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础素描教学的一些思考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 从艺术素养入手强化学生的艺术观念

艺术家之所以成为艺术家其个人的努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这种个人努力就是艺术修养。艺术修养的深浅决定着其作品艺术水平的高低, 因此, 艺术家为更好地从事艺术工作承担社会责任, 就必须不断学习、锻炼和培养, 多读、多练、多实践, 不断加强自身思想、知识、情感、艺术等方面的修养, 逐渐形成个人风格, 从而实现以创作服务社会、反映生活的目的。

在素描基础教育中, 在强调学生实践技术训练的同时, 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传统的素描教育偏重实践而轻理论, 只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 学生也往往把技术水平作为衡量自身素质的标准, 非常漠视理论水平和艺术素养的提高, 甚至以为“技术”与“理论”之间是相悖的。过分专注学生的技巧性训练, 不利于开阔他们的眼界, 容易使他们对一些艺术产生成见甚至抵触和排斥不同类型的绘画形式, 导致他们以自己所学到的具象写实和传统理性思维来衡量各种绘画流派从而产生错误。

绘画是一件需要动手的事情, 因而很多教师都喜欢在画室里摆静物上课。但是, 一些教师极少向学生讲明应怎样观察和表现物体, 只是简单地讲一讲“三大面五大调子”, 就要学生开始实践。这样, 学生由于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画面, 往往无所适从, 只好迷失于画面中, 依葫芦画瓢, 照抄对象;由于丧失了自己的主动性, 对画面没有控制力, 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也感到茫然, 很容易产生学习上的厌倦心理。这种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素描的认识就只能停留在感性上。如果在课程开始阶段就通过鉴赏、研究、分析名家和优秀学生的素描作品, 把素描的基础理论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 不但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而且能使学生对素描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而能从更高的角度思考自己的作品, 主动地把握画面。边分析作品边讲解理论的教学过程是极有活力的, 这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画面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形式美的想象感悟能力和创造性地处理视觉信息的能力。

2 注重学生的艺术个性发展

长期以来, 基础素描都遵循以写实为主的固定教学模式, 整个素描教学偏重于技术技能的训练, 忽略了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的因素, 学生在整个高等教育阶段的素描学习中只知道机械地再现客观事物, 无法在画面中加上个人的感受和想象。

绘画学习中的个性化归纳起来有两个鲜明的特征, 即个体的差异性和表现的自由性。绘画学习的个体差异性来源于美术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感情、习惯、能力、气质、素质等多方面的不同,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无论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学识和经验上都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性在素描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对同一个模特写生时, 有些学生注重大体感觉, 用笔大胆洒脱, 有的学生则表现出工整细腻、一丝不苟;有的草率, 有的拘谨;有的喜欢追求客观的真实, 有的则偏爱主观的表现。因此, 个体的差异性不光反映在学习方法上, 也反映在学习的效果上。“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性, 这是社会充满活力和丰富多彩的原因。素描教学必须尊重个性, 呵护个性, 应成为学生个体在整个艺术教育中的庇护所。”教师要尊重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个性差异, 并依据其差异性展开教学, 促进个性的发展。

个性培养是艺术教育应该达到的目标之一, 而艺术个性来源于真实的个人感受, 来源于个体对社会、生活、自然的感受和敏锐的洞察力。在素描教学中, 学生的作品中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个性萌芽, 尽管这些个性表现得不够稳定, 但教师应该及时地把握住学生这种偶发的闪光点, 不应该忽视或者是放任自流。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艺术个性进行精心引导, 决不能机械地为学生制定“依样画葫芦”的标准, 否则, 就会扼杀学生的艺术个性, 学生的素描作品只能成为客观世界的复制品, 只能是千人一面、万物一形, 而不可能是独具匠心的创作。在高校美术基础教育阶段, 学生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 还应该自主地对每一种绘画基本要素进行研究, 以确立哪些要素能够成为自己的绘画语言, 并能将绘画对象转化成为艺术符号, 即根据内在需要去描述对象。没有内在的触动, 素描习作只能是简单的图像练习, 只能是一个模仿对象的过程。

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这个“基础”就应该为这个“造”字服务, 确切地说, 打基础是为了创造。因此, 教师在素描课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提倡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 从而赋予素描课堂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 素描作为艺术创作的基础课程是必要的, 在不同的专业中开设的素描课程内容又不尽相同, 素描不仅是造型的基础还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打造基本功的素描课程不能再与创作相分离, 教学过程中必须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 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必须按因材施教、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的原则去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 充分张扬学生的艺术个性, 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 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 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行为和观念, 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同一结果应用不同的艺术概念、艺术定律、艺术公式进行处理。这样才能使素描课程的教学更好地适应当今美术教育的发展。

摘要:素描课程的教学改革要注意基础素描教学理念的探索:在素描基础教育中, 在强调学生实践技术训练的同时, 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艺术观念;在课程开始阶段就应通过鉴赏、研究、分析优秀素描作品等手段强化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 决不可重实践而轻理论;要提倡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 对学生的艺术个性要进行精心引导, 决不能机械地为学生制定“依样画葫芦”的标准。

关键词:基础素描,艺术观念,艺术个性

上一篇:石油开采中水平井钻井技术的作用下一篇:基于内部控制导向的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