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共8篇)
教高厅〔2007〕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主管部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人事)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和《教育部 人事部 劳动保障部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7〕24号)要求,进一步提升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水平,提高广大毕业生的就业能力,现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落实国办发〔2007〕26号文件关于“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地主管部门要做出明确安排和部署,高校要切实把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纳入人才培养工作,列入就业“一把手”工程,做好相关工作。要将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效果列入就业工作评估范围。
二、明确列入教学计划。从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现阶段作为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各高校要依据自身情况制订具体教学计划,分年级设立相应学分,建议本课程安排学时不少于38学时。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相对稳定、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师资队伍,是保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加强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加强实践锻炼,提升他们的能力和素质,提高就业指导的水平。就业指导课的专任教师应享受学校教学人员的相应待遇。
四、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应力求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要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
五、落实经费保障。各高校要保证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经费投入,保证课程开发研究和教师培训的经费。
各高校根据《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制订本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附件: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附件: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的要求,现制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旨在进一步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式、管理与评估,各高等学校要按照《教学要求》,结合本校实际,制定科学、系统和具有特色的教学大纲,组织实施本校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二、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大学生意识到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的特性,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逐步确立长远而稳定的发展目标,增强大学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
(一)职业发展与规划导论
教学目标:通过介绍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介绍与分析,激发大学生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明确大学生活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关系。
教学内容:
1.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2.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以及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 3.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 4.生涯规划与未来生活的关系; 5.职业角色与其他生活角色的关系;
6.大学生活(专业学习、社会活动、课外兼职等)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
(二)影响职业规划的因素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影响职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外部重要因素,为科学、有效地进行职业规划做好铺垫与准备。
教学内容:
1.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身因素; 2.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因素; 3.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环境因素。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第二部分:职业发展规划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学习决策方法,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规划,确定人生不同阶段的职业目标及其对应的生活模式。
(一)认识自我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了解自我,并了解自我特性与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
教学内容:
1.能力与技能的概念;能力、技能与职业的关系;个人能力与技能的评定方法;
2.兴趣的概念;兴趣与职业的关系;兴趣的评定方法; 3.人格的概念;人格与职业的关系;人格的评定方法;
4.需要和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与职业的关系;价值观的评定方法; 5.整合以上特性,形成初步的职业期望。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使用测评工具、案例分析。
(二)了解职业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和行业,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教学内容:
1.我国对产业、行业的划分及概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国内外职业分类方法; 2.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
3.根据设定的职业发展目标确定职业探索的方向;
4.职业信息的内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能力和技能要求、从业人员共有的人格特征、未来发展前景、薪资待遇、对生活的影响等;
5.搜集职业信息的方法:可利用学校、社区、家庭、朋友等资源。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分组调查、课堂讨论等。
(三)了解环境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所处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和限制,能够在生涯决策和职业选择中充分利用资源。
教学内容:
1.探索学校、院系、家庭以及朋友等构成的小环境中的可利用资源; 2.了解国家、社会、地方区域等大环境中的相关政策法规、经济形势,探索其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完成作业。
(四)职业发展决策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决策类型和决策的影响因素,思考并改进自己的决策模式。引导学生将决策技能应用于学业规划、职业目标选择及职业发展过程。
教学内容:
1.决策类型;职业生涯与发展决策的影响因素(教育程度、工作及家庭对决策的影响,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
2.决策相关理论;决策模型在职业生涯与发展决策过程中的应用; 3.做出决策并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4.识别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高问题解决技能; 5.识别决策过程中的消极思维,构建积极的自我对话。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个人经验分析、课后练习。第三部分:提高就业能力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具体的职业要求,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职业需要的技能,以胜任未来的工作。
教学目标:具体分析已确定职业和该职业需要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及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并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有效地提高这些技能。
教学内容:
1.目标职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这些技能与所学专业课程的关系;评价个人目前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水平;
2.目标职业对通用技能(表达沟通、人际交往、分析判断、问题解决、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客户服务等)的要求;识别并评价自己的通用技能;掌握通用技能的提高方法;
3.目标职业对个人素质(自信、自立、责任心、诚信、时间管理、主动、勤奋等)的要求;了解个人的素质特征;制定提高个人素质的实施计划;
4.根据目标职业要求,制定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教学方法:职场人物访谈、小组讨论、团队训练。第四部分:求职过程指导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提高求职技能,增进心理调适能力,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进而有效地管理求职过程。
(一)搜集就业信息
教学目标:使毕业生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建立就业信息的搜集渠道,帮助毕业生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效率与质量。
教学内容: 1.了解就业信息; 2.搜集就业信息; 3.分析与利用就业信息。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经验交流。
(二)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求职过程中简历和求职信的撰写技巧,掌握面试的基本形式和面试应对要点,提高面试技能。
教学内容:
1.简历制作的注意事项; 2.求职礼仪;
3.面试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 4.面试后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训练、模拟面试、面试录像。
(三)心理调适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心理调适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更好地应对求职挫折,抒解负面情绪。
教学内容:
1.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2.心理调适的作用与方法; 3.建立个性化的心理调适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经验分享、团体训练。
(四)就业权益保护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的基本权益与常见的侵权行为,掌握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教学内容:
1.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侵权、违法行为; 2.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签订; 3.违约责任与劳动争议; 4.社会保险的有关知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第五部分:职业适应与发展 通过本部分学习,使学生了解学习与工作的不同、学校与职场的区别,引导学生顺利适应生涯角色的转换,为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和职场、学生和职业人的差别,建立对工作环境客观合理的期待,在心理上做好进入职业角色的准备,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教学内容:
1.学校和职场的差别;学生和职业人的差别; 2.初入职场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经验分享。
(二)工作中应注意的因素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影响职业成功的因素,积累相关技能,发展良好品质,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教学内容:
1.影响职业成功的因素——所需知识、技能及态度的变化; 2.有效的工作态度及行为; 3.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4.职业道德培养。
教学方法:职场人物访谈、实习见习。第六部分:创业教育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
教学内容:
1.创业的内涵与意义; 2.创业精神与创业素质; 3.成功创业的基本因素; 4.创业准备及一般创业过程; 5.创业过程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6.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模拟教学、创业计划大赛。
三、课程设置
按照《教学要求》,各高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设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规定最低课时要求。以下是3种组合方式,供设计课程体系时参考:第一种方式为开设一门课程,覆盖整个大学过程;第二种方式为开设两门课程,分别是《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第三种方式为开设三门课程,课程名称为《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和《就业指导》。每种方式的课程内容由学校结合实际进行组合,但应包括课程的主要内容。
高职高专学校参考上述课程体系建议,制定本校具体教学计划。
四、教学模式
1.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因此,它的经验课程属性更为重要。
2.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3.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需要使用相关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工具,包括职业测评、相关图书资料等;可以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成功校友、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五、教学评估
1.在评价内容方面,要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两大方面进行评价。职业发展规划是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需要评价的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能力,包括对个人和工作世界的了解程度、短期和长期职业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情况。2.在评价重点方面,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应加强过程评价。提倡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职业发展规划过程中的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和职业决策过程。
3.在评价方式方面,要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知识可以使用考试等量化的评价方式;对于实际的操作能力,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等方式进行。
六、教学管理与条件支持
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应当纳入到高校的教学计划中,遵守教学管理部门对课程设置与讲授的管理规定,健全教学文档和管理文档。
2.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当建立资历和学历结构合理的专业化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鼓励团队教学;聘请各方面专家加入到教学队伍中来,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本课程的教学提供相应的设备,比如职业生涯测评系统、计算机化的生涯辅导工具等;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用人单位建立广泛稳定的联系,为学生提供职业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发展规划辅导相关活动。
一、课程名称应改为“职业指导与生涯发展”
我们认为课程名称之所以要修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用“职业指导”替代“就业指导”体现了我们近年来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认识的深化。“就业指导主要体现了‘就业安置’思想,它把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就业指导主要集中在就业阶段进行,重在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的指导;而职业指导的核心是人与职业的关系及其发展,其内涵是人职匹配、人职和谐的高质量,重在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教育引导学生,让他们能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自己的特点掌握合理选择专业与职业方向、职业岗位的能力,进而有一个正确定位以及良好的职业发展前途。”[2]就此而言,前者仅仅反映了我们对其认识的形式层面,而后者则将我们的认识推进到了实质层面。而且“就业指导”中的“就”字也或多或少带有一些将就之义,这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所应追求的高层次性似乎有些不合。此外,就业是毕业生的事情而非其他在校生的事情,《教学要求》也要求这门课程“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还是使用“职业指导”这个概念更为合适一些。“大学生职业指导就是指导大学生合理规划校园生活、全面成长成才的教育过程,也是指导大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职业规划的各种活动过程及手段的总称。”[3]另一方面,用“生涯发展”替代“职业发展”能消减对就业指导课程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的错误认识。现在有很多大学生甚至包括某些教师在没接触就业指导课程前,经常将它理解为类似劳动部门举办的就业培训,这实际上是一个重大误解。后者大多是向社会人员传授一技之长以帮助他们谋生,而前者则更为关注职业对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这是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现代人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职业当中度过的,因此其生涯也就几乎成为职业生涯的代名词。”[4]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涯发展”在现代就是“职业发展”的同义语。《教学要求》指出:“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这门课程似乎更带有些人生哲学的意味,对大学生而言将成为其一生的指导。而且每年大学毕业生都有些在毕业后就自主创业的,对他们而言用“生涯发展”比用“职业发展”更合适。当然,获得良好的职业也是使人生获得完满的基本前提,用“职业指导与生涯发展”在逻辑顺序上似乎更合理。
二、从人力资源视角出发尽快奠定其学科基础
尽管近年来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制约因素和发展障碍。抛开实施中具体的物质因素而言,缺乏学科归属恐怕也是重要原因。在高校就业指导领域中,虽然近年来有关的各种研究(当然也包括课程研究)可谓成果颇丰,但似乎总有个问题被忽略或者说是遗忘了的,那就是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科定位研究。我们甚至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科定位不明是造成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缓慢和其他很多问题的根源。“学科是课程编制的重要依据,学科标准更多地成为课程编制的导向。”[5]换言之,没有相应的学科理论做支撑,任何课程都只能是无源之水。就业指导在有些高校走不上讲堂,其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科定位不明。尤其在崇尚学术的高等学府中,没有学科作为基础的课程似乎无法存在。有位老师回忆他们首次去教务处申请开课被绝,其理由竟是“这门课程好像不属于任何学科”;有些水平较高的高校申请将其建设为精品课程,而申请没有通过的理由也同样是学科问题。《教学要求》虽明确了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的性质,解决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地位及相关的很多问题,但对其学科定位问题却始终还是没有进行明确界定。这恐怕也是在有些高校中即使勉强开设了这门课程,但仍有人认为这是就业部门在“扯虎皮、做大旗”。那么这类课程究竟可不可以找到学科理论基础呢?如果能找到那这类课程的学科理论基础又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理论可以作为其学科视角。“缺乏合理的理论支撑是困扰当前毕业生职业指导的重要障碍之一。高校职业指导除进行有关通识教育以外,其主要任务在于指导毕业生认识自身、开发潜能,从而实现自身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应当成为毕业生职业指导的理论基础。”[6]
我们通过近年来的思考和研究对这个问题又有了些新的认识。一方面,在胡锦涛同志所做的十七大报告当中,“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段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其中还明文提到了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因此,在我国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纳入人力资源学科是符合国家大政方针的。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所讲授的核心内容,应是如何使高校毕业生更好地融入企业人力资源体系,在实现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的基础上获得人生发展。从《教学要求》中“主要内容”的部分看,其中蕴含了很多与人力资源理论相通之处。《教学要求》的“主要内容”部分实际上涉及了七大学科,即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有时我们甚至打趣地将其称为上好就业指导课程的“七种武器”。其中哲学是指其不光要涉及职业道德这部分内容,而且通篇贯穿了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命题;经济学是指其在“了解职业”这部分内容里,有关我国产业和行业划分、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这部分内容实际上属于产业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的范畴;法学是指其在“就业权益保护”这部分内容里,主要讲的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相关法律;社会学是指其“职业适应与发展”这部分,实际上谈的是“人的社会化”这个基本命题;心理学是指其在“建立生涯与职业意识”和“职业发展规划”这两个部分里,涉及到了大量有关认知心理学和心理测评等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说其教育学则是指其“教学模式”上采用了很多不同于常规课程的教学方法;而最后说其涉及管理学主要是指其在很多地方都涉及了人力资源方面的内容,最典型的就在“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这部分。对主讲教师而言掌握这七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就是上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七种武器”。尽管《教学要求》中的涉及了七大学科,但似乎都可归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HRD的客体是人,主体也是人,因此与人相关的学科,可以说都是HRD的基础。但是其中比较直接的学科是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管理学与文化学,”[7]“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它与许多学科关系密切。一般而言,有社会学、管理学、法学、人类学、政治学、领导科学、伦理学、统计学、经济学及心理学等学科相连;”[8]“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基本理论,其中包括人的本质学说、人的个性学说和人的价值学说。”[9]
如果将这三段文字进行整合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就其本身而言,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七大学科的内容。这意味着涉及七大学科相关知识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包容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这个学科视角之下。翻开一本比较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材,其中基本上都包括了工作分析、招聘录用、绩效考核、薪酬管理、培训开发、职业生涯和劳动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它们基本上在《教学要求》中的“主要内容”部分都有所体现,只是两者看问题的着眼点有所不同:前者以企业为视角而后者以作为劳动者的大学生为视角。“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等内容上看,实际上是在从逆向研究人力资源问题。因此我们似乎可以从人力资源的视角出发,利用“逆向思维”等“解构”的方法,帮助大学生全面破解企业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从而在提高大学生对企业人力资源体系认知度和适应性的基础上,对现有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改革。[10]与此同时,我们还认为企业人力资源常识将成为今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理应添加的教学内容。
三、在课程中的创业部分增添岗位创业的内容
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内容,主要由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自主创业三部分组成,《教学要求》在编撰之中基本上也遵循了这个通例。在这三部分内容中前两者之间的逻辑联系非常自然,用《教学要求》中的语句表达就是“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但它们与后者的逻辑联系似乎就有些脱节。求职就业与自主创业虽然都是大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但它们仍存在重大差别:前者是他雇而后者是自雇。大学课程应当保持知识体系在逻辑结构上的严密性,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必须解决两者间的逻辑关系问题。令人遗憾的是《教学要求》似乎并没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可否考虑在修订《教学要求》时,在将“创业教育”分为岗位创业与自主创业两部分,从而解决就业与创业这个两部分的脱节现象。创业从广义上来说应当包括岗位创业与自主创业两部分,《教学要求》中所指的创业就内容而言显然是指的后者。其实强调岗位创业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也非常重要。所谓岗位创业是指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本职工作,在奉献社会的基础上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具体而言,在“创业教育”部分增设有关“岗位创业”的内容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增设这部分内容解决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在知识体系上逻辑联系不严密的问题。从实际情况看,每年确实都有些高校毕业生是毕业后马上就开始自主创业的,但大多自主创业成功的高校毕业生都是“先就业、后创业”的。他们在受雇于他人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和资金,而这些也都是他们今后自主创业必须要具备的。这就是说对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而言,只有先立足于本职工作、实现岗位创业而后才有可能实现自主创业。其次,强调这部分内容在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下具有特殊的意义。毋庸置疑,源于西方的就业指导理论在中国必须实现本土化,“高校就业指导模式的转向与重构,是生涯辅导理论本土化的实践。纵观当年美国的职业指导经过思想转换和模式重构走向了‘生涯辅导’,并成为教育体系之内的应有内容。转换和重构是艰辛的,需要理论思维的支撑。借鉴、本土化建构是大学生就业指导新拓展的基本思路。不仅如此,还有民族的历史的文化的背景和政治价值观的影响,这就是本土化重构所要思考的问题。”[11]西方国家在文化上非常崇尚冒险和个人英雄主义,这些国家高校毕业生毕业后就自主创业的也非常多;而中国传统文化却非常讲求勤劳本分和踏实工作,国人也包括高校毕业生从心底里非常缺乏创业的激情。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达程度较高能够吸纳大量的中小市场主体,这就给其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了极大的空间;而我国市场经济却不甚发达对中小市场主体的吸纳能力有限,而且大量经营状况不佳的中小市场主体充斥市场,这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好处,因此我们认为在我国引导高校毕业生创业还是要以强调岗位创业为主。“我们的建议是‘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在自己尚不具备自主创业条件的情形之下,找份能使自己积累经验、锤炼能力的工作,立足现有的工作岗位先实现‘岗位创业’,再在这个基础上考虑并逐步实现自主创业。”[12]最后,增设这部分内容还与《教学要求》中的“职业适应与发展”部分形成照应,从而成为前接后者而后接自主创业的过度。如果说“职业适应与发展”部分强调的更多是对职业的适应,那么“岗位创业”部门则更为侧重在本职工作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两者之间应当是递进关系而非同义反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教育部《教学要求》的颁布本身,就是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教育改革的新产物。然而这种改革似乎并没有因其出台而终止,反而将随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而继续下去,从这点上来说《教学要求》也应不断修改,以适应就业形势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建农.职业生涯规划——不需要教科书的课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3).
[2][3]方伟.大学生就业工作教师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8.
[4]贺江平,屈振辉,周红金.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1.
[5]熊庆年.高等教育管理引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71-172.
[6]刘英姿,屈振辉.以人力资源开发为职业指导应然的理论基础[J].理工高教研究,2007.(6).
[7]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学:开发组织内人力资源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6.
[8]陈华,黎吉秀,邓文莉.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制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29.
[9]刘金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7.43.
[10]屈振辉.基于人力资源视角的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体系探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新视野[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2-3.
[11]陈琛.大学生生涯辅导本土化与就业指导模式的转向[A].赵康太.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探索[C].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366.
关键词 校园文化活动;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
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性质虽然不同,但指导思想与教育目标却是一致的。本文在探析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影响的基础上,对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索。
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分析
1.1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产物,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一门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观的课程。[1]是一门理论与经验相结合,重视实证性研究的课程。[2]教育部办公厅[2007]7号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人与就业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产生的背景。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西方国家开始并发展,上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90年代《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一门新课程在各高校日益发展并逐步完善起来。教育部办公厅[2007]7号文又颁布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对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管理与评估做了明确要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学科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就。
1.3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部办公厅[2007]7号文已明确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三个层面的目标:“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认识自己、职业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职业分类知识及创业的基本知识。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并提高各种通用技能,如沟通、问题解决、自我管理、人际交往技能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力求实现既定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是教学内容空泛刻板。目前高校开设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存有大而空、偏理论、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学生未真正体会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要性,没有深入参与其中。
其次是教学形式单一死板。受不同因素影响,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目前仍是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所主要运用的教学形式,未能采用以丰富学生直接经验、促进学生行为改变为目的的教学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其知识运用能力的锻炼。
2 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的影响
组织文化的知识对我们将要制定的教育和生涯决策的类型有很重要的影响。除了探索职业和工作描述,就业决策肯定受到我们对组织文化知觉的影响。[3]校园文化活动有效开展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有重要意义。
2.1 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指个人为了实现生涯目标而对自身的性格、兴趣、能力、社会资源等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对自身客观认识和评价的行为过程。[4]未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之前大多数学生缺乏对自己性格、兴趣、技能、理想和价值观等的认知。课程教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我认知,学生会尽可能清晰、准确、丰富地思考自身,系统地对自己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真实自我。
2.2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校园文化活动多种多样,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满足学生不同的自我诉求。学生将学到得理论知识运用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其职业素养。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不仅需要专注专业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施实践教学既是课程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现实的需要。
2.3 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觉行为。
校园文化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培养能力的实践平台,学生多参与活动能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深入理解所学理论观点、消除理论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进而验证教学阐述的观点。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所学的理想化内容逐步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觉行为。
3 加强校园文化活动,促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策略
3.1 支持学生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培养职业素养。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校园文化活动虽然性质不同,但其指导思想与教育目标却是一致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师要减少理论性教学内容的比例,训练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多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能动性。
2 以专业为核心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把校园文化活动与专业发展和职业技能拓展结合起来,指导学生了解本专业发展前景及对应的职业发展状况,引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通过体验方式获得职业技能、职业素质。
3 转变传统校园文化活动理念,使学生活动的开展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实践教学相配合
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就业实践平台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实践教学的开展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去消化、巩固课堂教学中已掌握的就业理论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从事就业活动所需的就业知识、就业技能,增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执行能力,促进就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校园文化活动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相结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质量、校园文化活动的效果都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鸿宇.《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9):111
[2] 陆志荣,邓云晓.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学的发展构想[J].理论纵横中国成人教育.2009(12):22
[3] 罗伯特·C·里尔登等著,侯志瑾等译.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7
[摘要]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改变课程理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等几方面对课程改革进行实践探索,切实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职业发展 就业指导 教学改革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8-0231-02
新时期下,伴随着高考扩招和大学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敏感性和重要性日益突出。自2009年《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被确认为高校必修课程以来,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有利于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职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掌握必备的求职技巧,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但由于就业指导课程学科体系建立时间不长,受到传统教育思维模式的影响,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创新与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体系,对大学生各方面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此门课程,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一)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但关注的重点仍在就业率上,没有完全认识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部分高校对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关注度不高,教学设施不足,没有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室,授课教师没有纳入专任教师教学评优范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课堂通常采用合班上课的形式,上课时间大多安排在晚上或周末,由于学生活动较多,经常与上课时间冲突,导致到课率有所下降,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课程理念不明确
在我国就业指导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关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尚未形成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就业知识体系,因此导致国内高校就业指导教育理念还停滞在发展初期,只注重就业率,却忽视了对学生大学四年综合素质的培养。据调查,很多高校在大一上半学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在大三下半学期或大四上半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课程时间跨度较长,中间缺乏对大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职业素质、择业观、创业意识能力的培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则侧重于“职业规划书的撰写”“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材料的准备”“面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忽视了对大学生正确职业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课程理念上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和对职业的准确定位,同时也不利于大学生未来求职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师资队伍匮乏
建设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上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的重要保障。由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领域,因此授课教师应该拥有广博的知识结构、丰富的教学经验、优秀的人格魅力,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据了解,我国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的师资队伍主要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和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书记、政治辅导员担任,依靠自学和积累的工作经验完成教学任务,受所学专业限制,对课程教学及改革创新研究有限,能真正运用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比较难实现,课程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四)教学内容形式单一
目前很多高校虽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但仍采用“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授课模式,形式过于死板,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在职业规划、求职就业等具有一定参与性与实践性的教学环节中,有的课堂仅限于口头说教,没有职业规划展示、模拟面试等实践教学形式,课堂内容枯燥,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程教学实用性不强。目前由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没有统一编写的教材,教学计划安排学时数较少,授课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主要局限于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面试技巧等内容,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创业意识能力等深层次的培养比较欠缺。
(五)缺乏有效的个性化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价值在于帮助每位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最终实现顺利就业。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普遍缺乏有效的个性化指导。一方面,虽然很多高校都引进职业生涯测评系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知和生涯规划,但由于师资队伍的限制,对测评结果不能做到个体解释和咨询,职业测评和职业生涯设计缺乏个性化指导;另一方面,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不能很好地与专业结合。由于课程性质属于公共必修课,大部分高校仍以大班、多专业形式授课,有的高校还采用集体讲座形式授课,在课程内容上很难做到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扩展,对学生明确职业定位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建议及对策
随着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学科体系的发展,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讨,为更好地与就业市场接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应从教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模式等几方面进行实践创新,真正实现课程价值,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和自主创业。
(一)改变课程教学理念,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在课程教学理念上,在重视实践与锻炼的同时还要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任课老师应很好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与课程教学知识相结合,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就业观、择业观和创业意识,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才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奋发意志,才能正确地做好自我认知和职业定位,才能在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有所成就。
(二)加强课程组织保障,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
首先,针对师资队伍学科背景多样化、教学经验不足的现实情况,学校应为授课教师提供深造学习、学术交流的机会,鼓励授课教师考取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证书,到学生中去,到用人单位中去,到其他高校进行调研,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其次,在教学管理上重视校园内部授课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和经验分享,组织集体备课和听课评课活动,建立工作QQ群,上传预制课件、参考资料等,实现授课教师间的资源共享,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第三,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专任教师中聘任一批业务素质好的优秀教师参与课程教学研究,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最后,聘请校外专家如就业部门人士、知名企业人士、创业成功人士、优秀毕业生等相关人员担任专题课程主讲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讲授就业指导方面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三)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程实践性与实用性
课堂教学应打破传统的理论说教模式,通过启发式提问、心理测评、案例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如定期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简历制作大赛”“大学生职场礼仪大赛”“职来职往模拟面试”等活动,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提升职业能力;同时,为弥补课堂教学内容不足,还可以开辟网络教学模式,将“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教学模式引入日常教学中,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开辟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参观,更好地了解未来所从事的职业,从而做好职业定位;鼓励学生到人才市场进行观摩,及时了解社会用人需要,用“生涯人物访谈法”了解该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获取相关职业领域的信息,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四)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个全面系统性的课程,应贯穿学生整个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经常开展有针对性地教学活动。大一年级主要讲授职业发展基本理论,指导学生做好自我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尽早树立职业理想;大
二、大三年级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报告、实践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创业意识能力和求职技巧;大四年级则侧重于分析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及时向毕业生发布就业信息,进行个体指导。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可以按专业进行小班授课,针对不同的专业进行相关职业及就业知识的扩充与指导,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室,开展个性化就业教育、咨询服务,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进行较完善的职业规划,尽早了解与自己未来职业相关的问题,增强职业竞争力。
(五)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改革创新
目前各高校都已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授课方式和内容上也积累了一定经验,能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编订教材,但是也有部分高校没有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对课程的改革创新缺乏主动性。要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通过专家听课反馈、召开授课教师、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等方式对课程教学进行评价;其次,充分调动授课教师自我评价,鼓励青年授课教师参与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使每位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积极工作、充分展示、主动发展;第三,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库和用人单位信息库,对毕业5年内的学生及用人单位进行跟踪调查,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和对就业指导教学的建议,更好地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实效性进行科学评价,推进课程进一步改革和创新。
三、总结与思考
面对大学生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首先全面推进《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改革。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高校就业指导课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从改变课程教学理念、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合理课程体系、建立科学课程评价体系几方面对课程的改革创新进行探索,鼓励用新的课程理念,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推进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与创新,逐步建立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真正体现就业指导课程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殷晓莉.对独立学院就业指导教学工作的几点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04):58-59.[2]程曼蓉.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15):16-17.[3]李志锋,胡惠兰.独立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06):
1、考试形式:运用所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原理,完成一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规划书应以职业目标为依据,重点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
封面可参照附件1采用统一格式。
教师可参照附件2标准对作业进行评分。
2、总成绩比例:平时成绩(出勤、作业)30%,规划书成绩70%
3、提交成绩时间:结课后2周内在教务处网站提交成绩,提交成绩单2份、试卷分析1份至就业指导中心。试卷由任课教师保管到学生毕业。
如仍有疑问,请致电2592629彭振芳 许佳
附件1:规划书封面格式
附件2:评分细则
大学生生涯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2014.4.23
附件1:封面格式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学院:专业:
姓名:学号:
授课教师:提交时间:
学生手机号码:(必留)
成绩:
附件2:
建筑学0802
一、调研目的通过选取中山大学老校区校园景观空间作为调研对象,培养学生认识植物、熟悉常用植物、了解园林景观分区及各分区中的常用园林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研究、表达能力,增强学生在园林植物配置与设计对人的使用方面的认识,巩固园林植物配置课程学习的成果,并为下阶段——大学校园景观安全性调研及问题分析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任务安排最多每6人一组,分组提交实验报告成果;调研采用实地典型空间调研的方式;实地典型空间调研任务安排
(1)调研地点——中大老校区
(3)调查内容
——常用园林植物(结合PPT中认识常用园林植物,尤其是主要行道树和各种观花观果植物)——园林景观功能分区
——各园林分区中的常用园林植物认识(植物的功能、种植形式、设计手法等)
三、实验报告写作要求
格式要求
标题:xxx调查与研究
摘要——简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背景、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主要结论和建议; 1 研究背景
简述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方法
说明用什么方法取得研究成果(现场调查、拍照、手绘草图等);结果
阐明调研成果(文字、图表相结合);结论
我国课程改革的背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持续30年的经济改革,企业性质多样化,企业在利用技术、雇佣员工、组织管理等方面趋于更加自主自由,由它构成了在市场上呈现的关于技术等级、人员素质、管理方式等一系列采购清单,并由此产生了对教育的诉求。教育适应这种诉求的前提是改良教育自身。另一方面是20世纪以来,教育的发展一直受到心理学发展的影响,而对知识的不同看法成为隐藏在教学理念后面的基础,不同的知识观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教育和课程理论。20世纪60~70年代,计算机的问世使认知心理学得到新的发展。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知识习得的智慧过程,知识的习得是通过识别、编码等加工活动完成的,然后将知识作为命题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因而,兴起了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这种课程理论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学科的基本结构,同时也启发学生发现知识、训练心智。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学生是否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是判断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效最重要甚至唯一的标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家与心理学家们对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和全面创新,形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建构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参与者而非教学活动的唯一主体;知识不再是一成不变的真理;知识也不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而是有价值的、社会性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特别强调学习的独特性、过程性、体验性和情感性。尤其在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针对现行教育的许多弊端对传统知识观提出了质疑后,人们的课程视野由封闭转向开放、由学科转向学生、由知识转向文化,不再以科学理性统率、衡量一切,使课程回归了文化和人类活动的真实本质。
在这种广泛的背景下,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标志着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开始。围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系列问题在大学英语界乃至全国范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首先是教学目标的误区:究竟是强调英语阅读能力还是强调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其次是对英语学习过程产生的误区:语言的产出,即说与写究竟是语言学习的必然结果还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对教学环境认识上的误区:多种媒体的语言环境究竟包括哪些内容。第四,教材使用的误区:不应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学习的全部目的,教材不能穷尽我们要学生学习的东西,而只能提供语言的样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教材是手段。第五,评价方面的误区:四、六级考试所带来的应试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学是否造成负面影响,四、六级考试能否反映学生真实语言能力。针对上述实行中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2007年7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吸收了人类文化发展中的许多优秀成果,特别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的合理部分,使课程具有了发展性的显著特征。
《课程要求》强调发展性课程观。就内涵而言,《课程要求》的发展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整合性发展。从发展的形式和内容来看,包括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外在发展主要是学生知识的积累,内在发展则是指学生思考力和批判力的提升。从发展的时间来看,有学生当下的发展和终身的发展,而发展性课程观和教学观更关注在学生当下发展的基础上,为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潜力,所以,大学英语要致力于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一生管用的能力。从发展的主体来看,包括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
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发展性课程观
《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与过去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相比较,不仅课程目标更加明确实际,尤为重要的是突出了“自主学习”的个性化教学的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长期以来英语学习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的问题,体现了“从生活走向课程,从课程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课程要求》的具体内容中,强调了“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课程活动方面的要求。下面主要是从“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课程要求》的理念进行分析。
(一)《课程要求》过程和方法维度的变革
《课程要求》首先提倡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虽然过去的大学英语大纲对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方式已有所认识,提倡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鼓励他们培养自学能力,主动探究知识。而在新颁布的《课程要求》中,不仅继续倡导这些思想,而且有了更加详尽、完善分析和操作层面的要求,真正着力建构一个学生感兴趣、愿意探索、愿意相互合作学习的英语学习氛围。特别是《课程要求》提出基于计算机的英语教学模式,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而《课程要求》提出的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的大学英语教学软件,则具有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交互的特点,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机会。1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语言水平、认知风格、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进程等,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得到解答,并通过计算机进行自我评估,增强学习的自信心。2这既符合时代精神,也真正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课程要求》突出大学英语课程的时代性、整体性、实践性特点。我们现在处于信息社会,也处于一个空前开放、多样文化空前融合的社会,大学英语课程当然应该与时代紧密相连。《课程要求》提出,在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因而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整体性是英语学习本身的必然要求,要想真正发挥英语学习的意义,必须注意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的整合,并在各种领域学习和运用语言。过去的英语大纲对整体性特点也有关注,但仅限于对教师的期望,把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而且在以成绩为重的评价制度下,也鲜有实施。《课程要求》则力图切实把整体性的理念明确贯穿在各阶段教学目标中。《课程要求》认为,“课程设置要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课程要求》更强调大学英语课程与专业的整体联系,体现学以致用。此外,《课程要求》提出,“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培养的要求;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这些观点强调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独立学习能力,使他们具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课程要求》知识和能力维度的变革
传统大学英语大纲非常重视英语知识的内在逻辑、知识体系和学科结构,把构建起来的这种结构体系,分解成听、说、读、写,译,并按照“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分别做了的描述,然后把这些知识目标分配到四个学期,每学期达一级,使语言学习失去了原有的人文内涵,了无生趣,学生也未必能真正学好语言。《课程要求》反对把英语学科孤立起来,反对过分强调学科的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做法,提倡还大学英语本来面貌。《课程要求》认为,大学英语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听、说、读、写、译不断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课程要求》强调,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各高校之间情况差异较大,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课程要求》中的“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将大学英语划分成所需的教学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侧重。
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英语学科,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就是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能力的训练。《课程要求》从能力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更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首先,从广度上,《课程要求》总词量增加了1002个单词,新增加的词汇多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常用词汇、阅读新闻报刊材料和收听广播中常见的词汇。对三个层次的要求特别是“一般要求”的难度有所增加。从深度上讲,也即学生内化知识的程度上,传统大纲仅仅注重知识讲授,注重阅读写作,轻视语言运用能力;而在《课程要求》中,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对形象、情感和语言都有更高的要求。《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应充分考虑听说能力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各个层次的教学要求之一,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应用能力,从语言、跨文化交际以及英语国家国情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种立足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做法,无疑将更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三)《课程要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变革
《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从中看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仅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而且着重强调了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首先,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并不在于文化的学习,而是要通过这一途径,达到学习者内在的修养素质的提高,带给他们思想的解放,更好地理解和合作能力,并能够欣赏别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3其次,外语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对外族文化和外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外语和外族文化的积极性,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第三,文化意识培养对学生情感的影响不容忽视。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外族文化、语言的使用者、外语教师和教学方法抱有消极的态度,那么学习的阻力就相对较大,学习的效果就会受影响。接触、学习和消化另一种文化都可能给学习者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激励学生领悟文化的内涵并主动接受文化的熏陶。
三、发展性课程观的现实指导意义
《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位学生,以学生的整体发展、长远发展为根本目的,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真正有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把握《课程要求》的发展性精神对英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开放性的课堂
大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非教师的完美授课,所以按照《课程要求》的精神,教师授课不必严格按照教参的标准答案,应该给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允许有不同意见和不同答案的存在,只要言之成理就应获得鼓励。英语是一门人文学科,本来就是见仁见智,不同思维习惯、生活背景、年龄特点、价值观念的学生必然有不同的理解,课文的价值就在于给阅读的人以思想的启迪,何况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所以课本是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的文本,而非神圣真理的化身。当然,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也是必须的,而且一些基础知识还是有统一答案的,通过这种训练,学生掌握的是和他人交流的工具,是他们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课程要求》提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具体教学策略如下:做长远的计划来安排大学英语教学,根据目标的不同,每学期有的放矢地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寓时事于教学中;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进行学习策略教学,促进学生的思辨能力;教师创造出“多言堂”的互动学习氛围,让学生围绕单元的主旨或热门话题不断进行听说训练;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插播网上下载的中央台《动感英语》,大学生口语竞赛等有趣的英语口语教育节目,让学生接触最地道的俚语表达,最时尚的中西文化冲击;教师可安排各班学生分组进行以各单元内容为主题的英语手抄报活动,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活动,尽量给学生创造应用英语的机会。
(二)多元的评估标准
受科技理性的影响,传统人文学科教学采用所谓“科学标准”,要求“统一内容”、“统一进度”和“统一测验”,届时公布“统一答案”。学生的学习这些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性就这样被抹杀,独立思维和想象能力也被一个个机械统一的模式所替代。《课程要求》注意到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特征,除了对学生的进行四、六级考试这样的终结性评估外,还增加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估以及对教师进行评估的内容,而且后两个评估多使用定性而非定量的方法,更加接近人文学科的本质。评估主体也由单纯的教师发展为教师和学生,课程与教学的评估也由教师评估,转为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以及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学生参与评估活动,使评估更为客观、真实。形成性评估既是教师获取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必须足够重视。为了更合理更科学地对学生的阶段性英语学习做出评价,可以采取平时成绩占50%,期中、期末占50%的模式,这样平时偷懒不看书,考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的学生就不可能取得好成绩,同时也提高了一些原本基础很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原来单一的笔试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灵活的口语考试,不断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靠拢。
(三)行动和参与的教学过程
英语本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但传统大学英语大纲只强调它工具性的一面,而远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这不仅不利于对学生审美情趣、交际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对英语的学科发展来讲,也是一种偏离和曲解。《课程要求》倡导的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积极发挥主体作用,主动搜集和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有意识地训练和培养学生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
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中,一切的教学活动要围绕学生如何学而展开,教师则要做好课程的设计者、任务的设计者、任务实施的组织者、评估者等。4学生可以根据网络课件和教学参考片等提供的真实语言环境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无限制的训练,提高听说能力;可根据教材的某一主题,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做陈述和讨论,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结合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充分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把交际活动和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课后登录课程讨论区、QQ群或E-mail进行小组之间或师生之间的交流,在网上进行讨论或互评作业;教师网上讲评部分作业。从而切实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
摘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吸收新的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批判和反思的成果,具有发展性特点,不仅有利于英语学科的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长足进步。《课程要求》在过程和方法维度上的变革提倡通过基于计算机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实现自主学习;在知识和能力维度上的变革强调对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训练,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上的变革进而强调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培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实现了开放性的课堂,多元的评估标准以及行动和参与的教学过程,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发展性课程观,《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维度
参考文献
[1].王守仁.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4,(2):6.
[2].贾国栋.新模式,新要求,新发展—学习《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教学模式部分[J].外语界,2004,(5):19.
[3].郭小雯.论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摄入[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36.
【关键词】全程体验式教学法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应用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175-02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实用性很强的综合性课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教学内容应力求实践性、系统性,要改进方法,并引入多种教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将全程体验式教学方法引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中,有利于提高其教学效果和学习的成果。
一、全程体验式教学方法
所谓“全程”,就是整个课程学习过程的全部时间段,甚至整个大学学习阶段;所谓“体验”,就是引导学生以身“体”之,用心“验”之。全程体验式教学方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依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被教育者的认知特点及规律,通过创设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以“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亲历过程中理解知识、把握知识、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并实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全程体验式教学方法符合认知规律,符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要求,其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主动去体验,积极地去学习,愉快地去接受。
二、全程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调查访谈,知己知彼,规划好职业生涯
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点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只有明确自身的人生目标,进行合理职业生涯规划,有条不紊地朝着适合自己的方向前进,才能实现人职匹配的就业。
1.多方访谈,了解自我
要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首先是要知己,也就是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气质、能力、特长、情商、智商等。知己不仅利于规划职业生涯,还利于实现人职匹配,易于挖掘自己的潜能。笔者在讲授“自我认识”的知识点时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剖析自己,具体做法是:一是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做相关测试题来评价、了解自己;二是他评,就是让学生和亲朋好友、老师同学等交流,通过他们的评价来进一步把握自己;三是系统测评,就是通过专业的测评系统来帮助每一个学生科学客观地分析和测评自我,让他们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
2.社会调查,了解职业和社会
在讲授“职业认知”和“环境认知”等知识点时,组织学生深入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在人才市场的调研中,调查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了解对应职业在人才市场上的实际需求和职业所需要的素养、知识、技能,进而了解社会,把握市场。
在引领学生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撰写以“我想做什么—社会需要我做什么—我能为社会做什么”为主题的调查报告,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关系,有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方向,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范畴,便于他们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二)社会实践,体验职业角色,提高就业能力
在讲授“就业能力的提升”的知识点时,可以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见习、实习中,在“三下乡”的志愿服务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从事具体的工作岗位。在工作中,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以锻炼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技能,同样可以锻炼提升他们的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
1.通过见习、实习,提高专业技能
见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都是学生到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单位工作,进行“零距离”的实战锻炼,是学生把自己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技能真刀真枪地运用到工作中,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在讲授“专业技能”的知识时,可以结合学生的见习和实习来提高他们的相关知识和能力,通过学生在单位的见习、实习,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真实的工作中,去检验、训练、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如,到学校实习的学生,通过授课和管理班级,他们的备课能力、授课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管理学生的能力等专业技能有了绝对的提高和进步。学生经过实习,使得他们从学生角色转变为职场人,毕业后,容易融入社会,利于就业。
2.通过“三下乡”等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提升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
学生参加“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丰富视野,锻炼技能,拓展综合素质。在讲授“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的知识点时,可以结合“三下乡”等志愿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和他人的交往,锻炼和提高了表达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在处理问题时,学生锻炼和提升了自己的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求异的能力;在和同事、同学等合作共事的过程里,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的组织管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等。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懂得了诚信的重要性;在工作中,明白了责任心的可贵,工作中的每一次收获都让他们理解到工作中的主动和勤奋是成功的前提和保证,工作的喜悦也使得他们更加自信和自立。
社会中的磨练,工作中的锻炼,使得学生体验到了职业的角色,在亲身体验中,潜移默化提高了他们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个人素质,从而提升了他们的就业能力。
(三)零距离接触创业者,体验创业,提升创业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业力是就业课的重点和着力点。在讲授“大学生创业教育”知识点时可以通过“零距离”接触创业者的体验式方法来让学生了解、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政策法规和创业常见问题及对策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1.树立创业的榜样,宣传典型的人与事
在教学中可以树立创业成功的榜样,特别是以本校、本系、本专业的创业成功者作为典型榜样,且大力挖掘、宣传他们创业的先进事迹,运用他们的事例来教育、影响、感染学生,让他们创业有动力,学习有典型,追赶有目标。
2.案例教学,分析创业者
在教学中,选择和利用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创业者创业的案例,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实际案例进行积极的思考、主动的探索,然后生生、师生间进行热烈的讨论、交流,在彼此的研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还可以引领学生从不同的创业者的不同创业之路中汲取他们创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3.聆听创业者的讲座,近距离感受他们的心声
邀请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回来做创业讲座,让学生面对创业成功人士,聆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创业之路和创业中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及创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通过“答记者问”的形式,让学生就自己关心或疑惑的问题和优秀校友进行交流。在聆听中产生共鸣,在交流中茅塞顿开,在思考中受到启迪,从而使得他们树立创业自信心,强化了创业的内驱动力。
4.创业基地实习,目睹创业实况
结合课程内容组织学生到创业基地参观、见习、实习,在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手所触、亲身经历中了解、理解、把握创业的相关知识和创业的过程,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激起自身的创业激情和欲望。
5.自己创业,亲历创业之路
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与场所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如,成立网店、建立家教或培训中心、组建咨询工作室等,在创业中,学生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充实创业知识、提高创业的能力、增强创业的自信心,为毕业后的自主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在模拟或实际招聘中,体验求职过程,提升就业成功率
大学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需要搜集、收集就业信息,撰写个人求职简历和求职信,面试中需要相关的面试技巧和艺术,择业中的得与失需要一定的心理知识和能力去调适。这些不仅仅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的是一种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运用模拟或实聘的方式去引领学生体验,有助于学生理解、把握、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1.模拟招聘
在教学中,利用实训室创设企业招聘的仿真环境,组织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进行应聘,引导学生亲身去体验应聘的实际流程,使得学生熟悉招聘、了解招聘,并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通过模拟实战的锻炼,进一步巩固知识和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及应变能力,从而增强实际应聘能力。
2.应聘各种社团和各级干部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它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学校这个小社会来历练学生,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去了解各种社团和校干、系干、班干的具体职位和所应承担的职责,以此提高学生的搜集信息的能力;引领他们去撰写应聘社团等的自我介绍,以此提高他们的撰写简历的能力;组织他们结合自己的爱好、能力、特长去应聘各种社团等,提高他们面试的技巧;教育他们如何面对应聘各种社团的得与失,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
3.参加招聘会
教学中,应该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学生去参加各种招聘会,如学校每年一次的大型招聘会,或社会上的专场招聘会等。使得学生在实战中体验求职过程,认识自己知识和能力与现实需求的差距,促使他们在今后学习中进一步有针对性地丰富、完善自身求职的知识和能力,进而提高求职的能力,提升就业力。
全程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的运用,使得学生在体验中领悟知识,在全程学习中不断理解知识,增长能力。由此看见,全程体验式教学方法应用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是完全可以操作的,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季学军.师范生创业基本素质的现状与思考[J]. 教师教育研究, 2004(2)
[2]周晓深,杨青查.论全程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涉外商务谈判》课程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 (25)
【基金项目】2010年度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立项研究课题(2010lSZ017)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推荐阅读: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论文10-1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的感悟11-05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得体会05-24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评析论文10-05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学06-19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要求07-05
大学生就业与指导06-28
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技能06-18
基于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的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09-22
劳动合同与大学生就业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