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洋溢着智慧——例谈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指出 :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它的根在课堂。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贯彻研究性学习呢?对此我作了一些浅显的探索。

1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征,让他们经历一个充满着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多的数学活动过程,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提高他们参与的热情。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智慧得到展现,个性得到张扬。如在教学体积单位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环节一,复习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和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然后师问:长度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生:10,师又问:面积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生:100,师 :那么你能猜一猜体积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生猜测:1000。

环节二,师:长度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刚才这位同学猜测体积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他的猜测能不能成立呢?我们还不知道,那么接下来该干什么呢?生:进行验证。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验证刚才这位同学的猜测,并设计验证方案。

环节三:交流各个小组的验证方案,得出结论:体积单位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在这一节课中我没有过早的把结论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交流—结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理解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而且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探究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变枯燥的老师讲解为学生充满灵动的探究,使学生在兴趣高涨的状态下高效地学习。

2 巧用“转化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教学中我们要妥善保护好学生心中探究的火种,大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研究过程中。如在教学平行四边的面积时,为了能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环节一(师出示算式1.44÷1.8并让学生计算)

师:这个算式的商是多少?生:它的商是0.8

师:能告诉老师是怎样计算的吗? 小组讨论。

生: 根据商不变的规律, 先把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倍,即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

师:也就是在计算时,我们将新的知识通过一定的方法转化成了已经学过的知识, 这种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的方法我们称之为转化法。

师:以前我们学过一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谁能说一说。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师:出示平行四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生:平行四边形

师:它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前学过吗?生:没有

师: 如果现在想知道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怎么办? 能用我们刚才学的转化法来试试吗?(生讨论)

生汇报:我们可以利用转化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求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也求出来了吗?

师:对,如果我们能把没学过的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就好了。那么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呢? 请同学们把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拿山来动手试一试。

(学生操作 ,上台交流)

在刚才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转化法”这一数学思想,先通过例子复习转化法, 然后再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转化法研究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关系,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把握住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本质, 同时增强了学生在探究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 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的探究空间和时间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创造条件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创造必要时间和空间, 如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特征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环节一:先让学生举出一些能被2整除的数,然后小组讨论研究这些数有什么特征,然后交流各小组发现的规律,得出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环节二: 在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则放手让学生按照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思路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环节三: 课后我则让学生利用课堂上掌握的研究方法探究能同时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和能被4整除的数的特征。

在这则案例中, 我先和学生一起探讨了能被2整除的数的特征, 然后放手让学生研究能被5整除能被2和5整除和能被4整除的数的特征 ,并把这种研究延伸到学生的课外学习中 ,拓宽了学生研究的时间。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探究中的新课题,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学生课堂的学习方式,它通过把“结果变成了过程,把知识变成了智慧”引导学生经历数学,交流数学从而应用数学,使课堂充盈着智慧,为学生提供了更广的学习空间和更加灵活的学习形式,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指出: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或其他人不把现成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它的根在课堂。

关键词:课堂,兴趣,数学

上一篇: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探讨下一篇:拉萨机场高原运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