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之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 觉悟之机也,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 然而, 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 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 变得越来越低, 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
“教师问”, “学生答”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以人为本”的新理念未能赶走传统观念。教师在备课时自己已把问题想得很细, 在教案上列得清清楚楚, 教学以教案为准, 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使有一个“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 也只是做做样子, 走走过场, 提问的权利牢牢掌握在教师手中, 教师只是与文本对话, 把教学的主体即学生放置一边, 不去深入了解学生, 不知学生之疑难, 不知学生之思维, 提问抽象空泛, 缺乏启发性, 因而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比较肤浅和被动, 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不能被调动。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 思维惰性大, 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 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有些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 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 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 被老师拒绝, 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 是潜在的状态。对于我们教师来说, 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使其发挥作用。
初中学生正处于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年龄阶段, 对一切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但是由于现在教学的传统, 导致学生不喜欢这门功课, 觉得枯燥无味, 所以不想提出问题。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思考问题, 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新。而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被束缚在教师的教材、课堂的圈子中, 不敢逾越, 其创造力、想象力受到压制。学生很少主动参与, 大多被动接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 教是为学生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 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让学生翻身作教学的主人。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一定量的知识作基础, 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心。因此, 我们要教育学生要博采众长, 汲取养分, 掌握一定量的知识, 这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只有牢固的掌握课内知识, 又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丰富自己的阅历, 才能厚积而薄发, 产生各种真知灼见, 从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上文已经提及学生不敢提出问题的原因, 那如果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 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挖掘其可贵之处,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中, 笔者努力创建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把教学目标指向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对同学们的称呼可以叫孩子们, 这样可以拉近关系, 显得亲切, 在讲课时不居高临下, 自由地穿行在学生中间, 带动学生一同进入对课文的享受分析。当学生开小差时笔者会轻轻拍拍学生的肩膀, 提醒他回到课堂, 当学生低头思考时, 笔者会走到旁边给予他信心, 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 笔者会微笑地鼓励他, 说“你行的”。这样一来, 课堂气氛轻松而活跃。这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问。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学习中只有文字, 没有图画、声音、影象的融合, 这样的教学模式是枯燥、单调的。课堂往往是死板的, 只是枯燥的说教课, 学生对课堂失去了兴趣, 所以我们要创设良好的情境, 只有让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才能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
在讲授《美丽的西双版纳》时, 笔者以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为背景音乐导入新课, 这时笔者看到同学们很快投入进来了, 优美的音乐感染了每一位同学, 学生们都仿佛置身于西双版纳。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还播放西双版纳的视频, 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西双版纳的风光, 这样学生们既能更直观地感受美景, 体悟西双版纳的美丽, 最终体味作者对西双版纳的情感。如此轻松、愉悦的上课气氛定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某些内容的矛盾关系, 设疑发问。唤起学生注意并产生积极探求问题答案的心理, 由浅入深, 揭示事物间的必然联系。例如:在翻译《桃花源记》时, 对“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句中“外人”课文注为“桃花源以外的人”, 这样也就是意味着“桃花源中的男男女女的衣着打扮, 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人”。提问同学们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呢?对于这样的质疑学生很有兴趣去探究, 从而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在评论陶渊明的这种思想时提问“你愿做陶渊明这样的人吗?”这是很开放的题目,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很多学生都认识到“假如人人如此, 那么社会就谈不上发展。”这就很自然地引出了陶渊明消极避世的一面。通过这种提问, 让学生有兴趣去探究, 从而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合作的活动过程。营造课堂合作氛围, 既是课堂教学本身的需求, 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块自由活动的天地。笔者把班级的学生分为八个小组, 让他们相互合作, 让学生对教材的内容提出质疑, 然后由其他小组来回答, 以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上《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的时候, 笔者设计了质疑这一环节, 要求小组对这课内容提出疑问, 经过讨论, 有小组提了一个问题很好, 学生注意到了这篇文章中既不是主人公又不是线索人物的船长。问题为:“请分析船长这一形象的作用。”这就是通过这一方法所受到的效果。
有时笔者还设置“小小先生把课上”这一板块, 让胆子大的, 善于表现自己的学生来做做小老师, 这样学生就得自己设计教案, 编写问题, 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 学生把课上完后, 留几分钟教师补充并总结。这种教授方法很有效。
语文教材对于涵养学生的德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材的分析中应兼顾到一些思想教育。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分析德育选文, 做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在上《送东阳马生序》时让学生自己感悟宋濂读书能最终取得成就最难能可贵之一是“援疑质理”, 再让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情况与之相比, 更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 有问题就及时提出。又如在教授《斜塔上的实验》时, 简介伽利略的生平, 同时提出伽利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成绩?原因显而易见———敢于质疑。通过这些名人事例不难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认识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没有创新, 就没有民族的进步, 就没有国家的发达。那如何才能创新呢?我想借用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的一句名言: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不错, 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当然在要求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的同时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精神, 只有教师在教学中真正树立了创新的意识, 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 其创造个性才能得以弘扬。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 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的创新之花会慢慢绽开的。
推荐阅读: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07-27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10-09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07-23
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10-12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评价和激励学生06-16
浅谈职高语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10-06
浅谈语文教学中作文创新能力的培养10-17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