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2024-06-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多媒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共10篇)

浅谈多媒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篇1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以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研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多媒体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通过教学设计合理的选择和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软件,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手段,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原因和优势

教育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人们获取知识,单靠听觉只能记忆约1/6,单靠视觉,只能记忆约1/4,而同时使用视听两种感觉,则能记忆大约是2/3。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运用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将教学时一些形象的不易理解的教学内容,通过生动的画面、悦耳的声音,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情境,它具有生动、形象、信息容量大、交互能力强和操作方便等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信息技术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认知作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多媒体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技术讲、练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集于一体,创设出学生容易接受的真实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容易理解、方便操作,让学生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实现轻松愉快的学习。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腾出手来着重培养学生处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结合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与先进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促进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让学生当堂消化、印象深刻,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中还涉及到相当一部分的理论基础知识,而对于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普通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是最为适宜的,那么怎样让普通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把枯燥、抽象的信息技术理论内容讲的生动、形象,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呢?多媒体技术在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精美的图片、动画、视频,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学习知识,使得一些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技术与分层教学模式相结合

由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为了促进学生的全体、全面发展,分层教学模式在当今、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普遍,而一般的分层、分组教学模式,只是为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目标,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接受的学习内容,教师上课的方法、模式都没有改变。多媒体技术与分层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教学课件,将不同的任务目标、任务安排在学习课件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接受知识。

(三)多媒体技术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相结合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普遍,通过任务的方式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如果一味的安排任务,教师辅导学生自主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如果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为每节课甚至每个具体任务设计相应的学习课件,让学生通过学习课件的讲解,了解具体任务和操作流程以及操作中的重难点,就能有效地减少学生在个别操作时出现不应该犯的错误,而且如今计算机在家庭中也已经非常普及,学生更可以利用这些学习课件在课余时间认真练习,巩固课堂知识。

三、多媒体辅助信息技术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信息技术教学,无疑能够很好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同样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辅助设施及软件;教学辅助软件、课件设计意图不明、设计内容不够充实或容量过大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目的和对象。

(一)多媒体技术辅助信息技术教学的目的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些教师平常很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只是在公开课时应用;还有些教师只是利用教学光盘播放教学或用投影设备投影书本、资料、练习,这些无疑都进入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我们并不是为运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接受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技术辅助信息技术教学的对象

学生是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人,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辅助教学虽不排斥辅助教师的教学,但其最根本的任务应该是为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服务,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更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更乐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到信息技术学习活动中。

多媒体辅助信息技术教学只是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并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能简单的认为可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代替一切,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其他先进的教学方法不能舍弃,应该相互辅助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多媒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篇2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音乐, 首先要让学生乐于学习音乐。然而, 在教学中, 我常碰到的问题是学生虽然热爱音乐, 乐于接受音乐、感知音乐, 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如今, 学生接触音乐的途径有很多如电视、电脑等, 这致使学生很难接受教师的单一讲授。因此, 我们要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 让电脑音乐走进中学音乐教学。下面, 笔者主要从歌唱、感受与鉴赏、创造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歌唱课”教学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 教师都是单一地直接教授学生乐谱, 学生觉得上课乏味。久而久之, 学生就失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自从我接触了多媒体以后, 有一次上课, 我尝试着把歌曲的主旋律输入到音乐制作软件里。 (见附图一) 然后, 我将歌词输入到乐谱下面,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随时调整乐谱的播放速度。在学生唱的同时, 我又用录音功能将学生所唱进行录制, 等学生唱完了再回放。使我意想不到的是, 学生的兴趣由此大增, 个个跃跃欲试。当他们听到自己的歌声, 时而开怀大笑, 时而频频点头,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一来, 学生乐于学音乐了, 教学质量也提高了。例如, 小学六年级教材中《井岗山下种南瓜》的合唱教学,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音频软件, 激发学生学习构唱音程的兴趣, 培养学生和声的耳朵。另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Cool Edit Pro录音软件, 积累大量的分轨、分声道的二声部音响资料, 为学生学习提供方便。

二、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感受和鉴赏”教学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是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运用电教手段, 可以通过听觉刺激、视觉演示, 加上直观动作的练习, 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节拍感。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歌曲, 让学生掌握音符的时值, 按一定节奏进行“朗诵”, 并能按照乐曲的旋律以击掌、跺脚等多种动作来表示乐曲中的节奏。在音乐课的欣赏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安装在电脑上的Steinberg Cubase 5、SONAR X1 Producer等音乐制作软件编辑、播放音频。这样一来, 音频的波形大小变化是可视的。

例如, 民族乐器合奏曲《瑶族舞曲》就是利用多民族乐器同时发音奏出优美的旋律。在教学这一课时,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选取某种民族乐器伴奏或几种乐器合奏。在欣赏第二段时, 那种歌舞欢腾的场面如果单用钢琴很难表达出来, 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但可以把其音响效果表达得十分完美, 而且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结合谱子欣赏那载歌载舞的动人画面, 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见附图二)

对于速度快、音域宽、声部多的和声谱例的教学, 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起来难度较大, 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可以事半功倍。多媒体技术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书写谱例, 教师可以随意操作电脑演奏某个谱例、某个段落、某个小节甚至某个和弦。

三、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创造”教学

创造教学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也是引导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的重要手段之一。创造教学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创造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探索音响与音乐。

2.用音乐材料创作音乐。比如, 利用所学知识模仿创作8小节左右的短式旋律, 或给某段乐曲编上前奏、间奏或尾声等。

3.自制简易乐器, 如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弦乐器等。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创造教学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是平时上课时, 教材上钢琴不好表现的乐曲可以由教师在上课之前运用电脑音乐制作软件制作成鲜活生动的音效较好的声音, 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评价。二是有条件的地方, 教师可以让电脑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制作软件的操作方法, 循序渐进地进行音乐创造活动。例如, 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乐曲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教师上课之前可以先用电脑音乐制作软件将其作成MIDI的形式, 让学生根据乐谱分析乐曲音乐形象, 在西洋管弦乐队音色库中选择合适的音色进行演奏, 并且对各种音色效果进行对比, 最后让学生说明选择这种乐器音色的理由。又如, 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比较熟悉的歌曲, 由教师为其编配好和弦, 并在Band in a box2012自动伴奏软件中输入和弦 (见附图三) , 然后, 让学生为这首歌曲选择一种合适的伴奏风格, 边聆听歌曲, 边试着套用不同的节奏, 直至找到最恰当的, 并说明理由。

四、结语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到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 既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的广阔空间。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音乐教学, 是符合“教育创新”的精神和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的, 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丰富音乐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音乐教学, 必将使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等诸多方面都得到优化, 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附图:

和弦表中的每个数字表示一个小节。在这个例子中, 你可以看到歌曲的第1小节是一个E和弦, 同样, 在第5小节, 你可以看到A和弦, 而结尾处的第12小节是一个E7和弦。

浅谈多媒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 新课程 多媒体信息技术 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23-0019-02

新课程实行已十多年了,经过社会的宣传,学校的推广,自己的实践,我认为使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高中历史教学来说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但是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并没有因为推广使用信息技术而产生根本性的变革,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多媒体信息技术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来适应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信息技术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意义

高中历史课程的主要任务,除了让学生认识、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还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认识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开放视野,增强学生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改进高中历史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使教师能够适应以新科技革命为主导的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1.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传统教学单凭语言讲述,学生听起来没有直观感受,只能靠自己的想象。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多彩的画面、灵动的音乐提升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调动、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课的热情。正确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进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例如,在学习《五四运动》这一内容时,播放《我的919》影视的相关片断;学习《开辟新航路》时,放映《大国崛起》的相关视频等,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深层次认识。

2.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教学有利于把许多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和形象化,突破课程重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高中历史课程的部分知识比较抽象、深奥,单凭传统教学手段,不易突破重难点。由于多媒体具有直观性,通过画面、声音、色彩的展示、传递,使学习内容由抽象变得具体,由深奥变得浅显。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深刻理解,牢固记忆。例如,针对《百家争鸣》这一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可以选取《百家讲坛》的有关视频展示给学生,通过易中天老师的讲解,加上视频中相配的画面,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以及思想家们的重要主张了。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提供了直观的、形象的多重感官刺激的视听觉材料,而且为学生展现了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可以说,多媒体是一种最有效、最直接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信息传递方式。

3.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可以更好地强化历史课程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教化功能。历史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及爱国主义情感的重大职责,传统教学方式难以很好地完成这样的重任。当今社会是网络时代,各种视频、音频、图片资料随手可得,历史教学如果充分合理地去运用这些资料,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弥补当今学校教育忽视学生先做人、再学习的缺陷。在学习《抗日战争》时,播放相关典型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面对曾经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还有现在中日之间的钓鱼岛问题,部分国家在南海对中国的挑衅行为,做为时代青年,应如何去做?课堂上,学生激情澎湃,责任感和爱国情感充分展现,历史教育功能基本达到。

4.多媒体信息技术有利于更好地体现高中历史课程教学的时代性。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传授知识新、快、全等特点,高中历史教学可灵活及时地增加有较强时代气息的内容,使高中历史教学与国内外形势、当前社会热点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时代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在讲授《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中的丝绸之路内容时,利用近几年的“一带一路”视频资料,并用多媒体技术加以处理,使历史和现实相结合,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愿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应尽的贡献。课堂上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视频、音频等资料,启发学生思考、讨论、探究,既使学生接受了最新的信息,也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高中历史教师应如何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1.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性工具,其最重要的作用是传达授课教师的思想和理念。要想成功地完成教学内容,把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传递给学生,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思路来设计教学活动,选择或重组教学资源,熟悉教学课件,或者自己制作参与制作教学课件,并熟练运用,使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博大精深。教师既是课件的制作者,也是使用者。如果课件不能充分传达教师的理念,其对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已毋庸赘言。教师在操作时技术再不熟练,足以影响教学进程,破坏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努力学习和提升现代信息技术能力,使其更好地服务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2.教师应应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仅要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更要拥有博大精深的专业知识,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将众多的历史知识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愉快地学习知识,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3.教师要认真筛选信息资源,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我们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时,不能把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的相关网页资源罗列在一起,直接提供给学生。这样,学生获得的都是无层次、无系统、针对性差的素材性资源,同时,一些信息垃圾也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教师要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来防止学生受到不良影响。有些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弱化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这样,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但没有发挥出来,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没有完成。教师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引导、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达到师生和谐共振的状态。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交流互动的过程。

4.避免过分依赖网络资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所有教学技术手段都有其局限性和使用范围,同样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我们在使用网络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它资源。课堂教学从来就没有唯一的教学媒体,网络亦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提供学习资源,如:教学挂图、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等。不能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网络技术,只有网络资源才是唯一的资源和最好的资源。教科书仍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不能过分依赖网络资源而去舍本逐末。

浅谈多媒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篇4

单位:济南外国语学校

姓名: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在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个前沿学科,首先体验到了信息化教学和数字化教学带来的好处。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作为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软件,它可以非常方便地辅助计算机任课老师完成电脑网络教学任务,同时实现网络屏幕监视和远程控制等网络管理。包括屏幕广播、远程遥控、屏幕监视、双人对讲、多人会话、影音广播、电子画板、网上讨论、执行命令、网上配置、电脑信息、黑屏肃静、锁定电脑、发布消息、发布作业、提交作业、关机重启、屏幕日志、点名签到、班级模型管理等多种教学功能,从而可以方便地利用先进的电脑网络教学平台,完成各种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活动。可以说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对辅助我们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大大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促进现代教学技术的良性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 兴趣 分享

浅谈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在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现在中小学都把信息化教学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电化教学放在了很高的位置,各学科都结合本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加强了信息技术的渗透和应用。作为站在科技时代前沿的信息技术课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最先体验到信息化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烘托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互动等方面的作用。本文将重点介绍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以南京苏亚星多媒体教学系统V6.0为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方面的作用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第一要素。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基础。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可以通过屏幕转播、网络画板、声音广播、网际影院,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图片、声音、视频素材,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丰富的环境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深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中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学习的直接出发点,好奇心强是他们突出的心理特征。中学生乐于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在喜悦中索取。所以中学生对采用多媒体与其它教学媒体结合的课堂教学颇感兴趣,乐于接受。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集成了投影、幻灯、录相、计算机等多种功能,每当课堂讲解或者练习时向学生提供各种好玩的图片、软件、视频素材时,那红色的五角星、绿色的三角形、彩色的小花、透明的彩棒、活泼的小鸡小鸭、搞笑的鬼脸和震撼的影片同时感染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时,强烈的刺激性使学生产生一种抑制不住的新奇,他们迫切地想看、想摸、想动、想探索个究竟。通过形、声、色的刺激,通过静、动、大小、虚实变化的演示,使学生的脑海中浮现出很多的联想,引起了极强的探索欲望。这种兴奋的状态正是引起、巩固和发展思维的基点,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学习动机是自觉的、积极的。在电教手段创设的愉快情境中学习,中学生便有了参与到课堂中来的积极性。这时的课堂教学便是教师与学生两个积极性的最佳结合,也为实现课堂教学优化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学也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在实现信息分享,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作用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每个人都不可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独闯江湖,更不能凭借一己之力在社会上立足。现代人是社会人,是群体中的一员。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很多练习都是多人协力合作的结果,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为学生团队合作提供了可能。借助这个平台,同学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劳动所得,各取所需,快速完成自己的任务。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中的分组教学功能可以实现进入分组教学状态后,各组长机器上自动出现组长操作界面,组长可实现对本组学生的广播、监看、联机讨论、网络画板、电子抢答等十多项教学功能,实现真正的分组教学。具体表现为:

·组长有对组内学生进行各种教学功能的灵活操作权参与者可以用文字、语音、图像进行联机讨论

·支持多个小组同时进行讨论,且相互间无干扰

·讨论内容可以保存为文件,可以直接启动电子白板

·每个人都可选择自己所用的文本颜色

·提供个性设计及日常用语

在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word第二课《文章输入大比拼》中,分组教学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全班同学第三人分为一个小组,每人负责完成一段文章的录入,结果都提交给组长;组长把三段文章发给大家,然后三人再共同探讨文章由“三足鼎立”到“大一统”如何来实现。组长可以集思广益,给其它两位组员展示的机会,最终拿出本小组的方案,提交给老师。

三、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能够及时反馈跟踪学生情况,便于教师的因材施教

老师在课堂上往往不能兼顾全班学生的要求,而只能对大多数学生提出宽泛的要求。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为老师了解学生情况提供了“第三只眼”,老师可以通过远程监控了解学生的上课情况,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同样的作业有些同学可能觉得非常简单,有些同学却认为有难度;有些同学喜欢理论性强的题目,有些同学则喜欢实践性强的题目。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可以将学生分组,最多可以同时观察了解8名学生的情况,班内50名同学可以在1分钟的时间内进行大体的了解,然后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提供练习题。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完成课堂教学任务,避免了个别学生作业量不够,个别学生作业太多的问题。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能够及时跟踪,及时反馈,启发与促进学生去“发现”规律和知识,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的介入,为教与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功能,同时提供随时的学习结果验证,学习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可选择进行的学习路径,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的创造性的集成的学习环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进度及兴趣选择相应的题目,只要一做完,学生就立刻知道成绩,对的就获得表扬,错了也会被友好地告知错在哪里,以便学生随时检测自己的知识构架哪里出了问题,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培养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和知识及自学的能力。

在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辅助教学的尝试和摸索过程中,我也深深体会到对任何一个事物的运用都要讲究度。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盲目依赖多媒体,那教师就失去了领路人及指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避免夸大工具作用,忽略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样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我认为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如何在多媒体网络系统教学及常规教学间实现自由“切换”

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往往能够更能调动 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但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而教师的讲解比起内容丰富的课件,自由发挥的电子白板,活泼有趣的分组讨论是那么的“索然无趣”。如何能够让学生在两种教学状态间自由转换,不但要求教师掌握工具使用的度,还要求教师有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能够引领学生在两种状态间实现自由“切换”。

二、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应在学生作品保存,建立个人专属文件夹上进行改进

为了方便机房的管理,大多数机房都安装了还原卡,这虽然避免了学生误操作或恶意操作对机器造成的损坏,但也对学生作品的保存及延续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众所周知,信息技术作品往往有很强的连续性,需要学生在几个课时内完成,学生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对完成作品的方法实现“由繁到简”,对完成作品的质量实现“由粗到精”,并最终实现该类问题的举一反三。现在的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大多都不能在学生机上建立学生专属文件夹。如果该系统能够为使用该机器的每位同学建立专属文件夹,且能具有简单的加密功能,能够对学生作品进行保存,必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试想:哪位学生不愿意看到自己的作品得以保存,并能不断地完善呢?

三、多媒体网络系统应当提高系统稳定性,保证教学的“万无一失”

相信使用多媒体网络系统进行上课的信息技术教师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 教师机已登录,但学生机上就是显示“老师不在”; ☆ 个别学生无法同步显示课件,只能看相邻同学的; ☆ 老师通过“屏幕广播”展示完优秀学生作品后,要求学生改进自己作品的时候,个别学生机却死机,只能重启电脑; ☆ 个别学生收不到老师下发的作业或无法上传-------在这里,笔者不再一一列举,总之系统任何一个小问题都能造成课堂教学中的大问题。学生无法观看课件影响了知识的学习,无法接收作业影响了知识的巩固,无法上传作品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这也是多媒体教学网络系统的一个弊端,更是对教师课堂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一个考验。

总之,教学的信息化、数字化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我们每一个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都是践行者。我们一定会不断提高自身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运用中发展多媒体教学,在改革中探讨多媒体教学,使多媒体教学发挥最佳效果。

【参考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2、边玉芳 《教育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4、《中国电化教育》

作者简介:

路建,男,中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工作单位:济南外国语学校

浅谈多媒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篇5

襄城实验高级中学 李伟广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育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首选途径,教师能否熟练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高中信息技术课本身的讲授内容中就包括多媒体信息技术这项内容,所以在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很自然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各各环节中去,不但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力度,而且也提高了教师自身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 教育现代化 标志 能力

一、多媒体技术与信息技术学科

多媒体技术(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综合处理、建立逻辑关系和人机交互作用的技术。真正的多媒体技术所涉及的对象是计算机技术的产物,而其他的单纯事物,如电影、电视、音响等,均不属于多媒体技术的范畴。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高中课程中这是一门集知识与技能为一体的学科,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使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得到提高。

二、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长期以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普遍存在课时量较少,学生上机训练时间不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学校受硬件条件限制,学校本身计算机数量不够,有些学校受到高考升学压力的限制,不能为信息技术课安排较多的课时,而信息技术课的一些内容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许多细节的内容教师只能通过口述或在黑板上进行图形演示,学生不容易达到理解和认知的标准。造成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度降低。

三.多媒技术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主要是利用了计算机人机交互的特点,能充分利用它实现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互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计算机的图、文、声、像有机的结合起来,产生了一种比以前的电视机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不但使得教学过程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而且还可以实时反馈,具有极大的灵活性。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对于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极大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彻底改变了学生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另外,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交互性还有利于发挥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绝对主体,学生在教学仅仅只是以一个被动接受者参与教学活动。在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中,在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态度对学习内容进行一定的选择,同时结合自己习惯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充当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还是知识传播方式的改革者。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多方位地提高学习效果和培养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是辅助课堂教学,帮助教师完成“创设情景,激发动机,提出问题,建立图景,引导讨论,画龙点睛”的极好工具,按照“以能力立意为主”进行教学的基本思想,多媒体技术不仅仅有利于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用它创设情境进行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例如:高中信息技术第五章第二节《数字化图像的设计与加工》, 因为是这个课题比较抽象如果用文字和图画形式描述,不易被学生接受.利用flash制作一幅位图图像和矢量图像对比的动画场景:位图图像不断变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观察到当位图文件放大时的现象:边缘锯齿、图像马赛克化。而矢量图像放大时图像却依然相当清晰。教师只提点明这种反差的特点,学生就会牢固的掌握位图与矢量图的区别。

2、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册中有许多关于概念性的理论课,如:《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信息加工概述》、《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等,如果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学生很可能会出现厌烦的情况。那么在理论课的教学中设计多个问题,制作成集声音、图像和视频文件为一体的PPT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对“信息技术”这一概念进行问题设计是: 在PPT中展示一段信息技术在网络应用的视频资料,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现在这门课叫“信息技术”而不是“计算机技术”?这两个在网络上出现频率都很高,它们的差别在哪里?为了弄明白问题答案学生会主动去查找相关资料,并且鼓励同学们相互讨论,教师从旁点拨,最终这一问题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解释就会轻松解决。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助于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网络上大量的教育类论坛,教育工作者个人的博客,给教师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云集在这个空间中,他们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支援。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评价教师个人文化素质的标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

六、多媒体技术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反思

(1)不能追求形式,让课堂教学为多媒体课件服务。

(2)多媒体技术运用中的“文”“声”“形”“色”等的处理要恰当,不能“喧宾夺主”,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3)运用多媒体技术,还要求我们不断学习,在提高应用水平的同时更要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总之,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但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适时、适量、适度。要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与常规教学手段的各自优势,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进行有效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简而言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高中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进行信息技术课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是一个新事物,在教学实践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我们不断探索、交流,使之更加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参考文献:

[1]李晓玉.《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2005.6

浅谈多媒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篇6

长洲乡百乐小学    罗 警

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信息技术特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直观生动地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催化”,将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只有会思维才能学好数学。在设计计算机如何辅助课堂教学时,应力求帮助学生建立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讨论、想象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使学生的思维具有逻辑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等几大特点,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一)多媒体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完成思维过渡。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其直观性有助于形成鲜明、准确的视觉表象。它可以减轻学生从感知具体事物转向理解抽象概念这一过程的负担。那么,仅仅完成感知具体事物这一任务就可以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我认为:要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感知只是作用之一,而重中之重在于过渡(又称转化)。

在教学《长、正方形的面积》一课时,其主要内容就是如何推导出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节课总的设计思路为:步骤一: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正方形(1平方厘米的面积),得出用数方格的方法可以知道面积的结论;步骤二:建立起每排个数与长,摆的排数与宽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出知道长、宽可以求面积的结论;步骤三:把各种不同的摆法列出来,通过对一组数据的研究,得出S长=a×b 的结论。应用这个公式,学生分别计算出几个长方形的面积,然后把最后一个图形抽取出来,观察出它是一个正方形,从而总结出S正=a×a。根据总体的设计思路,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就在于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在进行了步骤一后,我向全班同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每个同学的学具袋里都有不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都是1平方厘米,请你用袋中所有的小正方形拼摆成一个长方形,并说出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这时,全体学生通过拼、摆等动手活动,获得了感性的认识。那么,如何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转化呢?我请相当一部分同学来汇报结果,把大家的答案全部列在黑板上。这样就轻而易举地把本节课的重点由研究图形过渡到研究数据上。接着,我从中任意选取三组,列在计算机的屏幕上,请同学观察图形及面积、长、宽这三组数字的对应闪烁,并提出问题:“通过观察,你发现面积与长、宽有什么关系吗?”学生一眼就看出了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与宽的乘积这一规律,接着我又提出疑问:“你们发现的只是这三组数字的规律,其它的长方形有这样的规律吗?我们一一来验证黑板上的数据”。通过对这一系列数字的研究,学生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我又安排了四个图形,请同学应用公式计算面积。在计算完最后一个图形后,很多同学都惊奇地发现这是一个正方形。我问:“正方形的边叫什么?它的面积怎样计算?”,这样,很自然地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对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比较巧妙地完成了两个过渡。第一:由对图形的研究过渡到对数字的研究;第二:由对长方形面积的研究过渡到对正方形面积的研究。这样设计,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从直观、形象入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层层深入,逐步完成理性的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二是知识间的衔接自然,在巩固练习中完成了对正方形面积的研究,学生易于接受;三是在教学中渗透了正方形是长方形的特例这一思想,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成为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二)多媒体教学操作方便,易于学生理解动态过程。

为了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教师在课上可增加动手操作和分组讨论等活动。那么,有了这些形式,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完成思维的过渡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考虑在哪个环节使用多媒体,以及多媒体如何与动手操作、分组讨论相结合才能发挥它的最大功能等一系列问题,使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授《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为了能加大课堂教学密度,使电脑演示与学生动手相结合,教师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让学生在课前作好准备,用两个任意形状的同样大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图形摆在桌面上,思考这个图形的底、高与三角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这个图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这两个问题;第二:在新课部分请同学汇报课前参与的结果,完成学生口述、教师演示的过程(如图);第三:根据每组图形的演示与比较,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2。由此可看出:学生拼摆的动态过程由计算机来模拟演示,发挥了它快捷、操作方便的特点。

在这节课中,除了具有上述特点外,我认为,这样设计还有以下几点好处:

1. 激发了学生课前参与的热情。教师们常讲“预习”的重要性,其实,预习就是让学生课前就参与知识的学习,为课上的学习打基础,作准备。学生在课前就找到多种答案时,教师应立即竖起大拇指:“你真了不起!”这样便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一定心理学意义上讲,也是完成了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的转化工作。

2. 节省了教学时间,使练习更充分。思维需要过程。如果学生在课前就基本上确定了思维的方向,那么课上会避免走一些弯路,从而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学生在操作基础上抽象出来的只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需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完成对知识的整理和归纳。那么,课堂中,利用计算机可以把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较模糊的认识再次形象地展示出来,观察它的动态过程,巩固这一抽象概括的过程,使学生头脑中的东西变得清晰,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有了思考的捷径,缩短了新授环节的时间,在练习中就可以多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题目,从多角度训练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练习更充分.

可见,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科学运用,既为我们优化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又为在学科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找到了最佳的结合点。

浅谈多媒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篇7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 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 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 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 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 使其和丰富的资源及现实完全隔离, 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 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 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 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 继而对其进行开拓, 创新的过程。于是, 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 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 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 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我在《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教学中, 利用PowerPoint制作动态的平面向量课件, 学生通过探索, 发现了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 深刻的理解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的意义和作用。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的科学, 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 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 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 我在讲解《极限的概念》这一节内容之前, 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 通过整理资料, 提出与极限有关的实际问题, 通过我的动画课件, 学生归纳出了极限的概念, 同时揭示了极限的概念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的过程中, 深深地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 视眼开阔, 多彩多姿, 浩瀚无穷。

浅谈多媒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信息技术数学课堂 作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完全有必要对教学过程重新认识。

一、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但不是每个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新颖的事物、知道而没有见过的事物都感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满足他们这些需求。而传统的教学和现在的许多教学都是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把学生封闭在枯燥的教材和单调的课堂内,使其和丰富的资源、现实完全隔离,致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日益衰减。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可激起学生的各种感官的参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动机和兴趣。这充分说明了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如网络信息,多媒体教学软件等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

三、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数学是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与一身的科学,数学教学则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或提供的环境中通过积极的思维不断了解、理解和掌握这门科学,于是揭示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考就成为数学教育的特殊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存在深藏的潜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获取技能和经验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例如:我在讲解《极限的概念》这一节内容之前,先要求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通过整理资料,提出与极限有关的实际问题,在通过我的动画课件,学生归纳出了极限的概念,同时揭示了极限的概念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通过网络查询并收集有关极限的资料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网络互动交流式的学习环境,视眼开阔,多彩多资,浩瀚无穷。

四、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庞大的书库也只有有限的资源,况且教师还要一本一本的找,一页一页的翻,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网络信息为教师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捷径,只要在地址栏中输入网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下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大大节省了教师备课的时间. 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 大量的操练练习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实现了个别辅导式教学。在此层次,计算机软件实现了教师职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题、评定等,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因此,教学的发生对技术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五、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计算机使用技能

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给教育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庞大的交流空间,各地各级的优秀教师云集在这个空间中,他们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支援。通过网络交流,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们新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实践证明,经常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课堂教学的教师,他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总是走在最前列的。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计算机使用技能的高低是新一代评价个人文化素质的标准。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每个人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更应该积极的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课堂,这样利人又利己。

六、将多媒体信息技术融于教学课堂的反思

浅谈多媒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篇9

李紫花

党全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三团一中

833303

【摘 要】高中化学是一门提高学生自然科学素质的学科,也是学生普遍感到难学的学科之一。21世纪的教育将诞生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其基础与催化剂是信息技术。探讨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进行整合,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中的效益。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合理准确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上的重点和难点,又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逼真、色彩斑斓的化学信息世界,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化学课堂 运用 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进入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之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不但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实验能力的培养。而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直观;同时,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尤其是化学课堂的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而各种媒体则只能起辅助教学作用。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会给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相反,不切实际的滥用多媒体,会严重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的落实。

一、借助多媒体强化课前研究,激发学习兴趣

课前研究是讲课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研究进行充分,才能上出高质量的课,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强化课前研究,辅助备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而兴趣是一种积极作用的情绪,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和情感相联系,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调动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备氨气这节课时,从网上下载了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模拟动画、氨气分子结构模拟动画、氨气与酸反应的实验模拟动画,然后把这些组件插到本人的课件中,充实了我的课件,使我的课件有内容,又生动。最主要还是大大缩短了备课的时间,充分发挥了资源共享的作用。在备氯气这节时,我从网上找到有关氯气泄漏事件的视频,而在上课前先播放,学生看到云南寻甸公司氯气泄漏71名工人被熏倒及重庆氯气泄露爆炸 群众紧急大撤离,庄稼被毁的场面后学生好像亲自经历了一样,在随后的教学中中他们都显得很兴奋,并且很积极的配合教学工作的开展。

在化学教学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解悬念,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思维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变抽象为具体,将微观过程加以宏观模拟,把宏观场景作微观处理,还能提供直观形象和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难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又能伴随着图象的变化、动听的音乐,诱发愉快的学习情绪.例如,在苯分子的教学时,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苯分子的球棍模型,比例模型并进行360o旋转,学生们很快就了解了其结构特点,并在随后的练习里面很快地,准确地完成了任务。可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省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如,高二有机化学中羧酸和醇的酯化反应原理,可利用多媒体模拟这一反应历程中羧酸提供羟基而醇提供氢。在做“铜―锌原电池”演示实验的同时,通过动画模拟能使学生形象地看到电子运动方向、两极电子得失的特点及实验现象。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可见,利用多媒体技术、二维和三维动画软件,模拟物质结构、化学反应过程等,随教学过程而进行同步控制。不仅增大了知识的密度,加快了教学的节奏,而且化解了教学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辅助化学实验,增强实验效果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规律的阐释都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但由于时间、观察条件、器材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实验无法实现或难以观察。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视频、音频、动画等结合的效果模拟实验的过程,可以弥补常规实验的不足,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1.增强实验的可见度,强化实验的演示效果。高一演示金属钠和水的反应实验中,过去是钠与水在大烧杯中反应,而现在利用投影仪,可改在方型投影试管中进行,向盛有滴加酚酞的水中,加入金属钠,学生可以在投影屏幕上清晰地观察到“浮、游、熔、响、红”等现象,实验效果明显提高。又如讲“布朗运动”时,在大烧杯中盛1-2cm高的水,放入一点花粉,利用投影观察,既增大了实验的可视面积,又可以减少近距离观察时呼吸的干扰;讲到钠与水反应时将钠放在培养皿中盖上玻璃片与水反应,利用投影观察其反应过程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还可以将一些制备、性质、检验等系列实验,通过制作,利用计算机屏幕表演仪器拆装过程、实验方法和观察现象等。然后利用投影机能把这一系列过程放大,帮助学生观察。如介绍“电子云”时,学生对电子云模型中那么多的“点”很难理解,通过多张投影片的叠加,使学生理解电子云模型形成过程,从而接受电子云的概念。

2.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则拍成录像,于课堂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密度。如讲‘焰色反应’时,我把家中炒菜时食盐水溅到煤气灶上产生黄色火焰的过程拍成录像用于上课。这样把一个不适课堂演示的实验带到课堂,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对有毒、有害以及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的实验。可用Flash等软件制成课件。如胶体的电泳、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的毒性实验等。

4.模拟有毒、有害物质的实验,减少污染。许多化学实验有毒,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化学实验中一些错误操作,只能靠教师讲其错误的原因,以及错误操作可能带来的危害,却不能用实际操作实验证明,否则会造成危险。而电教媒体进入课堂,这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这些错误操作,它可将步骤分解,放慢动作,不仅把错误的原因演示清楚,而且可以喧染气氛,学生看后印象深刻,加深对错误原因的理解。例如:学习《氧气》这课时,做细铁丝的燃烧实验时,应在氧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或在瓶底铺上一层细沙,不然就会出现:细铁丝燃烧时产生的高温熔融物溅落到集气瓶底使瓶底炸裂的现象。如果此时设计制作一个多媒体软件,对失误操作所引起的后果进行模拟,使学生加深对操作错误的关注,然后再进行实验,这样不仅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减少仪器的损伤,更能深刻理解正确操作的重要性。又如演示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实验结束前的一个步骤是熄灭酒精灯与撤走水槽。在实际教学中,对这个过程要强调要先撤水槽,后灭酒精灯。如果操作次序错误,就有可能造成水的倒流,导致试管炸裂,对于这样一个错误操作过程,不适合用实验演示给学生观看,我们就可以把它做成Flash课件,模仿水的倒流和试管炸裂的过程,也能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中错误操作的危险性,加强了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应具有的一种严谨性教育。当然类似的实验还有很多,如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加热后通氢气、将水加入浓硫酸以稀释浓硫酸、用启普发生器制取乙炔等。

5.模拟化工生产过程。对一些化工生产过程,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等学生大多数未见过,缺乏感性认识。用多媒体计算机可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每一步生产过程,对于各个环节也可反复演示或局部放大,加强感知,强化记忆。

6.模拟化学反应过程。模拟无机或有机化学反应过程,使学生看到化学键的断裂和重新组合的过程。例,高二“化学平衡”一节,我采用三维动画模拟制作氮分子、氢分子、氨分子达平衡的动画过程,通过画面动静结合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分析了化学平衡的动、定、变三大特征,使较为抽象的概念容易让学生理解,便于记忆。

7.运用电化教学,能促进化学教学的全面改革。电化教学的开展,能帮助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实现教学哲思想上的两个转变,即从单纯的重视教,转变为既重视教又重视学;从单纯的重视传授知识,转变为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能力培养。还能帮助人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形式手段,从单一化转为向多样化发展。

四、运用多媒体吸引学生,调整学生情绪

根据心理学规律和中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问题,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如在教学“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为了证实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空气里没有二氧化碳不行,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也不行。运用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形象地演示二氧化碳的气、液、固的三态变化,并拓展固态二氧化碳(又称干冰)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呈现生活中可用于冷藏食品和人工降雨的画面。又链结了一个形象而富有情趣的动画片:在意大利有一个山洞,叫做“死狗洞”,画面展示一个人牵着一只狗走进这个山洞,走着走着狗躺倒了,跳跃出一个骷髅的动画头像。洞内升起一条红线,显示红线下方二氧化碳的含量过高。通过动画图像、文字注释和优美声音展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一目了然,轻松自如的突破了教学难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从无声到有声,从无形到有形,从平面到立体,拓展了教学空间,改变了讲、听、问、答直线式的信息传递反馈方式,让学生全方位、全状态的理解并延伸课本知识,做到定时低耗,优质高效,充分的体现了多媒体教育的优势。又如:在讲授《燃烧的条件》这课时,观察红、白磷燃烧实验时,先做实验,提高学生的兴趣,如果再用实物展示台,将教学内容投在屏幕上,燃烧时的动态、声音、颜色、燃烧的前后的时间关系等等,都呈现在了学生眼前和脑中,知识可长时间的逗留,这样学生就直观、形象地把知识牢牢掌握,同时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运用多媒体巩固练习,增强训练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人机互动优势,做到“讲、练、议”三者完美结合,通过课堂练习,及时进行教学反馈。一方面能巩固学生知识,另一方面又减轻了学生的课后负担,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给学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化学计算课上写例题、画图例的时间较多,这时若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计算机的功能例题、解题过程、图例等用几秒钟就可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样既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又可以节省了教师的劳动,教师也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分析相关的内容和指导学生怎样运用该知识点,可以对该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拓展,还可以增加一些必要的反馈练习,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练习巩固中使用多媒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习题,做到高密度的知识训练。也可以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训练;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渐进的巩固重难点,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学习效率。既巩固了新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还反馈了信息,并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练习与计算机的表扬和鼓励中不断进步,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利用计算机因材施教,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得到充分发挥,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饱”、“吃得好”。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还可以减少大量的板书,从而将有限的时间更多的用于对知识点的讲解、剖析和师生的双边交流上,学生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45分钟的课堂时空被计算机拓宽和延长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弊端,给学生较多自由时间复习巩固,优化了课堂教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

六、利用多媒体技术,加强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的联系

化学来自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涉及到生产、生活和社会的内容较多,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采用模型、挂图、板书等手段,真实性和直观性较差,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为配合教学,我上网搜集了大量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特别是一些学生不易见到的工业生产过程,如自来水的生产过程、炼钢炼铁、燃烧与灭火、爆炸、煤、石油、天然气的开采与综合利用、海水晒盐、污水的处理、毒品及其危害等,在学习到某一部分知识时,就播放有关的资料,增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它可以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信息的传递途径,能够有效地增加教学的密度和扩大信息量,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七、选择性运用多媒体,避免滥用多媒体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虽然有很多好处,但是过多使用多媒体,特别是对于不适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程,会达到相反的效果。尽管多媒体作为现代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确实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有些教师把多媒体说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把使用多媒体上课看作是一种时尚。甚至有一些教师纯粹以多媒体替代板书与挂图之用,还自以为用了多媒体而颇为自得。这样做,便忽视了任何事物都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总的来讲,多媒体固然有其他教学工具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它只是实施教学的手段之一,并不是唯一的,他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大行其道。比如挂图的静态展示功能、教学模型的空间结构功能以及板书的适时性与针对性,都是多媒体所不能完全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多媒体教学,让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有机结合。

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的重要意义在于充分而恰当地应用它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然而,教学手段是由教学内容决定的,不能滥用计算机多媒体,因而在运用多媒体方面还需要走出误区。

综上所述,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化学实验教学,具有其他手段无法替代的功能,不仅冲破了课堂时空限制,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增大了教学容量,创造出多样化的教育环境,这为学生素质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只要善于将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和完善,必将大大优化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发展和教师水平的提高,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会融入课堂教学中来。只要我们能够摆正学生---教师---多媒体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地位,恰当使用多媒体,并且将多媒体与化学学科特点充分结合、巧妙运用,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信息量的传递途径,就会让课堂教学进行的更精彩,教学实效会更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实践,让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荣林《现代教育技术》苏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何克抗《计算机辅助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浅谈多媒体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 篇10

福建南平西芹中心幼儿园

赵肃君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幼儿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对幼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中对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起到的作用、实践应用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关键词】

多媒体信息技术

幼儿教育

实践应用

应注意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随着现代化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逐步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幼儿园教育中也渐渐地由传统的说教模式逐渐被这种新型的信息技术所代替,信息化正不断的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校园。幼儿是社会未来的主人,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走进幼儿园,正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发展要求。早在1984年,邓小平同志提出“技术教育要从娃娃教起”,作为一名现代化的幼儿教师在教学中您使用了信息技术了吗?

我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多年,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向大家谈谈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实践运用。

一、信息化技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l、可控性强

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适时使用媒体,呈现教学内容,易引起和控制幼儿的注意力。

2、能为幼儿创造灵活生动的教学环境。

3、能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4、开拓幼儿思维,提高幼儿的独立性。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应用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信息形象化、生动化、综合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因人施教,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获得全面的发展,较易地达到教学活动最优化的目的。

l、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动力。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信息形式多样化、综合运用形、声、色、光的效果,创设趣味盎然的情境,设计引人入胜的情节,再现生活景物,把静态知识动态化,抽象知识形象化,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使幼儿在不产生疲劳、自觉的状态下,集中注意力,轻松、愉快、自然、主动的学习。

在大班语言文学活动“ 蒲公英”中,我一改往日看图片听教师朗诵的传统教法,而是为幼儿选择了一段关于蒲公英的短片进行播放,并在播放的过程中配乐朗诵。优美的音乐声中蒲公英静静地绽放,微风拂过,白色的绒毛随风轻轻的飞起,比柳絮还要轻,就好像雪花一样漫天飞舞„„,在这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情境中,幼儿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积极地交流自己的感受。活动有声有色,使幼儿浅易清晰地理解语言中所表达的意义,结合语言和画面进行动感的想象,在朗诵中充分感受情感的流动和文学作品中语音韵律的美。

2、优化教学内容,巧妙解决教学难点。

幼儿的思维具有形象性,对于抽象的现象、知识或抽象的概念往往不易理解,借助多媒体可以将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利用图、文、声、像等从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内容,把认识的对象由抽象变为具体,把原来较为生疏、难以理解的教学知识变为生动形象具体可观的事物,使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可听,从而使幼儿得到较多的感性知识,在探索中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变化。

例如:在大班科学“地球的好朋友——太阳和月亮”活动中,其难点是让幼儿理解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我充分的运用课件,以拟人的动画形象模拟太阳、地球、月球之间的关系,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形象的呈现在屏幕上,公转、自转的概念形象化,清楚地表现出三者的运转关系,使幼儿轻松容易地获得了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知识经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3、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缩短教学时间,教师依据教学的需要,可以对画面、声音进行主动调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远为近,化虚为实,从而使看不清、看不到的东西变得触手可及,大大增强了教育的表现力,充分调动幼儿多种感宫的协调作用,使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 中班美术活动“美丽的小树叶”中,重点是教会幼儿制作沙画的技能,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的示范只能面向部分幼儿,遮住的幼儿不能同时学习到该技法,教师经常需要分组示范,这样不但容易分散幼儿的注意力,而且教学效率不高。运用多媒体技术后,教师通过使用实物投影器进行示范讲解,不但解决了教师示范遮挡幼儿视线的问题,而且解决了示范图像小,不清楚的问题,幼儿不但看得清楚,听得明白,而且缩短示范讲解时间,使幼儿有了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

4、示范信息标准化,弥补教师能力缺陷。

幼儿教师虽然具备各种知识及技能,但人无完人,不可能样样都精通,什么能力都强,什么演示都标准,而幼儿具有较强的模仿性,一但不标准的东西教给幼儿后就很难纠正了。例如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在教幼儿学说普通话时难免会带有较浓的方音及方言口语,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却可以避免这些缺点,做到发音准确。

5、因人施教。

幼儿由于遗传、环境因素的影响,能力会参差不齐。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不可能在同一活动中因人而异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这样便会阻碍教学最优化,不能使每个幼儿都达到“最近发展区”,而多媒体的应用可以使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流向、流量和进程,适应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灵活方便。无论是巩固练习,传授新知,还是拓展视野,都可以随时、随意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修改,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

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加减”中,教师在讲授新知时随机调控,根据幼儿的学习掌握程度适时开展巩固练习,如果幼儿学习较快就可以多举一反三完成练习题,如果幼儿学习较慢就可以多举例讲解示范,帮助幼儿理解内容、掌握方法,这样,教师就能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因人施教,达到教学最优化。[

6、创造氛围,实施艺术美感教育与情感教育。

利用多媒体能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幼儿对大自然、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欣赏水平,感受自然美、艺术美,并从中受到情感教育。

如大班美术欣赏活动“天安门”中,教师通过播放天安门升旗仪式、节日庆祝场景的课件,使幼儿如身临其境地感受天安门的雄伟、壮丽。当观看到升旗仪式时,有些幼儿情不自禁地哼唱起国歌、有些幼儿还离开座位站起来行注目礼„„。在活动中,幼儿不仅通过视觉、听觉感受到天安门的雄壮,而且从情感中体验到中国人的伟大和自豪,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再如中班美术绘画活动“海底世界”,幼儿通过观看海底世界的课件,充分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和美丽,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有的幼儿画出了可爱的海星,有的幼儿画出了色彩斑斓各种各样的鱼,有的幼儿画出了憨厚可爱的大海龟„„,在幼儿的作品中无处不在洋溢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学中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幼儿教学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充分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但是多媒体的不适使用也会影响教学活动的质量。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媒体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要与传统的手段有机结合。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的基础上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从而优化教学活动,使幼儿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切不可牵强附会,搞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滥用多媒体。例如在诗歌“小熊过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件以童话的形式呈现诗歌的内容,但是不能取代传统的分句教学,否则容易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幼儿的诗歌学习。

2、运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时,要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坚决克服重教轻学,以教代学的倾向,始终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着重于激发、促进指导幼儿的学习。同时,也要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人机交互不能取代教师与幼儿间的交互作用,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策略融于课件的合理运用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例如在大班数学活动“8 以内的加减”中,教师把 8 的分合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给幼儿,花园里有5只蝴蝶,又飞来了3只,最后出现 “?” 的画面,当幼儿看到这些场景时其实心中已经明白是什么,应该怎样做了。但教师要突出主导作用,及时引导幼儿运用完整的语言进行描述,而不能让幼儿只是单一的列式进行人机交互,这样才能促进幼儿主体作用的发挥,让教师了解幼儿的思维过程。

3、运用多媒体技术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该用时慎重选择应用,力求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不必要的媒体形式最好不要出现,以免干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占用教师必要的讲解、幼儿的思维活动时间。例如在大班美术绘画活动“熊猫”中,重点是让幼儿描绘出熊猫的各种形态,教师只需要利用多媒体边播放轻松的音乐边呈现熊猫的一些生活片断就行了,而不必要在此过程中过多地利用声音媒体讲述熊猫的生活习性,这样做容易干扰教学重点,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4、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辅之以多媒体技术,在发展感官的活动、手工操作活动及社会实践性活动中即是如此。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优选适当的教学策略,不要盲目追求教学手段的新颖性。如在中班社会性活动“不要和陌生人走”中,教师只用为幼儿设置游戏场景,不必要辅之以多媒体技术,让幼儿在实际的角色扮演中学习自我保护知识。

上一篇: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及实施细下一篇:国庆游花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