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资源开发总结

2024-06-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校资源开发总结(精选8篇)

学校资源开发总结 篇1

现代化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普及进程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近两年,在区推动信息化进程的背景下,我校也积极响应,构建和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得益于局领导和区信息中心等各方的关怀和多方面努力,先将具体做法做一汇报:

一、更新观念,形成机制。

1、领导机制。在信息化技术资源开发伊始,我校领导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到现代化教育观念和手段的重要性,认为推进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认真贯彻区里的有关信息开发的相关要求,制订了适合本校的资源开发的方案。学校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机构,成立了三个小组,即信息技术应用领导小组,信息技术指导小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小组,以校长为组长、以分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以较熟悉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经常与教师探讨研究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情况,定期部署各阶段工作任务,解决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整合等问题,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校长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积极发挥主管领导的作用,为资源开发小组提供有效的技术和资金上保障,参与日常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和校园网的开发,有时甚至参与其中,和教师们一起出谋划策,有的放矢、扎实有效地把资源开发工作列入教学计划,统一协调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工作,督促落实现代信息技术工作,是资源开发建设坚实的后盾。

2、培训机制。我校十分重视抓好资源开发的相关技术培训工作,我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小组主要是由信息技术教师和语数外三大主课教师组成。信息资源的开发当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这就需要具有专业能力的教师给予技术上的支持,我校信息技术教师在资源开发的前期,通过自己的摸索和实践,整理出详细的学习资料,对相关的教师进行阶段性的培训,以点带面,培训内容详实,而且具有可操作性。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参与的教师都不是专业的技术人员,所以在操作和上传信息时避免不了出现一些问题或者是小错误,每当这时信息技术教师尤其是区信息中心的领导和老师都会主动给予帮助,有问必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他们是这次资源开发建设有力的技术保障。

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种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培训,参加网络课程学习,并邀请上级领导、专家到校举办资源开发、制作等专题讲座、指导教学设计系统操作,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的学习与教育观念的更新。学校还鼓励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和考试,我校按区里要求的年龄段老师全部获得信息技术合格证书。

语数外三个主学科的教师是参与这次资源开发的主力,他们顶住了教学上的压力,积极参与其中。一是以新带老。在教育教学上,老教师当然不让具有较高的教学经验,但是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她们往往还处在初级阶段,在资源开发的前期的培训中,她们付出了更多的努力,听、练、问,成了她们在备课之余的另一项工作,为了让这些教师更快的投入到资源开发的工作中,校领导为每组的老教师安排了技术指导的“小师傅”,以新带老,以减轻她们的负担。经过这次的培训,老教师学有新得,永不落伍;青年教师学有创新,脱颖而出;骨干教师带头打样,率先示范。二是用心参与。资源开发的目的,就是把优秀的资源进行汇总、整理、上传,在平日的备课中可以资源共享,同时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所以在整理和筛选时不能马虎,要把最精良的信息呈现给大家。由于参与的教师都是主学科,平日里教学上的负担和压力已经很大,还要抽出时间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整理,这就需要占用休息时间。为了按时完成资源开发的任务,教师们利用自己的假日,用心整理、按时上传,所以每一份资源都凝结了教师们辛勤的付出。

3、激励机制。为了调动教师资源开发的积极性,学校团支部每学年组织一次资源建设和开发系列竞赛,如个人空间展示大赛,并给予适当物质奖励;教师购置资源开发方面资料(书籍、计算机软件),学校给予一定的补助;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表彰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作出成绩的先进教师。

二、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软件建设是灵魂,硬件建设是躯体。为了使参与资源开发教师能在更好、更快的完成上级的开发、上传任务,我校在给每位开发教师配备最好的机器基础上,加大投入给负责建设校园网资源库的电视台和信息组配备最先进的机器。高瞻性的学校领导认为 教育资源的建设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一个“需求——供给——平衡„„”不断循环的动态过程,它和整个教育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资源库的功能和内容应该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以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教育资源是一个特殊的产品,我们在重视质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它是否符合实际,是否能让教师用起来。应该随着教材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和后续开发,做到教学资源的更新。因此在硬件建设上除了区里的配备,学校加大投入不断更新设备,鼓励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以保证教育资源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三、以区资源开发为契机,发挥信息资源开发的校内效应

软件开发与建设植根于“应用上”,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参与教师毕竟是少数的学科和老师,我校领导决定充分利用好建设的契机,使资源充分利用好。我们在校内建立了两个层次的资源库,一是各校都有的FTP服务器,供教师上传或下载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利用网络发挥辐射作用;另一个就是由校园电视台牵头,收集大量的原始素材,经过整理分类后,存入校园网站,作为课件素材,共享使用,同时把教师中的成熟的课件和切片课都放到校园网站上,在学校网站上开辟学科园地、课改专题、研究性学习、学科资源等栏目,上传优秀论文、优秀课件、课例,构建教学交流平台。大多数素材能直接使用或稍加改造即可被使用。

资源征集,我校发动全校教师搜寻网上有价值资源,只要是其它网站上有的并且确实对教学有用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都可以下载并上传至资源库FTP上和个人空间上,为本校教师教学服务,并且我校规定了每一学期每一位教师必须下载和上传与所教课程相关的10个优秀课件,自己制作出一个优秀课件,以充实资源库,其中有相当不错的教学特色其中杨丽丽、关雪莲、王兰 等教师的个人空间的 数每人均超过600 将国内知名的资源网站(中国中小学教育网,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人民教育出版社、课件吧等等)建立相应的链接,方便教师寻找到最好最新的有用素材;其次,我校除了倡导教师“拿来主义”之外,还提倡教师自己制作。只有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或者找到的资源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再由教师自己开发或备课组共同开发。虽然教师开发课件的数量很少,但实用性和针对性还是很强。利用这三种渠道建设起来的资源库的质和量得到了保证,并在不断修改、更新、交流、共享。

到目前为止,我校资源库建设在区的基础上已整合了各个科目的优质课件及相关素材资源,使师生在资源的“借”用感到方便、实用、快捷,从而使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兴趣、积极性都得到提升,使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有着大幅度的提高,学生也从课堂之中和课堂之外吸取了更多的营养,各方面的素质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在资源库建设方面,三、阶段成果

“硬件设施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人才培养是关键。”在局领导、信息中心和校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在教师们的参与和努力下,我校的信息技术资源开发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有三名教师参加的东北师大信息技术培训成果展示中均取得了一等奖,10名教师在利用区资源库和个人空间材料基础上,今年9月获得市级信息说课大赛一二等奖,其中两名教师代表市里到省里比也取得骄人的成绩。在市信息技术现场会上我校作为展示校,充分展示了我区和我校资源开发的可喜成果;36名教师参与的个人空间资源上传成果展示中分获一、二等奖。

以资源开发为基础的信息化建设的课题,申报了国家级课题研究。

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动态工程,它需要教师全员参与、完善,需要全面性的资源网络的支持与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

我们将在区里统一规划下,完成自己的资源开发任务,并以此为带动建立健全学校的自主资源开发,进而能更方便运用区里资源,更好的为区里资源建设提供素材。

只有资源库实用、丰富了,大家都乐于参与学校资源库的共建,并习惯于以此作为工作平台,才能更好地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推进素质教育。

总之,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教师自身信息技术的提高,有利于各学科的资源共享,我校在信息技术的开发上只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还存在着不足。

学校资源开发总结 篇2

一、学校发展的资源基础

(一) 学校发展资源的竞争与获得

学校获得教育资源的基础是社会交换, 只有满足具有资源的利益主体关系人的需要, 才可能获得学校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反之, 就会造成学校发展所需资源的匮乏。

(二) 经费资源与办学成本

当前, 大多数学校办学经费并不宽裕。在办学经费不足甚至严重不足的条件下, 仅有的经费怎么使用?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学校发展的“刀刃”何在?在于教育教学质量、在于校誉。学校经费资源使用、获取主要选择是校誉最大化, 是直接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成本的最大化, 是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当前, 学校办学有一种倾向, 认为校舍、硬件设施是学校的“脸”, 不惜血本包装。假如经费充足, 犹可说也;经费不足, 势必降低教育教学的直接成本 (如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业务进修的经费得不到保证) , 造成学校发展的恶性循环:校誉越来越差, 资源越来越难以获得。

(三) 教师资源与教师需要

学校发展需要优秀教师, 但是优秀教师需要我的学校吗?这是校长应思考的问题之一。校长应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 把学校当成公司管理行吗?学校和教师的聘与被聘是雇佣关系吗?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是显性劳动只占30%, 而隐性劳动占70%, 如果把教师当雇员看待, 他 (她) 就会以最小的劳动获得最大的报酬。因此, 教师是重要的学校资源, 但不是学校的雇员。如果把教师当作雇员, 就会导致教育教学的短期行为, 要办好学校是不可能的。

(四) 学生资源与学生需要

学生是学校的重要资源, 这已成为共识。有教育专家指出:“高中办学七分靠生源三分靠教学, 初中办学七分靠教学三分靠生源。”学校总希望吸引优秀的学生, 这能使学校获得最大利益————扩大校誉;但是学生需要什么呢?学生需要优质教育, 学生需要升学, 更需要高质量的生活。

二、学校发展的资源竞争与开发

(一) 学校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理解政府需要, 满足政府需要是换得政府办学资源的前提条件。弱势学校往往面临发展怪圈:没有好的校誉, 得不到更多资源支持;得不到必需的资源支持, 学校无从发展。学校与政府沟通, 不能简单理解为与政府官员搞好关系, 理解为请客吃饭送礼等, 而应理解为努力做事, 使政府相信学校正在积极改进, 学校能够达到政府的期望。建立在做事基础上的沟通才是最有效的,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二) 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培育

一方面, 学校要为社区服务, 使社区相信学校在不断改进管理, 提高教育质量;同时, 学校要使社区逐渐认识到, 学校也是社区的重要资源, 学校能为社区发展作出贡献。另一方面, 社区的人力资源、社区文化资源、社区设施资源都是可供学校利用的重要资源。我校在每个假期与社区联手搞“老少手拉手”工程, 既解决了家长们的孩子假期“无从管无处去”的后顾之忧, 家长放心;又推动了社区卫生、绿化、文明等公益事业建设, 社区欢迎;同时深化了学校“发展学生多元智能”课题研究。真可谓一举三得!

(三) 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家长不仅是财源、物源, 更是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学生的进步与提高是学校获得家长支持的先决条件。学校只有在做好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文章的基础上, 才能合理利用家长资源, 使学校得到发展。记得一次我校要召开现场会, 当时没有音响设备, 都是家长自告奋勇承担解决。家长图什么?值得思考。就是那位捐了一套音响设备的家长, 是做了一回玩“噱头”的傻瓜吗?不!我以为, 并不是那些家长思想境界特别高, 也不是家长显阔、逞能, 而是家长认识到:学校开展的活动对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对提高孩子的实践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家长在孩子教育投入上的选择是一种价值选择, 而非成本选择。

(四) 教师资源战略

教师特别是名教师, 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开发利用教师资源, 学校首先要关注教师的期望, 有限度地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 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使教学成为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场所, 教学能为教师提供基本的职业满足。开发利用教师资源, 能吸引校外优秀教师当然好, 但就目前人事制度下, 多数学校没有人事自主权, 对学校来说, 留住拔尖教师、培养优秀教师、发展全体教师不失为明智之举。

(五) 学生资源战略

首先, 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要变依靠时间投入提高质量为通过提高教学效能提高质量。教学效能有两层含义:一是同样的时间, 更大的收获。二是同样的收获, 更少的时间。其次, 学校要着力解决学生生活目标与发展目标的冲突, 将学习变成一种快乐的活动, 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途径有三种:一是转变学习方式。二是转变教学方式。三是转变师生关系。学校发展离不开好的生源, 学校内部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吸引优质生源的根本所在。

学校发展的资源开发战略 篇3

一、学校发展的资源基础

(一)学校发展资源的竞争与获得

学校获得教育资源的基础是社会交换,只有满足具有资源的利益主体关系人的需要,才可能获得学校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反之,就会造成学校发展所需资源的匮乏。

(二)经费资源与办学成本

当前,大多数学校办学经费并不宽裕。在办学经费不足甚至严重不足的条件下,仅有的经费怎么使用?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学校发展的“刀刃”何在?在于教育教学质量、在于校誉。学校经费资源使用、获取主要选择是校誉最大化,是直接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成本的最大化,是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当前,学校办学有一种倾向,认为校舍、硬件设施是学校的“脸”,不惜血本包装。假如经费充足,犹可说也;经费不足,势必降低教育教学的直接成本(如教师外出学习、听课、业务进修的经费得不到保证),造成学校发展的恶性循环:校誉越来越差,资源越来越难以获得。

(三)教师资源与教师需要

学校发展需要优秀教师,但是优秀教师需要我的学校吗?这是校长应思考的问题之一。校长应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把学校当成公司管理行吗?学校和教师的聘与被聘是雇佣关系吗?教师劳动的显著特点是显性劳动只占30%,而隐性劳动占70%,如果把教师当雇员看待,他(她)就会以最小的劳动获得最大的报酬。因此,教师是重要的学校资源,但不是学校的雇员。如果把教师当作雇员,就会导致教育教学的短期行为,要办好学校是不可能的。

(四)学生资源与学生需要

学生是学校的重要资源,这已成为共识。有教育专家指出:“高中办学七分靠生源三分靠教学,初中办学七分靠教学三分靠生源。”学校总希望吸引优秀的学生,这能使学校获得最大利益———扩大校誉;但是学生需要什么呢?学生需要优质教育,学生需要升学,更需要高质量的生活。

二、学校发展的资源竞争与开发

(一)学校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与交流

理解政府需要,满足政府需要是换得政府办学资源的前提条件。弱势学校往往面临发展怪圈:没有好的校誉,得不到更多资源支持;得不到必需的资源支持,学校无从发展。学校与政府沟通,不能简单理解为与政府官员搞好关系,理解为请客吃饭送礼等,而应理解为努力做事,使政府相信学校正在积极改进,学校能够达到政府的期望。建立在做事基础上的沟通才是最有效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二)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培育

一方面,学校要为社区服务,使社区相信学校在不断改进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同时,学校要使社区逐渐认识到,学校也是社区的重要资源,学校能为社区发展作出贡献。另一方面,社区的人力资源、社区文化资源、社区设施资源都是可供学校利用的重要资源。我校在每个假期与社区联手搞“老少手拉手”工程,既解决了家长们的孩子假期“无从管无处去”的后顾之忧,家长放心;又推动了社区卫生、绿化、文明等公益事业建设,社区欢迎;同时深化了学校“发展学生多元智能”课题研究。真可谓一举三得!

(三)家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家长不仅是财源、物源,更是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学生的进步与提高是学校获得家长支持的先决条件。学校只有在做好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文章的基础上,才能合理利用家长资源,使学校得到发展。记得一次我校要召开现场会,当时没有音响设备,都是家长自告奋勇承担解决。家长图什么?值得思考。就是那位捐了一套音响设备的家长,是做了一回玩“噱头”的傻瓜吗?不!我以为,并不是那些家长思想境界特别高,也不是家长显阔、逞能,而是家长认识到:学校开展的活动对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对提高孩子的实践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家长在孩子教育投入上的选择是一种价值选择,而非成本选择。

(四)教师资源战略

教师特别是名教师,对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开发利用教师资源,学校首先要关注教师的期望,有限度地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教学成为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场所,教学能为教师提供基本的职业满足。开发利用教师资源,能吸引校外优秀教师当然好,但就目前人事制度下,多数学校没有人事自主权,对学校来说,留住拔尖教师、培养优秀教师、发展全体教师不失为明智之举。

(五)学生资源战略

首先,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变依靠时间投入提高质量为通过提高教学效能提高质量。教学效能有两层含义:一是同样的时间,更大的收获。二是同样的收获,更少的时间。其次,学校要着力解决学生生活目标与发展目标的冲突,将学习变成一种快乐的活动,从根本上改善学生的感受与体验,途径有三种:一是转变学习方式。二是转变教学方式。三是转变师生关系。学校发展离不开好的生源,学校内部生态环境的改善是吸引优质生源的根本所在。

综上所述,科学的学校发展观是指学校能够持续获得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学校可以从政府、学生、家长、社区、教职工等五大学校利益关系人中获得教育资源。学校只有满足五大关系人的需要,给予优质服务,才能持续获得发展所需的教育资源。

学校资源开发总结 篇4

明山区实验小学

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应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稳步提高教学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让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发展同行,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用交互的信息技术手段架构师生互动的平台,促进信息化教学资源综合运用良性发展。

二、领导小组

为保障工作有序开展,学校成立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韩殿国

全面负责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工作。副组长:张博

落实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工作中各部门人员的分工与合作。成 员:李艳峰、张丹、关运春、陈平、郭玉春、张玲、陈宇

各年组组长、各学科组组长

1、信息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与管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信息化教学设备资产管理。

2、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师网络教研与专业提升。

4、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师网络办公及后勤保障。

5、信息化教学资源设备维护、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档案管理。

三、方法步骤

1、学习讨论准备阶段:

确定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领导小组成员及分工。确定信息化教学资源工作实施方案。

领导小组成员通过外出考察、自主学习、集中学习、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对此项工作达成共识,提升领导小组成员的信息素养与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全体教师中进行宣传动员,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先行摸索并大胆进行教学尝试。

2、初步尝试阶段:

对全体教学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高级应用培训。

在每个教研组内确定两至三名信息化教学中坚教师,带动和提高以年级组为单位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使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在运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教研。

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平台,将现有的网站、文件服务器中的相关功能,分解为校门户网站(新闻类)、信息化资源平台(数据类)、网络教研平台(包括论坛、博客、分学科教研栏目)和视频服务器系统等四类,并完成测试,保障正常使用,打造数字化校园。

3、提高阶段:

在全体老师中定期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竞赛活动,以赛代培,促进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的提升。

完善信息资源库,及时收集整理校内外信息化资源,充实教学资源库。

4、全面实施:

利用信息技术,加强校际、区际互通,增强资源共享。开展信息技术、资源建设、网络教研等相关课题研究。

四、实施方案与预期效果

(一)优化环境,丰富资源,使信息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1、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与管理,在设备运用上不断创新。学校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硬件建设已经实现所有班级安装上了多媒体展台、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将要实现教师办公实现人手一机,更新计算机教室设备,在专用教室内配备上多媒体教学设备。

为了深化应用,提升应用效果和水平,在不断完善学校网站的同时,安装能为学校各职能部门、教师、学生提供服务支持的校园网络应用软件平台---信息化资源教学资源平台,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将为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现代化手段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为教师开展生本研究、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网络环境下的新课程学习创造必要条件。

完善后的信息平台应用,综合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功能: 辅助教师教学,拓宽教育资源,提供网络服务,共享系统资源; 提高信息能力, 更新教学方法,加强互动交流,互帮互助互学; 实现无纸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开放内外窗口,树立学校形象。

2、丰富完善资源整合平台,夯实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资源建设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根本所在,有效利用、完善教育资源整合平台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我校正在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模式,通过学校的资源平台,将更多老师或校外的教育资源纳入学校的教育资源系统,解决资源分散问题,提高数字化资源的共享程度。资源是课堂教学的支柱。我们认识到,建为所用,立足应用是资源库建设的根本,因此,我们建设资源库的原则是:(1)应用性:能够直接为教师课堂教学服务;(2)综合性:这是教师备课、上课、辅导、教研、反思乃至开展课题研究的综合性服务平台;(3)互动性: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能够互动,解决生成性问题;(4)连续性:能够显示教师、学生的成长轨迹。根据以上的建设原则和标准,依托教材,遵循课标,我们设计制定资源库的框架结构,设计各版块的功能,设立:(1)文本版块:教学设计、试题集锦、教师反思、学生作品等,发挥备、讲、反馈、反思的功能;(2)课件版块:同步资源、主题素材、个性化个人资源等,发挥资源整合、支持课堂教学的功能;(3)互动版块:教研组博客、教师个人博客、班级博客;发挥及时教研、专题研讨、师生互动,显示成长足迹的功能。以上各版块都具备在线修改,直接运行的功能,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使用、交流,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3、行政管理板块,促进管理高效。

通过网络平台、校园网收发通知,布置工作,公布计划,使管理更加透明、快捷、方便,实现了管理的高效,同时生成动态的管理资源。

校园网不断更新,将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进行展示,使家长们了解到学校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促进了家校之间的沟通与联系。

(二)建立导向机制,利用课题引领,整体推进信息化工作进程

1、建立机制,规范研究。

学校为促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教学的研究,启动建制行动,逐步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研究机制。

确立以信息化应用为导向的评估机制,明确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发展的方向。

制定了教师激励机制,通过多种途径对促进信息化应用的教师给予支持和激励。

专家介入引领机制,通过邀请市区各级专家,指导学校信息化工作,并对教师进行针对性培训和讲座,促进整体效益的提高。

通过以上机制,促使信息化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个角落。今后我们将不仅向大家展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成果,还将展示关于信息技术与班队会和德育教育整合的思索。

2、引进课题,整体推进。

为打造学校教育品牌,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我校重新定位工作思路,制定了以生本教育理念为依托,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为途径,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

为了更有效的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我校将开展信息技术相关课题研究。在课题引领下,以学校网络平台建设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为抓手,开展教科研工作,使我校全体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水平再上更高层次,取得显著成效。

3、科学管理,打造团队。提升学校领导的引领能力。树立学校领导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的意识,创造培训机会,培养领导信息素养,在课程创新、资源管理、校本培训等领域的实施流程中提升领导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引领能力。

提升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搭建网上博客、网下研讨发展平台,融入校本研修活动,支持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拓展学习能力。我校对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采取了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培训活动,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常态化。

4、管理考评,促进使用。

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应用平台建成以后,科学合理的管理是使现代信息技术设施充分发挥作用的保障。管理分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两部分。人员管理的目标就在于充分调动教职工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使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普遍、高效地开展。为此,学校针对建设与应用信息化平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考评,并抓好落实。与此同时,加强对骨干教师考评,通过建库共享资源,博客共享思想,带徒弟共同进步几方面,带动全体教师。

此外,学校还主要针对教师参与校园网站与平台建设、信息技术使用、整合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考评。通过考评,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开展。

(三)扎实有效,以点带面,学校各方面工作成果显著。学校将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发展目标融于各项工作之中,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形成了共享、互动的交流平台。加强了电子政务,促进了校际、教研组的有效管理,搭建了新型管理空间。与此同时,建设了一支学习型团队,教师教育教学素养不断提升。

(四)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可持续发展,让信息化建设与学校发展同行。信息化建设,其本身是一项科学性极强的工作,我们在推进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长效机制,使信息化建设工作既有科学的前瞻意识,又有强大的发展后劲。

五、保障措施。

在整个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同时注重硬件建设、软件建设与队伍建设。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层层落实,整体推进:通过不同层次人员的逐层深入,使全体教师参与其中,力求日常化研究扎实有效;

注重挖潜,搭建平台:充分挖掘平台应用性、互动性、综合性、连续性的功能,为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空间,使教科研氛围更加浓郁;

强化整合,团队发展:通过课题组、学科组等团队研究的深入,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整合更加有效,教师整体素养提升,形成教科研团队;

家庭教育资源开发总结 篇5

家庭教育资源开发总结

一、家庭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义

家长队伍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许多的家庭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厚的家庭文化底蕴,和可供学校参观实践的环境等,这对学校来说将是一笔很宝贵的教育财富。

随着现代家庭抚育职能的逐渐增强,家庭的抚育方式必然由粗放型向“集约化”方向发展。优生优育已成为现代家庭普遍接受的观念,并已成为家长们的实际行动。但在教育子女上,部分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点,即认为“病要大夫医,孩子要教师教”,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他们只负责从经济上、生活上满足子女的需要。这部分家长一方面缺乏责任意识,另一方面也缺乏教育的自我意识,认为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去影响孩子,没认识到无意识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教育行为。

家庭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特殊力量,是学校教育由封闭走向开放的有效载体,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已经受到了广泛重视。不少学校都在进行家校协同教育,但由于是刚起步的新事物,实践时间较短,许多规律处在探索阶段,特别是家庭教育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学校很少注意挖掘和利用,而常常只停留在请家长开会,倾听老师讲课等浅层次上,造成了家庭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因此,对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充分挖掘家庭教育资源中人的资源和物的资源,为学校服务,为家庭服务,为学生服务,还能通过家校之间的协同,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亲密的家校合作伙伴关系,达到全面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以及绝大多数家长教子育人的水平,与校方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营造更健康的成长空间,为孩子打造优质丰厚的人生奠定基础。

二、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界定

家庭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家校合作来挖掘家庭教育中的教育资源,为学校所用,让家长以自身的教育优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各种活动中来,以期达到资源的共享与优势互补,促进家庭教育的提升与儿童的生动活泼地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途径及策略

(一)、家庭教育资源开发的原则

1、学生为本的原则 家庭中可以利用的资源很多,而我们不可能全部拿来,需要作出筛选。于是我们重点选择家庭中“能否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作为取舍标准,大力发掘那些能够开放学生头脑和手脚、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创意的素材,让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和参与的兴趣。

2、因地制宜的原则

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家长的优势及当今城市独生子女的特点,请进来、走出去,采集一些个性化的教育资源,不仅学生欢迎,老师也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和现成教科书上的带有共性东西形成一种互补。

3、低耗高效的原则

开发教育资源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家庭教育资源利用家长和学校这种特殊的关系,投入少而产出多。可谓低耗高效。

(二)、家庭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1)组建校级、班级家长委员会。成立家长委员会是促进学校与家长共同管理学校、共同教育孩子的有效办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来自不同工作岗位,不同阶层的家长组成了学校、班级两级委员会。并健全了组织,明确了职责,设会长一名,副会长一名,具体的任务是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向家长传达学校的安排,让他们了解学校的教育改革、活动目的;向学校反馈家长的意见,向家长宣传家校合作的益处,建立起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桥梁;协调家校合作活动的开展,家长委员会成立后,学校能更加及时地与家长沟通,学校的困难得到了家长的理解,学校的活动得到了家长的支持。

(2)建立学生教育档案库。家庭教育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同的家庭背景,造就了各种不同性格气质的学生。想要科学地教育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教育状况。家访作为一种重要的、可以直接掌握学生家庭教育的手段,为学校所重视。我们要求教师的家访工作必须做到“细、实”二字。必须详尽了解学生家长的经历、学历、性格、工作性质、家庭环境,对子女的教育认识、精力、经验等。同时还注意观察家庭环境、家务的安排、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可供学校利用的家庭教育资源等。然后由教师为每位学生建立详尽的家庭档案。并对每位学生的家庭教育作科学的理性分析,建立个案分析库。通过建立家庭档案及学生个案分析,为今后有针对性的教育奠定了基础。事实证明,效果是明显的。

(3)使用学生德育跟踪卡。为了加强对学生的跟踪管理,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合力,我们对每位学生都设有德育跟踪卡。德育跟踪卡分成两块,一块是在家的表现,包括家务劳动、孝敬长辈、生活自理、按时作息、作业情况等;一块是在校的表现,包括上课听讲、团结同学、热爱劳动、遵守校规等。每星期反馈一次,周五由班主任填好在校的表现,让孩子带回家,由家长对孩子在家的表现做出评价,也可对学校教育提出建议。实施德育跟踪卡,可让家长对孩子有个正确全面的了解,以便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有的孩子在父母眼中是个“乖孩子”,可在学校自私、懒惰、高傲;而有的孩子因其学习成绩差,家长几乎对其失去了信心,可在学校乐于助人,热爱劳动。实施德育跟踪卡,同样可让教师对学生了解得更全面。有的学生在老师面前表现得非常出色,是学学校的三好生,可在家里爱对长辈发脾气,生活自理能力极差;有的学生在学校简直是个让老师头疼大后进生,可在家里勤劳能干是父母的好帮手。有了跟踪卡,可使我们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现孩子的“瑕疵”,让德育工作更有效。

(4)征集优秀家教经验。考虑到现在家长均是单位的中坚力量,工作繁忙,于是我们经常采用致函的形式,向家长征集家庭教育经验。每期都有中心内容,如:怎样让孩子觉得你是好爸爸、好妈妈?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在生活的大课堂里带孩子自由读写;谈孩子习惯的培养;给孩子的一封信等,家长的参与热情非常高,都能从自己家庭的实际出发,就某一方面谈自己的最深感触,成为我校指导家庭教育的一笔宝贵资源。

(三)、家庭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

1、创建由家长负责的第二课堂。

我们的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专长,对学生作一些专题讲座,并不困难,他们也非常热心,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专门备课,专门制作多媒体,准备挂图、实物,学生都非常喜欢。环保局的家长为学生作了环保讲座,从环保的意义讲到当前环保境令人担忧的因素,讲到如何才能有效地治理环境,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学生受益非浅。有医院的医生专门为高年级的学生上生理卫生课,心理保健课,让高年级学生坦然地面对青春期的到来,正确处理青春期带来的一些烦恼。有银行工作的家长为学生做人民币的识别和爱护的讲座,这方面知识几乎等于零的学生忽然明白了许多。

2、创设家长之间的交流渠道。

(1)开办家长学校。我们开办家长学校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的育人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为了使家长学校办得实在,办到家长的心坎上,不流于形式,我们制定了家长学校的章程,并形成由学校领导、班主任、校外辅导员、教育专家形成的讲师团。在办学过程中,参与面广,全面开办家长学校,并提出新生家长百分之百进家长学校学习,强化考勤制度,评比优秀学员,真正达到鼓励先进,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家长学校的形式多样,有聆听专家发言,有专题讲座,有家长经验谈,有学生心声表白,有家长与老师对话……。根据家长的需要,内容也丰富实在。如《如何辅导孩子开展闲暇活动》、《家庭良好环境的创设》等,家长们听得懂,学得来,用得上。

(2)家长结对互助活动。我们备有家长档案,对家长的需求、兴趣,儿童的年龄以及家庭住址等都有详细记录。一般有教师通过档案为家长结对,也有家长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结对的。通过结对活动,大大提高家庭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可以给一些家庭解决实际困难,可以给一些家长提出忠告和帮助,可以让一些家长找到学习的榜样。

(3)利用网页平台。随着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互联网也成了许多家庭交流信息的主要渠道之一。由于互联网的便利性、快捷性和互动性,通过互联网和校讯通来进行家校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不失为一种极好的方式。

3、开展多样化的亲子活动。

(1)亲子同乐活动。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优化的亲子关系,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促使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但现实家庭中,缺乏的是积极健康的亲子沟通。我们学校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一系列的亲子同乐会,让父母与孩子共同上场,在活动、竞赛中加深了了解,加深了感情。每逢重大的庆祝活动,有学生们精彩纷呈的文艺节目,坐在下面的孩子家长看了乐在心头,满脸喜悦。

(2)家长孩子“面对面”。我们的家长在理论上都能认识到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但传统的不民主的家庭教育模式影响太深了,所以家庭教育中实际体现的的平等并不多:命令多于商量,禁止多于提倡,体罚多于说理,贬低多于欣赏,孩子长期处于不被尊重的地位,长期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如果不创设一个孩子“发泄”的机会,会隐患无穷。我们把有代表性的家长请到班级,作嘉宾,与学生“面对面”,实话实说,有话学生大家说,这样的场面充满了真实性、情感性、有效性.(3)家校日记本。每天由一位学生记录学校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或值得学习、反思的事,或自己最得意的习作,回家由家长写写自己的心声,同学间互相学习、欣赏习作,家长间交流经验。对于教师也受益匪浅,因为那里有家长独到的见解,朴实的想法,真诚的意见,美好的愿望。

(4)走向社会活动。“社区”是一个新的概念,新的名词,但联系着千家万户。近几年来社区的建设日趋完善,社区的服务日趋规范,社区的活动日趋丰富,从一个社区的建设折射出城市的建设,市民的素质。利用家长工作的便利条件,多次组织学生去社区参观、联欢。如参观仙营小区就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洁美丽的小区环境,完备的小区设施,让学生感叹不已:生活在这小区中的居民真幸福!与敬老院的联欢更是精彩,我们的节目活泼可爱,老奶奶们的歌舞也充满了活力。

四、取得的成效:

1、打开了学校封闭的大门,使学校教育面向社会,体现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化。

2、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发挥了家庭教育的应有的功能,调动了家长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更进一步落实。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友善的新型家校合作伙伴关系,家长、老师、学生成了共同的朋友,家长参与了学校教育,而且兴趣浓厚,态度积极。

3、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感,强化了家长对学生的管理,使我校的学生的常规管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目前,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校风,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声誉逐年上升。

4、起到了协调沟通作用。

目前,部分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工作了解、认识不够,对学校支持、配合的力度不够。我们实施开放式管理和教学,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到校听课、讲课,共同开展活动等,不仅使家校之间产生了亲和力,而且增强了对学校的信任感。在教育活动中,家庭和学校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方面得到了更多来自家庭的支持。使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得到更多来自学校的指导。学校家庭信念一致、目的一致、行动一致,志同道合,像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创造更完美的人。

5、有利于总结家庭教育经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年度总结 篇6

************煤业有限公司,是由原***煤业、***煤业、***煤矿和***煤业四矿重组而成,重组主体企业为***县***相府(集团)实业有限公司,***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号为C1011124042,有效期自20xx年11月7日至20xx年11月7日,批准开采3、9、13号煤层,井田面积为9.6937km2,开采深度634m~430m,核准生产规模120万吨/年。

整合的四座矿井中,原***煤业为保留生产矿井,目前正常生产;原***煤业为整合后的建设矿井,于4月13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各项工程项目正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进度进行建设;***煤矿、***煤业已经关闭到位。

二、开发利用方案实施情况

为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2012年我公司委托***源通煤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并经专家评审后报省国土资源厅进行了备案。我公司在县国土资源部门的领导下,认真执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接受国土资源局的监督和检查,并按照年初签订的资源保护责任状要求,合理地进行资源开采,对本公司区内资源实行储量块段管理,及时进行开采设计并审批,逐月交换图纸并填写报表台帐,本着依法办矿,依法采矿的原则,严格在规划块段内组织生产,绝不越层越界开采。

“三率”考核方面,我公司从根本上提高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回收率,建立健全矿井“三率”考核体系,保证矿山“三率”达标。

三、块段开采执行情况和图纸交换情况

我公司严格按照年初批准的块段开采设计进行采掘工作,每月按期着专人到镇国土资源所和县国土资源局上报本月的块段开采台帐并填绘本月的实际采掘图纸,以备主管部门随时监督。

20xx年我公司开采的回采工作面为3002(下)、3003(上)、3006(上)三个回采面和3003(上)、3006(上)、3007(上)、3008(上)四个掘进面,当年共采出煤量31.9万吨,正常损失量2.6万吨,动用储量34.3万吨,年末保有储量7679.6万吨,实际工作面回采率为93??。

四、依法纳费情况

根据矿产资源法有关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交纳资源补偿费,我公司能够根据县地矿部门的`规定按期足额上交资源补偿费和土地复垦费,从不拖欠和少交:2012年应缴资源补偿费414.81万元,实缴资源补偿费414.81万元;应缴土地复垦费20.76万元,实缴土地复垦费 20.76万元。

根据储量备案证明我公司应缴纳采矿权价款9379.37万元,实缴采矿权价款9798万元以全部缴清;采矿权使用费我公司已全部交清。

五、采矿权流转情况

我公司进行煤炭资源整合重组后,20xx年进行了名称上的核准,采矿权人变更为************煤业有限公司,并无任何流转方式。在日常监督管理和专项检查中,不存在任何违法经营行为,经营管理中对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良好。

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探析 篇7

学校具有较多完善的体育设施和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师的独特优势,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所以更能适应周边健身群众的需要。由此看来,学校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不但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消费群体,而且学校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有助于全民健身的实施和学校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这是减轻国家和学校经济负担的一种渠道。

2. 学校体育资源利用与开发现存主要问题

2.1 学校领导对体育资源利用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学校体育事业主要以福利体育为主导,把福利体育与免费体育画等号,投入了很大的财力、物力兴办,完全否定了体育的商品性,造成了投入多产出少的局面。这样的结果,一是加重了国家财政经济负担,二是制约和阻碍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校领导是决策者,对体育场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起关键作用。据了解,若校领导重视体育教学及体育建设方面投入,其校体育活动开展就丰富,体育资源利用与开发就越好。反之,体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就会受到制约。

2.2 场馆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场馆设施是目前我校进行体育教学和训练及开展有偿体育服务活动的基本条件和保障,尤其是体育馆。很多学校体育基础设施较为简陋、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缺乏应学生和对外服务需求但投入不多的项目,比如:健身房、桌球室、桥牌室等,在学校开展更多体育项目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促进学校体育产业的发展。

2.3 学校体育资源市场化程度不高。

2.3.1 有偿服务形式单一

学校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是学校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的一种体现。很多学校的体育资源的有偿服务的形式单调,仅限于对外租借场地器材这种低附加值的服务形式,而像提供专业健身指导,举办各类体育项目培训、体育冬夏令营,承办各种比赛、大型会议等高附加值的服务形式目前比较欠缺,不能满足学生和外来消费者多层次的需求。

2.3.2 新旧管理体制并存

在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我校体育场陈旧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新的管理体制尚未成熟,新旧管理体制并存。由此产生的各种矛盾在一定的时期内表现得很突出,导致体育场馆管理和运行模式不科学,管理员存在“等、靠”和观望的心理,很难吸引社会上的体育消费,造成配置不合理、损耗和浪费较大,大部分学校的健身场所除了教学之外大都被闲置,寒暑假更是如此。而社会上喜爱健身娱乐的人员却往往因为社会健身场馆不足或收费昂贵而无可奈何,这种供求矛盾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不利于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广和实施。

3. 对策及建议

3.1 转变观念,调整管理模式。

改革发展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着手,学校体育资源要做到合理利用与开发,顺应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就要改变以前“等、要、靠”的被动思想意识。对于体育场馆建设的市场化,学校有土地资源,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赞助、资助和共建等筹措方式,以冠名、经营权等方式吸引有实力的社会企业或个人参与,以此加快学校体育场馆及设备的建设与更新。学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市场化,可以采用承包租赁和俱乐部制的方式,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少政策干预,让个人或有关部门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学校体育场馆服务的市场化,可以实现不同群体、不同形式的多元化服务。向个人、单位、社会团体提供体育培训和承办赛事等体育服务;还可以满足社会通过举办活动进行媒体宣传的需求、其他行业的咨询培训、大型会议等,并通过举办这种大型活动招揽广告,实现体育场馆的较全面市场化。

3.2 根据市场需求,挖掘自身潜力。

针对学校固定的学生和教师群体,培育学校市场应在教学、训练课余对师生有偿开放体育场馆,对不同水平和需求的师生举办相应的体育项目兴趣班,或者以俱乐部会员制等多种方式满足师生对健身爱好的需求。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解放思想,树立市场意识、服务意识,除了培育学校市场外,还应与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了解社会对体育消费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并开发社会场馆无可比拟的学校优势,则对学校体育场馆产业化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学校体育场馆建设成集教学、健身、体育产业为一体的新型体育中心。

3.3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根据师生和群众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并依据市场化价格制定出学校的运作价格;利用学校体育教师的资源之便,配备专门的体育指导员;成立体育场馆协会,对体育场馆的经营提出建议和实施监督;制定场馆使用条例,对场馆的经营、使用做到有规可依;场馆经营所得部分收益可继续用于项目拓展、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体育产业化开发经营。

3.4 加大宣传力度,开发潜在的消费群体。

在大力倡导全民健身的形势下,学校应建立有着自己高水平队伍并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特色体育项目,并通过媒体大力宣传使其成为一个招牌;引导不同需求的人们对健身消费观念的理性价值判断,以此刺激和发掘潜在的消费群体。

4. 结语

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可以减轻国家和学校的经济负担,弥补社会性健身场馆的不足,满足周边健身群众对健身场馆和服务的需求。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针对自身特点,转变思想意识,调整管理结构;有效利用人力资源,充分培育学校市场和挖掘自身潜力;加强与媒体合作,开发潜在消费群体;尽可能使学校体育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实现学校与社会的互补与互动,达到教育、经济、社会三方面资源共享、效益共赢的理想局面。

参考文献

[1]吴冰, 杨双燕.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行的产业化模式[J].湖北体育科技, 2009, 01.

[2]黄平波.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08, 08.

[3]王明建.学校体育产业走向市场化的思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8.

[4]陈祎, 赵添添.高校体育场馆的商业运作现状及开发对策[J].牡丹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3.

学校资源开发总结 篇8

校本课程是一种学校拥有的课程权力,是主要由学校教师在具体的学校进行课程开发的一种课程形态。笔者根据参与的课题研究“基础薄弱学校如何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促进课堂教学研究”的研究内容之一“选定或开发切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就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拓宽教与学的方式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最大价值,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资源的教与学。笔者认为,在基础薄弱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应是学生兴趣的培养,更应该是国家统一课程的延伸和补充。

2.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通过校本课程的实施,促使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之间的交往合作,了解学生个性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到与人和睦相处、尊重个性的差异,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3.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课程资源的开发对学校、教师来讲绝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因为它需要教师调整、建构许多观念,包括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需要教师具备课程建设的能力、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研究能力等。在探索基础薄弱学校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资源的选择、处理、整合及开发的能力将得到发展。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

1.师生共同参与

教师在平时授课中会根据每单元的话题开展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话题的讨论和活动,但只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的层面,学生没有真正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运用语言。假如让学生亲自参与话题的提出、资料的收集和校本课程的编写,就有可能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用能力,真正把英语带出教室、带入生活。

校本课程内容主要是将国家课程规定的知识与校本课程做到有机结合,通过国家课程知识在校本课程中的具体运用,巩固国家课程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拓展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知识。

课程组织形式为专题式,每学期开发7—8个话题,根据内容的不同,采用的形式也不同。每个话题设计都要符合学生的水平。实施分为两步:第一步由教师提出话题,师生共同形成文字材料。第二步根据文字材料进行对话、表演、演讲等。在课程第一阶段初期,由教师提出话题,师生共同形成文字材料。课程第一阶段后期(七年级下学期)和第二阶段(八年级),由教师提出话题,学生收集资料并组织形成文字,教师给予必要帮助。

2.注重开发过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开发出理想的课程方案,不仅仅只是着眼于结果或成果,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的师生在开发的过程中,合作意识、民主精神、集体观念、批判性思考能力的提升,是价值观、思维方式的改变,是知识结构的重建和完善,是概念的重建、组织结构的再造与文化的再生。

3.有效管理

校本课程管理研究包括校本课程、课时安排协调、教师工作量的计算和后勤保障的研究。校本课程管理成果可以通过文本、多媒体、网络、竞赛、汇演、表演、报告会等形式展示。

在实施校本课程过程中应及时做出评价,“知识、技能”初中英语校本课程的评价应努力实现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性、评价过程的动态性、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可尝试以下评价方式。

对课程开发和实施者的评价:内容的时效性、科学性;内容目标、材料组织的合理性;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方法是否体现以学生为本,是否具有创意;教学效果是否促进学生的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等。

对学生的评价:主要在“态度、能力、方法”三个纬度的发展目标上展开评价。

评价方法的选择:采用档案袋评定、学生问卷调查、公示等方法。

上一篇:餐厅厨师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学会感恩-初三话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