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写作教学总结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基础写作教学总结(精选8篇)

基础写作教学总结 篇1

基础写作课学习总结

我觉得基础写作这门课程,给我们构建了一个完整且具实用性的写作体系。以前是比较零散的学习写作知识,现在可以系统的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们对写作有更清晰的认识。

学习写作课我知道了观察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尝试感知、发现和理解外在的事物,从而获取写作所需的素材,带来写作的灵感以及可以培养自己的感受力。有时候半天写出来字或者写着写着不知道如何接下去,可能跟我们自己缺少观察生活、感悟生活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多观察、多感受对写作大有益处。

事实上以前想到了要写的材料就埋下头奋笔疾书,学习了写作课后知道了应该注意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选择最能表现主题、具有典型性、新颖的材料,还有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材料,这样运用自如,才能写出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而且会注意到写作材料在使用上的要求,比如材料顺序方面、详略的安排、使用材料的角度、材料是否与要表达的观点相一致。

以前在写文章的时候,可能会像记流水账一样没有丝毫波澜,或者是平铺直叙,想到哪写到哪,没有在技巧上斟酌斟酌。学习了基础写作课程,我会注意在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上花些心思,例如以前可能是单一的议论或者是单一的叙述为主,后面的写作可能涉及夹叙夹议、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等。在写作技巧方面,尝试运用现代表现技巧和辩证技巧,抛弃以前写文章枯燥无味的缺点,为文章增添一些亮点。

基础写作教学总结 篇2

一、基础写作课程目标的制定

课程目标的制定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学习者的需要;二是当前社会生活的需求;三是学科体系的要求。

(一) 符合学习者的需求。

本门课的教育对象是在校的大学生, 他们从上学开始就接触到了写作, 从小学到高中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 因此大多数学生都具有较好的写作基础, 掌握了基本的写作理论, 可以比较灵活地运用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文体。在制定课程标准的时候, 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基础, 不能把标准设得太低, 否则不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在学生以往学习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在理论上更加深入和系统化, 在要求上更加规范化。

(二) 符合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本门课不是以培养文学家或作家为目标的, 而是要使大多数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 熟练地运用各种文体, 为将来胜任工作岗位提供帮助。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选择那些工作和生活中常用的文体, 不要求难求异。现在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文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生活中常用的文体, 如请柬、贺辞、感谢信、申请书等;二是日常工作使用的事务文书, 如计划、总结、简报、调研报告、规章制度等;三是特定的专业领域的文体写作, 如经济文书、法律文书等。

目前, 基础写作教材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以文学体裁为研究对象, 主要从理论上探索文学写作的基本规律, 适用于专门从事文学写作的学习者使用;第二类是应用文的写作, 主要包括公文和事务文书的写作;第三类是特定专业领域的文体写作。教师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教授对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材。

(三) 符合学科体系的要求。

基础写作是在写作实践中逐渐成熟和发展起来的, 它的宗旨是为了探索写作规律和方法, 从而较好地阐释和指导写作活动, 提高人的写作技能技巧。相对应的基础写作课程建构应有两个体系:一是写作基础理论知识体系, 二是写作训练体系。写作活动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既要向学生传授写作理论知识 (客体、主体、载体、受体相互作用并转化生成的理论、写作技法等) , 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习者的写作水平。因此, 在教学上要经常关注相关学科的动态 (思维学、心理学、语言学、逻辑学、文章学等) , 把训练学生的思维使之灵活、简洁、流畅具有独创性放在首位, 着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观察力、感知力、想象力、文字表达力) 。

总之, 课程目标的制定要结合所教授的对象和社会的需求来决定, 避免一套教法、教材走遍天下的做法。

二、教学方法的探讨

基础写作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而最终的目标是落实到实际的应用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将理论与实践完美地结合, 使学生从喜欢学到学得会, 最后做得好。要做到这点,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就要多动脑筋。

(一) 明确课程内容, 引起学生兴趣。

在讲解本门课程之前, 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课程的特点和学习的主要内容。大多数的学生在刚接触这门课的时候往往会和以前的作文学习联系起来, 从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反感。因此, 教师在教学开始时有必要把这门课程与以往的作文写作加以区分, 让学生明白两者是有区别的。而且开始时不宜多讲理论, 防止学生听得一头雾水, 抓不着头绪, 而要多举一些和写作相关的例子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 可以从社会的需求和未来工作的需要等角度强调本课程的重要性, 提高学生的重视度。

(二) 难易适度, 因材施教。

本课程在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都有开设, 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方法应该有难易之分。专科学生的特点是理论基础比较薄弱, 不擅长抽象思维。因此, 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降低理论难度, 多举案例, 以培养实践能力为主。比如在讲到感受和体验的时候, 如果只讲理论就会感觉很抽象, 难以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篇文章, 看一部电影, 谈谈自己的感受。这样的练习, 不仅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而且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举三得。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因材施教, 注意到学生能力的差别。对那些写作基础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多读名家的作品, 选择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文体多做练笔, 使写作水平更上一层楼。而对写作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要多一点耐心, 针对弱点, 弥补其不足, 加以改进, 使其迎头赶上。

(三) 理论联系实际, 多做练习。

基础写作课的难点和重点就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写作能力的提高归根到底是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实现的。写作不仅仅是“知”的问题, 更是“行”的问题, 而“行”是很难实施的。写作技巧的获得和提高都不能靠直接的输导, 也不能只靠“知”, 而主要靠“行”, 靠亲身反复不断的训练和实践。清人唐彪说:“学人只喜多读文章, 不喜多做文章;不知多读乃藉之功夫, 多做乃切实求己之功夫, 其益相去远也……”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朱光潜也说:“许多学子对写作不肯经过浅近的基本训练, 以为将来一动笔就会一鸣惊人, 那是妄想, 虽天才也未能做到。”以上论述均说明写作训练的重要。

写作实践要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教师要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有感就发的好习惯。现在学生个性强, 比较注重自我的感受, 不太关注社会上发生的事情, 有些学生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 加之从前的作文训练有闭门造车的弊端, 导致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往往忽略生活的真实性和情感的真实。所以, 写作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学生纠正闭门造车的毛病, 从生活中发现素材和灵感。要鼓励学生多读书, 多看报, 关注社会生活。写作素材源于生活, 只有对生活热心, 善于发现问题, 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于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文体要布置作业, 让学生多做练习。对于学生的习作可以采用重点讲评、学生互评、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写得好的习作, 可以在班级内展览、朗读, 起到榜样和激励的作用。此外, 还要鼓励学生扩展阅读面, 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阅读笔记的形式写出来。通过这些练习, 学生不仅能拓宽知识面, 写作的能力也会有提高。“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写作本身是一个长期不断磨砺的过程, 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提高。

基础写作是一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课程, 由于写作本身的特点和教授对象的不同, 教师会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身体力行, 从自己做起, 这样才能有感而教,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阳海州.人文素质教育与写作学建构.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9, (4) .

论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 篇3

【关键词】基础写作 教学 文体拓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9C-0116-03

文体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文学文体是文学具有特殊形式、技巧或内容的范畴或种类。自鲁迅、茅盾等在20世纪30年代编选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将文学文体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之后,这种文学文体的四分法在中国文学、文论和美学领域得到广泛传播。基础写作教学以此四分法为基础,已建立完整系统的教学训练体系,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但在21世纪来临之后,基础写作教学的四分法存在一些新的挑战。本文尝试通过文体拓展来开拓基础写作教学的新空间,激发基础写作教学的新活力。

一、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的背景

(一)文学文体的不断发展变化使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需要拓展。中国古代的文学最初泛指学问、文化教育和文化修养,中国古代在进行文体分类时,并未完全将文学文体与实用文体分开,但仍可粗略梳理中国古代文学文体的发展脉络: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分风雅颂,这是对诗歌文体的分类;其后曹丕的《典论·论文》和陆机的《文赋》将文学文体分为诗和赋,总结了汉代以来的散文“赋”的巨大文学成就;魏晋时期挚虞的《文章流别志论》、刘勰《文心雕龙》和萧统的《文选》对文学文体的分类不再限于诗和赋,而是包括多种文学文体。从总体上来看,中国古代文学文体以诗和散文两种类型为主。近代以来,梁启超的《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和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将小说和戏曲提高到与诗和散文并驾齐驱的地位,文学文体也由诗和散文拓展到小说和戏剧,这种文体分类更加符合中国文学的发展史实。“五四”新文化运动摧毁了中国传统的文学文体,文学文体的形态更为分化和丰富,由鲁迅、茅盾等编选的总结“五四”之后第一个十年成绩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将文学文体分为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四种文体。这套选集以其选材的精典和谨严在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其文学文体分类在中国文学、文论和美学领域得到广泛传播。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著名文论家郭绍虞在《提倡一些文体分类学》中还认为:“(四分法)这种分类法,一方面汇新旧之长,一方面又保持民族形式之优点。”但是,文学文体的四分法仍然只是文学文体发展的一个阶段,受社会、政治、语言、文化和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文学文体仍将不断发展和变化。文学文体的不断发展变化,使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需要拓展。

(二)新世纪大学生对个性的追求使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必须拓展。新世纪大学生是富有个性的一代,他们充满朝气活力,乐于接触新鲜事物,具有冒险叛逆精神,追求创新时尚和一定的文化品位。新世纪大学生从出生就受到父母和亲友的呵护,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关注,在社会中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这些都推动了新世纪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引发他们自我意识的张扬。新世纪大学生在生活中追求怪异的服装、打扮和时尚,以显示他们的别具一格;他们对通过手机和网络进行交流乐此不疲,以显示走在时代前列;他们敢于大胆创造流行语言,并以运用这些流行语言为荣。特别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新世纪青年在文学写作中开创了青春文学的类型,受到当代文学评论家白烨的高度评价,认为青春文学弥补了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之间的空缺:“现在青春文学——‘80后’的出现,弥补了这样一个长久以来的欠缺。”青春文学以2000年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得主韩寒推出的长篇小说《三重门》为标志,以当代青年的青春生涯和读书生涯为基本经验,以易逝的青春和有限的知性思考为主题,以鲜明的个性直抒胸臆为表达方式,在十数年间就涌现出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等青春作家。新世纪大学生对个性的追求包括对青春文学的开创促使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必须拓展。

(三)文学媒介的多样化使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可能拓展。文学媒介是文学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中国文学媒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口语媒介、文字和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阶段。口语媒介以口头语言实现人际传播,文字和印刷媒介以语言符号和文本复制承担人际传播功能,电子媒介通过录音、广播、电影、电视、手机和网络等传播信息。从文学媒介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新世纪文学媒介正在经历从文字和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的转型;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新世纪大学生在电子媒介的装备上占据了绝对优势。新世纪大学生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中,正是中国以电子媒介为主的大众文化一路高歌猛进的时期,录音、广播、电影、电视、手机和网络对它们形成重重包围和“狂轰乱炸”,受电子媒介的耳濡目染,新世纪大学生对电子媒介具有天然的亲和性。进入大学后,他们更是拥有各种电子产品。据包卫党在2007年对在杭的7所高校2500名学生的调查,电脑、手机、CD、MP3和电子词典已经成为新世纪大学生的5件武器,96%的人拥有手机,37%的人拥有电脑,27%的人拥有CD,62%的人拥有MP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历年的调查资料也显示,新世纪大学生在全国网络用户中的比例一直在50%以上;在大学生主要娱乐方式的13个选项中,上网排第一位,占25.1%,听音乐排第二位,占21.8%,看电视排第三位,占13.2%。此外,手机短信和QQ也受到新世纪大学生的推崇,成为大学生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文学媒介的多样化为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提供了必要条件,使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可能拓展。

二、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的意义

(一)适应文学写作大众化的趋势。文学写作既具有载道的功能,也具有游戏和宣泄的功能。文学的宣泄功能在中国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而鸣”说到欧阳修的“诗穷而后工”一脉相承。可是在传统的文字和印刷媒介时代,中国文学过于强调文学的载道功能,游戏和宣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压制。当文学写作逐渐从文字和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转型时,文学写作的载道功能开始减弱,游戏功能和宣泄功能大大增强。如手机短信文学是随着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社会大众迫切需要一个短暂缓解紧张情绪而产生的新型文学文体,具有明显的游戏和宣泄功能;网络文学写作以强烈的情感体现生命的激情活力,多数是一种没有功利的创作,充分发挥了文学的游戏和宣泄功能。文学写作特别是新型文学文体对文学的游戏和宣泄功能的强化,使文学写作初步从体制化、专业化和精英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恢复了文学写作大众化的特色:从新型文学写作的起源来看,它们并非是作家的创作,而是社会大众创造的产物;从写作的作者来看,它们打破了传统作家的“光晕”,几乎使受过一定教育的社会大众都可进行创作;从写作的传播渠道来看,它们绕开了传统写作的体制障碍,使写作、传播和接受几乎无障碍运行。因此,新型文学写作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作家写作的专利,使广大的社会大众都可以变成“写手”,使文学写作大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学写作大众化的趋势使基础写作教学不能再划地为牢固步自封,而是应该以开放之心与时俱进,在文学写作大众化的趋势中勇立潮头引领时尚。

(二)发挥大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从心理需要的角度看,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五种需要理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新世纪大学生已基本满足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和交往的需要,他们更注重受到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了满足受到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们往往在生活中独立特行,力求在各个领域标新立异,而文学写作就可以让他们施展个性展现风采。从新世纪大学生的成长来看,随着大学的逐年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的倒逼机制促使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获得一纸大学毕业文凭,而是要在大学毕业文凭之外加上某项特长,文学写作正可以为他们发挥特长助一臂之力。“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新世纪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高考的压力下,一部分写作禀赋优异的学生的才能往往受到压制,而大学相对宽松的环境和现实的需要促使这部分大学生脱颖而出。中国现当代作家的创作历程证明,青年作家一举成名的例子并不鲜见,如郭沫若创作诗集《女神》、郁达夫写作小说集《沉沦》时,都还是日本大学的学生;巴金在23岁写出小说《灭亡》,接着创作了长篇小说代表作《家》;曹禺写作戏剧《雷雨》时,还是清华大学的学生;著名作家刘绍棠的《青枝绿叶》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时,还是一名中学生;王蒙写作《青春万岁》时,也只有20多岁。因此,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可以充分发挥新世纪大学生的写作才能,使他们在文学写作领域各显其才引领风骚。

(三)激发基础写作的教学活力。从新世纪电子媒介的角度回溯,以文字和印刷媒介为前提的文学写作设置了许多似乎“不言自明”的规则,以此为前提的基础写作教学越走越窄;在文字和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转型的新世纪,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面向时代,面向学生,打破了基础写作教学许多人为设置的束缚,使基础写作教学唤发了新的时代活力。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打破了文学写作过于注重面壁虚构的闭门造车,使文学写作既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可以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从而将文学与社会、新闻、历史、地理和科技等社会学科广泛交融,拓宽文学写作的广度。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打破了文学写作过于注重载道的写作格局,使文学写作将载道与游戏宣泄相结合,在文学轻按鼠标或轻点拇指中“我手写我心”,通过“灌水”、“撒欢”、“戏谑”、“搞笑”、“幽默”、“戏仿”等手段充分发挥文学写作的快乐功能。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打破了文学写作以语言和纸张为媒介的平面静态单一载体,使语言在作为主要表达媒介的同时,可以与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媒体结合,实现媒介的多样化多媒体化;可以打破纸张存储的单一、固定和易损,实现载体存储的多样、变化和易于保留。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打破了文学写作优生引领的写作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适合自己的文学文体中各显其能,提高文学写作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教师的权威,使教师成为文学写作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使教学从传统的单向交流转向单向交流、双向交流和多向交流相结合,为基础写作教学创造更为宽松平等的氛围。

三、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的途径

(一)基本途径。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的基本途径包括文学文体自身的拓展、与实用文体相结合的边缘文学以及与电子媒介相结合的新型文学。

文学文体自身的拓展是指由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本身衍生出来的文学类型。诗歌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也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体诗和民歌体诗,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为歌词、配画诗、散文诗和对联写作等类型。散文一般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为文化散文、骈文、日记和新散文等类型。小说表现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可以分为微型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也可以分为通俗小说和非通俗小说,还可以分为拟实型小说和表意型小说;从小说写作教学的现状来看,值得拓展和训练的小说类型主要有微型小说、短篇小说、寓言小说、青春小说、武侠小说、摄影小说和非虚构小说等,还可以将电影和电视剧本改编成小说。戏剧是包括文学在内的综合艺术,可以分为歌剧、舞剧、话剧和戏曲,也可以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还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戏剧写作教学的实际来看,戏剧剧本以训练独幕剧、短剧、诗剧片断为宜,也可以将电影、电视和小说改编成戏剧剧本。

文学文体与实用文本相结合的边缘文学文体类型较多,而且类型还在不断丰富,如通讯、报告文学、传记文学、历史小说、游记、科幻文学和杂文等。通讯、报告文学将新闻和文学结合,既具有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又能形象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传记文学、历史小说融合历史和文学,既具有历史的真实感,又具有艺术的活灵活现。游记将地理和文学相结合,既能增加人们的历史地理等人文知识,又能写得优美动人。科幻文学融合自然科学和文学,既能增加人们的自然科学知识,又将科学知识描绘得形象趣味横生。杂文将社会时事和文学相结合,既具有逻辑的说服力,又具有文学的幽默风趣。

文学文体与电子媒介相结合的新型文学主要包括影视文学、手机短信文学和网络文学,影视文学是包括文学在内的综合艺术,影视文学剧本可以分工业题材剧本、农村题材剧本和军事题材剧本,也可以分为散文体剧本、小说体剧本、诗体剧本和戏剧体剧本,还可以分为喜剧片剧本、悲剧片剧本、惊险片剧本、言情片剧本和武打片剧本,在基础写作教学的实践中,可以尝试写作相对简单的单本剧,也可以将小说、网络游戏和戏剧剧本改编成影视剧本。手机短信文学是以手机为传递方式,以短小精悍的格言体为基础的文学新文体,主要包括祝贺问候型、友谊情型、搞笑戏谑型、时政民情型和连载小说型等。网络文学通过电脑在互联网上进行即时写作,可以包括传统文学的各种类型,如网络诗歌、网络散文和网络小说等;还可以将网络与声音、图像、视频等相结合,使文学具有多媒体性;还发展出独特的网络文学类型,如只允许读者在事先设定的多重路径中作出选择,让读者与作品的交互过程中动态创造新文本以及在虚假现实中互动创作。

(二)基本途径的细分。基础写作教学的文体拓展的基本途径只是对文体拓展的粗略概括,在文体拓展的基本途径之上,每一种文体又可以细分为各种类型。如小说可以分为拟实型小说和表意型小说,拟实型小说又分故事型小说、生活型小说和心态型小说,表意型小说又分象征小说、怪诞小说、寓言小说、哲理小说、神魔小说、科幻小说和抒情小说等。诗歌可以分为格律诗、自由体诗和民歌体诗,格律诗又分为古代格律诗和现代格律诗,现代格律诗主要有闻一多的“方块体”、林庚的“九言”诗体、胡乔木的“简明”格律体和冯至的“十四行体”。试以现代格律诗为例,闻一多的“方块体”每节四行,每行九字,一律四顿,双行押韵,如《死水》“这是一一沟一绝望的一死水/清风一吹不起一半点一漪沦/不如一多扔些一破铜一烂铁/爽性一泼你的一剩菜一残羹”。林庚的“九言”诗体与闻一多的“方块体”相近,但把一行分成两段,上五下四,或上四下五,自然流畅,如《光之歌》:“飞翔啊飞翔划破边缘/在烈火之中生出翅膀/从那幽暗的物质深渊/摔掉残余的一身灰烬”。胡乔木的“简明”格律体每行四顿,每顿二三字,行行押韵,如《仙鹤》:“仙鹤啊,莫离开亲爱的人间/请留下,羽化的人性的模范/你的仪态是优雅的峰端/你的丹顶是珍惜的王冠/”。冯至的“十四行体”从西方移植,采用四四三三句式,每行四顿,每行押韵,如《原野的小路》:“你说,你最爱看这原野里/一条条充满生命的小路/是多少无名行人的步履/踏出来这些活泼的道路”。

再如手机短信文学,手机短信文学可以分为祝贺问候型、友谊情型、搞笑戏谑型、时政民情型和连载小说型等,每一种类型又可以运用比喻、排比、双关、谐音、夸张、对偶、借代、拈连、顶针、叠字、对比、仿拟、同字、镶嵌、层递和衬跌等多种修辞手法,如祝贺问候型可以运用比喻:“心愿是风,快乐是帆,祝福是船,心愿的风吹着快乐的帆,载着祝福的船,飘着幸福的你,祝新年快乐。”可以运用排比:“敲响的是钟声,走过的是岁月,留下的是故事,带来的是希望,盼望的是美好,送来的是祝福,愿你新年快乐。”可以运用同字:“许个美好的心愿,祝你快乐连连;许个美好的心愿,祝你事业圆圆;许个美好的心愿,祝你爱情甜甜。”可以运用谐音:“送上鸡情的祝福,愿你生活鸡极向上,把握每个发财的鸡会,鸡肤保养得青春唤发,事业生鸡勃勃。”可以巧用数字:“新春之际恭祝你: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般吉祥,万事如意。”

高三年级基础写作的教学案例 篇4

一、设计思想

指导思想:根据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写作分为两部分:基础写作和任务性写作。基础写作要求学生根据提示有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只能用五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并做到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连贯。

理论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写”的目标描述中,有一条是:能描述人物或事件,并进行简单的评论。

设计特色:通过学案学习,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在小组内就要写的人物话题与同学交流、合作,由口头输出过渡到笔头输出,由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到独立写作。

二、教学内容分析

写作内容有三篇基础写作,操作上由易到难。一篇是给出短句的有关“2005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事迹。文章要求学生将15个短句合并成一篇五句话的基础写作,并进行修饰和完善;另一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公众人物Michael Phelps的简要介绍以及他的8金梦的实现对学生的启示。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合作学习,列出写作要点,再用英语短句表达信息,最后进行信息的整合和完善,拿出一篇像样的基础写作。最后一篇文章留给学生独立完成作业

三、学情分析

高三(1)班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在要点分析和短句写作方面并无困难。但在整合信息和长句写作上需要老师的指导,不善于把握并列句合和复合句使用的契机,因此,老师采取了“层层铺垫,步步为营;循序渐进,引导写作”的教学策略来指导学生实施基础写作。

四、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5句话的写作技巧,并在基础写作练习中充分利用写作技巧,完成写作。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短句变成长句,尤其是复合句和并列句的使用。

教学难点:五个句子之间的自然过渡和衔接词的选用是写作难点。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实行“层层铺垫,步步递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策略。

七、课前准备

1.一个学生课前准备好Daily Report内容,讲述Helen Keller和the king

of Yue 的故事;

2.老师网上搜索关于Michael Phelps中英文简历;

3.老师将学生提前分成5个小组,选出小组长,组织好合作学习;

4.PPT的设计和和学案的准备。

八、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dures

Task I: Daily Report

1.Make a daily report about a description of a person..Guess who they are.2.Describe the valuable lesson from the stories using the English proverbs.(谚语)

①Where ther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Patien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Fortun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通过Daily Report引出描写人物的五句话写作,并从这两则故事中用英语谚语总结出文章寓意,旨在引导学生从听力上感受五句话作文并能结合谚语进行小结,为下面的写作做好铺垫。

过渡语:T: Do you think English proverbs are very useful in English writing ?Ss: Of couse.T: Today we’re going to deal with Basic Writing.同时,在PPT上展示学习目标,以及基础写作在高考中写作时间、赋分和评分标准。

Task II.Make the sentence longer, the longer, the better.1.Our English teacher is a woman.2.Our English is a ________________ woman.3.Our English teacher is a___________woman, wh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 our English teacher is a _________________ wh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通过较为简单的短句变成长句,学生体验了成功,此时老师在PPT上展示示范的长句,增强他们的成功感,他们觉得老师的长句不一定有他们的长句COOL,看来使用长句并不难,学生有了跃跃一试的学习激情。

Task III.Combine the three sentences into one.写作内容:

某中学生英语报社举办中学生“2005感动中国”观后感征文。你被2005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事迹深深感动。根据下面提示写一篇征文,投给这家报社。洪战辉事迹简介:

1、1982年出生于河南农村;

2、1994年父亲得了精神病并在当年捡来了一个刚出生的女弃婴;

3、1995年,母亲不堪重负离家出走。

4.他边学习边照顾捡来的妹妹和生病的父亲,担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重担考上大学,并一直带着妹妹上大学,照看她„„

写作要求:只能用5个句子(不包括已给出的部分)表达全部的内容。

参考词汇:2005感动中国 Touch China 200

5目的:为了化难为易,突破重点,老师将给文章分解成15个简单句,把学生分成5个小组,每个小组用3个短句合成一个复合句或者并列句,这样形成5个长句,构成了基础写作的基本框架。

Group

11.Recently, I watched Touch China 2005 on TV.2.I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story of Hong Zhanhui.3.He was born in Henan Province in 1982.Sentence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roup

21.He was 12,2.His father got mental disease.3.One day he brought home an abandoned newly-born girl.Sentence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roup

31.His mother suffered from the heavy burden.2.A year later, his mother deserted the family

3.Hong began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aking care of his little sister and

sick father.Sentence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roup

41.Hong loved school and studied hard,2.He was finally admitted to college.3.He took his sister with him and continued to care for her.Sentence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roup 5

1.Personally, I hold the view.2.There aremany good qualities in Hong worth our learning, hi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courage and above all a loving heart.3.The qualities are hi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courage and above all a loving heart.Sentence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将合成的5个长句连成一篇文章,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找出该文的时态错误、人称问题、搭配问题,以及在分析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适当地加上连接小词:如第2句和第3句间可添上what’s worse,在4句和第5句间加上To our delight等.Task IV group work: make the passage perfect

Step 1: Divide the passage into two or three paragraphs

Step 2: Correct the mistakes in it

Step 3: Add the proper words or expressions between the sentences to make it coherent(连贯).①Recently, I watched Touch China 2005 on TV and was deep moved by the story of Hong Zhanhui who was born in Henan Province in 1982.②When he was 12, his father got mental disease and one day brought home a abandonedgirl.③^ A year later,mother, suffering from the heavy burden, deserted the family and Hong began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for taking care of his little sister and sick father.④Hong, who loved school and studied hard, finally was admitted to college, but he took his sister with him andfor her.^ ⑤Personally, I hold the view which there are many good qualities in Hong worth our learning, hi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courage and above all, a loving heart.Task V.Practise Basic writing 基础写作实战演练

目的:强化写作技巧,实战运用技巧,限时训练,当堂完成写作。

写作内容:题目:Great Swimmer Michael Phelps

1.米高.·菲尔普斯是美国一位非凡的游泳运动员。1985年6月30日出生于美国马利兰州巴尔的摩市。

2.他7岁开始游泳,经历了许多艰苦的训练。15岁的时候,他参加了2000年奥运会,并在200米蝶泳比赛中排名第五。据报道,他是这次次奥运会中自1932年以来竞争的最年轻的男性选手。

3. 在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菲尔普斯实现了他的8枚金牌梦,打破了7个世界纪录,创造了历史。

4.你的启示。(可以用谚语)

写作要求:只能用5个句子(不包括已给出的部分)表达全部的内容。

参考词汇:迈克尔.菲尔普斯Michael Phelps;马利兰州巴尔的摩市 Baltimore, Maryland ;非凡的extraordinary..蝶泳butterfly。

Step1.List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tep 2.Write the Short sentences using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above

Step 3.Make up the whole passage and make it perfec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reat swimmer——Michael Phelps

Michael Phelps is a great American swimmer who was born in Baltimore, Maryland on June 30, 1985.When he was seven years old..he started swimming and experienced much tough professional training.At the age of 15, he attended the 2000 Olympics and placed fifth in the 200-meter butterfly as the youngest male athlete to compete in the Olympics since 1932.Furthermore, at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Phelps realized his 8-gold medal dream and bravely broke 7 world records, creating the history.It’s no wonder that 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as the old saying says.九:【教学评价】循序渐进,引导写作

-黄艳玲老师的公开课总结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两篇文章的写作训练指导学生进行五句话的基础写作,并能使学生把所学的写作技巧应用到写作之中。这节课教学目的明确,在教学设计上,层层递进,步步为营,教学环节过渡流畅,衔接自然;教学内容紧扣高考大纲,由易到难,深入浅出,由词到句,由句到文,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地教会学生如何写作文,如何写出好作文;组织的小组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课前活动----Daily Report 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英语口语,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是很值得大家借鉴的课堂活动。

十.【教学反思】

《应用写作》教学总结 篇5

雷建扬

本学期我担任了04级文秘班和05级文秘班的<<应用写作>>的教学任务,在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经课任教师的大力配合及同学的积极配合,我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学生文考成绩35人参加考试全部及格,及格率达100%;实习实作学生积极参加,多数学生基本掌握了常见花卉的栽培管理技术。为了今后更好地搞好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坚持按教学 “六认真”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力求把教材吃透,熟悉教材知识体系,把握教材的重难点。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书本知识,我自费订阅了《花卉》杂志,从中查找相关内容,以扩充自己的视野,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然后按要求进行了认真备课,拟写了规范的教案,教案结构完整,反映出了教学的全过程,从无不备课的现象。

二、狠抓课堂教学质量,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向课堂要质量,要效益,注意了课堂结构的完整,在讲课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举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讲课中注意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尽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采用了抽学生回答问题及幽默的语言,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在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加强了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针对有的学生只读死书而不知灵活变通的,我就引导他们学会运用比较法、理解记忆法等方法去学习,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学生成绩有了较大进步。

三、对学生作业认真批改,实行了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对作业中存在的带普遍性的问题,都及时在全班进行公开订正。每次作业都要清查学生上交情况,对不交作业的学生单独找其谈话,问明原因,给他讲明学习的重要性,让他明白作为学生 1

不按时完成作业是不对的,学生做作业不仅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是为了让教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以便更好地搞好教学工作。

四、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差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细致,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不厌其烦,之到学生把问题搞懂为止。

五、认真指导学生实习实作,创作条件开足了实习实作课,对学生严格要求,尽心指导,对实习实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作好了实习总结。

文书写作课程教学总结 篇6

课题一是应用写作基础知识,老师在这部分是稍微带过。主要是介绍公文的格式,以及必须注意的细节等。

二、严格训练、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

课题二是行政管理文书,这部分,老师讲了八个任务:任务一是决定的写作;任务二是通告写作;任务三是通报写作;任务五是报告的写作;任务六是请示的写作;任务七是批复的写作;任务八是函的写作。这些都属于公文写作,要求是极其严格的。

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只能很谨慎的并按照课本上的节奏一点一滴地讲,很仔细地授完每一节公文写作课。虽然,这样的授课,突如其来,让我们感到很枯燥、乏味,仿佛又回到了应试教育,有点不太适应;师生互动也渐渐地淡化,同学们的动力也在慢慢地下降。但是,经过慢慢地磨合,大家也慢慢地适应过来了,毕竟这些都是公文写作,一点也不能马虎。老师严格地训练我们,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认真地完成每一篇写作,他这样的`要求,才能真正地锻炼我们,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还有,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很实用。

其实,老师也清楚这样的授课方式是很古板的,为了不让我们泄气,总在一旁激励着我们,说:“等过了这一课题,就可以换种方式上课了。”我们期待着下一课题的到来。

三、亲身体验、让实践检验效果

第二课题上完不久,老师便带我们去参观了xx国际服装城,让我们在那见习。了解师兄师姐在那的工作,以及他们是怎么胜任那份工作的。回校后,老师便让我们上去应聘,老师当监考官,大家都表现得很出色,认真地回答监考官的每一个问题。老师的做法,就是让我们亲身去体验那感觉,让实践检验着效果。

我们期待的课题终于来了,心中乐滋滋的,听着老师是如何安排的。

课题三是日常事务文书,主要也有八个任务,分别为:任务一是计划的写作;任务二是总结的写作;任务三是规章制度的写作;任务四是启事的写作;任务五是介绍信的写作;任务六是证明信的写作;任务七是求职信和应聘信的写作;任务八是求职书的写作。

老师的安排如下:本课题由我们6个小组分别去备课,然后做成ppt的形式,上台去试讲,老师在下听课及点评。

第一组负责任务一;第二组负责任务二;第三组负责任务三;第四组负责任务四;第五组负责任务五与任务六;第六组负责任务七与任务八。这次试讲,刚好碰上了我们班具办的“经济管理系新闻作品比赛”活动,每组的试讲还可以围绕这次活动展开。分工好了,准备阶段也过了,开始试讲了。

第一组上台,为大家试讲了计划的写作。本组的组长是我,我分配了组上的成员,一人做一点,把课件给完成了。试讲人是我与我组上的另外一位搭档,由于我们是第一组上台,准备得不够充分,所以试讲的效果不是那么地完美。不过,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比大家更了解本任务的内容等。最后,围绕本班所办的活动,让没个小组写了一份计划。

第二组上台了,试讲人是我们班的班长,也是他们组的组长,试讲了总结。ppt做得不错,讲的也还可以,学足了老师的风范,课堂上为了让我们提起精神,采取了叫人起来回答问题的措施。总体效果不错,希望他们组能继续保持。她说试讲的总结,对于我来说,帮助很大,活动结束后是我写总结书,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借鉴。

第三组是xx同学为大家试讲,主要讲了规章制度,比较抽象点。

第四组是xx同学,即“小不点”,为我们试讲了启事,她在上面讲得活灵活现,知道寻人启事等怎么说,不足之处就在于ppt做得不怎么完美。这组的试讲,也对这次活动所要写的启事借鉴很大。

基础写作教学总结 篇7

关键词:《基础写作》,教学改革,实用写作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 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需求不仅趋于看淡, 而且愈来愈功利化。于是“应用中文”的概念被提出, 被强化, 而中文应用能力的核心则是“能说、会写”。当用人单位考察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时, 几乎都把“有较强的写作能力”作为首选的条件。实用写作能力是被用人单位看好的一种人才素质, 而这种能力只有在写作的相关课程和实践中才能得到有效培养, 这就要求在新的形势下, 强化写作能力训练, 因此《基础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基础写作》课程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基础写作课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 是高等学校培养合格毕业生, 突出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指标。它不仅承担着培养优秀毕业生的人文修养和职业能力的重任, 而且对优化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及认知水平, 都具有重要意义。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就作为中文教育专业、文秘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开设, 现在《基础写作》课程仍是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须重点掌握的一门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为一体的课程。

当年叶圣陶的一个愿望便是要让高校写作教学从基础写作过渡到专业写作。专业写作实质便是一种实用写作, 然而专业写作毕竟和专业相联系, 专就可能带来“偏”, 而未来社会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需求主要还有“通”的一面。如一般的事务类文书写作, 日常的经济类文书写作, 常见的传播类文书写作等, 这些是不分行业也无专业区别的。正因为此, “秘书写作”、“新闻写作”、“广告文案写作”等实用类写作课程作为热门开出的选修课才广受学生欢迎。然而, 开实用写作课并不意味着可以低到以“条据”写作为起点, 或简单地靠“格式+例文”来维系。实用写作的内在规律, 文体的规范, 文种间的互相联系和区别, 这些都是课程内容的重点。同时模仿、模拟又是实用写作训练的一种方法, 但训练不是为了得到具体的“鱼”, 而是为了获取举一反三的“渔”, 从而形成所需的写作能力。

三十多年来不断进行课程建设及改革。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 主要是调整教学体系, 从传统的老八大块 (材料、主题、结构、语言、表述、修改、文风、文体) 到新八大论 (规律论、作者论、感知论、运思论、表述论、技巧论、文采论、读者论) 。第二阶段, 九十年代中期, 逐步转变教学重心。从文章成分组合的讲解到作者能力组合的训练, 即用教练式代替学究式。将作者的写作基本能力划分为观察、采集、感受、想象、开合、思索、结构、语言、修改九种能力, 构成能力培养训练的基本单元。第三阶段, 九十年代中后期, 随着市场经济对写作人才的需求, 我们重新构建课程系列, 基础、实用写作分流, 建立两类写作课程序列。第四阶段, 二十一世纪以来, 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 进行“面向地方, 走进市场, 融入社会”的生活化、实践型的写作教学体系, 构建提高写作能力的实训课程, 并进一步适应大众教育背景下的写作教学的新形势, 以理论规范写作;以案例启迪写作;以实践推动写作;以策划引领写作;以习题训练写作。

虽有种种措施, 但《基础写作》课程教学仍然停留在“三个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 的传统教学模式中, 存在着写作评价方式不科学和写作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等突出问题。随着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 开展《基础写作》课程教学的改革成为一次有益的实践探索。

二、《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传统的写作教学目标总是定位在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上, 但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具体操作。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漫长而潜在的过程, 需要配合多学科的综合发展, 绝不是基础写作课程就可以完成的。针对这一现状, 《基础写作》课程必须调整教学目标, 以达到实践应用型较强的教学效果, 具体落实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上。当代大学生不仅要了解和掌握写作的规律、基本原理、各种文体的特征和写作要求, 更重要的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自主阅读、自觉写作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 写作原理论。包括写作主体与客体、写作载体与受体、写作行为、技巧, 属理论教学部分, 由教师课堂讲授完成;第二部分, 写作文体论。包括新闻文体、文学文体、理论文体和应用文体, 属实践教学部分;第三部分, 写作教学论。包括写作教学的前沿和热点问题, 需要教师和学生互动讨论完成。

新的教学改革就是要打破学生在中学阶段对写作课所形成的思维定势,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把讲授、分析范文落实在写作实践上。把单项练习与综合练习结合起来、把讲授与讨论结合起来、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把教师讲评和学生自改互改结合起来, 将写作原理、文选与训练结合, 读、写结合, 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写作及特色活动相结合。教师重视教学策略的设计, 活动方案的制定, 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在活动中提高, 强调进行现代写作实践, 力争解决实际问题。

三、《基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根据地方本科高校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办学定位, 根据社会需要进行教学改革、转型。

1. 转变观念, 由片面重视基本理论教学转变为以提高写作实际能力为主。

以课堂教学为依托, 同时拓展课外教学与实践, 结合电脑网络, 构建全面的学习平台,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写作水平。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 把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最重要的参与者和写作行为的实施者, 教师只是引导者和读者, 如由教师组织学生模拟具体教学情景, 通过对情景的布置、安排, 把相关的教学内容穿插其中, 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同时教师要求学生给出解决方案或思路, 然后由教师进行现场点评。这种教学方式直观, 现场感强,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传授知识及内容也易于掌握和理解。

2. 激发“写”的兴趣和激情, 使之成为实践教学的动力。

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社会生活, 参加文学社团、作家协会采风活动, 从火热的生活中产生激情;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社会, 了解社会对写作人才的迫切需求, 从就业与成功的角度调动其写作积极性;可以指导学生发表作品, 以成功激发激情, 充分利用学校文学社团、剧社、秘书协会、文学刊物、校报副刊、广播台等实践教学平台和市作家协会、市文联刊物等载体, 广泛搭建学生的写作参与平台, 指导学生多写、多发表作品, 对学生发表的作品实行奖励;可以实行将课程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贯通, 将提高学生的基本理论水平和培养写作基本技能相结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中实施“写作过级测试”, 教考分离, 以考促练, 提高学生练习写作的积极性。

3. 将传统的手写转变为电脑写作, 通过电脑写作训练, 即时指导修改, 提高写作效率。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建立“电脑写作训练室”, 电脑写作训练室的运用使学生的作文互评互改更加直观,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更好, 电脑写作的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能力提高为核心的教学目标;电子课件的运用使课堂信息量大大增加, 解决了例文范文的演示问题;为教师真切展现写作情景, 进行现场训练创造技术平台。课堂教学中即时进行能力培养, 也为学生课外广泛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及进行课外写作训练与指导、自改互改提供设施。同时扩大学生的写作视野, 指导课外精品作品阅读、鉴赏、评论。学生可以在网络中自己开发文章写作项目、阅读信息资源、交流写作心得体会。

4. 构建写作评价机制和写作档案。

由于写作学科本身具有个体性、动态性、综合性的特点, 文章写作的考核评价机制更是应该适合写作学科的特殊性。因此, 要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考核方法及评价体系, 这也涉及写作的考试制度, 这样写作的实践改革问题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写作教学的实践成果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作品中, 这也是决定写作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要看到写作教学的显著成果, 就必须建立一个学生个人写作档案。可以在每届学生开课之初提出写作要求, 将写作能力训练从大一延伸到大四, 从传统的、文学的象牙塔, 脚踏实地地站到“应用中文”这一社会需求的现实上来制定大学四年的写作训练, 大学一年级:基础文体写作训练;大学二年级:应用文体写作训练;大学三年级:学年论文写作;大学四年级:毕业论文写作, 循序渐进, 互相交叉、补充。从第一篇摸底作文到结课的考核作文, 教师据此分析学生的写作情况,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写作水平的变化, 认识到自己的写作问题。

5. 根据写作课程特点, 有意培养“双师型”理论与实践 (编辑) 相结合的教师队伍。

教师理论研究与自身写作并重。教师下水作文, 传授给学生实践经验, 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教学案例、下水作文等上传网络, 供学生交流讨论, 为传统写作教学开辟第二课堂。并且坚持科研式教学, 提倡开展研究性写作活动, 密切结合当前学术前沿和动向。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将最新的写作研究成果、最为关注的写作现象和最新的写作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 启发学生思维,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校基础写作课教学模式创新思考 篇8

关键词:基础写作课;教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国分类号:G633.34

高校基础写作课的教学目的在于传授写作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学生写作能力的强弱对其择业以及人生潜能的发挥,均有着不容低估的现实作用。因此写作课就应该不是理论知识型的,而是规程训练型的。【1】写作课的前景应该寄托在强化实践方面。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力求不断从写作课的教学模式上大胆思考,锐意创新。

一、教学内容要生活化

为了解高校大学生学习写作课的现状,为教学模式改革提供有力支撑,笔者对本校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和英语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该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问卷993 份。在"你喜欢的课堂案例类型"这一问题上,有56. 3%的学生选择社会热点,有30. 9%选择生活事例,有9.3%选择人文历史。

由此可见,基础写作课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避免照本宣科,防止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的脱节,要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生活,充分理解生活。 俗话说:"言为心声,文贵真情。"真情实感从生活中来。要引导学生洞察生活中的真、善、美,发现平凡生活中蕴含的伟大。花草树木是有情的,天上云霞流动是美丽的,风涛虫鸟的声息是和谐的,大地上每一株小草,小道上每一粒石子都是鲜活的,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巧妇就不愁无米炊。同时还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把他人眼中有而笔中无,或者他人未见之事记录下来,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质疑力和分析力,还能使学生从中学会了解生活,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且老师要通过客观的实际分析和理论的深刻讲解,引导学生做种种假设,举一反三,反复对照【2】,让学生对写作课充满兴趣。

二、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当前我国高校基础写作课教学,教师们大多用比较单一的讲授法进行教学,没有关注到不断变化着的复杂的社会生活,也没有关注大学生所想了解的实际问题,最后只能以一种传统说教的面目出现,久而久之,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1、专题讲授法

讲授法是高校基础写作课教师主要的教学方法。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怎样改,课堂讲授仍然是基础写作课的基本的重要教学形式。专题讲授法就是打破教材章节壁垒,适当归并相似章节内容,结合实际选取一个专题完成授课。专题授课避免了基础写作课高校与初高中课程讲授的简单重复,有利于将一个问题讲精讲透,更有利于一个问题的深入浅出,使高校的基础写作课教学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专题授课中可以多设置难易适中的提问,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实现专题教学的任务目标。

2、巡回授课法

就是除绪论外,将十个章节分成三个部分,1、2、3 章为一个部分,4、5、6 章为一个部分,7、8 、9、10章为一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由一位老师固定完成,定期换班串讲。老师长年专攻一个部分,内容熟悉,案例丰富,对某部分内容做到专而精,有较强理论基础和视野面。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模式颇受学生喜欢,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学生们可以向三位老师学习,欣赏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实践效果较好。

3、课堂片断训练法

在片断训练阶段,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其做法:一是要求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常用文体的名篇佳作,引导他们找出作品的主旨,明白作者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并领悟作家的写作手法和艺术风格,培养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能力,提高自身艺术感受力。二是指导学生留心身边事物,关注现实生活,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并把自己熟悉的场所,如,寝室、教室、图书馆、食堂、校园等的所见所闻所感随时记录下来,培养自己良好的观察思考生活的习惯和积累生活素材的能力。三是建议学生每天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新闻,阅读当日报纸,浏览当天网上新闻,把重要的内容记录在素材收集本子上,这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另一有效途径。

4、課后专题训练法

在课后专题训练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独立文体创作训练,即训练诗歌、散文、小说、文学评论等常用文学体裁。这个阶段的训练,安排学生课后进行。通过这样一个一个的专题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训练,使学生能够自如地撰写出常用的文学体裁作品,锻炼了他们选题立意、结构文章、驾驭语言、表达技巧等综合能力。每一个专题训练结束,学生都要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将自己的原创作品传给教师。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网上评阅,提出修改意见、建议,再反馈给学生。学生按着教师的修改意见、建议,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后再传给教师,同时学生也提出自己的修改想法,与教师共同切磋,直到教师和学生都满意为止。另外,要想上好写作课,实现其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写作能力,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3】

三、 教学手段要网络化

建立启发式多媒体课件设计体系。所谓启发式设计就是将启发式教学思想与方法融入多媒体教学过程,探索和创造出适合多媒体教学特性的启发式教学策略与方法,以深化多媒体教学。【4】多媒体课件是为进行教学活动而设计的,是实现师生互动的一扇窗口,它应具有施教与促学的功能。如在"如何呈现教学内容即教学手段使用"这一问题上,有71. 1%的学生选择课件图文并茂,适当增加视频素材,仅有8. 5% 学生选择把课本内容直接搬到屏幕上。可见学生们非常渴望多媒体的使用。多媒体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授课手段,利用网络多媒体辅助高校基础写作课教学。

总之,基础写作课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不仅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更需要高校的高度重视、资金扶持以及老师丰富的课程底蕴、强烈的教育责任感以及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提高写作课程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白坚:21世纪写作教学展望[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3)

【2】宋玮:: 高师写作教学的可操作性原则[J].周口师专学报:1997(1)

【3】任继海:高校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1)

上一篇: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下一篇:高二年级暑假英语作文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