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

2024-06-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精选9篇)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 篇1

本学期我担任12级电子商务1班的《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工作,虽然这门课上过数次,但我从来不敢马虎怠慢,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编写教学计划、备课,到课堂教学、答疑、批改作业、成绩考核、操作实验,我都能认真地做好。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如集体讲授法、小组协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学生成绩的取得,首先取决于学校机房的建设,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足够的上机训练时间是教学考证的根本保证。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握一个大方向,就是以操作为中心。

一、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上机时间达80%以上,我们学校有计算机60多台,保证了同学们有充分的上机时间。学校建立了网络平台,使我们经常能上网寻找教学资料。

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下半年有计算机一级B考试,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要根据一级B考试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采用多媒体上课,制作课件,提高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动静结合,增加课堂气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使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2、以练习主,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堂以大部分学生为主进行讲解,课外重点辅导优等生和差生。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发现一些尖子生,鼓励他们多看些课外书,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培养他们自学能力。

3、采用案例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所谓案例教学,是对于某一知识点,或多个知识点,以一个案例形式来描述,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活动中,也让学生找到不同的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活跃课堂气氛,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案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实践、理论一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具备了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一帮一或一帮多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班的整体素质。差生往往学习成绩差,自信也差。提高差生成绩,重点在于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抓差生要双管齐下,首先,要有给差生表现的机会,凡是差生有了一点小进步,就一定要宣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对差生,要有耐心。差生之所以差,或者不爱学习,时间用来干别的事,或者是脑子不好用,反应慢,总之,是学习时间不够,我就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陪着他一起练习。另外,还充分发挥学生中“小老师”的作用,组成学习小组,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 篇2

一、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而临的问题

由于新信息时代的来临, 职业学校在每个专业都会开设《计算机基础》课, 这是一门公共课, 每个学生都要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种种原因, 这一教学面临的问题也不断突显出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学生刚入学, 对职业学校学习以及生活方式难以适应, 他们仍然沉浸在初中的学习模式中。中职学校教学进度快、信息量大, 更自由、民主, 而学生往往自觉性不高, 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很难快速适应这种方式。其次, 职业学校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 他们有着不同的计算机基础, 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 他们接受知识课后作业时对因为学生的差异也难以做到统一。再次, 公共课一般在大的多媒体教室进行, 空间大, 学生多, 老师通过计算机加大屏幕投影, 主要以讲授为主, 师生之间没有多少互动, 课堂积极性难以调动, 学生注意力也很难得到集中, 课堂效率大打折扣。最后, 因为计算机课程有理论课也有实际上机操练课, 两个课时之间往往隔离很长时间, 学生理论学习后难以及时进行实际操作, 在下次上机操作时往往已经忘记了一些理论知识, 而老师也没有太多时间再逐一进行辅导。此外, 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很快, 每个学生对计算机需求度及兴趣度也存在差异, 教师难以做到统一教学。

由此看来, 当前的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有很多不足之处, 学校应作出一些改革, 在多方面进行整改, 例如实施分组教学、添加资源设备、合理安排课时等等, 以进一步促进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发展。

二、分组教学的意义所在

所谓的分组教学, 就是改变当前大班整体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等进行不同分组, 从而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教学, 以适应他们的能力发展。每个小组的学生之间是互相合作关系, 小组之间则是竞争关系。采用这种教学模式, 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具体表现如下:首先, 小组教学相对于大班授课而言, 更轻松, 更利于老师掌握每位学生的情况, 老师不再是主体, 可以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密切, 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老师的负担减轻了, 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其次, 小组间的学生互相合作, 为了小组的荣誉而奋斗, 更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以及团结性, 提升他们互相合作的能力。好的榜样还能起到模范作用, 带领其他小组成员共同进步。同时, 还能学会如何与他人和睦相处, 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再次, 小组教学可以让每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促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创新思维, 同时, 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面对问题和矛盾的时候, 要全员参与其中, 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集思广益, 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信心得到了提高, 对自我认知能力也有了提升。

此外, 分组教学是集合了其他教学方法的优势, 教学过程中注重层次、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等等, 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分组教学的实施方法

分组教学有很大的好处, 这一教学模式如果能够得到科学应用, 将会大大提高计算机教学效率。以下, 将以计算机基础为例, 将学生分为三组, 简要分析分组教学方法:

第一组:计算机“零基础”的学生。这些学生要么是来自于偏远地区, 要么是初中时只关注学习, 不怎么参加其他课外活动的学生, 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电脑。对于这组学生, 老师应该从最基础的理论开始讲起, 然后让他们进行上机操练。所布置的作业不能有太大难度,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 老师要参与其中, 及时帮助他们解决不会的问题, 必要时再做第二次讲解, 以增加他们的理解。对于他们, 老师要有耐心, 要不厌其烦。

此外, 课余时间老师可以与他们多些交流与沟通, 多鼓励他们, 让他们多学多练, 尽量缩小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同时, 也要注意不能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否则会适得其反。对这组学生进行作为安排时, 要紧靠讲台, 便于老师帮助, 也要注意安插有基础的同学, 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 在减轻老师负担的同时, 促进他们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

第二组:稍微有点基础, 能进行简单操作的学生。对于这组学生教学, 老师可以按照教材要求来进行, 根据内容上课, 进行操练演示, 然后再布置作业, 让学生独自操练, 不会的可以进行单独辅导。对于熟练掌握的可以布置难度较高的作业, 启发他们的思维, 让他们在思考中进步。

第三组: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 这些学生已经接触过电脑甚至从小就开始玩电脑游戏, 他们能熟练运用鼠标和键盘等等。对于他们可以直接布置作业, 当然不可以太难, 让他们在操练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翻看教材尽量自己摸索, 自己解决。让他们学会运用Word和Exccl, 并利用Word来设计一份墙报, 尽量将平时常用的一些命令也设计进去。让他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 能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

总之, 在高校教授《计算机基础》课, 采用分组教学的方法, 不仅可以做到因材施教, 还有效避免了集体教学的不足之处, 教师要将这种教学模式熟练掌握并不断创新,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靳国兴.分组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实施[J].科技信息, 2012, 35.

[2]唐明侠.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法[J].现代交际, 2011.1.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案例教学;非计算机专业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09-0000-01

Talking on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School Computer Basis Teaching

-Computer Basis Advanced Case Teaching Research

Liu Wei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Shenyang110122,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status of teaching basic computer and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studied,and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were discussed.Keywords:Computer basis;Teaching reform;Case teaching;Non-computer major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根据“智联招聘网”发布的招聘信息粗略统计,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应聘者,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企业要求毕业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熟练使用计算机。目前高职院校均将“计算机基础课”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大一新生的公共必修课,可见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一、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计算机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实际教学过程中给老师带来很大的挑战,对此我们已对大一新生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计算机分级教学的尝试性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过针对全校非计算机各个不同的专业,今后计算机应用的侧重点不同,目前采用统一的教材教学,不能完全满足各个不同专业的后续使用要求。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对于计算机这种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必须跟得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如果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使学生完成大专层次的学历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我们提出《计算机基础案例高级应用教学》,在新生完成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掌握了计算机常用操作基础上,在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案例高级应用课程》,精心设计挑选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针对各个专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教学。深入挖掘本门课程与各个专业课程之间相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的学习氛围,教师尽量只起到引导、启发的功能。

三、计算机基础高级案例教学研究具体措施

(一)贴近专业需求,制定新课程标准。针对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的8个系38个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按不同的系分别进行调研。我们计算机基础教研室8位老师各有分工,每人负责一个系。通过网络搜索、阅读相关资料、并与各个系部的专业主任反复沟通,深入了解各個专业的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技能需达到的水平、行业标准以及就业方向等,力求制定出适合各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为今后我们教学提供参照依据,一方面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掌握使用技能,具有在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为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使他们具有运用计算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二)搜集编写适合各个专业案例,自编教材。在走访学校各个专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每位老师整理、收集、查阅大量适合相关专业的实用、原始数据,编撰、设计适合各个专业的案例。每周利用教研室例会的时间,定期讨论数据的收集、整理;调整案例的设计、组织。同时,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们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看法和意见,我们多次组织召开了“计算机基础课教改师生座谈会”,邀请了各系部相关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学生代表涵盖我校各个开设计算机基础的非计算机专业,约30人左右。在座谈会上,师生们就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以及课程计划进行热烈的讨论。此外,对学校部分专业的大一学生以及毕业生就计算机基础课做了问卷调查,通过反馈跟踪了解企业对相关专业计算机的要求。通过不断积累,最终生成适合全校各个专业《计算机基础案例教学》这门课的案例库并编纂成教材,在教学中根据不同专业,对应选择与不同专业适合的案例做到“有的放矢、因专业施教”。我们目前根据学校8系38个专业的不同培养方案,设计的案例库按应用来分,暂分为商务类、管理类、策划设计类、工程类、综合类五大类。(三)实时更新案例库,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所必须具备和赖以生存的基础。高等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和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专业人才。计算机基础课总学时一般在52-84学时之间,想利用课堂时间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是不可能的,平时需要大量的上机实践。因此除了课堂教学之外,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我们把教师积累的案例库、素材、习题、以及设计项目要求按侧重专业方向和难度层次分类实时动态发布到网络学习平台上,便于学生课余时间自由选择练习。(四)多组织提供学生参加校内外竞赛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有限的学时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那些对计算机有特殊爱好的学生,特别是一些入学时计算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应该让其兴趣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比如每学期有计划地组织计算机基础大赛,设定主题,允许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参加网页制作、Word排版或PPT设计比赛,主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因为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比较满意复杂的综合作品,必须通过多名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取长补短,才能共同完成任务。同时多方面提供学生参加校外比赛锻炼自己的机会。

四、小结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计算机课,如何把我们课程内容更贴近专业建设,更适合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以及今后对他们进一步学习更有利,更符合计算机不断更新发展的技术,是我们要一直不断深入探讨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影,王波.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教法的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Vol.4,No.9,2008.12

[2]杨玉强,赵绪辉,陈爽.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渤海大学学报,Vol.30,No.3,2009.09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 篇4

学生成绩的取得,首先取决于学校机房的建设,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足够的上机训练时间是教学考证的根本保证。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把握一个大方向,就是以考证为中心。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我基本上能做到,只要学生想考证,就完全有把握让他考得到。第三,坚持教学改革和总结创新。

一、良好的电脑教学环境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时间多达80%以上,我们学校建有计算机机房七个,计算机200多台,保证了同学们有充分的上机时间。

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1、采用多媒体上课,制作课件,提高他们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动静结合,增加课堂气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使老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适当地介绍一些课外电脑知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

2、以练习主,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从学生实际出发,课堂以大部分学生为主进行讲解,课外重点辅导优等生和差生。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发现一些尖子生,鼓励他们多看些课外书,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培养他们自学能力。

3、采用案例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所谓案例教学,是对于某一知识点,或多个知识点,以一个案例形式来描述,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活动中,也让学生找到不同的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活跃课堂气氛,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知识点恰当地融入案例的分析和制作过程中,实践、理论一体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能掌握独立的知识点,而且具备了综合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一帮一或一帮多的教学方式,全面提高班的整体素质。考级通过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差生成绩的提高。差生往往学习成绩差,自信也差。提高差生成绩,重点在于提高差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抓差生要双管齐下,首先,要有给差生表现的机会,凡是差生有了一点小进步,就一定要宣扬,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对差生,要有耐心。差生之所以差,或者不爱学习,时间用来干别的事,或者是脑子不好用,反应慢,总之,是学习时间不够,我就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陪着他一起练习。另外,还充分发挥学生中“小老师”的作用,组成学习小组,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5、多做模拟试题,经常测试评讲,对重点难点多做分析和点评等。在教学中,我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新知识、新技能,注意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和探索,尽力做到常教常新,教学相长。

计算机基础教学总结 篇5

一、工会组织建设

第一,积极贯彻学校工会的工作精神,开展“二级分工会建家”的工作。继续加强教工之家建设,分会工作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关心群众,使工会真正成为教职工自已的家,并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慰问因工受伤的赵建强同志,慰问家中出现其它事情的朱桂华、冯丁武、陈敏琳等同志,将学院对教职工的关心通过工会及时传达到每一位教职工,从而激发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尤其是总结通过工会如何促进教学,增强凝聚力方面的经验,确保了今年的本科评估“良好”目标的实现。

第二,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在本学期内建立本部工会会员参加集体活动管理办法,将这项制度列入到教师考勤管理制度中。确立工会委员和工会小组长例会制度,制定并完善本分工会以及工会委员职责,完善部教代会组织制度,通过二级教代会完善本部的各项管理制度。

二、发挥工会职能,维护教职工权益

第一,充分发挥工会的参政,议政职能,工会计划结合本部自身特点,对教职工关心的集体以及个人问题进行调研,并把实验室人员普遍关心的实验室人员津贴等问题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解决。

第二,工会还将积极发挥监督职能,按照学院的“院务公开”制度,切实监督本部的部务公开制度的实施情况,并对本部的所用重大经济、人事问题拥有监督权。

三、配合教学改革,促进全体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一、为了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组织有经验的教师传授教学心得,同时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请获得多媒体教学竞赛二等奖的宋武老师进行示范教学。

第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技巧,增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理解,请有关系部学生代表进行座谈,收集他们对教师教学的意见。

第三,针对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较弱的局面,请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让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已经签订了“一帮一”的协议。

四、关心教职工的生活,为教职工服务

工会帮助教师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保持以往工会的优良传统,如照顾患病以及退休教师。对遭受天灾人祸的教职工及时进行慰问,“红”、“白”喜事,分工会都负责组织,工会会员都将积极前往祝贺和慰问,并安相关的标准慰问,做到更加规范化和合理化。

以下内容与本文计算机基础教学部分工会2010工作总结相关,可查阅参考:工会工作委员会半工作总结

区总工会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要点

2010年工会职工之家建设工作总结

市总工会上半年工作总结

大学工会2010—2011上学期工作总结

2010年移动通信公司工会工作总结

教育工会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要点

省交通信息通信中心上半年工会工作总结

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总结 篇6

经济系计算机教研室于畅

为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同学们能够把所学知识与实践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特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进行改革,面向的专业是全学院各专业的学生。现在把这次的改革进行一下总结。

一、考试改革的方法与具体方案及预期效果。

本课程的考试方法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将理论知识题与上机操作题都溶到考试环境中,具体方案为:

(一)期末考试总分105分,包括理论知识题和上机操作题,考试时间:100分钟。

(二)理论知识题总分为30分,考试内容根据大纲要求以基础知识为主来命题。

(三)上机操作题总分为75分,考试内容根据大纲要求以所学课程内容的实际操作为主。上机操作部分内容分值比例:

1、Windows基本操作(共10分)

2、字、表、图混排操作(共20分)

3、电子表格操作(共15分)

4、演示文稿操作(共10分)

5、因特网操作(共10分)

6、FrontPage网页制作(共10分)

考试计划使用河北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试环境,这样既能够使教学与省级考试接轨,又能够充分考察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本课程最终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上机成绩占60%。

预期效果:使用此考试环境,随机抽题,覆盖知识面较广,能够更有效的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具有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传播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使用该考试系统能够更准确的评分,避免了许多人为的因素,从而也使授课教师从大量繁杂的阅卷工作中解脱出来。

二、考核的结果分析

这次考试是我们第一次尝试着使用考试环境,总体来说,进行的比较成功,每次考试成绩较符合正态分布,如果不计平时成绩,仅统计上机考试成绩,具体成绩如下

计算机基础成绩统计表

(一)从考试成绩来看,理论知识考试题目所包含的知识是非常全面的,因此学生要达到优秀是非常困难。由于学生平时不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平时的阅读量小,接触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较少,所以得分率不高。所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不要仅仅限于课本。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有待于提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还需要加强

(二)从上机操作来看,学生可能是对考试环境还不太熟悉,有一部分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较好,但这次考试发挥有点失常,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并且要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三、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这种考试的方式还不太适应,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考试环境不熟。

(二)学生的理论知识还不太过硬。

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反思 篇7

1 当前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首先,目前虽然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已经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据调查,小学计算机教学就教一些开机关机知识,然后再教一些打字知识。初中计算机教学也主要是围绕打字训练。高中的计算机教学在大多学校更是摆设。在高考的重压下,没几个老师学生认认真真学习复杂一点的计算机知识。而且,长期以来由于中小学阶段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安排得不够科学,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累累重复,学生进入高职前已有水平的参差不齐,这些都造成计算机知识存量的个体差异性,给高职计算机教学的开展和课堂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其次,由于中小学阶段学生实际操作少,而导致学生计算机总体知识水平不高,甚至有的农村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而有的城市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也仅限于玩游戏、上网聊天。最后,在教学中,也存在着其他问题。例如,计算机基础教学与专业应用脱节,因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每个专业都有安排,这时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课还是不甚了解,无法把计算机基础的学习与自身的专业结合起来,因此学得比较被动。还有,计算机教学也不能与最新知识最新软件结合。比如现在Office一般用的都是2007版,而有些教材还是Offce 97,知识新旧相隔差不多十年。此外,课程体系不适合专业特点和需求,教学知识点多而分散,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难安排等。

2 社会上需求方向

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两三个月就会有软件的更新,技术的创新,而教材的编写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因而要计算机教材能时时刻刻跟上时代潮流,在操作上有一定困难。但是计算机老师需要把握社会需求方向,教学中时刻渗透最新最实用知识。纵观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因此,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 教学目标

虽然说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但是作为高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大可能面面俱到。应侧重与基础,只有基础扎实,学生才能有自由发挥深入的空间。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使之既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实践技能。因此职业教育应结合市场经济突出实践性教学及技能训练,强调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本位的指导思想。高职学生毕业后一般都在第一线从事具体工作,现在社会上各行各业和计算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计算机的普及使每个人都必须要会操作并会简单维护计算机。

教学目标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

1)办公自动化: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主要是要学习office办公软件,包含word,excel,powerpoint三套件,以及复印机,速印机,打印机的使用方法。这是计算机基础教学基本要求。

2)网页制作:学习Dreamweaver、Flash、JavaScript、Access为主的课程,当前更需要学习动态网页制作,包含各种网页制作语音,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

3)计算机网络: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包含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知识,要能组建网络,维护网络。主要目的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4)多媒体技术: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

5)平面图像处理: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设计。

4 教材的问题的解决

高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目的提高整个高职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而不是让人人成为计算机工程师,所以授课课程应以实用为目的,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的特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计算机方面大量的操作类岗位启示我们,计算机专业设置完全可以向更多应用技能型方向拓展,如网络专业、维修专业、软件专业、动漫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教材由于其特殊情况,一般很难紧跟当前。当前最流行最新的软件很难在教材上体现出来。因此,建议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购买各种教辅教材。然后,教师也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教材。教学中加入最新的计算机知识。

5 教学方法探讨

5.1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教学需要改变以前的传统模式,应当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是组织,引导,答疑。

教学的实施以实例教学为模式,在每个章节的开始给出有代表性的实例,使学生一开始就能从“可视化”的实例中对学习目标有一个整体认识,明白学习这些知识能做什么,大概需要哪些知识,随后,以实例为主介绍相关的知识。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受到广大学生所欢迎。笔者认为可以效仿正在全国推广的“高效课堂”,可以由老师上课前一天写出导学教案,导学案包含内容应该有,上节课内容的延伸,这节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当然这个教学目标最好能具体化,具体到任务和题目,分发给学生,学生分组讨论学习,然后由学生互相检查。然后在课堂上请每组的代表解答。当然具体操作过程可由每个老师视情况而定。

5.2 建立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具有操作性强、适于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特点。尤其是高职学生的计算机课,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沿用“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应采用以实验室、视频室为主战场的教学模式。

由于现在的计算机软件,特别是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均以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操作为主,其教学讲求直观、便捷,这些操作在黑板上是无法向学生讲解明白的。因此,视频教学是每个计算机教师必须灵活运用的教学手段。

笔者曾经先后尝试了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1)在教室上理论课,上完理论课然后去机房上机。在以前DOS时代,这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讲几条DOS命令,解释它的含义和作用。学生去验证。但是进入到Windows时代后,很难讲清楚,先点那里,再点那里。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要是在黑板上画图,更是浪费时间也不准确。

2)在多媒体投影仪上上课。这样可以把每步操作详细讲解。学生也能看清楚操作过程。但是问题在于,很多操作的过程,学生能看明白,不一定能记下来,如果等上了几节理论指导课,学生再去上机,很可能就忘记了操作步骤。效果也不是很好。

3)在机房架设投影仪,直接在机房上课,讲几步学生操作几步。这样效果是最好,但是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根本不按照老师指导进行,而是在下面偷偷聊QQ,玩游戏。后来,笔者在机房装上多媒体教学系统,老师可以在教师机控制和查看学生屏幕。这样效果最好,学生既可以看老师操作,也不能随意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

5.3 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又可以把难以描述的操作过程直观地呈现出来,生动明聊。优秀的课件还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同时,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老师需要掌握各种多媒体技术。特别需要能熟练的制作多媒体课件。

现在常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软件有:Power Point、方正奥思(Founder Author Tool)、Authorware和Flash等。其特点如下:

1)微软公司的Office Powerpoint(又称ppt):在Ppt制作的课件中,可以添加表格和知识结构图,添加图形,加入声音和视频。可以设置各种对象的进入退出强调方式;还可以设置动画的运动路径等等;如果对vb语言熟练,也可以利用视图下拉菜单中工具栏的“控件工具箱”,制作复杂的人机交互课件。

PowerPoint 2003可以说是目前用得最广的课件制作软件,它简单方便,易于上手,但是交互性较差。

2)方正奥思:多媒体创作工具(Founder Author Tool)是北大方正技术研究院精心研制的一个可视化、交互式的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软件。

3)Authorware:

Authorware是一款专业的多媒体合成软件,它采用了基于图标的方法,图标决定程序的功能,流程则决定程序的走向。它采用的是基于图标的方法,整个课件制作过程以流程图为运行顺序。图标包含了程序功能,流程图的上下、层次方向就是程序的运行顺序。它有比较强大的文字和图像处理功能,还能够方便地引用已经处理好的文字、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多媒体材料,然后根据创造者的创作思想将这些材料连接起来,加以变化,形成交互,制作成精彩纷呈的多媒体课件。

优秀的课件,不能仅仅只限于成为展示平台,还需要有丰富的人机交互。Authorware的交互功能强大,在Authorware中提供了十几种交互。并且方便实现,不需要进行大量的编码。正是由于交互功能的存在,使得教师能够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使它们在多媒体演示过程按照作者的意图运行。

4)Flash:Flash它是一个优秀的矢量动画制作软件,它可以制作出声色俱佳,互动性高的动画效果,但是它的制作需要较高的美工专业知识,一般flash更适合是作为动画素材制作软件,应用在课件制作中表现极佳,成为课件制作软件的主流。

5)几何画板:

美国著名的教育软件,特别适用制作数学几何软件。画出有几何约束条件的点、线、圆构成几何图形,当改变图形的某一部分时,所有相关部分随之变分,各几何约束关系不变,因此可以动态地一系列相关变化情况。几何测量、变换、作图记录,简单动画按钮。无网络功能。在初高中使用率高,主导地位不可动摇!

5.4 利用网络教学

网络教学:运用网络资源,在教师指导下,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学习,加强师生交流,加强师生协作研讨,优化教学过程。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则是是集多媒体的长处于网络的优点于一身,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优点在于一是它的实时交互性,二是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可以实现硬件的共享和软件的共享,软件的共享是核心,网上资源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三多媒体信息融超媒体和超文本于一体,集图形、图像、图表、声音、文字于一体。四是教学方式的先进性,网络教学的中心不再是教师的教而是是学生的学。

5.5 注重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换代的速度飞快,也许你刚刚学会这个软件这个版本,马上又会有新的版本,也许你刚刚学会一门技术,又会出现新的技术取而代之。如果我们没有快速掌握新软件新技术的能力,那我们将注定在计算机世界里无法得心应手自由翱翔。那么我们将注定在计算机领域中追赶别人脚步,时时刻刻刻辛苦劳累。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在原理,重在引导。比如在Word教学中,可以先展示排版后效果,让学生自主去寻找命令和操作方法。在讲述计算机结构和硬件的时候,可以多用不同的品牌电脑。让学生组装和维护。讲述flash的时候,可以讲述动画形成的原理,让学生明白flash只能在有规律的情况下帮我们完成过渡帧。讲网络的时候,可以借助交通图,让学生明白数据传输的过程。结合学校的网络,带领学生排除网络故障。

6 结束语

以上是我在高职学校计算机课教学中运用过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必须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到计算机课一定要学会,一定能学好。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就一定能结出丰硕果实,高职计算机教育就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计算机“蓝领”或“灰领”。

摘要:高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主要目的是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是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培养学生掌握现在教材的内容外,还必须培养学生自我更新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使学生能在工作后,顺利快速的适应社会。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教学

参考文献

[1]祝智庭.因特网教育资源利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吴堃,汪晓菲.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9(33).

[3]魏冬梅.非计算机专业新生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考[J].福建电脑,2008(1).

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篇8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结合专业特点;讲练结合

0引言

计算机作为新世纪的必备工具,已走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正是为社会培养适合各个行业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的人才,其重要地位不容忽视。近年来,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已引起教育界不少学者的关注。但纵观计算机基础教学和毕业大学生实际计算机水平,我们可以看到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培养适合不同专业需求的人才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教学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是当前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计算机基础教学同样也面临这个问题。不少学生通过了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甚至取得了其他的一些相关证书,但他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用人单位却发现他们缺少实际工作中所需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找不到适合人才的现象。

学生个体水平差异大一方面,由于扩招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集中于同—个学校或同一个专业学习,这样造成同一个班级学生个体水平起点差异大。另一方面,不同学习环境、家庭条件使得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技能熟悉情况差别大。有些学生家里有电脑,从小就接触电脑,对基本操作很熟练,甚至掌握了一些程序设计、数据库管理等能力。而有些同学较少接触计算机,他们对鼠标、键盘的使用还不熟悉。这样就给计算机基础教学造成困难。

生师比仍偏高尽管近年来,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结构也日趋合理,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比例越来越多。但是,扩招造成的生师比仍居高不下。因此,造成了多数计算机基础教学还是大班上课。致使同一个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大,不利于因材施教。

2结合专业特点,激发兴趣点

针对以上计算机教学现状,解决教学供给与社会需求矛盾的一大措施就是:结合专业特点,寻找兴趣点,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虽然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有一些共同的要求,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基本办公软件Office的使用。但是更多时候,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不同,学生的兴趣点也不同。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有统一的教学基础,紧扣专业特点,设计符合不同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手段。即:在统一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Office、基本网络操作等基本应用技能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适当调整不同专业的学习内容和评价体系,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实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初衷。

2.1理工类学生

数值计算、函数绘图、实验模拟与分析、工程设计等软件与理工类专业关系比较密切,学生也比较感兴趣。他们的课程就可以偏向程序设计、工程设计及仿真软件等。因此,课程中就可以介绍一些相关内容,如:Word里面的公式编辑器、c语言、AutoCAD等简单处理工具。也可以重点介绍Excel中的一些函数等。

2.2文史类学生

网页设计、电子表格、统计分析、数据库管理等软件是文史类学生比较常用的。编辑软件是他们的必备工具,因而可以详细介绍Word中的排版功能,如:样式的使用,修订、目录生成等。常用的网页设计工具如:FrontPage、Dreamware是他们的兴趣点。

2.3艺术、体育类学生

艺术、体育则对图像处理、网页设计、动画、影像、声音等多媒体处理工具比较感兴趣。可以适当介绍一些相关软件,如:Photoshop、Flash、3Dmax、Cooleditor。可以详细介绍Windows自带的画图、Windows Media Player和Movie Maker等相关工具。画图、录音、影像不仅是他们的专业要求,也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加强教学互动

针对当前大班授课,学生个体差异大的教学现状,合理、充分地使用多媒体、网络等工具是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3.1讲练结合,边讲边练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近年来课堂教学已从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转向多媒体授课与上机辅导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是教学改革的一项突破。但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仅仅使用这种模式还是不够的。因为,计算机基础教学面对的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不是体系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而主要关心应用操作方法。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教师利用多媒体工具在课堂上讲了2节课的操作,等到学生自己上机时,很多操作他们记不得了。学生经常抱怨说:“老师在课堂上鼠标一直点,我们就算当时知道了怎么操作,下课后也忘记了。”为此,可以适当改变教学模式,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碰到一些操作比较多的章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一段时间后,当场留一段时间给学生操作,等学生基本掌握后继续讲解下面的内容;最后,在一个章节完成之后,设计一些主题作业,让学生自主上机练习,教师加以辅导。

实际课堂教学中要做到讲练结合、边讲边练就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如,在机房利用远志、凌波、联想等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讲课时,选择“广播教学”模式,将教师机的电脑屏幕画面和教师的语音等信息实施显示给全体、群组或单个的学生观看,这样,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教师的操作方式,从而快速掌握学习目标;学生自主练习时,退出“广播教学”模式即可。

3.2利用网络,加强互动

教学互动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网络工具进行课后教学互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互动的时空限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QQ、E-mail、FTP、BBS等网络工具实现跨时空的交互。它们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交互,是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交互的一个有效补充。合理利用网络工具,加强教学互动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新特点。

4结束语

教学实践表明,结合专业特点,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讲练结合,边讲边练的方法能及时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教学效果更好;利用网络工具则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个有效补充。

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总结 篇9

①计算机的概念:简称“微型机”、“微机”,也称“微电脑”。由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体积较小的电子计算机。由微处理机(核心)、存储片、输入和输出片、系统总线等组成。类型及其应用领域:

1、专用大型服务器:如高性能计算,科学研究计算、金融证券行业信息处理、气象部门专用等

2、中小型服务器:适合于企业级应用,用于处理企业或单位内部事务

3、个人计算机:个人使用,用于日常工作和娱乐。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字长:字长是CPU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位数,它直接关系到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功能和速度。字长越长处理能力就越强。常见的微机字长有8位、16位和32位。2运算速度:运算速度是指计算机每秒中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一般用MIPS为单位。3主频:主频是指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单位用MHz表示。4内存容量:内存容量是指内存储器中能够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一般以KB、MB为单位。5外设配置:外设是指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6软件配置:包括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数据库语言、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通信软件、汉字支持软件及其他各种应用软件。

微机系统的主要配置:主要包括主机、键盘、磁盘驱动器、硬盘、显示器等。②数制: 数制也称计数制,是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值的方法。人们通常采用的数制有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其它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方法是:将其它进制按权位展开,然后各项相加,就得到相应的十进制数。例 1: n=(10110.101)b=(?)d 按权展开

n=1*24+0*23+1*22+1*21+0*20+1*2-1+0*2-2+1*2-3 =16+4+2+0.5+0.125 =(22.625)d 将十进制转换成其它进制

方法是:它是分两部分进行的即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基数除法)把我们要转换的数除以新的进制的基数,把余数作为新进制的最低位;把上一次得的商在除以新的进制基数,把余数作为新进制的次低位;继续上一步,直到最后的商为零,这时的余数就是新进制的最高位.③计算机设备的安全:电源 220V 环境;计算机设备的放置:稳、与它物相距10cm、室温、通风好 清洁卫生、灰尘少的空气中 防潮湿 防震动 防太阳光直射;使用操作:先开外设,后开主机;先关外设,后关主机;在开机状态下不能随间、意插拔各种接口卡或外设电缆。常备份数据。

计算机病毒概念:“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正常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1要重点保护好系统盘,不要写入用户的文件;2尽量不使用外来软盘,必须使用时要先进行病毒检查;3使用网络下载的软件,应先确认其不带病毒,可以用防病毒软件检查;4对重要的软件和数据要定时备份;5定时对计算机进行检测,及时清除(杀掉)隐蔽的病毒。常用的杀病毒软件有:KV3000;KILL;瑞星;Norton Antivirus;安全之星等等

(2)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①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CPU、存储器(ROM、RAM)以及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的功能。CPU:中央处理器cpu包括运算逻辑部件、寄存器部件和控制部件。中央处理器从存储器或高速缓冲存储器中取出指令,放入指令寄存器,并对指令译码。它把指令分解成一系列的微操作,然后发出各种控制命令,执行微操作系列,从而完成一条指令的执行。指令是计算机规定执行操作的类型和操作数的基本命令。1运算逻辑部件。可以执行定点或浮点的算术运算操作、移位操作以及逻辑操作,也可执行地址的运算和转换。2寄存器部件。包括通用寄存器、专用寄存器和控制寄存器。通用寄存器又可分定点数和浮点数两类,它们用来保存指令中的寄存器操作数和操作结果。通用寄存器是中央处理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指令都要访问到通用寄存器。3控制部件。主要负责对指令译码,并且发出为完成每条指令所要执行的各个操作的控制信号。其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以微存储为核心的微程序控制方式;一种是以逻辑硬布线结构为主的控制方式。存储器:(Memory)是计算机系统中的记忆设备,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计算机中的全部信息,包括输入的原始数据、计算机程序、中间运行结果和最终运行结果都保存在存储器中。它根据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构成存储器的存储介质,目前主要采用半导体器件和磁性材料。输入输入出设备:是将处部可读数据转换成计算机内部的数字编码的设备,反之,将计算机内部的数字编码转换成右读的字符、图形或声音的设备是出设备。它们统称为处部设备,通过接口和总线相连。

②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独立的硬件,使得它们可以协调工作。系统软件使得计算机使用者和其他软件将计算机当作一个整体而不需要顾及到底层每个硬件是如何工作的。一般来讲,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一系列基本的工具(比如编译器,数据库管理,存储器格式化,文件系统管理,用户身份验证,驱动管理,网络连接等方面的工具)。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用途而被开发的软件。它可以是一特定的程序,比如一个图像浏览器。也可以是一组功能联系紧密,可以互相协作的程序的集合,比如微软的Office软件。也可以是一个由众多独立程序组成的庞大的软件系统,比如数据库管理系统。较常见的有: 文字处理软件 如WPS、Word等;信息管理软件;辅助设计软件 如AutoCAD;

程序设计语言 程序设计语言,通常简称为编程语言,是一组用来定义计算机程序的语法规则。它是一种被标准化的交流技巧,用来向计算机发出指令。一种计算机语言让程序员能够准确地定义计算机所需要使用的数据,并精确地定义在不同情况下所应当采取的行动。程序设计语言原本是被设计成专门使用在计算机上的,但它们也可以用来定义算法或者数据结构。正是因为如此,程序员才会试图使程序代码更容易阅读。设计语言往往使程序员能够比使用机器语言更准确地表达他们所想表达的目的。对那些从事计算机科学的人来说,懂得程序设计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当今所有的计算都需要程序设计语言才能完成。(3)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

①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组成和分类(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操作系统是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硬软件资源与运行程序的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的功能:

1.进程管理:进程管理主要是对处理器进行管理。CPU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宝贵的硬件资源。为了提高CPU的利用率,操作系统采用了多道程序技术。2.存储管理:存储管理主要管理内存资源。3.文件管理:系统中的信息资源(如程序和数据)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外存储器(如磁盘、光盘和磁带)上的,需要时再把它们装入内存。文件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支持文件的存储、检索和修改等操作,解决文件的共享、保密和保护问题,以使用户方便、安全地访问文件。操作系统一般都提供很强的文件系统。4作业管理:操作系统应该向用户提供使用它自己的手段,这就是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功能。按照用户观点,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接口。因此,作业管理的任务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使用系统的良好环境,使用户能有效地组织自己的工作流程,并使整个系统能高效地运行。5,设备管理:操作系统应该向用户提供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系统中所有输入输出设备(外部设备)的管理。设备管理不仅涵盖了进行实际I/O操作的设备,还涵盖了诸如设备控制器、通道等输入输出支持设备。除了上述功能之外,操作系统还要具备中断处理、错误处理等功能。操作系统的各功能之间并非是完全独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操作系统的组成:

操作系是控制其他程序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操作系统是一管理电脑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内核与基石。操作系统身负诸如管理与配置内存、决定系统资源供需的优先次序、控制输入与输出设备、操作网络与管理文件系统等基本事务。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包括软件资源及数据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它应用软件提供支持等,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有效的、友善的服务界面。操作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管理控制程序,大致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

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但所有的操作系统具有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四个基本特征。操作系统的分类:

目前微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有DOS、OS/

2、UNIX、XENIX、LINUX、Windows、Netware等。但所有的操作系统具有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不确定性四个基本特征。操作系统大致可分为6种类型。

1简单操作系统。它是计算机初期所配置的操作系统,如IBM公司的磁盘操作系统DOS/360和微型计算机的操作系统CP/M等。这类操作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操作命令的执行,文件服务,支持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编译程序和控制外部设备等。2分时系统。它支持位于不同终端的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彼此独立互不干扰,用户感到好像一台计算机全为他所用。3实时操作系统。它是为实时计算机系统配置的操作系统。其主要特点是资源的分配和调度首先要考虑实时性然后才是效率。此外,实时操作系统应有较强的容错能力。4网络操作系统。它是为计算机网络配置的操作系统。在其支持下,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能互相通信和共享资源。其主要特点是与网络的硬件相结合来完成网络的通信任务。5分布操作系统。它是为分布计算系统配置的操作系统。它在资源管理,通信控制和操作系统的结构等方面都与其他操作系统有较大的区别。6 智能操作系统

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文件、文件名、目录(文件夹)、目录(文件夹)树和路径等。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一个平台,没有它,任何计算机都无法正常运行。在个人电脑发展史上,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操作系统,其中最为常用的有五种:DOS、windows、Linux、Unix/Xenix、OS/2,下面分别介绍这五种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和功能特点。

操作系统的常用术语:

安装程序:由于目前的软件都涉及许多文件和子目录,所以一般都提供安装程序帮助用户自动化地安装全部文件,一般标准的安装程序均起名Setup.exe或Install.exe。病毒一种计算机程序,它可以附属在可执行文件或隐藏在系统数据区中,在开机或执行某些程序后悄悄地进驻内存,然后对其它的文件进行传染,使之传播出去,然后在特定的条件下破坏系统或骚扰用户。目前已有较成熟的清除病毒软件,但是新病毒还是层出不穷,成为一大危害。集成开发环境:较早期程序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要用不同的软件来进行处理,如先用字处理软件编辑源程序,然后用链接程序进行函数、模块连接,再用编译程序进行编译,开发者必须在几种软件间来回切换操作。现在的编程开发软件将编辑、编译、调试等功能集成在一个桌面环境中,这样就大大方便了用户。拷贝:指将文件从一处复制一份完全一样的到另一处,而原来的一份依然保留。删除:指将文件从系统的目录清单中删掉,但许多情况下,用工具软件或Windows下自带的“回收站”均能恢复被删掉的文件,为了保险起见,用户最好养成对自己输入的文本或其它文件进行软盘备份,以防万一。移动:就是将拷贝操作和删除操作合二为一,原来的一份在拷贝完成后即被自动删掉。共享:这是在网络环境下文件使用时的一种设置属性,一般指多个用户可以同时打开或使用同一个文件(或数据)。独占:系指文件(或数据)同一时刻只能被一个用户打开,其它用户只能等待此用户放弃后,才能打开和使用它。压包:用工具软件将文件进行压缩存储的过程,常用的压包工具有WinZip、Arj等。解包:压包的反过程,即将压包文件还原成原来的文件。加密:在网络通讯中,为了保证传输数据的保密性,用密码对文件进行加密变换。解密:加密的反过程,使之变成可使用的正常数据。上传:本地计算机与其它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成功后,将本机文件拷贝到其它计算机中的过程。下载:在网络中,将对方计算机中的文件拷贝至本地计算机中的过程。通配符:在DOS操作系统下,为了提高对文件处理的效率,用*或?表示任意多个或一个字符,这样就可以一次性处理一批文件,如*.*即代表当前目录下的全部可见文件。内部命令: 启动了DOS操作系统后,任何时候都能使用的命令,如DIR、COPY等,因为这样命令已编在COMMAND.COM文件中。外部命令:虽然也是DOS命令,但它们是经过同名的程序文件提供的功能,若程序文件被删除,则此命令将不可使用,如DISKCOPY、FORMAT等。格式化:指对磁盘进行使用前的预处理以便存入数据。一般而言,新盘是必须格式化的,而使用过的旧盘也可以格式化,格式化后磁盘上全部数据将被删除。磁盘拷贝:指将一张软盘的全部内容原样不变地复制在另一张同样规格的软盘上,因为软盘上可能有系统数据区或被隐含的文件或子目录,所以不能用一般的复制操作进行磁盘拷贝,只能用如DISKCOPY命令或使用HD COPY等工具软件进行磁盘拷贝。文件:Document信息及其承载媒体。示例:记录、规范、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文件是一个具有符号的一组相关联元素的有序序列。文件可以包含范围非常广泛的内容。系统和用户都可以将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模块、一组数据或一组文字命名为一个文件。文件名:文件名是文件存在的标识,操作系统根据文件名来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不同的操作系统对文件命名的规则略有不同,即文件名的格式和长度因系统而异.目录(文件夹):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Local SettingsTemporary Internet Files ③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1)Windows概述、特点和功能、配置和运行环境 Windows 1.0操作系统是微软第一次对个人电脑操作平台进行用户图形界面的尝试。Windows 1.0基于MS-DOS操作系统。Windows 1.0本质上宣告了DOS操作系统的终结

Windows的主要特点(功能)1)良好的用户界面2)多任务系统3)强大的数据共享4)优越的多媒体技术5)大量的附属使用程序6)强大的网络功能 WindowsXP配置和运行环境 推荐运行WindowsXP需要配置的硬件环境为:(1)CUP:Inter Celeron/Pentium(赛扬/奔腾)系列;(2)内存:128MB以上;(3)硬盘:1.5G以上可用硬盘空间(4)一个3.5英寸高密度软盘驱器一个CD/DVD光盘驱动器;(5)标准VGA或更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及相应的显示卡;(6)一个键盘及一个双按钮模式的鼠标器;(7)如果要以电话拨号方式接入Internet网,则需要安装调制解调器(Modem);(8)如果要播放音频或视频光盘,需要配置音箱;(9)如果要连入网络,需要安装网卡(网络适配器)和相应的软件;(10)如果需要进行网络对话,需要配备麦克风和视频摄像头。

windows“开始”按钮、“任务栏”、“菜单”、“图标”等的使用。

开始:从桌面上的“开始”按钮上可以找到并找开你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及文件; 任务栏:任务栏在桌面的下方,可以放置你所操作的应用软件及文档,任务标即可以调也可以隐藏,同时还可以称动;菜单:

1、“开始”菜单(在桌面上单击“开始”按钮或者在键盘上按下Ctrl+Esc键,均可打开)

2、快捷菜单(当鼠标指向任何一个对象时,单击右键就会弹出一个与当前所选对象相关的快捷方式菜单)

3、应用程序菜单(打开一个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通常都有针对该窗口操作的菜单栏,它位于窗口标题栏的下方,每个菜单栏上有若干类命令,每类命令称之为菜单项)图标:桌面上的任何图标只是代表着一种应用程序及应用软件,用鼠标双击任一图标均可以打一个窗口应用程序的运行和退出:应用程序的运行及退出最常用的有四种方法,双击应用程序图标即可打开运行该程序,单击应用程序上方的关闭按钮即可退出应用程序。

掌握资源管理系统“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的操作与应用。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复制、删除、更名、查找、打印和属性设置。

在我的电脑中可以查看电脑中的所有应用程序及文档,在资源管理器中可以进行文件的复制、粘贴、移动、删除及打开等操作功能。文件和文件夹的创建、移动、删除、复制、更名及设置属性操作我们在Windows操作系统教程有方法,在此不详写。(4)字表处理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①字表处理软件的基本概念,中文Word的基本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字表处理软件主要用于文本编辑及表格的绘制,中文Word的基本功能是:Word可以编辑那些格式复杂且形式多样化的文档。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文档编辑软件,能进行文本、表格、图片、网而等制作。其中word是office系列软件中的一个软件。其运行环境在Windowx以上操作系统都可以运行。启动和退出的方法是在桌面上找到Word应用软件图标双击打开,退出是单击Word窗口上方的“关闭”按钮即可退出。

②文档的创建,打开和基本编辑操作,文本的查找与替换,多窗口和多文档的编辑。

创建:将光标移到桌面上的“word”应用软件图标处→双击鼠标左键即可打开该应用软件→打开应用软件后“word”会创建一个空白的默认文档。打开:单击“文件”菜单中的“打开”命令。基本编辑操作:

1、选定文本(可使用ctrl+A组合键)

2、移动文本(可选定文本,用左键拖到要移动的位置)

3、复制文本(先选定要复制的文本,按“复制”,再在目标的光标处按“粘贴”,即可。)

4、删除文本(可选定文本,按Del键。)

5、改写文本:(选中文本,直接输入要改正的文本)

6、插入文本:(单击添加处,在光标处输入文字即可)

7、格式化文本:(可选定文本,在工具栏中选择相应的选项)

8、文本段落格式:(可选定文本,在工具栏中分别选取“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项目符号”“编号”等)

9、大号字的编辑:(打开菜单中的“格式”下拉菜单选“字体”,在“字体”对话框中的字号栏输入磅值。)文本的查找:(可用“编辑”下拉菜单中的“查找”命令,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添上查找内容,单击确定。)文本的替换:(可用“编辑”下拉菜单中的“替换”命令,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添上查找或替换内容,单击“确定”。)多窗口的编辑:首先打开需显示的文档,然后单击“窗口”菜单的“新建窗口”菜单项,这样屏幕上就会产生一个新窗口,显示的是同一文档,可以通过窗口切换和窗口滚动技术,使不同的窗口显示同一文档的不同部分。多文档的编辑:

1、同时打开多篇文档。

2、在多篇文档中切换编辑。

3、同时保存并同时关闭全部文档。

③文档的保存、保护、复制、删除、插入和打印。

文档的保存:单击常用工具上的“保存”按钮→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找到要保存了位置→在文件名中给文件取个名称→单击确定即可保存。拷贝:就是将要拷贝的文档选中→单击“编辑”菜单下的复制命令将文档复制到其它位置。或单击“文件”菜单下的“另存为命令即可拷贝文档。复制:复制的方法与拷贝相同。删除:删除就是选中要删除的文档直接单击“编辑”菜单下的“清除内容”命令即可。打印:即将要打印的文档打印出来,单击“文件”菜单下的“打印命令即可打印文件。

④字体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文档编排的基本操作,页面设置和打印预览。

字体格式的基本操作:选中全部替换内容→选择菜单栏的“格式”→“字体”,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定。段落格式基本操作:选择所要设置的段落→选择菜单栏“格式”→“段落”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设定。页面格式基本操作:

1、在菜单中选【文件】→【页面设置】,在“页面设置对话框”中可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文字行方向等。

2、在菜单中选【格式】→【分栏】设置分栏。

3、在菜单中选【插入】→【页码】项设置页码;在菜单中选【视图】→【页眉和页脚】设置页眉和页脚;在菜单中选【插入】→【分隔符】项强制分页。页面设置:在菜单中选【文件】→【页面设置】,在“页面设置对话框”中可设置纸张大小、页边距、文字行方向等。打印预览:在菜单栏单击【文件】→【打印预览】命令,或者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印预览”按钮。

⑤Word的图形功能,图形编辑器及其使用。

插入图片:打开“插入”菜单,单击“图片”选项,单击“来自文件”命令,选择要插入的图片,单击“插入”按钮,图片就插入到文档中了。选中这个图片,界面中还会出现一个“图片工具栏”。图片的大小和位置;插入的图片周围有一些黑色的小正方形,这些是尺寸句柄,把鼠标放到上面,鼠标就变成了双箭头的形状,按下左键拖动鼠标,就可以改变图片的大小。裁剪:单击“图片”工具栏上的“裁剪”按钮,鼠标变成了这样的形状,在图片的尺寸句柄上按下左键,等鼠标变成了移动光标的形状拖动鼠标,虚线框所到的地方就是图片的裁剪位置了,不过这样拖动虚线一次移动的距离大了一些,按住Alt键再拖,就可以平滑地改变虚线的位置了,松开左键,就把虚线框以外的部分“裁”掉了图片的版式:单击“图片”工具栏上的“文字环绕”按钮,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四周型环绕”,文字就在图片的周围排列了。把鼠标移动到图片上,鼠标变成了一个移动光标的形状,按下左键进行拖动,文档中就出现了一个虚线框表示图片拖动到的位置,同样按住Alt键可以平滑地进行拖动。把图片放置在文字的上面和下面:单击“图片”工具栏上的“文字环绕”按钮,单击弹出的菜单中的“浮于文字上方”命令,图片就位于文字上方了,从同样的菜单中选择“衬于文字下方”命令,图片就到文字的下方了。刚才插入的图形都是矩形的,文字也就环绕着这个矩形排列。如果插入的图形是其他形状,让文字随图形的轮廓来排列会有更好的效果。选中图片,单击“图片”工具栏上的“文字环绕”按钮,单击“编辑环绕顶点”命令,在图片的周围出现了红色的虚线边框和四个句柄,现在这个虚线边框就是图片的文字环绕的依据;把鼠标移动到句柄上,鼠标变成了这样的形状,按下左键拖动,可以改变句柄和框线的位置;在框线上按下左键并拖动,可以看到在鼠标所在的地方会添加一个句柄,这样调整边框到适当的位置。单击“图片”工具栏上的“文字环绕”按钮,单击“编辑环绕顶点”命令,退出编辑顶点状态就可以了。插入剪贴画:除了可以从文件中插入图片以外,Word还为我们准备了一些剪贴画:打开“插入”菜单下的“图片”子菜单,单击“剪贴画”命令,打开“插入剪贴画”对话框,选择列表中的“装饰”项单击,单击其中的一项,单击弹出面板中的“插入剪辑”按钮,单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回到文档中,可以看到刚才选择的剪贴画已经插入到了文档中

(5)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①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中文Excel的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

1、工作簿(在电子表格中创建的文件就叫工作簿,它是由一个或多个独立的工作表组成)

2、工作表(就是常说的电子表格,它是由许多横向和纵向的风格组成,横向的称为行,纵向的称为列,网格称为单元格)

3、行号(工作表由65536行组成,每行用一个数字标示)

4、列标(工作表由256列组成,用鼠标右键单击单击列标,则出现相应的快捷键)

5、单元格(是工作表的最小单位)

6、公式(对工作表数据进行运算的表达式,可以进行数学运算、比较工作表数据或合并文本等)中文Excel的功能:公式计算、绘图、数据分析、建立打印报表、文字处理、决策支持分析。运行环境:(软件)必须在windows2000,windowsXp等操作系统;(硬件)能装这些系统的计算机。启动: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Excel】就可以启动了。退出:点击“文件”→退出;或者点击窗口“X”(关闭按钮)即可。

②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工作表的创建、数据输入、编辑和排版。工作簿:工作簿是指在金山表格中用来存储及处理数据的文件。在一个工作簿中可以拥有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工作表,一个工作簿保存为一个电子表格文件。为输入数据后的工作簿,此工作簿共包含12个工作表。工作表:工作表由排列成行和列的单元格组成,标签以白色显示的为当前工作表。如果行列不能满足需要,也可以利用插入或复制的方法无限扩充行与列。工作表总是存储在工作簿中,每个新建的工作簿默认自带有3个工作表,其名称分别为“工作表1”、“工作表2”和“工作表3”。Excel中打开后为一个工作薄和默认的三个工作表,一个工作薄中最多加添加256个工作表。工作表的创建跟插入新工作表一样方便,数据的输入,将光标定位到任一单元格中可进行数据输入,编辑和排版的方法跟Word类似,不同的是,Excel的编辑是在“格式”菜单下的“单元格”命令中执行。③工作表的插入、复制、移动、更名、保存和保护等基本操作。

工作表的插入方法:打开Excel工作薄→单击“插入”菜单下的“工作表”命令即可插入一个新的工作表。工作表的复制、移动方法:打开Excel工作薄→将光标移到“工作表标签”并单击左键→在弹出的菜单上找到“移动或复制”命令单击左键即可复制。工作表更名方法:打开Excel工作薄→将光标移到“工作表标签”并单击左键→在弹出的菜单上找到“重命名”命令→工作表标签即成黑色反选样式,然后直接给工作表输入一个新的名称即可。工作表的保护方法:打开Excel工作薄→将光标移到任一工作表区域单击→将光标移到“工具”菜单处单击→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找到“选项”单击左键→在弹出的“选项”对话框中将光标移到“安全性”选项卡处单击左键→“在打开工作薄权限”复选框中输入密码→再次输入密码→然后单击确定即可给工作薄进行保护。④工作表中公式的输入与常用函数的使用。

工作表中公式的输入:首先需要输入公式的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号,然后输入公式内容即可。常用函数的使用:

1、ABS函数,主要功能:求出相应数字绝对值。

2、AND函数,主要功能:返回逻辑值:如果所有参数值均为逻辑“真(TRUE)”则返回逻辑“真(TRUE)”反之返回逻辑“假(FALSE)”。

3、AVERAGE函数,主要功能:求出所有参数的算术平均值。

4、COLUMN 函数,主要功能:显示所引用单元格的列标号值。

5、CONCATENATE函数,主要功能:将多个字符文本或单元格中的数据连接在一起,显示在一个单元格中。等等

⑤数据清单的概念,记录单的使用,记录的排序、筛选、查找和分类汇总。

数据清单的概念:将应用的数据分条目进行录入。记录单的使用:记录单可以根据自已的要求进行录入并创建。记录的排序:将记录的数据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升序”与“降序”文本以字母A——Z,数据以1——9进排序。筛选:将的需要的目标可以进行单一条件的筛选和复杂条件的筛选。分类汇总:将自己所需要的条件可以用分类汇总的方法显示并打印出来。

(6)电子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的功能和使用

①中文PowerPoint的功能、运行环境、启动和退出。

中文PowerPoint和功能:主要用于文稿的演示,将Word中文文档由静态的变为动态的,可以制作动态的文本,图片,表格可以打包成CD便于携带方便。运行环境:Windows95——XP版本以上均可以支持环境下都可以运行PowerPoint应用软件。启动和退出:PowerPoint应用软件的退出和启动方法与其它应用软件的启动和退方法一样。②演示文稿的创建、打开和保存。将光标移到桌面上的“PowerPoint”应用软件图标处→双击鼠标左键即可打开该应用软件→打开应用软件后“PowerPoint”会自动创建一个空白的默认演示文稿→这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空白文稿中进行编辑,编辑的方法与Word一样→编辑完毕后将光标移到文件菜单下的“保存”或“另存为”命令→在弹出的“另存为”对话框中选择好保存位置,给演示文稿输入一个中文或英文名称,默认其保存格式→然后单击“确定”即可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③演示文稿视图的使用,幻灯片的制作、文字编排、图片和图表插入及模板的选用。演示文稿视图:共有以下几种样式,普通视图、幻灯片浏览、幻灯片放影三种视图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改变视图方式。幻灯片的制作: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右击幻灯片→背景→景填充下拉箭头→填充效果→图片→选择图片→确定。文字编排:在幻灯片中编辑中→选进行文档输入→输入完文本后选中要编排的文本→单击“格式”菜单下的“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你可以以文本进字号、字体、颜色、阴影等进行编辑→再单击“格式”菜单下的“行距”命令可以对文本的行跟时行编辑,编辑好后对文档进行保存。图片和图表的插入:打开幻灯片→将光标定在编辑区内→单击“插入”菜单下的“图表”或“图片”命令,安对话框的提示进行相对应的操作即可完成图表及图片的插入工作。幻灯片模版的使用:在幻灯片应用软件中自带许多平时工作中所需要的模版,只要你选择你所需要的模版样式,按提示的对话框进行操作即可使用好模版。

④幻灯片的插入、删除、复制和移动,演示顺序的设置,多媒体对象的插入,演示文稿的打包,幻灯片格式的设置,幻灯片放映效果的设置打印。

幻灯片的插入:打开幻灯片应用软件→单击“插入”菜单下的“新幻灯片”命令或按下键盘上的(Ctrl+M)即可插入一张新的幻灯片。删除幻灯片:打开幻灯片应用软件→用鼠标选中任一张幻灯片→单击“编辑”菜单下的“删除幻灯片”命令即可删除你所选中的幻灯片。复制幻灯片:

1、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选中一张幻灯片,然后选择“常用”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再定位到其它位置,选择“粘贴”按钮即可。

2、快速复制(ctrl+D)。移动幻灯片: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选中一张要移动的幻灯片,拖动即可移动该幻灯片。演示顺序的改变:将做好的幻灯片先保存起来→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下的“自定义放映”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可以任一添加你所选中的幻灯片进行调整放映顺序。幻灯片格式及放映效果设置:幻灯片格式的设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幻灯片中进行设置,放映效果你可以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下的“幻灯片放映方式”或“幻灯片切换方式”命令中去进行设置,幻灯片内置多种放映样式供用户选择。多媒体对象的插入:

1、插入剪贴画(选择“插入—图片—剪贴画)命令,在“搜索文字”文本框中键入关键词,后按搜索即可。

2、插入自选图形(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弹出对话框,选定所需的图形文件后,单击“插入”按钮即可。

3、插入艺术字(选择“插入—图片—艺术字”命令,弹出对话框并选择。

4、插入文本框(在“插入”菜单中指向“文本框”,选择其中一个命令就可,鼠标变为下十字表,按住鼠标拖动即可。

5、对象。

6、对象

演示文稿的打包:

1、打开要进行打包的演示文稿,仿次点击【文件】【打包】,打开【打包向导】对话框。

2、点击“下一步”进入“选择打包的文件”对话框,可以通过“浏览”选择其它演示文稿,并且允许一次打包多个文件。

3、选择文件后,点击“下一步”,进入“选择目标”向导对话框。

4、点击“下一步”进入“链接”对话框,有时可能会用到一些特殊字体,最好采用图片的形式,不要直接应用字体。

5、点击“下一步”进入“播放器”对话框,若要在没有安装PPT的机器上播放演示文稿,选中“Windows95或NT的播放器”一项。

6、点击“下一步”即进入“完成”对话框,点击“完成”开始打包过程,完成后点击“确定”即可完成打包工作。幻灯片格式的设置:

1、利用“格式”菜单中的相应命令或“格式”工具栏实现设置。同时也可对插入的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表格、图表等其他对象进行格式化操作,只要双击这些对象,在打开的对话框中进行相应设置即可;

2、插入声音(选择“插入—影片和声音—剪辑管理器中的声音”命令;或者 选择“插入—影片和声音—文件中声音”命令);

3、插入视频(选择“选择—影片和声音—剪辑管理器”,利用剪辑管理器插入文件中的影片。)(7)网络基础知识及Internet的使用

①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及设备;计算机网络协议和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用通信线路把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多台计算机及终端设备连接起来构成的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地域分类:按照地域,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广域网和局域网。2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形结构、树形结构、环形结构、总线形结构。3按介质分类:有线网和无线网。4按带宽分类:基带网(窄带网)和宽带网。

计算机网络系统构成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的。设备是由网络软件系统和网络硬件系统组成的。在网络系统中,硬件对网络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网络软件则是挖掘网络潜力的工具。网络协议: 网络中的计算机与终端间要想正确的传送信息和数据,必须在数据传输的顺序、数据的格式及内容等方面有一个约定或规则,这种约定或规则称做协议。网络协议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 语义: 是对协议元素的含义进行解释,不同类型的协议元素所规定的语义是不同的。例如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及得到的响应等。语法: 将若干个协议元素和数据组合在一起用来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所应遵循的格式,也就是对信息的数据结构做一种规定。例如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等。时序: 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例如在双方进行通信时,发送点发出一个数据报文,如果目标点正确收到,则回答源点接收正确;若接收到错误的信息,则要求源点重发一次。②局域网的特点、拓扑结构和工作模式。

局域网特点:1联网范围较小。一般距离在几百米到几十公里。如:公司、校园、厂区或一个 建筑物等2传输速率高。它的传输速率范围为0.1Mbps~155Mbps。目前,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000Mbps的高速局域网正在发展之中。3误码率低。误码率低至10-8~10-11。拓扑结构:网络中的计算机等设备要实现互联,就需要以一定的结构方式进行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就叫做“拓扑结构”,目前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以下四大类:(1)星型结构(2)环型结构(3)总线型结构(4)星型和总线型结合的复合型结构。局域网通常有如下两种工作模式。1.对等模式 一个局域网内的各台计算机均以平等身份出现,彼此没有主从之分,这称为对等模式。它们相互通信以达到共享文件和共享打印的目的。2.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上一篇:典型选树与培养下一篇:物理师范类本科生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