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

2022-06-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

幼儿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

无论是在提升幼儿教育的实效方面,还是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方面,家园共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是决定家园共育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正因如此,幼儿教师要想方设法促成自身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因“事”沟通,能让沟通更加奏效;多“点”沟通,能让沟通更加密切;借“机”沟通,能让沟通更加适恰。

家园共育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一条必经之路。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有效沟通,则是家园共育的必要前提。有效沟通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目标一致、步调一致、节奏一致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有效沟通,是相对“拉家常”式的低效沟通,以及“漫无目的”式的无效沟通而言的一种沟通方式。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不应该是“拉家常”式的低效沟通,也不应该是“漫无目的”式的无效沟通,而应该是有清晰目标的精准沟通,有具体抓手的高效溝通。通过沟通,既要能切实解决幼儿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棘手问题,也要能全面优化培养幼儿的方式方法等。笔者以为,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应该是因“事”沟通、多“点”沟通以及借“机”沟通。

一、因“事”沟通,让沟通更奏效

在家园共育的路上,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总是会遇到一些需要彼此配合、互相协作解决的事情。在解决这些事情时,为了配合得更加默契,协作得更加有效,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应该进行因“事”沟通,即应该本着解决某一问题的目的,有的放矢地沟通。相比漫无目的、随心所欲的沟通而言,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因“事”沟通,会更加奏效。

(一)因个体之“事”沟通

个性化教育、差异化教学等,是提升教育教学效益的有效举措。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样如此。不同的幼儿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不同发展需求、出现不同的发展困境等。鉴于此,幼儿教师应该本着满足幼儿个性发展需求之目的,摆脱幼儿个体发展困境的目标,因幼儿的个体之“事”,与幼儿教师深入沟通。

举例来说,笔者班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女孩,她既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参与一些妙趣横生的区域活动,也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聊天、做游戏,只喜欢一个人“独处”,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发呆”……在发现这一情况后,笔者首先鼓励这个小女孩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一起游戏,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一开始,在笔者的劝说、鼓励下,这个小女孩会尝试与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一起游戏。然而,过不了多久,这个小女孩又会一个人坐在那里“发呆”。因为这件“事”,笔者与该小女孩的家长进行了沟通。当笔者描述该幼儿在幼儿园中的不佳表现时,她的妈妈对此也有同感。不仅如此,该幼儿的妈妈还敞开心扉、打开话匣子,向笔者细致入微地描述幼儿日常在家中的具体表现等。面对幼儿妈妈滔滔不绝的诉说,笔者并没有打断她,而是仔细地聆听。当幼儿妈妈倒出一肚子苦水后,笔者进一步询问幼儿妈妈平常与幼儿是怎么交流的,经常会陪幼儿做些什么。通过沟通,因为小女孩的父母共同经营一家理发店,所以很少带幼儿去公园、游乐场玩耍。同时,他们也很少带幼儿与其他幼儿一起游戏、一起玩耍。在得知这些情况后,笔者将这名小女孩在幼儿园中的具体表现告诉了她的父母,并建议他们抽空带着孩子与其他小孩交流、与其他小孩玩耍。不仅如此,当幼儿在幼儿园期间,笔者也会尽可能地鼓励、引领她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一起交流……没过多久,这名幼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以往相比,这名幼儿很少独处了。在其他小朋友的盛情邀请下,她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更高了。同时,这名幼儿脸上也洋溢着快乐、自信的笑容。

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因个体之“事”沟通,不仅能有的放矢地解决家园共育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棘手问题,还能显著提升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实效性。

(二)因集体之“事”沟通

在开展一些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时,往往需要幼儿家长的鼎力支持与积极配合,在这样的时候,幼儿教师就需要与全体幼儿家长进行沟通。或者说,幼儿教师因集体之“事”,需要与全体幼儿家长沟通。在这个时候,幼儿教师可以依据沟通事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沟通。

例如,当幼儿园需要开展亲子活动时,需要每一位幼儿家长的积极参与。为了调动幼儿家长的积极性,以及让每一位幼儿家长都能全程参与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策划、开展与评价等,幼儿教师可以借助一些信息化渠道,与幼儿家长深度沟通。比如,在亲子活动策划阶段,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微信群、钉钉群、QQ群等信息化渠道,广泛征求幼儿家长的意见与建议,在此基础上,确定亲子活动的内容、形式与时间等。当亲子活动的计划初步确定后,教师可以把该计划分享到班级网络空间中,邀请家长对这份计划进行再打磨、再修改、再优化等。在亲子活动开展阶段,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班级信息化平台,提前发出邀请函,以方便幼儿家长调整时间,准时参加班级亲子活动。在亲子活动评价阶段,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班级信息化平台,广泛征集幼儿家长对亲子活动开展方式、成效的意见与建议等。基于信息化平台的评价,能让更多的家长更为细致地评价亲子活动,据此为幼儿教师进一步优化亲子活动游戏指明方向、奠定基础等。

实践证明,幼儿教师因集体之“事”与幼儿家长深度沟通,不仅能有效解决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还能与家长之间更加紧密地配合,更为有效地开展各项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等。

二、多“点”沟通,让沟通更密切

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应该是多“点”沟通,而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点”。这个“点”,既包括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 “接触点”,也包括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时间点”。依据不同的沟通需求,本着相同的沟通目的,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可以选择不同的 “接触点”,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密切有效的沟通。

(一)选择不同的“接触点”沟通

在与幼儿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如果幼儿教师自始至终选择单一“接触点”沟通,那么势必会造成更多的低效沟通,甚至无效沟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单一“接触点”具有时空局限性,不能确保每一位幼儿家长都能准时到达沟通“接触点”。相反,多个“接触点”沟通,能有效弥补单一“接触点”沟通的不足,能确保幼儿教师与每一位家长都进行深度且有效的沟通。

例如,家长开放日是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一个“接触点”,但并不是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唯一“接触点”。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还可以通过班级信息化管理平台,如班级微信群、班级钉钉群等,与幼儿家长进行多“点”沟通。或者,幼儿教师也可以在钉钉软件中与某个幼儿家长进行单点沟通。家长开放日沟通,是一种线下沟通;信息化管理平台中的沟通,则属于一种线上沟通。线下沟通与线上沟通相融合,就是多“点”沟通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接触点”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依据实际沟通需求,进行随机组合、随机调整的。如此一来,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就会更加趋于紧密。

(二)选择不同的“时间点”沟通

沟通的“时间点”,也是提高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实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倘若幼儿教师选择不当的时间与幼儿家长沟通,那么,这样的沟通要么无法实现,要么即便是实现了也会“草草了事”。因此,为了提升沟通的实效性,幼儿教师应该基于沟通需求,选择在不同的“时间点”与个别或部分幼儿家长进行密切沟通。

在选择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时间点”时,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也可以根据需求、实际等,在多个“时间点”有效沟通。比如,在工作日,幼儿家长可以通过微信、钉钉等信息化渠道,以留言的方式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或者可以在接送幼儿上下学的时候,言简意赅地与幼儿教师沟通等。当然,沟通的目的,不仅在于共同了解问题、一起面对问题,还在于共同分析问题,一起解决问题等。在周末,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或在班级钉钉群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等。

实践证明,归因于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能基于不同的“接触点”,在不同的“时间点”,彼此多“点”沟通,所以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也会更加密切。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多“点”密切沟通,能将幼儿教育路上的各种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借“机”沟通,让沟通更适恰

准确把握沟通时机,也是提升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有效性的关键所在。相比不合时宜的随意沟通而言,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抓住时机的借“机”沟通,更加有助于解决问题、更加有助于疏通障碍。因此,借“机”沟通,能让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加适恰。借“机”沟通,重在把握沟通时机、抓住沟通契机。

(一)从幼儿教师的视角,借“机”沟通

在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幼儿教师总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必须通过家园融合的方式才能有效解决。此时,教师就迫切希望与幼儿家长沟通,而这也是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的一次时机、一种机会等。

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分析,当幼儿家长基于班级网络平台,或利用接送幼儿的时机主动与幼儿教师沟通时,幼儿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抓住这一时机、契机,与幼儿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在借机沟通时,教师和家长都应该一语中的、就事论事,应该本着解决问题、促进成长的目的进行有效沟通。毋庸置疑,幼儿教师在以这样的时机、契机与幼儿家长沟通时,不仅仅要解决幼儿家长提出的相关问题,还应该将自己在日常观察中发现的、与该幼儿相关的问题提出来,与家长一起交流、一起探讨。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探讨、交流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出幼儿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更在于通过彼此配合、互相商量,一起寻找有效解决这些有碍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各种问题的方法、路径等。

如此一来,幼儿教师的这种借“机”沟通,就能有效解决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对幼儿也就会有更多的了解,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就能结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性格特点等,采取更为有效的教育策略。

(二)从幼儿家长的视角,借“机”沟通

事实上,不仅仅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需要家园配合、家园共育的棘手问题,幼儿家长在培养和教育幼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并且,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让幼儿教师适时介入、适度干预。因此,从家长的视角来看,他们也有借“机”与幼儿教师进行沟通的实际需求。

从幼儿家长的角度来看,当幼儿教师或通过家长开放日,或通过信息化平台主动与自己沟通时,家长既要积极配合幼儿教师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有序、有效地做好相关工作,也要向幼儿教师咨询、请教一些自身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困惑、面临的问题等。比如,幼儿在家里不听父母、长辈的劝阻,长时间看动画片,长时间玩手机;幼儿在家中不讲究个人卫生,不喜欢洗澡,饭前便后也很少洗手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为家长提出一些科学、合理、有效的建议与意见,为家长居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指点迷津。当然,幼儿教师在向幼儿教师描述幼儿的居家表现时,应该要尽可能地做到言简意赅、简洁明了,以便幼儿教师更为全面、更为深入、更为细致地了解每一名幼儿。

此外,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还可以借助幼儿园开展的一些活動进行深度沟通。比如,在“庆六一”活动期间,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可以在表演亲子类节目的过程中借“机”沟通。沟通的内容既可以是幼儿近期的表现,也可以是培养幼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还可以是幼儿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方式、培养方法、培养策略等。此外,本着培养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防溺水、防火等安全意识的目的,幼儿园通常会向每一名幼儿下发一些“致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等。事实上,幼儿教师发放“致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的过程,也是他们与幼儿家长沟通的一次有利时机。以此为契机,幼儿教师可以与幼儿家长沟通更多的关于“幼儿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防火等安全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有效策略、方式方法等。

显而易见,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的借“机”沟通,不仅能极大地提升沟通的实效性,还能让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及时解决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四、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或通过因“事”沟通,或通过多“点”沟通,或通过借“机”沟通,就可以让整个沟通过程变得更加有效。与此同时,家园共育的实效性也会节节攀升。随着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沟通实效性的逐渐提升,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之间就会形成的一股巨大的教育合力。在这股教育合力的作用下,幼儿教育工作也会蒸蒸日上,幼儿的各项能力也会得到全面发展。

(宋行军)

作者:林彬

第2篇:关于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探讨

摘 要: 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是解决家园合作问题的关键,适用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化解矛盾、建立平等信任关系。本文站在幼兒教师的角度上,针对现在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应采用的方式方法,对沟通的重要性与怎样沟通进行了着重的探讨。通过沟通,使幼儿教师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幼儿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实现家园共育。

关键词:幼儿教师;家长;沟通

(1)家长对于教育认识不全面。新时代,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事业也在稳步发展提升中。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存在不少的错误观念,大部分家长只注重幼儿的成绩。孩子放学回到家,家长第一反应不是问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过得开不开心、交了几个朋友这种问题,而是问孩子今天学了几个拼音、明天学了几首古诗等,假如听到孩子会读会念就高兴的到处炫耀,认为孩子没有白上幼儿园,反之会认为幼儿园教不出东西。实际上,幼儿的成长不能只注重知识和智力的发展,也要注重技能和社会性的发展,幼儿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德智体美劳应该均衡。

(2)家长对育儿的专业性不够。一些家长由于忙于工作而疏于孩子的成长与身心发展,没有真正的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并且常常伴有批评指责或者无节制的溺爱现象出现。家长认为孩子需要什么只要给了他就可以解决问题,或者面对孩子实在无理的哭闹失去耐心直接采用暴力措施。作为幼儿教师看到的是家长的原则性并不强,孩子的成长更需要的是情感上的理解和身体上的陪伴,孩子常常会因为情绪情感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不良情绪或者没有安全感。家长与教师之间教育理念、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对待孩子问题上也就出现了分歧。

(3)家长对于沟通的被动。现在的大部分家长工作非常的忙碌,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只想看看电视玩玩手机放松放松,却很少主动向老师问讯孩子的近况。还有一些家长平时不管忙或不忙都是不会主动给老师进行沟通的,因为他们不知道该与老师怎么沟通,总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不说就不联系了。而幼儿教师因为班级孩子太多照顾不全面,沟通也就不全面,所以导致教师与家长之间彼此不了解,有陌生感,教师与家长之间没有在教育上达成共识。

2.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达成思想的一致和感情的畅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幼儿教师与家长要相互理解和支持,幼儿教育需要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才能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1)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与家长积极联系与互动,与家长一道搞好孩子的教育,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就是指引幼儿健康成长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教师是作为孩子和家长之间的第三者,是家长与幼儿之间的纽带。幼儿教师能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流程中了解到每个幼儿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理性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更专业的阐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成长特点与内心需求,告诉家长不要盲目的对孩子进行批评或表扬。只有幼儿教师与家长处理好了关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孩子才能从中真正获益,亲子关系才能稳步提升。

(2)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幼儿教师应该占主导地位,激发家长的合作主动精神和态度,掌握科学的学前教育方法。同时幼儿教师不能片面的去评价孩子,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发掘幼儿的优点与缺点,对于幼儿的优点要给予肯定和鼓励,缺点也要接受并耐心引导。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给予家长专业的指导建议,让家长知道老师很关注他的孩子,家长就会对你慢慢产生亲切感。幼儿教师要做到热爱每一个孩子,不偏袒不歧视,主动和家长进行专业交流和引导。这样家长就逐渐对你产生信任,并且会非常积极的支持你以后的工作,增加彼此的认知度,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孩子最终获益。

3.幼儿教师如何正确与家长进行沟通

(1)首先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幼儿教师如何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呢,首先,要多读一些专业必备的书籍,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行为习惯以及出现这些行为习惯背后的原因与解决办法,清楚3-6岁儿童各个敏感期的发展规律。其次,还可以看一些幼儿专访类的节目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学习一些基本的沟通策略和育儿方法来提升自己。这样家长才会更加主动更加信任的与你交流,促进我们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关系,使自己更具信服力。共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2)每个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不同,教师要学会因人而异。有效沟通要达到一定的目标才能实现,而沟通目标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因为人们彼此间在性格和生活阅历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每个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意识也有所不同。幼儿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家长类型进行不同的沟通交流。例如,年轻家长类型和老年家长类型,年轻的家长类型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与年轻家长交流时可以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很容易与年轻家长达到教育思想上的共鸣和理解。而对于大多年长的家长,他的理念是我不管你怎么给我说教育,只要对我的孩子好对孩子负责,别的你给我讲了我也听不懂。

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学会因人而异,清楚每个家长的类型与应对措施,理性對待不同的家长,认真处理好家园共育的关系,得到家长的支持和信任。

(3)注意谈话的技巧和方法。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时,一定要注意自己谈话的技巧和方法,客观评价,从孩子教育的角度出发。在与家长进行交流时要真诚,一定让家长明白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与发展,这样家长才能主动沟通交流。比如,一个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平时不怎么说话,喜欢天马行空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教师与小朋友家长交流此事,一位老师说:这个孩子性格太内向,在家也这样吗,这样长时间下去他会交不到朋友的。另一个老师说:某某是个想象力特别丰富的孩子,思维比班里其他小朋友要开阔,但就是不怎么爱与人交流,我们在幼儿园也在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平时会采用提问问题等方式来锻炼孩子的交际能力,您回到家也注意与孩子进行适当的交流或者互相讲故事等方法来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相信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相比之下你更喜欢哪位老师,虽然俩位老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不同的沟通方法达到的沟通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4)促进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多途径。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途径有很多,每一个途径都有它的优势,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家长类型采取不同的途径。

常见的沟通途径有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每周电话日、家访、网络沟通、举办亲子活动等。例如,家长开放日就是一个非常直接有效的沟通方法,它是一种让家长亲身体验的过程,近距离的参与到幼儿的一日生活流程中来,更直观的看清幼儿园的生活状态。在家长开放日中,家长能够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看见教师的讲课水平,理解教师的辛苦,增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和谐关系。再如,家访,它是一种教师走进幼儿家中拜访的特殊形式。在幼儿家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询问孩子的性格特点、有无过敏史、原生家庭如何等问题,了解更加真实全面的幼儿,为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促进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的途径多种多样,幼儿教师要学会根据不同的人物性格采取最有效的沟通策略,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4.总结

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是孩子启蒙教育的开始,幼儿教育将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希望每个幼儿教师都能掌握属于自己合理的沟通技巧,学会沟通,敢于沟通,消除与家长之间原有的矛盾与误会,增进彼此间的信任,让家长放心的把幼儿送入幼儿园。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孩子从中获益。希望每位幼儿教师都能与家长成为知心朋友,只有家长与幼儿教师合力教育,才能共同协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赵凡 .语言沟通技巧[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2

[2]郭建新.幼儿园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与研究,2019(28)

[3]晏红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之道[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15

作者:李萧

第3篇:幼儿教师与家长如何沟通

摘 要: 本文试对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作探析,旨在阐述运用正确的沟通方法对家长和教师间交流的促进作用。幼儿教师应该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换位思考”,准确地理解家长的教育心理,正确地评价幼儿的生活表现,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幼儿教师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应该抓住幼儿成长问题的实质,多运用表扬激励的方法向家长展现幼儿的可爱之处,并与家长共同探寻改变幼儿不良生活习惯的方法。

关键词: 幼儿教师 家长 沟通

现代教育学认为,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两大方面,这两大方面对幼儿的影响必须同方向、同步调,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少家长在与幼儿教师交流时,往往产生一种困惑,即孩子在幼儿园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回家后就不一样了。这种现象表明,家庭和幼儿园在教育上存在着不一致之处,孩子若在家和幼儿园表现不一致,就不能算成功。为了达到家园同步的配合教育,家园双方要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让家长了解具体教育目标及幼儿各方面的发展,与幼儿园教育取得共识,从而使家园同步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孩子发展。

1.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必要性

1.1从幼儿成长发展的角度看。

教师与家长应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经常对幼儿的教育方式进行探讨,并共同制定短期内的教育目标,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2从家长的教育发展角度看。

教师与家长应建立起积极的合作关系,使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获得更多有关育儿方面的知识。

1.3从教师的教育教学角度看。

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教师与家长应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促使教师把幼儿园的信息更好地与家长沟通,也便于教师了解更多的信息。

2.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原则

2.1主动积极原则。

教师的工作激情体现在对幼儿的关爱和帮助上。这种主动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积极行为。教师应该将这种激情运用在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上,这样,一方面能够体现自身的教育素养,另一方面便于幼儿家长更为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

2.2鼓励褒扬原则。

教师能够从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出发,为他们的学习发展营造有利的氛围。教师切忌采用“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

2.3实事求是原则。

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应该做到实事求是,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教师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

3.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3.1理解家长心理,因人沟通。

家长往往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希望孩子是“十全十美”的。对此,教师应理解家长的教育心理,采用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教师和观念陈旧的家长沟通时,如果直接给予一些教育措施,他们就很难接受。所以,教师可直接向他们反映幼儿的学习效果,如:今天孩子学习并掌握了什么,在园中的表现怎样。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逐渐明白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教师也逐步地取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达到共同培养的目标。

对于那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应先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再在具体事项和具体方法上引导家长。面对高素质的家长,要让他们明白,孩子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语言的发展,孩子能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才能和小朋友更好地交流,从而逐步地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向家长举例说明孩子在语言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对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发言的情况,应辩证地看待。一方面,教师应该予以表扬,另一方面教师要提醒家长,这往往容易养成孩子“一言堂”的习惯,不利于他们与别人的交往。通过上述情况的分析,家长会明白鼓励幼儿正确地运用语言与别人交流的重要性。对于不善于与别人交流的孩子,教师与家长应该创造条件,让幼儿主动参与,积极交流,从而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

3.2注意言简意赅,直接沟通。

这种办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各个领域的各项目标发展中不存在明显的问题,而家长也很少过问而言的。这样的孩子和家长是最让老师省心的,如果我们对自己稍微放松一些,就可以不去和这样的家长沟通。但我认为,家长不主动找你,并不代表家长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园的各种情况,相反,他们和其他家长一样,渴望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及各方面发展的水平,只是由于时间关系或不愿给老师添麻烦等原因而没有主动找老师。

3.3说出孩子问题,提醒沟通。

幼儿在园中的表现也不尽是温顺听话,也有淘气的一面。对此,教师应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通过婉转的方式向家长反映真实的情况,以便家长和教师进行共同教育,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这种方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或多个领域的多个方面存在问题,但是家长未引起重视而言的。由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理念不太了解,又被亲情蒙住了眼睛,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点缺点也会树大自直,所以对孩子的情况不太关注。对于这样的家长,教师应采取引起注意法,即利用半日开放、作品展示等活动让家长发现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差距,从而引起家长的注意,再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家长沟通,过程是这样的:(1)让家长了解教育目标及幼儿应达到的水平;(2)这位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的差距,并逐步渗透教育理念;(3)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4)查找问题的原因;(5)共同制定好的解决办法并共同努力,使家园共育取得最好的效果。

3.4换位思考交流,真情沟通。

这种办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各领域的发展中不存在问题,但家长有许多不放心而言的。这些家长每天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或是站在窗外久久不愿离去,体现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教师对此应该“换位思考”。

总之,和家长沟通不仅是人际方面的交流学习,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更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要幼儿教师做有心人,充分发挥家长园地、开放互动、家访交流、作品展示等环节的作用,注意多种沟通方式的互相补充,灵活运用,定会取得家长的信任,实现家园共育,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明.推进家园共育,提高幼儿素质.学前教育研究,2002,(1).

[2]刘晶波.师幼互动行为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3]刘雯,程秀英.浅议幼儿教师积极性的激励.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作者:周 波

第4篇: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

对于教师而言,真正的志同道合者,存在于家长中。当大家都动起来,群策群力了,这个集体才叫厉害呢!”有人说老师带的不是一个班,而是两个,一个是学生班,一个是家长班。我非常赞同。教育孩子上家长的力量真的是不容小觑的。孩子的很多方面的学习习惯单靠老师是真的不够的。

一、孩子的写字和正确的握笔姿势,一个班里那么多学生,老师没精力逐个纠正学生的握笔姿势,没精力激励每个孩子都去练字。

二、读书的兴趣。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在学校读课外书的时间除了阅读课基本就没有其他时间可供孩子去进行课外阅读,老师能做的也是给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孩子读书的兴趣还是得家长来进行培养。

三、学习习惯及生活习惯。老师教给孩子更多的是课本上的知识,课本以外的家长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四、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细节上的管理。老师只管布置作业,管不了孩子在家里怎么完成多长时间完成,这一学习习惯是家长必须培养的。

五、培养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老师只能负责校内的安全,关于路上的,生活中的,还是得家长操心负责。

还有很多方面,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我们需要做的是,能有效的和家长沟通,让家长认识到自己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很多时候,与家长沟通好,指导好家长,对我们的工作真会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如何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所以俗话说:“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然而如今在我们班级里,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例如:

1、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

2、没有养成记事本记录每天要做的作业题的习惯;

3、家庭没有制定出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导致孩子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

4、在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不整洁;

5、缺乏自己整理书桌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

6、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等等。以上这些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我们老师、家长平时对学生能做到严格要求,有耐心和信心,我想学生以上这些不良学习习惯是会逐步克服掉的。那么,怎样才能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结合自己一些实践体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首先培养孩子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

二、给孩子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从小注重习惯养成。

三、从小培养学生做作业时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我个人认为是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应该有意识的从小抓起,从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做起,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父母不依不靠,学生能做好的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四、要求学生养成每天记录作业题的好习惯

一个学生每天如果能养成记下教师布置的作业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意味着这学生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学生的人生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学生的学习成绩优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五、从小培养孩子做完作业,自己检查的习惯。

六、培养孩子做完作业后,整理桌上学习用品并收拾好自己书包的习惯 我就要求学生每次做完作业后,自己养成整理书桌并收拾好学习用品的习惯,从小让孩子面对生活,学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好习惯。”好习惯可以使孩子终生受益。

教师的责任

——张丽莉先进事迹观后感

教师工作就是一个社会的平凡岗位,做着貌似“平凡”的工作。

然而,我们都知道“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教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但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失败。”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替他人家庭做嫁衣裳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性的工作。

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家庭的溺爱、或歧视、漠视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社会不良环境塑造出来的,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以人为善,以人为本”的工作,是心灵塑造、价值观与人生观塑造的人性工作。就是以‘人性向善’为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去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去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去对世俗、对功利超越,唤醒、去弘扬人性、提升人性的一种无比正义的、无比光明的工作。

从长期的教育工作可以看出:一个富有责任感,一个对学生成长寄以良好期待情感的教师,她会经常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他们的酸甜苦辣,关心他们的生活冷暖,关心他们的学习、做事、为人和各方面的健康发展,当学生的身心和他们的人格尊严受到践踏和损害的时候,她能够挺身而出保护学生。瞧,培训视频中播出的“最美的女教师---张丽莉”就是一位富有责任心和爱心的教师。她的事迹报道令我深受感动。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而自己却被碾到车下,双腿高位截瘫„„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国人,她的病情更牵动着人心。张丽莉老师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用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鲜血和生命塑造了新时期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她是人民教师的骄傲,也是当代青年的楷模。

张丽莉老师时常把学生放在心上,爱生如子。“丽莉在生命垂危的时候,还惦记着她的学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赵鸣雁说,“张丽莉昏迷多天后,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那几个孩子没事吧!”我作为一名普通人民教师,一定向她学习:学习她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张丽莉老师奋不顾身救助学生。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我们人民教师就要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全身心的投入教育教学之中,为伟大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学习她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学生是我们的上帝,我们是学生的衣食父母,我们的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关心他们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冷暖,关心他们生活。恪尽职守,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用自己的行动谱写一曲爱之歌。用自己的行动唱响一曲爱的奉献。学习她勤奋向上,追求卓越的崇高职业理想。

教师救人这是一种“人”的责任,不是一种“工作岗位”的责任。因为教师不是专职的救人工作者。我们相信只要这个人是“人”就应当会在危难的时候去“救人”。因为“救人”是一种社会责任。我们都知道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身体力行,以人育人”的无比的高尚、无比神圣的工作。所以教师是牺牲自己!牺牲了所有的教师,我们的社会还有谁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呢?牺牲了所有的教师,我们的社会还有谁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呢?

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反思是指人们对于自身的行为、思想等进行思想的过程,是一种认识活动的再认知。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始终持一种“健康”的怀疑,并进行执著的探索和创新。课改提倡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更是提出了“成长=经验+反思”的教师成长公式。为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时常对自己的教学决策、教学过程及学生的学习过程等进行审视、探索,并有了些许的感悟与收获:现将我的一些经验与同行们交流。

说起反思,老师们往往容易走进一个误区:认为反思就等同于课后反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后记。我认为教学反思不仅仅是课后反思,还包括课前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走进新课程》一书对反思是这样说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一、教学前反思:吃透教材,明确教学重点,整合不同版本教材,制定最优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前反思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课前反思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吃透教材,确定教学重点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这一环节中就要求教师把教材看做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做到合理舍弃,突出重点

2.整合不同版本教材,制定最优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这一环节中就要求我们教师把教材知识看成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要学会变通教材,将教材重组。

二、教学中反思: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中反思往往是最容易被老师们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作出适时调整,打造高效课堂。课前通过备课想好了要问学生的问题,但学生有可能是“一问三不知”或者出现了突发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是学生的反应是我们备课时根本没见有想到的,这说明我们的设计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这就需要我们作出适时的调整。我们可以反思我们是否站在学生的角度在思考问题,是否把自己当成学生在处理问题。

三、教学后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成败与得失,为以后的教学提供参考,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后反思对老师们来说并不陌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后记。教后记切忌拘于形式,也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教后记的内容可以记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课堂教学中精彩难忘的片段,比如形象生动的课堂引入;教学方法的精心安排,学生精彩的讨论;师生交流的精彩发言;直观形象的演示;生动得体的比喻;教师适时巧妙的设问;突发事件的处理;简洁明了的板书等,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后及时将这些成功之处记录下来,日后进行整理归纳,经验就会越积累越多,教法会越来越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也会有大的飞跃。可以记课堂教学中失败的教训: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小插曲,或是自己在讲授工程中感觉有点别扭、拗口的地方,要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今后在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可以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情况记下对教案的修正及补充又称二次备课: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完成了哪些教学目标?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组织教学方面哪些新的突破?对学生思维的开发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在教案的最后写出再教应注意的问题,将为今后教学提供很好的参考。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课前备课、写教案固然重要,但课后反思,进行二次备课更有益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教案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它使课堂教学的准备,教案作为教师教学思想、方法轨迹的记录,也是教师认识自己、总结教学经验的重要资料。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一旦放开,真正活起来,就会有很多突如其来的可变因素,学生一个提问、一个“发难”、一个突发事件,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教师在课后把这些突发事件记录下来,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学生的表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的分析,通过反思、体会和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经验,形成一套能适应教学变化的、能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和本领。

教学反思对我们教师来说,尤其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尤其重要。教学反思重在及时,关键在坚持。老师们一定不要三分钟热血,要坚持下来,教学的探索创新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要做到常思常想,常想常新,善于捕捉灵感的火花,勤于动笔,善于动笔。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反思会让我们成为年轻的“老教师”,反思会让我们尽快成长为名师。老师们,动起来吧,让我们把教学反思作为一种习惯吧!

第5篇:家长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

了解一个人最有效快捷的方法就是沟通,如果一个人的沟通能力有所障碍的话,这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很大的影响,所有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是家长刻不容缓的,很多家长反映孩子与自己沟通少之又少,这对家长来说是非常大的遗憾,无法与孩子一同体验他成长的每一天,所以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是家长不可忽视的。

缺少沟通,在家庭中是最危险的现象,走不进孩子的心扉,探索不到孩子内心最真诚的的宝藏,对父母来说是非常遗憾的,卓卷美式超营依据广大父母的需求,推出了“父母课堂”,主要针对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所设立的课堂,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的沟通,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热心关注的问题。赏识教育专家教您掌握交流的方法,获得孩子对您的信任,成为孩子的挚友,增强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如果父母想真正地理解孩子,就必须真正走进孩子内心世界。把握孩子的内心,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

所谓沟通就是对准频率,频率不对,就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沟而不通。我们要调整自己的频率,而不是叫别人调整频率。要先观察对方的频率,把自己的调得跟他一样,他就很容易跟你沟通。

由于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实际上是人伦关系,所以在沟通的时候,需要融合伦理的观念,忌讳没大没小,否则就会破坏人际关系。比如,打招呼这件简单的事情,你若是遇到熟悉的同事、同学,大可拍拍他的肩膀:“老张,你好啊!”若是遇到领导或长辈,还以此种方式打招呼,对方心里就不高兴。若是遇到你的下级或晚辈,你只需等着对方和你打招呼就行了。 中国社会特别重视关系,彼此的关系良好,就算偶尔说错话,也没有什么关系。若是关系不够,或者关系不好,那就会鸡蛋里挑骨头。不过,也有本来关系很好,一句话伤了和气,便老死不相往来的可能。这就更加促使我们重视沟通的重要性。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人际的沟通时不可缺少的,所以家长一定要从小磨练孩子的沟通能力,养成小心应对、用心体会,虚心检讨的良好习惯,这样孩子在步入社会时才能进一步的推销自我,从而达到目的。

第6篇: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新时期家园共育工作是非常的重要。要提供幼儿的素质,单靠幼儿园或是家庭任何一方都是难以实现的。唯有重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工作,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来,使家长和幼儿教师成为共同育儿的合作伙伴,才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展。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有些与幼儿相处得十分融洽的幼儿教师,但在与家长沟通时会显得十分困难。这是由于教师与幼儿相处时有一种优势心理,而面对家长时却并不那么自信,有时容易因紧张而产生一些不当情况发生,甚至会发生矛盾和冲突。

其实,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面对的不仅是千差万别的孩子,而且还要面对千差万别的幼儿家长。这些家长有爸爸和妈妈,也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等,可以说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幼儿加上多位家长。因此,幼儿教师应该在相互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必须注重方式方法,掌握技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的重要性

1、有利于家园之间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 “家园共育”的本质就是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幼儿。只有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幼儿更好的成长。幼儿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教师对幼儿实施教育需要家长的支持,同样家长也需要教师的理解和帮助。

2、有利于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幼儿教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绝不能以为仅仅是幼儿园单方面在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还应认识到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同时,也是向家长学习的好机会。这样不但帮助教师拓宽思路,而且也调动了家长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家长拥有参与幼儿教育的兴趣,有利于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密切家园关系. 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而幼儿教师与家长通过沟通建立和谐关系是幼儿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

二、幼儿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技巧

1、合适的时间

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间进行个别交谈。这种形式最普通也最灵活。譬如,要求幼儿每天早晨入园和下午离园时都应与教师打招呼,以便教师了解每位幼儿来园和离园的情况。当有些幼儿无法记住这一点时,教师就应站在班级门口作必要的提醒,并请家长配合帮助幼儿养成这种习惯。教师可以借此注意辨认每位幼儿的家长,主动与各位家长打招呼,同时观察幼儿与家长间的举止、言语,用以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从而做到因人施教。

2、合适的方式和态度

幼儿教师与家长初次接触时,不可避免地会有生疏感,教师应主动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情况,幼儿在幼儿园的各项表现,包括幼儿的健康、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等等,以及幼儿园最近开展的教学活动以及要求,还有教师在为解决幼儿问题时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等都要告诉家长,使家长全方位地了解幼儿在园地情况,理解教师地意图和方法,从而使家长配合教师工作,取得更好地教育效果。对于不常见面的家长,如何与他们进行沟通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沟通的好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就会产生信任。我班中坐园车来幼儿园的小朋友较多,我们与这些孩子的家长见面的机会很少,家长又非常想了解孩子在园情况,怎样与家长及时沟通呢?我通过小纸条、家园练习册、手机短信、电话、Email等多种形式和家长及时联系及时沟通。我的用心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肯定与欢迎这让我的干劲更足了。 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必须充分尊重家长,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以教育专家的姿态居高临下地教训家长。教师与家长应该时平等地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要善于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乐于和教师接近,愿意和教师进行沟通,与教师相互配合教育孩子。做好了与家长的沟通,幼儿教师的工作也会越做越好!

第7篇:转载: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

与孩子沟通的重要性

有句话说:讲别人容易,说自己就难了。在我们内心烦燥、生气时,与对方的交谈通常充满怨气和指责。光是前缀以“你”为开始的,就难免掉入下列贬损孩子的陷井里。当我们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不断地用贬损孩子的信息,通常不会有什么成效出现。因为,贬损信息对孩子的自我价值将造成不良的影响。一个孩子成天被骂笨啊!呆啊!坏啊!日子久了,我想那个孩子要不笨都很难。被父母每天疲劳轰炸,渐渐地他会自我暗示自己是个坏孩子,是个懒惰虫,是个没有大脑的白痴。孩子的自信心被父母错误的信息,一点一滴地践踏着,孩子的人格无法朝向健康而完整的方向发展。因为,他缺少一份自尊、自我肯定与自得的傲气。由于童年形成的自我价值会延续到成年的发展,那么,自幼缺乏自信心将种下导致个人终生心理障碍的因。专家教你改善亲子沟通方式

讲究沟通技巧

专家表示,好多孩子在今天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而又一边写作业,产生了这种多点接收的习惯和技能。所以如果父辈仍然用原来自己受教育的模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必然不可能引起孩子的兴趣。 沟通自然要讲究技巧,特别要注意几点: 一是父亲是孩子的终身榜样,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 二是心理学强调“阳性强化”,对孩子要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不要用放大镜看孩子的缺点,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 三是纠正孩子关键性缺点要考虑成熟,讲究地点和时机。

学会接纳孩子

专家表示,心理学把接纳视为沟通的先锋。接纳就是在跟孩子沟通时,注意接受、容纳、解读孩子传达出的各种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做出更妥当的回应。当需要说服孩子的时候,接纳的语言表述是:“我很理解你现在的感受(委屈、伤心等)”;重复孩子说过的话表示接纳;还可以用肢体语言和表情来接纳。 专家建议家长们要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地与孩子沟通,就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把握住孩子思想、行动的方向。要善于将孩子的行动目标分成许多的小台阶,每一步都具体而又相对容易的能够达到目标,让他们每一步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第8篇: 与客户沟通的重要性及方式

沟通在我们生活当中无处不在,从某种意义上讲,沟通已经不再是一种职业技能,而是一种生存方式。

作为从事销售行业的我们与客户之间最宝贵的是真诚、信任和尊重。而我们和客户之间的桥梁是沟通。懂得倾听客户的话语,从客户的话语中可以得知对方是否真正的理解了我们说话的意思;懂得如何说,使客户的尊严得到了维护,并且拉近与客户之间的距离。

比如,前二天我有个客户需要一款“五档可调弹簧冲击锤”,如果我不懂得倾听,我根本无法了解客户的需求,是要“冲击锤”、“单档弹簧冲击锤”还是“五档可调弹簧冲击锤”。如果无法了解客户需要,浪费我的时间,更浪费客户的时间,彼此还达不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那么在我们与客户沟通中,需要注意什么,又有什么技巧呢? 1.倾听与应答

优秀的销售人员一定是一个出色的倾听者。当客户提出问题时,他一定是去倾听而不是去指导(出自:业务员网: ),去理解而不是去影响,去顺应而不是去控制。不过,事实上大部分的销售人员都不是优秀的销售人员,因为他们不是出色的倾听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心理定势,即认为倾听是被动的。他们认为要想销售成功,就是要想方设法说服客户,因此,他们认为与客户沟通就必须努力说、努力讲、努力去证明或证实。实践表明,要在销售沟通中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销售人员首要的是应该学会倾听,倾听客户的需要,倾听客户的深层需求;同时向客户传递这样一种信息:我并不总是赞同你的观点,但是尊重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这就是人员销售中的“先迎合、再引导”原则。 欲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就应该经常主动地与客户进行交流沟通,在集中精力倾听客户需要、需求的情况下作出积极的反馈与应答。对客户的反馈与应答包括表现出注意听讲的身体语言,发出一些表示注意听讲的声音或顺应地提出问题等诸多细节。不过,在作出反馈或应答时,应避免人为产生的一些偏差,比如夸大或低估、过滤或添加、抢先或滞后、分析或重复等。

比如,客户在向我询一款“五档可调的弹簧冲击锤”时,在价格方面,客户说:“这款弹簧冲击锤要一万多也太贵了些”。这时,我并不没有马上回复他,这款确实要这么贵。而是听他讲完。“我们是自己公司用,检测一下产品质量,之后还要送去计量部门检,没必要配这么贵的”。 我从客户的话语中,得知这款冲击锤对于他们来说,价格是贵了些,对于这个价钱的冲击锤客户是不愿意买或是买不起。这时我回:“我可以介绍一款国产的五档可调的冲击锤,但国产的五档可调的,也很贵,因为国内来说只有我们能做,其他公司目前还做不出来。如果你们经常用某一个档的,可选用„单档弹簧冲击锤”。客户听了我的说明后,心悦诚服,买了我们自己产的五档可调的冲击锤。 2.积极交流

掌握并善于使用积极交流的技巧,对于销售人员来说具有莫大的助益。首先,成功地促使他人改变态度和行为的原则是既要解决问题,又要不伤害双方的关系或对方的自尊。因此,措辞是否恰当是非常关键的,而采用恰当的措辞是积极交流的前提。其次,在积极交流的过程中,要善于使用“换挡”的技巧,即销售人员和客户(发送者和接收者)的角色互换,积极鼓励对方将想说的说出来,当客户表述的时候,销售人员要仔细倾听;当客户准备倾听时,销售人员又要尽快转而阐述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换挡”技巧对于销售人员的好处在于使客户愿意听你讲;从客户的“诉说”中了解与掌握其不满意和反驳的理由;给客户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场所等。最后,积极的交流还要求销售人员在销售前主动与客户接触,在销售后主动与客户保持联络。 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是借助于人们的语音、语调、表情、目光、体姿等肢体语言所进行的信息交流。尽管语言沟通起到的是一个方向性和规定性的作用,但是,事实上非语言沟通才准确地表达了传递信息的真正内涵。概括地说,非语言行为在信息沟通中不但起到了支持、修饰或否定语言行为的作用,而且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直接替代语言行为,甚至反映出语言行为难以表达的思想情感。 1).副语言

副语言是指说话的语音、语调、语气等,比如语音低沉、稳健或激昂、高亢等,语调的高低,语气的轻重,节奏的快慢等,它们伴随着语言表达信息的真正含义,因而副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研究发现,副语言尤其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情绪状况和态度,影响到人们对信息的理解以及交流双方的相互评价。 2).表情

表情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辅助交流手段。表情不仅能够传递个人的情绪状态,而且还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等内心活动。 3).目光

目光是非语言沟通的一个重要通道,“眉目传情”就是一种很好的说明。事实上,在人际交流沟通中,有关沟通双方的许多信息,都是通过眼睛去收集和接收的。目光,作为一种非语言信号,销售人员使用目光可以向沟通对象传递肯定、否定的态度,质疑或认同等情感信息。在人员销售的沟通中,销售人员要善于使用目光,如用目光来表示赞赏或强化客户的语言或行为,用目光来表示困惑等。 4).体姿

所谓体姿,就是指人们在交流沟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姿势。比如前倾、后仰、托腮沉思等状态或姿势。研究表明,无论多么老练、深沉的沟通,人们对待他人的态度都很难在体姿上给予掩盖或隐藏。虽然体姿不能完全表达个人的特定情绪,但它能反映一个人的紧张或放松程度。因此,销售人员若能准确识别并判断不同体姿透露出来的不同信息,对于促成销售,提升销售业绩具有极大的帮助。 5).服饰与发型

个人仪表,尤其是销售人员的服饰和发型是其沟通风格的延伸与个性的展示。有研究显示,服饰的重要性,甚至成了销售人员通向成功之路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人们普遍认为,着装正式不仅是职业化的表现,更是对客户的尊重。此外,销售人员还需要关注自己的发型,来自对客户的抽样调查认为,销售人员的发型不宜过于个性化与时髦、前卫,否则会给客户留下一个过于超前而显得不太稳重的印象。因此,销售人员通过其服饰与发型等外表所传递的非语言信息应该是积极、进取、热情、开朗、沉稳、健康的,这样才容易获得客户的认同。 6).肢体语言

对消费行为的深入研究发现,销售沟通过程中,客户一般会通过三种肢体语言来传递非语言信息,表明对销售人员的传递的信息持反对、犹豫还是接受的态度。这三种肢体语言就是面部表情、身体角度和动作姿势。表1列举了客户持不同态度下的三种肢体语言的表现形式。销售人员熟知这些肢体语言,对于把握客户购买心理,审时度势作出销售决策至关重要。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大多数肢体语言的含义明显且明确。但销售人员务必需要分清楚的是客户的肢体语言是其沟通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且是伴随着客户一连串的语言沟通中的一部分非语言暗示,销售人员切勿断章取义,但也不能熟视无睹。销售人员需要随时捕捉这些微小的非语言信号,并结合整个沟通过程进行正确地“翻译”或“解码”。

我沟通中我非常注意销售人员的服饰与肢体语言。可能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动作,在这里往往是不合适的。

如与客户用餐时,请切记不得拿筷子向对方指指点点。你的一个小小的细节,会影响整个事情的成败。

积极的沟通不仅是有效销售的前提,而且也是销售人员将公司的理念与价值观、产品与服务、公司品牌与形象等向客户传递、传播和扩散的过程。请注意你的沟通方式与技巧,会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9篇:浅谈人际交往与沟通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是人与人相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此,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沟通

人际交往

能力

提高

关系

沟通能力指沟通者所具备的能胜任沟通工作的优良主观条件。简言之,人际沟通的能力指一个人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能力,包括外在技巧和内在动因。其中,恰如其分和沟通效益是人们判断沟通能力的基本尺度。恰如其分,指沟通行为符合沟通情境和彼此相互关系的标准或期望;沟通效益,则指沟通活动在功能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或者满足了沟通者的需要。

表面上来看,沟通能力似乎就是一种能说会道的能力,实际上它包罗了一个从穿衣打扮到言谈举止等一切行为的能力,一个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他可以将自己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并能给对方留下“我最棒”“我能行”的深刻印象。因此建议程序员们在某些场合还是要注意一下仪表,不能邋里邋遢蓬头垢面,讲话要有力,要有自信。

――①温安文(1991.02~

)江西赣州,现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09社会工作专业

沟通在工作中就如人的血脉,在生活中也同样的重要。如果沟通不畅,就如血管栓塞,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要学会沟通,就要一定懂得其途径。因为它不只是语言,还包括动作、姿态、眼神、表情等等。有时一个眼神,一句我来了,抱一下肩膀,笑一笑......都会有很大的作用,让你工作开心、事业有成。

下行沟通的重要性:如果你没有和对方、同事、上司、下属得到合适的沟通,那么你们的关系就不会很好,工作的开展也就不畅,同事也不会真的服你。也许他会一时尊重你的职务,可后果是他会离开,去找自已的前途。 上行沟通的重要性:如果你没有和你的上司有良好的沟通,那么你的上司会对你有一种不相信的心态,就是你做好了,他也不怎么喜欢你。平行沟通的重要性:也就是人际关系了,如果你的人际关系不好、沟通不畅,工作就不会顺心。因为没有人会和不懂沟通的人有良好的合作的。

所以沟通是相当重要的。生活中没有沟通,就没有快乐人生。事业中没有沟通,就没有成功。工作中没有沟通,就没有了乐趣和机会。

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具体的社会领域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建立起心理上的联系,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亲密的人际关系都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益的;相反,不和谐 、紧张、消 、敌对的人际关系则是不良的人际,对一个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害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大致地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沟通表达、交际应酬、察言观色等方面的能力,第二种是拓展、维护交际圈并整合人脉资源的能力。这两种能力虽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毕竟存在某些方面的区别。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坐火车的时候跟坐在旁边的人交流沟通,这是第一种能力;而你在跟他交流以后保持长期的联系并在合适的时候让对方给自己事业上某种帮助,这便是第二种能力了。

既然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的事业也就是社会化的事业,成功和失败都是放在社会关系的环境之中来衡量的。一个成功的广告策划之所以成功,不过是因为他能够促进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社会关系罢了。既然一切事业和工作都是发生在社会关系之中,那么,处理好自己与其他社会元素的社会关系便成为了成功的基础和前提。所谓人际交往,顾名思义,就是指人和人之间的交互往来。如果没有很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就无法协调好自己参与的各种社会关系,自然就无法在这种社会关系中成就一番事业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重视人际关系著称的文明古国。所有人几乎无一不依靠人际关系生活,无一不注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在当今社会,人际关系是可以引导社会变化的社会性问题。光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给社会创造利益的,由许多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才可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在这些团体中,都是以其个人为中心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网。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人成功社会进步的基本起点。 建立人际关系是每个人必然要接触到的,它在人生的旅途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人际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当代著名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费孝通有更为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是攀关系、讲交情。”每个人都与他人发生关系,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每个人都是他的人际关系网的中心,中国的社会生活就是在这样的关系网络中进行的。其实,发现人际关系重要的并不是现代人,而在古时就以成为学者们互相谈论的话题。

在被称为“把人类应该说的都说过了”的孔子的《论语》中,多次提到“仁”,所谓“仁”就是“爱人”,“泛爱众”。墨子也提出,人应该“兼爱”,“爱无差等”。除“仁”之外,儒家还提倡“义”、“礼”、“智”、“信”。所谓“义”,其根本意义是尊重公共利益,不侵犯别人的利益。所谓“礼”,就是体现“仁”、“义”的礼节,在与他人交往中应该遵守一定的规矩。所谓“智”,就是对事物的认识和对道德的认识,知道“仁”和“是非善恶”。所谓“信”,就是要诚实相待,信守诺言。

这些古人提出的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都是针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从不同时代学者们的言谈中,我们不难体会出人际关系及其调节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面对如此众多的人际关系,有的同学因为处理不当,整日郁郁寡欢,心情沮丧;有的同学因为人际关系紧张,精神压力很大,导致程度不同的心理病症;而更多的同学则由于不知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经常为苦闷、烦恼的情绪所困扰。可见,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对于几年大学生活和未来事业的成就,是至关重要的。

既然我们都知道了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有如此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提高我们的人际沟通能力以为我们今后的更好与他人进行沟通进而更有利于我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成为摆在我们眼前相对重要的问题了。下面我就来谈谈有关于如何提高我们自身的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技巧。主要是在沟通和人际交往两方面来谈这个问题。

提高沟通能力

提高沟通能力,我们就必须明确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沟通目的:每个沟通,都会有一个目的或目标,就是想通过这次沟通达到或实现什么,其他的都是为实现这个目的服务,在沟通中也必须时刻检查是否符合这一目的

2、沟通主体:在区分沟通主题的时候,除了要注意沟通双方的身份之外,还应该要考虑到谁是这次沟通的发起者,一般说来,沟通总是实现信息的传递,而要传递信息给对方的人就要负责将沟通保持在正确的渠道上,避免偏离。

3、沟通媒体:这里讲的沟通媒体,除了选择最恰当的交流方式,比如电话,面谈等,更主要是指采用什么介质,比如图片,文字,还有就是用什么方式,比如介绍,演示等。

4、沟通语言:语言毫无疑问是最重要的,除了要避免使用方言外,还要注意使用双方理解一致的词,在有专业词汇的时候,一定要使用专业词汇,但要注意对方的反应,适时地给予解释。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我们必须把握一下几点原则:

1、正直原则。主要是指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互帮互学、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决不能搞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无原则、不健康的人际交往。

2、平等原则。主要是指交往的双方人格上的平等,他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自我尊严两个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桥梁。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前提。社会主义人际关系的根本特征就是平等,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贯彻平等原则,就是一澳求在交往中尊重别人的合法权益,尊重别人的感情。古人云:“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取决双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3、诚信原则。指在人际交往中,以诚相待、信守诺言。在与人交往时,一方面要真诚待人,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要做到肝胆相照,襟怀坦荡。另一方面,言必行,行必果,承诺事情要尽量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拥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谊。马克思曾经把真诚、理智的友谊赞誉为“人生的无价之宝”。古人也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心诚则灵”。其诚是换取友谊的钥匙。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写道:“只有抛掉虚伪,以诚相见的人际关系,才识最有力、最美好、最崇高的”。

4、宽容原则。在与人相处时,应当严于律己,宽容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交往中,对别人要有宽容之心,如“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般斤斤计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让人,最终将会成为孤家寡人。另外,要有宽容之心,还须以诚换诚,以情换情,以心换心,善于展再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回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5、换位原则。在交往中,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认知对方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情感和发现对方处理问题的独特个性方式等,从而真正理解对方,找到最恰当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互补互助原则。这个原则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人际交往的一项基本原则理由玉大学生在经济生活上还没有独立,依然出在以学为主的学生时代,因此互补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精神领域。包括大学生气质、性格、个性特征的内容。往往我们会发现不同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够相处配合的较好,而能力非常强的两个人倒并不一定配合相处得很好。所以“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交往过程中要勇于吸收他人的常常,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努力朝这些方向前进,我们就会发现,一切正在悄然改变:朋友之间的不快荡然无存,能够畅所欲言的知音越来越多;亲友间深挚互爱;你便会过得充实愉快,会觉得人际交往和沟通是一件自然与轻松的事,从而对学习生活持以乐观的态度,对塑造一段完美的大学生活以及以后的人生充满信心。

而我们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们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是你要有所改变,要有强烈成功的愿望,针对自己人际交往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相信就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书目:

1、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年

2、苏厚重:《大学生人际关系原理》江西出版社

3、凡禹:《人际交往的艺术》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2年

上一篇:南岳衡山旅游住宿下一篇:法治宣传宪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