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文言课堂教学中

2024-07-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初中文言课堂教学中(精选8篇)

在初中文言课堂教学中 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 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71-02

翻转课堂与普通课堂最大的不同就是学生可以在家里不受地点、时间限制自由地学习,在学校学习的主动性更大了,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学习的知识面更广了,教师课堂上拓展更深了,微课中备课更认真了,变普通课堂的“教后学”为“学后教”。普通课堂的“教后学”即老师课堂上传授知识后,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巩固。在学习过程中课堂是教师设计的,作业是教师布置的,学生的主动性不强。翻转课堂中的“学后教”即教师传授知识通过微课的辅助在课前完成,课堂中重在学生对微课学习的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知识深化[1]。笔者所在的地区初中文言文在中考阅读中所占的分值大致为30%,而且以新课标语文筛选的课文为主,初中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即显得很重要。普通课堂上教师注重字、词、句的翻译把故事拆得支离破碎,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传给学生,讲得多,学生却学得累,收获少,课堂气氛沉闷、压抑,没生机活力。时间一久,教师越来越恨铁不成钢,学生对文言文越来越枯燥乏味,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遇到了学生的“眼中钉”,它们如何有效地碰撞出火花呢?

课前整体感知课文

1.1 精心备作微视频

1.2 自主观看微视频

学生在观看微视频之前,应先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圈出文言文中难理解的字、词、句,试着自己翻译课文。学生观看微视频中,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感知调整微视频播放的快慢,对于自己不理解处可反复观看,并可做好笔记。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提出异议,与同学老师交流讨论。观看微视频之后,学生也可以登录作业平台做一些简单的习题进行自我检测。文言文教学中微视频的采用,不但可以使课文大意更直接、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课前预习的习惯。

1.3 自由诵读文言文

文言文之所以流传千古,究其魅力在于其韵律美、简洁美、意境美、情义美。其最大的特色就是语言简洁、凝练、节奏感强,富含哲理、诗情画意。只有体味到其独特语言风格,才会对文言文的内容体味更加深刻和准确。所以文言文阅读教学课前提倡背诵经典来丰富自己的文言知识,增强自己的语感,提高写作能力。

课堂分析升华

2.1 再读课文

古语有:“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都说明“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写作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文言文课堂上多朗读不仅朗朗上口,而且有助打破沉闷的气氛,更好地理解课文。如教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此文短小,但凝练优美、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是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课前由于学生微视频已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再次强调朗读,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学生由于课前大多成诵,兴趣高涨,课堂上呈现出书声朗朗的气氛。

2.2 小试牛刀

学生在微视频上是否已学或学习的程度如何,教师课堂上还没有底,课堂上可适当提问学生,或生生间互相提问,或比赛抢答微视频上的内容,或让学生出几道题目考别人,但自己必须知道答案。这样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而且又初步大致考查全体学生的课外学习微视频的程度。

2.3 探究讨论

课前已经进行了微视频的学习,课堂就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就课文中的疑难重点进行讨论,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提前显示文言文各类文体的学习目标和方法,如写景类重在借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写人类文言文重在探究人物的形象,叙事类文言文重在探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在对课文的探究讨论中达到深层次理解,领悟到精神内涵,获得精神成长,汲取人生智慧,提升阅读品位。探究中重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在班上巡视,重点处加以强调,关键处参与讨论,疑难处加以解答,只要是学生知道的教师不讲;一知半解的,教师及时点拨;没办法解决的,教师及时指导。经过这一过程,学生更深刻地领会了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体会了古代作家的情感和阅历,见识了高超的写作手法,丰富了积累,培养了自主的阅读能力。

2.4 拓展比较

乌申斯基曾说过:“比较是思维的基础。”为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理解,教师在文言文字词句篇的落实后,适当选择与本课所学的内容或形式上相关的课外材料进行同类拓展阅读或比较阅读,教师选择的材料可用多媒体展示或在微视频中提前展示。如上完《愚公移山》,就布置阅读《铁杵磨针》;学完《曹刿论战》,布置拓展阅读薛福成《庸庵笔记》;教完宋濂 的《送东阳马生序》,引导阅读《程门立雪》„„也可以选择与本课相关的课内文言文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比较,由此及彼。如同是被贬的《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同是写景的《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同写诸葛亮的《出师表》和《隆中对》„„通过课内外的比较与拓展,加深所学的知识,丰富课外阅读,迁移学习能力。

课后整合巩固

课堂教学结束后,引导学生结合微视频和课堂讨论探究后明确的内容进行梳理,及时出一份试卷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测,以便补缺补漏,巩固已学的知识,也可以引导学生继续观看视频,与同学在线讨论,不懂得的问题及时请教,还可再次在线做相关文本检测习题,教师应及时修改并予以指导。翻转课堂中,由于微视频的永久存在,既可方便学生自由地复习,也可与众多教师的微视频共享,丰富和优化了学习资源,学生更加自由、自主地学习,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教师也从传统课堂中的教师转变为学生身边的教师[2]。

在初中文言课堂教学中 篇2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古人对宇宙自然、人类社会及人生的思考,蕴含着圣贤先哲们博大精深的思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随着课改进程的推进,初中文言文的阅读量虽有所增加,但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辛苦教,学生害怕学”的现状仍然存在,初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第一,教师教法机械单一,导致学生厌学。新课改以来,虽然教师已开始关注对学生能动学习、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但在文言文教学上仍遵循以往的“字词串讲,逐句翻译”的教学思路。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地翻译课文,学生则被动机械地做着重点词语笔记,课后学生再根据文章注释或教辅材料连缀成句,并死记硬背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课堂缺乏情趣,学习索然无味了。第二,在应试教育下,评价学生的方式过于单一。在中考指挥棒的指引下,许多教师将文言文的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传授并巩固知识点上,以每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依据,忽视了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兴趣的培养。长此以往,便削减了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探究的热情,学生仅仅依靠课堂笔记和课后练习,则不易于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

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与模式亟须改进。“翻转课堂”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或许能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开辟新的局面,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参考。

二、“翻转课堂”理论内涵

1.“翻转课堂”理论的内涵

“翻转课堂”来源并发展于美国,最初是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个化学教师,用自己录制的Power Point演示文稿视频为缺席学生补课用的。这样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喜爱,“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的理念便由此推广开来。随着耶鲁公开课、可汗学院微视频、TED ED(TED的教育频道)等开放教育资源(OER)的不断涌现,“翻转课堂”获得了资源丰富的平台,包括美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国家教育工作者都开始关注并实施翻转式课堂教学。

那么,“翻转课堂”的本质是什么呢?所谓“翻转课堂”,即对“教师白天教学,学生晚上巩固内化知识”的传统教学过程的颠倒。“翻转课堂”学习流程调整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视频,然后带着问题在课堂上参与探讨,完成知识的内化吸收。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把“翻转课堂”简单地理解为“在线视频”,除了视频,它还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有意义的互动。学生不是孤立无序地预习,而是受到了教师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引导。

2.“翻转课堂”运用于各学科的现状

在我国,“翻转课堂”正处于试验阶段,还未得到推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部分学校正在开展探讨“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活动。且“翻转课堂”更多地应用于容易讲解的概念、公式等知识点的物理、数学、化学等理科类课程。而文科类课程尤其是语文课,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思想、情感的沟通,“翻转课堂”的实施对于语文教师来说,的确是一项挑战。

因此,语文教师要挑选适合“翻转”的课程。文言文由于古今文字意义、文化背景、思考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若通过“翻转”,则有利于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翻转课堂”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国内外教育工作者“翻转课堂”的一些做法会发现:“翻转课堂”存在着“家校翻”“校内翻”不同的教学模式。“校内翻”是国内较常见的做法:第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观看微视频,学生有效预习并提出问题;第二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小组探究解析。文言文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对课文导读、课前练习的精心设计,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疑难问题的分析整合,以及对课堂探究活动的灵活把握、评价总结等,整个教学流程必须环环相扣、灵活展开。

1.录制微视频,布置针对性练习

由于“翻转课堂”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网络上优质的文言文微课资源还比较少,基本上都需要教师自己来录制微视频。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知水平,在视频中呈现出文章的重难点,并辅以有针对性的讲解。录制视频时,教师还必须考虑到内容是否合理生动,信息是否清晰明确等,这些又是否足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自主学习。此外,针对性练习的设计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检测学生在观看了教学视频后是否理解了内容。教师设计时要考虑练习的数量与难易程度,只有合理的设计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以《岳阳楼记》教学为例,微视频展示要紧扣文言文学习的重难点,要让学生明白需掌握的内容。首先,本课要求学生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等。在微视频展示中,教师可以先示范关于“一”“观”“以”等词的意义和用法,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归纳方法,尝试归纳文中的重要实虚词,如“之”“于”“其”“与”“则”等词的意义与用法,并联系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对比整理,继而梳理文章中的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知识点。其次,在理解重要知识点的基础上,在微视频中,教师要选择重要的语句指导学生翻译、朗读示范,并根据文章的重难点布置个性化思考问题,以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与情感。第三,课前文言基础题的练习可以设置成选择题,备选项应该是学生容易混淆的答案,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把握文章主旨。

2.自主学习确定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难点

“翻转课堂”的一大特点在于利用置前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在视频观看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产生不同的疑问。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随时与学生进行交流,给予学生有效指导。

再以《岳阳楼记》教学为例,学生参照已有的导学案,通过课前个体学习或自主课堂中的组内活动,把梳理的知识点以及提出的疑问反馈给教师。第二堂课中教师汇总典型问题,确定授课目标与方法,指导学生以对话或讨论的方式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在基础知识方面,教师投影“开”“和”“空”“之”“于”“其”“与”“则”等实虚意义,以及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重要知识点,与学生自学成果进行对比、修改。学生再做笔记,巩固基础知识。在文章的语意分析上,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难点,指导学生根据语境,尽量做到“直译”,并注意重点实虚词、重点句式的翻译,不能死抠语法。教师也可以在视频中展示文章译文,力求每位学生都能对文意融会贯通。在文章结构与主旨情感的理解上,教师可以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等内容,以启发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名句内涵。

3.反馈深化,拓展延伸,完善评价制度

在学生全面理解文言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归纳、总结出文章的知识点,并与学生分享学习方法。文言文需要反复朗读,教师可以下载经典的朗读微视频,让学生在跟读模仿中享受语言的美感,进而熟读成诵;要勤查古汉语词典,掌握文言基础知识;要知人论世,抓住文中的关键句、抒情句、议论句,以更好地理解文章宗旨。

同时,利用网络平台布置拓展练习,进一步检测学生对文言文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及时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与讲解,帮助学生完成课内知识到课外知识的延伸与积累,促进文言文知识的内化。

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除了要教会学生扎实、能动地学习外,教师还需完善评价制度。练习检测可以看作是纸质式的传统评价,有些过于单一,无法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翻转课堂”的评价体制有别于传统课堂,不单单考核学习成绩,更要考核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成果交流表达、时间计划等方面的表现。教师要为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与闪光点,实现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良好结合。

四、“翻转课堂”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积极意义

借着信息技术的优势而生的“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不一样的教学流程。初中文言文“翻转课堂”模式的引入与运用,有着积极意义。

1.有利于唤醒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到: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翻转课堂”的核心就在于先学后教,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更符合教育规律。学生学习的真谛在于自身的思索与领悟,通过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来积累“素材”,探索并发现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翻译等规律,把知识内化成自身智慧的一部分。

2.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

“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正推动着新的课堂改革,它将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便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语文教师要转变对学习的认识,就要优化“教”与“学”的内容,积极探索“以什么样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因材施教”。在具体教学中,有些学生的文言基础较好,有些学生较弱,对于“翻转课堂”教师就不需要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地重复某一知识点了,而要分类归纳问题,并使之逐一灵活解决。这既能拓宽基础好的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五、反思与总结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我们的传统教学带来了新的参考。目前,我国很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都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有人赞成,有人担忧。许多语文教师的困惑是:教师能否胜任“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效果能否超越传统课堂?学校的教育环境能否为“翻转课堂”提供网络技术支持?如何切实评价学生等诸多问题。面对“翻转课堂”,我们必须看到,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利弊,如何扬长避短、优势互补,让“翻转课堂”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这才是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王晓亭,宋玲玲.关于高中文言文翻转课堂模式的探讨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5(3).

在初中文言课堂教学中 篇3

一、文言文字词教学中的难点分析

文言文的字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实词有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四种用法。虚词不具有实在意思,只是起到勾连句意的作用。初中学生掌握不好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主要由于以下一些原因:

(一)一些古代汉语的字词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能按现代人的常规思维来加以理解,给学生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比如“贼”“盗”二字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刚好互换;又如“河”在古代特指黄河,现代则指所有河流;“子”在古代指子女,现代特指儿子,如此等等。

(二)古代汉语在现代缺乏植根的土壤。语言只有使用才能体现其价值,才能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今古代汉语难以找到“用武之地”,人们对其并不重视。学生也只是因为要考试才学习文言文,所以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并不高,学习的热情和决心也不大。

(三)文言字词的教学活动比较枯燥乏味。一般老师在开展文言字词教学时,主要采用串讲法,直接讲出文言字词的意义或用法,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样的方法虽然最省时省事,但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学生掌握不好文言字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文言文与学生缺少关联,既与现今学生的日常生活缺乏关联,也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缺少关联。因此,研究如何把文言文字词教学与学生加以关联这个课题,探究文言文字词教学中的关联策略,对于促使初中生掌握好文言字词,进而学好文言文有着关键意义。

这里所说的关联策略,指促使学生的感官、思维与文言文字词知识紧密联系的方法策略。法国学者Dan Sperber和英国学者Deirdre 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中提出了“最佳关联”的概念。“最佳关联”指“受话者在理解话语时用尽可能小的处理努力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①。这一概念刚好可以用来解释我们所用的关联策略的意义:教师通过关联策略的运用,使学生能够通过最小的努力来获得对文言字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进而理解文言段篇的意义。

二、文言文词义教学关联策略举隅

(一)对字词意义的探究与字词的本源相关联

在文言文字词教学中,有些字词的解释不容易理解,或者容易搞混淆。究其原因,可能是时间过于久远,该字词的本义已经与现在我们常用的意义距离很远,甚至好像已经风马牛不相及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去探究该字词的本源,通过本源理解和牢记该字词的意思。

比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一箪食,一豆羹”容易解释成“一篮子食物,一锅豆煮的汤”。这是因为学生想当然地把“豆”理解成了现在生活中的“大豆”“黄豆”等植物果实了。这时老师可以跟学生讲讲甲骨文的“豆”字写法—— ,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豆”其实是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具,也就自然明白了这句话中的“豆”和前句的“箪”一样都是作量词的。

又比如文言词“即”解释为“靠近,接近”,“既”解释为“已经”。这两个词的意思就很让人费解了,而且学生还搞不清两个字的写法和用法。怎么区别呢?还是来看这两字的本源—— 、 。“即”与“既”的左半边是相同的,在甲骨文中都是“豆”,表示一个盛满了食物的器具。而“即”的右半边是一个跪向食物的人,表示人靠近食物,即将就食,所以该字表意为“靠近”。而“既”的右半边也是一个跪着的人,但他是反向而跪的,说明他已经吃饱了,所以该字表意为“已经”。这样,不必死记硬背,学生就能掌握两字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二)对字词意义用法的探究与成语相关联

有很多实词或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影子仍出现在我们至今还常用的一些成语中。所以,我们可以把两者联系起来,实现互相映照、深入理解的目的。

比如《唐雎不辱使命》中“以头抢地”的“抢”字解释为“撞”,不好理解。我们把这个字与成语“呼天抢地”联系起来,就很容易理解了。再比如《陈涉世家》中“楚人怜之”中的“怜”解释为“爱戴”,如果与成语“惹人怜爱”相映照,就自然理解了“怜”字的含义。又如《伤仲永》中“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一句,“奇”“宾客”分别解释为“认为……奇怪”“把……当作宾客对待”,都是意动用法,学生一直理解不了。我们可以搬出具有同样特点的一些成语,如“不耻下问”“不远千里”“厚古薄今”等,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耻”“远”“厚”“薄”都是同样的用法。这样对照着理解,学生就会形成“意动用法”这样的用法概念,也就能够举一反三了。

这样的办法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广泛适用。下面的例子中,老师在《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中用表格的形式,把文言字词的教学与常用成语进行了很好的关联,使学生能够比较牢固地记住这些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对字词意义的探究与学生的身体或肢体语言相关联

在文言课文中,有一些是描写人物言行的字词语句。本来这样的字词意义应该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因为文言文已经经过了几千年,有些字词的意义到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甚至已经消失了,所以学生在读到这些字词句时还是感到一头雾水。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尝试把这些字词与学生的身体或肢体语言相关联,以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比如在《核舟记》一文中:“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其中的“比”该如何理解呢?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让两位学生扮演黄庭坚和苏轼,让他们来模拟这两个人坐在船上的情状。通过模拟,学生就会发现,这个“比”与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比较”之意无论如何也搭不上边,只能解释为“靠近”。再如此文中另一句“矫首昂视”,“矫”字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解释为“矫正”,在这句话中,只要让学生学着做一下“昂视”的动作,那么学生必然就会把“矫”解释为“抬起”。

这种关联可小可大。说“小”是指在课堂中让学生针对某个或某些字词句的理解来进行模拟,从而理解字词句的意思;说“大”则可以开展课本剧的改编和表演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准确深入地理解文言字词句的意思,而且还能通过表演感受到文中人物的性情,把握住文章的主旨。笔者就曾指导学生对一些叙事性的诗文(如《石壕吏》《曹刿论战》《愚公移山》等)进行改编和表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对字词意义的探究与生活相关联

学生之所以觉得文言文不好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文言文与他们的生活距离太远,觉得文言字词的意义有很多与他们的生活中的常用意义没什么关系,所以有人戏称文言文为“第二外语”。如果我们注意把文言文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关联起来,把文言字词的意义与我们的日常用语关联起来,那么就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一些文言字词的意义。

比如《夸父逐日》中“欲得饮,北饮大泽”一句。第二个“饮”做动词,解释为“喝”,这个大家都懂。但是第一个“饮”解释为名词“喝的水”,有些学生就不理解。我们就可以把学生熟知的“冷饮”“冰饮”引入课堂,学生自然把这两个词解释为“冷的饮料”“冰镇的饮料”,也就自然明白这里的“饮”字是个名词。依此类推,就能理解“欲得饮”的“饮”是作名词理解的。再如《曹刿论战》中“故克之”的“克”,我们可以联系感冒药“快克”,那么学生就自然理解了“克”字的意思是“战胜”。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下面一些例子:

(五)对字词意义用法的探究与已学字词知识相关联

有些实词是一词多义的,而许多虚词的用法也是变化多端的。要想靠死记硬背来记住这些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肯定是费神劳力却又效果不佳的。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在学习过程中的横向联系,通过比较来了解字词意义和用法的多样性和关联性。

比如文言实词“许”,其意义是多样的,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初中文言文课文中所有包含这个字的句子都找出来比较一下:①高可二黍许(《核舟记》);②曳屋许许声(《口技》);③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④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⑤时人莫之许(《隆中对》);⑥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⑦杂然相许(《愚公移山》)。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把“许”的用法归为四类:一是表示估计数目,可解释为“上下、左右”,如例①和④;二是拟声词,为例②;三是解释为“处所、地方”,如例③;四是作动词,解释为“同意、答应、赞同”等,如例⑤和⑥⑦。这样的比较联系在学习文言虚词时也是很有必要的。

其实,学习文言字词知识,采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比较是一个最为重要的手段。尤其到了初三的中考复习时,教师就会把三年学到的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比较、归类,形成知识系统,最终列出“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常用虚词用法表,来帮助学生搞清楚这些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六)对字词意义用法的探究与课文人物形象或作者相关联

有些文言字词的意义可以有多个说法,所以有些学生就会认为只要随便选择其中一个作为义项即可。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把字词的意义与人物形象的特征或者作者的感情倾向等相关联,那么我们就可以选出更为切合文意的义项,这样的选择也就更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感受主旨。

比如文言词语“鄙”,其义项有二:目光短浅;见识短浅。这两个解释乍看之下好像区别不大,但如果进入到语境之中,那就可能区别很大了。在《出师表》和《曹刿论战》分别有两个含“鄙”的句子:先帝不以臣卑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我们联系两句所论述的对象——臣(即作者诸葛亮)、肉食者(文中指鲁庄公)。联系前句是诸葛亮在自述出山经历,为的是突出先帝刘备礼贤下士的特点,显然是自谦之词;后句是指责当权者的缺点,即后文中鲁庄公把打仗胜利的希望寄托于近臣和神灵。这样联系之后,我们就比较能肯定,前句中“鄙”字解释为“见识短浅”比较恰当,而后句中的“鄙”则应该解释为“目光短浅”。

(七)对字词意义的探究与其他文本相关联

有些字词表面看来意义比较简单,很容易翻译。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直白地翻译一下,学生或许能够明白其意义,但对于整篇文章的解读可能帮助不大。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其背后隐藏的故事和意义,那么不仅能使学生明白这字词的意思,还能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对于理解文章主旨也会有所助益。

比如《孙权劝学》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句中的“论议”二字,解释一下很简单,就是“议论、谈论”。但是如果就这样解释一下,学生难免会有这样的疑惑:他们究竟“论议”了些什么,让鲁肃如此“大惊”呢?这时老师可将《三国志·吴书·吕蒙传》中所记的“论议”之事交代给学生,学生就自然理解了鲁肃态度变化如此之大的原因,而且也对孙权善劝的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八)对字词意义的探究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关联

在解释文言字词的意义时,有些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出现了偏离,学生一下子难以准确解释其意义。在这时老师可以找与之相关的艺术形式来进行关联,比如音乐、美术等,以帮助学生正确解释字词含义,正确深入理解文意。

在这里,我要特别介绍把对文意的理解与绘画这种艺术形式相关联的做法。有两位老师,分别教学《童趣》和《狼》这两篇课文,都用到了绘画,但用法各不相同。在教学《童趣》时,老师先是要求学生研究课文插图,要求学生找到与插图相应的课文语句,然后要求学生自由选择课文中的语句,学习插图画法口头构思画面内容,用这样的办法来促使学生正确解释文言字词,深入理解课文语句。在教学《狼》时,老师绘制了两幅“杀狼图”,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句来给这两幅图挑错,通过挑错的活动使学生理解了文中的重要字词。这两种方法异曲同工,都是把相对抽象的文字与直观的画面关联起来,从而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正确理解字词意义,深入理解文章主旨的作用。

三、文言文字词教学中关联策略运用的要点

(一)激发好奇心

之所以运用关联策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对文言文兴趣不大,甚至有些许鄙弃。要想改变学生这种不正确的态度,那么就要想一些办法让学生转变对文言文的固有看法。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利用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理,使他们对学习文言文产生兴趣。所以,教师在运用关联策略时,要注意想办法让学生在学习文言字词时产生并保持兴趣,以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注意力保持得更持久,学习的效率变得更高。

上文中提到的几种关联策略都是很有实效的,比如在解字释词时展示该字词的源起和变化,学生看到汉字由甲骨文的图形特征慢慢转变成现在的符号特征,趣味盎然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字词的含义;又如教师把字词意思与绘画相关联,或要求按句意画图,或要求给配图挑错,学生既学习了字词知识,又发挥了观察、想象能力,可以很好地激发其兴趣。

(二)选用适当策略

这里所说的选用,就是选用不同的关联策略学习不同的字词知识。大致来说,对实词的解释比较适合使用那些与肢体、生活、相关艺术等联系密切的关联策略,而对虚词的解释则比较适合用与已学知识相关联的策略。

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各种关联策略应该是各有针对的字词的。比如一些字词要通过汉字本源——象形字才能够理解其意思,那么这些字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该字的古义与今义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甚至此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不见了。比如上文中的“豆”字,现在已经不再表示“盛食物的器具”这一含义了。因此,语文老师应该细细研究文言字词的类别及特征,以选用适用的关联策略来帮助学生理解其意义。

(三)解决学习难点

学习文言文时,教师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他们去自己想办法解释文中的字词意义,只有在学生确实遇到了困难时,教师才运用一定的关联策略帮助学生解决困难,渡过难关,以便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活动环节。

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预见性和灵活性。在备课时应表现出预见性,预先了解学生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比较难解决的困难,而针对这些困难,可以运用哪些关联策略加以解决。有了这样的考虑,教师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准备,这样就不至于在授课环节中出现措手不及、手忙脚乱的情况,或者一遇到困难教师就“一言堂”加以解决,而使得学生得不到锻炼。在有了充分的准备以后,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要表现出灵活性的特点。因为备课的内容毕竟只是预设,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有时教师以为是一个难点,而在课堂中学生却靠自己的学习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教师就只好舍弃之前的预设;而有时也会出现教师认为并不困难的知识,学生却面面相觑、束手无策,那么此时教师就要急中生智,运用合适的关联策略引导学生解决疑难。

————————

注释:

①易兰:《关联理论对文学的解释力》,《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在文言文教学中 篇4

下面谈谈自己多年来教学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一)、抄录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的词语对照抄录。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对于特殊名词可直接抄录;如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年号、日期等等。人名示例:《唐雎不辱使命》中的“秦王”、“唐雎”,《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子”等都可以直接抄录;年号示例:《陈涉世家》中的“二世元年七月”可以直接译作“秦二世元年七月”,《岳阳楼记》中的“庆历四年春”可以直接译作“庆历四年的春天”。

(二)、替换法,也就是说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这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把古词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如:诸葛亮《出师表》中的“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又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虽”分别用“案件”、“即使”换之。就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

(三)、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言词语,其字形在古今上完全相同,但词的意义却发生了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形:

1、词义扩大了。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山”古代专指华山,现在指一般的山脉。示例:张养浩的散曲《潼关怀古》中“山河表里潼关路”的“山”指华山,“河”指黄河,与现代汉语中的“山河”意义不同。

2、词义缩小。如:“妻子”古汉语中指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示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一句的“妻子”就属此类。此类词还有“所以”、“可以”等。

3、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示例: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为地位低下,没有贬义色彩。

训诂学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5

训诂学知识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训诂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所选文言文的一些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在教学上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作 者:董红燕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专业,河北,保定,071002刊 名:大众文艺英文刊名: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训诂学知识 文言文教学 应用

在初中文言课堂教学中 篇6

叶圣陶先生曾在四十年代针对文言文教学说过:逐句讲解是最省事的办法。长期以来,文言文以“串讲法”垄断教坛,久盛不衰。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这种教法极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与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那么怎样才能把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教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喜于接受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将听说读写巧妙地贯穿到具体教学中去,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摈弃满堂灌式的串讲翻译,学生就会从“之乎者也”中品出无限的韵味。下面就《项脊轩志》一文的教学,谈谈听说读写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培养。

一、恰当的导语设计,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果说诗是一幅或浓或淡的工笔或写意画的话,那么优美的散文则是一杯清冽香醇的美酒,品后让人齿颊留香,回味绵长。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品读明代被黄宗羲誉为“明文第一”,被时人称为“今之欧阳修”的散文家归有光用他的真情酿造的美文——《项脊轩志》。

这个导入语简洁明了,但又含有较多的信息,通过教师满怀激情的叙述,既揭示出了课题,又能起到感染学生,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也是对学生听的能力的训练。

二、适当的配乐范读,营造情感氛围

教学前选择好一首节奏舒缓的曲子,如《二泉映月》,在导入新课后播放此曲,配乐范读。并要求学生:①听准字音;②明确句读;③体会文章的感情,找出表露作者感情的语句。

这个环节主要是训练学生听的能力,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散文的魅力,这样既解决了文章中重点字的读音和句子的节奏、停顿(如“呱呱而泣”的“呱”的读音等),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住文章的感情线索。听完范读后,学生大多能抓住表露感情的句子,这就抓住了全文分析的纲。

三、学生齐声朗读,体会“喜”的感情

(一)要求学生齐读文章第一部分,感受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明确作者“喜”的原因及抒情方式。

(二)默看文段,找出自己认为写景中最美的语句。学生大多找出的是“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五句,然后要求学生反复玩味品读背诵。教师只作简要的点拨,即要求学生用思维作笔,以文字作颜料,勾勒“月夜桂影图”。其中一学生是这样改写的:“月圆之夜,我静静地呆在南阁子里,享受着夜的恬静,一任如泻的月光透过窗棂,洒落在我的心间。月光下,庭中的桂花树枝叶斑斑驳驳,美丽的倩影将皎洁的月光筛成满地的碎银。伴着轻送的夜风,桂花的清香一阵阵扑鼻而来,不绝如缕,让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在这月白风清、花香袭人的夜晚,一个人静静地读读圣贤书,与古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这种乐趣哪有穷尽呢?”

这部分主要是读写的训练,根据不同的要求分为齐读、默写、精读、背诵;写既锻炼了学生的想像和表达能力,更加深了学生对“融情于景”的写作特色的认识和理解。

四、静心默读,品味“悲”的感情

(一)要求学生默看文章三、四、五、六段,思考作者回忆了哪些人?写了哪些事?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① 念亡母关爱;②思先祖期望;③痛爱妻早逝。中国云购网 http://

(二)品读写母亲、祖母、爱妻的语言、动作,体会作者写人叙事的特点。可抽生读写母亲的内容;抽生模拟祖母的语言和动作;齐读“庭有枇杷树”一段。最后教师总结:最应记住的最易忘记,谁记得母乳的甘甜,最应感激的最易忘记,谁亲吻过脚下的土地?归有光笔下的家庭琐事,不也像那甘甜的乳汁、脚下的土地一样吗?它浸透的不正是至大至真的弥足珍贵的人间真情吗?像这种选择生活琐事来抒发感情的写法,就能达到“无意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情溢于言表”的效果。让学生明白文章“写琐事,抒真情”这一写人叙事的重要特色。

(三)启发学生“说”。教师首先诱导: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同学们,这弥足珍贵的人间真情你感受过、感动过吗?请举出你生活中的实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吧。于是有的学生说最难忘童年天黑时,母亲声声的呼唤;有的说最感动的是每次回家时父母的嘘寒问暖;有的说常常出现在脑海中的是离家时母亲深情的眼神;有的回忆中考失败后父亲的鼓励;一女生回忆自己生重病后母亲焦急的脸色和关爱的话语以及背她走十几里山路去医院的情景,禁不住哭出了声来。

这部分的学习较好地将听说读写结合在了一起,“读”为体会写法服务,分析写法为“说”服务,“说”又为写作服务,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了并非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打动人心,事虽细只要情深照样感动人,所以没有哪一环是多余的。

五、反复诵读课文,想象对比

在前面范读、精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读全文,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特色。

(一)思考文章主要表现的是“喜”还是“悲”的情感。教师结合归有光的身世加以点拨:归有光九岁能文,但仕途不顺,三十五岁才中举人,后连续八次考进士不第,六十岁才中进士,授县令职,一生都不得志。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悲”隐含了光阴易逝,有负亲人的感慨。然后要求学生放飞想像的翅膀,思考归有光六十岁中进士后,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在淡淡的月光下,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站在亭亭如盖、高大婆娑的枇杷树下,他的感情是怎样的呢?

(二)将本文与《岳阳楼记》、《滕王阁序》、《石钟山记》等篇目进行比较阅读,体会它们在抒情方式上的联系与区别。总结出本文的抒情方式一是“寄情于景”,二是“融情于事”则水到渠成。

这部分的阅读,主要着眼全篇、新旧关联,既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让学生的思维进行了一次飞跃,特别是补志感情的“喜”、“悲”的确定,在全班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将课堂教学推到了高潮。

六、有计划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体悟深情

教师深情并茂地朗读语文读本上袁枚《祭妹文》中的“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而亦与为证印者矣”片段,教师作简要点评,说明该文在写法上与本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然后要求学生课后认真品读该文,并与本文比较,写简要的评论。参考题目①血泪铸情悼亡灵——谈《项脊轩志》与《祭妹文》抒情的特点;②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谈“事细而情深”的写作特色。

这一环节的指导学习,将学生由课本引向了读本,并将二者较好地使用了起来,这样既拓宽了学生阅读视野,又将听、读、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了。课堂教学在这里戛然而止,学生亦余味无穷。

总之,文言文的教学并非简单的解释、翻译,只要我们教者树立起了大语文教学观,敢于打破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将听、说、读、写的训练恰到好处地运用到教学中去,我们的教学就会赢得学生的亲睐,我们的教学就会卓有成效。

中国云购网 http://

在初中文言课堂教学中 篇7

传统的文言文“字字落实”的教法, 把一篇篇充满着深刻意蕴, 内涵丰富, 有着动人的诗情画意的文言文变得支离破碎了, 学生怎能不生厌恶之情?又如何能谈去体味、挖掘文言文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呢?

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文, 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典诗文时, 必须改变教法, 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 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在咀嚼、体会、感悟和创新上下工夫, 放手让学生自主诵读, 从整体上去感知文言文的音韵美, 让他们自然而然地步入古诗文的意境, 最终获得思想的启迪, 达到积累语言, 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

笔者认为, 初中文言文教学, 要把“读”摆在首位, 在教学中要突出朗读的地位。我们虽不提倡“吟唱”, 但“书读百遍” (诵读) 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诵读的现状

现在的文言文教学, 由于教师头上还是压着重重的“成绩”这座大山, 在教学上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单一, 教学模式死板, 思维训练缺乏等问题。教师往往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与翻译上, 整堂课就是教师逐字逐句翻译, 学生“字字落实, 句句过关”。每篇文言文教学都按照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逐字逐句串讲, 内容分析, 中心归纳, 这种僵化的模式来进行, 学生成了被动接受字、词、句的工具。衡量学生掌握文言文的标准则停留在以读通一篇文章为目的, 凭借“死记硬背”, 只要能翻译全文就达到了目标, 学生不能举一反三, 缺乏迁移能力。这种死抠字词句语义, 整堂串讲的枯燥死板的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 特别是人文性缺失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随着语文学习的日益功利化, 即以考试为中心, 朗诵逐渐由本来应该占据的中心舞台上退了出来。

近些年, 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相继出现, 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有部分教师受到新课改精神影响, 对文言文教学进行了改革。但有的教师对文言文教学又矫枉过正了, 对一篇字面理解并不简单的文言文, 只讲其思想意义、写作特色、语言风格, 全然不顾学生的学习状况。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人文味足了, 但把文言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文言词句的学习, 丢到一边去了。这些顾“知”失“文”或顾“文”失“知”的教法, 都偏离了文言文教学的方向, 达不到文言文在语文素养培育上应有的功效。

仔细思考, 这样那样的模式大都围绕一个“讲”字, 很少有人真正重视朗诵, 真正把朗诵作为教学目标加以实施, 真正放开时间让学生去感知、去品味的还是很有限。走进初中文言文课堂, 很难听到朗朗书声, 取而代之的是此起彼伏的老师的讲课声和令人窒闷的学生抄笔记场面。学生诵读的水平有限, 不少学生对基本的句读、断句、停顿、节奏知道得很少。初中学生文言文的诵读情况实在令人担忧。

二、诵读在初中文言教学中的作用

朗朗成韵的诵读, 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 与浏览相比, 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诵读是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 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 它在语言活动中的影响远比文字大得多。

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 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 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我国传统的语文教育, 主要是通过吟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接体悟言语规律, 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我们需要对这种民族化的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加以整理、继承与发扬, 而不是简单斥之为“死记硬背”, 弃置一旁。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 万万不可对诵读掉以轻心, 等闲视之。

初中阶段的学生, 一般年龄在14到16岁左右, 身心发展处于青年前期的状况, 他们更注重自觉地接受启发, 主动地进行思考, 他们对参加演讲、辩论、听讲座等比小学生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因此, 在这个阶段适当地运用诵读帮助语文教学, 会收到良好的成效, 能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课文产生较深刻的理解与共鸣, 实现书面文字向阅读个体主体认知的飞跃, 实现“文”和“言”的真正合一。具体来说, 诵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有如下几点作用:

1. 体会文章的感情美

古人云:“诗缘情”, “情动而辞发”。通过朗诵, 学生能体会作者的感情, 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 更深入地理解作品。例如, 杜甫《望岳》中敢于攀登绝顶, 俯视万物的豪情;《爱莲说》中对莲花的深深喜爱等, 学生只有好好把握了, 方能读出味来。

2. 再现文章的形象美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 使之在学生心中形成“内心视象”。当学生的“内心视象”与作者所要表达的形象契合了, 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例如, 《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和秦王两人的对话, 在读的时候就会浮现出这样的镜头:两人在大殿之上针锋相对, 唇枪舌战, 毫不相让。只有再现了这种情景, 学生才会不自觉地把这些形象弄懂和牢记,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3. 理解文章的思想美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朗诵的先决条件, 同样, 学生也因朗诵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例如, 《出师表》中诸葛亮的“报先帝, 忠陛下”的思想, 就必须通过熟读才可以理解、品味。

4.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朗读课文以至于成诵, 文章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古诗文语言的形象、精炼, 小说语言的个性化, 散文的抒情性, 议论文的逻辑性, 记叙文的叙述性, 这些都只要学生用心去读, 久而久之, 培养了语感, 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 才能终身受益。

5. 更好地训练口头表达

通过反复朗诵, 学生便能结合上下文准确领悟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从而实现对文章的理解。多读还可以背记佳词妙语, 利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使之多读熟记佳词妙语、精美诗文, 为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勤输养料, 多作准备, 他们日后的“说”和“写”才有源头活水。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与训练, 引导他们通过持之以恒的练习, 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

总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是学习实践的主体。因此, 文言文教学必须重视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要通过诵读教学, 创设文言语境, 调动学生的情感, 让他们融入到古人的智慧中。大量的熟读、背诵, 让学生“入乎其内”, 读出了文言文的抑扬顿挫, 读出了文言文的原汁原味, 进而把握了课文基本内容, 筛选出了课文的相关信息, 从而达到了“立体”的效果。周振甫先生曾说:“立体的懂, 它的关键就在于熟读背出, 把所读书的全部装进脑子里。假如不是熟读背出, 把所读的书全部装进脑子里, 读了一课书, 记住了多少生字, 记住了多少句子, 这只是点线的懂。”对文言文进行“立体”的学习, 就能让学生消除对文言文的“恐惧”, 提高学习兴趣,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 在文言文上取得满意的成绩。

语文教师如果都能在“读”上做文章, 让多种形式的“读”贯穿于课堂的始终, 用“读”唤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让学生在“读”中感受课文的美, 用好“读”这一教学环节, 语文课堂教学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摘要:初中文言文教学, 必须摒弃以往“老师一味讲, 学生只管记”的单线的教和学的模式。教师可通过“诵读”这种动口、动脑从而让学生动起来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读”贯穿教学始终, 引导学生模仿、探究、实践、创新, 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初中文言课堂教学中 篇8

【关键词】文言文 趣味性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56-02

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存在方式,更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的存在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而言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而言也是一种证明。初中语文的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做好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一、当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难点

1.语言环境欠缺

文言文作为语言的一种,同其它语言类学习相通,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这样才能够促进文言文教学的教学效果。比如英语教学,我们如果把一个孩子放在美国,那么在外部语言环境的影响下,这个孩子的英语水平在短时间内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但文言文教学又与其它的外语类教育不同,它缺少客观的语言环境的存在,当今世界上不存在以文言文为主要交流方式的国家和地区。语言环境的欠缺,是开展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主要制约因素。

2.基础知识薄弱

当前,国内关于在小学教育阶段加入适量文言文教学内容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不少地区,不同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也确实有了文言文的身影。但小学文言文教学,更多的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对于文言文的认知,而并没有把文言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直到孩子们上了初中,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小学阶段的重视不足、教学力度不够、知识积累不足,给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了巨大阻力。

3.教学方法陈旧

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让初中语文老师们头痛的话题,学生们成绩越是不好,作为老师就越要努力教学,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老师很不得把所有的课堂时间都用来灌输文言文知识,总觉得文言文教学中课堂时间不够用。但是,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成果却与老师们所期待的截然不同,老师越是努力,学生们越是紧张、越是茫然,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也越加茫无头绪。

二、趣味性教学贯穿文言文教学的始终

1.课前的趣味性引入

课前引入环节是做好一节文言文教学课堂的关键环节,只要通过适当的手段,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吊足了学生们的胃口,学生们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聚精会神的参与到整节课的教学活动中。

故事导入。很多文言文都是以古汉语的形式记载一些故事,用来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我们在初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会使用文言文本身的故事的方式来把学生们引入课堂教学活动,同时也要学会积极主动地去编造故事,把学生们引入课堂教学活动。

2.课中的趣味性教学

诵读以增趣。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和设计文言文的诵读,也往往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首先,老师要熟悉文章,课堂上先给学生们朗诵一遍整篇文章,学生就会在这种朗朗上口、韵味十足的古汉语的表达方式的诱导下对文言文朗读产生浓厚兴趣;其次,组织学生进行轮流朗读,学生们一个个的首尾相接的把整篇文章通读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孩子的好胜心都被激发起来,不想输给同学,潜移默化的就激发了他们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合作探究以增趣。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们之间的互助合作,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增加文言文课堂的趣味性。比如《三峡》这篇游记文言文,我就把班级分成四个小组,然后让他们运用手中的工具书,但要以自己的语言来分别加以描述,这一节课上,学生们热情高涨,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媒体辅助以增趣。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中的主要教育技术,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往往能够增加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课后的趣味性延伸

翻译大反转是一种文言文教学理念的创新,所谓的翻译大反转指的就是让学生们把现代文翻译成文言文,这样用来增加学生们对于文言文的掌握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们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比如在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我就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他们以刚刚写过的一篇《我最难忘的一个人》作文为素材,将他们自己的作文翻译成文言文。作业布置下去之后,有很多学生后来不停的找我,问我这样表达行不行,那个语气助词的用法对不对等问题,这是以往的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所没有出现的好现象。

总之,初中文言文教学是一个繁杂的工作,但同时也可以演变为一个趣味性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文言文的本质,学习《黔驴技穷》所教给我们的道理,有很多看似可怕的东西,当我们真正的认真对待的时候,其实它很简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期末考试卷下一篇:退役军人个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