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通用12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1

摘要:在中学语文课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学好语文,在考场上考出好成绩或者具有较高的实践水平,必须培养好学生的自学能力,即“授之以渔”。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环境、条件、氛围的创造以及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可重点从以下五方面来培养:

1、重视自读,培养预习能力;

2、发现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3、积累知识,培养整理能力;

4、拓宽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5、加强阅读,培养语感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是终的目的在达到‘不需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①这里强调的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叶圣陶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始终体现着这一思想。他的这一思想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培养学生和自学能力是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第二,学生要努力学会自学的本领,养成自学的习惯;第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衡量一个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

语文自学能力指的是中学生在已有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自觉地、独立地、正确地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获得新的语文知识的并用之于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试把培养学生看成“养花护草”,土壤为学习环境,水分、阳光、空气等为学习条件,园丁是教师,肥料为知识。由这些因素构成的内外完美组合,花草才能茁壮成长。同样,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各方面的环境、条件、氛围的创造以及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具体内容如下:

1、更新教育理念:树立“终身教育观”。教学中教师不只是把现成知识交给学生,更为重要的应该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其掌握学习方法并能运用自如。

2、教师位置和作用的恰当定位。教师应该是学生心理安全的后方和支持者,让学生的学习既独立于教师,自主地学习,又随时都感到有一种安全感和精神的支撑;他应该是一个道具的准备者和精明的布景师,随时都能魔法般的使活动的场所变成一个开放而自由的世界。他知道自己不能将任何东西都教给学生,只能为他们提供一个促使他们学习的环境。

3、注重教科书的编写问题。有利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拓宽视野,大胆质疑,善于探究教材的编写迫在眉睫,营造一个宽松的竞争环境,消除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4、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冰心《忆读书》说过,要让孩子们“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教师应当经常推荐、介绍好的课外读物,并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辅导,引导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会自觉挑选课外读物,阅读课外读物,燕形成了勤于思考、喜欢钻研、有恒心的习惯。

5、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这个实践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而应该扩展到课外、社会与家庭、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三结合的语文教育的网络,为学生提供锻炼语文能力、发展智力更为广阔的天地。如指导学生参与听读说写多种语文能力的实践机会。

6、重视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潜移默化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作用不可小视。创建一个学习型的家庭,有助于增强孩子学习的自主性。

针对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各种各样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究竟该如何来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呢?

首先,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应该逐步

②放手,让他们自学”作为基本指导思想,把《新课程标准》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由观念变为行动。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培养中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创造环境、条件、氛围。

再次,应有重点地培养中学生的预习能力、思维能力、整理能力、创新能力和语感能力。

(一)重视自读,培养预习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很早以前,叶圣陶先生就提出学生学习语文要预习。预习,就是要学会自己读书。自读分三种情况进行:一种是教师先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读;第二种是学生先自读,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理解,领悟阅读的方法;第三种是教师边作指导,学生边自读。自读,学生要有目的,有计划。首先应学会使用工具书,比如查字典,做到能快速且准确地查找自己所需的知识内容,并做好记录。其次采用符号助读,在预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自己勾段落,画重点,随手批注。再次,可根据课前提示与课后习题采取有针对性的预习,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做好摘记,待上课时再自行解决。

(二)发现问题,培养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要善于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巴尔扎克说过:“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穷的人”,有了思考,才能发现问题,寻找答案,加深理解,真正把书读活。我国传统教育就很重视学与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孔子要求“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现代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应该经常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由自主的阅读、观察、质疑和发现。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有质疑的意识,不回避疑难,勇于提出不同见解。其次要有灵活多变的思维技巧,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适时改变问题思维的方向、角度,寻觅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钱梦龙老师主张用“曲问”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他说:“‘曲问’,是我相对于‘直问’杜撰的一个词儿。接‘曲问’的要求提出的问题,不仅角度较新,而且都有一定的难度,同时比较的‘有想头’。经常这样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很有好处。”③我们对所发现的问题也要懂得自我“曲问”。

(三)积累知识,培养整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积累整理知识的方法,如学习制作资料卡片、读书笔记等,经过长期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习惯。教育心理学表明,人的自学能力是建立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而形成知识的有效手段就是积累,积累知训最主要的是要善于记录,只有笔录下来的才是经久耐用的。因此,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要求学生制作各种资料卡片、读书笔记,以提高积累知识,整理知识的能力。

(四)拓宽视野,培养创新能力。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研究性学习中要求教师不要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研究性阅读教学则鼓励学生自己以科

学研究的态度和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把握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对信息重新组合以及发现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重新认识和再评价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

(五)加强阅读,培养语感能力。

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叶对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④“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⑤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阅读,学生要多读典范课文,抓住语感点,有的放矢,对精彩段落,精妙语句,关键阅读,一些要求背诵的课文要做到熟读成诵,潜心揣摩。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语感训练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语感。

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提高认识上入手,创造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条件,在激发兴趣上下功夫,培养好学生的语文自学习惯,辅之以教师及时的启发、引导与点拔,学生时刻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学习。教师应让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总之,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能力入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这样才能符合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

参考文献:

①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点》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2

一、更新教育理念

教学中, 教师重要的不是教给学生金子, 而是交给学生拾金的钥匙。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运用自如。

二、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活动。作为教育主导者应摆正教与学的关系, 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教师不是灌输者而是引导者, 要教会学生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老师传道授业解惑,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培养自学兴趣,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就会将学习由一件苦恼的事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在语文教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呢?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在组织教学这一环节时, 进行朗读比赛, 为了激发学生们的自学兴趣, 课前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朗读内容, 让学生充分准备, 等待时机, 抓住短暂的五分钟, 施展自己的才华, 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有所提高。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其次, 激情导入创设情境。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就要抓住学生的心理, 在每一节的教学中导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 我在讲《背影》这篇课文时, 我是给他们唱了一首筷子兄弟的歌曲《父亲》, 让他们体会歌曲的内容, 理解伟大的父爱, 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欲望, 最后在课堂上精心设计问题, 精心设疑是培养学生自学兴趣的重要手段, 通过这一环节, 启发学生大胆设疑、释疑, 树立他们的信心。课堂设疑要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遵循由易到难、由大到小、由分散到集中的原则, 力求做到难易适度, 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掌握本领。

四、培养习惯, 提高自学能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培养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可以从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入手。实践表明, 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 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更主动的学习语文课文的内容, 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预习这个环节作为老师一般都会让学生预习, 但流于形式的多, 学生被动的多, 效果普遍不明显, 为了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我做了如下尝试:

我除了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哪些认识的字、哪些不认识的字, 熟读课文, 理清脉络外, 我还根据课文内容布置有针对性的预习习题, 例如“课文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有哪些美词佳句?”等, 让学生独立解决, 并在课堂上共同探讨, 分享他们的预习成果。

例如, 现代文预习, 主要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预习字词、课文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情感。古诗文预习则要求结合书下注释和借助工具书理解关键语句的意思,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翻译课文, 积累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让每个学生在预习这个环节都有所收获。

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预习习惯和兴趣, 我还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试题。例如, 教学《蔡勉旃坚还亡友财》这篇课文时, 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在当今社会“不在纸”做法值得不值得提倡? 怎样才能避免我们日常生活中借条纠纷?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 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 还可以在预习的时候问问自己, 我懂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感受?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等等。应充分而有效的预习, 为课堂上进一步学习和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做好了知识储备, 让他们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挥洒自如。有了好的预习习惯, 学生就会在进入课堂之前对一篇课文有了扎实的基础, 为进一步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真正做到了预习为课堂的序曲, 培养了有目的的预习习惯, 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做到事半功倍。

五、利用教学资源, 提高自学能力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手段。在自学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疑难问题, 这就需要求师, 专家学者是老师, 而期刊、计算机网络、词典参考书等也是老师, 经常与同学老师交流心得, 谈论问题能互相启发, 互相促进, 活跃思想, 提高自学效率。

六、掌握学习方法, 提高自学能力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 教师是这个场所的指挥人, 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怎样学习和思考, 学会学习。那么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学呢 ? 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学生自学之法, 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二十几年,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总结并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自学方法, 愿意与大家分享。

(一) 阅读提示, 明确目标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 单元有单元提示, 课文前有阅读提示, 其中单元提示告诉我们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的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等, 这就有助于学生对单元的整体认识和掌握。课前提示有助于对课文的初步感知, 便于学生在学习中具体落实单元的重点和难点, 做到有的放矢。

(二) 圈点字词, 扫除障碍

要求学生在预习课文的时候, 边读边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出标记。然后借助工具书和教学资源查出这些字和词的音形义, 并学会整理。这样既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又能训练他们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为他们自学语文扫除障碍, 为获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减少了在课上不必要的时间, 提高了课堂的实用性。

(三) 理清思路, 提出质疑

在学生精读课文的基础上, 完成理清思路和提出质疑的两个方面的内容。理清思路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 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和线索以及层次结构, 品味文中的美词佳句, 这是自学的难点, 要求学生结合语境赏析, 步步设疑, 然后把解不开的问题提出来, 待老师讲解时再询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 听课的精力就会集中, 目的就会明确, 如能日久天长, 学生就会体会到自学的乐趣, 教师的教学也会轻松自如。

(四) 知识迁移, 小结得失

学生自学了上面所讲的几个问题之后, 就进入对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与运用阶段, 巩固和运用知识最好的方法是做练习题。检验自己的自学成果, 总结得失。

总之, 学无定法, 贵在得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学会自学, 让学生学会生活, 学会创造。这样才是符合教育改革的需要。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语文老师的天职,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能教会学生自学, 教会他们自主学习的本领等于交给他们一把开启知识之门的“金钥匙”。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较少依赖他人帮助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当前一些老师忽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热衷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 在课堂上一贯注重教, 没有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导者”, 而是当做“主宰者”。因此, 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 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当前, 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大多是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 这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迫切需求相差甚远, 面对科学技术急剧发展的挑战, 我们必须让学生加速获取知识, 这就需要我们每位语文老师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裴丽静.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课外语文:下, 2012 (11) .

[2]陶展.浅谈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B:中教版, 2011 (7) .

浅谈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3

“教会”这种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的“讲”取代学生的“学”。这样根本谈不上能力的培养、提高、素质的全面发展。

“学会”这种教学,是根据课文确定的目的要求,在教师逐步深入到“知其所以然”。“学会”虽然在“教会”的层次上,是一个质的飞跃,但这还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教学思想境界。我们所追求的教学理想境界是变“学会”到“会学”。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中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呢?我们应把指导学生“会学”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来完成。

一、遵循教学规律,提高自学效率

1、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认识规律。例如,学生阅读一篇课文,必须使他们掌握“整体感知、了解课文梗概、部分理解、弄清课文的逻辑关系、围绕中心、品味课文的重点语句”这一整体性阅读规律。

2、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心理规律。要提高自学效果,必须掌握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心理规律。

根据兴趣规律,激发学生自学的主动性。兴趣是小学生自学的最佳动力,教师应把激发学生的兴趣贯穿于自学的全过程。

根据“注意”规律,合理安排自学时间,中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一般是10-20分钟。根据这一规律,一般来说,上课开始的10分钟,可先组织学生自学,自学后,课堂讨论15分钟左右,再进行第二次自学,这样“静——动——静”的自学结构,可以使学生始终保持兴趣盎然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根据思维规律,加强自学的直观性指导,中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在指导自学时,应加强自学的直观性指导。除了教师通过形象化的语言进行直观性描述外,还应把自学与学生的观察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根据记忆规律,协调多种器官的整体功能。在设计思考题时,要把说说、想想、写写的内容穿插进行,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的习惯。

二、优化课堂结构,设计自学程序

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是指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选择最好的教学方法,设计出最优的自学程序,以使师生耗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必须变“注入式”的课堂教学结构为“自学式”的课堂结构,以阅读教学为例“自学式”的教学结构有以下几种:

1、自学三段式。其结构形式为:“初读感知课文内容、精读理解课文内容、品读研究课文内容”。“初读感知”就是学生通过审题,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精读理解”就是根据课后提示或自学提纲的要求,逐段逐层地读课文,弄清课文的内在联系。“品读研究”,就是在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悟后,品味课文中的佳词妙语,体会其妙处所在。

2、自练三步式。其结构形式为“试练、议练、写练”,这种结构形式是以练贯穿始终。“试练”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自学要求进行尝试性练习。“议练”就是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写练”就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读写练习,做到学以致致用。

3、自探三步式。其结构形式为“初探质疑、细探释疑、深探明疑”。这种结构形式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性自学能力为核心的。即在初读课文时,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疑难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研读课文,寻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最后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同桌互议,或向老师提出,直至问题的全部解决。

以上三种典型的“自学式”阅读课堂教学结构,形式各异,但它们有着本质的联系。即自学必须在课内进行,可以把问题解决于课内。学生自学时,人人必须动手、动脑、动口,体现了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

三、教给自学方法,培养自学习惯

学生掌握了科学的自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也是衡量他们智力发展和自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内容,把科学的自学方法教给学生,使他们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1、教给最基本的读记方法,培养自学的习惯。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形成的,它需要“滴水穿石”的功夫。教师要从低年级起,就应逐步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读记方法,使他们从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例如,拿到一篇课文,一边看一边在书上圈划批注,碰到生字用“O”把它圈起来,优美的句子用“~ ~ ~ ~”线勾划出来,疑难之处在旁边打 “?”等等。一边看,一边在课文上写间要的批注。

2、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自学语文的方法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阅读基本法:即掌握生字词,对课文内容分层、归纳等方法。

质疑学习方法:质疑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意志力。这种方法指的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边读边质疑、释疑,使学习过程成为自我“生疑、知疑、释疑”的矛盾转化过程,在学生质疑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质疑的要领。即质疑的内容,必须是课文的重难点。

理解记忆法。例如背诵一课篇幅较长的文章,就可以采用“整体——部分——整体”的理解记忆法。即先通读全文见遍,记住全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理清各段的逻辑联系,逐段记忆,最后熟读成诵,把各段内容连贯起来记忆,形成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性认识。

学生对以上三种自学方法的掌握,必须经历一个“阅读——认识——再阅读——再认识”的循环往复的实践过程。如果让学生机械地记忆这些现成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不可能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某一种自学方法时,必须经历“感知——理解——记忆——巩固”的认识过程和“比较——分析——综合——推理”的思维过程,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实践中,加速自学方法和自学习惯的形成,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会——学会——会学”这三个教学层次,教师只有在研究“会学”上下功夫,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那么,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充分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潜移默化地进行点拨

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认知结果取代学生的认知过程,而要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求知,敢想敢说,使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主动获取相关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技能。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其实,课文中意思并不深奥的词句,很多答案就在文中,有些学生却领会不到。这时,教师应用以读点拨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求得其解。例如,理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囫囵吞枣”和“张冠李戴”两个词的意思时,我让学生反复读第二节中的第五句话,学生反复读后终于明白:前半句是“张冠李戴”的意思,后半句是“囫囵吞枣”的解释。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第二种,对于结构相似的句、段、章,我们可采用以类点拨法。即只要把开头的句、段、章精讲,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其余的句、段、章学生通过自读就可迎刃而解。例如,《詹天佑》的第二部分有三个自然段,主要意思分别是“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这三个自然段结构相似,每层都先讲詹天佑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再讲他怎样克服的。教学“勘测线路”这部分时,我引导学生“读----初知大意;思----遇到什么问题,怎样克服;议----生生交流;悟----领会人物精神”。然后,学生按照这四步方法自学“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部分。这样的点拨提高了学生阅读课文的能力。

第三种,有过渡句或过渡段的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使学生很快明白,过渡句或过渡段既是对上文的总结概括,又是对下文的提纲挈领。例如,教学《赵州桥》时,教师抓住“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一句挖掘,学生很快就会明白,本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坚固、美观两大特点。

第四种,有的课文配有插图,图文并茂,我们可以利用插图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把抽象的文字具体化,为学生学习课文服务。

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使其逐步养成自学的习惯。

1.以境引趣

即教师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引起学生自学的兴趣。例如,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并播放配乐课文录音。结果,学生从真实、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体会到了桂林山环水绕、水倒映山的特点以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受,产生了如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高涨。

2.以疑激趣

即学生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一学生提出质疑:为什么用“借“,而不用“取”“骗”等其他词?于是,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自主讨论,自主探究。最终,学生领悟了“借”的用法之妙,领会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以辩激趣

即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以辩论的形式与文本对话,紧扣课文难点,各抒己见。

例如,教学《中彩那天》时,学生就父亲是否该还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方认为父亲应该留下车,这样既可以使家里的境况好转,又能实现梦寐以求的愿望;另一方则坚持不是自己的东西坚决不要。通过辩论,学生最后终于理解了父亲的做法,对父亲佩服至极。

三、有的放矢施教,教给学生方法,课外与课内并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要求学生每天读书,并在周五的班会上汇报一周的读书收获。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习惯,又能使学生从同学的汇报中有所收获,进而产生阅读兴趣。

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5

【摘要】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怎样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的效果,这一切都取决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在国内引起广泛注意,而且在世界中许多国家也很重视,已成为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必须认真探索研究。

一、培养小学生的自学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在小学,使学生学好数学,培养起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仔细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时,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导致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正可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之者”是学习中的最佳境界,只要学生达到了乐学的境界,就能以学为乐,勤奋好学,苦中求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首先,教师可以提一些有兴趣的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列举一些有兴趣的例题,那么学生对有意思的问题学起来自然感兴趣;或者,是作一些形象的比喻。适当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原理形象化、直观化,较易为人接受。

其次,教师也可以讲一些相关的故事。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对学 1

生灌输数学知识,而应积极创设数学情景,启迪学生数学思维。小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作遐想。通过讲故事可以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小学生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可,插一些数学史料,数学史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摇篮,它孕育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两者我们的课堂就不再会枯燥乏味了。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恰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

最后,教师还应该穿插数学美的教育。美的事物,总是为人们乐意醉心追求的。人们都是喜欢并愿意接近进而接受美丽的事物。如果也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那么学生自然也就有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小数性质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出示1,10,100三个数,问:①谁能加上合适的单位,并用等号将这三个数连起来?②谁能用同一个单位将这三个数用等号连起来?第一个问题就使学生议论开来,第二个问题更加激起了学生思考的兴趣,经过学生的讨论,得出1米=10分米=100厘米,1元=10角=100分、1米=1.0米=1.00米,1元=1.0元=1.00元。由此老师再次提出像1,1.0,1.00这些数是否相等?为什么?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他们会更积极得投入到小数性质内容的学习上去。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方法外,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与激发,还有赖于数学教师的精心培养和细心呵护。只要教师在每堂数学课都能精心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挖掘出一些数学趣味因素,从而使数学课堂高潮迭起,妙趣横生,能从根本上改善数学学科的繁难,枯燥乏味的负面特点,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其乐融融,从而达到“有趣的数学”,“快乐的学”的最佳境界。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人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首先,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大声发言。让学生习惯于“说想法”。所谓说想法就是说思路,说思维的过程。课上要给每个学生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可以个人独自小声说,同位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等等。通过说,学习思维方法。

长此训练,学生就会习惯于说想法。

例如,在数的教学中,要学生回答填空问题:“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82,这两个偶数分别是()和()”在解答时,一位学生说:这两个偶数是40和

42。我是这样想的,因为相邻的两个偶数相差2,也就是说,这两个偶数和是82,差是2。82减去2的差除以2等于40,40是较小的偶数;40加2等于42,42是较大的偶数。所以这两个连续偶数是40和42。第二位学生回答时说:我是用两个偶数相加凑出来的,我想这两个偶数都应该接近82的一半,所以一个偶数是40,那么另一个偶数就是42。第三位同学说:我想,根据两个偶数的和82,可以求出这两个偶数的平均数是41,41是奇数,因为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那么和41相邻的两个偶数,一个是41减1等于40,另一个是41加1等于42,40和42是连续的两个偶数。学生说得有根有据,有条有理。

其次,教师要训练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上关于概念、法则的用语,要求学生用数学用语,简明、准确的语言,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样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考查学生理解的程度,以便在学生叙述中纠正他用语的错误,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完后,还要统一到课本语言上来。

例如,要学生总结关于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学生在叙述时常常丢掉“平均”两字,这时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上面画着几个圆,其中一个圆平均分成2份,另外的圆各分成不等的2份。引导学生观察相同点与不同点,使学生认识到“分成若干份”与“平均分成若干份”的不同。然后让说错的学生重新叙述。

最后,教师还应该给后进生发言权。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回答问题的习惯,难点在于训练后进生。后进生上课一般表现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为他不善于观察,不会听讲,不会思考。因此对后进生更要设法使他学会动脑子,这就要给后进生发言权。后进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心虚,声音小,若说错,遭同学嬉笑,下次就更不敢举手发言了。不说也就不想,不动脑子。所以辅导后进生学会动脑子,就要设法使后进生开口,敢讲话,会回答问题

三、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又可激起新 的思考。在交流中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训练,思考能力随之提高。学生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形成自学能力。那么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首先,教师要激发思考的欲望,明确思考的目标。生活中,不管做什么都需要足够强的欲望,做该件事情的欲望,并且要同时又明确的目标,这样才可能很好的完成这件事情,所以如果我们想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那么首先我们教师要激发思考的欲望,同时明确思考的目标。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学生有了思考的欲望,并且明确思考的目标,我们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这样学生才能有效的进行思考,使思考变得有意义。

再次,教师要给学生要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日常学习中,不管是学什么,都必须要有时间,如果没有时间,那么任何事情都无从谈起。所以,教师也要给学生留有充裕的思考时间。

最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多项交流。生活学习都离不开交流,在交流中学生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从而更客观的认识自己,最终达到进步的目的。所以,教师要及时组织多项交流,及时的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例如,在最小公倍数的教学中,有的学生说:“在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如果只要18和30公有的质因数2和3,那么相乘的积是6,6是18和30的最大公约数而不是公倍数。”又有学生讲:“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里,不但要包含它们公有的质因数2和3,而且要包含18独有的质因数3和30独有的质因数5,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是18和30的公倍数”。又有学生补充说:“18的质因数里有一个2,30的质因数里也有一个2,18的质因数里有一个3,30的质因数里也有一个3,而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里只能要一个2,一个3,这样才能保证是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学生们热情高,发言涌跃,相互补充、纠正。许多人还能运用老师提供的资料作为自己的论据。

四、培养小学生认真审题及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

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每教一新课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

解题时要认真书写,教学生解题时要书写整洁,格式规范。算草要象正式答案一样,一律写在作业本上,做到算草不草,竖式排列有序,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能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判断正误,自我检验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

这方面的培养可以实行全班交换作业,进行相互批改。比如口算训练。口算训练上的作业讲求熟练性和正确性,题量比较多。对此,在做题过程中,学生比较容易产生烦躁的情绪,进而降低解题的正确性。如果让学生进行批改,可以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感觉,由新鲜感而产生新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对于批改他人的正误特别的用心,从而学生就会集中精神认真听课。最终让学生根据批改他人的作业进行思考,反思自己的作业,从而学会自我评价。

总之,自学能力和学习的习惯只能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持之以恒,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需要长期地、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6

新会实验小学阮彩玲

“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古人说得很好。一个小学生如果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创新,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学习潜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所以,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自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数学的自学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愉悦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宽松的、愉悦的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是培养学生自学数学能力第一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亲切、可信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胜不骄、败不馁,从容的对待失败,树立必胜的信心,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对学生多表扬、多鼓励,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数学的魅力所吸引,从心底里产生我要学数学的念头,学生有了我学数学我作主的念头,自学的兴趣就由然而生。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92页“分数的初步认识”例1时,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教材提供了学生感兴趣的分月饼情境,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动脑、动口是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主要方法。老师说:“有两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每个学生都知道:每个小朋友分得1个。老师又说:“如果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 老师适时地组织学生观察教材中分月饼的情境,由于是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学生很快就发现两个小朋友正在分一个月饼,一人一半。有的学生还大声说出这个月饼的一半是它的二分之一;有的还说我会写出二分之一,写作:,先写一条短横线,横线下写2,横线上写1。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老师马上表扬他们会看书、会思考、会发现。同时,老师指出中,2是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是分数的分母。1是表示其中的1份,是分数的分子。这时有些鬼马的学生悄悄地说昨天预习时我从妈妈口中已知道了。为学生营造愉悦、和谐 1 1212的学习氛围,学生越学越有趣,越学越有自信,自学兴趣得到发展。

二、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 古人说得很好。一个人不能一辈子都依靠老师,教师“教”是为了“不教”,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是时代对我们每个人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自学方法,这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在概念、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思考中,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动手、动脑、动口,逐步懂得解答数学问题的方法。因为数学自学能力的形成是复杂的、多层次的,所以学习的方法不能作为知识来教,要在教学中一点一滴地渗透,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归纳总结、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检查、自己评价,在自学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到一定阶段,学生在实践中,自悟出属于自己的一套自学方法。学生有了初步的自学能力之后,还必须通过反复实践,不断提升,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这样得到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一生受用的,从而培养学生自主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36页,例2把图形分类时,让学生从教材呈现四名学生小组活动时的场景中获得信息,进一步把握不同的四边形的共性和各自的特点,学生在自学中明白教材场景中展示的二种不同分法,方法一是按照四个角都是直角进行分类,长方形和正方形分为一类,其它图形为一类。方法二是按照两组对边分别相等进行分类,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分为一类,梯形为一类。教师及时肯定同学们的自学成果的同时适时点拔、引导,说“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将四边形分成不同的类别,你还有不同的分法吗?说说你的理由。”让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将自己的分法在小组里与同学交流。方法三是按照四边相等进行分类,正方形、菱形分为一类,其它图形为一类。方法四是按照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分类,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梯形为一类,平行四边形分为一类等等。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把图形分类,特别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还掌握分类的数学思想,增强了学生的自学数学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开展小组交流,提高自学效率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

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小组成员共同自学的重要方式,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建立相互信任、团结互助的关系,大家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合作的意识。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思维的交锋,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真倾听组员的发言,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如果每个成员都只顾着自己的发言,没有针对同学的意见提出反驳或补充,这样的小组合作交流成效不大。所以,小组合作交流要求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激烈辩论,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学生在充分讨论后达成共识,得到所讨论问题的合理答案,小组合作交流发挥集体力量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小组合作交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还能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共同自学的效率和课堂教学的效益。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呢?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人人参与,必须有序、有效地进行,大胆放手学生自学、讨论,但不能放任自流,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好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地位,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积极。

1、合理编排小组人员,科学搭配。

2、明确小组成员分工,职责分明到位,适时调换。

3、在合作中,老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讨论、分析、总结,不能流于形式。4、教师辛勤地巡视,及时指导合作学习的方向,促使讨论高潮迭起,精彩呈现。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41页“周长”时,提前一个晚上布置同学进行新课预习,第二天一上课,老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和口述合作学习的提纲:

1、教材明确指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你们能用彩笔描出书本呈现的实物和图形的周长吗?2、书本呈现了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你们有办法知道它们的周长吗?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又好又快又多。开始小组学习了,只见组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既分工又合作,有的用直尺分别测量出规则图形每条边的长;有的用绳子绕树叶、圆等不规则的实物和图形的边缘一圈的长度,再测量出绳子的长度;有的认真地记录测量出的数据和专心致志地计算着;有的一边测量,一边解说;有的在归纳总结„„老师以平等的身份也参与其中,在讨论时巧妙引导、点拨、诱导,把讨论引向高潮,适时发问:测量圆的周长

除了可以用绕绳法,还可以用什么法呢?顿时整个课堂沸腾起来,每个小组的同学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突然有一个小组灵感突现,只见一个同学大声说: “还可以用滚动法,先在圆上定个起点,再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老师让我们组给同学们演示一次。”同学们全神贯注地看了他们组的精彩演示,大家都茅塞顿开,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老师及时表扬了同学们合作的精神和精彩的发现。同学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心里美滋滋的。

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7

一、培养能力为重点

过去的语文教学, 老师只看着卷面的成绩, 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我感到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车间;语言文字是车间加工产品的零件。为确保产品的合格,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教学原则, 上每节课前一定根据教材特点和单元重点, 明确给学生什么知识, 训练什么能力及怎样训练。我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路子是:教师引导、提示规律、辅导探索、放手实践、抓住不放、反复训练。

1. 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为了走出长期以来老师“扶一扶”, 学生“走一走”, 老师“不扶”学生“不走”的教学误区。在教学中, 我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 让学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首先我让学生过汉语拼音关, 然后, 在新学期伊始, 专门上好两至三节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理论课。讲汉字的特点与规律, 讲自学汉字的方法, 并进行具体辅导。经过一段学习, 学生养成习惯, 不仅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学生完全掌握。而且还提高了识字的能力, 学生的兴趣也高了, 看书、作文的能力也相应提高了。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是一项细致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这里仅就在课堂教学中, 怎样培养阅读能力浅谈一些做法。

以《珍贵的教科书》为例, 这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学生阅读中, 经常遇见, 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有教育意义的事, 需要记叙下来。因此, 我在备课时不仅确定在字词句章方面要传授哪些知识, 而且还把培养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正如课标中所说:“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逐步看书和作文”。

那么怎样培养呢?我反复阅读、研究、思考, 找出这类记叙文的特点2规律, 简略归纳为两点: (1) 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明白。 (2) 在记叙过程时, 要把重要的场面、中心话语写具体生动。教学时揭示以上规律, 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按以上两点自学, 边阅读、边思考、边讨论, 只用了一堂课, 使学生既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 受到教育, 学到了知识, 又初步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写这类记叙文的能力。接着, 学生根据老师归纳的两条规律, 试着分析习作选上的两篇文章, 由于学生手中有“工具”, 独立实践, 很快就把文章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搞清楚了。

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不同的课文培养学生不同的能力, 充分发挥课文应有的作用,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小珊迪》一课就重点培养学生有详有略, 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记叙事情经过的能力;三味书屋重点培养学生按不同空间方位描绘事情的能力;诗歌、古诗就培养学生朗读及欣赏诗句的能力……这样抓住不放, 积少成多, 逐渐形成技能。

教学的实践, 使我尝到了重视培养学生能力的甜头, 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 从增长知识开始, 到慢慢入门, 最后到独立实践, 从而提高能力, 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的能力从何而来?不是当“观众”看来的, 也不是当“听众”听来的, 同任何事物一样, 能力是从实践中来的。小学生学好语文必须勤于实践, 这个“实践”就是自学。所以, 语文老师不要总是“抱”着学生走, 生怕学生摔倒了;也不要把课文嚼的太烂, 尽让学生吃米糊, 久而久之, 消化能力就会逐步退化了。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教学原则:给自学让路;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 绝不独霸课堂教学时间,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养成自学习惯。

由于开展了自学, 不仅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能力, 而且逐渐形成了:主动学、动脑思、学踏实、学方法、勤实践的良好学风。

三、好作文教学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具体体现, 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 教师感到难, 学生更感到难, 只有突破这一难关, 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为突破这一难关, 我给自己的作文教学定了“两紧”、“两多”、“一改”的教学原则。

1. 紧密联系阅读教学;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每篇课文都是学生的范文, 在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 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这只是纸上谈兵, 要把知识化为能力必须多写不可。我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课文, 就要求同学们进行一次小练笔, 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练习。

2. 多读、多写

要提高写作能力, 必须多读多写, 这是有效的经验。在教学中, 我为同学们创造多读多写的条件, 促进其能力提高。

多读: (1) 我的班级设立了图书角, 有多种儿童读物, 供同学们业余时间阅读, 并鼓励学生抄写记录好的词句, 充分利用每周五去图书馆阅览的时间, 帮助他们找好书;节假日多注意街上, 家里耳闻目睹的新鲜事, 还要求每天抽出一小时时间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 使他们不仅开阔了眼界, 而且增长了知识。

多写:笔勤出好文。我班坚持每周两篇小作文, 两周一篇大作文, 有的同学还坚持写日记。这样, 每周动笔三次进行写作练习, 思路会开, 笔头会活, 文章会精。

3. 批改作文方法

认真记录:学生初稿我都记录下优缺点, 便于面批, 讲评时用。

当面批改:为了使批改更有效, 我见缝插针, 挤出每堂下课十分钟, 面批一、二人中午上课前面批五、六人, 两天就可面批二分之一, 且批改效果好。

加强讲评: (1) 读好例文。 (2) 找出病句, 病句抄在小黑板上, 全班同学当医生, 为其治病。 (3) 学生互相评阅。

除此之外, 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实际出发, 这样学生才能写出体会最深, 感情最真的精品。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8

一、课堂教学中实施“先学后教,再训练”教学模式,营造自学氛围

在课堂上,教师先提示课堂教学的目标,提出学习要求,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自学,暴露问题后,再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讨论,并得出结论。在探索、讨论和得出结论后,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即使是多数学生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也只是点拨、启发。当然对学习特别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帮助,但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能自已学会的,教师坚决不讲,每堂课教师讲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教师由讲授者变成组织者。实践证明,运用“先学后教,再训练”的教学模式,能为学生充分创造自学的机会,营造良好的课堂自学氛围,久而久之,学生能够高效地自学,从而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高自学水平

有些教师认为阅读名著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而忽略课本。名著要读,但要有针对性地读,才能提高语文成绩。农村中学语文课堂上,阅读或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特别是逐句逐段阅读教材,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会说这个老师只会照本宣科,同事也常会小看。似乎要脱离课本、“高屋建瓴”,才表明教师有水平。殊不知阅读教材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农村中学语文学科字、词、句、意等构成自已的知识体系,而教材则是科学地呈现这一知识体系的载体。我们知道,教科书在编写时,在知识点的呈现和阐述上是符合学科逻辑,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为什么我们在教学中却惮于利用这一教学资源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学习课文的知识体系,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

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教材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对重要的字、词、句关键的语句和重要的字词要重复读,有感情地读,自己要投入,作好标记,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在初步形成阅读习惯后,教师便可以提出更多更高的阅读要求,还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水平,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课外材料。对于范文的讲解,也可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引导学生用感悟和领会,确定最佳的阅读方法。

三、创设课堂活力,激发自学兴趣

教育心理认为,学生的注意,是课堂成功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吸引学生的注意,或者说,把学生的注意保持在课堂上,保持在每一个环节中,是课堂成功的关键。而主体的情绪状态,是保持注意,特别是保持有意注意、长时间注意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就是情绪功能的动力所在。课堂上学生情绪状态会影响教师,教师的情绪状态也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因而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学生,而不能使部分学生消极的情绪影响了自己。要从自己做起,教师就要保持良好的激情。即是积极地投入情感,用心地施教。让这种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与教师一起自觉地、主动地、愉快地共同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因此,语文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交流。这种交流首先就是情感的交流。这是基础,也是课堂活力的保障,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用复习引入新课,提高自学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恰当的复习引入,评价引导是课堂教学的起始,对课堂教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对课堂教学情绪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方面激活原有认知结构,对学生将要进行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所需知识,进行温故、铺垫,清除认知缺陷和思想疑虑,另一方面启发学生发现或提出新的问题,造成认知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动机。并顺理成章地进入自主学习,自主探索阶段。例如,我在上初三《海燕》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回忆初二下学期历史剧《屈原》选段《雷电颂》,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是充满激情的课文,在文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无比愤懑和对光明的无限景仰和渴望。课堂上,我先播放了《雷电颂》,然后再范读了《海燕》课文,要求学生认听读、体会,思考作者对海燕的赞扬,在范读过程中我很投入,那次朗读,似乎是我自执教以来,朗读最投入的一次,因为两篇文章对比,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平时不认真的学生都在发自内心地朗读。这样的复习铺垫看似复习旧知识,实则是在学习新知识。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9

数学分析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分析是教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数学分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 者:葛丽萍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数学系,黑龙江・黑河,164300刊 名:科教导刊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年,卷(期):2010“”(3)分类号:G424关键词:数学分析 自学能力 培养

利用物理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篇10

关键字:自学能力,获取知识,研究问题,终身学习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知识大量的涌现。人们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就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一个人在学校得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并且有的知识很快会老化。学生如果没有自学能力,毕业走上社会参加工作后,势必很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也就无法适应迅速发展的时代,就有可能在社会的发展中被淘汰。因此,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物理教学,要以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宗旨,把教会学生学习作为一项教育目标。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特别是教会学生自学方法比教会学生一些知识更重要,即“受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自学能力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的重要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在中学时代教师必须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重视并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阅读是自学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从指导阅读教科书入手,使他们学会抓住课文中心,能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可是在当前不少师生仍然不重视对课本的阅读,一年过去了,课本还是新的,很少翻开看一看。因为教师强调学生课上记笔记,课下看笔记。实际上大部分学生课上记的只是教师的板书,对于完整的知识而言那只是一些重点并不系统。特别是学生往往只凭课堂上听老师讲的定律、公式,不通过自己阅读、思考和消化就忙于做题,生搬硬套搞题海战术,结果造成基础知识不牢,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依赖教师,没有教师的讲解就学不会知识的不良后果。

在中学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到学校来读书,而不是到学校来“听书”,而教师在学校是教书,而不是“讲书”。教就是引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是教师教的目的。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为学生阅读教材创造条件

一方面要经常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重要性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有了自学能力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才能不断攀登科学的高蜂,另一方面在平时要多为学生阅读课本创造条件,学生自学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

现在中学的科目繁多,各科作业也很重,学生每天平均自习的时间只有2至3小时,学生感到做作业都来不及了,哪有时间去看书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一方面必须改革教学方法,改变那种填鸭式的“满堂灌”,一堂课如果一讲到底,学生便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连思考的余地都没有,有些问题即使上课讲了,学生也做了练习了,但一考查起来还是不懂,这说明只有教师的讲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学生的独立思考,自己消化才行。另一方面,作业题应少而精。题目是永远做不完的,重要的是精选典型习题指导学生深入探讨,独立思考,在分析习题过程中探索其规律,使自己在解题的实践中逐步地掌握其思路和方法。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少灌输,多启发,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自己学习和钻研问题的过程。例如在上《欧姆定律》这课时,教师只通过演示实验讲清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至于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以及归纳得出定律,就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和阅读课文后得出结论,然后教师加以小结.这祥既可以在课堂上有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又可使学生自己实验、思考、讨论和研究问题,更促使学生去认真阅读教材。

二、根据物理教材的特点,加强阅读指导。

物理课本中既有对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现象的分析和概括。既有定量的计算,又有要动手做的实验。在表述方面,既有文学“语言”,又有数学“语言”(公式、图象)还有图画“语言”(插图、照片)。看这样的书,既要懂得文字表述的意思,又要理解数学的计算及其含义,有时还要画图。学生刚开始不易读懂课文,也不习惯这种学习方法,因此,一开始教师就必须耐心的加以引导。要要求学生整章节的阅读,并给予指导,必要时,在课堂上还要边读边讲。重要的句子、结论要求学生用笔划出来,对一些叙述较复杂的段落还要给予分析解释。学生入门以后,再对他们提高要求。例如:《阿基米德原理》这一节,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语文是小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能力,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以及素质,更好更快地实现学生的发展。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做了如下论述,希望能提供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借鉴。

一、通过预习引发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预习是教学的必经阶段,通过预习,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的了解,此外,抓预习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中去,这对学生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那么,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呢?首先,教师要尽量将学生预习的时间安排在课堂上,并且要给予学生足够多的时间。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教师可以教授给学生一些有效的预习方法,当下学生使用得最多的预习方法就是五步预习法,让学生分五步由浅入深地进行阅读,既可以达到预定的预习目标,又可以提高学生预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即使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预习。其次,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在大多数学生看来,预习可有可无,对学习来说预习没有多大的用处,教师要做的就是及时地纠正学生的这种错误观点,让学生认识到预习所带来的极大好处,从而提高预习兴趣。当然,学生的预习也可以在课外进行,但这样的预习大多是被那些学习积极性很高的学生所采用,这些学生在自制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在引导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以下三点:其一,学生预习的起点要放在“读”上;其二,预习时的着力点要放在“思”上;其三,预习的重点要放在“练”上。

二、从作文教学出发,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学习中,最让学生苦恼的就是作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以及文字表达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学生字、词、句、篇综合训练所得结果的展现。具体作文教学中,教师感觉教学很难展开,学生又觉得作文难写,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就小学语文写作而言,必须结合材料进行,此外,还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读、多写等手段切实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密切相关,学生学习中的每篇文章都能够算是学生的范文,通过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每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用词造句以及写作特色等,再结合每篇文章的布局等,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言以蔽之,教师教学中要想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就必须让学生进行更多的练习,每接触一篇文章,就让学生进行一次小小的练笔,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展开写作,当然,学生在写作时的选材一定要真实,最好是学生实际生活当中发生的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感人、真挚、生动的好文章。也只有写出好文章,学生才能有更高的兴趣,进而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切实加强学生学法方面的指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有学习的兴趣,有些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等会厌恶学习。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1)教师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掌握多种自学的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失败或者质量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生学习方法不当,为此,教师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自学方法,比如,倾听、交流、阅读以及表达等。(2)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当下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3)不断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就智力而言,其核心就是思维能力,那些没有思维能力的人,根本就算不上一个具备自学能力的人,一个人如若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将知识都化为自身的财富,那么这样的人无疑是成功的。而教师要想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就必须致力于“问”的艺术,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维火花。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势在必行,它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教学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是实现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既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杨名友.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5(26):3.

[2]郑继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4):2.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篇12

一、让学生学会阅读, 学会理解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进行学习的基础。众所周知, 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 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要依据。对历史学科的阅读和理解, 必须从了解和熟悉历史学科的篇章结构、基本史实入手, 才能真正做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规律和原理。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和对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提炼, 同时通过多种阅读方法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做法。

1. 创设情境,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我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一课时, 我给学生播放了耳熟能详的《七子之歌》作为导入, 学生们在语文课已学过, 很熟悉闻一多在歌词中所指的“七子”, 也知道它产生的背景, 因此, 很自然就把大家带到关于港、澳、台回归和人民盼望回归的问题。可见, 恰当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目标明确, 不断提高阅读速度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时, 教师必须提出具体的要求, 不仅要使学生明确阅读范围, 明确通过阅读要解决什么问题, 并且要有一定的时间限制, 以使学生逐渐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3. 概括归纳, 形成知识网络

归纳概括, 就是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 再把各个知识点汇入一个系统, 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课中, 我引导学生对各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进行知识归类, 使学生能更好地联想、比较、融会贯通, 这样会大大提高其阅读能力。

二、让学生学会总结, 学会知识迁移

所谓知识迁移, 是指学习者运用原有认知结构的观念, 对新课题进行分析、概括的过程, 即认知结构与新课题内容同化的过程。不同学科知识的迁移和新旧知识的迁移能产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如由探究港、澳、台为什么会与祖国分离而引发新旧知识的迁移;由邓小平为什么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而引发学生对现状的思考分析, 从而使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迁移、拓展。这就形成了自学能力。

三、利用评价导向, 增强学生自学的信心

评价, 泛指衡量人和事物的价值。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 初中生自我意识较强, 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 这是引导初中生学会评价、学会探索的基础。

评价具有导向、激励、调控等功能, 它是一把双刃剑, 应用恰当对学生的自学积极性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 否则会打击学生自学的信心。因此, 采取恰当的评价方式十分重要。

我在教学中, 通过阅读、提问和学生的回答, 实现学生自我评价, 而在同学、教师肯定、否定和纠正中实现他人的评价, 同时实现了学生自学目标的形成性评价。这一点无论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是在活跃课堂气氛上均起到较大的作用。另外, 根据当前的一些国际热点, 结合有关课文, 积极开展一些专题讨论课, 积极为学生学会评价、学会探索提供发展平台。如在讲到《鸦片战争》一课时, 就“香港的过去割让和今天的回归”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 学生们各抒己见, 课堂气氛十分活跃。通过多次类似的专题讨论, 学生逐渐掌握了对历史事件评价的技能, 提高了自学能力素质。

四、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敢于创新

随着学习社会化的到来, 作为教师的重要使命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学习者, 使他们能够不断更新自我, 超越自我, 应对挑战。

在教学中, 我着重让学生根据历史材料或实物观察, 提出问题, 提出个人的想法, 然后与学生一起探讨, 交流看法。如在讲“大跃进”浮夸风盛行时, 有学生提出“难道报纸上的粮食亩产十三万斤的报道, 当时毛主席没有看到?他不知道这个数字的实际概念吗?为什么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不想办法制止呢?”类似的问题在课堂上经常出现, 我都对敢于提出自己看法的学生加以赞赏。这种既可以合作交流, 互相促进, 又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课堂深受学生欢迎,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 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自己阅读材料, 搜集各种信息资料, 自己综合分析问题, 敢想、敢说、敢质疑的习惯。

五、引导学生学会搜集信息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使学生成为能够终身学习, 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人。俗话说“事事留心皆学问”。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 学生在获取知识时, 并不能完全依靠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 因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尤显重要。我们不应满足于使学生“学会”, 更应使学生“会学”历史, 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关文信等.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朱永新.新教育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龚春燕等.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单位参观邀请函范文下一篇:青春需要疯狂作文