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心得体会

2024-06-1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如何创新心得体会(精选8篇)

如何创新心得体会 篇1

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创新可以包括很多方面: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思想创新等。无论是技术创新、体制创新还是思想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的都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是船,员工绝对不是这条船上的乘客,而是这条船上的主人,只要能激发出这部分员工的创新精神,并利用好这种创新精神,便能形成一股十分强大的动力,助推企业这条大船扬帆远航。

一、影响青年员工创新精神的因素

结合当前实际综合分析,影响青年员工的发挥创新精神的主要因素有:工作环境、企业生产经营现状、青工个人等方面。

(一)工作环境对青年员工创新精神的影响

工作环境对员工创新精神的影响是比较突出的,因为无论是怎样一个人,受环境影响,渐渐地,这种创新精神全然消失了,他们又回到了浑浑噩噩的工作状态。而工作环境对青工创新精神的影响主要有:工作内容单一。

单一的工作内容、机械的工作流程、周而复始的工作方式在不经意间磨灭了青年员工的创新精神和斗志。我们企业青年员工占比较大。如综合柜员岗位等就是工作内容单一,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地从事着相同内容的工作。

刚入职的青年员工一开始对仅有的那些设备和柜面业务知识是比较好奇的,此时他们积极性很高,天天跟着师傅学这学那。等他们投入到工作了以后会发现,自己对这些好像并不好奇,如此单一的工作面前,青年员工的创新精神正在渐渐消失。

(二)青工个人因素对他们创新精神的影响

每一名青年员工都是一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结合我们企业来讲,青年员工在个体方面主要表现为:个人发展目标不明确、个人家庭原因等方面。正是青年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家庭方面的各异性导致了青年员工创新精神的消失。因此,青工个人因素是影响他们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

1.工作目标模糊,缺乏工作动力许多青年员工入职之前都是怀揣着一颗“干成一件大事”的心态来到了企业,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可是到后来发现,在工作岗位上有很多因素时刻在制约着青年员工的创新思维。

在跟其他青年员工聊天的时候,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会觉得这班上得很没意义,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或者想法,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所以工作没有动力。长此以往,便磨灭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2.个人家庭对青工创新精神的影响任何一个人,工作就是为了各自家庭,这是毋庸置疑的。随着员工年龄的增长,家庭问题日益凸显。或者年迈的父母身体欠佳,需要长期的住院诊疗;或者与新婚的妻子性格不合,矛盾较多;亦或是新生的子女需要照顾,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去休息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始终困扰着青年员工,他们上有老下有小,除了工作以外,还要照顾家庭,这让一些青年员工有些吃不消。

许多青年员工在面对工作于家庭的双重压力时都有些不知所措,想不出一个好的而方法去解决好家庭和工作中的所有问题。因此,他们带着情绪工作,又带着工作的压力回家。这样一反一复,他们对待工作更加没有激情和创新精神。

(三)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对青年员工创新精神的影响

今年以来,随着全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尽管我们行在加大转型力度,提高金融金融服务能力,但是仍然没有能够改变严峻的经济形势。

在这种情况下,很大一部分员工会对自己的工作失去信心,会对自己的工作乃至是对企业的发展做出一个主观上的错误评价,致使自己的创新精神迅速消失。因此,目前这种经营状况是影响青年员工创新精神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激发青年员工创新精神的方法和措施

在目前的形势下,青年员工是最难管理的也是最好管理的。最难管理是因为当前青年员工群体具有以下特性:他们充满朝气,但有时候蔑视责任与义务;能快速学习,却没有耐心打好根基;追求民主与自由,但有时又很散漫;具有较强的成才意识,但缺乏长期奋斗的精神。结合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青年员工的学历构成、工作环境、工作内容等方面,能够充分激发我们企业青年员工创新精神和激情的主要方法及措施有:

充分了解青年员工;加强培训、重点引导;依据工作目标,提出阶段性成果;鼓励员工冒险;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营造一个开放的创新环境;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相结合。

(一)充分了解青年员工任何一个人对自己是如此的简单,而对于别人是那样的复杂,因此,只有充分了解企业的青年员工,对于激发青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着很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如果企业不了解其青年员工,那么很难激发出青年员工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要充分了解青工的家庭出身、学历、专业、特长、爱好、生长环境等,同时还应该了解他们的习惯、思想、思维模式、处事方法等方面。

(二)加强培训,重点引导

我们企业大多数青年员工都在企业基层岗位工作,工作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其视野和所接受到信息、对上级文件的学习渠道相对局限。

对于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员工来说,能否接受培训,接收到怎么样的培训,直接关乎他们能否胜任本职工作或者说他们能取得多大的业绩。因此,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方针政策;行里的相关会议精神;行领导在相关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符合本岗位实际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

1.利用合适的机会传达相关会议精神

青年员工的活跃性,决定了他们对企业相关会议精神、企业改革、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关注程度都比较高。因此,利用合适的机会,向他们传达相关会议精神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能使他们对市场形势、企业现状有一个更加全面和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能让他们意识到他们也是企业的主人,进而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和创新精神。

对于我们企业而言,向一线员工传达会议精神的机会主要集中在班前(后)会时间、团委组织的青年论坛这些时间。因此,各基层单位和行团委应该利用好这些机会,及时向他们传达公司相关会议精神,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青年员工的创新精神。

2.明确文件学习的要求和措施

对于企业的青年员工来讲,对相关文件内容中最关注的部分是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对于上级相关文件,各基层管理人员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一、二、三点,为他们罗列出一个明确的提纲。明确地告诉他们需要做什么,在学习期间,通过沟通、讨论等形式,为实现上述目标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计划。以导读的方式为员工传达相关文件精神,使青年员工一目了然。进一步激发青年员工对工作的创新精神。

(三)鼓励员工“冒险”

创新必定会有风险成本,总行及各分支行应当允许团员青年犯错误,但这并不是说企业应当允许团员青年在违章或是违规的前提下进行创新,而是在不违背各项制度的前提下,鼓励员工去冒险。比如说,团员青年想要要开发一款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新产品,但是他们没有十足的把握,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当鼓励员工去冒险,如果员工在这个过程当中犯了一些错误也不要紧。倘若没有冒险、没有试验、不经受失败,那么又怎么能做到创新呢。所以,企业不但要鼓励员工冒险,还要允许他们犯一些小的错误,使他们在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来重新进行试验和革新。

(四)依据工作目标,提出阶段性成果

总行及各分支行应当紧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及各二级单位生产经营任务,制定出合理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设定一个合理的工作进度及完成时间表,建立健全本单位的管理机制,提出阶段性成果,并设立一个督察督办小组及时检查和督促团员青年的工作进度及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各样能使企业务实而创新,并能激发团员青年的创新精神。

(五)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

有这样一种比喻“管理员工就像是开汽车”,这个比喻很贴切,在企业员工管理工作中,将员工放在一个预定的轨道以后,还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动向,有必要的时候还要进行轨道的调整,以免出现偏差。通过创新管理方法,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来实现激发青年员工创新精神的根本目标。

70年代末80年代初,福特公司的经营思想日渐保守,公司业绩步步下滑,最后到了亏损的边缘。艾克卡出任克莱斯勒总裁后,积极开拓创新,打破了以往守旧的经营思想,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员工的干劲。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他让濒临破产的企业奇迹般的起死回生了。

所以,在我们企业也是一样,尤其是在青年员工管理工作中更要采用新的管理方法、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创造一种相互信任与充满信心的气氛,让所有的建议及疑问都能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得到彻底的讨论,以更大程度的激发出青年员工的创新精神。

(六)为员工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据一篇研究报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能够激发团员青年潜在的创新精神。青年员工在企业中承担的工作越是具有挑战性,他们的工作效率也就会越高、效果也会越好,并且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如英特尔公司,他们一开始就会授予员工较高的职位和较重要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往往会自己想办法要更快、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因此员工会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实践,从而能充分激发出自己的创新精神及创新潜力。

(七)激发青年员工的潜能

“十个员工十个样”,每个人具备的潜能各不相同,所以对于不同特质的人要采取不同措施和刺激手段,才能充分激发出他们的潜能,激发潜能主要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方式来实现。

1.物质激励物质激励对激发青年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作用,物质激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岗位不同、生活喜好等方面进行不同种类的物质激励。

除此之外,还应该按照每位员工所创造的绩效的不同,对他们进行相应的物质激励,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理念,使员工愿意工作,愿意做好工作,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2.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是激发青年员工的一种重要方式,那么精神激励是激发青年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又一种重要方式。精神激励的方式同样有很多种,所以企业应该结合目前的生产经营现状,给予青工一定的精神激励。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从基本的口头表扬开始,对于基层单位的一线青年员工,在班前(后)期间对他们好的表现给予高度的评价和口头上诚挚的表扬是最简单、最容易做到的,而且激励效果是很明显的。只有一种激励方式是难以达到整体的激励效果,因此,还应该结合其他的激励方式来激发青年员工的创新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人是企业的主体,因此在当前形势下的企业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灵活管理、不断创新,是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对于我们企业来讲,“年龄断层”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之下,更要注重青年员工的管理工作,以便于青年员工能够做好企业的接班人。

如何创新心得体会 篇2

思想政治课是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一门必修课,是提高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笔者认为要优化政治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就应该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针,扬弃传统教学手段,运用当代新的教育理念,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率,促进学生主动有效地接受教育,使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真正得以落实。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培训学习

教师闻道在先,学有专攻,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中华民族全民素质的光荣使命。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方法。而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其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政治课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做到既会教书,又能育人。

“教然后知困”,政治教师要想胜任本职工作,必须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政治教师只有提高了自身素质,才能进一步优化政治课教学活动。

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抓好课堂教学是政治课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而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模式是教师一言堂,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抑制了他们智力和潜能的发展。这种不管学生心理特点,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有效学习的根本原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政治教师要用一切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育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我们应根据移情作用,创设有一定力度的情境氛围,如音乐、图画、场景等,直接诉诸学生的感官,引起他们情感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政治教师要把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引入课堂,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理论,学以致用,用理论指导实践,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时政效应教学,使学生从新闻时事的视角进入课堂,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巧设兴奋点,形式多样地组织教学,如:知识抢答赛、辩论会、模拟法庭、小品游戏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做好学习指导

美国教育家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在教学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索、调查研究,使学生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积极、富有个性的学习者。政治课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教,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就应该目标让学生确定,新知识让学生发现,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探讨解决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归纳。要建立民主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确立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核心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会学生用脑,破除死记硬背的“传统学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让学生自编提纲、自我组织课堂活动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不再是消极的听众,而成为主动的求知者。

由此可见,只有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主体意识,形成自主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开拓意识,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四、话语层面有所突破,重视话语分析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是确定无疑的,但认识问题不等于解决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怎样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其中必须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话语层面有所突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话语,通常理解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语义单位,它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一个句群、一篇文章,不论它以何种形式表达,关键在于它要表征或传达某种意义,它涵盖口头话语和书面话语。话语是重要的交际手段和沟通工具,对话语的分析和理解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包括行动和互动。当代话语分析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话语,分析“意义是什么,意义是如何产生、表达和理解的”。强调话语表达对意义理解和传递的重要性是话语分析的主要特征。可见,话语标示着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重视对人类话语的科学分析和理解,思想政治工作要重视话语分析的理由如下:

从逻辑与话语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向师生传达党和国家的思想逻辑、情感逻辑,以实现高校师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认同,而这些逻辑有特定的话语格式和专业术语。思想内容可以千变万化,但思想逻辑却可能相对固定,理论指导行动,稳定的思想逻辑可以导致政治的稳定。因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关注向师生传递了什么思想,更要注意向师生传送思想时运用产生的方法和逻辑以及思想本身的内在逻辑。逻辑以话语作为表达方式,不研究话语则难以理解思想的本质和精神。

从内容与表达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主要是传导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各类精神成果。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理论形态,各个理论形态(例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思想内容和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如何运用恰当的、丰富多变的话语把这些内容持续地灌输给学生而又能避免老生常谈、使学生愉快接受至少不厌倦成为当代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共同任务,完成这个任务也必须研究话语策略。

从思维与话语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语言思维,确切地讲是交互式的语言思维。人们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有三种基本形式,即数学思维、语言思维、视觉思维。思想政治工作的形态不外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通过图书报纸杂志影视等中介进行的间接交流、通过网络进行的间接的交互式交流等方式。语言是构成话语的基本元素,显然“怎样说话”决定着思想政治工作的直接或间接效果。

不是创新而是如何创新 篇3

无论今天正在快速成长,抑或成熟发展的公司,还是那些苟延残喘、濒临倒闭的企业,都看清楚了一条商业铁律,那就是面临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惟有创新!它不再是可有可无,而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惟一出路!

怎样才能有效创新呢?对于新兴的中国市场和数以千万走进这个市场年头还并不长的中国企业来说,这是一个真正头痛并且越来越面临压力的问题。而在那些非常优秀的跨国企业里,思科中国公司总裁林正刚说:如何创新仍然是“企业的核心命题!”

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图书公司近期推出的《公司进化论》一书,引导了一条“如何创新”的路径。

不断重新评价自己

该书作者、美国硅谷战略与创新咨询专家杰夫里•摩尔认为:只有将创新纳入企业有效的管理规划中,遵循明确的指导原则和方法论,进行持续不断地系统化创新,才能长久保持竞争优势。说白了就是:公司总是要不断地重新评价自己,看清自己的外部与内部,尤其每一时刻都能重新识别自己的核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配以适合的创新战略,让资源重新流向企业的核心活动。这便是生存与成功的要诀!

做好自我定位和细分

绝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作者强调要让创新真正对企业经营起到推动作用,就必须有两方面管理:一是对创新的管理,二是对惰性力量的克服。

作者自己就从分析企业创新的最佳实践入手,考察创新是否给企业创造了可靠的竞争优势,从而提出创新一定要关注两点:第一,与当前的市场特性相匹配;第二,适合所属企业的企业类型。从第一点看,作者将创新管理清晰地划分在三类市场中:成长性市场中的创新管理、成熟型市场中的创新管理、衰退性市场中的创新管理。从第二点看,无论什么样的企业,它在商业世界里都跑不出这样两种商业架构:“复杂系统”模式,“规模运营”模式。前者如:IBM、思科、高盛、波音、SAP,以及保险、银行、咨询行业的公司,它们以处理复杂问题,提供个性化系统解决方案为大型公共或私有企业客户服务。而后者,则是那些为市场提供批量标准化产品和事务的企业,如:宝洁、柯达、索尼、微软等,它们根本的业务是面对消费者群体。

创新的14种类型

依据对企业的市场定位和企业功能的细分,作者最终提炼出了创新的四个区域14种类型:

产品领先区域:它适用于任何商业类型的企业,而尤其在成长性市场里,是企业挖掘潜在价值的发动机。它包括:颠覆性创新(这是基于新技术变革或颠覆性商业模式的创新)、应用性创新、产品创新、平台创新。

客户亲近区域:这在成熟市场里能使企业更优化。它包括:产品线延伸创新、增强型创新、营销创新、体验式创新。

卓越运营区域:这是从最接近产品向最接近流程的转变。它包括:价值工程创新、集成创新、流程创新、价值转移创新。

品类革新区域:所有市场的所有品类迟早都将走向衰退。于是,你要去找到市场中仍然拥有价值的资产。这包括:有机创新(将内部资源重新定位并集中到一个增长性的品类中去)、并购创新(通过外部资源解决企业成长更新的问题)。

书中给我们的最大收益是:当你想要标新立异时,你可以拥有很多精打细算的选择,而市场,它鼓励各种不同的生存法则!

如何将创新思维融入创新创业课程 篇4

9月,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掀起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创新创业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关乎到了每一个人,双创的热度也随之高涨起来,创业课、创业大赛、路演、融资、孵化等热词响彻耳畔。

而大学生作为国家培育创业人才的重点群体,国家、社会、企业、高校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这一群体,大学生群体也积极响应,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而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创新创业教育成为了这个时代下新的使命,引领学生创新创业也成为了老师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虽说很多学生都有强烈的创业意愿,老师也很乐于帮助支持学生,但是高校当前的创新创业教育仍然面临着不少的问题。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很多老师教授的市场分析、销售策略跟不上当今的创业节奏,很多学生抱怨老师教授的内容过时用不上。

老师们也有自己的抱怨,学生创业有意愿没思路、有想法没行动、做事拖沓行动力差、虎头蛇尾容易放弃。

这些抱怨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双方的创业思维路径存在分歧。

老师的思维路径更加注重创业项目的成果,即项目立项、参与评比、发表论文、评审获奖等。

而学生更加注重参与创业项目的过程,希望通过参与创业项目,认识、理解、学会创业。

路径上的差异导致了抱怨和问题的出现,项目选择盲目、创新不足、思路不清、持续性差等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有学生的原因,但也有高校的创业教育过于重视结果,忽视创业意识、思维的培养有关,我们的创业教育需要远离浮躁,回归教育本身,推动大学生创业从学会思考开始,用创业思维的钥匙去解开创新创业的锁。

3、创业思维详解

什么是创业思维?即利用不确定的环境创造商机的思考方式。

将创业思维进行拆解,他包含了资本思维、势与渠的思维、战略思维、用户思维、迭代思维、产品思维、整合思维等等,这些思维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名成功创业者的思维模型。

一、资本思维

每个创业者都有不同的内在动因,但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通过盈利维持,因此所有创业者都具有赚钱的内驱力,但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不仅要能赚钱,更要具备资本思维。

资本即是对资源的支配权,而不单单指钱,通过资源支配带来更多的支配权,就是资本运作,通过资本运作可以优化配置社会财富,实现社会效率的最大化。

宏观层面的资本运作是对全社会的资源重组,就像阿里巴巴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将人们的吃穿住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产生倍增效应。

聚焦到经济层面上,资本思维将人划分出三类:资源者、配置者与资本家。

资源者:资源的最直接拥有者, 依靠出卖自己的资源生存,就像农民依靠种地、医生靠自己的医术等。

配置者:具备资源的配置权,依靠配置资源获取资本,从事资源的投入、整合、运营、产出等工作,创业者就归属于此类。

资本家:离资源最远却又掌握资源,资本家是无国界的,他们存在于每一个国家,通过金融体系支配别人的资产。

从资本思维中分析,创业者的发展之路无非三条:出售资源、配置资源、掌握资本。

二、势和渠的思维

“势“即趋势,是事物发展的方向,一旦某种趋势形成,就会持续朝此方向运行很长时间,大势不可违。

同样,趋势意味着机会与财富,就像小米雷军的那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但是,有时看到了趋势,具备了资本却依旧创业失败,这就是“渠”的缺失,“渠”在创业层面表现为技术壁垒、运营能力、团队建设等要素。

三、战略思维

“不谋万世者,不足某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创业者要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法。

通俗而言就是站在未来看现在,要求创业者站在产业演进的高度思考在未来或者均衡状态下的产业格局和竞争格局。

四、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是指在价值链各个环节都要以顾客为中心去考虑问题,这也是创业思维的核心所在,创业者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用用户的语言表述用户关注的点,以帮助用户思考和判断,让用户能快速获取自己所需。

五、迭代思维(偏差思维)

创业需要面临很多不确定性。需要在动态中把握平衡,需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求核心主线,在容忍缺陷中迭代改进。

迭代思维体现在两个层面,一个是“微”,小处着眼,微创新;一个是“快”,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需要及时乃至实时地把握用户需求。

六、用户思维

一个好的产品通常抓住了三点,痛点、痒点与兴奋点

痛点:用户需求必须是刚需,是用户急需解决的问题

痒点:工作和生活中有别扭之处,即乏力又欲罢不能

兴奋点:给用户带来惊喜效应的刺激

同样除去以上三点外,我们还可以结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重新认识我们产品,以手机为例:

市面上元价位的小米手机,解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

价格20000元的三星W手机,在解决了社交需求的同时,还向外界传达了“我是一个成功人士”的信息,满足了人们自我实现的需要。

同样都是手机,满足需求层次不同,价值也不相同,同样类型的产品,满足了更高层需求的产品价值也会更高。

七、整合思维

以百度公司的搜索业务为例:百度通过提供免费的搜索服务,积累大量用户,并通过向其他公司兜售广告服务以赚取利润,百度通过免费的服务,在另一个维度上赚取利润,利润出在百度用户身上,但是由其他公司买单。

这就是创业者所需要具备的“整合能力”,即将各个不同领域内看似无关的问题、困难或想法成功地联系在一起的能力。

4、用创业思维引领创新创业

教育改变思维,思维引领行动,我们的行动离不开思想的引领,成功的创业者一定是思想上的创新者,面对纷繁复杂的创业环境,有没有出路取决于有没有思路,思路又取决于思维方式,作为一个创业教育工作者,创业教育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意识和思维方式的问题。

校长工作如何创新 篇5

一、思想观念创新: 变封闭为开放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校教育是知识创新、塑造创新人才的基地,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任何事物总有改进的余地,唯有创新,唯有及时抓住群众感觉到而没有意识到的东西,你才能带动群众前进。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可能成为好的领导者,即或本人不是一个非常有创见的人,你也应该善于鼓励和运用别人的创造力。长期以来,有些校长仍习惯于传统的领导方式,故步自封,不愿接受新事物,不去研究新问题,他们所领导的学校信息闭塞,竞争无力。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得更新封闭办学的思想观念,只有这样,校长的视野才能开阔,才能把学校办好。

变封闭为开放,校长必须做到:第一,要有勇气,注重实行。改革是领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改革必然要冲击某些陈旧的思想意识,这就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阻力,这就要求校长要有勇气,知难而进。(如学校考评制度、聘任制度建立等。)如果没有勇气,就砸不碎桎梏,冲不破束缚,更不会去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要使新思想、新方法源源不断出现的秘诀,那就是尽快地将已形成的新思想、新方法付诸实施,并通过实践检验而不断增生。如果想“改革”,又怕“乱套”,想“开放”,又怕“无缰”,那么即或是再宏伟的蓝图,也不过是一纸空文罢了。因此,一个校长,应该纵览全局,立足当前,大胆创新,注重实行。第二、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这是校长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一旦校长有了强烈的事业心,那么他就会树立起为共产主义事业、为党的教育事业献身的坚强信念,热爱学生、热爱教师、热爱教育工作,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校长有了强烈的事业心,能使他增强探索教育新路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至于对学校涌现的新事物表现出极强的敏感性,并给予热情的扶持。第三,要有系统的思维方式。系统的思维方式是指将各个环节中有联系的诸因素集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借助于判断和逻辑推理,运筹帷幄。用这种思维方式考虑问题周密而全面,具有连贯性,其显著特点是在安排工作时充分考虑它的“超前”与“预后”。(即体现前瞻性,又考虑到了这样做的后果。)一些工作有方的校长,都是利用这种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他们大都工作起来井井有条,丝丝入扣,一旦出现棘手问题、突发事件,亦能得心应手的处理。因此,校长必须具备这种系统的思维方式,用以开阔新思路,减少盲目性,从而使教育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管理方法创新: 变独断为民主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社会,民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成功的学校教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集体智慧的发挥,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民主观念指导下的民主管理。当今时代单靠一个人的智慧是很难管理好所从事的事业,是无法调动起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的。民主才反映管理者的文明、开明和英明,民主是时代进步的标志,也是学校发展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职工的思想变得更加活跃,民主意识日渐增强,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已成为必然趋势。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校长,很有必要加深对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一是校长要从自己认识水平的有限看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性。校长不可能未卜先知,也不可能无事不知,即便是知之颇多也会有“一失”之时,加上现代社会信息传递快,知识更新快,校长要想高屋建瓴,减少决策失误的风险,就必须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博采现代社会的高信息。二是校长要从自己管理水平的有限看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必要性。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校长对学校工作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因此,在管理上要充分运用民主手段和机制实行双向运动,即双向管理。实行双向管理,有助于校长的管理工作,也有利于被管理者自律、自理,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佳境。(提倡教职工、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三是校长要从自己知识水平的有限看学校实行民主管理的可能性。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的本身就是一项特殊的管理。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而校长所涉猎的知识范围毕竟有限。有效的办法就是充分发动教师,利用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

学校实行民主管理,除加深对其认识和理解外,还存在一个如何决策的问题。决策按其形式可分为常规型决策和非常规型决策,所谓常规型决策,是指决策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决策问题,它以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形式重复出现。其产生的背景、特点、内部与外部的有关因素,全部或基本被决策者所掌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比较容易解决。(但习惯于决策的校长很容易滋长独断意识,常规型往往“一人说了算,事情大家干”。)一旦处在信息社会的学校里引进竞争机制,更新的技术,更新的知识,需要更新的环境时,这种决策形式就会受到冲击。这就需要进行那些无先例可循,具有大量不定因素的决策活动,即非常规型决策。如何实行这种决策?答案就是处变应变,处变应变靠什么?一靠学识,二靠优化方案。(学识即知识和修养,优化方案即 90%的情报信息加上 10%的判断所形成的方案。)学识是处变应变的基础,优化方案是处变应变的前提。(学识水平高,对问题的应变能力就强,要想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必须得有一定的学识。任何问题如果有好的解决方案,那么问题就容易解决,反之亦然。)实行非常规型决策就必须实行民主管理,民主治校。只有这样,才能博采信息,集思广益,抉择出优化的决策方案。

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决非轻而易举之事,为了确保民主管理不流于形式,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机构和制度,切实保障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和机会。二要创造和谐融洽的民主氛围,尊重教职工的意愿,充分发扬民主,让教职工畅所欲言,献计献策。(比如,学校制定新政策和重大决策前,可召开教师代表、教研组长会,让大家充分酝酿,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确定实施方案。还可以开展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开展“假如我是校长活动”,设立校长信箱等途径,经常收集教职工的意见和要求。)三要超越自我。校长要超脱自己的主观意识,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尤其要放下领导架子,真正听得进群众意见。四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群众有决策权、管理权,还要有监督权,作为校长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做到校务公开,特别要要坚持把学校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敏感问题进行公开。

学校实行民主管理,不仅可以弥补校长自身能力的局限,减少决策失误的风险,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高效化,而且有助于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人际关系创新: 变逆反为相容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校的人际关系,主要是校长与领导成员之间,校长与教师职工之间的关系。要抓好学校工作,就得下真功夫,花大气力来研究、处理这种人际关系。

一个单位、组织、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如何,决定着整个事业的成败。如果校长与领导成员之间合作关系是长期稳定的、诚挚友好的、相容正常的,那么,这个学校的工作就一定会有起色。要做到这一点,首要的是校长必须尊重信任其他领导成员,建立起同志情谊。其次是领导成员之间彼此尊重、相互依赖、推心置腹、真诚相待。无端的猜忌,各自为政,钩心斗角都是处理正常人际关系的大敌。校长协调好与领导成员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而校长与教师职工的心理相容更不能忽视。校长与教职工的关系从组织上讲是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从对学生而言,他们又都是在共同教育活动中不同的分工关系,这种分工关系又是彼此平等的同志关系。只有校长对教职工关心爱护、尊重信任、体贴同情,才能赢得教师职工的尊敬、信赖、拥戴。没有最好的教师,只有用好的教师。全体教师同心协力相互补台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要建立这种关系,主导的一面在校长,不仅要求校长的组织才能、业务水平和文化素质、管理才能,成为教师职工尊重信赖的条件,还要求校长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要有宽容精神。宽容并不等于放任,也不是搞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自由主义,而是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为根本,作为校长,首先要坚持原则,在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让步;在抓纲定向的决策中,不容得半点马虎,这是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但在具体工作中,校长应该把自己视为教职工的同志、朋友,对他们要关心爱护、尊重信任、体贴同情。校长还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一道工作,既坚持原则,又注重策略,掌握分寸,从而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二是要能引咎自责,即敢于承担责任。也就是要推功揽过。如果校长在学校的工作有成绩时,功劳就扯到自己名上,工作出现问题时,责任就推到别人身上,这样做就会使教师职工产生逆反心理,反之,则产生相容心理,即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融洽的心理交往状态。具有这种心理状态,才能提高管理效能。三是要有求实的思想作风。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评价自己,客观公正,勇于自我批评。要做到这一点,务必消除在大众面前亮真相会“掉底子”,“丢面子”,会失去威信的顾虑。实践证明,越是能正确评价自己越能赢得人心。

四、知识结构创新: 变单一为复合

单一的知识结构,有时会使校长在教学教研工作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校长要通过各种继续教育途径,以及自我研修,努力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长知识、长才能,变单一为复合,只有这样才能始终掌握教学教研工作的主动权。

有些校长只会教一门主课,而对其他学科则研究不多,知之不深。单一的知识结构使中小学校长时常处在教学教研工作的被动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广度和深度。大学生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后,校长的文化结构虽然有了改观,但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仍然存在。因此,要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学历补偿教育和继续教育,使校长既掌握自然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又有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成为多面手,一专且多能,让校长单一的知识结构日益趋近复合。同时,校长还应加强自我研修,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这样,校长就可以掌握教学教研上更多的主动权。

总之,要想学校工作不断创新,思想观念的创新是关键,管理方法的创新是重点,人际关系和知识结构的创新是基础。我们只有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打好两个基础,才能使学校的领导工作事半功倍。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校长工作创新之路,就一定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何拥有创新思维 篇6

波诺是英国剑桥大学思维基金会主席,长期任教于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哈佛大学和剑桥大学,教授思维方法。他是思维训练领域的国际权威,被誉为“创新思维之父”。由他创立的“横向思维”被收入了《牛津英语大词典》和《朗文词典》。

“横向思维”作为一种“激发组织成员智力潜能的思维管理工具”,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政界、企业界和教育界得到了广泛推广和肯定。微软、摩托罗拉、IBM、波音、西门子和爱立信等许多跨国企业都在应用这门思维课程。北京奥运会组委会也邀请了波诺,请他为奥组委的几十位工作人员进行横向思维培训。

波诺认为,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是一种辩论式的纵向思考的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常常因为角色固定,缺乏建设性、计划性和创新性,不利于创造新的事物。以“六顶思考帽”为比喻的“横向思维”则与此不同。它用6顶颜色不同的帽子作为比喻,把思维分成6个不同的方面,这6种思维方式并不代表6 种性格的人,而是每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时都可以扮演6种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就是一种颜色,这就像彩色打印机,先将各种颜色分解成基本色,然后将每种基本色打印在同一张纸上,就会得到彩色打印的效果。

“六顶思考帽”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分解,然后按照每一种思维模式对同一事物进行思考,最终得到全方位的“彩色”思考。

在思考的时候,我们往往同时顾及许多事情,造成我们思考的障碍,影响我们做出最

佳的判断或选择。“六顶思考帽”教给我们在正确的位置上使用情感和感觉,让我们一次只集中精力考虑问题的一个方面。对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分别“戴上” 白色、红色、黄色、黑色、绿色和蓝色的思考帽进行多角度的横向思考。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手段,“六顶思考帽”使思考者不至于受到太多主观的影响,从而使我们可以对一个问题有着更全面的认识。

“六顶思考帽”代表了6种思维角色的扮演,几乎涵盖了思维的整个过程,既可以有效地支持个人的行为,也可以

支持团体讨论中的互相激发。“六顶思考帽”的价值在于,它作为一种有建设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思维管理工具,使思考者克服情绪的影响,剔除思维的无助和混乱,避免了片面和自负。特别是对一个团队而言,它能够把各种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和谐地组织在一起,避免人与人之间的对抗,使团队中的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思考。这种横向的思考代替了对抗性的思考,所有人的观点都变得十分重要,从而提高了组织与个人的效能,使解决组织内深层次的沟通问题成为可能。

波诺的《六顶思考帽》与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并称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商业书籍,被誉为全球创新思维训练第一书。本书能产生影响力的主要原因在于,波诺的创新思维研究并不是来自于凭空想像,而是建立在神经学、医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之上,而且经过了多年许多大型企业的检验。《六顶思考帽》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让我们看到:创造性是一种技能,可以通过学习得来。▲(本书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爱德华·德·波诺认为,思维有6顶假想的帽子,每一顶帽子有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类型的思维方式。当你“戴上”其中一顶时,你就采用相应的思维方式。如果你从一顶帽子换到另一顶帽子,你也要相应地从一顶帽子代表的思维方式转换到另一顶帽子代表的思维方式。

白色思考帽:白色显得中立,代表客观的事实与数据,具有处理信息的功能;

红色思考帽:红色是情感的颜色,代表我们的直觉和预感,具有形成观点的功能;

黄色思考帽:黄色是乐观的象征,代表正面的思想,具有识别事物积极因素的功能;

黑色思考帽:黑色是阴沉的颜色,意味着警示与批判,具有发现事物消极因素的功能;

绿色思考帽:绿色是草地的颜色,代表着创造性的想法,具有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功能;

如何创新心得体会 篇7

一、尊重学生

如今素质教育搞得红红火火,如火如荼。素质教育就是要重视以人为本,培养人的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人认为学生是我们的对立面,于是乎就要控制他,打击他;甚至还有人认为学生是我们的附属物,我们不必尊重他,不让他自由,也不让他们提意见。以上错误观点产生的原因是没有把学生当成教师的平等对象,他们总认为教师是板着面孔站在学生对面的上级,而不是立在学生脑子里扶助上进因素去战胜消极因素的助手。其实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我们应该像尊重成人一样尊重他们,尊重他们出校门进入厂矿企业,从现代企业的发展感受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祖国的强大,从而鼓励他们发奋努力,做一个现代的职业技术工人。

2. 在诚实守信的规范要求下,开展各种活动,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这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关键。

诚实守信以帮助自己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古人说:“民无信不立,信不诚不成。”诚实守信能使人保持与他人、社会的良好关系。竞争是人们自我发展的一种力量。现代社会充满竞争,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会与他人交往相处的能力更重要。而诚实守信、具有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是基本要素。

我们充分看到:未来社会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打破了原有的地区国家格局,与此同时,人际关系的处理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学生毕业以后,面对着就业竞争压力和以后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处理上,有些同学出现了很多困惑,缺乏自信心,不能正视现实。因此要教育他们在无情的竞争面前,勇于接受挑战,善于挑战,既要正确认识自己,又要正确认识他人。既要公正善良、正直友爱、是非分明,又要有较强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具备竞争与合作的能力。要培养学生正确与人交往,首先要使学生做到诚实守信。在教育活动中,理直气壮地诚实守信是做人的美德。缺乏诚信的人际交信是对别人的不尊重,最终自己也将得不到尊重和肯定。明确地让学生懂得:未来的竞争和合作是在一种有序、规范、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下进行的,诚信不仅是自我做人要求,同时也是社会、每个成员的基石要求,是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3. 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这是学生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

学会做人关键是在“做”即行为本身,我们认为: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整体修养,关键在于发挥“内因”作用,而强化的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对他们的成长的潜能和对他们充满期待的内心世界给予关注和赞赏。教师应该成为学生“人格尊严”的守护者。因为学校应该区别于监狱,监狱是改造人的,是严肃的,犯人们的自由和尊严被他们所犯的罪行交换掉;区别于军队,军队整齐划一,说一不二,服从是军人的天职,他们只需说“YES”;区别于工厂,工厂生产产品统一规格,冰冷的机器。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一切都要人性化,可能是宁静的,又不是死气沉沉的,像秋天里的树林,有鸟,也有微风,是晴朗的天空。

二、赞美学生

不仅演员需要鼓掌,需要观众对他演技的赞扬,学生同样也需要赞扬。赢得别人对自己赞许,是人类的一种本能的需要。赞美会使人们更加自信、自尊,敢于追求成功。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赞赏。”如果你能满足学生这种心理渴望,善于赞许,你和学生之间就会架起一座友谊之桥,学生就有可能迸发出创新意识的火花,逐渐形成自己的创造能力。丘吉尔曾说:“你是想人家有怎么样的优点,那你就怎么去赞美他吧。”的确,只要对方有一定的领会能力和自尊心,那么你的赞美就可能使他改正自己的缺点,朝你赞许的方面发展。总之,赞美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愉悦,而且会成为他们尝试一切、创造一切的无穷动力。

三、宽容学生

宽容不仅是方法或手段,更是一种精神。如果我们在教书以自省性、自控性、自励性为内容和目标,达到行为自律。促进学生形成稳步向前发展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具体做法:(1)不断自省促进学生对自己行为作出评价。(2)从抓学生平时活动中发生的冲突事件入手,结合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学会自控,以达到身心修养的成熟境界。例如,我们可以抓学生在球赛和运动会表现出来的一些比较激进的倾向,或者因此而发生的一些冲撞事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懂得“礼让三先”、“三思而后行”的重要性。(3)让学生不断自励,使学生人格不断迈向自我完善,以达到行动自律的最高层次。

4. 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学会五个“关心”是培养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人与人的交流有其功利的一方面,而要更多地关注非功利的一面。获得关心、获得尊敬是人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人格完善的基础。

(1)学会关心他人,包括学会关心集体中的他人、同学、老师等。同学老师每天都朝夕相处,作为集体中的个体,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要学会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弘扬“我为人人”的风尚也是人格完善的基础。

(2)学会关心家庭,孝敬长辈,为家庭负起应有的责任。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求索取,不愿付出,更有甚者,对待父母冷漠,缺乏孝心、关爱。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怎能爱他人,爱国家,爱人类。

(3)学会关心国家,即关心国家的大事、国家的发展和前途。

(4)学会关心社会,即关心社会的人和事。

(5)学会关心人类生存发展,即关心环境、自然、生态乃至地球。

总之,夯实职教生做人的基础重在教育实践,万事开头难,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教育者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能依靠学生、相信学生,在工作中不断提高管理艺术,就会越来越好。

如何建立新课程改革下的师生关系

赵亚红

(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小学,甘肃定西

摘要:“以人为本”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以人为本”的首要前提就是大力调整师生关系,没有师生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新课程改革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因此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建立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新型师生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师生关系民主平等融洽和谐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是和谐融洽、充满浓郁感情色彩的关系,是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现代人意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时,容不得学生半点质疑;当面对每一个有个体差异的孩子,我们只以个人的眼光取舍,排斥那些有思想,有个性,敢于发表自己观点的所谓的调皮孩子;讨厌质疑老师提出的“标准答案”,勤于思考的,所谓的笨孩子,那么我们就剥夺了这些学生心灵的自由,而心灵的自由一旦丧失,学生的思维就会僵化,自然也就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实践,创造能力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旦他们失去创新的勇气和胆量,如何能指望他们担负起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社会何以发展,时代何以进步,创新型国家又如何建立?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又怎能抢占世界范围内科技的制高点,又凭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教学要以问题为纽带

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教学。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所以我们要尽可能让学生在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没有机会的地方发现机会,在没有道路的地方开辟道路。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我们都很清楚,当学生走进教室的时候,总是带着满脑子的问题。老师在回答他们问题的过程中,有意通过情景、故事、疑问、破绽等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老师的回答使学生产生更多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因此教师要以问题贯穿教学过程,让问题成为获取知识,提高他们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方法和手段。

五、为个性发展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我们要允许学生标新立异,营造有利于学生自由表现的宽松的文化氛围,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关系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与创新能力培养息息相关的问题。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师生之间不能平等地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

一、创设和谐,实现师生互动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可以说,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师生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通过与学生的层层交流与讨论,通过一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孩子们在一种和谐、宽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下学习,通过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争论的情境,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之间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从而得到体现,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二、熟悉学生,和学生交朋友

心灵彩桥的建立,要求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授者,智慧的启迪者,更应如慈爱的父母、知心的朋友……要成为这种多元角色,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不应局限于课堂上与学生隔着平等地探讨科学知识。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不要说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可能得到良好发展,正常的人格也难以发展。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改变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方式,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这样的:能够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变化。

六、允许学生犯错误

世界上有三种人不犯错误,一是神,神是万能的,焉能有错;二是不作为者,即谓“不做者不错,多做者多错”;三是看客,在一边指指点点看热闹的人,他们不会有错。学校是这样一个场所,每个人都可以尝试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会正确。学校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老师不是山头上的“山大王”;学校不是“庄重的神庙”,老师也不是神庙里的一尊“天神”。学校提供了一种可能:师生在一起分享知识,并体验分享探究知识的快乐。而且已经没有什么绝对的永远正确的知识供人们“顶礼膜拜”,在学校没一个人可以声称自己是知识的富豪而拒绝学习。什么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学习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不是一下子就掌握真理,而是从犯错误的深刻教训中,获得许许多多比知识本身更多也更精彩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就是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校是每个人可以犯错误的地方”,明白这点很重要。教师明白这个道理,就意味着已经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学习不是生硬地记住一些知识,而是学会发现和创造。因此要求教师能宽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差错,告诉他们不必太在意那些差错,让学生从自己的差错中获得真知。

总之,只要我们注意以上几点,就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的广大学生,有了这种意识和能力,我们的国家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也就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创新”如何成为“畅销”? 篇8

很少有人会想到,夺得国内“首届杰出营销奖”最高奖的是一家家电企业的新产品营销案例,因为同时参与角逐的不乏国内主流行业的主流企业。7月28日,“格兰仕光波炉营销全程录”从数百个参赛的营销案例中脱颖而出,摘得桂冠。该奖项由国内主流财经媒体《经济观察报社》联手香港管理专业协会共同举办,其权威性已经获得了国内企业界和营销界的初步认可和广泛关注。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奖项,这个产品奇迹还湮没在家电业的纷繁商战中,很难从业内走向社会公众。

此项桂冠的获得者,为什么是格兰仕光波炉?

2001年11月,格兰仕数码光波炉开始批量生产,12月份在国内试销仅为2000台。而如果按照试销时的销量计算,2002年格兰仕光波炉的销量应该在3万台左右。而现实情况是,2002年全年的销量却突破120万台。

国内著名企业家、家电巨头——TCL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这样评价:“格兰仕光波炉能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将销量从2000台到做到120万台,这是很不容易的。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格兰仕光波炉在国内的光波炉市场上能占到6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在国内家电历史上是单个家电产品绝无仅有的纪录。” 李东生还认为,格兰仕光波炉案例能获最高奖,在于光波炉找到了产品高度同质化时代产品升级换代的解决方案,为其它行业产品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活生生的、经典的本土案例。

那么,格兰仕光波炉是如何实现从 2000 台到 120 万台的飞跃的?在这个质变过程中,格兰仕公司又实施了哪些独到的、创造性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

产品创新:光波炉世界首创

“光波炉来源于格兰仕企业实力和技术水平的不断积累,格兰仕光波炉首先在概念上符合消费者拥有高档次消费产品的需求”,格兰仕光波炉营销案例的陈述人游丽敏这样解释成功因素。

格兰仕数码光波微波炉,2001年7月于格兰仕美国研究中心问世。同年10月,在香港“电子展”和“秋交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力夺订单200万台,同年11月正式投入批量生产。在向全球供货的同时,12月份在国内试销为2000台。

格兰仕光波微波炉高档、装饰、实用“三位一体”。从格兰仕美国研究中心走来的光波炉由欧洲名师设计外观,采用的是欧美时尚流行的设计风格,其优美的弧线型面板,珍珠白、太空银等酷炫色彩,以及呈星点状镶嵌的电子操作键,表达的都是一种高档高贵与动感时尚兼融的个性。实用功能与工艺造型领导新潮流,既令产品在市场竞争上具有无可比拟的绝对优势,又是保证厂商利润的源泉。

对于许多中国家庭而言,微波炉仅仅是方便、快捷还不行,要求“饮食而能知味”的国人普遍关心,省时、省事会不会把口味、营养等等都省掉了?格兰仕光波微波炉除了极大地发挥出省时、省力的优势,更因为高速均匀加热,施展出自动锁定食物内含水分、鲜汁及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不流失,令食物在高效烹饪之后保持原汁原味、营养健康的惊人魅力,正合时下国人追求“好吃又营养”的饮食时尚。

即使是对于全球性的微波炉制造商来说,数码光波微波炉也是个新名词。在光波微波炉出来之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微波炉都不过是上个世纪 30 年代美国 GE 公司发明的微波炉的翻版,改动是有限的。格兰仕首创光波微波炉通过数码光波技术的应用,能巧妙地综合利用光波和微波对食物进行高速高效烹饪(加热),“世界首创”与“世界第一微波炉制造商”相得益彰。

市场分析:瞄准微波炉升级换代契机

中国微波炉年产量约2000万台,格兰仕约占1300万台,占有国内市场份额的60~70%。随着格兰仕成为全球最大的微波炉制造商,中国微波炉市场因格兰仕多年来的刚性价格竞争策略而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有如下基本特征:

品牌集中度极高。 经过前几年的洗牌,参与中国微波炉市场竞争的厂家已由前几年的300多家减少至目前在市场上可统计的仅30多家,格兰仕作为市场领导者的地位稳固。据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统计,2001年格兰仕拥有全国70%的微波炉市场。挑战者主要是以LG为代表的日、韩企业。

潜在消费者明显分化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追求实惠,以价格为首要考虑因素;第二层较理性的发展消费,多为工薪家庭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单身消费者,会从品牌和性能价格比上选购商品;第三层享受消费,追求生活高品质、高品位,多为年轻消费者或需要“除旧迎新”的二次消费者或追求享受型消费的现代家庭。第二、第三层的消费者明显更让厂商受益:主要靠第二层支撑产销规模,第三层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品牌忠诚的关键。

需求潜力巨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在3亿多家庭的中国市场中,微波炉在农村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微波炉拥有量也仅为21.9台。这为市场消费需求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发展潜力巨大。国内贸易局提供的数据也表明,2001年微波炉市场需求率在20%以上,而且相当一部分消费者购买微波炉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

市场发展要求行业升级。 经过上世纪末的高速发展,微波炉行业已经从导入、普及走入成长阶段。中国微波炉行业规模处于世界前列,中国的微波炉具有很强的全球市场竞争能力。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格兰仕已经基本掌握了微波炉的核心制造技术,加上生产力水平创造的总成本领先优势,有责任打破现有的价格竞争、产品同质化局面,在角色定位上应该从上个世纪“向国内普及微波炉”转向“引领微波炉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种种迹象告诉格兰仕,是该摆脱传统的价格竞争的局限,推广新概念、新功能产品的时候了。2001年7月份问世、到11月份正式批量生产时已威名远播欧美的世界首创产品——数码光波微波炉,顺水行舟一般地接过了“中国契机”。

在国内电子信息产业,产品升级换代的规律一般是这样的:由国外企业研发、生产出第一代产品,国内企业模仿人家的第一代产品,刚模仿不久,国外企业又开发出了第二代产品,如此循环,国内企业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走,企业永远获取的只是一个产品的低额利润,很难积累和巩固产品的竞争优势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格兰仕光波炉案例能荣获金奖,其价值在于它回答了包括家电业在内的市场竞争程度比较高的行业面临的一个共同的课题: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一个企业的产品如何找到机会点从而成功地升级换代?

营销进程:“四部曲”步步为赢

格兰仕公司给光波炉下的任务是:2002年全年预定销售目标为 100万台(占格兰仕微波炉全年总销量的25%)。而一年下来,格兰仕稍作盘点,发现光波炉的销量突破了120万台,比预定的销售目标高了20%。

业界人士关心的是,在“格兰仕人满意、企业人诧异”的数字背后,格兰仕的营销部门究竟是如何想的,又做了些什么?

格兰仕的营销部门认为,营销活动的成功与否主要是取决于两个部分,一个是创意,另二个就是策略,完美的销售取决于消费者的良好沟通,如果没有沟通好消费者,再好的创意也挽救不了失败。在具体的营销过程中,格兰仕主要考虑到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识是一个逐层深入的过程,在不同的营销阶段,产品、价格、渠道、形象、公关等等的营销要素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他们在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要素有所侧重。

首先,格兰仕重视产品的实质,试图让整个新产品被消费者所接受,他们认为追求生活高品质的现代时尚家庭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而且品牌认知率比较高,也可能是一个消费权威,他们是引爆光波炉流行的切入点,我们应该把重心放在这个上面。

于是,格兰仕相应地把渠道定位在目标消费群体所在的大中型城市,而难点是他们需要突破产品性能价格比的问题。众所周知,有一条这样的定律,80%的销售额是来自于旧有的客户,60%的新顾客是老顾客推荐的。产品的价格往往是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变化来定的,高层次的消费者可以为企业扩大品牌忠诚度和影响力,而更广大的工薪阶层,才是支撑企业的产销规模、扩大市场份额的一个强力支点。他们试图使更广大的消费阶层引起对产品的兴趣,性价比恰恰是这个阶层的要点,因此他们把降价作为这个阶段扩大市场份额的一个杀手锏,通过降价让目标消费群体看到支付更低的价格得到更高的品质。

格兰仕光波炉的营销进程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预热:定价一步到位

格兰仕光波炉营销理念的总体思路是:以“光波保鲜、营养健康”、“一步到位走向高端”正中消费者下怀,以“全球制造、专业品质”的高科技尖端产品让消费者信赖,以“国内便宜国外贵”让消费者可望且可即,从而在实现顾客关怀和品牌提升的同时,实现格兰仕的产业升级和市场转向。

格兰仕是以报纸软性广告打“伏笔”来导入产品、预热光波炉市场的。

真正能够被消费者所接受的有效信息,是那些抓住了消费者喜好的信息,很多时候你的企业可能是因为过于注重产品的推广而忘了产品本身的新颖。于是,从2001年12月底开始,“格兰仕数码光波微波炉”的名字在全国30多个中心城市的主流报纸上频频亮相。《格兰仕打造光波炉神话》、《数码光波开创微波炉新时代》、《数码光波炉创造食全食美》等关于光波炉的市场新闻、功能介绍和消费资讯等各种软文开始启动市场,与此同时,“一步到位、高档不高价”的价位和理念也开始深入人心。

光波炉报纸“软文”,以“世界首创”、“光波保鲜、营养健康”为主打元素,以营造光波“领鲜”新概念为推广目标,主打的首批目标消费群是高层次消费者——主要是年轻消费者、需要“除旧迎新”的二次消费者、追求享受型消费的现代家庭,因为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追求高品质、高品位,对品牌认知度较高。

在预热阶段,格兰仕光波炉的定价策略是非常有杀伤力的。光波炉产品延续格兰仕一贯的“高档不高价”、“国内便宜国外贵”定价原则,在光波炉国外价为400多美元的情况下,国内定价为1380元。

这个定价的杀伤力在于,绝对的规模优势和行业地位,令格兰仕成为中国微波炉市场价格体系的主导者,整体零售均价在700元左右,此时光波炉生产初成规模,消费者对高档产品的心理价位在1000元~2000元间,综合成本导向、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一步到位定价1380元。

格兰仕之所以选择用“软文”来推广新产品、切入市场,自有道理。他们认为,数码光波微波炉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的高档家电产品,首先可能打动的会是一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中青年消费阶层,他们普遍有阅读报纸的习惯,而且不少可能是各自亲朋好友中的“消费权威”,通过调动这个消费群的消费热情,可望引发“羊群效应”。此外,报纸软文信息量大,广告埋伏性强,宣传成本较低,是“广为告知”的便捷途径。

在报纸“软文”空中轰炸的同时,格兰仕在售点辅以设计新颖的“光波保鲜、营养健康”主题 POP 、海报、单页,加上训练有素的促销员,在各种信息源联动的过程中,光波炉的月销量由 2001 年 12 月份的 2000 台,到 2002 年 3 月份增至 33000 台,占格兰仕微波炉月总销量的比重由不到一个百分点攀升至十五个百分点。

升温:“高档中价”应市

如果说2001年12月至2002年3月格兰仕光波炉冲出了“冰点”,那么,4月份让第一代光波炉亮出千元以下的价格、让第二代智能双屏光波炉一步到位“高档中价”应市,则是要把光波炉推向“燃点”。

在市场营销的第二阶段,格兰仕开始以“新品新价”在市场上冲锋陷阵。在这个阶段,格兰仕光波炉以“强大实用价值、卓越性能价格比”为主打元素,以“光波照亮百姓人家”为推广目标,以“品种差异化、适应需求个性化”为产品发展策略,从而实现目标消费者的扩展和外延——从高层次消费者到高层次消费者和工薪阶层。

2002年4月12日开始,人们只要拿出不到一千元钱,就可以购买一台材质、工艺、功能均精良的光波微波炉,既具有装饰性、观赏性,又有保值性与实用性,光波炉将人们熟悉的格兰仕“物超所值”的消费神话又一次带入人们的生活。同样一台拥有光波、微波、光波微波组合、烧烤烹饪选择的光波炉,欧美价400多美元一台,国内价只折100多美元一台,充分体现格兰仕产品“国内便宜国外贵”的价格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3月份)格兰仕已将连续两年稳居中国市场十大畅销型号榜,也是格兰仕这两年的最得意之作“黑金刚”中高档系列微波炉全线降价近30%,打入中低端市场。其后“变本加厉”,将光波炉最低价打破千元,最直接的目的是“让数码光波照亮中国寻常百姓家”,另一方面也是颠覆中国微波炉市场原有竞争格局的开始:常规中高档机打中低价,应第二层消费者,又抢第一层消费者;“独一无二”的数码光波微波炉要霸守高端,是第三层消费者的理想之选,还要抢占中档市场的需求,又是第二层消费者的诱惑之选。很显然,光波炉是市场上的“上上马”,在超越同行“上马”的同时也踩翻了它们的“中马”;“黑金刚”作为“上马”,对同行的“中马”、“下马”也足以造成致命的打击。

在将企业最新动态通过媒体传递出去的同时,在售点布置上明显突出光波炉的主打地位,让消费者一进入格兰仕微波炉卖场就如临光波世界。

沸腾:千家名店终端发力

4月份点然“星星之火”,5月份光波炉销量占格兰仕微波炉总销量的比重超过20%。

6月,进入流火季节,光波“燎原”时不我待。

经过了前期的导入、强化,光波炉在全国各级城市的铺货工作和售点建设基本完成,在渠道中拥有了一定的响应度。趁着需求向上发展的趋势,利用格兰仕多年来建立的“格兰仕的目标就是我们的目标”的良好工商关系,格兰仕发挥“合纵”战略,与全国1000家著名商场策应“全国1000家著名商场联合推荐格兰仕数码光波微波炉”主题促销活动。

格兰仕此次活动的口号为“千家名店推光波,现代厨房总动员”,以“名店推名品,厨房新概念”为主打元素,以“流通新亮点,消费新潮流”为推广目标。此活动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档次之高,在业界尚属首例,是为创举。因此,无论是从媒体关注,还是售点气氛,以及品牌提升来分析,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与此同时,格兰仕抓住夏季人们对厨房高温、烟熏火燎的敏感和厌恶情绪,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现代厨房总动员。一方面,利用报纸软文进行消费引导,以“光波保鲜、营养健康”为主线,通过传播光波炉无油烟、无明火、快速烹饪、保持营养、安全健康、高效灭菌、实用时尚等优势特征,把“清爽厨房”、“健康厨房”、“快乐厨房”、“安全厨房”、“时尚厨房”等厨房新概念传递给消费者。另一方面,由全国30多个营销中心组织的光波炉烹饪演示团“上山下乡”,在卖场用光波炉烹饪豆豉蒸鱼、红烧鸡腿、清蒸玉米、油煎花生等色香味俱全的各种中餐菜式。以报纸媒体“证言式”的消费引导为“论点”,以售点“面对面”的实际演示为“论据”,双管齐下完成“论证”过程。

格兰仕在获得最终消费者的信任方面做得比较到位,进行了很多成功的现场促销。国内外的实践和经验证明,过去十年间的促销手段正在从媒体、广告转向终端促销。权威数据表明,美国大部分企业以前 60% 的促销费用花在媒体和广告上,而现在 60% 的促销费用花在终端、现场促销及其相关促销活动上。格兰仕光波炉的市场业绩成功和这一点是密不可分的。

加火:借力名人广告

既然是世界首创性的产品,就应该表现它如何“填补空白”,尤其是光波炉的主目标消费人群是观念前卫的年轻消费者或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现代家庭。

首先,光波炉是一种日用家电,要与消费者产生共鸣,产品本身提供给消费者的利益点就要超出常规产品,即消费者拥有光波炉可以轻松地做出营养、美味且健康的食品。其次,光波炉承担着为企业、品牌升级的重任,因此,除了表现它超越常规微波炉的实用价值,还应表达出格兰仕“世界第一”、“全球制造、专业品质”的品牌形象,这也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要。

为此,格兰仕提出主广告语“杀菌更彻底、营养更美味”,借由第一位连续四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中国人、第一位杂技界的全国人大代表阿迪力之口说出,令抽象的商业承诺形象化、生动化。

阿迪力在北京平谷金海湖35米高的钢丝上成功打破“高空生存”世界纪录,其成功背后的支点有二:一是妻子的支持,而民族英雄阿迪力与平凡的妻子,正好表达了格兰仕“伟大,在于创造”的企业理念和“努力,让顾客感动”的经营宗旨的高度统一。二是光波炉的支持,在25天的高空生活里,妻子正是用光波炉为阿迪力烹饪一日三餐,让阿迪力有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体魄挑战极限,证明了产品的威力。

格兰仕的名人广告将格兰仕数码光波微波炉,解释为“高空王子”阿迪力打破世界纪录的“秘密武器”,同时,频频打破世界纪录的阿迪力与“全球制造”、“世界第一”的格兰仕门当户对,而且阿迪力敦厚、稳重、直率的形象与格兰仕“大众名牌”的形象一样具有亲和力,从而实现双重广告目标,一为强化消费者对光波炉“光波 + 微波,高效双火力”、“杀菌更彻底,营养更美味”的认知,肯定前期购买者的“明智之选”,更吸引、鼓励潜在消费者心动、行动;二为呼应“千家名店推光波”活动,鼓舞商家士气,将光波炉销售保持在“沸点”状态。

市场收获:用技术升级摆脱价格混战

格兰仕步步为赢的营销进程获得了骄人的市场成效。

随着营销进程的深入,光波炉的销量及占市场总体销量的比重大幅增长。光波炉试销时, 2001 年 12 月的销售量为 2000 台,占当月格兰仕微波炉总销量的 0.5% 左右;预热期的最后一个月 2002 年 3 月的销量增至 33000 台,占格兰仕微波炉月总销量的比重攀升至 15% ;升温期中, 2002 年 6 月销量为 90000 台,占当月格兰仕微波炉总销量的 30% ;沸腾期中, 2002 年 9 月的销量为 150000 台,占当月格兰仕微波炉总销量的 42% ;加火后的保温期: 2002 年 12 月的销量为 190000 台,占当月格兰仕微波炉总销量的 42%。

2002年3月至5月,“微波炉有害论”谣言泛滥,一定程度上对格兰仕光波炉的推广制造了障碍。好在格兰仕临危不乱,及时辟谣,不至于动摇原定推广计划的进行。最终,全年实际销量高出预定目标20%以上。

格兰仕在光波炉上的收获还远不止于此。

随着世界家电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价格成为“公共武器”。2001年开始,早期以“价格高、品质高”为竞争导向的洋品牌纷纷“变脸”,以“本土化”为旗帜、以“超低价格”打先锋抢占市场份额,令市场价格体系混乱,造成消费者认知疑问,格兰仕原有的“薄利多销”战略、价格优势不再是具有绝对个性化特征的竞争优势。

格兰仕及时把握微波炉业新一轮技术升级的方向,推出了全球技术领先、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的世界首创数码光波微波炉,变单一的成本、价格优势为技术、规模双剑合璧的性能价格比优势,在高端市场上获得重大突破,推动中国微波炉业从价格竞争向技术竞争转变。

格兰仕光波炉还提升了光波炉行业的整体销售质量。格兰仕光波炉全年销量占格兰仕全年总销量的 30% 以上,微波炉总体需求明显向中高端市场倾斜,整体销售质量提升。随着格兰仕微波炉内外销比重由 2001 年的 1 : 1 发展 2002 年为 3 : 7 ,在内销总体销量同比约减少 33% 的情况下,因为主推光波炉,总体销售额同比只有 16% 的减少,但国内 微波炉的 平均单价上浮了 23%。

上一篇:南京导游欢迎词下一篇:学生会工作计划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