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精选10篇)
[摘要]文章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思考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3)03-0217-0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实践教学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方式。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初略的探讨。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一)开展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在大学这人生的新阶段中,肩负着三大社会化重任:一是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做好为社会服务的准备;二是培育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的良好习惯,确立社会角色意识;三是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将自己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完成社会化的重大任务,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尚存不够理想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说教缺陷,以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众所周知,思想政治教育固然需要外部灌输,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单纯的理论说教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外因转化为内因。即:一方面通过开展课内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针对时事热点难点开展讨论,形成共识、通过讨论提高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入社会,在实践中锻炼能力,提高素质,进而形成坚定的崇高信仰,逐步完成社会化重任。所以,实践教学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必由之路。
(二)开展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
学校的生命线在于教学质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尽管每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在积极地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但总体上仍无法摆脱从理论到理论的说教方式。而实践教学模式则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由于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实践中了解现实、感悟真理,以达到理论教学所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化,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各高校的培育目标,在由此带动下的教学改革,实践环节备受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从社会发展要求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参与社会活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达到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三)开展实践教学有助于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广泛调
动各种社会力量和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正确路径。当前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正如火如茶地开展,它在推动海峡西岸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同时,也为各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辟实践教学基地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与此同时,随着海峡西岸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各地不仅建立了一大批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将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免费开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各高校必须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为载体,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各种积极因素,吸纳社会各种积极力量,构建实践育人长效机制,营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拓广阔的空间环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思想认识不足
目前,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育者和受教育均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从教育者角度看,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相当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然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倾向,普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专门讲授理论的课程,理论教学重于实践教学。在现有的学时条件下,要将理论部分讲完讲透都觉得时间相当紧张,如再开展实践教学那就更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有教师认为,实践活动应该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与理论课教学关系不大。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大学生中存在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不够重视的倾向,相当部分学生本来就不能正确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所学的专业基本沾不上边,以至参与实践活动也仅仅是应付了事,缺乏积极和主动,难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缺乏保障
一定的实践经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必备保障。由于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人数大幅增加,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特别是校外实践活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给学校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再加上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个别学校领导主观上总是认为实践教学只是走走形式,玩玩花样。他们把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放在扩大学校的规模和影响力上,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上存在着投入不足问题。一些高校虽然也设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但依然存在着款项少、使用起来捉襟见肘的现象,致使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受到严重的限制。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缺乏稳定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带领学生进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社会实践就免不了要深入工厂、农村、社区,免不了要对机关、企业事单位、个人进行调研和专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各单位各部门都在讲究效率和利益,他们本身每天就有着大量的事务需要处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然会给他们增加不少的负担,以致相当多单位对接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兴趣。这需要学校与有关部门密切协调,才能建设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目前,由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缺乏长远规划,还有相当多的学校与有关单位的协调仍不到位,致使实践教学基地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难以正常开展。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革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主要是变一般讲授法为专题讲授、案例教学、学生讨论、情景模拟、辩论比赛等形式;而校外实践教学主要是组织学生深入基地参观、学习、深入改革开放前沿地区考察、调研等等。这些方式固然是很好,但都是些老方法。当前,我们必须及时调整理念,大胆应用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充实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整体优化和全面升级。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
(一)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委员会
近十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宣部、教育部连续颁发了多个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展相关的文件,由此说明,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严格贯彻中央精神,牢固树立全员育人大格局,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形成以校党委为核心,二级学院党总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后勤员工相互配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协调网络,使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都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去。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在实践教学委员会的指导下,紧紧围绕课程体系培养目标,根据学校和当地社会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的需要,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教师的可操作性,共同研究制订针对每门思政课程的实践教学计划及落实方案。既要集中精力抓好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又要组织实施和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统筹协调对学生的考评。同时,实践教学委员会还要利用其优势,引导其他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指导中来,为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排忧解难,并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
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正常开展的关键所在。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质量、效果及发展前景,是与教师的业务能力成正比的。因此,我们应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不仅要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还要重视教师的实践锻炼,定期组织他们参加各个级别和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专题考察、挂职锻炼、社会服务、实践研究等,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了解海西,关注和研究海西建设热点难点问题等,使他们的视野得到进一步的拓宽,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进而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创造必要的条件。
(三)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
当前,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不健全的现状,学校必须通过统筹协调,健全保障机制,有效地保证实践教学正常开展所必需的人力、物力、财力。首先,必须建立以党委宣传部为总责任单位,学生处、教务处、各二级学院为配合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为实施单位的人力资源统筹协调机制。其次,必须协调各方关系,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社会已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志愿者服务基地等,建立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发挥其功能作用基础上,进行分类指导,统筹安排各年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渗透到学生的全部实践活动中去。最后,必须多渠道解决实践教学经费。在争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专项经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积极开拓社会资源,争取更多的经费资助和创造更多的资源条件。
(四)改革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既是一个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的进程,又是一个吐故纳新、与时俱进的过程。对此,在课内实践中,我们一方面必须认真总结以往教学经验,巩固成熟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辩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并继续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还要借鉴相关学科优秀的教学方法为我所用,在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突出学生主体性,提高教学实效性;在课外实践中,我们必须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传统方式,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方法和手段,发挥网络平台功能,开展网上实践教学活动等。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王小元,段勇,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
[3]柳礼泉,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
一、闽南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资源
闽南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主体, 兼容闽越土著文化和海洋文化形成的, 多元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化。作为传统文化, 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尽管其中尚存不足之处, 但蕴含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多得的丰富资源。具体如下:
1. 开拓精神。
敢于吃螃蟹, 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是闽南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精神之一。古有宋元时期, 闽南人大规模出洋贸易;明清海禁时期, 闽南人敢于冒禁下海。今有20世纪80年代初期闽南人率先与我国台湾商人进行海上贸易。即使在“十年动乱”时期, 全国各地正在大割“资本主义尾巴”, 而闽南的晋江人却敢于冒险犯禁, 开设“地下工厂”做生意。如今, 闽南商人勇于竞争的精神促使他们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形成一系列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仅以鞋业为例, 晋江每年生产的运动鞋数量超过50亿双, 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运动鞋生产基地。闽南人以其面海的自然优势, 甘冒风涛之险, 置生死于度外, 向海洋发展, 锤炼出勇于竞争、敢于冒险的开拓精神。
2. 拼搏精神“爱拼敢赢”是闽南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闽南民间自古就有“少年不打拼, 老来无名声”的说法, 特别是闽南商人更是崇尚“宁做鸡头, 不当凤尾”的思想。而要做“鸡头”就不能随大流, 必须独辟蹊径, 拼搏进取。因而, “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成了闽南人拼搏进取精神的现实写照;“办企业就要当老板”就成了闽南人的价值取向。自古到今, 闽南人怀着“爱拼才会赢”的坚定信念, 把封闭的边海变为开放的窗口, 把闽南文化中最值得弘扬的的拼搏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在省外投资创业的福建人超过250万人, 其中, 仅闽南的泉州一地就达70多万人。
3. 开放精神。
闽南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与漫长的移民历史和海外交流史结合在一起。闽南移民可以分为比较集中的两个阶段, 一是自西晋开始, 久经战乱的中原人“衣冠南渡”大举南迁;二是自明朝以后数百年间, 闽南人“过番”南下东南亚。长年闯荡异域, 艰难谋生和见多识广, 塑造了闽南人胸襟广阔、自强不息的豪放性格。同时, 闽南背靠大陆, 面向大洋, 又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各国、各民族、各宗教文化在这一地区和谐共处。在多元文化的相互碰撞下形成了以中原华夏文明为主体, 以儒学为核心而带有浓厚海洋性和地域特征的文化系统, 塑造了闽南文化兼容、开放的精神。
4. 务实理念。
闽南地区地瘠民稠, 生存空间狭小, 再加移民环境, 致使闽南人更加崇尚务实的创业理念。这也就是明清以来相当部分闽南人冒险漂洋过海到东南亚, 以谋取生存与发展空间的原因所在。精明务实的创业精神, 培育了闽南人无所畏惧的性格, 历史上闽南人就以敢作敢为而著称, 缔造了许多奇迹, 以致巨贾辈出。若以世界华人富豪榜所列资产1亿美元以上者统计, 闽南籍和来自闽南文化圈范围者 (台湾、广东潮汕地区) 约占2/3。改革开放以来, 闽南人精明务实的创业精神再次得到充分激发, 并取得巨大的成就。仅以泉州为例, 改革开放之前, 泉州地区是福建经济最落后的地区之一,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 泉州现在已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经济总量连续10年居福建省首位, 约占全省1/4。2010年, 泉州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564.76亿元, 人均GDP已达6000美元。同时2009—2010年泉州人均收入在全国城市人均收入排名第24位, 达12699元。
5.“祖根”意识。
闽南文化崇源重本、格守传统。不管是西晋开始的中原人大举南迁, 还是明清时期闽南人远渡重洋南下东南亚, 闽南先民闯荡异域, 艰难谋生, 思乡念土, 塑造出强烈的“祖根”意识。在共同的血缘、心理、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 能把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广义的闽南人凝聚在一起, 养成强烈的群体意识, 这种强烈的“祖根”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是维系闽台区域关系的“粘合剂”, 是闽南文化向心力的大众心理基础, 对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基本形态
所谓课程资源, 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闽南文化是指闽南地区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反映出来的共同心理和文化特性的结合体, 包括一定的行为规范、共同的信仰、价值观念、理想目标、地域心态等。它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宝贵资源。这一资源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类:
1. 物质文化资源。
所谓物质文化资源, 是指闽南文化形象的外在表现, 主要包括闽南地区的自然景观、人工环境和生产、生活用品中的文化因素等。例如, 闽南大地分布着众多的文物古迹, 这些文物古迹即使是处于宏大历史背景之中, 也与闽南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当地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 具有地方意义, 它们是闽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们实践教学课程的重要资源。又如, 闽南大地拥有大量富涵地域特色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资源, 各风景区还伴有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 或名人轶事趣闻, 这些都是开展爱国爱乡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再如, 闽南是一个历史和文化积累非常深厚的地区, 各种博物馆星罗棋布, 而博物馆正是学校教育难得的宝贵资源, 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稳定基地。还有, 闽南村落建筑是中原士民进人闽南后逐渐形成的, 具有特定基质的社区基层组织基本形态, 具有血缘性、聚居性、稳定性的特点, 并代代相传至今, 是“祖根”理念的物质载体, 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场所。
2. 传统风俗文化资源。
所谓传统风俗文化资源, 是指闽南民众的生活习惯, 如婚葬嫁娶、节日庆典、饮食起居、社交往来等地方传统。这是当地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并且以某种方式固定下来的生活经验的凝结。例如, 闽南人具有聚族而居的传统风俗。闽南人90%以上是北方移民, 他们既受背井离乡、颠沛流离之苦, 又受国内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的双重侵害。当他们到达新垦地之后便自然而然地采取了聚族或聚乡而居的形式, 以应付新的环境, 稳固自己已经占有的生存空间, 拓展本家族、乡族的社会势力。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这一风俗促进了早期闽南文明的开发和进步。到明清时期, 闽南人远渡重洋到东南亚谋生, 身在异国他乡, 他们又聚族而居, 扎下根来, 并将在海外的赢利回报故乡的同时, 为故乡带来了南洋文化。所以, 闽南人历来爱国爱乡, 涌现出许多动人典范, 这些都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
3. 精神文化资源。
所谓精神文化资源, 是指闽南地区民众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心理倾向和道德标准, 它是闽南人的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其表现形式为民众价值观经过提炼高度概括出来的口号、歌曲、象征性符号等。例如, 从某种意义上讲, 《爱拼才会赢》这首家喻户晓的闽南歌曲, 正是闽南人“爱拼敢赢”文化精神的写照。纵观历史, 闽南先民正是在这种精神支撑下, 开疆拓土, 远渡重洋;横看当今, 闽南人正是在这精神鼓舞下,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 团结协作、开拓进取, 开创闽南经济发展的新纪元。
4. 活动文化资源。
所谓活动文化资源。是指闽南民众在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具体工作、生活、文娱、学习等行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文化。它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娱乐方式、生产方式和锻炼方式。闽南活动文化方式种类繁多, 其中很多不仅具有娱乐价值和生产价值, 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以泉州为例, 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它享有“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著名侨乡”、“木偶之乡”、“南音之都”、“多元文化宝库”之美誉。不仅富有星罗棋布的静态文化, 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动态文化, 二者完美地形成了泉州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海丝”文化、华侨文化、泉台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方言文化, 以及茶文化、石文化、瓷文化等诸多元素。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丰厚素材。
三、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行为模式
1. 完善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系统工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是以不同的形态分散于社会各个角落, 具有多重属性, 正常情况下, 它们分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因此, 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做到:
首先, 闽南地方政府应制定当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资源建设的指导性意见。以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资源的需求分析为基础, 对闽南文化资源开发力量进行整体部署。在充分调动高校、教师等在该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 扩大社会各界特别是闽南文化资源所有者和管理者的教育参与力量, 激励更多方面的积极因素, 协同该课程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
其次, 高校必须面向社会宣传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以取得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广泛支持与合作。通过宣传和沟通, 使闽南文化资源所有者和管理部门与学校形成共识, 达成协议, 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明确各自的职责, 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正常开展奠定基础。
再次, 高校必须充分挖掘开发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地域特色人才。所谓地域特色人才, 是指闽南地区那些在知识、技能、社会资源、人脉等方面有教育影响力的人士。其构成主要有:党政机关相关人士、闽南文化专家、企业界人士、离退休干部和学生家长。他们身上聚集着各种不同的资源和潜力, 是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人力因素。
第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提升自身闽南文化素质。由于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最终是要落到课程执教者身上, 所以, 教师的闽南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的质量。针对高校教师来自全国各地, 相当一部分教师来自非闽南地区, 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 其闽南文化积淀先天不足, 这为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带来了诸多不便, 因此通过各种手段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闽南文化素质势在必行。
2. 探索闽南文化资源开发的新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闽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 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创新思维, 努力探索一条充分发挥大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最大限度实现闽南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路子。具体模式如下:
第一, 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 就是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观诸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华侨博物馆、郑成功陵园、施琅纪念馆、李贽纪念馆等闽南文化保护区的各种物质文化资源, 让学生去亲身感知和体验闽南文化精神, 以获得思想道德升华的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深受学生欢迎, 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第二, 探索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探索式实践教学模式, 也就是引进来的教学模式。一是邀请闽南文化专家到校为学生作有关闽南文化的专题报告。二是将闽南物质文化资源、传统风俗文化资源、活动文化资源引入课堂, 引导学生探索所蕴涵的闽南精神文化。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这种实践教学模式, 一方面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加深学生对闽南文化所含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的理解;另一方面, 有助于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培养学生学术探索能力, 挖掘闽南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第三, 创作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创作式实践教学模式, 特指引导音乐、美术、建筑、创意等相关专业学生, 对闽南物质文化、传统风俗文化、精神文化、活动文化进行传承、创作和创意的模式。在创作过程中使学生深刻理解、领悟闽南文化精神的内涵, 实现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种实践教学模式深受相关专业学生的欢迎, 对学生的影响也具更直接的效果。但这模式通常只适用于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学业基础的大学生, 而且还应得到专业教师的支持。
第四, 娱乐式实践教学模式。所谓娱乐式实践教学模式, 指结合闽南文化进校园活动, 引导学生欣赏闽南传统风俗文化和活动文化, 从中提升对闽南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感悟, 以达到寓教于乐目的的模式。如, 引导学生观看高甲戏、梨园戏等。又如, 利用节日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课本剧演出和南音欣赏会等, 这种实践模式的优点在于受众面广、参与性好、感染力强。但必须得到宣传、艺术、演出等部门的协助和支持,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国波.闽南文化的思想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8 (5)
[2].庄国土.闽南人文精神特点初探.东南学术, 1999 (6)
[3].李燕.试论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12)
[4].李康平.论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的价值与路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4)
关键词:边疆民族地区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1
近几年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也都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及实施的新思路,但目前开展实践教学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以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是摆在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落实实践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整个实践教学组织过程松散。首先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领导比较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思政部也制定了《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制作了《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手册》,但思政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个实践教学中,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没有规范的教学文件,没有实践教学大纲,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严肃性和规范性。其次实践教学中我们各任课教师各自为政、自行其是,不统筹安排使用实践教学资源,就不能积聚教师的集体智慧,共享实践教学成果,容易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也不利于规范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最后一些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存在误区,一些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是“形式上的东西”、“浪费时间”,不如学点外语、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有用,致使实践教学“形式化”。
(二)实践教学管理缺失,整个实践教学组织过程乏力。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目前往往只是德宏师专思政部和科研处支撑,势单力薄,缺乏学校其他部门的密切配合,难以产生明显成效。其次《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管理办法》第八条规定,所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都必须参加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实践教学活动。但由于班级学生太多,个别学生的自觉性不高,难以管理与指导,有时就存在以点代面,只是偶尔组织少数学生干部外出进行集中实践,大多数学生则自行利用寒暑假进行分散实践,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
(二)实践教学缺乏持久,整个实践教学缺少长效机制。首先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领导对实践教学非常重视,对实践教学的经费保障有力,但思政部在实践教学的内容、学时、考核等方面没有具体硬性规定,缺乏统一要求,主观随意性较大。其次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数量较少,目前有中缅友谊馆、芒市污水处理厂、芒市垃圾处理厂、德宏州气象局、抗战纪念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实践教学基地,辐射面小,不能较好地满足学生实践学习的需要;同时,因为时间短,有的路程比较远,如芒市三台山德昂族民族博物馆、木康站、美丽大盈江等实践教学基地作用和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问题的存在,反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缺乏长效机制,影响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和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
二、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对策
对于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促使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从而增强思想政治理論课的教学实效性。
(一)要认识到位: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思政部要不断总结实践教学经验,要同理论教学一样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 编写教学授课计划,明确教学的目的、要求、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等。改变既没有大纲又没有实践教学授课计划的局面,保证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克服实践教学的盲目性,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同时,要组织教师成员,内引外联,创造性地实施规划和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的实践教学改革,体现课内实践教学民族性、边疆性的特色,创新课外实践教学的模式,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时效性。
(二)要正确界定:基于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目前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将实践教学定位过高。按照教学内容、环境的不同,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自我实践和社会实践两大类型。
(三)要整合资源: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在亲身参与社会大课堂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能力。因此,决不能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自有的老师队伍和人力资源,要把触手伸到与学生管理相关的各个领域,即构建以教务处、团委、学生处、办公室、思政部等相互配合的管理机制。通过整合人力资源,才能安排一定的教学时间以及后勤的车辆保障。所有这一切,仅仅靠思政部的努力是难以解决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列入培养方案,从制度上确保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务处、后勤处以及各系部配合协助,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顺利实施。
(四)要基地到位:在建立德宏州戒毒所、芒市三台山德昂族民族博物馆、中缅友谊馆、芒市污水处理厂、芒市垃圾处理厂、德宏州气象局、抗战纪念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稳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上,学校可以参照产学研一体化的模式,与有关单位建立互利互惠、长期合作的关系。
(五)要考核到位: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是落实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首先是实践教学考核评价要形成体系,既要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也要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其次是实践教学考核评价要有量化标准,便于操作,易于执行;再次是实践教学考核评价要有具体方法,采取定期召开各种座谈会、经验交流会、总结报告会等方法,对实践教学进行测定和总评。通过实践教学考核评价,达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出差距、明确方向的目的,推动实践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总之,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质量,不仅要靠各部门的支持配合,还要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实践教学理论与方法上的不断创新。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加强制度和手段上的建设,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问题就会有比较大的改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就会逐步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有力保障。但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来改善,以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必修课程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4-0182-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如何使之更加贴近现实且以之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有教学方法运用得当,才能有助于体现课程的价值。
当今社会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工作的环境、内容和渠道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必然面临更新更高的要求。可见,进一步加快改进教学方法的步伐,不仅仅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更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备条件。
因此,有必要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和探讨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科学解决问题的思路与对策,竭力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必修课程创造有利条件。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现状及原因
1.部分教师综合素质不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使命,但仍有部分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够高,对政治缺乏热情,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中,个别教师的价值取向功利化,有的青年教师为自己的科研而在教学上得过且过,敷衍塞责;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只靠教科书打底,无法全面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有的在教学活动中照本宣科,脱离实际,不能及时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关心的社会现实问题;不能结合实际,把理论教育与解决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相结合。
2.教学方法较简单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最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因而,讲授式教学法仍然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通过教师向学生描述所讲的对象,向学生解释概念、原理、历史脉络等。但有的教师却仍然将讲授方式作为唯一的教学手段,虽然也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但是课件制作的水平却不够理想,只是把教材里的纸质内容原封不动地转移到了课件里,这就意味着必将缺少一些必要的影音图像,没有了预想中的效果,还有的课件则过于外表花哨,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适得其反。
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并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的,则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社会实践就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论和实际的联系,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形式。假如只在教室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学生就不便于理解一些抽象的理论。要创造条件,丰富教学源泉,让学生亲身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知识,才能使其面对现实和未来的重大问题的时候,能够有成熟的思考。
3.教学内容不太理想
高校政治理论课课程中的许多内容与中学时学习的内容重复,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在中学政治课本中都已出现过,而却在大学教科书内容的安排上没有得到深入地扩展,那么就会使学生产生懈怠感,而且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交叉重复问题也存在,比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此外,教学内容较为理论化,与当前国外国内发展变化联系不够密切,针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人们比较关注的现实问题得不到满意的答复。理论结构繁杂,内容太过细致,阐述较多,实例较少,无法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享受自我实现的满足,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少趣味性。
4.考核形式单一化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关于学生的考核评价方面,主要实行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两种方式,其中考试成绩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占总成绩的百分之六七十左右。考试形式采用统一答案,不够灵活,许多学生死记硬背,偏离了课程的目标。上课靠笔记、考试靠笔记、考完都忘记,是学生的真实反映。而平时成绩的考核形式,主要包括考勤、提问、课后作业等,但是由于许多高校的师生比例不平衡,很难面面俱到。
5.学生积极性不高
许多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且不少学生认为这样的课程比较抽象,不便于记忆,大多是在讲理论,和自己所学专业以及就业都没有太大关系,所以学习非常被动。并且,目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是大班授课,一个大班一百人到二百人不等,更有甚者至千人。学生人数远远高于教师的掌控力,便会影响课堂纪律,师生交流也存在客观条件的限制,课堂教学效果则不佳,制约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建议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教学前提,选择是否恰当,与课程的教学效果密切相关。恰如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不难发现,能够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力保障。
1.需因时施教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他们的素质高低决定着国家的未来发展。但一些大学生只讲享受,忽视了自己的责任。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对时事的关注。
由于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之间传递信息极为方便,大学生对时政的关注度体现了他们自身的时代意识。但是,也往往受到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政治理论素养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在自身行为的选择上容易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及时有效地将一些受大学生高度关注的时政问题引入到教学中,和学生共同探讨分析事件的起因、发展趋势以及应对措施,来提高学生科学合理地分析问题和对国内外政策的理解能力。要避免教育内容滞后、僵化的存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将理论教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紧密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2.要因材施教
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对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能够融入学生头脑。由于受多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当今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普遍不够强烈,而这恰恰与学生自身情况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为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起到育人作用,必须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关键在于教师怎样准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深入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学要有的放矢地,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并且要考虑学生群体的思想特点和差异。
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因为文理科生的掌握程度不同,且各省政策并不相同。可见,即便同为文科生,彼此的知识功底也有差别。教师应该针对此种情形,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如针对理科生,则应侧重政治理论的基础知识,讲解清楚基本概念和历史脉络,以便弥补不足,并为理论提升奠定良好基础。还可以在文理科生内部适当地分层教学。当今,强调深化教学改革和倡导素质教育,学生的个性特征备受关注,尊重学生的个性是重要前提。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个性化的因材施教确实较难开展,所以,亦可在文理科内部进行适当地进一步分层教学。
3.应不断提升自己
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是一门以趣味见长的课程,而是注重理论为主的课程,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作为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前提条件。但是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大大决定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所以,如果教师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成熟的教学方法,就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对于许多青年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要一下子达到这个水平有一定难度的。那么,要改变这种现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多方面,不断地丰富和发展自己。具备坚定的共产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具备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理论知识、广博的文化底蕴,也要具备娴熟的教书育人的技巧、简明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掌控能力;不仅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还要将时政热点引进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具备较高的组织协调力和随机应变力,可以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制定不同的问题和作业,并针对学生的提问,及时有效答复,等等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注重情感的投入,爱心的付出。当然,这也需要教师、学校、国家都各自做出努力,从体制层面加以推动。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的归纳和总结,既沿袭了一般教学方法和其他学科教学方法的成果,又突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个性特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的不断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将得到不断地完善。它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只有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相结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方法,变革考试方式,充实和强大师资队伍,才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最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必修课。
参考文献:
一、目的与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查研究,让学生亲身了解社会改革、社会变革给人们生活、就业、社会带来的深刻变化,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的意识和热情,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原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希望通过实际调查、走访及理论上思考、整理归纳提高同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任务与要求
1、参加对象:大一学生(2010级)。
2、时间:第一学年第一学期至暑假时间(2011年6月——9月)。
3、内容:结合本年度思政“两课”教学内容,突出课程教学重点,体现课程教学的目的、要求,注意结合同学自身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选取相应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参考课题见附件一)
4、形式:以小组(人数3-5人,不超过5人)为单位,自行组织社会调查。
5、报告要求:实践活动结束后,提交一份不少于5000字的社会调查报告,必须详细注明各同学的具体贡献和执笔人;提交的报告一定要注明系、年级、学号、姓名和联系方式。
报告格式要求见附件二。
报告内容观点正确,文献资料丰富可靠,逻辑清晰,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对某些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剖析,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现实意义。
报告严禁抄袭或剽窃。否则,实践课成绩为零,并根据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各位社会实践的指导老师和2010级的学生:
根据省教工委有关文件精神和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大纲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要单独组织,并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考核记分,学分1分。为了组织好2011年暑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内容的确定,必须严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指导教师指导下按照2011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内容所规定的范围内确定,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要求,否则不给予成绩认定。
2.各指导老师应在学生放暑假之前就如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等问题对学生进行一次宣讲和解答,如课题(项目)设计、实践的准备、实践过程、实践总结和实践报告(论文)写作等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
3.为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管理和开展,2010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原则上必须在2011年的暑假完成,时间一般应在二周以上。学生完成社会实践后应及时进行总结,并写出符合要求的社会实践报告(理科学生1500字以上,文科学生2000字以上)。
4.9月15日前,学生应将实践报告或论文(打印稿)交至指导老师处批改评分。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等,优秀比例原则上应控制在20%以内,不及格者亦应严格掌握标准。
5.9月30日前,各指导老师应将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论文登分造册,每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名,并把一等奖的论文经修改后,统一发到邮箱。
6.12月1日前,印制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优秀调查报告选》(第八辑)。
金华职业技
术学院师范学院社科部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提高认识, 健全保障机制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以教师为主体, 学生为辅, 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教学”的现象, 具体表现为:第一,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 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比较严重。第二,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体现在“三无”———无教学大纲、无教学体系、无教学要求和教学标准。第三, 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 导致了学校保障机制缺失, 教师教学积极性不够, 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高, 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开展。
为了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彻底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片面认识, 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程度。我校专门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机构, 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纳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学校指定一名副书记分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建立宣传部、教务处、学工部、团委、社科部等部门分工负责的管理模式。学校在政策上给予倾斜, 经费投入、物质保障上给予保证。每年给予社科部生均18元专项活动经费, 每节课30元课酬的保障;教务处是组织计划部门, 在教学机制上提供保障。把实践性教学纳入日常教学计划中, 规定学分和学时, 及相应的成绩评定方法, 规定3/4学时用于课堂教学, 1/4学时用于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考核成绩评定占35%, 还有配套实践性教学专项经费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单位 (社科部) 是具体执行部门, 在管理机制上给予保障。制定各门课程具体实践性教学大纲, 编写实践性教学授课计划, 组织各门课程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实施开展, 建立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和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等;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是协助部门, 共同负责和协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健全的组织领导机构和完善的保障体系, 为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制定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 保证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
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应遵循整体性、系统性、目标性、针对性、可行性原则,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该计划较为详细地规划了教师组织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全部操作过程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主要内容有:实践性教学环节课题、指导学生实践性学习的设想、实践性学习评估方式、实践教学基地及教师教学主要参考书目、推荐学生实践教学课外阅读书目等。2006年实行新课改后, 我校增加了各门课程实践教学学时。此外, 还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每学期开学前上交具体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 其中包括本学期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内容、形式, 教师向学生布置实践任务的时间、开题报告时间、班级举行实践活动成果汇报会的时间、教师考核学生实践教学成绩的办法等。教师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经教研室主任、教学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实施。
三规范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使实践教学具体化、规范化
1精心确定实践主题。实践主题根据各门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特点, 围绕学生所关注的时代发展问题、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问题、学生自身需要和身心发展问题来设计, 注重时效性、新颖性、针对性、实效性。实践主题可以是教师拟定的一系列参考选题, 也可以是学生自行选题, 无论哪种形式, 都必须经过开题报告环节才能实施。
2制定详细的实践活动方案。实践主题一旦确定
后, 教师就要求学生制定详细的实践活动方案, 要求每个实践小组在实践活动前上交, 实践活动方案内容包括:实践活动内容、目的、意义、实践活动形式、实践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与分工、进程和预期效果等。学生实践活动方案经任课教师批准后方可实行。
3加强培训指导。培训指导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在大一、大二开设, 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有限, 尤其实践能力相对较弱, 十分需要教师进行一系列的培训指导。因此, 我校非常重视培训指导环节, 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在开学初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方面的相关培训, 主要内容有如何帮助学生确定实践主题、如何进行资料搜集处理、如何组织实施, 如何进行论文写作等, 并要求教师在实践活动过程中进行全程的跟踪指导。包括实践活动前期、实践活动中期、实践活动后期的有关指导。
4组织实践过程。由于近年高校扩招, 学生人数增多,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数量有限, 我校实践性教学活动除了每学期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部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外。为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 我校实践教学活动基本上采取学生个人实践方式, 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 并以5人为一学习活动小组 (其中1人为组长) 方式, 利用规定的实践活动时间或课余时间由学生自行进行实践活动。教师通过面谈、书信、电话、互联网等形式与学生保持联系和沟通, 随时了解实践活动的进展和给予必要的帮助指导。
5撰写课程论文。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后, 为了检验实践活动的成效, 通常要求学生上交一篇课程论文作为实践教学活动的成绩。根据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同, 课程论文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大体有调研报告和实践性论文两种。无论哪种形式论文, 教师都要认真指导学生撰写论文, 教会学生基本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步骤, 明确研究课题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等, 同时还要求学生严格按学术规范来写作, 思路清晰, 资料丰富, 要能融入个人的收获和体会。学生在写作过程中, 教师要反复指导并进行论文修改, 确保实践课程论文的质量。
6总结交流点评阶段。按照我校制定的实践性教学计划要求, 在实践性教学活动结束后, 要有总结点评交流环节 (《纲要》为两学时, 其他课程为3学时) 。要求每个实践小组派1名代表上讲台简要陈述小组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及结果, 教师对每个实践小组给予相应的点评, 及时总结实践活动成果, 指出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对做得好的小组进行表杨, 对做得不好的小组进行适当的批评。点评交流环节有利于学生分享大家实践成果, 帮助学生分析实践活动中的收获、经验与教训。
四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考核评价体系
1加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力度。充分发挥教学
督导员、教学信息员、教研室的作用, 通过聘请学校知名专家和学院退休教师作为教学督导员, 不定期地对实践教学进行检查。在全校各院系选拔有责任心的学生作为各学院的教学信息员, 定期收集各学院对实践性教学反馈信息, 利用教研室开展的教研活动, 抽查教师实践性教学进展情况。此外, 还通过定期召开全校性学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表和教学信息反馈表、期中教学检查表、教师期末实践教学总结等形式, 多渠道、多方面地对实践性教学质量进行监控。
2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 (1) 对教师的考
核评价。我校将积极投入实践教学、对学生实践的指导、实践教学效果三方面结合起来综合评价教师, 以教学信息反馈量作为评价的参考指标, 结合教师平时实践教学的具体表现, 评价内容主要有: (1) 教师每学期要有详细的实践教学方案, 应包括实践教学目标、任务、内容、实践要求、方法方式等。 (2) 教师要亲自参加或亲自监督实践活动, 进行全程跟踪和指导, 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3) 每学期要有实践教学工作总结。评价时做到客观、公平、公正。对真正用心投入实践教学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对敷衍了事对待实践教学的教师要批评乃至惩罚, 扣除一定的教学工作量。
(2) 对学生的评价。要求教师在对学生考核评价时, 要把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实践教学成果的质量三方面综合起来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有: (1) 重视并积极参与实践教学。 (2) 要有详细的实践活动方案, 包括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准备工作、人员分工等。 (3) 要有个人实践活动总结和小组活动总结。 (4) 实践活动后要完成调查报告和实践论文。考核评价时要注意多样化, 把学生自我评价与学习小组评价相结合, 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 重点评价学生参与过程, 团结协作精神, 科学探究精神,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等。对主动参与、认真完成实践教学的同学表扬鼓励, 同时给予较高成绩评定, 对马虎应付实践教学的同学要批评教育, 成绩评定为不及格的, 重新补课。
五制定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 促进实践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
为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和管理, 我校先后出台了系列指导性文件, 明确规定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 4门课程实践教学的具体学时和学分, 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拨付, 学生实践教学成绩评定方法, 教师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制订了较为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 每个学期制定教学计划, 并具有可操作性。此外, 还制定了系列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如定期召开学院层次的实践教学总结交流会议, 各个教研室不定期组织实践教学讨论会;规定每位任课教师开学初要交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学期结束要交实践教学工作总结;实践教学要有点评交流总结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的监督和考核评价制度等, 通过科学完善的制度建设, 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向深度发展。
在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 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 比如如何增强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更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如何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更完善、有效的监控, 如何建立更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 这都有待我们将实践教学改革更深入地推进, 这也将是我校今后实践教学改革的重点课题。
参考文献
[1]韩毅, 景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实效性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 2005 (1)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9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实践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但目前实践教学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有利于发挥其积极作用。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不管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还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非常重视实践活动在形成个体思想政治素质中的作用,尤其是实践教育对青年学生成才的意义,主张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人们的思想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认识必须以社会实践为教育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时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p54)这对我们把受教育者作为积极活动的主体,通过教育者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经验来提升教育效果,提供了理论基础。
列宁非常强调实践育人的作用,他认为,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把实践活动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共产主义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认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否则,“学习共产主义只限于领会共产主义著作、书本和小册子里的东西,那我们就很容易造就出一些共产主义的书呆子或吹牛家。”[2](p282)
毛泽东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3](p839)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4](p840)毛泽东同志深刻地阐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又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如此循环往复,推进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重视德育的实践特性的思想。邓小平特别注重教育的实践问题,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中国实际国情的结合。 他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江泽民同志深刻地阐述了参与社会实践对青年成才的重大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青年学生)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5]
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充分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实践活动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在高校中进行实践教学提供了哲学依据。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育学依据
2.1实践教学很好地体现了活动德育课程的要求。
活动德育课程是德育课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人类的学习离不开直接经验也离不开间接经验,所以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把实践和活动纳入课程,进行系统设计开发,已成为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现代意义上的活动课程的首倡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认为 “细心考察一下学校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教学方法,它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而做事又是属于这样的性质,要求进行思维或者有意识地注意事物的联系,结果他们学到了东西。”[6](p182)并且他反对传统的学科课程。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强调提倡和试验过的活动课程模式产生了世界性的积极影响。
今天的活动课程已经成为一种与学科课程相并列的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互补充,有机渗透,才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也才能使学生既可以系统地学“深”,又可以联系实际学“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应包括“学科”课程,如进行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还应包括“活动”课程,即开展实践教学,设计校内实践教学课程,社会实践教学课程,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共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2.2实践教学符合主体性教育的要求。
主体性教育理论是在吸收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建立起来的一种时代的教育理论,是我们时代的教育哲学,它推动着中国教育思想和实践从传统走向现代。
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点则是提供了教育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自主性,从而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的主动探索,从而不断改进自己已有认识和经验,这是一个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创新的能力的过程。
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符合主体性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3.1实践活动在人的素质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发展过程或规律的不同,我们将人的素质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与知识活动对应的素质,…称为‘知识活动素质’。另一类是与实践活动对应的素质,称为‘实际活动素质’。” [8](p127-131)人的素质发展既包括知识活动素质的发展也包括实际活动素质的发展。
在人的知识活动素质发展过程中,学生通过知识学习或获得间接经验占着主要的地位,但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对于学生知识活动素质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实践活动至少在个体认知活动素质发展的起点上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并且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时,如果在其认知结构中没有相应地可以同化吸收它的知识,则一定的直接经验和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人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仅是一种知识活动素质,更是一种实际活动素质,如果学生只积累了道德知识,而不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去进行情感体验、内心冲突或意志表现,品德的同化和顺应机制就不能良好地展开,良好的品德素质也就无法形成。
3.2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发挥榜样的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刺激决定反应,环境决定行为。也就是在个体习得行为过程中,重视环境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设计和操作,既能建立起预期的反应,也能通过反复的强化形成或消退复杂的行为。班杜拉提出他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对模式或榜样的观察就可以学习到新的行为方式,儿童道德判断方式和行为方式就是通过对他们周围的道德榜样的模仿而建立。并且,示范榜样不仅指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包括文字符号、图像信息、语言描述、艺术形象等。虽然行为主义心理学忽视自主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但他强调了人可以从环境中直接学习,榜样示范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对进行教育活动仍具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发挥环境和榜样对人的影响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3实践教学有利于实现主内的、自律的教育方法和主外的、他律的教育方法的统一。
一些近代的理性主义教育家和现代的进步主义、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不是消极被动的进行而是积极主动进行的,并且这些活动是自主的、可控的,人作为一种理性的动物,能够而且理所当然应当自主地控制和调适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在本质上是自律而非他律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采取主内的和自律的方法,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
以上二者在人与教育和环境关系的问题上,都比较片面。实际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改造周围环境及其自身的自由意志,又对外界环境、教材和教师具有依赖性。因此,主内和主外的教育方法,自律和他律的教育方法,应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恰当地统一起来,形成优势互补。
在组织和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增强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责任感,学生能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4.
[2]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2.
[3] [4]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839,840.
[5]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 -5-5.
[6] 赵祥麟, 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182.
[9] 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论[J].教育研究,2000(8):50-53.
[10] 陈佑清.两种活动在两类素质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127-131.
社会实践环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国情、认识社会,科学分析各种社会现象与问题,加深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树立和巩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学生利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开展。根据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要求,今年暑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
一、主题:了解民生,服务社会
二、对象:全院高职2008级、高职2009级各专业学生
三、途径:开展社会调查。
四、组织形式:以个人或小分队活动为主要形式,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则,开展实践活动。
五、活动要求:
1、安全第一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各系要提前认真做好活动期间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不鼓励学生到未知危险的山区等地进行实践活动。活动之前要求学生签订《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个人责任书》(责任书见附件)。学生在实践活动时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要注意活动期间个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严防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做到文明实践,平安返校。
2、科学可行、以人为本原则
实践活动要做到目的明确,内容积极向上,学生可自主联系相关思政课老师,寻求指导。各系积极整合各种资源,在实践各环节为学生提供政策和经验上的指导,为学生顺利开展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3、合理安排原则
各实践小组应做到实践有目的、有计划,充分准备,恰当分配任务,活动中指定专人作好纪录,对收集的问卷、调查资料等作好整理分析工作。
4、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强对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报道,重点突出特色活动、实际效果、先进典型和社会反响等。同时重视媒体效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媒体联系,力争获得媒体的关注与支持,增强我院社会实践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六、总结与评优:
1、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个人或小组于下学期开学两周内交一份调查报告和实践地接收证明到本系(实践地接收证明样本、调查报告格式和暑期实践报告撰写见附件)。
2、各系认真进行总结,每个系于下学期开学两周内均需交一份社会实践总结。同时附5张以上数码照片(照片要求从不同角度反映社会实践的内容及特点,并配有照片注释)。
3、思政课部将召开全院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会,会上请各系推荐优秀团队和个人代表进行经验交流。总结会上同时进行优秀指导老师、优秀社会实践团队及个人的表彰工作,并组织部分获奖者赴韶山、南岳忠烈祠、屈子祠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地社会调查活动。
七、参考选题: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可以围绕以下选题开展,也可另拟选题。
1.城市弱势群体生活状况调查
2.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调查
3.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
4.农村居民健康情况调查
5.农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设及运行情况调查
6.农村合作医疗情况的实施及农民满意度调查
7.同学家乡所在地科技、文化、教育、农村建设等方面的调查
8.结合专业所学知识开展暑期实践活动
9.赴上海世博园考察参观活动
10.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
11.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12.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
13.公民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问题
1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15.大学生就业心理趋向调查
16.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
17.开展大学生诚信状况调查
18.家乡之最调查
19.家乡新农村建设现状调查
20.调查湖南人才市场动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21.家乡普法宣传调查
附件1: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个人责任书
附件2:实践地接收证明(样本)
附件3:调查报告格式
附件4:暑期实践报告撰写
思政课教学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践报告
实践地点: 博爱县 实践时间: 2010 年7月21日 至 2010年8月5日 共15天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基层学校团建工作,深入了解我省基层学校团建工作现状,按照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明办、河南省教育厅、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学联《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大中学生暑期“三下乡”和“四个一”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的通知》(豫青联字„2010‟51号)有关部署,决定以省管高校为主,指定18所高校团委每校组建一支大学生骨干基层学校团建调查队作为省级大学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到高校所在省辖市所有的县(市、区)团委开展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暑期社会实践,任务是开展基层中学中职团建调查、中学校园周边安全环境调查和中学基层团干部成长路径调查三项工作。
为相应团省委号召,加强焦作市基层学校团建工作,我校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组建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生骨干基层学校团建调查团,各个成员分布到焦作市4个区、4个县和2个县级市共计十个地区,王超兴、沈兴成和陈东同学有幸作为调查团的一个单位小组,深入到焦作市博爱县各级学校开展基层学校团建调查工作。调研活动通过座谈调查、访谈对话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根据调查数据,结合访谈材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分析,形成了基本调研报告。
一、当前博爱县基层中学中职团建及周边安全环境基本情况
1、博爱县中学中职团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涉及到博爱县30余所中学中职(其中有4所由于特殊原因,没有联系到相关负责人),在校学生2.3万余人,其中团员人数约1.4万,占总人数的60.8%。全县30余所中学团总支下设380余个团支部,是一支团结协作、与时俱进、朝气蓬勃、开拓创新的年轻队伍,充分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但26所学校中无一所拥有专职团委书记,都是兼职。28岁以下青年教工数175人,其中青年教工团员数159人,占青年教工总数的90.9%。团员活动阵地数大概有40个,相对不是很充足。经费基本上都是靠自筹或自创,几乎是没有行政拨款。2009年“推优”入党数不足10人,比例较低。
2、博爱县中学中职校园周边安全的基本情况
在调研的26所学校中,其中有19所在大门口建有视频监控,占总数的73.1%。各个学校目前装备的警用装臵主要是警棍、强力手电筒等。每所学校门卫人员的数量1—4个不等,其中有22所学校门卫的年龄超过35岁(大多是50—65岁之间),占学校总数的84.6%。调研学校的共同特征是:基本没有校车,门口小商小贩屡禁不止,在学校500米以内有网吧无证营业等等。
二、当前博爱县基层团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年龄问题,思维比较狭隘,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对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的领悟和接受能力不强,习惯于按过去的老办法行事。使得各级基层团组织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力不强。一方面,在应对内外环境变化上,当前,自身还没有很有效的办法,工作方法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部分团干部对从事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短期行为和形式主义严重,主动性不强,对于开展团的活动,应对团工作中的新问题,被动应付了事的多。这些,都制约了我社区基层团建和青年工作的有效开展。
2、校园周边安全方面的不足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校园安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门卫年龄过大(基本上都超过35岁);校内摄像头较少(有的根本就没有);部分教学楼存在安全隐患(有的甚至已经是危楼)等等。
四、对博爱县基层团建及校园周边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当前博爱县共青团工作的现状,我们小组认为,各级团组织既要看到当前问题的严重性和新时期新形势下做好基层团建和青年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又要增强做好全县基层团建和青年工作的信心,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更好的改善校园周边环境,为此我们建议:
1、积极探索基层团建和青年工作新途径,延伸青年工作手臂。鉴于我社区当前团组织设臵和工作的现状,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展一些偿试工作。进一步增强我社区青年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发挥共青团“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热情支持共青团工作,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
2、加大对青年团员培训的力度。多组织有团建方面经验的人才下到基层学校去开展有关团建方面的讲座破除制约共青团工作发展的思想观念,减少兼职现象发生。要高度重视团员和团干的培训工作,特别是要借助现有的教育活动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团员青年培训活动。当前,特别是要积极推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通过举办学习讨论活动,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思想解放的氛围,通过破除畏难心理、守旧心理、封闭心理等不良思想观念,激发我县青少年奋发有为精神状态,增强追赶先进的锐利斗志,敢于突破常规,迎难而上,突破难题,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共青团工作发展新局面。
3、确保一定的共青团工作经费。各相关部门应按有关政策要求,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完善共青团阵地建设。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共青团阵地建设,增加阵地数量。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推荐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实践报告10-31
关于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11-01
关于高校教学改革的调查问卷09-29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的探讨论文10-09
高校后勤改革与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探讨12-04
关于创新写作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06-18
新时期高校教学设计与管理探讨10-21
新时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05-26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调研07-24
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关联性探讨论文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