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天人合一思想在全球化中的价值

2024-05-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天人合一思想在全球化中的价值(通用6篇)

论天人合一思想在全球化中的价值 篇1

全球化带来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异化等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对此类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以天道观为重的道家的“天人合一”有助于解决人与自然的异化,以人道观为重的儒家的“天人合一”有助于解决人与社会的异化.

作 者:夏路 XIA Lu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刊 名: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SHA RAILWAY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年,卷(期): 3(4) 分类号:B21 关键词:天人合一   传统文化   全球化  

论天人合一思想在全球化中的价值 篇2

纵观中国儒学史,对“天人合一”阐释的重点有所不同,对其含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儒家试图通过 “天人合一”来论证“天人合德”。所以,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并非只是强调天人在自然属性方面的合一,更为重要的是在本我属性也就是心性与天道的合一,在天道与本我的相互交集中显示 “和谐”、“中和”与“崇高”,“和谐之美”、“中和之美”“崇高之美”这三点可以说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折射出的最重要美学品性。

“和谐之美”契合了儒家追求的人与自然、与他人相互的和谐关系,“中和之美”体现了儒家平衡适度、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美学观点,“崇高之美”则是强调自我心性修行的从容与仁爱、发自内心的真善之美。从韩国传统舞蹈的发生、发展特点看,韩国传统社会所受的儒家文化思想浸润之深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方面,也辐射到了传统艺术领域。韩国舞蹈学者黄敬淑在其专属《韩国传统舞蹈的新展望》中的“韩国传统舞蹈的思想根源”一章中明确写到: “对韩国人精神世界影响最大的正是儒教思想,不仅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更是辐射到舞蹈艺术领域”2。因此,有理由相信,韩国传统舞蹈在漫长的沿革发展中,定会随着社会思想思潮的变化而变化发展,对于在韩国文化史有着重大影响的儒家思想,必定会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或大或小的交流、学习与借鉴。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所蕴含的“和谐之美”、“中和之美”、“崇高之美”也必定会对韩国传统舞蹈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韩国传统舞蹈的美学特征是在韩国几千年文化艺术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无论是典雅的宫中舞、庄严的宗教仪式舞、欢快的民俗舞及专业性强的教坊舞,从中或多或少都可看到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对其的渗透与影响,当然,这本身应归于中韩两国之间的历史渊源关系及文化交互活动,也归于韩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吸收。纵观韩国传统舞蹈,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对韩国传统舞蹈影响的烙印至今依稀可见。

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韩国传统舞蹈语言的审美意象

韩国传统舞蹈倾向于用简朴、深沉的舞蹈语言表达内心世界, 其追求的往往是一种内在的情感与心境,没有繁杂的动作更没有炫技般的技巧,而是在看似单一的动作过程中以简代繁、以弱喻强、 静中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动中静、静中动”是韩国传统舞蹈语言最显著的审美特征3。作为学习韩国传统舞蹈的中国舞者,在学习的过程中,笔者对韩国传统舞蹈的语言特征概括为:气韵生“动静”、调度成“曲线”、下肢多“顿踏”手臂常“垂抻”。在韩国传统舞蹈中,“动静”的概念可理解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一个动作看似静止的状态下但内在气息顺延着舞者心境的发展或舞蹈情境的推进而产生不间断的动作态势;“曲线”是韩国传统舞蹈中动作运行轨迹与线路的基本表现形式;下肢的“顿踏”与手臂的“垂抻” 是构成韩国传统舞蹈语言特色的最关键要素。“静中动、动中静”是韩国传统舞蹈最本质的审美特征,它不只概括出舞蹈的表现形态, 更为重要的是,在“动”“静”的交替中将身体与心性进行均匀的调和,既不呆板沉闷又不喧闹嘈杂,从“动”“静”的两极中透射出一种不偏不倚的中和之美;“曲线”不仅是韩国传统舞蹈中运用最频繁的舞台调度形式,也是其动作运行轨迹的规律性走向,蜿蜒连绵的曲线调度喻含着不前不后的适度之美。“韩国传统舞蹈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下肢如何运用的问题,下肢动作的“顿、踏”隐含着韩民族对赖以生存的大地的眷恋、对丰年的企盼,更体现出一种人类渴求与外界自然达成的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包容的和谐之美;手臂的“垂抻”既是一种动作形态,也是一种审美形态,手臂动作严格的起止动势与运行轨迹蕴含着儒家所讲的规范与严谨,传递着一种秩序之美。从韩国传统舞蹈语言的分析可以看出,韩国传统舞蹈表现出的内敛与沉稳是一种本我与自然相互适应的和谐之美、强调自我心性修行的从容之美、更是怀有仁爱之心遵循道德规范方能显现出的、发自内心的淡然真善之美。通过舞蹈语言表现出的审美意象也是韩民族审美情趣与文化心理的综合体现。

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韩国传统舞蹈“和谐美、崇高美”的美学追求

“天人合一”论既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命题,又为古典美学奠定了重要基础。儒家赋予其道德约束的品质,道家避其道德观念追求单纯的天与人的相互感应,佛家则强调以心为本体的天人合一。种种“天人合一”说,大体上都以儒家的有道德意义“天人合一”说为基础,又吸取了道、佛的天人观4。宋明理学所完成的“天人合一”论奠定了古典美学的坚实基础,因其在韩国广泛的播布与发展,为韩国儒学审美观的确立标明了方向、确定了基调,同时, 也赋予了受这种意识形态影响的韩国传统舞蹈审美倾向以重要核心理念。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概括了宇宙间自然与人的关系,进而, 规范出事与物、人与物、人与事、自我与他人等关系的和谐之道。比起道家提倡的解放人性、返璞归真、摈弃藩篱、保持真我、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自然品格,儒家的“天人合一”有着更为显性的规范人伦秩序、建立道德约束、自我心性修行的意味,强调天理与人欲的统一、 自然万物与人的行为的统一、道德理性与情感感性的统一。

韩国传统舞蹈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相互融合、相互统一,通过 “沉稳”“内敛”“外柔内刚”等外部特征而折射出的内在的“和谐”与“崇高”才是其审美的生发点,也是其审美的落脚处。也就是说,韩国传统舞蹈所表现出的敦厚、内敛、柔韧是一种符合本我与自然的秩序之美、符合美善相承的中和之美,是对“天人合一” 思想的感性阐释。这种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美学呈现,是以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自然世界的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怀有仁爱之心又能遵循规范才能体现出发自内心的淡然从容之美、笃定敦厚之美, 才能在天地之间体悟物自我与自然的亲近,才能表现出与自然的和谐、对天地的遵从,才能体现出真正的“天人合一”。这种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对天道王祖的遵从伴随着韩国传统舞蹈的生长而成为其显性的美学立场。韩国京畿道无形文化财第八号李东安流“萨尔朴里舞”,它与国家文化财第97号李梅芳流“萨尔朴里舞”最大的不同是:舞者手持的长巾不是一条而是两条。一左一右好似一阴一阳、 一尊一卑,又似上天与我。左右手各持一条长巾起舞,在双巾的提、放、抛、转、搭、绕的过程中加以舞姿与步伐的配合而体现出一种以天为上我为下、天为尊我为卑,在天道自然法则中对“我” 内心“怨恨”的隐忍表达,体现出对客体“天”的恭敬与遵从、礼让与恭顺。当然,这里的“天”绝非天空之“天”,而是涵盖了自然万物的王法秩序,从舞蹈语汇、动作幅度、音乐长短等方面均体现出一种顺应天地、融合自然的和谐与崇高。固然,“萨尔朴里”从韩文释义为“解厄、消怨”之意,更多的被解释为带有巫俗性质的巫舞,但就舞蹈本身表现出的对“厄”的柔性消解、对“怨”的隐忍,又何尝不是个体对天地自然之道的遵从?不是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不是内心对崇高天地自然的敬仰之情?对喜、怒、哀、乐波澜起伏式的激情表达并不是韩国传统舞蹈的呈现方式,无论多深的“恨”、多重的“怨”、多大的“喜”均表现为一种欲语还休的内敛与沉着,舞蹈语言也体现出一种平稳与节制,这种喜、怒、哀、 乐皆适度的情感表达无疑与儒家所提倡的重视中节之美、含蓄之美不谋而合,与“天人合一”讲求的人与自然的温婉融合相互一致, 体现出韩国传统舞蹈一种荡漾在自然与自我之间的、和谐而崇高的内在品质。

由于中韩两国在历史渊源、地理环境及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在几千年中韩两国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流的互授过程中, 韩国传统舞蹈所表现出的与天地之和谐、敬万物之崇高的精神追求很难说不是受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浸润之结果。当然,这首先基于韩国千百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吸收。可以说,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为韩国传统舞蹈提供了内在的逻辑理性与外在的美学追求,最终,这种文化给予影响了韩国传统舞蹈的生成、发展,成为韩国传统舞蹈艺术形态与审美倾向的根基,成为其重要的舞蹈文化景观。

摘要:本文通过对韩国传统舞蹈中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轨迹追寻,探究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与韩国传统舞蹈审美的相互关系,为从传统文化层面理解国外代表性传统舞蹈提供研究视角的可能性。

论天人合一思想在全球化中的价值 篇3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天人合一;美学

0 绪论

《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老子《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根源。古代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就是说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可以互相交流,和谐共生,这也反映在古代的建筑中。例如,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的。紫禁城正对着紫薇星,建筑与环境得到融合和渗透。中国古建筑的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

1 《考工记》中“材美”“工巧”的现实意义

《周礼·考工记》中明确提出了一种注重内在的统一,顺应大局与自然相融合的设计思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天有时”指天有季节、气候、时令变化;“地有气”指地理条件有不同,自然规律有差异;“材有美”指材料有自身材质的美,“工有巧”指人的创造能力和工艺技巧娴熟有技巧。顺应天时、适应地气、巧用材料、适宜工艺,四者有机结合,就可以产生好的设计作品。这是一种“大”的设计思想,“和”的设计观念,一种“尚法天地,天人合一”的设计观。这四条原则不仅适用于设计制作优质工艺美术产品,而且在普遍的设计中也具有参考作用。事实上,我国数千年的艺术传统,正是完全体现了这些原则。我们通常所说的物质材料美,是指那些给人以美感的不同质地、纹理、色泽,要想得到充分的发挥,就要在加工的过程中体现一个“巧”字。中国传统造物观中的“材有美”“工有巧”对设计匠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匠人不但要有手上技巧还要懂得材料与设计的完美结合。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建筑建立在一套完备的木框架结构的技术体系之上。一直十分注重结构逻辑的真实性的表达与传递。从椽、檩、梁、柱到基础的结构力学传承,关系非常清楚。在中国古典建筑中,纯粹装饰的构件是很少的。中国建筑的装饰,其造型形式与结构功能、构造要求紧密结合,具有实用价值,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加。例如,木构架构件中的梁、枋、檩、椽等,结构清晰合理,它们担当着装饰作用,造型精巧。古建中的斗拱,不仅装饰了屋顶,使屋顶与柱子之间良好过渡,且间接表达了封建制度的等级差异,更主要的是它成功地把屋顶的力向外延伸,起到了承托屋顶的作用。

2 以天坛为例阐述“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古人自古以来就崇尚自然。在中国古建筑文化中,建筑是世代中国人与大自然不断“对话”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融合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北京天坛在祈年殿的设计中,殿顶周长三十丈象征一个月三十天,外层十二根柱子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十二个柱子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中二层二十四根柱子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最内藻井下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殿内二十八根大柱,还代表了二十八新宿。圜丘圓顶的直径全为奇数,为阳数,台阶数皆为九的倍数,象征九重天的意思。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的圆顶和方形地基象征着“天圆地方”。最为突出的祈年殿的三重檐的颜色,上檐为蓝色象征天,中檐黄瓦象征地,下檐绿瓦象征万物。可以说,历经百年的天坛堪称中国古典建筑组群的典范。天坛内的建筑和布局设计已不仅仅满足功能的需要,更充满着对“天”的认识和寓意,充分说明了“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建筑的深远影响。

中国的古建筑,是以人的尺度来设计建造的。即便是高大壮丽的宫殿、寺观,尺度虽有扩大,但也有所节制,给人的是一种亲和感。就拿天坛建筑来说,充满着理性思维的建筑构图,尺度虽然比一般居室有所扩大,但是洋溢着神圣般的宁静与自然,不使用过多建筑,而是采用超大规模的占地面积和绿化,突出环境的宏伟壮阔。中国古建筑讲究中轴对称的平面布局和井然有序的空间营造。它的创作来源是现实生活,以大众的理解力为审美标准,进而深入到人的内在情感;以一定的象征手法,去表达特定的情怀,从而构成了中国古建筑的“伦理”设计观。就天坛建筑的用色而言,蓝色象征天,黄色象征地,绿色象征万物,七星岩象征北斗七星。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古代在建筑上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设计观。

3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空间创造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记载:“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运用在建筑上,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建筑室内外,有墙、有工具、有摆设的地方是给人提供便利的,而被墙围合而成的大大小小的空间才达到它作为房屋作为建筑的作用。这“有”“无”的关系也就是让我们建筑师注意到“虚实”的对比变化,以人的行为方式为出发点,更好地关注到人和自然的互动,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更好地展现设计中的技术美、材料美、功能美。

建筑无论大小,总是一个有形的实体,同时建筑又是构造出来的一个或大或小的空间。在中国古典建筑中,这个空间不是单一封闭的,而是延续的时空序列。建筑的整体空间的构成,是先将地基上的室外空间分隔成小块,将各个不同性质的室内空间组成单元,呈现出由许多小块实体组合构成的平面空间形态即院落,整体的平面空间,通过建筑群体的多层次的分隔、过渡、转换,形成有节奏的流通、连续的组合空间形态。

因此,中国传统建筑的立面多同时具有二重性,既是房的外又是院的内,而室内空间很少被处理成一个封闭的中心,其进深相对浅,片面简单,不形成深邃而复杂的空间结构,从而容易将人的注意力转向室外,门窗等构件的造型和设置,形成了室内外空间的微弱割断关系,甚至包括家具陈设等,都将人的视线引向一面或数面与室外相接的界面,通过不同程度地向外敞开的辅助性或从属性的建筑,如廊、庭、厢等形成室内外互为过渡的中介空间。这些古建中虚实的交叉运用,正是将室内与室外联结成一个整体,不割裂自然,不孤立建筑,这也是中国古建筑天人合一的一大体现。

4 结语

论天人合一思想在全球化中的价值 篇4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做数学体验实践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习数学知识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参与特定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和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经历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新课标所提出的这种“活动化、实践化”的理念,其实正与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不谋而合。都突出了学习知识中实践的过程,即“做”的过程。那如何将“做”的方法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发挥“做”的价值呢?下面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做”中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指出:“唤起兴味,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体,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各学科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等因素,利用图示、教具、学具等材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实践操作的意义,学会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

我是这样导入的: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每人分到几个,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桃的个数。(学生很快伸出一个手指)

再问:现只有一个桃,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分到桃的个数。

(这时学生一下给蒙住了),有的学生会用半截手指表示,问他表示什么意思,他说表示“半个”桃。

师接着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一下子被难住了,这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伴随学生自身的情感成为他们自己学习的需要。

因此,在新课导入时,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发现问题,产生疑惑,他们发现现有的知识不足时,必然会激起对新知识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通过“做”达到唤起“兴味”并用全付的精神去做事体的目的。

二、“做”中探索、感悟、发现

实践出真知,因此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参与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被动接受,因为做了才能真正体会和理解。这就要求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做,竟而从中理解发现。

[案例]:“乘法的初步认识”。

为了让学生体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计算规律,在课始我设计了老师和学生进行计算比赛的游戏活动。

环节一:宣布比赛要求--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比一比谁算得又快又对。

2个3相加,3个4相加,5个2相加,8个7相加,40个9相加。

比赛结果自然是老师获胜,学生感到十分惊讶和佩服老师计算的速度,这时老师故设悬念,先请学生回答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板书如下:

2个3相加3+3=6

3个4相加4+4+4=12

5个2相加2+2+2+2+2=10

8个7相加7+7+7+7+7+7+7+7=56

40个9相加9+9+9+9……

环节二:呈现新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当学生产生了迫切的学习愿望后,教师:你们想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吗?是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来计算的。接着,在原来的板书旁边写出乘法算式:

2个3相加3+3=63×2=6

3个4相加4+4+4=124×2=12

5个2相加2+2+2+2+2=102×5=10

8个7相加7+7+7+7+7+7+7+7=567×8=56

40个9相加9+9+9+9……9×40=360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做口算”比赛活动,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尤其是“40个9相加是多少”,学生在经历了连加计算的繁琐后,接着看到了老师用乘法计算的简便和快捷,体会到了乘法运算的优越性,感悟了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当然,让学生做数学,就要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问题。教师不应过多干涉,放手让学生去“做”,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适当地指导,提出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

【案例】: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1、教师出示:用白铁皮做一个圆柱形的粮囤,存放粮食,这张白铁皮长6.28米,宽1.57米,叔叔要小英帮忙算算,怎样围法放的粮食多?小英不假思索地说:“这还要算吗,既然是同一条席子围成的圆柱形粮囤,那么放的粮食应该一样多。”你同意小英的说法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2、可以用哪些方法来验证呢?(实验、计算)

3、让学生尝试用这两种方法来验证一下:

①实验法:(拿出老师事先准备的透明的长方形)

a比较长方形的大小;b卷成圆柱形(两种不同的卷法);c在底面积小的圆柱里放入大米;d把底面积大的圆柱套在外面;e慢慢把里面的圆柱拎起来把米留在里面;f告诉我你看到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②计算法:

底面周长(米) 高(米) 底面半径(米) 底面积(平方米) 容积(立方米)

圆柱1 6.28

圆柱2 1.57

4、讨论: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一个规律?

学生顿时开窍,并总结出一条规律:以长方形的长为底面周长围成的圆柱体积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做”数学,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和推理的思维过程,并最终通过相互合作交流得出了结论。人人都兴趣盎然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学生清晰认识了圆柱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及数学情感都得到了和谐发展。体验到学习数学已不再是枯燥乏味、而变得十分有意义和愉快的事了,学生自然就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数学问题的活动中去。

三、“做”中巩固深化,提能力

陶行知主张教与学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强调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学与用的一致。所以他提倡“行动的教育”,“手脑并用”。”数学知识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小学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加以选择,巩固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案例]:在学生学了“人民币的认识”后,我创设了“小鬼当家”的购物问题:妈妈请你用完10元钱买早点,你准备选择哪些物品?有什么理由?

四个面包三个鸡蛋两根火腿肠

2元1元3元

一瓶牛奶一斤水果一碗水饺

7元6元1元

三碗面条两块蛋糕一块巧克力

8元4元5元

二根油条三个饼子一斤牛肉

1元1元9元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经过观察、思考、讨论,学生说出了许多不同的安排。最后要求学生用算式来表示10的组成:

(1)两个数组成109+1=10……

(2)三个数组成103+6+l=10……

(3)四个数组成103+2+4+1=10……

(4)五个数组成102+1+2+4+1=10……

……

本案例通过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分析、概括和归纳等“做”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巩固了以前学的10的认识和加法,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再如在学生学习完小数的加减法后我布置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

请同学们调查你所感兴趣的几样物品的价格,再根据调查内容提出问题,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有同学在万家超市对几样物品进行了调查,如下表:

物品 金锣火腿肠 方便面 空气清新剂

非会员价 4.50元 2.95元 8.80元

会员价 4.35元 2.80元 8.50元

计算一下三种物品:非会员价为4.50+2.95+8.80=16.25元,

会员价为4.35+2.80+8.50=15.65元,

比较一下会员价比非会员价便宜16.25-15.65=0.60元,

看来如果经常到万家超市买东西,办一张会员卡是比较省钱。做完这个实践活动,有的同学建议爸爸妈妈去办一张会员卡。

可以看出:在这样的“做”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去,利用已学的知识加以计算,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选择、处理信息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既是他对丰富人类创造教育理论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也是他给我们留下的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今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形势下,应将其化作我们实施创造性教育的实际行动。在数学教学中,要继承和发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有效引导学生学数学,“做数学”,自主探究实践,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和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学得轻松扎实,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1版。

论天人合一思想在全球化中的价值 篇5

兼综儒道贯通天人--论王安石天生人成的哲学思想

天道和人道、无为和有为是儒、道两家哲学中的基本矛盾.王安石在吸取儒道两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两家、贯通天人的“天生人成”论.既肯定了道家天道无为观,又继承了儒家人道有为论,并将两者整合为事物生成过程中相反相成、不可或缺的`两面,达到了天道和人道、无为和有为的辨证统一,把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作 者:程梅花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学院,安徽,阜阳,236032 刊 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COLLEGES OF SHANXI 年,卷(期): 14(6) 分类号:B244.5 关键词:道   天道   人道   无为   有为   天生人成  

论天人合一思想在全球化中的价值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人格;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随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重要性也日益凸现出来。与此同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那么,创新人格的培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又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创新人格的内涵

人格,源于拉丁文“ Persona”, 原意指面具、脸谱,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三种含义:一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二是个人的道德品质;三是人能够成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在心理学上,人格是个体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创新人格”是在“人格”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术语,一般作为心理学、教育学的范畴进行讨论和研究。创新人格,是人格的一部分,是与创造性有关的人格特征,是创造性行为发生、发展的动力保证和方向性保证。张晓明、郗春媛在《大学生创新人格核心特质研究》中提出,创新人格是创造性人才形成的基础;在诸多人格因素中,独立性、意志力、自信心是起基础作用的“核心特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对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发挥着前提、维持和动力作用。

二、创新人格培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契合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一方面要符合社会要求,实现社会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必须满足个人发展的要求,实现个人发展的目的。高等院校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让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既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又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

其一,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符合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众所周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青少年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批判精神、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在中学阶段均未能够得到很好的培养。大学阶段的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选择性、自主性。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自主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可以利用大学的各种资源培养自己的特长。这种较为开放的环境有利于创新人格的培养。然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创新人格核心特质状况普遍欠佳,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意志力、独立性、自律性缺乏。由此可见,创新人格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是提高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能力的需要,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

其二,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最终的决定性因素是人才的竞争。创新型人才是最为宝贵的人才资源,最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具备创新人格。目前,我国的正处于经济社会双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在经济上,我国要从过去的资源主导型经济转向创新主导型经济。在社会发展方面,我国要加快推进初级城市化社会向高级城市化社会的转变。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生力军,要在走出校门之前就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创新人格培养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促进

一方面,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进而促使他们形成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当前,我国的发展,急切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创新人格的培养,应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人格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如果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只能停留在受教育者的思想的表面而不能深入地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更不能影响到受教育者的行为习惯。其原因在于,人格是形成特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在心理基础。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创新人格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通过对对古今中外的一百多位杰出创造性人才典型案例的研究,人们概括出创新人格的几个要素: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赤诚的爱心;友爱合作的精神;批判继承、综合创新;探索精神;敢冒风险的大无畏勇气;求实精神;抗压精神;勤奋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开拓精神;敬业精神;自信自强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人格,就是要促进他们具备以上这些的良好品质。思想政治教育是专门做人的工作的,对于塑造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激发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来促进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四、创新人格培养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大学生不断受到各种思想观念的影响,其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不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创新人格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新人格的培养,能够丰富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我国的大多数高等院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选择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滞后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时代的发展,迫切需要高等院校将创新人格的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把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且可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创新人格的培养,能够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正面的、显性的、灌输式的教育,而忽视了侧面的、隐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蒙上了说教化、严肃化的面孔,使得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对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兴趣。创新人格的培养,着眼于促使个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生成和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创新人格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使个人的思维习惯、行为模式都受到积极影响。这样,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能主动参与,并能发挥能动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让大学生通过各种比较进行选择,通过各种实践进行判断,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若松.论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创新人格培养的促进作用[J].思想理论导刊.2005(4)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

作者简介:

张国强(1983~),男,硕士,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研究。

丁丰华(1982~),男,硕士,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研究。

上一篇:乡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工作总结下一篇:抗击疫情感人故事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