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开发管理

2022-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旅游资源开发管理

校友资源的管理与开发

摘要:校友是高校的一笔重要财富,充分管理和开发校友资源可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发展,增强办学实力和高校融资渠道的拓宽;建立校友资源库,实现校友信息资源的优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助力校友事业发展,突出服务的效应。校友对母校认同度的培养、校友会功能的增强、交流平台搭建与完善三方面的作用可促进母校与校友间的联系。

关键词:校友资源;母校;管理;开发

高校校友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对母校抱有深厚的感情,他们是母校的宝贵资源,在母校日新月异的建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校友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成为了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一般认为校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校友指的是在同一所学校学习过的学生和在学校工作过的教职员工以及专兼职教授等;狭义上的校友专指各类学生[1]。本文中“校友”一词是广义上的概念。校友资源是校友自身作为人才资源的价值,以及校友所拥有的财力、物力、信息、文化和社会影响力等社会资源的总和[2]。校友资源的管理和开发,顾名思义,是指针对校友所做的管理工作,包括开发与利用校友资源。如何使校友资源在母校的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一、研究校友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内涵

1.检验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高校的发展与其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密不可分。判断一所高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最终取决于社会对校友的评价以及校友对高校教学工作的评价。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需要高校从校友广泛的工作经验中得到启示。一所高校在社会上是否具有竞争力,关键在于其是否具备鲜明的办学特色,这是关系到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高校应根据自身专业优势,结合当前社会需求,明确学校的定位,确立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并发展。通过整理校友资源,总结优秀校友的个人事迹,宣传他们取得的成就,并结合学校的发展历程,既能展现校友风采,又能凸显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从而提升学校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筹措办学经费。在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前提下,扩大高校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办学实力的需求日益迫切,新校区的建设工程也方兴未艾。但这项工程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除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关键还需要耗费巨资,单一靠国家财政拨款获得的办学经费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校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多渠道、多元化、自主筹措办学资金的局面已经到来。校友中不乏对母校充满感恩之情,愿意为母校的建设出资出力的普通校友,有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家,也有很多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重量级校友,这些都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潜在支持者。搭建捐赠平台,依托基金会,打通捐助渠道,规范捐赠行为管理,促使有捐赠愿望的校友实现回馈母校、助力母校发展的行为和愿望。

3.分享教育、就业等信息资源。校友可作为母校的特殊教育教学资源,同时他们是在校大学生的最好的“导师”。他们曾受到母校系统的、专业的培养,兼具丰富的社会阅历,他们的职场历程和人生经验是在校大学生极为生动的活教材,是值得学习的好榜样。此外,对校友资源进行管理与开发也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通过发掘优秀校友资源,学校可以和海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大型企业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学校学科建设。就业一直是高校工作关注的重点。高就业率和良好的就业机遇能够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从而在社会上产生较好的反响,吸引更好的生源。

4.服务校友、联系校友。校友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不仅有利于国家、社会和母校,也有利于校友自身事业的发展。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其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各方面的支持,这其中,校友之间相互联系和帮助,互通信息,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优良平台,是促进事业发展、个人成长的重要力量。母校可以此为平台提供多方面热情周到的校友服务,包括帮助校友建立沟通渠道、回母校读研和进修提高、进行科技文化合作交流、提供求职就业和转换工作的咨询等。

二、进一步推进校友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思考

校友是母校生动的“品牌”形象,是学校教育、科研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校友的个人发展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标准。充分利用好校友这一特殊资源,使校友在学校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是高校在新的办学体制下增强办学实力、促进学校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管理与开发校友资源,挖掘校友潜力,可为母校提供智力、技术和经济支持,促进母校的高速发展。

1.培养母校认同感。培养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可从两方面考虑:(1)促进对在校学生认同度的培养,有利于强化未来校友对学校的忠诚度及认同感;(2)重视已毕业后的校友对于母校的认同度的维系,营造一种类似于家族的归属感的氛围。重视培养学生对于学校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入学和毕业之时,举行隆重的入学和毕业仪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于学校神圣、庄严形象的感知。学生在长期的强化母校形象的活动中,可不断加强和巩固母校的忠诚度和美誉度。重视对于母校辉煌历史和成就的传播,激发学生对于母校的崇拜和拥护,将母校的学习经历作为自己生涯中的一份荣誉。此外,校友会长期与毕业生保持着密切联系,让这些毕业生感受到母校对于他们的重视和关心,加深校友与学校的交流与联系。

2.强化校友会职能。校友会的职能是通过开展各项联谊活动来加强校友与母校间的联系。第一,联络工作,负责国内外各地校友的联络工作,定期更新校友通讯录并发送给毕业校友,及时将学校建设发展的最新情况向校友通报,在全国各地筹建地方校友会,并推动其换届工作;第二,信息数据库完善与校友事迹宣传工作,负责定期收集校友信息,并进行系统的分类,进一步完善校友信息档案,建立数据库,同时,对优秀校友的事迹进行广泛征集和宣传;第三,组织校友活动,定期推动各地校友会举办校友活动,在重要的节日和校庆纪念日,给校友寄送贺卡、贺信,提供校报和其他报刊寄送服务等;协调、组织校友的返校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联谊会等形式,凝聚校友之间的情感,促进了校友与母校间的情感维系。校友会是校友与母校之间进行联系的重要平台,强化校友会职能有助于加大校友对母校发展的理解和支持。

3.搭建开放的交流平台。以助力校友事业发展为重点,利用有限的资源,突出服务的效应,增强校友工作的实效,增强校友工作的社会正能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母校与校友间的联系,开放、自由、交互性强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校友资源管理與开发提供了新的工作途径和平台。校友与校友间的交流途径得以畅通,打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架起无限开放的交流信息平台,缩短了校友与母校间的情感距离。校友网站的建立,推送校友会刊物,以及不定期举办校友论坛,加强了母校与校友之间的联系。利用媒介及时对外公布校友会开展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校友和母校间的沟通,增加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还可以营造校友工作的环境和氛围,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无论对校友本身还是学校,都非常有意义。

三、结语

校友是高校的流动名片,校友资源是高校各种资源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校友的发展状况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开发校友资源,挖掘校友潜力,充分利用好校友这一特殊资源,使校友在学校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是高校在新的办学体制下增强办学实力、促进学校发展的一条重要渠道。充分发挥校友的“名片效应”,提升母校声誉,拓宽高校融资渠道;建立校友资源库,以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导向,优化校友的育人资源,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助力校友事业发展为重点,利用有限的资源,突出服务的效应,增强校友工作的实效,增强校友工作的社会正能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母校与校友间的联系。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使学校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达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同时通过校友对母校认同度的培养、增强校友会功能、搭建与完善交流平台这三方面的作用可密切母校与校友间的联系。

参考文献:

[1]欧敏.中美大学校友会比较研究——以中国H大学和美国ISU大学为例[D].2009.

[2]谢晓青.高校校友资源管理工作研究[J],高教探索,2010,2(27):30.

作者:卞婷 毛薇

第2篇: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使国民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百姓在追求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不断提升精神方面的需求,因此有效推动了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旅游行业为保证自身的稳定发展,便要合理应用人力资源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鉴于此,本文针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指出我国当前旅游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最后针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环节提出创新措施,希望对我国旅游行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措施

前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使我国的综合经济体系更加完善,各行业的崛起能够为国民的工作与生活提供极大的助力。旅游行业作为朝阳产业,虽然在近几年中得到飞速发展,但是其行业市场内部竞争却愈加激烈,已经对部分旅游企业的稳定发展形成阻碍。此外,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现已无法满足旅游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无论是对行业内部还是外部来说,旅游企业针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优化已是必然趋势。

一、旅游企业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

(一)快速实现旅游企业战略目标

旅游企业想要在行业市场竞争中稳居上游,不仅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还要保证各项发展措施能够顺利落实,这里便能够体现出企业人才的重要性。我国旅游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多数旅游企业的内部管理模式却没能与时俱进,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毕竟企业人才是产品与客户之间的主要沟通媒介,只有综合提升企业人才的综合能力,才能帮助企业打造良好的品牌优势,从而帮助企业快速实现发展目标。而招募与培养企业高端人才,便需要科学应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1]。此外,根据旅游行业的发展形势能够看出,我国旅游企业的战略资源重点已经逐渐转向企业人才,也就是说未来的旅游企业需要产品与服务的不断优化革新,才能有效保持客户对企业的忠诚度,而针对产品与服务的优化工作也离不开企业人才。

(二)帮助旅游企业建立竞争优势

虽然我国旅游行业市场十分巨大,但是在近年來出现各种各样的旅行社,导致其市场内部竞争不断加剧。旅游企业不仅要针对服务模式进行调整优化,还要保证企业人才的充足性,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缺乏人才的问题,从而帮助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只有建立高效的人才开发与培养机制,才能够快速增加企业内部的人才数量,从而打造出高效的社会价值,为旅游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稳定助力[2]。

二、我国旅游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与特点

(一)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旅游行业人力资源规模逐渐扩大的原因具体为以下两点:其一,旅游行业的性质属于劳动密集型,因此从业人员的密度较大。此外,旅游行业还是一种综合体系,不仅包括食、住、行,而且还包含娱乐、游玩与娱乐,这种丰富的结构体系使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在不断激增。其二,旅游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且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业界龙头,伴随旅游行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也会吸引更多的人与企业来从事旅游行业[3]。鉴于此,旅游企业开展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能够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同时能够为行业提供大量专业人才。

(二)从业人员专业程度逐渐提升

无论是旅游行业的管理人员,还是基层服务人群,旅游行业对其专业程度的要求都在不断提升,作为服务性行业,想要建立良好的竞争优势,便要得到客户的支持与认可,而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够有效满足游客的各类需求,从而帮助企业不断扩大忠实客户群体[4]。因此,我国旅游行业也学会了与时俱进,针对行业内部人才质量问题入手,将传统的标准化服务调整为创新的定制化服务,这也需要旅游行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三)从业人员在职培训范围越来越广泛

从业人员在职培训范围越来越广泛也是我国当前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作为新兴行业,旅游企业并没有其他行业“根深蒂固”之说,也就是说只要能够满足客户的各类需求,保证产品的新颖性与创新性,才能够得到稳定的发展市场。因此,旅游行业不断对从业人员提出高要求,也是为了其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不仅要使员工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还要使其了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合理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实力,从而为其今后的职业成长提供助力。

三、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具体创新措施

(一)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

旅游企业需要针对自身与员工的发展建立双赢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也就是说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时,不仅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情况,还要综合考虑员工情况,使从业人员能够了解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处,这样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加配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相关措施,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与效率[5]。此外,旅游企业在实施双赢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时,还要将“顾客至上、员工第一”作为企业经营宗旨。为员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这样才能科学促进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二)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旅游企业需要将从业人员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体,从而实现员工在工作中进行“自我管理”。因此,可以制定相关绩效考核模式与人才激励制度,将员工的综合表现与工作能力直接与薪资待遇进行挂钩,针对工作能力良好且态度积极的员工予以适当的奖励,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同时,针对工作能力较低且态度不积极的员工进行惩处,能够有效敦促其进行改正。通过充分激发员工的创造性与积极性,使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随着旅游行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同时也不能对员工的个人成长提供实质性帮助。因此,旅游企业应该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到人才应用,建立合理的招募培养体系,一方面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储存大量行业人才,另一方面能够科学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全方位的培训使员工能够掌握不同岗位的工作技巧,这样可以在淡季时应用灵活管理模式帮助企业渡过危机,从而保证旅游企业的稳定发展。

(四)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

旅游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时还要重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也就是需要提升优质人才的企业忠诚度,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通过合理控制企业人才流失率从而保证企业的服务水平,这也是企业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目的,不仅要为企业培养高端人才,还要为企业培养忠心耿耿的优质人才。因此,旅游企业需要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比如企业文化精神,还要提升对员工生活需求与工作需求的关注程度,使员工能够在企业中感受到温暖,这样才能科学控制人力资本的流失。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其逐渐成为我国综合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我国旅游行业内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逐渐显示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本文针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指出我国当前旅游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状,最后针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环节提出创新措施,具体为创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念、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希望旅游企业能够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质人才,从而有效促进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敏.现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24):122-123.

[2]潘一赞.探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No.141(06):526.

[3]储苏凯.宁德滨海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16(1):87-89.

[4]张轲.企业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研究[J].现代商业,2015(24):68-69.

[5]周虹彤,李珣,刘婉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趋势与创新建议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02):135.

作者:何昌

第3篇: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探析

【摘要】 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过程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包括:人才评价机制、选人机制、引人机制、用人机制、育人机制、留人机制等六个方面。

【关键词】 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

The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management mechanism searches analyzes

Zhou Jianbiao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management; Mechanism

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过程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机制包括:人才评价机制、选人机制、引人机制、用人机制、育人机制、留人机制等六个方面。

1 建立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

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完善人才评价手段,努力提高人才评价的科学水平。

1.1 建立建全党政人才考核工作责任制。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把群众的意见作为考核评价党政人才的重要尺度。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党政人才的岗位职责规范,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

1.2 推行专业技术职业资格制度,加快执业资格制度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积极探索社会化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工作。

1.3 探索社会化的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制度,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

2 建立科学的选人机制

2.1 建立选人标准。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激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2.2 运用科学的选人方法,如心理测试、智力测试、管理评价、管理风格测评等等。

2.3 完善选人机制。

2.3.1 深化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完善选任制,改进委任制,规范考任制,推行聘任制。改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办法。加大选拔年轻优秀干部的力度,为他们的成长提供"快车道"。逐步推行党政干部职务任期制,建立和完善干部正常退出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增强干部队伍活力。

2.3.2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按照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个人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监管的要求,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用人制度。推行岗位管理制度,规范按需设岗、竞聘上岗、以岗定酬、合同管理,逐步做到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

2.3.3 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职业化。拓宽选人视野,吸引国际国内一流人才到企业任职。大力扶持积极创业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

3 建立科学的引人机制

3.1 大力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吸引国际人才、扶持创新创业,建立符合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可借鉴跨国公司的成功做法:①通过猎头公司猎取高级人才。②在外地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当地的人才。③通过合作办学吸引人才。

3.2 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种种限制,疏通国内人才流通渠道。发展人事代理业务,改革户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放宽户籍准入政策,推广上海制定的、以引进人才为主导的工作居住证制度,探索建立社会化的人事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兼职、定期服务、技术开发、项目引进、科技咨询等方式进行的人才"软性"流动。

4 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4.1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做到:人才与岗位匹配、能力与岗位匹配、绩效与报酬匹配、正职与副职匹配、团队精神匹配。

4.2 采取科学的绩效管理系统。建立以绩效为主要内容的考评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淘汰机制。

4.3 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区别一般人才与高级人才的薪酬制度,一般人才的薪酬制度是结构工资制或岗位技能工资制;高级人才的薪酬制度一般是年薪制。要建立高级人才的长期激励机制,具体做法包括:减少固定薪金的比例,增大浮动薪金或业绩薪金的比重;实施技术入股、管理入股、股份期权计划、股份授予计划等等;完善福利保障制度,建立柔性津贴体系等等。

联想的主管单位是中国科学院,大胆将分红股回报给联想创始人,让个人发展与企业成果挂钩,才有今天的电子百强之首;现在的联想更是不惜血本挽留人才,拿出5﹪~10﹪税后利润作为福利奖励基金。海信集团实行年薪沉淀制,海信集团的经理年薪从15万元到50万元不等,经理的年薪要分成四块,当年只能拿走30﹪的现金,其余70﹪沉淀下来,5年后兑付。高薪只是短期内,人才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而股权却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承诺。

5 建立科学的育人机制

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人才资源的能力建设。坚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促进人才在实践中不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5.1 政府机关要加强公务员的专业技能建设。招考公务员的时候,应该注意专业对口,避免学非所用,避免教育投资的浪费,也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尤其是轮岗交流的时候,应该考虑专业技能性,避免外行领导内行。

5.2 企业要帮助员工设计职业发展计划。帮助员工设计职业发展计划,协调员工的需求与企业的需要,实现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和发展。

5.3 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力度,健全培训体系。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梯队的建设,尽快形成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

6 建立科学的留人机制

6.1 就业公平留人。平等对待每一位员工,破除就业歧视、年龄歧视、性别歧视、报酬歧视、晋升歧视。

6.2 劳动管理留人。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劳动者的劳动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社会保障权以及其它相关的劳动权益。

6.3 礼贤留人。想干事业的给机会,能干事业的给岗位,干成事业的给奖励,干好大事业的给地位。

6.4 事业留人。真正的人才,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可以发挥的舞台、一个有前途的企业、融洽的团队和良好的管理。

企业主应该为员工提供好的成长环境,满足员工不断提高和进步的需求;发掘企业内部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再投入资金加以培训。让员工感到有奔头,让员工与事业一齐成长,满足员工的事业发展愿望。

6.5 工作生活质量留人。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工业心理学告诉我们,员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对集体的归属感,是激励员工的最好条件。有人做过测算,人才对工作满意度保持在70~80﹪,人才的工作效能才能产生正常效益。由此可见,留住人才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在于人才本身的工作满意度。这个满意度包括法制环境、创业环境、文化环境和物质待遇,做到"优质优价",充分体现人才的自身价值。

6.6 价值观留人,待遇活人。强调奉献与给予的平衡。待遇留人,将员工的个人事业和公司事业统一起来,让员工体会到公司业绩好,员工待遇高,让员工与公司同呼吸共命运。提倡管理入股、技术入股,提倡一流的人才、一流的贡献、一流的待遇。

6.7 环境留人,文化留人。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吸引人才,靠企业单方面的努力往往达不到最佳效果。整个国家、各个城市都存在如何吸引人才的问题。其中政策、制度、环境最为重要。二战以后,为什么全世界的人才都流向美国?关键是美国有一套相当好的能调动人才积极性的制度,对企业的管制比较松,有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因此,我们也要为人才,尤其是高级人才,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生活空间,少一些争斗,多一些快乐,增强内部良性竞争氛围,让员工在这里能够呼吸到自由的空气,尽情地发挥。歌德说:"工作若被逼成为义务,人间就是地狱;工作若成为乐趣,人间就是乐园。"随着企业的发展,我们应该为员工提供更好的环境。

强调公平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团队文化。大多数中国人往往只强调"竞争",常常寻思在"竞争"中求生存,更有许多人是把目标锁定在身边的同事,忘记了"和气生财"的古训,忽略了人的社会性和情感性,看不到"合作"也能达到目的,而且是双赢的目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精神,是企业员工的共同理念,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一心为了海信"是海信人的共同理念,使得有利于海信的事大家都拼命去做。众所周知,微软有几百名百万富翁,为什么这些百万富翁中大部分人在获得经济独立后却仍然继续为微软公司工作呢?他们每周要工作60小时,而且额外报酬菲薄。他们为什么如此卖命呢?道理很简单:微软公司是个情深似海的大家庭,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个特殊的归属感,从而深化了工作的意义,同时也为生活增添了新的价值。企业精神,培养了人才群体,也吸引了人才、留住了人才。

6.8 拴心留人。据研究,人的情商重于智商,用感情留住身边需要的人才,是一根看不见的拴住人心的缰绳。据报道,泉州每年的"尾牙节"(农历十二月十六,企业主都会热情地设宴款待员工),是劳资关系最为融洽的时候。如果企业主每天都能用过"尾牙节"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个员工,员工还会集体大逃亡吗?

6.9 优惠政策解决后顾之忧。世界性的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最为突出的是美国。据统计,25﹪的外国留学生在学成后定居美国,被纳入美国国家人才库。目前75﹪的印度软件专家实际上在为美国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为美国服务的中国优秀人才更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硅谷有7000家公司是华人开办的。美国吸引人才的措施主要有三个:一是用充足经费创造科研环境;二是利用各种手段招纳人才;三是用经济优势打造社会环境。

再看看深圳,除了用高工资、大房子来吸引人才外,还营造充满激情的人文环境,以留住人才。

作者:周建标

第4篇: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名词: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与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其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的协商一致,由主管机关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与依据。

资源:属于经济学概念,原指取之于自然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现在常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旅游资源质量:旅游资源个体或组合体固有特性和满足需求的程度。

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上的一种管理办法,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以及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

旅游资源环境质量:是指在一定的区域空间条件和历史时期,旅游资源环境系统的整体状态,即资源环境的总体及其个要素,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及其身心健康以及旅游开发经营活动的适宜程度。

旅游资源环境管理:是指运用法律、经济、规划、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对一切可能损害旅游资源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施加影响,协调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国民经济中与旅游发展相关的各部门、社会集团、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在资源环境问题方面的相互关系,以使旅游发展既能满足游客需求,又能保护旅游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总和。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是由内、外地质营力长期作用下而形成的各种地质地貌景观形态,是整个地理环境中具有原生性和基础性等特点并以其原始天然、姿态万千而成为重要旅游资源。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是大自然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旅游资源中构景的基本要素,是大自然灵气的基础。凡能吸引旅游者进行旅游,并产生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水体及水文现象,都可视为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它与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如地质、水文、地貌、气候等共同组成了自然旅游资源总体系。所有生物景观中具有旅游利用价值、能够被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部分,称为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天象与气候景观旅游资源:气象和气候都是大气运动的不同表现形式,气象是大气短期的物理现象和过程,而气象是长期气象(天气现象)特征的综合表现,包括平均状况及极端变化。我们统称为气候现象,并将进入人们旅游活动领域后的气象和气候景观资源统称为气候旅游资源。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指因历史遗址遗迹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观赏游憩价值而形成旅游

吸引力,进而产生社会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的旅游吸引物。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的古建筑以及现代标志性建筑、艺术性建筑都属于建筑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社会功能以及历史文化意义的为了一定目的而设置的基础性建筑或建筑群构成的场所场馆等建筑设施都属于设施旅游资源。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指由古今人类所创造、能够激发人们旅游动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包括静态的物质文化资源和动态的行为文化资源。

地方特色商品类旅游资源:包括菜品饮食、农林畜产品与制品、水产品与制品、中草药材与制品、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日用工业品等其他农业手工产品或者克服了地域自然条件限制的现代标准化工业产品,可以作为地方旅游商品开发。

简答:

标准化在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分级分类管理和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

2. 有利于旅游资源管理组织,包括企业、社区、政府对旅游资源保护和经营的规范化,增

强可操作性,减少盲目性,增强保护性,减少破坏性

3. 有利于旅游资源保护方面的责任相关方、旅游资源利用方面的利益相关方统一的质量标

准和法律法规下形成协调

4. 有利于旅游资源保护和经营方面的区域性,甚至国际性交流。

旅游资源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和特点:

第一, 旅游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建立完善而有效的管理体系,在所有相关

方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第二, 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同样存在“成本效益”问题,需要考虑在“成本费用”最低的基

础上使效益最大化。

第三, 旅游资源管理不仅要满足旅游者要求,同时也要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的

要求。

旅游资源的全面质量管理需要体现“综合效益、保护第

一、预防为主、质量教育、持续改进”等理念,具有“三全二多一体”之特点。

旅游资源环境质量的评价意义

为区域旅游环境的综合治理、旅游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为制定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政策和措施、引导与控制旅游开发经营活动和旅游行为方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功能特征——吸引力,指旅游资源能不同方面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休闲需要。

控件特征——广泛性,不同的地理圈层、地理区域都有旅游资源的分布;区域性,它们的形成和存在又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固定性,旅游资源一般来说是旅游者不可带走的。 时间特征——节律性,景物有随季节变化的特征;动态性,旅游资源是一个开发的系统和动态的概念。

类型特征——多样性、综合性

经济特征——价值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难以用数字计量;利用的永续性,大多数旅游资源是不会被旅游者消耗掉的。

文化特征——美学性,旅游资源具有自然美、人文旅游资源有社会美、科技没和艺术美;知识性,旅游资源具有知识内涵

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天然性(形成)都是大自然作用的结果,受到大自然因素的影响和自然规律的制约 生态型(状态)自然界各个组成要素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

地带性(分布)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植物、动物、水体深受气候影响

变化性(时间)呈现季节性、周期性的变化

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人为性(形成)是人类在不同时代文化创造的产物

民族性、地域性(分布)人类文化的创造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制约和民族性格的性格 时代性(时间)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与社会历史密切相关,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

精神性(内涵)尽管人们赋予自然旅游资源以“美”的意蕴,但缺乏精神内容,包括思想和

艺术内容。

阶级性、阶层性(层次)由于人类社会存在分等级、阶级、阶层的现象,那么人文文化也就

打上了这种烙印。

旅游资源的分类(概念):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归并或划出具有一定从属

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类别的工作过程。在所划分出的每一种类别(类

别)中,其属性上彼此有相似之处,不同类别(类型)之间中则存

在着一定差异。

旅游资源分类的意义:一方面,对旅游资源的分级分类,可以加深对旅游资源成因、属性、

价值功能以及系统组成等方面的认识。

另一方面对旅游资源的分级分类可以将众多繁杂的旅游资源条理

化、系统化、信息化,为进一步科学研究、保护利用和开发管理提

供方便。

可见,旅游资源分级分类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分类系统的建立、

补充,加深对旅游资源整体和区域旅游资源属性的认识,掌握旅游

资源的成因、价值功能以及系统组成,为进一步科学研究、保护利

用与开发管理服务。

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共轭性与排他性原则(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划分出的同一级别、

同一类型的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共同属性,不同类型之间应具有一定

的差异性。

对应性原则,次一级旅游资源必须完全对应上一级旅游资源的类型

容。

递次性原则(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原则),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不同

级别、不同层次的亚系统。

标准分别与统一原则

简明实用原则,旅游资源分级分类要简明实用,具有实践的可操作

性。

旅游资源的分了标准:成因,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原因与过程。

属性,旅游资源的性质、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

功能,能够满足开展旅游与休闲活动需要的作用

时间,根据旅游资源形成的时间不同,可将旅游资源分为不同类型其他,如,开发利用情况、管理级别、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等。

旅游资源分类的步骤与方法:1.确定分类的目的与要求,明确是普通的一般性旅游资源分类,

还是有特殊目的要求的专门行旅游资源分类,并参照一般分

类原则和标准,结合实际确定相应的分类原则和标准。

2.通过比较分析,初步建立分类系统,把各种旅游资源分别归

入不同的类型。

3.通过补充、调整,完善分类系统。

4.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写出简要说明。内容包括该项旅

游资源分类的目的与要求、原则和标准以及分类结果等;

5.对区域旅游资源的分类成果,尽可能利用计算机建立旅游资

源信息系统,便于补充调整和实际应用。

依据旅游资源的功能分类:观光游览型旅游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著名的古代建筑、

城镇风貌、园林建筑)、参与体验型旅游资源(冲浪、漂流、

赛马、渔猎、龙舟竞渡、游泳、制作、品味、访问、节庆活

动、集市贸易)、商品购物型旅游资源(土特产、工艺品、艺

术品、文物商品、仿制品)、保健疗养型旅游资源(疗养院度

假村、温泉浴、沙浴、森林浴、练功房)、文化教育型旅游资

源(各类博物展览、科学技术活动、文化教育设施)、情感寄

托型旅游资源(名人故居、名人古墓、各类纪念地)

依据旅游资源的管理级别分类:世界级旅游资源(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的名胜古迹,及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

网络的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的旅游资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

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自

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旅游资源(省级风景名胜

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自然

保护区、省级森林公园)、市县级旅游资源(市县政府公布的

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资源标准化管理具有包括哪些方面?我国分别出台了哪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旅游资源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旅游资源保护的标准化,二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标准化。前者首先要建立旅游资源类型和等级的标准体系,形成旅游资源质量保护的技术指标,属于技术事项的标准化;后者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上建立旅游资源经营过程的标准体系,形成以“质量循环”为特征的旅游产品过程管理模式,体现了工作和管理的标准化。

目前我国已经发布与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相关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各类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标准,如《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海洋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等级划分原则》、《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等级划分原则》、《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文物藏品定级标准》。

综合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标准,如《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世界自然遗产评定标准》、《国家地质公园评定标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评定标准》、《省市级风景名胜区评定标准》。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标准及其他规范,如《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级》、《旅游规划通则》、《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旅游环境管理的本质和内容是什么?

本质上,旅游资源环境管理就是对旅游资源环境质量的有效管理。

1. 从旅游资源环境的系统因素看,旅游资源环境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对旅游资源环境系统及

其各个要素质量的管理,主要包括自然环境质量和人文环境质量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土壤质量、水体质量、生物质量、空气质量、气候质量、声响质量与设施设备质量,以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质量等。

2. 从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角度看,旅游资源环境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环境

质量的保护管理和旅游资源环境质量的建设管理。

旅游资源有效管理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前提条件?

1. 明确旅游资源权属,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要使资源配置有效,其基本条件在于将生产者

置于市场机制约束之下,且市场约束力越大,资源配置越有效。要达到这一条件,就必须明确生产者的产权,即明确生产者对资源、财产的权、责、利。

2. 分担旅游资源责任,旅游资源保护是旅游资源的所有者、经营者以及政府的义务与责任。

3. 分享旅游资源利益,所有者与经营者需要发扬企业伦理,形成社会导向型战略,与员工、

社区居民、政府分享企业利润,并且经常通过公益性活动或赞助性活动回报社会,树立公众形象,形成“人和”局面,以便共同维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质量。

第5篇: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1、旅游资源的概念:凡是能够吸引旅游者能够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其他因素都可成为旅游资源。

2、旅游资源的特点:1旅游资源的综合性 2地域性 3不可移动性4可重复开发性5观赏性

3、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求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

4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条件:1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旅游资源b形成一定规模的设施阶段能力c具有一定的可进入性

5国家标准分类体系的特点:a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是一地一国进行资源开发、管理和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b国家标准分类体系注重旅游资源的观赏属性,强调了现存状况,形态特征等因素,在资源类型划分中的作用与意义c国家标准分类体系中分别增加了综合资源旅游地和综合人文旅游地亚类使得旅游资源单体区分,更符合实际情况

6地文景观对旅游环境的影响:a决定旅游活动开展的难易程度b造就重要的构景要素c体现旅游地的总体特征以及观赏效果

7地文景观的旅游功能:a审美功能1形态美(雄美、奇美、险美、幽美、旷美)2色彩美b科普教育功能c探险运动与康体健身运动功能d文化旅游功能 8名山的特点:a名山是富有美感的自然景观实体b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c拥有悠久的开发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d是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体 9水体资源与旅游的关系:a水体是各类景区的重要构景要素b水体自身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美景c水体可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旅游活动

10水域风光的旅游功能:a具有审美功能开展观赏旅游b具有疗养功能开展休闲健体旅游功能c具有品茗功能,开展茶文化旅游d具有娱乐功能,开展水上娱乐旅游e含有文化内涵开展水文化旅游 11适合漂流探险的河段的特点和要求:a风景优美b水流速度快c安全系数大1水不宜深2暗礁险滩少3 水温适宜

12气象气候多旅游的影响:a影响区域景观的形成b影响旅游流时空分布c影响游客观赏效果和舒适度 13气象气候与天象旅游资源的旅游功能:a观赏与体验功能b休闲度假功能c疗养健身功能

14舒适度指数指描述气温和适度对人体的综合影响指标之一,它表征人体在某种温湿度条件下,对该空气环境感觉舒服的程度,用气温和和相对湿度的不同组合来表示。

15风效指数是指人们的裸露皮肤在气温和风速的不同组合作用下感到的冷暖程度 16宜人气候主要取决于气温、湿度、风效。气温是判段气候舒适度的主要指标,湿度和风力是辅助指标,对人体健康最有利的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对人体最适宜的风速为2m每秒。

17乡村气候与城市气候的区别:a乡村气温比城市气温低b乡村的空气比城市的质量高c乡村的相对湿度和绝对湿度比城市的大

18生物景观类旅游资源的特点;a广泛多样性b生命有机性c指示性d季节性e再生性f脆弱性

19我国的十大名花:花王牡丹、雪中高士梅花、花相芍药、花中皇后月季、花中隐士菊花、空谷佳人兰花、花中君子莲花、花中仙女海棠、花中妃子山茶、凌波仙子水仙

20森林公园是以森林自然环境为依托,具有优美的景色和科学教育、游览休息价值的一定规模的地域,经科学保护和适度建设,为人民提供旅游、观光、休闲和科学教育活动的特定场所

21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的特征:a知名度高,历史悠久,资源品位度高b综合性强,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呼应c具有观赏游憩、科考、审美、探险、旅游等多重审美功能d距有很高的保护价值

22地质公园是以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稀有的自然属性,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分布范围的地质遗迹景观为主题;融合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具有生态、历史和文化价值;以地质遗迹保护,支持当地经济、文化教育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环境的综合保护区,地质研究和普及的基地。

23地质公园旅游资源特征:a不可再生性和绝对不可移置性b综合性c独特性和稀有性d时间性e科考和教育功能突出

24我国林业部制定了第一个关于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法规性文件《关于天然森林禁伐区规定草案》同年广东肇庆建立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25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的特征:a典型性和垄断性b自然旅游资源突出综合性强c脆弱性

26世界自然遗产:a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内)b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张家界市)c黄龙风景名胜区(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内)

27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a峨眉山的乐山大佛b武夷山c泰山d黄山

28历史遗址的概念:a广义的历史遗址是指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各类社会活动所遗留下来的活动痕迹和遗物,包含初现代人类活动产物之外的所有历史时期、所有表现和存在形式的历史产物b一般意义上的历史遗址是指人类历史时期所形成和利用的,现在已经废弃、或掩埋地下、或残缺不全的人类活动痕迹和遗物排除了保存完整的、或仍在使用的或得以发展的人类历史产物c狭义的历史遗址仅指古代人类活动曾经利用的现在已经废弃破坏而遗留下来的活动场所不包括人类历史活动遗留下来的可移动遗物

29历史遗址的旅游吸引因素:a满足旅游者了解人类历史演变的需要b满足旅游者体验人类传统文化的需求c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的需要d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人们生活方式的需要e满足旅游者景观美学观赏的需要

30历史遗址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注意:a突出重点做好旅游开发的筛选工作b挖掘内涵做好历史文化的展示工作c精心设计组号旅游方式的策划工作d不断创新做好原有景区的二次开发工作

31中国现已有30处世界遗产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1处,文化遗产:长城、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曲阜孔庙孔林孔府、拉萨布达拉宫、武当山古建筑群、苏州古典园林、丽江古城平遥古城、北京颐和园、天坛、大足石刻、明清皇家陵寝、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洛阳龙门石窟、青城山的都江堰、大同云冈石窟、高句丽遗址遗迹 文化景观:江西庐山文化和自然遗址、山东泰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的乐山大佛、福建武夷山自然遗产、四川九寨沟黄龙、湖南武陵源、云南三江并流 32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特点:a富有弹性的结构体系b美妙优雅的艺术造型c整齐划一的平面布局d绚丽华美的装饰风格

33古代建筑结构类型:a抬梁式建筑b穿斗式建筑c井干式建筑

34古代建筑构成要素及等级:建筑台基、柱、枋、斗拱、开间、屋顶和屋檐

斗拱的作用:增大建筑构件的接触面,加强结构部的牢固性,向外挑檐增大屋檐出深,装饰檐下栏下部位纵横交错彩绘雕刻,增加了建筑物的美观度 35园林的艺术分类:A西方园林B东方园林C中西混合式园林

36园林的功能分类:A皇家园林特征:皇家园林纳历代艺术之精华,收天下南北美景于一体,成为时代造园的顶级之作。B府宅园林C寺观园林D祭祀园林E庭院园林F公共园林G名山园林 37园林的区域分类: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少数民族园林。

38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1)布局师法自然(2)构景融于自然(3)建筑顺应自然(4)花木表现自然

39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a堆山叠石b理水c景观建筑d花木配置e园林小品

40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构景手法:主景与配景、借景、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藏景、点景

41园林意境的表现手法:a空间组织守法的运用b写意、比拟和联想手法的应用c点景手法的应用 42中国著名古典园林:a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颐和园b苏州四大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c

、岭南四大园林:可园、梁园、余荫山房、清晖园、 43中国八大菜系:鲁菜、淮扬菜、川菜、粤菜、浙菜、徽菜、湘菜、闽菜

44人文活动的旅游特征:a社会政治性b民族文化性c地域差异性d形式多样性展示多样性

45人类活动类旅游资源的旅游资源价值:a人文活动是文化参照的对象b人文活动是审美参照的对象c人文活动是向外界展示本土文化的窗口是对自身文化的肯定d人类活动作为旅游资源是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

46旅游资源调查的原则:a内外结合原则b综合调查原则c创新原则d选择性原则

调查的内容:a旅游资源形成的背景条件包括(自然环境调查、人文环境调查、环境质量调查)b旅游资源本身的调查c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开发条件的调查(旅游要素调查、客源市场的调查、临近资源及区域内资源的相互关系)

47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a资料统计分析法b现代科技分析法c田野勘测法d询问调查法

48调查的程序:A区域旅游资源综合调查(

1、调查准备阶段a组织准备b资料准备c制定计划和仪器准备

2、野外实地调查阶段a确定调查小区和调查路线b选定调查对象包括初步普查和重点详查c实地调查填写图表

3、室内整理分析阶段a调查资料整理b调查土建绘制整理

4、a编写旅游资源调查报告b前言、调查区旅游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历史和现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旅游资源评价、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主要参考文献、附图)B专题旅游资源调查

49调查资料分析的方法:a选择分类标准b资料分类c填写调查文件

50旅游环境容量:又称旅游承载力或饱和度,是指在一定时间条件下一定旅游资源的空间范围内所能开展的旅游活动能力

51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开发是指在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以发展旅游业为目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组织有计划的对旅游资源加以利用发挥改善和提高旅游资源对旅游者吸引力的综合性技术经济工程

52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a保护性原则b特色性原则c经济性原则d市场导向性原则

53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a规划设计旅游景区景点b建设和完善旅游基础设施c规划旅游交通d开发人力资源

54资源类型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a自然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b文化古迹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c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d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开发模式e现代人工吸引物开发模式

55按地域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a东部地区精品开发模式b中部地区特品开发模式c西部地区极品开发模式

56按资源、区位、经济条件综合划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a价值高区位优,经济条件好:全方位开发模式b价值高区位一般经济条件差:重点开发模式c价值高区位经济条件差:特色开发模式d价值低区位好经济条件好:参与性娱乐开发模式e价值区位经济条件都一般:稀有性开发模式

57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是旅游产业最重的组成部分。旅游业发展必须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和载体,离开了旅游资源,旅游业就无从谈起,但仅拥有旅游资源,并不意味着旅游业就一定能发展的好。旅游资源只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条件,只是经过合理的规划、开发,旅游资源才能转变为旅游产品,并被旅游者认可。旅游资源开发就是指通过适当的方式,把旅游资源改变为吸引物,是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系统工程。同旅游资源相比,旅游产品的内涵和外延更为丰富,从旅游者的角度讲,旅游产品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到总合;从旅游业的角度看,旅游产品上旅游供给商为旅游者提供的行、住、吃、游、购、娱等整个旅游活动中所需要的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总和。旅游资源只是构成旅游产品的一项因素。旅游产品开发是根据目标市场需求,对旅游资源、旅游服务设施和旅游人力资源进行规划设计策划的组合,还包括2方面内容:一是对旅游地的规划和开发二是对旅游线路的设计和组合。

58市场效应:包括提高市场竞争力、开拓客源市场

59环境效应体现在三个方面: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了对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保护

60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旅游业的根本保证、建立旅游资源开发规范标准和体系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实施科技兴旅战略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有与旅游业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第6篇: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

名词: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与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其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的协商一致,由主管机关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与依据。

资源:属于经济学概念,原指取之于自然的生产与生活资料,现在常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旅游资源质量:旅游资源个体或组合体固有特性和满足需求的程度。

全面质量管理: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上的一种管理办法,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满意,以及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

旅游资源环境质量:是指在一定的区域空间条件和历史时期,旅游资源环境系统的整体状态,即资源环境的总体及其个要素,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及其身心健康以及旅游开发经营活动的适宜程度。

旅游资源环境管理:是指运用法律、经济、规划、技术、行政、教育等手段,对一切可能损害旅游资源环境的行为和活动施加影响,协调旅游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国民经济中与旅游发展相关的各部门、社会集团、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在资源环境问题方面的相互关系,以使旅游发展既能满足游客需求,又能保护旅游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旅游资源: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总和。

地文景观旅游资源:是由内、外地质营力长期作用下而形成的各种地质地貌景观形态,是整个地理环境中具有原生性和基础性等特点并以其原始天然、姿态万千而成为重要旅游资源。

水域风光旅游资源:是大自然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旅游资源中构景的基本要素,是大自然灵气的基础。凡能吸引旅游者进行旅游,并产生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水体及水文现象,都可视为水域风光旅游资源。

生物景观旅游资源:它与地理环境的其他要素如地质、水文、地貌、气候等共同组成了自然旅游资源总体系。所有生物景观中具有旅游利用价值、能够被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部分,称为生物景观旅游资源。

天象与气候景观旅游资源:气象和气候都是大气运动的不同表现形式,气象是大气短期的物理现象和过程,而气象是长期气象(天气现象)特征的综合表现,包括平均状况及极端变化。我们统称为气候现象,并将进入人们旅游活动领域后的气象和气候景观资源统称为气候旅游资源。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指因历史遗址遗迹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观赏游憩价值而形成旅游吸引力,进而产生社会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的旅游吸引物。

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的古建筑以及现代标志性建筑、艺术性建筑都属于建筑旅游资源;具有巨大社会功能以及历史文化意义的为了一定目的而设置的基础性建筑或建筑群构成的场所场馆等建筑设施都属于设施旅游资源。

人文活动类旅游资源:指由古今人类所创造、能够激发人们旅游动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包括静态的物质文化资源和动态的行为文化资源。

地方特色商品类旅游资源:包括菜品饮食、农林畜产品与制品、水产品与制品、中草药材与制品、传统手工产品与工艺品、日用工业品等其他农业手工产品或者克服了地域自然条件限制的现代标准化工业产品,可以作为地方旅游商品开发。

简答:

标准化在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经营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分级分类管理和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

2. 有利于旅游资源管理组织,包括企业、社区、政府对旅游资源保护和经营的规范化,增强可操作性,减少盲目性,增强保护性,减少破坏性

3. 有利于旅游资源保护方面的责任相关方、旅游资源利用方面的利益相关方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法律法规下形成协调

4. 有利于旅游资源保护和经营方面的区域性,甚至国际性交流。

旅游资源全面质量管理的意义和特点:

第一, 旅游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通过建立完善而有效的管理体系,在所有相关方参与的基础上,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第二, 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同样存在“成本效益”问题,需要考虑在“成本费用”最低的基础上使效益最大化。

第三, 旅游资源管理不仅要满足旅游者要求,同时也要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和经济利益的要求。

旅游资源的全面质量管理需要体现“综合效益、保护第

一、预防为主、质量教育、持续改进”等理念,具有“三全二多一体”之特点。

旅游资源环境质量的评价意义

为区域旅游环境的综合治理、旅游环境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为制定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政策和措施、引导与控制旅游开发经营活动和旅游行为方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功能特征——吸引力,指旅游资源能不同方面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休闲需要。

控件特征——广泛性,不同的地理圈层、地理区域都有旅游资源的分布;区域性,它们的形成和存在又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固定性,旅游资源一般来说是旅游者不可带走的。 时间特征——节律性,景物有随季节变化的特征;动态性,旅游资源是一个开发的系统和动态的概念。

类型特征——多样性、综合性 经济特征——价值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难以用数字计量;利用的永续性,大多数旅游资源是不会被旅游者消耗掉的。

文化特征——美学性,旅游资源具有自然美、人文旅游资源有社会美、科技没和艺术美;知识性,旅游资源具有知识内涵

自然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天然性(形成)都是大自然作用的结果,受到大自然因素的影响和自然规律的制约 生态型(状态)自然界各个组成要素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系统

地带性(分布)自然旅游资源中的植物、动物、水体深受气候影响 变化性(时间)呈现季节性、周期性的变化

人文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人为性(形成)是人类在不同时代文化创造的产物

民族性、地域性(分布)人类文化的创造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制约和民族性格的性格 时代性(时间)人文旅游资源的形成与社会历史密切相关,深深地打上时代的烙印

精神性(内涵)尽管人们赋予自然旅游资源以“美”的意蕴,但缺乏精神内容,包括思想和艺术内容。

阶级性、阶层性(层次)由于人类社会存在分等级、阶级、阶层的现象,那么人文文化也就

打上了这种烙印。

旅游资源的分类(概念):是根据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归并或划出具有一定从属

关系的不同等级的类别的工作过程。在所划分出的每一种类别(类别)中,其属性上彼此有相似之处,不同类别(类型)之间中则存在着一定差异。

旅游资源分类的意义:

一方面,对旅游资源的分级分类,可以加深对旅游资源成因、属性、

价值功能以及系统组成等方面的认识。

另一方面对旅游资源的分级分类可以将众多繁杂的旅游资源条理

化、系统化、信息化,为进一步科学研究、保护利用和开发管理提供方便。

可见,旅游资源分级分类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分类系统的建立、

补充,加深对旅游资源整体和区域旅游资源属性的认识,掌握旅游资源的成因、价值功能以及系统组成,为进一步科学研究、保护利用与开发管理服务。

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

共轭性与排他性原则(相似性与差异性原则),划分出的同一级别、

同一类型的旅游资源必须具有共同属性,不同类型之间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对应性原则,次一级旅游资源必须完全对应上一级旅游资源的类型

容。

递次性原则(分级与分类相结合的原则),旅游资源可以分为不同

级别、不同层次的亚系统。

标准分别与统一原则

简明实用原则,旅游资源分级分类要简明实用,具有实践的可操作

性。

旅游资源的分了标准:成因,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原因与过程。

属性,旅游资源的性质、存在形式和存在状态

功能,能够满足开展旅游与休闲活动需要的作用

时间,根据旅游资源形成的时间不同,可将旅游资源分为不同类型

其他,如,开发利用情况、管理级别、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等。

旅游资源分类的步骤与方法:1.确定分类的目的与要求,明确是普通的一般性旅游资源分类,

还是有特殊目的要求的专门行旅游资源分类,并参照一般分类原则和标准,结合实际确定相应的分类原则和标准。

2.通过比较分析,初步建立分类系统,把各种旅游资源分别归

入不同的类型。

3.通过补充、调整,完善分类系统。

4.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写出简要说明。内容包括该项旅

游资源分类的目的与要求、原则和标准以及分类结果等;

5.对区域旅游资源的分类成果,尽可能利用计算机建立旅游资

源信息系统,便于补充调整和实际应用。

依据旅游资源的功能分类:

观光游览型旅游资源(优美的自然风光、著名的古代建筑、

城镇风貌、园林建筑)、参与体验型旅游资源(冲浪、漂流、赛马、渔猎、龙舟竞渡、游泳、制作、品味、访问、节庆活动、集市贸易)、商品购物型旅游资源(土特产、工艺品、艺术品、文物商品、仿制品)、保健疗养型旅游资源(疗养院度假村、温泉浴、沙浴、森林浴、练功房)、文化教育型旅游资源(各类博物展览、科学技术活动、文化教育设施)、情感寄托型旅游资源(名人故居、名人古墓、各类纪念地)

依据旅游资源的管理级别分类:世界级旅游资源(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的名胜古迹,及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的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的旅游资源(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旅游资源(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自然保护区、省级森林公园)、市县级旅游资源(市县政府公布的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资源标准化管理具有包括哪些方面?我国分别出台了哪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旅游资源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旅游资源保护的标准化,二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标准化。前者首先要建立旅游资源类型和等级的标准体系,形成旅游资源质量保护的技术指标,属于技术事项的标准化;后者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上建立旅游资源经营过程的标准体系,形成以“质量循环”为特征的旅游产品过程管理模式,体现了工作和管理的标准化。

目前我国已经发布与旅游资源及其环境相关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各类旅游资源的质量等级标准,如《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海洋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等级划分原则》、《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等级划分原则》、《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文物藏品定级标准》。 综合性旅游区(点)质量等级标准,如《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世界自然遗产评定标准》、《国家地质公园评定标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评定标准》、《省市级风景名胜区评定标准》。

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标准及其他规范,如《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级》、《旅游规划通则》、《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旅游环境管理的本质和内容是什么?

本质上,旅游资源环境管理就是对旅游资源环境质量的有效管理。

1. 从旅游资源环境的系统因素看,旅游资源环境管理的内容主要是对旅游资源环境系统及其各个要素质量的管理,主要包括自然环境质量和人文环境质量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土壤质量、水体质量、生物质量、空气质量、气候质量、声响质量与设施设备质量,以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质量等。

2. 从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角度看,旅游资源环境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环境质量的保护管理和旅游资源环境质量的建设管理。

旅游资源有效管理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的前提条件?

1. 明确旅游资源权属,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要使资源配置有效,其基本条件在于将生产者置于市场机制约束之下,且市场约束力越大,资源配置越有效。要达到这一条件,就必须明确生产者的产权,即明确生产者对资源、财产的权、责、利。 2. 分担旅游资源责任,旅游资源保护是旅游资源的所有者、经营者以及政府的义务与责任。 3. 分享旅游资源利益,所有者与经营者需要发扬企业伦理,形成社会导向型战略,与员工、社区居民、政府分享企业利润,并且经常通过公益性活动或赞助性活动回报社会,树立公众形象,形成“人和”局面,以便共同维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质量。

第7篇:人力资源与管理——自我资源开发与管理

学习人力资源与管理后的启迪

所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指的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管理理论,通过不断地获得人力资源,对所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调控及开发,并给予他们报偿,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这个定义所揭示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内涵有如下几点:

第一,从开发的角度看,它不仅包括人力资源的智力开发,也包括人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觉悟的提高;不仅包括人的现有能力的充分发挥也包括人的潜力的有效挖掘。

第二,从利用的角度看,它包括对人力资源的发现、鉴别、选择、分配和合理使用。

第三,从管理的角度看,它既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也包括人力资源的组织和培训。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

结合实际来谈谈人力资源与开发。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其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大学生的绝大多数能够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还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社会性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的社会性就决定了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人不可能脱离社会独立地存在,在贡献和索取中,人完成了社会性的使命。但是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起步阶段,各项法律、法规等还不健全,加之各种不良思潮的冲击,使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个人主义现象严重,被“金钱”扭曲,出现了“功利化”、“多元化”的倾向,对其人生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人力资源与管理,尤其是对自身的人力资源与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其实,自从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就开始憧憬大学生活。不过,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大学究竟会过怎样一种生活,只是把轻松二字摆在了概念的第一位。

因为在我看来,大学生活一定要比高三轻松多了。

后来,在开学之初听讲座时,对大学才算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知道了大学是人力社会的动力站,是传授和发展知识的地方,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在后来,在经历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我对大学生活的认识也有了改变。我发现大学生活并不是轻松二字所能概括的,或者应该说轻松二字只适用于在作业少这一层面。其实,大学生活应该用丰富多彩来形容,我们可以投身入学生会或者各种社团之中,也可以竞选干部,从而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另一方面,我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自己安排,因此,我们便应该与此同时多出一份自觉,自主学习,让知识与经验同时充实我们的大脑。

在我看来,对自身的人力资源与管理,就是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和今后的理想与目标,并且要不断填充自己,提高自己的素质与修养。

在当今社会,企业所需的是能力型人才,单单只有成绩已经是远远不够了。人力资源的竞争正逐步由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对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次性学习终身受用的传统观念和相应的学习、生活模式已经过时,终身学习的理念已逐步被教育和社会各界接受。新的时代特征对人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不仅要学会学习大量的高新尖知识,更要具备极强的创新意识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同时,对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专业知识技能以外的能力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可见,能力培养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高等教育己经不能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对学生走向社会后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下面我来谈谈我的自我认识:我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没有什么特喜欢、特别不能放弃的东西。我又有些懦弱,不太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因而听得多说的少,使自己有了很充足的透明感。当然,除了这些我发现的缺点以外,我也有自己认为还不错的地方,比如我很有场合观念、有辈分等级的概念,和同学相处融洽,做事细心,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等等。在我的生活中,我对好多东西都觉得我所谓,可有可无。然而,就是因为这样,我就更应该对自身做一个合理的人力

资源管理。因为生活不能无所谓,更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东西。生活在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对自己有一个很好的认识,从而对自己做出合理的能力管理,才会拥有一个好而精彩的人生。

而应为我所学的专业是*******,而老师说有20%的学生毕业后都去**工作了,而**的工作又是我所喜欢的,所以我的目标就是进入**。

的确,我有我的不足,但我也有我得优点。我相信,经过我不断的努力,经过我对自身人力资源的合理管理,我一定能够有所作为、赢得成绩、收获成功的。

书归正传,在世界经济步入一个以人为本的新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开发与规划工作的要求空前提高。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我深深认识到在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时更多的要考虑一些可变因素,对企业,要充分结合企业实际,综合考虑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外部动态因素的影响才能够制定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规划;而对个人,就更要结合好自身情况,从而作出合理的规划。

第8篇: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

潍坊科技学院 A、试用期限B、劳动合同期限C、劳动保护和条件D、劳动报酬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考试

7、个性----职业类型匹配的择业选择理论是由()提出的。 A、帕金森B、约翰.L.霍兰德C、金斯伯格D、施恩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试卷(A)

8、李某总是认为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并能主动地完成工作,承担责任。李某的管(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理方式在对人的态度方面认为人是()。 (适用于综合教育学院12级本科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

A、“机器人”B、“经济人”C、“生活人”D、“社会人”

9、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 A、公平理论B、效用理论C、因素理论D、强化理论

10、在理论界通常将()看作是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人力资本之父。 A、威廉.配弟B、亚当.斯密C、A.马歇尔D、舒尔茨

二、判断题(10分,每题1分)。

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的专家判断法,又称()。

1、人力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 A、回归分析法B、经验预测法C、德尔菲法D、马尔可夫分析法

2、工作评价就是评定工作的价值,制定工作的等级,因此,评价对象是任职者。

2、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工作说明书的基本内容()。

3、岗前培训是指员工离开工作岗位,去专门从事知识或技能的学习。A、工作职责B、工作中晋升C、工作权限D、工作环境

4、绩效考评只能由员工的主管对其进行评价。

3、企业对新员工上岗进行的培训称为()。

5、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单位所在行业的最低工资水平。A、培训B、脱产培训C、岗前培训D、在职培训

6、人力资源规划,是各项具体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和依据

4、一名工人的绩效,除了产量指标完成情况外,质量、原材料消耗率、能耗、出

7、员工推荐的优点是招聘成本小,可靠性高。勤,甚至团结、服从纪律等硬、软方面的表现,都需要综合考虑,逐一评估,这体

8、建立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而不是劳动成果的给付,它是确立现了绩效的()的特点。 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A、多因性B、多维性C、动态性D、不确定性

9、职业生涯是指个人一生中从事职业的全部历程。

5、企业一般给销售人员实行的是()。

10、整体业务外包模式,就是将一项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工作全部外包出去,A、能力工资制B、绩效工资制C、计件工资制D、职务工资制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不再履行此项管理职能。

6、劳动合同的法定内容不包括()。

四、案例分析题(60分,每题15分)。 5分)。

1、论述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

2、简述工作分析的内容

3、简述面试的步骤

4、简述绩效评估的一般程序

案例分析题1:

通达公司员工的绩效考评

通达公司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目前公司有1000绩效考评工作是公司重点投入的一项工作,公司的高层领导非常重视,负责绩效考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人事部在原有的考评制度基础上制定了部考评办法》使考评达到可操作的程度。

公司的高层领导与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考评小组。括被考评者填写述职报告、在自己单位内召开全体员工大会进行述职、围涵盖全体员工)、向科级干部甚至全体员工征求意见(访谈)、写出评价意见并征求主管副总经理的意见后报公司总经理。

考评的内容主要包含三个方面:被考评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政治思想品德、对于能力的定义则比较抽象。各业务部门(子公司)公司对于自己部门的任务指标进行了讨价还价的过程。

对于中层干部的考评完成以后,公司领导在年终的总结会上进行说明,体情况反馈给个人。尽管考评的方案中明确说考评与人事的升迁、面挂钩,但最后的结果总是不了了之,没有任何下文。

对于一般员工的考评则由各部门的领导掌握。的考评通常是从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来进行的;对于非业务人员的考评,公司还是子公司,均由各部门的领导自由进行。至于被考评人员来说,处获得对自己业绩有效评估的反馈,只是到了年度奖金分配时,己的下属做一次简单排序。 试分析:

(1)绩效考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何作用?这些作用在通达公司中是否有所体

案例分析题2:

现?

(2)通达公司的绩效考评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才能克服这些问题?

工作职责分歧

一位操作工不小心把大量的液体洒在工作台的周围,车间主任叫操作工把洒在地上的液体清扫干净,操作工不愿意干,理由是这不是他的工作,他认为应该叫服务工打扫。车间主任便叫来服务工,但服务工也不愿意干,说“我这里的事情还没有做完,你叫别人干,再说,这事也不应该是我干的”。车间主任再叫来勤杂工,要勤杂工来清扫,勤杂工也很不情愿,车间主任威胁要将其解雇,勤杂工勉强干完了这件事,但心里很不满意,便向公司进行投诉。

有关人员看了投诉后,审阅了这三类人员的岗位说明书。操作工的岗位说明书明确规定“操作工有责任保持车床的清洁,使之处于可操作状态”,但未提及清扫地板;服务工的岗位说明书规定:“服务工有责任以各种方式协助操作工,随叫随到,即时服务”,但没有包括清扫工作;勤杂工的岗位说明书确实包含了各种清扫内容,但他的工作时间是从正常的下班后开始。 试分析:

(1)对于勤杂工的投诉,你认为如何解决?有无建议? (2)如何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

案例分析题3:

案例分析题4:

小李的困惑

一家中小型企业的薪酬方案

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小李终于拿到了某名牌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专业是人力一家中小型企业最近拟出了自己的一套薪酬方案,正准备实施.资源管理。小李的叔叔在社会上闯荡多年,拥有自己的工厂,其业务遍布全国,在薪酬方案的原则是: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时,当地小有名气。当小李告诉他叔叔这一消息时,叔叔说,“我知道这个专业,很热励个人努力奋斗,强调团结协作,促使公司和所有员工共同进步、发展。门。就是上上网,做些表格,搞点培训,考核一下员工,管一管人,比较轻松。”依据是:根据公司、部门、个人的考核结果,每月进行一次工资核算.原本对未来充满憧憬、想干一番事业的小李被他所崇拜的叔叔这么一说,顿时迷茫这套方案的特点:不已: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到底是做什么的?

统一性;员工个人命运与公司命运一体化;不强调资历,结合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定量评价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业绩考核与工资待遇,奖惩相互依存,(1)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什待遇、奖惩是结果.这样将逐步使公司的管理走上“法制化”轨道,么?(10分)

主观臆猜等造成的不良后果。在公司这个大家庭中,对事不对人,(2)作为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你认为小李应培养哪些方面的基本能力?正、合理,促进公司、员工共同进步。

(5分) 这套方案制定的方法是:(1)根据对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分析, 确定每个人的基本工资额和岗位工资额;(2) 确定公司、部门及个人业绩系数;(3)按以下方案确定各位员工的工资额, 放。员工工资=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公司系数×部门系数×个人绩效系数

问题:这套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分析。

第9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1.试分析该公司为什么决定从职位分析入手来实施变革,这样的决定正确吗?为什么?

答:因为职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基础职能,它是一种应用系统方法,收集、分析、确定组织中职位的定位、目标、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关系、业绩标准、人员要求等基本因素的过程。而该公司存在的问题有:

(1)工作职责边界不明。部门之间、职位之间的职责与权限缺乏明确的界定,不断发生扯皮推诿的现象。

(2)人员配置不合理,效率流程低。有的部门抱怨事情太多,人手不够,任务不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有的部门又觉得人员冗杂,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3)工作对人的要求没有具体标准,缺少人事匹配的依据。用人部门给出的招聘标准往往含糊,招聘主管往往无法准确地加以理解,使得招来的人大多差强人意。同时目前的许多岗位往往不能做到人事匹配,员工的能力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严重挫伤了士气,并影响了工作的效果。

(4)缺少合理的晋升机制和绩效考核标准。在晋升中,上级和下属之间的私人感情成为了决定性的因素,有才干的人往往却并不能获得提升;在激励机制方面,工作成果及其表现没有合理的标准,员工的报酬不能体现其价值与能力。

职位分析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在各板块进行整合的基础与前提,对于企业的战略的落地和组织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职位分析通过分析职位目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履行程序、工作权限,能够实现战略传递,明确职位边界,提高效率流程,实现权责对等,强化职业化管理。可见,有效的职位分析能够解决该公司存在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因此,公司决定从职位分析入手来实施变革,这样的决定是正确的。

2.请用本书中所讲到的知识,分析在职位分析项目的整个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该公司存在着哪些问题?

答:职位分析过程需要经历立项阶段、准备阶段、信息收集、信息处理、反馈验证、定稿、运用阶段、修订阶段。该公司在职位分析项目的整个组织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

首先,他们没有明确职位分析原则,即没有立项、准备阶段。一般来说,职位分析需要遵守:(1)以战略导向:强调职位与组织和流程有机衔接;

(2)以现状为基础,强调职位对未来的适应;(3)以工作为基础,强调人与工作有机融合;(4)以分析为基础,强调对职位的系统把握;(5)以稳定为前提,但重视对职位说明书的动态管理。而他们一开始就寻找进行职位分析的工具与技术。

其次,职位分析是对职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综合的一个系统性的过程,需要明确职位分析需要收集的信息类型和信息来源。一般信息类型包括工作的外部环境信息、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和与任职者相关的信息三个方面;信息来源包括企业所在的行业与产业的职位标杆或职位标准,企业内在的组织层面的信息与期望,组织内部与职位相关的各类人员,外部组织或客户四个方面。而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没有考虑该如何有效全面的收集信息,收集信息的来源只有组织内部与职位相关的各类人员,方式只是从流行的书籍中选取一份职业分析问卷和进行职位访谈。同时,这些问卷回收率低,填写效果不理想;并且在进行职位访谈时,能够对部门经理访谈的人只有人力资源部经一人。此外,该公司在部门合作与信息沟通上也存在问题。在人力资源部,主管和普通员工都无法与其他部门经理进行沟通;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很好的配合人力资源部的工作。

再次,职位分析说明书是对职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与综合形成的成果。由于各职位的信息收集不完全,更没有经过信息反馈验证,人力资源部只能从其他公司中收集了许多职位说明书,以此作为参照,结合问卷和访谈收集到一些信息来撰写职位说明书。但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一方面不了解别的部门的工作,问卷和访谈提供的信息不准确;另一方面,缺乏写职位说明书的经验。因此,只能结合自己的判断,东拼西凑—些材料,最后成稿。这样写出来的职位说明书肯定不能通过客观的内在逻辑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给企业提供能真正解决问题的职位说明书。

最后,该公司都没有形成确实有效的职位说明书,就要求各部门配合实施。人力资源部对于自己都没底的职位说明书下发到了各部门,要求各部门按照新的职位说明书来界定工作范围,并按照其中规定的任职条件来进行人员的招聘、选拔和任用。却还对其他部门不了解,对其所提的很多问题,也无法进行解释和反驳。最终导致这次编写的职位说明书彻底的失败。

3.该公司所采用的职位分析工具和方法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请用课程中的知识加以分析。

答:职位分析作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工具,公司所采用的职位分析方法主要是通用工作信息收集方法中的访谈法、文献分析法和非定量问卷法。

(1)对于访谈法:

访谈法是目前在国内运用最广泛、最成熟、最有效的职位分析方法。进行职位分析访谈法需要把握的关键点有:访谈者培训、事前沟通、技术配合、沟通技巧、信息确认等。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该公司在进行访谈时没有培训访谈者,能够对部门经理访谈的人只有人力资源部经理一人,主管和普通员工都无法与其他部门经理进行沟通,到撰写职位说明书时只访谈了大概1/3的职位。经理们都很忙,能够把双方的时间凑一块,实在不容易,因此也就没有事前沟通、技术配合等。

(2)对于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是一项经济且有效的信息搜集方法。它是通过对现存的与工作相关的文档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来获取工作信息。由于它是对现有资料的分析提炼、总结加工,通过文献分析法无法弥补原有资料的空缺,也无法验证原有描述的真伪,因此文献分析法一般用于收集工作的原始信息,编制任务清单初稿。而该公司确是通过各种途径从其他公司中收集了许多职位说明书,试图以此作为参照,结合问卷和访谈收集到的一些不准确、不完全的信息直接来撰写职位说明书。

(3)非定量问卷法:

非结构化问卷是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职位分析问卷形式,其特点在于能对职位信息进行全面、完整的调查收集,适用范围广泛,能根据不同的组织性质、特征进行个性化设计。而该公司的问卷是在阅读了国内目前流行的基本职位分析书籍之后,他们从其中选取的一份职位分析问卷。因此可能存在与组织的性质、特征不符,不能很好的收集信息,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没有及时的沟通,大家都不了解这次问卷调查的意图;没有设计个性化的问卷,大家不理解问卷中那些陌生的管理术语;没有相关的咨询服务,很多人想就疑难问题向人力部进行询问,也不知道具体该找谁。加上一些部门一些员工不重视,存在很多草草了事和代填的现象。因此,该公司的问卷是不成功的。

上一篇:电子综合设计报告下一篇:初一地理下册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