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实验个人工作总结

2024-05-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课堂实验个人工作总结(精选8篇)

小学数学课堂实验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我校的数学教研组队伍比较庞大,共有35位教师。在各级领导的关爱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幸成为了湖南省小学数学团体会员单位,又被评为“株洲市小学数学学科建设先进单位”。这些荣誉和机会激励了我们以更大的热情做好我们的教学教研,回顾这两年来,我们深感辛苦并快乐着,我们欣慰,因为我们付出了,努力了,收获了。更进一步营造了浓厚的实验小学数学教研氛围。这也是全局上下、各基层学校及各位同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开拓进取、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共同努力、互相协作的结果。

下面就这两年来的数学教研工作,向诸位汇报交流,敬请提出宝贵建议。

一、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宗旨。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新型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突出思维开发和能力培养;面向全体,分层实施。

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及成效

(一)努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1.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教师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是教师在所任教学科方面拥有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的总和,学科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对教学工作产生着重要影响。为了促进教师自主提高学科素养,学校专门举行了一次教师的学科专业考试。力争使老师们系统地掌握数学学科知识,熟练地运用本学科的知识;形成熟练的学科技能,更好地树立教师的威信,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和表率作用;热爱数学,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为了配合湖南省首届数学教师素养大赛,我们学校也开展了数学教师素养大赛,选拔出李园和帅玉婷两位老师参加醴陵市的数学教师素养大赛。帅玉婷老师获醴陵市数学教学片断一等奖,李园老师获现场评课一等奖。9月份,李园老师和帅玉婷老师代表醴陵市参加株洲市小学数学教师素养大赛,荣获“五项全能”二等奖,帅玉婷老师荣获知识问题单项一等奖。

教学活动需要理论的指导,教学理论揭示了教学活动的规律和方法,是诠释教师“怎么教”的科学。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学现象、把握教育规律,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学校我的书香校园活动,我们要求每个数学教师每期必读一本教育专著,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并学会吸纳各种教育理论的合理之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落实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积极构建新课标下的适应时代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评价体系,每一位教师把“努力上好每堂课”作为自身工作的起码要求,切实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真正在课堂上落实并实施“有效教学”。两年来,我们开展了多次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其中“课堂教学探究”是由年级组集体备课,经过反复打磨,推出一堂公开课。在整个过程中要试教三四次,年级组内的每个老师都亲身历练着课堂变化的每一个细节。“学科带头人示范课”活动由数学学科带头人亲自执教,全体老师学习观摩。“青年教师比武活动”采用抽课题,独立备课的方式,考验每位青年教师的教学处理能力。

反思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的思考,它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认为:“优秀教师=教育过程+反思„„教师的教育工作,多一份反思与监控,就多一份提高,就与优秀教师更接近了一程。”通过反思,教师可以确认、坚持和推广正确的教育思想与行为,可以纠正错误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在反思教学实践时,我们要求反思要经常化、系统化。可以说,缺乏反思的教学实践是盲目、被动和消极的。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把自己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个别辅导等活动作为反思的对象,经常对这些活动进行审视、分析和调控。在反思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录音、录像、学生调查问卷、教学总结、反思日记、教案、学生作业与试卷等媒介进行反思,以提高反思的成效。通过反思,教师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要用它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反思,教师确认了自身教学中正确的思想和行为,就要在教学中坚持或推广这些思想和行为,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为更好地促进大家反思,今年我们收集了很多优秀的磨课案例准备参加“株洲市小学数学磨课案例征评大赛”。2012年李园老师的教学设计《因数与倍数(五下)》在“湖南省小数会第二届团体会员单位第三次教学研讨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3.借鉴同行经验。

教学具有明显的情景性,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随机应变地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这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借鉴同行经验是教师丰富自身经验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在借鉴同行经验时,我们制定师徒结队和年级集体备课的制度,为老师们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根据自己任教的学段、学科等实际情况,选择一位或几位优秀教师作为自己借鉴的对象,并以他们为榜样,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借鉴内容主要是教学思想和信念。借鉴内容包括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也包括概括性较强的教学思想和信念。相比较而言,后者应用或推广的范围更广,对教学的影响更为深远,对教师的帮助更大。

(三)丰富学生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在校领导和数学教研组的老师们集思广益,精心设计、周密组织,积极筹备下我校成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数学节活动。在以“弘扬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为主题的阳光数学节活动中,同学们畅游数学王国、领略了数学的奥妙和乐趣,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切身体会到了数学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激励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增强了用数学的意识,形成了校园良好的数学氛围。

(四)从现实问题入手,开展小型课题研究。

小课题研究是教师基于职场实际,以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任务,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小课题研究关注的是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反思与行为跟进、教师自身的问题解决与经验提升。在小课题研究中,教师个体是研究的主角,是研究的真正实践者。今年上期,数学组成立了“作业反馈的有效落实”和“高效课堂的构建”两个小课题组。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我们对作业的设计,批改和纠正辅导等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五)通过教师们不懈的努力,课堂教学初见成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营造了学习数学的良好课堂文化,成功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数学节活动。同学们畅游数学王国、领略了数学的奥妙和乐趣,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切身体会到了数学在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激励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增强了用数学的意识,形成了校园良好的数学氛围。教师自主编写校本数学校本课程,拓展应用,延伸课堂教学的空间。教师发展,得益学生,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可持续发展。组内多位老师上的校级、市级、地级公开课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我们有幸成为了湖南省小学数学团体会员单位,又被评为“株洲市小学数学学科建设先进单位”

三、构建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人际间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在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我校数学教师通过多年的探究与学习,将一般情况下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学设计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2.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交流的过程促进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群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奠定良好基础。解决问题是学习的目标,学生要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

3.汇报成果,质疑问难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阶段性的小结,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培养学生总结能力。

4.训练提高,实践运用

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使学生对新学的知识以及方法进行巩固训练、并尽可能让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自己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问题与困惑

1.因我校教学班人数多,学生分组六人一组,一个班要分八组以上,四人一组要分十二组以上,活动中教师照顾不全,有些不自觉的学生就把活动时间变成聊天时间了,教师的辅导引导作用就起不到了,难以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

2.新课改对教师课堂调控更难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常常一发难收,课堂纪律,难于控制。

3.表扬过多让师生过于疲惫,并且一些学生被表扬冲昏头脑,有些骄傲。个别经常受表扬的学生对表扬不以为然。

4.新课改对家庭教育的要求更高了。家长对新教材不熟悉,甚至有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不闻不问,即使过问,顶多关注分数,根本不懂得什么叫能力,不懂得什么叫“减负增效”,给教学带来了困难。

小学数学课堂实验个人工作总结 篇2

一、数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实验教学较之于传统讲授式教学,形式新颖、操作性强,能够极大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实验猜想,并乐于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出能够用实验教学的课时,从而为学生营造出实验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到别样的数学课堂。实验氛围的创设来源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放手给学生设计实验的流程和步骤,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实验活动中来。同时数学实验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的体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感受到与传统教学的不同,可以让学生有更大的期待,也能实现实验的目的。

如在学习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用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七巧板作为实验器材设计教学。在教学时要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营造出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说说自己想知道什么?该怎么去做?首先可以让学生先认识每一块是什么图形,并对每一块给出编号,然后让学生摸一摸,感知各种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接下来进行一组比赛,由各组派出一名代表摸一摸袋子中图形,说出自己摸到的是第几号,并且每一组内也可以进行比赛,这样就使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图形,还能够构建起空间观念。最后可以让学生通过拼一拼等方式将两块或两块以上的七巧板拼成一个大的图形,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数学实验让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

数学学习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还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经历实验的整个过程,从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完善,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数学实验不同于科学实验,它没有危险性和程序的固定性,学生可以发挥出自己独特的想象力来设计实验的步骤,以探求出实验的结果。并且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可以积累起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数学活动经验不是教师“教”的结果,而是学生真正参与到了活动中,在经历和感悟中积累和沉淀而形成的,数学实验是最好的积累数学经验的方式之一。

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统计与可能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搜集生活中可能性大小的实例,然后通过实验来感知可能性。在可能性相同的实验中,有的组展示的是抛硬币实验,通过小组内抛硬币并记录可以发现,当次数越多时,正面或反面出现的次数越接近,这也就说明抛硬币出现正反面的可能性相同;有的组用转盘的方式展示了可能性,将转盘平均分为四份,分别写上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这样转到每一等次奖励的可能相同,而在超市等场所的摇奖游戏都是不公平的,由此也让学生感受到可能性就在我们身边,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现象,这样才能使我们更加机敏。

三、数学实验实现了感性基础上的理性飞跃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好多学生来说会感到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实验教学正是为了改变这一现象而进行的教学转变。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认知的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这也就要求在教学时,教师要调动起学生多感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热情,通过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来形成初步感知,建立起知识的表象,再通过抽象为数学知识来把握数学的本质,形成数学概念,这也就实现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小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必然要经历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是学生思维不断得到发展的必需过程。在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知,在建立了表象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比较,从而抽象出知识的本质,形成概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了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时,教师可以投影展示建筑、交通标志、字母等中存在的轴对称,让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形成轴对称的表象。然后通过学生动手剪纸,将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来等丰富的学生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轴对称表象的认识,这样学生就会在感性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即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实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篇3

一、借助生活素材导入

小学数学实验大部分基于生活实际。在实验中往往需要借助教学辅助器材,一些工具或者模型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将复杂的数学图形分割化,将繁琐的数字运算简便化。通过人为创设数学情景,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理解数学概念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组合图形的面积”知识点时,笔者首先告诉学生,生活中的物件都是由不同图形组成的,如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呢?以简单图形为例,请学生将一块纸裁成梯形形状,不需要严格按照具体的尺寸裁剪,只需形状相似即可。教师在此过程中注意观察每个学生不同的剪裁方式。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发现有不同的裁剪方式。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分别按照每一种方式计算梯形面积。学生给出答案:第一种方法,将矩形和三角形面积相加;第二种方法,将矩形和三角形面积相减,两种方式最终都可以得到梯形面积。学生从中认识了生活中复杂图形的形成过程。

“剪梯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数学解题方法的多样性。这个实验为学生提供了探索和发现的空间,吸引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尽量用已知的生活实例作铺垫,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知识的学习,同时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小学生有“三好”:好奇、好动、好思。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种特点,创设简单的思维型实验,先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再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进而得出答案。之后改变条件,鼓励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规律提出假设,解决新的问题。

以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为例,对于“什么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意义?我们什么时候需要使用坐标系”等问题,小学生的认知普遍模糊,于是笔者以学生的座位为例进行引导(学生姓名以A、B、C代替)。

师:A同学坐在教室哪里?

生:第一排第一列。

师:B同学呢?C同学的位置呢?

生:B的位置在教室第三排第四列,C的位置在教室第四排第五列。

笔者接下来提出问题:“你们说B的座位在第三排第四列,C的位置在教室第四排第五列,是不是以A定位数过来的呢?”学生回答“是”,于是笔者紧接着问:“现在,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如果A坐在教室的第0排第0列,那么此时B同学坐在教室的哪一排哪一列,C同学呢?”学生开始思考,展开讨论。此时,笔者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数字规律。有学生大胆提出,如果A的位置是0排0列,那么B的位置在第二排第三列。笔者鼓励其他学生大胆猜想,以B座位为定位基础,C同学的位置在哪儿?待学生给出正确回答后,引入平面直角坐标系原点的概念,在这个例子中,A的位置就是坐标原点。继续提问:“如果以B的位置为坐标原点,C的位置在哪里?”问题层层深入,以相同的规律解决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发现及时总结规律的重要性。学生从生活实际感悟数学,以具体位置理解“坐标原点”“平移”等抽象概念,学会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三、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小学数学中的实验以学为主,以乐为基调,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但教师一定要把握住度,不要以简单的“游戏性”代替数学教学的知识性和严谨性。在实验设置中,注意活跃课堂氛围,更要注意总结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例如,学习分数除法时,笔者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整数除以整数”的知识点,之后再计算分蛋糕的问题:1.每个人吃1/4个蛋糕,8个人一共吃多少个蛋糕?2.把两个蛋糕平均分给8个人,每个人能吃到多少蛋糕?3.有2个蛋糕,每个人能分到1/4个,可以分给几个人吃?这三道题体现了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和整数除法一样,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为了让学生直观理解,笔者请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的纸,把纸的5/7平均分成4份,用算式表示就是: ÷4= × = ,此时除法转成了乘法运算。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除数不为0)。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所有的除法运算都可以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

数学知识点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和逻辑性,理解概念的本质和意义,进而形成“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态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设置相应的实验内容,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借助图形、公式或者已经掌握的知识完成新课程的学习。通过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给学生展示多样化的数学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实验小学教师业务个人工作总结 篇4

自xx年元月任现职以来,我能圆满地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兼着班主任、辅导员、兼过团支部书记、近两年来在兼通讯员和学校教研员。时光荏苒,已有8年,在过去的这些个工作日中,我以无限的热情与信念忙碌着,学习、钻研、创新,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工作以来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教育事业,拥护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特别是自任现职以来,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等;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学校组织政治学习,通过看报、学习,记笔记提高政治思想。在单位中团结同志,遵守纪律,服从安排。在工作中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时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际工作中,注重师德修养,爱岗敬业。既教书,又育人,圆满地完成了上级领导和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作为一个工作在一线的教师,我不断地思索着,也努力着。从不放弃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完成本科进修,平时更是广泛猎取知识养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每一堂课的内涵,我虚心向同行请教,珍惜每一次听课交流的机会,形成并丰满自己的教学风格。为使学校教研工作务实创新。我在去年又勇挑起教研员的重担,亲自组织全校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带领大家撰写了符合我校教育教研研究的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小学各科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的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学校校本教研上台阶。还完善了学校教育教研的各项制度,规范了学校教研工作的过程。在我的心中,教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为之奋斗的事业。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平凡的教育教学中,我用知识丰盈、开发学生心智,培养、造就学生良好习惯的同时,更用真诚和至爱赢得了学生的尊敬、爱戴、信任和依恋!在努力塑造学生的同时,也塑造着自己!自 19以来,我在《伊犁州教研》等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十多篇其中六篇论文获国家级奖,XX年被评为自治区级写字优秀教师,获国家级作文辅导奖XX年评为县级优秀党员, XX年获我校课改实验优秀教师,并在XX年度、XX年度、XX年度考核中获“优秀”。

二、勇于创新,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课堂教学结构

在教学上,我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原则,积极参加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多年来,我订阅了大量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资料,取其精华,付之实践;积极参加县教研室开展的各类各级教学观摩活动课,课改示范课等,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由于我不断努力,所教语文科成绩a等生人数不断上升,学生的学习进步明显。在XX年通过讲课、论文评比被评为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 XX年在县首届中校学教师课堂教学能手选拔赛中被评为课堂教学能手。。

三 、乐于耕耘,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的班务工作主旨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快乐的地度过在学校的每一天,既教书又育人!(1)关爱每一个孩子,使他们因为有我这样的班主任,每天能快乐充实;同时他们在获取书本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做人。这是我做教师一天就是一天的重点,也是我做班主任一生的重点。我常教育孩子们回家要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注意规范学生的行为,不断地掀起学习的热潮,完美自我形象;学习中互相帮助,做好一帮一活动。对于后进生,我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方法,以宽容的心态去对待他们的每一次过失;用期待的心态去等待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他们的每一份成功。(2)我时刻注重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平时,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3)班级管理中,我充分发挥个性特长,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在班干部的选择上,我采用公开竞选的方式,每一学生均可毛遂自荐,参加竞职演讲,全班同学公开选举。班级的各项工作,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我决不包办。从二年级,我所带班的学生已经能独立完成黑板报的搜集资料、设计、编排舞蹈节目、安排劳动任务等一系列工作。早读,当我还未走进教室门时,朗朗的读书声就传入耳中,同学们已经在班干部的组织下自觉进行晨读。全班同学也可自由、民主地对班干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改正建议。涌现了一批思维活跃,责任感强,有独立见解和组织才能的优秀班干部,创建了一个文明守纪、团结互助,勤学上进,凝聚力较强的班集体。(4)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班队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敢于在活动中表现自己。由于每个学生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我班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学生们在参与实践过程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做人,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意志,学会了关注他人,关注社会。我所带的班级多次获得学校“文明班级”的称号,本人也多次获得校“优秀班主任”的称号;今年5月经学校推荐上报为县“十佳班主任”候选人之一。

小学数学个人工作总结 篇5

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本班少部分学生聪明灵活,想象力丰富,学习成绩比较理想。但有多数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作业脏乱,思考速度慢、书写速度慢、对新知的理解也比较慢。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将本人对这学期教学工作的一点思考总结如下:

一、夯实基础,努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够顺利地学习。”这句话看似矛盾,其实蕴藏真理:一个学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被作业塞满,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没有了智力活动的时间,而缺少了智力生活,学生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就越大,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对孩子的智力和体力的摧残。正因为如此“减负”的警钟一直长鸣!但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计算、操作等基本技能对孩子的后期学习非常重要,如何让孩子既能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又不会负担过重呢?本学期,我作了一下几点尝试:

第一、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每节新授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认真阅读教材、教参,了解教材的编排体系,编者意图,每个知识点在全套教材的地位及其与前后相关知识联系和衔接,做到高屋建瓴,胸中有沟壑。观看优秀课例,积极征求同组老师意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起点,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思考应该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设计完备的教学预案。其次是努力增强教学技能,做到每堂课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加强师生交流,充分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最后,每节新授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事先准备好小黑板、作业纸等,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争取每节课都留有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练习巩固,验证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当堂解决。

第二、及时巩固与定期复习相结合。每节课新授知识都会在当时当天及时巩固,第二天进行适当复习,一段时间后进行第二次复习,提高复习效率。本册教材除了10个课时的小单元教学,其余全是数与代数的知识,其中计算是教学的重点,为了帮助孩子提高计算速度,每节课课前花1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经常出现的数字与圆周率的乘积。

第三、作业布置与批改。本学期我准备了多套教辅资料,精选练习,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力求使每一次练习起到最大的效果。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认真及时地批改,并做好错题记录和分析,针对不同的错误分别采取个别辅导和集体评讲的方式及时补救,保留错题记录和分析,制定阶段复习计划和期末复习计划,做到有的放矢。

二、关注全体,尽可能兼顾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我们这样的大班教学中,最难兼

顾的是学优生的培优和学困生的辅导。因此,我努力在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中关注他们的成长: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学困生创造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为学优生提供思考空间;在课堂练习中,对学优生提出有挑战性的要求的同时,加强个别辅导,不让学困生掉队。

(二)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利用博客平台,创设空中课堂,鼓励并指导学优生在课余自学奥数。同时加大对后进生的辅导,不仅是知识上补缺补差,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提高学困生的成绩,首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其次是要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增强学习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句话说的好:“教是为了不教。”不能让补习伴随孩子成长!

(三)加强家校联系,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让家长成为个性化教育的有力支持。

三、边教边研,取得较明显的教学效果

(一)本学期,我们班每天的数学作业,优等学生一般能在10到15分钟完成(二)在课后辅导时发现,几个学困生学习成绩进步很大,四、自我反思,努力实现专业成长。

(一)继续坚持并优化本学期一些有成效的做法,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所有的学习问题,课后只做适当的巩固,控制好课后作业分量;

(二)加大家校之间的联系,抽出更多的时间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争取家长更多的支持,致力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给自己设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在新知学完后,间隔多长时间安排二次复习巩固,以什么方式进行复习巩固效果最好?针对不同的内容,努力寻求比较好的二次复习时间和复习方式。

小学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6

学期即将结束了,回顾这一学期,有甜的也有苦的,甜的就是两班都取得了好的成绩,还有被自己转化的后进生。苦就是每天天刚亮就要从暖暖和和的被窝里爬起来忙忙碌碌地赶到学校,一到学校就象打仗一样忙过不停,在教学中还会遇到种种的烦心事。下面是本人的教学

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各项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堂教学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学生创新学习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评价,课堂教学重视学生的训练,精心设计练习作业,练习作业有层次有坡度,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在进行计算能力训练时,我要求学生先要认真审题,边审题边思考:“题抄对了没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否简算?”计算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一步一回头,进行自觉检验。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做错了题,及时要求学生纠正,自觉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防止再错,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平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必须写得清楚工整、规范,作业做完后,要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端正认真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培养独立思考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2、做好课后辅导工作。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甚至有的学生欠交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就进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学习的信心,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是他们没有潜能,而是不相信自己有潜能,在经历了一两次失败和挫折后,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此形成“自己脑子笨”这种意识,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一遇到问题,先想自己不行,对自己没信心,结果自己什么都学不成,什么都不想学,作业不会做,造成成绩低下。我所教五年级的差生比较多,他们基础比较差,学习数学很吃力,多次测验都有好几个不及格的。他们主要是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在课堂上我有意识地通过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发言机会,让他们到黑板上做题,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同时对他们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我都给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这样一来他们也体会到学好数学的成功感,学习成绩也不断提高。例如:五<1>班的陈科辉同学,他是在这学期转来的,刚来到时,他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整天都哭着脸,一看就知道是被家人迫来的,书写非常的马虎,没有几个字能看得清,上课的表情就高诉我他听不懂,特别是应用题,感觉就没基础。通过多次的谈心和鼓励,渐渐地看到他的进步,成绩进步,书写进步,终于看到他脸上的笑容,我感觉到他越来越喜欢中心小学了。也是这个班的一位女组长,名字叫徐美娴,她几次单元测试都考得不理想,只是70分左右,我单独跟她平讲,发现她的思维能力不错,我觉得很奇怪,成为一个组长考成这样的分数,我开始留意她,发现她就缺泛自信心,自己不太动脑筋,总想找机会看别人,后来我跟她谈心,鼓励了她,给了她信心,在最后两次测试时,我都让她单独坐在一旁,是没法看到别人的,她只能靠自己,结果两次测试都考了90分以上,现在她有了自信,觉得当这个组长是当之无愧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我就不一一转开了,看到自己的学生的进步,觉得辛苦也是甜甜的。

三、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我积极投身网络研修的学习当中,切实做到了三个“自觉”:自觉参加上级组织的网络学习培训,自觉参加讨论,自觉上交作业。通过研修,使我明确了现代教育的本质,明确课改对于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素质要求。我通过深入学习,从而明确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具有丰富的知识含量,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否则就要被时代所淘汰,增强了自身学习的紧迫性,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不断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在培训期间,我坚持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在网上学习,通过这次研修学习,学了不少知识,为我营造了一个广阔的学习天地,使我掌握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我觉得在理论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通过与专家,学员的在线互动交流,专家的真知灼见与精辟见解,以及同行的精彩点评,交流与感悟也让我意想不到的收获,很好地解决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感到束手无策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借鉴和启迪。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有了一次彻底的反思。培训中,我还阅读了大量的先进材料和记录了一些先进的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些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培训学习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到有所用。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进行总结 篇7

我认为, 小学数学教学总结需要讲究设计。可通过简单回顾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为学生及时巩固提供方向;通过小结理清思路, 这样可以让学生把握重点;通过归纳, 可以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重现, 深化理解, 这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一、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总结预习

在每节课结束时, 教师为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要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课堂总结的巧妙安排, 使学生对本节所讲的内容加深理解、巩固新知的同时, 还能为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 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基础和动力。如在学习“对称、平移和旋转”以后,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总结, 帮助学生学习。 (1) 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 什么是对称轴? (3) 对称和平移、旋转有什么联系?我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 体验图形变换的知识, 掌握图形变换的技能, 发展空间观念, 使学生感受到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等图形变换就在自己的身边, 图形变换在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这样既帮助学生理清了思路、把握了教学重点, 又巩固了新知识、强化了记忆。更重要的是, 能促使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进入到“平移、旋转”中去,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进行了过渡和铺垫。

二、引申总结法

就是把所讲的内容引申, 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 更多领会和接触新知识, 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如“面积”一课的结尾时, 让学生通过比一比各种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纸, 说说纸片的大小, 引出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 引出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的总结, 既巩固了面积的有关知识, 又扩大了认识领域, 开拓了思路, 培养了学生分析、想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

三、游戏总结方式

一节课将要结束时, 安排一些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游戏, 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 使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四、问题式总结方式

在课堂结尾时, 教师在所学内容的基础上, 提一些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 不作解答, 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思考、印证, 以造成悬念。或让学生讨论后回答, 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课堂实验个人工作总结 篇8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依据《课标》的要求,我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时时对数学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和反思。下面我就将我的一点浅显认识归结如下:

一、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

情感,作为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乃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他一般伴随认识活动出现,并且与活动交织在一起。

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这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前提的。把教学过程建立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统一的基础上,突出非智力因素的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保证智力活动顺利完成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把喜爱、关怀、鼓励等微妙地传输给学生,而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输入的积极的情感信息,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好感、信赖和喜爱,自尊心、自信心和热情油然而生,而教师接受这些美好的反馈后,也使教师自身的“蕴含期待”再次受到强化,无意中又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关怀和指导。这种师生间的情感双向反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了其智力发展。

1.善于情感的激发。教学效果与学习愉悦情绪成正比例。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一个带有诱导性的问题情境,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教学效果。例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我先让学生思考下面的一些问题:1个9是____(比10少____);2个9是____(比20少____);3个9是____(比30少____)……然后让学生积极思考,从口诀的特征去发现规律,从而很快记住了9的乘法口诀。由于教师重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不少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比较9的乘法口诀特点以后,又发现了“9的乘法口诀”中积的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加起来,和都是9(如:三九二十七,二和七合起来是九);和单数相乘积是单数,和双数相乘积是双数。在这节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当,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学生思维活跃,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善于情感的迁移。教师要把教学过程作为向学生倾爱的主渠道,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的情感信息。即使学生在学习上出现差错,也不要简单的批评与指责,而是给学生耐心的引导与点拨,热情的鼓励和帮助。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是知识的启迪,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支持与情感上的满足。

教师的爱还表现在对事业的热爱与追求上,并且具有较高的教育艺术水平,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爱的情感恰倒好处地传递给学生,增强教育的魅力。博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3.善于情感的培养。学生的精神世界有一种强烈的需求——希望自己是探索者、发现者、胜利者。因此,教师的教学就在于发挥每个学生自身的潜在力量,使他们认识到知识在自己手中变成了力量,从而激发和增强了学习情感。

当然情感的培养也需因材施教,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消除他们他们的“恐惧感”。课内要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简单练习题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解答,通过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于学生优异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排除“自傲感”,在“引”上下功夫,引导他们到数学海洋中去遨游,让他们看到数学天地的无限宽广。

二、教学过程是学生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过程

所谓特殊的实践活动,是说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和一般人类的实践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从实践的目的看,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改造主观世界,不同于一般人类实践活动以改造客观实践为目的。从实践过程看,学生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需要借助教师的中介作用才能更好的完成,它既是一个有外向内传导的过程,也是一个有内向外主动作用的过程。从实践方式看,它是以动手操作、试验、练习作业等为基本方式。因此,为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和掌握,并进而形成能力,教师应做到:

1.能突出新知识特点的直观材料。例如,“余数”概念的建立,首先让学生分别用8根、9根、10根、11根、12根、13根小棒摆成正方形。每摆一次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同时写出剩下的小棒数。通过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的产生及其含义;再通过与除数比一比,得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从而使学生形成准确清晰的余数概念。

又如,面积这个二维空间概念第一次进入四年级学生的认知领域,为使学生深刻理解面积的定义,除了可让学生比较黑板面和课桌面的大小以外,还可以让学生再去比较课本与练习本的封面大小,并且兼用手掌平抚,在安排画一画、剪一剪等活动,学生就会积聚起充分的感性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概括:“平面图形或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学生就会明确无误。

2.借助直观手段反映思维过程。例如,我在“9+2”的教学时,采用了课件。新授课一开始,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小朋友走过来,把盒外的2个球中的1个踢进能装10个球而实际只装了9个球的盒子里。这时,盒子里正好装满了10个球,接着盒子外面的1个球闪动,显示了先凑十,再用这个10与盒外的一个球相加的思维过程。

三、教学过程也是品德教育的过程

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就是教学过程中德育与智育的统一。学习过程不仅有认识的因素,还有性格、情感、意志及行为习惯的作用,所形成的认知结构中含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教学要培养完整的认知结构,必须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贯穿德育过程,这是教学规律的必然要求。

在教学中必须依据课标有关思想品德的要求,综合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挖掘设置思想品德教育的透视点,联系能反映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数据和材料,进行爱国、爱家乡的教育,结合教学内容,有机贴切地渗透联系、转化、对立、统一等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使学生在学到数学知识得到技能训练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例如,教学“万以内的退位减法“这一节内容时,可挖掘和设置4个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点:1.抓住例題中的粮食亩产量的增长对比,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教育。2.运用百以内数减法法则引导知识迁移,在新知识形成过程中初步渗透事物互相联系,不断发展的观点。3.结合万以内退位减法法则的抽象概念概括过程,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辨证思想。4.通过退位减法用进位加法验算的应用题,答的书写,培养思维严谨、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等。

上一篇:联合投资合同下一篇: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