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教师的要求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领者, 其自身的能力素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基础条件, 并且, 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对学生培养方案的改变, 实际上是对教师培养方式的一种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此挑战, 教师自身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教师核心素养的内容

教育界一直流行着这么一句话:教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需要有一桶水, 不过在现在看来, 此话似乎已不合时宜, “源头活水”才是一个教师应有的水平, 因此,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首先要具备广泛的知识, 并且拥有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等, 才符合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1、广博精深的知识素养

教师不仅要熟悉学科内容, 还要认真钻研学科阶段要求, 整体把握和理解宏观与微观知识体系, 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力求给学生呈现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同时, 兼顾每一个细节, 使学生对本学科有真正深入的了解。另外, 教师并不是只钻研或传授本学科知识, 要善于发现不同学科间的联系, 在适用的前提下, 利用跨学科的方法教学或在教学中渗透跨学科知识,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2、积极正向的情感素养

1) 教育爱

教师与学生之间爱的纽带是“无”, 教师对学生的付出应是不求回报、无怨无悔的, “要充分了解、尊重学生, 关注学生需要, 对学生表达关心、关切。”[1]。其次要热爱教育事业、教学岗位, 无论是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偏远学校, 都要全身心投入, 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激情的教师, 更有感染力。

2) 立德树人

教书育人是作为教师的天职, 教书对一个教师来说不难做到, 那么如何做到育人?除了教师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外, 一定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积极关注全球变化、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 开阔视野, 与时俱进, 而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树立“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天下开太平”的崇高理想。

3) 教育信念

教师是具有主动性的价值个体, 而不是执行教学任务的工具, 作为教师, 一定要有思想觉悟, 明了教育的价值和方向, 形成自己的教育信念和教育追求, 一个教师若是失去了信仰与追求, 那么他便失去了为教育事业而奋斗的动力。只有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个外在的教育目标转化为教师内在的教育信念, 才能更好地实现此目标。

3、反思创造的能力素养

1) 反思能力

对教师而言, 反思的内容通常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 反思教育实践, 即课堂活动、教学经验等, 不断检验和改进教育方法, 追求的是技术和细节上的问题。第二, 反思实践活动背后的理念, 从哲学角度来讲, 一个教育行为的发生, 追根溯源必定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在支撑。“对教育理念的反思, 能够超越经验的狭隘性, 以整合的观点来认识教育、回到教育的原点, 提升教育实践的品质”[2]。

2) 创造与生成能力

教育有法, 但无定法, 为什么许多教师在参加了那么多培训、听了那么多专家或名师的成功经验, 却依然没有取得自己教学上的进步?因为他人所谓的成功经验是在一定的条件或环境中产生的, 它不一定适用于某一特定教师或某一环境, 教师只有在对自身反思的基础上, 结合他人的成功经验, 才能生成具有个人特色的教育风格。

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 当今的课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培养目标, 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 适应学生的需求。

第一, 由重“知识”转向“素养”, 培养学生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学科知识固然重要, 但比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科素养。比如, 形成抽象、推理等数学思维远比会几道数学题重要;历史思考与判断能力比掌握历史知识等重要……所以, 在核心素养的热潮下,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不再以传授知识量的多少来衡量教学任务的完成, 而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授, 使学生获得一般发展。

第二, 教学中心由“教师”转向“学生”,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核心素养视觉下, 教师角色由指挥者转变为促进者, 教师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单纯放手让学生自学, 而是密切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在必要的时候予以指导, 促使学生形成独立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 由重“结果”转向“过程”, 教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或兴趣动机, 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 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3]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往往过于强调知识获得的结果而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结果就出现到了大学无人监督的环境后, 许多同学不知道该如何学习的情况。因此, 在核心素养的理念下,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 及时发现学生的方法性错误并予以指导,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分数的提升。

总之, 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 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教师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究、反思, 根据时代的要求与学生发展的需要, 转变教学方式, 不断完善自身能力, 提升自身素养。

摘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当下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 而教师在此次改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自身的素养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 本文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对教师核心素养和教学方式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教师,学生,核心素养,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谢凡, 陈锁明.聚焦核心素养, 勾勒未来教师新形象——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2016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小学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J].中小学管理.2016.

[2] 冯建军.教师与教育哲学[J].当代教师教育.2011.

[3] 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 2016.

上一篇:论反恐预防性羁押与国际人权保护下一篇:BIM技术在高速连接线工程上的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