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2024-06-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共8篇)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篇1

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家访。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最好请任课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家访中要有诚心和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如果教师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教师的朋友。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三、“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篇2

一沟通对象的情况不同, 沟通方式不同

1. 针对不同性别的家长进行合理沟通

众所周知, 男性与女性在对待问题时会存在差异。面对同样的问题男性比较理性, 而女性往往比较感性。在面对幼儿的教育问题时, 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所以, 教师在与男性家长沟通时, 应该把切入点定位于比较理性、长远的一些观点。如:面对幼儿哭闹不肯上幼儿园的事情, 教师可对男性家长说, 应该坚持送孩子来园, 这是培养孩子的原则意识。作为男性家长都很能理解这一点, 会更注意对孩子教育问题的整体把握。而女性家长往往比较关注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 如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吃饭、穿衣、睡觉等, 也同时关心孩子学习、兴趣爱好等。所以, 在碰到上述问题的时候, 她们往往会比较着急, 一般情况下都会主动地来找老师咨询。这时, 教师可以直奔主题, 告诉她们应该怎么做, 如何安抚幼儿的情绪等。

2. 面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

现在幼儿园中的孩子, 往往是一个孩子身边围着6个大人, 很多家庭都是“6+1模式”。所以, 教师在面对家长时, 也就出现了各个年龄层次的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幼儿的父母亲沟通的过程中, 教师应该针对年轻父母的教育观念, 他们一般更重视孩子与他人在能力上的差别, 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要多向家长介绍幼儿各项能力的提升、兴趣的发展之类的话题。然而, 由于父母一辈的家长工作大多较为繁忙, 教师更多地面对的是隔代的家长。而这一类的家长, 由于自身小时候一般都经历过苦日子, 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 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孙儿, 往往只注重幼儿的吃、穿和身体状况。对孩子百依百顺, 忽略了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 久而久之使幼儿形成娇生惯养、依赖性强等不良行为。所以, 在与这类家长沟通时, 除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日常的生活之外, 更多地要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心理发展趋势、社会行为等, 让家长形成一些关于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3. 根据家长对孩子期望的不同而展开沟通

每一个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 每个家庭中的家长所受的教育水平是不同的, 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往往不同。因此, 不同的家长会对各个孩子有不同的期望。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也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平安成长, 学多学少无所谓, 对孩子期望过低, 甚至是放任不管。面对期望高的家长时, 在沟通上教师应该从孩子的各方面评价, 让家长明白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建议家长从自己孩子的长处出发, 不能要求孩子面面俱到, 以免给孩子太多的压力, 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更不可以把大人的愿望强加到孩子的身上, 逼着孩子去完成大人没达到的目标。而面对要求过低的家长, 在沟通时, 教师可以更多地向家长反映孩子的优点, 同时, 以诚恳的态度指出家长的不足之处, 让他们明白长期以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 从而, 让家长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来促进孩子的进一步发展。

二沟通内容不同, 沟通方法不同

1. 针对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表现时的沟通

在家长向教师了解幼儿在幼儿园情况时, 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说辞, 对孩子在幼儿园表现要就事论事, 切不可对家长泛泛而谈, 让家长感觉作为孩子的老师, 一点也不关心他的孩子, 不了解他孩子的情况。也不要一味只说孩子什么都好, 或说孩子什么都不好, 而是要明确地告诉家长他的孩子到底好在哪里, 告诉家长一些细致的事情, 让家长了解到点上。在告诉家长孩子的缺点时, 要注意措辞, 语气要缓和, 用委婉的语句与家长沟通, 让他们了解孩子的不足就可以了。切忌咄咄逼人, 伤到家长的自尊, 更不要在其他家长的面前批评孩子。反映幼儿缺点的同时, 还可以向家长提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他孩子的真切关心。

2. 针对孩子在幼儿园出现意外时的沟通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 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却又是天真烂漫, 正是喜欢疯玩的年纪。所以, 在他们玩耍、游戏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意外。遇到这种情况时, 教师无可避免地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时教师首先要冷静, 对事情过程要了解清楚, 同时要及时把受伤的孩子送到医院, 联系家长共同面对, 诚恳表达歉意, 勇于承担责任。要把事件的详细事实告知家长, 减少家长的猜测与担心。同时, 教师还要说明在孩子受伤期间会进行特别照顾, 如果情况严重, 要主动安抚家长的情绪, 理解家长的埋怨, 并在后续的过程中积极关注孩子的最新健康情况。

3. 给家长布置配合任务时的沟通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经常会碰到需要家长配合的情况。要家长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 难免会影响到家长的时间、精力等。因此, 在与家长的沟通上就要多下工夫。除了开家长会以外, 很难把家长像幼儿园一样把教师召集起来开会布置工作, 所以教师给家长布置配合任务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选择通过短信、QQ群等方式简单明了地和家长说明需要配合的工作。如果面对的是全体家长的工作还需要在班级门口张贴相关通知。不管选择何种方式, 教师都要注意语言的简练与委婉, 不能让家长感觉这是教师在逼迫他们完成的任务。

三沟通的环境不同, 沟通方法不同

不同的环境给人不同的心境, 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也要注意沟通环境的因素。

1. 来离幼儿园接送时的沟通

家长来离幼儿园接送孩子, 与教师的接触较多, 但时间比较短。因此, 这时与家长的沟通以了解幼儿在家情况, 以及向家长大致介绍幼儿在幼儿园情况为主, 不宜与家长进行长谈。

2. 把家长约来幼儿园时的沟通

这种沟通情境, 一般发生在个别幼儿出现某些不良情况之后, 如孩子在幼儿园犯某些小错误 (打人、咬人、弄坏别人东西等) 。这时, 教师要选择一个相对隐蔽的场所 (如办公室) , 避开其他孩子。最好, 牵涉到两个孩子的, 还要把双方家长分开交流, 等大家都心平气和之后再商量处理方法。

3. 到幼儿家中进行家访时的沟通

这种情况下的沟通相对较为轻松, 而且沟通的内容也可以更丰富一些, 涉及的面可以更广一些, 与家长探讨的问题也要有一定深度。可以更多地与家长讨论他的孩子, 以及一些相关的育儿知识和经验等。

四总结

总之, 教师要意识到, 想要与家长之间有一个良好的沟通, 一定要考虑到沟通的各种要素, 如对象、内容、地点的不同, 那么沟通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而且, 为了达到更好地沟通效果, 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 能做到随机应变。多以自身的实际经验与家长沟通, 不可以对自己不清楚的观点, 过多地进行阐述, 以免产生错误的引导。

参考文献

[1]骆志琴.理解、沟通、支持——浅谈新时期幼儿园的家长工作[J].贵州教育 (半月刊) , 2006 (20) :17~18

[2]李飞、杨坤.教师和家长沟通的策略[J].中国教师, 2006 (8)

[3]王华武.学会沟通办家长满意的幼儿园[J].云南教育视界, 2006 (10) :45~46

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篇3

一、用微笑接待每一位幼儿

每天,当朝霞映红朵朵云彩,晨曦中,我班两位老师便站在门口,迎接每一位来园的孩子。孩子从家长怀里走来,又蹦又跳着飞奔进我们的怀抱。因为我们的微笑让孩子感到亲切,我们的微笑也让家长放心。幼儿园一天有节奏的生活,就从这微笑中开始。

二、教师应注意与家长交流的语言艺术

孩子自从入园后,家长就会经常听到教师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孩子有时表现好,有时会犯上一点小错误,有的老师在向家长汇报孩子情况时,似乎没看到孩子的优点,总是向家长告状说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行。这往往使家长难以接受。作为教师,应客观的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不应该掺杂主观色彩和情绪。教师应该用平和的语气,委婉的态度,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可以先向家长介绍一些孩子的优点,再说孩子的不足之处或须改正的地方,这样,便于家长接受。

三、充分发挥家园联系栏的作用

为了纠正某些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往往要和家长沟通,以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通常我们是在家长接送孩子时,面对面的与家长交谈。由于家长太多,来去匆匆,时间短暂,不易取得有效的沟通。我试着换了一种方法,在家园联系栏里开设了一个“知心话”(给家长的信)小栏目。用委婉、温和的口气和家长谈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和与教师配合的要求,并附上适当的教育方法供参考。知心话栏目开设以来,家长反映强烈,主动配合教师的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还把家长的一些好的教育方法通过本栏目进行宣传。如我班有个小朋友,由爷爷奶奶照看,受到娇惯和宠爱,严重偏食,身体瘦弱。我多次向家长提到此事,但收效甚微。于是,我在“知心话”栏目中这样写道:××小朋友的家长,您好!您的孩子聪明好学,诚实可爱,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他。如果能适当的控制零食,每餐都吃饱,不偏食,他一定能长成一个健壮的小男孩。现附上一文《怎样纠正偏食习惯》供参考。这位小朋友的家长看到后,非常感动,孩子比以前吃饭好多了,老师和家长都感到由衷的高兴。

四、以诚相待、宽容大度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会出现一些工作失误或因家长不理解而产生一些矛盾。如果责任在教师,我们就应该放下架子,去理解家长的心情,主动与家长交流,消除误会。如我班有一位家长,一连几天来接孩子时,一改往日的热情,显出不满的脸色。原来,因孩子在班上打人,他妈妈遭到别的家长的指责,被弄的很难堪。可作为教师的我却不知道这件事,这是我工作的失误。因此,我向家长做了自我批评,家长被我诚恳的态度所感动,我们的关系恢复如初。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不良习惯听之任之,不愿配合教师进行教育。对这样的家长,教师要宽容大度,以诚相待,切不可与之产生对立情绪。我班有这样一位女孩,不知何故,一度整天啼哭不止,做游戏时哭,用餐时哭,午睡时也哭。为了了解她的内心世界,我平时注意多接近她,多关心她,多引导她,与她建立感情。可家长误认为孩子爱哭是教师对她不好,竟躲在路边窗后窥视教师的行动,好向园长报告。我没有计较家长的态度,而是主动多次与家长交换意见,沟通思想。当有一次我把生着病的孩子送回家时,家长终于被感动了。从此,孩子的家长主动与教师配合,加强对孩子的教育。

教师与家长言语沟通的策略 篇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搞好各项工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家园共育的关键在“沟通”二字,家园双方通过交流彼此的观点、感情,求得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

每天在接送幼儿时,总会有家长问:“今天某某表现得怎么样?”或是:“某某这段时间怎么样?”那么,怎样向家长反映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说话直来直去,不讲技巧,结果说了半天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引起家长的误解,使自己很被动。如何与家长沟通成为了幼儿教师的必修课:

一、和家长谈话要遵循两个原则:

1、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

2、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把谈话建立在客观、全面的基础上。要让家长相信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具体步骤是:

a、汇报孩子近来的发展情况(进步与问题所在)。

b、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及家长的教育方法,找出问题的原因。

c、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法及家长需要配合做的事。这三个步骤的良好运用,就为我们更好的和家长沟通开了一个好头。

二、和家长沟通,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是成功沟通的开始,一般教师可根据所沟通问题的性质灵活选择。

●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机,在走廊或活动室沟通。这类沟通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且不需要回避他人。如,告诉家长孩子在某类活动中表现突出,孩子的头发和指甲该剪了,了解一下孩子为什么不爱喝白开水,等等。这类沟通能有效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为进一步沟通打下良好基础。

●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机,在幼儿园走廊一角或某个地方沟通。这类沟通一般需要回避他人,家长一般不大愿意让别人知道,幼儿也不愿意教师向家长“告状”,所以教师应单独与家长沟通,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告诉家长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损坏了教玩具,午睡时经常尿床,等等。●在班上所有幼儿离园后或利用节假日,在幼儿园办公室或幼儿家里等不受干扰的地方沟通。这类沟通内容往往较复杂,涉及的问题也较严重。如告诉家长,孩子近来一直不愿意跟同伴说话,对任何活动都不感兴趣,并有攻击、自伤行为。此时教师可委婉地让家长认识到孩子问题的严重性,并和家长一起分析、查找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掌握非言语技巧

研究表明,交往信息中面部表情占55%,声调占38%,语言占7%,因而与言语交流相配合的非言语交流特别重要。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如果能使用以下非言语技巧,效果会更好。

●与家长保持平行的目光交流,避免仰视、俯视的眼光或游离的眼神。

●用微笑、点头等表示对家长的尊重,用身体前倾间或以“对”或“是”等短语回应来表示对话题饶有兴趣,最好能动笔记录家长谈话的要点。

●注意力集中,不要边谈边干其他事情,心不在焉。

●在和家长沟通前、沟通中,要注意观察家长的情绪。当家长情绪不好时,最好不要“追”着家长谈话,可等家长情绪好转时再沟通。

四、运用恰当的谈话方式

常常听到幼儿园教师的抱怨:“家长工作真难做,你好心将孩子的缺点告诉他们,他们却认为你瞧不起他们的孩子,说你偏心。”

有一位刚入园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很弱,一次教师对家长说:“你的孩子什么都不会,吃饭、穿衣、大小便都要人帮忙,你们家长肯定包办惯了,这样的孩子将来怎么办!”家长听了很生气:“我孩子就是不会才来上幼儿园的,什么都会还来干什么?”这位教师顿时感到十分委屈,沟通不成,不欢而散。其实这位教师的好意如果能换一种表达方式,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比如说“你的孩子又聪明又可爱,我特别喜欢!不过你有点儿太疼爱孩子,帮孩子做的事情太多。以后我们一起努力来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好不好?像吃饭、穿衣、大小便、收拾玩具这类事情应尽量让孩子自己做,这么聪明的孩子肯定能做好!”这样,家长就会很乐意接受教师的建议。

●在正式谈话开始前,为了避免紧张,可向家长关切地询问孩子的生活情况,如:孩子每天什么时候睡觉、起床,平时喜欢和什么人玩,遇到问题一般愿意跟谁说,等等。

●谈话内容要始终集中在孩子身上,尽量多介绍孩子在园表现,询问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谈论时如果说“咱们的孩子如何如何,咱们班的孩子怎样怎样”,会让家长觉得很亲切。

●要多倾听家长的意见和看法,不要随便打断家长说话,与此同时还要巧妙答复与引导。如果始终是教师为主,家长可能会厌烦。教师越是乐于倾听,家长就越愿意交流。倾听时可多用开放式的提问,如“为什么”“怎么样”等,尽量少用封闭式的提问,如“是不是”“对不对”等。●尽可能以第一人称“我”来表达要说的内容,而不要用“你”来提出要求。如“你的孩子最近经常迟到,我担心他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活动”,而不是说“别让你的孩子再迟到了,他会错过很多非常好的活动”。

●交谈一段时间后可略作总结,如“您的意思是„„”“您刚才说的话我是这样理解的,您看对吗”,等等,以表示理解和认同。

●谈话侧重点要因人而异。对于较熟悉、性格直爽的家长,可直接进入正题,指出孩子近阶段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并互相商量对策;对于不大熟悉的家长,开始时可拉拉家常,以了解家长的性格,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谈话;对于脾气急躁、虚荣心强的家长,应多提孩子的长处,并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对于谦虚、诚恳的家长,可直接挑明孩子近阶段的问题并商量对策;对于一些不关心孩子的家长,应直接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对于宠爱、放任孩子的家长,应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并详细分析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使其明白溺爱孩子的不良后果。

●在指出幼儿缺点时不要说“你的孩子今天又犯了什么什么毛病”,而要从侧面切入:“你的孩子最近表现很好,要是在这几个方面改进一下就更好了!”这样家长会比较容易接受意见,也更愿意配合教师的工作。

五、特殊情况的处理

——当家长不满时

一位父亲发现孩子被同伴打出鼻血后十分气愤,要求教师给一个说法。这位教师首先承认自己工作失误并表示深深的歉意,接着全面介绍孩子的情况,使家长感到他的孩子是受老师和小朋友关爱的,发生这次事件纯属偶然。然后,这位教师保证今后将尽力避免发生类似事情,还表示接受建议,希望家长今后对自己的工作多提意见。这位父亲面对态度诚恳的教师,很快化解了心中的怨气,谅解了教师。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教师能认真分析家长的意见,理解家长的正当发泄,接纳家长的合理化建议,就会转变家长的态度,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对待家长的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应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以得到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错了,如果确实是自己不对,要诚恳地向家长道歉。

●要始终尊重家长。如果家长的嗓门越大,自己讲话的声调就要越轻,速度要越慢。

●向家长询问一些可以自由回答的问题,如:“这是如何发生的?”“如果您是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尽量不要反问,否则会让家长反感。如:“为什么别的家长没意见?”“为什么你要我这样做?”

●让家长将不满、抱怨甚至愤怒发泄出来,如果家长的言辞带有侮辱性,则暂时找个借口回避,以后再谈。●一些教师听到家长的指责和抱怨,往往会本能地为自己辩护,这样只会激化矛盾。所以,教师应把“不可能”“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等辩解词换成“别着急,我查查看”“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您放心,我一定给您满意的答复”,等等。

●不能因为家长的过激情绪而影响对他孩子的看法,应更加关爱他的孩子,这样做的效果远远胜于表白。

——当沟通无效时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冷静分析沟通失败的原因,然后尝试采用迂回的沟通策略。一位教师经过长期观察,发现班里一位孩子可能患有感觉统合失调症。在和家长沟通希望其引起注意的过程中,家长却认为孩子没有问题也不可能有问题,甚至认为教师对孩子有偏见。对此,这位教师既没有生硬地和家长继续交谈,也没有因为家长的不理解而放弃教育责任,而是改变了沟通策略。教师首先把有关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文章送给家长阅读,然后主动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经过多次观察,家长渐渐发现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幼儿相比,确实存在差异,便主动找教师沟通。在教师的建议下,家长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使孩子得到了及时矫治。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不论多难沟通的家长,只要辅以灵活巧妙的方式,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确实是为孩子着想的,就能使沟通获得成功。

●绕开态度强硬、性格固执的家长,主动和孩子家庭中较开明的家长进行沟通。

●在各种建议都无效时,可以说“您想怎么办”或“您有什么要求”等,让家长直接面对问题。

●推荐一些相关的育儿杂志、书籍给家长阅读,或建议、安排家长参加有关专家讲座,以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提高家长的认识。

●安排家长参加开放日活动,用事实说话,让家长自己发现问题。在家长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时,再与其进行沟通。

六、根据基本原则,选取恰当时机,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做不同的安排。如:每学年开学初,我们都要接一个新班。由于家长对老师不了解,所以关注的一般都是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即吃的怎么样,水喝的多不多,中午睡觉了没有等等。根据家长的需求,我们指导幼儿制作了一张生活卡,贴在楼道里。内容包括:今天我吃饭了、今天我喝水了、今天我大便了,今天我睡觉了。指导幼儿利用室内活动时间按数量用自己喜欢的图案纪录。这样,家长就能利用接送孩子的短暂时间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又因为是孩子们自己记录的,孩子们还可以向家长解释,从而让家长了解的更清楚,更真实。

随着时间的流逝,家长关注的重点就转移到幼儿的发展进步上了。这时的沟通需要老师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对幼儿各方面详细的了解。那么,就需要我们老师加强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还要认真观察幼儿,熟悉幼儿在各领域的发展、进步及存在的问题,再根据家长们职业、性格、文化修养以及教育观念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沟通的方法。

和观念陈旧的家长沟通,我们直接给与教育措施,他们就很难接受,所以,我就直接向他们反映幼儿的学习效果,如: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孩子掌握了什么,哪些地方还需要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把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慢慢渗透,逐步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对于那些文化程度较高,具有相当程度教育观念的家长,我先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目标,再在具体事项和具体方法上指导家长。如:本学期我们班新来了一个叫明的小朋友,他的父亲是石油大学的博士后。入园刚几天,他的父亲就对我们说:“孩子与人交往的意识不强,在家里也很少和小朋友玩,即使有小朋友和他玩,也只是玩一会儿,然后他又自己玩了。”面对这位高素质的家长,我们就采取了在具体事项和具体方法上指导家长的办法。首先告诉家长孩子与人交往的前提是语言的发展,孩子能够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才能和小朋友更好的交流,让小朋友了解并配合,从而提高孩子的交往 能力。接着,我们例举了孩子语言发展上存在的问题的。记得明入园的第一天,家长就对我们说:“明吃完一碗饭后不会再要,如果你问他还要不要再吃,他会说不吃了,但是,必须还要再给他成一碗,因为它的饭量很大,一碗根本吃不饱,吃包子之类的面食也要三至四个。”这个问题我们是这样和家长分析的,孩子的食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会根据身体状况,对食品的喜爱程度等客观原因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我们不考虑客观原因,一味让孩子多吃,对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接着我们分析了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语言的发展对幼儿交往水平的影响及对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影响。同时对家长谈了教学目标中对幼儿语言发展的要求,又提出解决的办法。家长看了我们有理有据的来信,表示非常赞同我们的观点,并按我们的方法积极配合,使明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很大的进步。

七、灵活地运用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1、察言观色,采取主动。教师是家长沟通工作的主导者,教师不能等到幼儿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事情才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样家长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往往会不理解,甚至与教师大闹一番,给教师或幼儿园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能随时细心观察家长的需要,甚至表情脸色等情绪变化,及时做好思想上和行动上的沟通,采取主动做好家长沟通工作,那么家园之间的距离就会拉近。

2、用真诚换取家长的信任。面对幼儿园每天发生的一些事情,教师要勇于面对,有信心和勇气去解决,用自己的真诚和正确的教育理念去换取家长的信任。

3、家长也需要表扬。我们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那么好的家长也需要我们表扬,鼓励,才能使更多的家长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在平时,多表扬一些家长对我们工作的配合与支持,带动更多家长开始关注幼儿园的活动,发挥特长,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

八、针对不同的家长采取不同沟通方法

沟通的目的是达成共识,人与人的沟通是很不容易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教育能力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对教师做好家长工作和沟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个家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实际工作中,我把家长分成几类,对不同的类型的家长采取了不同的沟通方式。

1、故意刁难型

这类家长大多经济条件比较好,有知识,有个性,对待这样的家长要热情、真诚、主动,家长越不理我,我越要接近你,经常主动与其沟通,用事实去感化他们,使得家长渐渐地和老师的话多了,不再给老师挑毛病了,多了一些肯定和配合。

2、过分呵护型

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在幼儿园里饿着、渴着,所以每天接孩子时总带着吃的和饮料,导致孩子不好好吃饭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及时与及时交流,同时把幼儿园每天的食谱介绍给她们,让她明白营养过剩和不良饮食习惯的害处,渐渐地家长们明白了科学膳食的道理。这期间最重要的是用教师的真心、幼教经验、科学育儿的知识去换取家长的信任,这样家长工作中的难题就迎刃而解,家长工作就不难做了。

九、注重教师的态度、方法

幼儿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互动过程中的说话方式,直接影响到与家长联系的成功与否,同样的一句话,用不同的方式说出来,收到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因此,要与家长和谐互动,幼儿教师必须灵活的运用语言。

1、态度要热情、谦和、诚恳

幼儿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态度要热情、谦和、诚恳。只有尊重家长,与家长保持平等关系,才能保证与家长的顺利交谈。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出于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将孩子托付给我们,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应该热情有礼貌地接待家长,微笑服务,与家长谈话时坦诚相见,给人可近、可亲的感觉,家长就会感受到老师的诚意。老师对孩子要怀有无比关怀之心,要为孩子成长而喜,为孩子进步而荣,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觉得你和他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在努力,这样家长也一定能敞开心扉接纳我们。谈话要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氛围。只有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将家长视为朋友,尊重家长的意见,虚心诚恳地听取家长的建议,才能赢得家长的尊敬和信赖,才能“亲其师,信其道”。那么合作就会非常愉快,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我们都是为了孩子的明天。

2、语言要有艺术性

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因为这样有利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家长视自己的孩子为“掌上明珠”,对于自己孩子的“感觉”非常好。其实,再好的孩子也会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孩子也会有闪光点,对孩子的评价要客观,不要把孩子说得无可挑剔,那样会使长过分宠爱孩子,放松必要的管教;也不要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忌用否定的言词,切忌告状式,那样会引起家长反感,有的家长甚至能无理取闹。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用热情感人的语言,促使家长满怀信心地进一步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在与家长互动过程中,教师要讲究语言交流的一般技巧:

【1】教师与家长交谈时应语气委婉,向家长反映情况要客观,注意态度要平和。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存在的问题,先扬后抑。比如某某抓了小朋友的脸,教师不能一见到其家长就告状说:“今天某某又抓人了。”这种直接的后果只会导致家长的反感,家长心里就会不舒服,觉得很没面子。说不定他会回你一句:孩子在幼儿园,老师怎么教育的?如果换一种方式,效果就会大不相同,我摸着某某的头微笑地对家长说;“某某今天画画很认真,作品得到大家的表扬,进步非常大。但是有时会攻击小朋友,这不,今天她抓人了。”然后我会趁机提出:“希望得到您的配合,同步教育孩子,改掉这个不良习惯,使孩子能够全面发展。”我这种谈话方式,家长很乐意地接受,并领着孩子一起去向小伙伴道歉。

【2】教师应尽可能地采取多种途径与家长交流。我们不能等孩子犯了错误后才去与家长沟通,找家长告状,而平时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谈孩子在园吃饭、游戏、睡觉等方面的进步表现,以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是每个家长都较关心并十分乐意接受的。另外,我们可以针对本班情况及时开展一些集体活动。如:家长开放日活动、家园联谊活动、召开家长会等等。让家长集体感受教师的教育教学技巧、教师的儿童化语言。有时临时利用接孩子的机会召开短时的家长会,及时处理一些共性的问题。

3、善倾听,巧引导

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倾听家长的叙述,倾听家长讲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不要随便打断、反对家长的讲话。教师越表现出乐于倾听,与家长分享孩子的信息,家长就越愿意与之交流。在交往过程中,尽量少运用命令、警告、责备、劝告和教训的语气,避免使用伤害家长情感的语言,尽可能多地使用倾听、解释、陈述的技巧。当家长说完后,教师方可进行不同方式的引导。

4、要学会感谢

通过沟通之后,一座心与心的桥梁已悄然出现在师生和家长之间。在与家长交流的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地对家长的建议给予肯定、对家长的配合给予感谢。要用热情感人的语言,促使家长满怀信心地进一步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为了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提升与家长沟通工作的能力,我们还应该多思考、勤总结,注意多种沟通方式的互相补充,灵活运用,提高工作成效,取得家长的满意和信任,从而使我们的工作得到更多家长的良好评价。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篇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有时,因为教师和家长沟通方式欠佳,在交流孩子问题时就比较吃力,甚至会引起家长的反感或发生冲突。从自身工作的经历回想与家长交流的点点滴滴,我深深地感到:只要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满腔的真诚,再难的家长工作也能做好。

一、让家长感受到你对孩子的爱

作为家长,他们最关心的事就是老师是否喜欢自己的宝宝、宝宝是不是喜欢老师。因为这份关心,家长们会关注老师的言谈举止,以判断老师是否爱孩子。有时家长会在送孩子的时候特意留下来看一看教室的环境、或用询问孩子的方式间接和老师说话„„其实,这个时候的逗留与看似无意的交流都是有着深深的意境的。如果老师忽略这份意蕴,反应比较平淡,就会给家长留下不好的印象。作为老师,一定要抓住机会大胆地表达对孩子的爱,当孩子沐浴在老师爱的温暖中,家长也会感受到的。这样,老师和家长就会形成情感联系的纽带,无形中拉近两者之间的距离,为家长工作埋下最好的铺垫。

二、把孩子成长的进步用小喇叭宣传的方式及时传递给家长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如果每天有人夸你一句,你的自信心、快乐指数和创造力会保持在最好的状态。孩子成长的动力来自赞扬,他们渴望得到成人的肯定、尤其是教师的肯定。而家长深受中国几千年来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的影响,更在意教师对孩子的评价。他们因为关心孩子的在园情况,自然希望教师能够多谈谈自己的孩子、更希望听到老师对孩子的褒奖。有时,这份心情会让老师烦恼:这些家长就喜欢听好听的!其实进行一下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家长,我会不会这样?答案绝对是肯定的!那么,即使如此,我们老师为什么要吝啬自己的夸赞呢?只要孩子有优点、有进步,马上反馈给家长,并大大赞扬一番,不仅能让家长放心孩子在园情况,还能提升其对育儿的信心,更能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家园共育氛围。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篇6

一、与家长打交道的原则

1.以礼待人 坦诚相待。

人与人之间首先要坦诚。这对老师和家长尤其重要。当教师和家长沟通之时,应有一个坦诚的心态,不保留,不言过其实,不捏造不实之事,将事情的原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知家长。家长和教师之间应建立真诚互信的情怀。互信是家长和教师沟通的基础,展现诚心诚意、抱着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的原则。沟通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沟通时能给予对方适当的反应,使意见的交流顺畅。礼节周到热情。

不管是家访还是家长来学校交换意见,我们应该立即转换角色,把自己当作这个家长的朋友,与家长说话就变得容易多了,千万不要板起面孔去教育家长或指示家长怎样怎样,否则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家访时要尊重他人的生活习惯,而家长来访时,我们要起身欢迎,端椅递茶,家长走时要起身相送。在交谈中要使用文明用语,如“请坐”、“请喝茶”等等。这样就会使家长明白你是一个很有道德修养的老师,为彼此间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都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衣着整洁,精神焕发会给家长留下美好的印象,也是对家长的尊重。

3.选择良好时机和家长沟通。

在家长太忙或自己抽不出时间接待,都不是适宜的时机。有的教师面对学生发生的矛盾而无法解决时,请家长协助,而家长一时抽不出身,而仍然要求家长赶来,结果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使矛盾激化。有的家长来访,而自己又没时间接待,把家长晾一边,只会导致家长牢骚满腹。教师应事先有计划,把双方时间安排好,并事先列出具体谈话内容,然后逐条和家长沟通。职业化的表情——面带微笑。

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吸引铁片一样让人无法拒绝。教师在面对家长的指责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学生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

二、不同家长的不同接待方式

学会巧妙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讲究说话的艺术性。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修养不同,各个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

性,这就要求我们接待不同类型的家长时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教师与家长谈话态度要热情,特别是对那些难以接近的家长,让家长感到自己是受老师尊重和被老师接受的。其次,老师说话应幽默风趣,因为这样有利于与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

① 对于有教养的家长:尽可能将学生的表现如实向家长反映,主动请他们提出教育的措施,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充分肯定和采纳他们的合理化建议,并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学生家长一起,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有些家长对学生的家庭教育其实是很有一套的。像这样的家长就可以让他就自己的家教经验给其他家长做报告,通过这个家长来激发其他家长的家教兴趣的想法,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②对于溺爱型的家长:交谈时,更应先肯定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予以真挚的赞赏和表扬,然后再适时指出学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感情,肯定家长热爱子女的正确性,使对方在心理上能接纳你的意见。同时,也要用恳切的语言指出溺爱对孩子成长的危害,耐心热情地帮助和说服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来教育子女,启发家长实事求是地反映学生的情况,千万不要袒护自己的子女,因溺爱而隐瞒子女的过失。

③对于放任不管型的家长:班主任要多报喜,少报忧,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发展前途,激发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期望心理,改变对子女放任不管的态度,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对孩子的教育活动。同时,还要委婉地向家长指出放任不管对孩子的影响,使家长明白,孩子生长在一个缺乏爱心的家庭中是很痛苦的,从而增强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程度,加强家长与子女间的感情,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创造一个合适的环境。

④对于后进生的家长:我们要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学生的行为不论好坏,都应向家长说明。和家长交流时,教师最感头痛的是面对“差生”的家长。面对孩子可怜的分数,无话可说;面对家长失望的叹息,无言以对。对于“差生”,我们不能用成绩这一个标准而否定学生,要尽量发掘其闪光点,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看到孩子的进步,看到希望。因此,应先向家长说明孩子好的方面,使其心情放松后,再说明不好的方面。此时家长较容易接受教师建议,也比较愿意配合教师来协助其改进。对孩子的缺点,不能不说,不要一次说得太多,不能言过其实,更不能用“这孩子很笨”这样的话。在说到学生的优点时要热情、有力度,而在说学生缺点时,语气要舒缓婉转,这样就会让家长感到对他的孩子充满信心。只有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有了信心,他才会更主动地与老师交流,配合老师的工作。

⑤对于气势汹汹的家长:教师碰到气势汹汹的家长往往也会热血冲头,碰到这种家长我们一定要沉得住气才行,特别是对我们学校来说,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许多家长都有强烈的维权意识。碰到此类家长,最有效的做法就是面带微笑,无论

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关键还是以理服人。

三、与家长沟通的手段、技巧与方法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教师观察不到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也很难看到孩子在校的表现,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应该说,这是校园人际关系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关系。因为家长的职业不同、层次不同,教育孩子的观念也不同,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大教育环境。教师与家长必须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共育新人。

1.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体现彼此的平等地位。

让家长知道你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家庭基本情况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这样从情感上就更容易沟通。

要善倾听、巧引导。让家长明白他的意见很重要。教师要谦虚诚恳、专心倾听,会让家长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即使是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容易对付的家长,在一个具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善于倾听的班主任面前,常会被“软化”到通情达理。要认真耐心地听家长倾述,同时要辅以眼神、动作,间或插以“对”或“是”这样的短语呼应,最好是动笔记一下要点;同时要表现出对家长心情的理解,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可以对学生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面对自己孩子存在的各种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往往束手无策,他们很苦恼,也很着急,他们迫切希望从教师那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如果教师能够及时地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将会增加家长对你的感激和信任,从而树立自己的威信。

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2.“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

教师的家访很重要。每次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最好请任课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教师在家访中要有诚心和爱心,讲话要注意方式,要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如果教师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教师的朋友。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3.“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四、如何让家长接受你的建议

1.语气委婉不唐突。

首先要有诚恳的态度,让家长感到自己倍受重视和尊重,进而乐于和教师分享看法、协助老师解决问题。教师应以诚恳的语言和家长交谈,不嬉笑怒骂、不冷嘲热讽。教师面对家长不能居高临下,我们不要使用“你应该”或“你必须”这样命令性的字眼,而应该说“我认为„”“我觉得”“我需要您的协助”或是征求家长的意见,如“您认为怎样”“您觉得如何?”“您的想法是?”“您的意见是?”这些婉转、协商性质的词语来拉近与家长的距离。这样家长更乐意也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当然也不能过于谦虚,在确定无疑时,语气也应该十分肯定,让家长相信你的意见是不容质疑。

2.提出的意见建议要有针对性、要专业、要科学实用。

在解答家长的疑惑、给家长建议时,一定要有针对性,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最重要的是要有建设性、要科学实用。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成绩、个性等,不能模糊不清,泛泛而谈,让家长不着边际,听似全有理却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甚至听不懂,从而产生失望情绪,进而对教师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一定要对症下药,切实可行,让家长

浅谈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篇7

1 理解沟通定义, 合理有效进行

沟通是意义的传递与理解。如果信息或想法没有被传递到, 则意味着沟通没有发生。完美的沟通, 如果其存在的话, 应是经过传递之后被接受者感知到的信息与发送者发出的信息完全一致。当然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不能把良好的沟通与意见一致混为一谈。因为人们常常把良好的沟通错误地解释为双方达成协议, 而不是准确理解信息的意义。

2 发挥语言魅力, 巧妙运用表扬

林肯曾经说过:“每一个人都喜欢表扬。”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 都喜欢听表扬的话, 家长尤其喜欢听别人表扬自己的孩子, 因为每个家长都把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未实现的理想的继续, 每个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最出色的、最优秀的都是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 都希望通过孩子的出色表现来增加父母的荣耀。所以, 家长在心底里都不愿自己的孩子输给别人也就有了俗话中的“癞痢头的儿子自家的好”。这就要求教师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投其所好”。

在与家长交谈中, 教师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巧妙地使用语言, 讲究说话的艺术会起到异曲同工的效果。首先, 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 然后点出不足, 这样家长就会感到教师是了解和重视自己的孩子的, 都期盼孩子健康的成长, 家长就会愿意与教师交流来解决问题, 而不会对教师不服气, 不信任。其次, 要避实就虚, 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主题, 侍家长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小雨的妈妈得知小雨在幼儿园里“闯祸”了, 忐忑不安地等待教师的批评, 而教师先不渲染小雨“错误”, 而是谈一些其它的话题, 让小雨妈减少了心理顾虑, 然后再与其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 寻求解决的办法。再次, 要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幼儿毕竟是幼儿, 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 而是教师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与态度。因此在本来就心情紧张的家长面前, 教师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 即让家长明白:谈论孩子的不足, 目的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 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保持沟通平等, 争取家长支持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加”。这也就说明尊重家长, 理解家长, 这是保证与家长顺利交谈的必要条件。家长出于对幼儿园和教师的信任, 将孩子托付给我们, 双方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教师应以一种平等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家长, 将家长视为朋友, 这样家长乐意与老师交谈, 那么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就会比较融洽。

任何教师, 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 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 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 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 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 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 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 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 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 维护教师的威信。比如有一次我在跟薇薇的爸爸谈话时, 我就是一个认真的倾听者, 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她的爸爸是一家石材厂的老总, 十分健谈, 我们首先是聊孩子的情况, 聊着聊着就聊到了他的事业, 他把他的发家史以及他是如何管理他的员工等事情一股脑儿地说出来了, 尽管我对于石材的事情一无所知, 但我还是非常耐心地听他讲述着每一件事, 并时不时地点头、微笑。作为一个管理者, 他又抱着一种很负责的态度, 跟我探讨如何更加合理地管理小一班, 我听了后受益匪浅。其实, 有许多家长素质都是很高的, 他们见多识广, 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东西。而耐心地倾听也会让家长觉得你很尊重他, 自然而然他以后也会尊重你。

4 丰富沟通方式, 达到多效沟通

除了接送时交流、家访、家园联系册、家长园地等常用的交流形式外, 教师应尽可能地根据不同家长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途径与家长交流, 例如:

对于由祖辈接送的幼儿, 便条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手段。它的内容自然真诚而有意义, 虽然只有教师的寥寥数语, 却可以把孩子的情况传达给家长。如XX小朋友今天很能干, 能主动帮老师收拾玩具, 而且吃饭吃得很好等都可以成为便条的内容。这样的好处在于有些祖辈相对年龄较大, 有的不识字, 有时表达不清楚, 这样可以避免交流内容的不正确性和不及时。

组织家长开放活动, 如运动会、亲子游戏、生日会等。在活动中, 一方面让家长通过参观、观摩, 全面地了解幼儿园教育, 亲眼目睹孩子在集体中的各种行为表现, 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孩子的能力特长。另一方面也促进家园之间的配合、协作, 彼此学习到一些好的教育方法。

当然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对于家长, 我们还可以通过信箱、班级QQ群、校信通等与家长进行交流。好处是不受时间约束, 可以在下班时间交流, 交流的时间空间比较大。

常言道:“快乐与别人共享, 快乐可以增加一倍;痛苦与别人分担, 痛苦可以减少一半”。其实说的就是交流的重要性。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就像一车两轮, 在发展方向上同步, 在发展目标上同步, 在教育原则上同步, 在不同的场所, 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 共同承担起培养合格的社会人的重任。教师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 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提高家园合作, 进一步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莉.与家长沟通的艺术[E B/O L].2005, 12.

[2]浅谈家园合作的技巧[EB/OL].家园共育网.

加强幼儿教师与家长沟通的策略 篇8

[关键词]加强;幼儿教师;家长;沟通

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主要是互相了解孩子在家在园的表现情况,对幼儿的看法与教育态度、方法上相互交换意见,求得一致的认识,采取共同的行动,良好而及时的沟通能使幼儿教师与家长情感相融,达到一致教育孩子的目的;反之,则产生隔阂,甚至误解,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一、加强幼儿教师和家长沟通的必要性

1.幼儿教师与家长对幼儿的期望不同。幼儿教师对孩子的期望是客观的,他们希望每个幼儿都能进步,茁壮成长。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具体的,有一定指向的,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往往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期望。

2.幼儿教师与家长对幼儿评价上的不同。幼儿教师都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一般经过专门训练,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修养,对幼儿的评价也比较切合实际,而家长的素质和修养各不相同,有高有低,对幼儿的评价也是因人而异。一些家长对幼儿的评价高于教师的评价,在家长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最可爱的,看到的都是优点,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完美无瑕的,而幼儿教师看孩子却觉得只是一般,并不出众。

3.幼儿教师与家长对幼儿关怀照顾程度不同。在家庭中,特别是当今独生子女家庭中,幼儿处于被照顾的地位,孩子没有与同伴交往引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及矛盾。而在幼儿园里,幼儿教师需要照顾全班每一个孩子,而不是某一个,难免照顾不周,顾此失彼,而孩子由于在家和在园所得到的关怀照度程度不同,也可能表现不同。

4.幼儿教师与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同。有许多家长要求幼儿园多识字写字,多学知识,看到孩子在读书写字,就很高兴。看到孩子在做游戏,开展艺术体育等活动时,就不满意。而幼儿教师从教育出发,注意孩子智力开发、独立性和创造力的培养,开展游戏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幼儿教师如何转变家长观念,这里就需要沟通。幼儿教师与家长在对幼儿的教育、看法上存在着差异,需要及时地交换意见,进行沟通。

二、加强沟通的策略和方法

1.公正、合理地评价幼儿。恰当评价对幼儿行为习惯和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主观笼统、有失公正的评价,常常会使幼儿丧失前进的勇气和向上的信心。幼儿教师要克服偏见,掌握评价的尺度,对发展较好的幼儿不能评价过高,以免滋生骄傲的情绪,对于调皮、任性或者发展较迟缓的幼儿不能评价过低,会使幼儿产生消极抵触的情绪,家长也不能感情用事,应调整心态,用理智的爱浇灌孩子,不能总是把自己的孩子与比他强的人相比,那么孩子永远也看不到自己的进步。

2.幼儿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幼儿。幼儿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就性格而言,就有乖巧、听话的与调皮、捣蛋的之分;在智力开发方面,有的开发得早一些,有的较迟缓些。幼儿教师要热爱每一位幼儿,特别是一些特殊幼儿:如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调皮、任性,老爱欺负别人;好动、好说话的幼儿等等。教师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缺点,每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只不过有的幼儿优点多一些,缺点少一些;有的幼儿缺点多一些,优点少一些。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因人而异,因势利导,用幼儿教师特有的爱温暖孩子们的心灵。家长也会因为教师爱自己的孩子、喜欢自己的孩子而与幼儿教师的关系变得融洽。相反,如果幼儿教师表现出不喜欢某个孩子,并总是以“告状”的形式告诉家长孩子的种种不良表现时,家长与幼儿教师的关系也会疏远,甚至变得紧张,只有幼儿园教师热爱每一个孩子,才能叩开家长的心扉,才能搞好与家长的沟通。

3.及时联系。幼儿教师可创设“家长园地”,与家长沟通。“家长园地”可包括以下内容:表扬栏、本周工作栏、知识栏、家长请您帮忙栏等。还可以在活动室或教室门口挂些幼儿教育杂志,既能促进家长幼教理论水平的提高,又为家长提供接孩子时等候的好去处。家长也可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和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告诉老师。幼儿教师还需经常到幼儿家中进行家访,与家长面对面地交谈,家访有助于更详细地了解幼儿的状况及各方面的表现,有助于增进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情感交流。

4.互相理解,携手共进。幼儿教师和家长应互相理解和体谅对方,当前的家长,对孩子爱得过分,常会提出一些过分的要求,幼儿教师应体谅家长的亲子之情,站在家长的角度理解家长,在理解和体谅的基础上,交换意见,友好沟通。家长也应体谅幼儿教师,站在教师的位置想一想,看一看,就能理解和原谅幼儿教师的一时工作疏忽,并对其提出宝贵意见,改进教师的工作。

上一篇:关于小学生庆元旦演讲稿下一篇:节事旅游营销策略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