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校德育品牌论文

2024-06-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建学校德育品牌论文(推荐8篇)

创建学校德育品牌论文 篇1

山东省胶州市铺集镇铺集小学

巩振鹏

张磊

“温润”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一种途径,“求真”则是学校德育的最终目标。“温润求真”就是要塑造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互融、高尚品德与创新品质同辉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

一、以全员育全体

围绕全人教育,结合学校实际,我校在德育实践中把“温润求真”作为学校的德育品牌。“温润”指德育手段要抛弃过去的说教式、命令式,以温和浸润的手段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尽量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内化为自觉行为。1.抓好德育队伍,提升管理水平建立班级教导会和班级育人导师制,定期召开校委会、家委会、中层、班主任工作会议布置工作重点。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参与学校管理。依托重要节假日,开展主题教育,及时处理班级中发现的问题。定期举办班主任工作论坛,交流工作经验和心得,论坛内容编辑成册,供老师们学习。组织班主任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活动,努力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2.依托家长学校,构建德育网络学校通过校报、网站、书信、微信、飞信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提供教子知识,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社会观;通过家长会,教师家访、家长访校、家长陪餐、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沟通家校关系,化解家校矛盾,,使家校同心,携手做教育。

3.面向全体,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各班秉承全人教育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让一个学生成为问题儿童的原则,积极摸清学生特点和心理状况,充分了解其兴趣爱好等,为其找到自己的特长和信心,努力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制定具体的帮教措施,建立帮教档案,努力做到用爱心去关怀他们,用耐心去感化他们,尽量把一些苗头性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对重点的问题学生“一对一”个别谈心,增强教育转化的责任感和实效性。

二、让校园文化浸润学生心灵

校园文化是无声的教育,她像空气一样与学生融为一体,能在潜移默化中洗涤学生的心灵,能在不知不觉中激励学生的斗志,能在耳濡目染中升华学生的品质。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弥散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学校本着文化育人的目的,积极打造健康、温馨、励志的校园文化。在传达室外墙,设置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思想口号,诠释了学校“温润求真”的品牌。王羲之、欧阳询、钟繇等名家的书法墙,让学生在感受书法美的同时,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综合楼布置了德育教育展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宜居宜业新铺集,德孝教育展新姿“为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爱祖国教育,把德育展厅变为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综合楼外墙,也设置了文化内容,激励学生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假山、花园、巨石、雕塑、走廊、教室无论走到哪里,文化总在,教育总在。

三、在主题教育中践行德育

1、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心中”、“少先队建队日”、“我的梦 中国梦”、“传统节日经典诵读”,以及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等,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意识。

2、细化安全法制教育活动。为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开展“彩虹伞”自护自救教育活动、“法制教育竞赛活动”等,通过黑板报、手抄报、专题广播、知识竞赛等,使学生增长安全法制知识,受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3、落实环保教育活动。结合“环境保护日”、“节能宣传周”通过宣传窗、国旗下讲话、班会课、广播站等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通过社会实践和小课题研究等形式,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4、抓牢文明礼仪教育。本学年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仪教育。以新的《中小学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制定了新的班级评比细则,开展“文明班级流动红旗评比”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设立学校“文明监督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抓好德孝教育、感恩教育”,积极开展感恩教育报告会、“情系母亲节,感恩教育周”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和家长更深刻地认识到做事要常怀感恩之心,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而且要不求回报。

6、创新“小红花评比制度”。以“全人教育”为指导思想在学校内及时表彰那些在学习、纪律、劳动、卫生、文娱、体育等方面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或在某一方面为集体争得了荣誉、以及个人在某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学生,鼓励他们的一点闪光点,进而让他全面闪光。改变过去片面追求学生向纵深发展的现状,转向向宽度发展。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发展,真正实现“全人教育”。

7、夯实传统活动。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端午”、“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优良传统——清明节”、“家风大讨论”、等主题教育,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喜爱传统节日,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关爱牙齿、热爱生活的精神。

创建学校德育品牌论文 篇2

一、夯实办学条件,为魅力教育奠基

学校占地1.1万平方米,现有教学班30个,学生1361名,教师91名。校园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先进,功能配套齐全。三个微机室、一个电子备课室、15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室为全校师生的收看录像和同步视频提供方便;红领巾广播站更是师生的最爱,每天的小喇叭都能第一时间播报校园新闻;风雅别致的书法教室,以“墨韵课堂”让学生体会书法之魅,以“墨趣活动”让学生感受书韵之美;学校各类专用教室,如美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科学实验室、体育达标测试室等,也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保障;心理咨询室更成了学生吐露心声的地方。2007年,学校还率先建成了自己的网站,并使信息点到每个办公室、每个教室和每个教师的家;班班通,班班多媒体教学平台,实现了学校教育信息的管理化,更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

二、打造品牌教师,让魅力教育闪光

“如果你想让一个孩子的生命有所不同,成为一位教师吧!”这是《教育魅力》开篇的一句话。借用这句话,我们提出了:“如果你想让一个孩子的精彩得到绽放,成为一位有魅力品牌的教师吧!”在办学历程中,于洋校长带领班子团队,始终重视营造激励表扬的氛围,把打造教师个人品牌作为奋斗的目标。我们确立“个人品牌+个人品牌+……+个人品牌=学校品牌”的思想,积极去发现每位教师的优点,凸现教师品牌,不断推动学校的发展。

1.树立个人品牌意识。

每个教师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有自己优势的生命体。一个人的短处是相对,只要善于激活某一方面的长处,那么他就可能爆发出惊人的工作潜能。我校教师有的擅长美术,有的擅长音乐,有的擅长朗读,有的擅长板书,有的擅长运用多媒体手段。如果每位教师都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长、爱好,那么他就能成为一个有特色的教师。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用多媒体手段去教学,效果好;有的教师使用朴素的教具来组织教学,效果也好;还有的教师用美术来组织教学,效果同样不错……学校通过专家讲座、专题会议、教师培训等方式启发、唤醒、鼓励教师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找准角度,并将力量凝聚于此,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实现突破。

为了唤醒教师的品牌意识,我们提出了诸多品牌理念,如做“阳光型”“情感型”“学习型”“智慧型”教师等,并在办公室的墙壁和角落里都写上这样的话:“凡和自己名字有联系的东西,都要珍惜,都要让它变成精品。”“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再优秀的教师也不会堂堂课精彩,再一般的教师也不会节节课失败,我们要让自己不断追求精彩。”“且行且思,用思考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学校帮助教师发现自身的优势,注重加强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营造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工作氛围,不断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教师得到自由、和谐、充分的发展,其潜能得到最充分、最完美的发挥,从而完成了自我实现。

2.提供展示魅力舞台。

学校定期组织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风格的教学观摩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魅力的舞台;定期开展学科带头人课堂开放月、名师精品课、骨干教师的专题研讨课、“示范课”、领导成员推门的“常态课”、青年教师过关的“达标课”和“同课异构大赛”等。通过活动,学校评选出教学魅力教师,并把这些教师教学精彩片断发布在校园网上,供师生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博客、主题教研、课改沙龙等,也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学校通过运作分析会、现场展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促使教师相互取长补短,分享经验,共同成长,为打造创新型、科研型、特色风格型教师队伍提供保障。

三、打造高效课堂,让魅力教育扬帆远航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应该认识到,“教书”的“现场”在课堂,“育人”的“现场”在学生的生命中。教师必须时时刻刻在教育的“现场”,用心、用情、用力、用智去培土、育苗、保墒、抗拒风雨雷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爱心、责任心、奉献精神和进取热情,会在不断实现的满足感和快乐感中得到进一步激发,这是一个张扬教育魅力的过程,也是修养和锻炼教育魅力的过程。因此,教师的教育魅力,必须绽放在课堂上,潜入到学生的生命中。一个能够把课堂变成学生生命培育场的教师,才是真正具有教育魅力的教师;一个能够把学生的生命质量放在自己教育杠杆上的教师,才是真正具有教育魅力的教师。今天,当我们回眸学校改革发展之路,展望教育未来的时候,仿佛对于机遇与挑战、理论与实践、创新与发展有了更深的感悟。当我们沿着学校发展之路去寻找这一“支点”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说,打造高效课堂,给学校魅力教育的实施增添了新的思路。

1.“五步导学法”的魅力,让师生神采飞扬。

在新课程改革大潮中,在魅力教育理念的感召下,学校相时而动,结合校情提出了课堂教学“五步导学法”,即课堂教学由“导入、自学、交流、总结、练评”五个部分组成。它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快乐学习,激发探究的兴趣,获得成功的喜悦”为宗旨,其核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自主、交流、合作”,目的是构建高效课堂、活力课堂。“五步导学法”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习真正落实 到学生自 身行动上 。“五步导学法”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注重学生的自学培养,以导促学,最后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实施课堂教学“五步导学法”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在灵动、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放飞理想,展示自我。教师从主角变配角,学生从被动听讲变成主动探究。“五步导学法”真正诠释了“师者”的真谛,让学生更加幸福,让他们学会了求知,学会了共处,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做人。

2.思维导图的魅力,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主战场。

教育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走适合自己的课改之路,是我们的共同目标。2012年9月,在“五步导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校在语文课上又提出了“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这一理念。为了避免课改的盲目性,我们制定了初级目标:低年级学生能够认识思维导图,并能结合思维导图说出课文主要内容;中年级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思维导图,并能结合思维导图背诵课文和积累好词佳句;高年级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思维导图,并能利用思维导图完成课前预习和课上自学,以达到高效阅读。我们的这项课改试验也得以在全县推广,并且已经扩展到数学、英语、思品与生活、科学等学科领域。

四、改变评价方式,让师生魅力健康成长

改变对教师评价方式。学校把教师形成个人风格作为衡量教师成熟和教学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增加形成教学风格这样一条要求,能更好地引导教师自觉主动地追求教学艺术,发挥教学个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改革不能脱离现实和当前社会的需求,社会畸形的“育分”现象,使多少孩子从小就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又使多少家长对孩子失去信心,让本来应该快乐、单纯的童年变得沉重而灰暗。改变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首先由教导处确定评价方案,方案明确三年内完善评价制度,试行一年。评价采取“考分+特长”的方式,其中,学生文化分数占60%, (体育+艺术+书法) 的考核占40%。学校还设立了加分项,对于有突出贡献的学生可以不同程度地加分。通过试行一年,学校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使他们的知识、技能、思维、体魄、品格等各方面也得到全面发展。

五、显特色,育特长,让魅力教育绽放

法库县地处辽北,享有“山水法库、小提琴之乡、足球之乡”等美誉。根据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校拓展发展领域,大力实施“五个一”特色工程,即学生三年内学会演奏一种乐器,会画一种国画,会踢足球,会写一手好字,会跳一种舞。我校切实为学生的健康、生活、交际、学习服务。通过对学生特长和各种基本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大发展,最终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实现内涵式发展。

1.健身体,享阳光,魅力体魄显阳刚。

学校本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理念,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一二年级开展少儿体操活动,三~六年级开展跳绳、跑步和足球运动,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磨练坚强性格,培养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学校定期开展乒乓球比赛、足球比赛、棋类比赛、跳绳比赛及趣味运动会等系列体育竞赛。活动期间,学生跳绳充满精神,趣味往返跑精彩纷呈。学校还提倡学生与家长、同学、邻居、朋友一起参加小型体育锻炼活动、趣味游戏活动,增强锻炼意识,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也调动了自身的积极性,展现自己的活力。

2.练书画,品墨香,传统魅力促成长。

笑的魅力、声音的魅力、眼神的魅力、身体的魅力、性格的魅力、人格的魅力,就是魅力教育。魅力教育有创新,更应该有传统。因此,在传承传统文化中,我们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

学校率先实施书法进课堂。每周一节书法课让孩子有充分时间来书写和欣赏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汉字。学校规定,对于学生的书法作品,每月展览一次。学校的软笔书法社团有百余学生参加活动。由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马玉昌老师自编的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字帖,已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范本。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已经成为法库县书法教育基地。

山水画教学已成为美术课的主流,每班每周一节山水画课,每周两次社团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国画的热爱。2013年12月,我校200多幅师生的书画作品,在县里的“三项建设”书画作品展中得到展示,并频频获奖。

3.品经典,韵悠长,国粹魅力得发扬。

学校每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课程主要有《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 《千字文》以及古诗词,并与语文学科糅合,让学生深层次理解国学,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精粹的认识。学校创办班级《国学报》,开展“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品读国学经典,感悟诗词魅力”古诗文大赛;通过各班开辟“古诗赏析”小栏目、课前2分钟诵读、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和故事演讲比赛启迪学生心灵,促进学生成长。

学校创设书 香环境 ,构建“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漫步校园,你会被教学楼墙壁、廊道的书画和古诗文鉴赏所吸引:“清风无私雅爱我,修竹有节长呼君”“远望寒山祥云升处白鹤舞,放眼东湖玉柳丛中桃花笑”等雅联让你真正领略书法艺术“无声之音、无形之象 ”的独到 精神魅力 。《望洞庭》《菊花》《枫桥夜泊》等诗词的再现,更是让书香溢满校园。

学校把经典与德育活动相结合,坚持开展德育常规系列活动。如“书香校园六个一”活动;组织一次班级读书之星评比,全校评出“读书之星”60人;进行一次书香班级评选,要求班级有图书角,每名学生每周至少阅读一本图书,并有读书笔记;师生每人至少阅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体会。

学校还结合传统 美德开展“日行一善、月成习惯”“争做美德之星好少年”等活动,培养学生言行举止彬彬有礼良好风气,使优秀传统美德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学校还制定了《诵经典·育底蕴·气自华》校本科研课题,集全体教师之力在实践中研究。我们以课题引领学校的特色发展,促使学校特色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发展。只有不断进行教育科研,才有可能不断吸纳最新教育改革理念和研究成果,不断改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打造科学特色 创建品牌学校 篇3

一、以人为本,为师生的科学发展提供平台

黑河市第四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作为新一任校长,我从历史的角度品味着这所百年老校的文化,盘点着它的成就,审视着它的荣辱变迁。我把“自我改变、科学成长、做最好的自己”确定为办学理念。在学校管理方面,我坚持“三个原则”,即:统揽而不包揽,参与而不干预,多称赞少责备;落实“三个转变”,即:变传统的管理观念为现代化科学管理,变单一管理为多元化、全方位管理,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吸纳式管理。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的学校管理模式为师生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平台。

二、以课程为主体,让课堂成为体现科学特色的舞台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开展科技教育必须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必须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发展。为此,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深入挖掘学科教学中的科学教育资源,要在备课时寻找课文知识与科技教育的结合点,从学科特点出发,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教学中还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构建“探究性、自主性、综合化、人文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成长为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未来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在语文学科中,观察作文的教学确定为以科技活动为引领,让学生查阅科技资料、进行科技小实验,开阔学生的眼界,做到一举两得。开展“科学家的故事”讲故事比赛,动员师生搜集世界上知名科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开展科学日记和科幻作文比赛,引导学生走进科学,提高语文素养。

数学课堂上把探究性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探究式教学仿照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知识的途径,由“问题情景——探究研讨——师生交流——实践运用——总结评价”五个环节组成。教师努力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科学课以“做中学”理念为指导,形成以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动手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在“做中学”模式中提升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兴趣,更好地诠释科学道理,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其他学科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也已取得初步成果,正在总结和提炼之中。如英语学科“情境式”教学模式,品德与生活学科“活动式”课堂教学模式等。几年来我校着力抓好科技活动课程建设,积极开辟科技活动基地,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逐步形成了以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为亮点的学校特色教育新格局。

三、以活动为载体,搭建科学特色实践的擂台

1.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我校与驻军某船艇大队已共建二十五年,部队拥有的科技资源较为丰富,如长发村有船艇修理所、船模室等。我校利用此优势主动出击,聘请部队专家顾问,建立校外科学活动基地;利用本地山区自然生态资源,建立环境生物研究基地。

2.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学校先后增设了科学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自然实验室、自然生态劳动室、仪器室、美术室、科技活动室、资料信息中心等专用教室,并配置了一些教学设备和科技活动器材,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和硬件基础。

3.强化科技兴趣小组活动。科技兴趣小组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四小”(小创造、小发明、小论文、小制作)活动,并把船模、计算机(绘画、计算机奥赛、计算机网页制作)作为科技兴趣小组的特色活动。还成立了学生课题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围绕社区资源选定课题,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学校还举办一年一届的科学创造节,对学生的优秀科技作品、成果及时进行评比和奖励。

4.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活动。如:2008年学校在市级科技创新大赛“七巧板”等竞赛中名列全市第二名,并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科技教育先进学校”、“市级科学教育研究基地学校”。如今,已在学生中形成了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

总之,我校将不断提高科学特色教育的品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建品牌学校自查报告 篇4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品牌学校创建活动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我校把创建品牌学校作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学校核心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按照“科研引领、理论指导;党政推动、全员参与;健全机制、整合资源;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创建思路,深入开展创建品牌学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由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组成的自评小组对我校本期工作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创建的背景和理念

张家口中心小学是农村完全小学,服务于张家口、历城、冯家庄三个自然村。自97年至今,学校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先后投资100多万元,用于学校的硬件建设,使学校的各功能室一应俱全。教育教学基本达到了现代化、信息化。学校注重师资培训,强化内部管理,教育理论日新月异,教育观念推陈出新,教育技术更加先进,新理论、新观念、新技术给教师的教学和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学校作为育人的摇篮,要让教师勤奋地学习、智慧地工作,活出生命的意义,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要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专业化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面对挑战,学校领导班子通过学习创建品牌学校组织理论,充分认识到。只有创建品牌学校,抓住“品牌”这个杠杆,才能顺应教育快速发展之势,使张家口小学成为宁津县品牌学校。

二、创建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机制建设,使创建工作成为常态

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学校成立了张家口小学创建品牌学校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学校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各教研组长为组员。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创建品牌学校工作的规划、协调、组织和管理,推进创建工作。

建立健全各项创建工作制度。我校建立了领导班子定期研究创建工作的制度,能够有效落实。建立了定期检查、评价、总结创建工作的制度,将结果用于工作的改进。建立了符合实际的全员学习制度、教师能力建设制度、工作考核与奖惩制度,形成了有利于教职工成长的激励机制。

(二)合理规划,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凝聚和激励学校全体师生的主要精神力量,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我们不断修炼和塑造学校文化价值体系,即:

办学宗旨:以深化教育素质为目标,以新课程改革为动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办学理念:为成功人生奠基

办学思想:追求个性化教育,构建学习化、园林化乐园。办学目标:以德治校,崇尚一流,办人民满意学校。

育人目标: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创新,尝试成功

训:博爱、勤学、健康、活泼

(三)、加强校本教研,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了教师间的合作、互动。为了让每位教师都能自觉地走近课改,主动参与,强化同事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共享经验与成果,让校本培训扎实有效地开展,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是让骨干教师“亮”起来。我们采取“请进来教”、“送出去学”、“实践中练”的方法,让一批骨干教师向专家名师学习,进行“零距离”接触和面对面的交流,让他们现场去体验和感受名师的教学风范。其次,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观摩名师教学风采,学习先进教学理念。通过“引路子”、“压担子”、“架梯子”等多种形式,让这些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课改的“领头羊”,在校本培训中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二是让新老教师“联”起来。我们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带教网络,层层带教,使青年教师干有方向、学有榜样,有一个成长的智力背景和支持系统,特别是对一些发展潜力大的青年教师,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采用“一师多徒,一徒多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精雕细刻的定向培养。新老教师通过这种联动的整合方式,在校内形成了一种教学和教研优势。

三是让全员“动”起来。我们通过教研组特色活动展示,促使全体教师行动起来;用一个个课题研究来引领和组织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逐渐打造一个学习与研究的“共同体”。

三、创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果

通过创建学习型学校工作,学校的管理发生了变革。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发生了变革。在创建品牌学校之前,学校领导更多考虑的是学校如何发展、学生如何发展而忽略了教师发展这个关键问题。开始创建品牌学校之后,我们考虑到了要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共赢。其次,领导者和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领导者成为了首席学习者、设计师和领跑者,要全身心地为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当好仆人,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搭建更广阔的舞台。教师由传统的教育者转变成了终身学习者,由“园丁”转变成了教育的合作者,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成了教育的研究者。再次,管理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前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计划的制定是领导班子讨论决定后直接向全体教师宣布,教师只需无条件地执行。创建品牌学校之后,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计划的制定要经过教代会反复讨论后才正式实施。尤其是学生学业成绩测试的奖励机制在听取教代会意见后由原来的奖励教师个人向奖励团体过渡,强化了教师的团队意识,提高了群体智商。

通过创建品牌学校工作,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提升了学校的教育品牌。校本课程开发成果显著,开放的课堂教学体系初步形成。

四、形成的特色与创新

首先引导全校教职工更新观念,确立学校品牌意识,正是在这种新的办学目标指引下,全校上下认识一致,行动统一,形成了一个的浓烈的创建品牌学校的氛围。另外,学校在大力宣传创建品牌学校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总结品牌学校的先进经验的同时,积极为师生的学习和创造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目前,张家口小学创建品牌学校工作仅仅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创建品牌学校的意义还不是很清楚,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二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管理还需加强;三是创建特色不够明显,创新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今后,我们要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帮助下,继续深入开展品牌学校创建工作,建立和健全创建品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促进管理创新,使学校能够持续不断地健康发展;加强文化建设,注重知识管理,完善沟通、交流、反思的学习机制,使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能够快速有效地传播;加强学习,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深刻理解“品牌”的内涵,自觉地利用“品牌”理论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通过持续不断的开展创建工作,丰富每个人主动和谐发展的内涵,关注师生的内心体验,探索教师主动和谐发展的道路,把张家口小学真正打造成为师生主动和谐发展的乐园,办人民满意教育,谱写张家口小学创建品牌学校的华彩乐章!

促进科学发展 创建品牌学校 篇5

——喀喇沁旗锦山中学党支部

锦山中学是喀喇沁旗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五个试点单位之一。学校现有63个教学班,教职工260人,党员78名,学生4000人。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锦山中学突出“促进科学发展,创建品牌学校”这一主题,认真做好规定动作,精心设计自选动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并呈现出了活动氛围浓郁、学习调研深入、分析查摆到位、整改落实有力、试点效果明显等五个特点,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精心组织,活动氛围浓郁

锦山中学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突出活动主题,结合学校特点,努力营造舆论氛围,呈现出了上下联动、内外促动、师生互动的良好局面。

(一)主题明确。活动领导小组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师生员工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明确提出了“促进科学发展,创建品牌学校”的活动主题。校领导班子经过深入研究提出“推进教学改革,形成教学品牌;推进教育改革,形成教育品牌;推进队伍建设,形成团队品牌;推进依法治校,形成管理品牌;推进服务改革,形成服务品牌;推进硬件建设,形成条件品牌;不断扩大开放,建设环境品牌”的品牌战略和“正视危机,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文化立校,走向全国”的“九年大成”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二)载体丰富。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坚持以人为本,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为解决教师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组织实施了“温暖工程”、为解决贫困学生读书难问题,组织实施了“寸草春晖工程”、为养育师生精神陶冶师生情操组织实施了“书香校园工程”。

(三)氛围浓厚。为使广大师生充分理解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全面了解学校学习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学校利用广播、电视台、板报、橱窗等进行大力宣传,共印发学习教育活动简报20期、校园电视台播放专题新闻9次、《田园》校报刊登专题报道4次、校内工作简报报道8次、制作横幅宣传标语7条、电子屏幕滚动宣传10次,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二、多措并举,学习调研深入

按照“内容精干、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优化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注重学习调研实效。

(一)优化学习内容。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教师,研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文献,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重要讲话要求,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准确把握中央和旗委的有关要求。同时,把学习调研与创新工作机制、与查找突出问题、与加强和改进领导作风结合起来,做到了学习与调研同步推进,真正使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步入校园、进入课堂、深入教材。在学好规定内容的同时,还组织教职工学习了《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帕夫雷什中学》、《给教师的建议》等教育名著。

(二)灵活学习方式。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宣讲、带头参加研讨、带头撰写心得体会,并为党员、校委会成员作学习辅导。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活动,提高了党员教师队伍素质。在学校网站上登载了学习科学发展观实施方案、活动安排、知识问答、学习资料、宣传图片、心得体会等,使师生在参与活动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群策群力,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通过领导带头学、集中辅导学、宣传带动学等方式,全体党员干部和教师集中学习10次40小时,每名党员、教师自学时间都达到了30小时以上,做到了内容充实、笔记详实,体会深刻。

(三)深入调查研究。围绕“促进科进学发展,创建品牌学校”这一主题,结合学校师生队伍建设实际,分别召开校委会、年级部主任、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深入到教师职工和学生及学生家长中去,围绕实现“九年大成”的奋斗目标和“七大品牌”建设,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深入查找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的突出问题。

三、严格要求,分析查摆到位

为抓实抓细分析评议阶段各个环节,加强活动指导,强化措施落实,确保了分析查摆阶段各项工作“不走样”。

(一)广纳谏言,征求意见。广泛征求家长意见。分别组织召开高

一、高二家长会,发放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满意度调查表,通报学校发展情况,面对面征求意见。召开各级干部座谈会,发放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查表,围绕“加强精致管理是创建品牌学校的关键”,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学校管理机制。深入征求教职工意见。深入年级部、教研组和老师办公室,召开党员干部教师座谈会征求意见,坚持开好每个学期的教代会。深入班级召开学生座谈会,倾听学生的声音和想法,开展学生尊戴度评价,完善评价机制,科学分析评价结果,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深刻分析,提高质量。民主生活会突出“四带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围绕“正视危机、推进改革、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深刻剖析自身在思想观念、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等方面问题,明确了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班子成员之间互相谈心、交流思想、化解矛盾、增进团结,积极探讨促进学校如何发展的思路,达成了带头学习、带头增进团结、带头真抓实干、带头健全机制的共识。组织生活会突出“三提”。个人提缺点问题,每位党员干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个人在解放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方面和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班子提改进措施,结合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交流谈心中提出的问题和专题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改措施。组织提改进要求,党组织结合加强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意见和建议,针对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实际,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努力方向。

(三)深化学习、解放思想。引导党员和教师职工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集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刻意识到教学管理方式、方法需要改革创新;重知识轻能力的学生培养观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生源质量下降也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等,通过深入分析制约学校发展的问题,深入分析党员干部在思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客观分析,正视危机,科学定位,创新思路,进一步强化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共识,形成了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破解难题、创新工作的氛围。

四、突出重点,整改落实有力

把整改落实作为活动的重中之重,将整改与学校中心工作、推进教学改革、教师自身发展、学生党校建设相结合,精心制定整改方案,强化措施落实,建立健全整改机制。

(一)精心制定整改方案。继续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规定篇目,明确学校及校内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做到了整改方案既符合上级党委要求,又符合部门职能实际。整改方案形成后,听取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并接受党员干部、家长、学生和群众的监督。遵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近到远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把梳理出的6类、10个问题,分层分类建立落实台帐。

(二)强化整改措施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落实整改措施,发挥表率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教师、学生和家长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解决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增强整改的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对查找梳理出来的问题做到“六个明确”和“一个满意”,即明确责任人、明确整改内容、明确整改时限、明确整改原则、明确整改措施、明确整改实效,最后达到群众满意。

(三)建立完善整改机制。整改落实与健全学校体制机制相结合。属于全局性的问题,由学校领导班子分管领导牵头,召开班子成员会议、全体教师职工会议,相关部门和办室配合解决。属于办室性的问题,由相关职能办室负责,分管领导督促解决。属于上级的政策性问题,经归纳梳理后向上请示解决,并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层层明确整改责任,落实整改措施。总结活动中学习讨论、征求意见、分析评议、整改提高、服务发展等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学习培训、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作用、对照检查、谈心谈话、整改定期公示、服务群众等长效机制,不断推动工作落实,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

五、边学边改,试点效果明显

学习实践活动中,学校确立了“正视危机,推进改革,扩大开放,文化立校、走向全国”的指导思想,大力发扬“信仰、仁爱、责任、创造”的锦中精神,努力打造一所高考指标持续攀升、办学条件全市一流、品牌团队基本形成、大师精神和书院气派特色凸显的品牌学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更新教育观念,打造名师队伍。高度重视名师培养工作,采取让干部教师外出考察学习、请国内专家来校讲学做课,承办全市教学能手比赛等方式,着力打造名师队伍。通过广泛学习开阔教师眼界,了解本学科教学的前沿动态,吸收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给自己的教育教学注入源头活水,补充新鲜血液,不断提升内涵,丰富素养,增长见识。在名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师的学生满意率由2006年的73.9%提高到96.6%,一批科研型教师脱颖而出。

(二)强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推进教育改革,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重中之重,狠抓行为养成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开发校本课程,《走进田家炳》、《阅读启功》、《贡桑诺尔布》等多本校本教材投入使用,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好评,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总结并打造出了“精讲、堂清、两会、两要”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乐学”态度、“爱学”心态,大大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校成立24个不同种类的社团,周日下午专门安排社团活动和各种兴趣选修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学校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总结 篇6

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强化教育的使命担当,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xx中心校开展了

“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主要活动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学校领导,落实品牌创建。

为实施新时代中小学党建品牌创建工程,学校成立党建品牌创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和委员组成,书记任组长,切实加强对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开展创建党建品牌大讨论、大调研,确定党建品牌提升的定位和目标,形成党建工作品牌提升工作方案,保证和促进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是整合红色资源,丰富品牌内涵。

学校遵循品牌引领、内涵发展、质量为本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挖掘、整合学校现有的红色教育资源,以内涵发展支撑品牌建设。学校运用“互联网+”等新手段,不断创新党建内容与形式,不断提升党建品牌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充实党建品牌的内涵。

三是打造工作亮点,形成特色项目。

学校运用党建思维,加快问题攻坚,凝聚特色做法,打造党建工作亮点。学校利用石桥子镇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优势,继续推进“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党史国情教育”特色项目,力争形成一批品牌教师、品牌课程,真正让红色教育深入课堂、进入头脑。

创建学校德育品牌论文 篇7

一、设岗位,让学生在岗位体验中强化仁爱意识

(1)自主建岗。如何让已达70%以上的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之间和谐相处、团结互助、相互认可、共同成长,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根据学生实际,由学生自主建岗13个。在教师的引导下分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层面进行展开,由各岗负责人招募人员,开展活动。

(2)机制保障。岗位是实践的阵地。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建立“四化、四服务”宗旨和规范的活动模式。四化即活动经常化、普及化、岗位固定化、制度化,四服务即为环境服务、为学校服务、为流动儿童服务、为社区服务。活动模式即建岗“3+3”模式。第一个“3”为建岗三制度。即“会员储蓄制”“一人多岗制”“阶段目标制”。第二个“3”为建岗三部曲。即一引领、二行动、三保障。一指示范岗的引领作用,二指争创岗贵在行动,三指监督岗的保障作用。

(3)活动推进。抓住本地儿童与外来儿童的团结互助并根据建岗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不断强化道德行为,在经常持久的岗位活动体验中养成自我教育、自我反省的习惯,从而激发爱自己、爱社会、爱他人、爱同伴的情感,养成仁爱品德。

(4)激励内化。我们把岗位体验与争星创优相结合,开展礼嘉中心小学十佳校园之星评选活动,评选出了校级环保之星、孝敬之星、互助之星等校园之星,并对事迹进行宣讲,另外还评出一批优秀之星。同时,每个班级评选出相应的班级之星。

二、建基地,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养成仁爱品质

在体验活动中,基地建设非常必要,可为学生成功开展体验活动提供实地场所,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扮演一个“角色”,明白一个道理,获得一种感受,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1)建立校内实践基地。为使体验活动经常化,自主化,系列化,持久化,组建校内体验主阵地“果香园”“红领巾小超市”“嘉嘉雨具有限公司”“红领巾值班岗”“淑香楼餐厅”等。设置了“小小技术员”“小小销售员”“小小设计师”“小小策划员”等、“经理”“公关”“部长”等不同角色,开展“争当科技小能手”“走进葡萄园”等一系列活动,举办了“我们的葡萄节”“小小雨披真精彩”产品博览会,展示同学们的体验活动成果。在模拟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新型农民”角色地位,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品质。

(2)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学校充分挖掘家乡的地方资源,建立了校外实践基地,如“常发柴油机厂”“利嘉雨具厂”“阳湖消防中队”“新南葡萄研究所”“礼嘉敬老院”,并聘请了一批校外辅导员。同时经常带领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到校外实践基地开展体验活动,如赴常发柴油机厂进行参观、学习,赴新南葡萄研究所开展种植、采摘体验,学习葡萄酿酒技术,赴礼嘉敬老院开展志愿者服务体验活动等。

(3)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为了把爱家乡、爱社会的仁爱品德外化为实际行动,我校已经连续四年开展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分别在四五年级开展了“关于流动儿童社区教育的研究”“校园景观河污染问题的研究”等。同时,我校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实践基地,拓宽了学生的实践空间,他们在活动中团结协作、快乐体验、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甜蜜收获,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情油然而生。

三、创文化,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中提升仁爱素养

(1)打造学校文化核心理念。确立了传承以“智、仁、勇”“‘三近’文化,奠基幸福人生”的办学理念,力行“让‘三近’文化浸润我们的心灵”的校训,精心设计了“雏鹰起飞”的校徽,谱写了《礼小,我们幸福的家园》校歌,营造了浓郁的“三近”特色文化氛围,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

(2)打造校园文化景观。以“智、仁、勇”为“三近”文化的精粹,以“仁”为核心的镌刻石碑,“近智、近仁、近勇、菽香”四楼矗立,“德馨园”“诚信园”“睿智园”“韵致园”“宁静园”“致远园”六园分布,行知路、学森路、海峰路、隆平路纵横交错,仁爱、励志名言随处可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三近”文化的浸润和陶冶。

(3)创建班级文化氛围。班级特色文化自主创建。每个班级充分利用各具特色的班级展板,围绕“我爱我家”的理念展示本班班名、目标、口号、共同约定以及本班开展的体验活动,每周评比的特色之星,记录学生的成长足迹,增强班级凝聚力,找到集体归属感等,细微之处渗透学生的智慧和创造,诠释着班级成员对班级这个小家的热爱,同时也展示着师生们对体验教育理解的独特视角和理性感悟。

基于学校文化的德育品牌建设 篇8

关 键 词 立德树人;学校文化;德育品牌;利益相关者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8-00-05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做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可是,在普遍存在的功利化办学目标的驱动下,“三全”育人可能演进为“新瓶装旧酒”式的噱头,而德育目标所具有的独特性,决定着学校德育依然需要遵循独特的运行轨迹。有鉴于此,从德育品牌建设的角度来思考和探索立德树人如何真正落实的问题,便成为学校改进的一种必需。

一、德育品牌建设的意义与内容

“品牌”—词源于古挪威语,意思是“烙印”,是指在牲畜身上烙上标记,以起到识别和证明的作用。广告大师大卫·奥格威(David MacKenzie Ogilvy)认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品牌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随着品牌理念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渗透,品牌已进入社会生活各领域,学校教育自然也不例外。

学校作为一种育人组织,在为个人成长奠基,为社会发展服务时,同样可以拥有自己的品牌。所谓学校品牌,是指经过精心培育而形成,为教育利益相关者所偏好,具有稳定、持续影响力的教育要素或活动的总称。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管理能力和办学水平,为学校组织成员和社会人士所认可。与商业品牌的交换属性不同,学校品牌的价值主要在于其社会效益。学校品牌一旦形成,便会给办学组织带来良好的社会声誉,直接影响着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并在办学模式上产生辐射作用。

德育品牌是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化,是经由教育主体精心培育而形成的,为利益相关者所偏好的育德要素或活动的总称。它通过具有稳定、持续影响力的标识得以体现,既包括学校组织中的诸种育德要素或活动,也可延伸为社会教育机构、德育实践基地、社会实践活动等。德育品牌基于道德价值这一核心,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治教育、思想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等在育人实践中的良善体现,合价值性、合认知性、合自愿性,是其根本特征。真正的德育品牌,应具有德育理论或思想之指引,经得起专业审视和评鉴,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并能得到教育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

具体说来,建设学校德育品牌,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第一,使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从理论上来说,“三全”育人,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但在实践中,德育往往被泛道德化、知识化、形式化、边缘化,人人负责却谁也不愿负责;时时、处处有德育,却无暇、无能力顾及德育。有鉴于此,通过德育品牌建设,一是可以让办学主体和管理者真正把握办学的基本方向,明确学校的根本职责,令基于校本核心价值的学校精神逐渐形成并得以巩固;二是基于广泛宣传和全员参与,可以让教育场域中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真正具备“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意识;三是利于从立德树人视角,促进教师队伍的德育专业化,形成素质精良、业务精湛的德育专业队伍。

第二,促进学校改进,提升办学水平。在德育实体化观念的指引下,中小学德育已经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许多做法卓有成效、影响甚广。不过,多年来形成的升学主义、分数至上的办学传统,致使中小学弊端丛生、积习难除。要从根本上扭转此种状况,令学校教育回归立德树人这一根本,除却积极、深入地推进学校自主改进,别无它途。开展德育品牌建设,就是要对学校现有办学状况进行教育意义上的价值审视,从立德树人视角来澄清和厘定校本核心价值以统帅全局,改革和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同时,聚焦问题,把握关键点和着眼点,充分尊重和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和投身学校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一切,无疑都会直接推动学校改进。

第三,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多层次需要。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或群体”[1]。在学校组织中,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办学者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尽管分数、升学是普遍性诉求,但并非唯一利益。随着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和高级中学的特色发展,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正变得日益丰富起来: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进步,群体归属,多元发展;对于教师而言,专业成长,人际和谐,职业幸福;等等。德育品牌建设,就是基于立德树人的立场,通过促进学校的持续改进,来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多层次需要,努力达成多方利益的协调一致。

好的学校品牌,意味着能够促进学校为个人成长和人生幸福奠基,为社会的改革与发展持续培养合格人才,并在满足利益相关者需要中产生持久的可信度、满意度,其理想状态是示范、引领,众口皆碑。

组织的性质、功能不同,其核心要素、活动过程等不同,品牌建设内容亦存在显著差异。学校品牌建设重在育人价值体系、育人活动、规章制度、校园文化、育人质量等方面。依此,我们可以将学校道德品牌建设内容概括为:(1)育人质量品牌建设。这是学校德育品牌的核心,通过人才素质得以体现。例如,当家长普遍认为“把孩子放在学校放心”或对学校育人质量“感到满意”时,当毕业生被上一层级学校评价为“优质生源”时,当学校能得到社会各界持续不断的积极关注时,便是学校利益相关者对育人品牌的由衷赞许。(2)育人活动品牌建设。它涉及育人过程的各环节、各方面,如校本德育课程开发、学科教学中的“全科育人”、专题活动、育人管理等。育人活动品牌常常基于一定的办学特色而形成。(3)教育者品牌建设,包括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及其影响力。(4)学校文化品牌建设。它包括:一是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学校愿景、学校发展规划、学校传统等学校价值体系;二是育人管理体制机制、各项规章制度等学校制度体系;三是由校名、校徽、校歌、校服、建筑风格等构成的学校符号体系。

nlc202309091043

二、学校文化与德育品牌

所谓学校文化,是由学校成员在长期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活动准则、规章制度、行为方式、校园环境、心理气氛等的统一体。德育品牌与学校文化不可分离。具体说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首先,学校文化是德育品牌的载体,德育品牌是学校文化的高级表现形式。从德育实体化的视角看,德育品牌直接表现为诸种育德要素或活动,如德育教师、德育课程、德育活动、德育制度等,但从“三全”育人立场上看,德育品牌并非置身于外的独立存在,学校诸育人要素或活动都必然蕴含着育德价值。鉴于学校诸育人要素或活动是学校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学校文化便是德育品牌的载体。然而,学校文化可能是自在的,也可能是自觉的。那种狭隘的、屈从于功利的学校文化,甚至是反教育的。只有当学校文化坚守教育理想、立足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时,学校文化自身或其中的育人要素或活动,才可能被建设成为德育品牌。在此意义上,德育品牌是学校文化的高级表现形式。

其次,学校文化厚实德育品牌之根基,德育品牌建设让学校文化璀璨。学校文化涵盖甚广,举凡学校组织中的各种育人要素,以及围绕育人目标所组织的一切活动,显性的或隐性的,静态的或动态的,皆可纳入学校文化之中。正是以价值驱动型学校文化建设为基础,通过诸种育人要素或活动提供充足的养分,德育品牌才得以逐渐形成。这种内生、植根于学校文化的德育品牌,因得到利益相关者的广泛认同,而令学校文化更加璀璨。那些单独建设德育品牌的做法,如建设德育活动名片、打造德育名师等,把德育与智育、美育相切割,将教书与育人相分离,令德育看似有形,甚或收一时之效,却终因缺少文化根基,得不到广泛认同,导致教育生态紊乱,因而难以成就德育品牌。

再次,学校文化促进德育品牌建设,德育品牌建设令学校文化不断升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需要对学校的办学状况进行教育意义上的价值审视,对学校诸育人要素及活动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推动自觉的学校文化建设。自觉的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出于育人目标,基于办学实际,在校本核心价值引领下所进行的自我改造与革新。这种自我改造与革新,既可能是全局性的,也可能是局部性的。当其以某种育人要素或活动为突破口而单独推进,即可能形成某种办学特色;这种办学特色若经育德意义上的长时间打造,便可能成为德育品牌;当其全面推进、整体打造时,诸育人要素或活动均发生持续变化,教育质量获得显著提升,此时学校文化建设的启动,便是德育品牌建设之肇端。德育品牌一旦形成,必然促进学校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令学校文化不断升华。

然而,由于教育场域的复杂性、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办学自主权的虚位化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实践中的中小学德育品牌建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枝繁叶茂,根基不稳。这类学校往往秉承“德育工作思维”,举凡诸种育德要素或活动,从德育管理机构设置到德育队伍建设,从管理制度制订到校园环境布置,从课堂教学改革到课外活动拓展,从校内德育力量整合到家校社合作,等等,管理者都特别关注,且重在实用,讲求实效。但由于缺乏理论指导,整体谋划不足,内涵凝练阙如,令德育品牌建设没有“主心骨”,甚至于“一地鸡毛”。虽然看似枝繁叶茂,但终因根基不稳而难以成就品牌。

(2)追风赶潮,浅尝辄止。这类学校进行德育品牌建设,不是从学校需要和实际出发,而是被外界因素左右。他们往往从参观学习中获得启示,以媒介宣传的实践做法为榜样,甚或奉上级领导意旨为圭臬。经典诵读、书香校园、亲子义工、互联网+……,可谓层出不穷。由于缺少校本化的积淀和打造,浅尝辄止之下的德育特色品牌建设,便可能令“追风赶潮”自成目的,在时过境迁之后,因为情势所变而不了了之。

(3)功用至上,形神分离。这样的德育品牌建设主要出于办学者的利益,方案、活动成为手段,教师、学生成为工具。因此,在工作实际中,学校所做宣传与具体行动通常表现为“两张皮”,如:倡导以生为本,实则以管代教;力推合作学习,实则人际关系紧张;等等。另一种表现者则是为特色而特色、为品牌而品牌,以至牵强附会,如:某些学校基于某个历史故事或传说来打造特色品牌,尽管既非教育,亦无关文化,只因曾发生或流传于本地或本校,便成噱头。

(4)形式主义,“空心化”。形式主义的德育品牌建设缺乏真诚,常常以口号代理念,以运动代行动。其直接内驱力在于管理者的私人利益,期待通过博取眼球、引起关注,在赞美、喝彩之中获得荣誉,求得升迁。主要表现为:一是空话套话,故弄玄虚。如:育人目标宏大,立意力求高远、精深,乃至为了“彰显个性”,穿凿附会也在所不惜。二是不切实际,不求实效。学校所提出的德育品牌建设方向或内容不合校情、生情,所采取的建设方案、措施不具可行性。三是弄虚作假,粉饰、浮夸。如:有方案,无行动;夸大校本活动的育德意义,生搬硬套;等等。

三、以学校文化促进德育品牌建设

通常人们会认为,“特色是品牌建设的突破口”,学校品牌则是学校特色的系统化。[2]事实却并非必然如此,学校品牌并非必然由特色发展而来。一所学校可能因其办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而闻名,虽无特色,却有口碑;也可能因其办学业绩显著,从此声名远扬,求学者趋之若鹜。因此,基于学校文化的德育品牌建设,一方面,需要找到适宜的切入点、突破口,形成德育特色,从而以特色建设促进品牌打造;另一方面,又必须超越特色建设本身,在把握组织文化的系统性、动态性的前提下,专注于德育品牌建设。在一般意义上,德育品牌建设的基本环节包括:明晰学校发展愿景,为学校发展准确定位,厘清校本核心价值,构建整体化德育方案,选准品牌建设突破口,采取专门化行动,注重形象塑造与宣传。

1.明确德育品牌的文化意义,发掘学业成绩之外的需要

文化的核心在于价值观。就学校而言,持有何种儿童观、人才观、学生观、教育质量观等,直接影响着办学行为和教学活动。学业成绩之优劣,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学习发展状态和学业水平。但教育是指向儿童的生长的。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差异性和潜质、潜能发挥的无限多样性,决定了办学行为和教育活动在专注于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专注于发现和发掘其在学业成绩之外的各种需要。同样地,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而言,除了关注学习者的学业成绩之外,也有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需要。推进德育品牌建设,就应充分发掘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学业成绩之外的各种需要。具体措施包括:密切与利益相关者的联系,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明晓不同的利益立场,提高对育人活动的认识;基于真诚沟通和共情式理解,取得办学共识;及时传递和反馈育人活动信息,取得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配合;等等。

nlc202309091043

2.秉持育人共通性,进行正确的品牌定位,彰显独特性

基于学校文化进行德育品牌建设,并非为了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出发,它必须始终秉持育人的共通性,遵循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和原则,令育人活动能够促进儿童道德生命的自由生长。在这个意义上,建设德育品牌首先需要关注本校与同类或相近学校的共同点,让利益相关者认识和体会到“教育之本真”。不过,由于学校的层次不同、类型不同,所处的教育场域不同,建设德育品牌更重要的是进行正确的品牌定位,并基于品牌定位来把握品牌建设的侧重点和关键点,从而彰显本校的独特性。如:某小学地处城郊,多年来的办学乏善可陈,以至于一直被视为“薄弱学校”。后经多方研讨,学校基于生源结构、家长特性和区域特点,确定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切入点,将公民意识教育、生态教育、创新教育、终身教育等相融合,全面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实行由课堂向课外延伸、由班(队)组织向学生社团延伸,由此形成德育品牌。经过几年的精心打造,该校的德育品牌已初步成形。

3.基于德育问题诊断,聚焦问题,持续不断予以改进

德育品牌建设,一方面基于品牌意识和办学思路,另一方面则基于校情分析。进行德育问题诊断,就是基于对学校立德树人状况的综合评估而作出的校情分析,其核心在于发现德育问题,既包括学生品德状况、德育难题、工作困境,也包括经验背后隐藏的危机、特色之下产生的困扰等。然后,在准确把握问题的前提下恰当归因,从而更好地聚焦问题,寻求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案,由此促进学校在持续不断的改进中凝聚办学特色、打造德育品牌。根据学校改进的一般原理,我们可以把基于德育问题诊断的德育品牌建设过程,大体概括为由诊断(diagnosis)、聚焦(focus on)、制案(programme)、行动(acting)四个环节所构成的动态的、持续不断的过程。

4.实施价值引领,促进组织认同,改善利益相关者关系

立德树人需要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进行德育品牌建设,首先意味着利益相关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组织认同,要求利益相关者在观念和行为上能够表现出:认可管理者的权威并诚心实意地接受管理者的领导;具有立德树人的岗位职责意识和专业提升意识;接纳、认可在共同生活中所确立或形成的规范、价值观及其所构成的意义体系;对学校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依赖感;忠于职守并愿意为学校的行动计划或活动方案付诸实践而努力;等等。与此同时,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良善关系,形成彼此支持和相互配合的办学局面,也必不可少。促进利益相关者的组织认同、改善利益相关者关系,除了充分关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之外,其核心是要勾勒出学校发展的可望愿景,并基于办学目标、改进愿景、学校传统和教育场域特征,凝练出校本核心价值观,引领利益相关者的思想和行为,统帅育人活动全程。

5.注重品牌建设的文化元素组合,提高德育品牌的可信度

德育品牌的可信度直接取决于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需要的程度,但这种需要的满足除了表现为育人成效之外,更多体现在整个育人过程的专业化程度,以及育人观念上的更新改造和育人活动上的独辟蹊径。如何令学校文化诸层面,包括物质、制度、精神、行为,在专业意识引领下,通过诸文化元素的创意组合,形成独特魅力,是德育品牌建设的又一着力点。如:某小学致力于打造书法教育品牌,便融汇书法和书法教育的各种文化元素,努力加强墨香校园文化建设:建设书法展廊,展示名家名作和师生书法作品;设置书法特色书架,购置书法刊物,供师生随时阅读;将书法与经典诵读相结合,让学生用水写代替用墨写,进行书法练习;倡导用自己的作品制作指示牌、班牌、文明警示语;等等。这种基于文化元素组合的特色建设,大大增强了该校德育品牌的可信度。

6.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保持持续关注度和“口碑”

德育品牌建设离不开品牌形象的塑造和宣传。从组织识别系统来看,德育品牌直接表现为名称、象征符号等视觉识别系统,包括由校名、校徽、校歌、校训、校风、校服、建筑风格等构成的学校符号体系,也表现为规则纪律、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行为识别系统,还包括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学校愿景、学校发展规划、学校传统等理念识别系统。基于学校文化的德育品牌建设需要做到:一是基于办学理念和校本核心价值,建立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学校符号体系,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的宣传,使之获得利益相关者的广泛认同;二是从育人目标和学校愿景出发,拟订学校发展规划及行动计划,使之成为本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活动依据和行动指南;三是依照学校发展规划暨行动计划,针对不同阶段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制定具体方案并逐步予以落实,令不同利益相关者都可以透过行为识别系统,持续关注学校的育人活动及给学校面貌带来的积极变化或影响。三者都有利于保持德育品牌建设中逐渐形成的“口碑”。

参考文献:

[1] Elise T. Sautter, Birgit Leisen.(1999), Managing Stakeholders: A tourism Planning Model.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26(2):312-328.

[2]鲍传友.特色是学校品牌建设的突破口[N].中国教育报,2011-05-24(11).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上一篇:军队政策教育下一篇:母鸡阅读理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