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与翻译(精选8篇)
文言文的翻译,既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读文言文,要了解内容,能通畅朗读,背诵一些基本课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就不难看出,无论是旧的教学大纲,还是新课程标准,都要求学生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而能文从字顺地翻译文言文,无论是对文言文的理解,还是对文言文的背诵都是大有帮助的。可是现在的初中学生,由于和古人相去的时代甚远,再加上古今词义、句式的变化,使他们大多不能理解古人的心情和写作的背景,也就不能正确地翻译文言文了。因此,教师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教给学生一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文言文的翻译,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意译,另一种是直译。直译要求尽可能地将原文中的每个词一一对应地译出来。意译就是翻译文意的大体意思。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只要能做到通畅连贯地用现代汉语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够了。因此,在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时,有人总结出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做到“信”、“达”、“雅”。
“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这两句既是对偶,又是互文: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互相渗透,合指兼顾。在译时,上下句的意思都要互相兼顾。应该译成“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胜利归来。”如果译成“将军身经百战,战死沙场,多年以后,壮士回到故乡”就不是原文的意思了。
“达”就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例:“吾义固不杀人”(《公输》)中的“义”是名词用作动词,作“遵循道义”。“固”是“本来”,引申为“坚决”。译作“我遵循道义,决不杀人”,这就把公输盘所标榜的所谓“正义”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良田美池”可以直说良田美池,但如果译成“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就有形象生动得多,把桃花源优美、宁静的生活环境给人展现了出来,而且更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
但是在古文中,由于古今词汇量的不同,古人用许多单音节词表达了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意思,而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使用了很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结构等。如:“如„„何”“孰„„与”“不亦„„乎”等。因此,对文言文进行翻译,光掌握原则是不够的,还应学会一些翻译的具体方法,这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六字法”即“对”、“换”、“留”、“调”、“补”、“删”等。
对,就是一对一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居多这一特点,将文言文中单音节词译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虚词应将其用法在译文中表现出来。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这句就可以译成:“四季的风景不同,其中的乐趣也无穷啊。”
换,即针对一些词古今意义不同的情况,用现代汉语中的词去替换那些古汉语中有而现代汉语中已不用或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的词。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句中“狱”、“虽”分别用“案件”、“即使”换之。就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可有些词,字形古今完全相同,可词的意义却发生了根本的演变。体现在:
(1)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泛指一切大河流。“山”古专指华山,现可指一般的山脉。例:“山河表里潼关路”中的“山”指华山,“河”指黄河,与现代汉语中的“山河”意义不同。
(2)词义缩小。如:“祖父”现指爷爷,而古汉语中的“祖父”为一个并列词组,指爷爷和爸爸。此类词还有“妻子”、“所以”、“可以”等。
(3)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为地位低下,没有贬义色彩。
另外,古汉语中有一类字,如果按原字去理解,则无论如何都讲不通,这是通假字。遇到通假字就需要用音同、音近或相应的字去替换。如:“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句中“距”就通“拒”,意为“抵挡、挡住”,而不是“距离”或者“离开”。整句就应该译成“公输盘多次设下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挡住了他的进攻。”还有就是文言文中的数词,有时不是确数,如上句中的“九”并非确指“九次”,而是“多次”。
留,即对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帝号、年号、朝代名、官职名、政区名、典 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直接保留,不作翻译。如:“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中“庆历”是宋仁宗赵桢的年号,直接说“庆历四年的春天”就可以了。
调,即对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根据现代汉语语法的句序予以调整。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语法。如:“何以战?”是宾语前置句,“何”作“以”的宾语应译为 “凭什么打这一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为定语后置,“高”为“庙堂”的定语,译时应放在“庙堂”的前面。“甚矣,汝之不慧。”是主谓倒装,意在强调谓语“甚矣(太过分了)”,应按“汝之不慧甚矣”的语序翻译。
补,即将省略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补出来,以求句意的完整。如:“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中承前省略主语“蛇”,译时应加上。又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恒公》)句中“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治好病),翻译时要补出来,应该译成“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再有,在古汉语中,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但在现代汉语中有一条原则:数词必须与量词结合成数量结构后才能修饰名词。因此,对于这类有数词的语句进行翻译时应在数词后加上量词构成数量结构来修饰名词。如:“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中“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数词修饰名词都没有量词,翻译时分别加上量词“个”、“张”、“把”、“把”、“块”。
删,即将无实义的词,如发语词、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删去不译。如:“夫战,勇气也。”句中“夫”作句首发语词可删去不译,就译成“打仗,靠的是勇气”。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助词在句中起的表达作用应以相应的句式反映出来。如:“乎”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反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成:“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当然,以上介绍的翻译文言文的原则和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同学们千万不要片面的去理解,而要综合地运用。在运用中不断体会、总结、归纳。以求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陋室铭》(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
★
中学文言文教学既是一个重点,更是一个难点,特别是文言句法,与现代汉语的句法有很大的不同,它直接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翻译、理解,因此,文言句法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文言文常见的特殊句式和一些固定的格式:
1、判断句式
2、倒装句式
3、省略句式
4、疑问句式
5、否定句式
6、被动句式。通过与现代汉语句式的比较,详细分析了每一种文言句式的特点及多种表现形式,提出了对一些问题的不同的看法,并选择了中学课本中有代表性的文言句子来作例证,最后提出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 一 前言
中学文言文教学向来是一个重点,特别是新教材实施以后,文言文教学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初中阶段古诗文作品约占了课文总数30%,《大纲》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进而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但文言文教学也是一个难点,除了要掌握常用的词法,还要熟练地掌握常用的句法。文言句法包括文言文中常见的特殊句式,如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疑问句等,还包括一些固定格式。掌握了这些句法,懂得一些文言知识,具备了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增加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下面就常见文言文中碰到的一些句法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二 中学文言文特殊句式分析
所谓的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上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而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就变成了特殊句式了。这些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格式等,这些句式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过。虽然在新大纲中没有对学生要求掌握它们,但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对这些句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下面我就文言文中的这几个特殊句式做一个简略的分析。2.1 判断句式
何为判断句?《辞海》中这样注释:“用来判定主语所指和谓语所指同属一物,或断定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属于同一性质或种类的句子。”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鲍善淳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这样认为:“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的句子,说明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而郭锡联主编的《古代汉语》也是这样认为“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所谓判断句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的句子,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所以判断句应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它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条件:1、涉及事物的性质、情况或事物之间的关系。2、要作出判断。3、是个句子(表肯定或否定)。
在现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判断词“是”或“就是”、“正是”等,来联系,如:“我是中国人。”而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的种类比较多,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采用“„„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词语用在谓语后面帮助判断。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也。”其常见方式为:主语+谓语+也,在这种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陶渊明《桃花源记》)“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菊,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者也用在句尾加强语气。“......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如: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副词加强判断的语气。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乃”可以解释为就是,用来判断当立者.是谁的。“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其中乃用来表示判断。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辩日》用“则”来对日中时的形状作出判断。“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不能久留,就记下这些景色离开了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毕,只曾笑耳!”(《狼》),“狼也很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只是增加一点笑料罢了。”其中的“耳”为语助词表判断。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世说新语》)中的“非”解释为不是,做出否定的判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中的“非”也是否定的判断词。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王安石《伤仲永》)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核舟记》)
判断句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其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它可以判断人或者事物的性质或作用;判断或解释事情发生的原因;判断人的籍贯;判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判断句中主语和谓语间一般是同一关系或类数关系,但实际上并不都是这样简单,有的则是以判断句的形式表达十分丰富的内容,这是判断句的活用。由此可见,古代汉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以相当成熟了。2.2、被动句
汉语的叙述句根据主语同谓语之间的施受关系可以分成两类:
第一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生者,即施事者,如“我写字”。第二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接受者。
而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又可以根据有无专门表示被动形式的标志又可以分成两类:1.只在语义上表示被动而无被动形式标志的句子,其被动意义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2.被动句式,这种句子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或者后面带有表示被动关系的词语。
在中国的语言的发展长河中,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历史悠久,早在甲骨文时代就出现了。在古代的文献中已经大量的存在了。要考察一个句子是主动句还是被动句,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谓语动词如果是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却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那么这个句子就是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如 “神定 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2.谓语是及物动词,主语从表面上看可以认为是这个及物动词索表示动作的发生者,但是谓语动词后面没有宾语,也补不出宾语,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判断为被动句。3.在主动宾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属于主语所表达事物自身的一部分,句子一般也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当然这三点并不绝对,但掌握这几点标准就可以识别出大部分概念上表示被动的句子了。明白了语义上的被动,那么有特殊标示的被动句就更好区分了。常见的古代汉语被动句式有以下几种特殊的类型。1.“于”字句。句子中“及物动词”加上介词“于”用以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及物动词+于+名词”的被动句式,如《孟子二章》“百里溪举于市”说“百里溪从市场上被提拔起来,”属于被动意义,而“介”词于则介绍处所(名词)“又留蚊于素帐中”。其中的“于”表示被动的意思。
2.“为”字句。在及物动词前加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构成“为+名词+及物动词”的被动句。在九年级的《陈涉世家》“为坛而盟”是说小土堆被当做坛并且宣誓。介词“为”用于引出动作当作的主动者“坛”,它决定了句子的被动的性质。
3.“为„„所„„”句,这是一种较后起的被动句式,用介词为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并在动词前加上专门标志被动的“所”字,构成为名词“所”+动词的被动句式,如“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就是说:高山峰峦被大雪洗的干干净净,像擦拭过一样。其中介词“为”用于引出动作“洗”的主动者“雪”,表示被动的句式。在这里面,“所”原本是一个特殊的代词,在被动句中虚化了,已经没有指代作用了,只是帮助动词被动用法的词头。此种句式在东汉以后成为了一种主要的被动句式,出现的频率高于前面的几种句式。同为字句相仿,“„„为„„所”句也可以省略施动成分,如:“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为所吞”是指两只小虫被癞蛤蟆吞掉(《童趣》),其中主动者“癞蛤蟆”没有出现。
当然被动句在古代汉语中出现的种类还很多,但是在初中阶段(新课标)出现的被动句式主要有以上几种类型。2.3、省略句
省略是今人对古代汉语的一种分析认识,其实在古代汉语里有些句法成分是完全可以不出现的,不一定是省略了什么,现代汉语比古代汉语精密,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看古代汉语,就会觉得古代汉语省略了一些句法成分。古 代汉语里省略句法成分的现象比较普遍,它一方面使古文精炼简介,另一方面又容易造成含混,使今人阅读古文感到困难。所以学习古代汉语需对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在中学语文教学词典上对省略的解释为:省略句是古书中的异例之一,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在不影响表达的前提下,省去某些语言成分。省略的部分可以根据文意补出。由于古代汉语的特点,比如缺少第三人称代词等等,省略现象比现代汉语为多。省略不仅是语法问题,还是修辞问题。因此省略了某些成分的句子,就叫做省略句。由于人们研究省略句的角度的差异,对省略句的分类也不同,在中学阶段主要掌握成分的省略就可以了。成分的省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省主语
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 “桃源人”后三个分句的主语同第一个分句,所以省略了。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
但是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在“无信”前省略了“你”,在“无礼”前省略了“你”。这种现象在新课标语文的文言文中不常见。
由于在语言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代汉语中多有暗换主语的现象,这种 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多称成为病句,可是在古代汉语中却是允许的,正常的,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其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之前的主语是“桃源人”,可是后一句的“具答之”的主语是“渔人”。(《桃花源记》)主语在前后句发生了变化,但都省略了。2.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一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语完全可以不出现而隐含起来,只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经出现或者已经谈到过,不再出现也能使人正确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则可以省略。“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意思是将尉拔出剑站了起来,吴广也站了起来,夺下将尉的剑并且把他杀了。此句中承前省略了自己的宾语剑。这些省略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比较常见。其中也包含了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公输》这句话里的介词 “以”的宾语“之”省略了。“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中的宾语“之”也省略了《桃花源记》
3、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一定要补充出来。2.4、倒装句
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都有句法成分的存在,而且大致都是相同的。但是有一些句法成分的位置古代汉语却不同与现代汉语。还有一些句法成分在特定的语法条件下,所处的位置也不同于现代汉语。在古代汉语的句子中,某些词序颠倒的句子被我们称为倒装句。这种词序颠倒主要是由于突出强调或者句子结构上的需要。倒装在古今汉语中都有,只是在古代汉语中这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而已。倒装句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在初中文言文中出现过的):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2.4.1、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其中的何放在动词 “有”之前倒装。
3、介词宾语提前,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例如: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2.4.2、定语后置: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这种情况在新课标中比较常见,尤其在《核舟记》中最突出。
2.4.3、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2.4.4主语后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2.4.5、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反所应有,无所不有”(《口技》)表陈述,“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大道之行也》)这类句子在初中阶段的文言文之中比较多。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如《马说》中的“其真无马耶?”《愚公移山》中的“吾与汝毕力平险,何如?”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岳阳楼记》中的“渔歌互答,此乐何及!”表达了强烈的感叹之情。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岳阳楼记》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论语》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句子都是表示反问的语气,有强调和引起读者思考的作用。
三、结束语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经淡忘了中国的文明,我们不应该让她老去,应当发挥她应有的作用,推动中国文化的文明的发展。应当加强文言文的学习,这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当今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1、“对”即对译。文言文中单音词较多, 翻译时要把单音词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双音词。例:“学而时习之” (《论语》) 中的“学”可对译为“学习”, “习”可对译为“温习”;“一狼径去” (《狼》) 中“径去”可对译为“径直离去”。当然, 有的文言文单音词在现代汉语中有多个双音词, 对译时要注意根据语境选择使用。例:“其人视端容寂” (《核舟记》) 中的“视”可以组成“视力”、“视线”等双音词, 根据语境应选择“视线”, 而“端”也只能选择“端正”这一词来理解。
2、“换”即替换。一种情况就是:文言文中有些单音词不能对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双音词时, 就要换上一个确切的词来翻译。例:“薄暮冥冥, 虎啸猿啼” (《岳阳楼记》) 中的“薄”, 译为“迫近”;“能张目对日, 明察秋毫” (《童趣》) 中的“明”, 译为“眼力”。另一种情况就是要把通假字换成本字。文言文中, 有时要用同音字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使用, 这叫做古字通假。通假, 就是通用、借用的意思。在翻译时, 先要换成本字, 再做解释。如《核舟记》中“诎右臂支船”一句的“诎”同“屈”, “屈”是本字, 意思是弯曲;“左手倚一衡木”中“衡”同“横”, “横”是本字。
3、“留”即保留, 指有的文言文词语不用翻译。古今词义相同的词语, 如“山、水、牛、羊”等, 人名、地名、朝代名、年号、官名、书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 都可以保留在译文中。
4、“删”即删除不译, 指的是有些文言文虚词, 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 无实在意义, 翻译时可以删去不译。如“夫战, 勇气也” (《曹刿论战》) 中的“夫”是句首发语词, 只起引发议论的作用, 可不译;“久之, 目似暝, 意暇甚” (《狼》) 中的“之”, 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 可以删去不译;“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中的“之”则用在主谓之间, 取消句中的独立性, 译时可删去;另外, 如“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 中的“云”是句末语气词, 表陈述语气, 也不用翻译。
5、“补”即补充。文言文中, 数词往往直接放在动词或名词前, 不用量词, 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把量词补充进去。例“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 应译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根抚尺罢了”。另一种情况是指文言文中省略句子成分的现象, 翻译时要补充完整。 (1) 省主语。如《桃花源记》中有这样一句:“具答之。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在“具答之”前省略了主语“渔人”, 在“便要还家”之前省略了“村人”, 翻译时要增补进去。 (2) 省略介词或介词宾语。例:“放之山下” (《黔之驴》) 的意思是“把它放到山下”可见原句中省略了“于” (应为“放之于山下”) , “于”译为“到”。再如“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 句中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 可以译为“此”, “这”, 指代“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3) 省略动词的宾语。例如上文提到的“便要还家”一句, 动词“要”同“邀”, 其后省略了宾语“渔人”。 (4) 省略动词谓语。如“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六则) 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 在译成现代汉语时, 被省略的要补充出来。
文言文的翻译,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意译,另一种是直译。直译要求尽可能地将原文中的每个词一一对应地译出来。意译就是翻译文意的大体意思。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只要能做到通畅连贯地用现代汉语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够了。因此,在对文言文进行翻译时,有人总结出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做到“信”、“达”、“雅”。
“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这两句既是对偶,又是互文: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互相渗透,合指兼顾。在译时,上下句的意思都要互相兼顾。应该译成“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胜利归来。”如果译成“将军身经百战,战死沙场,多年以后,壮士回到故乡”就不是原文的意思了。
“达”就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例:“吾义固不杀人”(《公输》)中的“义”是名词用作动词,作“遵循道义”。“固”是“本来”,引申为“坚决”。译作“我遵循道义,决不杀人” ,这就把公输盘所标榜的所谓“正义”非常明确地表达了出来。
“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良田美池”可以直说良田美池,但如果译成“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就有形象生动得多,把桃花源优美、宁静的生活环境给人展现了出来,而且更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
但是在古文中,由于古今词汇量的不同,古人用许多单音节词表达了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意思,而古人在写作时,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使用了很多特殊句式,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结构等。如:“如……何”“孰……与”“不亦……乎”等。因此,对文言文进行翻译,光掌握原则是不够的,还应学会一些翻译的具体方法,这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六字法”即“对”、“换”、“留”、“调”、“补”、“删”等。
对,就是一对一译成现代汉语。根据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居多这一特点,将文言文中单音节词译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虚词应将其用法在译文中表现出来。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醉翁亭记》)这句就可以译成:“四季的风景不同,其中的乐趣也无穷啊。”
换,即针对一些词古今意义不同的情况,用现代汉语中的词去替换那些古汉语中有而现代汉语中已不用或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的词。如:“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句中“狱”、“虽”分别用“案件”、“即使”换之。就译成“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基本词汇,古今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可有些词,字形古今完全相同,可词的意义却发生了根本的演变。体现在:
(1)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和黄河,现泛指一切大河流。“山”古专指华山,现可指一般的山脉。例:“山河表里潼关路”中的“山”指华山,“河”指黄河,与现代汉语中的“山河”意义不同。
(2)词义缩小。如:“祖父”现指爷爷,而古汉语中的“祖父”为一个并列词组,指爷爷和爸爸。此类词还有“妻子”、“所以”、“可以”等。
(3)词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如“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指品质恶劣。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卑鄙”即为地位低下,没有贬义色彩。
另外,古汉语中有一类字,如果按原字去理解,则无论如何都讲不通,这是通假字。遇到通假字就需要用音同、音近或相应的字去替换。如:“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句中“距”就通“拒”,意为“抵挡、挡住”,而不是“距离”或者“离开”。整句就应该译成“公输盘多次设下攻城的巧妙战术,墨子多次挡住了他的进攻。”还有就是文言文中的数词,有时不是确数,如上句中的“九”并非确指“九次”,而是“多次”。
留,即对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帝号、年号、朝代名、官职名、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直接保留,不作翻译。如:“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中“庆历”是宋仁宗赵桢的年号,直接说“庆历四年的春天”就可以了。
调,即对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根据现代汉语语法的句序予以调整。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语法。如:“何以战?”是宾语前置句,“何”作“以”的宾语应译为 “凭什么打这一仗”。“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为定语后置,“高”为“庙堂”的定语,译时应放在“庙堂”的前面。“甚矣,汝之不慧。”是主谓倒装,意在强调谓语“甚矣(太过分了)”,应按“汝之不慧甚矣”的语序翻译。
补,即将省略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补出来,以求句意的完整。如:“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中承前省略主语“蛇”,译时应加上。又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恒公》)句中“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治好病),翻译时要补出来,应该译成“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当作自己的功劳。”再有,在古汉语中,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但在现代汉语中有一条原则:数词必须与量词结合成数量结构后才能修饰名词。因此,对于这类有数词的语句进行翻译时应在数词后加上量词构成数量结构来修饰名词。如:“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中“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数词修饰名词都没有量词,翻译时分别加上量词“个”、“张”、“把”、“把”、“块”。
删,即将无实义的词,如发语词、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等删去不译。如:“夫战,勇气也。”句中“夫”作句首发语词可删去不译,就译成“打仗,靠的是勇气”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助词在句中起的表达作用应以相应的句式反映出来。如:“乎”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反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译成:“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当然,以上介绍的翻译文言文的原则和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同学们千万不要片面的去理解,而要综合地运用。在运用中不断体会、总结、归纳。以求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1.《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是我想要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要得到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取得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正义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得到正义。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东西,然而我追求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干苟且得到生命的事情。死亡也是我厌恶的事,然而我厌恶的事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即使有祸患我也不躲避。如果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而保全生命的手段什么不可以用呢?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而不采用的人。所以人们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一篮饭,一碗汤,得到它可以活下去,失去它就会死亡。然而如果盛气凌人喊叫着给人吃,路上饥饿的行人也不会接受;如果用脚踹过去给人吃,就连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万钟这样优厚的俸禄如果不管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了,那么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接受这些俸禄是为了美丽的宫室、妻妾的侍奉和那些认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激我的恩德吗?从前即使自身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美丽的宫室接受了;从前即使自身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从前即使自身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那些认识的走投无路的贫困者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2.《马说》韩愈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千里马常常有,可是伯乐却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好马,只是屈辱于低贱人的手中,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千里马,有时一顿能吃一石谷子。喂马的人不知道它是千里马而去喂它。这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吃不饱,力气不够,它特殊的本领和美丽的体态无法表现在外面,想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他日行千里呢?
鞭打它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喂饱它而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握着马鞭面对着千里马,说:“天下没有好马!”唉!是真的没有好马吗?这是不识好马啊。
3.《三峡》郦道元
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两岸都是山连着山,没有一点缺口。重叠的山岩和屏障似的山峰,遮住了天日。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看不见日月的。
到了夏季,江水漫上丘陵,顺流而上和逆流而下的路都被阻断隔绝了。有时遇到皇帝的命令急于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达江陵,这中间相隔一千二百多里,即使是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在春冬季节,就有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大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在空中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这情景)确实给人带来无限的情趣。
每逢到了天刚放晴的日子或降霜的早晨,在凄清的林木、寂静的涧谷中,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打鱼的人唱到:“巴东三峡啊,巫峡最长,听那绵绵不息的猿猴叫声啊,不禁泪湿衣裳。”
4.《爱莲说》周敦颐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莲从淤积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牵牵连连的,也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越发清芬,洁净地挺立在水上,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自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人很多了。
5.《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碰撞发出的声音,心里感到很高兴。砍开一些竹子,开出一条路来,向下走就看见了一个小潭,水特别清凉。潭把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潭底石头翻卷起来,高出水面,有的成为水中高地(坻),有的成为小岛(屿),有的成为不平的岩石(嵁),有的成为岩石(岩)。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依托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游到远处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相互取乐。
向潭的西南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又像长蛇在爬行,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溪岸的地势像狗牙一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知道小溪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坐在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环抱,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因为小石潭的环境过于凄清,不适久坐,于是记下了它的情景就离开了。
6.《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脱了衣服正要睡觉,只见月光照入门内,高兴地动身出门。想到没有和我一同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一同在庭院散步。
庭院的地面,沐浴在像积水一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中,“水”中有像藻、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从田野耕作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中被起用,胶鬲从贩卖鱼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中救出而被起用,孙叔敖从海边隐居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赎买出来而被起用。
因此上天将要将重任降临在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以前没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创造;别人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就知道忧愁祸患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
8.《曹刿论战》《左传》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国。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庄公。他同乡的人说:“(国家大事让)那些吃肉的大官去谋划,你为何去参与呢?”曹刿说:“那些吃肉的大官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就进宫拜见庄公。他问道:“您靠什么和齐国军队作战?”庄公说:“穿的吃的之类的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没有遍及到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你(拼命作战)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我不敢虚夸谎报,一定按实数上报。”曹刿回答说:“小处守信用还不能得到神灵充分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你(打胜仗)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按实情审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一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打仗,就请允许我跟着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齐鲁两国军队在长勺开战。庄公将要击鼓,曹刿说:“还不行。”齐国军队击过三次鼓,曹刿说:“可以了。”齐国军队大败。鲁庄公将要驱车追击,曹刿说:“还不行。”他下车察看齐军战车轮子留下的印迹,又登上车前的轼木认真眺望敌情,说:“可以了。”庄公就下令大举追击齐军。
已经战胜,鲁庄公问那样指挥军队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第一次击鼓时,将士们士气高涨;第二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衰减了;第三次击鼓时,他们的士气耗尽了。敌人士气耗尽而我军士气高涨,因此战胜了他们。(齐国这样的)大国,很难预料,我害怕他们埋下伏兵。我看到齐军战车轮迹混乱,又远远望见齐军战旗也倒了,这才(请您下令)追击他们。
9.《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于有多高,有了仙人居住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有多深,有了龙居住就灵异了。这虽是简陋的居室,好在主人我有高尚的品德就不觉得简陋了。苔痕碧绿铺满台阶,草色青葱映入帘中。与我谈笑的是学识渊博的人,往来没有无学问的人。能够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珍贵的佛经。没有管弦之声扰乱我的双耳,没有官府公文使我身体劳累。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0.《孔子语录》
(1)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很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没什么不满,不也算得上君子吗?”
(2)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这做老师了。”(3)孔子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4)子贡问孔子:“孔文子死后凭什么被称做‘文’呢?”孔子说:“聪明而且爱好学习,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看作耻辱的事,因此被称做‘文’。”(5)孔子说:“默默地记住它,学习而不知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有哪一样呢?”(6)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选取他们的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7)曾子说:“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谋划不诚心诚意吗?和朋友交往不诚实吗?老师传授的知识不去复习吗?”(8)孔子说:“看见德行优秀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优秀的人也要对照着检查自己。”
(9)子贡问孔子:“有一个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准则吗?”孔子说:“是‘恕’吧!自己不想承受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10)曾子说:“读书人不能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承担的责任重大,艰险的道路还很长。”
(11)孔子说:“富裕和做官是人们追求的,可是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方法取得的,就不应该占有。贫穷和低贱是人们厌恶的,讲仁义之道反而受穷而卑微,也不应抛弃仁义之道。”(12)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13)孔子说:“君子应该成就别人的美德,不应该促成别人的恶事。小人与此相反。”(14)孔子说:“富裕如果能够追求得到,即使是低微的官职,我也尽力而为。如果不能追求得到,我就从事爱好的事业。”
(15)孔子在齐地听了《韶乐》,三个月吃肉都吃不出肉味,感叹道:“没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啊。”(16)(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做好了(穿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异形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破漏,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4.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6.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7.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一、关于文言文教学的探索
1.文言文的可接受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有目标、充满求知欲的状态下能更好地接受、理解所学的事物,否则学习只是一种被灌输的过程。现在的文言文教学中存在教学目标不甚明确的状况,学生机械地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文言文背诵、翻译、默写等,对渴望知识的初中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味如嚼蜡,这样的学习方式会影响到学生其后的语文学习,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失去了实质意义。
2.学生的依赖性
词语解释是理解文章的关键,然而老师的讲授方法更倾向于直接告知,忽略对词语的深刻的、多方面理解,导致学生仅仅学会了一篇文章中的词语解释,而不能做到触类旁通。如果每一次的学习都必须依靠老师的讲解,那么学生将难以真正从中体会到文章中的艺术韵味,也就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意义。
3.文言文的讲授方法
在教学中,传统的讲课方式应用普遍,首先是规范字词的标准读音,保证阅读时的语句通顺,然后老师将整篇文章如同异国作品一般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最后学生背诵全文或段落以及对应的翻译。初中学生原本就对文言文的兴趣较弱,这种生硬的教学方法更是极大地削减了文言文中的语言美感,更加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同时,老师如果过度地脱离书本本身,大谈特谈文言文中的艺术形象、历史背景等,忽略了文章本身,虽然让学生感到了一时间的新奇,但是过于宽松的不着实际的内容却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一旦离开课堂,就轻易地把学到的东西丢失得一干二净。
二、文言文的教学实践策略
1. 寄情于景,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情绪调动对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的影响。老师应该采取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措施,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例如:学习语文版七年级上册《陌上桑》,这篇文章意在教育学生的审美观念与价值观念,其情节丰富具有戏剧性,多次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单纯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与体会,而组织课本剧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它将文章所表达的戏剧效果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了解当时的社会现实,理解秦罗敷的人物形象特点与意义。最后分组讨论,“你认为心灵之美与外貌之美中哪种美才是真正的美?”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受到了秦罗敷的不畏强权、机智勇敢精神品质的深刻影响,有助于正确的价值观的建立。老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带给学生全新的感受,不仅成功地完成教学计划,而且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心灵也得到了洗礼。
2.扎实的基础是成功的关键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因此,对词语、语法等知识点的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必要前提。例如《木兰辞》这篇课文中“军书十二卷”这一句,如果没有古文学习基础,学生大多会翻译成“立下的军功有十二卷之多”。事实上,在文言文中“三”“十二”这类的数字所代表的通常并非具体数量,而是泛指多数。学生的知识储备缺乏易导致老师的教学与学生课堂节奏的不合拍、学生学习不自主等情况,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增加学生阅读量,鼓励学生自己查阅书籍进行翻译理解等。
3.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是现代化科技带来的新的教学工具,它为教师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化抽象为具体,将教学过程变得简洁而又丰富。老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合理运用,不能忽视多媒体的作用,同时,也要避免过度使用多媒体而将紧凑的课堂变成电影放映室。科学地使用多媒体可以轻松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达到极佳的教学效果。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以学习目标为核心,结合先进的教学方式,营造出轻松而又不失严谨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尽量直译,一一对应;不能直译,意译辅之
要准确传达原文意思,就要努力做到直译,能直译的时候绝对不意译,句中的每一个实词、虚词都力求一一对应,逐个落实。这样,一道翻译题的分数可以说能拿到一半了。
比如2012年高考语文辽宁卷的两道翻译题:
① 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凯] [页],[凯] [页]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② 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句①中的重要实词有:从弟(堂弟)、陵折(压倒、折服)、陶然(和悦)、校(计较)、益(更加)、宗附(尊崇依附)。
句②中的重要实词有:过(过错)、有司(有关官员)、纠(检举)、亮(通“谅”,谅解)、黜(贬斥)。重要虚词是:为(被)。
再来看参考译文:
① 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周[凯] [页],周[凯] [页]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凯。
② 后来周[凯] [页]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很明显,以上参考译文均为直译,重要实词与虚词在翻译时均做到了一一对应。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看,要求翻译的句子一般都能通过直译解决,偶有个别不能直译的词语,就需要意译来辅助。
比如2012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的翻译题:
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参考译文为:而唯独一瓢先生能用少许药物救活我,(这)就是我从内心折服而确实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
句中的“刀圭”本是古代用来量取药末的器具,这里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借指药物,这个词在翻译时只能意译。
像“刀圭”这样比较生僻无法直译的词,命题者有时会在文后给出注释,帮助我们理解。但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无法直译的词旨在考查同学们平时的积累。比如《张衡传》中的一段文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其中,下车(官员到任)、视事(到职工作)、乞骸骨(告老还乡)等词语不能直译,只能意译。这几个词语在文言文中属于常见的词汇,是高中生必须掌握的。
追求“达”
具备词类活用意识和文言句式意识
在逐个落实实词、虚词之外,要拿到翻译题的另一半分数,就要具备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的意识,做到语句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是一种常见现象,也是一个重要考点。
比如前面提到的2012年高考语文天津卷的翻译题,“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中的“活”字,就是一个使动词,意为“使……活下来”,可翻译为“救活”。
又比如2012年高考语文湖南卷翻译题的第3句:
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这句话比较好理解,翻译时要注意的是“若”和“益”。“若”意为“这样”;而“益”在这里是使动用法,意为“使……获益”,可翻译为“于……有好处”。参考译文: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词类活用的情况很多,常考的是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这几种。针对这几种情况整理一些例句,多看多读多记,一定能强化对词类活用的敏感度。
文言句式
近几年的高考语文浙江卷几乎年年都考到文言句式,比如2013年的两道翻译题:
① 其岂有劳于求而不得人,密于法而不胜其弊,若今之患哉?
② 奚重而不更也?
参考译文为:
① 哪里会有搜求上费力却得不到人才,制度法令上严密却弊端无穷,(导致)像今天这样的忧虑呢?
② 为什么如此严重却不改变呢?
句①考查了介词后置结构“劳于求”“密于法”,句②考查了文言固定句式“奚……也”。
除了介词后置结构、文言固定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省略句、被动句也是常见的文言句式,其中,被动句、省略句、文言固定句式是同学们翻译时的难点所在。
特别是被动句,除了我们知道的通过表被动的文言虚词体现被动含义外,有时候也存在句中没有表被动的词却有被动意味的情况。
比如2007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的翻译题: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句中“终身不用”虽没有表被动的词,却是一个被动句,翻译时必须体现出来。参考译文:难道不是因为他颠沛流离忍饥受寒,终身不被重用,却连一餐饭都不曾忘记(报效)君王吗。对这样的被动句,如果敏感程度不高,句式意识不强,很容易视而不见。
涉及文言句式的内容,考查的不仅是翻译的能力,更是文史知识的储备,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多多积累。
【文言句式集锦】
常见被动句式
……见……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师说》)
……为……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见……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为……所 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指南录后序》)
常见省略句式
省略主语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省略谓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省略动词宾语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省略介词宾语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省略介词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鸿门宴》)
常见文言固定句式
此之谓…… 这就叫作……
孰与…… 与……比起来,哪一个更……
何(以)……为 为什么还要……呢
如……何(奈……何) 拿……怎么样(办)呢
独……耶 难道……吗
独……哉 难道……吗
何为…… 为什么……
何……哉 怎么能……呢
何……之有 有什么……呢
何其……也 多么……啊
无乃……乎 恐怕……吧
【初中文言文与翻译】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12-30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12-24
富贵不能淫文言文与翻译07-05
初中文言文初级07-03
初中文言文人物07-14
初中语文文言文09-17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07-24
初中语文文言文虚词07-08
初中文言文阅读点击09-26
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