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思想理论价值管理论文

2022-04-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多层次的任务,学科建设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地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水平,提供充足的课程建设经费和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德育思想理论价值管理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德育思想理论价值管理论文 篇1: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价值意蕴

[摘要]教学评价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重要环节,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全面落实,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评价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指学校依据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技术手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及其结果进行评述和估量,进而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科学、公正、客观的价值判断,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修正,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并及时加以推广。概括地说,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认真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工作,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全面落实,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一、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全面落实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以下简称“05方案”)的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从2006年秋季新生入学开始,在全国高校普遍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新方案。这意味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既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如何通过完善课程设置、充实教学内容,逐步形成一套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一直是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中努力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本着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好地吸收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的精神和要求,新课程方案充实了教学内容,完善了课程设置,着力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课程体系,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了基础。”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面落实“05方案”,需要我们做的工作很多,如加强学科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努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公正地进行教学评价,无疑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可以这样说,能不能尽快地构建起适应“05方案”要求的教学评价体系,并认真地付诸实施,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督促、检查和保证“05方案”贯彻和落实的一个重要手段。客观地说,“98方案”出台后,教育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地位、人员编制、课时设定、师资配备和培训等方面都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但由于没有构建起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没有自上而下地开展的教学评估工作,一些高校虽然根据方案开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全部课程,但在教师的配备和进修、教学设施的改善、教学改革的资金投入、教师的社会实践等方面,远远不及对其他专业课的重视程度。因此,今天我们要全面贯彻和落实“05方案”,就必须切实构建起科学的、可行的、富有创新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工作。

二、有效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性

面向新世纪,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切实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努力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就必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努力构建起科学的、可行的、富有创新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认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工作。

众所周知,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大学生系统地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保障。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性。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就是要有效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主义方向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首先,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需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各门课程都应该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其他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而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就一定要“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保障和评估机制,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队伍和制度,形成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长效体制和机制”。

其次,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需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

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本质特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能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党的事业能否后继有人、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能否实现。这就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方面,必须紧紧围绕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头脑。这一切落实得怎么样,迫切要求我们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并有效地付诸实施。

再次,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也是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问题,特别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机制等问题,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教学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我们必须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去帮助学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不断夯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党举什么旗帜、国家走什么道路和自身负担什么社会责任的问题,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偏离自己的宗旨。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动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学。一定意义上说,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教学,在了解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指导学生成长成才。

三、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着力构建科学的、可行的、富有创新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努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工作,对于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有助于高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水平上来。

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工作,目的是为了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功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更富有成效。它不仅可以鉴别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而且能够准确、科学、及时地对每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进行价值判断,以公开、公正、公平的方法了解教师教学过程中最真实的态度和行为,客观、公正地检测教师的教学工作实绩,为加强课程建设、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师资水平提供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第一,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以评促教。质量是教学的生命,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是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属于知识型员工,他们对教学的投入程度、教学控制能力、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认真开展教学评价工作,对教师的教学有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会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明确教学的目标和方向,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从而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的、可行的、富有创新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学评价有效进行的前提。科学、公正、客观的评价可以及时总结和推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发现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找出教学现状与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及其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有效地控制和调整教学过程。显然,这有助于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营造注重教学、热爱教学、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围,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以评促建。如何切实保证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使之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的一项重要而又迫切的任务。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评价工作,本身就是这个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评判作用、诊断作用和激励引导作用,不仅可以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还可以帮助教师端正教学态度,改进教学方法,激励教师做好工作,积极进取。这样做,给学生以权力,给教师以压力,给学校以动力,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当然,评价的目的在于引导,而不是找错,因此评价体系要科学、可行,评价实施要客观、公正,应尽力避免影响教师积极性的做法和环节出现。

第三,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以评促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其中,认真做好教学评价工作至关重要。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内在的潜力,找到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或切入点。从一定意义上说,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的主旨,就是要深入挖掘广大教师的教学潜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教师以更大的投入、更强的控制力、更高的产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服务。尤其是通过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可以让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教师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和建议,督促教师更好地讲求教学方法,更多地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到因材施教,从而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总之,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是目前各高校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建立健全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自上而下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评价工作,则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障。只有依据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努力使评与教、评与建、评与改形成一个循环回路,有效地保证教学评价工作的良性开展,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5JA710015)的研究成果]

作者:杨怀中 张彦昌

德育思想理论价值管理论文 篇2: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建设与学科建设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等多层次的任务,学科建设对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地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水平,提供充足的课程建设经费和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应从学科角度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定位,回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基本工作规程,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资源建设,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和学科建设。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教学单位 学科建设

[

目前在我国各级各类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任务大多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既承担着课程教学任务,也承担了学科建设任务,如何处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与学科建设关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进入到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齐头并进的阶段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的建设是与课程建设联系在一起的。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与之相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的建设也经历了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历史可以根据不同划分标准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果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承担的任务来看,我们可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划分成如下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1.以教学为主的发展阶段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的任务主要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主要研究任务。这个阶段,较少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拥有博士点或硕士点,即使设立了博士点或硕士点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也主要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任务展开。因而,我们称之为以教学为主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任务受到了重视,但是单一的教学任务也成为制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建设的障碍。

2.教学、科研并重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到90年代末期,伴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科学研究也逐渐列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建设任务。这种变化一方面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任务和压力,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以外,还必须完成相应的科学研究任务;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身份的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也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范围和领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任务,而且也承担着一定的科学研究任务,还承担着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任务,这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建设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承的阶段。科学研究任务的引入,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同时也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水平,但也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提出了更为复杂的建设任务。

3.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齐头并进阶段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建设又增加了新的建设任务,教育部社政司负责人明确提出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到学科的高度来进行建设:“提出从学科的高度加强‘两课’建设,是有其现实性和必然性的。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就是‘两课’建设的主体学科(另外还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特别是经过近十多年来‘两课’教学和科研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两课’作为学科来建设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提出‘两课’作为学科建设,有利于高校从学校学科发展的整体上,规划和促进‘两课’建设和发展,有利于高校从学校整体发展的高度,认识‘两课’建设地位和作用,真正重视‘两课’教学和科研的发展。”[1]这样,学科建设也逐渐被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建设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建设进入到了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齐头并进的发展阶段。

2005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把学科建设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高的位置:“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开展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提供有力的学科支撑。”这段论述进一步强化了学科建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的作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把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提供了政策上的指导。

综上所述,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单位任务的发展历史演变来看,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要求并不太一样,存在着层次性差异。对于以教学为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可以维持在第一个阶段来进行建设,但是对于大多数或者综合类的高校来说,必须从三个维度,即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三个方面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任务的变化,既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加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和任课教师的压力。

二、学科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的价值

虽然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对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研究,培养马克思主义教育和研究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毫无疑问,它最初的直接起因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要解决的迫切问题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的问题。学科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1.学科建设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的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每位大学生的必修课,它是体现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特征的课程。这是历来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文件对课程教学的基本定位。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性质和定位有助于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重要性的认识。但是,在高等学校,如果这些政策文件规定不通过学科的力量来具体体现,是很难转化为现实的政策保障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承担教学任务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渠道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明确的政治地位,但是在高等学校学科云集的微观生态环境中,课程教学处于服务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础性地位,由此,课程教学单位在整个学校微观生态环境中处于从属和服从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单位承担学科建设任务以后,课程教学单位不仅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且拥有了相对独立自主的学科领域。学科建设任务的承担增加了教学单位的独特性和自主性,提升了教学单位的地位。

2.学科建设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水平

当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处于主要承担教学任务阶段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接受和理解阶段,因此往往容易就事论事地谈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或者照本宣科地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学科的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问题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因为学科的知识结构是一种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来思考课程建设的问题,易于将教学问题放在一个大的背景和平台下,通过学科知识内在的联系,解决课程教学的问题。这样,就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解决问题提供了开阔的视角,提升了教师思维和认识水平,从而提升了教学水平。

3.学科建设提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充足的经费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承担教学任务阶段,虽然有中央相关文件作为政策支撑,但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教学经费单纯服务于教学和培养人才需要,难以得到有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单位成为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并重的单位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不仅有了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经费,而且也能够享受学校对学科建设的政策性扶持,为课程建设注入充足的教学经费。

4.学科建设培养了一批梯队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

在一个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如何确立自我发展空间,这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职业归宿的重要因素。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主要承担教学任务阶段,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发展空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开始学科建设以后,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宣传教育层面,而是具有坚实学科基础和内在逻辑的知识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通过自己的简单认识能够从事的,而必须经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门学科化的培养,才能够胜任。这样,也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声誉。

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科建设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

三、正确处理学科建设与课程教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非常重要的任务。然而,学科建设对于课程建设并不是只有单纯的正向的功能,也存在着负向功能。学科建设是一个需要较大投入、长时间积累的工作,学科建设也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和作用领域,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任务也会牵扯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的时间、精力和关注的重点,这样就有可能带来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矛盾。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进行学科建设过程中,也出现过另外一种偏差: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片面重视学科建设的价值和功能,而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作为一般公共基础课程进行建设,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资源分散、人员流失,课程建设受到影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克服了以往学科建设的问题,它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作为主要研究领域的学科,学科研究的成果可以直接转化为教学成果,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的成果,为做到两者的统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初期,学科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如果处理不好课程建设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也会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带来繁重的学科建设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笔者认为,在当前尤其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从学科的角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科学定位

从我国高等学校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高等学校课程设置一般是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科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专门知识,而且提供了基于学科专业知识的思维方式,这样更符合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的特点。从课程性质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虽然是一种公共基础课程,但是它并不是某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以及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等的内容体系,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整体,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依托学科,也为以学科课程形式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为了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更好地融入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成为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把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笔者提出应从课程论的角度,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进行学科定位,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归为直接学科德育课程这一课程门类。[2]直接是与间接相对的,说明在所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以直接的教育内容为特征的教育渠道;学科是区别于活动和其他教育形式的课程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它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学科性和稳定性;德育是指课程的性质,以区别于智育、美育和体育课程。直接学科德育课程较好地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课程类型、性质及特征,便于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整个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具体来说,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称为直接学科德育课程有以下一些优势。

一是便于在学校门类众多的课程体系中寻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位置。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课程,每一种课程都承担着自己特有的功能。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我们比较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殊性,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理解为一种特殊性的课程,但却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高等学校其他各种门类课程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长期游离于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之外,制约和限制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用和功能的发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定位为直接学科德育课程,易于人们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与其他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从总体上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特殊性。

二是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稳定性。在我国高校,开设一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是体现社会主义大学本质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因而在高校设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在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这种类型的课程叫什么名称等方面,则呈现出变化性的特点,这也是符合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实际的。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名称来看,建国以来就先后出现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政治理论课”、“政治课”、“马列主义理论课”和“共产主义品德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教育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名称上的变化,这些变化虽然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和内在联系性,但是变化过于频繁,也会导致人们对课程理解的随意性。用直接学科德育课程定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则找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内在属性,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稳定性。

三是便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比较研究。把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内容转化为学校教育课程,通过课程教育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教育,这是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任何一个国家所遵循的共同规律,但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国家甚至不同的学校,其课程名称、内容和课程形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把这种类型的课程置于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寻找课程教育的规律性,就比较容易对各种不同性质、类型的课程进行分析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科定位,也为课程教学单位把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研究、课程研究纳入学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统筹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也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在整个学校教育中找到合适的学科位置。

2.建立学科建设与课程教学的基本工作规程

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是三个不同层次的工作,其中,学科建设是核心和基础,同时也是最终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发展的因素。因此,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应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科学研究和课程建设,从不同层面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建设,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与学科建设的基本工作规程。

从教学层面来看,应建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提升到学科层面进行解决和处理的工作规程。通过把教学问题放在学科的知识背景下,来带动教学研究和教学过程水平的提高。

从教学队伍的整合来看,应按照学科要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进行重新分工整合,建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学术梯队。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组织管理层面来看,应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组织单位,成立相应的教学组织机构组织课程的教学活动,这样就使得课程教学活动的安排不仅是一种行政任务的分工,而且也赋予学科以课程建设的责任,避免两者相互冲突。

从课程教学单位层面来看,应积极扶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依托学科的发展,充分尊重学科建设自身发展规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依托学科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保证学科方面的发展自主权。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的所有学科也应自觉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3.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公共教学资源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由国家直接设立的课程,除了要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特点进行教学以外,还必须遵循国家统一的标准。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种类繁多,各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的水平参差不齐,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总体要求又是高水平的,这就需要全国各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单位互相帮助与支持。应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公共资源建设,整合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家资源、课程资源、教学资源以及其它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资源,以及通过建立网站、创办刊物和报纸等方式,让全国大学生有一个在课堂内外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阵地。

参考文献:

[1]顾海良.重在落实 重在发展 重在开拓[J].中国高等教育,1999(1).

[2]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83-191.

本栏责任编辑曹宁华

作者:佘双好

德育思想理论价值管理论文 篇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考察及经验启示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和新要求,考察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轨迹及基本经验,对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考察;经验;启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历程。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回顾和考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六十年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轨迹,总结其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理清改革与创新思路,对于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沿革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根据建国后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多次调整和完善,形成了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

1.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规划设置(1949~1956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国内经济建设、文化发展和应对国外势力威胁等重大任务。为了尽快“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3,迫切需要对旧教育体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而重新规划、设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1949年10月8日,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颁布《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列为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文、法、教育(或师范)学院毕业班学生必修政治经济学。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工作“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和青年学生中进行政治与思想教育,其主要目的乃是逐步建立革命的人生观”[1]4。1951年9月,教育部规定在“社会发展史”课目中增授“辩证唯物论”部分,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与“新民主主义论”及“政治经济学”同为独立的课目。1952年10月,根据国家的政治任务及高校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实际情况的发展和要求,教育部对全国高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设置作出了统一部署,规定综合性大学及财经艺术等学院应开设“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工、农、医等专门学院开设“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1953年起开设“马列主义基础课”。1953年6月,鉴于“新民主主义论”与“政治经济学”和高级中学三年级开设的“共同纲领”部分内容重复,高教部将“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并明确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使政治理论课能适当与专业结合,1956年9月,高教部颁布《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正式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规定为四门,即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至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初步形成,并具有了相对统一的教学时间安排和课堂学时要求。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曲折发展(1957~1976年)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如何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是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当时国际国内情势及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出现的思想波动,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适应这一形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同年12月,教育部作出普遍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要求“全体学生和研究生必须无例外地参加这次学习”[1]31。在此期间,“原应开的四门政治课一律停开”[1]32。1961年7月,教育部对1961~1962学年度上学期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作出安排,设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和“形势与任务”, 从而结束了只开一门“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局面,成为恢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大举措。然而在随后的几年中,由于“左”的指导思想和阶级斗争扩大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逐渐出现了向现实政治运动偏离的倾向。1964年10月,中宣部、高教部等联合下发了《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功能,指出: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向他们进行无产阶级的阶级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是配合学校中各项思想政治工作,反对修正主义,同资产阶级争夺青年一代。“政治理论课必须从思想上和理论上积极参加这一场阶级斗争……必须同国内国际的阶级斗争密切联系”[1]50。1966~1976年的十年动乱,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极为严重的挫折,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遭受了严重冲击,高等学校一度停止招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迫停开。1970年高等学校开始复课。1971年8月13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提出:“教育必须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用政治统帅业务,把转变学生的思想放在首位。”[1]61“工农兵学员要认真读马、列的书,读毛主席的书,坚持以阶级斗争为主课……”[1]63由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失去了本来的教育目标和体系,成为政治运动和政治斗争的工具。

3.改革开放初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恢复重建(1977~1984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重新明确了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目的和主要任务,规定“高等学校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一般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四门课” [1]70。这标志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始全面恢复。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伴随着党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的转移,以及真理标准的讨论和拨乱反正的全面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得到了高度重视。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的《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成为全面开展马列主义理论课程建设的新起点。该办法不仅明确了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任务和教学方针,而且对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教学制度、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马列主义理论研究,马列主义教研室设置和任务,教师队伍建设,领导体制等作出了具体规定。根据该办法,“全国高校本科开设中共党史、政治经济学、哲学。文科专业加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也可试开科学社会主义。”[1]87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内容的拓展,根据党的十二大关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的精神,一部分高校尝试开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人生观教育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1984年9月,教育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正式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作为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此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际上已包含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调整(1985至今)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得到迅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进入了一个调整、改革和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先后形成了85、98和05三个课程方案。

1985年8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政策和实际知识的教育,以及时事教育和介绍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基本状况、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等。据此,国家教委决定从1986年起,用三至五年的时间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逐步开设“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四门课程。改革开放以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由此诞生。此后,这一方案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以“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为教学内容的思想品德课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与马列主义理论课共同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体系。

1995年10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教委印发《关于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通过教学改革,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两课’课程体系”[1]159。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后,把邓小平理论编成教材、进入课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成为“两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迫切任务。根据中宣部、教育部要求,从1998年秋季开始,普通高校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为基础,开设邓小平理论课,由此拉开了新课程方案改革的序幕。1998年6月10日,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即98方案。该方案将本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开设),思想品德课为: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入新一轮的实施和建设阶段。

进入新的世纪,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新的变化,大学生思想状况出现新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新的理论成果。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着教学内容重复、方法手段单一,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迫切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出相应的改革与调整。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对高校特别是“两课”教育教学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3年2月,“邓小平理论概论”调整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2005年2月7日,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状况,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即05方案。这一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四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为选修课开设。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命题。2008年8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调整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5方案保留了98方案的优点,注重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及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突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的教育主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经验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其自身改革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1.服务中心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所在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始终围绕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中心工作及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而展开。比如,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高等学校革命的政治思想教育……首先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7从而为顺利开展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培养又红又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新要求。为此,“高校马列主义课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学生完整地、准确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逐步树立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初步具有运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自觉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1]86进入新的世纪,面对国内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新形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1]213由此可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事业发展,服务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定位和价值所在。也正因如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2.反映时代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品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发展紧密相连,其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社会要求和理论创新。建国初期,由于“中国的旧教育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下的产物,是旧政治旧经济的一种反映,和旧政治旧经济借以持续的一种工具” [1]3。因此,必须由反映新的政治经济的新教育取而代之。“这种教育首先要反对买办的、封建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建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但是为了建立和巩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应当提倡和鼓励马克思列宁主义世界观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1]4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就是适应这一时代要求从此确立起来的。而此后每一次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的调整,无一不是体现了我国各个时期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的要求,并回答着时代提出的问题。目前,“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213,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认真研究和回答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映时代要求,还体现在它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时代特色。比如,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重点突出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的教育;改革开放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继产生新的理论成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则先后通过三个课程方案,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推动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和优化,增强了教育教学的时代感和针对性。

3.理论联系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活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经六十年的风雨洗礼而依然保持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始终根据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方法,不断进行调整与改革,并在调整与改革中不断发展和优化。这里,“客观实际是多方面的,有历史实际、国内外形势实际、学生的思想实际和专业实际等等。”[1]87早在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就曾提出:为了有效地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理论学习必须密切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课程以少而精为原则。1950年10月,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的几项原则》也提出:“在进行教育过程中,须按照学生的觉悟程度,逐步提高……同时要着重防止用粗暴方法,急于求成的偏向。”[1]71955年4月,教育部副部长刘子载在高等工业学校、综合大学校院长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教师必须用创造性的方法进行教学,一方面要注意正确地、适当地启发和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另一方面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和帮助学生能够恰当地、逐步深入地联系生产建设的实际……特别是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实际问题,以及党和国家的总路线和重要政策,来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理解和丰富学生的知识。”[1]21此后,国家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件或会议多次要求贯彻“少而精”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现实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教育同国内外现实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根本指导方针,并写进了历次课程调整与改革方案之中。事实证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才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思想性、针对性和亲合力、说服力。因此,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和根本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活力之所在。

4.强队伍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保证

随着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确立,教师队伍建设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52年9月,中共中央专门下发了《关于培养高等、中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师资的指示》,提出由教育部负责筹划,在中国人民大学创设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班,为全国各高校培养一部分政治理论师资;在助教和高年级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党员、团员担任政治理论课程的助教或助理,逐渐培养他们成为政治理论师资等。1958年4月,教育部政治教育司针对高校政治课教师数量不足、业务水平较低、教学经验不多、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再次提出了补充、培养和提高政治课教师的具体办法。为进一步充实和调整师资队伍,1964年10月,中宣部、高教部等还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教师同全校学生的比例,应该做到1:100”[1]53 。1978年4月,为尽快弥补十年动乱造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严重流失,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对解决师资的补充和提高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同时明确了领导体制,要求恢复马列主义理论课教研室(组),属于系(处)级编制,直属党委领导。改革开放以后,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启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攻读学位专项计划,成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实施05方案之后,中央财政拨出专项经费,连续五年由教育部组织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开展研修工作。2008年10月,中宣部、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选聘配备、组织机构、培养培训、政策制度等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建设一支政治上坚定、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热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教师队伍,是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根本保证。”[1]120

此外,切实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观照

总结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六十年的发展轨迹及其基本经验,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启示和思考。

1.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地位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的确立和调整,思想政治理论课之所以在高等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高等学校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为此,在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站在“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全局观念和战略的眼光,充分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巩固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改革,将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思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经过六十年的发展与建设,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逐步优化,教学方式和方法手段不断改进,“德育首位”思想日益巩固。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仍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学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教学视野和思路还不够开阔,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等。针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要确立“以生为本、以爱为先”的教育理念,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克服居高临下、“我打你通”的倾向和做法,在教学过程中,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学习热情,充分地尊重他们、关心他们、深入了解并切实回答他们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等各方面的困惑和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努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服务学生的健康成长,才能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为大学生所认同,进而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和说服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改革创新,摈弃死板、教条,按照新的课程设置及要求,探索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及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推进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以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实践教学规范化,不断拓展教育教学的思路和途径。如果不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阔视野,而仍以老的眼光观察新的情况和问题,以过去的思维面对新的课程设置及内容,我们就会脱离现实、落后时代,就无法适应变化了的新形势,开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局面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3.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整体素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以及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提高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关键在教师。”[1]216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存在着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学术领军人物缺乏、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独立的学科依托。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上日程。2005年12月,“马克思主义理论”升为一级学科,不仅使我国高校一级学科体系更为合理和完善,而且为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学科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科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和组织教师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不断提升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理论素养,拓展和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同时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大学生思想实际,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此外,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推动教学领军人物、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脱颖而出,以带动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总之,打造一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高质量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关键环节和组织保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G].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The Historical Survey and Experi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BIAN He-p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16, China)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Historical Research; experience; revelation.

(责任编辑/田苗)

作者:边和平

上一篇:酒店竞争战略研究论文下一篇:电力企业舆情风险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