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荐8篇)
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汇报 2005 年,省委、省政府颁发了《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确保 2010 年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从顺应建设教育强省的发展大势需要出发,我们已启动了区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现将教育现代化 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概述 全区有中小学 30 所,其中公办完中 2 所,初级中学 8 所,职业学校 1 所,小学 17 所,民办中学 2 所。在校生 41467 人,其中小学 20080 人、初中 12447 人、普高 5469 人、职高在籍生 3531 人。全区教育在编人员 3117 人,其中中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工 2126 人;离退休教职工 945 人。
二、教育现代化建设工作回顾 1 .成立领导机构。根据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创建要求,结合苏南做法,区政府成立了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区长担任创建领导小组组长,区委和区政府负责教育的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办公室。主任教育局杨局长担任,教育局几位局长担任副主任,成员由各相关单位分管领导组成。2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为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教育局及各中小学均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2 .组织系统学习。
一、善于捕捉学生的细节, 让他们享受被关注的幸福
“被人关注”实际上是一种被爱的享受, 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幸福, 每一个学生都渴望被教师关注, 而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也正是对学生爱的表达。罗素曾经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要想让学生的品格和智慧得到充分发展, 就需要教师爱的力量。
我们在教学中就是靠“关注”完成这份爱的传递的。关注一切学生, 关注一切学生的细节———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 给他们的细节镜头一个特写、一个描述。当把这种描述以文字展示给学生本人的时候, 那就便成了一种心与心的碰撞, 它所迸发出的火花激励着学生继续前进, 给予他们向更高境界发展的力量。
在一次期中考试中, 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某同学考前迟到了, 看到她焦急地来到考场, 我什么也没说, 只给了她一个细节描述:
我好心疼, 因为你一句“对不起”。今天是期中考试第一天, 早读的时候我发现你不在, 瞬间, 脑海中出现了无数个可能, 是不是病了不能来?是不是半路车子坏了到不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问其他同学都不知道。于是立即给你家里挂了电话, 听到了你充满睡意的声音, 我带着一丝责备, 问:“怎么还没来上学?”听到回音只有三个字“对不起”。我不记得你说了几个对不起, 只记得自己当时心好疼, 只怪自己为什么还要责备你。“起晚了”是最终的答案, 可我知道那绝非你故意, 是不是一直睡不着, 直到后夜在模糊中睡觉。我真的不怪你, 只怪自己昨天忘了辅导你们如何排除心理压力;只怪自己忘记了这是你们的第一次正式考试;只怪自己早已对考试麻痹, 而忽略了自己曾经有过的考前忧郁。祝你今天能够取得好成绩。
她看了之后用坚定的眼神告诉我, 她不会令我失望, 的确, 在下面的几科考试中, 都是超常发挥, 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二、积极品质能牵引学生人生的方向
学生就像一只只等待点燃的蜡烛, 不管形状多么不起眼, 但是都有被点燃的向往和燃烧的希望。我们的教育就像一只只燃着的火柴, 是点燃蜡烛的火种, 而我们所采到的火种就是学生的积极品质, 用他们的积极品质牵引他们人生的方向, 点燃他们一生的希望。
班里有一位绘画小天才, 她的画每每给人一种惊世骇俗的感觉, 当我发现的时候, 我这样描述到:
我看到的是一份赏心悦目的设计, 独特的构思, 漂亮的书法, 惟妙惟肖的穿插图画, 合理而又让人倍感舒心的设计, 尤其是右面那一幅画, 既有形态又有神韵。在署名的地方我看到了一个清新雅致的名字———“兰雪莲”。手抄报评比, 橱窗设计, 心灵相约卡片, 这次校刊《清韵》, 你都能给我一个又一个不小的意外, 《清韵》因为有你而增添了清音雅韵。我为你高兴, 相信你在学习上也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在她看了我的描写之后, 不仅画画越来越好, 连学习也有了质的飞跃, 从来不及格的她, 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期末考试考了个优秀。
还有一个小姑娘, 她在英语闯关的时候第一个闯过了第一关, 我是这样描述的:
开学的第四节英语课, 当我发出“Who is the reddest?”的口令后, 只见你第一个走到讲台, 不慌不忙地说:“I’m the reddest.I can read lesson 63.”当时我吃惊极了, 因为Lesson 63是这本书的最后一课, 你竟然能在短短的四天之内就学会了它的全部朗读, 太不可思议了。可奇迹就发生在你的身上, 你不仅能准确朗读, 而且还相当流利, 你像一只领头羊, 带领全班同学勇闯英语的一道道关口, 你不愧为老师心中班长的不二人选, 我为你感到骄傲。
在接下来的每次闯关, 她都是第一个闯过的。
三、积极教育调动学生上进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要相信孩子》一文中写道:“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 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 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 那么, 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有时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里有一个特别诚实守信的学生, 他所说的话人人都会相信, 因为大家都知道他从来不说谎。到考试的时候, 我把他安排在“诚信考场” (我校的无监场教师的考场) , 同学们都很羡慕, 于是纷纷效仿。到了下一次考试, 大家都要求去“诚信考场”, 因为这里变成了“诚信”的象征。而在这种影响下, 几乎整个班级都讲诚信, 整个校园都能成为诚信考场, 我们学校的“诚信考场”已经成为校园里最亮的一道风景线。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英语课堂;积极影响
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对教师在课堂中的素质和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这样才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英语课堂产生的积极影响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英语的意识。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英语课堂教学活动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英语视野,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内容,从而使得英语教学更加灵活、生动。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对英语知识的自主探究;其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体现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采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采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这样能更有效地突出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英语学习内容,全面提高英语水平。最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想象力,使得思维更敏捷。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单词及英语课文有帮助,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中,更加方便地传出英语信息,以互联网为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材内容和视野,有助于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在独自发现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思维更加敏捷。
二、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体现
英语教学中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具体效果体现在:进一步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提高教师水平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现代教育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方便的服务。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英语课堂中更加注重对教材重点、难点的研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促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得到全面发展。
通过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英语课堂产生的积极影响,在新的教育应用中,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欲望,形成新的教学思想,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增强对英语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彭丽霞.试论现代教育技术对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及应用[J].英语广场,2014(31).
务求德育工作实效
——送桥初级中学德育工作设想与探讨——
德育工作是中小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当前服务于教学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旨下,现代教育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提供了挑战。我校从矫正传统德育的弊端入手,设想以体验性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校园现代教育设备为依托,抓住现代教育技术集成性、交互性、时代性、新颖性特征,在德育实效性上进行探索:
一、理论支撑:
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奠基人约翰·杜威认为,“从做中学”是儿童的天然欲望的表现,教育者应该对儿童的这种天然欲望加以引导和发展,如果教育者能对活动加以选择、利用和重视,以满足儿童的天然欲望,使儿童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是非常有意义的。可以说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是体验教育的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来源。
所谓“体验教育”是倡导以体验为核心的学生自我教育,它旨在唤醒、开掘与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有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我国学者也对“体验性教育”理论在德育工作中运用进行探讨,主要形成了“情感说”、“特殊活动说”、“意义建构说”、“活动—过程说”、“活动—结果说”、“图景思维说”、“感受—领悟说”等观点。
深刻领悟杜威“从做中学”理论以及我国国内对体验性教育的一些运用方法的实践价值,为学校运用多媒体,服务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物质条件:
1、学校的物质条件:我校拥有上百台微机、二十多部录音机、两部数码相机、一部录像机,配置了教师、学生微机房,每位教师自购了电脑,购买了十一台台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成了校园广播系统和演播系统,2008年创建为扬州市数字化校园,这些物质条件既为教学提供的物质条件,也会德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教师的德育实践:从2005年起,我校诸多班主任在主题班会课上开始运用多媒体,有的在一般班会课上也注意使用录音机、录像机,播放视频,深受学生的喜爱,活跃了学生的身心,也为我校德育整体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了前期探索。
3、德育的网站资源。打开网络,诸多德育网站,如“中国德育网”、“班主任”、“班主任之友”以及各省、市教育网站的德育资源,只要我们信奉“拿来主义”,多加筛选、组合,都能成为符合校情的的德育资源。
三、运用原则:
1、生本德育原则:教师在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中、班主任在组织教育资源中,教师只作为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至多也只能是其中的一员“参与者”,把德育的建设权、评价权交还给学生。
2、体验德育原则:针对过去德育方法单一化,以说教、灌输和强迫执行为主,缺少灵活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不能很好地将知识传授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的弊端,现代德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参与德育积极性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做中学”,大胆地进行合作学习,实践体验,实现德育目标。
3、校本德育原则:德育是大学问,德育应用多媒体必须彰显本校办学思想、校风、班风、学风、校识、校歌等,重点解决学校德 育管理、班级管理、学生成长困惑的问题,以校为本,以本校学生发生的问题为切入口。
4、开放德育原则:开放的时代要求学校的多媒体库具有开放性,开拓创新的时代特征要求学校运用多媒体技术必须与时俱进。
四、具体策略: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效。
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学校德育必须抓住课堂教学这一德育教育的主渠道,紧紧围绕德育目标把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的具体运作之中,首先在“渗透”所凭借的手段上予以更新。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德育内容具有直观性。现代教育技术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为一体,可以使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形象性。例如:我校七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师根据学生厌倦背诵的特点,制作的《关爱你我生命健康》辅助教学软件,学生通过观看Flash课件,直观感知预防不法侵害的注意点,并利用人机交互界面对于生疏的交通法规加深理解,对于抽象的“自我保护能力”进行形象的说明。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德育形式具有感染力。将多媒体引入学科教学,让德育教学内容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能启发学生智能,诱导学生与主题、与主人翁共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首先是道德教育。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给学生传授音乐知识,而且可以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展现形象生动的音乐画面、优美的音乐旋律,熏陶感染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例如教唱《康定情歌》,教师可以 凭借多种媒体,引导学生首先感受壮美的画面:无际高低起伏的青山,一群骏马,片片白云在空中浮动着彩多姿,蔚蓝色的天空雄鹰在展翅翱翔„„让学生从美丽的画面和鲜明的色彩中感受美,从而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之美,在“美”的环境中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感,进而帮助学生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志向。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德育影响具有持久性。现代教育媒体所创设的德育情景,提供的生动内容最易于对学生进行具体、形象、生动的教育,具有优化德育效益,延伸德育效果的特殊功能。在九年级思想品德《诚信也是一种资源》一课中,为了说明违背诚信的危害性,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了黑心棉、注水猪肉的一段产品质量的短片,再让学生讨论交流:这些市场交易行为违背了市场交易的什么原则?这些违法行为有什么危害?由于这些视频的逼真生动,调使大多数学生懂得做人应该讲诚信,也使不少学生以此节课为起始,关注社会诚信建设。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校德育活动的实效。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的载体,为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环境。我校校长室、政教处、团总支在组织德育活动中,尽可能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克服德育流于空洞说教的弊端,把学校“包办”式的灌输教育变为学生自主的感知领悟,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也为我校开展快乐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1、开辟网上德育组织结构,注重听取师生的正确建议。2008年 建成校园网后,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开辟“政教处”网页,设 置好各大版块,将政教处、学生会、团总支等组织的机构挂在网上,并开设“我的e言”专版,广泛征求同学们的德育工作、教学工作意见和建议。同时开通网上校长信箱、班主任信箱,让家长或者社会各界完全可以将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看法“寄”给校长、班主任或其他老师。
2、建立多媒体德育素材库,为德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学校可以将建立多媒体素材库的责任进行分解,在培训师生正确获取网络资源信息的技能后,让“全民参与”,不断为校园多媒体素材库的建设而添砖加瓦。我校目前多媒体德育库已经按照《中学生守则》分为十大类,又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分为四十小类,从每个单元内部来说分为学校办学思想、学生品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咨询等小类,从内容的实用性角度出发,每单元分为常用库和扩展库两类,常用库选择经典、常用,扩展库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不断扩充、调整。从内容的全面性角度出发包括知识素材,即概念、名人名言、文字故事等;包括图影素材,即照片、图片、课件、FLASH动画、电影剪辑、电视节选等等;也包括可以用电脑操作的试题中心库,当然我校多媒体库处于初建阶段,以后应该注意开展学生、家长的反思材料、录音材料等。
3、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大网上德育活动宣传的力度。①办好校园广播站。“校园之声广播站”是我校开辟第二课堂、组织课间活动的好形式,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活跃校园文化、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方面,发挥着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与参与意识、协作意识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我校的校园之声广播站每周星期二和星期四课外活动时间各开播一次。团总支负责总体运筹和指导,由各班通讯 员及播音员填写广播稿件、编辑播音内容。当然校园广播主要栏目可以包括“校园新闻”、“校园新闻”、“时事新闻”、“讲文明、树新风”、“成语故事”、“名人名言”、“体艺专栏”、“少儿歌曲欣赏”、“世界名曲欣赏”等,应该涵盖校园内外学生多彩生活的各个方面,内容和形式富有校园特色,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寓教于播、寓乐于播”,用先进文化给全校师生以深深的启迪和影响。
②建设校园检查站。政教处将德育各种活动的通知和要求,及时公布在校园网上,便于师生查询,学生会、团总支把常规检查的每周、每月、每学期的评比材料,利用黑板报获校园网及时公布,方便各班及时准确地得到结果。同时学校用摄像机拍摄“校园行”,将校园“美丽”和“丑陋”制成录像,定期利用演播系统在全校播放,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③建设校园加油站。“政教处”网页开设“校园之星”版块,班级网页开设“班级之星”版块,介绍班级“优秀学生”和学校“星级少年”的事迹,以先进的事迹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4、开设校本德育课程,提高德育活动的针对性。
①引用德育资源,铺设德育“金色工程”。2009年9月15日,我校组织全校师生收看“我爱你中国”爱国主义教育视频。“藏族老人每天升降国旗,真伟大!”同学们发出肺腑心声;“杨利伟的演讲,真感人!”教师们腾升出爱国深情。建设德育的“金色工程”,应该月月有主题,比如一月份“继承艰苦奋斗”,二月份“感悟传统文化”。三月份“学习雷锋”、四月份“热爱生命”、五月份“感恩励志”、六月份“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九月份“尊敬老师”、十月份“开拓创新”、十一月“诚信做人”、十二月“法制自我身边”,开展这些活动可以采用传统的黑板报、手抄报、征文评比,也可以采用“魅力 老歌”歌咏比赛,观看他校活动视频等,提升这些活动教育深度。
②借鉴多媒体技术,加固德育“红色工程”。我校定期到敬老院演出、慰问,定期到烈士陵园,祭扫革命先烈,定期走进社区和村组,开展热爱家乡,讴歌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鉴于条件的限制,有时这些活动不可能全员参与,我校就将这些活动刻制成录像,在全校播放,让全校学生感悟革命精神,成为“五爱”的接班人。
③转播视频,创新德育“绿色工程”。学校“绿色工程”建设应该月月有活动,我校一般每年依次进行,理想与前途、学习目的性、安全、才艺展示、拒绝毒品、远离网吧、道德与人生等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保证这些活动取得实效,政教处经常和信息中心配合,开展一些网络摄影评比、网络作文评比、学生网页制作大赛等具有网络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2009年6月8日,我校组织九年级学生收看以“我们的未来一样精彩”为主题的心理解压视频,专家的到位劝诱,极大地缓解了即将参加中考学生的过重的心理压力,弥补了班主任心理疏导这方面知识的缺陷。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班级教育实效。
1、运用多媒体提升班主任培训档次。2010年1月6日下午,教育家魏书生的“如何当好班主任”的话语在送桥初中多媒体教室响起。报告中魏书生老师用东北人特有的幽默和说唱语言,像兄长般,将班级管理的两大秘诀“民主”和“科学”侃侃而谈,全体德育工作小组成员和班主任听得如痴如醉,大家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个共识:新的一年将借鉴魏老师班级管理的一招半式。几年来,我校坚持每月班主任例会雷打不动,例会中将学习教育理论、和观看教育视频相结合,不断提高班主任教育和管理水平。
2、运用多媒体增强主题班会感召力。3月3日,在学校做了国旗下致辞,吹响了“做新时代的活雷锋”号角之后,各班利用多媒体举办了主题班会,把雷锋的事迹告知学生,把雷锋精神教给学生。几年来,我校绝大部分班会课采用多媒体技术,找一些有关同学间发生的身边事为题材的小录像片,让声音和影像一同刺激学生的大脑,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然后让学生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能够适当的分析出原因,班主任再选取这个时机展开讨论,极大地增强了教育效果。同时各班创办了班级网页,让班级“我的地盘我做主”。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了“三结合”教育的实效。
1、运用信息高速公路,丰富了家庭教育的内容。信息高速公路为学校家庭架起了互通的桥梁。为了拓宽学校的教育渠道,学校可以在互联网上设置家教信息,并由专人不断地把国内外最新的教育观念,行之有效的育人方法及学校的近期打算,扩充和更新到网络之中,再把网址交给家长,让家长在闲暇时、在困惑时阅览到最新的家教信息和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时刻把握学校的脉搏,与学校教育同呼吸、共探索。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有一个交流、借鉴的天地,学校还应该改革和完善“校信通”工作,让手机成为家长们教育子女的参谋与助手,成为家长联系学校的纽带,不断丰富家教结合的内容。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了家教形式。多媒体计算机、大屏幕电视机、计算机网络技术进入课堂,可以使单调的家长会多姿多彩。例如我校在家长会前,通过大屏幕闭路电视,家长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学校内、外部设施;硬、软件设备;近期教育教学新找算、新举措及新成果,使家长了解学校、信任学校,从而也树立了学校的威信。同时由于家长的层次不同,如果沿袭过去统一授课的方式,教学效果较差,而多媒体计算机房的运用就解决了这一弊端。家长们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需求,在网络中获取各自所需要的内容,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可以下载输出留作资料。为解决家长在家教中的疑难问题,家长还可以到校电子图书馆中找各种家教资料,使家长视野开阔,观念更新,用科学的家教理论指导孩子,配合学校教育。可以说运用多媒体为学校培养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拓宽了渠道。总之,我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大增强了德育的实效,使学校德育向科技化方向迈进,也为我校连续十多年获得教育、教学一等奖做出了贡献,但同时由于缺少专家的点拨,缺少时间的打磨,还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我校将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努力开拓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古诗以凝练见长,以意境见美,是小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秀典范.。当前,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经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学科,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龙头,以及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融于一体、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强大优势,赢得了广大教师的喜爱。促使我们致力于探索如何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古诗的教学质量,力求开辟古诗教学新天地。
一、创情境,激兴趣
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正是教师所追求的。因此,我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教学时,努力通过图、文、声等多种功能,给学生以适当的感官刺激,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他们带进诗的意境中。
以《梅花》的导入为例:伴随着一段悠扬的音乐,镜头出现了百花凋谢.万物凋零的冰天雪地,诗人王安石心情苦闷地漫步,目光落在墙角的几枝梅花上。这时,镜头逐渐拉近,大雪纷飞中,一朵朵雪白的梅花正迎着风雪绽放。此时,我以诗歌化的语言娓娓道出:诗人心情苦闷地漫步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他关心人民疾苦,一心推行新法,却受到保守派的阻挠和攻击。就在这时,一阵若有若无的清香迎面飘来,诗人寻香望去只见在不显眼的墙角跟上,几枝雪白的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开放,一朵朵晶莹.纯洁,让人爱怜,叫人敬佩,诗人禁不住挥笔写下一首诗——《梅花》。从学生那专注的神态已经知道他们早已进入古诗学习的状态。
二、现意境,明诗意
古诗或叙事.或抒情.或咏物.或写景,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诗人的感情,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古诗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师语言的描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图画
1再现出来,才变得具体可见。《望庐山瀑布》写的是诗人远望瀑布时所见的壮丽景象,诗歌把美好的想象与现实的景物极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学时,我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水珠四溅,雾气升腾,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派迷迷蒙蒙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长垂的瀑布、飞溅的水珠——庐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至此学生对“紫烟、挂、飞”等词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深地被瀑布的美景所陶醉,被其磅礴的气势所折服!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更深入地理解了古诗。
三、深情读,熏陶美
古诗大都押韵,节奏鲜明,读起来琅琅上口。然而要想把古诗读出韵味来,也并非一件易事。如何引导学生与诗人同悲同喜,达到入情入境?我抓住深藏在诗里的情感因素作为切入点,在学生读懂诗句的基础上,在软件中收集有关音频.视频提片等资料,为学生创设诗境,造成特有的心理范围,让学生朗读诗歌时在头脑中再现古诗的艺术境界品味古诗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语言文字的欣赏能力,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时,我让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进行“诗画欣赏”。这时大屏幕上出现了黄四娘家的小路两旁开满了许多鲜花,千万朵花把树枝都压弯了腰;嬉闹的蝴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动情地大展歌喉的美丽图画。我先让学生听配乐诗朗诵,伴着舒缓的弦乐,学生静静地坐在那里,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远的画面,耳中听到的是优美动听的古曲,充满激情的朗诵。此时,诗、书、画、曲多种美的因素融为一体,既使学生们的心灵受到了强大的感染与震撼,也使学生产生了一种要努力读好古诗的强烈愿望。学生们在练习时都特别认真。一个同学读完了,其他同学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主动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用朗读表达给大家听。学生们积极地、主动地揣摩着、品味着诗句。这时,我悄悄地点击电脑,教室中再次响起舒缓的古曲。令人惊喜的是学生们在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的诗情画意中,随着音乐的节奏用情地朗诵起来。朗朗的书声,悠扬的乐声交融在一起,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动听。学生们在投入的朗诵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
美。
四、做练习,促迁移
为帮助学生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我在软件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练习,既加深理解又巩固深化。另外,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能力,我还在软件中载入了大量的同类古诗.作者其他诗等材料,扩展学生视野,为他们提供一个进一步学习的空间。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37-0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也有了明显的发展与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教学手段,是把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它包括多媒体投影系统、多媒体交互式功能系统、信息网络以及与之相关的平台与教学课件。所以说,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教育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和技术支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初中历史学科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和规律的科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过往,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历史要学习的是过去的人和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模拟和重现历史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历史教学的影响
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交互性、控制性和集成性的特点,能使人的多个感官同时获取信息,从而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可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和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将复杂知识简单化,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获取知识与信息,明显的提高课堂效率。现代教育技术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多媒体课件,插入相关的历史知识、历史图片和动画视频,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系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历史课就不再枯燥,历史知识也不再难以理解与记忆,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多媒体课件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效果。
2.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熟记重大历史事件、主要人物、时间、地点以及相关重要内容,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记忆是知识积累的基础,也是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最头疼的问题。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环境,让学生同时用眼、用耳、用脑从多个感官获取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使学生大脑中印象更加深刻,从而提高记忆效果。
3.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简化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要学习的是过去的人和事,因为年代久远,或者地域空间等原因,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复杂,学生感到很陌生,非常难以理解。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改变这种状况。例如,再学习“虎门销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把历史画面重现出来,通过塑造一个形象生动的历史人物林则徐,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
4.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的创造思维。现代信息技术集视觉、听觉、触觉多感官作用于一体,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网络查询相关的历史知识,形成知识的积累,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5.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初中历史课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和塑造学生的品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挖掘历史教材中有价值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单靠教师的语言来描述,往往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难以发挥历史学科的思想教育优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形象地再现历史场景,更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1.学生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与其他现代信息技术相比,计算机具有交互性的特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环境能够将文字和图片等信息处理后转换成数字信号,形成一种全新教学信息,通过计算机交互界面完成一系列人机交互操作。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需求,发展学生的个体特长。例如,在学习初中历史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的知识,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学生自己基本上可以了解主要历史事件与主要人物,教师再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探索历史事件的意义。
2.历史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历史课堂教学,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情感意识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要求资料丰富、画面简明清晰、声像并茂、形象生动,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性和认知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在学习《大一统的汉朝》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设计CAJ课件或者网络课件,引导学生了解汉朝统一的历史进程,主要历史人物的贡献,启发学生认识到“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在这样的特殊群体中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出现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现象,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随机性和随意性, 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理智的做法, 如, 对孩子大呼小叫、抡巴掌等, 尤其是当孩子的言谈举止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时, 不理智的做法就会出现, 这个时候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无形中成为了一种“伤害”, 不管父母是学前教育专业还是其他与教育无关的专业, 也不论是否具备高学历、高智商, 当不理智行为出现的时候父母们仅有一个身份, 那就是一位普普通通的父亲或者母亲。
我认为这一现象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经常出现, 在每一个家庭中父母们都遇到过。当然, 我在家庭教育中也遇到过。作为一名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工作者, 我觉得每当孩子行为表现与家长预期有差距时, 那种无奈是无以言表的。头脑中一片空白, 什么要以正面教育为主、奖励表扬为主、要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等全都抛到九霄云外了。我结合自身的感受, 理智地思考家庭教育中怎样让孩子变得更“乖”, 心理发展更健康, 与各位父母朋友共勉。
一、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提高自身教育孩子的能力。
中国的幼儿教育之父陈鹤琴总结了幼儿心理的八大特点, 其中有两点非常有指导意义。
一是好模仿。幼儿的年龄小, 知识经验少, 但个个都冰雪聪明, 他们在依靠自己的各种感官认知世界的同时也借助于各种感官模仿成人。他们的眼睛就是“照相机”, 耳朵就是“录音机”, 所看所听的都会成为丰富他们认知的材料。作为家长, 我们要时刻谨记:不管我们做什么、说什么, 都要考虑到孩子, 否则你的不妥当行为、不文明的言语都会被记录, 并且极有可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
二是易受暗示。由于幼儿期孩子大脑的发育还不够成熟, 心智还不健全, 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考虑问题不全面, 逻辑性不强, 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听话”。4—5岁这一年龄阶段被称为“撒野”的年龄, 可见, 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出现了自己的想法, 尽管这样, 也改变不了以上所列的事实, 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在很大程度上会依赖成人。如果这时我们给予的建议是积极的暗示, 孩子就会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努力;假如我们处于不理智的状态或者给出的建议是否定的, 就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孩子的道德发展分为了四个阶段。幼儿期的孩子正处于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 (3—7岁)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单方面地尊重权威, 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也就是说, 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应和作为道德判断所特有的某些显著的结构中表现出来。其基本特征是: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 不听话就是“坏”。二是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 即把人们规定的规则, 看做是固定的, 不可变更的。
从这一阶段特点我们得知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自己没有一定的道德判断标准, 凡事以成人的标准为标准, 他们对于世界的态度和评价、对于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完全取决于成人。为人父母是多么的神圣, 我们给予孩子怎样的引导孩子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因此, 我们要收起原来那些不理智的做法, 也不要随意地给孩子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 否则对孩子来说是致命的伤害。
二、运用罗森塔尔效应, 指导家庭教育行为。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 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 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几个月后, 他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 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 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 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 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 然后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 告诉他们的老师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过了一段时间, 他又来到这所中学, 奇迹又发生了, 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 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 有的是消极的。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 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 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 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相反, 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 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 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那么, 你的期望有多高, 孩子未来的成就就会有多大。
要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鼓励和表扬。不论孩子是成功还是失败, 都要如此。当孩子成功时, 爸爸妈妈可以针对他的成功事件进行口头表扬, 同时让他感觉到他的成功给爸爸妈妈带来了喜悦;当孩子失败时, 爸爸妈妈也要找出孩子的长处, 鼓励一番。
虽然孩子年龄小, 但他也会产生内疚、自责的情绪。如果爸爸妈妈只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 等到下次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时, 孩子就会失去信心和耐心, 长此以往会让他形成自我否定的思维定势。总而言之, 爸爸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要给孩子积极、正确的心理暗示, 多让孩子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 让孩子形成既切合实际情况, 又不失积极性的自我观念。
三、生活中善于捕捉细节, 及时教育, 体现教育智慧。
赏识:赏, 欣赏, 因认识一件事物的价值而赞赏, 即看中人的才能或了解作品的价值而予以赞赏。赏识好似一道阳光, 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在赏识中长大的孩子, 将来容易爱人爱己。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一旦发现就要进行肯定和表扬, 当然, 要表扬具体的行为, 以便使这种行为在孩子的行为习惯中固化下来成为习惯。家长要学会赏识, 将孩子看成是天使, 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如, 孩子玩完玩具后主动将玩具放回原处时, 家长及时地对这一举动进行表扬肯定, 以后每当玩完玩具孩子都会主动将玩具放回。细节, 需要发现, 更需要感情。爱的细节每时每刻就在我们身边, 看你有没有发现。所有的孩子天资不同, 个性迥异,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渴望听到喝彩, 渴望被人赏识。
四、走进孩子的心灵, 发挥积极暗示的最佳效果。
积极暗示最大的特点就是“暗”, 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稚嫩的心灵。暗示用得好, 就像一阵润物无声的细雨, 悄消影响着孩子稚嫩的心灵, 对于培养孩子规范的举止、优良的品性、良好的习惯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如果家长不断贮存赏识、肯定和关爱, 使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就可使孩子在赏识、肯定、关爱中成长。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 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 他的教育效果越大。”所以, 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上, 应去掉那些让人不快的“要求、命令、必须”等词汇, 而通过“启发、暗示、商量”等形式来进行。
“进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evolutio,原意为“展开”,一般是指事物的逐渐变化、发展,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第七章的内容,本章课程的核心是介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理论不仅是生物学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基础理论,也是对人们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虽然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有不同观点的交锋,但是这个过程却不是简单的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否定和排斥,而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修正、深入和扩展。
二、教材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是《遗传与进化(必修2)》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涉及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及达尔文之后进化理论的发展。本节教学以遗传学为基础,从宏观上对生物的进化作一个广度上的学习,为建立协调统一的唯物辩证观提供了优质的素材。
三、设计理念
高二年级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过生物进化的内容,知道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但是对拉马克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尚不了解;同时,在经历了初三和高一的“淘沙”之后,原有的知识也许已经有些淡忘。让历史回归历史,在历史中追溯历史,是我在生物学史教学过程中的坚持与主张。
因此,我以大量丰富、活泼的图片来展现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愉悦富有张力的图片让史实更鲜活;
在引导、激发学生对图片资料进行思考、进行演绎说明构建解释模型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发地体会到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不同的思维视角;
通过师生追问,通过“有话要说”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体会进化学说的历史局限性,在思维的顺畅与现实的局促对比中,使学生理解科学不是一个静态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在科学的领域没有终极真理。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几个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原因。
能力目标:理解自然选择学说几个主要内容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构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运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生物界的一些现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认识自然的能力;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培养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生物进化问题,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实施的程序
1.与轻松同行:动漫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以北美票房冠军的噱头与“我担心与你们会有代沟”的自相矛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播放《疯狂的原始人》视频片段。引领学生回望时间的那头,回答一个古老又无法回避的问题——谁是万物的创造者?打开学生的话匣子,总结出东西方造物论的共性特点:神创且物种不变。
2.与历史同步:资料史实呈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为了掠夺资源,组织了许多探险队。所以,地质学、古生物学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18世纪末,许多人提出了生物进化思想。多媒体上呈现拉马克的肖像及简介:法国博物学家,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最先提出生物进化的学说。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这样三个问题:(1)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食蚁兽的舌头会细长有什么适应意义?(3)为什么鼹鼠的眼睛会退化?
学生很快就明白了食蚁兽细长的舌头、鼹鼠极度退化的眼睛是拉马克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事实论据。但是明白未必等于理解,我迅速加入法国学者波尼尔做过的栽植树种的实验强化了学生对“获得性遗传”的认识。认识一旦直达理解,拉马克解释模型的构建就水到渠成,这恰恰就是理解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最直观体现。
“我是拉马克”是我特别设置的一个环节,通过解释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学生总结出了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两个特点:第一,生物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而生存的;第二,在适应的过程中,生物具有很强的自我改进的力量。这个环节课堂里爆发出了拉马克“得偿所愿”式的轻松与惬意。
3.与“贝格尔”号同行:物证史实更鲜活,学生坚定“与上帝分手”。
只有在历史中追溯历史,我们的思绪才能与历史契合,才能更好地感受科学史中每一步发展的不易与充实。在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之后,我的导入颇似一个故事,基于事实,又妙趣横生:
在另外一个国度,有一位出身于基督教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剑桥大学神学院毕业的小伙子,在参加了历时5年的航海后,在观察记录了大量的信息之后,他没有靠近上帝,反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打算与上帝分手,他就是?(学生齐答:达尔文!),那封著名的诀别信就是?(学生笑答:《物种起源》!)
学生脸上还留着“与上帝分手”的暧昧。四组精选的参考图片以及马尔萨斯人口论再次将学生的思维激活,课堂生成的追问紧锣密鼓:斗争是为了什么?斗争的结果是什么?决定斗争结果的因素是什么?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是针对什么而言的?一组概念在学生的脑海中越发清晰:生物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后,有利变异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4.与历史纵横:不同进化论的对比辨析,培养学生辩证认识生物进化。
在“我的选择”活动环节,各小组围绕“拉马克的进化学说与达尔文的进化学说,你更愿意接受谁的观点?原因是什么?”刮起了思维旋风,激烈的对比、犀利的阐释,课堂风光旖旎。教师只是倾听,只是适当点拨。
在这个教学互动部分,我补充了大量史实材料。
比如有小组发言认为拉马克的主张偏主观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更接近事实。我创设了“有话要说”的环节,提供给学生一份扩展材料:德国科学家魏斯曼将雌、雄老鼠的尾巴都切断后,再让其互相交配来产生子代,而生出来的幼鼠居然都是有尾巴的。他一直这样重复进行至第21代,其子代仍然是有尾巴的,看来怀疑拉马克学说的不乏其人。
关于进化理论的发展,关于世人对进化理论的评价,我没有简单说教,而是让历史回归历史,提供了大量的史实材料。比如《物种起源》第一版虽然是一份只有15.5万字的“提纲”,但是一天销售一空。不像爱因斯坦的著作那样,“地球上大概只有3个人能看懂”。但是之后,他却遭到了许多人的攻击和谩骂,这是为什么?
时光流转,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逝世却能厚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安葬在另一位科学界伟大人物牛顿的墓旁,享受着一个自然科学家的最高荣誉,这又意味着什么?
完美的是故事,缺憾的才是真实。同时代另一位研究者孟德尔写给达尔文的信件也让学生感叹唏嘘。
5.与历史穿越:历史情境创设,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达尔文200周年诞辰来临之际,英国民调公司ComRes在一项针对2060人的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英国人不再认同进化论。近51%的英国人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并不足以解释地球生命的复杂构成,生命起源及发展演变的关键时期应该离不开某位“造物者”的干涉。根据这个信息,我借“来自星星”的都敏俊教授设计了“我是达尔文”环节,假设都敏俊教授帮助达尔文回到了现在,而你就是那个回到了现在的达尔文,面对如此境况你打算怎么做?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发言内容正好是科学精神的最好映射。
当然,“最美丽最曼妙的生命形式是由进化产生的,而且它们仍在不断进化之中”。
六、教学反思
如何才能准确把握课程标准,怎样才算自觉创新教学行为,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与认识。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程红兵说:“通过课堂教学,我们的目标无非是让学生由不知道是什么到知道是什么,这是知识的变化;由不会什么到会什么,这是能力的变化;由不爱什么到爱什么,这是情感态度的变化。”
“三变”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用所在、深刻所在、魅力所在,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思考达到。要想让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关键在于教师先要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大胆创新,让思想先行,恰是青年教师应该践行的成长宝典。
人教版《高中生物2 遗传与进化》第七章第一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的教学设计我先后改了12次,每一次的改动都是对文本的再一次认识,再一次解读;每一次的改动都是教学思路的再一次明晰,再一次涅槃;每一次的改动都是生物同行的再一次探讨,再一次辨析。
优化一:建构进化学说的解释模型,拉近与科学家的距离
模型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再现原型客体某种本质特征(如结构特性、功能、关系、过程等)的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的类似物。一方面,我们可以从原型出发,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对事物与现象进行抽象、简化,建构一个能反映原型本质联系的模型。另一方面,对于高度抽象化的科学概念和假说,我们必须具体化为某个特定的模型,才能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建立进化学说解释模型的探究过程,就是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思辨并归纳的过程。虽然在教材文本上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并不是重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才是这节课的中心,才是学生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由来的关键。但是事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通过思维的构建来获取的,通过科学模型的构建来推知进化学说的发展规律,借助科学模型的构建来拓展和深化对于进化学说的认识,以此能更好地体味拉马克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差异,了解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构建过程与观察视点。
要想让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关键在于教师先要进行有价值的思考。为了引导学生像当年的拉马克、达尔文一样地思考,让学生模拟和再现科学家们的实验,体验、再现解释模型的构建过程,我查阅了大量的文本资料和网络材料。因为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了相关的进化知识,我相信,只有新鲜的“食材”才能更好地唤醒记忆,更棒地激发思考力,为此,我摒弃了大量陈旧的图片,与时俱进地选择了更多新鲜的、有新意也有视觉冲击力的资料与图片,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启发思考、激发思维的建模路上一路狂奔。在师生共同建立了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解释模型之后,将建模的方法进行了迁移,小组在阅读讨论了参考资料1-5的基础上,经验共享,形成共识,学生独自建立起了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解释模型。
方法的建立提升的是课堂的容量与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发言踊跃,课堂追问不断出现,而教师只需要“弱弱地”“拎”一下: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强调生物都是为了适应环境而生存的,在适应的过程中,生物具有很强的自我改进的力量。达尔文的进化论侧重于生物的演化是长时间连续性的缓慢改变,是通过微小的优势变异逐渐改进的。
应该说,在生物科学史教学的过程中,理解模型和进行模型建构活动是学生理解生物概念、动态了解科学史实过程的一把钥匙。学生通过探索思考,体会到模型建构的方法,并将模型方法内化为认知图式,获得了学习方法,提升了认知水平。
优化二:厘清科学史实的发展脉络,丰富人文的美学价值
科学史是客观真理发现的历史,是人的心智逐步征服自然的历史。它描述漫长而无止境的为思想自由,为思想免于暴力、专横、错误和迷信而斗争的历史。比如1857年,巴斯德通过著名的曲颈瓶实验,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说”,之后还发明了“巴氏消毒法”,他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医学、发酵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巴斯德曾说过:“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力量,就是我的坚韧精神。”但是在进行生物科学史教学时,这样的“高大上”情节的平铺直叙的教学方法容易使科学史教学变成简单的历史事件罗列,教学变成了走过场,而且学生也容易产生科学是“学霸式”的、高不可攀的心理。
所以,如果能够营造当年的历史氛围,层层设疑,让学生好像置身于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中,则教学犹如连环扣,学生学起来就会劲头十足。
步入达尔文的进化空间,我是这样导入的:同时代,在另外一个国度,有一位出身于基督教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剑桥大学神学院毕业的小伙子,为了验证诺亚方舟中那场著名的洪水——洪水毁灭了当时的世界,只有诺亚,他的家人和在方舟中的动物和植物得以存活。几十亿的死尸被埋葬在岩石层中,形成了化石——他在参加了历时5年的航海后。此时,学生的关注力就被引导到科学考察的层面:达尔文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记下了什么、思考到了什么?顺水推舟,“我是达尔文”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换位观察、借位思考,在特定的历史的空间考量这位学者的行与思。当教学进行到“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时,学生自发地把“自然选择学说”与“日心说”进行了联想与类比,对于当时的讽刺漫画,和达尔文1882年4月19日死后厚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享受着一个自然科学家的最高荣誉,学生也进行了阐述,主动、积极地从思想与方法的历史、社会的历史这样的角度去分析。
美育是通向人格完善的必经之路。生命科学中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与人文精神一脉相通,这样饱满、立体、鲜活的历史感让我感动。
优化三:追随科学常识,倡导理性的怀疑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生物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意义为研究中心的学说,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对科学积极的情感态度,也是生物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对神创论的怀疑,到生物进化思想的初现;从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从魏斯曼小鼠尾巴的实验探究到波尼尔做过的栽植树种的实验;科学家巧妙的实验设计,很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共鸣。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科学史知识,逐渐领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逐步培养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
怀疑与发展如影随形。教材关于人类起源问题上科学对宗教的挑战引入,就蕴涵着科学并不盲从宗教的信条,有根据地对“权威”观点进行理性的怀疑是发展的前提。在教学中,我始终让事实说话,有相关观点的介绍,就一定要有相关证据资料的呈现。
在“我是达尔文”的教学环节,我提供了这样一则资料信息:在达尔文200周年诞辰来临之际,英国民调公司ComRes近日在一项针对2060人的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英国人不再认同进化论。近51%的英国人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并不足以解释地球生命的复杂构成,生命起源及发展演变的关键时期应该离不开某位“造物者”的干涉。假设来自星星的都敏俊教授帮助达尔文回到了现在,而你就是那个回到了现在的达尔文,面对如此境况你打算怎么做?
学生的果敢与质疑,思路的严谨与缜密,表述的层次与多样,让课堂已然成为科学的讲堂。
科学没有终极,科学允许人们对某个结论的怀疑,科学从不强迫别人接受,而是以更充分的证据和更严密的逻辑来说明结论的可靠性。
【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荐阅读: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07-10
现代教育技术在《自然》课中的运用07-27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09-10
在音乐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09-23
新中式风格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运用论文09-09
运用信息技术调查问卷11-10
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10-07
动物生产新技术与运用11-18
践行“积极教育”助推学校发展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