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的“火花”点燃生命的课堂(精选13篇)
“我发现课文写了四个季节。”
“我发现一年四季都很美。”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感到满意,不住地点头,并表扬了发言的孩子。
“老师,我还发现课文中,小草、荷叶、谷穗、雪人都会说话。”
“真会发现,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朱老师及时地表扬了他,孩子脸上洋溢着喜悦,冲着同学伸了一下舌头,得意地坐下了。
上课继续着,开始教学“春天”这一小节。学完后,朱老问:“小朋友们,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又是那一个孩子,高举小手,高喊:“老师,我!老师,我……”站起来就迫不及待地说:“老师,草芽为什么会说话呀?”他的脸上显现着天真,话语带着稚气,望着老师,眼中充满求知的渴望。
朱老师一愣,趁着空隙,孩子朝着同学眨眨眼,还是那得意的样子。
“小朋友们,你们说什么才会说话呀?”朱老师引导孩子们理解。
“人才会说话。”
“是呀!所以,这里把他们都当作人来写了。”朱老师随即说道。
“小朋友们懂了吗?”
“懂了!”孩子们高声齐答。随后朱老师示意发言的那个孩子坐下,孩子有些不情愿地坐下了。
接着,朱老师开始教学“夏天”这下一小节……
案例二:“太阳有时也是弯的!”
这是一节学校公开教研课《口耳目》,在教学“日、月、火”这一组汉字时,李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一个谜语引入教学:“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大家请听: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
李老师还没说完,孩子们已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还一个劲地喊,“老师,我知道!”“老师,我!”“老师,让我来!”有的已经答案喊出来了。
“老师,我知道,是月亮。”
“老师,我觉得是太阳。”
“是太阳。”
“不对,是月亮。”
一、讲究提问效果,提高提问的实效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活动总是讲究实效性,教学中提问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那么就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中的提问,并不是随意的问答或满堂问,而是由教学目标所决定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策略.脱离了学生实际水平的提问,只能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负担,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或使学生觉得数学单调乏味而产生厌学心理.提问要围绕教学内容主题,不宜每句话都带问号,不能用带有“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词语,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时,就可让学生折三角形、圆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活动,然后提问:如果对折后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吗?为什么会出现完全重合?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探究中去,在操作和答问中自然引入了轴对称概念的学习.尽量避免那些呆板、简单、形式化提问,如果只是一带而过没有让学生深究细思,这样的提问没有任何效果.因此,提问要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在知识结构与知识的关键地方进行点拨,还要让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解题的思路.
二、设置梯度问题,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当是贯穿课堂的主线,引导着学生由浅入深地去理解、去思考,并使知识点逐步渗透到问题当中.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或需要启发学生思维的地方以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在备课时都应尽可能考虑到.在设置问题时要根据思维的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规律以及学生的个性和认知水平的差异,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例如,求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学生感到很容易.但不妨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引导:(1)同时给出三个二次函数,分别求它们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2)引导学生思考现象,有的有两个交点,有的有一个交点,而有的不存在交点.(3)怎样的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有交点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境,探究分析的难度适中,综合性强.很多学生首先尝试直观分析,当Δ>0时,与x轴有两个交点;当Δ=0时,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Δ<0时,与x轴无交点.有了初步结论,这时教师可进一步的点拨,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用巧妙的提问过渡,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每节课堂都离不开教师或学生的提问,若巧妙的提问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每个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一般都用旧知识作过渡,以旧引新,以旧促新,促使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双边活动,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以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
例如,有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个点,怎样确定一个圆:
①过一点可画多少个圆?为什么?
②过两点可画多少个圆?这些圆心有何特点?为什么?
③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画圆,这样的圆如果经过A、B两点,圆心应该在哪里?这样的圆如果经过B、C,圆心将在哪里?如果同时过A、B、C,圆心应该在哪里?
④可以画这样的圆多少个呢?
就这样的教师提问,学生动手、动脑把自己作为研究者,步步深入,把已有的知识,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这样生学得轻松,记得牢,教师教得也轻松.
四、激发探究欲望,注重提问的启发性
数学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这是教育的基本原则,然而如果不认真对待,还是很难落到实处,课堂提问太简单随意,学生会脱口而出,既影响了课堂效率,又助长了学生的思维惰性;问题太难了,打击了学生的思维欲望,挫伤了学生的自信,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提问的设计要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在新旧知识间建立联系,唤醒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把桃子摘下来.例如,在教学“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就设计问题:用多媒体出示“海上日出”视频,感受生活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说太阳与海平面的关系,这个问题具有生活化,凭以往的生活感受学生只要积极探究,答案很容易得出,再深入启发,太阳看作圆,海平面就是一条直线,请大家探究一下,直线与圆有几种位置关系呢?由于有了上一个问题的基础,学生也较容易探究出直线和圆没有交点,有一个交点,二个交点三种位置关系.这样的问题启发性强,能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五、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突出个体差异
教学中要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取知识.让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回答.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出有梯度的问题.提问要因人而异,这样才能消除中等生与学困生的畏惧心理,使各层面学生都有所发展.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应突出重点与难点,围绕难点提出问题.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提问,为了突出重点与难点,通过提出新颖独到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由于所设计的问题是围绕重点问题提出的,所以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双曲线概念时,当得出双曲线定义:平面内与两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是常数的点的轨迹F叫做双曲线以后,再通过演示实验,对学生进行启发:(1)动点F的轨迹是双曲线,满足的条件是什么?(2)把绝对值去掉,其结果又如何呢?(3)令常数为0,其余不变,其点的轨迹又是什么呢?(4)把括号中的小于|F1F2|去掉,应如何讨论点的轨迹?通过上述从不同角度,或同一角度中相似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对于双曲线定义中的“绝对值”、“常数(小于|F1F2|)”以至整个概念就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在多年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在讨论题的设计上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和商榷。比如有些教师在合作学习教学实践中,往往只重视教学的形式,而忽视教学的过程,特别是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题的设计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随意性较大,致使小组学习流于形式,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问题一:合作学习的讨论题过浅
笔者曾听一位教师教学《散步》,在教学流程中,这位教师引导学生两次合作学习。第一次分组讨论:①文中有几个人一起散步?②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③散步的季节是什么?④他们为什么要散步?第二次讨论的问题是:①野外的景色如何?②小孩为什么要走小路?③奶奶为什么要走大路?④结果怎么样?学生围绕老师设计的讨论题,小组讨论“非常热烈”,你一言我一语,学生回答照本宣科,准确得很。这样,表面上看合作学习很成功的,其实徒有形式,没有实效。学生自主学习就能轻而易举解决的问题,再搭花架子,搞起轰轰热热的小组合作讨论,不仅白白浪费课堂有限的宝贵时间,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思维。因此,不要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讨论而讨论,对于没有讨论价值的肤浅问题,应“忍痛割爱”,大胆舍去。
问题二:合作学习的讨论题过深
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发奇想,增加“难度系数”,设计出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无法解决的问题。如某教师在教学《幽径悲剧》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中“十年浩劫”怎么理解。面对突如其来的提问,学生面面相觑,瞠目结舌,合作无法深入进行。对于“文革”的历史背景,八年级学生几乎一无所知,因此,学生即使“跳得再高,也摘不到果子”。教师可以布置预习题,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或者询问历史老师了解这段历史。讨论题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问题艰深难懂,学生干瞪眼,合作学习形同虚设,就更谈不上什么价值和意义了。
问题三:合作学习的讨论题过细
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题首先要考虑有无合作的必要,切不可过多、过细。有些教师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什么问题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书声琅琅的课堂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起坐而喧哗”的讨论课,语文课搞得支离破碎,全然成了“问题—讨论—回答”形式的问答课。教师要精心设计、遴选讨论题,就着“少而精,精而当”的原则,问题的设计适度、适量,适时出示给学生进行讨论探究。眉毛胡子一把抓,是抓不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
讨论题的设计应遵循教学的最基本规律,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具有层次性、导学性、可测性和思考价值等特点,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讨论题的设计笔者认为应着眼于以下三点。
第一、符合认知规律的原则
在全面了解学生的自学的基础上,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成基础题、思考题和探究题。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上升为理性,依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智力水平,因“班”制宜,因“人”制宜。在教学《父母的心》时,提问如何理解“在甲板的人群中,有一位风度极佳、引人注目、年纪四十左右的贵夫人”中的“风度极佳”,引导学生从“表”和“里”两方面进行分析。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从贵夫人的外表(穿着、举止)上思考,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从贵夫人的内心世界去挖掘。这样,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二、问题要有价值、有深度
讨论题应该有讨论的价值,并且有一定的深度。教师首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新课标为主线,以文本为根本,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抓住有价值、有意义的知识点,引领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其次,引导学生从知识层面向能力层面和情感、道德层面发展。如在《皇帝的新装》一文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如果你是皇帝游行中的一个目击者,你会怎么做?从说真话的小孩身上你领悟到什么?”
第三、提供学生质疑的机会
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或者与老师和同学不同的见解,特别是热点题和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辩论。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讨论氛围,搭建一个让学生想说、敢说、敢疑的平台。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假如我们全家在哲尔赛岛上遇到的是发了大财的于勒,结果会这样?”教师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异想天开。学生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结果得出了不少富有新意性和创新性的构思。如“我”成了花花公子,吃喝嫖赌,沦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败家子;父亲另寻新欢,逼走了母亲,母亲流浪街头,成为疯子;于勒霸占了“我”的母亲等等。
好的讨论题犹如一针针兴奋剂,它不仅激活了沉闷的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掘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合作探究,思维不断互相碰撞,点燃璀璨夺目的智慧火花!
(责任编辑 韦淑红)
——浅析体验式作文教学
温州二十一中 高中语文组 陈禾佳
【摘要】
新课程改革主张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在作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对生活有了切实的体验,才能有所感悟,才会在体验中形成具有特殊意义的情感。在高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仔细钻研,让学生“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他们形成独特的人生体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体验式作文教学法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策略。
【关键词】
作文教学体验情感感悟
我们的教育长期把“知识至上”、“书本至上”作为信条,单纯地追求统一、普遍有效的认知成果,以掌握知识的多与少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标准,轻视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体验过程”。体验,是教育“对
[1]
生命个体的呵护,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由于语文教育的特殊性,建构体验式教学对焕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开放性的活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体验式语文教学中,写作更是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是作者对人生与世界的思考,对人世悲欢离合的体验。在写作中纳入体验式教学,构建学生的独立人格,张扬学生的个性的自我,拓展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这是新课程语文写作教学方式的一个重要变革与尝试。
一、体验之于写作的内涵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真实情感体验的过程。体验理论认为:一部作品,就是作家的一种体验,体验是作品的生命,文本的世界就是作家体验的世界。它流淌的是作家个人情感的血液,涌动的是作家充满生命力的感悟。体验“永远是个体对个体生命,对处于历史关联中的个
[2]
体生命的独特体验。”面对同一事物“梅花”,陆游的体验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安石的体验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辛弃疾的体验是“着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在生活当中,体验应该是多方面的,是丰富多彩的。有了体验,才会有创作的冲动与欲望,才有了写作的源泉和动力。朱光潜说:“画家想象竹子时,要连着线条、颜色、阴影一起想;诗人想象竹子时,[3]
要连着字的声音和意义一起想;音乐家想象竹子时,要连着声调、节奏一起想,其余类推。„„” 这段话也启示我们,个人的体验对于写作的重要意义,体验本身就包含着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显现个人要求。
二、体验之于作文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份自我体验,写自己想写之物,抒自己想抒之情。《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地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这些都明确了作文应以学生的个人体验为素材,写自己的独特体验。
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应“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他说:“只有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于丹教授曾说:“人怎么学文化,关乎人文,也就是你去体验。外师造化,中成心源,春花秋月,山川河流皆为老师。一个人要去世界上去感知的就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其实人的阅事力越强,人学知识越透彻„„每个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能决定生命的宽度。所谓宽度的获得就是越来越多的乐趣投入到你生命的每一个细节中,这种细节到后会给你留下生命是温暖的„„”假如你的学生毕业时是毫无个性的,那就意味着教师没有在学生身上留下任何东西,这样的结局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个悲剧。只有去真实地体验,用真心抒发真情,才能写出独特的、有个性的文章。
三、体验之于写作的策略
1、借助文本,创设体验
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比较单调,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接触社会,走进自然的机会不多。因此语文教材就成为培养学生情感体验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合理利用语文课堂,钻研语文教材,进行加工再创造。从课文中挖掘出作家的对生活的、对人生的深刻思想情感,以此来激发学生内心的体验。比如在讲解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我在课前播放歌曲 《鲁冰花》 渲染气氛,接着用多媒体出示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然后引导学生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感受母爱,最后引用孟郊的《游子吟》让学生再次感受母爱的真挚。最后总结说:“同学们,我们都有母亲,母爱贯穿了我们的生命,可是有些人在不经意中却忽视了这份爱,此时此刻,你难道不想说说这份人间挚爱,谈谈你的母亲吗?” 并在这个环节播放《懂你》这首歌曲。许多学生已经深有同感,内心体验得到共鸣,通过对这篇文章的讲述,学生体会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母亲的怀念这两种感情,从而起到了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师这时候就趁机要求学生以 “感悟母爱” 或“读我的父母” 为题进行写作 这样就会使学生有意识地去体会父母的养儿的艰辛,从而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另外在讲解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让学生蒙住双眼,做一些平时很容易就能做到的事情,从而感受盲人对光明的渴望是发自于内心深处,可是却永远无法获得的痛苦,并以“我拥有的和我无法拥有的”为题进行写作。学生写出了诸如:“人若能以珍惜的情感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件事,那么人生中所无法摆脱的悲苦,也就变得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在不幸降临之前,我们一直在追求幸福,殊不知,我们早就已经拥有了幸福”,“珍惜生活中的一切,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他们都值得我们去体味,别留有遗憾”„„这些富有哲理的佳句。
2、借助生活,激发体验
抒情诗人徐志摩,对泰戈尔创办的那所把大“自然当成绝妙奇书”,在森林里上课的学校甚为向往,他曾为在国内也创办一所类似的学校而四处奔走,最终未能如愿。但他经常带着学生走进树林,靠着树,在蓝天白云下,讲授中国诗文和欧洲文学。徐志摩的教学方式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很难实施,但他注重体验,积极开展体验活动的做法,使学生能很自然地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无论是课堂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要吸引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产生体验。
情境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一个生动具体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共鸣,从而调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枢,这是想象和思维的前提,使得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绪下进行学习和写作。作文教学情境,是诱发学生体验,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的一种场合、一种背景、一种应急状态。
面对《人生》、《战胜脆弱》、《责任》等这样让学生感到毫无写作源泉的题目,学生生往往没有思路。我的做法是,借助多媒体营造情境,诱发同学们用心去体验这种营造情境,有意识地“制造材料”,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心”临其境,从而产生表达的愿望、诱发作文的灵感、积累写作的材料。学生一旦进入某一种情境,就能激起对事物的真切感受,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真实的情感和丰富的联想。我选择了“单脚”走出不寻常之路的汶川女儿唐雪梅、爱心大姐林秀贞的事迹报告等给学生放映。看后学生被这些普通人的事迹所感动。于是,我让同学们讲出哪些情节、哪个细节让他们感受最深,他们的事迹促使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自身的看法有些什么影响。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把自己的感受抒写到文章中去,使文章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情真意切、感情饱满。“体验式”作文教学不仅为学生带来了写作的快乐,也带来了再实践的动力。这种理念引导着学生走出对作文的厌烦,主动亲身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朵花,每一棵草,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在独特的体验和个性感受中记录着真人真事,抒发着真情实感。
3、借助阅读,获得体验
我们不可能都一一经历世事的纷繁复杂。通过阅读交流这种方式能更好地了解社会、理解他人。《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整体的书。”“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阅读篇目,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阅读的范围是广泛的,无论读什么,都要告诉学生要全身心地投入。只有这样去阅读,一段文字,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语,都会撩起他内心的波澜。他被震撼,或是被感动,无论是刹那间的顿悟还是永久地回味,这一切,都由他自己一人承担。当学生面对大漠孤烟的悲壮,当学生感叹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凄婉,当学生为祥林嫂的的命运而担心„„他们都是在更广阔的生活中体验着、感悟着。
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定期布置一些的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交流和写作。这样,学生在交流的同时既对自己的阅读进行再体验也能对别人的体验进行反思。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生活世界是语言的源泉,语言是生活的张扬。语文教育的核
[4]
心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 体验式作文就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感悟和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创作中表达自己对的生命态度,从而获得新的人生意义,促使心灵的成熟和生命的成长。体验是实现学生作文生活化、个性化的一个途径,其目的是强化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启迪学生去感悟生活,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之诉于笔端,呈现个性,展现自我。
【参考文献】
有幸得一位外商给我们这个偏远的乡村学校捐赠了几千册课外书。这些书很快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他们怀着好奇的心东翻翻西看看,没有仔细地去阅读。本以为这些书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扩大知识面。没想到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有兴趣。这可难倒了我这个“资深”教师。几经思虑过后,我决定以身示范,自己带头陪他们一起看,可效果还是不显著,学生们只是拘于对我尊重,勉强安静下来看看,其内心早就在唱“我心飞翔”了。身教不行,妙招相随。
1.在班级图书角或学校图书馆里,可这样操作:当一位学生看完一本书后,可让他写下一个与此书有关的问题,这个问题由下一位借阅这本书的同学解答;第二位看完后需解答上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再提出一个问题,留待下位借阅的同学解答。以此类推。
2.在班上开图书推介会,让学生之间互相推介自己喜欢的图书。
3.当教师想让学生看某本书时,可先与学生一起读故事的开始部分,然后让学生一起猜测结局,但教师不说出最后结果,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找结果。或与学生一起分享书中的精彩片断,激起学生兴趣,剩下的学生自己去阅读。4.配合课内,教师推荐与课内有关的阅读材料与学生一起阅读,此方法最有效。5.当学生们看完一本书后,可让学生做个阅读报告(书中人物介绍、故事情节介绍、最吸引人部分介绍等)分享会,或让学生对故事做续写或改写等。也可把学生的阅读报告张贴在教室墙报上。
6.班里可组织推选班中“十大好书”,然后鼓励学生互相借阅这十本书,安排一个时间段,要求在这个时间段里把书看完。
7.班里可这样组织:同学A向同学B推荐图书,数天后,同学B向同学A讲述书中故事;下次就由同学B向同学A推荐图书,数天后,同学A向同学B讲述书中故事;以此类推。8.可用计分制的方法,提供一些网上阅读数据,让学生上网阅读。
学校数学科组组织全体数学科任教师对《“质疑”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这一文章进行了学习与研讨,本人收获良多。现谈谈个人学习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问是思维的深化,探索的动力。学生对未知的总是充满着好奇,学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提升学生的释疑技巧,我们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营造“质疑”的氛围,鼓起学生“问”的勇气;二是教给“质疑”的方法,掌握“问”的要领;三是处理好“质疑”与“释疑”的关系,深化学生的思维。
那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就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进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方面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课堂上,学生往往羞于质疑,耻于生疑,造成不敢问、不爱问的心理障碍。教学中,教师要把“爱”带进课堂,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风格存在差异,教师要正确对待个体差异,赏识每一位学生的提问,我们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哪怕学生是说错了,也要给予真诚的谅解与鼓励。使学生感受到质疑问难的心理自由,帮助学生克服质疑问难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勇气和自信心,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因此,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在多年的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 我认为一节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数学课堂应该是情智共生的课堂, 要以情促智, 以智生情。教师应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开启学生心灵闸门, 不断点燃孩子们的智慧火花。只有课堂“活”起来了, 才能把学生引入到不断地问题探究中, 在数学知识海洋中自由翱翔, 真正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创设情境, 强化信心
数学教学过程不但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过程, 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当师生间的感情和谐融洽时, 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会很好地被调动起来。当教师的教学魅力得到了学生认可时, 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自然会爱屋及乌, 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因此, 教师要尊重学生, 把学生当作朋友去交往, 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 力求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还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如果学生遇到了困难, 不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想法, 不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而是用一种带着期盼、鼓励的眼神与之交流, 并可用关心的话语来鼓励他们, 如“慢慢来, 别慌, 你一定能行”“下次还请你, 相信你能做好”等。当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他们的自信心就较强, 就会努力尝试, 不怕失败, 自由发挥, 充分交流, 激发创新。
“人性中最深切的禀质是渴望被人赏识。”人需要被赏识, 小学生尤其渴望获得老师的赞许、肯定。班上有一个女生, 起初每次上课举手都很积极, 可是一站起来便不知所云, 数学成绩总在及格线附近徘徊。我就采用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做法:听懂了就举左手, 听懂又会说了就举右手。此后, 这位学生一举右手, 我便立即请她发言, 以后她一次又一次地以成功者的面目出现在群体之中, 自信心得到大大地提高, 上课越来越积极, 效率也越来越高。经过一学期的努力, 她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采用有效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抽象、枯燥是数学自身所存在的一种不可掩饰的“短板”, 又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 其自控能力相对较差, 能聚精会神集中精力听课的时间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班上学生的数学基础、思维特点, 借鉴多媒体、微课及有效的教具, 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内容,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 学习分数的意义时, 教师把课前利用Flash制作 (把三块不同颜色的圆饼叠加在一起, 再平均分成4份) 的内容用PPT课件精彩展示。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明白每个人分得其中的1份, 即3块圆饼的1/4;接着我趁热打铁, 引导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再把这1份的3小块不同颜色的饼分开来, 然后合并成1块圆饼的3/4。有效借鉴现代化媒体手段, 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3块圆饼的1/4=1块圆饼的3/4”, 这样就成功突破了思维困惑, 化难为易, 化隐为明,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媒体的助力,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信息化的进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 我们也不要忽视实物教具的作用。实物教具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 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有趣的拼搭》这一节课时, 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活动, 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一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的物品或积木作为学具, 让学生在“滚一滚”“堆一堆”的活动中发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各自的特点;通过游戏“摸一摸”, 让学生蒙上眼睛从布袋里摸物体, 并说出所摸出的物体的名称, 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规定学生从布袋中摸出长方体或圆柱体。这样的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使学生对这些新认识的立方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些认识, 都是在“动作思维”中实现的。这样的活动与游戏的安排, 符合了低年级小朋友好奇、好动的特点, 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 提高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学习、巩固新知识的过程就不再那么单调、乏味, 而是变得轻松、有趣。
课堂的教学需要多媒体教学方法, 也需要实物教学方法,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最优化的整合, 充分发挥两者在我们课堂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让我们的学生获取最大的益处。
三、善于设置悬念
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 创造一种特殊的“空白”, 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积极地表达、质疑、讨论, 在不知不觉中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
例如, 在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 我先出示一个长方形, 学生用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依次摆放在长方形上, 数出正方形的个数, 从而就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在表扬的同时, 我接着再问:“哪个同学用这个方法量一量学校的篮球场?”有的同学愣住了, 有的叫起来:“老师, 太麻烦了!”“那该怎么办呢?”大家的好奇心马上就来了。此刻, 我又乘机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图, 问:“要知道游泳池的面积, 能把单位摆到水面上去吗?”“不行”“不可能”……此时此刻, 学生的思维运动达到了巅峰。老师再适当点拨, 学生就能明白摆、数的方法并不是最好的计算方法, 有时甚至还用不上。这种悬念使学生产生极大的热情,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提高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像这样, 教学中故意通过问题制造“悬念”, 让学生的求知欲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 使学生在学习如何计算长方形面积时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课堂教学反馈
及时、全面、真实、高效的课堂教学反馈能使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 也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从而根据反馈信息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 促进学生的发展, 从而达到课堂最优化。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 (如观察、提问、讨论、练习等) 捕捉来自学生各方面的反应, 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调节。
例如, 课堂中学生的表情、神态、动作、回答问题的声音等, 能反映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特别是学生眼神的变化, 我们要从中读懂他们无声的语言:迷惑的眼神、紧锁的眉头, 说明遇到了困难正在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目光呆滞、默不作声, 则可能思绪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神采飞扬、眉开眼笑, 说明理解掌握了知识而充满了成就感。
结语
陕西师大罗增儒教授曾说过, 知识只有插上了智慧、情感的翅膀, 才会富有趣味性的幽默与魅力。要实现高质量的教学, 就必须了解学生, 吃透教材,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引导学生从问题的信息中自主探索分析, 自主得出结论, 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我展示的舞台。
摘要: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智慧教育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追求智慧教学、创设智慧课堂是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所努力的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能与时俱进、用心引领, 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智慧化的学习平台, 在拓展学生知识面, 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智高.我的课堂教学——浅析课堂教学机智[J].小学教学参考, 2015 (10) .
哲学家怀特海说:“教育全部的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用心灵塑造心灵,用智慧启迪智慧”,这是课改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我们应该带着真诚与爱心走进学生,带着敏锐与智慧走进课堂,给学生以心灵和智慧的启迪。
一、让思想冲破牢笼
人文特性决定了思品教育不能迷信计算机般的科学和准确。思品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育方式,都应该是一门具有创造活力的基础性人文学科。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两眼,打破神的膜拜,打破“经”的束缚,才能打开局面,形成思品教育的理想境界。
要解放学生思想,点燃智慧火花,首先必须冲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标准答案的“牢笼”。反观我们课堂教学追求的学生整齐划一、问题答案标准唯一,实在有悖于人的个性发展规律。教材不是教条,标准不是“套子”,课堂也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我们追求的是思品教育人文底蕴的积淀,我们期盼的是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我们谱写的是思想冲破牢笼的教育诗篇。我们必须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自由活动的空间,搭建学生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使学生在这一空间和过程中充分点燃智慧的火花,在自拟的舞台上增强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去感受智慧碰撞的魅力。
比如,可以把课堂空间无限扩展。我在教学中尝试了每节新课课前节目专栏。要求:①学生在上课前充分准备,人数2人到4人不等,主持或主讲角色自己选定。②形式不限,可以是表演、论坛、讨论,也可以是演讲、时政播报、评说。③内容自拟,选材要新颖,或亮出一个观点,或启迪一种思考,或内化一种觉悟,或扩展一片视野。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如初一可以开辟心理咨询台或心理测验线;初二开辟法制小论坛或少年模拟小法庭;初三开辟时政播报或焦点、热点论坛。为了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充分利用智慧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来培养、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
要解放学生思想,点燃智慧火花,还必须冲破教师权威的“牢笼”。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正视现实,干预生活,敢说真话,勇于批判,这需要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更需要师生双方的热情和勇气。其中,最重要的是老师必须冲破“师道尊严”“灵魂工程师”等传统精神的桎酷,真正确立民主友好和谐的现代师生观念。以培养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任务的思品老师,必须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让民主平等、互爱互助互学的新型师生关系的艳阳照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快乐、自信地迸发智慧的火花,成长的活力。冲破思想的牢笼,才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才能为国家输送更多创新型人才。
二、让学生享受成功
有关研究早就表明:任何人的内心都强烈渴望获得成功。强烈的成就感使人具有更大的上进动力,学生更是如此。所以让学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具有成就感,是所有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生观,树立“学生有差异,尊重差異,善待差异,宽容差异”的理念,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多方面的成功。我们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议一议、说一说、想一想、猜一猜、表演、抢答赛、讲故事、时政搜集与播报等等,让学生“动”起来,自信起来,智慧的火花才会亮起来。并开展多种活动,如技能竞赛、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比赛、文艺演出等,要求人人参与,而且设奖面达到70%,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虽然有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可能没有获得过奖励,但是,在这里,他能够获得成功,当他站在领奖台上时,他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潜能。
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激励、鼓励和唤醒。”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从来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是经常激发他要做一个好学生的愿望”。要除掉旷野的杂草,最好的方法是在上面种上比杂草的生命力更为旺盛的庄稼。因此,教师不必过分拘泥于学生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足,而应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肯定,给予展示的机会和舞台。长此以往,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都能生活在思品教育灿烂的笑容里。
【关键词】探究 师生角色 运用
一、倡导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英语是国际交流的必备工具,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新课改的总体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突破了传统英语课程教材和课堂的约束。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一种真实的情景交流,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探究性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改变传统教学中重读,写等书面作业的能力,轻听、说、交际等实际运用能力的情况。
二、探究性学习中师生的角色
1.教师的角色。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成为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与帮促者,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改变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氛围,使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有利于推动学生能力的发展。当然,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还起到了“火上浇油”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学生讨论进入死胡同时,给予正确的导向;在学生的探究趋于平淡时加入一点火花,激发出更多更精彩的思考。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教材7Aunit 5 Integrated skills这一课时,内容为用零花钱帮助贫困儿童。在学生探究问题:如何帮助贫困儿童时,学生们展开热烈讨论,想了各种办法帮助他们。讨论逐渐进入尾声,那么教师再追加一个问题:After learning this lesson,do you have any ideas about how to use our pocket money correctly? 以引起学生更进一步的讨论。因为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去捐款帮助人家是不切实际的,那么教育学生懂得如何有意义的花自己的零花钱显得更加有必要。
2.学生的角色。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存在千差万别。当学生有个性的独到见解被重视,被分享之后,学习过程也随之富有个性化,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发展,有了从多方面考虑问题的意识。在探究学习中,学生成为了主动的探究者。他们可以自己去发现问题,也可以是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分析。与传统的语言教学相比,探究性学习符合人本主义的教育原则,使学生的健全人格得到发展。
三、探究性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建构主义认为,人脑中原本就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知识体系,而学习的任务不是为了去死记硬背记住这些知识,而是要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將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从而真正建构成自己的知识。由于我所任教的学生属于初中低年级段,他们所掌握地词汇和知识还很有限,所以在这个阶段的探究,主要以纯语言探究为主。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来归纳总结一些语言现象,从而使学生牢固掌握这些结构。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探究意识的培养。
1.自主预习。自主预习,就是学生个人独立的提前学习。它包括知识构建与储备、信息搜集与整理、情感产生与体验,初步形成三维目标,它是互动展示的基础。自主预习的基本过程是:(1)学生按照预习提纲,初步预习课文;(2)师生共同制定“三维”目标;(3)学生按照目标,完成或基本完成预习任务,并提出预习中的问题,以便在互动展示环节中解决。
2.互动展示。互动,是学生对上一环节中提出的疑问解决的方式过程。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课堂中可以通过group work,pair work和individual work等方式让学生进行互动;展示,是对学生预习的延伸与检测,目的是通过全员合作学习,提升学习质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具有成功的体验。它们的基本过程是:(1)小组成员对预习中提出的疑难进行讨论、探究、直到能够解决或基本解决问题;(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展示学习成果;(3)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由发挥,展示个人才华;(4)学生互评展示结果,教师给予总体评价。
3.反馈巩固。反馈巩固是对展示过程中的死角进行清理,保障人人达标。反馈巩固的基本过程是:(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及课堂表现,可以设置练习,也可以口头设疑、学生回答;(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或写作、或搞调查、或表演活动等等。(3)及时评价,积极鼓励。学生对周围人给予自己的评价十分敏感,当他们在一起合作学习时,潜意识里会不停地暗示自己要积极努力,表现自己的才华。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新课标的精神和英语教学的新的理念,要勇于实施“开放探究式”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程俊.高中英语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2007.
一、贴近生活导入新课, 激发学习动机
课堂教学活动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保持对整节课的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关键的一环。在新课导入中, 创设情境作为一种启发式、交互式的教学法, 与传统教学法迥异的模式可以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使其迅速进入预设情境, 产生兴趣, 激发探究欲望和学习、研究的动力。例如, 在教学“数字与信息”一课时, 我首先出示了下面这组电话号码:
让学生说说对这些电话号码的理解, 并让学生再说一些自己知道的电话号码, 思考:这些用数字组成的电话号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这里的“112”和“121”三个数字都是相同的, 为什么表达的信息不同?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用数字编码来表达信息的例子?学生通过回忆、讨论发现身份证号码、车牌号、门牌号、邮政编码、家用电器的型号等都用数码表示了一定的信息。这时我才揭示课题:用数码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还可以表达一定的信息。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字与信息”。
这些数字不是教师多给, 不是书上所写, 而是学生细心观察生活所得出来的, 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 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 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与力量。本来很枯燥的一课, “说教”般的内容, 因巧妙创设的情境变得异彩纷呈。学生的情绪、兴趣和课堂气氛, 都被充分调动起来, 这也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二、联系实际动手操作, 探索获取新知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为学生创设实践与操作的空间, 让学生在“做”中学数学。例如,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 课前我让每位学生准备了完全一样的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各一对以及几个平行四边形纸片。在课堂上让他们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移一移, 看通过操作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 能不能自己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 学生兴致勃勃, 结果也令人欣喜:有的学生用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有的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于是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图形和三角形的底和高的关系。在老师的启发下, 学生自己总结出了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由于这是他们通过自己实践操作得出的结论, 因此理解和掌握得就更为牢固。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 重视动手操作, 是发展学生思维, 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小学阶段, 实践操作活动是数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学生探究新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的动手操作已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一语道出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三、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迸发智慧火花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 学生学习最专注的时候, 往往是他们最有兴趣、认真动脑的时候。一个好的问题,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开拓学生思维,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定的高度与深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为学生创造适当的问题情境, 使数学课堂以问题为中心, 揭示矛盾, 解决学生“欲达彼岸”的心理困境, 使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营造一种“韵味无穷”的教学情境。
如在教学“2和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出示了一张100以内的数字表, 让学生圈出所有5的倍数, 然后仔细观察5的倍数,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一下子就总结出“5的倍数, 个位上是5或0”。在此基础上我提出问题“你能找到2的倍数的特征吗?”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由于前面的经验, 他们都能自发地采用同样的策略去观察、总结。最后大多数学生都发现“2的倍数, 个位上的数是2, 4, 6, 8或0”。课堂上同学们充分发挥了积极主动性, 在求知欲的驱使下自主活动思考, 并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去探索答案, 最终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
这种以创设问题情境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既尊重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 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侧重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思维。毫无疑问, 这种模式的教学一方面推动了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及其关系的转变, 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双方自身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想方法转变和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逐渐提高, 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 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和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养成思想观念的基本途径之一, 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是教学方法得以体现的主阵地, 因此,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培训以及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实践, 笔者谈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的一点尝试和认识。
一提供平等的交流平台, 营造和谐的教与学氛围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 和谐的课堂氛围离不开师生在追求知识过程中的互助、合作与交流。一堂精彩的课并不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神采飞扬、自己觉得较好就算成功。传统的“师道尊严”对学生缺少应有的尊重、信任和关爱, 突出人文关怀的课堂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尊严、价值和创造性, 充分信任每个学生, 相信他们都有闪光点, 给学生提供平等的交流平台, 认真倾听学生的体验、感受与情感。只有这样, 师生才能实现沟通, 使教学相长, 使学生能够“亲其师, 信其道”。
二激发学生潜能, 培养创新精神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地表现和发展。”“心理安全”是指不需要有戒备心, 不会受到苛求和责备。“心理自由”是指在思考问题时, 不必有过多的条条框框的束缚, 能够自由地进行思维表达。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我很重视创设一个愉悦、和谐、民主、宽松的人际环境, 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 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和技能, 从而使学生敢创造, 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从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想象。例如, 在学习“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时, 让学生去探究只存在绝对的运动不存在相对的静止, 世界万事万物是什么状态。充分启迪学生去思考, 激发思维潜能。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设问、启导不仅能够激发、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而且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古人云:“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疑者, 觉悟之机, 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
三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陶行知先生说:“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 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 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走进新课改实践新教材, 教师应该越来越少地去传递知识, 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应该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运用探究式教学, 通过创设情境, 层层导入, 激发学生思维潜能, 尊重学生的人格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 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呈现积极化的状态。学生的需要是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动力。在课堂上, 学生感到有需要才愿意学习, 感到有迫切的需要才能认真学、主动学, 真正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例如, 在学习“投资理财的选择”时, 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我有100万, 我该如何理财?”然后进行分组讨论, 让各组拿出最佳的理财方案。这时, 学生首先会思考有哪些投资方式, 哪种投资风险低, 哪种投资收益高, 怎样投资最划算等, 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在不断的自我发问中探求知识, 课堂轻松愉悦而且能让学生感到成就感。
四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 让教学形式生动化
“学生不是待灌的瓶, 而是待燃的火。”作为手握“导火线”的教师能否点燃这把火, 关键是能否找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 捕捉“兴奋点”, 渗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 以充实和丰富课堂。
一、泥巴是开拓人类文明的第一材料
人类从改造石头到制造石头——陶器,这是祖先们多么伟大的创造啊。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人类最先“制造”的器皿就是陶器。设想一下,祖先们那时要喝一杯开水该有多难!其实根本就没有“喝开水”这个概念。泥巴烧制成陶以后,人类才有了煮食的行为。由陶制容器、炊具开始,以至后来的各种瓷器、砖瓦等,使人类在变成“社会的动物”的过程中发生了巨大的飞跃,而这样巨大的社会进步的动力,不是物理学家的伟大论断,而是由几位可爱的祖先“玩泥巴”开始的。一个偶然的机会,人们发现被烧焦了的泥巴变成了坚硬的“石头”,而且再也不会被水溶化。于是用泥巴造形而烧制的各种陶器就诞生了。陶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玩泥巴的祖先们在各种形状、各种用途的陶器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指纹和刀斧痕迹,它告诉我们,今天的生活是从他们那几个玩泥巴的指头和竹刀、木锤开始的。
是啊,人类玩泥巴玩出了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今天的世界。可我们这一代人,动手能力越来越弱了。上级教育部门把“泥塑和使用工具”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强调,花钱配备了一批批泥塑工具,目的就是要我们不能丢掉传统艺术,增强动手能力,变得心灵手巧,逐渐形成一种基本技能,一种比绘画更立体的全方位的思维方法,以灵巧的双手和敏锐的目光,在生活中点燃智慧的火花。
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泥巴是手感最好、最方便、最简易的雕塑材料。小孩子生性就爱玩泥巴,不外乎泥巴有非常舒服的手感,而且很容易捏成各种自己想要的形状,稀的干的,软的硬的,捏在手里,总有无穷无尽的构想,这就是艺术思想的萌发,这就是产生雕塑作品的第一动机。泥巴比木雕、石雕、金属雕刻不知方便多少倍,顺手拿来便可成形。然而,当你把一个人物或一个动物的大概形体做出来之后,你就会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很多处的结构与质感需要“上帝之手”来帮忙,需要各种锐器和钝器来完成,工具就这样产生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总结出来的。工具改变了劳动方式,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文明的进程。没有工具,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这个人类创造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科学技术的进步,高效率的生产,许多繁重的体力活动被方便快捷的电脑代替了,而且效率要比人力高出千百倍。而我们的青少年,得到的只是电脑上显示的抽象结果。就像我们在电视上看卫星升天,看到的只是那一团蘑菇云,而无法获知“升天”的原因。而艺术创造,享受的就是动手的过程,是靠动手来把人变得心灵手巧。学校开设美术课,尤其是泥塑课,为我们开启了动手的机会,更开启了创造的机会。有的小孩连“砍柴”这个动作都不知道,父辈说到“以前读书靠每星期挑一挑柴来卖了交学费”。这小孩听不懂,因为在他的生活圈里,压根儿就没见过“柴”。有人当了中医,却从没上山采过药,许多现成的药都认不出来,全凭理论开药方。参加这次培训的美术老师,有的连泥巴去哪里找都不知道,更何况小学生了。美术课本上的泥塑教学内容,也都是因为懒找泥巴甚至还有“脏”的理由而放弃。好在现在有泥塑专用泥巴可买,自然是干净又方便。不过学校因为升学压力大,这些“副科”也就可以不上了,致使这门生动活泼的泥塑课兴不起来。
许多参加培训的老师尽管从来没有“玩”过泥塑,但由于都有造形的基本功,用泥巴直接摹仿物体,倒也并不困难。我们第一次就做难度较大的人物头像。先看示范掌握了基本要领,很快就摹仿着动起手来。有的做老头,有的做小孩……学员们都将最想要表现的头像捏了出来。尽管有许多技法还不曾掌握,哪里该使用什么工具也还不太到位,形体结构、肌理质感也不太分明,但头像的大致特征,却在这团泥巴上毫不含糊地显现出来。辅导老师再进一步交待“十八般兵器”的使用,大家很快就进入了状态。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一个人物头像就基本完成。每位老师桌上摆放的那团泥巴,经过了“刀枪剑戟”的雕刻,变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头像,变成了一件件艺术品。最不值钱的泥巴,附着了人类智慧,便提升了价值。
过去,我研究得最多的是“教”,课堂上要如何“教”得精彩,很少想到学生的“学”,如何“学”得轻松、快乐。我们只把学生当作装载知识的容器,而不研究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学生学到的是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功夫,缺乏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教下去,老师累、学生也累!这样的教学精彩吗?高效吗?
陶行知先生有言:“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教学生学。”我想,我校实施的生本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上真正认识和把握了学生这个本体,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的最高价值原则。教师努力为学生搭建课堂平台,促进学生愿意自主探究、想学、乐学、善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1.放手——顺应天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欲望。”由此想到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造成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心理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教育效果常常事倍功半,直至师生身心俱疲,关系疏远。为此我想到,是该放手的时候了,放手不是“放任”,而是教学中我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究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乐于学习。学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动力之库、能量之库,依靠学生的的内驱,发展学生的学习天性。
2.交付——唤醒潜能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潜在的。作为人师,有责任挖掘和开发学生的这种潜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开发这种潜能的关键所在。
在生本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能动的主体。为学生做简单又实际的前置性作业设计,把可以交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潜能得到空前的发掘和运用、创造新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了高质、高效、生动、快乐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机制。
3.相信——生成智慧
传统的教学方法我教你学,课堂上老师要把知识讲懂、讲透,才感到欣慰。而课堂上没有学生活动的时间,没有让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唯恐学生不会,这实际上禁锢了学生的头脑。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份信任,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就会给你许多意外的惊喜,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4.尊重——看见花开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学生的个性、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个性是很有必要的。尊重学生个性,就是要以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充分认识个体价值,树立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看见花开!
二、迸发智慧、多维的课堂——我的课堂教学片段
我的课堂充满着自主探究、积极参与、相互尊重的课堂教学气氛,随处可见孩子充满智慧的发现!
1.案例片段1:放手——顺应天性
记得几年前的一节公开课,我沿用了“前辈”们的经典的“完美”设计。课前总是幻想着精彩的课堂画面……心里暗暗自喜。可现实是“残酷”的:课堂上孩子们都很认真,很配合,也有不少孩子举手,目标达成,但课堂却不见得精彩,总是缺少创意!怎么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呢?设计应该没什么问题,到底哪一个环节出问题了呢?我反复推敲、琢磨,我为什么上不到“火候”?我特意找了听课的老师指点迷津:“你说得太多了”“你的问题切得太碎了,牵着学生走”“你都没给予足够的时间思考,结论就出来了”……一语道破,我恍然大悟——要学会放手。
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尽量吸取经验教训。教学中遇到能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归纳的知识内容,我绝对不说;能让学生做的,我绝对不包办;能让学生自己发现找出答案的,我绝不再作指导。在课堂上,遇到问题,我不急着解决,而是把问题交还给学生,激励学生在互动中解决问题。只有在不规范不准确的地方,我才作补充说明,绝不将自己的结论强加给学生。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思维的激活、灵性的喷发源于对话的启迪、碰撞,只有深层次的对话才有闪光的生成。在教学中究竟怎样的对话可以触动学生的思维呢?我尝试运用这样的启发式提问,如:
“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这是启发学生思考全面的很好途径。
“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反思和有条理说明思考过程。
“如果……,会怎么样?”——这是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的有效策略。
“他对吗?你怎么想?”这是理解他人思考方式与从他人的思考过程中探索新的思考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从原来的研究更多的“如何去教”,转变到更多关注如何对学生的思维启发,如何放手,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
2.案例片段2:交付——唤醒潜能
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内角和》的公开课上,要求孩子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我预设3—4种常见的验证方法。可是孩子们用了许多简单但新颖的方法去论证了这个结论:
生1:我是用量角器分别测量这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
生2:我用“偷懒”的方法论证:使用已知的三角板的度数:45°+45°+90°=180°;30°+60°+90°=180°。
生3:我也是测量的方法,但我的更全面、更完整,我分别测量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种三角形(展示图形)……
生4:我们不用量,我随意拿一个三角形,把它的三个角分别撕下来(动手撕下),拼成一个平角,就是180°。
生5:撕下来太可惜了。把图形都弄坏了。我们可以不用撕,用折一折的方法。把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折起来,还是能拼成一个平角180°,而且不用撕烂图形。
(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不约而同鼓起掌来)
生6:长方形和正方形四个角都是90°,内角和是90°×4=360°,沿着对角线连线,就可以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它的一半:360°÷2=180°。
生7:不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这样。我们上学期已经知道了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那么我们可以把四边形沿着对角线画出虚线,把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所以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360÷2=180°
生8:我想补充刚刚××同学的说法。他们把三个角撕下来拼成一个平角,我也觉得这个方法不好,撕坏了图形。我拿着三个一模一样(相同)的三角形,分别标上角1、角2、角3。我从这三个一样的三角形里分别选一个角1、角2、角3,把它们拼起来,也是一个平角。说明这三个角的和就是180°,也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又是一阵掌声,更有甚者捶胸顿足后悔自己怎么没有早一点想到)
生9:我还有一种方法,是我爸爸教我的。(利用同位角和内错角的原理)把三角形的三个角移成一个平角。(边说边在黑板上画出图形,引来了大家赞许的目光,个个都仿若恍然大悟的样子,不约而同鼓起掌来)
我太激动了:你们太了不起了……
我们不得不为孩子的精彩叫好!在这里,孩子们自主研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孩子是快乐的,我也是愉悦的!快乐的本源在于发现,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使学习过程成为不断发现的过程,学生自然乐趣无穷。
听课老师议论最多的是:“学生好聪明啊!我都没有想到这么多的方法。”那是什么成就了这些精彩?要是按照以前的“一言堂”模式,怎么能有如此精彩的一刻,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发现呢?是老师简单明了的课前小研究设计,激活了每个学生的思维,开放的设计给予学生创造的空间!生本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先学”就要相信学生的潜能是无穷的,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索的空间,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唤醒了孩子们的潜能,是学生思维的火花成就了这些精彩!
3.案例片段3:相信——生成智慧
2013年3月,我要上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长和》公开研讨课。关于这个内容,教材上是没有专门的一个例题来学习的,它只是零散地出现在习题中。当时,在备课的过程中,专家指出:这个内容比较简单,有必要专门去上一课吗?我犹豫了!为了能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这个相关内容,我还是觉得有必要,所以,我坚持了!于是我整合教材,设计了这一课,预设本课的新知识点,如大家所说的,应该很快就能交流完,课堂的相应练习会更充裕些。但是我担心的是,需要学生尽量带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框架实物模型来说明方法,更直观、更清楚的表达公式的意义。他们将如何带着实物来说明,来阐述他们的方法呢?这个对于笨手笨脚的我来说,有点难度,我自己就做不出来了,所以,我很忐忑。
上课前,我惊讶地发现,孩子们“藏”在抽屉里的实物模型各不相同,堪称艺术品!孩子们的潜能和创意真是无限的!我课前的忧虑是多余的!
课堂上,孩子们用了自己的模型,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棱长和的公式推理:
生1:(指着模型)长方体有12条棱,4条长,4条宽,4条高,长方体的棱长和=4×长+4×宽+4×高(4条长、4条宽、4条高分别涂上不同颜色的模型)
生2:我把一条长,一条宽,一条高看做一组,共有4组,也就是长方体的棱长和=4×(长+宽+高)(指着他一组涂上相同颜色的长、宽、高的模型实物)
生3:其实这两条公式可以看做用乘法分配率来变形得来的。
生4:来补充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当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时,那么其余的4个长方形就是相同的了。长方体棱长和=8×宽+4×长。
师:谁听明白了?
生5:也就是特殊的长方体,宽=高时,就有8条一样的棱和4条长。我还有模型呢。
学生将特殊的长方体模型展示给全班。(掌声再次响起)
我为孩子的精彩而喝彩!
生6:长方体如此,正方体就更简单了,正方体棱长和=12×棱长
想着一切都已经水到渠成,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了。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响起:“老师,我还有补充。”我心想:不是已经很“完美”了吗?但看着这个同学很坚定而渴望的眼神,我决定再给她一个机会,哪怕是让她“重复”一遍。“请说!”这位同学自信大方地走上讲台,拿出另外一个模型——一个用纸条做成的长方体框架。我心想,还不是一样吗?突然,她把纸做的框架,沿着长方体的对角,将长方体分成相同的两部分。部分同学惊叫了一下,都疑惑不解。“我们就像研究长方形周长方法一样,把它分成一样的两份,再分成两份(最后被剪成只剩下一个顶点上的一条长、一条宽和一条高了),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一条长、一条宽、一条高看做一组,共有4组,也就是长方体的棱长和=4×(长+宽+高)。”多么精辟啊!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长方体的棱长和公式推导!全场听课的老师都发出赞叹的声音!
貌似简单的一个问题,学生们可以如此精彩,可以从这么多的角度去阐述,孩子们能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充满智慧的思考!孩子们的这种探究学习精神再次震撼了我!颠覆了我的某些固定的思维模式!“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为什么”“怎么办”的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
我庆幸自己选这个教学内容的坚持,我庆幸给了孩子们一个展示的机会,才给我带来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我感慨:相信孩子,为他们搭建个平台,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惊喜!
4.案例片段4:尊重——看见花开
课堂的美,往往来自自由、民主、轻松、和谐、信任、相互尊重的课堂教学氛围。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
记得有个特殊的孩子——智障儿童洲洲,在我任教的班级,尽管他时不时带来很多的麻烦,但班上的其他孩子早就把他视作班级的一份子,处处包容他,关爱他。从早上家长送他到学校,我们老师就开始关注他。我在数学课时也时不时留意他的一举一动。上课进入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他是否已经回到座位上,还是课间溜到哪里玩了,是不是躲在楼梯角底下、或者在各个楼层之间闲逛忘了上楼,还是在操场上奔跑、或者躲到洗手间里面……每次折腾好一阵后,才开始上课。课堂上要找到一节能够让他安心专注的课是多么困难!他对我的数学不感冒,很少抬头看我的板书,而他偏爱语文,任何时候桌面都会有语文书和临摹字帖,甚至在数学课上饶有兴致地朗读语文书或东倒西歪地临摹字帖。但是每当小组合作交流,尽管他不懂,也都会凑凑热闹,或许干扰一下。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有一天,班上一个上课开小差的孩子回答不出来。“小数大小不变”!不知什么时候,洲洲冒出了一句。全班同学哗然,停顿几秒,接着掌声雷动。他得意地笑了起来。意外的惊喜!“你这节课上得真不错,很认真!”从那以后,他似乎慢慢地进步着:课间休息结束以后,听到上课铃响都会及时回到教室,他很少到处乱跑,有时甚至在楼梯口等着帮我拿教学资料;课堂上,小组合作交流时,也很少胡闹了,他在课堂上被附近同学“投诉”越来越少了;不管他有没有听懂,有时他还会跑到讲台上来,看着黑板,认真努力地一笔一画地做笔记……他开始喜欢上数学了!现在,洲洲已经转学到启智学校,接受更专业的教育,我祝福他!
三、我的反思
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我对我的教学案例进行了反思。
1.重视自学引领,做好前置性作业的设计
前置性作业是一节课的精髓所在,所以设计非常重要。设计把握几个关键点,一是抓根本,即抓住重点、难点进行设计;二是浅入,问题的设计要浅入,要让学生能自学完成;三是简单,每个孩子至少都能想到一种方法,让每个孩子跳一跳都能摘到果子,有一定的成功感,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四是开放(深出),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使不同水平能力的孩子都能有各自不同层次的观点、收获,从而呈现出不同的教学资源,不管是对的或错的,完整的或零零碎碎的结论,都将是宝贵的课堂资源,从而丰富了课堂内容。
2.搭建平台,展示多维、智慧的课堂
数学被誉为“思维的体操”,不难想象当“思维之花”开始随着课堂教学的节奏不断“舞动”之时,那灵性的绽放、智慧的生成是多么令人振奋。每当听到或上到一节令自己兴奋不已的课,总是和学生充满智慧的回答紧密相连。课堂迸发着智慧的火花!有了前置性的先学,提前调动、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从而迁移到新知,构建有准备的学习,呈现人人都可以参与的课堂;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开放议题,多交流多互动,互相补充,互相碰撞,形成多维、智慧的课堂。从而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了“不教而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
【让智慧的“火花”点燃生命的课堂】推荐阅读:
让创新的火花点亮未来10-11
在开放式阅读教学中点燃创新火花10-14
让青春的火花在农电事业中燃烧的演讲稿11-05
雨中的火花作文10-25
用智慧点燃学生热情12-14
让德育闪耀智慧的光芒-德育11-01
谈数学课堂的教学智慧07-13
电火花成型加工教案10-06
课堂变革中教师智慧的成长10-30
电火花加工技术论文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