设与培养建言献策,同时在人才激励、评估等方面积极布局。2015年7月,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举办的第六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公布了“2014—2015年度数字出版·新锐人物”奖项,首次为五位数字出版部主任颁发了新锐人物奖,这也是在行业层面第一次对数字出版部门主任进行评估和激励。鉴于行业发展,笔者建议,以后在中国出版政府奖、新闻出版领军人物等各种行业级奖项中可适度提高一线数字出版骨干的获奖比例,以提高数字出版从业者的积极性,推动数字出版业向着更快、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企业层面,出版单位需要充分重视人才,以待遇保障体系、薪酬激励体系、专业性人才培养体系为核心,选拔培养人才,引进优秀人才,鼓励人才成长,创造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在这方面,地质出版社专门出台了“五个一”社长奖励基金,其中包括“人才培训基金”,即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人才的培养和培训。符合条件的数字出版人才可申请到国内高校攻读硕士、博士,还可申请到国外进行业务培训,以尽快提高数字出版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水平。
(作者系地质出版社总编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