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24-07-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推荐8篇)

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篇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是有层次的,这里的“创新”,指的是通过对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蕴涵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九五”期间我校开展的《发展小学生五自能力的实验研究》,通过培养学生的五自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地发展。突出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怀,正是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随后进行的子课题“自主教学的初步探索”,把学生的主体性落实到课堂中,重点研究教师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发展,从而把教学的过程变为学生主动探究,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学进程随之得到优化。这一系列研究为创新教育的研究作了很好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眼下,创新教育的研究还刚刚开始,目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怎样把创新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认为探究是创新的前提,没有探究就没有创新。小学生的创新是从好奇开始的,由好奇到探究,由探究逐步走向创新,在整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能力。通过总结前一阶段的研究,结合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认识,我们把自主探究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着眼点,以课堂为主阵地,提出构建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希望通过研究,来探讨通过自主探究,提高课堂学习效益,优化教学进程,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本课题中的自主探究,指的是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开展积极主动的探讨和研究活动,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至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在整个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引发学生独立思考、自行探索、相互研讨、提出见解,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强化和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上述理念的指导下,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探究活动达成教学目标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结构和程式。

本课题研究将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形成研究假设,选择研究对象,实施教育行为,以验证假设。在此基础上聘请各方面专家进行行为诊断,提出改进意见,再进行新的教育教学实践,多次反复,不断推进课堂教学向着自主探究的理想境界发展。

课题研究最终将形成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例说),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方案,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评价方案,并将出版一本自主探究研究专著。

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篇2

一、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要想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兴趣。尤对于小学生来说, 那些感兴趣的事情尤其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 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教师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 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探究中,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让他们在教学情境中自主地探究和学习。比如, 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的时候, 对学生说:“同学们, 你们任意地说出一个数字, 我就能立刻判断出这个数能否被2整除。”听到教师这样说, 学生马上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想要验证教师是否这样“神”!他们会试探性地说出一些数字, 而教师都能判断正确。接下来, 学生为了能够难倒教师, 会想出比较大的数字, 他们认为教师肯定不能够立即判断出来。然而, 让他们“失望”了。教师快速的反应会让学生感到吃惊, 同时, 他们也会强烈地想知道教师是否掌握了什么简单的规律。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他们想进行主动探究。这时, 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到新的教学内容中。在这样的背景下, 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非常专注。通过情境创设的方法, 教师成功地将学生带入到了探究的氛围中, 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二、动手操作, 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也要善于将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让学生对学习充满新鲜感, 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能力, 教师就要注重将学生的脑力开发和动手能力相结合, 让学生通过手脑的协调来启发智力。教师可以组织开设一些动手操作的课程, 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在小学数学当中常会遇到一类比较灵活的题目, 这些题目通常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例如, 在正方体的平面组合问题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正方体拆分成平面图形, 让学生从这些平面图形中选出哪些能够组成正方体。这类题目考查的就是学生对正方体构成的了解状况。学生之所以会觉得这类题目很难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地了解正方体。对此,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多做几个正方体, 并从不同的棱进行拆分, 然后观察得到的图形是什么样子, 最后再把拆分形成的平面图形进行重新组合, 使其恢复为原来的正方体。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到正方体的拆分和形成过程。今后在遇到这类题时, 他们也会更加从容。此外,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验证圆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的测量和验证, 学生能够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 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充满着乐趣, 教师在学生进行探究的时候, 应适当地对其进行理论知识方面的指导, 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都能深入地理解每一个步骤。在探究时, 学生可以互相讨论, 倾听他人的意见, 并进行综合总结和归纳, 最终得到探究结果。

三、联系生活,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将教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存在, 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可以多联系生活问题,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比如,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 告诉学生学校的梯形花坛要进行绿化, 绿化工人想要知道具体需要绿化的面积是多少。现在, 请以小组为单位, 共同探究需要绿化的面积。这时, 学生还没有学习过梯形的面积求解方式, 他们要想知道面积, 就必须进行自主探究。由于学生已经学过了三角形和矩形的面积求解公式, 他们观察花坛的形状, 经过讨论, 明白了需要将未知的概念转化成自己已学过的知识, 从而解决问题。有的小组经过讨论探究之后, 会发现可以采用面积切割的方法, 将整个花坛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矩形。这样一来, 只需进行简单的数据测量, 就能够求出花坛的面积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 逐渐地摸索出了求解梯形的面积的方法。此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思路进行梯形面积公式的讲解, 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轻松。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不仅帮助教师解决了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并且还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探究。通过探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篇3

自主探究模式小学数学应用自主探究模式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教学过程能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与学生处于一个平等的沟通地位,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应用自主探究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式和思维习惯,使学生受益一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自主探究模式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自主探究模式教学概述

自主探究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灵活地掌握学习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方式不断的发现问题,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由此可见,自主探究模式不仅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探究方式的手段,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在自主探究模式学习过程中也是学生的一个创新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也完全符合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不再沿用传统的死记硬背和强行记忆的方式,而是要求教师能够采用引导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脱离对教师的依赖,可以自主的去学习,提升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这也是自主探究式教学的主要优势之一。

二、自主探究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自主探究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更注重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使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下,实现对知识的探索,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消除传统教学中数学知识为学生留下的刻板、枯燥的不良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供充足的探究空间、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探讨。

1.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才能够主动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小学数学知识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比较枯燥和乏味,学生很难对数学科目提起兴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能够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及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入手,为学生创建情境,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商店购买物品的情境,通过学生的付款,找零等方式来使学生更好的认识人民币的面值以及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这样的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掌握的更牢固,学以致用的思想也使学生能够看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性,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更为努力。

2.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探究空间

自主探究式学习中,教师处于引导的地位,而不是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需要做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活动和发挥空间,给予每一位学生与其能力相适应的思考机会和发表观点的机会,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而且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主人翁的地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营造一个轻松、活跃、自由、平等的氛围,给予学生自由发挥、提问、质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和猜想,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比如,在学习“圆柱与圆锥”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式,然后由学生自主去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为了能够完成任务,会更加认真的投入到对知识的研究和探索中。而且通过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够实现思维与动作的连续,使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乐于思考的习惯。这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和喜悦。

3.采用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探讨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往往全部来自于课本,所以会给人一种照本宣科的感觉,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按照教学大纲目标的要求,按部就班的教学使得学生陷入到枯燥的课堂氛围和固定的思维模式中。再加上数学课本内容本身比较枯燥和抽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难以提起兴趣。在素质教育、新课改的推行下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支持下,教师的教师方式获得了多样化的发展,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阅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将这些优秀的内容和方式引入到实际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式,利用开放式的、新颖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比如,教师在讲授“四舍五入”这一内容时,可以先为学生出两道除法运算题“8÷3”和“12÷3”,然后要求学生计算出答案,学生会发现,“12÷3”很容易计算出答案为“4”,而“8÷3”的结果为2.66666……当学生发现其结果为无限循环小数时会不知如何表达,这时候教师不必急于公布答案,而是要学生自主去思考和讨论,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结果后,再引导学生进入到四舍五入知识的学习中,在这种学生或急于证明自己的答案,或处于迷惑的状态下,其会更认真的听取教师的讲解和分析,这样主动的学习方式无疑是最有效的,能够大大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结语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科的基础,因此这个阶段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时还要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游刃有余。自主探究式教学,能够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空间,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受益匪浅。因此,教师在自主探究教学中必须要能够扮演好自身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角色,使自主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教学中能够得到良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孙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73-74.

[2]王红霞.小学数学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的主要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5(05):141.

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篇4

内容摘要:

随着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作为学习的主体越来越受到关注.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就是顺应当前教育改革所提出的,它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探索研究问题,从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关键词:自主探究;阅读教学;教学模式

正文: 04年6月我们申报了《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的课题,至今,经过了一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长足的进步,自主学习也引上了轨道,学生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自己对课题研究的一般步骤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将研究的结果总结如下: 一,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背景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青少年儿童成为21世纪的国家的主人,弘扬人的主体性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强调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法轻学法,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等弊端.阅读教学更多的是教师的分析,讲解,把学生当成是教学的客体,而非自我活动,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人,这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是极为不利的.二期课改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新基础教育也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切皆是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而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就是顺应当前教育改革所提出来的,是以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生动活泼地主动地探索研究问题,从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更大的张扬,创造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展,真正提高语文素养,让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二,创造有效的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环境

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它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以发展学生语文阅读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目的的实践活动,是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综合体现.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有些学校严格控制教师每节课的讲课时间,剩余时间留给学生自学,并认为这就是自主学习.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自主学习是需要条件的,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实施更需要有条件,而以往教育没有给其创造切实可行的条件.二期课改的到来,为实施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在认真领会二期课改精神的基础上,努力从以下几方面为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创造有效的教学环境:(一)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学生能够进行自主探究性阅读的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过多强调教师的“自我表现”,要让学生“主体参与”,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的主动性及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益与学生学习的质量.(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在课堂教学中做到跟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宽容而不放任,严格而不束缚,用“稳重,听话”等作为评价好学生标准,会导致学生盲从教师,盲从权威,压抑学生创新思维,我们更多地要器重那些敢于对知识“质疑,求异,叛逆”的学生.(三)激发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探究性阅读的动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以阅读为主,并提倡大量的课外阅读等,显然自主探究阅读兴趣的激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兴趣的激发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深知的道理,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在乐中成长,不至于使学习变成为苦差事.可是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活动中逐步培养,激发.在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是要建构真实的问题情境.把学生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联系起来,构建与现实相类似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能够与自己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特别感兴趣,学习时积极性很高,学习时会问出许许多多个“为什么”.对于无法与生活建立联系的内容,他们则显得很烦恼,不愿意去接触.因此,帮助学生在学习内容和生活实际方面建立联系,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经,它能让学生主动地在这种相似情境中独立地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大力倡导学生质疑.主动学习的核心是探究,而探究活动始于提出问题.质疑高于聆听,在质疑中提高学生学习力,鼓励学生“把老师问倒”.受年龄限制和知识经验的影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非都值得研究.有时会提出的不合情理的问题和做出的“怪异”回答.这时,我们应采取宽容的态度,不要生硬地否定,而应引导学生在研讨中自我否定,允许学生保留意见,不要强迫学生接受教师预先设计的答案,要精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我发展的意识,防止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场面:让学生提问,学生一脸茫然,不知所措,无问题可提.或者学生在提问时东拉西扯,提出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这说明学生还没有掌握提问的方法,因而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就必须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在教学中有针对性,有意识地进行提问题训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他们能围绕学习目标提出更多更好更有价值的问题.(五)充分利用好现代化教学媒体,寻求技术支持.由于小学生生活经历和知识积累有限,很多语言文字,情境的内容难以正确感知,而投影片,录像,课件等多媒体具有境,情,声并茂的丰富内容,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它直观生动的画面再现课本中的人,物,事及抽象的情境,还能再现社会上,生活中以及自然界美好的东西来配合语文课堂教学;同时它不仅能多渠道地传递信息,唤起儿童心中强烈的真实感,更能发展其从感知到认知,从表象到抽象的认识能力,进而自主探究能力也随之得到发展,探究中还能引发学生新的见解,新的感触.三,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基于以上对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的环境的研究,我们以二期课改和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特点,注重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构建了小学语文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一)引导质疑,确定目标.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活动的具体要求越明确,他们投入学习活动的态度就越自觉,可见,只有当学生的探究性阅读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时,他们的主体意识才能得到有效地唤醒,进而在课堂上自主地阅读,自主地感悟,自主地探究,使语文素质获得多方面的,充分地,自由地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依据课文的难易程度,我们有的时候直接提出学习目标,有的时候提出几个学习目标供学生自主选择,更多的时候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研读目标.教师在揭示课题后, 让学生说-说你想学到什么 你还想学什么 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质疑,并适时指出,你能学会,你很会学.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优化了目标,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然而,一篇课文的知识点很多.有语文基础知识的,有思想感情的.语文阅读整体的感悟是很重要的,但是眉毛胡子一起抓,必然会不深入.这就要确定几个重点,根据这些重点来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这里所起的作用就是对学生所提的内容进行疏通整理,最终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二)自主探究,研读课文.这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学生在明确自主探究性阅读的目标之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阅读,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探索,去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在讨论,交流,争辩中,自主探索和研究问题结论,形成创见.在此过程中,主要分三步进行:个体探究;小组讨论;集体交流.1.个体探究.每学一篇课文,我们首先让学生以个体为单位进行独立阅读,带着研读目标中的问题在读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对课文内容形成一定的认识的同时,也提出自己的疑问.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学生个人自学,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为小组讨论做好准备.2.小组讨论.在学生自学,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开始小组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在编排分组时,通常是4人一小组,组内成员一般是由4个程度各异的学生组成.这样,同一组内的同学因为程度差异更能起到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作用,同时也能保证各组之间的程度接近,避免出现组与组之间的差异从而导致小组讨论中的不平衡.3.集体交流.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全班性的合作交流.教师先让讨论得比较成熟的小组代表发言 ,汇报该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其他各组作出补充,质疑和评价,再由各组提出本组的疑难问题,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解答.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努力阐明道理,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自主探究的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同时,教师一定要做好调控,让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课文中心和话题,突出关键问题.最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师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形成一致意见.这样,就把阅读教学过程变成“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过程.通过“对话”使小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高.以上三步,体现出个体学习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再经过集体交流得以解决.在自主探究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关爱差生,帮助差生;参加小组讨论,并对讨论进行引导,发现典型意见,新颖见解或创新火花;交流时引导学生层层深人,珍惜时间,适时进行朗读训练.(三)拓展训练,积累提高.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在谈到语文课程的内容时曾说:“教科书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但不是课程所有的内容.语文课程内容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这就使得学习语文,既有优越的条件——无与伦比的语言环境,又有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语言课程又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联系的课程,自然风光,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凡现实生活中有的且适合语文课程的,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教师应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所以,在上课之前,要求学生根据预习提示,从课文中,报刊或网络上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利用课外资料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拓展练习.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还可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打破学科界限,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总之,自主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式要始终贯彻“主体参与”的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意识.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促进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发现,自我创新,自我发展.[参考文献] 1.彭霞,彭晓兰《建构主义理论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3期 2.王彦波《自主教育中师生关系探析》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年第4期

3.程红兵《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年6月第1卷第2期

4.周家文《自主探究法教学模式初探》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2年12月第12卷第4期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论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什么是探究性阅读呢?探究性阅读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信息论理论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探究性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因此,应该大力倡导探究性阅读教学法。

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开展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那么,怎样正确进行探究性阅读教学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1、以学生为主体

阅读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确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说:“教师的教为的是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习是有对象的,有内容的,这就是学习的客体。谁来学呢?学生。学生必然是学的活动的主体。”从学习的过程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只能通过他自己的实践和感知,通过他自己的思维进行,别人不能越俎代庖。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把人类的文明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库存,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智力和能力。钱梦龙老师提倡“目中有人”的语文教学,这个“人”就是学生。“目中有人”就是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理科教师总是向学生进行一番演算、推理或演示以后,才自然而然地得出所要证明的定理。阅读教学也应该注重这种“推理”过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议论,最后得出对课文的认识。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注重了这个过程,就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扬教学民主。学习目标可以通过师生的阅读共同产生,不一定都是教师预先设定。例如童话故事的教学,一般都从情节入手。但是笔者在组织学生阅读《七颗钻石》时,没有把情节分析预先设定为教学目标。让学生预习后,进行课堂讨论时,我问:“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否需要赏析?”如果学生说需要赏析,我便组织讨论故事情节;如果学生说不需要赏析,那就放过去,因为这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明了。结果大多数学生说不需要,于是就跳过了故事情节的分析,直接讨论小姑娘的形象。在师生共同产生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充分体现。另外,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没有必要用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统一学生的认识。著名的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说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是非常有见地的。

2、学生自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因此,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把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结合起来。过去的阅读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接收学习”,教师讲,学生听。探究性阅读教学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而代之以学生自读,教师点拨。由于语文学习是一种无序学习,阅读并没有什么必然的、严谨的主次前后顺序,因此语文完全可以自学;而且,由于语文课“技能型”的特点,语文也必须自学。只有自学,才能形成语文能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关键是要学生自己能够对知识和技能进行内化,这种内化需要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实现。因此,阅读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内化知识技能”的时间和空间。要以学生自读为主,把读书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要少讲,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讲授课文,而是引导学生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要发挥的是主导作用,而不是替代作用。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我意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一道。教师不宜以讲课文为专务。教师指示必须注意之点,令自为理解,彼求之弗得或得之而谬误,然后为之讲说。如是则教师真起主导作用,而学生亦免处于被动地位矣。”(《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阅读专家曾祥芹先生呼吁:阅读教学要废除以教师过多讲解挤掉或取代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讲读”模式,建立在教师点拨下以学生自读为主的“自读”机制。实乃真知灼见!学生在自读中“自为理解”,主动探究,加上教师的点拨指导,就能得到思考和开悟的满足,得到启智的喜悦和审美的享受,得到科学思维和方法技能的训练。

教师的点拨可以是一般方法的指导,也可以是具体问题的解答。但不论是一般方法的指导还是具体问题的解答,都要注重阅读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概括出认识问题的规律性,不能满足于得出一个答案。教师的点拨可以在学生自读遇到理解障碍之后,也可以在遇到疑难之前。例如在学习了初一语文第四单元多彩四季后,我把描写四季的文章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教师点拨:描写景物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描写景物要注意写得有声有色;描写景物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描写景物要注意动静结合……学生通过阅读比较基本上都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对应的句子。而且还发现许多其它的描写方法。这样学生再遇到写景文章,基本上不要老师再多讲,会自己分析了。

探究性阅读教学应从定向探究逐步向自由探究过渡。“所谓定向探究是指学生所进行的各种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提供大量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所谓自由探究是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时,极少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是自己独立完成。”自读的初级阶段,应以教师的点拨为主,组织定向探究。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分析理解课文的目标基本上由教师提出,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读懂课文,达到教学目标。以后,教师逐步放手,逐渐减少点拨,学生逐渐娴熟掌握阅读方法,自行确定阅读目标,正确认识课文内容,进入到自由探究阶段。这是自读的高级阶段,是“不需要教”“自能读书”的阶段。此阶段无论课内还是课外的文章,学生均能自己读懂,即能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分析解决问题,自己发现获取知识,自己概括掌握规律。教师的点拨只是参与讨论,提供参考意见。

3、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课堂教学主要应采用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独立思考问题,能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克服思维的盲从性和依赖性。由于不受旁人的影响,由于没有现成的结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得出的认识往往比较客观;而且,独立思考思维训练强度大,思维能力提高快,能够较快地培养自学能力。所以,在学生自读课文时,应鼓励独立思考。但是,“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如果仅仅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的阅读往往会陷入迷惘困惑之中。因为个人的智慧毕竟有限,况且学生处在学习提高的过程中,“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是常有的。因此独立思考必须与集体讨论结合起来。集体讨论是一种合作学习方式,可以发挥课堂学习的集体性的优势。在集体讨论中,学生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启智开悟,可以化解独立思考碰到的疑难和障碍,还能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结合起来,两者相得益彰,思维训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组织学生讨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让每一个学生都产生发表观点的兴趣和动机,积极参与集体讨论。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讨论的问题有些来自学生。一般来说,来自学生的问题比较容易激发讨论欲望,因为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当同学提出问题时,他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以满足自尊心和好胜心。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都围绕教学中心,不一定都切合教学要求,有些问题可能是钻牛角尖的,有些问题可能是言不及义的。这时,教师就要加以引导、点拨,概括出符合教学要求、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自读初期,讨论的问题主要由教师提出,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恰当,创设“愤”“悱”情境,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激起讨论的积极性。

其次要创设师生平等、民主研讨的课堂情境。在讨论中,教师不要轻易作优劣正误的评判,对学生的发言,要尽可能给以正面评价。哪怕是极微小的合理成分,都要充分肯定。即使完全错误,也不要直接驳斥,而应从发言的勇气、态度等方面加以鼓励。错误要指出,不能模糊过去,但语气要委婉,态度要恳切,措辞让人容易接受。在讨论中,教师要尽可能以讨论者的身份参与,尽量淡化“裁判”色彩。这样,课堂气氛平等、民主、融洽,讨论才能顺利进行。

4、思维训练与记诵积累相结合

语文是一种能力构建。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训练,而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离不开语言,因此思维训练必须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学习语言就必须积累语言,多读多背。

叶圣陶先生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训练语感的最佳途径是熟读背诵。按照生理学、心理学的理论,熟读背诵,能让书面语的一切言语因素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系统的印象。诵读多了,印象就会深刻起来,最终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牢固的网络系统。有了这个网络系统,就有了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即语感。有了语感,无论听话还是读书,都能理解其含义,感受其形象,判断其正误,体察其具体应用中的细微差别;有了语感,提笔作文,便能表情达意得心应手,遣词造句左右逢源,体味到“神来之笔”、“妙笔生花”的快感。

在研究性阅读教学中,记诵积累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熟读背诵的意义,并给以具体的指导。一是背诵的内容必须典范精粹。可指导学生背诵古诗文名篇。现代白话文值得背诵的不多,值得整篇背诵的几乎没有。现代白话文的背诵,内容主要是散见其中的格言警句和一些生动的修辞、描写。背诵古诗文对人的语言训练作用是全方位的,从语辞的典雅到文脉的贯通到思想的睿智,无不浸染熏陶着读者。不过人们易于感觉的还是文字的典雅精练。背诵现代白话文则主要是领悟其哲理,学习其生动性、形象性。二是背诵的方法需要讲究。背诵时不要贪多求快,而是要仔仔细细地读,读懂意思,重要的是背熟,使它成为自己的东西。背会的东西还需要隔一段时间进行巩固。

相信随着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的习惯的养成,随着学生自主探究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与鉴赏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他们能够自主探究出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学生们的阅读会逐渐走向深刻与成熟。而这正是学生最大的收获,也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资料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对课题研究的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是一个日益科技化和国际化的社会,是知识社会、信息社会,这对于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使语文教学真正从以知识为核心转变为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从“以教师为本位”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把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正是在探究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去有效的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探究类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正是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学习活动的开展促使我们努力探索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求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创新潜能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实现把学习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欢乐还给学生。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研究和探索高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对教学方式和探究的策略的归纳

探究活动是一种积极有效的学习过程,无论是尝试发现、实践体验还是独立探究、合作讨论都能发展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经过第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和实验,我们在探究的方法策略上有新的认识和发现。

1、营造探究氛围

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敢于表现,敢于创造,敢于进取。

(1)善于鼓励学生发现问题。

要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起信心,养成发现疑问,有疑必问,有疑敢问的良好习惯。与此同时,教师在褒扬和鼓励的时候,应注意巧妙的引导,让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偏离主题。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从课题质疑,从中心词质疑,从文章结构质疑,从修辞手法质疑,从表达技巧质疑等。在教给了学生质疑的方法后再进行持之以恒的训练,学生是能够由怕发问到爱发问、会发问的。

(2)善于运用表扬的艺术。“你真行!”、“真勇敢!”“真棒!”、“真厉害!”„„这些都是我们课堂上常用的表扬用语。表扬适度,使学生觉得表扬的珍贵;表扬发自教师内心深处由衷的赞赏,显出表扬的真诚。

(3)对待学生的错误要宽容。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放手让学生探索研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偏差,指导学生冷静分析、反思、总结,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误”养“正”。要让学生有挫折感,但不能让学生灰心、气馁,有信心、有情趣地完成探索学习的任务。

2.创设探究情境

语文课程的探究内容非常丰富,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但也有其特殊性和明显的学科特征。语文学习是对人类已有知识的探究,是对课本中已知结论的再探索,探究的内容是人文内涵和语言文字的结合,探究的过程讲究情感的投入和发展„„所以,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的展开。

(1)利用语言文字,声情并茂地虚拟情境。虚拟情境的手段和方式有诵读、表演读、演讲、课本剧表演等,可以有老师指导性的表演,也可以是学生的参与性表演、交流性表演、汇报性表演等。让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人为地再现文章意境,达到内化、积累、创造性地运用已有语言文字的能力。(2)利用我校的多媒体资源,以课件、投影等形式来创造现实情景,现代化教学媒体将为语文教学效果的实现提供很好的条件。

(3)利用问题创设情境。教师要选择和设计利于学生探究的教学内容,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的已有知识和预知的结论变成探究性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发现活动,使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设计问题要讲究角度和深度,要能起到带动学生,促进理解课文的目的。

(三)对子课题的论证和实验出成果

课题组对“探究类语文学习活动”的课题分成了八个子课题(见上文)并进行了明细的分工,针对子课题的研究和实验在全校三个年级全面展开,经过2007年8月至11月三个月的研究实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教师对“一节好课的标准”的认识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已经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强调“书本知识传授”、强调“教师主导”、强调“秩序和纪律”、强调“基础知识扎实”的倾向。对教材的使用,教师已经突破了原有的视教材为圣经、原封不动地按照教材来教的做法。课题的研究和实验不仅带来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而且推动了教师构建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新的师生关系。

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篇5

数学课上,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印有平行四边形的纸,问:“你有办法算出纸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学生带着问题,用了七八分钟的时间寻找答案。结果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算法:7×4=28(平方厘米)、7×5=35(平方厘米)、(7+5)×2=24(平方厘米)„„

接着,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由小组代表进行组间交流。面积28平方厘米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相乘得到的,一个小组代表边把平行四边形拼接成长方形,边说着面积等于底乘以高的理由。面积35平方厘米是用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相乘得到的,另一个小组的代表说:“我们也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面积应该是35平方厘米!”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点头赞同,有的一脸疑惑,出现了小声的议论。我也说:“是呀,他们也是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面积35平方厘米当然也应该是正确的。”我这么一说,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有个学生质疑:“同样的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面积怎么会不同?”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举手发表意见,纠正错误。有的学生还发现:当把平行四边形拉转成长方形时,面积是最大的。而且,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在学生们的讨论中,下课铃响了。

这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倡导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下的一节成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片断。通过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一下小学数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一、双基训练扎实有效

扎实的“双基”教学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但有些教师担心新课程实施会削弱“双基”。如在上述课堂片断后的教研中,就有教师问:“几乎用整节课的时间探究公式,没有习题训练,学生能行吗?”

在应试课堂教学中,出示用硬纸片剪成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指出底和高;沿着高把平行四边形剪开拼成长方形,让学生模仿操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讲授大约用时10分钟,余下的时间便用来做练习。

压缩新知获得的过程,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这样的教学会使基础知识扎实吗?我不以为然。事实上,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各不相同。对于学生片面的、错误的想法,仅凭教师示范讲解,往往不奏效。学生没有真正明白错在哪里,即使接受了正确的观点,错误的想法仍然潜伏,没有得到删除或更正。因此,要让学生学得扎实,就要调动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在不同想法的碰撞中,错误的想法被替代,正确的知识牢牢地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二、实现学生充分的、有差异的发展

有人提到,自主、合作、探究往往会造成班级学生的两极分化。分化现象确实存在,但我认为不能以此否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有着其他学习方式无法代替的优势,它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数学问题的活动中全面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所学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在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还可以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学不是要消灭学生之间的差异,而是要实现学生充分的、有差异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仅包括认知水平,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若真要防止分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接受训练。然而,这种生产“标准件”和“填鸭式”的教学能批量传授知识,却难以发展学生的个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为创造需要自由的探索和足够的试错空间,需要创造的欲望和创造性思维。面对有差异的学生,为了实现差异的发展,必须进行开放的、自主探究的学习。就像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那样,创设情境、开放空间、主动参与、合作交流、各有所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数学的割补转化思想、数学的逻辑推理、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敢于探究的精神、同伴的合作交流、积极的情感体验等等。学生得到不同而又充分的发展,这就是我一直坚持的“保底而不封顶”。

三、数学思想有效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比具体数学知识更为重要,这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然而,如何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也曾设计通过割补转化算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学生也确实受此影响,没有其他的想法,轻而易举地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但后来,我摒弃了这样的做法,上课伊始就让学生直面问题,激活已知,探究新知。出乎意料的是,有的学生不用割补也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得到面积计算公式。于是,矛盾冲突产生了,经过激烈的思维碰撞,学生对转化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转化过程中,图形面积必须始终保持不变。我想,知识是可以通过传授来接受的,而学习思想的最好办法是亲身实践。只有亲身实践了,才会有深切的体悟。

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篇6

时间: 2009年11月12日

出席对象: 专兼职教科员、课题组全体人员 执教人:周广雨

主要议题:对郝天宏老师执教的《连加连减》进行研究 记录人:韩静 主要内容记录: 周广雨:

说教材与学生

《连加、连减》一课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72页。

连加连减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这一理念。这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内容,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才能完成计算任务。而且这个知识点的思维方法对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个知识点在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

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减法的含义,对10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具有“添上、再添上”与“去掉、再去掉”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并不困难。但是一年级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有意注意时间短,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需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表现在由于看不见或忘记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庄善惠:

说教学理念

1、数学文化观。数学是一种文化,它不仅表现为一个结果,更加重要的是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一个见证。所以教学上应让学生去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注重学生的经历与体验。

2、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数学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必须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新的数学学习材料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薛令山: 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技能目标: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口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游戏中学,使学生喜学乐学;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并初步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加学习的动力与信心。

4、数学素养培养目标:1)应用意识;2)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以及运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

房娉:

韩静: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1)用自己的话表达图意,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掌握运算顺序。

2、难点: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激趣学习连加。

课的一开始,我就利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并通过自己的感知说出图意,培养了学生理解和说的能力。而且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连加。课题的引出后,并不是死板的讲述运算的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编写算式,并自己去计算,这时学生的兴趣非常高,教师借此让学生在同桌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的计算顺序,很自然的引出了预算顺序。

学生初步理解连加的含义后,利用动态的练习让学生的思维从形象向抽象过度,当学生汇报时配合课件将计算过程突显出来,进一步巩固了新知,也为学习连减埋下伏笔。

2、延续情节,学习连减

爱于表现是每个儿童的天性,让孩子们有表现的机会使孩子们增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因此教学设计上让学生先发挥想象编写连减的算式,再通过自己编写的算式来编题目,充分理解连减的含义。出示板书连减,因为连减的算式动态的画面比较容易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看着静态画面描述所发生的事,从整体上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

3、观察对比,小结算法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运算顺序。但在学生的知识库中这还是两个独立的知识点,有部分同学可能对连加连减的关系有模糊的认识,这时我引导学生在连加和连减知识点间搭建桥梁,形成联系,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王国。

4、寓练于乐。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要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40分钟是需要很大技巧的。不管是在新知设计环节,还是练习环节都要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因此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一个悬念“只要猜出大脚印下的数学秘密,就能通向一个美丽的数学城堡。”学生的胃口一下子调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采用游戏形式来巩固学生刚学到的新知,重点突出运算顺序。

连加连减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P72-73,连加连减

教学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老师手持两束气球进教室,一手:蓝黄蓝红;一手:红蓝红红。

师: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些气球,奖给表现最好的小组。特别是上课听得认真,发言积极响亮的同学。这些气球漂亮吗?谁告诉大家有几只?

生:8只。

你是怎么知道的?4+43+1+4

2、师肯定学生的说法,给予鼓励。

3、机动方案:(1)生说出加法算式,则教师板书如上,提出3+1+4这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来研究的。(2)生没有说算式,则引入喂小鸡的情境。

二、新知探索:

(一)教学连加: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1:5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

谁会列式?口头

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

谁会列式?生说,教师板演5+2+1=8

该怎么运算呢?生同桌交流,汇报:强调加了几次。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用小棒当作小鸡来摆一摆,说一说吗?)

3、练习;

做一做:左边第一题:先根据图意思摆好小棒,边同桌讨论,边把算式写完整。

二连减教学: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2、直接出示书上的连减图片:让学生看图同桌说说图意。请学生上台来指着图说说。有8只小鸡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来又走了2只,还剩下4只。

3、列式:8-2-2=4,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读读这个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4、练习:做一做右边一题,看图列式说图意。不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5、小结;像这样连着减的算式叫连减。。。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习十一第1、2、5

2、游戏;体育课玩游戏:

三个学生先包来3个,2个。5个;用完了放回去;减4、2、4

四、课外延伸:

1、生活中连加连减的例子。

2、气球破了2只,老师又去买3只,怎么列式。----加减混合。

五、课后小记:

本课时用气球引入,十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在一开始教师没有及时抓住学生的发言:有部分学生认为4+3再加1的列式教师板书为4+3=7+1=8应该列为4+3=77+1=8;部分为4+3+1=8,这样可以发前一个列式就是连加算式的计算过程和思考顺序。没有能很好的加以运用,主要原因是分析学生还不够通彻。

连加连减的教学反思

1、创设情景.学习连加课一开始,我就利用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并通过学生的感知 说出图意,培养了学生 理解和表达能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感受今 天的加法算式和以前的相比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连加。课题引出后,并不是死板地讲述运算的顺序,二是让学生讨论,说出怎样计算的,采用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的计算顺序,很自然地解决了运算顺序问题。

2、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我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注意保持和学生亲密融洽的关系,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想法,并给学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避免了计算教学的“静态”灌输,避免了计算教学的机械记忆和反复练习,让学生观察、思考,体验到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学到新的知识。

集体反思性性评价意见:

1、在比较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时,我还可以在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2、在练习看算式画圈中,虽然我演示了一个学生得本子,如果在这里再拿几本学生的本子上来演示,让学生自己来作一个评价,这样的话会更好。

3、在上完新课后,可以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连加连减得例子。

“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研究活动记录

梁山县韩垓镇薛垓小学课题组

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新课标提出, 我们要提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其探索能力、动手能力和优化信息处理的能力, 着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 在人的内心深处, 总是需要将自己处于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地位, 而且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显得最为重要。现今, 在教师、教材、课堂上长时间的处于被动地位的学生更加需要改变学习方式, 注重探究型学习方式, 进而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将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个性得到释放。自主探究模式的应用题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一、指引其发现、顿悟、重点尝试自主探究

探究源于发现, 少年儿童普遍存在好奇心理, 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层次的观察、思索和探究, 进而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 学生之间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这不仅是一种方式方法问题, 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教育理念和教学质量观的问题, 可以有效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观。教师需要发掘教材里面不容易发现的问题的根源, 给学生营造一种能够主动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的氛围, 促进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探求知识, 使整个教学过程是由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而开展的。作为教师来讲, 需要主动营造问题的意境, 激发学生提出和学习有关的问题, 这样才能促进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的目的才能够达到。

二、鼓励参与合作, 追求自主探究的研究性

1.营造情境, 激发兴趣, 创造自主探究的空间

教学过程中, 不可以仅仅围绕教科书, 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的东西。老师要因材施教, 依据学生教学学习中的普遍存在的心理特点, 最大程度的选择一些他们愿意接受的、有学习价值的教学内容来编写应用题。比如找出生活里面的实例, 让学生感到“学数学”并非是在“记数学, 背数学, 练数学, 考数学”, 而是用到实际。比如, 有本参考书应用题例2这样出题的:一个服装厂原打算制作660套裙子, 已经生产了5天, 平均每天生产75套, 而余下的要在3天之内做好, 每天平均要做多少套裙子?这类应用题十分乏味, 脱离了学生的生活, 学生很难对此产生兴趣, 从而很难学好这样的应用题。我们不妨变换一下出题的方式:

例1.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对话表演

顾客:您好!我们预定的660套裙子, 现在生产了多少了?

老板:我们已经开始生产了5天了, 平均每天可以生产75套。

顾客:我们急着用呢, 余下的可以在3天之内做好吗?

老板:没问题。

例2.老师:同学们, 根据老板和顾客的谈话你们能得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根据学生的回答, 得出上述例题

例3.老师:你们会得出答案么?不会的话, 我们可以进行分组讨论。

这种方法更能够表现出“数学问题贴合生活”和“主动学习, 探究开创”, 把学习活动融入到社会生活里面, 将应用题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把实际生活和学生的内心感受相联系。这种教学方法下,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更可以为学生成为社会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奠定基础。

2.学生可以自主选择, 老师提供主动学习的空间

每个学生的内心感受和精神层面都不尽相同, 他们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跟成人不同。现代教育也更加的注重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个性。正是因为学生的认知层次和习惯各不相同, 计算方式也不一样, 刚好突出了学生的特殊个性。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巧妙的运用知识, 尝试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老师应该加以赞扬。比如, 小红想用100元钱给妈妈买衣服, 下面表格里面是上衣和裤子的价钱, 可以用对号表示一种买法, 你们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买法, 最后会剩下多少钱呢?教师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老师:同学们, 小红是一个懂事又孝顺的孩子, 想用自己100元的压岁钱给妈妈买套衣服, 该怎么买这套服装呢?你们给她出出主意好吗?

很多学生给出了自己不同的意见, 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 并记录下来。

老师:同学们都真不错, 可以给出这么多的好方法, 小红肯定特别开心。

不管学生采用哪种方法解决这种问题, 老师都应该给予表扬, 切勿要求学生用一种方法来解决相同的问题, 可以进行小组探讨, 让每个学生都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且听听其他学生的观点, 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交流, 得到不同的发展。

3.开展兴趣小组, 提供主动参与的学习伙伴

课前可以开展学习合作小组, 把不同学习能力, 学习态度, 学习兴趣的学生进行分配, 一个小组大概4~6人, 每个组内成员的身份和职责各不相同, 每个小组需要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组名和标志, 营造组内合作, 组外竞争的良好氛围。

应用题比较抽象, 某些学生不能理解题意, 导致无法解题。所以, 老师要注重应用题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理解题目含义, 进而容易得出解题方法。

4.挑选专题, 分工协作, 提高主动探究能力

我们需要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 对教材进行重难点划分, 利用研究性学习, 分工协作,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激发应变思维, 培养自主探究意识

通过不同的方式、角度解决问题可以扩散学生的思维, 开辟新的思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决定学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教学工作中, 教师需要利用不同的角度, 不同的思考方式, 创造不同的思维环境, 进而深化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性和变通性。

四、设计开放作业, 强化自主探究的实践性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实践中有所获得, 需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择业选择;开放作业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进行迁移例题解法, 结合生活热点和加强专题实践。这种开放的作业内容, 不仅联系了教材, 还融合了学生的生活, 并且与社会活动相衔接。

综上所述, 应用题教学内容多样, 怎么样让学生对应用题产生兴趣是一个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好自主探究模式, 通过不同的方法,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让学生感受到应用题跟自己的生活相联系, 解答应用题是一种有意义的行为, 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喜欢应用题, 进而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只有这样才属于一堂完美的应用题教学课。

参考文献

[1]俪丹.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有效策略[J].教法探讨, 2011, 3 (5) :79-581.

[2]姚志敏.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12, 5 (19) :12-14.

小学自主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篇8

一、误区

(1)在新课程大力提倡新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一些教师就错误地认为,新课程就是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开一堂课就等于搞那么一两个合作探究活动。所以一些新教师在开课前请教老教师的时候,老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就会再三强调小组合作探究。这不仅说明了一部分老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仍不透彻,新课程注重的应该是“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而不是合作探究的形式,这样也会给新教师造成一个误导,使新教师在以后发展道路上错误认为新课程就等于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所以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考虑着如何使课堂活跃起来,能有一个小组合作讨论的活动。如此下去,小组合作探究不仅会结束了它的生命力,同时也会埋葬了新课程改革。

很多教师为了上好公开课,课件是必须的,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形式的活动安排也是必须的,所以在备课环节把有些不需要小组合作探究的学生个人就可以回答问题,教师非要安排一个小组合作讨论后再回答,很多教师为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更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盲目要求学生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2)很多教师发现,对于中学的学生,刚进高一学习生涯的时候,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比较感兴趣,对多媒体的演示目不转睛,而到了高一下学期,学生开始觉得乏味,对于小组合作也表现出厌烦,但是小组合作还能继续开展。但是到了高二,学生基本上厌于讨论,于是在讨论时开始出现“家常聊天代替讨论”,曾经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发现,学生讨论的不仅和课堂无关,甚至出现了“早饭吃了什么”、“今天放学后去哪玩”之类的家常聊天。到了高三,小组合作讨论基本上成为了大多数同学的“中场休息”。课堂暂时中止,学生以张嘴代替发声。可以说,小组合作学习在初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到了后来,由于小组合作的过多使用,使学生对小组合作失去了兴趣,开始对小组合作厌烦。而在新课程的倡导下,小组合作在每堂课都是非常常见的,无论什么学科都频繁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甚至有时候一天七八节都使用小组合作学习,这必然会造成学生的厌烦情绪。

当然,这与小组合作并没有比以往传统教学方式取得更好的成效也是有着直接的关系。对于目前的学生来讲,处于新课程改革的初期,在他们的学习生涯里已经接触了传统教学方式,对于新课程的小组合作学习等新的方式,在学生看来,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只是换种花样而已,追求的也就是最后的结果,所以在小组合作探究中敷衍,而注重等待小组合作后的结果变成了学生的转变。对于有些学生来讲,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还使很多同学被动接受、懒于学习,学习的效率相对于传统教学非但没有上升,反而呈下降趋势。

(3)当课后评课时被否定了其课堂实施的有效性后,一些教师就会表示怀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也组织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手段,这样的课堂为什么不是有效的课堂?”课堂是否有效看的并不是课堂的形式,还要观察课堂的内容,一堂课形式再怎么活泼,缺乏相应的内容,那也是失败的一堂课。要评论课的成功与否,应该以“三维目标”评价为标准。一般来说,不以落实三维目标为目标绝对不会是成功的课堂。只有时刻注意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三维目标的达成将可以使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取得成功。而课堂活动的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的使用只是一个手段。不能以课堂形式,小组合作探究是否开展作为评价课堂的标准。

二、对策

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使用都存在着误区,使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有效为课堂服务,反而使课堂时间造成了浪费。那么怎样走出这一误区呢?

1.要轻形式重实效,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轻形式重效果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和知识储备,提出难度适宜的问题合理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语文重在建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各训练,这就要求学生要去深入了解文本内容,这一点是语文教学的前提。

从学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安排相应准备工作,我们备课不能只备课中,重要的还要备课前和课后。教师在课前交代科代表或学习小组长,给他们明确预习任务并负责传达落实。需要的是指令明确无误,而且要有一定时间做保证。教师利用3-5分钟检查预习任务,可以由小组长和代表和老师一起共同参与,既快速又准确。教师则利用上课宝贵时间进行精讲点评,既节约时间,又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整个过程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

2.教师要调控学生合作,评价学生的探究行为

分组组员搭配要适宜:进行学生分组时,除了注意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外(男女性别搭配、基础差异搭配、个性差异搭配以及习惯差异搭配),还尤其要有相互监督和制约的搭配。因为分小组学习的目的,就是要组员合作、互助及相互监督检查,共同进步。否则,就失去分组的意义。

组员分工要明确:根据组员不同的个体差异,要根据生情进行合作学习任务的分配,要基本保证每个组员都有不同的任务去完成,不能只靠几个好的,那代表不了整个学习小组的实力。因此,有些教师给每个小组组员编号,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

教师要主动参与:教师给出明确指令后,提出讨论的具体要求,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不能无所事事,要时刻监控整个讨论过程,教师要想到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做好预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课堂才能“吵”而不乱,“闹”而无序。

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可以由师生共同完成,综合每个小组探究结果,找到共性,对得出的与本节内容无关的结果或与理论相违背的结果,要点到为止和及时纠正。教师精讲点拨要精炼、切中要害,紧扣主题,形成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

教师要准备检测练习:当堂学习、当堂消化、当堂反馈、及时纠错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几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一节课内容学习,有什么问题,暴露得越早、解决得越及时,效果才会越好。精要的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就要做好充分准备,而且要事先对每个练习进行分析,内容是否切题,难度是否符合要求,学生能否暴露问题,是否能解决这节课的“经脉”环节等,既不要太简单,又不能不加选择使用整套试题。

上一篇:工会材料入出库管理制度下一篇:说明文阅读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