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2022-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越来越多地被众多教师所重视和应用, 从讲台、粉笔、黑板走进平台、鼠标、幕布, 多媒体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作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多数学校都实现所有教室多媒体化、教师办公电子化、校园学习网络化, 这就要求学校要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而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教学水平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 随之也要求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层次。因此我们有必要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有效工具, 同时也成为教师终身学习的有力工具, 最终达到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让教师自己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推动者和创造者的目的。

那么, 如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呢?

1 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学习、借鉴、探索、反思、创新

1.1 学习

学习是提高素质的基础。教师如果借用电脑游戏的设计思想等, 把所教学科的一系列概念和技能融人故事情境中, 学生既可以在不同故事情境中对这些概念进行理解, 也可以运用他们的已有知识对故事情境提出质疑, 通过努力解决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 从而获得知识,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结, 获得有意义的学习。结合教育的需要以及信息技术的特点, 学习内容有教育基础理论包括信息技术学习理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理论、信息技术教育传播理论、通讯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审美艺术等。而学习的最好办法就是读书。对一个教师而言, 读书就是最好的备课, 不仅要读通读透所教的教材, 还要多读涉猎教材以外的如信息技术、审美设计等书籍。

1.2 借鉴

结合学习信息技术, 教师要多借鉴各个学科的经验。借鉴是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提高的起点, 它起着积累经验的作用。在借鉴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发挥聪明才智, 要做到兼容并蓄, 方能取长补短, 避免生搬硬套。最好的借鉴方式是听课。不同的教师处理教材、授课、启迪学生思维的方法各不相同。

1.3 探索

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教学的实践中, 要冲破以教材、课堂、教师为中心的樊篱, 主动进行理论、技能、情感的积累, 为自己专业的终身发展奠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触及学生的心灵。不但自身要转变观念, 还要引导学生转变观念。不但要把信息技术看作促进学习、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 更要把它作为自己未来拓宽生存空间、改善生存条件的需要。再是要超越教材, 在新课程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

1.4 反思

教学反思一直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前的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提炼和实践, 教学中的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教学后的反思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适应信息技术条件下新课程的要求必须学会反思。反思是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提高的重要动力。

1.5 创新

在新课程环境下要培养创新型的学生,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 并通过信息技术不断加快自身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并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从“消极被动型”向“积极创新型”发展, 从“惟书惟上型”向“探索反思型”发展, 从“灌输教学型”向“对话教学型”发展, 从“单纯教学型”向“教研结合型”发展, 运用信息技术, 在教学方式上创新, 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一种可接受的、宽松的课堂气氛。

2 加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

2.1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人机对话

例如, 可以实行人机对话, 开展语文识字、学词、扩句以及朗读和阅读, 并有力地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低年级识字, 利用字幕移动, 使学生看着屏幕快速拼音识字, 既集中注意力, 又提高识字速度, 增强注意识记能力、快速记忆能力, 快速拼读能力。识字教学时, 既可教师教读, 也可由学生集体拼读、分组拼读、个别拼读等, 并用这些方式来快速检测识字效果。在学词方面, 让学生看着屏幕连字组词或用词造句。中年级则出示句子进行扩充练习, 或进行句子的分格写作练习, 都很灵活。而将课文出示在屏幕上, 以一定速度进行上移, 可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看着屏幕进行朗读, 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老师也可以用勾画、复制、剪切、字幕提问等方式对课文进行解读。与此同时, 可下载相近文章, 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这样, 整个语文课堂既生动活泼, 又紧凑高效。

又如, 可以通过人机对话, 学习和操练英语课文对话。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学习和操练课文对话, 本是较为枯燥、烦琐。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们需要学习新的单词和句型, 需要多次反复地练习听、说句子直至熟练。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实行人机对话, 就可化枯燥为有趣, 化繁琐为简炼, 将一个个生硬的句子转换成实情实景, 便于学生理解, 并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 学生操练英语实行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 而在课堂中多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这样做只能使少数学生有操练英语对话的机会, 故而效率很低。而实行人机对话, 学生进入电脑中的教学程序后, 以电脑为师, 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了操练英语对话的机会, 而在操练时不必看教师的脸色, 不必惧怕犯错误而受到批评。这样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极大提高, 有效的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而且, 在对话的操练过程中, 让学生与电脑进行角色扮演, 互换角色, 这种人机交互的方式能使学生学得更轻松愉快。

2.2 运用信息技术扩大教学容量

小学数学在常规教学中, 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 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然而, 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融集图、文、声、动、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 就有利于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数学的联系, 从而丰富了数学教学内容。

例如:在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上, “十一”长假就要到了, 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一家人外出旅行的计划。教师便为学生呈现不同景点的图片、介绍, 提供有关交通、来往时间、住宿、公园门票等价格信息。让学生分组讨论, 每一个组确定一个自己认为合理的旅行计划。学生经过小组讨论、认真研究、计算和分析, 分别确定自己的旅行计划。有的学生的计划用钱比较多, 认为这样可以舒适一点;有的学生说家长挣钱不容易, 要尽量节省一些;有的学生更多的是从节省时间考虑;有的学生从可以玩更多的景点考虑。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只是进行有关的计算, 还要考虑经济条件、旅行的效果等多方面的因素。

无疑, 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解决了常规教学无法解决的素材多样性、灵活性的问题, 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皆数学,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3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如指导作文写作时, 一是可以下载有关图片或新闻或生活情景视频, 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深刻感悟, 从而写出具体而生动的习作。

又如下载或变化有关英语情景或进行英语视频对话, 训练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要求突出口语交际功能, 让学生多学多练。但课堂时间有限, 容易出现课堂教学容量不大的缺陷。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辅助教学则不同, 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 从期望得到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出发, 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认真筛选, 事先编制好教学内容和程序, 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使教学节奏明显加快, 教学密度增大, 因此就能从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压缩出时间来进行大容量的口语练习, 使学生们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时间。

2.4 广泛开展媒体实验演示

例如, 在科学课上, 利用多媒体进行情景创设, 能加深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的印象, 如能同时兼以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 则更能增强学习实效, 深化对科学现象、科学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运用信息技术, 实行人机对话, 既可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又能扩大教学容量, 丰富教学资源, 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此外, 还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引导学生实行网上互动学习。

3 增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让教师把信息技术当作提高自己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

不少教师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都并非是积极的, 这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师观念, 打破传统, 探索运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学校要以促进“有效课堂、实效课堂”为主线, 引导教师关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甚至高效、同时收到实效的优势所在, 将运用信息技术优势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升华为教师专业素质的自发追求。

上一篇:探讨建筑工程施工监理难点及对策下一篇:论我国警察使用枪支法律制度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