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的论文

2024-06-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的论文(推荐12篇)

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的论文 篇1

摘要: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德育过程创造了条件,搭建了舞台,正确认识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构建德育体系。

关键词:德育功能社团活动载体

德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同属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系统。学生社团活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手段,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和拓展,它对学生身心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学生社团的特点

学生社团是一些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为了增长知识、锻炼能力、而自愿组成的群众性团体。社团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年级,信息传播的对象多、速度快、辐射面广。学生社团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社团对于德育工作有着三个明显的优势:

1.教育的普遍性。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奋斗是产生凝聚力的内在条件,社团将众多兴趣爱好、志向相同的同学汇集在一起,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因此社团工作的教育性更具有说服力。

2.示范的典型性。社团的很多活动方式和内容,会给同学们带来某种示范性效应,引起学生的仿效,重塑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观念,影响学生人生信念的形成。

3.组织的无形性。社团活动有着强大的组织优势,多样化的社团活动融入和渗透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灵活多样的活动,从德育的角度来看,都是在构建无形的教育组织平台,为我们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舞台和载体。

二、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

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校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让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家园”的办学理念。在实践这一理念的过程中,学校充分认识到了学生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了学生社团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

1.思想教育功能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工作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注定了它要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学生社团工作自然就会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是由于学生社团活动具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参与自由等特点,非常适合新形势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受到他们的普遍欢迎,能够取得非常好的德育效果。社团的教育功能还体现在学生对社团活动的选择性。学生在参与多样的活动中,通过比较、分析、体验,来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的目的。

2.素质拓展功能

素质教育已成为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广泛性、开发性等特征,它不仅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要使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发展;不仅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培养非智力因素;不仅要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学会做人;不仅要求学校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有好的体现,还需要多种形式长期的熏陶和影响。学生社团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天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

首先促进了文化课的学习,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社团活动,同学们可以交流学习经验,传递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补充课堂学习,完善知识结构。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社团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担负着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任务。社团活动的不断创新还能激发学生灵感,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再次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学生社团既给活动创造了条件,又为学生交流情感提供了机会,社团的自主性为学生沟通情感,排除不良心理创造了自己的空间,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3.团结凝聚功能

学生社团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团结和凝聚功能,首先大家有着共同的志向,是凭着爱好和兴趣在参与社团活动;其次,在活动中,大家各尽所能,团结协作,形成了生动的集体主义课堂。社团的团结凝聚功能主要是指学生社团对学生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它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激情,鼓励学生团结协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兴趣和爱好的纽带中,学生社团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大家团结在社团里,为社团的成长壮大而努力,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社团活动促进学生相互交往,增进友谊,培养社团成员对社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的各项文化科技和艺术体育竞赛是重要内容。学生社团在各项竞赛中又扮演着重要角色。校园里推出的演讲、书画、文艺演出以及各类体育竞赛等各项活动绝大多数离不开社团的参与。这些活动既活跃了校园文化,又培养了学生的才干。既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又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奋发成才。

4.调节自律功能

学生社团产生和发展都是基于学生自愿以及自觉遵守成员认可的社团章程。因此,社团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培养了学生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而且这种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较之学校其它的规章制度对学生更有认同感。在社团活动中,一次竞赛、一个创意、一刹那的灵感都有可能烙印在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同时,在社团活动中形成的内在观念又反过来外化为自觉行动,用以指导学习和生活。

总之,充分挖掘学生社团在学校德育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一项极其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成为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的一个新的闪光点和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张志勇.《探索重点中学学生社团活动的德育实效性》

[2]王春林.《浅谈学生社团活动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

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的论文 篇2

一、高校学生工作与德育的现状

学生工作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生的成才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指对大学生在课堂学习、实训实习、思想教育、课外活动及宿舍生活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管理的总称。[1]其是学校按照国家的整体要求, 有组织的、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学生达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为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学生而服务。所以, 从这个角度说, 学生管理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整体上说, 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常规管理、团学活动、校园文化等等。但是, 随着高校的扩招, 在校生的规模不断的扩大, 给学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学生工作出现了许多问题:

首先, 学生工作和德育被扭曲;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也就是培养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社会公民; 正如中国古语所说: “为师为人为天下, 育知育德育乾坤”, 说的就是学校育人不仅是知识的传承, 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思想品性。但是现在的教育重知识轻德育的现状, 偏离了教育的本质。比如: 在大学里迟到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 当上课铃打响之后, 迟到的学生并不是紧张或小跑进入教室, 而仍然以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进入教室; 表面上看, 这种现象仅仅是迟到的问题, 但深究起来是学生荣辱之心的慢慢丧失。

其次, 学生工作和德育方式单一; 高校学生工作一大特点是相对独立性, 由于大学生的独立性比较强, 大部分的末端管理工作都是由学生通过一定的自组织的形式来实现自我管理的。比如: 高校从班级到学院, 有班级委员会、系学生会、校学生会等。这样, 在这些环节的管理上, 由于是学生组织主导的管理, 其在德育方面必然会有所缺失。在加上当代中国大学德育教育以“两课”为主要途径, 这样就形成了现在大学德育教育的尴尬境地: 作为主阵地的“两课”大学生普遍热情不高, 而作为德育教育有效补充形式的学生工作也有所缺失; 所以, 这就要求我们在积极提高“两课”质量的同时, 曾强学生工作德育功能的发挥。

第三, 学生工作部分流于形式; 比如笔者了解到, 部分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岗位职责重叠, 这更容易给德育工作带来真空地带; 例如: 某高校每一个班级同时设置有辅导员和班主任两个职务, 表面上看, 好像班级管理工作有了双重保险, 但实际上往往形成推诿现象。后来, 笔者通过了解, 原来班主任一职是为了给评职称的员工准备的, 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所以, 从这个例子就可以看出, 类似的这种形式化的职位, 不但浪费了教育资源, 而且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很不利的。

二、高校学生工作与德育的关系

总体上说,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德育的有效途径, 与此同时, 好的德育教育反过来又可以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 一)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德育的有效途径

学生管理工作的特点, 决定了其工作人员和高校学生有较多的自由交流; 并且这种交流是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下进行的, 这就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比如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 本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的一号窗口有一个职责是负责雨伞的借用。而在学生办理雨伞借出的过程中, 工作人员可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思想教育, 比如要爱护雨伞, 及时归还以方便后来人等, 当然也可以用粘贴海报的形式进行德育。从实际的工作来看, 在活动中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要比纯粹的说教效果要好的多。正如亚里士多德强调要在人们的行动中, 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培养德行。杜威亦提出过通过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结合业务教学活动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方式进行道德教育。[2]这些教育思想于今天仍然具有很大的指导价值; 总是注重教育的形式, 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效果不好是必然的。

( 二) 成功的德育能促进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作为一名学生管理工作人员, 深知学生的整体自觉性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而学生自觉性追本溯源其实还是有待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所以, 德育工作做好了, 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了, 学生工作自然就好做了。比如我校一站式服务中心有负责资助方面的工作。资助原本是为了帮助贫困生缓解经济压力, 使其顺利完成学业, 这是资助工作的根本所在;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有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 贫困生的认定; 现在高校普遍采取的做法是大学生自主申报, 这就要求大学生有很强的自觉性, 也就是确实是贫困才申报。另外在申报条件里规定了经济条件和思想道德条件, 但在实际的操作中, 往往是以经济条件为主, 思想道德条件基本不用考虑。所以, 这样一旦有虚假申报的情况发生, 作为审核的工作人员是很难鉴定。反之, 如果一个集体或学校能够在长期的德育教育中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好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 那么在资助工作中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环节。由此, 可以看出, 德育对学生管理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 三) 学生工作与德育相辅相成, 相互渗透

学生工作可以说是注重通过规则来教育和引导学生, 而德育重在自我控制。单独的制度规范虽然有一定的效果, 但制度不能具体到每个方面; 相反, 仅仅强调自我制约, 也是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因为大学生虽然大都已是成年人, 但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还不强, 在面对一些诱惑时, 很容易失去道德的底线; 特别是“90 后”由于成长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中, 他们的个性、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心理和需求等方面都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传统价值观对他们的约束力正在渐渐变弱。所以, 单纯的学生工作, 或单纯的德育教育都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大学生对于德育教育模式的需求, 一旦把二者分开来, 无论是学生工作的水平还是德育教育都将受到很大影响; 从整个社会来说, 仅仅用“法律”或“规范制度”来要求大学生标准未免太低了, 因为“道德底线既是法律的常规”。[3]所以, 我们要把德育教育很好的融入到学生工作当中去, 这样既有利于大学生德育水平的提高, 又有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高校学生工作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

( 一) 把德育教育融入到日常工作

培养合格的大学生, 必然离不开德育教育。而单纯的说教已经被证明效果不是很好。所以, 我们要把德育教育融入到平时的学生工作中去, 充分挖掘工作中的教育机会, 让学生在办事的实践中接受德育教育。比如前文列举的学生资助工作, 可以在学生申请资助之前, 先学习国家资助的资金的来源, 资助的意义, 全国需要资助的学生有多少, 通过这样一个教育过程, 一方面使学生了解到资助的重大意义,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知道, 需要资助的学生是很多的, 并不是每一个申请者都有机会获得资助, 这样, 既可以使学生产生珍惜感, 又可以在无形中劝解一些不诚信行为。

( 二) 坚持文化育人, 提高学生管理水平

文化在教育人、培养人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新平台。[4]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活动, 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纳入到德育教育中来, 加强校风、学风建设。

首先, 作为一名学生工作人员, 我们要树立文化育人的意识; 加强学生工作的德育功能, 首要是改变思想; 思想改变了, 才能在实际的工作中自觉把文化育人的理念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角落。这也是树立文化育人的关键。因为, 思想是最难改变的。

其次, 坚持文化育人, 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活动, 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纳入到德育教育中来, 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我们要把崇高的道德准则作为人的行动指南, 积极践行道德规范。把不懈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作为人一生至上的追求,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从而促进学生成长。

( 三) 积极创造机会, 在实践中开展德育教育

教育最终是要回到实践中的; 所以, 要积极创造条件, 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是符合教育目的的。积极推进“五进”教育, 让学生在“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五大环节中接受教育。这五大环节, 彼此缺一不可, 互相联系, 共同构成育人的统一体, 是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大学生的创造性举措。比如在资助工作中可以在发放资助金的最后一道程序之前开展自我“检讨”活动, 让每一个学生自我“检讨”一下自己是不是真的贫困? 有没有不诚信的行为?对于通过自我“检讨”而主动退出的不但不批评还要表扬其又一次战胜了欲望和不诚实。我相信,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所受到的教育是令人震撼的, 受益终生的。

( 四) 加强德育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职业教育是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所以从定义可以看出, 职业教育与德育教育有着很大联系,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 职业教育是德育的一个延伸。而职业教育不但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重大意义。而且, 职业教育较于纯粹的德育说教, 更有实际意义和现实价值。因为, 职业教育由于和学生利益息息相关, 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接受。我们要积极的创新方法, 利用职业教育进行德育活动, 把德育教育融入到职业教育中; 在平时的职业教育中, 我们还要注意教育学生在求职中保持诚信,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每一次挑战。

总之, 德育教育是大学生成才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功的德育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功及其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作为德育教育的参与者, 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看到学生工作和德育教育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新时期, 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工作在德育中的功能, 充分的把学生工作和德育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有效的利用学生工作进行德育教育。为把学生培养成综合性的人才而不断的努力。

摘要:德育教育是大学生成才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功的德育对于大学生的个人成功及其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学生管理工作人员作为德育教育的参与者, 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随着大学的发展, 特别是大学的扩招给学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使学生工作的德育功能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所以, 本文就是通过对高校学生工作与德育的现状的考察, 发现问题, 在研究清楚高校学生工作与德育的关系的基础之上, 最后找出高校学生工作德育功能的实现途径。对于提高学生工作水平和多元化德育手段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学生工作,德育,大学生,实践

参考文献

[1]董贻顺.谈朋辈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作用发挥—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立体通道构建之二.中国校外教育, 2013 (07) .

[2]张耀灿, 郑永廷, 刘书桥.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001, 6:396.

[3]张中秋.法治及其与德治论[J].南京大学学报, 2002 (3) .

略谈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的德育功能 篇3

关键词:中小学生;书法教育;德育;功能;研究

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及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使学生形成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健全人格。新时期国家从深化素质教育入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特色教育、快乐教育,以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而书法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有着特殊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纵观国家对中小学写字和书法教育的高度重视

纵观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自秦始皇统一文字始历朝历代都特别重视对汉字的书写教育,汉字的书写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日课。再让我们重温新中国以来对小学生写字、书法教育的重视: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十九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小学生写字训练的通知》(〔1984〕教初字014号);

一九九八年教育部下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写字教学指导纲要(试用)》;

二〇〇二年五月十七日教育部颁布《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教基〔2002〕8号)。文件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井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当前,我们必须继续强调中小学生写好汉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写字教学应当加强,不应削弱。国家对汉字书写教学和书法教育也有着高度的重视。

二〇一一年八月二日教育部颁布《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文件指出“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书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进行书写基本技能的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其语意深重,充分体现了国家重视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深远意义。

学习和践行以上文件精神,不难感受到国家对中小学写字和书法教育的高度重视,领略和明确国家对中小学写字和书法教育在育人育德方面的具体要求。

二、中小学生书法教育的育人功能

1.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与中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不是单一的要求学生写好汉字,而是对中小学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持久教育。写规范汉字对人品培养、人格形成有着重要的重要。古人云:字如其人,说的就是写好汉字与人品形成的密切关系。学写汉字、研习书法,要从一笔一画做起,有规有矩。起笔、行笔、收笔都有具体的要求,十分讲究。写字像做事一样,起笔像做事的开端,行笔如做事的过程,收笔似做事的结尾。通过练习书法,可以培养小学生做事认真、沉稳、持之以恒的品格。长期以往,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研究表明,书写训练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功能的锻炼,对思维能力、语言认知能力和神经系统的稳定性的培养以及对人的意志力、耐力、毅力的提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与中小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尤其在文化强国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今天,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综合分析,其重大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能够培养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自甲骨文始汉字书法艺术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西周起,文字书写教育和相关训练就有了规范的教材。发展至秦代国家对汉字的书写教育得到高度的重视。到唐代中国书法发展到了极致。因此,中小学生通过临习历代名家碑帖,对王羲之、颜真卿,郑板桥等书法的刻苦练习,为人正直、勤奋笔耕等品行自然产生敬慕之情。通过练习书法对中国书法艺术进行了解和学习,对祖國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有了由浅入深的认识,从而对光辉灿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产生敬仰之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的感情。这是中小学其他学科领域不可代替的。二是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能够锻炼中小学生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品质。要把汉字写好,并且上升到书法艺术的高度,要求中小学生必须持之以恒、反复练习。纵观历代书法家,都是笔耕不辍,心追手摸,终身研习的结果。草圣张芝池水尽墨,智永退笔成冢,怀素以蕉叶习书等实例。无一不证明学习书法的艰辛与恒心。因此,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在培养中小学生刻苦耐劳、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品质方面起着作用的作用。三是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能够培育中小学生正直、公正的品行。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是横平竖直,笔笔中锋,汉字的结构态势是讲究重心稳正。中小学生在书写汉字和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要长期坚持达到横平竖直,笔笔中锋,结体稳正的书写要求时,就会不自觉地做到“心正笔正”,潜意识中形成公正、直率的思想意识。当学生对灵动自然,率意而不加雕琢的书法审美产生极大兴趣并追求学习的时候,自然会出孕育中小学生公正真正、平等待人的健全人格。

3.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与中小学生健康身体的成长。中小学生练习书法,书写汉字,首先讲究正确的书写姿势,一定要做到身正笔正。要达到书写线条有弹性,笔画有质量,书写有力度,书写时必须做到用笔轻重有度,行笔快慢合理,整体章法节奏有致;书写神情凝神静气,全神贯注;书写的姿态有顿有挫,有缓有急。另外,根据书写字体大小的要求,要求学生在书写的姿势上要长时间的立或坐等。因此,在长期的书写和临习过程中学生身体得到锻炼,使中小学生身心向健康方向发展。

总之,加强中小学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既是对祖国古老母语文化的珍视与敬仰,更是培养青少年健康高尚人品的重要渠道。中小学教师珍惜书法申遗成功的良好机遇,应该站在文化强国的高度,认真开设好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课程,发挥写字教学和书法教育在加学生思想教育中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 篇4

江苏昆山国际学校 陈兆亚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要根据各个学科教学的特点,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语文,作为一门富含德育因素的人文学科,更要在学科教学中挖掘其潜在的德育内容,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坚持渗透性原则,借助课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去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他们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一、 挖掘德育因素,完善价值取向

语文教材的思想性很强,其中丰富的伦理道德和做人的道理、震人心弦的艺术形象、美丽多姿的山川景物,都具有激动人心的感染力量,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极好材料。

如: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品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献身精神;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战斗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伦理道德观。再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一生飘泊潦倒,但始终关心祖国命运、人民疾苦的杜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宁可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爱国战士朱自清等,他们的优秀精神品质,在教材中闪闪发光,通过对他们事迹的讲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课文中描绘的美丽景象也随处可见。如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草场;那“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那“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浪花;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南国秋色。那故乡的榕树、荷塘的月色、故都的秋景……。这些材料经过教师绘形、绘声、绘色的渲染,再由学生反复朗读、品味鉴赏,久而久之,就会在他们内心深处培养出对祖国的热爱,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对理想事业的渴望等健康美好的思想品德。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美好理想,追求生命价值的目的。

二、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道德情感

语文教材中的好多课文都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好材料。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如笔者在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让学生课前先写一篇有关“三·一八”惨案的报道及一篇纪念刘和珍的悼词,然后挑选两名同学上台朗读,营造浓浓的悲愤氛围,深入体味作者当时的心情,激发学生强烈的爱憎情感;教学《雷雨》一文,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剧中人物,剖析人物复杂的情感世界,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去把握、领悟作品的思想倾向;学《就是那一只蟋蟀》一诗,首先播放《回家》的音乐,让学生在浓浓的乡愁中油然而生希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所学课文,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学习和行为实际,指导学生写日记、办报纸,不定期地举办辩论会、演讲会等,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征文活动。总之,可采用多种形式,创设条件,制造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思想道德教育。

三、 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培养健康情趣

席勒说:“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欣赏美,感受美,可以缓解忧虑、压抑、痛苦、失望等消极情绪,可以激发热爱生活,愉快和谐,乐观向上等积极的情绪。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情感的因素。以情感人,理在其中,情感是行为的动力,人们对美的追求往往成为前进的动力。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以其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讴歌了真善美,鞭挞了假丑恶,富有情感色彩和美育因素。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山川景物,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都会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震撼和美的熏陶。教师要带有鲜明的情感色彩去带领学生研读课文,以科学的授课艺术,优美的抒情语言,形象的表情动作,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呼唤相互应答,在春风化雨的无声滋润中,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如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师的衣着庄重,表情悲痛,朗读时情感真挚,呼唤真切,字字吐悲,句句含泪,让学生深切体会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的感情;教学《最后一次演讲》,教者要把握演讲的技巧,把闻一多当时愤不可遏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教学《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要以饱满的激情带领学生去畅游“五岳之尊”——泰山和“母亲”河流——长江,欣赏品味作品所创造的大气磅礴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和悠久文化传统的热爱。让学生在感受典型艺术形象和诗情画意的美好境界的同时,产生一种余味无穷的情感共鸣,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忧作者之所忧,在阅读欣赏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材的感染渗透,并不断强化、升化。达到培养健康情趣的目的。

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的论文 篇5

1、德育具有社会功能。包括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的影响作用。

2、德育具有个体功能。包括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的影响作用。

3、德育具有教育功能。包括德育本身的价值教育属性和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作用。

1、在理解德育的社会功能时,要注意其社会功能实现的间接性,德育要克服急功近利的功

利主义倾向,要通过对德育对象个体的塑造去实现社会功能,通过文化功能的实现去达成其他社会功能的目标。

2、要认识到德育除社会功能外,也具有重要的个体功能,因此,只讲片面的牺牲与奉献是

德育的病态,真正的德育赋予个体生存的基本原则,促进个体的人格发展和社会化进程,最终使个体领会、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获得精神上的美好享受。可见,要产生真正的德育功效,必须将社会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统一起来,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规律,发挥他们道德学习的主体性。

3、德育对象主体性发挥不充分是中国德育的主要问题之一。德育个体功能的发挥:1)要

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2)品德发展的实质是人的文明化和社会化,因此,通过必要的规范学习与价值学习,以形成个体一定的品德,是发挥个体功能的重要内容。

4、落实德育的教育功能,必须注意:(1)要确立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

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的论文 篇6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活动;高校德育;隐性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的论文 篇7

笔者认为我们要努力探索为90后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德育方法,提高德育实效,开展道德训练营这一新实践项目。

一、创新德育模式,开展“大学生道德训练营”项目

“大学生道德训练营”由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建立,依托传媒学院专业特点,2年为一个学制。

“大学生道德训练营”自2014年4月9日正式启动以来,本着“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宗旨,以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与提升道德实践能力并重。在道德认知训练方面,通过邀请名人讲师开展道德讲坛的活动,丰富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在道德敏感性训练方面,开展了“无手机课堂推广”、“红色漂流书屋”以及“寝室和谐法则推广”等活动。在道德实践训练方面,“道德训练营”在桐乡市各社区、桐乡市中小学、桐乡市茅盾纪念馆等单位建立了“道德实践志愿服务站”等志愿活动。

二、大学生道德训练营,遵循个体道德发展规律

英国著名哲学家彼得斯汲取皮亚杰、弗洛伊德及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总结出个体道德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我中心阶段,在此阶段的儿童,为了避免惩罚或是获得奖励,只做权威人士(教师或家长)规定的事情;第二阶段,规则遵从阶段,在此阶段儿童推理的一般机制已经得到初步发展,认为规则是“同龄群体和权威人士的赞同所支持的东西”他们“喜欢遵从规则并陶醉于这提供给他们的权力感之中。”[1]第三阶段,自律实现阶段,以“自律”为主要特征的这一阶段非常复杂,这一阶段存在着可靠性(或真实性)概念、规则的反思及意志的力量发展等问题。“青少年要完成这些发展并不能仅靠他们自身,更需要教师(或家长)给他们提供各种各样具体的参与机会。”[2]遵循青少年道德发展规律,遵循训练—教育—交往这一道德生成模式,道德训练营有目的、有计划通过各类训练活动让学员参与进来。

依据彼得斯的观点,道德的生成是一个连续、动态、积累的过程。在个体心理发展的第一阶段,自我中心阶段,训练、模仿是很好儿童道德行为养成方法。第二阶段,遵从阶段,儿童认知和推理能力有了初步的发展,开始认识到某一道德行为与一定的道德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多数少年儿童都已经从道理上懂得,应该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来调整自己的行为。”[3]通过教育让学生掌握关于道德的观念,明白说谎的可耻,对自己、他人、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在第三阶段,自律实现阶段,学生在训练形成的诚实习惯的按照所获得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监督他人,在实践交往中认识到生活中也存在“善意的谎言”。训练营通过训练习得道德行为,教育巩固道德观念,交往实践中运用理性认识来分析对复杂道德现象进行剖析,对当代道德认同危机进行全面的反思,以期达到内心的震撼和道德判断能力的提升。

三、大学生道德训练营,强化道德训练注重知行统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证明:外在说教就不可能真正内化为思想意识,进而外化为合乎规范的行为。“道德训练营”开展道德认知训练、道德敏感性训练、道德实践能力训练等项目通过个体的实践,不断形成、巩固、强化,实现知行统一。

从苏格拉底、赫尔巴特到科尔伯格,主张“美德即知识”他们致力于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在现实生活中衡量一个人是否具有品德,不在于其懂得多少道德理论,而在于其能否按照一定道德准则进程践行。“在道德领域中,知识决无自足的价值。它的价值在实践。”[4]通过组织学生参加“道德讲堂”、“无手机课堂推广”以及暑期支教等训练项目,在具体的图景下促进学生的道德修养提升,知、情、意、行互相联系、互相统一。教师对道德伦理的讲授,更要在实践生活中训练开展“道德实践志愿服务”以及“寝室和谐法则推广”等训练项目。有组织、有计划的通过道德训练营活动这类项目活动来获得道德体验,产生积极的道德情感,树立持久的道德意志,以达成知行统一。

摘要:“大学生道德训练营”是由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建立的创新性实践项目。通过道德认知、道德敏感性、道德实践能力训练等项目,以实践为导向,汲取以实践为核心的体验模式,努力探索为90后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德育模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实效。

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的论文 篇8

关键词: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原则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实践育人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服务社会有机结合。如何因地制宜地安排社会实践活动,使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得以实现,就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指导、规范社会实践活动。

一、目的性原则

目的性原则指在社会实践中,要求学生确立明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明白设立目标的作用和意义,并将德育目标作为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的指导原则,一切德育的过程服从于德育目的的实现,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虽然社会实践以经验增长为宗旨,但德育功能能够得到实现才是社会实践最为重要的目的。社会实践的德育目的在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用积极的态度融入周围的环境,思想境界有所提升,心智得到成长。同时,教师不应对学生持有过高期待,应该对其实践行为进行适当评价,主要着眼于其参与的积极性和主观努力程度。

二、自主性原则

自主性原则指在社会实践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尊重,学生的要求和愿望能够得到回应和满足,给学生自我判断和自我选择的权利,以社会实践为途径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实现。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得到道德实践的体验,并通过自我肯定和自主发展,构建良好的道德价值体系。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模式一般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而是将其当成被动接受的客体,只能接受来自教育者的灌输,学生缺乏德育活动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以及参与德育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不利于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社会实践中,让学生自主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自己监控道德发展水平,并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明白自身发展状况与既定目标的差距,是德育成为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一种驱动力。教师只是从旁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公平性原则

公平性原则指在社会实践中,提供公平的德育实践机会,并予以公正的德育评价。以往很多社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顶岗实习”等,对参加活动的学生提出了特殊要求,如应是学生干部、入党(团)积极分子等。条件不够的学生失去了机会,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失衡。因此,在社会活动的选拔机制上要提供公平的挑战机会,采取科学的手段和方式选拔学生参与。另外,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一刀切”,要允许有差异性,并根据现实情况对不是很优秀的学生给予较多的鼓励性评价,从而使保证德育实践活动的公平性。

四、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原则指社会实践的德育工作不采取单纯、被动的参与模式,而是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决定、随机选择道德教育模式,并因时制宜地做灵活机动的道德判断,获取多样的德育情感,使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比如在“顶岗实习”中,多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细小环节去进行德育,让学生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中,亲自感受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通过一些具体的、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健康的生活习惯、良好的学习风气、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顽强拼搏立志成才的毅力。久而久之,良好的品德就会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

五、组织性原则

组织性原则指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活动的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发挥其保障功能的运行规则。社会实践的组织性原则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以及由此而建立的工作方式、体系、制度和管理体制。

大学生在开展社会活动时,应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以便有组织地开展工作,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水平。在活动中做好目标设定以及每个阶段的任务分解、责任认定、工作计划、活动总结等,使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性原则得以体现。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各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发展。尤其在高校实行扩招之后,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在社会实践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也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实现原则,为高校在社会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道德教育具有了更强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周艳.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新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7).

[2]甘均良.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的价值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5).

[3]赵欢春.试论高校德育模式的构建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

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的论文 篇9

一、德育要把握时代的脉搏

二十一世纪是高科技激烈竞争的时代,是新技术革命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社会已进入综合创造的时代,“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经济是在工业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基于最新科技和人类知识精华的经济形态。它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主要基础,是一种知识密集型、智慧型的新经济形态

。由此,国际教育界认为,二十一世纪将是“创造教育世纪”。江泽民主席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信息时代,一切竞争都可归结为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关键是创造力的竞争。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一定要培养出能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进行开拓、发明和创新的人才。这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要,是历史赋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学校的重任。“人才”之首是人的素质,而正确的思想方法、人生观、价值观,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又是构成人才素质的核心因素,是学生能否成才的首要问题。

因此,探索创造教育与德育的关系,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很有意义的课题。创造教育是以创造性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技法三位一体的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德育是国家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好范文版权所有的一种教育,在国家制定的《德育大纲》中对德育的目标、内容与实施途径已做了规范的阐述。

二、探究创造教育与德育的内在联系,强化创造教育的德育功能。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应该使道德的目的在教学的一切领域,无论什么课题,处于普遍和统治的地位”。我们以杜威的观点总结学校的实践,可以看到创造教育与德育之间有一条紧密联系的纽带。几年的创造教育实践,我们坚持溶德育于创造教育中,促进了创造教育的发展;同时,创造教育的开展又为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下文试图从几个方面侧重阐述创造教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

㈠、创造教育的实践是形成正确“育才观”的一种途径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规格的,未来的社会将是创造性人才大有可为的社会。而大脑生理学研究表明:从人脑的构造上看,创造思维能力的强弱与人的智力个体差异、性别、年龄并没有直接关系。因此,各种层次的学生,都有创造潜力可以开发。基于这个认识,我们对学生的生源情况作了全面客观的分析: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我校生源的文化课基础差、学生的求知欲望不强。如果依照传统教育的陈旧框框来办教育,则势必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升学率也难有大的提高。然而,我们的学生并不笨,他们的学习成绩差,主要是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求知欲望不强等因素造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可通过教育改革来解决。创造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研究知识的良好思维品质,促进学业的上进。因此,我校把办学思路定位为“人皆有才,皆可成才”。校长杨西方同志时常教导我们教职员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考虑到当时的一些实际困难(如师资问题、教研基础问题等),我们就把创造教育的工作重点暂时放在课外科技活动上,初步构建了以科技活动为中心的创造教育体系,并把创造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与德育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

由于德育面对的是全体学生,特别是在后进生相对较多的情况下,怎样去认识学生,如何正确对待学生,就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多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逐渐形成了转化后进生的优势和传统,其中创造教育活动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德育大纲指出:“各种科技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让有“毛病”的学生参加创造发明活动,就是创造条件让其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让其充分认识自身的价值,树立起抬头做人的自信心。在活动中不断完善他们的品质,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逐步改正他们的缺点,使他们转化为各方面都表现良好的学生。例如,有一位不爱学习却爱惹事生非的初中学生,他喜欢科技活动,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迫切要求参加科技兴趣小组。老师对他不是拒之门外,而是约法三章:⑴不打架;⑵认真听课;⑶按时完成作业。他参加小组活动后,不但搞出了获奖作品,而且逐步改掉了自己的毛病。创造教育的实践证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的论文 篇10

摘要: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德育渗透功能的内涵、德育渗透的意义,重点探究了德育渗透功能在实际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德育;中学体育;渗透;应用

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不仅符合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而且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要。由此可见,德育渗透功能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德育渗透功能的内涵和意义

(一)内涵

德育的内涵较广泛,具有广义定义和狭义定义之分。广义上的德育,即指社会成员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区教育等方面所接受的目的性影响;狭义上的德育,即指单方面的学校教育。受教育者在道德方面受教育者有方向、有计划的影响,进而在规范道德意识的影响下,开展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德育渗透,具体包括爱国主义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自强不息教育、强大内心教育以及竞争意识教育等五方面的的渗透。德育功能,主要包括导向功能、完善人格功能、人际交往功能、生活功能以及社会功能[1]。

(二)意义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功能,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德育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由于体育科目贯穿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并且体育科目开设时间较早、持续时间较久,进而中学阶段渗透德育于体育教学中,能够确保学生接受到连续性的德育教育,能够加强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系统性。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多样性的体育活动中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游戏,适当的进行德育渗透,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实际的体育练习。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引导下主动进行体育学习,在提高体育教学效率的同时,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目的。

二、德育渗透功能在中学体育中的具体应用

(一)结合学科特点渗透德育

中学体育教学科目具有集体性、实践性、自由性以及竞争性等基本特点。由于目前大部分中学生在家庭中属于独生子女,学生的分享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较弱,进而在中学体育这样的集体学习中,会经常出现独立活动、分散活动的现象。因此,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适当渗透德育的美育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老师在体育教学中,巧妙渗透美育功能,即通过多样性的肢体活动和优美的肢体动作使学生对美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具体,进而有利于对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同时,在丰富体育素材的基础上,能够加强学生对体育动作的完善和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美能力[2]。

(二)结合学生特点渗透德育

由于中学阶段学生在家庭背景、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不同,进而老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功能时,要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仔细观察学生在思想意识、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过程。例如,中学阶段的女同学在进行体育练习时,由于个别体育动作难度较大、体育动作较复杂,进而女同学会觉得体育动作乏味,进而会对体育练习产生抵触的学习心理,这时体育老师首先要对女同学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使女同学意识到体育动作的重要性和作用。与此同时,老师要采取鼓励性评价,全面调动女同学参与体育动作练习的积极性。此外,体育老师还要根据学生学习体育的差异性,实施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即因材施教。例如,对于班级内体育学习热情较高、体育成绩较好的同学,老师要适当的提高体育练习难度,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对于体育学习兴趣较低、体育成绩较差的同学,老师要设置难度较小的体育练习目标,进而树立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主观能动性。

(三)结合教材内容渗透德育

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要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参照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而实现德育渗透的良好教学目的。例如,在进行长跑体育练习时,大多数学生对长跑存在片面认识,学生认为长跑是一项枯燥的体育项目,进而报名参加长跑的`学生数量极少。实际上,长跑体育项目是一项考验学生耐力、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的体育活动,对于锻炼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毅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进行实际的长跑体育练习时,老师要为学生介绍长跑运动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长跑体育运动,进而使学生在参加长跑运动中勇于挑战自我、树立强大的学习心理。

(四)结合教师素质渗透德育

要想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进行良好的德育渗透,体育老师首先要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因为只要老师自身的素质得到了强化,在实际的德育渗透教学中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体育老师不仅要注重自身的仪容仪表,还有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在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职业魅力。进而在渗透德育功能的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德育功能的良好渗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而且能够全面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由此可见,渗透德育功能于中学体育教学,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事业迈向新的发展台阶。

参考文献:

[1]秦海生.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教育探索,2012,04:141-142.

[2]步正.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好德育渗透功能[J].科技资讯,2012,22:199.

谚语的德育功能探析 篇11

关键词:谚语;文化内涵;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2)07-0018-04

谚语是经过漫长的人类历史而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它以一种短小而固定的语句形式广为流传,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它所包含的概念隐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提高其道德判断、道德行为以及自我调控的能力;它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能启迪学生体悟人生,陶冶其道德情感;它那洗练睿智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为道德教学带来富有冲击力的教育效果。最重要的是,谚语内在所固有的实践品质契合新时期道德教育新模式的要求,可以发展为一种有效的品德教学方法。

一、谚语的定义及其特征

谚语的定义很多。如,“谚,俗语也。”(《礼记·大学》)“谚,俗言也。”(《左传·隐公十一年》)“谚,俗所传言也。”(《汉书·五行志》)“谚,直言也。”(《文心雕龙·书记》)[1]。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谚语被定义为“群众中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2]。一般而言,谚语包含着概念隐喻,且具有特殊的语言形式。概而言之,谚语具备区别于其他语言形式的三个“S”: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和Salt(风趣)。即,谚语的语言形式短小而活泼,以隐喻的方式呈现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富含教育意义的民间文化艺术珍品。

首先,谚语本质上是一种广义的隐喻,隐喻在谚语与认知过程之间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3]。隐喻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语言技巧,通过对语言形式进行编译和加工,达成对语言的修饰,用以加强语言表达的能力,属于修辞格的一种[4]。劳卡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 指出,人在生活中,只有一小部分概念直接源于经验,而大量抽象的、非直接经验的概念需要通过隐喻来理解和表达[5]。例如,“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指懒惰,跟“勤”相对[6],属于抽象概念。人们对“懒”的认知需要经由与“懒”相关的一些直接经验获得:不爱劳动和工作,不勤快。因此,懒人鲜有立刻完成手头任务的习惯。对此,谚语“懒人嘴里明天多”以“嘴里明天多”作为喻体,解释“懒人”这一本体,不仅增加了语言的趣味性,更提高了人对“懒”这一概念的理解。

其次,谚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人文价值巨大。高尔基曾说过:“谚语和歌曲都是简短的,然而它们里面却包涵着可以写出整本书的智慧和深情。”[7]谚语涉及的内容极广,包括社会、历史、生产、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告诉人们学习的重要性;“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教人修德养性;“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教人谦虚谨慎;“听话听音,看人看心”教人做事处人。可见,谚语的字数虽少,含义却很深远。

再次,谚语的语言形式活泼。我国的谚语多为四至七字,部分八字以上的谚语也因其形式活泼,朗朗上口,容易被人记住。短小而富有节奏和韵律是谚语的重要特点。谚语讲究声律美,其节奏和诗句的节奏相似。“入乡随俗”,“情急智生”等四言谚语的节奏一般为“二二”;“礼多人不怪”,“日久见人心”等五言谚语的节奏多是“二一二”,少数为“三二”;六言谚语如“一山不藏二虎”,“一客不烦二主”,节奏为“二二二”;七言谚语如 “响鼓不用重锤敲”,节奏是“二二三”;八言以上的谚语,节奏多为“二二三,二二三”,如“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家瓦上霜”。不论长短,谚语都显示出一种均匀整齐的美感。同时,谚语还注意押韵,且押韵的方式多样:有的押平声韵(“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有的押仄声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辰未到”);有的平仄相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讲究“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有的押尾韵(“先苦后甜,富足万年”);还有的押头韵(“百年寿限不准有,百年计划不能无”)。[8]短小而富有韵律的特征,使谚语更容易被人记住,正是“空话随风四处飘,谚语入心记得牢”[9]。

最后,谚语具有较高的实践品质。谚语中所涉及的内容都是日常所见,朴实无华。同时,口语化语句让人读起来兴趣盎然,简简单单的话语充分显示出普通老百姓的风趣、机智和敏锐。例如,“三十斤的鱼,四十斤的泡(鳔)”,讽刺味道十足,让喜欢言过其实的人听了不禁脸红;“好马要是三年不骑,会比驴子还笨”,用语朴实,但隐含的真理不得不让人折服;“鹰飞高空鸡守笼,两者理想各不同”中,鹰和鸡的对比可以激发人们追求更高理想的愿望。

二、谚语的德育功能

当前,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德育工作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首先,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道德认知水平较低。柯尔伯格指出,这一阶段的道德教育应着眼于儿童的积极道德建构,即儿童最终能够进行道德判断和建构道德原则[10]。如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这是道德教育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其次,我国教育的现代化更多地是由外源性因素推动的,很多学科的发展建立在“引进”的基础上,而这必然带来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本土文化挖掘不够。本土文化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出发点,教育中缺少民族文化,容易造成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不足,甚至在理解某些道德规范时产生困难。有鉴于此,我们应该从多个方面发展更符合现阶段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内源性的德育教材。谚语因其所具有的隐喻特征、文化内涵、特色语言形式与内在实践品质而能够予以一定的回应。

1.概念隐喻: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

道德判断、道德行为和自我调控是班杜拉道德教育认知观中的重要内容。其中,道德判断指的是关于善与恶、是与非的认识与辨别;道德行为是以一定的道德判断为思想基础所采取的对待善与恶、是与非的具体行动;道德调控则是人在面对两难道德行为等问题时,通过理性分析与意志努力而对善与恶、是与非作出的道德行为的比较与取舍, 即在是非分明的基础上做到避恶趋善[11]。而皮亚杰指出,7、8岁~11、12岁阶段(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初步逻辑思维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有一定的弹性。但是,学生的思维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学生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有些问题在具体事物帮助下可以顺利得以解决,但在纯粹口头叙述的情况下,学生就会感到困难[12],道德判断能力更是难以提升。因此,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是这一阶段道德教育的任务之一。谚语的特点有助于这一阶段任务的完成:(1)谚语是具体的。谚语的内容大多源自生活的经验,可以通过观察或实践理解,如:“当你轻视幼苗的时候,请望望那参天大树。”“林中没有不弯的树,天下没有十全的物。”学生学习谚语,实际上是学习一个故事,一个具体的实例。(2)谚语具有隐喻特征。学生而必须依赖他们之前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理解和认识谚语中所表达的更深层次的真实意图。因此,利用谚语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

nlc202309040812

2.文化内涵:丰富学生道德情感的体验

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身、社会和自然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方式[13]。本土文化是扎根本土、深藏民间、最有一方特色的东西,它既包含了历史传统的沉淀,又与生活的变化和发展紧密相连。然而,为了与国际接轨,教育的形式和内涵曾一度与本土文化渐行渐远,但是,现实又时刻提醒我们本土文化观念存在着合理性。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使学生无所适从。例如,国人传统的道德理念是“天人合一”,因其与以“道德教育回归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等观念为主的西方的“天人相分”不同,这一理念曾受到严重的质疑和批判。然而,由于可见的全球性问题,人们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和“天人合一”理念的一致性[14]。这对中小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教育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此外,抛弃本土文化也会导致教育变成无根之木,使学习者的情感无所依归。情感体验在学生道德学习中有着独特地位。赞可夫曾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如何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古人云:“入情入境者,真体验也。”“情”与“境”是分不开的,要想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首先必须进入文本所描绘的情境。而入“情”入“境”的前提,是情境必须是我们所熟悉的,即应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因此,道德教育应立足本土文化传统,实现本土文化与西方现代观念的有效结合。谚语中包含着大量的道德教育内涵,情境性和本土文化性强,符合道德教育与情境相结合的要求。例如,在教育学生应有广阔的胸怀和宽宏大量的气魄时,教师需要告诉学生气量狭小所带来的弊端。但是,对于何谓量小?量小的弊端何在?学生,尤其是以具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往往难于理解。谚语“壶小易沸,量小易怒”为学生提供了恰当的情境,使学生对“量小”及其负面后果有更为直观的体验。同时,学生接纳了某一品德规范,并不等于德育工作的完成,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能利用这一规范指导他们的日常行为。谚语短小而富有韵律,符合国人的语用习惯,容易记忆,更容易应用于与学生的日常行为对比,从而提高道德规范对日常行为的指导作用。相比于常用的长篇累牍的道德规范,其优点不言而喻。

3.语言特色:实现品德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学方式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在班杜拉看来,学生可以通过对他人行动偶然或有意观察,或言语示范改变自身的认知经验和社会学习经验[15]。言语示范更因其方便省时、适用广泛等特征,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言语示范是重要的道德教学方式之一。但是,怎样的言语示范才能使学生更容易学习道德规范,并时刻以这些道德规范指导学生的行为?郭绍虞先生曾指出:谚语是人的实际经验之结果,而用美的言词以表现者,于日常谈话可以公然使用,而规定人的行为之言语[16]。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回忆几位对他影响很大的中学老师时,特别提到体育老师刘伯能。刘老师教学生“立正”,喊完口令后说:“须白刃交于前,泰山崩于后,亦凛然不动,始得立正。”遇到烈日强风或阵雨时,刘老师会说:“汝辈非糖人,何怕日;非纸人,何怕风;非泥人,何怕雨。怕这怕那,何时能立?”可见,能改变认知经验和社会学习经验的言语示范必须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刘伯能先生所使用的谚语,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不仅如此,谚语教学也让学生学习的形式变得更为丰富。辩论是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有的谚语可以成为很好的辩论题目,如:“吃亏不算傻,让人不算痴。”在现在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往往不愿意吃亏,而希望能在别人身上获得更多的好处。这种信息很容易被部分学生接纳。因此,对吃亏所带来的后果,学生之间必然存在不同的看法。通过辩论,学生的热情将得到激发,更多地以主动发现者的身份,而非被动的接收者身份获得某一道德规范。

4.实践品质:推动德育新模式的发展

传统道德教育观认为,有道德就是道德主体对社会既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服从,道德教育目的就是培养与既定的道德原则、规范一致的道德行为习惯,按标准塑造、照模型浇铸,学生只能在这规矩中去思、去言、去行[17]。然而,班杜拉指出:自我调控能力是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道德思维的发展还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都离不开自我控制,缺乏自我调节力会严重影响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升华。班杜拉强调个体的自我主导能力(capacity of self-directed),即个体必须通过生活来加强自我更新,使自身胜任并得以发展[18]。根据这一观点,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仅能遵从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更需要具备道德主动精神和道德选择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应该多发展生活化和实践性的道德教育模式,实现德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培养真正的道德意志力。谚语源自生活实践,其自身的特点符合新时期德育新模式的要求。如“死要面子活受罪”“常用的钥匙一定是发亮的”等谚语,从学生最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道德规范,促使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发现道德规范的存在,帮助学生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的形成。

谚语是民间文化的精华,更是道德教育的桥梁。借助谚语,学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学习并理解道德规范,并能更好地利用谚语指导自身的行为。因此,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应充分利用谚语,开展谚语教学,使学生从谚语活泼、精炼的语句中领会深层的道德规范,进而促使学生能够自主利用道德规范来指导自身的行为,使道德教育真正行之有效,落于实处。

参考文献

[1]林莉莉.汉语谚语的和谐性概述[J].中学语文.2012(3):99-101.

[2]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北京:商务印书局.2008:1537.

[3]冯宗祥,周燕,杨公建.中英谚语中概念隐喻的人之特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10,38(6):150-153.

[4]陈栩茜,张积家.时间隐喻在汉语时间量词语义加工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1,43(8):863-877.

[5]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6]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北京:商务印书局.2008:812.

[7]贾韡莉.英语谚语美感类型透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9.14(6):59-60.

[8]范瑞婷.谚语的韵辙美[J].运城学院学报.1991(2):51-54.

[9]郭真.赞美谚语的谚语[J].新少年.2002 (Z1).

[10]客洪刚.科尔伯格德育理论特点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05-108.

[11]冯文全,徐东.论班杜拉社会学习道德教育思想[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9):126.

[12]王慧萍,孙宏伟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10:53-54.

[13]申家字.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对德育的影响机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6):69-70.

[14]徐瑞芳.文化传统:德育现代化的内源性资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3):61-63.

[15][美]班杜拉.社会学习心理学[M].郭占基,周国韬译.长春: 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39.

[16]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17]彭进清.立足于学生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培养的德育措施[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3(3):105-107.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的论文 篇12

一、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观是指人类对其所生存世界的根本认识和看法, 它是人类认识人、自然、社会三者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基本观点和态度, 是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的总和, 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的理论体系。 它包括生态文明的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社会

生态发展观及绿色科技观等。 其核心是生态价值观, 主张用生态的规则、规律及原理作为基本观点和方法处理人与自然、与经济发展、与社会等方面关系[1]。 生态文明观是人与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要求和体现,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关怀, 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 体现了人类道德进步的新境界, 体现了人类自我完善的新发展。 自然环境是人民群众生存的前提条件, 物质源泉, 也是神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良好的生态文明观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是否具有生态文明观是衡量当代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尺度之一。

二、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现状

(一) 大学生生态意识比较淡薄, 尚处于浅层次。

大学生对日常生活型环境问题认识水平比对生态型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高, 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认识不深, 生态文明知识较少, 许多学生对生态文明的了解也只是局限于生态和环保方面, 并且近一半学生认为大学生不一定要具有生态文明观, 认为生态文明意识离自己很远, 与己无关, 是国家决策者的事情等。 他们生态知识缺乏, 对生态环境等没有清醒而全面的认识, 缺乏对形成环境污染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根源深层次的认识[2]。

(二)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尚未养成。

大学生群体中浪费自然环境、 破坏生态环境和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比较严重。 如, 长流水、长明灯现象时有发生;乱扔馒头、乱倒饭菜、将没有用完的本子随便扔掉还是大学生常见的行为;有的学生不爱惜公物, 课桌文化泛滥, 甚至破坏公共财产, 毁坏公共设施;有的学生践踏草坪, 攀折花木;有的学生随地吐痰、乱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废弃物、废电池, 在露天焚烧杂物等[3]。

(三)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自觉性不够。

虽然大学生可能对生态文明已经形成了一定认识, 并且在情感上产生了一定共鸣, 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很少有具体的生态文明行为的表现[4]。 大学生存在消极从众心理, 自觉遵守生态道德的主动性不强, 很少主动地保护生态环境。

三、高校德育自然性功能发挥的现状

德育的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个体性功能, 而德育的自然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重要表现之一。 高校德育的自然性功能是指德育在使大学生树立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爱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并形成相应道德行为习惯过程中所起的独特作用[5]。 但是从高校德育的现状看, 长期以来, 受传统的德育观的影响, 我们总是把德育的功能局限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放面, 片面认为, 通过德育, 使受教育者所形成的只局限于那些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和品质等涉及德育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性功能, 而很少关注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四、高校德育的自然性功能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建立

高校德育的自然性功能具体表现在使大学生形成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生态观, 认识与判断人与自然交往的正确行为, 培养热爱自然、享用自然的真切感情和采取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正确行动四个方面。 而这与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是相一致, 对于树立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各方面教育, 促使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的主阵地, 应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 将德育的自然性功能放在德育建设的重要位置, 这对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非常必要。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经济的进步, 人类也面临越来越多的自然危机, 如何改善生态现状,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一大主题, 而大学生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其生态观文明观的树立与发展, 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高校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 应充分发挥其德育的自然性功能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德育,自然性功能

参考文献

[1]孔德萍.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 2008 (1) :38-40.

[2]侯亚楠.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培育[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1) :59-60.

[3]李华林.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和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 2009 (9) :13-15.

[4]张美弟.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9.

上一篇:感动在一瞬间的作文下一篇: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