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资源开发和利用

2024-06-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园资源开发和利用(推荐8篇)

幼儿园资源开发和利用 篇1

一、家长助教产生的背景“家长助教”这种形式在幼儿园里越来越普及,并且它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如“家长义工”、“妈妈老师”等等。因为幼儿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它需要幼儿园、家长、社区全方位的参与,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

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首先对幼儿园的各项工作起了一个监督作用;其次对幼儿来说,家长尤其是男家长的参与也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新鲜感,这可以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第三,家长中不乏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家长们带着自己特有的专业知识走进课堂,带给孩子们崭新的、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弥补了教师在专业领域的不足,实现了家庭与幼儿园更为平等更为广泛的教育互动。

但随着活动慢慢的展开,我们发现了一系列问题:本来幼儿园就基本上都是女老师,我们很希望“家长助教”中有一些男性家长参与,可是自愿参与助教活动的仍是妈妈占了大部分,而且活动效果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好,如:活动中引导不够、提问偏成人化、更多的关注了活动的结果等。通过和个别家长的聊天,我们了解到爸爸们小部分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大部分乐意参加家长助教活动,而是考虑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怕难为情;二是没有适合自己专长的活动,三是缺乏幼儿园执教的经验。由此看来,还是有家长支持和理解幼儿园工作的,只是家长这一宝贵的资源还有待我们去开发。因此,结合园级课题《幼儿园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展开,我们尝试以美术教育活动为突破口,充分挖掘家长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重新审视“家长助教”,使之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家长助教的展开“家长助教”,并无固定的模式,采取何种方法,完全根据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及家长的实际现状而定。我们进行了以下几步方案:

(一)组建队伍为了确切了解家长对“家长助教”的想法、参与热情等,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首先,就家长的工作单位、学历、专长、个性与孩子相处时间,碰到幼儿问题的处理方式,以及对幼儿园“家长助教”活动的想法等方面作了详细、周密地调查。调查记录我们发现家长学历较高,大学及大学以上占65%,中专或高中占27.5%,只有7.5%为初中文化,为我们开展“家长助教”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素质基础。同时,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爱好和兴趣,不同的特长,如:有的家长热心助教;有的家长心灵手巧;有的家长性格开朗、爱好广泛;有的家长擅长口语表达,组织能力强……此外,我们还发现有一部分家长的职业特长很适合加入美术活动“家长助教”的行列,如小学美术教师、宾馆厨师、园林设计师、美容院造型师、服装设计师、民间艺人后代等。可是,让我们遗憾的是家长们对“家长助教”活动认同的占61%,其中,可以试试占36%,非常乐意参加的占25%,看来“家长助教”还没有真正深入人心,需要我们加以引导。我们把收集到的家长资料加以整理,建立了家长信息档案,组建了一支美术活动的家长助教队伍。

(二)培训家长1、多形式、多渠道的引导家长转变观念由于年龄、学历层次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家长们在看待“家长助教”的问题上所持的态度、观念是各不相同,正如我们在调查的结果一样。为了更好的在美术活动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转变家长不正确的观念与行为,我们把家长工作纳入我们的日常工作之中。如:我们利用早晚接送孩子的时间与个别家长进行沟通,利用幼儿园的宣传橱窗,家园天地的“观念与思潮”栏目等向家长介绍最新的有关美术教育的理念,向家长发放宣传材料。同时结合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展开举办“家长才艺大比拼”、“家长座谈会”、“家长辨析会”等多种形式的指导活动,多渠道地开展家长工作,让家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中知道“家长助教”活动展开的真正意义。2、有步骤、有计划的指导家长学习美术教学的组织策略首先,组织家长听有关美术教育活动的专家讲座和看录象资料,如《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怎样引导儿童自己画画》以及《怎样欣赏、评价儿童画》等,让家长懂得了美术活动应该生活化,要注重幼儿的内心感受和情感激发,尤其要加强艺术创造,不要灌输和追求结果的统一。当思想有了碰撞,初步擦出共同目标的火花后,其次,就逐手下一步计划,请家长们观摩园内教师组织的不同形式的美术活动。如:玩色活动《瓶宝宝的早餐》、想象画《虫虫的故事》、手工活动《纸浆变变变》等,引导家长学会观察,将教师的组织语言、提问方式以及幼儿的反应做记录。活动后,及时组织评析,整理出一些家长组织活动时有帮助的经验和方法。我们的教师家长子涵妈妈,在活动观摩后,把她的心得跟大家进行了分享,“观摩了幼儿园美术活动对我触动很大,给我的工作增添了不少新的可借鉴的内容和方法……内容选择很重要,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感兴趣的;教师的提问必须是开放式的,语言要具体、明了。说到评价孩子的作品,我学到了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有富有情趣的角色评价、一目了然的便条评价、与众不同的个性评价等,让我真正理解了孔起英教授说的,评价的价值在于让孩子人人积极参与美术学习活动,个个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子涵妈妈的发言,让在座的家长都纷纷鼓掌以示赞同。在对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组织有了初步的印象和感知后,接下来,我们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向家长展示美术活动,让家长通过比较,分析不足和失败的原因,总结出有效的活动组织策略,更好的提升了家长的教学水平。最后,我们还发动以家长师徒结队的模式,让中、小学教师的家长来当师傅,和有专业特长的家长结成对;让个性开朗、口语表达、组织能力强的家长和心灵手巧的家长结成对,资源互补,促进家长间互相学习,进一步丰富助教经验。

(三)参与活动“家长助教”的前期准备工作应该差不多了,下面,请看我们的家长在美术活动中的大显身手吧――案例1:在大班“我们的城市”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工作于博物馆平时酷爱画画的朱樾爸爸参与了我们的活动,共同设计了相关的活动内容。在实地游览(游老街、逛古楼、走古桥、游姚江)的过程中,朱樾爸爸有序的引导幼儿观察,教给孩子由整体――局部――整体,由远及近,由近至远的观察和欣赏方法。老街上带着古老特色的房子,那弧形的瓦片,木雕的花窗、一块块的木头门板、班驳的墙面;古砖的街道、悠闲自在的人群……这些都引起了幼儿的极大兴趣。吹着暖暖的风,看着江两岸宜人的风景,孩子们纷纷自发提出要实地写生,“朱樾爸爸,你教我们画这间茶楼好不好?”“朱樾爸爸,……”在孩子们的要求下,朱樾爸爸开始教孩子们用各种线条来表现带有古老特色的房子。回到幼儿园,朱樾爸爸又引导幼儿用灰暗调的色彩来表现老街的古和老,同时,又教给小朋友一种新的涂色方法,用涂三棱镜的方法来画现代建筑的房子,姚江两岸一明一暗的画面效果,再次给我们带来了惊喜。案例2美术欣赏活动梵高的《星月夜》开始了――美术教师子航爸爸在和小朋友亲热的打招呼后,直接出示了《星月夜》,引导幼儿对画面内容的理解和描述。当有幼儿回答:我看到云朵在滚动、跳舞。活动中,子航爸爸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及时引导“你从什么地方看出云朵在滚动呢?它是怎么滚动的?”接下来,子航爸爸用生动的文字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夜深了,我躺在床上睡不着觉……看到月亮高高的挂在空中,发出黄色的光芒;满天的.星星眨着眼,云彩在滚动、跳舞……我也想飞到天上去……”。之后,请幼儿欣赏贝多芬的“命运”,孩子们跟随音乐自由舞动,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达了内心感受。子航爸爸爸爸及时引导幼儿展开联想:“听着音乐,你心里还想到什么呢?”最后,将《星月夜》和《梦故乡》进行比较,感知作品不同的风格。在比较中,有幼儿指着《梦故乡》回答:“这个夜晚很宁静,我想人们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说得真好!通过比较,孩子们更好的理解了《星月夜》作品所表达的意思,学会了欣赏和表达。案例3今天,生活操作室里要做“小动物米饭团”啦!我们的小朋友早早就准备好了材料米饭团、紫菜片、蛋黄、红肠片等,每个宝贝都期待着能早点动手做呢。我们的妈妈老师来了,哦!是潘执妈妈!宝贝们迫不及待地要求潘执妈妈快点开始。在潘执妈妈和老师的帮助下,宝贝们开始学着将米饭团揉成团,抹上一层薄薄的蛋黄,咦,小鸡的身体完成了,接下来,拿把剪刀用紫菜片剪出两个小黑点,按在小鸡的头上,眼睛做好了,再拿红肠片剪出一个小三角,按在眼睛下面,翘嘴巴也做好了,哈哈,一只可爱的小鸡完工了。“潘执妈妈,我还想做别的小动物呢,快教教我吧。”在孩子们的催促下,妈妈老师又教了小朋友做小猪米饭团和熊猫米饭团,瞧这些宝贝们,一个个学得多认真啊。“妈妈老师,你看,我还剪了个红鸡冠,瞧!小鸡变成小公鸡了,好不好看啊?”“潘执妈妈,看我做的小猪一家人,相亲又相爱。”说完,航航摆弄着小猪一家,自顾子自的唱起了歌“回到家以后,猪小弟问妈妈,妈妈呀妈妈,什么是幸福啊?妈妈说,有你有我有爸爸,就是幸福……”虽然,潘执妈妈的口语表达力不是很好,她不能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评价,但她还是很认真地对每个孩子的作品都给予了肯定和鼓励,因为,每个米饭团中都融入了孩子那颗充满童趣的心,融入了孩子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

(四)活动反馈“家长助教”活动的展开,仅仅让一部分家长参与是不够的,我们的目的是“抛砖引玉”,让更多的家长也加入到该队伍中,真正实现“家园共育”。为此,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还是很有必要的,如:及时将“家长助教”的活动以文字和照片在幼儿园门口橱窗中刊登。每月月末,我们在助教队伍中评选出“每月一星”,将该家长助教的美术活动实况录象在多媒体室中播放,我们希望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参与,从而稳定和扩大助教队伍。

三、家长助教的成效

1、对幼儿的帮助1)因为家长助教的加入,活动内容的安排调整以及条件上的允许,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踏出园门,走向社会。如案例1中,较大的满足了幼儿的需要,接触到多样的民间艺术,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及交往能力的发展,在提高幼儿美术技能的同时培养了爱家乡的情感。与此同时,男家长的参与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新鲜感,大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2)家长们带着自己特有的专业知识走进课堂,带给孩子们崭新的、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如:案例2中,让幼儿懂得了欣赏,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名画,在发展幼儿相关的审美兴趣同时提高了幼儿的美术技能和艺术欣赏能力;案例3,让我们的孩子实现了“小鬼当家”的梦想,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对家长的帮助1)家长的育儿观念、教学水平有了较大进步。懂得了生活即教材,教材来源于生活,懂得了从生活中寻找教育资源并加以利用;懂得了如何跟孩子进行对话,学会了引导;懂得了如何去评价孩子,关注孩子已有的和潜在的发展等。2)教师家长通过助教活动,学习了如何有效在美术活动中进行领域的整合,案例2中,美术欣赏融入文字描述和音乐倾听,带来家长一种新的教学体验。3、对教师的帮助1)通过家长助教,参与美术活动,扩大教师知识面,弥补了专业领域的不足。如:美术欣赏,一直是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相对薄弱的一环,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也才初步尝试阶段,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懂得欣赏的家长助教来给我们指点迷睛。

案例1,让我们对用色有了更多的认识,在案例2中,让我们明白了教给孩子进行美术欣赏,教师自身就应该对作品所蕴涵的意义进行合理的解释,对艺术的形式有一定的理解与欣赏。2)幼儿教师多半不擅长家务活,虽然,每星期”生活操作室”的活动也都在忙忙碌碌的开展,但真正花心思在做饭、制作点心上的老师并不多,案例3中子涵妈妈的“小动物米饭团”活动,也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们真正懂得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四、家长助教后的思考我们尝试在美术活动中进行“家长助教”的形式还仅仅停留在起步阶段,如何更有效的挖掘身边的家长资源,发挥传、帮、带的作用,稳定和扩大助教队伍;如何更好的提高家长助教水平,让家长助教更贴近幼儿,带给幼儿更加崭新的、丰富的活动内容和形式,更好的实现家庭与幼儿园更为平等更为广泛的教育互动,这是我们将在以后的实践中继续探讨和研究。总之,时代在发展,幼教在不断地改革。“家长助教”将慢慢成为幼儿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而多年的幼教工作经验更使我清楚地认识到:要提高幼儿的素质,光靠幼儿园是谁也难以实现的,唯有重视家长工作,开发和利用好家长资源,我们所培养的人才素质才会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孔起英著《幼儿园美术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8月

幼儿园资源开发和利用 篇2

关键词:美术课程,乡土课程资源,幼儿教育

乡土艺术和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记载, 也是历史文化的传承载体。乡土资源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意义日益显现, 特别是开展乡土课程教育, 对儿童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情感的培养, 对儿童艺术美的熏陶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乡土课程资源是师生和园所所处的某一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1]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 课程实施的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 另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运用水平。[2]当前乡镇级幼儿园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如何, 存在哪些问题, 值得研究者深入思考。为此, 我们开展了乡镇级幼儿园美术课程实施中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研究, 以调查了解在乡镇级幼儿园美术课程实施中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具体情况。

一、存在问题

(一)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欠缺

通过调查发现, 乡镇级幼儿园美术课程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当地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自觉意识。幼儿教师在美术课程方面主要以省编教材或者《洪恩幼儿创意美术》等教材为依据, 根据教师自己及幼儿的喜好选取教材中的内容作为美术课程实施的内容, 很少有幼儿教师能根据教学需求, 在美术课程导入或组织绘画、艺术欣赏时, 唱说当地歌谣, 介绍当地年画等艺术形式。部分乡镇级幼儿园教师不能根据自己及幼儿的兴趣, 结合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色、物产资源、自然条件等进行主动的、积极的建构适合乡镇级幼儿园个体的园本课程资源, 没有意识到在美术课程实施中可以自主选择或增加适合当地幼儿, 满足幼儿对原生态艺术美的需要的乡土课程资源。

(二)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内容较为单一

乡土课程资源包括众多类型。调查显示, 在乡镇级幼儿园美术课程实施中, 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内容相对单一。虽然在美术课程实施过程中, 引入些乡土资源, 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土、水、农作物的根茎叶果实, 传统的手工艺剪纸等艺术活动类型, 但仅局限于利用这些乡土资源开展简单的手工活动, 而欠缺对幼儿绘画、幼儿美术欣赏等活动内容的开发和利用。

(三)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途径较单一

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乡镇级幼儿教师在美术课程实施中主要采用教师搜集—教师示范引入—教师和幼儿操作体验的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主体, 幼儿教师是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唯一途径, 很少调动幼儿去生活中搜集探索的主动性, 更没有充分利用幼儿家长、所在乡镇的文博馆等途径进行全面、立体、多样而有效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

二、原因分析

(一) 乡镇级幼儿教师缺少课程决策的自主权

乡镇级幼儿教师之所以欠缺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 是因为乡镇级幼儿教师缺少课程决策的自主权。公立幼儿园大多附设在中心校内, 幼儿教师往往是中心校内的“边缘群体”, 主要听从中心校校长或园长的人、财、事、物等的安排。而乡镇级私立幼儿园是幼儿教师更是一切服从园长的决定。这种科层制的管理体制限制了幼儿教师课程决策的自主性, 也束缚了其在幼儿园美术课程实施中对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自觉性。

(二) 乡镇级幼儿教师艺术素养不高

乡镇级公立幼儿园教师包括通过事业单位招考的学前教育专业人员, 具备一定的幼儿教育、弹唱舞美讲等素养, 但学历普遍偏低, 仅注重艺术技能的练习, 缺乏对艺术通感及艺术修养的积淀, 一般中专甚至大专即可报考;大部分是从中心校的初高中、小学转岗到幼儿园的教师, 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但缺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了解, 特别是缺乏弹唱舞美讲的技能。而私立的乡镇级幼儿园教师学历、专业, 特别是艺术素养较公立园教师又有一定的差距。这直接导致乡镇级幼儿教师在艺术类课程实施中无法达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致使在美术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无法高效地对乡土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三) 乡镇级幼儿园课程实施缺乏监管制度

乡镇级幼儿园普遍缺少关于课程实施的相应监督、管理及激励制度。正是因为制度的不健全及公私立幼儿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的缺失, 才导致乡镇级幼儿教师缺乏对有效课程实施的思考, 更欠缺在美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所以才限制和制约了幼儿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对乡土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致使大量的乡土课程资源虽然是乡镇级幼儿生活中常见到的隐性经验, 但无法通过幼儿园的课程实施的方式, 将幼儿的隐性经验显性化, 无法有效促进幼儿经验持续而有效地积累。

三、措施与建议

(一) 保证乡镇级幼儿教师课程决策的自主权

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制定和完善增强幼儿教师自主权的制度, 特别是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教育过程中应依据幼儿已有经验和学习的兴趣与特点, 灵活、综合地组织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内容, 使幼儿获得相对完整的经验”等, 保证幼儿教师享有课程决策的自主权。

(二) 多举措提升乡镇级幼儿教师艺术素养

对幼儿教师而言, 首先, 需要增强自主提升艺术素养及整体素质的意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试行) 》在“个人修养与行为”中提出“善于学习, 不断进取”。当前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幼儿教师的要求逐渐提升, 为满足社会、幼儿教师职业的要求, 甚至是幼儿成长发展中对美的艺术追求和渴望, 迫切需要乡镇级幼儿教师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增强艺术学习的动力。其次, 逐步培养自身艺术学习的兴趣。多听、多看、多思、多练、多交流有关音乐、美术、舞蹈等作品和书籍, 有助于吸引幼儿教师感受美和体验美, 只有幼儿教师对艺术产生美的高峰体验, 有自己对艺术美的理解, 才能将艺术的美展现给孩子, 感染孩子, 才能鼓励孩子表现美。

对于幼儿园而言, 第一, 需要建立和完善幼儿教师培养制度, 从制度方面重视幼儿教师的发展与培养, 只有鼓励幼儿教师提升自身的艺术素质, 才能进一步调动和提高幼儿教师自主发展的积极性。第二, 积极鼓励幼儿教师外出进修学习。乡镇级幼儿园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组织的幼儿园教师及骨干教师培训的机会, 加强对幼儿教师素养的培养。第三, 加强专业学习的教研活动及培训。乡镇级幼儿园要充分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 有效满足幼儿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需求, 特别是弥补幼儿教师艺术素养的不足等, 也可聘请相关高校专家、一线幼儿园园长或骨干教师开展培训。

对于社会和政府而言, 更需要加强对幼儿教师培养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只有政策和资金到位了, 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幼儿园的高质量的教学才能得到保证。

(三) 建立合理有效的乡镇级幼儿园课程实施监管体系

公私立幼儿园均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管理制度, 特别是对本园课程实施的监督、管理、评价、激励等一系列制度及体系。只有制度健全, 分工职责明确, 才能确保幼儿教师的各项工作到位, 才能真正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真正促进幼儿健康生活、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解读[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23.

幼儿园资源开发和利用 篇3

当下幼教资源的现状

毋庸置疑,现如今幼儿园教学尤其是农村幼儿园的教学大多局限于原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异,教学资源仅仅局限在教室内、园内,然而一般幼儿园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一旦开展小组或者区域活动都很困难。

但是不同于城市的是,其实农村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只需要幼儿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规模将课堂带到大自然即可,只有把课堂和书本带到大自然才能有机会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至关重要的教育影响。

只有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孩子感受自然之美才会对孩子的认知和学习带来提高。席慕蓉曾经说,如果一个孩子在他的生活里没接触过大自然,譬如摸过树的皮,踩过干而脆的落叶,她就没办法教她美术。

因为,这个孩子没有第一手接触过美。由此可见,自然的教育资源在孩子的一生中能够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只有带孩子接触大自然,利用自然资源让孩子感受到季节的变换,生活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感受到自然之美。但是,我们当下所面临的问题是教育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够全面,而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而利用不足,挖掘不够深刻。

二、在生活中探寻科学教育

众所周知,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我们探索的奥秘和知识,然而在很多幼儿教育的资源中却对生活中的现有的教育资源不加探索,而导致在孩子的认知观念里没有对事物探寻的好奇心和行动力。

著名的教育家沈从文的文学魅力就是来源于他小时候逃学经历——到街上看杀猪屠狗,打铁磨刀的小贩,看革命军杀人,农民头颅滚地……这给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眼前所呈现出的人生百态,是他人的世界所没有的,这就说明孩子在街市上撒野打滚的经历给予他的成熟和智慧是远远超越课堂里背诵的文章。

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不仅有利于开阔幼儿的眼界,还有利于开阔幼儿的思想和心灵,让他们在认识和适应自然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给他们的人生创造了美的感官和享受,让他们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萌生出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1.在现代馆体验科学教育

我们可以根据幼儿教育的主题安排,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适龄的幼儿到现代体验馆进行一些科学实验的教育,带领孩子去一些认知需要的场馆进行科学实验的认知,让孩子在园外得到一些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

孩子们好奇地参观一些航天模型,让孩子找到在书本上得不到的知识,还可以让孩子去动手做一些航天模型,让孩子在生活中找到科学实验的乐趣。当然,我们在针对幼儿的教育同时,同时还要利用一些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资源整合,可以组织园内的幼儿教师到其他园内进行观摩学习,挖掘园内自身的特色,组织科研小组讨论会进行一些科学研讨会,并请一些国内的一些知名教育专家进行一些教育培训,让幼儿园在稳健发展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这样既可以让彼此幼儿园之间沟通和了解,又可以彼此之间分享一些教育经验和教育科研成果,彼此竞争的同时又可以相互学习。

2.整合课程,表现潜能

我们在幼儿教育的探索中可以有机地将科学教育和美术活动有机结合,将一些枯燥的、深奥的知识变成具体的、生动的、富有情趣的感官知识,让他们对科学研究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例如在探索大自然的奥秘的同时,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孩子以美的感受。让他们在玩的同时能够具有创造性地设计出自己喜爱的动物、人物等,让他们在设计的同时可以开发他们的右脑,让孩子们具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最好让幼儿在体验的同时又能够动手自己做,我们可以向幼儿提供石头、泡沫、铁块等材料,将这些东西放在水里,然后让孩子想办法让这些东西浮起来,同时又能够将浮起来的东西沉下去,这样在操作中让幼儿表现出对物体浮沉的浓厚的兴趣,又可以让他们在动手实践的同时锻炼手脑的能动性。

3.让家长走进课堂,提高家长的科教意识

幼儿园应该建立与家长的相互沟通,在开学之初,可以建议家长来园内进行旁听,并且要向家长及时发放幼儿科学教育的调查问卷,深入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并结合家长的职业特点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幼儿园也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的幼儿教育讲座,让家长能够真正受益,从根本上解决幼儿的家庭教育资源的匮乏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开展一些帮助家长正确把握科学教育的宣传和指导,让家长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正确把握科学教育的指导,丰富家长与孩子的亲子教育内容,提高家长的科学启蒙能力,让家园共同培养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和好奇探究的精神。

三、结语

本课题为广大的幼儿教师提供借鉴和学习的经验,尤其是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需要补充和完善的资源还有很多,所以我们在探索科学教育在幼儿园的开发和利用中还有很多的进步空间,这些都为我们资源的整合提供了有利条件。

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篇4

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

生:老师,我看我妈买蔬菜、水果时,总是讲买了几斤,斤就是千克吗?

师:这位同学真善于开动脑筋,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这么好的问题。因为我们所生活的区域,都习惯用“斤”作计量单位,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很难听到“千克”这个计量单位。其实,“千克”是国家法定的计量单位,而“斤”是日常生活中我们中国习惯使用的计量单位,同学们有谁知道“千克”与“斤”的关系吗?……

在教学过程中,尽管要学生“掂一掂”、“称一称”去感知1千克物体有多重,但学生还是觉得抽象。当把“千克”与他们生活中很熟悉的计量单位“斤”联系起来时,再要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1千克物体大约有多少,学生就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6个鸡蛋大约1千克,8个苹果大约1千克……

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篇5

摘要:为了更好的契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物理教学也必然要革除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笔者通过实际的研究对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关键字:初中物理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引言:在日常教学中,课程资源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此可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因此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探索新的或者是鲜有人注意的优秀的课程资源,以此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为了完美的跟进时代的脚步,教师也需要积极的思考努力创新争取能够开发出新颖的课程资源。笔者通过研究,在初中物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一:课程资源的概念

所谓的课程资源实质上也称作为教学资源,顾名思义指的即是与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开展密切相关的一种资源,当然这是课程资源较为狭义的定义。如果从广义的角度上讲,课程资源的定义即是一切有助于推动教学活动进行的因素都统称为课程资源。虽然两个概念有一定的区别,但是通过细心的解读我们不难发现课程资源与教学的紧密联系。二:课程资源的简单分类

想要更好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发并利用优质的课程资源,首先我们必须要对课程资源的来源与分类做到成竹在胸。通过一定的研究与总结,笔者将课程资源大致的分类罗列如下:

(1)按来源: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2)按性质:自然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

(3)按物理特点:文字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4)按功能特点: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 通过对以上课程资源分类的初步了解,也能够大致了解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的方向,因此笔者在下文即阐述了在初中物理实际教学中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3.1结合教材的课程资源的开发

从本质上讲,教材也是一种课程资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教材的作用似乎逐渐被边缘化。一般教师对教材的参透不够彻底,因此在教学中只有利用他人的教案拾人牙慧毫无个性色彩而言,加之对教材的理解不深刻因此在教学中教学节奏紊乱,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笔者认为加强对教材的解读与利用,从而做出更优质的教学设计,是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譬如在讲解牛顿定理的时候,教师首先应该对教材做深入的分析,此外还应该根据教材的内容合理的构建教学活动的结构,如在做教学引导时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牛顿的生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合理安排课堂练习也有助于教学的成功。总而言之,对教材的深入透析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3.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在当今社会已经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是初中物理这样,概念较为抽象实践性强的学科,就更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资源中的科技元素,以此将物理知识生动形象的直观展示出来。鉴于此,笔者总结归纳出了以下几点对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1)利用影像资料将教学形象化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最主要的矛盾体现在物理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接受能力的局限共同作用下导致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久而久之就会是部分同学丧失学习兴趣。这一点虽然多数老师在教学中都有所察觉,但是基于我国如今的教学形式,班级人数基数过大导致教师的辅导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并逐渐成为了优秀学生的“禁脔”。为了打破这样的教学怪圈,初中物理教师就应该合理的利用起多媒体教学资源,以此降低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增加学生理解知识的可能性,并逐步缩小学生间的差距。譬如:在讲解物体运动规律相关知识时,尤其是相对运动相关知识时,我们不排除部分学生由于想象力不足,致使他们在理解此类知识时存在较大的难度。鉴于这样的情况,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将原本静态的教学改为动态的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直接观摩物体的运用规律,并在脑海中进行模拟,久而久之就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进行物体运动规律模拟的能力。(2)建立多媒体师生交流平台

正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日常学习中,师生间彼此的交流有利解除学生的迷惑,同时又可以分享彼此间的学习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不幸的是,现目前我国教育受到“尊师重道”此类传统思想的束缚,导致师生间普遍比较疏远,因此师生间的交流也基本上也就”止于礼”了。为了改善这样的教学现状,各个学校都应该利用现目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校园网为载体,为师生的交流搭建起一个科学合理的平台。在这个交流平台上,学生与教师都可以匿名交流,这样就可以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也可以拉近师生间的关系。除此之外,在交流平台上师生都可以分享自己的学习资料,譬如物理教师可以将一些自己总结的重点公式及例题,归纳整理成一个资料包然后上传到交流平台上供学生自主复习使用。

3.3合理开发试验课程资源

众所周知,物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的利用试验教学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譬如:在讲解小孔成像这一课程时,由于此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教师可以在课堂或则专门组织堂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直观的理解知识点的各个细节。

参考文献:

幼儿园资源开发和利用 篇6

美术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美术课程资源和校外美术课程资源。校内美术课程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人文资源、活动资源、相关学科资源几大板块。校内资源中应以美术教师为主体,在领导和教学辅助人员的配合和参与下,以物质资源为基础,以学校的人文环境为背景,融合各种相关的活动和学科课程资源,形成整体教学力量,以实现学校美术教育效果的最优化。而校外课程资源则可弥补学校美术课程资源的不足。我们应充分、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地方可以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以促进学校美术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结合以下几个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美术教学资源。

一、要发挥教师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中的积极作用。新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课程资源的的开发与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人物,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中坚力量,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是新时期教师的重要任务。

(一)、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每一位美术教师都应做个有心人,善于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去粗取精,提练适合于学生的美术资源。也许很多事物学生们经常接触,只是没有从艺术的角度去审视。教师的引导、提醒,加之收集材料、巧妙利用材料的实践,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学生这样获得的知识比纸上谈兵式的书本传授,更直接、更具趣味性,易于吸收,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和学生走得更近。资源无处不在,有资源意识的教师,在他们的眼里,再平凡不过的东西都富有情感的、有艺术价值的,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没有资源意识的人,虽然每天都是那样生活,在他们的眼里好像地球天天那样转,日子天天那样过,没有什么特别的。其实,资源就在你身边,就看你有没有发现的眼光了。

美术教师应用心地来发现蕴藏在身边的资源,将其引入课堂,使美术课成为有源之活水,有根之大树。一个善于利用美术资源的教师,在教学生认识色彩的时候,不妨让学生看看窗外的景色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观察一下可以发现多少色彩,这个窗外色彩资源的利用可以说就是一个教师教学智慧的一种体现。

(二)、教师要善于发现与观察。

自然、社会、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教材。我们只要留心,就不难发现资源真是无处不在的。一个教师只要心中有了资源意识,就不会对教学感到茫然的状态。要寻找资源、获取资源并不难。因为人一旦有了某种想法之后,就会产生一种潜在的动力,目光就会变得特别敏锐的。生活中的文字、声音、图片、物象、艺术作品„„可以说比比皆是。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拥有丰富的智力、物力等资源。学校的黑板报、镜框、橱窗、宣传栏、、校务公开栏、校园文化以及各种设施设备等都属于条件性资源,它们虽然不是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却与课程有着紧密联系。我们学校是三乡合一的学校,文化底蕴浓厚,校园环境优美,有香山寺和东山庙等一批老建筑,这些都是艺术价值很高的建筑物,也是很好的课程资源。如上透视课的时候,我就带学生来到南北通道,引导学生去观察,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学生们就很容易理解了。欣赏古代建筑的时候,带学生去参观香山寺,学生们被那些精巧的设计,庞大的气势所震撼,家乡自豪感油然而升。

校外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特色地方资源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素材,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特别是我们安化富有神秘色彩的香山文化,只要我们注意收集,在美术方面也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我们都可以加以利用。如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那些具有艺术价值而暂时没有被人们发现或理解的美术作品,要自觉地去保护。我们现在正大力开发的旅游资源——旅游景区香山,告诉同学们怎样去辨别当地一些有开发价值的艺术作品,并加以保护。大家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谁不愿意自己的家乡变得更美好起来呢?当我们的美术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的时候,美术课程资源实际就已经开发起来了。

(三)、书籍和网络是一个大资源库。

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流的教学资源空间。包罗万象的书籍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资源库。将书报、杂志、报纸等资源有效地开发利用,学生喜欢看书学习是开发学生智力、启发想象和创造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经过学习之后,选取和摘录大量的资料为我所用。“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进”本身就是一个对文化资源重新组合和合理利用。这个组建资源的过程就是一个资源在发生质变的过程,美术教师要多利用书本上的资源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美术鉴赏能力。互联网的运用和交流,可以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学习和开发资源的效率,可以说,网络资源的合理开发,为课堂教学打开了极其方便的大门。我们知道,几乎涉及到所有的信息,网络资源都可以帮助我们去寻找和发现,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搭建了一个非常理想的教学平台。如在学设计生活标志的时候,我就要同学们上网把以前历届奥运会的标志都找出来,并从中分析奥运会标志的变化规律,这样学生对奥运会的标志设计有了基本的了解,很容易就掌握了生活标志设计的方法,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很高,效果也非常理想。

(四)、善于开发和利用资源是一个成功教师重要标志。

教师“教教材”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材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除了合理利用一些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之外,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善于开发资源的高手,就对美术课程资源开发来说吧,在平时,电影、电视、图书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无论谁都不能否认这个事实。我们美术教师应该关注热点新闻、遇事多思考、随时随地地留意生活中与美术相关的点点滴滴,并注意利用各种机会搜集、积累上课资源„„一个懂得利用、善于开发资源的教师一定是好教师,一个好教师一定是善于开发课程的高手。相反,则会被新课程所淘汰。

新课程改革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有利于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新课标明确告诉我们,教师是开发课程的主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必须树立好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逐步提高课程资源开发的能力,留心生活,善于观察,伴随新课程一起成长。

二、充分开发利用好校内外美术资源。

小学美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1、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要。

2、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3、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新课程在内容设置方面共有五个系列,提供了多种让学生选择的机会,可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求。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好美术课程资源,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实现新课标期望的价值目标: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拓宽发展空间,帮助规划人生。

我们应充分、合理利用家庭、学校、社会、地方可以利用的美术课程资源,以促进学校美术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走进博物馆欣赏古今优秀美术作品。

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欣赏、学习课本上的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还要引导学生走进博物馆、美术馆参观调查,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能折射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是让学生“理解祖国优秀艺术”的重要场所。参观时我们可让学生完成相关的调查笔记。如:“写出你喜欢的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陶器、玉器或古代绘画作品,并说说喜欢的理由”,“列举出几位著名书画家及其代表作品”,“美术作品观后感”等,我们应充分利用各地的社会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感受美、鉴赏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实践证明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或美术馆,其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当然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不可能经常外出参观,教师去博物馆或美术馆时可利用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机将参观实况有选择的记录下来,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给学生看,也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通过互联网获得最新的美术教育资源。

信息时代,网络世界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快速进入国外著名的博物馆、美术馆及各大著名美术院校,及时了解当前的美术动态,欣赏最新的艺术作品。这在以前很难实现的事,在网络上是很容易做到的。我们应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室,引导学生在网络世界中收集、整理美术作品和相应的背景资料,扩展学习资源,开阔视野,并大胆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科学求同,艺术求异,面对一幅美术作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理解,我们要让学生多讨论,学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在《画蔬果》一课中,我让学生在网上查找意大利卡拉瓦乔的静物油画《花果篮》与我国艺术大师齐白石的《蔬果图》进行比较、讨论。同学们对两种不同的画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及不同的艺术特点进行讨论,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参观商场培养学生设计意识。

繁华的街道,热闹的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现代都市到处都散发出时代的气息。各种电器、日用品、服装等都体现出设计师以人为本,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设计原则,体现出艺术与科技的新的结合。参观商场,可让学生与现代设计作品零距离接触,在“设计.应用”领域的教学时,可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使他们对工艺设计的过程及评价标准有清楚、直观的了解,当然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重点来欣赏,学会如何评价产品设计的优劣,可结合“美观、实用”两大原则进行讨论。商场成为设计应用课的又一重要校外美术课程资源。

(四)、从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感受民间美术的独特韵味。民间美术的种类及其丰富,主要有:剪纸、年画、皮影、泥塑、玩具等。各地都有典型的民间美术,我们应充分利用各地民间美术资源来充实课本内容,可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收集到的民间美术作品,加深学生的印象,我校曾组织学生去缸瓦窑厂参观,了解其渊源和民间传说,了解陶艺制作的材料要求及制作工艺,熟悉了一些民间陶泥艺人,了解了陶艺制作的发展现状及其传承情况。不仅学生去实地参观,老师们还拍摄了影像资料,回来制作成教学课件供学生欣赏学习。该课件曾在教研室组织的教学课件制作大赛中获一等奖。在实际教学中可直接播放给学生看,这样的课堂教学就会受学生青睐,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就在身边,美就在民间”。

(五)、投入大自然进行艺术实践活动。

校区外面风景优美,绵延起伏的山川、喧嚣热闹的平双公路、,悠悠的古阴河,挺拔的现代建筑群,都会让我们情不自禁拿起画笔,描绘这美丽的风景,学校可结合春游、秋游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写生,回校后作修改整理,举办小型展览,以陶冶学生情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写生时不应注重专业性,要求不宜过高,旨在让学生体验绘画过程,不必太注重技法技能的训练,校园写生也是行之有效的训练办法。另外,田间地头的秸秆、种子、粘土、石子、树叶、树根、花草等也是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不可缺少的资源。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校外美术课程资源带有明显的原生性和零散性,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筛选和验证,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作为美术教师要认真甄别和选择,并做必要的加工和改造,注意把好课程资源的质量关,使校外美术课程资源真正作为校内美术课程资源的补充、拓展和延伸。

三、要让学生成为地方美术课程资源学习的主人。

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意义在于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加深对地方资源的认同,培养学生的艺术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成为地方美术课程资源的继承者、学习者、实践者、创造者,增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整体认识,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地方美术资源实践中的主人。

课堂是学生学习美术的主阵地,也应是与乡土资源整合的最自然和谐的平台。在课程的实施中,美术组的教师根据课堂及教材的需要,合理地利用乡土资源,与教材进行整合,为乡土资源文化注入新鲜内容,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继承,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厚美术素养。

(一)、创新实践,继承拓展。

没有创新实践,便没有继承和拓展。虽然儿童的思维与民间艺术造型思维很相似,这样的思维层面的结合也十分自然,学生在学习时也可以从中得到很大乐趣,但让孩子们学习民间艺术并不是一味的效仿,而是既要在实践中继承优良传统,又要有新的拓展,有新的突破,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这才是我们学习民间艺术的目的所在。因此,我们在民间艺术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掌握特点的基础上,敢于实践,勇于创新、创作。

1、继承学习。

临摹、复制民间艺术,如农民画、剪纸、泥塑,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创作过程的构思、构图、制作、上色等,从实践中体味民间艺术构思的大胆想象,构图的无拘无束,造型的变化夸张,色彩的强烈热闹﹑线条的粗犷、简略,取其糟粕,存其精华。

2、创作融入。

在儿童创作中融入民间艺术的元素,让孩子们在积淀了民间艺术精华的基础上,通过移情、变化、重组等手法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在材料和技法的运用上,尽量降低难度,将传统的木版雕刻印制,变成用现代材料吹塑纸制线板,用水彩纸代替原来的粉笺纸手工绘制;在构图上采取了圆形式、对称式、方形式、S形式等形式;在人物造型上,除保留原来的娃娃胖、妇女美、勇士壮等特点,更多地体现儿童那质朴、夸张、大胆的造型特点;在色彩搭配上,采用鲜艳强烈、乡土气息浓厚的色彩进行表现;在内容选择上,更多的是表现孩子们熟悉的儿童生活题材。用这样的方法,我校学生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彩陶、豫剧人物、开封盘鼓、„„或以水彩、国画、线描等绘画形式呈现,或以栩栩如生的泥塑制作形式呈现,内容广泛,手法灵活多样。作品既有古朴的美感,又闪烁着时代的气息。2010年六一前夕,我校举行了“立足本土,传承文化”艺术节作品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综合实践,在特色活动中传承文化。

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美术教学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增加学生学美术的实践机会,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丰厚美术素养。乡土资源文化,反映了一个地方的传统特色,是当地精神文化之根,让学生了解乡土文化,热爱乡土文化,无疑是丰富学生美术知识和经验世界,培育“精神家乡”的有效之途。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实践活动:

1、走进家里去寻宝。

一个布老虎玩具、一双虎头鞋、一片古遗址瓦当、一块古建筑残砖、一只彩陶花瓶、一张年画„„当每个孩子把一件件家里的宝物汇聚在课堂的时候,课堂俨然像一个小小的博物馆。这样的活动,是让他们认识民间美术一种最直接的途径。

2、走向自然去寻根。

香山、东山旅游景点如同一个天然的民间艺术宝库。引导孩子在旅游中带着一双发现民间美术的眼睛,随时收集、记录蕴藏在民间的艺术:那里有画栋雕梁,有石刻砖雕,有威武的门神,还有神秘的佛像„„让孩子在旅游中去探访东方文化之源,去追寻中华民族之根,去解读华夏八千年历史文化的奥秘。把生活变成我们的大课堂,也是学习民间艺术最有效的方法。

3、走进节日去体验。

传统的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间美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参与民俗活动,亲身去体验民间美术在这些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东西,莫过于“过大年”,年画对联,灯笼挂笺、剪纸窗花,舞龙高跷,唱大戏,扭秧歌,敲鼓撒灯,活动丰富多彩,简直是民间艺术的“满汉全席”。

4、走近艺人去学习。

进入民间艺人的工作室,与老艺人们一起玩泥巴、做陶罐,捏泥人,试着摆弄泥玩具,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

5、走进网络去拓展。

网络是个更广阔更丰富的空间,当孩子有了亲身的感受和体验,让他们走进网络去领略更丰富的地方美术资源,使孩子们对民族文化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

幼儿园资源开发和利用 篇7

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基本特征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 常常困惑于 “教”和 “玩”的平衡难题, 传统的教学活动通常只是简单地植入一些游戏, 教学中游戏的存在显得非常生硬。结合游戏手段教学, 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而新教学理念也要求我们重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指幼儿园课程在实施过程具备游戏特征或者成为游戏的教学过程。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 幼儿园日常活动中, 游戏也是幼儿主导活动, 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重要方式。

课程游戏化需要站在教学质量的角度出发, 结合儿童获取完整体验以及儿童学习与身心发展的特点, 促进幼儿园课程更生动有趣, 更接近生活。具体来讲,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特征首先体现在游戏性, 游戏化课程注重对游戏因素的使用, 体现游戏精神, 让幼儿在游戏体验中学习。其次体现在主体性, 游戏化课程中, 幼儿的自主能力以及主题意识得到充分发挥, 幼儿成为了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而不是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经验的灌输, 对于学习活动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此外课程游戏化也有着开放性的特征, 游戏是有着综合意义的实践活动, 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知识与经验的学习都是以综合的方式获取, 游戏也是培养幼儿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因而游戏化课程资源的设计也需要教师从目标、观念、内容、方式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二、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资源的全面开发

( 一) 联系生活, 开发生活游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 “生活即教育”。生活作为一种参与和实践, 能将其与游戏教学紧密联系, 能够让幼儿感到更为自然与亲切。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有必要对幼儿的日常生活进行提炼, 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来组织教育活动。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环节具体有午睡、进餐、洗手等, 教师应当充分联系这些生活体验环节, 开发游戏, 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氛围当中提升能力。例如在教孩子们叠衣服时, 可以让他们吟唱 “两个好朋友, 小手拉大手, 向前点点头, 翻个大跟头”, 让孩子们掌握叠衣服的技巧。同时幼儿课程游戏化也不应当只局限在校园内, 幼儿天性爱玩, 喜欢亲近自然, 教师可以通过郊游等活动, 让孩子们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学习、交流与合作。例如组织 “认识春天的活动, 让幼儿在自主发现探索的过程中更愉快的接触自然, 认识春天。

( 二) 积极探索绿色游戏

如今绿色环保生态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共同理念, 幼儿园也需要重视对于幼儿的环境教育。游戏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也需要教师积极探索绿色游戏, 将环境教育融合在游戏当中。例如在组织孩子们洗手、洗餐具等环节中, 可让孩子恩开展 “小水滴”的角色游戏, 带领孩子们在清洁区边唱边跳:“小小水滴用处大, 我们都要节约它”; 也可让孩子们将废弃的塑料瓶拿出来, 做成美丽的花篮等造型。孩子在游戏中不仅能够提升自主动手与合作的能力, 同时也加强了节约环保的意识, 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习惯。

( 三) 精心创编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例如跳皮筋、丢沙包、滚铁环等, 都是民间自发创建并广泛流传的活动, 其有着灵活多变、形式简单、竞争性与娱乐性较强的特征, 能够促进幼儿在感知、体能等各方面的发展。因而我们应当在游戏化课程资源开发中充分挖掘民间游戏的利用价值, 对其进行合理的改编与加工。

三、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资源的合理利用

( 一) 利用游戏因素使教学游戏化

游戏中潜藏着教学资源, 教师需要保持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游戏中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 充分挖掘素材, 利用游戏因素组织生成课程内容。同时, 教师在教学活动需重视对于幼儿活动环境的创设以及活动材料的提供, 基于幼儿身心发展特征, 可以幼儿活动为中心划分运动区、制作区、表演区等, 促进非游戏活动的游戏化, 让幼儿在活动当中学习与体验。

( 二) 促进游戏与课程有机融合

课程游戏化意味着游戏不仅是幼儿日常教学的手段, 更是课程的一个重要部门, 其应当有自身更大的价值。日常教学中需要促进游戏同课程的有机融合, 教学也应当适当为游戏服务; 教师需要全面整合教学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 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无形或者有形, 渗透入游戏当中, 促进游戏与教学的一体化。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课程游戏化教学是对现代幼儿园教学理念的实践, 游戏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课程游戏化教学的根本。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当不断开发与利用游戏化课程资源, 完善课程游戏化建设,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爱丽.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 2015, (12) :18.

[2]吴瑞传.倡导游戏精神促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 :20.

幼儿园资源开发和利用 篇8

一、发现乡土资源的美,积累班级课程资源

我们紧密结合实际,决定以乡土资源为切入点,开发并活化我们自己的班级课程,使我园的课程更乡土化、个性化、多样化。因为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内,为了使班级课程进一步贴近社会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作为课程的一部分,或者说是课程的延伸,我们试图与幼儿共同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营造出带有本土文化气息的班级环境,具体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环境教育中的乡土气息

我们将班级环境创设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带有乡土气息的特色环境中,我们把布条、麻绳等缠到水管上,从不同角度营造不一样的视觉效果,让幼儿在环境中真正欣赏到美、体验到美。布置班级主题墙和家园栏时,我们变废为宝,利用聪明才智,将一些带有乡土气息的材料用在幼儿园环境布置中,呈现出特有的乡土风味。

2.推广乡土器材的广泛使用

很多乡土器材都能成为很好的班级课程资源。趣味积竹是幼儿非常喜爱的建构材料,他们经常搭建出不同的造型;乡土音乐器具在音乐活动中使用广泛,其实在区域活动中也能成为幼儿的好伙伴;在家长的协助下,用废旧物品制作出来的作品也能成为环境装饰的重要部分;此外,很多生活中的材料还能成为很好的锻炼器材,比如短绳、长绳和绳圈等。

二、将乡土资源与班级课程有机融合,并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幼儿园活动可以划分为语言、科学、健康、社会与艺术五大领域,各领域可以相对独立,又可以相互融合。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围绕同一内容,探索一些利用乡土资源活化活动设计的策略,并为主题活动的生成奠定基础。比如,围绕“葡萄”这一内容,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设计小班的瓶盖印画《葡萄》、中班的添画《葡萄》、大班的意愿画《葡萄丰收啦》。

三、班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通过班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幼儿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并形成了善于观察、乐于提问、主动探究的好习惯,同时提供了更多让孩子与生活、社会、自然接触的机会和环境,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热情,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

1.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主动探索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和动力。各种五金小工具、螺丝、螺帽、滑板车、保温杯等,这方面资源是我们特有的,于是老师们充分利用家长送来的各种操作材料与工具,开展各种探索活动,发挥幼儿的主动性,使活动更丰富,并长期深入下去。在《装配滑板车》的活动中,孩子们想把车架和踏板固定好,试了几次都没能成功,这时,只听得幼儿甲说:“要先把踏板和车架上的螺丝孔对齐,否则螺丝就转不进去了。”接着,他就认真摆弄车架和踏板,直到每个螺丝孔对齐,幼儿乙拿起一个螺丝插在踏板与车架的螺丝孔上,“不行,这个螺丝太细了,要粗一点的。”于是,孩子们便在工具盒里找螺丝钉,幼儿乙说:“我们先用细一点的螺丝钉插进去拧紧,看看行不行。”几个孩子同意了,幼儿乙就插上一个螺丝钉,拧紧,结果发现车架与踏板不能坚实地固定在一起。孩子们就说:“这样不安全吧?会不会摔跟头啊?”于是,孩子就又开始寻找合适的螺丝钉……

2.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班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真正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学习的需要选择活动主题,并始终让幼儿主動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幼儿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亲历探索的过程,久而久之让幼儿学会了不少探索的方法,促进了探究能力的发展。在一次晨间活动中,我请孩子们每人做一个风车。风车做好后,我让孩子拿着各自制作的风车在大厅玩。这时我发现那些做了能转动的风车的孩子玩得特别高兴,而手中风车不转的孩子也在认真仔细分析风车不会转动的原因。学生甲说:“我的风车因为钉子压得太紧了,风吹不动,所以不会转。”学生乙说:“我的风车叶片压扁了,不起风,所以也不会转。”拿着会转动的风车的孩子还玩出了新花样,学生丙说:“我的风车会转,我还能让它转得更快些。”于是学生丙便拿着风车在大厅里来回跑。学生丁说:“我带着风车从滑梯上很快地滑下来,那风车也一定会转得很快的。”就这样,孩子在探索中尝试和发现,幼儿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各种潜能得到发挥。

总之,开发乡土教育,挖掘乡土材料,能让大家认识到过去被视为“老土”的东西其实蕴涵着丰富而浓厚的教育和文化价值,有利于为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电厂技术监督工作汇报下一篇:办居住证的委托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